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应试教育管理

2024-05-16

语文应试教育管理(精选十篇)

语文应试教育管理 篇1

关键词:应试教育

为了应付各科试, 不少语文老师不得不改变教学观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只要我的学生考高分, 就说明我教得好。”于是急功近利“唯分而教”的现状出现了:中考考什么, 我就教什么;你不考的内容我一概不教。譬如:中考考多音字、形近字、多义词、近义词的辨别, 那么我在授课中就教这方面的知识;中考考文段关键词语、关键语段的分析, 那么我就索性把每册基本篇目课文中关键词语、关键语段挑出来,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中考考名言警句的识记, 那么我就把名言警句收集在一起让学生背诵。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 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 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 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中考能得高分, 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 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我们都知道,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本工具, 语文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 阐明了语文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 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 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 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 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 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 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

也只有如此, “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责任”。那么, 目前的中学语文教学, 能尽到这样的“分内责任”吗?光靠让学生死读那么几本教材, 死背那么几个条文, 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 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 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适应我们的要求了。

通过多年来中考语文的总结, 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 不从课本中出题, 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 死记教条, 知识面狭窄, 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 是绝对做不好试卷的。其次, 语文命题基本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运用的考查偏向, 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 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测试。然而, 现在的考生要做好试题都需要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不是我们仅让学生记几种阅读文章的模式, 记几条“阅读理解的对策”所能了结的事。作文考查更是各种能力兼备的一种综合测试。

随着中考考试的改革, 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分类给分, 更能明确地体现这一点。文章用词是否恰当, 句子是否通顺, 修辞是否妥帖, 标点是否正确, 书写是否规范, 这是考查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审题是否准确, 中心是否突出, 思路是否清晰, 结构是否合理, 联想是否丰富, 推理是否严密, 这是考查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能否使文章有典型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 使其内容充实丰富有新意, 这是考察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中考所检测的这些内容, 都不是仅靠我们讲几篇“基本篇目”, 靠学生做几本练习所能达到的。

语文应试教育管理 篇2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固然有语言文学的含义,全国统编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也占到了约四分之一,人教版语文实验教材(南师附中高中正在使用该教材)中的文学作品更占有一半以上的篇幅,但就中学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实际情况看,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一直处于低幼水准,高中学生对文学的隔膜与浅近功利的理解以及由此造成的文学性缺乏症常常到了令人咋舌的程度,实在不能让人乐观。

如果从整个当代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体系中艺术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匮乏这个大背景来看,我们就不难理解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正在做的与其本身应该负载的功能不相对称的原因,同时也就不难理解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在语文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中的的缺乏的必然性。一句话,学习是为了高考,高考不考文学,学它何用?每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中不是必有“不得写成诗歌”这一条吗?我们不禁要问,如果从能力上来说,一个能够写出一篇漂亮的`叙事诗与能够写出一篇记叙文孰优孰劣真的那么明显?再说,一个习惯于用哲理诗的方式来表达思想感情的人却不得不用枯燥无味的语言写一篇议论文(当然不必枯燥无味,但这样更为保险,江苏语文阅卷点主任何永康教授每到一地讲座,不是必谈“保险文”吗),这不是赶鸭子上架是什么?

然而,我们纵使撇开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修身育人功能不谈,仅从高考这一浅近的角度来看,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也到了一个我们必须重视的时刻了。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呼声不断高涨,高考模式已经顺时应势作了一定的调整,语文试卷的改革也势在必行,今年已有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行内行外的多家报刊发布消息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的比重将占一半,且要增加对考生作文文学性的要求,这就给我们的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带来了新的课题:如何进行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如何进行应试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考,当然就得有一个明确的评分标准,而因为文学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本身的个性化、非标准化特征,

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现状不能继续下去 篇3

关键词:中学语文 应试教育 现状

国家教委虽曾三令五申不准片面追求升学率,可具体到教育业务部门的教学评估,却又往往失之偏颇。每年高考各中学甚至每个毕业班都有具体而明确的升学指标,所教学科也有明确的目标要求。譬如,所教学科成绩与地区、县、乡同类学校相比,位居哪几个名次可以获奖,位居哪些名次将要受到处罚。且高考所教学科成绩直接与年终评优、晋升职称、入党提干挂钩。

更有甚者,除了正常的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外,一些地方和学校又相继出台了一些名目繁多的考试。诸如:第一轮摸底考,第二轮质量检测考,第三轮竞赛评比考,第四轮综合测试考——考,考,考,似乎考分是检测教学质量的唯一依据,是衡量教师工作成绩的唯一标准。不论语文教学进度如何,教学活动怎样安排,一切都要为考试让道。我们并不怀疑测试对教学质量具有评估作用,也不怀疑测评对教师教学工作的督促作用,但这种名目繁多的考试是否有利于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是否有利于 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提高?近些年来,高考多考材料作文、看图作文,那么我就重点训练学生材料作文、看图作文。至于与高考干系不大的内容也只有束之高阁了。为了对付考试,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授课只重视考试的内容,不重视非考的内容;只重视基本篇目,不重视非基本篇目;只重视课内,不重视课外。为了使学生能取得理想的成绩,语文科老师们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研究出题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范围,研究不同内容、不同题型的应对策略;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阅资料、汇编试题、刻印试卷。并美其名曰:增强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孰不知,针对性加强了,而学生负担加重了,阅读面、见识面却变 狭了,读的内容、识的内容也变少了。

中学语文教学怎样才能实现“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的大目标?怎样才能培养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首先必须明确的问题。光靠课堂上读那几本语文教材,光靠课堂上做那些无穷无尽的语文练习题能行么?光靠培养班内为数极少的几个尖子生,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吗?在这种“应试教育”下,即便有些学生的语文高考能得高分,能升入高校就读,但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语文素质就一定能好?谁能保证他不是高分低能呢?

“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工具。”《教学大纲》明确地阐明了语文的性质,阐明了语文科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曾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中就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份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份内的责任。”叶老从语文工具性的角度出发,明确地阐述了语文教学的任务。如何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语文科承担了义不容辞的责任。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教会学生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学会阅读文章,准确地获得信息;学会写作;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且以此为工具进而学好、用好其他学科。

怎么能使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仅让学生学会一些应试文章的写法,怎么能使学生一辈子随时随地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呢?可见 ,中学语文的应试教育再也不能“浓化”了。

由近年来的高考语文试卷,可以较好窥视出淡化中学语文应试教育的新动向。

首先,不从课本中出题,其本身就是对“应试语文教学”的巨大冲击。你死抠课本,死记教条,知识面狭 窄,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和思维应变能力,是绝对答不好考卷的。

其次,语文命题基本纠正了过去只重视知识、不重视运用的考查偏向,按《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进行语言素质和思维素质测试。以第一卷中的知识题为例,过去高考侧重于对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考查,而现在虽也考查这些内容,但却是以这些知识点为对象,具体考查运用能力,考查学生的语言素质。阅读类试题,包括科技类说明文和文言文阅读,则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能力。就阅读试题本身来说,无论是考查局部的判断或整体性的理解,考生要做好此类试题都需要经过一番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过程——这不是我们仅让学生记几种阅读文章的模式,记几条 “阅读理解的对策”所能了结的事。

