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联合

2024-05-05

校企联合(精选十篇)

校企联合 篇1

造成人才供给与需求错位、人才培养与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脱节的一个原因是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缺乏实用性和前瞻性, 另一个原因则是企业没有根据自身的发展目标与规划, 提出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在企业的人才招聘过程中, 工作经验和相关技能成为企业选人的重要标准, 在对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调查后发现:70%的用人单位、90%的岗位都希望招到具有一定工作经历的人才[3], 企业一般不太欢迎高校应届毕业生, 认为他们虽然理论知识丰富, 但实际动手能力差。同时, 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变革跟不上社会发展的需求, 教材更新缓慢, 教授方式上重视理论教学, 而忽略实践操作,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一、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可行性分析

职业技术类院校由于采用理论和职业技能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 已具备一定的职业技能培训场所。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需要做大量的课题研究, 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和企业联合攻关的技术难题, 这使得学生有锻炼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机会。而在本科生阶段, 尤其是理科专业, 学生需要学习大量的专业理论知识, 缺少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机会。

高校需及时把握社会的需求, 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来调整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走访相关企业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我们了解到, 企业在人才招聘的过程中, 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专业知识之外, 更为看重的是应聘学生在相关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而这些恰恰是应届毕业生所严重缺乏的, 这与高校目前偏重理论的教学方式不无关系。经过调查发现, 不仅是企业, 相当一部分的应届毕业生也认为在校所学的知识和所获得的技能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 这说明, 高校所培养的人才类型和企业所需的人才类型并不吻合, 这种人才类型上的不匹配是造成如今大学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4]。事实上, 企业在招进应届毕业生之后, 都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为他们进行岗位培训, 这类岗位培训比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更具针对性, 也更具实用性, 但由于要耗费少则几个月, 多则一年至两年的时间, 企业需要付出一定的人力成本和经济成本, 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运作成本, 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 高校应如何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人才类型, 是摆在高校和企业面前共同的难题, 若这一问题能得到有效地解决, 无论对高校来讲, 还是对企业来讲, 都将是一个双赢的局面。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和企业两者的优势, 让企业参与到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来。因此, 探索一种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

二、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具体操作形式的探讨

(一) 开展订单式教育

高校应敏锐的把握市场需求, 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调整自己的人才培养计划, 和相关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按照企业的人才需求, 确定人才培养计划, 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5]。在培养低年级学生重点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让企业参与到高年级学生的就业指导和实习中来, 实际上是把在企业进行的岗前培训提前到高年级学生的就业培训中来, 这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就业前的培训指导工作, 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也会为企业节省部分人才培训的成本, 加快新员工的成长, 使招聘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能尽快的为企业创造效益, 可谓一举两得, 双赢互惠。部分高校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 形成了“3+1”式、一年三学期式、提前招聘式等模式,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 高校和企业共建合作实验室和实践基地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建立合作实验室, 是目前高校和企业合作的主要方式, 也是发展比较成熟的一种模式。一方面, 企业可以利用高校丰富的高端人才资源, 对生产实际和技术方面的前沿问题进行科技攻关, 另一方面, 高校教师在科研项目的解决过程中, 可以了解到企业最新的技术应用问题, 在平时的专业理论教授过程中, 能更好的把握侧重点, 增强其实际应用的背景。

同时, 高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建实践基地, 通过课程实习和毕业设计等环节, 采取高校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的方式, 让学生深入到企业中, 以实际运用为背景, 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运用充分结合,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学用结合。同时, 这也有助于同学们了解企业文化, 开阔视野, 拓宽思路, 为将来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6]。

(三) 教师和企业技术人才双向流动, 加大交流

企业的技术人才能及时了解理论知识在实践运用中的最新状态、最新的应用技巧, 如果能让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走进课堂, 以学术报告的形式与同学面对面的交流, 把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最新运用讲给大家听, 不但能够加深同学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而且有助于把空洞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的应用结合起来, 增强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于某些专业课程的部分章节或实践环节, 可以考虑让企业的技术人员深入课堂为同学们讲课, 这样既可以补充了师资力量, 又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同时, 教师可以定期到企业中学习或者挂职锻炼, 这有助于加快年轻老师的成长, 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教师深入到企业中学习, 能够了解企业最新的技术运用情况以及理论知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最新的热点、难点, 这有助于教师在教授专业理论知识时更好的把握侧重点, 对于改善其教学方式方法也会大有裨益。

(四) 企业参与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工作

以科研项目为载体的联合培养模式, 在博士、硕士的培养中应用广泛, 这种模式如果直接应用到本科生的培养上, 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们可以依照本科生的特点, 邀请企业通过担任学生社团组织的顾问、设立针对学生的创新基金项目等方式参与到社团活动或学术科技竞赛的指导上来[7]。通过这种方式, 企业可以宣传自己的企业文化,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 在校园招聘活动中占得先机, 而且这有助于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及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总结

加强高校和企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作, 无论对于高校, 还是对于企业来讲, 都将大有裨益。对于高校来讲, 公司崇尚竞争的文化氛围、由技术革新带来的活力必定会为高校带去一缕春风, 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改善当前高校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 优化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 加快专业教材的更新换代, 丰富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效果, 提高毕业生的质量, 缓解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讲, 可以更好的进行人才储备工作, 缩短企业新员工的成长周期, 降低新进员工的培训成本,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荣东平, 罗建锋.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二维分析[J].成功 (教育) , 2009 (6) :21-22.

[2]夏星.合力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J].学习月刊, 2007 (16) :103.

[3]曾庆捷, 何庆哲.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J].人力资源, 2009 (5) :57-59.

[4]邓建高, 王敏.高校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2) :26-27.

[5]吕凤军, 赵金祥.“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资讯, 2008 (4) :160-161.

[6]李德海.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校企合作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15) :29-30.

校企联合培训(小编推荐) 篇2

企业不仅作为学校的实习基地,同时还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确立了紧密型关系。在校企双方紧密型合作过程中,由于教学计划是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所以学生在实习前初步具备了顶岗生产的能力,使企业感受到接受学生顶岗实习不仅不是负担,而且成为有效的劳动生产力。同时学校让合作企业优先挑选、录用实习中表现出色的学生,使企业降低了招工、用人方面的成本和风险;获得了实惠与利益。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目的及意义?

