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2024-05-19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精选十篇)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篇1

陶行知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通过自己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经验,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创造教育思想,在当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对于识字教育的普及以及文盲的扫除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代,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也以此为鉴。

一、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思想创新,内容也比较全面,下面就针对某些主要观点进行分析:首先,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开拓进取、积极向上的创新型人才。陶行知先生认为:中国未来的人才应该是具有自主能力、创造能力、探索能力的人才,这样才能担起未来的重任。然后,以“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大条件”作为创造教育的起点。其中“六大解放”就是要全面对学生的双手、眼晴、嘴、头脑、时间以及空间解放,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由的状态,让他们通过自己所看、所感、所想从外界获得知识,有选择性地学习自己喜欢的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防止机械性地学习。“三个需要”即需要充足的营养,为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提供条件;需要建立良好习惯,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需要因材施教,使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一大条件”就是实行民主,陶行知先生认为“民主是创造力最能充分发挥的条件”“只有民主才能解放多数人的创造力”。另外,以手脑并用的行动教育作为创造教育的基本途径,陶行知认为一切的创造成果都和实际的行动密不可分。最后,就是将提升教育者的综合素质及实践技能作为创造教育的核心。

二、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

(一)树立现代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并积极地为自己提供新的就业机会的创新型人才,而不是为了生存求职的机械化学生。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改革和创新,高等教育应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学生逐渐拥有企业家的精神,从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贡献。

(二)配备专业化的师资队伍

现如今,一些高校创业课程通常都是任派教授或其他课程的老师临时代课,并没有专职老师,这些任课老师本身既不具备专业的知识,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因此,学校应该设置创业课程的专职老师,专职老师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且有过一定的创业经历或者相关的社会经验。

学校也可以让老师走出校门进入企业中进行相应的实践和学习。在生产一线的实践与学习,使老师们提高专业知识,提升专业技能,并积累相关经验。但是,在这期间需要减少他们的教学任务,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帮助,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在一些优秀的企业中聘请相关的专家给他们进行授课。

(三)改革教育教学方法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不主张教学过分单一化、机械化,他认为教育教学不能以应试为主要目的,要灵活变通,不能让学生死读书,读死书,更要依据教育教学规律,不断更新教育方法。首先,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新创业的主体是学生本身,学生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才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拥有足够的热情和积极性,才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因此,要不断地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其次,推行教学和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给他们创造一些实践的机会,积累一定的经验,这样才能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友好合作,让企业也加入到创新创业的教育中来,才能一起打造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最后,建立科学的学业考评体系。传统的教育往往只是以教师和教材为教育的主导,学生也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这种呆板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要彻底转变这种旧的教育模式,这就需要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对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做出综合性的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陶行知先生的创新教育思想值得各大高校学习和借鉴,学校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倡导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出积极向上、不断摸索、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对于各大高校而言,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迫在眉睫。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认为“创造教育就是以‘六大解放’‘三个需要’和‘一大条件’为基本的出发点,以手脑并用的行动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培养开拓进取的创新型人才为根本目标,主要强调教育者自身素质提升的一种教育”。本文主要对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从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获得的启示中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创新创业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林永希.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述评[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5).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篇2

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有三层含义:(1)教育与人类生活相伴而生。陶行知认为,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人类的生活,也就有了人类的教育。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生活是不断前进的,教育也要不断进步。他认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2)生活与教育密不可分。陶行知认为,“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教育:过康健的生活便受康健的教育;过科学的生活便受科学的教育;过劳动的生活便受劳动的教育;过艺术的生活便受艺术的教育;过社会革命生活便受社会革命的教育”,“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需要生活的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

而教育。为生活需要而办教育,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3)教育具有终身性。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教育与个人生活共始终,也就是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需要注意的是,陶行知所说的“教育”,不仅指学校教育,而是包括学校教育在内的整个社会生活的广义教育。生活即教育,不是说生活等同于教育,而是说教育与生活经历同一过程,教育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教育。

2.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陶行知“社会即学校”的基本观点:学校要与社会统一,把社会办成一个大学校,形成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在内的大教育体系。这种学校以青天为顶,大地为底,人人都是先生、都是学生、都是同学。他说:“整个的生活,整个的教育,都统一在整个社会之中。““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之场所。因此,我们又可以说,

‘社会即学校’。”

在这里,陶行知把杜威的“学校即社会”翻了半个筋斗,提出“社会即学校”,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生学习的东西太少,而且与社会生活是脱离的,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抓来关在笼子一样,把社会生活搬进学校,学校的空间并没有扩大。“社会即学校”就大大地增加了教育的素材、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和场所,学生可以获得更多有用的知识。因为凡是生活的场所,都是教育的场所,跨出校门,走向社会,把工厂、农村、店铺、庙宇、监牢都视为学校,成为课堂。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的目的是扩大教育的范围和内容,使广大劳动群众的子女能够接受适合他们生活的教育。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另一个目的是想改变学校教育只为有权有势阶级服务的现状,以此推动大众的普及教育。

3。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用陶行知的话来说,“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

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有如下含义:教学做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要在“做”的实践中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他以种田为例,种田要在田里做,便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教师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才是实学。他特别强调“做”在

获得知识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强调了实践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有助于培养年青一代的动手操作能力。但是,我们也必须认识到,陶行知过于强调生活教育的价值,把生活教育看成改造中国教育、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他把“生活”和“教育”混为一体,从而降低学校教育的特殊作用。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与我们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对于我们今天的新课程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二)创造教育的方法――“六大解放”

在创立生活教育理论过程中,陶行知又提出了创造教育思想。他的“六大解放”观点对我们培养儿童的创造力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解放儿童的双眼

解放儿童的眼睛,就是要摘掉儿童眼睛上的“有色眼镜,使眼睛能看事实”,要破除封建教育使儿童脱离社会实际生活的做法,应培养儿童对自然和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儿童的性情得到陶冶,意志得到锻炼。

2.解放儿童的大脑

解放儿童的大脑就是把儿童的头脑从固有的迷信、成见、曲解、幻想中解放出来,让儿童用自己的大脑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

3.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手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封建教育不让儿童动手、摧残儿童创造力的旧传统。

4.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嘴,是要让儿童言论自由,要让他们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允许他们对事情有疑问。疑问是人类发明创造的起点。儿童只有有了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其创造力。1924年,陶行知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只有每事问。”

