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食品产业

2024-05-18

黑龙江省食品产业(通用6篇)

篇1:黑龙江省食品产业

关键词:绿色食品 产业集群 升级 路径

产业集群是指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公司及各种机构的集合。其具有产业属性和地理集中特性。越来越多的国家把产业集群做为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式,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和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战略方式,同时也是解决“大企业病”的有效方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根本特征和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作为在高度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形成的产业网络具有接近市场的便利,也具有技术创新的便利和强劲动力,从而大幅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也使产品的质量不断提升。这种在地域上相对集中、专业分工高度细密的产业集群所具有的产业竞争力,是“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以及在地域上相对分散的生产方式都无法比拟的。

发展产业集群与提升综合竞争力

产业集群是创新因素的集聚和竞争动力的放大。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曾经发现,集中在一起的厂商比单个孤立的厂商更有效率。这种存在于行业内部而非个别厂商内部的规模经济效应被称作外部经济效应。按照传统的贸易理论,贸易能够开展的原因在于贸易各方在成本上所拥有的比较优势,比较优势的取得受制于外生的自然禀赋和技术条件。而新贸易理论学者认为, 在市场与分工交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内生绝对优势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在竞争中,自然禀赋以及先天技术条件所带来的成本上的优势地位正不断地受到来自于技术创新以及在竞争中产生的竞争优势的冲击而不断下降,竞争的结果不是取决于资源的丰裕与稀缺,而是取决于使用资源的效率, 即生产率的高低。产业集群现象,引起了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产业组织、国际贸易理论等领域的研究兴趣,由此形成了对产业集群新的观点。以研究竞争优势、竞争战略著称于世的学者迈克尔•波特认为,产业在地理上的集聚, 能够对产业的竞争力提升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从世界市场的竞争来看,那些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品,其产业内的企业往往是群居在一起而不是分居的。Porter指出:群聚区能够提高生产率,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公司改革的动力,促进创新,能够促发新企业的诞生。产业集群对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有以下影响:

(一) 产业集群对提高生产率的影响

同一个产业的企业在地理上的集中,能够使得厂商更有效率地得到供应商的服务,能够物色招聘到符合自己意图的员工,能够及时得到本行业竞争所需要的信息,能够比较容易地获得配套的产品和服务。这些都使群聚区内的企业能以更高的生产率来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有利于其获得相对于群聚区域以外的企业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 集聚对产业创新的影响

产业集群是新企业诞生的孵化器。由于集中的顾客群降低了设立新企业的投资风险,投资者容易发现市场机会。在产业集群的地方工作,创业者能更容易地发现产品或服务的缺口,受到启发建立新的企业。再加上产业集群区域的进入障碍低于其它地区,所需要的设备、技术、投入品以及员工都能在区域内解决,因而开办新的企业要比其它地区容易得多。企业所需要的客户、市场信息,创业者可能在新企业成立之前就已经具有了。集聚对创新的贡献还在于同行业之间的非正式交流。这种非正式的交流往往不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实现的,比如,不同公司员工之间面对面的.接触、工作之余时间的聊天等,使得不同的思想不断在交流中相互碰撞产生新的火花。

(三) 集聚对产业竞争的影响

竞争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集聚带来了竞争,加剧了同行业企业间的竞争。竞争不仅仅表现在对市场的争夺,还表现在其他方面。同居一地,同行业相互比较有了业绩评价的标尺,也为企业带来了竞争的压力。绩效好的企业能够从中获得成功的荣誉,而绩效差甚至平庸的企业会因此感受到压力,比较产生了激励。然而企业通常都把竞争对手看作一种威胁,总是在想方设法战胜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或者防止竞争对手的进入。然而竞争对手的存在是有积极意义的。Porter在《竞争优势》中论述道:竞争对手的确会带来威胁,然而许多行业中合适的竞争对手能够加强而不是削弱企业的竞争地位。“好的”竞争对手能够有助于企业增加持久的竞争优势以及改善所处产业的结构。

集聚增强了竞争,竞争同时也提升了产业集群区的竞争力,使得企业之间的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展开竞争。竞争的结果不是一种“零和博弈”而是一种“正和博弈”,竞争者为了更强更好而不断地从对手那里得到信息和激励,不断地改进管理,以更加有效的方式组织生产,不断地发现新的市场机会。竞争的结果是,产业群聚区内的企业比起那些散落在各个地方的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更容易通过竞争进入这一行业的前沿地带。

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近年来,黑龙江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绿色食品从无到有,品种、数量、质量均列全国首位,成为全国绿色食品生产第一大省,为中国绿色食品的摇篮和基地。