特别是近些年来的分类给分,更能明确地体现这一点。文章用词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修辞是否妥贴,标点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这是考查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的一些问题;审题是否准确,中心是否突出,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联想是否丰富,推理是否严密,这是考查思维能力方面的问题;能否使文章有典型的事实材料和理论材料,使其内容充实丰富有新意,这是考察知识经验方面的问题。高考所检测的这些内容,都不是仅靠我们讲十几篇“基本篇目”,靠学生做几本练习所能达到的。

总而言之,语文科的应试教育,不论是从语文的教学目的、任务,还是从语文科的工具性特点看,都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正如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所言:“应试教育是以考试为手段,以单纯学科分数为标准,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上高一级 学校为目的,应试教育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

语文应试教育管理 篇4

高考刚过, 语文考卷的作文题目便成为社会讨论热点。完全开放式的“忧与爱”成为此次最受热议的题目, 一马平川、毫无约束的题目让许多学生找不到写作的着力点。

作为语文教师, 我很理解出题专家的良苦用心:把作文题放到熟悉的生活中去表现, 希望通过开放式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展现真实的才华, 让胸中有料的学生能够脱颖而出, 这显然是出于素质教育的要求, 然而却让许多一直接受应试教育的高中生迅速失去方向, 脑中一片空白。应试教育的后果是他们习惯了被人牵着, 习惯了被人指导, 习惯了遵循别人的思维, 这个时候, 突然把他们放在一个空旷之地, 他们没有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 只有记忆的零星碎片, 当然只能是两眼茫然, 草草收场;而有一些学生虽然在语文课堂上没有享受到素质教育的美味, 但是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尝试, 享受到一些“美味”和课堂之外的“诗情画意”, 在面对这一题目的时候, 就从容得多, 脑中有积累, 心中有感受, 能够迅速调出一些信息, 酝酿情感, 运用在写作中。

再看看国外高考作文题目, 例如法国的题目———“请解释尼采在《人性, 太人性》中有关‘德行’的论述”。其实这是法国高考的哲学论文题目, 只是相当于中国语文高考题目, 题目的哲学属性很强。美国的高考作文也有类似的题目:“是否凡事都有一个例外?”面对这样的题目, 估计许多中国学生会摸不到头脑。

当然, 法国、美国高中生有专门的哲学课, 必须学习。中国高中生的哲学课由政治课与语文课分担, 如果纯粹哲学化分析, 语文课的比重其实应该比政治课更大, 但是从实际效果看, 语文课并没有担负起这样的责任, 甚至缺乏基本的思辨、思考。

反思三国的高考作文题目, 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侧重从内心体验的角度考查, 还是侧重从思维品质的角度去考查, 虽然各国各有偏重, 各有特点, 但母语的素质化教育都是每个国家共同的要求。母语教育是希望培养出的即将成年的人能够说出流利的母语, 能够迅速地运用母语思考、分辨事物, 同时作出符合常理的判断。如果进行对比, 法国与美国的作文题目偏重检查学生的独立人格和思维, 只有拥有独立自主的思想, 才能自圆其说写出好作品, 而我国作文题目的素质性要求更高, 需要学生拥有强大自我思维和信息综合能力, 才能写出真正贴近主题的佳作。即便在中国厚重的应试教育背景下, 我们的高考题目同样有着浓厚的素质教育色彩, 这也暗示我们:语文教育一直藏着一颗“素质”的内心。

二、“诗情画意”是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回归

“诗情画意”一词来自宋朝周密的《清平乐·横玉亭秋倚》:“诗情画意, 只在阑杆外, 雨露天低生爽气, 一片吴山越水。”意思是“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让语文课堂具有“诗情画意”是让语文教育素质化的一种委婉的说法, 它并没有完全抛弃应试课堂, 而是在应试课堂的基础上, 加入一些学生能够感受的东西, 让语文课生动起来、感性起来, 在向学生传递基本知识点、信息的同时, 让其中一些内容能够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 存进他们记忆系统, 成为他们的一部分。正是这些真正进入学生内心的东西让他们感受到“诗情画意”, 觉察到意味, 感受到画面, 沉浸其中, 那么就是实现了素质化信息传达。素质化信息能够让学生记忆得更牢固, 真正成为他们知识的一部分, 能够活学活用。

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并非当代首创, 古人的课堂教育一向都是在“诗情画意”中完成教学的。私塾先生在课上大讲特讲自己对一首诗、一首词的感受, 将堂下学生带入诗词描写的“诗情画意”境界中。其实古时学生考试压力更大, 那些严谨毫无变化的八股科举考试真正决定着每一个读书人的未来, 但他们在教书先生自由挥洒的授课之下, 既能掌握科举考试的要求知识, 又能在自我诗词创作上达到一定水准, 有的甚至成为一代文豪。进入当代中国语文课堂, 这些东西在复杂的社会原因与考试压力的挤压下荡然无存,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保持得很好。他们很注重学生作为主体的参与性。一堂课, 如果没有学生全身心地参与, 就是一堂失败的课, 这也是以学生为主的教育理念。他们的语文课堂有很多自由交谈的时间, 学生与老师自由抒发对于范文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可以自由抒发感受, 对事物、对世界, 他们的情感在语文课堂是轻松自由的。

从教育学角度理解, 语文课堂上的“诗情画意”只是回归了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 语文教学需要心, 需要情感, 不像别的科目, 只需要脑, 运用理性、记忆进行处理。语文课堂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主动感受那些隐藏在书中、教师话语中的情景与“诗情画意”。

三、培养尖子生需要“诗情画意”

有人统计高考语文成绩, 发现语文成绩区以90—110分为最大, 但110分以上的成绩区很是稀少。研究的结果指出:最大的成绩区是一般应试教育的结果, 这样的学生想进入上一个成绩区几乎不太可能。这就反映出应试教育的短处, 没有“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很少诞生高分学生, 即使能够跳出一两个高分, 那也是学生自行寻找到了他的“诗情画意”。

语文课堂的“诗情画意”其实是回归语文教学的根本, 让学生成为语文课堂的主体, 教师不是课堂的“上帝”, 他最多只是一个秩序维护者, 在适当的时候指引学生, 很多时候是藏匿在讲桌之后, 这很像一个好的足球裁判, 虽然在场上, 但不是主角。

学生是语文课堂的主体, 意思是学生自我去感受, 去感受课本文章或者文学作品的“诗情画意”, 用他们自己的思维和情感进入到“诗情画意”中, 那一片花, 那一片草, 那一段情, 学生感受到了, 教师不能替代学生感受, 不能替代学生做判断。如果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诗情画意”, 徜徉在“诗情画意”中, 感受到轻松、愉悦, 这才是“诗情画意”的语文课堂, 是语文教学素质化的最好体现, 也会在应试考试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毋庸置疑的是, 一个懂得李白情怀的学生写起作文来肯定超过只会背诵李白诗歌的学生, 给学生一份“诗情画意”, 他们会给你一份惊喜。