5.解放儿童的空间

解放儿童的空间,就是给儿童提供广阔的创造舞台,为他们进行创造活动打下基础。为此,必须反对鸟笼式的学校,反对导致儿童营养缺乏的教科书,要让小孩子“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会中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对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古今中外三百六十行学习”,只有“解放了儿童的空闻,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6.解放儿童的时间

一般的学校把儿童的时间排得满满的。各种考试使得儿童没有时间去接触自然和社会,结果就使得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形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问,也不知道怎样去发挥其创造力。因此,“创造的儿童教育首先要为儿童争取时间之解放,时间的解放,可以使儿童有时间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知识,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

宝贵知识,积极去创造”。

(三)师德思想

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师德也很有研究。

1.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

首先,教师要有奉献精神。教师要把教育事业看成一件大事来做,要认定教育是大有可为的事情,是永久有益于世的。故此,教师要热爱教育事业,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他曾经赋诗来表达这种精神:“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其次,教师要有乐业精神。陶行知在《新教育》一文中指出:“一定要看教育是大事业,有大快乐,那无论是做小学教员,做中学教员或做大学教员,都是一样的。”虽然教育工作辛苦而薪水少,但是,看到小学生天天长大,由没有知识变为有知识,像一颗种子萌芽而生叶,开花而结果,这里有极大的快乐。

第三,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无论什么样的孩子,教师都要同样负责,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

2.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奉行的格言,也是他所提倡的师德规范。“师爱”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核心。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一视同仁,无论家庭地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丑俊,都一样看待,不可偏爱,不抱成见,不徇私情。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在这一点上,陶行知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办学实践中,陶行知十分注意尊重学生意见。比如,晓庄师范停办,教师不能回校任职,学生便自动组织“儿童自治学校”。对此,陶行知异常高兴并写诗恭贺:“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自治学校的学生认为这首诗中的“大“字需要改动,陶行知先生认为言之有理,马上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

热爱学生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他要求教师不仅上课对学生负责,课余时间也要严格要求学生,以免他们在闲暇时间做错事。对已经犯错误的学生,陶行知主张要用爱心去感召他们,让学生勇于改正错误。

陶行知强调热爱学生要用真心、真情,因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3.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

“通力合作” “同心协力”是陶行知反复倡导的团结协作的师德规范。在l941年拟定的《育才创造年计划大纲》里,陶行知明确地把“以互助合作精神相待”作为一项重要的师德规范。

陶行知坚决反对教师之间的“知识封锁”,将教师‘‘不能放弃争斗’’而不能‘‘谋充分之合作”视为“最可耻的行为“,他真诚希望在教师间创造出“精诚团结” “同心协力”的境界。

4.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陶行知师德思想的重要内容。陶行知认为,教师的任务就是“自化化人的”。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强调“身教重于言教”。他曾经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师才能培养真人才”。陶行知从培养人才的高度,将‘‘教人做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塑造能服务于大众的“真人”作为教育培养目标,将“真教师“作为教师学习的楷模。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陶行知给出了自己的看法。

首先,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为人师表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自己应能做到。比如,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自己首先要有创造精神;要使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教师就应当有高尚的师德,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于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篇3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不仅有益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也对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有重要的影响。

一、开阔学生的眼界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认为,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变成了人们常说的“书呆子”,对外面的一切事情都漠不关心,只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这种教学模式不但不利于学生的主动观察能力的形成,更不利于学生主动分析能力的形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不断开阔学生的眼界。例如,教师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外面的事物,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二、解放学生的嘴

陶行知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解放学生的嘴是最关键的。学生有表达意见的权利,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有很大帮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畅所欲言,让学生在轻松、和谐、平等的氛围中学习,鼓励学生发问,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教师要多鼓励学生提问,对没有价值的提问,也要采取和蔼的态度给予讲解,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在其他同学提问的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合理的引导,让学生体会提问的技巧,主动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解放学生的思维和头脑

陶行知曾指出,以往,儿童创造力一直是被束缚的,受家庭和社会上封建思想的影响,教育界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认识存在误区。新时代,解放学生的思维和头脑是十分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创新;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教学方案,打破学生固有的思维模式,让学生摆脱日常生活中的习惯束缚,鼓励学生创新,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新的认识。

四、解放学生的双手

陶行知指出,旧社会,很多事情不让小孩子做,一旦发现,孩子就会受到责骂,这种行为非常不利于儿童创新能力的培养。陶行知提出:“我们希望教师先生及保育员,能够让小孩子有真正的动手机会。”但是,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却提倡“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种传统观念,不仅遏制了儿童活泼好动的天性,也打消了儿童想要用手去感受和触摸未知世界的欲望。小学语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动手,通过实践来感受语文理论知识的真正内涵。

五、解放学生的空间与时间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就像被关进了一个鸟笼里,没有了发展的空间,我们应该改变这种鸟笼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让学生将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解放学生的空间与时间。例如:教师可以少留一些家庭作业,让学生去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组织学生整理学校的花坛,让学生将落下来的花瓣制成自己喜欢的卡片或者标本等,这样做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小学语文创新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解放学生的嘴,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为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篇4

一、陶行知的“六大解放”创造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的主张, 认为只有对学生实行“六大解放”, 学生的创造力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六大解放”全面发挥了儿童多种器官的作用, 有利于儿童多渠道多形式地接受和加工信息, 它是实施创造教育的重要手段。“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 针对当时中国教育的诸多弊端而提出的富有创造性的教育思想, 至今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二、小学英语教学创新教学的迫切性

目前, 小学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模式死板僵化, 课堂气氛沉闷, 学生学习依赖死记硬背, 学习兴趣淡化等情况。小学生们由于受生活环境、心理承受压力、教师教学方法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不同程度地存在听不懂、学不会、厌学等心理状态, 给小学英语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就是创新教学方法手段, 培养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三、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创造教育思想

1. 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解放儿童的头脑

人的创造意识的强与弱、创造能力的大与小、创造热情的高与低都取决于人的头脑。一个人只有头脑解放, 思想活跃, 意识清晰, 他才能具有较强的创造热情与意识, 才能具有较强的创造技能与技巧。小学生只有感到自由、轻松、愉快、坦然, 没有任何的压迫与强制, 才能思维活跃, 自由自主地思考、探究, 提出问题, 发表意见, 才可能有新的发现与创新。因此,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特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以关爱、平等的方式与学生相处, 热爱学生, 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帮助他们克服交际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这样学生才有兴趣、有欲望主动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