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主要体现:

一与知名企业合作,能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

学校实现了开门办学,及时把握市场动态和学科前沿,教育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企业培养一批热爱企业的精英队伍,促进了企业的发展;学生能有效提升其综合素质,培育团队精神,增强竞争力,拓宽了发展空间。

二以定向模式与企业合作培养专业人才,对高等院校尤其是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培养目标进行符合市场需求的重新定位,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实现教育创新的重要举措。

三通过校企合作定向培养模式探索应用型专业办学出路问题,为高等教育院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经验。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析 篇3

关键词:校企联合 培养模式 社会营销

2014年6月22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 由此可见,部分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转变是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而校企联合培养应用技术型大学生的有效途径。

一、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是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双赢、服务、产学结合基础上,通过紧密型校企合作,实现基地、教学、培训、科研、就业一体化,促使教学水平与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升,带动招生与就业良性循环的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就是要按照人才市场需求,高校与企业联手,吸引企业深度参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贴近,科研联合攻关,通过创新型的实践性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实现在校期间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需求的有效对接,最终达到培养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提高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实现企业获得所需人力资源的共赢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存在一些问题。

二、现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校企联合层次浅

更多普通本科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仅仅停留在学校寻找合作企业,企业接收学生实习的层次上,校企联合培养没能实现从大学生培养目标、学校专业设置、开发课程到实训基地建设、人才培养与评价等全面合作。

2.企业将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

校企合作中,一般而言,企业基于节约劳动力成本的经营思路选择与某些高校“联合”,因此企业对于大学生的培养不多,更多是将其用作苦劳力,不为大学生提供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而是让其从事简单、重复的机械劳动。

3.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

普通本科高等学校的老师重视理论学习,但是对于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并不是完全清楚,缺乏“双师型”的教师,这导致学生在学校所学知识僵化甚至过时、专业技能水平不高,学生到企业实习时令企业觉得实习生“不好用”。

4.企业缺乏合作动力

首先,企业以市場为导向,掌握行业前沿动态和先进技术,处于买方市场中的企业获取通用型人力资源比较便宜,通常不乐于主动与高等院校联合培养人才,使其增加不必要的成本;另外,企业缺乏安全保障,担心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学生出现安全问题,这将为他们的经营带来困扰,因此想规避风险。

三、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探析

由上可见,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学校缺乏“双师型”教师、没有专门机构负责,企业实行校企联合培养目的功利化等原因导致普通高校开展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施效果欠佳,未能实现它的设计初衷。

要解开这个困局,笔者认为需要普通高等学校与企业更换经营思维方式——树立社会营销的经营理念。

社会营销理论以市场营销的原理和方法为手段,以目标群体的自愿行动为准则,以改变目标群体的行为为主线,以提高个人、集体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为目标的营销活动。以此观之,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需要以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企业的发展以高素质的人才为基础,学生是高等院校和企业合力作用的结果,也是高等院校和企业获得共赢的关键,因此高等院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目标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实现学校、企业、学生的共赢,这一根本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因此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建立以下几种不同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1.学生自行寻找培养单位(实习单位)模式

普通高等院校制定大四学生实习管理办法,其中可规定大四学生在所学专业范围内自主选择实习单位的单位标准、拟实习岗位、实习时间(一般为一年)、实习注意事项、实习期间的专业网络课程安排等。大四学生根据学校对于实习单位的要求结合自身志向自行寻找实习单位、实习岗位并报学校审批。学校一旦审批通过学生上报的实习单位,学生将于大四一年时间内在实习单位工作。学校会定期派实习指导老师到学生实习单位调查学生实习情况指导学生开展实习工作,并邀请学生所在实习单位的上司完成对学生的实习考核。

此种模式适合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的普通本科高校。此类高校可以通过学生自行选择的实习单位甄别优质合作单位,为开展大规模的校企联合培养工作奠定基础。

2.高校在企业建立实训基地模式

高等学校通过分析历年毕业生就业信息,结合专业特点筛选符合实训教学要求的企业,与拟定的企业沟通建立实训基地相关事宜,并签订实训基地协议。学生根据教学实践课程要求在一段时间内(通常3-6个月)参加实训基地的特定项目培训。通常来讲,学校要为学生在实训基地实习向企业支付一定的培训费用。另外,学校会派实习老师在实习基地跟训或挂职锻炼,即能管理学生,又能提升实习老师的专业素质,帮助其向“双师型”教师转型。

此种模式适合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专业,例如,数控机床专业等。学校通过此模式可使学生的实操水平在短时间内获得迅速提升,强化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此模式成功与否有赖于企业对于实习基地建设的支持情况。

3.校办企业参与培养大学生模式

目前,很多普通高校出于创收或科研需要建立了自己的校办企业,这也为学校开展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校办企业通常依托学校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建立,它们也需要实习学生以“员工”的身份出现在顾客面前,实习学生可以成为他们人力资源的有力补充,降低其人力资源成本。因为校办企业与高等院校关系密切,所以实习学生也可以在校办企业内获得更多且全面的实习机会和培训机会,因此更有利于学生专业技能的全面提升。

此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高等学校拥有良性运营的校办企业。例如,五星级酒店、知名软件公司等。

4.高校为企业提供订单人才培养服务模式

企业因为业务扩展需要大量劳动力补充到工作岗位,它自己没有能力或是不想对大规模“潜在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它将此项培训工作通过签订协议的方式交由高等院校负责。

高等院校根据企业业务需要设置大学生培养目标、设置专业和开发课程,由高等学校的老师与企业培训师共同完成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考核。一般是“3+1”模式,即学生一至三年在学校依照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的教学大纲上课,第四年去企业实习,学生实习合格后转为企业正式员工。

该模式是高层次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它能很好地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使学生、学校、企业共赢的目标。此模式的实现有赖于高等学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无缝连接式”的培养合作关系。

总而言之,普通高等学校应该具有社会营销理念,着眼于市场需要,积极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工作,为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不断探索校企联合培养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蔡静.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进展研究——对部分试点高校网络调研综述[J].高等教育管理,2012(1).

[2]董永茂.物流管理专业创新人才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物流技术,2009(6).

[3]张志强.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4).

[4]胡金林.校企联合培养市场营销人才的模式研究[J].孝感学院学报,2007(2).

[5]方桐清.校企合作中企业动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10).

[6]姜进.订单式教育:校企联合培养金融人才的新模式[J].浙江金融,2005(3).

