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试训练

2024-05-22

应试训练(精选九篇)

应试训练 篇1

一、听力及技巧训练

听力测试的目的在于考查理解口头英语的能力, 它要求学生能听懂英美人士的录音材料, 能听懂所学范围内用正常语速谈论日常生活的内容, 能听懂没有生词, 题材熟悉, 难度略低于所学材料的语段。语速为120字/分, 理解正确率达到70%。要求考生理解简单的事实性信息和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

1.要对听力进行训练, 首先应注重基本功的训练。发音不标准, 是听力提高的拦路虎, 因此, 校正发音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具体步骤为: (1) 听学过的内容进行跟读, 加强朗读训练, 把听说结合起来。语言学习的起始阶段, 模仿是关键, 使学生在模仿中真正体会到语言学习的乐趣。尤其是一些汉语中没有的音节, 如: (2) 听写其中的关键词, 句子。实验结果表明, 听懂了的内容也不能很完整地记下来, 对于数字大多数学生能理解, 但不能迅速写出相应的阿拉伯数字。因此要训练学生的速记能力。通过以上训练, 对学生的发音加以校正, 为听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如考题:Hom much a pound are the oranges?A:6cents B:16 cents C:60 cents

听力原文为:M:Those oranges look nice.How much are they?W:They're sixty cents a pund.此题考查考生听数字的技能的同时, 还考查了在听数字时对语音的准确掌握程度。Sixty和sixteen两个单词在重音及最后一个音节都有着明显的差导。其次, 在前两步训练的基础上, 利用课外的, 难度略低于所学水平的材料进行训练, 这样也能扩大知识面, 扩充词汇量。由于能力形成的规律性, 此时会出现能力的暂时下降, 有些学生出现灰心的现象, 教师及时做好鼓励工作, 使他们坚持下去。最后, 选择难度适当的内容, 以高考要求的语速进行训练。把文中的一些数字和重要的动词作为关键词, 然后根据关键词讲述, 使之从通篇着眼理解全文, 抓住主旨, 合理推测, 抓住细节, 完成试题的项目。高考听力题属综合整体听力测试题, 而且突出了交际功能。因此, 在听力测试中应注意对问题中有效信息的分析, 作出正确判断。

2.从形式上看, 听力测试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考查: (1) 明白谈话, 独白的要点。谈话或独白要有一个话题或主题, 这类题目考查考生是否听懂录音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的能力。有时主旨或要义会比较明确;有时则会贯串整个对话或独白。 (2) 根据对话背景, 说话人之间的关系做出简单推断。语言发生的环境及说话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说话者的口气对理解题意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此的理解程度可以体现一个人对口语的理解能力。 (3) 获取详细事件信息。本环节要求抓住用以解释或表达主题的细节信息, 另外在听时要善于分辨, 排除干扰, 稍加简单推测, 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4) 理解说话者的意图, 观点或态度。一般说话者总会有一定的意图, 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理解整个对话。有时明说有时则隐含在字里间, 需听者自己去揣摩、推断。

如考题:Where did this conversation most probably take place?

A:At a concert B:At a flower shop

C:At a restaurant

听力原文为:M:The music and flowers are lovely W:Yes, I hope the food is good, too.此题重点应放在女士的话上, 只要听懂女士的话就容易选出正确答案。

3.在答题时要做到: (1) 精神轻松愉快, 精力集中。考前要有充分自信, 可通过深呼吸及想愉快的事情松驰下来。因为轻松的情绪有利于正常发挥。 (2) 预览。充分利用试卷发下后的时间及题间的5秒钟来对试题进行预览, 捕捉有效信息, 预测听力内容及所涉及的话题, 句型等, 这样就会在听时做到心中有数。以减小记忆负荷, 缩小搜索范围, 有的放矢地捕捉期待的信息内容, 提高听的效率。 (3) 预测。语言离不开环境, 在不同环境中会有不同的用语及相关词汇, 可根据题目预测答案。Corder指出“预测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语言运用和学习的基本技巧, 是理解口头语言的主要程序。”预测能力的高低可以体现出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高低。在听力测试中如果运用得好, 就可以根据已有信息进行合理猜测、分析, 起到漏一补十的功效。同时也有助于增强自信心, 消除紧张心理。如材料是一段电台报道, 你就应估计会听到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大事, 珍闻异趣等。实验表明学生预测过的试题的准确率较高。

二、答题原则

1.弃前保后, 弃小保大。在测试中遇到听不懂或听不清的地方不要惊慌, 要尽量抓住后边的信息, 对前题进行推断, 如无十分把握, 尽量维持原答案。切不可纠缠某一道题。当没有听懂时, 立刻忘掉它。如果总想那一道题而影响做下面的题, 那才是“芝麻没捡到, 西瓜也丢了”。

2.随听随记。一定要运用好训练中已形成的速记能力, 记住一些关键词, 数词和主题句。答题步骤如下: (1) 迅速浏览问题和选项, 同时预测材料内容。 (2) 仔细捕捉信息, 同时对所听到的复杂信息做记录, 并用铅笔在选项旁做记号。 (3) 听完迅速答题, 然后抓紧时间看下一题。听力应试技巧和答题原则对提高听力测试成绩有较大帮助, 听力一定要在打好基础, 形成技能的基础上遵循原则、掌握技巧、科学地长期艰苦训练, 在平时训练中还要了解各种题型、提问形式、日常谈话内容和日常交际用语, 对较为复杂的题型反复练习, 培养扫视、预测、速记和根据上下文推断等各种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在各种考试中轻松自如, 坦然以对, 并能使听力在科学的训练及应试中得到完美体现。

摘要:在听力训练中要了解各种题型、提问形式、日常谈话内容和日常交际用语, 对较为复杂的题型反复练习, 培养扫视、预测、速记和根据上下文推断等各种能力, 这样学生才能在各种考试中轻松自如。

中考体育训练与应试秘笈 篇2

【思想动员到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兵家攻略,大多适用于班级管理。思想到位,目标明确是开展班级体育训练的前提。思想决定行动;目标凝聚人心。从八年级下学期开始,当前一届毕业班学生在学校操场上刻苦训练的时候,就完全可以在自己班级里大肆宣扬体育中考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其实就是上一届学生中考倒计时加上365天)。