从黑龙江省产业集群发展的现实情况来看,众多绿色食品企业基本上是“聚而不集”,相互之间没有产业上的紧密联系。同时,它们根本没有发挥出“第一粒树种”的作用。西方经济学家番多(Pounder)把产业集群喻为森林,把关键性企业喻为第一粒树种。树种一旦落地,就可以长出一片森林。引至实际意即:第一个骨干企业建立后,就会很自然地产生出一批与其配套的企业。所以,多年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缺的是产业集群和产业集群所能带来的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的良好势头的形成,具备了成型的产业集群,将会是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黑龙江省绿色特色食品生产品类由1990年起步阶段的单一的原料种植向多品类、深加工方面拓展,产品已增加到养殖业、山特产品、乳制品、酒水饮品、蜂产品等14大类839个花色品种。截至底,黑龙江省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总量已达到1110万吨以上,比增长了9.5倍;实现产值327亿元,比19增长了8倍。绿色特色食品加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龙头企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全省销售收入3000万元以上的绿色特色食品骨干加工企业已发展到106家,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36家。黑龙江省的绿色特色食品生产已经形成了粮、油、乳、肉、蛋、菜、药、山特产、啤酒、饮料等产品的系列开发格局。

黑龙江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得较好,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比较优势不明显,区域优势没发挥出来。绿色产品行业规模小,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经济,产业竞争力不强。相对于东南沿海某些地区形成的产业集群,黑龙江有一定差距,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黑龙江省的绿色食品产业基本具备产业集群的条件, 因此,一方面要认清形势,看到机遇,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利用好机遇。

篇2:黑龙江省食品产业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绿色食品知识,从发展绿色食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满足不同阶层的食品消费需求,有利于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升级、提高在国内外的竞争力等角度,提高民众对发展绿色食品的参与意识。普及创造一种产业集群文化,营造产业集群氛围,培养企业文化认同,鼓励企业植根本地,不断延伸、扩大产业链条。聚集效应能否显现不但与产业本身在空间上的整合,更在于文化上的认同,自觉接受通过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逻辑。政府要尽快创造一种产业群文化使企业认识到植根本地实施产业集群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 发展以乳业、米业、大豆、山特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

这些产业在黑龙江具有一定的优势,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政府要为业已形成的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积极营造有利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和居住环境,推动和促进产业的群集。创造一个开放的、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提供公共服务,做一些提升生产要素质量的工作,如人员培训、提供信息等。政府要注意和利用区域分工,依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施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展优势产业。运用财税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快速升级;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促使决定性影响竞争力的高技术、高管理、高增值企业不断脱颖而出,持续健康成长。这将使绿色食品产业优势实现几何增长,从而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不断提升。信息引导,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发布政府产业发展导向,现有各类企业的基本情况,急需配套的上、下游产业,产品、技术或市场相关的行业以及可供选择的项目方面的信息。

(三) 建设好各种类型的开发区以及高标准绿色食品基地

提高对大项目、高新技术项目的承接能力,加速资本、技术、人才的聚集,发挥其对产业和企业的聚集效应。积极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为绿色食品提供强大支持。多建设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各类基地,特别是乳业、米业、大豆、山特产品等高起点、高标准的绿色食品基地。

(四) 培育发展区域经济体

打破行政界限,以市场为纽带,按照产业发展的特点,跨行政区域组织发展经济,培育区域经济体,促进产业集群发展。扶持发展中小企业。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政府可对某项产品实行不超过定价总额5%的补贴;对绿色食品产业实行小额补贴以弥补其经营性亏损;对一些规模有限、影响相对较小的企业直接免除政府债务;对企业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实行非专向性补贴;较大规模地增加对企业的科研补贴,在基础工业研究费用的50%或应用研究费用的25%之内,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篇3: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研究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物质。食品的安全、卫生与人类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都密切相关。绿色食品作为安全、优质、健康、营养的食品, 代表着食品未来的发展方向, 将成为人们未来消费的主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是适应农业结构调整、食品消费结构升级, 实现人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近年来,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实现快速发展, 主要指标保持稳定增长, 但在宏观管理、政策扶持、科技研发、品牌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不足。因此,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式亟待转变, 在加大政策扶持和科技研发力度的同时积极实施品牌战略, 以促进绿色食品产业更好更快发展。

二、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成果

(一) 总量及规模稳步扩大

近年来,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主要体现在企业总数、产品总数、总产量、年销售额以及产地监测面积五项指标中, 2000—2011年, 这五项指标的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6.9%、18.8%、23.9%、27.2% 和21.6% (见表1)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总量及规模稳步扩大, 逐步向支柱产业迈进。

资料来源: 《绿色食品统计年报》、黑龙江农业信息网、黑龙江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资料整理。