农经专业校企联合培养模式 篇4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定义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 企业是人才的消费者。通常我们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学校和企业之间紧密合作的关系, 利用双方各具优势的资源, 使学生的理论知识更好地转化成实践技能,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使他们成为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满足不同企业所需高素质、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校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满足了高校和企业双方的利益需求。在此基础上的人才模式才能发展长久。高校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意义:

1、有助于实现高校、企业、学生三者的共赢

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学校开门办学, 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和学科前沿紧密衔接,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企业培养了一批真正适合自身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实现了企业与人才的完美结合, 促进了企业发展;学生则通过这一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能更好地融入团队中去, 使发展道路更为广阔。

2、有助于实现高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是人才的培养者, 企业是人才的接收者。探索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有助于实现高校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从而提高就业率。高校和企业建立起紧密合作关系, 能使学校更好地了解企业对人才数量、素质及技能的要求, 从而根据企业的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目标, 制定创新人才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方案, 多种形式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更好为企业提供所需人才。

3、有助于深化高校教育教学改革

高校与企业合作有目标的培养专业人才, 让学生在企业多进行实践活动, 这是在符合市场需求的情况下对工科院校应用型专业进行的重新定位, 这对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育创新的实现有着重要作用。高校实施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有助于探索出一条符合时代发展的应用型专业发展新道路, 促进高校应用型专业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三、高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农经专业为例

1、研究适合于新建高校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方案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速度也在加快, 促进了农业向高质量、高水平方向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 农业的发展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要求其必须是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 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目前, 农业经济管理人才需求大与高校农经类人才供给不足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

在此背景下, 高校联合企业共同制定农经类人才培养方案。首先, 应对人才的需求进行深入的分析, 包括三方面:一是, 区域农业发展对农经类人才的能力需求和素质需求;二是, 企业中各类相关岗位对农经类人才职业能力的需求;三是, 大学生自身职业规划下自身能力发展的需求。其次, 应成立专门的农经类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委员会, 参与者应包括高校、企业、学生代表等多主体。通过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讨论, 最终共同确定农经类人才的培养方案, 明确高校我人才培养的方向、特色等, 从而为人农经类人才培养的后续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

2、搭建“2+1+1”校企联合人才培养平台

在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下, 必须建立可靠的实践平台和强大的师资队伍。唯有通过这些方面的努力, 才能培养一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首先, 建设师资队伍, 提高师资力量。一是增加专业教师在合作企业进行培训、学习及交流机会;二是聘请合作企业专业管理人员为学生讲解部分教学内容;三是校内专业教师与企业导师共同对学生进行实习、课程设计等指导工作;四是加强校企间的长期合作交流。通过这四方面不断提高校内专业教师和企业导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为实现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其次, 强化实践平台建设。一是改进完善校内专业实验室, 使满足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需要;二是在合作企业中建立实习基地, 让学生们在真实、先进的实践环境中进一步提高实践技能。建设教学实践基地, 促使产、学、研紧密结合;三是校企合作, 建立校内实训实验室, 现部分专业实训实验室已建立完成, 包括嵌入式实训实验室、LTE移动测试实训实验室等;四是, 与企业合作, 建立更完善、内容更丰富的案例库和项目库, 使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教学等更具真实性。

3、注重实践性课程和创新性活动引入, 提升农经类人才培养质量

高校在认真分析农经类人才能力需求基础上, 根据专业培养目标, 通过实践专家研讨会进行课程开发与建设, 对农经专业课程体系一定的改进和优化, 充分体现实践性、创新性和职业性。具体如下:

首先, 实践性课程。在理论课程基础上, 增设实践教学课程, 将课程分为校内实训环节和校外实习环节。课内实训包括基础会计实训、食品质量与安全实训、农业企业经营管理实训、市场营销实训、农村统计分析与应用实训, 采取校内与校外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形式。毕业实训为1 个学期, 综合所学, 在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实践能力, 实现与就业零对接。

其次, 引入创新性活动。高校可以适当性的开展一些研究型学习活动有: 专业研讨课、实验室科研探究课、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 (SRT) 等。在充分利用校内可用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或校外的实习基地, 通过农经专业学生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 逐渐建构起新的知识, 掌握新的技能, 从而有效地提升大学生的适应社会能力、创新力和就业能力。

四、结语

总之, 高校应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和企业资源, 实现二者之间的优势互补, 促进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逐步优化和完善, 最终发挥校企联合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有效提升。目前, 校企合作已成为高校追求自身长远发展必然选择和必由之路。因此, 高校必须通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 在政府、企业、高校等多主体的共同参与和良性互动下, 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实现多主体的共赢。

摘要:校企联合已成为实现高校和企业追求发展, 实现双赢的重要途径。本文在简要阐述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定义基础上, 指出了高校构建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意义所在, 进而以高校农经专业人才培养为例探讨了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高校,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周幸子.黑龙江校企联合的高校动漫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3.

[2]侯媛彬, 郭凡, 陈毅静, 张旭东, 杜京义, 于军琪, 何波, 岳海华.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0, 04:473-475, 483.

[3]谢骐, 邓奕, 施晓蓉, 王高升.以实施"卓越计划"为背景的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1:106-108.

校企联合办学意向书 篇5

根据**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芜湖市将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为基础,构建皖江区域金融机构改革先行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区、金融业聚集区,将**建设成为与区域经济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服务皖江、辐射安徽、在中部地区占有重要地位的区域金融中心。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去年年底我市拥有银行业和非银行机构20家,证券期货机构8家,保险机构25家,小额贷款公司45家,金融业从业人员约万人。

安徽****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拟在**成立“***育培训学校”,“***育培训学校”,”是一家主要服务于金融行业的社会办学机构,学校创办人具有数十年金融从业及管理经验,该培训学校以“素质+知识+技能=人才”为教学宗旨,专业从事金融行业企业员工培训、在校大学生及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培训、金融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培训项目包括: 证券、银行、保险从业资格认证;证券、期货分析师资格认证;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证 ;金融分析师资格认证 ;金融工程师;会计职称(中、初级);税务师等。

***校作为我市干部培训及社会培训主渠道主阵地,拥有多年的办学经验、完善的办学网络、丰富的办学资源、特色的办学体系。近年来,**校在我市大教育、大培训事业中通过不断创新办学思路和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我市的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学校”有意与 ****校合作,坚持“挖掘优势资源潜力,发展专业教育培训,优化建设人才结构,打造特色公众品牌”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发挥***校对外培训的社会功能,发展党校对外培训为社会、行业、企业服务的功能,为我市培养更多金融专业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双方可以在以下几个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合作:①社会需求调研开发和设置专业;②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③企业内训跟踪调查;④企业在岗员工继续教育与培训;⑤(执)职业资格考试和鉴定;⑥员工继续教育等。通过合作,形成以企业、员工和学生需求为导向,以金融服务行业为依托的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体制和机制,努力成为建设各类高级技能型人才培养、项目开发、信息服务与技术援助的载体。

