电视民生新闻论文

2022-04-16

新闻选择,就是新闻媒介对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进行判断和鉴别,从中选择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从新闻传播规律来看,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因为媒介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报道决定了新闻的立场和倾向,直接影响舆论以及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判断。新闻选择体现了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基本价值判断,决定了节目的事实素材,从而定下了节目的基调。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电视民生新闻论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电视民生新闻论文 篇1:

电视民生新闻与新闻改革

民生新闻的热潮刚刚过去,电视新闻据说已进入到“后民生”时代。这意味着,对于关注中国新闻改革的人们来说,一个新的想象空间又形成了。不过,回过头静下来想想,有些问题还有待澄清。所谓电视民生新闻,从新闻素材、聚焦范围,以及报道方式来看,明明就是社会新闻,明明就是地方性新闻。①为什么从业者却要冠之以“民生新闻”?对民生新闻,尽管有不少批评意见,但整体而言,人们不仅认可了民生新闻的提法,而且对这种新闻类型寄予厚望。李幸认为,肇始于南京地区的民生新闻是“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②这一论断从电视传播基本理念的变迁来看,有一定说服力。但是,众所周知,“革命”在中国的语境中,具有更宽泛的含义:“革命”寄寓了普遍乐观的超越性想象,超越性的意指不单限于观念,而且关涉到“制度”和“体制”的层面。因此,离开新闻规制来谈“革命”,似有不妥,也不利于对中国电视新闻现状做准确的把握。民生新闻“革命论”者对体制避而不谈,显然成问题。几年来,关于民生新闻的讨论非常之多,但遗憾的是,很少有论者从新闻体制和新闻改革的角度着眼,本文拟就此略陈己见,以抛砖引玉。

地方性社会新闻上电视

民生新闻究竟改变了什么?一言以蔽之,地方性社会新闻第一次大规模上电视。这里面有两层意思,第一,地方性社会新闻在报纸上早就有过实践,并且也曾掀起过热潮,不算是横空出世。第二,大规模集中在电视上做这类新闻,的确是第一次。社会新闻以前主要是在晚报上做。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的晚报就有较大发展。资料表明:“辛亥革命以后,直到全国解放为止,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的报纸先后有近200家,其中晚报的比例占1/10,大概有二十几家。”③解放初期,政府领导认为晚报的读者对象是工商界、小市民等落后阶层,因而受到打压,奄奄一息。改革开放以后,晚报开始进入复兴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展迅猛。1997年上半年,全国晚报的数量增加到116家。④当时还涌现出大批周末报和都市报,为了招揽读者,都大量刊载社会新闻。晚报理念在整个报纸领域蔓延,甚至波及到党报,所谓“大报小报化”指的就是这一现象。

不过,地方性社会新闻对于电视而言,却是姗姗来迟。1993年创办的《东方时空》是第一次创新,尤其是其间子栏目《焦点时刻》(后为《焦点访谈》),追踪热点,进行深度剖析,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焦点”旋风。有论者称2002年前后出现的民生新闻为“晚报体”,进而把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主导模式概括为三个阶段:联播体、焦点体、晚报体。这种概括是比较准确的。因为,民生新闻究其实际,是延续晚报的实践,做地方性社会新闻。至2002年,地方电视台才开始大规模地做地方性社会新闻。而在这个时候,中国的新闻体制已经引进市场机制,人们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新闻与地方新闻并不足以犯忌,它的“革命”意味当然也就丧失了。因此,客观地说,民生新闻虽然作为社会新闻第一次大规模上电视,但对现有的新闻规制而言,这只不过是一次“非常规行为”而已。