如今中考试卷难度明显降低,学生中考文化科成绩非常接近,由此中考体育成绩30分,显然也成为学生间分数竞争的重要项目。部分学生文化科成绩不错,体育成绩拖后腿导致无法考上重点高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中等学生也存在体育成绩不理想,而无法上普通高中的事例。因此,在八年级下学期开始,通过班会课、家长会等形式,告知学生及家长对体育训练引起足够重视,提前进行体育训练总动员,是完全必要的。【训练监督到位】

如果把体育老师定位于学生体育训练的专业“指导员”的话,那么班主任则是负责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思想动态方面的“政委”了。在体育老师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第一时间获取并关注学生训练成绩与动态,有针对性地分析个体学生的强项与弱项,在中考报名期间与体育老师一起,为学生体育测试项目的选择进行科学合理地的指导,以上工作无疑均构成班主任配合体育老师所要进行的主要工作内容。一般说来,学生“篮球”测试的临场发挥最不具稳定性,而“掷实心球”和“立定跳远”的测试成绩都相对稳定;在“掷实心球”项目上,若经过专业训练与指导,学生往往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成绩;学生在中考前两周强化训练“篮球”,效果也比较明显,尤其是女生的“篮球”项目。

此外,进入九年级以来,隔天的体育训练对于如今部分被“娇生惯养”的中学生来说,是绝对需要坚强的意志与持久的毅力。在长期的体育训练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观察,也通过与体育老师交流,及时发现训练团队中态度散漫的学生来说,通过面谈、与家长联系等方式,共同端正其训练态度,从而避免个别学生免累及其他学生在训练思想上也产生倦怠心理。总之,在训练的整个过程中,保证整个训练团队都能保持高昂的斗志与状态,也是最终取得良好训练成绩的保证。【考前准备到位】

体育中考,往往都放在每年的四或五月份进行。而在体育中考前一周左右,带学生到体育中考测试点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是必不可少的。但由于一个学区每所学校的初中毕业生都会选择在同一时间段前往,所以往往导致场地适应性训练时间短、机会少、训练过程仓促。但无论如何,至少一次以上的场地熟悉,还是应该坚决保证的。

体育中考测试点的学校操场往往与自己学校的操场往往在跑道的长度与材质上存在不同,因此在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或模拟测试,回到本校之后,有必要针对此次训练或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及时调整最后阶段的训练策略,以迎接即将进行的真实测试。

另外,平时学生在操场训练大多在晴天进行,但万一体育中考测试当天为雨天,学生也应该就此作好思想准备,同时在不同项目上也应被告知用相应措施加以补救,争取把雨天对体育测试发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体育中考对于所有九年级毕业生来说,都是人生第一次参加。所以他们在体育测试前的准备工作与应试技巧方面肯定是缺乏经验的。在此,我总结一下2007年我带领九年三班参与龙港学区体育中考前后的几点细节,以作备忘:

1.测试前两、三天开始少量多次喝红糖水。这对于女生800米与男生1000米的最后冲刺,有着非常好的作用。

2.“立定跳远”和“中长跑“项目,最好选用薄底宽纹运动鞋(新鞋更好);而对于“篮球”项目,则以厚底运动鞋更为适宜。

3.袜子应选纯棉质地的运动袜,一为充分吸收汗液,二为能使脚掌与鞋子结合紧密,便于发力。

4.体育测试时,学生尽量穿背心与短裤。个别学生对穿此类服装有害羞心理,可于测试前两、三天试穿到学校,以纠正害羞情绪(如学生确实感觉不自在,则顺应学生自己习惯)

5.毛巾最好准备两条,一条用于“立定跳远”项目测试时,擦拭橡皮垫上的沙子,也可以擦拭自己鞋底,以防止起跳时滑倒。

6.学生务必将体育测试单(准考证)随身携带,或和其他用品(水、毛巾、鞋子、短裤、背心)一起放。考试时发现未带准考证,虽然可以补办,但必会影响学生测试情绪。

7.体育测试时,水的补充是必要的。但要告知学生不要一次性喝太多的水,以免造成腹胀或其他不适。可在各个测试项目前后象征性地喝一口水,润润喉,放松心情。

8.不同体育测试项目进行前,学生都应做相应准备活动。这样既可以放松身体各个关节,也可以配合深呼吸,放松心情,稳定情绪。

9.“篮球”项目测试时,注意力应集中,仔细倾听裁判的“开始”口令,同时应做好一投不中,定点补篮的心理准备(甚至做好十投十不中的最坏打算)。

10.做“掷实心球”的准备活动时,可以用力弹跳几次,使自身兴奋起来,以便在测试时具备更强的爆发力。

11.“立定跳远”项目测试前,不应该猛力试跳,浪费体力;可以象征性的重复一下跳跃动作,作为真正测试前的放松方式。

12.体育中考的最后一项测试都是“女生800米”或“男生1000米”测试项目。跑前在班内应该科学分组(六人一组,三组同时进行),使每一组都有优秀领跑学生(至少两个)。不同学生根据自己长跑特性制订合理的跟跑策略。在第一圈起跑之后,立即使自己处于合理的排位顺序,调整呼吸与步伐,紧盯前一名学生500米或800米左右。在最后一圈冲刺时,则应用尽全身气力,冲过终点两米以上,以防未到终点就放慢速度,导致影响最终成绩。

训练学生完形填空的应试能力 篇3

1.快速阅读全文,注意首尾,把握文章大意

完形填空着眼于语篇理解,而干扰项的设置又极具迷惑性。如果操之过急,见空就填,可能出现“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大意,再按文章的先后顺序,对每空备选答案的确切含义进行分析比较,并考虑全文的整体意境,运用推理的方式答题,做到瞻前顾后,上下呼应。阅读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文章和语段的首尾句。首句往往是该篇的主题句,它是了解全文大意的基石,可以提供解題的基本信息。做题需要联想,而第一句就如同是联想的翅膀,让你能在联想的空间里飞翔。尾句往往是文章和语篇的总结,它是对理解的验证,因此要从中捕捉更多的信息。

