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2024-05-11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精选十篇)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篇1

一、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的发展

1. 区域经济结构平衡增长理论

这种平衡增长理论最早出现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 其主要的理论在于大规模的投资去实现对发展过程中需求与供给之间不可分性的克服。需求上的不可分性主要是指由于市场规模所带来的对经济活动的可行性以及营利性上的限制, 而供给上的不可分性主要是指要保持资本上的整体性。这种平衡增长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英国的经济学家罗丹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所提出的大推动理论。

2. 区域经济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在发展初期一直都占据了主要地位, 但是随着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提出, 均衡增长理论的统治地位被打破。经济学家认为, 利用市场机制调整成产中劳动与资本之间的配合比例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稳定均衡增长,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 市场机制可以充分的发挥作用, 必然会趋向充分就业均衡。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基本观点认为, 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 随着经济生产要素在经济区域之间的流动, 在一定的条件下, 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是水平上都会慢慢趋向均衡, 而区域差异问题主要归结于市场机制的失灵。

3. 经济结构上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不平衡经济增长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所提出来的, 该理论重点在于从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基础上, 将有限的经济资源分配到的生产潜力最大或者是联系效益最大的产业, 依靠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而实现对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的解决, 并实现对其他产业发展上的带动。这种不平衡增长理论在强调部门发展不平衡的同时, 还对区域发展空间上的不平衡进行强调, 而这种区域上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主要原因就在于部门发展上的不平衡。

二、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1. 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在经济发展上都受到了战争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战后所有的国家都把重心放在国家的经济建设方面, 而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建设过程中, 各国经济发展上区域化发展慢慢形成了一个全新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跟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协调发展, 到上个世纪最后几十年中, 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同时, 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东盟这三个区域经济合作形式在自身发展上也越来越明显, 从这种世界经济发展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出, 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一般的发展中国家, 在实现经济全球化的同时, 也都在追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利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实现国家与地区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及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

2. 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方式上的转变

我国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 最早是由我国伟大的改革开发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 其主要的内涵就在于可以允许一部分地区或者是一部分人先富, 由先富带动后富, 在整个国民经济实现波浪式向前发展的基础上, 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

这个战略设想的指导思想是效率第一, 兼顾公平, 鼓励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优先发展, 以先发展起来的经济辐射力量带动其他地区, 实现共同发展。实践证明, 在推动区域经济共同发展过程中, “公平”的缺失已经带来严重后果, 表现为东、中、西三大地带间的经济增长速度差距在不断扩大;地区间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差距在拉大;地区间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也明显扩大;此外, 东、中、西部地区在产业结构、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可以说,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 这种区域发展战略已经取得了优异的成果, 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 但是这样一种不均衡发展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富裕做了说明:“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 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 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要做到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胡锦涛主席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加快构建和谐社会》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 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全党全国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深刻认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深刻反映了党和人民对党的执政能力、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是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 也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诸多矛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而且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兼顾其中之一就是统筹区域。而中国要构建和谐社会其应有之意包括国家整体的和谐, 也包括不同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

摘要:区域经济作为人类发展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蕴含的内涵较为严格, 同时其理论发展也几乎有近百年的历史, 本文以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为例, 并结合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浅谈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

关键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理论

参考文献

[1]白永秀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的演化及其发展趋势[J].经济评论, 2007, (01)

[2]张志芳:关于我国区域经济理论继承与发展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35)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篇2

区域经济理论与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非均衡协调发展的.过程,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建立在非均衡协调发展理论的基础上的.本文分析了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及九设区市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就福建省本世纪初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 者:陈元勇 作者单位: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福州,350001刊 名: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PKU英文刊名:FUJIAN TRIBUNE(ECONOMICS & SOCIOLOGY MONTHLY)年,卷(期):“”(11)分类号:F127关键词:福建省 区域经济 发展战略 对策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篇3

关键词:钻石模型 区域互动 石家庄

一、钻石模型与要素

1990年,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通过对复杂数据和资料的提炼,总结出决定国家或产业竞争力的六大因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见图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政府在提升产业竞争力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关键性作用。机遇也是谋取发展的关键因素。上述要素彼此相互作用,组成动态的竞争模式①。

二、基于钻石模型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的互动因素分析

《石家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根据石家庄市中东西区域发展基础和条件差异,明确提出构筑中东西区域良性互动发展格局②。中部区域包含:主城区、高新区、正定新区和藁城、鹿泉、栾城,即“一城三区三组团”;东部区域包含:行唐、新乐、辛集、晋州、无极、赵县、深泽、元氏和高邑九个平原县(市);西部区域以平山、井陉、矿区、灵寿、赞皇五个县(区)为依托。

(一)要素互动

一是大区域自然资源禀赋不同,为彼此间的经济互动创造了条件。石家庄丰富的自然资源主要集中于东西部区域,而中部区域自然资源欠缺、发展空间小;二是石家庄人才分布不均,中东西部人才总数拥有比例为57∶32∶11。据统计,2010年石家庄市人才资源总量达到82.28万人,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人才聚集度高达57%,东、西部地区尤其缺乏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由于主城区、国家级高新区、省级经济开发区等都位于中部区域,这使得中部地区获得和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的机会远远大于东、西部地区,而且由于中部区域项目多、政策优惠幅度大,石家庄东西部的部分资金也流向中部区域,从而加剧了东西部区域资金、技术的短缺。中部的企业可以通过金融、投资合作、技术互动等方式促进中部发达地区技术和管理经验向东西部区域转移,从而加速东西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逐渐缩小中东西三大区域的经济差距;四是石家庄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东西部区域,各区域内土地分布和利用情况也各不相同。如何搞好工业用地与农业用地的比例协调,如何通过区域协调互动来整合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土地,如何达到土地资源良性互动、区域统筹发展的目标,也是当前石家庄中东西区域要素互动发展中需要探讨的重要课题。

(二)需求条件

需求条件是指市场对该项产业所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状况。据统计,2009年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比例约为9.8∶3.0∶1,中部区域居民储蓄存款将近是西部区域居民存款总额的10倍。然而,中东西三大区域的“居民人均储蓄存款”比例却为2.9∶1.1∶1,中部区域人均存款额仅为西部区域的3倍左右。这些数据一方面表明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居民消费需求能力存在差异,另一方面显示了中东区域的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了一小部分人手中。因此,刺激和盘活石家庄东西部区域的需求和消费市场,拉动石家庄中部区域的外向投资也是中东西三大区域互动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三)相关与支持产业

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是指这些产业的相关产业和上游产业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石家庄中东西部区域发展基础参差不齐,中部地区拥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社会投资力度最大,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辐射功能,带动周边共同发展。东部九县(市)近几年投资力度逐渐加大,且在土地、交通、人力等方面比较显著,有利于吸引大项目、大园区的建设。

“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综合交通运输网建设虽取得了长足地发展,但交通运输的供求矛盾和瓶颈制约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主要包括:综合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干线通过能力趋于饱和,地区间交通发展不均衡等问题。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适当调整交通网络空间布局,研究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有效衔接,尤其是城市交通和城间交通的衔接协调,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的整体效益,也是今后一个时期应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四)产业结构、同业竞争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目前,在石家庄的产业构成中,钢铁、化工等资源依赖性工业仍占主体地位,占据产业结构47%的份额,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所占份额较低。在三大区域中,石家庄中部地区第三产业发展良好,达到52%;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突出,工业基础良好,有利于承接中部区域的产业扩张和转移;西部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明显偏高,工业化低于石家庄中东部平均水平。

通过对相关数据③进行统计、对比发现:2009年石家庄中、东部区域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创工业总产值分别为617亿元和190亿元,仅占同年同区域工业总产值的9.5%和4.1%,民营、外资企业蓬勃发展,成为中东部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而在石家庄西部区域,国有经济处于垄断地位,民营、个体经济力量薄弱,2009年规模以上国有工业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比重高达56.4%。