2. 参与教学设计, 解放儿童的双手

手和脑在一块儿干, 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并用, 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通过动手活动才能使创新思维的结果物质化, 同时也能使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具有实际的效果。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老师应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条件。

3. 解放儿童的眼睛, 使他们对大自然、大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他们的眼睛, 离不开他们的观察能力。所以, 陶行知在《民主教育》一文中强调指出:“解放眼睛, 敲碎有色眼睛, 教大家看事实。”小学英语教学应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让学生主动学习, 探究性学习。这些都必然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问题, 用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问题, 养成观察和判断的习惯, 培养敏锐的洞察力, 培养独特的眼光。

4. 鼓励开口质疑, 解放儿童的嘴

陶行知强调一定要解放儿童的嘴, “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英语作为人类交际工具之一, 本身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课桌等教学资源, 创设生动而真实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中, 不断巩固、不断更正、灵活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

5. 走出校园, 解放儿童的空间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也必须拓展学生的空间, 增加他们的自由度, 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知识, 以便于启发他们的创造性。小学英语教学应将课堂向社会延伸, 向传媒延伸, 向网络延伸, 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 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另外, 加强课外活动的数量和提高课外活动的质量, 使教学跨越课堂, 跨越校门, 帮助学生实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的结合, 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的飞跃, 培养学生发现知识、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效果, 这也正是创新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

6.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解放儿童的时间

陶行知指出:现在的学校受功利目的的影响, 把儿童的时间排得太紧、太满, 以至于学生没有时间去接受大自然的熏陶和人类社会的感化。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悉心备课, 精心设计作业, 作业量要适当, 并在课内留有时间完成, 尽量不留或只留少量家庭作业。留家庭作业时, 要设计多种多样、有弹性、分层次、联系生活实际、具有开放性的练习题, 让学习程度不同学生完成不同的难度和数量的作业。

四、结束语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荐) 篇5

贾红

陶行知被誉为“万世师表”,他最重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曾指出:“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教育的作用是使人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的路上走。”要实现这一点,靠的不只是教师的学识,还要靠教师的精神面貌、职业道德的修养。作为教师天天与学生打交道,可以说每天都要批评学生,对学生的批评是一门艺术,怎样按照陶老的思想,掌握好这门艺术,使我们的学生“天天改造,天天进步,天天往好路上走”,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要求做教师的要热爱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耐心教导,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这一 规范,平常学生听话时,我们都能做到。当学生违反了纪律、学习不认真,并且对老师的教导不乐意接受时,我们能够遵守这一规范,确实是不容易的。有时我们能做到从身体上不体罚学生,但是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教师采用不正确的批评方式,用语言伤害学生时,实际上就是一种心理体罚,这比肉体的体罚对人的伤害还要大。

记得我的一位学生,在校时成绩较差,学习不够认真,一位老师曾经批评他说:“我看你是王瘸子的腿——没救了。”这样一句俗语,这位老师当时把它当作口头禅来批评学生,几年后,这位学生高中毕业当了兵,立了三等功,当时学校团支部请他到学校来作报告,他第一句话就问我,当年批评他的那位老师还在不在学校,他到不是怨恨老师,他说,别看我立了功,我还是不好意思见老师。可见,这种批评的语言对学生伤害是非常大的。近几年,一直致力于中小学教育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的教育系教授康健先生,在北京几个学校做了一个调查,列举了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家长在学校无意的发现,一位老师用这样的话批评他的孩子:“你真笨,你真傻,你简直就是一个白痴!”可他的孩子一点都不以为然,反而还笑。可家长气得不行,他没有想到自己的孩子在学校会遭受这样的心灵伤害,可他的孩子说,已经习惯了。听了学生的这个“习惯了”,我们真是感到心酸。仔细想一想,我们培养的学生,如果一点自尊心都没有了,说严重一点,就是没有了羞耻感,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陶老说过“先生之最大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们的学生在老师训斥下,连起码的羞耻心都没有了,这离先生所要求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啊。心理学上一个很有名的罗森塔尔试验,因为教师给学生了一个积极的心理暗示,学生就会朝着积极向上的方面发展。如果我们对教育者总是用贬斥的语言,久而久之,习以为常,就会破罐子破摔。因此康健先生说:“如果对学生 用粗暴的语言是个别人,我们可以将其认定为个案,不足以引起社会震动,但这种现象在相同的岗位,成批的出现,我们就该探究一下是不是出了根本性的问题。”所以康先生提出了这样一个命题:有怎样的教育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师语言。就是说,有着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的教育观念,你就不会 用语言伤害学生,反之,则会伤害学生。康健还在已从事教育工作的学生中,进行过几次主题是“回忆自己最难忘的教育经历”的调查,结果这些已做了老师的人,有超过三分之一写下的是在“曾经是个孩子,曾经渴望理解”的年代,被老师侮辱和语言中伤的经历。老师批评不当,用语言伤害学生,使之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采取过激行为时有发生,这确实不是危言耸听。在批评学生时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批评学生特别要注重教师的个人修养。教师在批评学生时,是教师个人形象的一次全方位的展示,。老师批评学生是为了帮助教育学生,是为了把他们身上的各种优点和长处都充分地发挥出来,是为了调动他们身上的一切积极因素,而不应把不该说的气话、狠话一古脑地摔出来,那种劈头架脸式的、暴风骤雨式的批评,只会伤害师生感情,而达不到批评的目的。更何况,批评不当,就歪曲了教师的形象,有时挖苦、指责、大发雷霆批评学生时,气歪了脸,面部变了形,话语是什么话狠就讲什么话,恨不能唾沫把学生淹死。这样不仅伤害了学生,也伤害了自己。批评是为了使学生提高觉悟,认清是非,变得更有修养。可教师在批评时缺乏道德修养,那么怎么会让学生有道德修养呢?所以,我们批评学生时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语言行为给学生作出榜样。如孔子说过,为政与施教一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陶老也强调正人必先正己,他指出:“盖己立而后立人,己达而后能达人,天下未有无生利经验之人而能教人生利者。”批评的语言必须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是最严厉的批评,也要使学生受到文明的教育,切不能用不文明的行为来教育学生。