2.跳读全文,领会大意

要学会跳读技巧,借助首尾句所给启示,跳过空格,快速把短文从头到尾通读一遍,进一步从整体上理解短文大意,这是正确选择的基础,也是做题的关键。因为完形填空主要考查对语境的理解,若是在没有弄清短文大意的情况下就去选择填空,可能会因备选项的干扰而偏离主题,一错到底。

3.通读全文,试选答案

根据全文大意,以全文为背景,把所给四个选项分别套入空格所在的句子中试填,初步完成空格。试填选项时,一定要要抓住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和逻辑关系。在阅读全文时,不要忽略连接词、代词、插入语、转折语等的作用。因为这些词往往是改变语境的关键词,具有因果、让步、递进、转折、指代、列举、承上启下的特殊功能。如:but/yet/however/while等表示转折或对比;besides/moreover/what is more等表示信息增加;so/so that/therefore/as a result等表示推理结果。平时练习中要注意分辨这类词的细微差别,这样才有利于保证选项的准确性。

4.全面检查,理清逻辑

一般而言,完形填空题的短文都是上下连贯、结构严谨的,其文意脉络自然有序。因此,试填后短文读起来应是语意通达的,如果读来让人似懂非懂就得全面复核,看每个答案是否都能使前后通顺,是否能融入整个语篇,切不可省去此步。当然正确的必须坚持,一时拿不准的也不要轻易改动,要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觉。

二、要注意必要的应试策略

1.扩大阅读量,培养良好的词感、语感

完形填空题的设计实际是“词感现象”的展示。“娴熟的词感和语感的形成,要靠平时的多听、多记、多读和多写,大量地接触语言材料,大量地进行语言素质的积累。

2.拓宽视野,扩大文化背景知识

要把握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文化背景知识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了解和多积累有关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基本的地理历史等,并在解题时灵活运用,以求正确把握语篇大意。

(作者单位 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第二小学)

应试训练 篇4

剑桥商务英语口语测试的形式

BEC口语测试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考试时间约为4分钟, 由考官和考生进行一对一的问答, 首先是考官招呼考生入坐、介绍自己、对考生信息表上的信息进行核实, 内容通常涉及姓名、职业、所学专业等个人信息, 如:First of all, we'd like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each of you.Mr.Li,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self?第二阶段内容涉及个人和家庭的一些日常问题, 对每位考生轮流提问, 着重于个人情况、学习工作、兴趣爱好等方面, 如“Now Mr.Wang, 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ambitions?”

当主考官在与考生甲对话时, 另一考生必须仔细听, 因为主考官问了甲之后, 可能会就同样的问题问考生乙。例如:“Mr.Li, you said you're spending a lot of time on business English.Do you think business English is difficult to learn?”考生Mr.Li回答完之后, 考官会问另一个考生Mr.Wang, “How about you, Mr.Wang, Is it difficult for you?”如果没有仔细听, 就需要请求考官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样会影响口试成绩。

口语测试的第二部分为mini-presentation, 这一部分要求考生就某一主题进行阐述。考生从答题卡上的话题中任选一个, 做大约一分钟的陈述。每个题目提供了一个中心点和三个要点, 考生选择其中几点或全部要点进行发挥。如:

一名考生阐述完了之后, 考官会就所阐述的内容提问另一考生, 另一考生必须做出回答。

第三部分要求考生就答题卡上的题目进行讨论, 主考官会适时介入谈话。讨论是双向的, 两个考生在讨论时都应该积极参与, 不能有依赖心理。

如:

Time Management.

Your company has found that ineffective time management is one of the major problem areas throughout the workforce.You have been asked to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improving the situation, Discuss and decide together:

why poor time management can become a major problem in companies?

what procedures could be adoptedto ensure that time is managed effectively?

信息卡提供了两个讨论要点, 即:为什么时间管理不善会成为公司的一个主要问题?要确保有效地管理时间应采取什么措施?当考生甲在阐述意见时, 考生乙需要在适当的时候介入, 两人合作找出时间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并最终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考生口试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除了一般的口语表述方面的语音语调不准确的问题之外, 在剑桥商务英语口语考试中更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接触社会少, 商务知识缺乏BEC作为商务英语考试, 主要是考查考生在一般工作环境下和商务活动中使用英语的能力, 因此, 需要考生在具备英语表达能力的同时, 还必须掌握一定的商务知识。就我国目前情况来看, 学生在进行专业学习之前, 普遍缺乏基本的商务知识, 这必将影响到其英语口语表现。作为在校学生, 很少有机会接触社会或者参加商务活动, 因此, 尽管有些考生英语基础较好, 但因为缺乏与商务相关的知识, 因此在考试中表现出规范性语言不熟练、知识面狭窄、思路不够开阔等问题, 很少能将话题完整连贯地进行下去。在上面提及的What is the best way in recruiting a staff?中, 如果考生没有接触过单位人事工作, 就不太可能了解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应该考虑的种种因素, 如人力成本、广告成本及内部员工情绪的考虑等等, 很难理解recruiting the right candidate to fill a vacancy can be a costly task, 根本不可能从正反两方面有效地展开话题并阐述三种招聘方式各自的优缺点。例如:if recruiting internally, a rejected staff might become unhappy and internal applicants rarely bring fresh ideas to the position.

