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

2024-05-07

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精选十篇)

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 篇1

一、顶岗实习的积极效用

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实现毕业生与就业岗位“零距离接触”的有效途径, 是学生正式踏上工作岗位前的最后一次热身, 也是学生在校期间最贴近社会的学习契机,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可有效利用各方资源

首先, 企业人员参与制定实训计划和内容, 使学习的内容与职业岗位的内容更贴合, 使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再次, 顶岗实习实践环节强化了学校师资力量, 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丰富了现场经验。同时, 通过顶岗实习, 加强了学校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增强了教学效果;另外, 学生顶岗实习中, 既接受教师的指导, 又受到企业文化的熏陶, 这有利于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再有, 学校根据企业反馈信息改革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等, 从而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科学性。顶岗实习有益于学院的长远发展。通过顶岗实习高职院校提升了服务社会的能力, 催化了办学活力, 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2、企业方可储备人才资源

目前, 企业常常招不到合适的员工, 导致生产力下降, 直接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些企业需要通过职工培训来提高工人的素质, 但苦于自身没有专门的培训机构和师资, 它们也需要与一些专门的培训机构特别是职业学校合作, 达到职工培训的目的。企业通过顶岗实习可储备一批高素质、高技能的劳动者, 并据自身需要优先挑选优秀的毕业生, 缓解用工压力, 丰富企业文化。另外, 通过顶岗实习加强了校企合作, 企业可利用学校智力资源, 如定期培训职工、再教育等。

二、顶岗实习实施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顶岗实习的成效重在管理, 由于顶岗实习的时间和空间跨度较大, 管理主体多元化、实习地点分散化, 必然造成管理上的难度。大多高职院校自觉不自觉的都采用粗放式的管理。这带来的是“放羊”现象的出现, 使学生虚度光阴, 使实习毫无效果可言。目前顶岗实习存在的常见问题如下:

1、学校与企业之间没有形成顶岗实习的长效运行机制。

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较少, 没有稳定的可供学生顶岗实习的具体工作岗位, 没有具体的实习任务, 顶岗实习的专业对口率偏低。

2、校企合作层次不深、水平不高。

目前的校企合作只是停留在表面上的合作, 运作程度偏低, 大多是学校主动寻求合作企业, 企业较被动, 甚至有点“一厢情愿”的感觉。

3、顶岗实习的岗前动员不到位。

学生进入陌生的环境, 不可避免产生思想上的波动, 如劳动强度过大、食宿不能很好解决、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困惑。以心理和思想教育为主的岗前动员教育功效就在于使学生做好准备, 面对和克服将会发生的各种困惑与难题, 保证实习的预期效果。

4、顶岗实习的过程控制与教育不到位。

实习过程中的跟踪教育与管理一直是高职学生实习管理中的难点, 大多院校都采用粗放的管理模式使该瓶颈更难突破。即便学校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到实习点督查, 也不过是“查岗式”走过场, 并没带来有效的过程监管。

5、实习指导教师不到位。

企业指导教师主要负责学生有关岗位技能的实际操作与安全问题, 但种种原因致使其不能全身心承担起责任。学校指导教师常缺乏现场经验, 故难以起到指导作用。且大多院校在安排指导教师时有很大的随机性, 着重看开展工作是否方便, 而不是慎重考虑其是否胜任。

6、实习的考核与评价不到位。

仅以简单的总结报告或答辩作为评价方式来考核评价学生的实习效果存有偏颇, 不能有效评价整个顶岗过程, 更不能客观地评价顶岗对学生整体素质提升的效用。

三、解决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的对策

对上述诸多问题, 为确保顶岗实习的顺利有序实施和最终的实习效果, 强化顶岗实习的过程组织及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顶岗实习由学校、企业共同参与, 下面就从两方着手优化管理, 保证实习效果。

1、学校方面

高职院校方面应改过去的粗方式管理为精细化管理, 在顶岗实习的准备阶段、实施过程中、考评环节不断探索与改革, 摸索出合适的管理模式。

(1) 准备阶段学校应发挥主体作用

学校应深化校企合作, 把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落到实处, 认真筛选能够承担学生顶岗实习指导任务的企业。这就要求学校重新审视和改革目前的校企合作模式, 看如何提升吸引企业参与的利益点;再就是学校多站在企业角度, 看如何培养学生才能给企业带去所需的人才。顶岗实习前就让学生明确实习任务, 并规定毕业论文的主题必须是顶岗实习的内容。这样学生在实习中, 带着任务边学习边思考, 并能保证毕业论文质量。且学校有关系部要做好定期的检查和督促工作, 这样对学生顶岗实习形成有效约束, 防止产生“混日子”、“放羊”等现象。

做好学生的实习动员工作。在顶岗过程中会出现生活、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困惑, 如学生对实习单位的工作、生活状况、劳动强度等问题会思想准备不足, 对实习工作、生活会不适应, 干活会吃不消等。这些都需要顶岗实习前做好动员工作, 以最大程度减少实习中学生情绪的波动。实习动员包括心理辅导、职业环境介绍、实习安排等内容。

校方慎重选择指导教师。学校应配备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丰富且能为企业排忧解难的“双师”教师担任实习管理和辅导老师。选择指导教师的标准之一, 必须有现场经验;且指导教师应提前和顶岗企业接洽, 从而能保证学生顺利上岗。

(2) 强化顶岗过程管理, 保证顶岗实习成效

顶岗实习的时间跨度较大, 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各种状况, 如适应不了岗位而打退堂鼓、要参加自学考试、无法融入顶岗企业等等, 这都影响顶岗实习的成效。如何强化过程管理, 这是顶岗实习面临的瓶颈之一。经多年的实践摸索,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学校搭建信息沟通的渠道, 如通过微信、微博、飞信、QQ群、电话以及现场检查等形式进行沟通, 及时将学校的有关要求通知学生, 将学生的顶岗实习情况报告学校和指导教师, 及时指导和解决学生实习期间的具体问题。

二是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动态的过程管理, 并制定过程管理制度和考核实施办法。这就要指导教师带领学生认真落实实习任务, 做好每一任务环节的检查, 并针对出现的问题耐心辅导。

三是定期组织对顶岗实习的跟踪巡查和现场检查, 指导与检查学生的顶岗实习进程。对发现的问题, 应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同时, 学校要积极与实习单位疏通接洽, 督促实习单位履行相关的责任与义务, 切实保障学生实习的质量。

四是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学生在顶岗工作中, 各种问题凸显, 如安全问题、不适应问题、纪律问题、质量问题、待遇问题、能否签约等。这需要学校加强心理辅导, 缓解学生的各种压力。

(3) 改革考核方式

顶岗实习考核应能够全面、科学、合理、客观的反映每个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技术应用能力。校企双方共同构建顶岗实习实践教学考核评估体系。这个体系包括定量和定性考核评价。定量评价包括实习资料评价 (实习日记、实习报告、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 、技能考核以及顶岗实习时间、岗位轮换个数等;定性评价包括实习单位填写的评语和企业实习指导教师给出的思想态度、实习中的闪光点等方面的成绩。引进激励机制。定期召开表彰大会, 对顶岗实习的优秀者进行表彰, 以资鼓励。联合所在实习企业给优秀实习生颁发证书, 这样能提高其就业竞争力, 同时对下一届实习生可起到激励作用。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对学生的评价是由与职业教育无直接关系的行业协会承担。

2、企业方面

企业转变角色, 深度参与校企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常显消极, 往往只负责提供实习场所, 不参与学生的指导工作。但是, 企业必须认识到, 通过深度校企合作可储备熟练的高技能、高素质员工。再有, 企业职工参与顶岗指导, 可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结合, 还可在企业未来的培训中担任讲师的角色。

企业最了解行业特色, 故可负责制定实习计划, 实习前的综合培训;并在实习过程中以企业的管理规范约束学生, 对实习过程进行监控。

四、结束语

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完善, 对培养高技能人才非常重要, 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突破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中的瓶颈问题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高职教育工作者应不断探索和实践, 加强管理, 结合自身实际, 采取各种措施, 全面发挥顶岗实习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 文章通过优化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探索解决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顶岗实习,管理制度,校企合作

参考文献

[1]李向东.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 2009 (4) :14-16.