(五)机会

首先,三大区域互动发展战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石家庄市是河北省省会,是国务院批准实行沿海开放政策和金融对外开放的城市。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互动的经济发展格局,符合石家庄市及各县(市)区发展实际,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三大区域互动发展是“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发挥石家庄地区在区位、交通和资源等方面的整体优势,改变以往依靠政策扶持驱动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模式,在路径依赖的基础之上实施“中东西互动发展战略”是石家庄崛起的最佳选择。

第三,三大区域互动发展战略是推动石家庄市跨越、超越的战略选择。实施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战略,有利于突破各区域分割式的城镇化模式,形成以省会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格局。

最后,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互动的经济发展格局,符合统筹城乡发展要求。石家庄辖196个乡镇,城乡二元结构明显,城乡差距较大,严重影响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六)政府政策

政府因素是政府通过政策调节来对其它要素产生影响,获得优势。中东西三大区域互动战略是在石家庄政府“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省市领导、各县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市、县两级集中力量支持东部产业新城、大西柏坡、空港工业园、南部工业区等省级战略工程,使中东西区域各县(市)区在一些专业领域能够协调一致,形成区域竞争的政策新优势。同时,加强了各县(市)区之间的政策互联、互通、互用,减少政策差异,构建区域行政服务和政策支持的“绿色通道”,推动区域联动、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实现共同发展④。

三、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互动发展的战略建议

(一)配置多元化市场主体促进区域互动发展

政府、企业和非营利组织是区域协调互动的三大主体⑤。配置多元化市场主体可采用以下措施:一是通过实行公司制改造,实行股权多元化,,实行资产“开放式重组”和“市场重组”等多种手段,激活国有企业。二是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通过简化开办程序和手续,降低收费标准,限制收费范围等措施降低投资办企业的成本和风险。对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开办企业,对在相对贫困地区开办企业,应适当减免税种,并提供一定的税收宽限期限等。引导石家庄中部区域的企业和居民来东、西部投资。三是加大引进外资力度。在改善投资硬环境的同时,加强资本市场、产权市场、人才市场等软环境的建设。放宽外商投资企业准入限制,简化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外商出入境手续,进出口许可证申领手续等,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健全要素市场,促进要素在区域间合理流动

健全要素市场,促进劳动力、资本、技术等要素在各个区域范围内合理流动,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形成最优化的配置。一是通过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实施 “中东西人才合作计划”等措施促进劳动力要素的合理流动。二是中部企业可通过独资、合资两种直接投资形式和信贷、证券两种间接投资途径来搞好中东西三部金融互动。也可以通过资本运营和重组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促成一批具有增长潜力和带动力的县市企业上市。还可发展区域产业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扶持大量中小型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三是中东西三区域应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包括各类金融机构、技术服务机构和中介机构在内的现代信息体系,以保证其能为三部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多种方式的服务。

(三)建立健全促进区域互动发展的各项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竞争与合作机制。各个区域不同的市场主体在政策法规、人员流动、就业培训、劳保福利等各个方面享有平等权益。要消除各种行政性障碍,打破许多行业垄断的格局,确保市场竞争与合作的充分性。二是建立长效监管、约束机制。约束机制既包括正式的法律、法规,也包括非正式的行业规范、国际惯例等。石家庄政府可立足于完善事前预防、事中监测与事后查处相互衔接、配套的综合性监控体系,也可以实施信用监管制度,应考虑建立一种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冲突的协调组织,负责区域合作中的矛盾和冲突的裁定。三是完善评价、激励机制。石家庄政府应用政策手段鼓励和支持三大区域要素的流动和互动发展,比如,对区域合作项目的投资给予工具性政策的倾斜,对跨区域的产业给予目标性政策的扶持,对跨区域的企业给予工具性政策的优惠,对跨区域的合作开发给予制度性政策的肯定。同时,对于积极推进区域经济协调的部门和县市领导的政绩评价也应通过量化指标予以认可,以鼓励石家庄中东西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保护和推动区域互动与经济协调。

(四)打造协调互动的信息平台和交通体系

一是完善区域政府间的对话体系和信息互通机制,尤其是政策和决策信息。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可效仿“长三角的新闻发言人制度”⑥,组建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通过网络、传媒和各种信息渠道定期地、规范地、详尽地将本区域的经济政策信息发布出来,接受公众监督、查询、了解、评析。这样,既可以监督具有地方保护主义色彩的劣质土政策,又可以鼓励促进区域合作的优质政策的创新信息互动。二是加快石家庄城市群的信息高速公路网络建设,并向数字化、宽带化、智能化、综合化发展,实现信息互联传导。就内外贸易、配送配载、融资结算、科技成果转让等,建立高效便捷的信息传输、处理系统,以及配套的中介咨询服务体系。三是规划建设先进的交通网络,以助力中东西三大区域协调互动发展。

(五)打造各区域县市增长点,“以点带面”促互动

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共有20个县市,各个县市的生产要素禀赋、经济基础等均存在差异,不可能“齐头并进”。这就要求各县市在充分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建立自我发展机制⑦。应按照经济指标和产业结构在各个区域内选择和打造一两个重点县市,以点带面实行和推进三大区域的互动发展。如:中部区域可以市区、藁城、鹿泉为重点县市;东部区域以新乐、辛集、赵县为重点;西部考虑首先重点发展平山和井陉。上述县市通过自身经济的辐射和扩散,与其他县市加强资源、市场、人才、技术等要素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格局。

(六)培育互动与共赢的区域文化

国际经验表明,成功的区域协调互动需要各个区域间相近或相容的区域文化来支撑。石家庄中东西各个区域的建设和发展十分需要其他区域和各类企业的信任与合作。所以,石家庄中东西三大区域应在相近人文习俗的基础上,大力鼓励彼此信任、相互合作、协同共赢等文化要素的生长与培植,从文化上为消除区域间恶性竞争扫除障碍。这需要舆论大张旗鼓地宣传和耐心地引导以及政府有力的支持,更需要一些制度上的创新。

参考文献:

①史东明. 核心能力论一构筑企业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②任学光. 石家庄十二五规划 三年实施80项城建重点工程[N].燕赵都市报(2011-01-19)

③《石家庄2010年统计年鉴》

④刘宝芝. 中东西协调互动区域合作带活全局发展[N].石家庄日报03版(2011-01-20)

⑤安康. 我国区域经济协调互动发展统计测度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10

⑥汤可可. 次区域经济合作的方向和路径[J].湖州市发展计划委员会2009-08-01

⑦黄国华. 区域协调发展的理论渊源及战略选项[J].大连干部学刊,2010(11):20-22

(魏健,1976年生,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河北经贸大学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技术创新。赵冰,1979年生,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石家庄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区域战略研究)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 篇4

区域经济探讨的 (非) 均衡问题, 主要是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的 (非) 均衡问题, 即产业的 (非) 均衡发展问题;另外一个是从空间结构入手, 分析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的 (非) 均衡问题。因此, 区域 (非) 均衡理论, 可从经济结构以及空间结构角度, 分为区域经济结构 (非) 均衡理论和空间结构 (非) 均衡理论。

(一) 区域经济结构均衡发展理论

平衡增长理论最初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 其含义为用大规模投资去克服发展过程中供给和需求方面的不可分性。供给不可分割性是指资本的整体性;需求不可分割性是指由市场规模造成的对经济活动盈利性及可行性限制。平衡增长理论相应的典型代表有:大推动理论, 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罗森斯坦·罗丹在《东欧和东南欧国家的工业化问题》 (1943) 中提出的;纳科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和平衡增长理论。[1]

(二) 区域经济空间均衡理论

在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中新古典主义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曾经占有统治地位。1956年, 经济学家索洛和斯旺提出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他们指出, 充分就业稳定均衡增长可以通过市场机制调整成产中资本与劳动的配合比例实现, 如果市场机制充分发挥作用, 经济增长是趋向充分就业均衡的必然趋势。新古典理论基本观点是:所有差异现象都是暂时的, 在一定条件下, 随着生产要素在区际的流动, 各区域发展水平将趋向收敛, 即趋向均衡;区域问题产生的关键是市场机制失灵。新古典理论主要理论成果有:美国的经济学家鲍茨和斯坦因在《Economic Growth in a Free Market》 (1964) 中系统地提出了新古典理论, 以及经济学家巴罗 (Barro) 、色来马丁 (Sala·i·Matin) 和费希 (Fisher) 提出的技术要素决定区域均衡程度。