用词不规范或句型单一, 语音语调不自然丰富的英语词汇量和准确的语法运用, 是顺利完成英语口头表达的前提。在BEC口语测试中, 词汇表达的多样化和语法运用的恰当、准确、熟练是一项重要评分标准。大部分考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 常常重复使用同样的句型和单词, 容易给人单调乏味的感觉。如:I am from Nantong,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I often go shopping at weekend…口语表述需要一种自然的语境和语调, 但在课堂训练中, 很多学生给人的感觉是在背诵一些准备好了的内容, 语调平实, 面无表情, 更没有目光的交流, 两者的对话之间没有自然的停顿, 语音语调没有变化, 也没有口语中用于过渡的用语, 完全是在话赶话地完成任务。

缺乏合作精神, 默契不够剑桥商务英语强调的是团队合作, 需要同组考生之间相互配合讨论, 最终达成一致意见。考生不仅要自己发挥好, 还要关注搭档, 双方互动, 水平高一些的考生要在交流中引导差一些的搭档, 相互配合才能使得交流顺畅。有些考生误以为自己表现充分就能取得高分, 合作过程中会显得咄咄逼人, 不给对方留有说话的机会, 常常导致讨论过程有始无终, 最终无法达成一致。

解决方法

注重商务知识的涉猎和积累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所选材料真实, 来源广泛, 很多是商务场合的真实场景, 在口语表述中, 学生能否有话可说, 是否言之有物, 不仅取决于英语能力, 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对不同行业的了解。BEC是商务+英语的形式, 涵盖的内容有国际贸易、营销、公关、人力资源等等, 教师要找到学生语言能力与商务知识的最佳结合点, 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相关商务知识的补充, 学生自身也应该多看一些课外材料, 如风土人情、节日庆典、饮食习惯、教育制度、气候情况等知识都是平时应该注意积累的。“实践出真知”, 加强校企合作也能够有效补充相关商务知识, 如果有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接触公众性商务活动, 如外贸公司的日常活动, 商品交易会和房产交易会等, 学生可亲身体验、了解商务活动日程和规范, 实践在课堂和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

力求语调自然, 思路顺畅语言的丰富化和口语化不是一日之功, 但也要总结规律。比如, 用一些语气词如well、right等可以使语言较为自然。过多地使用书面用语如nevertheless、furthermore、utmost等会显得做作, 不自然。需要注意的是BEC口语的目的还是为商务主题服务的, 所以绝不能沦为聊天式的极其随便的对话, 关键在于应做到casual without losing focus, 即“外松内紧”。考生应该充分重视BEC口语考试, 把考试想象成拜访朋友时和朋友的对话, 语态语速尽量做到自然, 表述的时候要把自己有把握的英文说清楚。在语言测试中, 尤其是当语言手段不足以表达我们复杂的思想时, 一定要让思想服从于语言, 只讲能讲得清的观点。此外, 考生对英语句型、句子的组织方面要能做到综合运用, 能够使用如first of all、then、after tha等一些表示顺序的词来保持句子之间的连贯, 使观点的表述重点突出, 层次分明。

学会倾听和讨论, 提高默契程度在课堂训练中, 当一个学生表述自己的观点时, 教师应要求其他学生认真仔细倾听, 必要的时候可以让他们复述所听到的内容, 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倾听和概括的能力, 同时学会尊重别人, 汲取他人的长处为己所用。每个准备参加考试的学生在平时练习中可找一个同伴一同练习口语, 这样可以彼此适应, 增强默契度, 互相指出缺点, 共同提高, 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且在同伴面前试讲, 也能克服心理紧张, 提高考试时的自信。分组讨论也是合作学习的重要方法, 小组活动可以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频繁直接地进行话语交流, 语言能力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在小组活动中发现成绩好的学生所采取的学习策略并加以模仿, 进而提高自己的水平。分组讨论需要对组内成员进行明确分工, 让他们量力而行。讨论是听、说、思的综合训练, 学生既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也可以使自己的思维得到锻炼。在此过程中, 学生的合作意识会得到培养, 逐渐养成相互合作的学习习惯。

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殆。因此, 考生需要对考试形式非常熟悉并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此外, BEC口语考试绝不能临阵磨枪,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平时应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 主动表述自己的观点, 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提高。同时, 要注意商务知识的积累, 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这样才能沉着应对考试, 成功取得证书。

参考文献

[1]Lan Wood.新编剑桥商务英语 (初级)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武爱华.谈如何开展英语口语教学[J].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2, (6) .

[3]韩秋萍.谈英语口语教学[J].教学与管理, 2003, (3) .

应试训练 篇5

把握英语听力训练掌握初中英语听力应试技巧

本文从近几年中考英语听力考查的.内容入手,分析了中考听力题型特点;从学生角度出发,指出了在听力测试中可能出现的障碍;从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和应试技巧方面,提出了具体行动策略.

作 者:李瑞法 作者单位:淮北市芦岭矿中学,安徽,淮北,234113刊 名:考试周刊英文刊名:KAOSHI ZHOUKAN年,卷(期):“”(6)分类号:H3关键词:听力考点 听力障碍 应试技巧 训练策略

英语听力能力训练及应试技巧初探 篇6

一、影响学生听力水平提高的因素

首先是缺乏语感,语言语调不标准。许多中学教学设备严重滞后,录音机是唯一可以利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除了教参和少数资料外,很少其他用于辅助教学。也有的是教师自身水平问题,语音语调不准,无法用英语上课等。这些使得学生难于学到地道的英语,不利培养语感。

其次是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和不良学习习惯,许多教师以汉语教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汉语思维定势,而汉语与英语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便影响学生的理解。还有很多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遇到生词就停下来思考;有些学生坚持要听懂材料中的每一句话,听后却不知所云;有些学生听的时候不知道怎样做笔记。这些不良的习惯都会对听力起一定的制约作用。

再者是心理因素。由于平时训练少,基础较差,在测试中听力测试又是试题首项,学生不容易适应试场环境,又担心录音机效果不好,又怕不适应考试的内容和语速,从而产生紧张焦虑的心理,脑子一片“空白”,这样的心理使学生不能正常发挥水平,平时能懂的这时也听不懂了。更有的学生因此产生对听力的厌恶和恐惧心理。

听是输入,是人们学习、吸收语言的首要途径,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从心理学角度讲,听是一个复杂的积极主动的语言心理过程,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学生听力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因此教师应用恰当的方法上好听力课,培养学生听的能力,同时教授他们一定的答题技巧,提高听力水平。