摘要:本文以新的角度审视语文教育, 梳理语文课堂的特点, 为语文应试教育寻找到新的着力点, 跳出应试教育的樊篱, 以素质教育的思维方式进行应试教育, 避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争辩, 达到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双重受益的目的。

高考语文应试指导 篇5

一般来说,论述类文本侧重于客观地向人们传授新知识,展示新成果,通报新发现等。由于论述文很少有个人情感成分,且用语明了,句意追求唯一性,因此,采集、辨别、筛选信息就成了命题的着眼点。具体来说,命题人往往把干扰点设置在以下几个方面。⑴夸大或缩小事实(范围)。⑵无中生有,捏造事实。⑶暗中更

改,偷换概念。⑷以偏概全,超前肯定(都、一概、绝对等)。⑸违背认知,混淆或然、已然和未然。⑹错位嫁接,颠倒关系。要知道,这一板块的试题考查,着眼点不在能力水平上,而在细心程度上。所以要先整体阅读,边读边勾画,感知全文;再结合试题逐段精读,锁定范围。做到“千淘万漉”,“脚踏手指”。要相信,无论是判断还是推断,答案肯定在文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板块:熟读深思子自知

作这一板块的试题必须建立在真正读懂的基础上,而要真正读懂,必须熟读深思。就诗词而言,若真能弄清背景,把握内容,领会主旨,体会感情,那么分析形象,领悟意境,品味特色,评判作者就顺理成章了;就古文而言,若真能理解实词的含义、虚词的用法并能通达完美地翻译文句,那么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也就水到渠成了。读懂是第一要务,诗词鉴赏要利用题目、标题、作者和注释去帮助理解作品,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材料去挖掘隐含的信息,还要调动以往的知识储备去作联想生发。作题时,一定要序号化、要点化,先概括要点后作分析,请注意,千万不要忘了分析。在回答艺术手法时,一定要先大的方面、主要的方面,后小的方面、次要的方面。要使用专业术语,如借景抒情、以景结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对比、反衬、用典、烘托等,还要从修辞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注意“情景”(正衬——借景抒情,反衬——以乐衬哀、以哀衬乐)与“意境”(主观之意——情,客观之境——景)这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由于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设题方向总会落到“写了什么”和“怎么写的”这两点上,因此,答题时都必须同时要注意内容(主旨)和形式(手法)两个方面,采用“双管齐下”的作答方法。即在回答内容的有关问题时不忘点到相关手法,回答有关手法的问题时不忘联系内容。宁可多答了不得分,也不能因少答漏答而扣分。古文阅读在疏通文意遇到困难的时候,可结合文后第6题设置的试题选项来尽快扫除文字或文意障碍。翻译时首先要保证译出句子大意,要稳拿这一分。译出句子大意并不难,只要结合上下文便能译出。在对句子的理解大体正确的情况下,再逐一译出主要的赋分点,如关键的实词、特殊的句式、词类的活用、古今同形异义的词语等,一定要注意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一特点。翻译以直译、对译为主,在直译不通不顺甚至出现语病的情况下才考虑意译。名篇名句的背诵默写要保证64篇古诗文篇篇过关,不能心存侥幸。不但要口诵其声,更要心知其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避免写错别字。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板块:豪华落尽见真淳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语文《考试大纲》对实用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了解传记、新闻、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思想内容、构成要素和语言特色,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功用,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其考查具体表现在:㈠分析综合的能力。㈡鉴赏评价的能力。㈢探究评价的能力。探究的考查一是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一是探究文本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探究类试题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立足文本,结合文中的事例、细节加以评价和探究。也就是要立足文本找答案。6分的筛选整合信息题,一般至少要答出3个要点,8分的探究评价题一般至少要答出4个要点。答题一定要序号化、要点化。

四、语言文字运用板块:处处留心皆学问

成语命题往往会从感情色彩的角度、适用对象的角度、语法规范的角度、望文生义的角度去考查。语病题不外乎六大病句类型,其中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属于最为常见的结构性语病;而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则相对比较抽象,命题较少涉及。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一定要看看前后主语是否一致,然后判断关联词语的位置是否恰当;关联词语如果是表递进关系的,要看看关联词语所关联的前后句子的顺序是否恰当;句首有“由于”“根据”等介词的,要看看它们的存在是否造成了句子缺主语;并列词语充当的句子成分和一个词语作为句子成分发生关系的时候,要看看是否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即搭配上的问题;还要注意一面两面的问题、主客体颠倒的问题等。作连贯题需把握句子结构的相同性、叙述主体的一致性、上下前后句的照应性、语境风格的协调性等。仿写题要把握三个“一致”,即修辞一致,结构一致,情调一致。一定要看清楚显性要求(题干要求)和隐性要求(示例隐含的要求),特别要注意是要求另选话题还是要求陈述主体保持一致。

五、写作板块:人情练达即文章

作文是高考的重头戏,半壁江山,举足轻重,切不可等闲视之。要关注生活,关注人性,关注道德层面,关注主流价值取向。作文应试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审题,看清要求

是命题作文要注意限制性词语,是话题作文要紧紧围绕话题构思,是材料作文要看清材料类型。材料作文中所给的材料分为隐喻型(引申型)材料和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两种。不同的材料性质决定着不同的写作样式,如果不加区分,混淆了两种材料类型,就会偏离文章的写作核心与重点,造成脱题或扣题不严。隐喻型(引申型)材料是指借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诗歌短章、漫画作品等来暗示某些社会问题与生活现象的材料。隐喻型(引申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由材料提炼出观点,再进行联想,生发自己的看法。这类作文在辨析材料的含义、确定文章的构思时,要引申的不是材料本身,而是材料的主旨。写作时要跳出所给的材料,由此及彼,借材料之寓意对某种社会现象发自己之灼见,文章的重心是要引申到对相似的社会现实的阐述论证上。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它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给考生个性化的表达提供了广阔的写作空间。漫画类作文可看作是隐喻型材料作文,它是一种讽刺性、批评性或幽默性的图画,漫画材料一般都属于比喻型,在表达主旨的方式方法上类似于寓言,漫画的主题贬斥意义居多。漫画作文与隐喻型材料作文在写作思路与行文结构上基本一致,不能一味纠缠于所供漫画材料而就事论事,而是要由此生发开去。评述型(阐释型)材料是指直接选取具体的生活现象、社会焦点和思想问题的材料。评述型(阐释型)材料作文要求考生对材料本身进行深入地评论阐述,文章的重心放在就事论事的评述上,话题集中,谈深说透,不要求作过多的材料外的拓展和延伸。这类材料作文要关注的是材料本身。不是顺水推舟,而是原地踏步;不是言此意彼,而是“非此而谁”。考生可就材料中的某一观点、某一现象、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内心感悟和个人体验;有感受而不作论证,有思辨而不求严密。它有效地避免了宿构和套作,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发表看法、阐述观点的交流平台。是命题作文就要依题而写,千万不要另起炉灶;是话题作文要自拟题目,不要拿话题当题目。不管采用何种形式出题,都不要紧张。要知道,高考不会在审题上设置大的障碍,不会刻意地为难学生,只要做到认真仔细的审题,切题而写就可以了。