第二、批评的语言要象爱的雨露一样,点点滴滴滋润学生的心田。1926年,陶老在《我之学校观》一文结束语中说:“我要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教师只有诚心诚意地爱护自己的学生,才能诲人不倦,教好自己的学生。陶老奉行“爱满天下”的宗旨,他说:“我们奋斗的工具是爱力不是武力。”在他看来,爱是一种力量,“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高尚纯洁的师爱,才易引起学生心灵的强烈共鸣,从而取得较佳教育效果,易于达到教育的目的。因此在批评时要多肯定,少否定。批评的话,有时可以用肯定的语言来代替,使学生保持积极的接受态度,比如说:“你什么都好,就是这种坐不住的习惯不好。”教师再严厉的批评一定要让学生意识到真诚的爱,不要使学生有丝毫的对立情绪。我们有些老师有时感到很委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学生一点也不领情,原因就是批评未能很好的体现爱,学生不领情,也在情理之中。象那种蔑视型的语言:“你以为你是谁,不就是个难缠吗,还想给老师顶,走着瞧,看谁能顶过谁。”还有 赌气型的语言:“你这个学生难管,管不了我就不管,让你家长来管吧。明天不来,就不要来上课。”这样的语言不能让学生认识自己的错误,更不能从老师的批评中体会到爱的教育了,因此批评的的语言要有理、有节、有度。批评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情动人,以理服人。要口气温和,态度和蔼;要平等商讨,消除对抗;要设身处地,“心理换位”,要注意分寸,留有余地。有时在气头上,你今天要批评的,姑且忍一忍,放到明天再批评,到了明天,你就会感到事情并不是那么严重,你的气也就烟消云散了。

第三、因人因事,因地而异,要了解学生,因材施教。陶老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性别差异、兴趣爱好的不同来安排教学和教育工作,使学生能各得其所。对善于思考、性格内向、自尊心较强、各方面较成熟、有一定思考接受能力的学生,宜采用发问式的批评方式,有针对性的提出问题,把批评的信息传递给他们,让他们自己思考,自我觉悟,自我改正。对于情绪抑郁、反应速度慢、学习虽努力但成绩不大的学生,要特别有耐心,严防急躁,多指出改正的方向和方法,并帮助树立改正的信心。对脾气暴躁、行为容易受情趣左右的 学生,应采用冷处理的、商讨式的批评方式;对积极上进,性情机敏易受感化和盲目自大、爱耍小聪明的学生,则应多采取暗示和提醒的批评方式;对错误较严重、依赖心理较强或怀有侥幸心理的,则采用严峻的态度、激烈的语调、尖锐的言辞,即“触动式的方式”。象这样叩问灵魂式的话语:“你好好想想,你老爹老娘是如何出大力流大汗挣钱供你上学的。我看你是将钱拿来打水漂。你还有一点良心没有?”这样的话语看起来似乎具有针对性,实际上又是对学生的一种伤害。

总之,批评的语言方式多种多样,没有一定的模式,俗话说:三句好话暖人心,一句歹话伤人心。尤其是我们面临的是在我们面前接受教育的学生,我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象陶老所说的那样,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不愧为人师的地步”。

漫话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创新人才培养 篇6

陶行知积极倡导人要手脑并用,这当然也包括对学生的要求。先生在《手脑相长歌》中指出:“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先生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诗歌形式对手脑并用,二者不可偏废的道理做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可谓言之凿凿用心良苦。反观我们今天的教育,切切实实地按照先生所倡导的科学做法执行了吗?事实不容乐观,甚至让人为之忧虑。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并被提升到中国经济转型和保增长的“双引擎”之一的高度,显示出政府对“双创”工作的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南京青奥会中国代表团时强调“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李克强总理说:“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中国制造’升级为‘优质制造’。”要达成这些宏伟目标,必须真正实施陶行知先生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之能看;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讲;解放儿童的空间,使之能接受大自然;解放儿童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

要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之能想。我们要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先要宽容保护孩子的奇思妙想。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怪异得令人难以置信,为实验孵小鸡,竟趴在鸡蛋上几天不出门。当老师教2+2=4时,硬要老师说明为什么是4而不是5。老师认为这是故意捣乱而将他拒之门外。如果不是他的母亲的宽容和精心培育,哪有他一生中的2000多项发明;江苏大学计算机学院学生袁敏敏在学校的图书馆当义工,每天整理书架,图书查错要耗费不少时间,可借阅者来借书时仍然不方便。学通信工程的她大胆想象“只要在电脑上搜索出需要借阅的图书,书架上的图书就会按照相应指令自动退出书架,借阅者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到了。”正由于学校给予袁敏敏的“智能书架”实验大开绿灯,以致该技术至今还在不少图书馆使用。

要解放孩子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扩大视野,得到充分的养料。陶行知在《小先生歌》一诗第三节,有这样几句:“我是小先生,看见鸟笼子昏,爱把小鸟放出,飞向森林投奔。”学校是放大的鸟笼,要把孩子从鸟笼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接触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青山绿水、日月星辰以及社会中的士、农、工商等。自由地与宇宙发问,与万物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学习。解放空间才能搜集到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之创造力。

要解放儿童的双手,使之能干。陶行知请木匠当老师的故事很是耐人寻味,每天让孩子们都向木匠学做凳子,自己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识字。

3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望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当先生。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着坐在他的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前不久,一个学生家长告诉我,她一只新买来的手表被孩子拆坏了,在大怒之下,把小孩子打骂了一顿,我对她说,恐怕中国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我和她仔细谈,她方才恍然大悟。于是她就向我请教补救的办法。我叫她请钟表店的师傅修理被拆的钟表时,让孩子在旁边看,并请钟表师傅边修边讲给他听,一方面满足了孩子好奇的愿望,同时有可能让孩子学会了修理的技能。