以民生的名义合法化

把社会新闻大规模地搬上电视,无疑是一次成功的尝试,体现出实践者的勇气与见识。但是,他们最精彩的地方并不在此,而在于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法化,进而成为现有新闻规制下寻求创新的“革命”典范。所谓合法化,体现为电视社会新闻的最早实践者为了寻求现有新闻体制的支持,熟练地利用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资源,采用特定的符号或象征对非常规的探索行为予以命名、阐述,以此来述说其改革行为。海外学者潘忠党在考察中国新闻改革时认为,改革大环境的不确定程度很高,为了处理这种不确定性,“改革的主体采取上、下‘合作’的途径,以‘经营方式’为驱动,以‘临场发挥’为基本行为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改革话语中市场经济与党的新闻事业的语汇,以改造新闻生产中的社会关系,重构现存体制的内在活动空间。”⑤这一概括点明了这一事实:很多具体的改革措施大多来自“下”层新闻从业人员临场发挥的“创意”,这些创意是被淘汰,还是被作为典型,最终将取决于“上”层的态度。而上下合作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师出有名”,换言之,这种尝试要能够用主导意识形态话语进行有效地解释,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改革尝试的合法化。

第一次大规模在电视上做社会新闻始于江苏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栏目推出以后,迅速抓住了收视市场。主要策划者、该频道总监景志刚认识到“新闻学的概念系统出现了某种滞后迹象,所以我们需要新的概念来概括确认《南京零距离》这类已大量出现在我们新闻实践中的节目样态的内涵与价值。”可以说,这是一种清醒的“合法化”意识,因为占领市场并不意味着真正的成功,让“老百姓”、“老板”满意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是要让“老干部”满意,也就是说,只有在获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可之后,地方台的社会新闻实践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既“叫座”又“叫好”。景志刚意识到:“这样的新闻用旧有的诸如‘社会新闻’‘舆论监督’这样的概念来概括已严重词不达意,也许更适合使用‘民生新闻’这一概念”,因为“它直接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闻报道的‘三贴近’宣传原则。”⑥“民生”新闻的命名正是借用“三个代表”和“三贴近”的意识形态语汇,把电视社会新闻阐释为“平民视角,民生内容,民本取向”,从而使这一非常规行为合法化。

这一概念提出来以后,获得受众的广泛响应和支持,其火爆程度甚至出乎肇始者的意料之外。在很短的时间内,“民生新闻”以“民生”的名义所进行的合法化举措,已经斩获成功。民生新闻概念提出的第二年,即2004年,有论者针对通常被称为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之一的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的实践,提出了“公共新闻”的概念。他们认为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并不矛盾,二者在内涵上具有某种关联度,甚或把公共新闻看作民生新闻的提升、超越与突破。⑦这是新闻从业者对符号资源的争夺,二者所借鉴的符号资源的来路不同。民生新闻的符号资源来源于本土的、党的新闻传统,即“三个代表”思想和“三贴近”宣传原则,而公共新闻的符号资源来源于美国的新闻实践。⑧二者的合法性地位判然有别,面对本土丰厚的、强势的意识形态资源,西方的话语显然无法获胜,真要斗起来,一句“水土”不服,或“不符合中国国情”,后者就可以被轻易打发掉。

电视革命的幻象

民生新闻顺利地完成了它的登台仪式。这种合法化仪式,表明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步履维艰,也彰显出新闻体制的弊端。至少显露出两方面的弊端。第一,对媒介性质的定位模糊。党和国家认定所有的媒体都是喉舌,都是意识形态机器,并通过各种手段全面规制,但同时,又在传媒领域引进市场竞争机制。各级电视台一方面承担着舆论宣传的重任,向各级政府负责;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生存进行谋划,从业者在政府和市场之间进退两难。按理说,由于传输技术的进步,频道数量增加,在这种情况下,专门指定一些喉舌频道,而任凭其他的一些频道去做社会新闻、娱乐新闻,应该不是什么问题。⑨如果做这样的区分,性质定位清晰的话,在电视上做社会新闻也就不算什么稀奇的事了。民生新闻,被制造为“革命”的幻象,根本原因是媒介性质定位模糊。第二,管理失范,竞争失序。国家对所有电视台进行改制与管理,按照行政级别和地域划分实力范围,进行资源配置,由行政管理来设定权限,造成市场竞争的极大不公正。地方台倘要做新闻,为生存考虑,必然会去做地方新闻和社会新闻。既是必然,就大大方方地去做。但事情并非如此简单,重重壁垒,种种规训,使得从业者在进行新闻实践的同时,还要考虑到话语构建。