[2]朱小萍, 袁田利.高校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创新研究与实践[J].经济师, 2010 (6) :97-98.

校企合作实习学生(单位)管理制度 篇2

学生实习是校企合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实习,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就业能力,成功地走向就业岗位。为了进一步加强实习学生的组织和管理,特制定本规定:

一、根据各专业的教学计划,结合以往学生实习的实际情况和实习单位反馈的信息,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习计划,并指定专业教师进行指导。

二、学生实习一般由学校统一安排,实习学生期满考核合格取得相应的学分认定。

三、实习前做好充分准备,按实习大纲要求制定实习实施计划并具体落实。

四、学生在实习期间,学生必须同时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和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不得无故离开实习单位,实习生因严重违纪或工作懒散等原因,被实习单位拒绝实习,学校将不再安排新的实习单位,实习成绩为零。

五、实习生在实习单位应尊重企业教师,要服从分配,认真工作,并遵守单位的保密制度。若遇到问题,应及时与实习指导教师联系,由学校与实习单位协商解决,学生不得与实习单位发生直接冲突。若因学生的原因,给学校声誉造成不良影响,学校根据有关规定给予相应的处分。

六、实习结束时,每个实习学生应根据专业的要求,在实习指导教师的指导、督促下,撰写好实习报告。实习指导教师应严格考核、严格评分,并结合实习单位的实习鉴定,实事求是地给每一位实习学生评判出真实的实习成绩。

校企合作实习单位管理制度

实习单位为进一步履行校企合作内容,共同做好学生实习管理,保证实习工作安全、有序开展。特制定本规定:

一、实习单位必须对实习学生进行日常管理,经常与学校保持联系,按时接待实习指导教师的走访,客观真实地向实习指导教师反映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实习情况。

二、实习单位要指定专门人员负责学生实习工作,根据需要推荐安排讲师或相当此职称以上人员资格的、思想素质好、经验丰富、技术熟练的技术或管理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三、实习单位的企业指导教师按照实习大纲做好实习学生的指导工作。对实习学生 “工作”期间的学习,明确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认真进行考核。

四、实习单位原则上不安排实习学生加班,如确有加班要求,在争得学生自愿同意的情况下,可安排加班。

五、实习单位要对实习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实习学生要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程,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学生因违反实习纪律和安全规则而造成人身伤害的由学生本人负责,造成他人伤害和国家经济损失的,由学生本人及家长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

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 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

1.引言

据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教育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1]教育部也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鼓励校企合一、形成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职业教育模式”。[2]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主要是指高职院校与企业经友好协商,本着合作共赢、互惠互利的原则,在遵守双方的规章制度下共同创立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并达成合作协议。

2.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方式

校方和企业共同开展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相应的岗位。主要合作方式如下:

(1)双方共同进行学生的教育培养工作,校方可选聘企业相关负责人担任校方专业建设顾问。在企业定“需求”的前提下,参与从培养目标、课程计划到教学方法、评价标准在内的一整套培养计划的制订和调整;并推荐公司领导、技术工程师等到学院开设讲座。

(2)校方与企业共同商定实习实训计划。企业根据公司的情况适时合理地安排学生实习实训,并指定实习指导教师负责对参加实习实训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全面培养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使学生成为企业“用得上、留得住、有前途”的人才;实习实训结束后由企业指导教师评定学生实习实训成绩。

(3)校方可选聘企业负责人为实习实训基地负责人,同时聘用企业指定的符合校方要求的人员为校方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企业被聘为实习指导教师的人员应做到为人师表,关心学生,认真组织好实习实训教学。

(4)校方发挥学院优势为企业员工学历和业务进修给予大力支持,在教学业务上为企业提供帮助,协助企业进行学生管理工作。

(5)校方配合企业做好安全生产教育,与企业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了解实习学生的思想动态及工作表现。遇到要求学生在实习期间须返校参加学习活动,校方应提前一周通知企业,以便企业工作、生产的正常进行。校方学生实习期结束(获得毕业证)应及时通知企业和学生本人,办理相关手续(签劳动合同或终止实习协议)。实习实训期间,校方学生如不按操作规程或企业的劳动纪律导致的意外伤害由校方按国家教委的相关政策规定办理。

(6)企业须对参加实习实训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和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公司规章制度和本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知识和相关安全规范,经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实习。企业为校方学生实习创造一定的条件,对所从事的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给予技术指导和帮助。

(7)企业可优先录用实习实训学生为本单位员工。校方与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教学交流和研讨。

3.合作模式与机制创新

重庆正大软件学院网络技术系经过多年的模式与实践,主要有以下三种校企合作模式:

(1)校内产教结合项目

我系各专业与集团各子公司业务紧密结合、对应,主要合作的有正大集团下属的公司如恒领公司的愉快网、消化网、食康网、90后街、炫酷网、BPO、学院校园网、学院单招测评系统、HIS医疗系统等17个大型商业项目。实训实习学生在导师的带领下参与到该项目中,从商业角度出发,围绕专业课程建设与集团“产教结合”模式,以用人单位用工需求为导向,结合学生自身专业基础,与校内校外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2)企业入驻学校

我系积极引进知名企业,让企业住进学校,将核心教学活动与企业项目紧密结合,积极构建符合专业特色的“教学企业”校企双轨并行教学模式,实现教学环境公司化,教学管理的企业化及教学过程的工作化。我系的学生实训由模拟到模仿再到融合,实现“零距离就业”。把实际的企业环境引入教学环境中,并将两者有机的融合。如与重庆叁壹伍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我系积极联系校外多家知名企业签订实习实训基地,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如:天极网、猪八戒网、艾普网络、北京PHPCHINA、爱奇艺等稳定的实训基地。我系充分发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有效作用,通过建立实习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机制,使企业和学校达到双赢。

4.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1)企业经营项目驱动实现校企合作

合作企业:重庆叁壹伍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3158”)。

企业背景:该企业运营的是国内知名招商联展平台3158致富网(www.3158.cn),目前拥有约200名员工的职业团队。

我院网络技术系从2010年9月开始与“3158”合作,并于2011年3月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参与3158实训实习的学生主要是计算机多媒体专业,主要分为两个专业方向: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策划与编辑,相关岗位有:PHP程序设计、美工、网编、SEO专员等。学院向“3158”提供办公场地和相关设施设备,“3158”向学院提供常驻技术人员,校企双方根据公司项目任务需求和学院教育教学规律,共同开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共同指导学生开展专业技能训练和承担“3158”项目任务。并且校企双方联合进行《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站编辑与策划》专业的教学资源库建设。通过这种育人模式,使我院计算机多媒体专业的200多名学生在校期间就直接面向市场完成互联网运营项目,了解市场需求和动向,作为“3158”准员工实现“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的目标。其教学模式如下图所示:

(2)集团产业与学院教学亲密接触

合作企业:重庆正大恒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合作背景:重庆正大恒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重庆正大软件集团旗下子公司,目前主要运营的电子商务网站是“愉快网”(www.yukuai.com)。

网络技术系对接正大恒领愉快网运营中心,具体体现4个深度融合:教学内容与公司项目融合、实习场地与公司办公场地融合、实训导师与公司员工角色融合、实训学生评价与激励机制与公司人事管理机制融合。同时,公司接收我系大量的教师进行企业实践,专任专业教师到企业参与项目,学习专业技术,了解行业动态和本专业相关技术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参与生产、技术开发活动,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技术流程、岗位人员的素质和技能要求,參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推进产学研结合;展开课题调研,拓展科研课题;了解企业技术需求信息。

5.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目前,根据就业市场需求,各大高校校企合作实习基地都需要进一步拓展。另外,校方与企业合作实训主要存在以下矛盾:企业一般要求一批学生要至少连续三四个月参与项目,而且是几乎不换岗位,不然不能为他们带来效益,而学生又觉得这样技能锻炼太单一,所以很多学生对于实训工作,有很强的抵触情绪,认为没有意义,学不到东西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管理机制,进一步探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利用高职院校优良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先进设备及生产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5.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校企合作基地实习生管理问题研究 篇4

一、校企合作基地实习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承诺、轻兑现

由于现阶段酒店行业招工相对困难,加之实习生会为酒店带去活力并降低人力成本,因此,酒店在与实习生的沟通中通常会加大承诺力度,如工作待遇、职业规划、发展前景等,使学生相信在酒店实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对未来的实习抱有很高的期望值。但是在学生走上岗位时,酒店只是把他们放在一线部门从事基本工作,缺乏职业规划与引导,造成了学生相对消极的工作态度。

(二)重使用、轻培养

酒店与学校签约式的实习模式,导致酒店认为大部分学生只是半年左右的时间在酒店工作。因此,对于实习生的培训只是停留在简单的酒店文化介绍、安全培训,却忽视了实习生进阶的职业培训,长期将学生安排在固定的岗位,无法实现自身的提升,时间一长学生就感觉到学习的知识有限,自然产生了厌倦感。

(三)实习生与正式员工存在差异

首先是一线服务岗位。酒店以锻炼新人、储备人才为目的,愿意把实习生放在一线部门工作,而实习生认为一线的岗位工作辛苦、繁琐,自身得不到提升。其次是缺乏各项权利保障。实习生与酒店签订的是就业协议而非正式劳动合同,因此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缺乏正式约束,同时国家相关法律在保障实习生合法权益方面操作性不够,使得实习生的权利得不到真正有效的保护。

(四)关键管理者的个人问题

对于实习生而言,酒店的人力资源经理、部门经理都是关键岗位管理者。调查发现,人力资源经理等关键岗位人员素质越高,工作越细致,实习生面临的人际关系越和谐,对实习生的工作主动性和职业忠诚度推动越大。针对实习生管理,该酒店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工作相对完善,后期的实习生管理工作略显粗糙,主要是缺乏与实习生的沟通,在不了解实习生心理的情况下,相关人力工作容易偏离重心,且得不到实习生的认可。

二、解决基地实习生管理问题的若干建议

(一)保持畅通的沟通渠道

实习生刚走出校园,对酒店的工作充满了激情。在工作中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他们又具有良好的理论知识与单纯的社会经历,这些都是很难得的。然而,超强度的繁重劳动、过于苛刻的管理则往往会使刚踏出校门的学生产生负面情绪。

(二)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基地酒店历史悠久,酒店文化根基深厚。因此,酒店的管理者要重视酒店文化建设,制定相应制度,管理层率先执行,开展富有个性的主题活动,成为本酒店独一无二的标志性行为,这样就在每一个员工的心理贴上了标签和烙印。实习生感受到优秀企业文化的魅力,会自觉地维护好这种工作环境,并且更加愿意努力快乐的工作,并营造出更好的工作氛围与业绩。

(三)做好实习生职业生涯规划

首先,做好酒店人力资源规划。针对实习生的管理工作要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专项列出。一是对实习生的数量、学历、综合能力等有明确的指标。酒店在招聘时针对性要强,实习生到来后,酒店希望实习生应具备的能力及应努力实现的目标都该明确,使实习生心理感到很踏实。二是向实习生及时介绍酒店各部门发展战略。酒店未来发展中需要实习生掌握的技能、可能出现的岗位空缺、面临的机遇及挑战等,使实习生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酒店发展对自身的要求。

其次,引导实习生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实习生来到酒店后,要专门组织人力资源和用人部门协助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一是强调个人职业生涯设计与酒店人力资源规划的衔接。

(四)建立有效的管理激励机制

为了更好地激励实习生,酒店管理者可以通过一段时间的表现,评选出月度优秀实习生、季度优秀实习生,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与此同时,精神激励也很重要,在工作量较大、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的酒店行业,管理者需要积极的调动实习生的工作热情。例如,对实习生进行定期的培训,定期与实习生进行交流等,让实习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并且感受到酒店的重视,进而更积极的工作。

(五)加强对实习生的情感投资

校企合作内容(实习步骤) 篇5

您好!

我知道你很忙,所以我就以书本的形式发给你。如果校长有时间,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好好聊聊。

从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为就业与实习提供很好的机遇。这是很多学校领导都发现这了一点。我相信科长对这块也了解了很多。

以前从能安排就业到安排好就业,发展到现在安排好所带来的附加值。我们不仅要安排好,还要按排的巧。现在深圳这块的企业大部份是差不多的,从企业环境到工资福利方面。现在讲得就是一个巧字了。现在没有一个学校说找不到企业,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学生安排好的基础上还要追求附加值,并不是学生安排出去了,就结束了。现在谁有人力资源谁就是赢家不知科长是否赞同我的观点。(就业是需要专业对口的,但在实习期间是为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做实习?以下我有说明。)

中职这块不是灵活办学吗?就是在三年之内只要把课程上满,可以灵活调配时间的。还有温总也不是说过吗,中职这块的学费可以多元化,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企业着手。现在学校竞争就是招生这块。招生引出了招生费用。民办学校的资金相对来说比公办要灵活,这样对公办学校的招生也带来一定不好的因素。如果我们做实习就可以利用企业的补助费用来与民办学校竞争了。实习的好处下面我有一一例出。校长感兴趣的话,欢迎你随时电咨询我。

科长有时间都可以来我校实地考察。下面我举出了实习的好处,我相信贵校的领导看了之后会对实习感兴趣的。

实习的好处(为什么要做实习)1、2、3、4、5、6、7、8、实习步骤

一,实习宣导,引导方式

A: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习的最终归宿

B:实习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

C:实习是学生成为社会化的人的必要经之路

D:实习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就业

E:实习有助于减轻家庭负担

二,合同的程序

A:开家长会(参加方:学校,学生,家长)