(三) 经济结构非均衡理论

不平衡增长理论。它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 (1958) 中提出的。理论是从资源有效配置的角度, 考虑如何把有限的资源分配于最有生产潜力 (联系效应最大) 的产业, 通过这些产业的优先发展解决经济发展瓶颈问题, 并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该理论一方面强调部门发展的不平衡, 同时强调区域发展的空间不平衡, 而且这种不平衡空间增长的实现机制就是部门发展的不平衡。赫希曼认为, “经济进步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的地方, 而一旦出现在某一处, 巨大的动力将会使得经济增长围绕最初的增长点集中”。[2]

(四) 区域经济空间非均衡理论

循环累积因果原理。它是由著名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瑞典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1957) 中提出。其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 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一个社会经济因素变化, 必然导致另一个社会经济因素变化, 后一因素变化, 又反作用于前一个因素变化, 并且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的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 从而形成了累积性循环发展趋势。二是经济发展的过程并不是同时产生和均匀低扩散的, 市场力量是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区域差距, 趋向于强化区域而不是弱化区域之间的不平衡。三是超前增长区域和落后区域间的空间相互作用会产生两种效应, 一个是回流效应, 另一个是扩散效应。区域经济能否协调发展, 关键在于两种效应的竞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处于起飞阶段, 回流效应通常大于扩散效应。

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其著作《增长极概念的解释》 (1955) 中第一次提出。该理论认为, 增长并不是同时出现在所有部门或者所有地方, 它以不同的强度首次出现在一些增长极上, 通过不同渠道向外扩散, 进而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影响;经济增长也不是在每个部门或者地区按同一速度平衡增长, 它是在不同部门或者地区按不同速度不平衡增长;一些主导部门或是有创新能力企业集中分布在特定地区或大城市, 形成一种资本、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增长极通过所在部门、地区产生支配性影响, 进而使所在部门、地区获得优先增长, 带动别的部门、地区迅速发展。

梯度理论。该理论认为, 决定区域发展梯度层次的决定因素是创新活动, 由于创新活动一般都是在高梯度地区发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生命周期阶段变化, 生产活动会从高梯度区域渐渐向低梯度区域转移, 梯度转移过程中通过多层次的城市系统扩展开。随着研究的加深在其基础上又发展了若干理论有反梯度推移论、并存论、主导论等等。

核心—边缘理论。核心区一般是指城市或者城市聚集区, 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边缘区是指经济落后地区。它是由美国区域规划学家弗里德曼在《区域发展政策》 (1966) 中提出的。他尝试的说明了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 转变彼此相连、发展不平衡, 又由极不平衡发展为相互联系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从极化与扩散关系看, 经济活动的地域过程大致可分为离散、极化、扩散和成熟四个阶段。

点—轴渐进扩散理论。最初是由波兰的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的。该理论核心是社会经济课题大多在点上聚集, 通过现状基础而联成一个有机的空间结构体系。主要是以以下两点作为依据:一是生产力地域组织演变过程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关;二是事物相互引力与扩散方式的普遍性。点—轴渐进式扩散的结果是点—轴—集聚区的空间结构

(五) 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在计划经济时代, 集体经济计划从上而下纵向调控, 区域经济是作为国民经济总体布局的其中要素加以考虑和设置的。由于区域没有相对独立的利益, 因此区域经济没有实际上的意义, 所以也就没有完整的区域经济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 我国转变经济体制开始以市场化为目标, 以向地方和企业放权为主线, 构筑新的经济主体与利益分配机制的道路而展开, 以便使地方政府能够成为独立利益与决策权力的经济主体, 达到区域经济纵向依次弱化, 区际间横向关系迅猛发展。激发地方政府对自己地区经济建设的扩张冲动, 使得区域经济迅速发展。

迈入上世纪80年代, 我国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城市科学、人文地理学、社会学工作者等全都参与到区域经济的研究与探索工作中。一方面, 借鉴国外的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 例如增长权理论、梯度推移理论、点轴与网络开发理论、地域综合体理论、区域发展阶段理论等;另一方面, 积极参与各个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 区域规划、国土规划、资源开发与地区产业政策制定等具体的实践工作, 坚持不懈的拓展区域经济的研究空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 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实践深入与区域问题具体化, 区域经济研究在宏观领域, 注重区际经济联系、区域政策、区域空间经济格局演变、宏观经济政策的区域效应等问题的研究;在中观领域, 进行区域发展模式、城市经济、城乡一体化、区域产业结构转换与优化、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区域市场建设、区域城市与区域形象设计和建设及区际分工与协作、区际间差异等问题的研究;在微观领域, 关注企业组织、企业兼并及组建企业集团、外商企业直接投资区位选择、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与区域产业重视与改造等经济活动。

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依据与必要性

(一) 理论依据

每个区域其经济发展都会存在一些基本的规律, 如果政府或部门能够按照这些规律调控区域经济, 就会促进区域经济自身的发展, 而且还可以通过调解区域之间的关系进而增强区域经济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3]用一个区域生命周期理论就能很好地说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传统企业为主的区域算是老年区域的话, 那么中等发达阶段前后的区域如果不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与布局, 就很有可能沦为老年区域, 如果老年区域陷入困境, 那么全国就会出现落后、膨胀、萧条的局面。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各个省份就得需要以协调的观点来发展区域经济。

(二) 实践依据

从改革开放到现如今, 黑龙江省中心城市地区、农业综合区、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出现了较大的差异, 以及与各个省份之间也有了不小的差距。在宏观经济扩张的年代, 区域或区域间的矛盾和冲突会被放大, 新一轮的区域经济冲突有可能就会出现, 所以有必要从本质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形成。

(三)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来看, 没有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同步均衡发展起来的, 它们总是在一个或者几个点上先开始, 然后逐渐的壮大起来, 形成一个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地区, 大量的资本、原材料以及人力资源都被吸引到这些发展地区促使工商业的迅速崛起, 并且将其他地区远远抛在脑后, 并且在循环累积效应下, 这种差距将会越来越大。

尽管区域经济差异会对各区域的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刺激作用, 加强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动性和紧迫感, 但是不能忽视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负效应, 区域经济间的差异扩大会导致区域之间经济关系的扭曲, 影响区域经济主体的决策与行为, 使得区域经济趋向无序化, 从而引起国民经济的不稳定。过度扩大的区域经济差异, 会使经济落后地区处于不利地位, 会消弱自我发展能力, 会降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 会减弱初级产品与资源的供给能力, 以及减弱了市场需求的支持力。长时间下去, 经济发达地区也会受其影响, 而失去发展动力, 从而影响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此外, 不发达地区由于经济能力相对来说比较薄弱, 会导致社会发展迟缓, 进而会产生区域间的隔阂与分离倾向, 不利于社会稳定, 民族团结。所以, 无论从经济发展角度还是从社会发展角度,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都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潭崇台.发展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2]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2.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篇5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加强区域创新

基础能力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

为贯彻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全面推进落实《国家自主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围绕构建和完善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鼓励和引导地方建立长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考虑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重点是要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强化区域创新基础能力,更好地促进中央与地方创新资源的有机结合,是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举措,对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工作思路

强化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全面提升国家的整体创新能力,通过建立更加有效的国家地方互动协作工作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集聚创新资源,提升创新活力和效率,形成全方位推动自主创新的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强化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将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主线,以国家、地方两个层面创新基础能力的合理布局为重点,采取国家引导、地方为主,进一步加强省级(包括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同)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支撑平台建设,构建和完善有机衔接的两级计划支撑体系,加快形成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多层次区域创新体系,为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创新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三)支持重点

强化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将结合做强做大高技术产业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需要,重点支持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产业链、地方主导产业等有较好创新基础的领域,突出区域特色和优势,强化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以加快提升高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区域经济的持续发展能力。