不妨说,民生新闻是地方电视媒体在当前新闻规制下所进行的一次巧妙突围;这一突围,是和体制共谋(合法化)的结果;这一突围是成功的。从业者既获得了市场,同时还获得了话语权利,二者相互为用。这种以“民生”的名义进行的市场突围,很难说得上是“革命”。正如王雄所指出的那样:“严格地讲,在现代中国,如果现存的媒体制度框架自身(尤其是电视新闻生产的市场准入制度、电视新闻制作机制和播出机制以及制度许可的电视新闻竞争的多元竞争态势)没有发生革命的话,动辄以‘革命’来命名一种新的节目样式是不明智的,也是缺乏常识的。”⑩

民生新闻的实践,开拓了电视新闻的叙述空间,探索出一些新的传播路径,这是值得肯定的。但不应该对它的意义进行过度阐释,民生新闻作为地方台基于自身生存突围的非常规行为,并不具有普适性。更加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还应该看到,民生新闻以“民生”的名义,一路高歌地冲向市场,超高的收视率、惊人的广告价位,其背后究竟有多少“民生”的含量?人们彼此都心照不宣。的确,它满足了多元主体:首先,民生新闻真正收获了市场,符合媒体的利益最大化追求,媒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广告商也乐了;其次,它俘获了受众,迎合了他们的趣味,据说民生新闻甚至使收看新闻成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此外,它还通过合法化,通过在新闻规制中的适时调整,(11)获得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嘉许。我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所谓电视的“革命”不过是一个由电视新闻实践者、观察者和研究者、主流意识形态在既有的新闻规制下共同制造出来的幻象而已!

注 释:

①这一看法并非笔者一己之见。李良荣在《当前我国新闻改革的三大难题和路径选择》(中国新闻研究中心网,2004-1-6)中说:“像我们南京的电视新闻,最红的《南京零距离》,这是什么节目啊?讲好听一点,‘零距离’是市民新闻,讲低一点叫市井新闻,市井无赖,打架啦吵架啦,不付钱啦,夏天人们脱衣服啦,那就是这些东西……现在全国都是‘零距离’。”

②李幸:《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视听界》,2004(l)。

③曹正文、张国瀛:《旧上海报刊史话》,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年版,第68页。

④丁法章:《我当晚报老总》,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⑤陈正荣:《电视第三次浪潮——解析“南京现象”》,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65页。

⑥潘忠党:《新闻改革与新闻体制的改革》,《新闻传播与研究》,1997(3)。

⑦景志刚:《存在与确认——如何概括我们的新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3(11)。

⑧相关文章参见张恩超:《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南方周末》,2004年11月4日;朱菁、江藜藜:《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价值理念的提升》,《新闻实践》,2005(2);赵虎、王欣:《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论民生新闻的品质提升与自我超越》,《新闻前哨》,2005(7)。

⑨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国际新闻界》,2004(l)。

⑩王雄:《电视民生新闻的幻象和转型》,《现代传播》,2006(2)。

(11)以南京为例,新闻管理部门以行政介入的方式对民生新闻的负面报道加以控制。负面报道数量迅速下降,《南京零距离》2003年1月20日~26日一周的负面报道数为93条,2006年5月8日—14日一周的负面报道数量仅为33条。

(金昌庆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教授;易前良为河海大学新闻传播学系副教授)

编校:郑 艳

作者:金昌庆 易前良

电视民生新闻论文 篇2:

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选择

新闻选择,就是新闻媒介对现实生活中的大量事实进行判断和鉴别,从中选择值得传播的事实的过程。从新闻传播规律来看,选择事实是新闻工作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环,因为媒介对新闻事实的选择和报道决定了新闻的立场和倾向,直接影响舆论以及受众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判断。新闻选择体现了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对于新闻的基本价值判断,决定了节目的事实素材,从而定下了节目的基调。

