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区域协调发展

2024-04-30

山西区域协调发展(精选十篇)

山西区域协调发展 篇1

当前, 我国区域发展正面临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瓶颈约束期, 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避免社会失序、效率与公平失衡, 如何在区域间达到城乡一体、城际一体与区域一体的最优制度设计, 已成为当前化解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四化”互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将是破解整体发展瓶颈的有效选择。山西在未来区域发展战略设计中, 必须考虑如何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匹配, 在突出强调那些具有巨大吸引力和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的同时, 注重提升“四化”协调互动对经济社会的推动性作用, 以确定山西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

一、山西区域协调发展的宏观背景

山西地处我国中部, 就其经济增长格局来看, “十一五”期间, 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 2008年增长速度超过了东部地区。但从长期发展趋势上看, 尽管东部地区在短期内所受影响较大, 其在全国的经济地位不会发生较大变化, 仍将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领头军。“十二五”时期, 山西省谋求区域协调发展要积极应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以促进省内各区域之间的良性互动发展。“四化”互动背景下的山西省, 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 机遇大于挑战, 优势多于劣势。

1. 科学发展观为山西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 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兼顾各区域发展, 合理布局, 妥善处理区域间各种利益关系, 走区域协调发展, 共同富裕之路。山西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要立足本省资源和劳动力优势, 根据不同地区资源能源情况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目的, 统筹划分经济社会发展区, 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异化区域发展政策, 避免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

2. 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区域协调发展, 将对山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有着直接的意义。通过协调发展, 山西将更深入地参与到更深刻的国际市场分工, 更广泛的国际交换, 使本省资源能源达到最优利用。因此, 从战略高度看, 科技的发展将是影响山西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性渗透要素。目前, 山西省的科技发展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 必须加强支撑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技术进步, 利用新科技革命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为山西转型跨越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3. 山西省内区域间的合作日益加强, 形成了综合发展优势。

在科技、文化及产业结构等方面, 山西各区域间存在很强的互补性, 实现这些区域之间的优势互补和协调发展, 将是达到转型跨越发展目的的关键所在。山西共有11个地级市, 其中, 东部地区是以山系为主的山脉和盆地, 西部地区是以吕梁为主体的山地和黄土高原, 中部地区是大同、太原、临汾、运城等盆地。晋南是主要的麦、棉产区, 晋西北畜牧业发达, 且矿产资源丰富, 是中国著名的能源重化工基地。除此而外, 山西还享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称誉及拥有多个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 山西省为了促进各区域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大力兴修铁路和高速公路, 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区经济。

4. 山西自身的创新示范效应愈加强势, 提升了整体跨越能力。

改革开放以来, 山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影响力越来越强劲。原因就在于山西省重视各区域间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整体腾飞, 山西省提出了转型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 不断加快推进以煤为基, 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资本优势, 延伸、拓展、提升了产业链条。在由资源大省到可循环资源大省再到可循环经济大省的跨越中, 山西省自身的创新示范效应愈加强势, 提升了整体跨越能力。

在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优势的同时, 也要清醒地认识到, 发展的道路上将会存在着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 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与当今世界现代化的农业相比, 山西省的农业现代化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农业丰则基础强, 农民富则国家盛, 农村稳则社会安。结合山西省农业发展的实际状况, 无论从区域性、整体性还是动态性等方面衡量, 山西省农业现代化距离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主要表现为,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 农业人口素质偏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劳动生产率低下;农业产业技术水平落后, 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等方面。要使农业现代化成为工业新型化的坚强后盾, 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山西省的工业化总体上还处在初中级阶段, 推进工业现代化由高到低任务艰巨。根据国际经验, 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越高, 其国民经济结构中工业生产总值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越大。一般说来, 比重达到或超过50%以上, 才能认为这个国家或地区实现了工业现代化。由此可见, 工业化不仅仅是简单的经济部门地位作用的替代转化, 而是组成经济社会各要素全新的发展过程。多年来,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能源储藏优势, 使山西形成了以煤炭重化工为先导的工业体系。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结构调整的步伐加快, 山西传统的主导产业面临着在调整中如何发展的问题。虽然近年来山西高技术产业发展形势良好, 覆盖了新材料、新能源、化工、生物、机械制造等多个领域, 但要想使山西省的工业化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仍面临着应用高新技术促使传统工业中的产品迅速升级和更新换代的任务。