要解放儿童的嘴巴,使之能讲。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也就是创造始于问题,没有问题就无从创新。爱因斯坦对何以能够成功的回答是:“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求问题罢了。”正是强烈的好奇心,使他的创造性的想象不断地展翅高翔,促使他对未知的东西不断地进行探索,从而取得巨大的科学成就。从爱因斯坦的成功可以看出,发现和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就是创造,有时发现和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因此,不会提问的学生就不是好的学生,激发学生会学会问是十分重要的。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秉烛待旦铸民魂。”善于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做一名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好老师,应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篇7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内容丰富, 他相信人人都有创造力, “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创造教育的目标有两个方面, 就学生而言, 培养“手脑结合”、“手脑双全”、“独出心裁”的学生, 既是教育的目标, 又是教育的手段。“手脑结合”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就教师而言, 要具有创造教育的理论和技术, 是实现创造教育的前提。创造教育要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民主化”, 教师要打造民主的课堂, 以平等、宽容、尊重学生的态度参与教学过程,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是一个前提条件;二是“劳力上劳心”, 理论联系实际, 手脑并用, 在实践中创新。创造教育的方法, 是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培养创新能力。如何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 提出了六大解放的主张, 即解放儿童的头脑, 解放儿童的双手, 解放儿童的眼睛, 解放儿童的嘴, 解放儿童的时间, 解放儿童的空间, 使儿童获得充分的自由, 到大自然中、到大社会中观察和实践, 形成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冶情操, 磨炼意志。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因为创造力是从问题开始的, 他在《每事问》一诗中写道:“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 过在不会问。智者问的巧, 愚者问的笨。人工胜天工, 只有每事问。”如何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他提出了三项措施:一是为儿童提供充分的营养, 包括健康的身体, 清醒的头脑, 渊博的知识, 创造的欲望, 坚强的意志, 批判的精神;二是培养儿童良好的习惯, 有助于学生的学习, 更好地发挥创造性;三是因材施教, 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专长, 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 发展个性, 使其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有四个基本特征:民主性, 要求创造教育包含民主教育、人文精神、注重人格教育;科学性, 要求创造教育以科学教育为基础;探索性, 要求创造教育旨在培养受教育者的“创造力”;实践性, 要求创造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形成人的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陶行知作为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他离开我们已有半个多世纪, 他的创造教育思想今天学习起来仍然振聋发聩, 感到字字珠玑, 它抓住了教育的本质, 契合今天的新课程改革, 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指导价值弥足珍贵。

二、课程建设: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源头活水

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指引下开展学校科技创新教育, 首要工作就是课程建设, 因为课程是科技创新教育的载体, 是源头活水。学校重新建构了课程体系, 包括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基础型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 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 以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 在理科教学中注重科技创新教育, 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 创设问题情境, 开展问题式教学, 把教材内容转化为教学问题, 人为地制造矛盾, 引发学生认知的冲突, 激发学生的思维, 指导学生分析和确定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贯彻陶行知“六大解放”的创造教育思想, 引导学生发散思维, 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问题式教学已成为学校学科教学的一大亮点,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 而且促进了教师创造教育理论水平的提高和教育技能提升, 教学相长, 创造教育蔚然成风, 教育质量节节攀升, 教学特色日益显著, 形成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品牌。

我校拓展型课程由三个部分组成, 包括德育课程、基础课程内容延伸的选修课程和校本课程。在拓展型课程中, 我们创造性地把德育工作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使德育工作课程化, 通过科普知识宣传栏、科技节、科普讲座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使他们爱科学、懂科学、用科学, 科技精神得到张扬, 科技素养得到提升。关于基础课程内容延伸的选修课程, 因为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而且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长自主选择的, 按照陶行知创造教育的思想, 本着高起点、深分析、广拓展的思路,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不仅掌握相应的知识, 更注重知识产生的过程,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 在参与中体验, 在体验中感悟, 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探索的过程中有所发现,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校本课程是结合学生的情况、教师的特长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开发的特色课程, 学校本着“国际化视野, 本土性行动”的原则, 开发《模型制作》、《化学与生活》、《物理零距离》、《生活中的生物学》等20多个科技创新型的校本课程, 重在开阔学生的眼界, 引发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好奇, 引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三、海模制作:铸就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辉煌

在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中, 航海模型制作起步最早, 成果最丰硕, 铸就了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辉煌。编写了《模型制作》校本教材, 开设海模制作校本课程, 使学校的海模制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形成人人制作海模的可喜局面。在全校制作海模的活动中, 产生一批海模制作的高手, 学校组建海模队, 由专职教师辅导, 促进他们技艺大长, 在比赛中取得骄人的业绩, 2000年以来, 学校共获得国际级奖2项, 国家级奖74项, 省级奖401项, 市级奖549项。在2015年江苏省青少年航模竞赛中, 获得海模型团体冠军, 九个单项团体第一名, 其中8人获得一等奖, 10人获得二等奖, 12人获得三等奖, 十个团体一等奖, 为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增添亮色。学生为了解决在海模制作和竞赛中遇到的难题, 向书本学习, 向老师请教, 促进学科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在海模制作和海模竞赛中,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海模制作和竞赛中, 以顽强的意志力克服困难, 意志力得到培养;学生在海模制作和竞赛中, 相互配合, 协同作战, 加强集体主义观念。

四、普职融通:拓展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课程资源

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引领下, 学校科技创新教育不仅在内部挖潜, 而且向外部拓展, 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社会教育资源, 把职业技术院校的师资资源和企业的实践基地为我所用, 把校内外教育资源整合, 开展普职融通教育, 形成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新亮点。

在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实践中, 学校进行了重大的课程建设创新———普职融通。通用技术是新课程改革新设的一门课程, 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用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它不仅要对技术原理和技术知识学习, 更要有技术的应用, 与职业技术院校和企业合作, 从学校的角度看是课程资源的拓展, 从社会的角度看是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得益彰。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和服务外包学院为我校提供的41个自选菜单中, 根据学生的需要选取17个项目学习, 充分利用他们强大的师资力量、完善先进的教学设施设备、充足的训练场地, 不仅深受学生的欢迎, 而且取得较好的效果。21个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

普职融通的创意具有四个特点:第一, 科学性, 成为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的有效途径。第二, 创新性, 是我校发展战略的自觉选择, 充分利用区域教育资源优势, 拓展了科技创新教育的课程资源。第三, 实效性, 体现了学生主体发展、学校自主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上, 具有可操作性, 因而效果绝佳。第四, 可持续性,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强劲推进, 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有知识, 更要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普职融通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智慧选择, 是一种学校发展超前意识的体现, 是多元、融合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它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的引领下, 享誉大江南北的科技创新教育特色成为我校一张靓丽的名片, 学校被授予“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指导纲要实施项目示范学校”、“江苏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团体会员”、“江苏省青少年航海模型训练基地”、“苏州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苏州工业园区科技教育AA级特色学校”。《中国教师报》以《杏坛再添佳话》、《行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春风化雨创特色, 潜移默化育真人》为题对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进行系列报道, 《语言文字报》以《深化学校教育管理制度改革, 凸现科学与人文精神融合》、《教改大潮涌动, 风景这边独好》、《明确思路, 科学推进, 努力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为题对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特色进行系列报道, 《苏州日报》以《锁定科技特色, 推进“全人发展”》为题对我校科技创新教育特色报道。

参考文献

[1]金林祥.二十世纪陶行知研究.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5, 3, 序言.

