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角色形象

2024-05-20

动画角色形象(精选十篇)

动画角色形象 篇1

关键词: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审美特征

一、前言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有着更高的精神层面追求。动画艺术作为满足人类精神需要的形式, 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 我国动画艺术的发展速度虽然较快, 但仍然处于落后局面, 主要表现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的特征不够鲜明、动作缺少灵活性、科技水平低等, 对我国动画艺术的更好发展有着不利影响。为此, 有必要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影响因素、审美特征、设计原则进行分析, 为进一步提高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二、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影响因素

(1) 文化因素。动画艺术是民族的、世界的。我国动画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精神文化特征, 是艺术性与文化性的结合。所以, 文化是影响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的因素。例如, 《小蝌蚪找妈妈》《牧笛》等动画片是中国水墨画与动画艺术的完美结合, 充分展现了我国特色艺术风格, 且对我国文化传承有着积极作用。[1]

(2) 社会因素。社会因素对我国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有重要影响,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消费奠定了动画艺术发展的基础。二是科技发展为动画艺术发展带来新动力。三是经济为动画艺术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 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 进而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有影响。

(3) 动画创作主体。动画创作者是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的主体, 决定着动画形象, 因而动画艺术对创作者有着较高的要求。动画形象创作者的文学素养、想象力、电影语言结构、科学积水水平、动画专业素质等方面, 对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有重要影响。为此, 动画艺术要求一支高素质的创作团队, 是更好设计动画形象的关键。[2]

三、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审美特征

(1) 假定性美。假定性是动画艺术最为鲜明的特征, 因而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假定性美的审美特征。动画艺术中的假定性是多重的、全方位的, 其活动影像、艺术形象、背景画面等都具有假定性, 进而营造良好的空间环境, 使动画角色形象更具视觉冲击力。例如, 《大闹天宫》动画片中, 具有较强的假定性审美特征, 使孙悟空横空出世的画面更具震撼力。

(2) 韵律美。在动画艺术中, 节奏美和韵律美是吸引受众的主要因素, 因而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节奏美、韵律美的审美特征。所以,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中, 设计人员有必要遵循节奏和韵律美的审美特征而完善动画形象, 以带给观众以美的视觉享受, 对促进动画产业发展和传承我国文化具有积极意义。[3]

(3) 造型美。动画角色视觉形象具有造型美的审美特征。它是虚与实的完美结合, 二者相互依存。具有造型美审美特征的动画艺术, 不仅带给观众以强烈的审美效果, 而且给予观众以无限想象的空间, 使观众情不自禁地对动画形象进行联想, 尽情享受视觉美。

四、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原则

(1) 遵循创新性原则。创新是动画产业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所以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中, 应遵循创新性的原则。创作者设计动画形象, 不仅要注重角色造型, 而且要赋予角色以思想和气质, 使动画形象更具可爱、幽默滑稽等特点。例如, 《狮子王》动画片中, 主人公与狮子的形象给人以新颖的感觉。但是, 目前我国动画艺术形象的创新能力不足。

(2) 遵循文化继承的原则。动画艺术也是文化艺术, 其角色形象是各国文化形象的完美展现, 具有象征性和多元性。所以, 在动画角色视觉形象中, 应遵循文化继承的原则。首先, 设计观点和设计内容要体现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使之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 进而赋予形象以活力。其次, 动画角色在艺术表现形式方面, 积极借用民族元素, 以彰显民族文化内涵。[4]

(3) 遵循再现原则。动画艺术源于社会生活, 却高于社会生活, 既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反映, 又是对社会生活的虚拟化。所以,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的设计中, 应遵循再现原则, 使动画片反映生活的本质。

(4) 遵循夸张与假定性的原则。优秀的动画艺术, 必须遵循夸张性原则和假定性原则。动画艺术是最具表现力的视听艺术, 其内容并非完全写实, 更具夸张、变形等丰富想象力元素, 进而创造充满奇幻与趣味的世界。例如, 在《大闹天宫》动画片中, 孙悟空腾云驾雾, 是动画艺术的夸张性表现;天宫仙境的虚无缥缈则是动画艺术的假定性表现。

(5) 遵循娱乐性原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动画艺术不仅仅被儿童群体所喜爱, 成年人、老年人等社会群体对动画艺术也乐此不疲。由此可见, 动画艺术具有娱乐性。所以,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设计要遵循娱乐性的原则, 以幽默有趣的形象、活动、性格特点等方面, 给观众以视觉冲击。

五、结论

虽然我国动画艺术今年发展速度加快, 但其仍然处于落后局面, 阻碍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进程。目前, 动画艺术渗透到音乐、传媒、游戏等多个领域, 既是我国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 又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所以, 我国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动画艺术的发展, 从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方面入手, 对其影响因素、审美特征、设计原则进行分析, 进而完善动画角色视觉形象, 为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提供新动力。

参考文献

[1]朱蕾萱.动画角色中幽默形象的集成因素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014.

[2]刘涛.中国传统文化视觉符号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3]张搴.从当代视觉文化角度谈动画角色形象生产与消费策略[J].电影文学, 2011 (04) :48-49.

动画片中角色形象设计分析 篇2

摘 要: 动画片中角色形象是其灵魂,观众对一个动画角色形象的价值判断不单纯停留在其外在的造型层面,还包括对角色性格内涵的认同,动画角色形象的人气与其性格魅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独特的性格魅力是一个动画角色形象的灵魂。本文就动画片中角色形象的设计进行分析,说明角色形象设计的创作过程,阐述了角色形象设计与剧情的关系,指出了动画角色形象的成功的关键在于动画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独特的造型和动作是动画角色形象成功的重要条件,优秀的外形设计再加上个性鲜明的性格设计才能成就一个吸引人的动画角色形象,才会成为一部深受儿童和家长喜爱的动画片。

关键词: 动画角色形象 角色形象设计 剧情 性格特征

一、引言

动画片中角色形象在整个动画影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部好的动画片必定有好的角色形象才能充分传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从最早的铁扇公主到当下的灰太狼与喜羊羊,从二维的幽灵公主到三维的怪物史莱克,从美国的唐老鸭到中国的孙悟空,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如何进行角色形象的设计呢?

动画角色形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进行素材搜集,提炼概括及形象创造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对大量的形象素材进行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草图或轮廓图,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的形象。它是一个将朦胧的意识明朗化、将意念物化的设计过程。如《超人总动员》中弹力女超人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她的臀部比肩膀要宽,同时又有一双修长的美腿,这种卡通式夸张的造型传神地显示出弹力女超人的性格特征。

二、角色形象设计要与剧情相吻合

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情直接决定着角色的形象设计,它与角色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角色形象要与剧情的背景资料相吻合

迪斯尼的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花木兰的造型设计与迪斯尼传统的美女设计有较大的差异。花木兰角色造型体现了东方气质,采用了一头乌发,弱化了颧骨部位的高度,强化了腮部与颧骨之间饱满光滑的曲线,对眼眶部位的下凹曲线进行了平复化处理:鼻梁曲线消失,只剩下一个扁平的鼻头,眼角上挑,嘴唇保持了迪斯尼传统美女的丰满。但上唇线的弯折更为明显。因为花木兰在故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以女扮男装的造型出现,所以在其身上有些中性化的味道,在军人扮相中,强化了脸部曲线的一些转折,使其更显英武之气。

(二)剧情决定了角色存在的动画时空

角色离不开一定的动画时空关系。时空关系包括时间性的历史时期、年代,甚至一天中的早、中、晚;还包括空间性的太空、地域、国家,甚至是更为具体化的生活场景。动画的时空确定了角色的容貌、体态、服装、发型、道具等造型元素。如在《大力神》中的一幕动画场景,描写海格力斯勇斗野猪的动画场景,故事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角色的容貌、体态、服装、发型等都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造型特征。

(三)剧情决定了角色的个性特征

通过剧情发展角色的性格、脾气禀性、气质、生活背景等个性特征会一一展现出来,这些都直接影响角色的形象设计。如在动画片《花木兰》中,父亲的形象是一个老成、宽厚、慈爱的长者,其表情处理就十分凝重、沉稳,没有过多夸张的处理,在他鼓励木兰去见李翔,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时,只是用眉头的轻微动作,这样的处理方式设计得十分准确,这就是剧情决定了角色的个性特征。

