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村

2024-05-13

黑龙江省农村(精选十篇)

黑龙江省农村 篇1

一、新农村建设中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一)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工作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 黑龙江省政府增加了对农村各种专项资金的投入, 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但由于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基础薄弱, 导致农村集体资产流失严重, 财务混乱现象突出, 违法违纪案件时有发生。混乱无序的财务管理现状严重影响了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因此,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 切实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已成为摆在黑龙江省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做好黑龙江省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

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农村经营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就是“三项管理”, 从三项管理来讲, 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实际上都是以财务管理为基础的, 农民反映最强烈的就是财务混乱的问题。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经系统的看家本领, 财务管理工作做好了, 就能促进土地承包、农民负担等农村经营管理工作。

(三)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解决当前黑龙江省农村矛盾的需要

当前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农民收入出现恢复性增长。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 进入新阶段后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突出的是土地征占的补偿、村改居和城中村改建过程中侵占集体资产、村级债务沉重等问题。这些涉及经济利益关系的问题最终都要反映到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工作上。有资料表明, 农民上访案件中50%以上是因财务问题引发的。因此, 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是解决当前农村突出矛盾和问题的基础, 是维护农村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

二、当前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面临的新情况和问题

(一) 农村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首先, 财务管理制度缺乏约束机制。目前, 黑龙江省相当一部分地区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都缺乏比较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有的虽然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 但这些制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约束体系, 贯彻执行难度较大。其次, 财务管理制度流于形式。绝大多数村虽然制订了各项财务管理制度, 但这些制度却成了仅仅是贴在墙上、写在纸上、谈在嘴上的形式主义, 很少或者没有去落实。

(二) 财务管理混乱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资金管理混乱。一方面, 一些村资金管理混乱, 坐支现象严重, 借支欠款面广;另一方面, 由于管理不严, 存在大量账外资产, 集体经济的资金使用透明度不高, 个人无偿占用集体资金的现象较为普遍。二是财产物资管理混乱。有的村财务不设资产台账, 集体资产在账面上没有反映, 财产产权不清, 且无专人管理。三是账目管理混乱。部分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核算中没有按会计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设置会计科目, 而是根据自己的意志, 随意设置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不规范。

(三) 农村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主要表现在:一是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不规范。二是会计资料和会计交接手续不规范。由于财会人员业务素质较低, 所以农村财务管理中普遍存在会计资料不完整、不规范现象, 很多村会计离职时, 交接手续不健全或没有交接手续, 无移交清册和书面材料。三是会计核算不符合要求。有些村会计核算没有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要求, 会计指标的口径、相互可比性、处理方法前后各期不一致, 特别是调换村会计时, 有些村的财务出现了“脱节”现象。四是会计监督不到位。农村会计监督体系既不健全, 又显得疲软无力。五是财务公开不规范。近年来, 一些村的财务公开内容不真实和过于简单, 公开时间不及时, 程序不合理, 效果不明显。

(四) 乡村债务沉重

黑龙江省作为较早实施农村税费改革的试点省份, 税费综合改革和取消农业税后, 使得村委会失去了收取各项费用的法律和行政依据, 收入锐减。乡村债务已成为基层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巨大障碍, 容易成为日后农民负担反弹的重大隐患, 有的甚至成为群体性事件的导火索, 影响农村社会稳定。例如,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08年乡级净债务为6.4亿元, 村级净债务为12.2亿元, 村级平均债务220万元, 有债务的村达95%。

(五) 农民隐性负担上升

农民隐性负担上升是当前减负工作中的一大难点。当前, 加重农民负担行为已由过去的乡村基层政权行为转变为带有部门特征的行为, 隐蔽性更强, 预防和查处更难。突出表现就是基层部门乱收费, 一是建房乱收费, 二是中小学乱收费, 三是乡镇水管部门乱收费。

(六) 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低

受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影响, 广大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 在农村留守的优秀人才很少, 有一定财务管理知识素养的人才留守的更少, 而且农村财务人员长期得不到系统的培训, 导致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广大农村地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不仅数量严重不足, 而且素质偏低。

三、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农村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首先, 农村基层领导干部理财意识淡薄。部分农村领导干部, 特别是农村基层领导干部对农村财务管理缺乏认识, 头脑里没有农村财务工作的概念, 对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也没有充分认识。另外, 对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业绩考核忽视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和考核。其次, 农村民主管理意识普遍不强。一是村支两委缺乏民主决策意识;二是村民民主参与意识不是很强。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影响, 分散的家庭经营, 使村民更多的注重自家的经营, 部分村民参与村集体民主管理的意识淡薄, 民主习惯不是很浓, 对法律、制度了解不是很多, 本应该由村民行使的民主权利, 村民也不去争取或提出异议。

(二) 农村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农村财务管理量化考核机制不完善。长期以来, 一直没有建立一整套科学、公正的财务管理量化考核指标, 奖罚机制无法实施, 这就给一些人违反财经纪律提供了可乘之机。二是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不完善。现行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 “管财”的内容多, “理财”的条文少, “惩处”的条文更少, 而且有些内容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不强。从实际执行过程看, 许多地方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走样变相、执行不严的情况。三是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配置机制不合理。当前对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管理依旧没有摆脱计划经济模式,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任用还是由村主要负责人说了算, 而不是通过民主选举具有专业技术能力和职业责任感强的人来担任。

(三) 农村财务监督机制不完善

一是农村财务监督渠道不顺畅。首先, 群众监督乏力。分散家庭经营, 使村民民主管理意识淡薄。其次, 内部监督乏力。由于农村财会人员由村干部任用, 对村干部的经济违法行为不愿监督或放弃监督。再次, 乡镇机构改革后, 人员相对减少, 对农村财务的管理职能有所削弱, 村财乡管没有落到实处。第四, 乡纪检机关监督乏力。最后, 司法机关监督乏力, 没有把预防、监管的关口前移到广大农村。二是农村财务业务监督和审计监督不到位。目前对农村财务收支进行业务管理和审计监督, 往往流于形式, 只注重资金平衡和单据审查, 而对农村支出的真实性的实质性审查和对农村收入的完整性、真实性的审查, 以及对农村资金使用中是否被截留、挪用或者改变用途等的审查都不够到位, 使得利用虚报开支, 现金收入不入账, 截留、挪用等方式贪污和私分村集体财产的现象没能及时被发现, 且长期得不到查处。三是农村财务惩戒制度缺乏力度。

四、改进和完善黑龙江省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

(一) 推行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

农村会计委托代理制, 主要内容是根据自愿原则, 在保证农村集体资金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监督权等权利不变的前提下, 经村民代表大会同意, 与乡镇委托代理服务机构签订委托记账协议, 对农村财务实行统一制度、统一审核、统一记账、统一公开、统一建档的“五统一”服务。农村会计委托代理服务制是过去推行的农村“村财乡管”、“村账乡管”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该财务管理模式集“管理、监督、服务”于一体, 从源头上规范了村集体财务管理, 遏制了乱开滥支行为, 在逐步实现“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 切实维护集体和农民的经济利益, 促进农村发展稳定和源头治腐等方面都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二) 强化农村财务管理基础体系建设

1.建立健全农村财务制度体系。

第一, 制定农村财务管理的法律法规。国家应制定相关法规, 明确农村经济合作社的法人地位, 理顺农村基层组织关系, 明确村集体财务管理的目标、要求、方法等内容, 使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从柔性的政策调节走上刚性的法制管理轨道。第二, 完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各地要按照农业部、财政部颁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相关要求, 因地制宜地完善各项农村财务管理制度, 制定切实可行的具体细则, 如财务审计制度、财务预决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财务公开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财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民主理财制度、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制度等, 使财务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更加具体化, 做到以制度规范行为。

2.加快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进程。

推进农村财务信息化建设, 就是要开发适合本地农村财务管理的软件, 建设农村财务管理局域网, 利用集中记账中心的网络信息系统提供平面式查询等全方位服务, 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当前, 在农村推行会计电算化, 是推进农村财务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有效途径。

3.提高农村财会队伍的整体素质。

首先, 要提高财会人员素质。乡镇经管部门要有组织、有步骤地对农村财会人员开展法律法规、会计知识、会计职业道德和农经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培训, 建立培训的长效机制。要注重对后备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搞好新老交替, 不断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其次, 要稳定财会人员队伍。要健全和完善农村会计的选拔任用机制, 实行农村会计公开招聘、择优录用、持证上岗制度, 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 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

(三) 健全民主监管机制

1.强化财务公开制度。

要真正改变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 必须强化财务公开, 做到“四个规范”, 真正“还村干部一个清白, 给群众一个放心”。一是要规范和完善公开内容。二是要规范公开形式和时间。三是要规范公开程序。四是要规范公开档案。村民委员会要根据有关要求, 建立规范的财务公开情况记录簿, 并及时将财务公开的内容、财务审计记录、来信来访处理结果及对财务公开工作的监督考核情况等资料整理归档, 妥善保管。

2.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为确保农民群众对农村事务的参与权, 一是要推进农村事务民主管理, 二是要加强村民民主理财制度建设, 三是要规范农村集体财务开支审批程序, 防止财务制度流于形式。

3.规范民主决策机制。

为真正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确保农民群众的决策权, 须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机制。一是要规范农村事务民主决策的内容, 二是要明确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形式, 三是要规范民主决策的程序。

4.强化民主监督机制。

为强化村民对本村财务的监督, 保障农民群众的监督权, 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一是要开展恳谈活动, 二是实行“村官”述职述廉制度, 三是要加大农村财务的审查力度, 四是要推行民主评议村干部制度, 五是要建立和完善村干部的激励约束制度。要大力宣传、鼓励和表彰积极推行财务公开的村干部, 切实维护和保障村干部的合法权益。

(四) 创新农村财务管理内容与方法

改革开放30多年, 农村集体资产从资产规模、产权构成、运作模式到管理方式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 必须适应农村集体经济的实际情况, 调整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把注意力从实物形态管理转向价值形态管理, 从资产管理转向资金运行管理, 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质量, 实现共同富裕。具体内容有:一是实施资本经营, 管好用活集体资产。二是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发展特色经济。三是兴办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开展产销有偿服务。四是兴建工商经营设施, 增加租金收入。