[2]熊贤君.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探微.教育研究, 1999, 11.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篇8

一、让学生的生活经验走进课堂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 为教学内容创新提供了依据。陶行知先生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 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做来教, 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 方是实学。”“教学做”有一个共同的中心——“事”, 也就是“实际生活”, 其实质就是要根据生活的需要而教, 通过生活实践去教学, 从而使学生获得生活实践所需要的创造力。

学生的生活经验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生活是学习语文的有力助手。过去, 语文教学注重的是知识传递, 语文教学局限在教室这个狭隘的空间。如今, 在新课程的指引下, 教室的天地广阔了, 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课堂教学。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与生活、文本与经验有机结合起来,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 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 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中深化认识, 丰富语言和生活的积累,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和时间赛跑》一课时, 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谈体验:先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很怀念或觉得有意义的事情, 学生有的说和伙伴玩耍很有趣, 有的说怀念幼儿园的美好时光, 有的说对入队仪式印象深刻, 有的说参加演出很难忘等等。之后我问:“你们想不想再经历这些同样的事情?”学生的回答:“想。”我又问:“这些愿望能实现吗?为什么呢?”从而让学生具体而真切地体会到了时间的不断流逝以及时间的珍贵, 进而明白应该珍惜时间。

教师还可以创造性地选择、组织和加工教学内容, 或采用故事或谜语激趣、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等形式, 把学生已有的不同生活感受引入到文本生活中, 创设生活氛围,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帮助学生走进文本生活, 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更好地理解课文, 使阅读体验更为丰富、深刻, 创造性思维得到很好的培养。

二、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新课改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这就要求对教学过程进行创新, 改变以往教师“满堂灌”的教学过程, 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陶行知先生也特别强调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 他说要让学生在亲自“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这个“做”就是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他说:“事怎样做便怎样学, 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 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 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做”是学的中心, 也就是“教”的中心。

我在教学《掌声》一课时, 重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自读感悟。我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找出两句直接写掌声的句子, 然后依次学习有关两次掌声的内容, 感受英子在掌声响起前后内心的变化。教学有关第一次掌声的内容时, 我提出“同学们为什么给英子掌声呢”的问题, 让学生自由读课文, 用横线画出有关句子, 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写在课文空白处。教学第二次掌声的内容时, 我放手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学习, 如自己提出问题、画关键词句、比较、写感受等。学生通过自读感悟获得了启迪, 有了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在学生对两次“掌声”都有了自己的体会后, 我设计了一道练习题:“这是的掌声。。前面填上一个词, 后面加上一两句话来说明。”学生填的词语有“鼓励、支持、赞赏、信任、尊重”等等。学生加上的话有:“同学们鼓励英子:今后要更加勇敢!”“同学们信任英子, 相信她会自信地面对生活。”等等。正是因为学生参与了教学过程, 学生才真正走进了文本, 进行富有创造性的个性化阅读, 使课堂更加开放, 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三、让学生大胆质疑问难

语文教学应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 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对自己的教学思路、教学方式予以创新。在教学中, 我们要采用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方法, 因为被动的、以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养成, 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而注重质疑则是创新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陶行知先生对此也有很深刻的阐述, 他说:“行是知之始, 学非问不明。”“解放小孩的嘴。小孩子有问题要准许他们问。从问题的解答里, 可以增进他们的知识……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陶行知先生的观点为教学方法创新指明了方向, 即课堂教学必须让学生想说就说, 有问题就问, 允许发表独立见解, 从而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探究的精神, 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激发个体的潜能, 发展他们的创造能力。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 我摈弃了“循规蹈矩”的逐段教学方法, 而是从学生的阅读心理出发, 让学生提出问题, 分小组讨论, 然后对相应的段落进行指导。在解决好这些问题准备进入下一个环节时, 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邱少云平时表现怎样呢?”因为课文中没有直接描写邱少云平时表现的语句, 我就想让学生课后通过查找资料自行解决。这时另一个学生举起手来说:“我看出邱少云是一个细心的人, 因为他隐蔽得很好, 连离他很近的战友都很难发现他。”这一问一答让我十分惊喜。我让学生再次读课文, 试着根据课文内容推断邱少云平时的表现。有的说:“他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烈火烧身的剧痛, 看得出他是一个有顽强毅力的人。”有的说:“我想他平时一定很遵守纪律, 因此在生死关头他才会如此严守纪律。”……通过质疑, 学生进一步读懂文本, 他们跳跃的思维插上了理性的翅膀, 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

四、让学生敢于评价

长期以来, 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 教师基本上是评价的主体, 而学生对于评价结果常常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新课程标准》强调, 评价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之一。新课程评价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 以及相伴而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我们只有通过鼓励和引导, 让学生敢于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才能真正发挥评价激励学生的功能, 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发展, 创造能力得以培养。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中, 我有如下两点体会:

第一, 语文课堂必须构建和谐的教学环境。陶行知先生提出“先生创造学生, 学生也创造先生, 师生合作, 共同创造出值得互相崇拜的活人”的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 教师要以人为本, 尊重学生, 学会民主平等, 用心倾听学生的心声, 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同时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以学生学习观察世界的独特视角和分析问题的独特方式, 与学生一起“探知识的本源, 求知识的归宿”。有了这样宽松、和谐、民主的良好氛围, 学生才能敢于评价。

第二, 要打破单一的评价模式, 改变传统的教师单向主观评价的狭小空间, 开拓全新的自我评价反馈、学生互评反馈和教师评价反馈的宽阔领域, 提倡评价方式多样化, 评价标准多元化。鼓励学生勇于自我评价, 剖析自我学习的优点与不足, 促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 可以说明赞同别人的理由, 可以对别人的答案提出异议、据理力争, 也可以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我们甚至鼓励学生敢于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 以达到师生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篇9

一、“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

墨子创立了墨家学派, 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为与儒家并立的显学。他初“学儒者之业, 受孔子之术”;后来, 他反对儒家靡费民财, 讲求繁琐的礼, 就背弃了孔子所宗的“周道”而用“夏政”。墨家弟子分布广泛, 以“兴天下之利, 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 尤重艰苦实践, 服从纪律。当时墨者大多来自社会下层, 平时一律短衣草鞋, “以自苦为极”。他们平时从事生产劳动与发明, 战时作战十分勇敢, “赴火蹈刃, 亡不旋踵”。孟子虽然反对他的思想, 但不得不承认他有“摩顶放踵, 利天下为之”的精神, 是“苦其心志, 劳其筋骨”的典范。