(四)支持方式

对于符合要求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经省级发展改革委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复核,可命名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对特色突出、辐射带动作用强和行业影响明显的部分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给予适当资金支持,重点强化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试验条件建设。

(五)管理规范

对于给予命名支持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将参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和要求,建立相应的考评体系,由省级发展改革委负责定期考评,国家发展改革委进行复核,并与有关方面协调,将其纳入享受国家相关税收政策优惠的范围。对于给予项目资金支持的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参照《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管理办法》和《国家工程实验室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批复项目资 2 金申请报告,并由地方为主进行建设和管理。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项目资金申请报告的批复文件和相关材料,按程序下达国家补助资金。

二、工作要求

各地发展改革委要把区域创新基础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长期、日常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抓。一方面,要加大对本地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其与地方创新体系建设形成协调合作机制,充分发挥其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另一方面,进一步统筹本地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建设,形成支撑本地经济和重点产业发展的地方创新体系,推进不同层次创新平台的衔接和合理布局。近期,我委将启动试点工作,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有关指导意见。请你们抓紧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支撑体系。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加强与地方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安排专项资金,建立起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计划和工作体系,并与国家层面进行有机衔接,逐步形成长效的互动协作工作机制。

二是加强统筹管理。要兼顾当前和长远,加强统筹。紧密结合本地区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地方特色产业链和地方主导产业等领域,选择在相关行业中具有一定影响和技术优势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通过产学研联合组建一批省级创新平台。

三是及时总结经验。要在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参考国家的有关管理办法,对区域创新基础能力的审理、组建和运行管理等工作进行跟踪分析、研究,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提出改进的对策措施和建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 二〇〇九年五月十三日

利用区域活动发展幼儿语言能力 篇6

关键词 幼儿;区域角活动;语言能力

儿童是积极的、有创造力的建构主体,他们的学习活动是由内在意图启动的。活动区教学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它力图为幼儿创造最有意义、最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能让幼儿在活动区中用语言解决诸多问题并有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在区域活动过程中,有很多教师要求幼儿不能发出声音,做出了很多的约束,幼儿就会有压力,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就怕不小心发出声音而被批评。我结合幼儿园的现象总结出以下几点:

1 幼儿园里开展区域活动的现状

从目前区域活动开展的情况看,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对幼儿个体建构的环境资源开发和利用不足,难以满足幼儿建构的需要。

(2)对幼儿建构和互动活动中的特点及产生的问题缺乏即时有效的应对策略。

(3)没有很好的引导幼儿在丰富的个别化环境中自主、积极地发展,更多是约束。

(4)活动区成为“摆设”,教师很少让幼儿自主地选择区域活动,让区域角形同虚设。

(5)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活动氛围,经常是一半幼儿玩,一半幼儿上课,互相影响。在区域活动中的孩子没有教师的巡回指导。有的孩子比较盲目。

(6)活動区功能单一化,活动区的材料和空间的使用单一、固定。因此很好地利用区域活动促进幼儿的语言能力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2 通过区域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1帮助幼儿集中精神聆听:初入园的幼儿,兴趣不稳定、注意力分散、活泼好动而又七嘴八舌,教会幼儿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对幼儿语言发展至关重要,利用活动区对幼儿进行聆听及句子、词汇的恰当运用,转达、表述、陈述事实能力的培养。只有帮助幼儿学会倾听,才能养成不打断别人讲话,才能很好的尊重别人;只有学会认真的倾听才能在学习本领的时候更加地集中。

2.2规范幼儿的语言发音:正确的示范和有目的地练习是帮助幼儿正确发音和克服语言障碍的基础,活动区为幼儿提供了正确发音的语音环境。它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练习口语表达。

2.3丰富幼儿的词汇:大班幼儿,经过幼儿园两年的培训,语音及句子、词汇的恰当运用,转达、表述、陈述事实的能力有所提高,但观察辨别图的能力较低,在图的理解分析、概括和综合表达能力方面存在较大困难,利用活动区对幼儿进行排图讲述及语言的概括和综合表达能力的培养。

2.4激发幼儿的言语表达:活动区还充分利用了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幼儿提供了运用语言的机会。

我们通过角色游戏区培养幼儿学说交往语言和礼貌用语,教师为幼儿创设的一个个有趣的角色游戏活动,使幼儿在大量丰富、适宜的玩具及半成品、替代品等角色游戏材料中,愉悦地、自然地进入游戏角色,在游戏对话中掌握交往语言,在体会成人的劳动中养成了良好的语言交往态度、交往兴趣、交往信心和勇气,孩子们由日常生活经验的感知到融入角色后情不自禁的言语交流,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生活经验,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发展了语言交往能力。

2.5激发幼儿创造性讲述:活动区有大量的图书、图卡以及声像结合的故事欣赏环境,孩子们置身于书香世界中,倾听语言生动的故事,感受美丽的画面,体会文字的意义,从而爱书、读书、看书,这对于引发幼儿的阅读兴趣进行创造性讲述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 区域角的完善

活动区的设立为幼儿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同时也增加了幼儿之间的交往机会。每个活动区能够容纳的幼儿人数是有限的,所以经常出现多名幼儿争着去某个活动区的情况。当幼儿想去某活动区而该活动区已经满了,教师切勿强硬要求幼儿另找一个活动区,而应鼓励幼儿与同伴相互协商,明确提出自己的请求,争取能轮流活动。这样一来,幼儿之间的语言互动就比较有效果,幼儿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会象大人那样想法设法去与别人调节的。这样我们设置区域活动的间接目的也就达到了,培养幼儿做社会人。

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常常一边摆弄手中玩具物品,一边与同伴自由交谈。教师要鼓励幼儿同伴之间的谈话,并利用巡回指导的机会引导幼儿扩展谈话内容,如在描述现状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想象,或探究事物的原因,回答“为什么”、“假如……就会怎么样的问题。教师在指导的时候应该注意不要打断孩子们的思路,当孩子们遇到问题时要鼓励,引导针对问题的关键与孩子进行交流。教师在指导前要学会观察,做个有心的教师。

在活动区活动或其他游戏结束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讲评和总结时间,请幼儿讲述自己活动的过程、活动后的感受以及收获,谈谈自己与同伴在交往中的新发现以及下一步活动的打算。

4 区域活动的重要性

区域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幼儿可自由的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在喜欢的区域中,教师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可操作性材料,幼儿边摆弄这些材料,边谈论自己的作品,这样,幼儿的语言表达将得到充分发展。

在幼儿园的三年期间,我们通过语言、角色、图书等区域活动的实验,培养了幼儿的聆听习惯、发音、语言表达等,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创作性讲述能力。可见,活动区对幼儿语言的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利用区域活动可以发展幼儿在语言方面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俊英:《幼儿园语言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30页

[2]朱智贤:《幼儿心理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3]陈帼眉:《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评价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第37页

[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35页、第84页

[5]《幼儿园游戏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2页

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探讨 篇7

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国家物流宏观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政策法规体系的配套完善,为我国区域现代物流快速发展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国务院下发的国发(2009)8号《国务院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将为我国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区域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协调整合区域物流网络、全面提升现代物流业的竞争力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物流产业支撑,区域物流已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和带动效应越来越显著。本文结合某一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实证,研究探讨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试图从现实需求上研究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中需要我们着重把握的一些理论与实践问题。

1 区域物流理论内涵

1.1 区域物流基本概念。

区域物流是在一定的地理区域环境中,以某一区域经济带或大中城市为依托,以区域经济规模和范围为基础,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流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使之合理运行的物流体系。

其目标是服务本区域经济发展,提高本区域经济实力,扩大物流服务的范围和规模,辐射周边区域,增强本区域物流实力和经济能力,为本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1]。

1.2 区域物流主要特征

1.2.1 区域性。

区域物流是以区域地理环境条件为前提,以该区域自然地理、人文环境、产业特征等区域差异化为依据进行规划。不同的区域,其物流体系发展目标、战略定位、运行模式、服务功能等都具有明显差异性。由此,区域物流呈现出明显的地方区域特征。