(四)剧情决定了角色的戏剧动作

角色的戏剧动作包括表情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动画角色造型是为戏剧动作服务的。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角色造型设计,孙悟空的造型参照了国粹京剧的“猴戏”形象。因为孙悟空舞动金箍棒是该片中最为重要的肢体动作,所以选择了肢体舒展软化的造型设计稿,孙悟空的手臂长可过膝,对关节的转折进行了弱化处理,呈现出“橡皮人”般的柔软弹性效果,肢体动作也就是更为灵活、舒展。

三、角色形象设计要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动画角色的造型和动作设计都只是外在的,动画角色形象的成功关键在于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独特的造型和动作是动画角色成功的必要条件,只有优秀的外形设计再加上个性鲜明的性格设计才能成就一个吸引人的动画角色。这就是说动画角色的设计要突出个性,即要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一)我国传统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性格特征

我国传统动画角色的性格设计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具有许多优点,而没有缺点,主人公多为“高大全”的形象,像孙悟空的形象善良、正直、追求自由平等;哪吒追求正义,为民不惜牺牲自己;阿凡提的机智幽默等,都着力表现近乎完美的角色,因此主人公的设置往往是性格简单、单一的,而不注重对人物复杂人性的探索和表现。其次,我国传统动画表现了许多正直反抗权威的主人公,但少有平常百姓和凡夫俗子,而多是具有非凡能力的主人公。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女娲补天》中的女娲、《济公斗蟋蟀》中的济公等都是具有非凡能力的角色。又如《神笔马良》中的马良虽然是平常百姓,但是神笔给与马良巨大的力量,可以说他也不是凡夫俗子,这种设置可以说取决于“高大全”式的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主人公的设置形象。总之,在我们传统动画角色的性格方面,多是平面、单薄,性格单一,呈现出一种脸谱化的倾向。所有的反面人物其实都包含如下几种特征:蛮横、贪婪、邪恶、自私、冷漠、残酷等,而正面角色都是正义的化身:善良、勇敢、执着、大公无私等。设计者无法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因而角色的性格塑造往往单

一、简单,而不是丰满、立体地塑造出令观众难忘的角色。因此,注重动画角色性格设计,塑造出丰满、立体的角色形象是当今动画角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充满想象的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性格特征

动画片中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应该是能从现实当中找到影子,与之产生共鸣,但又不是完全和实际一样,如果完全一样,也就没有意思了。完全脱离实际的性格塑造,往往显得另类、新奇,得不到受众的充分认可,相反,基于现实,带着想象的性格塑造,会让受众叹服,从心底里爱上这部动画片。日本的动画角色具有独特的魅力,原因何在呢?日本动画片除了在动画外形设计上个性鲜明外,在角色的性格设计上,擅长抓住人物的本性特征,表现出角色性格的复杂性,像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动画中的角色,都是我们身边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但是每个人都被赋予鲜明的性格。像《千与千寻》中千寻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宫崎骏说:“我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一个毫不起眼的典型十岁日本女孩。我要让每个十岁女孩,都从千寻那儿看到自己。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可人儿,也没有特别吸引之处,《千与千寻》也令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进入一间大机构做事的情形。面对陌生的环境,冷漠的人事,这女孩要付出相当的努力,发掘内在的潜能,克服种种挑战,方可建立立足之地。”因此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塑造角色独特的性格特征。

(三)正、反面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性格特征

在进行动画片角色形象设计时,对于正面主人公的塑造,首先应该是“勇敢”、“坚强”和“聪明”,其次应该具备“诚实”的特点。“勇敢”、“坚强”和“聪明”来自想象,而“诚实”来自生活,二者的结合是唯美的。比如《虹猫蓝兔七侠传》中有一段马三娘冒充紫云剑主当卧底,虹猫虽很多次发现其可疑之处,但没有得到确凿证据前,他对马三娘仍然非常诚实,让小读者们跟着“揪心”,但也正因如此,无数小朋友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仗义而诚实的虹猫。

对于正面次要人物的性格塑造,不妨多使用“乐观”、“活泼”、“淳朴”、“单纯”等性格特点,和主人公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差,以突出主人公的优秀。这也符合生活实际,在同样一个班级里,分别以“勇敢”、“坚强”、“聪明”、“乐观”、“活泼”、“淳朴”、“单纯”为主要性格特征的现象也是普遍的。

对于反面主人公的塑造,主要是针对剧情及正面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的。通常,反面主人公的性格比较集中地体现为一点或者两点,而不是坏事做尽。比如《小鲤鱼历险记》中的赖皮蛇,它典型的特点是贪婪和邪恶,一心想占领鲤鱼湖,并没有其它的反面特征,而正面主人公小鲤鱼泡泡则一直坚定勇敢地守卫着鲤鱼湖。

对于反面次要人物的性格塑造,可以细化到“阴险”、“骄傲”、“欺骗、“胆小”、“仗势欺人”、“邋遢”等特点层面上来,通过对他们的反面刻画,来突出正面人物的正义形象。

四、结语

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优秀的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不仅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能丰富故事情节、使动画片更加精彩。本文从动画角色设计要与剧情相吻合,突出角色形象的个性等方面分析了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着重突出了动画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国外的很多动画片对角色形象设计的要求很高,如美国迪斯尼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形象都是世界级的动画明星。他们夸张的造型、可爱的形象,俨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难看出,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有时甚至可超越动画片本身,因此,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一定要准确定位,深入挖掘角色的个性,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参考文献:

动画角色形象设定研究 篇3

关键词:角色形象;中国元素;角色设计

在动画影片中,角色形象的设定在荧幕中给观众以直接的感受,其形象设计的好坏将会影响着影片的质量。同时动画人物的形象不仅仅是动画外部形象的设计,更是人物内心生命力的体现和情感的体现。在《大圣归来》中,孙悟空的角色形象与其内心的成长有着密切的联系,在随着情感基线一步步的变化中,其角色形象越来越活,逐渐成为了一个丰富多彩、拥有喜怒哀乐的孙悟空形象。做好动画角色的形象设定能够强化人物在动画中的艺术表现力,加强动画的整体质量,促进动画产业的发展。

一、动画角色形象概述

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对动画人物进行艺术造型,运用夸张、拟人、形变等艺术手法将动画人物设计为可视形象,在动画中赋予每个角色于感染力和生命力,使角色能够充分的“活”起来。

在动画作品中角色形象的设计是作品内在的表现灵魂,一切内容都是要靠角色形象来表现的,它对动画的内容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同时能够受到观众的喜爱,带来一定程度的商业价值。在《大圣归来》的角色中,里面鲜活的人物形象让观众经久不忘,使人在看到角色形象的外轮廓时就能想到影片里所代表的动物人物,回忆起影片当中的故事情节,在脑海中形成一个鲜活的具有生命力的动画形象,对动画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动画的理解,更容易去接受这部动画影片。

二、角色设计中的中国元素

(一)民族化题材的传承

在动画当中,对于本土化元素的融入使动画具有了民族文化特色,在表现形式上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在观看影片时能够形成内心的共鸣。在影片《大圣归来》中,其角色造型设计中融入了许多中国元素,孙悟空的形象设计是根据我国四大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设计出来的,为了符合动画的特性,在艺术表现方面使人物更加鲜活,性格设计饱满。在白龙的形象设计中,采用的是中国龙作为设计的主题,传达着一种自由梦想的观念。在猪八戒的形象设计中,一贯延续了肥头大耳的造型,添加了许多生动、可爱、滑稽的表情,使观众开始产生出对这只猪的喜爱。同时中国典型的师傅造型、土地公公可爱短小的身躯、山妖憨厚搞笑的形象等都在丰富着这部动画的形象设计,表现着中国的文化元素。

(二)戏剧元素在造型设计中的运用

在戏剧文化中,脸谱是用鲜明绚丽的色彩、流畅的线条和鲜明的对比表现在人物脸上的,是中国戏剧化妆特殊的手段。在动画影片《大圣归来》中,影片开始就以戏剧的形式讲述着孙悟空的伟大传奇,孙悟空的形象设计也参考了戏剧的脸谱元素,红色设计在嘴巴、鼻子和眼窝处理,采取艺术的处理方式,其面部形象象征孙悟空坚毅、勇敢、目光坚定的性格特征。在影片中反派妖王“混沌”的形象设计中,采用的是无面目的大虫形状,符合中国在古籍中对于“混沌”的描述。同时,在他的人形设计中,参照了京剧中曹操的脸谱,勾勒的淡眉尖眼,显出了该角色的奸不外露。在配音方面,从一开始的出场,到影片的结束其中很多都是运用到戏剧的配音。例如,在猪八戒和孙悟空打斗中,戏剧音乐的加入让角色的形象更加的明显,在整个的视觉效果和音乐欣赏方面使观众如同在欣赏一部戏剧,里面滑稽、高效的元素使得人物的造型更加的贴切。