(二) 综合效益日益提高

绿色食品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明显, 售价比普通农产品平均高出20%~30%, 部分产品高出1倍以上, 80%以上的绿色食品企业实现了增效, 并带动农户增收20%~30%。2010年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及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分别为6210.7元和1100元, 而2011年这两项指标分别增至7590.7元和1669.8元, 农民人均绿色食品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从17.7%提高到22.0%。绿色食品收入已经成为黑龙江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体现在农业内部各部门的比例调整和产业布局调整两个方面。随着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市场机制的作用, 黑龙江省的绿色种植业、绿色养殖业、绿色加工业的比例趋向更为合理;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产业布局的调整, 有利于优势绿色食品的发展, 增强区域比较竞争优势, 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基地生产格局。如以五常为中心的绿色水稻产业带, 以呼兰为中心的绿色奶牛产业带和以大兴安岭为中心的山特产品产业带等都是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优秀成果。

传统农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施用农药, 引起土地有机质下降甚至板结, 导致湖泊水库和地下水的污染, 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绿色食品的生产和加工注重对产地环境质量和生产过程的监控。通过对以上两个环节的严格监控, 能够有效防止土地和农作物被污染, 形成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推动了黑龙江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有效的宏观调控

由于政府对绿色食品的开发缺乏宏观调控及科学规划, 导致企业布局盲目, 产业结构趋同, 产品开发深度不够, 市场和品牌开发滞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不够, 导致对绿色食品认证、生产及销售过程的监管出现各自为政、监管脱节的局面, 难以形成一体化的综合管理;另外还表现在政府对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尽管黑龙江省对绿色食品生产的专项扶持资金在逐年增长, 但与山东、河南、江苏等农业大省的扶持力度相比, 仍有差距。政府对中小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补贴、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缺乏明确规定, 且紧缩的货币政策使中小企业融资难度加大, 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降低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同时, 黑龙江省农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不高, 掌握现代农业技术能力差的现实问题。近年来, 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技术在农村中的推广, 但就目前的实施效果而言, 培训的数量和质量还难以达到现实的需求。

(二) 粗放式发展特征明显

从整体来看,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还没有摆脱依靠生产规模扩张, 以要素、资源消耗为主的增长模式。对科技研发投入不足, 导致市场上附加值较低的初级产品和初级加工产品比重过高, 而深加工产品的比重较低 (如表2所示) 。其中, 技术人员的增长率要小于投资额度和职工人数的增长率, 且技术人员在职工人数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可见, 现阶段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一般劳动力和资金的投入, 科技进步因素对产业发展的贡献度较小。

(三) 品牌杂乱与知名品牌少

尽管黑龙江省已经拥有“北大荒”、“完达山”、“九三”等多个知名度较高的绿色食品品牌, 但在品牌建设方面依然存在许多不足。重生产轻市场、重数量轻质量、重产品轻品牌的理念和做法导致许多企业在品牌认证后, 缺乏对品牌培育的高度重视, 因此品牌建设大多只停留在标志层面, 而没有进行深度开发和营销, 无法形成自己忠实的消费群体, 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另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品牌多而杂, 知名品牌少。目前全省绿色 (有机) 食品的注册商标近1000个, 一品多牌的现象大量存在, 且规模小的企业占有相当的比重, 这些企业占有较多的优质资源, 但往往定位于中低端产品, 市场影响力不足, 难于开拓区域以外的市场。在市场监管方面, 由于执法不严、宣传不到位等原因, 超范围使用、超期使用、假冒绿色食品标志的现象较为普遍, 这都造成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市场公信力的下降。

资料来源: 《黑龙江统计年鉴》 (2001—2011) 。

四、对策与建议

(一)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与政策支持

通过产业政策促进市场发展, 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资金支持, 促进基地认证、农业补贴、加大对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减轻企业负担、特别是税收压力, 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 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加强市场监管, 规范商标的认证与使用, 防止过量企业涌入、商标被滥用现象, 为生产经营者提供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依法规范绿色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 实行全过程监管, 保证绿色食品的品质并提高市场公信力;完善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 逐步理顺粮食价格, 使粮食价格特别是绿色食品的价格保持合理水平, 使农民能够获得较多收益。

(二) 增强科技因素在产业发展中的助推作用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式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强化科技因素的助推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多元化、多渠道科研投入体系, 强化对绿色食品生产的科技支持, 着力提高单产产量, 进而提高绿色食品的综合生产能力;通过产、学、研相结合,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组织开展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推广活动, 定期开展农村职业教育, 为农民提供免费培训, 调动农民学科学、用科技的积极性, 帮助农民及时掌握绿色食品的最新生产技术;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在绿色食品中的比重, 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

(三) 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

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 就必须制定和实施区域品牌战略。一是整合、延伸品牌, 通过吸引、整合弱小品牌, 做大做强知名品牌, 解决绿色食品的品牌多而杂的问题, 扩大知名品牌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二是科学定位、设计品牌, 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在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品牌理念等方面, 都要精心策划, 科学设计。在满足消费者消费偏好的同时, 突出黑龙江省“寒地”、“黑土”等生态环境优势。把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作为绿色食品品牌所承载的宗旨和使命, 孕育到品牌策划之中。三是精心保护品牌, 要以市场为中心, 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 维护、提升品牌的质量, 保持品牌的独特品质。四是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 宣传、推广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刊等媒体以及会展展销等平台, 把绿色食品的核心价值传递给消费者。

摘要: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至今, 已成为具有一定总量和规模、市场认可度较高、产业水平不断提升的新兴产业, 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用明显。在总结发展成果的同时, 针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 从宏观管理、科技创新以及品牌战略三个角度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运浩.中国绿色食品发展现状与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1 (6) .