(五) 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只有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才能增强农村经济实力, 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财务状况较差的局面, 为人民群众真正更好地行使民主权利创造物质条件, 才能更好地实行民主理财, 推进农村财务的管理。第一, 广大村干部要更新发展思维, 理清发展思路。第二, 要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这是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的关键所在。要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稳定和强化扶持农业政策;加快城镇化建设进程, 增加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的投入, 实行农村经济结构的全面升级, 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第三,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条件较好的农村特别是城郊结合部的农村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积极培植财源, 为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六) 广辟渠道化解农村债务

农村债务是阻碍或延缓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沉重“包袱”和负担。在化解农村债务过程中, 一是要高度重视, 加强领导。二是要严格审核, 摸清底细。三是要广辟筹资渠道化解债务。根据债务的不同性质、不同成因, 结合农村资源、资产和实际情况, 广辟渠道。具体内容包括:剥离企业关联债务、豁免减债;回收欠款还债;盘活资产还债;节余还债等。四是要发展经济还债。五是要改革管理, 防止新债。对农村道路建设、农村水利改造、兴建自来水等公益事业, 通过村民代表大会, 用“一事一议”筹资的办法进行筹资。严禁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急功近利的“半拉子工程”、沽名钓誉的“形象工程”, 强化管理, 从源头上遏制新的债务发生。

参考文献

[1].王江丽.如何清理村级白条抵库行为[J].农村财务会计, 2005 (3)

[2].孙俊芳.农村财务管理需要创新思路、创新机制[J].调查世界, 2007 (4)

黑龙江省农村水污染治理研究 篇2

黑龙江省农村水污染治理研究

本文在阐述黑龙江农村水污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治理黑龙江农村水污染的优势条件,并结合黑龙江的经济发展特征,提出治理黑龙江农村水污染的.措施,为吉林和辽宁等东北其他省份治理农村水污染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作 者:孟雪靖 朱丽娟 作者单位:东北林业大学刊 名: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英文刊名: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NEW ENERGY INDUSTRY)年,卷(期):“”(11)分类号:X5关键词:黑龙江 农村水污染 治理

黑龙江省农村人才问题实证分析 篇3

【摘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培育和造就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本文通过对农村人才现状的调查,阐述了农村人才在新农村建设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了目前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人才 作用 问题与对策

项目支持:本文是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8B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部署,已成为全民意志、国家战略。从实践看,建设新农村,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培育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在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带领农民致富上起着关键的作用。

笔者对绥化市所属的10个县(市、区)的一些村关于农村人才状况进行了一些调查,并对如何加快农村人才队伍培养,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一些思考。

一、调查走访村和人才的相关情况

全市问卷调查共涉及16个村, 12830农户,52584口人,人均收入最高的为6012元,最低的为2300元。其中多数农民和村干部认可的人才2057人,占被调查总人口的3.9%,他们主要从事种养殖、运输、经商、加工、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搞建筑以及村组干部等行业,其中要以种养殖为主,所占比例达到53%以上,他们平均收入要比当地人均收入高3000元左右。从年龄结构上看,农村人才大都集中在30岁到55岁之间,学历一般都在初高中以上,他们大多从事多种工作,收入来源比较多。

二、农村人才的主要特点和作用

通过调查感到,农村人才主要表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文化素质较高,思想意识超前。从调查看,这些人初高中以上文化占90%以上,而且这些人肯学习、爱动脑,对市场的把握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强,能够顺应市场的变化,主动掌握市场行情,不断寻找致富门路,能够抓住时机;

二是创新能力较强。农村能人具有洞察市场的能力,本身又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经济基础,他们懂政策,敢创新,有知识,有较强的前瞻性,能凭借自己较雄厚的经济实力,在现有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发展壮大自己经营的事业。

三是领导和组织才能比较出色。农村经济能人与一般农户相比,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和组织才能,社交能力更强。

四是群众威信较高。农村能人由于经济实力的增强,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也随之提升,在村民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我们调查的农村人才主要包括高素质的农民,农村各类能人以及村屯干部等。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农民认为这些农村人才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带动作用很大,认为对农民生产生活的带动作用一般的仅占20%。这些人已经成为村民的榜样,特别在经营项目,生产方式和经营技术上在村民中带动很强。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而农村人才在带领农民致富,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一方面在带领农民致富上起到领头雁的作用。农村人才扎根于农村,其致富本领是在市场摔打中形成的,农民信得过、看得见、易效仿,发挥了其典型引带作用,其示范效应能够引导农民解放思想,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

另一方面农村人才在推广农业适用新技术上起到领路人的作用。缺乏科学技术一直是制约农民增收的瓶颈,农村人才在这方面发挥着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他们能够带动和引导其他农民很快掌握农村适用的科学技术,走科技致富道路。北林区秦家镇民兴科技园区就是在农民科技人才张悦的带领下,附近有30多户农民推广了水稻两段式育苗、水稻宽行稀植等新技术、新品种,这些农户仅在种植业上年人均就增加收入近1500元。

第三方面农村人才在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上起到了极大的牵动作用。农村人才由于他对市场的把握比较准,而且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感召力,他们通过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把一般农民有效的组织起来,实现了把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有效对接,农民通过入股分红,形成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增收。据调查全市有18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是在农村能人带动下组建起来的。

第四方面农村人才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上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农村人才通过领办企业,可以吸纳本地劳动力就地转移;通过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其他劳动力得以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务工收入;另外,农村能人通过在城市创办企业、承揽工程等,招收家乡农民进城务工。

三、在农村人才培养方面存在问题和制约因素

近年来各地在提高农民素质,培养新型农民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按照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的要求,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亟待解决。在调查中反映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从调查以及相关部门发布的数据来看,目前绥化市农村人口受教育年限人均不到7年,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占农村人口总数的6.9%,初中文化程度人口占25%,小学文化程度占8.6%,其余为是文肓、半文盲人口,由于文化基础程度低,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比较弱,他们主要靠长辈的言传身教和生产实践获得农业技术知识。另外,目前留守农村从事生产的以老年人、妇女居多,调查结果显示55岁以上老人占50%以上,妇女占65%以上。出现老龄化、妇女化、低文化的“三化”现象。这些都严重的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是农村人才数量不足。从我们调查看,农村人才在农村人口构成中比例低,只占总人口的3.9%,这样的比例很难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是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整合不够。培训机构分散,规模小,职责不清,远不能适应农民外出务工和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四是人才培养的机制不健全。主要包括投入机制,人才激励机制以及培训机制等。

五是农民法律意识、道德素质还有待提高。对法律法规的掌握还很有限,不能很好的依法维权,小农意识还没有彻底改变。

四、对策和建议

培养新型农民,加快农村人才培养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现代农业建设的需要。农村人才在带动和帮助农民发家致富,特别是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农村高素质的人才,建设新农村就缺乏根本的支撑。

(一)抓好基础教育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要继续巩固扩大农村教育体制改革成果,坚持以县为主的办学方针,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逐步普及高中阶段的义务教育。要认真解决农村青壮年文盲和青少年失学现象,特别是初中阶段学生的辍学问题。要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建设的投入,坚持教育城乡统筹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整合农村教育资源,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城市的教育资源要实现与农村学生和农民共享,如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要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减免各种费用。要在教育资金投入、教师培训、教师职称评定上向农村倾斜,鼓励新毕业的大学生到农村服务,选派城市教师、医生到农村支教支医,缩小城乡教育医疗差别,让农村学生、患者接受和城市学生、患者同样的教育和医疗。

(二)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培养造就一批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数量充足的农村适用人才。要打破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传统束缚,推动农村各类职业学校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探索以公有制为主导、产权明晰、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大力实施“公有民办”、“民办公助”、“租赁制”、“股份制合作”等深层次联合办学试点,扩大职业培训学校规模。要广泛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和职业培训,依托农业、教育、劳动等培训单位和各类培训机构,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根据经济发展状况、产业基础、区位条件以及市场需求和农民的就业意向,切实提高农民掌握和应用农业科技以及外出打工转移就业能力。要按需要确定培训对象和内容,解决学用脱节的问题,提高培训效果。要鼓励和支持本地培训机构,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地企联合的方式,加强与省内科研院校的合作,提高职业教育档次和水平。及时掌握用工信息及用工需求趋势,积极开展订单、定向等适用的培训方式,不断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通过培训,提高农民的“三种能力”,即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农业科技储备能力、农业科技转化能力,真正达到学习培训与使用效果的统一。在培训对象上既要做好存量农民的培训,又要做好增量农民的培训,同时更要注重对乡村干部的培训,使其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长见识,有效提高带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本领。

(三)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破除农村封建迷信思想,去除赌博风气等不良的、与农村的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社会习气,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要以创建文明户、文明村和文明乡镇活动为载体,以“八荣八耻”为内容,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引导农民摆脱小农经济思想束缚,让农民牢固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风尚,提倡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切实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村民依法自治的能力和水平,为培养和造就农村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四)要不断加大投入。要坚持新增财力向“三农”倾斜,不断增加对农民培训投入力度。还要积极拓宽资金来源,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投入,建立多种融资渠道,缓解财政的投入压力,为提高农民素质和培养农村人才开辟广阔的资金来源。同时还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杜绝挪用、截留资金现象。

(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方面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农村人才培养纳入重要工作日程,做好指挥和协调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激励机制,建立选拔培养人才、吸纳人才制度。要结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及时把那些条件成熟的农村人才提拔到乡村领导岗位,为他们发展搭建平台,用事业展示他们的才能,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完善农村人才激励机制,要从技术、资金、政策上对农村人才给予支持。要重奖有突出贡献的农村人才。要鼓励农村人才合理流动,促进农村人才的合理分布,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同时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符合地方实际的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农村人才的工作规划,并要将这项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建立长效机制。

[参考文献]

[1]岳佐华等.新农村建设中人力资本的供需均衡与机制创新,安徽农业科学,2007.3 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绥化市新农村办杨树栎和绥化市种子管理处卢秀芳同志参加了调研和资料整理.