1.2.2 从属性。

区域物流与该当地自然条件、经济规模、社会发展等密切相关,区域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区域物流的基础。没有区域经济,就没有区域物流发展需求;不同的区域社会经济规模、水平和产业形态,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区域物流体系。由此可见,区域物流是从属于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具有从属性特征。

1.2.3 服务性。

区域物流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是一个相互依存的有机统一体,区域物流是区域社会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构成要素,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服务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区域经济增长越迅速,对区域物流需求越迫切,经济对物流的依存度越大,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重要性越大,进而对区域社会经济的服务性越大。

1.2.4 聚集性。

区域物流的聚焦性主要表现为中心城市对区域物流的中心作用。区域中的中心城市,既是该区域经济的积聚和辐射中心,也是该区域物流发展的中心。区域物流体系规划和发展,必将要以区域范围内某一中心城市为依托,根据该区域中心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规模、水平、辐射范围和产业发展特征,规划与之配套衔接的区域物流体系,成为区域物流的聚集中心。

1.3 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

区域物流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既互为因果,又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区域社会经济的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如图1所示。

2 区域物流发展规划

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是对该区域内物流体系作出总体的、长远的发展计划,对体系中各种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使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有序有效,其主要内容有[2]:

2.1 区域物流发展战略规划。

依据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定位,谋划区域物流一定时期的发展目标,对区域物流进行准确定位并确立未来的战略目标,包括:战略目标、指导思想、战略重点、战略步骤与措施对策等。

2.2 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模式规划。

区域物流体系运行模式是依据区域物流体系服务需求、总体目标、基础设施以及交通地理条件进行规划,包括:体系运行机制、物流网络设计、物流节点分布、信息处理与传递方式手段等。

2.3 区域物流体系功能要素规划。

区域物流体系功能要素规划,是将区域物流体系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依据已经确定的运行目标和定位,规划区域物流体系应该具备的物流功能以及特色服务功能,就是对物流体系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基本功能要素进行分析,结合体系物流功能需求、目标定位、外部环境等因素选择区域物流体系应该具备的功能要素。

2.4 区域物流体系信息平台规划。

物流信息服务是区域物流体系运行及服务的一项重要功能,也是区域物流体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区域物流体系信息平台规划与设计,既要考虑体系内物流系统运行的需要,有利于提高物流系统作业效率;也要考虑与外部信息的互联互通,例如,与政务信息、商贸信息、通关信息等连接,方便物流系统拓展服务功能。

2.5 区域物流发展扶持政策建议。

区域物流发展,是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扶持下,本着“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机制进行,需要当地政府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物流产业扶持政策体系,引导、扶持区域物流体系健康快速发展,促进物流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具体包括:物流产业政策、政府投资政策、金融扶持政策、土地政策、税费政策、运输管理政策等。

3 实例分析:某区域物流发展规划[3]

3.1 物流规划的社会经济背景。

某区域处于鲁北平原,濒临黄河三角洲和渤海莱州湾,具有独特的经济、交通、区域优势。其社会经济发展特征是:一是产业优势。该区域工、农业基础雄厚,经济实力较强,已经形成造纸、化工、橡胶轮胎、纺织印染、机电、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产业体系。二是资源优势。该区域内许多企业已成为国际知名厂商的合作伙伴或同行业龙头,在货源、资金等方面实力雄厚。三是顶层优势。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区域物流的发展,并积极创造条件发展物流业,努力营造有利于发展区域物流的良好氛围。四是交通优势。该区域处山东北部的有利地势,尤其公路交通网络成熟、四通八达。

与此同时,该区域发展现代物流业也存在制约因素,归纳起来可以概括为:一是对现代物流业的认识有待提高;二是在物流设施、配套设备、管理模式和服务内容方面还很不完善,物流企业普遍采用“廉价仓储+简单包装+超载货运”的竞争模式,物流市场竞争不规范;三是缺乏公共物流管理信息平台,各仓储、运输系统的信息还没有真正形成有效连接,不能充分共享各类仓储、货运信息,造成了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存在信息“裂缝”,难以实现仓储、运输一体化;四是物流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匮乏。

3.2 总体规划目标。

针对该区域物流发展总体定位和目标,结合该区域社会经济概况及自然地理条件,其物流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为:依托当地经济发展总量、经济辐射能力和综合物流网络,大力引进和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优化产业机构,培育和发展具有核心竞争力、规模合理、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较高的产业集群;形成以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为主的社会化、专业化物流服务平台;加快物流市场培育,系统搭建物流园区及物流中心高效、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的现代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3.3 规划建设内容。

经过调研论证,确立了该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的建设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主体、三个体系、两个平台”。一个主体就是培育物流企业主体;三个体系就是:构建物流网络体系,构建工业、农业、商贸服务业物流运营体系,构建物流政策体系;两个平台就是搭建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与构筑物流信息平台。

3.4 配套措施建议。

为实现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目标和建设任务,提出了与之相配套的措施建议。主要内容是:一是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二是建立统一的物流运营协调机制;三是加强物流业政策法规建设;四是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企业;五是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六是重视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七是加大物流标准体系的应用推广;八是加强物流人才培养。

4 结束语

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实践探索性。区域物流发展存在诸多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地域差别性较大,具有不同的战略考虑和目标定位。由此,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既要理论上先行与可行,更要现实上具有可操作性和时效性,切实推动区域物流健康发展,为当地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摘要:区域物流发展规划既有系统的理论性,又具有较强实践探索性。对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并结合某一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实例,就规划实践中一些主要作了实证分析,旨在为区域物流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有益探讨。

关键词:区域物流,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刘南,赵成锋,陈远高.现代物流与经济发展—理论、方法与实证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46.

[2]刘联辉,彭邝湘.物流系统规划及其分析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10-15.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篇8

一、金融结构论

金融结构论是美国耶鲁大学雷蒙德·W·戈德史密斯出版的《金融结构与金融发展》一书中首先提出并进行系统研究的, 得出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大致平行关系的基本结论。他认为金融的规模与结构的差异是解释各国金融发展和经济绩效差异的关键因素。戈德史密斯指出金融理论的职责是找出决定一国金融结构、金融工具存量和交易流量的主要经济因素, 并说明这些因素如何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金融发展, 高度概括了金融发展就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 而金融结构就是一国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因此, 研究金融发展要以有关金融结构在短期或长期内变化的信息为基础。

戈德史密斯将金融结构分成了三个维度:第一维度就是他所说的“金融上层结构”与其“经济基础”的关系, 提出了金融相关比率 (FIR) 的概念, 用金融资产总量占GDP的比重来表示, 以此说明金融在整个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性。从严格意义上来说, 这不是金融本身的结构问题。第二个维度就是金融工具结构。戈德史密斯将金融工具划分为两大类型:债权类和股权类。前者又可以分为国内金融部门、非金融部门和外国居民三种类型。这一层次主要研究不同种类、不同性质、不同期限的金融工具在其总额中的相对比重及其在各种产业中的分布。第三个维度就是金融中介结构。首先是金融部门的金融资产在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 (即中介率) , 用以说明一个国家金融部门的发达程度;其次是不同类型中介机构的金融资产在金融机构总资产中的比重, 用以反映不同类型中介的市场份额。戈德史密斯以金融经济为研究对象, 以金融结构为分析手段确立了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框架和指标体系。但是, 该理论提出的“金融结构论”对“量”的重视远高于对“质”的重视, 是一种量性金融发展观, 对揭示金融与经济发展的深层关系上还停留在“量”性分析, 没有深入揭示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 使得研究结论基本处于历史经验判断上。