家长会的主要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家长如何配合学校开展实习工作,讲明实习的目的,实习的必要性

B:签订完善于合作协议

1)学校与家长的协议

2)学校与学生的协议

三,运作程序

A:审核企业与合作单位

1)企业的环境

2)生活的环境

3)实习岗位的安全性

4)企业的配合度

5)企业的劳动强度 扩大招生(也就是零学费入学,没有钱入学的学生也可以读书,无需交学费)。减少流失(有两种流失:

一、在招到生之后不及时入学,有可能会发生别的学校抢走;

二、出来实习可以减少在升学之间的流失)增加学校的经济收入(现在的招生费用很高,而国家的补助金是远远不够的)。早期的了解社会及企业,改善学校的专业及课程,同时让学生对未来的定向。减轻家长的经济负担。煅炼学生的吃苦精神,摆正学生的心态。有便于以后的就业与跟踪管理。响应国家的政策。

6)企业的管理制度

7)企业的人性化度

B:合作单位:

1)有丰富的实习经验

2)平台雄厚

3)资源丰富,有多家企业

4)网络广

5)团队力量强大

四,学生的输送

A:出发前的注意事项

1)宣传企业的相关资料

2)讲明企业工资待遇及签订实习生工资支付方案

3)证件审核(身份证,体检表等企业所需要必备的资料)

B:入职注意事项

入职前的培训:

1)讲明本次的实习目的和必要性

2)培训吃苦耐劳精神

3)入职时的注意事项(个人形象,言行举止等)

驻厂老师的职责

一、责任心

二、多发现问题

三、考勤的严格

四、不要躲避问题

五、敬畏感

六、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规章制度

七、学会与企业领导的沟通

八、过于淘皮的学生要及纠正

九、如有流失,要了解原因,防止下次发生

期待与贵校的合作!

************************************************************************

全国大中专院校联盟职教协会

深圳市石岩成校实习就业基地

联系人:何小丽(老师)

地址:深圳市宝安区石岩镇宝石西路26号

电话:0755-27607307

手机:***

传真:0755-27604966

建议反馈邮箱:xxlmlijun@163.com

网址:http://

深圳市石岩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全国大中专院校联盟发起单位)是一所省级公办学校!我校能够满足企业在不同时段,不同要求,不同学生比例的人才供应需求,且与我校长期稳定合作的优质高端企业千余家,同时引导合作企业为内地学校提前预先支付贫困学生生活费及建立企业冠名班,校企实训基地建设。

服务范围:教育投资、学生就业安置、实习(暑/寒期实习、勤工俭学、顶岗实习等)、后期跟踪管理等。

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 篇6

一、“顶岗实习”实践探索

“顶岗实习”是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内容,是培养面向生产实践第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关键教学环节,是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要途径。顶岗实习可以实现学校与企业、学生与岗位之间的零距离接触,促使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提高综合职业素质,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但是,由于目前国内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社会和企业接纳学生顶岗实习的积极性不高,高职院校在联系企业安排学生顶岗实习方面存在诸多困难。

2008年4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友嘉实业集团合作办学,在原机电工程系的基础上合作成立了友嘉机电学院,建立了一个校企合作办学的平台,并在友嘉实业集团下属企业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在此基础上,杭职院友嘉机電学院对“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三学生进行了顶岗实习课程改革实践的大胆尝试。派遣了52名大三学生到友嘉实业集团下属四家企业的五个部门进行了20天左右以“做一名合格的友嘉员工”为主题的“顶岗实习”。通过顶岗实习课程改革的设计、组织和实施,实现了学校与企业、学习与岗位之间的零距离对接,学生上交的实习总结证明了其对社会和企业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懂得了做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所必需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和能力。

二、顶岗实习课程的设计

为了实施好顶岗实习,在友嘉实业集团的配合和支持下,我们制定了顶岗实习的课程大纲。

1.实习目的与要求

学生通过顶岗实习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友嘉的企业文化;

(2)熟悉企业的规章制度和安全生产知识;

(3)培养在生产过程中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了解做一名合格的企业员工所必需的职业素养和要求。

2.实习时间与形式

顶岗实习的时间为四周,其中校外实习三周,校内总结一周;形式上采取学生分散至各企业,各企业指导工程师现场教学,专业教师跟踪指导的方法。

3.实习单位的安排

(1)由专业老师联系友嘉实业集团下属各企业,进行商洽;

(2)根据友嘉实业集团下属各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学生的编组。

4.学生实习内容的安排

(1)按所在实习单位的作息时间上、下班,学生应当服从实习单位的岗位安排;

(2)实习内容为员工岗前培训及顶岗操作技能等;

(3)具体任务与要求因各单位情况而宜。

5.考核方法

(1)由各企业(实习单位)对学生顶岗实习情况实施考核;

(2)考核成绩由实习单位的班组、企业指导工程师及企业的人事部门综合评定;

(3)按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级,评定学生顶岗实习成绩。

三、顶岗实习课程的组织

根据洽商,友嘉实业集团先确定了各单位需要的学生人数、实习岗位和学生住宿地点。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学校再进行适当调配,将一个班的学生组成五个分队。每个分队分别安排了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工程师,指定了“学员长”(学生负责人)。

友嘉机电学院从上到下,对此次学生的顶岗实习都非常重视,学院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各项组织和准备工作学生管理部门也配合顶岗实习,为此行的圆满达成做了大量细致的学生思想工作。友嘉实业集团各企业考虑到学生的生活问题,除了安排食宿、餐贴之外,还给每个学生在实习期间支付相应的实习津贴。

四、顶岗实习课程的实施

按校企双方多次洽商后确定的实习计划,全班学生先在友嘉实业集团总部进行三天的“新员工职前培训”,考核以后,再分到下属的各实习单位,进行岗前培训和顶岗实习。

在“新员工职前培训”中,友嘉实业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向荣先生、副总经理温吉堂先生亲自给学生讲课。培训内容涉及企业文化、公司概况、安全与卫生教育、员工礼仪、企业CIS规范、企业5S运动、企业ISO体系、早操列队、企业管理规章制度、工厂参观等等。学生在各企业实习时,各企业都派有专职的指导工程师,实习结束后,各企业还对每一位顶岗学生进行适当的实习考评。

通过实习,同学们了解到友嘉的企业文化,增强对友嘉文化的认同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通过实习,一些表现优秀的、对友嘉企业文化有认同感的学生,将能够顺利地进入友嘉所属企业就业。

在实习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企业对学生实施企业化管理,和企业职工一样实施“统一要求,统一标准、统一考核”的“三个统一”。

五、学生的反响

机械设计0611班的卓龙雷同学在《实习日志》中写道:

“刚进企业的我们都怀着一种新鲜感。当天,温副总经理在公司总部国际会议厅给我们讲了关于企业文化、做事准则、服务准则的课程,让我们对企业有了初步的了解与认识。随后,我们学习了企业安全生产制度、礼仪知识、CIS系统知识等。另外,我们还进行了队列训练和早操的训练。这让大家认识到:一家有规模的公司,必须要有制度及企业文化来约束大家,并最终让员工能够对自己的工作负起责来。同时,这样也能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

机械设计0611班的叶振洲同学在《实习日志》中写道:

“前天,友嘉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向荣先生给我们实习生作了演讲,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职业素质。

一个大规模的团队想要有不断进取的成绩,那这个团队就必须有很高的职业素质,这种素质的体现是多方面的!职业素质对我们将来就职是必须具备的,它能使我们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素养。

通过这几天在友嘉的感受,这种职业素质在友嘉人身上得到了极大的体现。他们兢兢业业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一切,坚决执行公司的决策,使企业向着有利的方向前进着。能做到这样,在金融风暴的影响下还能使企业壮大。所以,友嘉的成功是必然的。

我为自己有机会加入这样的团队而自豪……”

六、问题与探讨

这次顶岗实习的课程改革实践,是我院第一次成功地安排学生带着行李下企业实习。也是友嘉实业集团在与我校合作办学后,第一次接受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双方在校企合作上仍处于磨合期,所以这次顶岗实习的课程改革实践,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东西。

首先,由于学生在顶岗实习之前对企业的岗位认知不够,对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不清楚,导致一些学生对自己所从事岗位的认可度模糊,另一方面对自己能适应哪些岗位也不清楚。所以,今后在实施顶岗实习之前,是否可考虑在教学中增加企业岗位认知的环节。同时,这个环节必须处于真实情景下,才能收到一定效果,这就为以后的实践课程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

其次,由于这次顶岗实习的时间只有三周,不少学生还没有完全进入岗位(员工)的“角色”,对岗位的认知尚不够完整。实习结束后,许多同学还意犹未尽,认为顶岗的时间太短。顶岗实习的时间设置几周才比较合适?这是今后需要与企业共同研究的课题之二。

要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高职办学思路,突出“追踪岗位需求、创设真实情境、营造职业文化、培育双高人才”的办学特色,进一步推进本专业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学生受益、企业欢迎的顶岗实习课程改革办得更好、更有效。

注:基金项目:本文是2008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8CGJY018YB; 主持人:芦京昌)

校企合作下中期校外实习探析 篇7

我校的校企合作的一个特色是安排在第四学期, 为期四周的中期校外实习, 每个专业根据自己专业特点, 选择不同企业, 安排不同的实习内容, 目的是强化学生在校内学到的专业知识能在校外实习中做出实际应用。我所在专业是市场营销, 我专业此次找的校企合作单位是云南甜馨食品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实习内容是进入不同地区不同卖场, 参与公司新产品花齿轮和其主打产品猫哆哩促销, 在工作过程中体会公司现有的营销活动是否完善, 根据实际卖场环境, 为公司设计营销活动和促销计划。

1 收获

通过此次中期校外实习, 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都得到了一定提升。通过指导实习过程中与学生交流, 实习完后批改学生实习报告以及了解学生的实习反应, 我觉得学生的收获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学生沟通能力得到提升。实习之初, 学生都出现和企业或客户的沟通问题。且在出现问题时, 很多学生不会动脑筋想如何去解决问题, 而是第一时间打电话给老师, 向老师寻求帮助。但是老师都告诉学生现在是职业人, 要自己去面对和想办法解决问题, 所以, 实习归来后, 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的沟通能力得到了提升。

(2)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锻炼。这次实习分配非常分散, 班级多一半的学生去成都市以外的周边城市, 最远到达自贡、达州。对学生而言, 出差去外地, 很多人都是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城市, 一个人独立生活, 也是对自己的挑战。特别是几个在学校表现不太好的同学, 去出差反倒表现非常好, 在实习岗位中他们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找到了自信, 而且出差的同学回来后都感觉自己收获很大。

(3) 通过实习, 学生对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有更深的体会。尽管实习前我们就强调学生要遵守企业规章制度, 但根据我们校方和企业方检查, 实习初期, 学生都能按照企业要求上下班, 但在后期工作中, 他们学会钻空子和偷懒, 部分人在检查中被抓个正着, 受到了相应惩罚。通过这样犯错被罚经历, 学生对作为一个职业人, 该有什么样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有了更深的体会。

(4) 通过此次实习, 使学生有了一次真切的职业体验。因为实习的环境和学习的环境有较大的差异, 通过实习, 他们感受到了作为一个新人, 在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时, 是如何的受到挤压和排挤, 遭人白眼, 受到委屈的。这个过程尽管艰辛, 但却是职业人所必须经历的。

2 完善

尽管这次中期校外实习圆满完成, 达到了学院预期的实习目的, 但是在整个实习过程中, 还是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所以, 我认为学院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 更好的完成中期校外实习。

(1) 企业应加强其执行力和完成其承诺。在实习之前, 与企业的沟通阶段, 猫哆哩公司给我校方承诺给学生提供的实习机会是为其新产品花齿轮做推广活动, 学生可以为此项目自行设计策划, 企业觉得切实可行则可在实习过程中运用, 这样对学生做策划是一种鼓励, 增强学生成就感。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我们发现前期想法太过于理想化。首先学生在实习之前都不确定自己会分到哪个区域去, 所以仅凭手头掌握的一些资料, 无法做出有效的策划活动, 其次此次实习分配非常分散, 同一小组的学生都分在不同的区域内, 无法一起完成策划, 所以, 通过这次实习的尝试, 下次做中期实习时应该和企业一起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

(2) 学生实习岗位处于企业最基层的卖场, 他们接触到的也是企业相对基层的员工, 而接触不到企业整个管理和流程。尽管这经历能让学生对基层工作有更深层次认识, 但我们也不能否认这样的人群会对价值观和职业观没有完成形成的学生起到一些负面效应。所以, 这样就更需要指导老师对学生加强指导和引导, 使他们对工作岗位有较为准确的认识,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职业修养。

(3) 建立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这点也是最为重要的。通过分析专业的特点并结合企业经营特色, 建立一套由组织机构、运行、管理、评价、反馈五个要素构成的较为完善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 实现学院、企业、学生“三赢”。

首先是组织保证机制。校企合作委员会由企业高层管理者、学院领导 (或系部领导) 组成, 是机制决策层。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实训、培训校企联合工作委员会由企业、学院中层管理人员及骨干教师组成, 是机制的执行层。

其次是运行管理机制。明确了工作流程, 制定了管理制度, 建立由学院、企业和学生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和信息反馈途径。这一机制是重点, 要使学生在中期校外实习中获得较多的专业收获, 首先在实习之前, 学校和企业应讨论设计出与学生专业相贴切的实习内容, 并据此做出恰当的考评体系, 并在此考评体系中强化企业的比重。

最后是评价反馈机制。考核与评价主要是考核、评价合作教育实施过程、实施成效、人才培养质量。我们可以根据评价反馈机制来反思此次实习的效果和得失。

在学生进行中期校外实习的过程中也需要教师不断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中期校外实习。我相信, 以中期校外实习为特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必将促进我专业的蓬勃发展和学院的全面发展。

摘要: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发展高职教育、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以四川财经职业学院中期校外实习为案例, 阐述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中期校外实习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中期校外实习,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校企合作制度研究 篇8

1高职院校中校企合作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形式还是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和刚刚开始的中层次的起步阶段,其合作深度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相比,相距甚远。