黑龙江省农村 篇4

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虽然农村居民收入自改革开放以来节节拔高, 但是农村居民收入还是远低于城镇居民,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在于, 黑龙江省在农村金融建设方面不完善。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持续推动力, 想发展农村经济、培育和完善农村要素市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 保持农业稳定、持续地发展, 所有这些都直接或间接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和支持 (章奇, 2005) 。农民收入水平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那么农民收入与农村金融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存在怎样的关系, 是我们研究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影响首先要清楚了解的问题。本文根据黑龙江省的具体情况, 选取了1992年至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 在农村金融和收入理论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而二者之间的关系, 旨在为农村金融更加深入农村提出理论支撑, 指导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发展, 使农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文献综述

金融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核心, 经济的发展与金融的发展紧密相关, 他们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农村方面, 金融发展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增长、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国外学者已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增长的关系进行了诸多研究, 这对我国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们要借鉴成功的研究经验,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加以改进, 得出符合我国国情的结论。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是基于国家整体进行宏观的研究, 对农村金融体制的健全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但是对各地区的具体实证分析尚且缺乏, 而实证分析又是深入了解某一地区农民收入受金融的影响的重要手段, 因此必须依据该地区实际情况进行实证研究。

三、样本和数据选择

(一) 变量选取和数据说明

影响农民收入的因素很多, 我们根据黑龙江省的发展情况, 参考以往研究经验, 选取了影响力较大的几个因素, 主要包括:

1. 农民收入指标

考虑农户纯收入受该时期物价的影响, 为了更准确地表示农户收入水平, 本文选择修正的农民纯收入作为衡量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增长指标变量。利用农村消费价格指数 (CPI) 对农民人均收入进行了调整, 即Y= (y/cpi) *100其中, Y表示农民收入水平, y表示农民人均纯收入。

2. 农村居民消费指标

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能反映农村居民的消费情况, 进而是农村居民收入情况的间接反映。故本文选取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表示该指标, 用FP表示。

3. 农村从业人员结构变量的变化指标

为了衡量农村的产业结构, 本文采用农村就业结构变量来计量, 简记为R。由于农业就业主要集中于第一产业, 故农业人员数量以黑龙江统计年鉴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替代, 非农业人员等于农村从业人员数与农业人员数的差额。

4. 农村金融发展指标

在衡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上, 本文选取两项指标: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农村金融发展效率是指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效率。我们参考以往众多学者的研究经验, 这一指标用黑龙江省农户储蓄存款余额/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总产值表示, 记为FE;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在以往研究表中, 银行贷款占GDP的比重被认为是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最有影响的指标[8], 故本文用黑龙江省金融机构资金运用在农业短期贷款/黑龙江省第一产业总产值来表示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 记为FS。

本文对柯布道格拉斯函数进行变形, 将其转化为线性模型, 得:

其中, Yt、FEt、FSt、FPt、Rt分别表示第t期农民人均收入、农村金融发展的效率指标、农村金融发展的规模指标、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从业人员就业结构;Ut表示第t期的残差项。

选取黑龙江省1992-2011年的上述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所有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和《黑龙江统计年鉴》。

(二)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从表1变量的描述统计可以看出, 各指标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距都不是很大, 故本文直接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

(三) 实证结果分析

运用stata软件, 对数据的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注:*表示在10%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5%的水平下显著;***表示在1%的水平下显著。LR为似然比检验统计量。变量deposit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 在10%的水平下不显著。

由表2可以看出, 农村金融的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与农民收入增长有正相关关系。当农户储蓄存款余额占第一产业总产值之比增加60.7%时, 农民收入增长几乎达到100%, 这一结果显示, 金融机构以安全、科学的方式为农户理财比农户过去习惯式的保管财产方法的效率高得多,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成熟完善可以为农户带来更多收入。而金融机构资金运用在农业短期贷款占第一产业总产值之比增长仅23.62%时, 农民收入增长就已经增加接近100%, 这说明, 农户以贷款的方式发展第一产业可为自己带来极高的收益, 其中金融机构的完善更是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有效的管理好贷款, 不仅为金融机构自身带来收益, 更是大大增加了农户的收入。金融机构的稳定发展与完善会为改善农民生活质量带来积极的影响。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与农民收入的正相关关系, 则说明了消费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农民收入增加带来的。分析结果显示, 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比重增加会对农民收入增加产生负效应, 当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之比增加95.51%时, 农民收入减少约100%。笔者分析,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黑龙江省目前第一产业劳动力已趋于饱和, 耕地、园林、鱼塘已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产量最大化, 此时劳动力增加, 边际生产率递减甚至接近零, 造成第一产业平均收入下降;二是第三产业日益发达, 农业收入与其他产业收入相比较低, 当等量的农村人口从事农业劳动时, 其收入不如从事工业或第三产业收入多, 这一结论也符合我国大批农民工进城打工的社会现状。

(四) 序列平稳性检验

为了验证结论是否科学可用, 笔者对其进行了怀特检验该检验的原假设是同方差。

检验结果显示, 接受原假设的概率是14.38%, 故不存在异方差, 检验通过。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通过回归分析, 验证了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规模、农产品收购价格以及农村就业结构都与农民收入增长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农村金融发展、农民消费价格指数、农村就业结构、农民收入之间保持着相关关系, 这说明从长期来看黑龙江省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可持续性, 近20年来黑龙江省农村金融规模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收入增长。这一结论证实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也是农民收入的增长原因, 表明农村金融发展效率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以上研究表明, 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 对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是巨大的。为了促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稳定、高效、持续地发展, 必须重视对农村金融的发展, 基于此, 笔者建议:

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边缘化, 农村金融对“三农”的支持力度不够, 已经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增长, 而如果想要改变农村金融边缘化的现状, 就要不断的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在这个过程中, 必须要坚持“务农、支农、助农、促农和富农”的原则, 建立政策性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合作性金融机构和民营金融机构多种形式金融机构并存、合理分工、功能互补、有序竞争的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组织体系。

培育农村金融竞争性市场。现有的改革方案并没有把农村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性放在首要位置上, 只有在保证充分竞争的基础上, 才能保证农村金融机构更好、更高效率的的为农村服务, 保证农村的基本资金需求。今后的改革要尽量开放农村金融市场, 激励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机构的成立, 加大农村金融机构的竞争力度。

参考文献

[1]章奇.推动农村金融改革的多元思考[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 2005 (7) :35-36

[2]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及其金融结构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4 (7) :23-24

[3]张建波, 杨国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 2010 (4) :1-9

黑龙江省农村 篇5

发布时间: 2010年10月11日作者: 那洪生

农村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市场化和货币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作为现代经济中资源配置的核心,在影响农村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金融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都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在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的传统农业面临严峻挑战,农业和农村经济进行结构调整需要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的正规金融机构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近年的研究表明,我国正规金融机构通常受到严格的管制,如低利率、信贷配给和直接的信贷计划。而普通农户由于贷款额度小、交易成本高,很少有抵押品,没有信用记录等原因,面临较高的金融约束或金融障碍。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村金融需求不断增长。农村金融布局调整逐步深化以后,对农村经济增长中金融因素的影响给予客观的评价和分析,对于制定农村金融发展战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增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黑龙江省农村信贷的需求分析

(一)黑龙江省农村信贷现状

融资渠道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民把从信用社贷款当做自身筹资的最佳渠道,农村信用社已成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金融力量,但同时也反映出有些农村金融机构还未得到农民的充分信任。但是还存在一部分农户选择利息较高的民间借贷。农户信贷需求构成方面,调查显示农户贷款主要用于农业生产、修建房屋、小型商业经营、婚丧嫁娶、子女教育等等方面。农户不仅希望得到农村金融机构贷款的全面支持,而且其信贷额度也呈急速上扬之势。

农户信贷满意度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户对农村信用社信贷不满意,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信用社办事效率低下、信贷手续烦琐、个别信贷人员索要回扣或礼品,等等。同时部分农户认为信贷利率过高,其主要原因包括:部分信用社变相提高贷款利率,或向贷户收取工本费,甚至让贷户摊销费用;农民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政策不了解,拿信用社贷款利率与农行或其他商业银行进行比较;农民对贷款知识不了解,不知道贷款逾期、挪用有加罚息规定,等等。

同时,在农村信贷方面还存在以下问题: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户担保难、贷款难问题突出,等等。

(二)黑龙江省农村信贷需求特点

农户对金融服务的多样性存在需求。农户家庭经营的多样性决定了农户金融需求的多样性。首先,大多数的农户具有对农村金融机构能够提供给他们的资金的需求。其次,农户不仅需要资金来支持其生产经营活动,更多的农户则表现出对金融机构提供的各种类型的金融服务的强烈需求,这些金融服务包括存款、结算、汇通、转汇等。再次,农户也表现出对短期融资、即期融资、跨期融资以及季节性、临时性的融资与服务需求。

供给渠道减少,服务需求增加。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看,由原来的工行、建行、农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减少为现在的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从信贷支持看,仅有农村信用社独占农村金融市场,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经济的资金需要,较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受自身经营规模和经营体制所限,其资金供给总量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从需求的种类上分析,农村金融除对资金供给本身的需求外,普遍希望金融机构提高现金兑换、结算等业务服务质量和效率,普遍希望简化贷款手续,提供更方便、快捷的信贷服务,部分贫困户迫切需要小额信用贷款、助学贷款等,部分富裕农民产生了金融理财服务需求,出现了买车、建房等消费性贷款需求。

对小额、中短期的贷款需求较大。由于黑龙江省属于传统农业省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尤其表现在农村地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的种植业,再加上打工收入。产业结构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生产、交易方式和技术手段落后,主要表现为简单的手工作坊式的生产加工、小规模商品集市贸易等。因此,农户在生产和经营上对资金的需求数量一般不是很大,1~3年期的中短期小额贷款一般能满足农户的贷款需求。目前,很多农村金融机构仍将农户贷款期限掌握在1年以内,仅能满足简单的粮食蔬菜种植资金需求。但从事果林生产、养殖业的农户,从投入到产出一般需要2~3年的时间。

生产性贷款需求超过生活性贷款需求。在对贷款用途的调查中显示,农户贷款用于日常消费、子女教育、修建房屋、婚丧嫁娶的比例占到了47.8%,用于农业生产投资的比例占31.7%,用于各项非农经营投资的比例占到20.5%。这一情况表明,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提高较快,但应付家庭突发事件时,仍然需要外部的融资。一般来说,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如黑龙江省,生活消费性借贷的比例比经济发达地区会更高。