二、金融抑制理论

金融抑制论或金融机制论是麦金农和肖在20世纪70年放弃发达国家金融体系研究转向发展中国家金融问题时提出的重要金融发展理论。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的提出标志着金融发展理论的正式形成。1973年,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分别提出了“金融深化”和“金融抑制”理论, 强调价格 (利率) 变量对理解金融发展和经济绩效的重要性, 系统地描述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货币金融之间的关系。麦金农认为, 若实际存款利率为正, 那么以货币作为保值手段会是潜在的投资者的选择, 这是货币转化为投资的先决条件。因此, 提高储蓄水平会提高实际利率, 这样就会促进资本的形成, 增加社会总投资, 进而促进了经济增长。肖的分析结果显示, 所有形式财富的实际收益率都对储蓄率有正的效应, 实际利率的提高, 能鼓励储蓄, 促进资本的形成。他们认为要解决发展中国家的金融抑制问题, 需要实施金融深化或者金融自由化, 可以采取的措施和政策主要有:政府要放弃对金融体系的过度干预;通过价格和分权机制代替金融配给机制, 建立有组织和高效的金融系统, 使得放松管制的利率和汇率成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信号;推动储蓄和投资活动, 促进经济增长。金融抑制理论对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 不少国家采用这些政策之后所取得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赫尔曼、穆尔多克和斯蒂格利茨对金融抑制理论进行了反思, 提出了金融约束的概念, 还提出了金融约束的理论分析框架。此外,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等人在对金融深化理论进行质疑的同时, 也以发达金融市场为研究对象, 利用信息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对发达金融市场研究后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由于信贷市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 贷款同样会受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影响, 即便不存在政府对信贷市场的干预, 信贷配给也必将长期存在。所谓信贷配给是指即使在市场运行得很好的时候, 借款者也不能借到足够的资金。信贷配给通常包括如下两种情况:一是在一个给定申请人的借款要求只能得到部分满足;二是所有贷款申请人中, 只有一部分人能得到贷款, 而另一部分人会被拒绝, 即使他们愿意支付更高的利息。

三、金融功能论

金融功能观对金融基本功能, 以及“银行主导型”或者“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的比较研究揭示了金融体系的演变与不同作用, 并从金融功能的视角丰富和发展了“金融发展”的内涵及研究内容。戴蒙德提出了金融机构有监督及风险管理职能。Boyd和Prescott认为金融的主要职能是筛选项目或者说其存在导致了更好地选择项目, 并由此促进了投资更好地促进经济增长。彼特·罗斯 (Peter Rose) 认为金融体系是由不同类型的市场、法律、机构、技术和法规的构成, 并由此对股票、债券与其他证券进行交易, 同时还决定利率及金融服务。它的职能是把稀缺的可贷资金从储蓄者中介到借贷者手中, 并用以购买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它的基本功能可以分为五大类:风险改善、公司治理、资源配置、动员储蓄及促进交易。它对实体经济的影响和作用过程必须通过发挥这些功能, 才能影响经济增长。

1993年, 默顿和博迪着重分析了各种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提供的服务和功能, 开创性地提出了“功能观点”。随后, 默顿和博迪指出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就是在不确定环境中进行资源的时间和空间配置, 而这种基本功能又可以细分为六种子功能:清算和结算功能、在时间和空间中转移资源、积聚资源和分割股份、提供信息、风险管理、处理激励问题。艾伦和盖尔认为金融体系的功能主要是风险分散、信息提供、企业监控等。

四、法律金融理论

传统的金融法与金融学研究几乎没有任何交集, 金融法研究主要集中在概念法学的范畴, 而金融学则以金融资产定价与市场均衡分析为主要切入点。20世纪60年代以后, 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新的分析工具被运用到经济法中, 尤其金融学的相关领域, 进而形成了“法律经济学运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金融学和法学交叉而形成的法律金融理论 (Law and Finance) 在美国兴起并逐步形成。法律金融理论主要运用现代经济理论和工具来研究金融和法律的关系、金融发展, 以及经济增长的影响、法律和法律制度对国家金融体系的形成等方面。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 拉波塔、洛配兹·西拉内斯、安德烈·施莱弗和罗伯特·维什尼 (以下简称LLSV) 发表了奠基性的论文《法律金融》。这篇论文的发表标志一门新学科法律金融理论的产生, 不少学者把法律金融理论作为研究的兴趣点, 并由此开展不少探索和研究,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发展和完善了这门新兴学科。Katharina Pistor和Stanislaw Gelfe通过对比研究后发现一个国家证券市场发展规模的重要变量是执行效率, 转型国家证券市场发展规模由于受此影响而发展缓慢, 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改变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Laeven和Majnoni研究了商业银行信贷成本和司法效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司法效率是影响银行水平利率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Levine R.Finan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Growth:Views and Agenda[J], 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 1997, (35) .

[2]Show, E SFinancial Deepening in Economic Growth[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3]Stiglitz, J.E.The Role of the Statein Financial Markets[J].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4, (8) .

[4]兹维·博迪, 罗伯特·莫顿.金融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篇9

1 中部区域发展困境分析

在国家的“中部崛起”战略中, 中部地区指位于我国领土中间的六省, 包括山西、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其交通优势明显, 具有连接南北、承接东西的区位优势。但是, 中部地区得到的国家在政策、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远比不上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因此, 中部区域的发展差强人意。例如, 2010年中部地区的GDP占全国的比重, 比2004年还低2个百分点。中部区域发展主要面临的困境如下:

(1) 各自为政导致各省发展同质化严重, 竞争激烈。在国家提出中部崛起战略后, 中部各省纷纷提出自己的发展战略, 希望通过与地理位置较近的成熟经济区合作, 促进自己的发展, 从而在中部地区发展中占得先机。例如, 山西省希望借助与环渤海经济圈合作来促进山西的发展;湖南省希望走向泛珠三角合作框架;安徽省希望在长三角的扩张中分得一杯羹, 将自己定位为“长三角的纵深腹地”;而江西省则希望同时对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三角地区, 提出“三个基地, 一个后花园”、“中部崛起看江西”的口号;湖北省由于地处正中, 只能借助中部地区最大的城市武汉来带动自身发展。总体而言, 各省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 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从而导致各省处于竞争的局面, 而非有机的整体, 协调一致的发展。

(2) 省际区域的发展被边缘化, 无法形成合作。我国有省级单元34个, 省际区域占有相当的面积。但这些区域通常远离各省省会, 省级政府通常将省会城市作为发展的中心, 而省会城市的辐射力很难覆盖这些远离省会的区域。因此, 由于行政区域的划分, 这些省际区域发展环境较差, 无法进行真正的合作, 从而造成这些地区的发展落后。例如河南省的南阳和湖北省的襄阳, 两个城市地理位置很近, 而且历史渊源很深, 但因两个城市分属不同省, 其在经济上无法进行深层次合作, 导致重复建设严重、产业恶性竞争激烈, 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2 中部区域发展模式选择

在区域经济发展理论中, 增长极发展模式和点轴线发展模式是两种最常见的发展模式。

增长极发展理论是比较早的发展理论, 他是指在一个区域的发展中, 选择区域内发展基础较好, 同时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城市作为该区域发展的重点, 通过该城市的发展来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由于, 一个区域内基础较好, 又有潜力的城市一般都是大城市, 因此, 增长极发展模式又称为大城市带动理论。早期我们国家的区域发展大多都是这种发展模式。例如长三角的上海, 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目前, 中部六省各自的发展政策也是基于这种思路。然而, 如果将中部地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 这种靠大城市带动的模式并不适合。一方面, 中部地区并不具备大城市带动发展的条件。如前文所述, 大城市带动模式前提需要寻找一个基础较好, 具有潜力的城市作为增长极, 给予支持, 重点发展。在中部, 目前发展较好的有武汉, 长沙和郑州, 其中以武汉实力最强。然而, 武汉并没有绝对的实力带动, 而且, 由于行政隔离, 湖北省重点发展武汉是希望其带动省内的周边城市发展, 而其他省也不会将自己的发展寄托在武汉上。另一方面, 增长极发展模式是区域发展的初级阶段。在中部地区, 虽然还没有形成整体的格局, 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各省之间的联系已经基本建立, 比如, 路网越来越发达, 通信网也已经非常完善, 中部六省内部也都通过城市群的发展一定程度的完成了扩散效应。因此, 在通盘考虑中部地区发展的时候, 已经不适合再使用增长极这种初级的区域发展模式了。