2、用心经营,打造亮点

①拟题要亮 ②立意要准 ③入题要快 ④观点要明

⑤层次要清 ⑥材料要丰 ⑦内容要实 ⑧首尾要应

⑨笔迹要工 ⑩字数要足

3、结构严谨,讲究章法

写议论文,标题一定要做到观点化、主旨化,关键词要在标题中显现出来,拟题不要求美,而要求准;不要求含蓄,而要求直白。要熟练掌握“并列辐射式”和“正反对照式”的结构模式。在“并列辐射式”结构模式中,“五段三分四环节”要了然于心,学会对标题或话题连问三个“为什么”(根据结论析原因。如:要因材施教,是因为先天条件不同……)或“怎么办”(根据问题找办法。如:要正确进行角色转换,需要有充分的自信……)或“会怎样”(根据前提推结果。如:兼听能让我们洞悉忠奸,明辨是非……),以派生出三个分论点。要打造好“引申”部分,灵活运用反面假设论证和因果论证的方法来明理言志,做到深入议论,真挚抒情。在“正反对照式”结构模式中,要经营好“过渡”部分,做到承上启下,浑然一体。材料作文要做到:开头点材料——接着议材料——中间联材料——结尾扣材料。让人觉得扣题严密,处处照应,天衣无缝。所给材料是立论之本,所以材料作文在开头一定要提及材料。当然,话题作文所给的材料只是作为一个引子引出话题,它可以作为一个例子帮助考生理解话题,开篇可以不用,但中间可以引用。请注意,第一段要小巧且能快速入题,百字以内。接着是议材料,即对材料进行分析评议,并由此得出自己的观点,它是原材料和主体论证部分的必要过渡,可避免观点提出的突兀和生硬。中间联材料,指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在举例论证的时候,可将所给材料与所举事例进行类比或对比,这样既增加了文章的容量,又贴紧了文题。结尾扣材料,主要是在文章的主体部分摆事实,讲道理之后,在收束全文的时候,再次提及材料,反扣文题,起到首尾呼应,“善始善终”的作用。

4、用例精当,言之有序

议论文的用例要做到古和今、中和外的搭配,按照由古及今、由中到外的顺序安排。用例要典型,要兼顾多方面,避免用例重复而出现“扎堆”现象。比如“感动中国人物”,人人皆知,已不新鲜,援用时就不宜过多,以免累瓦结绳,叠床架屋。

5、努力做到不写错别字,保证不在文章的标题、首尾、各段的起始句中出现错别字

论应试语文的非应试教学方法 篇6

第一,教师为学生营造一片语文的时空。

蒙田说过:教学“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培养对学问的兴趣和爱好,否则我们将只是教育一些满载书籍的傻子”。教师应当让学生们不是枯燥地去掌握语文知识,而是在语文氛围中进入一个语言与思想的美妙境界。我们能用于营造这个美妙世界的材料是十分丰富的,因为我们乃至整个人类有着漫长的伟大历史,无数睿智的先人和当今的才俊为我们构建起一个丰富的宝库。应该鼓励学生们去探寻,尽可能地让学生们利用娱乐的自由的时间,去书店,去图书馆,去寻找自己钟爱的文字、高屋建瓴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和语文有一个自由而轻松的接触。然后我们开辟合适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们把找到的文字用自己的情感语言,在课堂上朗读出来,让自己的心再一次浸润到这段文字当中,又使其他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被吸引,自然地走进来,共欣赏,同欢乐。由此这个小小的语文世界,从原来一个人的世界延伸为一个班级一个集体的意趣共通、融合一体的愉快时空。

这个过程可以在轮换中进行。每一个学生都是这个自由愉快世界里的主体,不断的被其他同学引发出表达的欲望,快乐的火花。那么学生们就犹如在一个别样的语文的天地里认识了真正的语文,语文的学习也就成为一棵潜滋暗长的大树,久之,蔚然成荫了。

第二,教师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文学偶像。

每一个学生乃至每一个人,在一定的时间段之内,都应该有一个文字的亲密者,一个灵魂的偶像,应该引导学生在某一个时期内,抓住一个自己尤为喜爱的作者,作深入地了解。了解其思想,了解其人生,从而更深入了解他的文字。从这种深入的了解中更加深对他的喜爱,遂使之成为自己的文学偶像。偶像的吸引力、影响力是无尽的。这是学生开始模仿的强大动力。我们知道,人类最初的、高效的学习大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是极为重要的学习手段。当一个学生有了自己的文学偶像,他就会深受其影响,形成相似的情感和意趣,并且不知不觉地模仿其语言风格,表达方式,思想的习惯,从中慢慢地领会到要如何运用模仿来的各种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更为有效地去表达自己业已形成的思想。其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早已深入地、全方位地学习了语文。这其实就是一种自然的、生态化的语文学习法。真正地合乎了语文学习的自然规律——纽曼对学习的功利主义是十分反对的,他认为学习本身就是目的。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学生应该主动、积极地学习,通过学习知识训练智力,提高认知。

第三,写作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语文学习的重中之重应该是写作。只有通过写作才能真正全面地掌握语文。这个除了以上所述的原因之外,还因为实践的重要性:要想正真了解农民,你就要亲身去从事农事;要想学会烹饪,你就必须亲自下厨做菜。当学生能够顺利地进行写作了,那么他同时也就能够独立成功地去欣赏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作者为什么采用了这样的题目;作者的行文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文章中看似平淡的文字包含了怎样深邃的义理。没有人比演奏者更懂得音律,没有人比写作者更了解语文。

学生的习作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交流:选拔展示、配乐朗诵,或者干脆来一场模拟的作家访谈。生动活泼,寓学于乐,也同样营造了语文的氛围,并且在交流中提高习作水平。

陶行知说,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在教学生去学。当然也不是逼学生去学。对于一棵树苗,我们没有能力去逼迫其成长,我只能是为它提供一个有利于成长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它能自发地吸收养分,展现出勃勃的生机。这种内在的自发的动力,不是我们能赋予它的,而只能是诱发、引导和辅助,所以本文所阐述的方法基于此理。

学习语文最终是要做文学爱好者与传道者,担负文字的责任。这不是本文——非应试教学方法所要论及的,简而略之。

语文应试教育管理 篇7

语文教育应该努力促进每一个学生能够过一种幸福的生活, 享受文学经典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强调让学生过一种幸福完整的语文教育生活, 是对语文教育终极意义的思考与追求。老师上好一节完整的语文课并不难, 难在如何用文化底蕴浸润学子, 读写经典滋养心性, 达到对母语文化的积淀与传承。