陶行知是我国“五四”以来最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就刻苦兴学的精神而言, 他与墨子是一脉相承的。在晓庄师范艰苦创业时期, 陶行知为乡村教师题写下一副对联:“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这副对联既阐明了乡村教师对人民负有的光荣责任, 又歌颂了乡村教师在低劣的环境里, 兢兢业业、教书育人、无私奉献和不求索取的崇高品质。陶行知本人说到做到, 躬行实践。他脱下西装, 穿上布衣, 头戴瓜皮帽, 不怕风吹雨淋, 和师生一起耕田种菜, 一起建设学校, 虽然与“牛大哥同铺”, 却“一闻牛粪诗百篇”。为了表示与农民同甘共苦的决心, 他把老母、夫人和孩子也接来农村, 盖了几间茅屋, 取名“五柳村”。陶行知在实践中碰到的困难、辛劳与苦楚是难以想象的。但他以难为乐, 以贫为乐, 以苦为乐, 百折不挠地去战胜它。这种献身精神贯穿陶行知的一生, 也渗透在他的全部教育思想中。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唯有从这一高度来学习才能得其精髓。

二、“爱满天下”

墨家思想的核心, 是实现“兼相爱, 交相利”的“兼爱”学说。儒家主张“爱有等差, 施由亲始”, 而墨子提出“兼爱”, 主张没有差别地爱。墨子同情庶民因战争而遭受的损失和痛苦, 提出反对侵略战争的“非攻”主张。他认为战争皆起源于不相爱的缘故, 要彻底消灭战争, 只有做到“兼相爱, 交相利”、“兼以易别”。但是在阶段社会里, “兼爱”思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思想根源于墨子的“兼爱”学说, 但又高于墨子的思想, 两者不完全相同。墨子的兼爱学说, 是在承认人们有贫富贵贱等级差别的前提下提出来, 并不试图消灭这些差别。而陶行知的博爱精神则充满了阶级性和斗争性。他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没有爱便没有晓庄。因为他爱人类, 所以他爱人类中最多数而最不幸之中华民族;因为他爱中华民族, 所以他爱中华民族最多数而最不幸之农人。”陶行知甘愿抛弃高官厚禄和城市的舒适生活, 立志到农村去与农民同甘共苦。对于国民党反动派则是憎恨无比, 就连蒋介石夫妇亲临晓庄参观也不屑一顾。他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恐吓、利诱、通缉以至暗杀的威胁, 最后是在随时准备“迎接第三枪”的情况下, 夜以继日地工作, 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毛泽东同志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周恩来同志称赞他是“一个毫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

三、以教人为己任

在教学态度上, 墨子认为“不强说人, 人莫知之”。他反对儒家所主张的“君子若钟, 击之则鸣, 弗击不鸣”, 认为对教师的要求, 也应本着“为义”的精神进行“劝教”、“说教”而不能“怠倦”, 不独要有问必答, 并须“不叩必鸣”。孔子教人是“来者不拒”, 墨子则进一步主张对来学的人固然要教, 对不来学的人还可自己去教, 送教上门。

陶行知继承了墨子这种以教人为己任的积极态度, 他在《自勉并勉同志》的诗中说:“人生天地间, 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他的“大事”就是“要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他把教育作为征服自然, 改造社会的重要武器, 制定了普及教育, 改造中国的伟大计划。他说:“我们已经下定决心来筹募一百万元基金, 征集一百万位同志, 提倡一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他要把乡村学校办成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 使乡村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 使乡村的农民都受到健康的、劳动的、科学的、艺术的和改造社会的教育, 成为手脑并用、劳力上劳心的新生活的主人。陶行知在他三十年的教育生涯中, 都在为实现这一崇高理想、伟大计划而呕心沥血、顽强奋斗。

四、关于知识的来源

墨子在认识论方面, 具有唯物主义因素。他把知识构成的来源, 分为三种类型。他在《经上》中说:“知:闻、说、亲。”闻知是别人传授进来的;说知是自己推想出来的;亲知是自己经验出来的。又说:“名实合, 为。”是说名实相合而成为行为。在传授知识过程中, 墨子不同意孔子“述而不作”的保守思想, 主张“述”而且“作”。

陶行知在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时, 提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观点。他完全赞同墨子关于知识分类的主张, 说:“我们拿‘行是知之始’来说明知识的来源, 并不否认闻知和说知, 乃是承认亲知为一切知识之根本。闻知和说知必须安根于亲知里面方能发生效力。”他把直接知识的间接知识, 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的关系, 生动地比喻为“接知”如“接枝”, 一切间接知识 (闻知) 与理性知识 (说知) 都是扎根于亲知中。陶行知反对单纯劳心, 认为它不能算作“做”。只有“手脑并用”, “在劳力上劳心”, 才是真正的“做”。陶行知十分重视这一发现, 他认为“劳力上劳心是真的一元论”、“是一切发明之母”。这样, 陶行知就赋予“做”以新的涵义, 正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指出的, 全面发展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实现体力和智力的充分运用和发展, 实现体力和智力在充分发展基础上的完整结合。

五、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孔子使用的教材是经他整理加工过的“诗、书、礼、易、春秋”, 他轻视体力劳动, 不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的传授, 斥骂询问学种田、学种菜的樊迟为“小人”。而墨子则是劳动实践家, 他重视生产, 强调“赖其力者生, 不赖其力者不生”, 初步认识到劳动是人类生活的基础, 认为“官无常贵, 民无终贱”。他主张的教育目的是要对“农与工肆之人”授以实用的知识技能, 在分工合作的原则下“各从事其所能”, 培养成“为义的兼士”。在教育内容方面, 墨子为了实现“为义”的理想, 对弟子所用的教材, 很重视与生产有关的实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墨子试图通过“上说下教”的方法改善劳动者、小生产者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 使“饥者得食, 寒者得衣, 劳者得息”。重视生产知识和应用技术, 使墨家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独具光彩。