农村金融需求地域不均。交通闭塞、生产与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边远山区农民以农耕为主,很多青壮劳力也主要倾向外出打工,没有新上致富项目的冲动,贷款需求较小。交通便利、靠近城区、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让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在温饱之余,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和养殖业,热衷于经商办实业,产生了较大的贷款需求。从金融机构角度分析,在交通闭塞、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由于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缓慢,经济发展滞后,使驻地农村信用社放贷困难,存贷比普遍较低;而交通便利、靠近城区、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由于个体工商户和外出经商户较多,当地农村金融需求相对旺盛,驻地农村信用社存贷比普遍在50%以上。

二、满足农村信贷需求的对策建议

(一)改进金融机构服务方式

作为黑龙江省农村信贷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目前只有银行服务,而且产品结构和金融工具也有十分之一,主要是传统的存贷款和小额结算服务,且存贷款的创新品种很少,结算服务也难以突破地域的限制,结算渠道十分不畅。这种金融产品供给的短缺,不仅难以满足经济发达和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地区的农

民和各类经济组织对金融服务的需要,而且阻碍农村信用社拓展业务和扩大规模。农村信用社需要努力完善信贷、资金、结算及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咨询等服务功能,大力开展中介服务,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另外,农村信用社在存款组织方面缺乏竞争意识和“生存”意识,虽然其具有贴近农民,直接为农民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特点及制度优势,但从当前信用社运行结果看,很多农民并不愿意到信用社储蓄。因此,迫切需要农村信用社改进服务方式和自身经营状况,适应现代金融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开发多样性信贷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农户的信贷需求

我国农村地区的经济结构具有多层次性。从产业结构看,除了第一产业外,第二、第三产业在各地农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从地区结构看,我国各地农村的经济发达程度差异较大,具体表现在人均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城乡一体化水平等方面。从农村地区的经济主体结构来看,有独立从事纯粹农业活动的普通农户,有以雇佣工身份参与经济活动的农户,有从事各种生产经营的个体经济组织,还有各种类型的工商企业。经济结构的这种多层次性决定了农村地区金融需求的多元性特征。农村信用社应根据不同情况,开发多样性信贷方式,满足不同类型农户的信贷需求。普通农户最为基本的金融需求是储蓄存款,多数农户因其生产规模小,一般不会有生产性贷款需求。有些生产规模较大的农户可能存在小额、短期的生产性贷款需求。雇工型农户,没有生产性贷款需求,其需求主要是储蓄存款需求。有些收入较高、金融意识较强的农户还存在一些金融投资需求,如人寿保险、证券投资等。个体经济组织最主要的金融需求是短期生产经营性贷款需求,贷款金额一般不太大。同时,有的跨社区从事经营活动的个体经济组织还存在小额的资金结算需求。此外,各类农户都有潜在的消费贷款需求,用于子女上学、婚嫁、修建住房等。

(三)扩大农户贷款范围

首先,扩大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范围。目前农户从信用社最易得到的贷款是存单抵押贷款,这种贷款方式限制了农民的贷款需求,因为拥有存单的人对贷款的需求很少,而没有存单的人对贷款的需求更多,所以这部分农户向信用社贷款时往往借别人的存单作抵押。因此,我们建议可以向这部分农户发放担保贷款和信用贷款。其次,向农户发放长期的投资贷款。信用社可以在防范风险的前提下,根据农民发展生产的需要,在优先解决农户种养业资金需要的同时,积极支持农户和个体工商业者从事多种经营。再次,向农民发放消费贷款。信用社应注意进行贷款品种和方式的创新,积极开办农户需要的建房、教育、大额消费品等消费型贷款,以满足农民调剂资金余缺的需求。

(四)创建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建立农户贷款配套政策

需要尽快建立农户、个体经济以及私营企业的个人信用咨询系统,通过完善个人经济档案和账户管理,加强对农民贷款的跟踪管理,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多方筹集农民贷款担保基金,建立农户贷款担保体系,分散农户贷款风险。积极发挥村级信用代办员调查情况、反馈信息、代办手续的作用,保证对农户的信贷支持。农户贷款具有明显的政策性支农性质,比较其他贷款,成本高、收益低。国内外经验

表明,它的利率应略高于市场均衡利率,才能调动贷款发放者的积极性,按照供需原理,市场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利差部分应通过政策补贴的方式来弥补。同时对农信社经营小额农业贷款所获得的利息减免营业税,降低所得税等;努力发展农业保险,对非人为因素而发生的损失给予农户适当补偿,提高农户贷款的安全系数;由地方政府、农村信用社共同出资建立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担保基金,以解决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风险补偿问题。

在中国,要解决好农民问题,首先必须解决农民致富的启动资金问题。向农民发放小额贷款正是交给农民一把致富的金钥匙。它对农村基层党的组织、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化解金融风险、提高农村信用社抗风险能力是一次非常好的尝试。

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问题研究 篇6

【关键词】农村;人居环境;政策

一、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

(一)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及利用率低

黑龙江农村存在着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及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通过样点调查显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点内部的土地利用率仅为80%左右。宅基地闲置、空置、在村庄外围都划定建设预留地等土地闲置问题几乎存在于全省农村。几乎每户都在房子四周围占大面积的自用地,严重影响了土地的利用效率。在农村居民点内部土地未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村庄却在向外侵蚀着农田,占用耕地现象日益严重。造成了另一种“空心”问题,即新建居民点剩余大量闲置宅基地的现象。

(二)农民居住区缺少规划设计

居民点的面貌差主要是由于住区缺少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大多数农村住宅的建设,都没有经过正规设计单位的审批和设计,而是仅仅依据一张简单的房屋草图或者是房屋主人的意愿。这样建造的房屋不近使用寿命短,功能性差,严重时更会危及生命。即使农村住宅建设有规划,基本都是仿照城市规划,都会盲目地随着城市规划的变化而变化。导致了农村用地规划缺乏长期的稳定性。为了追赶建房的高速度,建设管理与规划不能及时相互配合。造成的后果就是村庄建设乱、不集中、布局散等。

(三)农村使用的生活能源结构不合理

黑龙江省农村家用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供应不足且浪费严重。黑龙江省农村普遍采用的炕灶结构不合理,不但浪费能源,而且热效率不高。生活能源往往为直接燃烧柴草、秸秆甚至成才木料等,冬天取暖所用的基本都是小型锅炉或者是土炉子,往往以煤作为主要燃料,所以煤的使用所占比重相当大。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所排放的烟尘对环境也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黑龙江省农村的能源建设进展缓慢,农村的新能源普及率极低。

(四)农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缺乏

黑龙江农村人居环境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存在诸多问题,例如环保、文化、卫生等事业落后,村内给水、道路等基础设施缺少共享性和配套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等。

目前,黑龙江省已基本完成对农村生活用电网的改造,由于缺少资金的支持,对农业生产用电的农网改造被迫中断。农村公路建设方面,仍然存在出行难、道路硬化率低等问题。现有的公路养护工作困难。

根据黑龙江省固定观察点对14个村7000多农户的调查数据上来看,仅有40.5%的村民家庭使用了自来水,真正保证了饮水安全,但与城镇相比,城乡差距仍一倍以上,城镇居民自来水覆盖率己超过83.4%。

在环境卫生和文化基础设施这些方面,农村和城市相比,相差也很远。据黑龙江省对470个乡镇进行的调查资料显示,有垃圾处理站的镇占19.4%,生活污水经过集中处理的镇占13%,37%的村有幼儿园、托儿所,30%的乡镇有敬老院,10.2%的村有图书室、文化站,10.1%的村有农民业余文化组织,10%的乡镇有公园。在住房卫生建设方面,农村旱厕的使用率仍然较高,污染了住区的环境。

(五)农村的环境污染严重及生态破坏范围扩大

农村环境污染总体可分为生活污染、生产污染和工业污染。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范围不断扩大。

从生活污染来看,生活垃圾得不到有效及时的处理,严重污染了农业生产及农民生活环境。根据来自全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联合行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统计资料显示,黑龙江省农村每年产生的693.5万吨生活垃圾随意倾倒,5.55亿吨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從生产污染来看,农药、化肥的用量严重超出了国家规定的使用标准,对土壤和水体很容易造成污染,同时农用塑料薄膜及柴油的使用也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及空气污染。据调查资料显示,最近几年农村化肥、农药、塑料薄膜及柴油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从工业污染来看,大量的乡镇企业主要兴建在农村,例如小型的面粉厂、马铃薯加工厂等,这些企业工艺比较落后,分布较为分散。为了减少成本,过于追求经济效益,没有进行污水处理和工业垃圾处理的配套设施,从而使当地环境污染得不到有效治理。

(六)农村缺少必要的制度保障

现阶段,黑龙江省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基本实现全面覆盖,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目前处于试点和探索阶段。但是保障项目少,保障水平低。

在教育保障问题上。农村的师资力量和城市相比较,仍然比较薄弱,教育质量不高,教学设施缺乏。同时,对农村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培训十分薄弱,很多农民终身没有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

黑龙江省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缺少必要的财政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分配中存在着重城镇轻农村的现象。例如在2011年,黑龙江省农村人均纯收入为7590.7元,而城镇人均纯收入为15696元,农村人均纯收入仅为城镇的48.4%,农村居民的收入有限,却承担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从社会保障支出看,占全省总人口近45%的农民社会保障支出只占全省社会保障支出总数的8%;从人均占有社会保障费用情况看,城镇居民人均455元,农民仅为15元,相差约30倍。

二、改善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措施

针对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改善黑龙江省农村人居环境的政策措施。

(一)改革完善现存的土地管理制度与规划体系,加快推进真正现代产权制度意义上的农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实施,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大司法监督的力度,彻底根治私占耕地、破坏土地以及态意污染等违法行为。

(二)用科学发展的思想引导黑龙江省农民进行住区建设,在符合黑龙江的地方风貌和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基础之上,加快现代化农村住宅模式的推广,加大科技进步对农村住宅建设的支持力度,做好相关的技术服务工作。

(三)建立科学的农村能源建设政策措施体系,进一步扩大能源建设规模,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推动农村能源建设。健全农村能源技术服务和管理体系,改革政府对农村能源工作的政府职能。