新闻选择的标准不是单一的,虽然对新闻选择标准的表述各异,但大体是一致的。台湾学者普遍认为,新闻定义、新闻价值、宣传价值、法律法规是任何新闻媒介进行新闻选择的四项主要标准。这四项标准犹如不同的筛子,对事实顺次进行筛选,最后才把符合要求的事实制作成新闻加以传播。

除了法律法规有统一标准外,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媒体或节目对其余各标准的认定、轻重程度是千差万别的。那么,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新闻选择的过程中,对各标准又该如何认定和把握?如何在新闻选择时既遵循普遍标准,又体现自身所特有的新闻理念?对照标准,当前的实践是否存在误区,如何规避?这些问题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新闻定义标准的运用

新闻选择所指向的对象是“新闻”,因此新闻定义标准是新闻选择的首要标准,一条事实首先必须是新闻才有可能进入下一步的筛选。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根据这一定义,选择的事实必须真实、新鲜,为此,要淘汰下列事实:1.虚假的“事实”;2.陈旧的事实(当做背景用另当别论);3.人们司空见惯的事实;4.空话连篇的“事实”。新闻选择通过新闻定义这一标准的筛选,去掉假的、旧的、空的事实,留下真的、新的事实。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虽然强调贴近百姓生活,为百姓服务,但其本质仍是新闻节目,在新闻选择的时候,首先必须保证事实信息具有新闻的属性。根据新闻定义标准的要求,结合当前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实践,虚假新闻问题和投诉服务类信息的新闻性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新闻价值标准的运用

新闻选择的第二道关就是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是事实本身包含的引起受众共同兴趣的各种素质,这种素质是事实固有的、客观的。然而在新闻选择过程中,媒体运用新闻价值标准来过滤新闻事实,媒体对于这种客观素质的衡量,却是带有主观色彩的,这主要取决于媒体所持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价值取向也就是媒体对于新闻价值的认识,即对“具备哪些素质的新闻才会引起公众兴趣”这一问题的回答,不同的认识导致了不同的新闻价值取向。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选择过程中要科学地运用新闻价值标准,首先必须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取向。

第一,将负面信息传播和舆论监督结合起来。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对负面信息的选择要提升到舆论监督的层面上来,不要津津乐道于琐碎的家庭纠纷、市井丑闻,要切实对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象和人物进行揭露、提出批评,促进现实问题的解决。

第二,对负面新闻进行数量上的控制。现实生活中毕竟真、善、美占据主流,媒介世界里应该正确展现这一主流,控制负面信息的报道量。而且,负面信息的过多、过滥会事与愿违,甚至误导受众。

第三,对负面新闻的报道应尽量客观,避免感情用事的“媒体审判”。特别是在进行揭露性报道的时候,应全面地看待问题,客观地分析问题,避免以意气、感情或个人标准来左右报道。

第四,在负面报道的微观层面上,对暴力、血腥、悲伤等细节不宜渲染,应彰显人文关怀。对悲剧和暴力的展览是对受害者的一种不尊重,同时也是对具有健康审美观的受众的一种侵犯,还有可能诱使某些心理不健康者模仿。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应用人文关怀展示负面事件中的人性光辉,并对事件进行理性的反思。

坚持民本主义的新闻价值取向

民本主义即“以民为本”的理念。民本主义的新闻价值取向,也就是在判断一则新闻的新闻价值时,以平民、大众的立场为出发点和归宿。上文已指出,一则新闻的新闻价值虽然是客观的,但对新闻价值的判断却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传统的电视新闻体现的实际上是领导干部、社会精英的新闻价值取向,新闻的重要性被放在了绝对突出的位置,贴近性、趣味性等则长期被忽视。然而,普通百姓构成了社会的主体,民主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政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中央领导也发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用”的声音,我们的新闻价值取向也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从“领导、精英取向”转变为“民本取向”。