三、角色形象设计的完善和创新

(一)人性化的角色形象设计

在影片《大圣归来》中,重点强度了角色“人性”的层面,在孙悟空的形象设计上,其五官特征介于人与猴之间,在人物背影上,孩童的撒尿情节,进一步弱化了猴性强调了“人性”,增加了其艺术形象。在孙悟空与江流儿的对话中,谈论起对花果山的向往时,此时猴子的特性完全被人性所替代,在得知前者念经是为了让自己能够恢复法力时,甚至被江流儿的真诚所感动。这些情节的设计人之常情,是孙悟空内心感受到的真实的意境,唤醒了观众内心中渴望被认同的想法[2]。在影片中,孙悟空面对被“混沌”击倒的江流儿时,其角色内心开始了身为一个人的焦急、悲伤和痛苦的情绪,流下了心痛的泪水。这时,人性的光辉开始笼罩在这个猴子身上,让观众开始随着角色感情悲痛起来,加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同时在影片中的青蛙、山妖和土地公公在角色形象设计上也做了人性化的处理,使人们更易于接受,提升了影片的角色魅力。

(二)角色身份的改变

在动画影片《大圣归来》中,孙悟空角色身份的变化与原著相比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那个颇具猴性且法力强大的孙悟空变成了一个被佛祖封印了法力且颇具人性的孙悟空,在经历了与石头人的大战中,观众可以在细节中发现“力量”对于孙悟空的重要性,并且在影片中重点强调了孙悟空的猴性。同时在一次次的战斗中,从石头人、自己解封行动、白龙抗衡和反派“混沌”的战斗中,真实的表现出孙悟空对于力量恢复的强烈愿望。这与原著中人们所理解的那个法力强大的孙悟空截然不同,更加的在观众的内心中展现出一种英雄也需要经历自身磨练才能够成长,引发观众内心的自我成长。在土地公公的角色身份中,在传统文化中观众的潜意识里对土地公公角色的概念就是矮矮的、有着长白胡子的、手上拄着满是疙瘩拐杖和面容和蔼的小老头子,但是《大圣归来》的土地公公中,其角色身份更像是一个有趣机灵的土拨鼠,形象像是西方的精灵,使观众看到了土地公公有趣的一面,颇具创造性的角色身份的改变。而这种改变并没有引起观众的反感,就像是在《功夫熊猫》当中,观众并没有去纠结为什么熊猫的父亲会是鸭子,影片角色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丰富影片的内容,是观众看到不一样的新鲜感。影片的内容把故事讲圆润了、情节精彩了、人物形象丰富了,观众自然就乐了,并不是说观众的包容心强了,而是在这种多元化的文化当中,观众乐意去接受不同的东西,同时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想象和感受。

(三)角色造型的变化

在影片中,无论是孙悟空、江流儿、猪八戒还是反派角色,其在造型设计上都发生着明显的改变。在角色造型设计中,大圣由猴子的圆形脸改变成了棱角分明的长方形脸,更加的符合人物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在孙悟空法力被封印时,其造型没有了大闹天宫时的威武霸气,充满了猴子的灵性造型,在孙悟空法力恢复时,其造型设计跟着情节的发展开始改变,孙悟空齐天大圣的造型设计又回到荧幕当中,使观众能够深刻体会到人物、情节的变化,前后对比十分的强烈。在影片反派混沌的造型设计当中,前期与孙悟空打斗的人物造型,适应了影片的发展,到最后人物造型开始发生转变,巨大的虫子造型不仅有利的渲染了影片的氛围,使观众能紧扣故事的发展,还能有效的突显了孙悟空的强大,在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观众看完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四、结束语

在动画影片《大圣归来》中,从角色的形象特征、性格塑造到造型设计上都开始积极的尝试和创新,同时加入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每一个形象设计都能够完整的融入到影片当中,展现出不同的角色魅力。只有立足自身的发展,勇于做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加强对人物的设计和创作理念的融入,并且不断的加以尝试和完善,尽最大的努力去实现,才能够加强中国动画的质量,促进国产动画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慧.京剧脸谱元素在动漫角色形象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教育,2012(08):108.

动画片中角色形象设计分析 篇4

关键词:动画角色形象,角色形象设计,剧情,性格特征

一、引言

动画片中角色形象在整个动画影片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一部好的动画片必定有好的角色形象才能充分传达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从最早的铁扇公主到当下的灰太狼与喜羊羊, 从二维的幽灵公主到三维的怪物史莱克, 从美国的唐老鸭到中国的孙悟空, 一个个性格鲜明的角色形象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那么, 如何进行角色形象的设计呢?

动画角色形象的创作过程是导演根据文学剧本描述的角色外貌和性格特点, 进行素材搜集, 提炼概括及形象创造的过程。在过程中要对大量的形象素材进行分解、集中、对比与统一, 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草图或轮廓图, 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 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的形象。它是一个将朦胧的意识明朗化、将意念物化的设计过程。如《超人总动员》中弹力女超人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 她的臀部比肩膀要宽, 同时又有一双修长的美腿, 这种卡通式夸张的造型传神地显示出弹力女超人的性格特征。

二、角色形象设计要与剧情相吻合

在一部动画片中剧情直接决定着角色的形象设计, 它与角色形象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角色形象要与剧情的背景资料相吻合

迪斯尼的动画片《花木兰》取材于中国古代的民间故事, 花木兰的造型设计与迪斯尼传统的美女设计有较大的差异。花木兰角色造型体现了东方气质, 采用了一头乌发, 弱化了颧骨部位的高度, 强化了腮部与颧骨之间饱满光滑的曲线, 对眼眶部位的下凹曲线进行了平复化处理:鼻梁曲线消失, 只剩下一个扁平的鼻头, 眼角上挑, 嘴唇保持了迪斯尼传统美女的丰满。但上唇线的弯折更为明显。因为花木兰在故事中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要以女扮男装的造型出现, 所以在其身上有些中性化的味道, 在军人扮相中, 强化了脸部曲线的一些转折, 使其更显英武之气。

(二) 剧情决定了角色存在的动画时空

角色离不开一定的动画时空关系。时空关系包括时间性的历史时期、年代, 甚至一天中的早、中、晚;还包括空间性的太空、地域、国家, 甚至是更为具体化的生活场景。动画的时空确定了角色的容貌、体态、服装、发型、道具等造型元素。如在《大力神》中的一幕动画场景, 描写海格力斯勇斗野猪的动画场景, 故事取材于古希腊的神话故事, 角色的容貌、体态、服装、发型等都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的造型特征。

(三) 剧情决定了角色的个性特征

通过剧情发展角色的性格、脾气禀性、气质、生活背景等个性特征会一一展现出来, 这些都直接影响角色的形象设计。如在动画片《花木兰》中, 父亲的形象是一个老成、宽厚、慈爱的长者, 其表情处理就十分凝重、沉稳, 没有过多夸张的处理, 在他鼓励木兰去见李翔, 大胆追求自己的爱情时, 只是用眉头的轻微动作, 这样的处理方式设计得十分准确, 这就是剧情决定了角色的个性特征。

(四) 剧情决定了角色的戏剧动作

角色的戏剧动作包括表情和肢体动作两个方面, 动画角色造型是为戏剧动作服务的。如动画片《大闹天宫》中孙悟空角色造型设计, 孙悟空的造型参照了国粹京剧的“猴戏”形象。因为孙悟空舞动金箍棒是该片中最为重要的肢体动作, 所以选择了肢体舒展软化的造型设计稿, 孙悟空的手臂长可过膝, 对关节的转折进行了弱化处理, 呈现出“橡皮人”般的柔软弹性效果, 肢体动作也就是更为灵活、舒展。