(四)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政策,建立以国家投入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投入体系。加强农村交通和饮水工程建设政策扶植,推广农业科学技术及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五)为农村环境建设提供必要的财政政策保障,加强对农村政策法规的扶植和实施管理,加强政策宣传教育及重视科技创新。

(六)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加快实施农村教育投资政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财政制度。

参考文献

[1]苗红萍,刘国勇.新疆不同模式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效果研究——基于农户意愿的调查[J].新疆农垦经济,2012

[2]张洪祥.新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建设思路及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2

[3]刘艳菊.关于改善和解决农村人居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研究[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

作者简介

黑龙江省农村 篇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有了较快的发展,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得到了很大提高,增强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已成为实现农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农民人口占全省人口的59%左右,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黑龙江省群众体育的发展。同时也将直接影响到黑龙江省全民健身活动的普及程度[1]。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发展现状进行调查,查找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目的为促进黑龙江省农村体育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体育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询与此研究相关论文20多篇,并对其进行归纳、梳理,为此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2.2.2 调查法

对黑龙江省部分乡、镇、农村进行调查,同时对政府相关机构的负责人及一些乡、镇、农村居民进行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了解当地农民对体育的看法、态度及地方政府对发展农村体育有关政策,地方现有体育指导员的数量等问题,进而搜集更多有效信息,以此掌握第一手资料。本次调查向政府相关机构发放调查问卷共20份,回收19份,其中有效问卷18份,有效回收率90%,向农民发放调查问卷共200份,回收187份,其中有效问卷182份,有效回收率91%。

2.2.3 逻辑分析法

对走访实地考察掌握的信息以及调查问卷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并对影响当前农村体育发展的诸因素进行分析。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黑龙江省农村体育发展基本现状

近些年来,黑龙江省农村体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并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和提高。在对甘南县的东阳镇、巨宝镇;富裕县的二道湾镇、富裕镇;龙江县的龙江镇;依安县的双阳镇;依兰县的依兰镇;通河县的通河镇等部分乡镇的走访调查中了解到,甘南县和富裕县一些的乡镇群众体育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些,但其它县的乡镇群众体育基础设施相对差些。甘南县作为全国的贫困县,但农村体育开展的比较好,每年县里、各乡镇都会举行一些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或赛事,使一些农民群众积极的参与进来,从而对体育的相关知识、政策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富裕县的一些乡镇群众体育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富裕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从2008年开始国家拨款和地方财政支持,给每个乡镇拨款30万建设文化活动室,截止2010年末每个乡镇都已全部建好。富裕县二道湾镇政府机构最近几年送体育下乡,镇下面总共10个村,政府决定给每个村子建设一个篮球场,现已经完成了3个村。镇上的活动室门前还修建了一个休闲广场,广场上配有12套健身器材来保证农民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活动室里配有台球、乒乓球等场地设施供农民群众冬季进行体育锻炼。但是从调查中发现,有些乡镇农村上至政府相关机构,下到农民群众都存在对体育认识不清、不够重视等问题,总体表现为:有组织的体育赛事和群众性的体育活动较少,参加的人次也少;体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了农村体育的发展;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薄弱,动机不强;人民群众基础体育设施缺乏,质量差,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缺少组织机构和管理人员,骨干队伍较小,缺乏专业的体育指导员等。

3.2 当前影响农村体育发展的不利因素分析

3.2.1 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薄弱、动机不足

随着群众体育的健康发展,黑龙江省农村体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陈旧、落后的传统观念是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薄弱,意识不到体育活动的重要性,对参与体育活动和劳动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因此导致了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因不足。通过对黑龙江省各乡镇农村的走访调查得知,大多数的农民对体育不够了解,认为参不参与体育活动都无所谓,传统的观念认为劳动就可以代替体育锻炼。在闲暇的时候,农民通常在家看看电视或同周围的人打打麻将、扑克等。从表1可以看出,在闲暇时间农民看电视的人数最多,占58.24%,其次是打麻将、打扑克的,占56.59%。有45.60%的农民认为劳动能够代替体育锻炼(见表2),另外,在走访调查中了解到,还有一部分农民认为“无病即健康”,认为平时没有病就是一种健康的状态,不需要进行什么体育锻炼,认为劳动就能够代替体育锻炼。从而,大部分的农民把闲暇的时间浪费掉了,并且养成闲暇时间打麻将、打扑克进行赌博等不良习惯,形成了不好的风气。

3.2.2 农民经济收入低,地方财政对农村体育支出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均收入也不断提高,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也呈现持续上升的大好态势。随然黑龙江省农民经济收入不断增加,但还是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调查中了解到,黑龙江省农民年收入人均在5000元左右,一年的全部收入除了吃、穿、住、看病等必须消费外,所剩无几,这已成为制约农村体育发展的经济因素之一。农民没有过多的收入,不可能、也不愿意在体育活动方面有什么消费。从表3可以看出,有83.51%(90.65%;86.26%;73.62%的均值)的农民年收入大部分都用在了衣食住行上,用在文教体娱乐方面的消费很少。地方政府财政对农村体育发展的支出,主要体现在农村体育经费的投入、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但调查统计显示(见表4),大多数农村是没有相应的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大多数的农民进行体育锻炼主要选择在自家附近的路上、路边或空地,自家住宅前后进行,也有一部分农民住在离学校较近的地方,他们会选择去附近学校的体育场地进行锻炼。但是有一部分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都是比较单一,比较陈旧,有的甚至坏了不能得到及时的维修,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一个是地方政府相关机构、学校领导方面不够重视,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地方体育经费的不足,导致没有钱去做这些事。条件好的乡镇,体育设施现对完善的地方,农民会选择固定的体育活动场所进行锻炼,但这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占的比重很小。

3.2.3 农村体育相关的组织机构职能缺失、不够健全

政府相关体育组织机构、协会是开展群众体育的主要发起者和组织者,也是国家出台相关群众体育政策的主要宣传者[2]。1995年国家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距今已经实施16年了。但通过调查得知,57.14%的农民群众并不知道,没听说过,不了解《全民健身计划纲要》,30.22%的农民群众听过,不了解,12.64%农民群众听过,并且了解一点(见表5)。可见,地方相关机构对体育相关政策,体育知识的宣传是远远不够的。通过走访、实地考察得知,黑龙江省大多数乡镇农村的体育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县级主管体育机构是文化广电旅游局,县级的体育机构相对比较完善,有武术协会、乒、羽协会、篮球协会等等。镇级的体育机构主要是综合文化站,至于其它的体育协会、俱乐部之类的体育组织很少,甚至没有,农村更是什么也没有了。走访中了解到,农村体育开展好点的乡镇,体育相关机构每年会举行以村为代表的篮球赛、单项的乒乓球赛等体育活动,例如:富裕县的二道湾镇,一年一次农民篮球赛,每年还有单项的羽毛球、乒乓球、象棋比赛等,齐齐哈尔市梅里斯区达呼店镇下面的土房子等村会在农闲的时候以村为单位进行秧歌比赛等等。但是大部分的乡镇没有相关体育机构组织群众进行什么体育活动和体育赛事,没有举办过全民运动会等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有的地方每年可能举行一次或两次体育比赛,有的甚至没有。即使举行过体育比赛和体育活动的乡镇,参与这些比赛和活动的也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农民,大部分农民甚至不知道有这种比赛或活动。以上调查充分表明,政府相关机构组织并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职能作用,大多数地区缺少相关的体育组织机构来带动地方群众体育的开展。

3.2.4 农民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单一

农民参与体育运动项目基本上限于散步、跑步,棋牌活动,篮、排、足球等传统项目(见表6)。但这些项目的普及度并不高,长期以来,传统的项目在农民看来缺乏趣味性,比较单调乏味,没有兴趣参加。在冬天有些乡镇农村农民在家附近有水的地方,他们会去打打冰陀螺、滑滑冰车等趣味性的活动,但这种冬天为数不多的的活动项目,随着农民家家户户条件的变好,都安上了电视,更多的是待在家里看看电视、打牌、聊天等,冬天根本就不进行体育活动。因此,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已不足以满足吸引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制约了当地农村体育的发展。

3.2.5 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通过调查得知,黑龙江省大部分乡镇农村是严重缺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有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乡镇也就是1-3个,所占乡镇总人口的比例很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缺乏,必定会影响到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实效性,制约了农村体育健康快速发展[3]。近几年,黑龙江省部分城市进行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并且有一部分人取得了相应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但大部分都是二、三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级和一级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很少,虽然有一部分人取得了证书,但是大多数有证书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都是兼职的,平时并没有深入到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因此,农民参与体育活动根本并没有得到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指导,都是比较盲目的。他们不知道体育锻炼的方法,不知道应该根据自身情况参与哪些运动项目,更不知道运动负荷达到多少是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缺乏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必定会影响到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实效性,同时也制约了农村体育健康快速地发展。

3.3 当前农村体育开展的有利因素分析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使得农民对文化教育、体育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加,经济发展了,农民收入提高了,这样为发展农村体育提供了基本的经济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广泛开展农村体育,对于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有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农民人口占总人口的65%左右,农村体育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体育事业的整体发展[4]。农业是我国的基础,农业也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对农民群众的身体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只有不断的增强农民体质,他们才更有精力投入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国家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大力发展群众体育,改善农民群众的健康状态,增强农民体质,培养农民群众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我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5]。

4 对策

4.1 加强普及体育科普知识以及相关政策的宣传,提升农民体育意识

加强体育知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宣传,营造良好的健身氛围是提高农民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根据黑龙江省各乡镇农村的实际情况。地方政府可以实行定期体育下乡活动或利用地方媒体为农民群众讲解、宣传体育知识以及相关的政策,让农民意识到传统的体育观是错误的。只有提高农民的意识才能使农民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有效发挥,同时,地方政府要加强学校体育的建设管理,学校体育对培养人们终身体育有巨大的影响,以此为农村体育今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4.2 提高农民收入,加大政府对农村体育的经费支出