[2]王德章, 李翠霞, 杜会永.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2011 (1) .

[3]刘彦, 邹家明, 陈秀华.黑龙江省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 2010 (4) .

[4]李英禹, 胡春娟, 郭鑫.黑龙江绿色食品品牌建设障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 2011 (7) .

[5]赵大伟.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发展、升级与制度优势——以黑龙江省为例[J].商业研究, 2008 (9) .

篇4:黑龙江省食品产业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分析;结论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An Empirical Study of Industri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Green Food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GONG Li-pingZHAO Da-wei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Harbin 150030,China;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Harbin 150041,China)

Abstract:Green food industry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maintained a sustained and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1990, which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exports. However,some problems as low market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ies, small-scaled enterprises,few famous brands and brand promiscuity,have restricted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een food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which have not the clear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industries .By making use of the Porter diamond system in this paper,a competitive advantage evaluation model is built for the cas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With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dex and factors weight of the green food industry,it proposes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element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relatively inferior elements to realize the goal of strengthening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the local green food industry .

Key words:green food industry;competitive advantage analysis;conclusion and suggestions

在健康、安全、保健消费观念日益深入人心和行业间竞争更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绿色(有机)食品需求旺盛且呈现持续增长态势,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国内外市场形成了一定规模和品牌优势,并对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促进农产品出口,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但在国际贸易壁垒堤坝筑高和多样化的情况下,培育和发展产业竞争优势,使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积极因素得到充分体现,改进和优化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消极因素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参照波特的钻石体系,将影响竞争优势因素进行层次分解,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一个产业竞争优势评价模型,对影响产业竞争优势的要素做出判断,并通过对有竞争优势的要素进行优化及对有比较劣势的要素进行改进,最终达到扬长补短提高产业竞争优势的目的。

一、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模型的构建

(一)竞争优势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分析

1.生产要素

绿色食品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生产要素资源,我国拥有适宜绿色食品生产的自然资源和庞大劳动力资源,随着投资额的增加,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得到不断增强。把生产要素分解为四个部分作为评价指标:一是总面积;二是投资额;三是自然禀赋情况;四是绿色食品企业职工人数。

2.需求条件

绿色食品产业需求条件细分为四个部分,判断其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一是食品安全;二是市场需求;三是教育程度;四是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绿色食品价格相对较高,市场需求与居民的富裕程度正相关。

3.企业战略、结构与同业竞争

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中,不存在一种普遍适用的企业管理体制,良好的企业管理体制的选择,不仅与绿色食品企业的内部条件和产业的性质有关,而且取决于企业所面临的外部环境,而国内激烈的竞争,可以促进企业取得持久的、独特的优势地位,也有利于推动企业向外部扩张,占领国际市场。所以用市场占有率、产品出口率、资产总额和产业环境等指标来判断企业战略、结构与同行竞争对竞争优势的影响。

4.相关及支持性产业

与绿色食品产业有关的方面是否具有竞争力,能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设施、信息及技术等方面的支持,都会影响着产业竞争优势的进一步发挥,因此,笔者选取以下因素作为指标:一是信用环境;二是社会环境;三是技术状况;四是中介组织。

竞争优势的综合评价可分为两个因素层:一般因素层和具体因素层。基本因素层,即主准则层B,也称为一级指标;具体因素,即为层分准则层C,也称为二级指标。具体因素层分值的确定分两种情况:一是可直接获取有关统计指标值的,可参照相应的计分区间确定分值;二是难以通过有关指标获取数据的,则由专家打分确定。据此,构建了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指标体系结构模型(图1)。

2.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建立主准则层模糊评价矩阵,确定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结果:

将A作归一化处理,可用模糊分布法对产业竞争优势作出评价,也可将评语集Y中各类评语定标准分,最后求得产业竞争优势模糊评价的最后得分。

3.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识别出产业的竞争优势之后,还应对其强度进一步评价。这样,一方面可以对竞争优势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评价其强度大小,可以找出制约竞争优势的瓶颈及提高的突破口,根据各个评价指标的属性,对经营过程中活动作适当的调整,以进一步优化和增强产业竞争优势。

二、对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

1.定量数据

指标体系中类别为“总量值”和“比率值”的数据来自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或依此整理,见表1。

2.定性数据

影响评价对象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体系中类别为“定性值”的评价值均来自对黑龙江省研究绿色食品专家的调查得出。经过对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中心等专家的问卷调研得出有关评价值,取平均值整理的调研结果见表2。