一、做时尚之外的思考者, 做道德风范的榜样, 以独到见识和独立人格去熏陶学生

1.铸造自身教育品格, 使自己的工作拥有别样的美丽。

语文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 要熟知教育的本源, 只有教育者真正捧出一颗真诚的心, 就一定能打动学生的心, 并真正走近学生的心灵。要明白老师和学生是一起不断走向成熟和成功的伙伴。所谓“教育”, 并不是凭空外在地给学生灌输多少美好的道德, 而是充分助长学生心灵本来就有的善良的萌芽, 并使之凸显, 再用这些善良的萌芽鼓励他们保持并表现出更多的善良, 使自己的教育工作具有别样的美丽。

2.提高自身专业修养, 形成一面镜子, 塑造一个丰碑, 点染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当今社会, 语文教育工作者需要静下心来, 诵读经典, 不仅仅是《论语》、《诗经》、《圣经》、《金刚经》、《唐诗宋词》、中外名著等, 更要博览群书, 涉猎史、哲、心理学等多门学科, 逐步建构自成一体的知识体系, 形成独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情怀。要以自身的书卷气熏陶学生, 以自身的文化品位吸引学生, 以一语中的的境界震撼学生。只有学生发自内心的仰慕与敬佩, 才能使教育效果在无声无息之中诞生, 才能点染学生内心的人文情怀。

3.打造语文教师个性化的语言魅力, 积极影响学生爱语文, 乐学语文。

真正优秀的语文教师都要打造独有的语言魅力,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广采博闻, 熟悉与教材有关的笑话、故事、佳联、格言、警句、成语、典故、诗词等, 充分运用这些素材, 把教材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语言, 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扣住每个学生的心弦。语文教师的语言要含蓄, 要有影响力, 要给予学生思考品味的空间, 能给予学生积极的心理暗示, 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用个性化语言点亮学生的心灵, 开启学生学习语文的智慧之门。用犀利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思维, 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

二、突破原有的课堂框架, 重新整合教材内容, 在学生已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上, 提升学生阅读文本的独特的思想高度, 真正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1.课前阅读讲解经典, 形成独特的课堂情境氛围。

新课标强调:“学会鉴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 受到感染和启迪。努力探索作品中蕴含的民族心理、时代精神, 错以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必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升华学生健康积极的内心情感和心灵世界,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精神基础, 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课前引领学生诵读《论语》经典, 学会思考人生, 学会修身养性。让学生结合教材文本的内涵, 选择合适的《论语》内容, 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品读讲解, 升华学生的情感, 提升课堂品味。

2.增加学生生活情感的阅历, 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 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 决定着学习内驱力的大小。这种内驱力能促使学生保持专注的注意力、强烈的好奇心和思维的活跃度。在高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时常会出现肤浅化甚至“短路"的现象, 表现为百思而不得解, 茫然而无所措, 需要教师在平时备课过程中, 既要关注国家政策、世界大事、热点新闻, 又要关注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喜爱的体育运动、娱乐新闻等。这样便于教师在传授知识、分析课文的过程中, 有意识地联系学生生活体验, 引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 把握作者的情感, 形成阅读感受, 从而建构对于文本的独特感受与情感体验。

3.整合教材内容, 适当创新语文课堂教育形式, 真正触动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 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 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教师应适当整合教材内容, 充分发掘学生的情感体验, 使课内外紧密结合, 让学生喜闻乐见的《百家讲坛》、《中国好歌曲》等走进课堂, 给予学生独特情感体验。让经典的纪录片《大师》迈入学生的视野, 感受大师的人格魅力, 让大师们所以涉及的社会、历史、科学、文化等领域的丰富知识熏陶学生。现实中, 青少年很愿意亲近历史上的民族精英, 我们应运用各种方式, 在语文课堂上, 通过耳濡目染奠定学生人文内涵。

三、营造书香班级, 师生共写随笔, 拓宽文化视野, 积淀人文素养, 丰富思想内涵, 强化言语能力

1.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 师生共同阅读经典作品。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课外阅读的要求, 希望借助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阅读量, 提高阅读水平, 开阔阅读视野, 并且最终能通过阅读好作品而使学生获益。高中生因辨识能力和时间的限制使“浅阅读”“反阅读”行为盛行, 经典阅读日益萎缩, 阅读带有较强的功利性, 不利于学生成长。语文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阅读文学经典的条件、氛围, 建构有利于高中生良好的阅读空间。应在班级内开设班级图书馆, 利用学生的闲暇时间与学生一起阅读, 通过阅读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和人格, 构建高中生良好的审美品格。

2.推荐诵读经典篇目, 给予诵读方法指导。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生课外自读文学名著要达到五部以上。高中三年六个学期, 每位高中学生至少读六部文学名著。高中阶段学业虽然紧张, 但一学期读一部文学名著, 还是可以做到的。老师应为学生制订阅读计划, 根据学生的阅读兴趣及内心情感需求, 围绕语文课程标准, 精挑细选诵读经典篇目, 力求做到少而精、涉猎面广。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时间以课本为中心,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经典扩展性阅读, 使学生通过课堂主动进入阅读经典的世界。

3.撰写读书笔记, 与经典对话, 与同学交流, 展示读书成果, 提高阅读质量。

萧伯纳曾说:“你有一种思想, 我有一种思想, 交流之后, 我们就各有了两种思想。”教师要鼓励学生每读一部文学名著, 及时撰写读书笔记、评论或读后感, 并开展读书感想交流, 通过两种思想交流或许可以产生第三种甚至更多思想。结合学生的读书成果, 一学期举行一次文学名著论坛, 由学生交流鉴赏心得, 展示读书成果。通过阅读交流, 学生的阅读思维时常处于积极状态中, 必将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空间, 从而达到提高阅读质量, 极大地调动阅读热情, 使名著阅读成为一种时尚, 甚至成为一种生活需要。

语文教师所追求的语文教育生活应该是幸福而完整的, 可持续发展的。应该积极通过营造书香校园的活动, 打造个人魅力, 丰富课堂形式, 诵读文化经典, 过一种幸福完整的语文教育生活, 让母语文化得到继承与发扬。

参考文献

[1]叶澜主编.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报告集.三联书店, 1999.

[2]朱永新.走在新教育路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2-1.

[3]魏书生.魏书生文选 (一、二卷) .漓江出版社, 1995.

[4]于漪.看母语教学地位的升沉.语文建设, 2009 (7、8) .