关于各要素的界定——时新性:时新性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新近;二是内容新鲜,为社会大众所未知。事件发生离报道、公开的时间越短,则新闻价值越高。电视民生新闻在这一要素上基本也是遵循这两点。重要性:是指事件和当前社会生活,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关系密切程度。在传统电视新闻的新闻价值系统中,这一要素是最重要的,而且“重要”所指向的是宏观层面上的社会生活和受众,主要是全国甚至全球范围内的。根据对“重要性”的这种界定,传统电视新闻认为重要性大的事件主要有以下几种:国家领导人的动向、政治决策、战争、重大经济信息、天气的显著变化、重大的灾害和疫病、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的新动向,等等。

在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新闻价值系统中,“重要性”仍然占据着突出的位置,但是“重要”所参照的对象是其传播区域内的普通大众(而非领导干部)及其日常生活。对于一档特定的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节目而言,与其辐射地域内大多数百姓的生命、生存、发展紧密相关的事件就属于该节目须重点报道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而言,一个事件的重要性大小,体现的正是该事件“民生价值”的大小。在传播区域内,一个事件受影响的百姓人数越多,与他们的生命、生存、发展联系越紧密,则该事件所具有的民生价值越大,重要性越高。

当然,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重要性”与传统新闻相比也是有交叉的。交叉之处在于,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的重大政策变动、政治经济新动向等如果会对本地百姓产生重要的影响,那对民生新闻来说也是“重要”的。比如新婚姻法颁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等全围范围内的重大政策变动,传统新闻和民生新闻同样关注,只是两者的着眼点不同,民生新闻应将此类新闻的落脚点放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为百姓释疑解惑,突出新政策对当地群众切切实实的影响上来。

有人认为,中国电视民生新闻既然是以平民的视角来选择新闻,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就不应该讲宣传价值,按照新闻规律,即新闻定义、新闻价值标准来取舍就足够了。导致这种观点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对宣传价值的理解较为片面。长期以来,我们对“注重宣传价值”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加强政治宣传的层面上,因而居高临下、形式生硬、手法单一,不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其实,宣传价值指的是“事实本身所包含的有利于传播者,能够证明和说明传播者主张的素质”,这种素质的外延远远不只政治倾向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讲,任何主流媒体播发的绝大多数新闻都不是简单地记叙事实,都有自己的立场、观点,都有其在社会活动中思考问题、评判事物、引导受众、传递思想的出发点,而有利于满足这些立场、观点的素质都具有宣传价值。二是对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定位和功能的认识比较肤浅。在新闻选择的过程中,新闻定义标准、新闻价值标准所解决的是新闻满足公众兴趣的问题,现实地讲,就是解决阅读率、视听率的问题,而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问题则主要通过宣传价值标准来解决。中国电视民生新闻的效应绝不应仅仅止于提高收视率、群众喜闻乐见的层面上,而应以优化百姓生存状态、提升百姓精神境界为终极目标,以提供公共交流空间、体恤百姓情感、构建区域社会主流文化、推进区域认同等为主要功能,这些目标和功能的实现必须依靠媒体以先进的价值观和正确的立场观点来过滤新闻,把握新闻的导向,从而达到良好的社会效果。

中国电视民生新闻在新闻选择过程中运用宣传价值标准时可遵循以下原则:首先,在选择和报道新闻的时候,不要“重新闻价值,轻宣传价值”,应始终绷着“宣传价值”这根弦,注意新闻的导向,防止因出现宣传价值偏差、缺失甚至背离的情况而产生新闻传播的负效应;其次,新闻本身如果不与宣传价值产生关联,且不与媒体的宣传价值取向相冲突时,主要以新闻价值作为选择的尺度。中国电视民生新闻讲求事实的宣传价值,并不是说每一条新闻都必须具有宣传价值,这样的话报道面将相当狭窄,其结果只能是按图索骥、生搬硬套,最终必将违背新闻传播的内在规律。

(作者单位:河南电视台)