随着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已经对地方经济产生了很大影响,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对地方经济的发展也是一笔无形的财富,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加大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增收途径多样化,扩大农民群众对文化、教育、体育等方面的支出。同时,地方政府应该把农村体育的发展列为地方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部分。体育场地、设施器材是发展农村体育的物质基础,也是农民群众从事体育活动的基本保障。因此,地方政府相关部门机构应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加大体育经费支出,完善乡镇农村的体育场地设施建设。

4.3 强化政府相关机构职能,完善体育组织网络,引领农村体育快速发展

地方政府部门要依据各自实际状况制定不同层次的群众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要充分运用行政、法律、经济和竞赛手段,切实发挥对群众体育事业的领导、协调、监督作用。县体育机构及乡镇体育机构作为一个地区农村体育发展的领导机构,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定期举办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这样可以大力宣传体育,积极配合《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实施。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广大群众的“终生体育”观念,充分调动农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从而带动地方农村体育快速发展。各地政府应建立健全各级群众体育组织体系,组建一些不同规模的体育组织,例如:体育俱乐部、体育指导中心、各种体育协会等。

4.4 转变体育活动开展方式,创新体育运动项目

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传统的体育项目及体育活动开展方式已不能激起和满足农民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欲望,导致了一部分农民群众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因此,各乡镇农村地方相关政府机构应与时俱进,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打破常规,创新一些以娱乐性、趣味性、保健性、表演性为主导的体育项目。在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上要灵活多样,可以在农忙季节大部分农民在田间耕作时,在田间结合实际,组织举行一些趣味性的体育活动,使农民群众时刻都能感受到参与体育活动的乐趣,并且能够提高农民的生产效率。

4.5 提升体育运动的专业性指导水平,营造良好、健康的体育活动氛围

黑龙江省大部分乡镇农村农民进行体育锻炼是盲目进行的,他们对体育知识不了解,参与体育活动基本处于“无人指导”的现状,80%左右的乡镇农村严重缺乏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因此,在国家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背景下,地方相关政府机构应出台相应政策来吸引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进入基层工作,为农民提供专业性的体育指导,使农民科学的、健康地从事体育活动,避免盲目的进行体育活动给农民带来的伤害,努力营造良好的、健康的体育活动氛围。

参考文献

[1]王剑生.全民健身体育指导[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2]王科明.影响辽宁省农村体育发展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2-9.

[3]张新华,王城民,杨丽华.齐齐哈尔市农村服务体系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0(6):84-86.

[4]黄爱峰.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体育发展思考[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6):14-19.

黑龙江省农村客运问题分析 篇8

关键词:黑龙江,农村客运,城乡一体化进程

一、黑龙江省农村客运发展现状

(一) 农村客运基础设施现状

结合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2004年交通部给予黑龙江特殊的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 黑龙江加快了通乡、通村公路建设的进程, 全省共投资4000万元, 建成乡镇客运站106处, 村屯停靠站513个, 广大农民候、乘车条件得到改善。

(二) 农村客运网络建设现状

根据黑龙江省通乡、通村公路的建设进程,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对旅客的流量、流时、流向开展调研基础上,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 各地发展农村客运的规费给予减免, 降低了农村客运班车的运营成本, 提高农村客运经营者的积极性。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将道路客运行政许可权限按行政管辖范围划分, 使原来的三级或二级审批变为一级审批, 简化了审批手续, 极大地缩短了审批时间。

(三) 农村客运抗风险能力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出台后, 将承运人责任险作为强制险种, 黑龙江省运管局通过招标的方式确定了中国财产保险公司黑龙江分公司为黑龙江独家承运人责任险承保单位, 农村客运班车只需60元/座, 年即可获得最高10万元/人的赔偿, 同时, 各地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通过营运客车年度审验严格把关, 使农村客运承运人责任险投保率达到90%以上, 农民乘客利益得到了保障。

(四) 农村客运服务质量

随着通乡、通村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 2006年度全省更新车辆近一千台, 使运力结构得到了优化;加强了站务管理, 在搞好硬件建设的同时, 更注重人性化服务, 对新建和改造的乡镇客运站待发车停车场进行了混凝土硬化, 消除了马路停车现象, 站内配备了电视机、饮水机、卫生保健箱等必要的服务设施, 改善了旅客候乘条件;加强了客运从业人员的管理, 严格按照“三优”、“三化”服务规程操作, 客运从业人员实行着装上岗、挂牌服务。

(五) 农村客运市场秩序和安全状况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发挥行政管理职能, 加大了对农村客运市场的监管力度, 依法对无牌无证经营, 利用拖拉机、农用运输车、机动三轮车和货车从事客运行为进行取缔, 严厉查处了私自转让经营权、超范围经营、超员载客、违规载货、违反价规、倒客宰客等违规经营行为, 有效地净化了市场环境, 维护了农村客运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同时按照交通部“三关一监督”的要求,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了农村客运市场的安全管理, 在车辆技术、安全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严格把关, 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

二、黑龙江省农村客运中存在的问题

(一) 客运组织化程度较低

全省农村客运84%线路经营权掌握在个体经营户手中, 运输企业仅有的16%份额大多也是采取挂靠经营的管理模式, 名为企业, 实为个体, 经营业户的过多过散, 导致市场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欺行霸市、违价、超载、拖线行驶等行为给道路客运的规模化经营和规范化服务带来了许多困难。

(二) 农村客运的发展滞后于公路建设

农村客运的发展滞后于公路建设, 一方面是个别交通主管部门领导对发展农村客运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公路工程竣工的时间掌握不准, 对新开通的公路沿线客流还缺乏足够的调研, 延误了通车时间;另一方面是由于受政府部门各项工作指标限制, 为农村客运经营者减负等优惠政策落实不到位, 经营者投资农村客运积极性不高。

(三) 客运场站得不到有效利用

黑龙江省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和改造农村客运场站, 其目的是改善农民出行条件, 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然而, 很多农民为图方便采取议价乘车而不进站候车, 致使一些场站闲置, 加之当地运管部门的人员和经费较为紧张, 管理起来鞭长莫及, 乡镇客运站自身所收取的站务费和副业收益只够维持人员开支, 站舍的维修维护、增加服务设施等所需资金来源得不到落实, 不能充分发挥客运站应有的服务功能。

(四) 安全隐患比较突出

农村客运市场上的老旧破车还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一些经营者为减少资金投入, 将干线上淘汰下来的车辆补充到农村支线上, 车辆的安全性、技术性达不到营运要求。

(五) 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农村客运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大都缺乏系统、严格的岗位培训和职业道德教育, 一些地方在培训上流于形式, 导致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

三、黑龙江省农村客运发展对策

(一) 加强领导、合理规划

1. 要加强组织领导。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把农村客运网络化建设工作作为重要任务, 建立由交通局“一把手”挂帅, 相关部门业务骨干参加的领导机构, 深入一线检查指导农村客运工作, 定期汇总, 总结情况、查摆问题、及时纠正。要做好与政府及相关横向部门的协调, 取得他们的大力支持, 使“村村通客车”工程涉及到土地占用及配套手续等问题尽快得以解决。

2. 要科学编制发展规划。

编制农村客运发展规划是发展农村客运的前提。黑龙江省农垦局目前有2154个行政村, 农业人口120万人。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站点、线路规划时, 要开展深入细致的调研的工作, 了解当地群众需求, 对各乡镇、村屯常住与流动人口、经济发展状况、客运场站实际功效、原有车辆布局以及旅客流量、流向等情况进行实地考察, 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此基础上, 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规划。要按照“路、站、运”一体化的原则, 将“村村通客车”工程与公路建设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共同使用建设资金, 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路、站、线、车的合理布局。

3. 要建立目标责任制考核机制。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将工作目标进行分解, 层层签订责任状, 实行奖惩制度, 定期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 并将考评结果作为交通投资倾斜政策的依据之一, 确保“村村通客车”工程顺利实施。

(二) 加大投入、筑棚建站

1. 把乡镇客运场站建设由行业行为上升到政府行为。

农村客运场站建设涉及面广, 困难很多, 是一项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 要把这一造福于民的事情办好, 交通部门力争取得政府的支持, 由地方政府牵头去抓, 这样既可以充分调动政府的积极性, 又可以为黑龙江农村客运场站建设工作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

2. 积极拓宽融资渠道, 筹划建设资金。

首先搞好农村客运场建设, 资金是关键。要采取“省里投资、政府补贴、地方自筹”的办法, 来解决农村客运场站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 吸引各方资金, 鼓励社会办站, 为黑龙江农村客运场站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三是对于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 要在市县初步规划的基础上, 制定全省统一的建设规划, 要做到布局合理, 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 充分满足农民出行的需要, 要量力而行, 立足长远, 稳步推进, 避免盲目建设的造成的不必要浪费, 今后新建和改建的农村公路要把农村停靠站的建设纳入其中, 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四是积极探索, 改革乡镇客运站经营管理模式, 由于乡镇客运站客流有限, 单靠客运站主营收入很难维持生计, 因此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新的经营和管理方式, 采取国有民营、民建民营、代办站等形式, 缓解乡镇客运经营困难的问题

(三) 调整结构、优化环境

1. 调整运输组织结构, 推进公司化经营。

农村客运由于经营分散、组织化程度低、抗风险能力弱、内部恶性竞争激烈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农村客运的发展。为此,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对农村客运进行必要的优化组织、合理分工, 针对农村客运普遍存在的长、短途客运交叉, 出租车与班车客运交叉, 农用车、拖拉机、畜力车、人力车参与农村客运的情况, 在征得地方政府同意和支持的情况下, 进行有效地规划调整, 改变农村客运市场经营主体过多、过散的问题, 提高发展质量, 保证农村客运的协调、健康发展, 为农村客运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2. 调整运力结构, 提高客运质量。

在农村客运运力结构调整工作中,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本着满足市场需求、适度超前发展的原则, 引导农村客运车辆向方便型、适用型、安全型、舒适型方向发展。

(四) 因势利导、立足发展

1. 减免运输规费, 调动农村客运经营者的积极性。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对农村客运要坚持多予少取的原则, 针对农村客运收入低、效益差的特点, 在规费征收上要尽可能地给予照顾和支持。

2. 简化审批手续, 鼓励和引导各种经济成分投资农村客运。

各级运管部门要进一步开放农村客运市场, 鼓励社会兴办、开发农村客运。

(五) 强化管理、规范服务

1. 强化农村客运市场监管, 维护市场秩序。

农村客运具有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多年来, 由于行管部门的管理力量不足, 市场监管不到位, 致使农村客运市场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种情况,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要结合黑龙江省开展的清理整顿客运市场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 切实维护好农村客运市场秩序。

2. 强化农村客运安全管理, 确保运输安全。

维护市场秩序, 保持市场稳定, 要树立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加强行业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行业管理和服务质量。

道路客运是一个“窗口”行业, 服务质量的高低, 决定着道路客运行业的兴衰成败, 因此,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在加快农村客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深度的同时, 加强行业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农村客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梅.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及战略分析[J].建筑机械, 2006 (6) .