语文应试有妙招 篇8

一、心里不慌,如有神助。

1. 忌急躁

语文是考试的第一个科目,有些考生刚拿到试题,情绪急躁,自然会出现没审清题便慌忙答题的情况。建议拿到试题后,先大致浏览,做到心中有数;每做一题,静中制动,摸清题设条件。如字音题,要解决音与形、义的关系,如果不注意这个潜在的条件,急躁作答,就难免出错。

2. 不模糊

一接触到试题,思路似乎不少,但具体到表达却又深感模糊朦胧,不知如何作答,犹豫不定,笔如千斤重,无法下手。这时建议先细读题目,选好思路,再进行解答操作。如诗词鉴赏中分析思想情感和态度,从背景、诗眼和要点归纳等途径都可解决,如果犹豫不决,无法定下哪一个角度,就会无从下手。

3. 莫执拗

在解题时候,对一些久攻不下的难题,无法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却又不愿意放弃,更不愿意转换角度思考,瞎耗时间。在这个时候要想得开,不要太固执,随时提醒自己拣颗芝麻丢掉个大西瓜很不值得,比如名句名篇默写,不记得的内容,可以放弃,否则做了也是白做。有时把难题先放一放,做完其他题后再回过头来,就会豁然开朗,难题迎刃而解。

4. 勿冲动

遇到难题,在经过多番尝试之后,似乎陡然有灵感光顾了,心胸豁然开朗,心情异常激动,思维失控。在这个时候一定要冷静,不要被兴奋迷糊;越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越要避免冲动出错。比如面对现代文中的探究题,必须要冷静,围绕文本要求探究,否则说得再好,也是徒劳。冲动时作出的判断,往往是错误的。

二、有备而来,百战百胜。

1.进入考场应快速调整心态

考生进入考场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紧张, 如果能迅速地将心态调整好, 就可以顺利地进入答卷过程, 否则将会影响考试结果。

因果型选择题因为、原因、结果时间顺序、经济、制度比较型选择题相同点、不同之处审题、联系教材、进行比较材料型选择题材料、文字、图表信息推断法、注意细节摇进入考场后, 考生可以通过几种办法让自己迅速平静下来。首先是向自己的同学主动问好, 这样可以比较快地让自己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其次是可以和自己附近的同学互相激励;再次是采用各种方法静心, 考生可以微闭双眼, 或者凝视一个固定的物体,这些办法都可以帮助考生尽快从紧张情绪中走出来;又再次是可以采用自我暗示的办法,暗示自己:“我在考场上的任务是做题,而不是考虑前途之类的事情”,“要冷静,我能成功”,“我不会的题,别人可能也不会,难易对大家都是一样的”,等等;最后,可以用深呼吸的办法让自己平静下来。

2. 合理安排时间

“一寸光阴一寸金”,考场上,赢得时间就意味着赢得胜利。考生拿到试卷,在允许答题前就浏览所有试题,了解难易,对全卷各题作出大致合理的时间分配。做到心中有数,应战全局,则无论试题难易,都能从容对付,考出最佳成绩。各类题目时间分配参考:选择题25分钟,古诗文阅读20分钟,现代文阅读30分钟,语言运用题20分钟,作文45分钟,检查更补10分钟,合计150分钟。

3. 临场正常发挥

(1)先易后难,难也不难。

拿到试卷后要先做那些简单而且短小的题目,让自己旗开得胜,吃个定心丸。人在不同焦虑程度下所适合完成的任务不同,焦虑程度较高时,只适合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焦虑程度中等时适合完成难度较高的任务。通常,在刚刚进入考场的时候,人的焦虑程度是最高的,这个时候考生要尽量选择那些简单的、短小的题目,随着完成的任务越来越多,焦虑程度会随之降低,这时再去做那些比较难的题目也就得心应手了。

(2)审题认真,答题谨慎。

要答题正确,审题正确是关键。题目要求务必理解透彻,分析全面,切忌马大哈,粗略浏览便急于作答。待到醒悟,就心慌意乱,搞题成型不知更不知,特知征也不知了。解题方法

答题务必谨慎。选择题重在比较选择, 看清选项很关键, 否则心属选项内容, 却把标号选错;简答题在表述上重在条理, 如果心理紧张, 自然就难以顾及;内容的筛选整合也会因内心的焦躁和冲动而遗漏, 造成习惯上的漏点;写作切忌求新求异心理, 可以回忆自己写过的或接触过的类似的文题, 心里就会变得踏实, 写起来就会下笔如有神。

(3)镇定解难题,自信写作文。

语文考试, 攻坚破难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这主要表现在阅读与写作两个部分。阅读的时候好像头头是道, 可是一到答案陈述的时候就没词了, 让人头疼不已。至于写作, 它的难度更是众所周知, 毫不夸张地说, 很多考生惧怕语文考试就是缘于写作。而作文分数又往往是许多考生语文成绩的半壁江山, 绝不能掉以轻心。

在阅读中浏览文本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初步摸清题情, 认真做好前两个题目, 让思维很快进入最佳状态。简答题要先易后难, 先熟后生, 需特别注意, 熟题往往能麻痹人, 让人误判;粗心马虎, 思考冲动, 回答问题时就会严重走样。切记, 解答要在把握题意的基础上组织表述, 不要受制于紧张心理, 忽视文本的存在, 脱离命题者的原意, 偏离题旨, 忘记答题的规范和条理性, 并做到要点清晰, 关键词到位。

有人说语文考试是汪洋大海,而考试作文更是让人摸不着北。于是有人因作文水平低不抱希望;有的索性放弃,还有的装腔作势,等等,这些都是写作态度上的问题。因此,写作首先要有自信,把握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注意扬长避短,坚持按部就班地完成写作。其次要有备而来,各种类型的作文立意、材料、结构都有积累,可以信手拈来,为我所用。最后,平时就练好各种类型的作文各一两篇,烂熟于心,考试时即使不能对号入座,也能触类旁通,稳操胜券。

(4)仔细复核。

全部试题做完后,一定要多检查答卷,查缺补漏,力求尽善尽美,减少失分可能。复核试卷,先看是否完卷,有无遗漏,特别是选择题,空了一分没有,答了就有可能正确,要知猜答也可得分。接着看答案是否合题,也就是看是否符合题目要求,尽量准确而又全面地答题。最后看是否对应,也就是试题与答题卡的对应,每一个题目都要对好,特别是选择题和名句,最应该引起注意,错开或漏写,都一分不得,前者失分会更多。此外,个别考生会忘记将写在试卷上的答案写到答题卡上,复查就能避免做冤大头。

提倡科学的语文应试教学 篇9

一、注重平时所得, 提高课堂效率

为不愿被人扣上“专搞赤裸裸的应试教学”的帽子, 为给自己以后的应试复习留有充分的余地, 在初一或高一, 一些教师会特别地讲究“提高学生的素质”, 体现所谓的“新课标精神”, 进行所谓的“素质教育”。

一方面, 语文课上大搞特搞“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 甚至对一些“专题”大动干戈。如, 组织学生去研究某个城市的兴衰史, 去研究某条街道的兴衰史, 去研究某种动物或某种植物的习性, 美其名曰“培养学生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在这里, 我们想问一句, 这种语文课的“语文味”究竟何在?也就是说, 在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方面究竟干了多少实事?本文无意对新课标设置“综合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语文课本收进“专题”是否合理发表看法;只想说, 既然把这些内容放在“语文”的范畴中, 那就应该把它们当作“语文”的课程资源, 凭借它们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即读写听说能力。将法定的学习语文的时间用来与其他学科“抢饭碗”, 岂不悲乎!