当今校企合作处于教育主管部门倡导、高职院校自发的状态下,大部分是高职院校积极主动地寻求企业合作的多。政府没有制定权威的监督机构,对企业的过于“追利行为”缺乏有效地监管和约束,致使好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导致企业认识不到政府对校企合作的重视,加上当前人才的相对过剩,企业缺乏压力,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到目前为止,地方政府机构没有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制定实施细则,使得国家大好政策得不到落实,人事、税务、教育等部门分属于不同的系统,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沟通,部门之间的政策和法规衔接力度不够,阻碍了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由于学校和企业在价值目标、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等诸多方面有着很大差异,校企的各个项目合作中没有重视校与企的诸多差异,更没有较好地处理这些差异,导致校企合作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加上学校和企业的人事管理体制不同,企业人才与院校人才不能双向流动。而且,校企合作短期项目多,项目之间缺乏系统性规划与设计,缺乏长期有效机制。

在更深层的认知方面,不少高职院校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看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根本途径,只是简单地把所合作的企业作为自己的暂时补充,偶尔聘请企业专家到学校做一次讲座,或者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见习。而大多数企业把高职学校视作廉价劳动力基地和人才招聘场所,偶尔企业缺人干活了,就来学校开人才招聘会或选聘几名员工。

那么针对这种现状,我们如何开展长期有效的校企合作?本课题小组对这方面作了广泛而深入的调研,探究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2探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制度

为实现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和长效、稳定运行,校企必须共同制定相关制度,明确规范双方的责、权、利。

首先需要由政府带头,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主要由院领导、政府相关部门领导、企业专家等相关代表组成,其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校企合作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关系,明确各自的职责及权利,探索形成双方共赢的合作模式,制定校企合作制度,定期召开校企合作指导会议,解决校企合作中的重大问题 ( 如对合作企业税费减免制度、经费保障制度等 ),并尽可能地发挥校企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例如,为了提高高职生的实践能力,使高职生更受企业青睐,学校必须加大投入实训设备及实训场地,还要对专业教师进行专业培训等等,这一切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我们可尝试学习职业教育比较好的发达国家的做法,实行政府高投入的经费保障制度。再例如,为了提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可尝试对合作企业税费减免制度等。

其次,因高职院校中各专业的性质差异较大,所以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应依专业不同下设分会,成立“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校企合作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各专业的校企合作工作。其主要职能是进行相关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或新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制定和修整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根据企业、行业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合作编写校企合作教材,共同进行课题研究,组织并引导高职学生到企业见习或实习,协助高职院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组织高职教师到企业一线挂职锻炼并管理学生、企业专家、高工等到校授课、企业基层员工到校培训等。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制度政策的实施,可以达到良好的共赢效果。例如,通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专家、高工等到校授课、企业基层员工到校培训,可大大提高高职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并能帮助他们及时掌握企业当前的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今后的发展趋势,有助于高职院校主动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制度,使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与企业发展密切接轨。同时学校每年聘请企业家来校为学生讲课、作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企业的需要,感受企业的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职业意识,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再比如,通过共同开发新专业和新课程模块,在专业设置上应体现了职业能力本位观念,由企业、行业专家参与新专业、新课程的论证,从行业发展趋势和职业岗位任务分析入手,把职业要求的知识、技能、态度和素质与学生的认识、学习的过程有机结合起来,来组织筛选相关教学内容。使学校人才培养的环境更加贴近和适应企业的生产方式、设备条件、管理模式、技术改造。总之,学校和企业通过利用双方的有利资源,达到互惠互利,互相支持,企业不但利用学校作为培训点,对基层员工培训,还收获到巨大的经济利益 ;而学校通过企业的帮助,不但壮大了师资力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还能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帮助。

最后一个不容忽视的,也是最核心的问题,应该成立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企业和学校代表组成的“顶岗实习管理委员会”,其职责主要是协调并仲裁学生顶岗实习中发生的问题和矛盾,平衡各方利益,维护学生利益不受侵犯,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例如,传统的学生管理形式简单、单一而有规律。大部分都是以年级、班级为单位管理的,校企合作要打破传统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制度,实行学分制。学分制的实施模糊了专业之间与年级之间的界限,学生以课程的选择为集合,在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不是像传统模式那样,一味地待在学校,而是有较长的时间是在企业实践锻炼,或者说是参与毕业以后的真正职业工作。而如今的高职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爱好广泛,个性十足,不爱学习单纯枯燥地理论知识,并且普遍对学习缺乏耐心,但大部分都爱好动手操作。如何对这种动态大集体的管理,并能够合理界定高职院校与企业对学生管理的职责界限,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制度改革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在校外实习过程中,学生管理应以企业为主, 学校配合企业的管理工作,及时与企业沟通学生实习情况及其思想状况,针对及其个别问题学生,企业和学校管理人员要特别关注,出现问题时要及时通知家长。校企共同做好问题学生的疏导和减压工作以及学生角色转换的心理调试工作,积极引导学生快速顺利地进入角色转变,保证校外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我们也可尝试借鉴德国的社区化管理服务制度、校内外的师徒制,并且建立在企业实习学生的党团组织建设制度,完善社团管理制度,设置素质教育学分等制度措施来保障学生实习工作的顺利进行。

校企合作实习生制度 篇9

校企合作是校企合作教育的简称,国外又称为“合作教育”。高职教育校企合作是一种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资源,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际顶岗工作实践有机结合,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就业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适合用人单位需要的技术型、实践型、应用型人才的教育模式(1)。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校企合作是当前高职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通过校企合作在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等一线技术应用型人才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但是同样也暴露出诸多问题。笔者所在学校近几年开设了几个专业的校企合作班,学生每年有3-4个月到企业顶岗实习,作为一线学生校企合作班的管理人员,对近几年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感触颇深,也深感建立一套成熟的校企合作管理规范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促进顶岗实习有序、健康和稳定发展的必备条件。

1 现阶段校企合作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顶岗实习是学校教育的有机延伸,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有重要作用。学生在实习中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有利于指导学生将来的就业和择业。

高职院校都响应教育部号召开展了顶岗实习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阻碍了工作的开展。

1.1 学生方面:思想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积极主动性,能力欠缺,实习心理准备不足

(1)角色转换初期,心理问题凸显。

在校学习和实习期的生活差异较大,学生面对作息时间的突然调整、生活环境的改变等表现出较多的抵触情绪,往往表现为焦虑、烦躁,在这个期间很多学生选择放弃实习,这需要管理人员注意学生情绪和心理的变化,积极进行疏通引导。

(2)缺乏工作意识和责任心,在工作中没有摆正自身位置。

很多学生在实习期间的表现让企业很失望,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的组织纪律性不强,缺乏工作意识和责任心。部分学生在实习期间对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娱乐性较强,在工作中表现出消极怠工,对工作敷衍了事,学生在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上亟待提高。学生的表现究其根本原因是缺乏对工作意义的重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自我管控能力较差。

(3)学生的生活习惯和人际交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生活习惯的好与坏都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的质量。从学校到企业,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接触不再只是学生和老师,群体生活中接触到的人群更加复杂,部分同学生活习惯较差,缺乏沟通技巧,导致工作和生活中与同事、领导出现诸多矛盾。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对工作有着重要影响,实习学生在工作和生活中与上级管理者、同事、同宿舍等群体关系都要引起重视。