[2]刘迎春.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集团经济研究, 2006 (4) .

[3]张兆成.发展农村客运之我见[J].交通企业管理, 2007 (3) .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问题研究 篇9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 其农村人口占全省人口总数的46%左右。由于大多数农民家庭自有资金有限, 他们在生产、生活中, 尤其是在春耕、施肥季节和遭遇自然灾害、病虫害时都需要外部资金的支持。虽然单户农民所需资金量不大, 但由于黑龙江省农户数量多, 其总的需求量就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数目。近年来,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该省农业也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对外部资金需求量大。总结黑龙江省农村金融需求现状, 有以下三方面特性:

(1) 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及发展非传统农业的需求决定了农民对资本的迫切需求。 (2) 农民的低收入和抵押品缺乏导致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 (3) 非正规金融的贷款利率明显高于正规金融。同时, 高收入农户愿意和实际接受高利率的比重大大低于低收入农户, 说明低收入农户看中的主要是贷款的可得性。

二、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分析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 金融供给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金融机构贷款;二是财政支持;三是农民自身资金的积累。由于财政支持力度有限, 农民自身积累增长缓慢, 对农业生产的金融支持主要来自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此, 在本文中, 金融供给主要是指各类金融机构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黑龙江省为农业提供贷款的唯一政策性银行, 但由于其资金来源渠道少、业务范围狭窄等原因使其支农作用有限。国有金融机构商业化改革之后, 农业银行大量收缩在我省农村地区的分支机构, 同时, 贷款权限从基层收缩, 农业贷款比重大幅缩减。中国邮政储蓄是在我省农村领域网点最多、分布最广的正规金融机构。近年来, 由于邮政储蓄存款利率较高且风险小, 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将资金存入。但邮储银行的存款只有很少一部分以支农再贷款的形式返流农村, 绝大部分都用于非农产业的发展。此外, 由于农村信用社资金有限, 加之基层营业网点收缩, 农业信贷资金投放总量难以扩大。目前, 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具有以下特性:

1.农村经济的弱质性和高风险性是农村正规金融供给面临的最大瓶颈, 也是国有商业银行退出县以下农村贷款市场的主要原因。

2.正规金融机构的啄序问题 (1) 使得大部分中低收入农户无法从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

3.农村非正规金融长期存在。据调查, (2) 农村每年有高达50%的借贷来源于非正规金融机构。

三、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求现状

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各项存款, 存款资金被看作是农村经济产出的价值符号;农村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主要是各项贷款, 贷款被看作是农村经济投入的价值反映。从表1看出, 2004—2008年, 我省农村存贷款总额虽逐年增长, 但存贷差也在逐渐拉大。该期间, 所有年份均为资金净流出, 且呈放大趋势。

表2说明农村存款占金融机构存款的比重相对稳定, 农村贷款比重有所提高, 但相对于存款而言, 信贷资金仍然外流。表1黑龙江省农村信贷资金存差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统计年鉴。

四、利率模型分析

利率水平问题一直是农村金融服务中讨论的关键, 以往的观点认为农村地区缺乏资金, 农民收入水平不高, 向农户应提供低息贷款。但是, 在政策性低息水平下的结果是:信贷资源被收入水平较高的“精英阶层”获得, 真正需要借款的低收入者无法获得信贷;商业性金融机构在低利率水平下无法保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不得不退出农村信贷市场;金融机构对农村信贷的减少, 使资金流向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城市地区。从该分析看出, 农村利率抑制是农村资本外逃的重要因素。要控制农村资本外流, 放开农村贷款利率水平成为一种选择。下面, 我们将通过建立利率模型来分析放开农村利率水平的理论支撑。

(一) 供给模型分析

1. 前提假设

(1) 两个金融市场:农村和城市。

(2) 资本不是被分割的, 即在农村和城市两个市场上资本获得同样的报酬。

(3) 两个金融市场是充分竞争的, 即金融机构不存在超额利润。

2. 模型分析

两金融市场有方程如下:

其中, D (D*) 、r (r*) 、r° (r°*) 、w (w*) 、L (L*) 分别为农村 (城市) 市场的信贷量、贷款利率、无风险利率、金融服务人员的工资和数量。

两式两边分别除以D、D*得:

设w=n w*, s=ms*则 (4) 式变为r-r*=w*·1/s*· (n/m-1) 。由于在农村市场上贷款数额小、客户数量也存在限制, 因此m为小于1的数;由于我国特殊的“二元结构”城乡间工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在银行系统内部员工工资一般受业绩水平的影响, 所以n为小于或等于1的数。

则有当 (n/m-1) >0时, r>r*, 即农村市场的贷款利率高于城市。实际中, 由于在农村市场上贷款数量有数额小、客户数量少的特点, 因此m值相对于n值来说会远远小于1, (n/m-1) >0成立。当银行系统内部员工工资统一界定即无城乡差异时即n=1, 该关系式也成立。因此 (n/m-1) >0的关系总可以成立。

r=r*+w*·1/s*· (n/m-1) , 其中“w*·1/s*· (n/m-1) ”为农村市场贷款相对于城市来讲所要求的利率溢价部分。因此, 要抑制资本向城市地区流动, 农村贷款要求获得相应的利率溢价。随着农村资本外流的逐渐减少, s*和s的差距逐渐减小, m值将随之增大直至接近于1, (n/m-1) 的值将逐步降低直至为零 (此时r=r*) 。由此, 农村贷款利率也将逐步降低, 直至达到与城市持平。贷款成本的降低反过来有利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形成良性循环。

上述分析从供给角度说明, 要想减少农村金融机构的啄序问题, 现阶段放开农村市场贷款利率是抑制农村资本外流的一选择机制, 这也为之后的农村贷款成本逐渐降低提供了基础。

(二) 需求模型分析

1. 前提假设

(1) 农民的生产函数为Y=f (K, L, F) , 其中, K为资本投入, L为劳动力投入, F为土地投入。

(2) 初始条件为:资本投入K=0, 即生产函数为Y=f (L, F) =A, 其中A为农民仅投入劳动和土地是的最大产出水平。

2. 模型分析

农民借入资本D后, 产出变为Y=f (K, L, F) = (1+k) K+w·△L+A,

其中 (1+k) 为资本的边际收益;w·△L为在获得资本后, 由于劳动力投入增加所获得的报酬。设农村市场上的贷款利率为r, 则贷款在农村市场有需求的条件是:f (K, L, F) -f (L, F) > (1+r) K, 即有贷款情况下新增收入要大于贷款成本, 即有 (1+k) K+w·△L> (1+r) K即:w·△L/K>r-k该条件是贷款可以偿还的没有策略性违约风险的需求条件。该条件说明农村贷款利率提高首先取决于借款人是否可以增加收入, 同时, 取决于借款人是否愿意用获得贷款后的一部分劳动产出支付高于资本边际收益的贷款溢价。

根据上面所述, 在较高的贷款利率水平下, 我省农村市场是否有需求取决于两个因素:

一是资本的边际产出 (1+k) 。由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可知, 在资本数量较少时, 资本的边际产出较高。对缺乏资本的低收入农户来讲, 我省农村地区存在着较多增加少量资本投入就可获得较高报酬的投资机会, 因此 (1+k) K值较高, 贷款需求也相应较高。

二是农民是否愿意牺牲自己的闲暇, 投入更多的劳动与资本结合。在我国农村地区, “隐性失业”大量存在, 在我省尤为突出, 农民在一年中闲暇时间大概占1/3左右。当农民获得可以充分就业的“机会”时, 劳动力与资本的结合成为必然, 因此w·△L值相应较高。这就为 (1+k) K+w·△L> (1+r) K成立打下基础。

上述分析从需求角度说明:较高利率的贷款在我省农村市场上也有较强的需求基础, 贷款的增加将会使农民增加收入成为可能。

五、结论

由于农村金融供给与需求存在严重的不协调, 农村资本外流成为制约黑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瓶颈。通过上述利率的供给和需求模型分析我们得出, 放开黑龙江省农村市场的贷款利率水平, 放宽农村信贷市场准入条件, 将有利于增加农村地区的信贷供给。农村资本的回流也将为日后农村贷款成本的逐渐降低带来可能, 从而使农村地区走出“资本恶性循环”, 促进黑龙江省新农村经济建设。

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的农业大省, 农村经济发展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然而, 在目前黑龙江农村经济中, 金融供给与需求不相协调, 农村资本外流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通过建立利率模型, 从黑龙江省农村金融供给和需求现状出发, 试图为控制农村资本外流提供一种选择机制, 从而促进黑龙江省农村经济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村金融,利率

参考文献

[1]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2]于嘉.黑龙江省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经济师, 2010 (10) .

[3]严浩坤.中国跨区域资本流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 2008.