由此,有40%的把握说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强,有36%的把握说其竞争优势一般,有24%的把握说其竞争优势弱。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认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强。

(三)综合评价模型分析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直接反映该指标在企业发展中作用的大小,并且,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直接左右着评价结果,因此,指标权重的确定是科学识别和评价竞争优势的关键。本文拟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即通过专家意见构造判断矩阵,并采用特征根法求解综合判断矩阵,将专家经验与数学模型结合起来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见表3、4。

按权重取值的大小衡量次准则层因素对产业竞争优势的影响程度,并将其分为三个类别。影响绿色食品竞争优势的因素分为关键因素(>0.1)、重要因素(0.03-0.1)和一般因素(<0.03=,见表5。通过计算各因素对目标的影响权重与各因素的无量纲值之积,可以得出各因素的竞争力指数;它们的和反映了最终评价目标的竞争力大小,计算结果见表6。

层次分析的结果表明,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指数为84.48,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与模糊综合评价最大隶属度原则之下的评价结果,以40%的隶属度判定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竞争优势强的结论并无二致。

三、结论与建议

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整体竞争能力指数为84.48,说明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在影响因素中,关键因素中的自然禀赋条件、种植总面积以及宣传教育程度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27.99、12.22和12.40,具有比较优势,而重要因素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投资额以及一般因素中的产业环境的竞争力指数分别为5.55、5.28和0.56,处于比较劣势。

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完全由关键因素的强势所形成,其一般因素、重要因素层的次准则因素的劣势很大(如信用环境与食品安全)则成为制约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优势提升的瓶颈,进一步的分析表明,权重为0.558的生产要素层的次准则因素中无大的劣势项目;重要程度处于第二位的需求条件层的次准则因素则整体不高,个别项目劣势严重,重要度排序处于第三位的相关支持产业的次准则因素则高低波动幅度很大。因此我们认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获得竞争优势的最主要因素来自关键要素的竞争力,但非关键因素的掣肘影响也不容忽视。下一步获取竞争优势要从提升重要因素中的各要素入手。重要因素中的大部分要素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得以提高,而不像关键要素中的要素大部分优势来自资源的独占性。一般因素虽然对竞争优势有影响,但因为其权重较小,难以发挥决定性作用。

在准确把握对影响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的各个组成要素之后,笔者建议从政府、企业两个方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 王德章.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出口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2] 王德章,赵大伟,陈建梅.产业竞争优势模型: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5).

[3] [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 Abbas.1992, How to Manage for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R].New York:international Business Press.

[5] Gopinath M.and T.l.and De Huu vo,1998, Investigating the Nature of World Agricultural Competitiveness[J].U.S.,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Research Service, Technical Bulletin No.1754(December).

[6] Maury E.and Michael R.,1994,Competiteveness in International Food Markets[R].Boulder:Westview Pass..

[7] Oliver.C., 1987, Sustainable Competitive Advantage: Combining institututional and Resource-based Views[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18(9).

(责任编辑:吕洪英)

篇5:《黑龙江省食品安全条例》宣传单

第十一条食品生产企业应当设立食品检验机构负责对所生产的食品进行检验。暂不具备设立检验机构条件的,可以委托具有法定资质的食品检验机构进行检验,由食品检验机构负责抽样,对样品及样品所代表批量的真实性负责。第十六条 食品生产经营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食品生产经营场所不得生产、贮存有毒、有害及容易造成食品污染的物品;

(二)食品添加剂销售场所内,不得存放化工原料等非食用物质;

(三)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防潮、防霉设备或者设施,贮藏食品和食品原料的库房应当设架分类存放,并保持通风干燥;

(四)食品生产经营设备或者设施应当定期维护,及时清洗,保持清洁卫生;

(五)餐饮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要求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并存放在专用保洁设施内;

(六)使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的餐饮具,应当索要并留存餐饮具集中消毒许可证复印件和餐饮具消毒合格证明;

(七)食品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盛放容器、包装材料,加工操作工具、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要求;

(八)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人员上岗时不得佩戴影响食品安全的饰物;

(九)防止食品加工机具的润滑剂污染食品;

(十)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

第十七条禁止下列食品生产经营行为:

(一)将工业盐、工业碱等非食用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作为食品和食品生产原料销售,或者用其处理食品;

(二)以有毒有害的动植物和微生物作为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三)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作为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四)以病死、毒死、死因不明的禽、畜的油脂或者废弃食用油脂作为原料加工制作食用油脂以及以此类油脂作为原料加工制作食品;

(五)使用食品添加剂超过食品安全标准规定范围和用量;

(六)生产经营本省为防病等特殊需要明令禁止的食品;

(七)生产经营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要求的食品的其他行为。第二十一条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应当建立出厂检验留样制度。对出厂检验的所有批次产品应当留取备复检的样品,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产品保质期。

第二十二条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采购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当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食品生产者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检验。