三、角色形象设计要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动画角色的造型和动作设计都只是外在的, 动画角色形象的成功关键在于动画角色的性格塑造, 独特的造型和动作是动画角色成功的必要条件, 只有优秀的外形设计再加上个性鲜明的性格设计才能成就一个吸引人的动画角色。这就是说动画角色的设计要突出个性, 即要有鲜明的性格特征。

(一) 我国传统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性格特征

我国传统动画角色的性格设计具有鲜明的特征。首先是具有许多优点, 而没有缺点, 主人公多为“高大全”的形象, 像孙悟空的形象善良、正直、追求自由平等;哪吒追求正义, 为民不惜牺牲自己;阿凡提的机智幽默等, 都着力表现近乎完美的角色, 因此主人公的设置往往是性格简单、单一的, 而不注重对人物复杂人性的探索和表现。其次, 我国传统动画表现了许多正直反抗权威的主人公, 但少有平常百姓和凡夫俗子, 而多是具有非凡能力的主人公。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女娲补天》中的女娲、《济公斗蟋蟀》中的济公等都是具有非凡能力的角色。又如《神笔马良》中的马良虽然是平常百姓, 但是神笔给与马良巨大的力量, 可以说他也不是凡夫俗子, 这种设置可以说取决于“高大全”式的中国传统思维中的主人公的设置形象。总之, 在我们传统动画角色的性格方面, 多是平面、单薄, 性格单一, 呈现出一种脸谱化的倾向。所有的反面人物其实都包含如下几种特征:蛮横、贪婪、邪恶、自私、冷漠、残酷等, 而正面角色都是正义的化身:善良、勇敢、执着、大公无私等。设计者无法深入到人的灵魂深处, 因而角色的性格塑造往往单一、简单, 而不是丰满、立体地塑造出令观众难忘的角色。因此, 注重动画角色性格设计, 塑造出丰满、立体的角色形象是当今动画角色设计的发展趋势。

(二) 充满想象的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性格特征

动画片中对主人公的性格塑造, 应该是能从现实当中找到影子, 与之产生共鸣, 但又不是完全和实际一样, 如果完全一样, 也就没有意思了。完全脱离实际的性格塑造, 往往显得另类、新奇, 得不到受众的充分认可, 相反, 基于现实, 带着想象的性格塑造, 会让受众叹服, 从心底里爱上这部动画片。日本的动画角色具有独特的魅力, 原因何在呢?日本动画片除了在动画外形设计上个性鲜明外, 在角色的性格设计上, 擅长抓住人物的本性特征, 表现出角色性格的复杂性, 像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动画中的角色, 都是我们身边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 但是每个人都被赋予鲜明的性格。像《千与千寻》中千寻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女孩子。宫崎骏说:“我刻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人物, 一个毫不起眼的典型十岁日本女孩。我要让每个十岁女孩, 都从千寻那儿看到自己。她不是一个漂亮的可人儿, 也没有特别吸引之处, 《千与千寻》也令人联想到现实社会中, 一个初出茅庐的女孩进入一间大机构做事的情形。面对陌生的环境, 冷漠的人事, 这女孩要付出相当的努力, 发掘内在的潜能, 克服种种挑战, 方可建立立足之地。”因此要根据剧情的需要塑造角色独特的性格特征。

(三) 正、反面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性格特征

在进行动画片角色形象设计时, 对于正面主人公的塑造, 首先应该是“勇敢”、“坚强”和“聪明”, 其次应该具备“诚实”的特点。“勇敢”、“坚强”和“聪明”来自想象, 而“诚实”来自生活, 二者的结合是唯美的。比如《虹猫蓝兔七侠传》中有一段马三娘冒充紫云剑主当卧底, 虹猫虽很多次发现其可疑之处, 但没有得到确凿证据前, 他对马三娘仍然非常诚实, 让小读者们跟着“揪心”, 但也正因如此, 无数小朋友不可救药地喜欢上了仗义而诚实的虹猫。

对于正面次要人物的性格塑造, 不妨多使用“乐观”、“活泼”、“淳朴”、“单纯”等性格特点, 和主人公形成一个比较明显的反差, 以突出主人公的优秀。这也符合生活实际, 在同样一个班级里, 分别以“勇敢”、“坚强”、“聪明”、“乐观”、“活泼”、“淳朴”、“单纯”为主要性格特征的现象也是普遍的。

对于反面主人公的塑造, 主要是针对剧情及正面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的。通常, 反面主人公的性格比较集中地体现为一点或者两点, 而不是坏事做尽。比如《小鲤鱼历险记》中的赖皮蛇, 它典型的特点是贪婪和邪恶, 一心想占领鲤鱼湖, 并没有其它的反面特征, 而正面主人公小鲤鱼泡泡则一直坚定勇敢地守卫着鲤鱼湖。

对于反面次要人物的性格塑造, 可以细化到“阴险”、“骄傲”、“欺骗、“胆小”、“仗势欺人”、“邋遢”等特点层面上来, 通过对他们的反面刻画, 来突出正面人物的正义形象。

四、结语

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是动画片创作的重要内容, 优秀的动画角色形象设计, 不仅能吸引观众的眼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且能丰富故事情节、使动画片更加精彩。本文从动画角色设计要与剧情相吻合, 突出角色形象的个性等方面分析了动画角色形象设计, 着重突出了动画角色形象的性格塑造。国外的很多动画片对角色形象设计的要求很高, 如美国迪斯尼米老鼠和唐老鸭的形象都是世界级的动画明星。他们夸张的造型、可爱的形象俨然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不难看出, 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是非常关键的, 有时甚至可超越动画片本身, 因此, 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一定要准确定位, 深入挖掘角色的个性, 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参考文献

[1]李铁, 张海力.动画角色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年8月.

[2]徐腾, 伍健平, 喻冰如.卡通角色造型.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8年6月.

我喜爱的动画角色——喜羊羊 篇5

大家一定都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吧?片中的喜羊羊聪明、可爱,给我们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带来了无限的快乐。大家一定知道我想介绍哪个动画角色了吧!

喜羊羊浑身都是白色的毛,好像披着一件雪白的羊皮大衣,它的角尖尖的,是棕色的,眼睛圆圆的,亮亮的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一笑起来,嘴角向上翘起来,样子可爱极了。

喜羊羊是羊村最聪明的一只羊,跑步的速度非常快,它常常想出好点子,智斗灰太狼,帮助羊村度过了一次又一次危机。有一次灰太狼想挖地道攻击羊村,它的阴谋诡计被喜羊羊发现了,喜羊羊就想出了一个好办法,趁着灰太狼在测量水位的时候,往河里堆了一些石头,以至灰太狼测量错了水位的深浅,当它从家门口挖到河边的时候,把石头一挖开,河水如同猛兽般冲到了灰太狼家里......看到这里,我不禁哈哈大笑,从心底里佩服喜羊羊的聪明。

朋友们,怎么样啊?我相信你也很佩服喜羊羊吧?

动画角色形象 篇6

动画形象指动画作品中特定设计出来的具有独特审美性的角色。作为一个优秀的动画创作者,必须能够强烈表达出角色的内在特征与外在特征。一个具有光辉形象的人物,即使造型的外在特征具有充分的美感,但是缺乏传统文化作为支撑,该形象的表现力也是不够的,这就必须综合设计出角色内在的性格特征与心理特征.本文选取花木兰和徽州女人来分析,是因为花木兰造型既有独特的东方特色,同时还具有西方女性超前的自我意识,因此可为我们的动画形象设计提供宝贵的资源。两者的历史背景与现代大众审美倾向紧密契合,即花木兰独立自主的精神与徽州女人执着坚毅的情怀相统一,进而在应用传统文化背景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笔者坚信在此基础上融入当代的流行元素再度创造极具地域文化色彩的现代经典动画形象。

《花木兰》影片中的女性形象特点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木兰辞》中,花木兰一直是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勇敢又纯朴。1998年,美国迪士尼公司将花木兰的故事改变成动画片《花木兰》,受到全世界欢迎。让我们从诗歌记载“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进行角色设计分析。如果按照以上的文字描述设定出来的女性形象是像林妹妹般温婉端庄的角色。以上形象是通过纯粹的文字描述,没有经过夸张与变形得到的形象。而我们在动画电影中看到的花木兰是以文字记载为基础,又远远高于文字记载的生动形象。在《花木兰》动画影片中,花木兰共有两个形象,一个是出征前相亲形象,另一个是出征后女扮男装形象,接下来笔者就花木兰形象进行分析。