另一方面, 自1997年“工具性”受口诛笔伐以后, 注重“人文性”成了语文课的普遍现象, 笔者长期从事语文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到第一线听语文课的机会较多。但愿不是以偏概全, 在所听之课中, 只顾“人文性”而不顾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占三分之一, 以“人文”为主兼及“工具”的也占三分之一, 真正能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只不过三分之一。 (近一两年有所改观) 列举这些数据, 无非是为了证明近十年来的语文课“人文标签化”“人文主打化”已经成了时髦现象。如此一来, “语文”被“非语文”打入了冷宫, 学生读写听说能力 (尤其是读写能力) 的培养大打折扣。早就应该完成的任务到考前才去勉强完成, 应试的压力能不大吗?

第三, 众所周知,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于是, 在“过去重结果, 现在重过程”的强烈呼声下, 语文课向学生的课堂活动倾斜。曾几何时, 课堂讨论热热闹闹, 学生发言争先恐后。然而, 这种热闹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学生究竟在读写听说能力的培养上得到了什么?“过程和方法”岂能脱离“知识和能力”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结果并重”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 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 必须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以此类推, 语文课上学生是否真正有所得, 必须从“知识和能力”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两个层面来考虑。这两者中, 前者是显性的, 后者是隐性的。根据语文学科的特殊性, 学生所得的更应是读写听说能力中的某一小点, 这里既是“静”态知识的接受, 更是“动”态能力的形成——这当然是就前者而言。

我们知道, 规范的语文中考、高考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 (尤其是读写能力) , 这完全符合“语文”的特性, 完全符合新课标精神, 但在语文教学的“前段”, 我们却反其道而行之, 直到最后才想起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 这仅仅是“浪费”两字能涵盖的吗?早知今日, 何必当初!

少搞些“花架子”, “早期”的教学应抓在实处, 注重平时课堂教学中的实实在在的“所得”, 乃是应试教学科学化的首要条件。在这里, 我们提倡切实围绕教学目标的“重点突出, 精讲多练”的高效的课堂教学。

这首先关系到教学目标的落实。就以读写听说能力培养的中心环节阅读教学而言, 教学目标一定要设在实处, 其原则是“一课一得”。每一堂课都得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而教师当然应该充分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并且设计出新颖的教学过程,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构建意义学习。奥苏伯尔认为学校应主要采用意义接受学习, 尤其是意义言语接受学习。通过意义接受学习掌握的知识更加牢固, 不容易遗忘, 这也为以后的复习减轻了负担。

其二,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思维,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应讲究课堂教学艺术, 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 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 促进学生认知活动和情感活动的有效协调;如此, 学生学习起来会相对轻松, 且掌握的知识相对牢固。

其三, 不要怕被扣上“训练就是应试教学”的大帽, 语文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训练。练习题的设计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当然, 我们并不提倡“题海战术”, 而是讲求习题的质量和数量, 采用质量上乘而数量适中的习题既可以巩固学生所学, 又切实地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关于练习设计的方法下文还将作具体说明) 较为明智的做法是, 将练习与“阶段验收”结合起来, 因为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最为有效的方法, 备课时就得考虑教学后评估, 评估的方式不拘一格, 只要能够测试出学生的“达标”程度即可。

二、不必提前复习, 必须步步为营

当入学的新鲜已成了“过去式”后, 语文教学就进入了疯狂的中级阶段。中级阶段一般从初二上、高二上 (甚至初一下、高一下) 开始直到总复习开始。为了在中考或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提前进入“倒计时”是一般学校的惯例;甚至有学校初三寒假开学、高三暑假开学就结束新课开始“总复习”。

中级阶段 (一般来说初中近两年, 高中约一年半) 的具体表现就是疯狂“抢进度”。按要求两周完成的单元, 一个星期之内必须完成。为什么?只为提前结束新课以早日进入总复习。课时不够, 就增加, 于是, 按规定一周四~五课时的语文课普遍翻了番。由于各学科同时存在着这种“抢时间”的现象, 规定的总课时数肯定不够, 于是就在一早一晚两头加码, 甚至午休也不放过。至于双休、寒暑假, 考取理想高中或大学后再享受吧。

之所以如此, 无非是认为“快能取得主动”。岂不知学习语文是日久才见效的功夫, 如此囫囵吞枣, 根本来不及消化。从青少年的认知规律来看, 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遗忘都有一定的规律, 我们必须按部就班、循序渐进, 才能巩固所学。如此“快进”, 根本无法巩固;同时,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关键期, 有些知识一定要到了相当的年龄段才能接受, 有些能力必须到了一定的年龄段才能掌握, 有时哪怕提前几个月, 也难以达到目的。这就为日后的复习留下了祸根。

增加课时, 或许一定程度上能解决这一问题。但是, 一天三四节语文, 即使是幽默风趣的高手, 也会让学生感到厌烦, 更何况大多数教师上课缺乏生动。既然加班加点的效率特低, 那为何不可以少加班加点或不加班加点?在这里需要明白, “低效”总比“无效”强, 当普遍在获取“低效”的时候, 你不去争取, 就只能是“无效”, 多个小小的“无效”相加, 就明显落后了一大截。所以, 普遍的心理是, 与其“无效”, 不如“低效”。

于是, 就这样一轮又一轮地恶性循环着, 语文教学就在学生的半懂不懂中, 就在这种低效中走向总复习阶段。我们认为, 就语文学科而言, 根本不必提前结束新课进入总复习阶段。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 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 时间越长, 再去恢复记忆所需要的时间就越多, 甚至要从头学起。而根据记忆时间的长短来分类, 可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学生通过课堂听讲所获得的知识大多是短时记忆, 只有通过及时的复习巩固, 才能将短时记忆的内容转化为长时记忆。因此, 教师应注意及时地、有效地复习, 而不是把所有的内容都留到考前复习。教师如果用接近三年的时间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做好上课和复习工作, (由于牵涉到其他各学科的加班加点, 故本文不反对必要的少量的加班加点) 如此步步为营, 进入良性循环, 最后再花少许时间进行总复习以查漏补缺。根据笔者长期执教中学语文的经验, 如此完全能应对各级考试。教得轻松学得轻松, 这才是科学, 何乐而不为!

三、改变思维方式, 改换复习角度

赶完了进度, 语文教学就进入了总复习阶段 (一般初中一个学期, 高中两个学期) , 做法主要有两种。

其一为“炒冷饭”, 实际上是试图将“夹生饭”烧熟。具体做法是将前期教过的课文再教一遍甚至几遍, 将做过的作文题再做一遍甚至几遍, 将讲过的有关知识点再讲一遍甚至几遍……如此循环反复, 层层推进, 直到考前。江南农村过年有蒸糕的习俗, 蒸糕师傅都有这样的经验, 如开始时将糕蒸成了半生不熟, 以后无论怎样加工, 也难成上品。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经验, 与其教授别人 (或自己) 已经教过而教得不甚到位的课文, 还不如教授新课文, 就是这个道理;因为学生完全没有了新鲜感, 一般都显出疲态, 效果极差。

其二为 “做试卷”, 只要到书店看看那教参市场, 就可见一斑, 真所谓是病急乱投医。这最后阶段, 学生做题目, 教师讲评试卷, 已成了每天的必修。有时候教师来不及讲评, 将做好答案的试卷往教室墙上一贴了之。至于学生在这期间真正得到了什么, 只有上帝知道。据笔者所知, 这一阶段的学生早已麻木, 没几个人会去认真地做试卷, 一般能上课听写答案, 下课抄写答案就不错了。实际上, 即使有效率特别高的学生或特别听话又不怕吃苦的学生能全部完成各类试卷, 但别人的试卷就能适应你的学生吗?