二、听力训练方法

我们的听力训练不只是单一的教师放录音,学生听录音,对答案,其目的也不是为了找出某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如何提出来的,而是一个教师根据听力的特点和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以传授技能为主的过程;一个融讲解与测试为一体的过程,一个听与说、读与做相结合的过程。因此,听力训练的方法应与说、谈、写等各项综合应用能力结合起来,以提高听力效果。我们常用方法有听说结合训练,听写结合训练,情景视听教学法——多媒体教学,这里就听说结合训练方法作些介绍。

听说结合训练

听力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语言信息的接收和理解能力,即听能。从语言实际的全过程来看,“听”实际是指输入信息的“加工”和理解过程;“说”是表达,是输出信息,而理解和表达是交际的两个方面,不能分离。所以,听力训练不能将训练局限在听的环节,而应让学生围绕听的材料说,在听懂的基础上说,在说的同时增强听的能力,使两者有机结合、相互促进。

1.听前回答。根据每一篇听力材料的标题及练习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预测讨论,使他们产生参与的欲望,想象力受到激发,从而在听力训练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

2.听后解释。在听录音前,教师对材料中难理解的词、短语和句子不直接作出解释,要求学生听完录音后,根据上下确定语境进行大胆的、有根据的猜测、判断和理解,这样既可根据学生对材料的理解程度检测其听的能力,又能训练学生用英语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能力。

3.听后回答。

教师要根据学生每次听力训练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及时总结归纳,分析原因;如针对性地讲解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词汇、语法障碍,抓住所听内容的主题和整体等,让学生在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听力。

三、应试技巧

学生在考试实践中如何把训练的水平及技能发挥出来,除了许多其他因素之外,我想必要的应试技巧是应该掌握的。

1.利用每大题开始前的指令时间抢读,或边听边看选项,确定听音的重点,带着问题去听,使听音具有明确的方面性和选择性,即注意五“W”—Who、When、What、Where、Which和一“H”—How。

2.抓主题句、关键词

(1)主题句。听短文时,要求学生关注短文的开头句和结尾句。短文主题句一般都出现在材料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开头句是信息内容的引导句,它揭示整个语段讲什么、信息内容朝什么方向发展。

(2)关键词。要求学生注意听力材料中的实词(n、v、adj、adv等)。

3.作简化笔记,提高记忆效果。特别是要记下对话或短文中的地址、年月日、年龄、价格、数字等,可以用记首字母或作一些记号的方式来记。

4.捕捉信息句。

告诉学生常用的信号词有几类,在听时要特别注意,以利于理解所听内容。

表思路转折的信号词常用:but、however、yet、although等。

表顺序的信号词常用:first、second、third、then、next、last、finally、before、after等。

表原因和结果的信号词常用:anyway、indeed、infact等。

听音必须按部就班地进行。听力试题不同于其它试题,它要求考生从头至尾按顺序往下听。如果中途因某一题未听清而卡住,应马上放弃这一题,集中精力应付下一题,否则会因跟不上语速而漏听。

应试训练 篇7

写英语和说英语一样, 是一种表达性的动作, 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时所不可少的重要技能。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写作基本理论和技巧方面的训练, 要贯穿于英语教学中, 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 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直接检测考生Writing Skills的题型。它是以主观测试的形式对考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直接考查的完整评价体系, 是对学生语言基本功 (即:审题、想象、表达、评价等能力) 的综合书面测试, 是解题的基本素质。因此, 写作训练方法与应试策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英语写作面临的问题

学生的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其中“写”又是较高层次的信息系统, 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然而, 目前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甚微,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显性的, 如词汇贫乏、语法不通;有的是隐性的, 如思维逻辑性差, 说话无条理, 对所要写的题目涉及的事物观察不够以及应试对策能力差等。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 作文题目越来越活, 给出的信息越来越少, 学生要根据少量的已知信息写出100多字的一篇完整习作, 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 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写作教学效果, 教者必须依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能力, 学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 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在高三训练书面表达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 注重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文章的开头很重要。一个好的开端, 一开始便能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 因此, 写好文章的开头是关键的一步。而不同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开端, 如讲故事, 我们可以用故事法开头, 以讲述一段故事作为引子, 在此基础上展开故事情节。

结尾部分的重要性就是要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要简要评价或作结论, 最后用几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并进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

常用于结尾的总结性词语有: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In summary, it is wiser...

In short.../In one word/In a word...

值得注意的是, 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正式的结尾。平铺直叙的记叙文, 往往在故事或事实情节讲完时文章也就自然结束。但说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说明文、论述文都应要有结束语。

(二) 注意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连贯性就是要求文章段落中各句都要前后衔接, 条理清楚, 使读者易于理解, 而且要在叙事次序和使用转折语进行过渡这两方面体现出来。

1.段落组织式 (Planning a paragraph) :给出topic sentence, 然后找一些supporting sentences来进行阐述或论证。

2.时间顺序式 (Development by time) :即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来描写事物, 多用于叙事。

3.承接顺序式 (Development by process) :多用来描写动作如何开展。

4.空间顺序式 (Development by space) :多用来描写地理位置。

5.提出观点:in my opinion/view...;obviously...;it is clear/obvious that...;as far as I know...

6.进一步提出观点:in addition...;furthermore...;moreover...;what’s more...;what’s worse...;another is...;besides...

7.提出假想:in case...;provided that/on condition that...;suppose that...;

8.举例:take...for example...;for example (instance) ...;...such as A, B, C...

9.提出原因:as a result of...;thanks to...;due to...;owing to...;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why..., for one thing...;the first reason can be obviously seen...

10.进行对比: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on the contrary...;in spite of...;although...

还有表示强调、结果、目的、并列等关系的一些词语, 如:without any doubt, indeed;so...that, as a result;in order that;as well as...

(三) 教会学生巧用单词

词汇的使用是一门艺术, 当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 往往需要重复表达相同的意念。此时, 说话或文章的内容是否会变得枯燥、累赘, 就要看能否活用同义词了。例如要在作文中强调某事是necessary“必要的”, 但是若重复使用此词, 所写的文章必然变得十分单调。此时, 我们可以用necessary的同义词required、essential、needed、compelling、imperative等词, 将这些词交替使用, 文章就会变得十分活泼又有力了。

(四) 要想得到高分作文, 写作中必须出现“亮点”句。

教者应收集各种不同背景的格言、谚语或习语和一些重要的英语句子结构, 供学生熟记。教会他们根据不同体裁适当地用来变通句子, 以增加文采, 丰富语句。如:

1.句子结构及句子的变通:

(1) It happens (seems, looks, appears) that...如:It seems that he is ill.=He seems to be ill.