出征前花木兰形象是标准的古代美人造型,整体女人味十足。这里着重分析装扮后木兰相亲的形象特点。在精心装扮后,木兰如细柳般的眉毛,杏仁般的单凤小眼,紫色的眼影,微微上翘的眼线,亮黄色的耳坠,高而挺的鼻梁,艳丽的樱桃小嘴,以及现代流行的两颊中分,偶有刘海散落,以上特别符合古典女性形象的特点。尤其是头上别一朵精致的木兰花梳,使木兰整体看上去更加艳丽动人,这是一个经过高度概括的写实风格的花木兰形象。

花木兰女扮男装形象与出征前相亲形象形成强烈对比。将花木兰的眉毛设计较粗,且呈倒“V”字形,体现她拥有男性坚强果断的性格特征;省略了细长卷翘的睫毛,大大弱化了花木兰女性的特征;眼角方向是向上高高挑起,体现花木兰果断的做事风格,眼线部位处理黝黑浓厚,显得眼神凌厉,炯炯有神;大大的黑眼球,用于体现角色强烈的正义感。鼻子高挺上凸,显示人物精气神十足,嘴唇较厚实,给人能说会道的印象;刘海中分,干练且具成熟美感;头发高高盘起设计,使得花木兰活泼大方的性格跃然纸上。以上充分显示出设计过程中角色五官不同程度夸张的特点,这一形象正如当下流行的“女汉子”形象,充分符合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女扮男装形象,具有前卫的时代气息,这正是现代动画角色设计所追寻的,这也是将形象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的重要方面之一。

黄梅戏中徽州女人的形象特点

徽州,这个让无数人“情不知所起,又一往情深”的地方,白墙黛瓦,青石板路,马头高墙,小桥流水,烟雾缭绕。黄梅戏《徽州女人》总体描述的是一个悲情故事,在100多年前徽州的村落里,女主人公15岁出嫁,丈夫却在新婚之日剪掉辫子离家出走,女人从此开始了漫长的等待。35年后,青春不再的她终于等到了丈夫的归来,但丈夫也带回了在外另娶的妻子和孩子,这就是徽州女人的一生。从黄梅戏《徽州女人》中我们可看出当时对徽州女性生活和情感的基本定位。

黄梅戏《徽州女人》中一生经历嫁、盼、吟、归四个阶段。从徽州女人出嫁阶段,这时女人浓妆艳抹,娇艳动人,头顶大红盖巾,身着大红色套裙,头发盘着发髻,各色发簪配以修饰,整体端庄贤惠、勤劳主事。得知郎君剪辫离家,面容害羞,从容淡定,执着认定留下青丝辫与之相伴。这一阶段徽州女人并没有哭闹,没有责怪,没有追问,我们可以看出徽州女人贤惠、温和、顺从的性格特征,即使内心有不解与疑惑,但还是选择相信,默默承受。徽州女人的形象定位如下:从外在的身份特征和社会特征来说:身份特征是卑微的。从内在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性格是温婉含蓄的,甚至带有一些怯懦和自卑。以上是传统徽州女人的形象特点分析。

徽州女人是明清时期形象,仪态端庄,在服饰设计过程中,上下套装,上衣领口竖立,将颈部包裹起来,上衣收腰处并没有刻意,大体是小口设计,袖口处也只是稍微放大设计以便于劳作,这也体现出徽州女人的保守,而再次细看配以宽松适中的群摆,突出徽州女人贤惠的特点,服饰朴实无华,儒雅大气,体现了徽州人民的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识。将徽州女人转化为生动的动画角色,不仅可以很好的传播徽州文化,更可以传承徽州女人身上的可贵精神。

如何将徽州女人转化成优秀的动画形象

现代的动画形象审美,已经不仅仅局限具象写实的形象特点,想要将传统的徽州女形象转化为现代形象,更要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要与人们的衣食住用行密切相关,走近人们的生活,贴进人们的情感。

首先,秉承用于创新的创作思维,避免以传统为书本的直接拿来主义。徽州女人与现代的情感设计相比极具说服力,将徽州女人设计成现代形象,属于“感情牌”的设计。俗话说的好,生活是每个人最好的老师,现实生活中有最丰富的资源,喜怒哀乐、骄傲、自满,各种情绪、气质、性格等素材都可以常见到,这就是我们在做形象设计的源头。因此,人物形象外形不再是窈窕端庄,而是臃肿懒散;头部也放弃瓜子型的“美人脸”,而是横向拉伸的圆形脸;眉形下垂,给人无精打采的感觉;单眼皮设计,给人眼睛小“欠美”的感觉;鼻子两翼较宽,给人平庸的视觉感受。这是从内在于外在特征上打破传统的认识,在动作设计中,同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故事情节将动作夸张表演。在动画角色领域,并没有特别经典成功徽州女人形象设计,根据仅有的“庭院深深——动画艺术短片《徽州女人》解析”中徽州女人形象是传统的,笔者翻阅较多资料发现这一领域研究也较少,所以设计现代版徽州女人形象设计是合理与可行的。

其次,解读经典动画电影中的角色形象,学习它们的造型语言和设计法则。徽州女人的现代动画角色也是采用传统中不敢想象的造型语言,例如经典的动画电影《凯尔经的秘密》中的角色造型就极具影响,充分应用了装饰性的造型元素,并将人物造型几何化做到了极致,例如矩形、自然形、圆形、抽象形等;同时也在角色造型中将直线和曲线的魅力发挥到了最高境界,为大众对角色的新认识提供了较高的平台,这也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将徽州女人形象从细节到整体进行革新,我们同亦可以遵循装饰性的造型方法,因为在人们对徽州女性形象的定义中还未出现过如此时尚、多元和具有前瞻性的形象设定,即可以将传统具象与写实的形象设定为较抽象的形象,或者让她成为一种代表符号,可以带给人们更多思考的空间。亦或在徽州女人的形象设计中大胆的加入矩形、直线等造型因素,一改平日徽州女人婉约、温柔、贤惠的形象特点,这样也能够带给大家极为独特的视觉感受。

最后,在徽州女人形象分析过程中,有两套形象,一个是嫁人时的幸福期盼,人物的造型设定以圆形、半圆形等流畅的曲线造型为主,尽情营造出徽州女人正面、温暖的情感形象;整个色彩以饱和度极高的暖色为基调则更加更够烘托出徽州女人与现代女性自由、奔放、热情、洒脱的完美契合,美丽的外表加上温馨的情怀,整个与现代网络流行语相符的“暖女”形象即刻诞生,相信这样的形象设定会受到大众的称赞和喜爱。另一个是盼归时的孤苦无助,人物的形象设定以矩形、三角形等间断的直线造型为主,充分的展示出徽州女人反面、无助的内心情感;颜色以冰凉、孤寂冷色调为主,充分烘托渲染徽州女人的楚楚动人情怀,这也是实现现代女性自我价值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在前文我们已有大量的文字对徽州女人形象进行了较为深刻的解读,笔者意在将这两套形象进行颠覆性设计,不仅仅是从文字描述上进行改变,更是从角色的内心世界进行新的塑造,从而达到尊重传统素材的同时,大胆创新,让人们看到这两套形象不一样的动画角色,使人们更容易接受现代版徽州女人形象。所以徽州女人的两套形象设计都符合现代动画审美的新方向。

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们审美层次的不断丰富,徽州女人现代动画形象设计在动画造型方法的研究是社会发展的需求,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也是人们审美日益见长的追求。研究徽州女人现代动画形象设计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将两者结合并挖掘隐含存在的个性和共性,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传承与创新,设计出这些形象给人们带去欢乐的同时,也带给人们一场精神上的洗礼,让新设计的动画形象具有其自身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动画角色形象 篇7

关键词:当代动画,角色形象设计,视觉文化

动画是一种在视觉消费社会下以动画角色形象为基础、以现代传媒为动力支撑的大众文化, 是一种典型的视觉文化样式。所谓视觉文化, 是指现代文化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日益转向以形象和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 视觉影像因素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从社会现实角度看, 许多学者将其归因于当前的消费社会和后现代社会语境, 与之相关的文化大众、享乐主义、消费欲望和都市空间等都是使视觉因素僭越其他因素成为文化的主因。而动画角色形象的设计是动画作为一种视觉文化形式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本文试从视觉文化的层面探讨推动当代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发展的深层次诱因, 以期为当前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方法与策略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一、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体现大众视觉价值的转变