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模式探讨 篇6

关键词校企联合;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市场对应用型会计人才各方面要求在发生逐步的转变和提高,而形成应用型会计人才主要途径的会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才能使培养出的应用型会计人才适应会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会计教育改革的首要问题就是确定正确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模式。现行会计教育存在着培养出的学生与会计人才市场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的问题,本科会计专业毕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了会计教育,毕业时却与会计工作失之交臂,没有或不能从事会计工作。其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学校学习的东西在参加工作时根本就派不上用场,而在这时会计行业又在呼吁急需会计人才,原因是他们所拥有的会计人才知识结构陈旧,这就出现了会计人才青黄不接的现象。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庆工商大学会计学院(下文简称“我院”)积极探索新的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办了一个参照《公司法》的相关规定,采取在学院统一领导由学生自主创办、自主经营的不注册实体的会计模拟公司。会计模拟公司主要经营代理记账、税务代理、会计咨询等业务。然而由于公司處于刚起步阶段,这种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模式是否能培养出应用型专业人才,笔者在此提出此模式,希望引发诸位同仁对于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更多的思考。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会计教学主要利用简单的教具和教师的描述性语言,进行会计理论讲述,着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而这种传统的会计教育教学已经滞后于经济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现有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将传统的教育目标从获取知识转到学会如何学习上,将传统的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育方法改变为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的能力。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传统会计教育的弊端。其构建有现实的意义。

(一)有利于会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

我院会计本科培养方案明确了会计专业和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会计和财务管理人才”。在21世纪的今天,衡量会计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并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多少会计知识,更重要的是他们毕业以后能否胜任会计工作,能否在复杂多变的会计环境中随机应变、灵活运用会计知识,能否具有较强的职业判断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立学生模式公司这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实训基地,使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实际的会计及财务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有利于实践教学体系的创新

会计是一门实践很强的管理类学科,会计理论只有通过会计实践才能增强学生对会计业务的感性认识,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使学生用积极的思维去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目前,会计学院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比较完善,有课内实验,也有校内和校外的集中实践环节,而成立学生模拟公司是对会计实践教学的一种创新,也是对会计实践教学的一种拓展,使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实际的会计工作,缩短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因而,这种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教育模式可以进一步完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这种校企联合培养下,学生可以在会计模拟公司通过大量真实的会计业务的处理、判断和分析以及对一个公司的全面管理,使学生有机会能创造地将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面对公司的诸多问题,学生必须积极地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基于传统会计教育存在的缺陷,本文将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的会计和财务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构建会计模拟公司。探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模式的可行性。

(一)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点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关键点如图1所示。

1.会计模拟公司。模拟公司作为一个企业实体,对中小企业提供代理记账、管理咨询等服务。同时,模拟公司为它的主要经营者和主要工作人员提供了接触和体会实际财务工作的机会。

2.企业。企业是这一培养模式的关键。它是会计模拟公司的客户,没有它会计模拟公司将失去提供实践环节的机会。它对服务结果的反馈将影响和完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

3.会计学院。会计学院为模拟公司提供智力支持,促使其健康发展,也通过企业的反馈结果来评价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并修订和完善教学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4.教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其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5.学生。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对象,其学习态度和学习动力将影响自身能力的高低。而其能力的高低又决定模拟公司经营的成败。

(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目标

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实现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

通才教育是当代人才培养的大势所趋。但现实的问题是我国的应用型人才的教育仍然处在专才教育阶段,学校的专业很难一下子改变,而社会各行业迫切所需的仍是数以百万的各级各类的专业人才。所以,对应用型人才实施通才教育在理论上具有不可辩驳的合理性,但实践上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自主经营会计模拟公司的过程中所涉及的知识是方方面面的,很大程度上实现了通才教育和专才教育相结合。

2.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联系实际是教育教学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全面、系统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要求。社会实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巩固和加深理论知识,学会应用实际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实际中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而且是学生理解社会、增强劳动观念和事业心、责任心的重要途径。由于会计模拟公司可为不同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其所提供的实践机会,弥补了毕业实习的仓促性和不完整性。

3.校企结合培养人才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

现代社会的发展强烈地呼唤人文教育和科学教育的统一,把应用型会计人才培养成为既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又有良好的科学素养的一代新人,既会做事又会做学问,更会做人。学生在经营模拟公司和为模拟公司工作的过程中,实现了从学生向员工的角色转变,可以从人生意义、生存价值等根本问题上认识和改变自己。在团队精诚合作的基础上,学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和技术。

三、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仍在探讨中,为了能让此模式达到预想的目标,仍有诸多问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一)教师师资队伍的建设

面临日益复杂的会计业务,应不断加强会计专业教师业务素质,鼓励教师到企业兼职,使教师更好地服务于教学,也使专业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模拟公司开展相关工作,增强会计教育的真实感。

(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推行

结合当前会计环境的恶化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同时考虑职业道德教育的完整性,应相应增加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培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净化会计环境。如何更有效地使学生们理解和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是本课题思考和将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会计教育的评价机制的完善

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篇7

(一) “校企联合培养”是解决人才结构性矛盾的重要途径。《2015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 2014届中有52%的高职毕业生家庭背景为“农民与农民工”, 且近四年以来该比例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如何提高教育水平, 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工作岗位, 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校企联合培养可以很好地建设学校和企业之间沟通与联系的桥梁, 提高企业参与办学的积极性, 吸引企业的投入, 加快学生融入企业的速度, 节约企业培训新入职员工的成本, 从而进一步丰富、发展校企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为受教育者构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创新机制, 发挥职业教育研究的引领与支撑作用。

(二) “校企联合培养”可以构建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 要求其在办学过程中必须紧密联系实际、联系企业, 构建一个长效的校企合作机制。这样才能使职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 能够适应企业岗位能力需求, 毕业即能够实现就业, 人才培养才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 可以较好地解决企业参与学校教学积极性不强的问题。

(三) “校企联合培养”可以建立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我国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有很大一部分教师理论知识丰厚, 而指导学生工作实践的能力与经验则相对不足, 造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相互脱节。通过校企联合培养, 高职院校可以选派校内教师到用人单位实习, 参与用人单位的业务实践;企业可以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进入学校进行专业课教学, 指导学生进行实训教学和业务操作。校企共同组建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