编校:张红玲

作者:郝东生

电视民生新闻论文 篇3: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面临的困境与机遇,文章首先对新媒体迅速发展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困境进行简要分析;其次,对新媒体给电视民生新闻带来的机遇进行简要探讨;最后,文章重点对新媒体环境下做好电视民生新闻给予了一些建议。通过这些建议的实施,将有利于我国电视民生新闻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民生新闻;机遇;挑战

近年来,以微信、微博和各种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媒体呈现出了蓬勃的发展趋势,迅速占领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可以通过新媒体随时随地接收到民生新闻,不必再守在家中的电视机前,在固定的时间段内接收新闻。这无疑对电视台民生新闻的工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为此,相关新闻工作者要积极面对困境,主动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发展开辟出新的道路。在当前融媒体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新媒体信息技术及新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以传统媒体传播方式为载体的各类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与发展。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全面认识融媒体时代对于以往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将当前新媒体信息技术及新媒体传播方式与传统媒体传播方式进行有机结合,并充分发挥各类民生新闻节目的重要优势,以此拓展其在融媒体时代背景下的传播渠道及传播范围,为我国人民群众带来更多及时有效的民生热点,提升其整体的生活感受。

难以产生吸引力获得受众关注

新媒体可以随时随地传播新闻,并且接收新闻的受众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在这些优势面前,电视新闻的竞争力逐渐降低,受众逐渐减少。当新媒体发展壮大之后,各种APP上都可以接收到最新发生的民生新闻事件,受众只需要一部智能移动终端就可以随时随地查看,这对于只能在固定时间、从固定设备上获取的电视民生新闻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冲击。根据相关的调查数据可以得知,近年来我国在移动智能终端上下载新媒体APP并收看新闻的用户数量大幅上涨,增长率一度攀高至85%。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新媒体的发展范围迅速扩大,此消彼长,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相应迅速减少。

新闻时效性较差

一般来说,除非重大的新闻事件会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进行,大多数与民生相关的新闻都会定时播出。在以往的媒介环境中,电视作为主要媒介,民生新闻的时效性远比报纸等传统纸媒要强,但是时过境迁,在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中,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新媒体时代,人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在民生新闻现场的任何人都可以将新闻在第一时间传播出去,而电视民生新闻需要电视台记者赶到现场进行采访和调查等一系列的工作后才能在电视台上播出。

新闻互动性不强

不止是电视新闻,以广播、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它们普遍存在的缺陷就是缺乏互动性,为了获得民生新闻节目质量的评价,电视台只能通过民生新闻的收视率来判断。但是仅从收视率判断节目质量难以了解民生新闻受众的真实想法,而民生新闻恰好是与受众关系最大的新闻,难以了解电视节目的反馈,电视新闻的质量就会降低,进而导致收视率大幅下降。现阶段,具备互动性优势的新媒体发展迅速,电视新闻互动性较差的缺陷更加凸显,以当下比较热门的新浪微博为例,民生新闻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微博上,并且受众可以针对民生新闻的微博进行评论和交流,在增加了互动性之后,受众对于民生新闻的兴趣将大幅增加,进而增加了新媒体民生新闻的流量。虽然电视新闻曾经做过尝试,开通短信互动,但是在短信也逐渐没落的当下,其能带来的互动性作用可想而知。

新闻源更加丰富

当下,智能手机等智能移动终端发展的速度逐渐加快,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民生新闻进行第一时间传播的不再是电视台的记者,而是持有智能移动终端的任何人,人们除了可以在自己的社交圈子中传播民生新闻,还可以提供给电视台,这也成为电视台获得民生新闻一个重要的渠道。同时,电视台的新闻记者可以在互联网上与网友进行互动,了解网友对民生新闻的看法,以此为突破点,形成角度新颖的新闻报道。

新闻传播渠道增多

现阶段,为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不少电视台已经涉足新媒体领域,着手建立了自己的官方网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网友可以摆脱固定时间和设备的限制,随时随地登录网站查看民生方面的新闻,变相增加了用户与电视台的粘度。作为民生新闻的全新载体,新媒体上的民生新闻可以被全国各地的网友转载,民生新闻的关注度将会大幅提升,越来越多的用户将会关注到新媒体背后的电视台。