观看是一种“主动发现”的复杂的文化行为, 总是与被观看的物像处在互动关系中, 那么这种互动就能表明出一种辩证关系:有什么样的视觉范式就会有什么样的图像类型, 反之亦然。从这个角度讲, 不同时代人们的观看方式及其视觉观念是视觉文化历史嬗变的逻辑线索。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角度来看, 不同时代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视觉价值转变对动画角色的设计与接受产生着重要影响。

以美国动画设计历史回顾为例, 从最初附带着浓重政治意味的动画形象到经济大萧条后的以米老鼠、唐老鸭形象为代表的幽默和搞笑到白雪公主、匹诺曹等体现真、善、美商业动画形象再到具有反抗精神的“个性”增添, 而后又再次到默默温情的形象回归, 我们可以发现不同阶段的动画形象表现存在着一条鲜明的时代视觉价值转变的线索。换言之, 视觉价值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是决定了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

在以视觉文化为主导的时代语境下, 大众被形象所包围和追踪, 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当代文化的特殊景观——形象的狂欢。大众对视觉快感的期待被大大提高, 图形或形象的设计者不断努力将更多的内涵意义负载在形象上, 创作出更加强烈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 从而满足受众不断提升的视觉价值要求, 同时也可能引导一种新的或有差异的视觉观念价值。由此, 视觉性、视觉效果、视觉冲击力等视觉文化表现要求在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中被提升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成为动画形象设计不断创新的内在激励之一。

二、动画角色形象承载大众消费的文化符号

视觉生存已经成为当代大众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精神需求。动画作为最具符号特征的艺术形式之一, 其角色形象从诞生起就打上了“符号”传播的烙印。

首先动画是艺术化的符号, 是一种符号化的视觉语言, 对比客观现实的表现特征有明显差异, 这是动画艺术的显著特征之一。为了在运动的图画中有效地表现并传达出角色的形象与表情特征, 创作者要对描绘的角色形象与动态进行艺术化的符号处理, 包括造型中的线条、色块、运动动作等, 才能使接受者能迅速地与自己记忆中的表情符号连接, 引发情感的共鸣。

其次它要承载一定的文化内涵, 而且应该是一种可以代表本土或民族文化视觉符号, 这是视觉文化“文化性”特征对动画角色造型设计的重要要求。例如看到孙悟空、牧童、阿凡提等的角色人物时我们就可以意识到它是中国文化的代表, 因为他们创作的根源来自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 角色形象的设计源于传统艺术造型元素或手法, 构成相应观众获得视觉快感和审美体验的基础, 从而易于获得本土观众的共鸣。

最后, 它还是一种典型的消费符号。我们知道并因为十分喜爱孙悟空、米奇、唐老鸭或阿童木才会去购买以它们艺术形象生产的各种商品来满足我们的视觉快感与娱乐心理的需求, 这是一种动画角色形象的符号促销。动画产品的“商业性”与“文化性”息息相关, 动画的文化品格需要通过动画形象承载, 受众喜爱这个动画角色形象的同时实质上是接受并喜欢上了这个动画角色形象所承载的文化特质。

三、大众传媒对动画角色形象产生的动力与局限

动画角色视觉形象是通过传播来体现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其主要通过电影、电影院、电视、网络、电脑、手机等媒体, 同时也扩展到传统的外延媒介, 如书刊、杂志、光碟、服饰、玩具等等把动画艺术的精神和卡通形象展现出来。这些媒体是动画和动画角色形象传播的视觉平台, 并且动画在这些数字化媒介中得到极大的推广和呈现。

从上世纪80年代“家庭影院”的出现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观赏到自己喜爱的动画艺术片到90年代末期电脑网络的兴盛促使动画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日益丰富多彩, 再到WAP等手机技术的发展与功能普及, 手机也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动画传播媒介。除此之外, 传统的书刊、杂志、光碟以及服饰、文具、玩具等赋予动画形象以物质载体, 使动画形象传播的速度更加迅捷、层面更加广泛, 新技术也不断为这些物质载体提供了变化万千的表现方式, 从而不断的制造出吸引眼球的消费点, 刺激促动了动画产业链的发展与拓展。

然而正是基于大众传媒的强大传播力量与范围, 也使大众对视觉快感产生了一种依赖性, 即对视觉快感要求的不断提高, 面对低刺激的视觉形象变得麻木甚至是视而不见。这就直接导致了视觉图像的视觉性、视觉效果、视觉冲击力等此类观念在动画角色造型的设计过程中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从这个层面来讲, 动画的说教功能不可避免的被忽视或弱化。

四、视觉技术是动画创作的双刃剑

我们今天的视觉经验大都是一种技术化的视觉经验, 毫无疑问创作技术对动画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 新的视觉形象层出不穷, 尤基于这些技术的迅速进步才得以创造和传播更丰富的动画形象。然而, 技术始终是不可能完全取代创造性的思维过程, 这种变革所带来的结果需要我们要一分为二的来看。一方面, 对技术过分的追求会使作品徒有其表或是变成现代软件强大功能的展示途径, 此时原本想表达的主题与内容反倒被弱化变成形式的展示附属, 显得无足轻重。从视觉文化角度看, 片面追求表现形式的视觉效果, 最终只能导致文化深度的丧失, 那么动画也就成为无意义的图形与符号, 因此一味沉迷于追求技巧将是动画创作的最大桎梏。

另一方面, 电脑数字技术的高额费用和技术难度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动画艺术家的创作思维, 毕竟动画的魅力更在于其无限的艺术想象。事实上, 传统动画通过手工绘制和制作与完全依靠电脑数字技术来进行动画创作, 其过程的进行与思维方式是存在很大区别的, 通过手绘制的线条、肌理、色彩、形式等相对而言它有它独特的偶然性、主观性以及思想性, 它不能像电脑制作那样精确无误、“胸有成竹”, 尤其在这个讲究生产效益、高速度运转的生活时代下, 这些经过仔细经营、“精敲细打”创作的传统动画制作反而变成了一种高投入的奢侈生产, 它被压缩到动画创作的小范围里, 但也正是这些电脑所无法具备的东西赋予了传统动画创作以独特的视觉感染力以及深层次的艺术内涵表达。

五、小结

动画角色形象是大众消费的对象, 是动画产业的核心。当前的动画形象设计应当符合当代社会时代的文化语境, 消费大众的视觉价值与文化要求、大众传媒的平台发展以及视觉技术的推动支持对当代动画角色形象设计发展起着积极与消极的双重影响。因此, 动画角色形象设计不仅是要满足消费社会的大众审美、市场需求, 还应在艺术、文化的层面承担一定程度的社会责任, 这于动画形象的创造乃至动画以及动画产业本身的健康发展来讲都是一种双赢。

参考文献

[1][美]尼古拉斯, 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

[2]李鸿祥.视觉文化研究[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2005

动画角色形象 篇8

一、动画电影角色设计的类型

1.写实类:角色形象设计是尊重客观对象实际, 忠实于现实生活中人和物的原型, 客观反映角色的形体特征和动态特征。但这种写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完全写实, 而是在局部夸张的基础上的写实, 要求创作者有过硬的素描和速写等绘画基本功, 对角色的服装道具能细致描绘, 能准确刻画角色的外在形态和角色的内在性格, 基本符合生活中的原形, 做到形神兼备, 一丝不苟。如《小马王》中马的造型、《怪兽小屋》中角色的一举一动和真人几乎没有差别。

2.夸张变形类:影视动画角色形象的漫画风格特色在动画形象设计中占有很大比例, 是创作者借鉴漫画的创作手法, 根据影片主题设计角色整体结构, 对角色局部进行变形和夸张, 突出角色的个性特征, 使角色形象具有幽默性和趣味性, 受到观众的喜爱。如蜡笔小新、汤姆猫和杰瑞鼠等。国产动画片《九色鹿》的角色是以敦煌莫高窟内壁画《鹿王本生》为原形, 对角色鹿王的形象进行高度提炼和概括。