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相关内容。进货查验记录

应当真实、完整,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二十三条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和从事食品、食品添加剂批发业务的经营者应当建立销售台账,记录所销售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名称、数量、销售日期等相关内容。销售台账记录应当真实、完整,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二十四条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指定专人保管、专柜贮存食品添加剂,并标示食品添加剂字样。

食品生产者应当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记录制度。记录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名称、使用范围、使用量、使用日期、使用目的等相关内容。使用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二年。

第四十四条小作坊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依法取得小作坊生产核准证后,办理工商登记,方可从事食品生产加工。

申请小作坊生产核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生产加工区与生活区隔离;

(二)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固定生产加工场所和相应的卫生条件;

(三)具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设备或者设施;

(四)具有合理的设备布局和工艺流程;

(五)具有执行的食品安全标准;

(六)具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第四十五条 申请小作坊生产核准的,应当向县级或者市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出生产核准申请。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对生产加工场所进行现场核查;对符合许可条件的,准予生产核准,并发放小作坊生产核准证;对不符合许可条件的,不予核准并书面说明理由。

小作坊生产核准证的式样、编号规则、专用标识,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小作坊生产核准证有效期为二年。

小作坊应当在其生产场所门前的显著位置悬挂牌匾。小作坊生产核准证应当悬挂或者摆放在生产经营场所显著位置。

第四十七条小作坊生产加工,应当符合本条例第十七条的规定,同时还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使用的原辅材料和食品添加剂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二)按照保证食品安全的要求储存食品及其原辅材料,及时清理变质或者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及其原辅材料;

(三)生产过程中防止生、熟食品和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的交叉污染;

(四)直接与食品接触的设备、器具和生产用管道,在使用前、加工后,应当清洗干净,必要时进行消毒处理;

(五)从业人员持有健康证明;

(六)用水符合国家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标准;

(七)法律、法规和国家强制性标准规定的其他要求。

篇6:黑龙江省食品产业

加强食品生产监管工作方案

为全面做好我省食品安全整顿工作,切实解决食品生产加工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提升社会消费信心,根据国务院、国家质检总局和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省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监管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对食品安全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为指针,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质量和安全年”活动,积极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坚持检查与整改相结合,集中整顿与长效机制建设相结合,企业自律与政府监管相结合,深入排查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隐患漏洞,努力提高质监部门监管能力和水平,全力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安全,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总体目标

从现在起,利用两年时间,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内影响质量安全的普遍性问题得到较好解决,生产加工秩序得到进一步规范,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的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企业和政府监管部门的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得到不断强化和完善;企业主体责任得到全面落实,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得到全面强化,地方政府对食品安全负总责得到全面推动;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全社会质量意识、诚信意识得到显著增强。

二、整顿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认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消除食品生产加工环节质量安全隐患

以监督检查食品生产企业为重点,以提高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全力抓好“四查、四建、四落实”,着力消除生产加工环节食品质量安全隐患。

一查生产企业,督促企业建立全过程质量安全制度,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监督检查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货台账与销售台账、生产加工质量安全关键点控制记录、原料进厂与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及检验报告、产品留样、问题食品处理、产品召回记录及消费者投诉处理记录等。通过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各项质量安全控制制度。

二查重点产品,建立风险预警和快速反应机制,落实风险防范措施。对容易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乳制品、肉制品、饮料(含饮用纯净水、矿泉水)、白酒、葡萄酒、果(露)酒、酱油、食醋、冷冻饮品、罐头等10类高风险食品(以下简称10类高风险食品)及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米、面、油等大宗食品,重点监督检查滥用添加剂和添加非食品物质等违法行为。建立和完善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高风险项目风险监测制度、风险预警制度和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三查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建立重点区域治理整顿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领导责任。各市(地)局要对已上报的食品安全存在隐患的91个重点区域和18个重点行业(见附件1),以及除此之外的食品生产加工比较集中的区域,农村和城乡结合部,非 法生产加工屡打不绝、反复发生的区域,无证生产问题突出的区域,在地方政府领导下,开展整顿工作。2009年底前,消除食品安全隐患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要达到70%以上,到2010年底前,基本得到彻底消除。

四查自身监管工作和执法工作,建立协调有序、分工负责的工作机制,落实相应的监管责任。针对食品生产加工业易产生质量安全问题的薄弱环节,查找质监部门监管与执法工作中制度不完善、措施不合理、工作不到位、能力不适应的地方,解决监管能力保障与监管任务严重不匹配问题,健全和完善分工合理、职责明确、运转协调、保障有力的监管工作机制。

(二)大力开展加工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提高行政执法的公信力和威慑力

针对加工食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发现的突出问题,认真组织食品生产加工环节集中整治。