(4)部分学生的抵触情绪,也直接带来学生家长对顶岗实习工作不认可,不愿意让学生从事最基层工作。

在顶岗实习前部分学生家长对于实习单位和实习岗位有很多顾虑,怕孩子吃苦,不愿意孩子参加基层工作,对实习工作不重视;在实习期间也同样很多家长也会干预实习工作,对于企业和学校的工作提出很多质疑。部分家长对于学生的成长介入太多,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1.2 企业方面:对顶岗实习响应度不高,实习期间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学校是以培育人才为主要目标,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主要目的,二者的目标完全不一致。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于校企合作的主导力度不够,高职院校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离不开校企合作,企业则以自身生产规律需要和利润最大化目标来决定是否招收学生顶岗实习,因此,不同的目标导致了学校对顶岗实习热、用人单位冷的尴尬局面。

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也往往会导致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实习补助不能得到全部兑现、工作时间延长、加班工资过低、食宿条件较差等,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会影响到实习的进度和学生工作积极性,严重的会影响校企合作的正常运行。

1.3 学校层面:缺乏顶岗实习成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秩序

(1)学校投入到顶岗实习上的资金较少。

学校是承载职业教育的主体,是组织者,也是管理者,在开发实习单位的过程中需要资金的支持,甚至顶岗实习过程中需要学校来承担部分资金以弥补企业的额外费用。但是,高校很少把大量资金投放在顶岗实习方面,这也造成了顶岗实习单位的开发及实习组织过程的难度加大。

(2)学校在顶岗实习单位的开发上要尽量做到专业对口。

在工作中不管从事的是什么专业的工作,有一些职业素养是相通的,比如爱岗敬业、吃苦耐劳、诚实守信、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等,但是对于还未毕业的大学生,特别是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的心智还未成熟、自我管理能力又相对差一些,在学校选择的实习单位是否与自身专业对口方面还是非常重视的,根据笔者本校顶岗实习管理经验,如果学校提供的实习单位的与学生专业不对口,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会非常多,专业对口则学生容易接受,抵触情绪就较少。

所以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对于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有序推进顶岗实习工作都有比较大的作用。

(3)学生管理难度增大。

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肩负着双重身份,一方是在校大学生,另一方又是企业员工。企业反映学校介入太多,应实行完全的企业化管理;学校担心学生的生活、心理及人身安全问题,不能放手不管。正是这双重身份加大了顶岗实习学生的管理难度。

2 改进高职院校顶岗实习工作的建议

顶岗实习是各个高职院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环节,要做好顶岗实习工作并不是靠学校一方,要依靠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四方才能实现良好、高效运作,要把顶岗实习的组织、运行与管理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建立稳定的长效发展机制才能保证顶岗实习工作的有序进行。

2.1 加强校企合作,开发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拓宽校企合作范围

校企合作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际顶岗实践有机结合,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教育模式。政府机构要从宏观上制定有利于促进校企双方合作的政策,给予接收企业一定的补贴或者免税政策,在保障实习学生权益方面出台细节性的指导意见,缓解学生实习难的问题。行业协会要利用其优势,搭建校企合作的平台,给企业和学校提供更多合作的机会。

学校要加大校企合作开发力度,增加在校企合作方面的资金投入,更新办学理念,强调“以他方为中心”的办学行为以争取企业在办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建立校企之间的合作纽带,即有专门的校企合作机构;逐步实行校企资源共享,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学校选派优秀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参与企业的技术开发等活动(2)。

学校主动为企业的发展做好服务,企业也必然愿意深度合作发展,校企合作的范围也进一步拓宽。学校校企合作办公室和招生就业指导单位要加强与行业协会和企业的联系,建设互利沟通的平台,拓宽学生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专业对口的实习单位,把学生的顶岗实习落到实处。

2.2 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宣传动员工作

顶岗实习前的动员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由学生工作办公室或系部开一场动员大会,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效果不甚理想,要以班级辅导员和指导老师为主导以班会、座谈会等形式开展,利用生动的实例故事让学生理解爱岗敬业、吃苦耐劳、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教授学生沟通技巧,掌握基本的沟通技能。在各个专业选择一些优秀毕业生现场交流顶岗实习的经验和收获,以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要让学生做好生活环境大变化的心理准备,学会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要让学生摆正自身心态,首先要把自己作为企业的员工,其次才是学生。对于生产和人身安全要反复强调,同时也要让学生学会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在实习之前,班级辅导员应以短信、邮件等形式告知家长实习相关事宜,并对实习的重要性、安全性等做重点说明,以减少家长对实习的误解,促进实习工作有序进行。

2.3 实行校企双向指导,共同建立规范、高效的体系化管理模式

科学的管理模式是顶岗实习顺利完成的重要保障,这需要企业、学校、学生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建立。在学校层面上:首先,设立顶岗实习领导小组,由校长、分管教学院长、校企合作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招生就业办及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小组负责对顶岗实习工作进行整体筹划、组织和协调,具体包括:制定实习计划;指导制定实习期间的规章制度及管理办法;处理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突发事件;制定各项检查制度;监督和指导实习办公室的工作。

其次,建立顶岗实习管理办公室,由各个系部书记、学生科负责人、实习班级辅导员、指导教师组成。实习管理办公室负责实习期间具体的管理事宜,包括建立学生和企业的沟通平台,按照学校制定的实习办法履行管理职责。

再次,辅导员、指导教师明确实习期间班干部的职责,组建实习期间的临时学生领导小组,实现学生带动学生、学生管理学生的模式,减少学生对老师和企业管理者的抵触情绪,同时发挥学生的组织才能。

最后,加强对学生聊天群的管理,进一步发挥聊天群的积极作用,规避其负面效应,使聊天群成为学校、企业、学生的沟通平台。在企业层面:校企合作双方明确企业在顶岗实习中指派专人对顶岗实习学生的生活和工作进行管理,并对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存在问题要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这样就形成了学校和企业双向的管理模式,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双方也会出现矛盾,这需要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解决细节化问题。

2.4 建立完善的顶岗实习考核体系

以往各个高职院校对于顶岗实习的考核往往是以学校为主给出考评成绩,但是学生顶岗实习期间的表现企业是最有发言权的,对于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应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

本校最近两年实行了实习企业管理者进入学校教务系统为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评分,对学生实习期间的考勤、工作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工作业绩、工作质量方面进行评价,给出一个企业综合得分;校内指导教师和辅导员结合学生的实习期间表现、实习报告、实习考核表等情况进行校内综合评价。企业综合评分占70%比例,校内评分占30%比例。评价模式的改变使得学生对实习期间的表现更加重视,学校和企业也减少了管理压力,学生能力的提高也缓解了学生的就业压力。实习结束对于优秀的学生学校专门给予表彰,对于实习期间违反企业规章制度并导致出现重大事故或私自无合理理由离岗的学生给予处分,形成良好的顶岗实习学风,考核体系的变化对规范顶岗实习工作有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是在学生掌握基本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步骤。

顶岗实习工作的质量关系着高职院校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质量,必须将顶岗实习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转变办学理念,加强校企合作,做好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动员和宣传工作,优化顶岗实习考核体系。企业和学校共同建立科学高效的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只有不断在问题中成长才能切实有效的推进校企合作的进程。

参考文献

[1]邓东京,易素红,欧阳河,邓少鸿.职业院校顶岗实习现状调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88-91,96.