(2) It is/has been+时间段+since+一般过去时

It’s 3 years since he came here.=It has been 3 years since he came here.

(3) We can only do this in order to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et good mark. (倒装句)

(4) We will hold the party (=The party will be held) on Saturday afternoon. (被动语态)

(5) We had (=All we could do was) to go home. (主从复合句)

(6) They have a cat.The cat’s name is Mary.=They keep a cat called Mary. (后置定语)

2.英语习语、词组代替一些单词。如:

She doesn’t like (=cares nothing for) sports.

I like reading while Lily likes (=enjoys) watching television.

3.改变句子开头方式, 不要一味地都是主语开头, 接着是谓语、宾语, 最后再在句末加上一个状语。我们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成分 (如状语) 提前位于句首, 使整个句子读起来有点跌宕起伏, 增加书面表达的表现力。

We met at the school gate and went there together early in the morning.

=Early in the morning we met at the school gate and went there together.

4.通过合句, 将意义相关的几个句子用一定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 或通过紧缩, 去掉多余的成分, 以增强句子的连贯性。如:

We had a short rest.Then we began to play happily.We sang and danced.Some told stories.Some played chess.

=After a short rest, we had great fun of singing and dancing, telling jokes and playing chess.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 在训练学生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型和结构时, 一定要根据写作的内容和篇章结构而定, 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五) 模仿实战, 限时训练

训练当场发题, 限时交卷, 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 快速理解信息, 迅速表达信息, 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堂上布置课后完成, 答题时间较盲目, 不利于训练学生快速反应及实战能力。让学生学会整理所给材料内容, 展开思维, 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意思。

四、解题步骤

(一) 认真审题, 提炼要点

审题是下笔写作之前的重要步骤。很多学生在写之前未认真审题, 结果会离题。因此, 为了准确、快速地写好一篇作文, 其关键之一还是要写前认真审题。应根据短文的提示, 弄清楚题意, 明确要求, 确定题材、格式及人称。在确定好体裁后, 就要认真提炼要点。有提示的, 看清提示;有画面的, 要看清画面。

(二) 紧扣主题, 草拟提纲

先确定写作中心, 围绕这个中心, 找出能扩展的材料。在此过程中, 要搞清楚动作的执行者, 选择适当的主语, 搞清楚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 选择适当的时态, 谓语动词和主语的关系, 选择适当的语态, 以及谓语的单复数形式。然后选用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型, 句子宜简不宜繁。

(三) 准确达意, 连句成篇

此时, 要注意上下句连贯, 过渡自然, 体裁格式要和题目一致。书信应有称呼、落款, 通知要注意口头通知的格式, 说明文无需画蛇添足, 看图作文的内容, 不要偏离画面, 否则弄巧成拙。

(四) 仔细检查, 认真修改

检查修改是书面表达题解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检查修改的原则是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只要时间允许, 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仔细检查并认真修改:

1.体裁格式是否正确。

2.内容要点是否有遗漏。

3.语言表达是否规范、准确, 时态语态是否正确。

4.句子成分是否齐全。

5.动词与介词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是否得当。

6.句与句、段与段的连接是否自然。

7.单词拼写、大小写是否正确。

8.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五、体会与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我给学生总结出以下应试的口诀:“先读提示审题意, 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 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 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检查细, 点滴小错别忽视。”要求学生牢牢记住。训练的时间要有梯度, 时间上由松到紧, 逐步做到25分钟内完成任务, 决不拖沓。多年来, 笔者坚持抓好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 所教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应试训练 篇8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 众多职业学校中的汽车维修专业却出现了这样一种尴尬局面, 虽然绝大多数的学生在校经过培训取得了中、高级的等级证书。但却并不能成为现代汽车维修企业所最需要的能动手、会分析的一线维修技术人才。因此就经常会收到汽车维修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抱怨, 主要抱怨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不能符合企业要求, 往往还需要企业花大力气加以重新培训才能上岗。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主要是职业学校目前的应试式培训与企业要求的实际上岗能力严重脱节所导致的。

1“应试训练”的培训模式

目前在职业学校汽车维修工的培训中, 多采用的是应试训练模式的应试式培训。在该模式中, 学生的目的只有一个, 就是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所以学生只学习理论考试所需要理论, 只操练实操考试中时能涉及到的项目 (部分项目已较陈旧) 。反复、机械的强化记忆与训练。这是因为很多的学校把学生能不能考取到职业资格证书作为其能否毕业的必要条件。因而就造成了老师和学生都把考取证书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对待。而汽车维修企业所真正需要的实际动手及分析排故的能力就得不到真正应有的重视与培养。

2“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的培训模式

目前, 我国汽车维修工作就是在遵守国家汽车维修相关法规及维修企业规章的前提下, 为满足客户的需求, 正确的运用维修工具与仪器, 采取合适的方法对汽车进行的保养与维修等工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改革, 就是教师以汽车维修工作过程为导向, 将专业教学内容和汽车维修工资格要求整合在一起, 重新划分不同的学习领域, 并在汽车维修工作任务及工作过程的背景下, 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目前在职业学校中汽车维修工的培训模式存在的缺点。笔者根据自身的学习与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汽车维修工的培训模式。如下所述:

首先, 应使学生了解与掌握必要的基础性的理论知识。比如, 学生要参加职业资格证的认证考试, 就需要学习汽车构造、汽车电气设备构造、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电控发动机原理与维修等专业课程。这些理论知识可以通过一些设备简单认知和拆装学习。只有在一定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 学生才能较好的去深入的学习和训练汽车维修的知识与技能。教师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其次, 对学生进行单项目的培训。比如, 汽车上各个系统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维修等等。也即是要学生掌握较基础性的动手及分析单系统故障的能力。这一步可以用目前教学中常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对学生的培训。