一是严厉整治潜在的食品企业质量安全隐患。以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为重点,对其进货台账、生产过程配料记录、产品检验记录等不符合法律法规和生产许可必备保障条件要求的,责令其限期整改;对整改仍达不到法定要求的,如实向社会公布;情节严重的,坚决吊销生产许可证,并建议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无食品生产许可证、制假制劣等违法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对屡整屡犯、违法严重的企业,要列入“黑名单”。

二是依法严厉打击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按照省局印发的《黑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打击违法添加非 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方案》要求,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使用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等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超限量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不执行强制性标准、及卫生部发布的第一批、第二批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吊白块、苏丹红、蛋白精、三聚氰胺、溴酸钾、β-内酰胺酶(金玉兰酶制剂)等21种非食用物质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易滥用的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等10种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要依照《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进行严厉打击,依法查处。

三是要监督企业严把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关和产品出厂检验关。企业要落实好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对采购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要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不得采购或者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对无法提供合格证明文件的食品原料、收购的生鲜乳及卫生部已经明示的蛋白精、三聚氰胺、β-内酰胺酶(金玉兰酶制剂)等非食用物质和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可能易滥用的着色剂(胭脂红、柠檬黄等)、防腐剂、酸度调节剂(己二酸等)等,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逐批检验;监督乳制品生产企业对出厂的乳制品逐批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留取样品。对检验合格的乳制品应当标识检验合格证号,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监督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依照食品安全标准对所生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销售。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食品,坚决责令企业实施召回,实现产品的全过程追溯。四是进一步加强食品小作坊整治。食品安全法公布实施后,各级局要待省人大出台地方性法规规定后,再按照其新规定认真做好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目前,要在地方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有关监管部门,落实职责内监管食品小作坊的有关工作。对证照齐全的小作坊,凡经过改造能够达到准入条件的,要积极帮助扶持尽快取得生产许可证。对不具备准入条件的要区别对待:对采用非传统方式长年生产的,原则上报请当地政府予以取缔。对采用非传统方式季节性生产,并且仅限于生产加工本村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小作坊,暂时允许存在。对采用传统方式长年或季节性生产的小作坊,要严格限制销售区域不得超出本乡镇。对允许存在的小作坊,要按照保证质量安全、销售范围不得扩大的原则,采取质量安全承诺等方式加强监管,强化小作坊负责人的质量安全责任意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对无证照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及时登记造册报告当地政府予以取缔。坚决不允许10类高风险食品小作坊存在,以进一步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实食品小作坊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的管理制度。

(三)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和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

围绕进一步提升应急能力和水平,完善应急工作。一是力争质量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控制、早处理。加强和完善食品质量安全预测预警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诱发食品安全因素的研究,及时分析可能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评估。整顿期间,各地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各级检验检测机构敏感信息要以市(地)为单位统一进行汇总,并于每 月的25日前上报省局。

二是完善反应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职责,理顺应对机制,提高效率。储备人员、技术、设备、标准物质等应急资源,确保有能力及时响应。配合各有关部门协调建立合作机制,及时控制风险和消除危害。各地应结合实际积极组织开展食品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要加强要与农业、工商、卫生等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通力合作,相互通报敏感信息,实现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共享。

三是提高应对公众食品质量安全需求的公共关系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食品安全知识能力。各地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的作用,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及除此之外的相关食品安全方面法律法规、政策和消费知识,做到家喻户晓,增强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法律意识和监督意识。要根据突发事件发展和应急处置情况,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积极与媒体沟通,按照规定及时发布相关信息,有效引导舆论。

(四)不断创新监管模式,强化基层和基础建设

围绕创新监管模式提高保障能力和监管效能,加强基础设施和基本能力建设,努力解决制约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瓶颈问题。

一是全面落实“四位一体”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食品安全专业执法、双重监管、区域巡查、驻厂监管,形成“四位一体”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模式。食品安全巡查执法队要立即行动,对10类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进行检查。利用食品安全检测车对 有关指标(见附件2)进行检验检测。特殊时期对特定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驻厂监管;对10类高风险食品,以及除此之外,在本市、县具有一定规模的其他重点食品生产企业实行双重监管责任制(由执法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担负监管责任);对除驻厂监管和双重监管以外的其他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和小作坊实行区域巡查监管。

二是加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和队伍建设。各地要在现有的检验检测能力基础上,结合区域食品品种特点,配备必要的检验检测仪器设备,保证常规检验检测工作需要。同时,要注重进一步加强对除10类高风险食品以外的食品检验检测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对卫生部发布的三聚氰胺、皮革水解物、β-内酰胺酶(金玉兰酶制剂)、溴酸钾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检验检测手段以及非标准外检验检测方法的研究,尽快实现在公共安全检测车上施行快速检验检测,以提升非常规检验检测能力和水平。同时,各地要围绕重点品种、重点指标、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加大定期监督检查和监督抽查力度,提高定检覆盖率,增加抽查频次,定期进行质量分析,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控制力。