陶行知创办的乡村师范也明显具有墨家这方面的特色。一九二七年三月, 南京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举行入学考试, 考试科目之一是开荒。劳动完毕, 陶行知兴奋地对他们说:“今天的考试是破天荒的第一次。你们的劳动成绩很好, 足足可以打上一百分。”后来, 他把自己动手建成的圆形大礼堂命名为“犁宫”, 两边挂着一副对联:“与马牛羊鸡犬豕做朋友, 向稻粱菽麦黍稷下工夫。”他在《试验乡村师范学校第一院简章草案》中, 把文牍、会计、庶务、烹饪、缮写、招待和洒扫整理列为分任院务课程, 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从乡村生活内容的实际出发的, 所以培养出来的师范生就能够成为农村需要的比较全面的教师。陶行知是自觉、清醒地论证了直接经验在个人成长中的意义, 以极大魄力将学生个体的直接经验加以规范和具体化为课程, 并且付诸实践的教育家。他使得直接经验进入学校课程, 获得正式地位, 与以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分庭抗礼。在陶行知的实验学校中, 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习知识和技能, 开创和形成了教育史上能够与传统的间接经验为主的学科课程相对立、相抗衡的活动课程体系。在今天世界范围的课程实践中, 各种以学生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已经成为现代课程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融入现代课程的主流。

六、从创造实践到创造理论

墨子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十分重视发明创造。他与当时很负盛名的公输班 (鲁班) 齐名, 擅长制造生产工具和守城器械 (据《鲁问》记载, 公输班在楚国九设攻城机械, 墨子九次挫败他的进攻, 公输班技穷智竭, 投械认负) 。墨子设计的滑轮系统与英国的“阿特伍德机”极其相似;在军事器械设计上, 他发明了木鸢、赣车、连弩车、籍车、听瓮、云梯、悬门等攻守器械;尤其难得的是, 墨子和他的弟子做了小孔成像的实验, 第一次解释了小孔成倒影的原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至战国初期, 墨家学派取得了使生产技术向科学理论飞跃的最初成果。《墨经》中具有比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内容, 涉及力学、光学、几何学、军事学、逻辑学等方面, 被誉为中国的《几何原本》 (古希腊欧几里得著) , 是中国历史上最接近于科学启蒙的著作。

陶行知也十分重视教育的创造性, 并逐步把创造实践上升为创造理论, 成为我国创造教育的开辟者。他说:“今日教育家必须具备两种要素:一是‘敢控未发明的新理’, 二是‘敢入未开化的边疆’。”他认为:“生活是要勇气探出来, 走出来, 造出来的。”向创造之路迈进的人, “除了大无畏之斧, 还得有智慧之剑, 金刚之信念与意志, 才能开发一条生路”。他在批判了那些视创造为畏途的观点之后大声疾呼道:“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 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 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他还指出:“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陶行知关于创造教育的理论, 同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素养、敏锐的观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 面对庞杂的信息, 能够进行有效的筛选, 迅速捕捉有价值的信息, 独立分析和决策, 取得最优效益的能力是完全一致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主要植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中, 其中的墨学因素, 是他对墨家思想的批判继承。今天, 我们遵循胡锦涛同志关于“现时代中国强调的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 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 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的指示, 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墨家渊源, 就是要创造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教育科学体系来, 更好地为当前的新课程改革服务。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2]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主编.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1.

[3][清]孙诒让.墨子闲诂.中华书局, 2001.

[4]谭家健注译.墨子今注今译.商务印书馆, 2009.

陶行知的创新思想 篇10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德育教育课程, 它的社会生活性非常突出, 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想品德教学应该源于生活, 与生活同在。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课程标准的论述, 和陶行知的教育理论是一致的、相融合的, 所以, 学习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 无疑会给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改革指明方向。为此, 本人就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思考与探索, 谈一些自己的体会与感受。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原则对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启示

“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是生活就是教育, 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 是康健的生活, 就是康健的教育, 是劳动的生活就是劳动的教育, 是科学的生活, 就是科学的教育。”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真人。培养“真人”, 是贯穿他的整个教育思想的重要目的。所谓“真人”, 是与“假人”、“伪人”相对立的, 是现代生活中具有模范作用的人, 是生活中的强者,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真人”不仅仅是能力、才干上的需要, 而且是道德品行上的要求, 更是对完整人格的一种追求, 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要求。

思想品德“课程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 学做负责任的公民, 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其实质就是培养现代社会的“真人”, 是培养一个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具有遵纪守法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情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现代社会的合格的“负责任”的公民。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 也明确提出“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调查、讨论、访谈等”道德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标准。

因而, 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务必要把握思想品德课程的落脚点, 即课程的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与综合性, 注重道德实践, 通过对社会的感悟和生活的实践, 对良好品德进行锤炼, 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

二、“社会即学校”对思想品德课程内容观的启示

“社会即学校”, 即社会是生活、教育的场所。陶行知认为:“整个社会的活动, 就是我们的教育范围。”“在社会的学校里, 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先生, 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同学, 人人可以做我们的学生, 随手抓来都是活书, 都是学问, 都是本领。”“社会即学校”其根本是广大劳动群众都有受教育的机会。“社会即学校”是“生活即教育”理念的延伸, 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含义:社会学校化和学校社会化。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 使他们思想;解放学生的双手, 使他们能干;解放学生的嘴巴, 使他们能问;解放学生的空间, 使他们有时间学一点自己渴望要学的知识, 干一点自己高兴干的事情”的“五大解放”思想。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采用以内容标准和活动建议的形式来构架, 由学习领域而至学习主题, 再至目标要素。内容标准的陈述以学生为出发点, 目标的行为主体定位于学生、其内容以“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行编排, 着重以培养提高素质、提高能力、激励创新能力为出发点。思想品德课学习的是“开放性”, 思想品德课程不能仅局限在课堂之内, 还要鼓励学生多看课外书刊, 努力拓展知识面, 组织开展各种课外活动, 培养学习兴趣、团队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求学生运用书本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要紧密联系社会的热点, 紧跟时代步伐, 展开讨论, 启迪思维, 提高觉悟。这样, 就使得思想品德课教学将小课堂与大社会有机地结合起来, 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实现学校、学习与社会、生活的有效融合。

三、“教学做合一”对思想品德课程教学方法的启示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根本措施和方法, 对于这一理论, 陶行知有很多的论述。“事怎样做就怎样学, 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 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 在做上学, 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这一理论正确处理了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关系, 使学生达到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完善素质、改造社会的有机统一。

在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就“强调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要“在教学中, 不断创造条件, 促进学生的道德践行,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感悟和理解社会的思想道德价值要求, 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良好行为习惯。”要强化过程性、体验性目标,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同时, 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 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上一篇:病程阶段下一篇:网络连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