第三, 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改变目前在职业学校中惯用的针对考取职业资格证的“应试训练”为对学生进行培养真正维修能力和考证并举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结构是一个完整的行动模式, 包括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计划→做出决定→实施计划→检查控制→评定反馈六个步骤。具体做法是:教师二人, 每班四十人, 把学生按人数分为8-10人为一组, 课时为一周, 每组有一台发动机或一架汽车底盘。教师提供维修手册和相关资料, 对学生学习提出具体计划, 要求小组学生自行的对发动机及汽车底盘进行分解、安装、检测及调试, 最后要着车运转, 并进行路试。并且要求所组装的车辆在各方面的数据都应符合实车参数。同时在分解和安装时做好顺序的记录, 在检测和调试时记录下各种的数据。在这期间, 教师只作为辅助人员, 仅对学生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中关键性的技术或方法加以指导、评价。但课前教师要进行大量的方案编写和技术准备。

学生如果想要把任务完成, 就要真正的掌握汽车上各单系统的组成、作用及工作原理。同时还要掌握各系统相互之间会有哪些联系与影响。这就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建立在实车上排除故障的方法与思路。

3“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模式的优点

3.1 从被动变为主动—学习动力的激发

目前, 我国的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的影响非常大, 在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模式中, 职业学校的老师的地位同普通教育中的老师一样, 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 学生只是被动的去接受知识。在本模式中, 学生只有充分的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与智慧, 同时依靠团队的力量, 才能完成老师所交给的艰巨任务。在训练中, 较简单的、一般性的难题要完全靠自己和团队合作解决, 只有一些关键性的技术或方法等方面, 老师才会加以指导。这样就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并且是非学不可的一种状况。

3.2 从失败走向成功———成就感的建立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 而成就感又是对艰辛学习的最好的回报。成就感是人生中不可多得的, 尤其是在作为应试教育中失败者的职业学校的学生, 一次的经历就会为他们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提供持久的“能源与动力”。在本方案中, 学生经过不断的尝试组装与检测调试, 胜利一点点的靠近, 最后终于成功做出一件完整且合格的“产品”。学生的成就感是非常强烈的, 并会持续影响学生很长一段时间。对学生学习信心的提高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3.3 从实验台到实车———排故能力的提高

目前职业学校汽车专业的毕业生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够解决实车故障。而本方案的实施目的就是针对这个弊病加以改进。举例来说, 发动机发抖是汽车维修中最常见也最普通的故障之一。其造成的原因很多, 比如油路脏、怠速低、高压缺火以及各种的传感器出现故障等等。根据笔者亲身经历, 在学生完成拆装后启动发动机测试时, 绝大多数的发动机会出现发动机发抖、工作不正常的故障现象, 这就要求学生去排查各种的引起原因。另外, 在进行训练的过程中, 还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故障, 都需学生对实车上的各种故障现象、原因及排除方法、排除过程都要亲自动手演练一回。这样就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变了学生只会在实验台上排除故障, 遇到实车就发蒙的现状。

4 结束语

在实际应用中推广实施本方案的条件相对简单。需相对较完整的发动机和汽车底盘、相应车型的维修手册和维修车间。但教师课前需要做大量的资料和技术准备, 制定计划和评价方案等, 教师的此项工作较为艰辛, 学生学习效果明显提高。另外, 也要在发动机和底盘的级别加以分类, 就可应用于汽车维修工、汽车电工等的中级、高级乃至技师的培养。

摘要:现在职业学校中汽车维修工的培训模式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变成了一种为应对考证的有针对性的专题应试训练。培养出许多只能在学校“纸上论题, 架上排故”的汽车维修工。对此, 笔者根据自己学习与工作经验, 加以总结, 提出一套基于工作过程培训模式。在该模式中, 把目前职业学校常用的针对考证的“应试训练”改为针对实用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以期达到培训出符合现代汽车维修企业要求的一线维修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汽车维修工,培训模式,基于工作过程的训练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吴全全.德国职业教育学习领域的课程方案研究[J].北京: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7, 1.

[2]孙培峰.基于工作过程的汽车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J].高教论坛, 2009 (3) :33-36.

应试训练 篇9

【关键词】 学生 写作训练 方法 应试策略

一、英语写作训练的目的

写英语和说英语一样,是一种表达性的动作,是人们进行交际活动时所不可少的重要技能。语言基础方面的训练、写作基本理论和技巧方面的训练,要贯穿于英语教学中,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写是书面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培养初步写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 书面表达是高考英语试题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直接检测考生Writing Skills的题型。它是以主观测试的形式对考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直接考查的完整评价体系,是对学生语言基本功(即:审题、想象、表达、评价等能力)的综合书面测试,是解题的基本素质。因此,写作训练方法与应试策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二、英语写作面临的问题

学生的笔头交际能力是整个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其中“写”又是较高层次的信息系统,它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写作能力。然而,目前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水平提高甚微,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显性的,如词汇贫乏、语法不通;有的是隐性的,如思维逻辑性差,说话无条理,对所要写的题目涉及的事物观察不够以及应试对策能力差等。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书面表达,作文题目越来越活,给出的信息越来越少,学生要根据少量的已知信息写出100多字的一篇完整习作,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方法是教师在写作教学中的关键所在。为了提高写作教学效果,教者必须依照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持之以恒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笔者在高三训练书面表达中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注重写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文章的开头很重要。一个好的开端, 一开始便能吸引住读者的注意力,因此,写好文章的开头是关键的一步。而不同的文章可以有不同的开端,如讲故事, 我们可以用故事法开头,以讲述一段故事作为引子,在此基础上展开故事情节。

结尾部分的重要性就是要给读者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要简要评价或作结论,最后用几句话概括全文内容,并进一步肯定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作者的观点。

常用于结尾的总结性词语有:

From what has been discussed above, we may safely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In summary, it is wiser...