3.符号类:这类动画的角色形象往往不受故事情节束缚, 特别专注于角色形象本身, 注重角色的外在整体效果, 不注重角色形象的动态和表情的细节处理, 角色形象造型简洁明快, 随意性强, 千姿百态, 怪诞有趣, 让人过目不忘。如《幻想曲》就是用音乐符号来表现, 《针头线脑》中的毛线的形象设计就具有随意性, 《游离的光》中的光的足迹形象就是抽象的角色形象。

二、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设计方法

1.艺术法。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经常使用夸张、变形、比拟等艺术手法。夸张手法是创作者既不违背故事的合理性又能充分展开想象, 充分表现动画角色形象的个性特质, 使角色形象具有浓厚的趣味性, 给影片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变形手法是对角色的日常标准形象进行糅合, 塑造出一个变异的艺术形象。如《功夫熊猫》中的熊猫宝儿形象就是把熊猫和人的外形进行糅合的。《小鸡快跑》中的小鸡形象, 眼睛外凸、大嘴外形酷似香蕉, 小鸡嘴里还有牙齿, 具有滑稽喜剧色彩, 形成视觉直观的张力。比拟手法, 在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中一般是拟人和拟物合一。《功夫熊猫》里武林小子成了动物熊猫, 而熊猫宝儿又具有懒惰好吃、淘气可爱的人的特征。比拟手法能够让人们熟知的世界变成陌生的世界, 充满奇观色彩, 引人入胜。

2.改造法。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经常是对已有的形象进行加工改造。如《花木兰》在我国是为众多人所熟知的, 但传统的社会价值观不适合现代青少年张扬个性的特点, 也不能用封建社会标准来衡量现代人。所以美国动画把花木兰塑造成一个“黄皮白心”的华裔“香蕉女孩”, 是一个勇于追求自我价值、追求爱情的新女性。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也经常借用其他文化艺术来改造动画角色。如我国的动画电影《孙悟空》就是运用了中国传统戏剧脸谱艺术来设计孙悟空的角色形象, 日本动画《我们的孙悟空》就是用时代性的造型艺术来对小悟空的形象进行设计。动画《恐龙格蒂》中对格蒂采用拟人的手法, 突出它的可爱个性, 使一个史前物种在现代人的心里“活”了起来, 使人们对史前文化的深入思考。

3.反传统法。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要适应观众的求新求变的审美观, 对一些历史动画进行创新重拍。如动画《怪物史莱克》就是运用反传统反常规的角色形象设计, 把王子设计成一个丑陋粗俗、自私自利的怪物, 把公主设计成一个美女加妖怪的变身妹妹, 给观众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日本动画片《我们的孙悟空》, 小悟空的形象是脸蛋圆圆的, 天真活泼, 憨态可掬, 使孙悟空的形象有别于历史定型, 凸现现代感。美国的动画《花木兰》在剧中增添了木须龙, 对传统故事进行颠覆性构置, 使之具有“后现代特性”。《小鸡快跑》是塑造一个勇敢、充满智慧的小鸡金婕, 叙述一个压迫与反压迫的故事。《老鼠和猫》是对现实生活中的猫和老鼠的生物关系进行彻底颠覆, 塑造出小老鼠的捣蛋做坏形象和猫的倒霉透顶形象。

三、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设计禁忌

1.忌艺术观念守旧。角色形象设计思维观念中规中矩, 角色形象呆板传统, 按照成人心理来设置影片教育儿童的方式, 不关注影片的娱乐性和孩子的活泼天性, 动画片就没有影响力。

2.忌环境画面粗糙。国外的动画好看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动画画面制作精良, 具有视觉冲击力, 看动画片是一种视觉享受, 所以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设计在故事环境的画面上最忌表现粗糙。

3.忌视觉语言稚嫩。影视动画的视觉语言贫乏单调, 镜头语言呆滞, 细节镜头不多, 角色面目表情呆板, 不能给人以不同的欣赏视角, 不能充分展现角色动作、塑造角色性格和刻画角色形象。

4.忌缺少时尚元素。时尚元素的嵌入是满足现代观众追求时尚的心理, 无论是角色创意思维还是集聚时尚艺术元素, 都要为角色形象注入时尚美感, 争取打动观众心理, 适合当下后现代消费文化特点, 也符合青年人的叛逆精神特点。

5.忌单一使用艺术手法。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有很多艺术手法, 如比拟、夸张、变形、象征、比喻等, 在创作上要综合使用这些艺术手法, 使角色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新颖性和亲和力。

动画角色形象设计是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人物外形与心理特点, 是将抽象转化为具象, 并直接诉诸于人的视觉的一种艺术形式。观众要求角色外在表象具有新鲜感、时代感和艺术感, 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目前我国影视动画的角色形象设计, 缺乏创意性, 缺乏亲和力, 模仿抄袭跟风严重, 形象审美水平、艺术感染力和对影片的影响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摘要:一个奇特夸张、新颖独特、生动有趣的角色形象能赢得观众的喜爱, 并能留给人们深刻的记忆, 角色形象对整个影片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力。本文结合国内外动画影片的成功案例来总结动画角色形象设计的几种类型与设计方法原则, 以期为动画电影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动画电影,角色形象,形象设计,电影影响力

参考文献

[1]张瑞瑞, 涂凌琳.动画角色形象设计[M].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6.12.

[2]易欣欣, 生喜.影视动画经典作品分析[M].湖南美术出版社, 2004.

[3]王红.动画角色视觉形象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6.6.

[4]申晟.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觉语言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6.6.

动画角色形象 篇9

1、造型

日本动画片风格多样,但是我觉得就角色造型设计而论,大致分为两种.

一是卡哇伊的日式造型风格(又称Q版风格)。简单可爱的造型和生动的表演使人们疯狂喜爱上了这些动画明星,为我们还原了一个既熟悉又真正充满想象力的动画世界。而在热血少年类动画作品中,搞笑幽默也是不可缺少的重头戏。几乎每个角色都出现尴尬或者做有趣事情的时候,这时候这些角色的造型都会转变成一些Q版的形象。

日本动画角色造型的另一特点是细腻、唯美。尤其是在满足人的视觉美感方面达到了一种动画创作的极致。角色造型精美绝伦,是一种理想形象,是综合了各种完美比例的结合。很多日本动画角色都是运用细腻的手法创作出比较倾向于完美的形像,在视觉上实现了对人的审美心理的极大满足。如动画片中塑造的女主角通常是大眼睛、高鼻梁、瓜子脸、身材丰满而匀称,长发飘逸,男主角则往往是帅气清秀或是英俊貌美、才气出众。对于角色情感的传达更是通过精细而简练到位的表情和协调优美的肢体动作恰到好处地传达出来。

2、性格

日本的动画节奏感稍慢,叙事也比较细腻,非常重视人物内心的刻画和演绎。日本角色的性格都一般贴近于生活,取自于现实,但又比现实多了一份梦幻与理想,将现实与幻想很好地融合起来,用现实打动观众,用幻想激励观众憧憬和梦想未来,由此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如动画片《网球王子》,这部动画片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网球王子里塑造的形象,越前龙马、菊丸英二、桃城武、海堂薰等人物,都类似于我们身边亲切的朋友,每个人都可以在他们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性格的优点和缺点,对梦想的执着、对成功的渴望、对爱好的坚持,像极了年轻时的我们,于是在更多的青少年心目中引发了共鸣,也在更多的青少年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二、中国动画角色风格特点

1、传统造型

中国动画角色设计最传统的表现形式,大体有三种:

一为“水墨”,中国传统角色设计主要受到中国水墨画的影响,中国水墨画有着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含义,其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与白描,具有完备的艺术理论与技法表现,在绘画中包括眼睛、鼻子、耳朵、手等细节部分都有明确的画法样式,运笔用色也都有详细的理论方法。

二为“木偶”,木偶式造型以立体感为其最大特点,给人印象真实而深刻,使角色更加深入人心,以《阿凡提》为经典的案例。阿凡提那经典的骑着小毛驴的形象,和狡黠的黑豆般的眼睛,还有和巴伊老爷斗智斗勇的搞笑情节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对当年的那辈人具有非常大的励志影响。

三为“剪纸”,剪纸动画产生渊源甚至比水墨还要早,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葫芦兄弟》了。这部动画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6年出品的,在国内动画界中的地位相当高,贯穿了我们这代人的整个童年,深受观众们的热爱。《葫芦兄弟》是在民间手工艺术剪纸、皮影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它把皮影戏中独特的线条、图案、色彩和剪纸的镂刻技巧相整合,使人物形象具备了别样的视觉效果。