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分析 篇10

黑龙江省是全国农村饮水困难的重点省份之一,农村饮水存在水质性地方病、水量不足、取水不便及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农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1 农村饮水安全的概念

饮水安全是指人人都可以及时、方便、经济地获得满足清洁和健康要求的生活用水的一种社会状态[1]。根据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和国内外对饮水安全的基本要求,水利部和卫生部制订了《农村饮水安全卫生评价指标体系》,将农村饮用水分为安全和基本安全2个档次,水质、水量、方便程度和保证率4项指标进行评价。在水质方面,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要求的为饮水安全;符合《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要求的为饮水基本安全。在水量方面,每人每天可获得的水量不低于40~60 L为安全(我省为45 L);不低于20~40 L为基本安全(我省为25 L)。在方便程度方面,人力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10 min为安全;取水往返时间不超过20 min为基本安全。在保证率方面,供水水源保证率不低于95%为安全;不低于90%为基本安全。上述的4项指标作为饮水安全评价的标准,只要其中有一项低于安全或基本安全最低值,即为饮用水不安全。

2 农村饮水安全总体状况

饮水水质超标、水量缺乏是我省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问题。饮水水质超标包括天然水质超标和人为水污染造成的水质不达标,天然水质超标包括高氟、铁锰等物质超标及硒、碘等物质缺少,人为水污染造成的水质超标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水质超标,主要是亚硝酸盐超标、细菌污染等。农村饮用氟、铁、锰超标的浅层地下水,引发氟斑牙、氟骨症、大骨节、大粗脖、克山病等疾病,大肠杆菌超标引发肠道病、皮肤病等疾病。另外,还有一些分布在山前台地、丘陵漫岗区的自然屯,由于饮水井出水量小,旱季甚至全年用水紧张,往往是缺水型和水源病型饮水不安全同时存在,甚至多种地方病同时在一个村屯并存。

截止到2008年底,全省农村人口总数2 136.32万人(包括农垦和森工系统人口),其中集中式供水人口总数1 265.00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总数871.32万人,分别占59.2%和40.8%。自来水普及率45%。

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数950.7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44.5%。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中,水质不达标有665.51万人,占70%;水量不达标人口有114.09万人,占12%;方便程度不达标人口有28.53万人,占3%;水源保证率不达标人口有142.61万人,占15%。

水质不达标中,氟超标不安全人口有133.10万人,占水质不安全人口20%,占饮水不安全人口14%;铁、锰超标不安全人口有379.41万人,占水质不安全人口57%,占饮水不安全人口39.9%;其他水质不安全人口有153万人,主要是缺硒、缺碘以及饮用污染水等,占水质不安全人口23%,占饮水不安全人口16.1%。预计到2010年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85%;2020年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95%;2030年农村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3 饮水安全问题分布特点

3.1 饮用氟超标水人口

水中氟化物含量1.0 mg/L为饮用水标准上限值,超过该值即为高氟水。长期饮用高氟水,会产生地方性氟中毒,包括氟斑牙和氟骨症等[2],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省饮用氟化物含量大于此标准的农村人口达133.10万,占饮水不安全人口的14%。饮用高氟水的不安全人口主要分布在松嫩低平原区,集中分布在我省西部绥化、大庆和齐齐哈尔的部分县份,饮用高氟水人口占全省饮用高氟水人口的87%,属于高氟水重灾区。其中大庆市的肇州、肇源所占比例都达到40%以上,绥化市的肇东甚至达到70%以上。

3.2 饮用铁锰超标水人口

微量的铁和锰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规定,铁含量≤0.3 mg/L,锰含量≤0.1 mg/L。但饮用水中含有超量的铁和锰,会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危害。据有关专家研究,人们每天食用粮食、蔬菜即可满足铁锰的需求,希望饮用水中的铁锰是越少越好。铁、锰过量摄入对人体有慢性毒害作用,人体铁的浓度超过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时,就会形成沉淀,致使肌体发生代谢性酸中毒,引起肝脏肿大,肝功能损害和诱发糖尿病。锰的生理毒性比铁严重,据新近研究发现,过量的铁、锰还会损伤动脉内壁和心肌,形成动脉粥样斑块,造成冠状动脉狭窄而至冠心病。饮用铁锰超标水的人口绝对数量与所占不安全人口的相对比例在空间上的分布具有明显的一致性,这表明饮用铁锰超标水的人口相对集中,主要分布在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及小兴安岭山前台地,集中分布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绥化、大庆、伊春、佳木斯、七台河的部分县。铁、锰超标不安全人口有379.41万人(其中铁超标占78%),占水质不安全人口57%,占饮水不安全人口39.9%。其中绥化市的绥棱、庆安铁锰超标所占比例高达100%。

3.3 饮用其他水质不安全人口

其他水质不安全人口153万人,占水质不安全人口23%,占饮水不安全人口16.1%。主要是缺硒、缺碘以及饮用污染水等,其中地甲病,占水质不安全人口1%;大骨节病,占2%;克山病,占1%;饮用Ⅳ类及超Ⅳ类污染地表水,占1%;饮用细菌学超标、饮用未经处理的浅层地下水,占4%;饮用污染严重未经处理的地下水,占8%;饮用其他水质超标水(主要为亚硝酸盐超标),占6%。饮用水中因人为污染导致的水质超标即为污染水。饮用污染水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严重,除了会导致常见疾病外,饮用重金属、亚硝酸盐、有机物污染的水会导致癌症。此类不安全人口在全省分布分散。

3.4 水量缺乏人口

季节性缺水,饮用水水量缺乏,给农村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全省农村在水量、保证率、方便程度方面饮水不安全的人口有285.23万人,占饮水不安全总人口的30%。主要分布在位于松嫩高平原、大小兴安岭山前台地等山丘漫岗贫水地区,分布分散。

4 饮水安全主要问题的分析

4.1 区域饮水安全问题差异显著、成因复杂

从我省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空间分布可知,区域饮水安全问题差异显著,这是由许多因素造成的,包括气候、水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

水质超标为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问题。高氟水地区,其原因与氟的特性以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密切相关。氟是一种活泼元素,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中,易溶于水,以浅层埋藏为主。在水循环系统中,氟盐的溶解是形成高氟地下水的主要原因,同时在有利于氟积累的低洼地形下,不利于地下水排泄的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有利于水体中氟浓缩的干燥气候条件下,易出现地下高氟水区。铁锰超标水的成因主要是沿江地区江水倒灌引起以及由于古地理环境、地貌、气候条件、地质构造和积盐作用共同导致的结果。污染水的主要原因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快速增长所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加速,未经处理的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大量排放;农业生产中大量地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固、气体废弃物排放等,导致点源和面源污染严重。水量缺乏、保证率低的主要原因是降水量少而且不均、水源缺乏,山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经济落后及供水设施缺乏等。

4.2 污染是影响饮水安全的主导因素

2008年黑龙江省主要河流松花江干流、嫩江、牡丹江水质以Ⅳ类为主,总体为轻度污染,全省河流普遍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城市下游江段和部分支流污染严重,主要污染指标为高锰酸盐指数。东部三江平原地区地表水水质现状较好,丰水期可满足水环境功能区Ⅳ类水质标准要求,但枯水期水质相对较差,为劣Ⅴ类水质,以有机污染为主,污染物为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生化需氧量。西部松嫩平原地表水水质大多为Ⅲ类、Ⅳ类,部分没有达到功能区水质标准,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总氮。水污染已不仅来自点源污染,还来自面源污染,主要污染物不仅有常规的细菌超标、常见有机污染、重金属污染,还增加了持久性有机污染(POPs)污染。我省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由发展而带来的水污染压力将呈增长趋势,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污染仍是影响饮水安全的主导因素。

4.3 缺乏饮水安全监测、应急预案及措施

对供水过程的有效监测、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和预案是饮水安全的重要保障。根据调查,为了取水、排水方便,我国许多化工厂沿江河(湖泊)分布,这种状况对饮水安全极为不利,一旦发生突发事件,极易造成大范围的水源污染,从而严重影响居民的饮水安全。2005 年吉化公司双苯厂爆炸造成的松花江流域重大水污染事件就是一起典型的突发事故,此事件充分暴露了缺乏应急机制的严重性。而且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状况出现频率增加,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水量缺乏。在20世纪80年代后,西部地区、东北部地区的极端干旱发生频率明显增加,极端的干旱气候,使得我省一些地区水资源严重匮乏,严重威胁着居民的饮水安全。

在供水过程中,从水源地、水厂、供水线路到终端用户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饮水安全的潜在因素。然而,当前在我省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必要的监测、检测设备和网络,使饮水水质监管不力,监测指标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对饮水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全省只是在城市和重点流域开展了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与评价,而在广大农村地区,由于水源地分布分散、规模小、水质水量不稳定,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难度很大。

4.4农村供水行业管理服务滞后以及较高电价、税收影响了饮水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

各相关部门在对水厂服务时仅限于收取相关费用,对镇级水厂进行不定时的监管,而对广大的村级饮水工程往往疏于监管。对水厂的水质安全检测、水费的规范收取和水资源的保护等方面,虽有一套完整的制度,但执行监督并没有到位。在少量城市周边的乡镇,集中供水设施重建轻管、只建不管的现象比较普遍,加之设施老化,管网破损,水量损失严重,收费困难,形成恶性循环。运行电价、税收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和运行管理。目前,我省农村供水用电价格是采用动力电价格,价格偏高,为1.05~1.25元/kWh,增加了供水成本。同时税收对工程建设成本也有一定的影响,据统计,税收占建设成本的(6%~13%),平均每处工程造价在37万元左右,税收大多为2.5~6.5万元[3]。

5 结 论

我省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西部地区最为严重,天然水质和人为污染导致的水质超标在全省范围内普遍存在,是饮水安全的主要问题。天然水质超标(高氟、高铁锰水等)的形成、分布主要与水文地质条件相关,大庆、绥化、齐齐哈尔的部分地区饮用高氟水人口绝对数量、相对比例都居于全省首位,属于高氟水重灾区;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快速经济发展是造成人为水污染的主要因素。西部贫水地区由于水量缺乏(包括保证率低、取水不方便)造成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占西部饮水不安全人口的40%以上,其主要成因为气候条件、经济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同时,应急机制、预案以及监测措施的缺乏与不健全,也是影响我省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因素。

摘要:根据黑龙江省农村饮用水安全现状,针对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总体分布特征、不同类型的空间分布特点、不同饮水安全问题(高氟、高铁锰、污染水、水量缺乏等)的成因及影响农村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农村饮水安全,水质超标,黑龙江省,现状分析

参考文献

[1]任伯帜,邓仁建.农村饮水安全及其对策措施[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5):11-17.

[2]秦钰慧,凌波,张晓健,等.饮用水卫生与处理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科学与工程出版中心,2002:105-254.

[3]黑龙江省水利厅.黑龙江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R].哈尔滨:黑龙江省水利厅,2008.

[4]董秋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的思考[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8,(9):82-83.

上一篇:统计质量指标下一篇:S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