(四) “校企联合培养”可以有效解决高职院校顶岗实习难的问题。高职院校汽车保险类学生面对的岗位工作复杂, 企业出于安全性、行业特殊性等风险控制方面的考虑, 不愿意接收学生进行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工作。实行校企联合培养, 则是职业院校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学生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进行实训教学和顶岗实习, 有效地解决了实习及就业的难题。通过校企联合培养, 可以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用人标准和工作要求有机结合, 解决人才培养与企业标准、需求相脱节的问题。

二、校企联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 国家在推进校企联合培养方面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国家有关校企联合培养的政策法规与管理机制不完善, 导致校企合作不深入、不稳定。各级政府在制定区域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规划方面, 不能及时、定期发布行业和企业所需人才的信息, 造成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

(二) 职业院校缺乏满足企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数职业院校还没有根据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建立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校企联合培养机制不完善。学校的专业设置、联合培养方式、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的安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企业需求不能完全吻合, 从而使职业院校毕业生与企业需求有一定差距。

(三) 企业缺乏校企联合培养的动力。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经济主体, 与学校开展合作主要是增加选择人才的途径, 而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参与度不够。由于校企合作会增加企业的管理成本和风险, 在没有相应激励政策和法规约束的机制下, 企业不会积极主动参与校企联合培养项目来减少人力资本。

三、校企联合培养项目的实践探索

长春汽车工业高等专科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联合培养长效机制。以汽车定损与评估专业为例, 该专业与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泛华保险公估有限公司、一汽金融鑫安汽车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民太安财产保险公估有限公司、安心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积累了丰富的校企合作经验和共享资源。

(一) 构建校企联合培养长效机制。在校企联合培养项目中, 针对企业人才需求现状, 合作构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 与企业签订校企联合培养协议, 成立校企联合培养项目领导小组, 积极探索与合作企业建立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

(二) 创立了订单式“1+1+1”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成立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对企业岗位职业能力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 遵循企业岗位人才需求规律, 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实行“1+1+1”人才培养模式, 即整个培养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即学生在大学的第一学年, 接受通用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学校和企业采用多种形式和途径让学生了解企业, 如:企业讲座, 学生到企业参观、参加企业组织的公益活动及其它大型活动;与优秀毕业生座谈;观看企业的宣传片、组织学生体验式实习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 通过学生的深思熟虑之后, 在第一学年期末, 竞选拔成立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即“订单班”。

2.第二阶段。即学生在大学的第二学年, 根据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 工学交替学习, 由学校、企业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共同授课。

3.第三阶段。即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阶段, 企业、学校、学生之间签订三方协议, 按照协议要求, 企业安排学生在与专业相关的岗位进行顶岗实习, 并进行必要的岗位轮换。顶岗实习期间, 学生参与承保、核保、查勘、定损、核价、核损、核赔等工作实践, 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应变能力等职业综合能力, 快速实现角色转变, 实习结束后经考核合格, 企业负责安排学生在本企业就业。

(三) 构建满足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校企双方以企业人才需求为目标, 以岗位核心能力为重点, 以保险业务流程为主线, 构建了符合人才成长规律及保险企业员工能力素质要求的学校培养模块和企业培养模块的“校企交融”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习者到职业人的角色转换。

(四) 建设“双师型”的教学团队。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师资管理相关文件, 制定校企教师选聘、培养、考核标准, 共同选拔优秀人员组成教学团队, 按企业标准进行培训, 考核通过后颁发合格证书, 作为互聘互认, 上岗教学的依据。

(五) 校企联合开发特色教学资源。教学团队把汽车保险、汽车定损与评估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融为一体, 将企业标准、能力素养、企业文化融入到课程建设之中, 依据保险企业相关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 开发课程标准及教学内容, 设计教学情境及训练项目, 共同编写教材及实训指导书, 创建汽车保险与理赔案例资源库及课程资源网站, 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条件。

(六) 建立校企评价体系。引入企业评价, 校企共建质量控制体系, 校企联合共同对学生进行培训与管理、考核与评价, 校企根据联合培养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 组织和实施教育与培养任务。定期对培养过程督导检查, 实行教考分离, 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 实现了校企联动的教学与管理。

四、结语

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革新了传统的社会招聘、校园招聘模式, 大幅度缩短了企业人才培养周期, 能够做到入职即可做、入职即可行的高效人才需求。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下, 校企共同管理校企联合培养项目, 学生在学校就能够接触到企业文化、职业岗位要求、职业岗位任务等, 从而实现校企零对接, 提高了就业质量和就业率, 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了学以致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推动了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摘要:为了提高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 为社会、行业、企业培养学以致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本文从校企联合培养的实践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实践探索三个方面, 对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加以研究, 以促进校企合作进一步深化, 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赢。

关键词: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贤纲.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改革与实施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 2010

[2]宋微.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3]刘建湘.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深化校企联合创新中国工程教育 篇8

进入21世纪以来,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及经济一体化进程在加快, 工程技术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现代工业对工程技术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行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期盼也愈加殷切, 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技术的手段在“大工程”的环境中从事具体的实践活动。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直接决定工程技术的水平和发展速度, 最终决定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 世界各国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都在大力推进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力争培养出更高质量的人才, 以保持其在国际竞争中的有利地位。

高等工程教育在21世纪培养现代工程师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工程教育经过了100多年的发展历程, 初步形成了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多层次、多形式的工程教育体系, 培养规模占整个高等教育体系的30%~40%。但是, 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过程之中, 来自国际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 能否尽快培养与造就一大批高质量的工程技术人才, 已成为提高国家工业竞争力、实现强国之梦的关键。机遇与挑战并存, 如何创新中国工程教育, 以适应时代发展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 是中国工程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2 国外工程教育发展态势、我国工程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国外工程教育的发展态势

世界工程教育有两大模式: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1]。

2.1.1 美国模式

美国模式以科学教育为主导, 强调学生的自主选择、自由发展。美国大学的培养方向是“通过学习专业性的工程课程, 培养能为工程实践做出贡献的毕业生;培养能在工程方面继续攻读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毕业生;为终身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以支持不断发展的职业目标”。美国工程教育分本科、硕士研究和博士研究3个阶段, 在本科阶段, 4年中虽有专门化的内容, 但专业性不强, 到了研究生阶段才强调专业教育, 而且侧重工程研究的理论学习。美国现行的工科学位制度不仅有工程学位 (Engineering Degree) 和工程技术学位 (Engineering TechnologDegree) 之分, 在工程学位系列中还有学术性学位, 如BS、MS、PHD等, 专业性学位有工程硕士、工程师学位、工程博士等。美国企业有强大的培训体系, 支持大学生就业后的实践训练。