新闻受众群体更广

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人们一般是通过电视或收音机等渠道进行观看或收听新闻,新闻传播渠道的局限性也就严重制约了新闻的受众群体。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收听新闻的渠道不仅仅局限于电视和收音机,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微博以及各大APP都可以让人们随时随地查询到自身想要了解的民生新闻,而且新闻的内容不仅包括了电视新闻所报道的民生内容,也包括百姓关心的大事小情,不同类型的新闻通过非专业和专业渠道发出,呈现出新媒体时代多样化的特点。同时,关注新闻的群体不再局限于居家观看新闻的居民,每个居民都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关注到想要关注的民生内容,这在某种程度上扩大了新闻的受众群体,使百姓可以自主选择便利的时间和地点去了解自身想要了解的新闻内容。

民生新闻节目主要是指关注我国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问题的新闻节目。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关注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问题将是国家未来建设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民生新闻节目在社会新闻节目中的占比愈发增长,其也会成为当前众多电视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在融媒体时代,各类民生新闻节目在发展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其节目内容毫无深意、节目形式过于陈旧及节目逐渐趋同等各种问题。此外,当前部分民生新闻节目为了迎合普通受众的口味、博取受众群体的眼球及社会的关注,将重点放在如何炒作民生新闻及利用民生新闻引导社会舆论上,从而致使其节目过于娱乐化,且同质化新闻极為严重,导致部分民生新闻节目失去了其原有的优势。

在融媒体时代,我国各类民生新闻节目主要发展方向应以提升节目内容价值、展现节目特性、深化民生问题研究、强化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养、引导正确社会舆论方向为主,并充分将新媒体信息技术及传播方式与以往传统媒体传播方式进行融合,以此拓展民生新闻的传播发展渠道,从而打造民生新闻节目传播发展新格局。

创设品牌栏目

现阶段,各个电视台关于民生新闻的栏目较多,对于当下发生的同一件民生事件,各个电视台都会争相报道,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内容的重复难以完全避免。为保证民生新闻的质量、提高民生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电视台应当立足实际,充分调查分析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创设出独具地方特色的民生新闻栏目。

其一,电视台要格外重视新闻的采编工作,在筛选新闻内容时做到统筹兼顾,充分结合新闻的现实来源和网络来源。在选择具体的新闻内容时,应侧重新闻的报道价值和受众的关注度。当民生新闻的具体内容选择完毕之后,需要深入挖掘新闻本身的价值和背后隐藏的价值,并给新闻设置一个足以吸引受众的标题,获得更多关注,但在设置标题时不可过分夸张,避免“标题党”的嫌疑,要把握好度。

其二,电视台在播出民生新闻时,为了增加民生新闻的可观赏性,要不断创新新闻的播出形式,如果在播出的民生新闻视频画面中包含不适宜播放的镜头时,可以制作简单的动画代替;相比于新闻主持人单一的播报形式,可以将记者现场采访路人的回答放到民生新闻报道当中,可以增加民生新闻的真实性。

其三,电视台民生新闻播出的质量与新闻栏目的主持人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电视民生新闻的收视率与主持人的品牌形象挂钩。鉴于此,在创设品牌民生新闻栏目的过程中,电视台要慎重选择主持人,并对主持人展开培训,让主持人以自身的专业魅力吸引更多的受众,这样对于扩大电视民生新闻的传播范围大有裨益。

提高新闻质量

虽然在时效性和互动性上,电视民生新闻远非新媒体新闻的“对手”,但是电视民生新闻在较长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会随着民生新闻的报道实践转化为专业性,这种专业性是新兴的新媒体难以在短时间内追赶上的。新媒体在民生新闻传播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信息的传递者,对于具体的新闻内容很少进行专业处理。电视新闻的制作者拥有专业的记者资格证,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制作新闻栏目的编导人员也都具备丰富的专业经验,因此,经由他们制作的民生新闻兼具全面性和客观性。