[2]陈佳.高职院校顶岗实习期间的学生管理问题探析[J].文教资料,2015(21):112-113.

校企合作制度化举措探讨 篇10

1 建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保证校企合作的规范性

目前,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 (1996年颁布) 是我国中职教育发展的现有法律依据, 可见, 关于职教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缺失, 校企合作方面的法律法规几乎空白, 因此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 必须建立和完善关于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 而要建立和完善关于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 必须要清晰界定校企合作概念、全面覆盖合作的内容;必须要明确责任主体、明确规定合作各方的应有责任;必须保证参与各方的权利与义务要对等, 既要要求参与者承担义务, 也要保障参与者享有权利;必须追究不履行义务的参与方的责任, 综合运用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推进校企合作的规范运行。

首先, 推进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

作为职业教育的一般性法律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不能对校企合作进行全面规范。2011年4月有关方面建议制定《校企合作教育法》作为现行职业教育法的有益补充, 来指导企业和学校的合作, 从法律层面保障并规范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这一倡议得到社会的积极支持, 相信在未来的实践中将成为现实。

其次, 建立行业企业校企合作法规。

在校企合作中, 主体是学校、企业, 政府和行业应发挥牵线搭桥、宏观管理作用, 要使校企合作更规范, 需多方共同努力。2011年9月《北京市交通行业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暂行办法》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首个校企合作制度, 在国内首次明确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政府、行业、企业、职业学院的各自定位、职责和义务。如市交通行政主管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是:负责本市交通行业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工作、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师资、建设实训基地、转化科技成果、督导评估等工作;协调市发展改革、财政、人力社保等部门给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规划计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等政策支持。交通类职业学校的责任:面向人才市场, 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优化师资队伍, 完善实训基地, 参与企业员工培训等。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的责任:选派骨干员工到合作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或参与管理、为合作学校教师进入企业实践提供实践岗位、支持参入合作学校的实训基地论证和建设等。暂行办法的实施, 培养了大批交通行业的技能型人才, 发展了技术与管理人员的在职培训与继续教育, 推动了技术创新与科技成果的转化, 促进了北京市职业教育的深度发展和资源的优化整合。

再次, 建立地方性校企合作法规。

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建设, 要完善国家层面和行业法律法规, 也要加强各地方法规建设。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可以看成是职业教育的根本法, 而符合地方特点和为本地经济服务的地方性校企合作法规则可以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的补充、解释和说明。随着各地职教的发展, 一些地方性的指导校企合作的法规的出台, 对推动当地校企合作的发展、理顺校企合作关系, 规范校企合作秩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09年3月, 《宁波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条例》正式实施, 这是我国针对“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首部地方性法规。可见, 关于校企合作的地方性法规的建设明显不足, 这种不足必将影响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2 建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

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是指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共同参与校企合作、各理事单位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并以理事会为平台有机联系参与各方的制度。校企合作理事会成立后, 理事会成员之一的企业将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计、专业建设、科技开发、技术改造、工程建设等方面的合作项目;将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合作学校学生实习、调研、实践、教学科研设备加工及调试;将为合作学校提供各类兼职教师。理事会又一成员学校将优先向理事单位推荐毕业生, 可为理事单位提供各类技术培训等。各理事单位将互供信息, 共享政策, 联合申报课题等。可见, 校企合作理事会的成立, 有利于加强校企联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构建并完善“共育人才、共管过程、共担责任”的校企合作办学机制;有利于为行业、地方及理事单位培养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利于推进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师资队伍建设、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实现互补与共享资源, 促进校企合作的有序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懈动力。教育改革创新重在制度创新。在当前校企合作的发展中, 政策不清、体制不通、机制不活等因素的影响, 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校企合作仅停留在浅层次上。因此校企合作长效运行机制的建立,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化改革, 各种社会教学资源的充分调动利用, 更好地服务与行业、区域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发展等, 是各方正在探索和尝试的课题。2011年9月, “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在广西启动, 这一职教方面的教改重点项目, 开创了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的先河。

当前, 广西南宁市、江苏南通市、山东青岛等省市“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开展得比较成功, 已取得立一定的社会效益, 更好的服务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实践再次证明:职业学校办学要走出校门、贴近市场, 一个有效举措是建立校企合作发展理事会制度, 该制度的成功启动、建立、逐步完善在探索校企合作制度化的进程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监督制度

目前, 我国校企合作尚处于起步阶段, 很多地方不成熟、不完善, 存在诸多的问题和漏洞, 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 校企合作则无序、混乱。因此, 要保障校企合作健康深度发展, 一个有效手段就是建立配套的监督机制。

首先, 要建立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监督机制。

受“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上级部门成立的专门监督机构、制定的专门监督制度, 校企合作参与方必然会高度重视, 因此, 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的监督是一种有效的监督手段。当然, 校企合作的主管方、监督方要切实履行职责, 深入校企合作, 要做到监督有据、管理有序、监督有力。而要有效发挥监督机制的作用, 真正做到管理有序、监督有力, 引入“问责制”成为不时之需。“问责制”是法制政府不可缺失的重要制度, 也是依法治校、推进校企合作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制度, “问责制”的贯彻落实是校企合作向科学化、正规化、法制化迈进的重要标志。

其次, 要建立校企合作各方共同参与的专门监督机制。

在校企合作中, 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是各参与方的要求。建立校企合作各方共同参与的专门监督机制, 确保校企合作规范、高效运行, 才可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因为, 通过各方共同参与的专门监督机制的实施, 能提高合作方的凝聚力、战斗力, 调动合作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最后, 要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社会监督机制是通过社会力量、媒体力量等手段进行监管, 是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有序发展的重要监督手段。在校企合作中,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创新监督形式, 开设监督渠道以便于学生、家长、和利益相关者对校企合作的监督等, 实现校企合作的透明化。

4 建立校企合作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是国际通行的重要监督手段。校企合作准入制度就是在政府的授权下, 对校企合作的主体资格、形式、运作等方面进行审核、审批、登记、监督、管理的制度。如何建立校企合作准入制度呢?

首先, 对校企合作主体资格认定应有准入制度。

尽管校企合作的双方是学校和企业, 但并非所有的职业学校和企业都可成为校企合作的主体。校企合作的一方学校应具备的条件是基础设施好、科研能力强、实训条件完备的中职学校, 另一方企业应是信誉好、经济效益高、发展势头强劲、技术型人才紧缺的企业。这样从源头上抓好合作主体的资格认定, 才可打提高校企合作的水平, 造示范性校企合作品牌。

其次, 要建立校企合作就业准入制度。

目前, 传统的学历准入制度依然存在于众多行业和企业, 很多用人单位重学历轻技能, 更为极端的做法是非“985”、“211”学校的不可录用。同时, 用人单位可廉价快捷、不考虑任何职业基础地招聘员工, 也可随意解雇员工。在这种背景下, 参入各方对校企合作的前景心灰意冷。因此, 建立就业准入制度, 要求所有公民在就业前必须接受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 取得从业资格, 否则不能被用人单位录用, 这项制度的建立, 不仅推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而且也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要知道正是由于就业准入制度, 才有了名闻遐迩的德国制造, 才有了令人羡慕的澳大利亚职业无歧视。

参考文献

[1]张海峰.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制度化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17) .

上一篇:农村生物趣味教学法下一篇:企业再融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