2.1.2 德国模式

与美国模式不同, 德国模式十分重视工程实践教学, 以培养工程专业人才为目标。只分本科和博士研究两段, 本科实际学习年限较长, 理论与实践并重, 培养的是工程师“成品”而非“毛坯”。在德国, 拿到毕业文凭也就自动取得了工程师专业资格;而在美国, 在拿到毕业文凭后还需进行注册甚至资格考试, 才能领到执照自己开业或作为工程师被聘用。德国模式特别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 要求毕业生一走出校门就能从事具体工程实践活动。

2.2 我国工程教育的发展历程

我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可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辛亥革命后到新中国建立前, 第二阶段是新中国建立后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 第三阶段是从1978年改革开放到现在。新中国建立60余年来, 我国在不断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 培养了数以千万计的工程技术人才, 其中一部分人成为各行各业的技术骨干和中坚力量, 为经济建设和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综上所述并结合相关文献[2,3,4,5,6,7,8,9],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2.3.1 工程教育面向工程训练不足

近年来, 在工程教育中存在重“学”轻“术”的倾向, 许多工程院校, 直接为工业企业培养的人才数量偏少。工程院校学科专业划分过细, 知识面太窄, 又没有足够的工程实践训练, 导致目前我国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学生缺乏对工程设计在工程及工程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缺乏现代工程设计思想、方法的培养, 缺乏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3.2 工程教育的培养层次、结构体系与人才类型对企业需求不敏感

我国当前工程教育的学历、学制与多层次教育的培养要求之间不够协调, 多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不甚明确, 分工不够清楚, 没有形成多种特色, 且存在追求高层次的倾向。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工程教育有专科、本科和研究生3个层次, 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 我国工程教育曾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方面, 使得有些专科、本科教育的层次、界限不够清晰, 专科教育往往成为本科教育的“浓缩”。在工程教育方面, 工程界与学术界、研究生教育与本科生教育、按学科专业目录设立的各学科都是孤立地发展, 脱节明显。

2.3.3 工程教育与产业结合、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不够紧密

工程院校必须面向企业, 企业必须依靠工程教育, 双方密切合作, 共同解决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问题。但目前, 我国工程教育的模式没有对毕业生进行工程师岗位培训的系统, 工科大学生没有参与工程项目的实践经验, 工程教育的培养规格比较单一, 缺乏灵活性, 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工科人才的要求。企业与高等工科院校在培养高层次工程人才和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等方面的缺乏合作的基础。

2.3.4 工程教育盲目攀高成风

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盲目攀“高”现象——一般院校与重点院校攀比, 重点院校不分青红皂白地去争创世界一流, 许多很有特色的工科院校, 忽略自己的特色, 盲目追求综合性发展;教育理念存在误区如“理论重于实践、综合大学高于工科大学”等;办学模式、培养规格单一等。

2.3.5 工程教育中的创新教育

创新问题一直是工程教育界研究讨论的热点问题。创新不仅仅是一个学校的校风问题, 而是高等工程人才的培养目标问题, 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世界上的竞争力的问题。我国的工程教育未能自觉地把增强工程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总而言之, 造成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校企联合的深度不够。本文以深化校企联合为切入点, 探讨中国工程教育的创新机制与管理。

3 产业需求分析

本文以钢铁企业作为调研对象, 分析了工程教育的产业需求。笔者到国内几家大型钢铁公司, 对公司需求人才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现状、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等方面进行调研。其中两家钢铁公司现有工程技术人员的教育层次结构比例如图1和图2所示。

调研结果显示, 钢铁企业目前最需要的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操作人才, 尤其是具有钢铁企业主体专业的, 既有扎实理论功底, 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工作能力的, 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设计研究、生产组织及企业管理、资产经营, 懂技术和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未来企业发展也最需要这些人才。

浙江工业大学盛颂恩教授[2]牵头组织了一次有关用人单位需求人才类型的调查。调查结果如图3所示。其中, 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是最需要的, 其次是跨专业的技术复合型人才。在用人单位看来, 高校应该培养的人才类型如图4所示。从社会需求来看, 高校目前要重视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技术型人才依然是社会需求的主流, 但技术复合型需求更为突出。用人单位对高校多样化人才培养的需求已经显而易见。

4 校企联合下的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

所谓校企联合, 是指高校与企业双方, 在平等、互利、互惠和自愿的基础上, 在不受地区、部门等界限约束的情况下, 建立起来的一种密切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大学与企业的合作, 走的是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道路, 实质上这是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功能的具体体现。

校企联合实现了学校和企业的“双赢”。一方面, 校企联合可以使工程教育根据企业的发展要求和岗位需要来制定培养目标, 调整专业设置, 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 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灵活性。企业给高校提供生产实践的园地, 提供社会信息, 提供用人的位置, 解决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才供求矛盾。另一方面, 企业需要高等工程教育的知识, 需要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 需要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4.1 基于多样化、弹性化、多规格, 建立新型学位制度

社会人群对教育的需要和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各种各样的, 所以培养模式与途径也必须多样化, 且可以灵活“转轨”。实行弹性学制, 针对工程技术活动的本质特征和企业人才需求, 建立本硕连读、硕博连读、跨学科工程硕士、工程博士等新型的学位制度。利用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 注重“领军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根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 专科主要培养技术工程师和高级技师。对本科教育应强调与工程实际的紧密结合, 可考虑的有:4年制预职业性的通用工程学位、3~4年的预工程计划以准备进入硕士学位学习、4~5年的学科交叉学位、5年制的学士学位等。研究生主要培养研究开发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 即使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上也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类型、开发应用类型和生产实施类型。硕士的培养还是应该更倾向于工程技术, 掌握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从事工程管理的能力。博士生可以偏重工程科学研究。对研究生学位制度可设置:工程导向型硕士、工程导向型博士、硕博连读、研究导向型博士等。工程院校也应多层次多类型, 千万不能趋同化, 要根据自身条件和特点, 定位准确, 办出特色, 适应市场需求。

4.2 课程体系改革

4.2.1 拓宽基础和专业口径, 调整知识、素质结构

针对我国工程教育学科专业划分过细, 知识面狭窄等现状, 改变“窄、专、深”的知识体系, 进行专业改革和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新的专业目录, 调整专业设置, 淡化专业思想, 按系甚至按一级学科招生, 设置第二学科或第二学位, 扩大专业口径, 设立柔性的专业方向, 在柔性的专业方向上培养适应能力, 在整体优化上提高素质, 使工程教育思想由“专业化”逐步向“工程化”转变;在学科建设上, 不仅要拓宽学校学科的覆盖面, 而且要建立矩阵式的学科结构;不仅有按分化序列分级的学科体系, 还要有按工程领域和对象综合的学科群 (或工程研究中心) 。