三是强化人员培训和依法行政能力。各地要加强对本辖区内市县局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培训,增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意识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执法队伍的法律知识和专业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要加强检测技术人员培训,增强操作技能和研发能力。通过培训,提升现有食品生产监管战线人员监管能力和水平。省局拟定于2009年第三季度举办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检验人员知识竞赛。

(五)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各地要围绕食品安全整治工作认真学习《食品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及《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组织学习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各地要先自行组织内部学,省局近期将举办培训班集中学,确保执法人员准确理解、全面掌握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要指导、监督食品生产企业广泛学,使企业自觉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营。通过学习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加强法制监督,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是落实企业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牢固树立企业是食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主体意识。要监督企业建立和落实“五项制度”,即:质量安全承诺制度、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制度、原辅料质量追溯制度、产品质量追溯制度、不安全产品召回制度。建立健全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产品信息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和诚信体系。

三是指导企业建立从原料进厂、生产加工、出厂检验、销售去向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帮助企业提高检验检测能力,落实食品检验合格出厂制度和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鼓励企业积极采取良好生产规范(GMP)、良好卫生规范(GHP)和危害分析控制点技术(HACCP)等先进食品安全制度,提高企业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三、组织领导和工作要求

(一)组织领导 省局成立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领导小组。组 长:张超武

副组长:马菠、张琢、姚贵宝、李渊臣、刘实、刘小妹 成 员:各市(地)局长、刘伟、李娜、韩岩、张万泉、马宝云、韩威、薄晓红、刘鸿博、鞠福龙、李光宇、谈友强、姜晓万、麻志红、张超、李湘江、马海军、王世勇、赵金凤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食品处。

(二)工作要求

1、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决策,是国家质检总局、省委和省政府的重要部署,是质监部门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首要任务。全系统必须全力以赴,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按照省局的做法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明确分工,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明确本地区具体的整治目标、任务、责任和考核要求,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要把食品安全整顿工作与“质量和安全年”活动、质监护农“春雷行动”和省局开展的“以乳制品为重点的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及即将实施的食品安全法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统筹兼顾,突出重点,依法整顿,推动各项任务有效落实。

2、依靠政府,加强配合。要紧紧依靠各级地方政府,积极主动向政府汇报工作情况,争取政府政策、经费等支持。要加强与相关部门信息沟通,做到工作协调有序,形成监管合力。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要在各级地方政府领导下,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工作,确保整顿工作顺利进行。

3、强化督导,狠抓落实。各地要按照本《方案》确定的整治目标和时限认真抓好落实。省局将根据整顿工作开展情况,适时派出督查组对各地整顿工作进展和实际效果进行督导检查,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对辖区内重点区域、重要案件进行督查督办,并对检查情况时时进行通报。各地也要按照省局的要求,及时报告工作开展情况,提出改进工作建议,以推进整顿工作进程,确保实现整顿目标。

4、依法行政,从严查处。加大案件查处力度,严查大案要案。进一步完善举报投诉制度,发挥“12365”投诉举报平台作用,畅通举报渠道,兑现举报奖励政策,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监督食品安全工作。对涉及食品安全的违法案件要快查快办,对重大典型案件的查处情况要及时上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坚决杜绝以罚代刑、罚过放行。

5、落实责任,严格追究。要切实落实食品加工企业的主体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细化职责分工,明确责任人员,建立和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食品行业质量安全突出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以及对在整顿工作中失职渎职、包庇纵容违法活动的地方,将依法依纪追究当地局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

6、加强宣传,营造氛围。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围绕食品生产加工单位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政府落实总负责责任和部门落实分工监管责任,加大宣传攻势,宣传食品安全整顿工作成果,宣传质量安全可靠的食品品牌和生产企业,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要广泛发动和正确引导公众参与,努力营 造良好的食品安全工作氛围。

7、认真总结,按时上报。各地要指定专人负责收集、整理上报整顿工作中各阶段全过程的文字材料、影像资料、相关报表等,要紧紧围绕“两个前移”、“双重监管”、“食品安全巡查执法队”在整顿中的突出地位和强力作用进行记录。年终,要以市(地)为单位,上报本地区具有各自特点的高质量的影像光盘资料。食品质量安全整顿期间,各市(地)要于每月的25日前向省局上报整顿工作进展情况、大要案查办情况及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汇总表(见附件3);整顿工作半年总结、年终总结分别于2009年8月15日、2009年12月15日、2010年8月15日之前上报;整顿工作全面总结及整顿工作最终编辑制作的影像光盘资料于2010年12月15日之前上报。2010年12月中旬省局将成立食品安全整顿检查验收组对各地的整顿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验收,检查结果作为省局对市(地)局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附件:

1、各市(地)食品质量安全隐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产品

2、食品安全检测车检测的第一批10类食品及项目汇总表

3、食品安全整顿工作阶段性进展情况汇总表

4、卫生部发布的《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第一批、第二批)

上一篇:口腔医学实习工作总结下一篇:登鹳雀楼古诗带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