2、现代造型

我觉得中国现代的动画造型中,最突出最具有代表性的要数《秦时明月》这部动画里面的角色了。其题材主题完全源于我国古典文化,整个动画以“侠“字诠释了诸子百家文化思想的精髓。而角色造型也是这部动画片一大亮点。不但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造型特点和日本动画唯美造型相融合,再加入更多当下国际时尚元素,使整个动画造型更符合国际审美的需求。如《秦时明月》中主角荆天明的角色造型,一头乱发扎在脑后,灵动不羁的眼神,刚毅的脸型,挺直的身形,使其极具中国古侠客的英武之气。再以雪女为例,与美国与日本的三维角色造型截然不同,朱砂痣、瓜子脸、柳叶眉、杏仁眼、三千青丝挽起、裙裾流动轻泻于地,步态轻盈柔美,是典型的的中国古代美女,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情趣,使得浓浓的中国意味贯穿于《秦时明月》的角色造型设计中。

三、中国和日本的角色设计风格对比

1、中日角色设计的形象造型对比

由于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使中国动画角色大多出于典故和民间故事等,角色设计装饰味比较浓,但对比日本角色,中国形象大都粗糙、简单,缺少艺术魅力,更是缺少具有代表性的动画明星。另一方面,国产动画角色造型缺少具有想象力的艺术魅力。动画片既是娱乐,也是艺术。目前国产动画片大多还是以不够新颖的角色造型为主,显得陈旧无趣,难以创造好的商业价值。而日本,无论是抽象简约可爱讨喜的Q版动画角色,还是完美细腻,体态优美的唯美动画角色,甚至是《死亡笔记》里面的死神琉克这类面目”丑陋”的动画角色都有着大批的狂热粉丝,新颖独特具有创造力的造型使这些动画明星具有极大的个人魅力,甚至让动画文化几乎成为日本潮流文化的象征,影响非常广泛。

2、中日角色设计的民族特色对比

中国动画的题材基本上来自于传统民间故事、寓言等等,所以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大部分的体现了中国的传统审美情趣。中国民族文化特色在这一类动画类型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例如《大闹天宫》中的角色设计,采取了皮影等很多中国传统艺术形式,色彩大量借鉴京剧艺术中的脸谱和民间年画的色彩配比,服饰则吸收了中国壁画以及戏曲舞台服饰的诸多元素,使这部动画片充满浓厚的中国文化韵味;在情节发展上,大部分用的是传统的线形走势,线索单一清晰,伏笔较少,情节简单,多以明了易懂,深入浅出的手法来表现,并且不会有太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角色设计上,善与恶分的非常清晰,正面人物非常完美,重视教育性;较少表达人物的感情和内心活动。由此形成了单纯的,柔美的,通俗易懂的中国独特的动画风格。

日本的动画片虽然和中国完全采取民俗化的形式不同,但从本质上却用另一种细节和低调将日本的民俗文化渲染的淋漓尽致。民族文化深深地潜藏在日本动画之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

日本动画片受其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其动画主题更多表现的是一种生存的压迫感,沉重感,以及对未来的一种忧患意识,展现了广阔的视野与关注人类命运的情怀。如《幽灵公主》,以其宏大高远的意境,来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巨大冲突,在经历了失望,悲观之后,意识到这实际是客观存在的无法化解的仇恨,通过反复跌宕,也就使得影片具有了更为浓重的悲情味道,可谓是一部足以让世人震惊、留名传世的动画杰作。而稍微早期的作品《风之谷》则是从最纯粹的角度来解读生命的珍贵,从人的生命到自然的生命,从而引发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优美的画面和浪漫情调的背后深藏着一种沉重感。这也是日本传统文化里忧患意识的集中体现。

动画角色是动画片的灵魂 篇10

一、从艺术和商业两方面研究动画角色的性格

动画片是深受儿童和家长的艺术产品, 可以说老少皆宜。动画片以及动画产业具有无国界语言障碍、消费群体广大、国际化强、市场需求大、产品生命周期长、无高能耗、不污染环境等特点, 因此经济学家把文化产业之一的动画产业划为“朝阳产业”, 认为是二十一世纪开发潜力巨大的核心产业。

而近期有影响力的动画片要数《超人总动员》。超人先生 (Mr.Incredible) 是《超人总动员》中的动画明星。在动画片中他被塑造成一位天赋异秉、胸怀大志而又不得不应付糟糕琐事的“反传统的超级英雄”。皮克斯与迪斯尼合力打造的超人先生拥有独特的造型和发人深思的个性魅力, 这也是《超人总动员》获得第7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奖的重要砝码之一。

二、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确定了角色性格的基调

动画形象不仅是一个纯粹的视觉符号, 它具有深刻的内涵, 包括人格魅力和气质因素。因此, 形象设计不能只注重形象的外形与轮廓, 还应该考虑形象的身份与性格。在设计动画形象之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的角色的特征, 在此基础上寻找和发现形象设计的原始素材, 经过反复筛选与提炼, 然后开始设计形象。运用造型艺术手段描绘出形象的草图或轮廓图, 进行反复的修改和加工, 最后设计出动画角色的形象。如《超人总动员》中弹力女超人的造型具有漫画式的夸张, 但是又非常优美。她的臀部比肩膀要宽, 同时又有一双修长的美腿, 这种卡通式性感的造型传神地显示出弹力女超人的性格特征。

三、动画角色的标准造型设计挖掘并突出角色的性格

要想充分突显一个动画角色的性格特点, 它的服饰必须与其所处的社会政治环境相一致。此外, 动画角色的服饰设计还要遵循动画设计的法则, 在形式简单、色彩鲜明的基础上增加必要的时尚流行元素。

动画角色标准造型的色彩与其性格塑造也是息息相关的。根据色彩设计人员确定的色法和色彩指定, 经过上色之后, 角色的标准造型就呈现出五彩斑斓的色彩。通常动画角色造型的色彩设计采用的颜色种类较少、配色简单。当某种颜色在设计与配色中占的比例较大时, 动画角色就给人以该颜色为基调的色彩感觉。

设计人员和观众在动画角色的性格与色彩的关系方面具有共同的认知和判断。针对特定的性格, 色彩设计有相同的色彩习惯, 这显示出角色的色彩蕴涵的性格意义具有共通性。整体呈现出白色的动画角色给人和平的感觉;呈现出红色的动画角色给人热情澎湃、妙趣横生以及容易亲近的感觉;呈现出黑色的动画角色给人神秘冷酷、严肃认真、恐怖的感觉;紫色的动画角色给人优雅高贵的感觉。

这些规则对设计人员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有助于设计者选择出最佳的色彩表现形式来强化角色的性格, 从而提高观众对角色的认同度。

四、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将角色的

内在性格外化

动画角色的动作设计具有夸张、幽默与戏剧性的特点, 角色的动作设计来源于生活, 但并不是生活中原本动作状态的再现, 而是经过提炼和升华的动作。根据夸张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划分出“现实主义”与“表现主义”两种不同倾向的动作设计风格。这两种风格类型的动作设计从动态到运动过程、时间掌握等几方面都截然不同。动画主要是以动作来传情达意的, 动作设计首要原则是使大多数观众能够心领神会, 其角色的动作必须具有普遍意义上的共性。同时, 还必须从共性中突出角色动作的个性。

动画片中的角色大多数是拟人化的, 虽然它们形象各异, 但是所表达的情感都是人类的情感。因此, 要以人体的基本结构、运动状态和规律为动作设计的基点。角色的动作和表情设计都应模仿人类的表达模式, 把人类的动作和表情特征渗入到动画角色中。

角色动作的设计风格除了要考虑各个角色之间的差别之外, 更重要的是必须与整部片子的风格相一致。很多成功的动画片都运用动作语言符号化的表现方式, 拓宽了角色动作的表现途径。

设计者仔细观察和揣摩, 再经过大胆取舍, 才能将生活中的常态动作提炼并创造出既能准确达意, 又令人耳目一新的动作符号。这种强化了的动作符号能更贴切地反映出角色的性格特征和心理活动。

参考文献

[1]尾泽直志:《图说动画规律——给角色赋予生命力》[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1]尾泽直志:《图说动画规律——给角色赋予生命力》[M].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石家庄精神下一篇:成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