电视民生新闻应当充分利用自身具备的专业优势,不断提升民生新闻报道的质量,当电视台接收到民生新闻时,不仅要分析民生新闻的本身,还要深入民生新闻的背后,发掘有报道价值的新闻点,为电视民生新闻的受众展现出更加深刻而全面的新闻报道,使受众在收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之后可以很好地了解民生事件的各个方面。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在提升新闻质量的同时,也能吸引更多的受众,从而提高自己的收视率。

主动融合新媒体

新媒体作为新生事物,拥有着不可限量的发展前景,鉴于此,以电视民生新闻为代表的传统媒体要主动寻求新媒体的合作,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要以自身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找到与新媒体共同发展的道路。电视民生新闻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借助新媒体的优势,拓宽自己的受众群体,提高自己的传播速度,进而提升新闻栏目的知名度。只有电视民生新闻的质量和知名度得到提升,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受众,这些受众也会因为过硬的新闻质量而进一步扩散电视民生新闻,由此产生良性循环。

此外,电视民生新闻必须加强与新媒体之间的合作,为了获取更多的新闻源,应当充分利用微信和微博等新媒体APP,电视台负责民生新闻采访和编辑的人员应当多关注与民生相关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当发生民生新闻事件时,在第一时间将新闻报道出来,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闻的时效性。同时,电视民生新闻应当积极主动开设自己的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并进驻各大新媒体平台,实时与民生新闻的受众进行互动,并及时将受众对于民生新闻节目的反馈作为改善自己工作、提高新闻质量的重要依据。

确立发展目标,提高节目整体质量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我国各类民生新闻节目制作人员不应只以提升各类民生新闻节目的收视率及扩充受众群体作为各类民生新闻节目发展的首要目标,如果相关制作人员及工作人员一直坚持以此作为节目的发展目标,不仅会导致我国各类民生新闻节目愈发朝向娱乐类节目靠拢,也会导致其在我国人民群众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严重下降,从而使得其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当中。因此,相关制作人员及工作人员应该重新审视我国各类民生新闻节目在当前社会发展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并运用当前先进的新媒体信息技术,丰富各类民生新闻节目的内容,提升节目的整体质量,并根据当前我国人民群众的喜好在节目内容中适当加入娱乐话题,以此满足当前人民群众观看各类民生节目的基本需要。例如,中央电视台所播出的《新闻30分》节目,其深受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是中央电视台十大栏目之一,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其还能取得如此成功的原因在于:相关制作人员全面运用当前新媒体技术手段,不仅丰富了节目内容使得节目编排更加紧凑且具有价值,也在其“外包装上”运用了大量的技术手段,增加其可视感受,如运用电脑特效还原新闻现场、增加字幕炫目特效等。

加快融合速度,开创全新节目传播形式

在融媒体时代,我国各类民生新闻节目想要得到长久发展,必须加快新媒体信息技术与以往传统媒体传播方式的融合速度,创新各类民生新闻节目的传播形式,如,可以利用当前比较火热的短视频平台抖音、快手、微博等,在其中开设民生新闻节目直播板块,扩大其传播范围,有效增加受众群体数量;在节目播出过程中,相关制作人员及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当前新媒体信息技术,在节目中加入微信“摇一摇”“扫一扫”等功能,让其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也能够参与节目,提升其代入感,使其增加对各类民生新闻节目的好感。此外,各类民生节目的主持人及采访记者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也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在招聘民生新闻节目的主持人及采访记者时,也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并且时刻观察其心理变化,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使其能够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去应对在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的工作者既需要认识到电视民生新闻目前发展的困境,也需要在困境中找寻发展的机遇,在新媒体发展浪潮势不可挡的情况下,主动顺应潮流而动,在电视民生新闻中充分利用新媒体,不断提升电视民生新聞的质量,以促进电视民生新闻突破瓶颈,得到长远发展。

作者:傅岭

上一篇:道德知识教育论文下一篇:无线网络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