点轴发展理论是增长极发展理论的发展。在增长极发展理论中, 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首先形成了经济中心, 也就是增长极。随着经济的发展, 这种经济中心的数量逐渐增加, 形成了斑点状分布。在点与点之间, 由于生产要素交换等需求, 形成了交通线, 供应线等连接, 也就形成了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增长极服务, 但随着轴线的成熟, 会对人口和产业等产生吸引力, 从而带动轴线上城市的发展。中部区域现行的各省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即是点轴发展模式的实例。这种发展模式, 为各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 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也十分明显。正如前文所分析的, 每个省均只关注自己的城市群发展, 各省之间缺乏协调机制, 从而导致存在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问题, 进一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各省并未真正有效发挥和利用自己的长处。另一方面, 也如前文分析的, 在城市群的发展理论中, 省会等中心城市得到较好发展, 而省际区域由于离省会较远, 往往得不到较好的发展。而且, 由于行政的约束, 即使地理位置相邻的, 历史上联系紧密的城市间也没法通过互相联系, 优势互补来发展。比如, 河南和安徽交界的周口、商丘、毫州、阜阳等地, 地理位置较近, 而且历史上经济联系紧密, 然而由于分属不同的省, 受现行的行政划分的限制, 使得这些城市间的联系非常少, 也无法形成有效的互动。很显然, 点轴发展模式也不适合作为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模式。

因此, 中部地区的发展需要有新的思路。近年来, 由我国学者提出的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或许可以作为中部地区的发展。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是增长极发展模式, 和点轴发展理论的延伸, 其核心思想是, 根据增长极的发展情况, 分成不同层级的增长极, 增长极之间建立网络通道, 从而形成层级增长极网络。网络形成后, 根据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 各个地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合理的选择自己的重点产业, 从而达到分工合理、良性竞争、互惠互利的发展局面。

3 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理论

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理论由我国学者张建军等人, 在增长极发展理论、点轴线发展理论和网络化开发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简单而言, 层极增长极网络是指处于不同层级的增长极构成的一个内部存在有机联系的开放型网络。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 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城市, 从而形成增长极。然而, 由于各个增长极的发展历史、经济基础、科技水平、资源、环境、地理位置和交通等的差异, 其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而核心竞争力以及在区域发展中能够发挥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 从整个区域的发展来看, 根据增长极的在区域中的地位, 可以分为核心增长极、次核心增长极和边缘增长极。而各个增长极已经构建起来的交通、通讯等联系, 使得区域内的增长极形成了一个联系密切的开放型网络。

层级增长极网络通常是在交通条件较发达的区域内, 由一个或几个大型或特大型核心增长极率领的若干个不同等级、不同规模的增长极构成的增长极网络。增长极网络内的增长极之间在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经济结构、社会文化等某一个或几个方面有密切联系。其中, 核心增长极对网络系统内其他增长极有较强的经济、社会、文化辐射和向心作用。至于网络内的众多增长极是否属于同一行政辖区, 并不是构成层级增长极网络的必要条件。

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理论以构建区域一体化市场体系、合理布局生产与人口, 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调动各地区的积极性、促进整个区域经济增长为基本出发点, 以追求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为目标, 以区域倾斜政策与产业倾斜政策相结合和区域补偿政策与区域扶持政策相结合为基本原则, 以城市化为途径, 吸纳了广义梯度推移理论中的多梯度不平衡发展有利于扩散和聚集经济的理念, 旨在根据区域内部经济差异和区域经济优势, 选准核心增长极, 构建层级增长极网络, 把握好纵向和横向联合的结合点, 明确各层级增长极之间的产业分工、发展方向和规模, 促进区域内产业结构的有机耦合和更新升级, 形成区域产业特色, 实现优势互补。

4 中部区域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路径设计

本文以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为基础, 将中部地区视为一个整体, 根据中部地区各个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种资源情况, 将中部地区的发展路径设计如下:

(1) 优先发展武汉、郑州和长沙, 以及围绕它们建立的城市群。在中部六省中, 武汉城市圈, 中原城市群和长株潭城市群最强, 武汉、郑州和长沙与其他省会城市的发展拉开一定的差距, 在中部地区的发展中具有最重要的作用。而且, 三个城市群贯穿整个中部, 地理位置优势明显, 交通便利, 资源丰富, 适合作为核心增长极, 优先发展, 从而带动整个中部地区的发展。其中, 武汉处于整个中部的中心, 地理位置极佳, 交通最为便利, 尤其是高铁的发展, 使得武汉位置优势更为明显, 因此可以作为总体协调, 推进中部六省6个城市群的合力发展, 并可以向东牵引皖江城市带发展。郑州在中部地区的北部, 可以牵引北部的太原城市群共同发展。围绕长沙形成长株潭城市群, 可以牵引环鄱阳湖城市群共同发展。

(2) 将合肥、南昌、太原、洛阳、南阳、襄阳、信阳和驻马店等地作为次核心增长极发展。合肥、南昌和太原分别是安徽、江西和山西的省会, 而且各省都以省会为核心形成了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 相比其他城市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选择这些城市作为次核心增长极, 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好的政策和经济支持, 另外一方面, 这些城市也能够更好的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 从而实现中部地区的整体崛起, 而非某个省崛起。洛阳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发展势头强劲, 而且地处山西与河南边界。南阳、襄阳、信阳、驻马店等地也同样具有比较强的发展优势, 而且都地处河南和湖北的边界。这五个城市基本处于核心交通线上, 交通较为方便, 本文认为这五个城市可以作为跨省级行政区的次核心增长极, 在联系核心增长极的同时, 带动边际地区的发展

(3) 将周口、商丘、衡阳、临汾、常德、宜昌、赣州、岳阳等作为边缘增长极发展。这些城市大多远离省会城市, 而在局部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能够较好的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对于这些边缘增长极的发展, 不应局限于现有的行政区域的划分, 而是应该发挥在层级增长极网络中的作用, 不仅与高层级的增长极交流, 同级增长极之间也应交流;不仅与省内的增长极交流, 同时与其他省份的增长极交流;并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例如, 岳阳、常德和宜昌处于湖北和湖南的边界位置, 可以加强这三个增长极的交流;周口和商丘等增长极处于河南和安徽边界, 可以加强和两省边界各层增长极的交流, 使得这些增长极发挥联系两省交流的作用, 努力成为两省联系的关键节点, 从而进一步促进两省的共同发展。

中部区域较大, 涉及的城市也非常多, 除上述提到的城市外, 其他各级城市也都是中部地区层级增长极网络中的重要节点, 可以起到连通高层级的连接通道, 对整个中部区域的发展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向上可以接受高层级增长极的辐射和扩散效应, 向下连接着广大的腹地, 可以将高层级的影响扩散到偏远地区, 带动偏远地区的发展。因此, 积极发展这些城市, 使其在整个中部地区层级增长极中发挥作用, 从而在中部崛起中发挥积极的意义。

5 层级网络化发展模式在中部崛起中的作用

对于中部崛起来说, 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模式的优势可以体现为: (1) 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国家层面在中部地区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 受行政划分的体制特点, 中部六省各自为阵。在中部六省中, 并没有那个省有绝对的实力, 中部地区呈现“群龙无首”的混战局面, 区域协调较少, 更不用说区域分工。这种混乱的状态造成了中部地区内耗严重、产业水平低下、离心现象明显等。层级增长极网络化发展模式根据实际情况将城市划分成不同的增长极, 同时在增长极之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从而达到互通有无、协调有序、分工合理的产业和区域发展格局, 从而使中部六省各自能够发挥出自身优势实现共同利益最大化。 (2) 有利于争取外部支持。目前, 中部六省中的大多数省份离心化严重, 如江西省提出要全方位做好服务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工作, 安徽省对长三角情有独钟, 山西省提出对接环渤海经济圈。而层级增长极网络发展模式可以增强中部六省的内在联系强度, 更有利于将中部六省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向国家争取发展政策和发展资金, 从而更为有利中部地区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基于中部崛起的城市群发展定位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7.

[2]杨云彦.中部崛起的理论与政策思考[J].西部论坛, 2010, (1) .