In short.../ In one word / In a word...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每篇文章都要有一个正式的结尾。平铺直叙的记叙文,往往在故事或事实情节讲完时文章也就自然结束。 但说理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说明文、论述文都应要有结束语。

(二)注意段落内部及段落之间的连贯性

连贯性就是要求文章段落中各句都要前后衔接,条理清楚,使读者易于理解,而且要在叙事次序和使用转折语进行过渡这两方面体现出来。

1.段落组织式(Planning a paragraph):给出topic sen?鄄tence,然后找一些supporting sentences来进行阐述或论证。

2.时间顺序式(Development by time):即根据时间先后顺序来描写事物,多用于叙事。

3.承接顺序式(Development by process):多用来描写动作如何开展。

4.空间顺序式(Development by space):多用来描写地理位置。

5.提出观点:in my opinion / view...; obviously...; it is clear / obvious that...; as far as I know...

6.进一步提出观点:in addition...;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s more...;whats worse...; another is...; besides...

7.提出假想:in case...; provided that / on condition that...; suppose that...;

8.举例:take... for example...; for example(instance)...; ... such as A,B,C...

9.提出原因:as a result of...; thanks to...; due to...; ow?鄄ing to...; there are many reasons for ...; why ..., for one thing ...; the first reason can be obviously seen...

10. 进行对比: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 on the contrary...;in spite of...; although...

还有表示强调、结果、目的、并列等关系的一些词语,如:without any doubt, indeed; so...that, as a result; in order that; as well as...

(三)教会学生巧用单词

词汇的使用是一门艺术,当我们在说话或写作时,往往需要重复表达相同的意念。此时,说话或文章的内容是否会变得枯燥、累赘,就要看能否活用同义词了。例如要在作文中强调某事是necessary“必要的”,但是若重复使用此词,所写的文章必然变得十分单调。此时,我们可以用necessary的同义词required、essential、needed、com?鄄pelling、imperative等词,将这些词交替使用,文章就会变得十分活泼又有力了。

(四)要想得到高分作文,写作中必须出现“亮点”句。

教者应收集各种不同背景的格言、谚语或习语和一些重要的英语句子结构,供学生熟记。教会他们根据不同体裁适当地用来变通句子,以增加文采,丰富语句。如:

1.句子结构及句子的变通:

(1) It happens (seems, looks, appears )that... 如:It seems that he is ill.=He seems to be ill.

(2) It is /has been +时间段+since +一般过去时

Its 3 years since he came here.=It has been 3 years since he came here.

(3) We can only do this in order to (=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get good mark. (倒装句)

(4) We will hold the party (= The party will be held) on Saturday afternoon. (被动语态)

(5) We had (=All we could do was) to go home.(主从复合句)

(6) They have a cat. The cats name is Mary. = They keep a cat called Mary.(后置定语)

2.英语习语、词组代替一些单词。如:

She doesnt like (=cares nothing for) sports.

I like reading while Lily likes (=enjoys) watching tele?鄄vision.

3.改变句子开头方式,不要一味地都是主语开头,接着是谓语、宾语,最后再在句末加上一个状语。我们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成分(如状语)提前位于句首,使整个句子读起来有点跌宕起伏,增加书面表达的表现力。

We met at the school gate and went there together early in the morning.

= Early in the morning we met at the school gate and went there together.

4.通过合句,将意义相关的几个句子用一定的连接方式连接起来,或通过紧缩,去掉多余的成分,以增强句子的连贯性。如:

We had a short rest. Then we began to play happily. We sang and danced. Some told stories. Some played chess.

= After a short rest, we had great fun of singing and dancing, telling jokes and playing chess.

最后值得提醒的是,在训练学生使用比较复杂的句型和结构时,一定要根据写作的内容和篇章结构而定,千万不要弄巧成拙。

(五)模仿实战,限时训练

训练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堂上布置课后完成,答题时间较盲目,不利于训练学生快速反应及实战能力。让学生学会整理所给材料内容,展开思维,准确有条理地表达意思。

四、 解题步骤

(一)认真审题,提炼要点

审题是下笔写作之前的重要步骤。很多学生在写之前未认真审题, 结果会离题。 因此, 为了准确、快速地写好一篇作文, 其关键之一还是要写前认真审题。应根据短文的提示,弄清楚题意,明确要求,确定题材、格式及人称。在确定好体裁后,就要认真提炼要点。有提示的,看清提示;有画面的,要看清画面。

(二)紧扣主题,草拟提纲

先确定写作中心,围绕这个中心,找出能扩展的材料。在此过程中,要搞清楚动作的执行者,选择适当的主语,搞清楚谓语动词发生的时间,选择适当的时态,谓语动词和主语的关系,选择适当的语态,以及谓语的单复数形式。然后选用自己最有把握的句型,句子宜简不宜繁。

(三)准确达意,连句成篇

此时,要注意上下句连贯,过渡自然,体裁格式要和题目一致。书信应有称呼、落款,通知要注意口头通知的格式,说明文无需画蛇添足,看图作文的内容,不要偏离画面,否则弄巧成拙。

(四)仔细检查,认真修改

检查修改是书面表达题解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检查修改的原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只要时间允许,应从以下几点入手,仔细检查并认真修改:

1.体裁格式是否正确。

2.内容要点是否有遗漏。

3.语言表达是否规范、准确,时态语态是否正确。

4.句子成分是否齐全。

5.动词与介词搭配、动词与名词的搭配、形容词与介词的搭配是否得当。

6.句与句、段与段的连接是否自然。

7.单词拼写、大小写是否正确。

8.标点符号是否正确。

五、体会与思考

通过教学实践我给学生总结出以下应试的口诀:“先读提示审题意,弄清要点与格式;时态语态要当心,前后呼应要一致;句子结构和搭配,语言习惯莫违背;文章写好检查细,点滴小错别忽视。”要求学生牢牢记住。训练的时间要有梯度,时间上由松到紧,逐步做到25分钟内完成任务,决不拖沓。多年来,笔者坚持抓好学生写作基本功的训练,所教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我相信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在老师有计划的组织和耐心帮助、正确引导下,在学生长期积极密切的配合下是能够得以逐步提高的。

上一篇:三角基函数神经网络下一篇:三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