4.2.2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管理科学的教育

近年来国内工科院校要求重视文化素质教育的呼声很高。在校企联合人才培养模式下, 特别要加强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科学教育以及自然科学方面的教育。在21世纪, 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和结合的, 涌现了大批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近些年来, 文理渗透、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结合已成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改革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工科学生的必修课, 工程教育中提倡管理科学方面的教育是对传统工程教育的完善和提升。管理科学方面的教育将影响工程师未来的发展, 为工科学生在工业企业中和未来更大范围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起点。

4.2.3 注重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在重视工程实践能力的前提下, 学校与企业联合举办文化科技活动, 培养学生具有更好的交流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学生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要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 要体现在教学计划中, 要落实到教学各环节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中。

4.3 强化校本部工程教育的实践环节教学

构建以“工程教学与工程训练相结合”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宽泛的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与实践教学平台之上, 将实验、实训、工程实践始终与理论教学齐头并进。其中理论教学的递进体现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递进体现为认识—实验—实训—综合能力培养。在实验教学方面, 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实行全开放实验模式。在实训, 建立模拟工程环境的实训基地, 让学生在模拟的工程环境中训练。在工程实践方面, 让学生下厂顶岗实习, 做毕业设计, 让学生到真实的工程环境中去锻炼。

4.4 尝试创办“企业大学”

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整合师资到“企业大学”承担教学任务, 鼓励、支持高校教师、企业骨干和学生组成学科梯队。安排包括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在内的学生到“企业大学”学习课程和承担科研任务, 以切实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规格、岗位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要求。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校企双方共同承担课堂教学任务, 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 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有机融合。

4.5 校企共同出资建立工程实训中心

学校与企业联合, 把实训基地建在生产厂, 将教学的实践环节延伸到企业中去, 不仅能充分利用企业的文化环境、设备资源和技术力量不断提高教师与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而且还可以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克服经费不足的困难, 提高办学效益。企业为学生配备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实习指导教师。学校根据教学需要, 定期组织学生到生产厂进行现场实习, 使学生在最具有“实战”性的实训场所得到锻炼和提高。

5 结论

校企联合这种新型教育模式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社会各个部门应当分担教育改革的责任。政府应当发挥统筹领导作用, 出台有关推动产教结合、校企联合政策落实的配套措施;制订合理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计划, 促进高等工程教育与企业界和政府机构的紧密协作;做好对校企合作办学工作的规划、协调、指导和服务, 推动校企合作工作不断向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沛民.美国工程教育改革的新进展[J].高等教育研究, 1995 (4) :94-98.

[2]盛颂恩, 曹仁清, 朱斌, 等.浅议多样化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基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2 (3) :41-42.

[3]朱高峰.关于中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问题[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2) :1-9.

[4]刘国荣, 秦祖泽, 黄俊伟, 等.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性及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 2004 (12) :39-41.

[5]中国工程院工程教育研究课题组.我国工程师培养的重要性与培养途径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5 (1) :1-7.

[6]任淑淳, 杨俊和.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4 (12) :95-97.

[7]孙萍茹, 安连锁.面向21世纪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1998 (2) :83-90.

[8]朱高峰, 沈士团.21世纪的工程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校企联合 篇9

关键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

加强实训室建设是中等职业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中等职业学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多元化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措资金;要紧密联系企业,校企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室条件。要积极探索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校企合作新模式,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以企业为主进行共建,实现双方共赢。建立稳定的、高质量的校企联合实训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建立面向市场的联合实训室,既能体现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迫切性和参与的积极性,又促进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换。通过联合共建实训室这一平台实现校企合作,承接企业生产加工业务或参与企业生产和产品研发,把学校的日常技能训练融入到企业生产,使教学与生产、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是技能实训的基本内涵和实质所在。

我国近年来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设施建设与校企合作模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阶段,实训室的建设还相对滞后。虽然学校渴望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实现双赢,但事实上,校企双方更多的是松散型的合作。在合作模式上表现为形式化、简单化,缺少内容与方式方法上的创新,合作双方仍是互不相干的两个整体。就目前中职学校办学的现状看,存在诸多问题:缺少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实训指导教师,缺少必要的实训室和设备,缺少洞察技术信息的能力等,这些都是职业教育发展的致命弱点,而这些恰恰又是企业的强项,若要使得企业这些资源为我所用,那必然会为校企合作开拓一片新天地。事实上,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合作教育”模式、英国“学徒制”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和新加坡“教学工厂”模式,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加强校企间的紧密联合,实现实质性合作。唯有这样,才能使职业学校办学真正走向社会化,真正能够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一线技能型应用人才。

以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与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在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方面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分析:

一、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的具体做法

(一)从学校层面制定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的相关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学生校外实习守则”、“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条例”、“学生外出实习就业推荐流程”等系列规章制度与相关操作要求。在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共建联合实训室、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及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面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从学校层面开始规范与保障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校企合作共建多种模式的联合实训室

1.前校后厂式。这种模式中,学校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企业自主经营,把与学校主干专业相匹配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引进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通过合作,校企双方实现了“七个合一”:车间、教室合一,课堂即实训室,车间就是学习场所;学生、学徒合一,学生既是一个专业技能学习者,又是一个合格产品的生产者;教师、师傅合一,教师既是理论传授者又是生产实习的指导者;理论、实践合一,开发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项目课程,以任务形式驱动学生完成专业学习;作业、产品合一,学生在完成既定作业的同时,又在生产合格的产品;教学、科研合一,学校的科研项目成为教师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努力完成科研项目;服务、创收合一,学校既培育人才,又开展多种服务,在服务中获得直接的经济收益。通过引进企业入校,合作办学,共建实训室,共享资源,共育学生,企业即教室,车间即课堂,形成了“前校后厂”校企合作育人的办学新模式。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这种模式即学校和企业进行合作,企业以设备、技术、资金等多种形式向学校进行合作办学。学校和企业都是培养人才的主体。企业不仅参与研究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培养方式,而且参与实施教育和培养任务。所以,参与技能人才培养成为企业的一部分工作和企业份内之事。这种模式中,校企合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共同投资、合作管理、共享利益。