改变以上的这两种情况, 并非全无可能。

首先, 总复习的时间不能过长, 一般来说, 初中留一个月, 高中留两个月就足够了。先扎扎实实教好每一篇课文、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次作文, 师生胸有成竹, 以良好的心态迎接复习。复习不是重复授课, 而是查漏补缺。如迫于各种压力必须提前进入总复习, 则可以用边教新课边复习旧课的方法。具体来说, 在尚留下一些新课还未授完时就开始总复习, 关键是根据考纲规定的知识点与能力点重新组织单元, 以新课教授带动旧课复习。这样, 一方面能保留学生的新鲜感, 减少学生的心理疲劳;另一方面, 新老结合又是巩固知识、训练能力的最佳途径。当然, 教给学生科学的复习方法也十分重要, 比如, 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识记的数量和程度要适当、采用反复阅读和回忆相结合等方法都可以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其次, 虽然说总复习时做一些练习卷非常必要, 但试卷的选择颇有讲究, 不要迷信所谓的各种“秘卷”, 别人的试卷一般很难适应你的学生, 尤其是综合卷常会使学生不知所措。作为一个教授毕业班的语文教师, 必须具备自己独立命题出卷的能力。最为理想的做法是, 根据自己学生的具体情况, 结合自己的复习程序, 再联系考纲规定的“点”, 设计一组有效的练习卷。练习卷的设计以循序渐进地巩固“点”为原则, 如语音、字型、标点、词义、成语、句子……每卷中收集罗列自己的学生经常出错的例子, 让学生通过练习纠错。如此一段设计一卷, 采用“段段清”的方式, 指导学生复习时就能有的放矢, 循序渐进, 以达到最佳效果。

当然, 最佳途径是把以上两种做法整合起来。不可否认, 以上两点对教师的要求颇高;但如果认真做了, 换来的将是自己今后的“省力”和学生眼前的“省力”。这才是科学的应试教学, “懒”中取胜, 何乐而不为!

语文应试教育管理 篇10

“课堂小天地, 天地大课堂。”学习语文的大课堂是广阔的天地社会。但是目前中学语文教学模式却可以称为“应试语文”,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只讲课本, 学生只读教科书, 忽视了语文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把应付各类各级考试作为教学内容取舍的唯一依据。这种“应试语文”缩小了语文学习的范围, 失去了语文独有的魅力, 削减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甚至造成了学生学与用的脱节, 连工具性的作用也无法实现。

自古以来, 许多教育家思想家就很重视学习与生活的关系。孔子曾经说过:“诵《诗》三百, 授之以政, 不达;使于四方, 不能专对;虽多, 亦奚以为?”其意思就是把《诗经》读得滚瓜烂熟, 让他去从政, 却弄得一塌糊涂;派他去出使外国, 又不能独立地谈判应酬;诗读得再多, 又有什么用呢?把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脱离开来, 语文学习就毫无意义。美国实用主义学者杜威指出:“教育即生活!”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宣传“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专家们精辟地论述了教育与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 语文教学也要与生活密切联系, 让语文走进学生生活, 为学生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服务, 是谓“生活语文”。语文老师的责任就是让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 把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语文不应该仅仅是一篇考试作文, 也不是一份模拟试卷。它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每一个角落。语文的外延其实应和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看到、听到、用到语文, 作为语文老师, 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善于运用生活中的语文现象, 让学生从生活中去体会语文, 学习语文, 把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运用到生活中去。下面就试举几例来说明如何将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一、课堂训练“生活化”

课堂训练“生活化”, 要求教师在课堂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时, 将机械呆板的语文知识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 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不是一成不变地传授知识, 而是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让学生觉得语文可亲可“近”, 语文无处不在, 语文很有意义。例如针对春晚小品《说事儿》可以设计这些问题让学生思考研究:“扉页”的“扉”应该怎么读?“扉面”的说法对不对?有人说“雅正”一词用得不对, 有人却力挺这种用法, 你是怎么认为的?从学生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中寻找提炼语言训练题, 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积极性, 学生掌握的速度快, 印象深刻, 记忆得也更长久牢固。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成语病句的训练, 学生非常厌倦题海战术, 老师可以从学生身边常见的报纸杂志入手, 自己挑或者让学生去挑出使用不当之处, 这样做既提高学习积极性, 又锻炼了辨析能力, 而且学以致用, 使学生养成处处留心的好习惯。

近几年许多语文试卷上的语言表达题已经注意到语文和生活的密切联系, 许多题目就来源于学生现在或即将到来的生活。例如, 有的题目考查针对不同的对象如何得体地表达, 应聘面试的时候怎样表达自己的优点、怎样回答主考老师的刁钻问题等等。这些语言训练着眼于学生的学以致“用”, 而非学以致“考”。这样, 学生接受语言训练时, 便会感到掌握知识培养能力不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更是生活的需要, 他们就能学得更加积极主动。

二、课外活动“语文化”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 但不是唯一阵地。为了让语文和生活结合起来, 为生活服务, 教师应充分挖掘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 在活动中有意无意地运用语文知识, 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类的活动很多, 例如每天播报班级或校内新闻, 一分钟评议身边事, 诗词散文朗读比赛, 演讲比赛, 改编小说, 戏剧表演, 写一份通知, 出一期黑板报等等。这些校内活动可谓一举多得:既让学生关心班级, 增强主人翁意识, 又用身边事教育了自己;既丰富了课外生活, 又进行了语文训练;既提高了学习兴趣, 又培养语文能力;既张扬了学生个性, 又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广大语文教师要广开渠道, 积极引导, 把学生从单调枯燥的学校生活中解脱出来, 让学生过上更加丰富多彩的“语文化”生活。

三、社会实践“语文化”

语文学习不仅是为了课内的掌握, 也不仅是为了开展课外活动, 而是能切实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语文最终要服务于生活, 因此, 语文教学还要和广阔的社会天地结合起来, 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语文运用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希望能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 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社会实践“语文化”就是要求学生在社会生活时, 自觉运用语文知识, 培养和提高语文运用能力。例如寻找街头小巷的错别字、生编滥造的广告语、语病百出的盗版书, 反思生活中的不文明现象, 为社区出黑板报等。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语文学习相统一的活动, 学生所获得的不仅仅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而且增强了现代公民意识。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语文学习要广开渠道, 充分挖掘各种资源, 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 摈弃“应试语文”, 让语文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 使语文“生活化”, 生活“语文化”, 让语文学习有生活“活水”, 把语文能力付诸实践, 杜绝高分低能、纸上谈兵现象。

上一篇:机构行政下一篇:事业单位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