[3]高萍.内生型:中部崛起的模式选择[J].宏观经济管理, 2008, (12) .

[4]张建军.中国西部区域发展路径[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5]张建军, 蒲伟芬.西部区域层级增长及网络化发展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6, (7) .

[6]赵凌云, 苏娜.中部地区的新地位、新定位与政策创新[J].华东经济管理, 2014.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篇10

一、区域成人教育的构成与特质

1. 区域成人教育的构成

空间、时间与人, 交错成教育的三个维度。不同的人类群体对照不同的时空, 必将产生风格迥异的成人教育模式。受经典“分割”、“同一”思维定式影响, 研究者往往只会将教育归类于一个单一不可分的系统来审视;却无视将同一教育主题, 放置到不同的空间去研究。受外部文化、理论范式、价值体系等因素的影响, 在不同区域内, 会形成各具特色、迥然不同的成教系统;成人教育不可能脱离地域环境而独立存在;不同地区之间, 由于成教发展条件的差异———具体表现在办学条件、办学水平、教育结构布局、教育成效等方面的差异, 因而在同一教育纲领下, 成人教育发展水平与施行效果会不尽相同。倘若将所有地区的成教都硬性置于同一标准之下而无视其系统的不确定性与复杂性, 那么, 成人教育将会陷入日益僵化、无法深入的桎梏。因此, 为了正确贴合成人教育之境域性特征, 使教育能够逐步到位深化下去, 就需要建立区域成人教育的结构体系, 以便为区域特色文化的发展培育优良环境。

2. 区域成人教育的特质

区域教育的含义为“在一定行政区划内或多个衔接在一起、共性比较突出的行政区划联合成的广义区域的教育。每一区域内的教育属性、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教育评价以及相应外部支持系统具有同一性和相关性, 区域教育介于宏观的国家教育与微观的学校教育之间”。焦凤君在其《区域教育论》一文中曾开宗明义提出:“区域教育是具有一定区域特色的国民教育。”

区域成人教育是组成区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块, 亦是有着相对独立性、特殊性的一块。整个区域教育系统可在大范围内作为一个复杂系统, 成人区域教育是其中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 而在区域成人教育系统内部还有一系列更细一级的子系统———具体表现在区域下属地区的成教部门及其分支。这些子系统之间层层相关, 相互进行着能量抑或信息的交换, 从而对彼此产生影响。

二、区域成人教育之复杂性特征

1. 系统特征

复杂理论中的“巢状结构”定义能够较好阐释这一特性。复杂系统通常由不同层级的次级系统组成, 同时又是上一级系统的组成部分。因此, 同一复杂系统可同时作为不同级别的次级主体与次级主体的集合而存在。区域成人教育是区域教育的一部分, 同时是有着相对独立性与特殊性的一个子系统。宏观展望, 在区域内还有另外一系列同层的区域教育系统与之关联, 它们都是区域教育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分支。

2. 开放特征

成人教育区域化并不意味着将成人教育划成一个个封闭的自成系统。区域成人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系统并不存在绝对的界限:它是一个不断与周围元素进行能量及物质交换的开放系统, 并通过邻近效应与邻近的相关系统达到和谐互动。区域成人教育系统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信息与能量进而消费和转换这些能量, 得以维持自身的正常运行。

3. 有序性与无序性融合

复杂理论提出世界是有序性 (冗余性) 同无序性 (嘈声) 的交混。倘若世界只有无序性的存在, 那么, 任何事物都将没有存在下去的可能;倘若只有有序性的存在, 那么, 万物将一成不变, 人类社会亦将驻足不前。首先, 区域成人教育的有序性体现在它与区域教育整体体系的趋同性上:区域教育内部大区域包含小区域, 其中的各个系统在时间与空间上必然存在一些共同点。其次, 区域成人教育的无序性体现在成教与区域内生价值、传统文化体系的碰撞以及成教所授内容与区域社会需要有出入的矛盾上。最后, 有序与无序的融合表现在区域成教是处在区域教育大环境中的具有其独特性的特殊部分;如果只着眼于区域成人教育的有序性, 则会使其陷入僵化境地, 不利于其发展;如果只关注其无序性, 则容易使区域成人教育脱离正常的发展轨道, 从而导致一系列错误与不良影响。

三、用区域成人教育营造本土化环境、构造可持续发展结构、形成多元和谐教育布局

区域成教系统的发展焦点在于如何使其得以发展。在复杂系统之中, 系统就自身而言永不会达到一种绝对平衡的状态。系统往往在经历一个暂时的相对平衡状态后又重新趋于失衡。区域成人教育系统中不平衡状况的产生, 往往是由普通教育与区域本土文化的矛盾所致:由普教大纲所统一的教育模式与内容在实践进程中往往与区域所属之特殊文化底蕴不甚吻合, 校内教育与校外生活条件之间存在着突然的创裂;学校所教授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无法发挥其用途, 甚至为区域文化所抵制。区域成人教育正是处于全国统一教育和区域特色文化二者间的混沌边缘。建立区域成教多元教育模式, 能够促进区域内生文化与学校教育之间持续进行磨合、消化与重组;两者间的不平衡状态得以产生涌现与突变;形成两者间协和的张力;区域文化的价值取向得以通过成教教育“内化”于受教育者心灵;进而培养出适应区域发展的人才、形成区域自我调节机制和创新机制、达到地方自主个性发展。

复杂系统内的自组织理论意在表明系统内部存在着层层链接与递进的关系, 而这些关系与外界要素不断进行着能量与信息的交换, 并随之不断改变系统的巢状结构。区域成人教育作为区域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也在时时刻刻地受区域教育、区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经济是区域成人教育发展的基础;区域文化是孕育区域特色成教的母体;区域文化的开放性抑或封闭性将会促进抑或制约区域成人教育的发展。区域成人教育应当成为区域特色文化传播和延续的通道;区域成人教育体系应当贯穿受教育者一生, 而相应的区域成人教育所包含的知识应当是多元的, 应当表现区域特有的文化精神、价值体系、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 必须符合区域特有深层次的文化心理结构;切不可套用统一的教学大纲, 而应因地制宜地反映区域文化的精神所在, 并加以融合符合区域特殊性的实用性知识的教授。具体而言, 区域成人教育需要正视知识的复杂性, 可以通过采取增加校本课程、重视职业教育、鼓励从“做”中学模式等方式创造区域独特文化价值的教育环境。

同样区域成人教育需要建构可持续发展模式。首先, 需要重视成教的区域性营造本土化教育环境以达到人、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其次, 在区域成人教育系统内部有效建立合理的结构与良好的运行机制, 使得系统内外部相互生成关联性和整体性, 达到系统与所在文化环境的协调与融合。转而言之, 复杂理论的思维角度并不是单纯用无序的概念来代替有序的概念, 而是致力于实现有序—无序—组织三个概念之间多向对话。有序的要义在于认识区域成教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的交集上, 区域成人教育在保持自身个性的同时切不能同普通教育的整体以及周边区域孤立开来;无序是指区域成人教育自身的文化个性与课程开发的创造性;组织则指所有与区域成人教育所相关的要素 (例如经济、政策等) 应当形成一个体现自组织特征的绿色生命体, 这些因素能够在适当时机被引导以致涌现, 得以不断产生形成层层螺旋上升的可持续发展趋势。再次, 势必要形成具区域特色的有生命特征的自组织系统———这个自组织系统能够借助区域的开放性使得对其存在构成威胁的“熵”在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时而耗尽, 进而避免绝对平衡的产生;同时此系统是有生命特征的复杂性合体, 表现在其能够运用不断涌现的能力创建更多的有利因素, 从而达到社会和谐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倪胜利.混沌边缘涌现的生命及教育环境培育[J].西南大学学报, 2006, (2) .

[2]范国睿.复杂科学与教育组织管理研究[J].教育研究, 2004, (3) .

[3]霍兰.涌现:从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

[4]《区域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课题组.可持续发展区域教育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1) .

上一篇:小麦品种生产技术管理下一篇:施工企业如何培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