2007 年,学校引进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入校,共建了新火花实训室。学校利用场地优势,安排相关场地,公司提供设备,共建新火花实训室。校企双方通过五个“共建”的实施,保障了人才培养模式一体化的有效实现。一是共建“师资队伍”。通过校企共建,着力打造一支新型的“双师型”师资队伍。一方面,由企业推荐在企业工作的技术专家和技术能手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去,另一方面,由企业为学校加强在职教师实践技能的培养。二是共建“实训室”。按照新火花公司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企业负责用于设备的操作、调试和维修等并提供学生实习实训岗位,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指导,建立了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训练与职业意识培养、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素质培养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教学基地。三是共建“人才培养计划”。校企双方建立共同培养班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学校与企业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或修订工作。在专业理论课教学中,由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实施;在技能训练和实践环节中,以实训室为强化基地。四是共建“课程”。校企双方按照人才需求设置课程。学校紧紧围绕企业的生产实际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规格标准,大胆进行课程改革。同时对专业进行职业岗位工作分析,按照企业的工作流程、岗位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确定课程结构、选择课程内容、开发专业教材。将企业最需要的知识、最关键的技能、最重要的素质提炼出来,融入课程之中,确保课程建设的质量。五是共建“课堂”。一方面,由从企业聘请的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兼职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给学生授课、开设专业讲座,把来自生产管理第一线的最新技术和最新经验传授给学生。

3.创业孵化式。这种模式中,校企联手建立校内外学生创业实践基地成为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载体。这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转变学生的就业观念,极大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根据专业特色,学校积极和相关企业合作成立了小蚂蚁志愿服务、衣香坊洗衣房、车娱水洗车房等三大校内创业实践基地。这些创业实践基地由学校提供场地和设备,企业提供项目和物品,并全部由在校学生全权负责经营,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转变了学生的就业观念,极大增强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4.产学研结合式。这种模式中,校企双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盘活现有资源,创造必要的经济价值。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新产品开发、新设备新技术的引进、旧设备的技术改造,已不再是企业单方的任务,学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为企业生产服务。校企双方制定技术合作计划,共同分析市场,探索市场走向,共同研究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站在行业新技术发展的前沿。在产品的开发研究方面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科研才能,企业可以在学校成立研发基地,学校积极为企业开发技术和产品,让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实实在在获得利益,调动企业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二、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取得的成效

(一)形成了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

学校制定了“校企合作工作制度”、“学生校外实习守则”、“学生顶岗实习管理条例”等系列规章制度与相关操作要求。为共建实训室,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课程改革及教师下企业锻炼等方面从学校层面规范与保障了校企合作的开展。

(二)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适应校企合作的师资队伍

通过共建联合实训室,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特别是对年轻教师的教育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提高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对学校教科研活动开展的氛围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校企合作机制的建立,为专业教师提供了更多下企业的机会,到生产一线的实际操作,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教师通过下企业锻炼、参与企业技术研发和生产设备的技术改造、参与校企合作项目课程的开发等校企合作活动,成长速度加快,一批老师迅速成为优秀的“双师型”教师。

(三)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根据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是积极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共同发展的多样化、灵活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并通过认真履行协议目标,增强了校企合作关系,提高了学生的生产实践能力。

(四)强化了产教研结合

1.学生参与生产或经营。学校利用现有先进的加工设备,与企业进行商谈承接科技含量高的产品生产业务,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学生操作,完成产品生产任务,学生既能提高专业操作技能,又能积累产品实际生产的经验,变消耗性实训为生产性实习,也可取得一定的报酬,为学生工学结合、勤工俭学创造了条件。

2.研发产品。在产学研方面,学校与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合作沟通研发了机床开关电源、无电阻步进电机驱动器、导电轮、线切割加工冷却液等相关产品,为企业节省了较多成本,深受企业好评。

3.科技服务。主要利用学校的教师资源,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这一平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员工培训(送教上门)。积极参与企业设备、工艺及产品的改造,受到了企业的欢迎及好评。

(五)提高了创新创业能力

1.提高技能。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了理实一体化教学、任务教学、项目式课程教学,学生苦练技能热情高涨,兴趣小组、技能竞赛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毕业生考工通过率100%,在省市级竞赛中成绩突出,参加竞赛集训的同学,竞赛后全部被企业以较高待遇“抢购一空”。

2.创新技术。依托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这一平台,围绕企业生产情况开展征集创新创意活动,聘请企业行业的专家进行指导,学校专业骨干教师配合进行指导,多年来,学校产生科技创新成果10 多项,在江苏省和苏州市创新大赛中取得了较好成绩。

三、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校企合作共建联合实训室的反思

企业参与共建实训室建设是校企合作办学的关键,然而大部分企业出于自身经济利益和生产实践等因素的考虑,不愿意真正参与、而敷衍参与实训室建设,像这样实训室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学生的技能操作、实训流程也无法与企业接轨。2007 年江苏省吴中中等专业学校与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共同建立新火花电加工实训室。苏州新火花机床有限公司通过无偿赞助或半赞助的形式向学校提供线切割机床,建设校内实训室,供学生实训使用。由学校、企业共同提供师资,共同制定和展开校内实训室或企业用户教学培训工作。同时苏州新火花有限公司也成为学校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培训基地。企业顶岗培训突出了企业实践的特色,教师在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生产环境下,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全过程,通过企业实践,切实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积累和实践能力。教师通过与企业技术和技能专家直接交流,建立起了长期的联系渠道,形成持久的教育教学与生产实际紧密互动的合作关系,利于扩展产学研合作渠道,持续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地方的经济发展服务,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文苏.校企联合办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2)

[2]吴兴.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J].机械职业教育,2009(12)

校企联合助力日立建机服务升级 篇10

第二届日立建机服务长期研修班结束了课程培训与考核,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举行了毕业典礼及毕业晚宴。继2011年第一届研修班成功举办后,日立建机持续深入地推进服务体系建设,为分布于全国各地的服务第一线输送更多高素质人才。

始于2010年的校企联合办学,日立建机(上海)有限公司与安徽建筑工业学院紧密合作,旨在通过优势互补大幅提高人才培养的效率,达成企业与学校的双赢。其中,95%的学员具有大专以上的学历,毕业后,学员可参加考试,取得更高的资格认证。

在向市场供应最具竞争力的优质产品的同时,日立建机致力于同各地代理店通力协作,打造一流水准的售后服务体系。借助联合办学,不仅可以让学员接受到系统全面的专业教育,更显着提升了日立建机培养服务人员的速度,更好地服务于客户。同时,第三届研修班即将开学,紧锣密鼓的人才培养计划将力促日立建机产品服务目标的优质实现。

上一篇:CBS教学模式下临床医学下一篇:养护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