3.推进城镇一体化任务道路曲折。城镇一体化是化解我国深层次矛盾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正面临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瓶颈约束期”。主要表现为, 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效率与公平需要调整和重建。以往我国的制度设计、管理体制和建设规划, 一般都把城市和乡村区别对待。这种二元化的对待方式势必带来二元不平衡发展格局, 使得地区差异、贫富差异、城乡差异的结构性矛盾难以从根本上克服, 这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带来了很大障碍。如何走出“二元困境”, 将是有效化解山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矛盾, 最终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

4.完成节能减排目标、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形势严峻。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必须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之路。只有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 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应清醒的看到, 尽管山西省在节能减排,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节能减排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比如节能减排意识不强, 工作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等问题。

二、“四化”协调互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分析山西省实现区域协调发展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可以看到, 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环境已经发生变化, 从以前经济的高速增长到适度快速增长有其客观必然性。这种变化反映在发展条件上主要是由于工业发展的条件在发生变化, 包括供求矛盾、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提高、工农业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等。走出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关键在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四化”互动, 实现激励发展能级的四轮驱动。山西在未来“四化”互动的战略设计中, 必须考虑如何将“四化”相匹配, 提升发展的能级。要突出强调那些具有巨大吸引力和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及其巨大的商业潜力, 在“四化”互动中, 推动工业化、城镇化, 把发展能级提高到一个新阶段。“四化”协调互动中谋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山西省当前和今后在更深层次上谋求改革开放和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四化”协调推进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四化”同步发展的前提是工业化和城镇化, 重点为农业现代化, 渗透性的要素为信息化。这就要求:第一, 在要素组合上, 强调在城镇一体化、统筹城镇发展的视野中促使要素资源的空间优化重组, 突出集约节约, 提高科技含量;第二, 在驱动机制上, 以城镇化为引领, 以工业化为主导, 以农业新型现代化为基础, 将现代城镇体系延伸至新型农村社区, 实现工业、农业的协调发展。在此基础上, 推进城镇一体化, 加快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格局, 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第三, 在目标引领上, 突出资源能源的节约保护, 摒弃传统意义上的高能耗、高污染及低技术含量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 代之以低环境成本、低资源成本、高科技含量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2.“四化”协调推进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了发展路径。

按照“四化”协调发展要求, 应沿着城镇一体化和现代化方向, 统筹推进工业新型现代化和城镇一体化、“以工辅农”、统筹发展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模式, 积极探索产业互动、城乡共同发展模式。在统筹城乡发展中, 打造以城镇一体化为焦点, 以产业与城镇融合、节约集约、生态和谐为主要特征的宜居城镇。通过城镇一体化, 扩大城镇规模, 完善城镇功能, 从而带动产业聚集和人口聚集, 实现土地集约利用, 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收入, 促进工业、农业互动发展, 从而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调整。

3.“四化”协调推进为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强调了发展重点。

以“四化”互动推进山西区域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价值。通过“四化”互动、区域协调战略所激发出的“发展红利”抵消经济社会发展的边际效益递减趋势。近年来, 山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总量翻番, 发展质量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社会保障事业长足进步。但从当前产业结构看, “煤炭年产量7亿吨, 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占到工业增加值的90%, 而煤炭又占到其中的60%。我省‘一煤独大’‘四柱擎天’的格局并未根本改变。” (1) 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必须要有新的思路和战略布局, 即全力推进资源型产业的循环化, 重点发展产业旅游和产业文化, 实现装配制造业的产品高端化和农业产业化。

在推进“四化”协调互动, 为山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驱动力的同时, 还要重点考虑到各区域规划的统一性、指向性和延续性。“四化”互动,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 不能一蹴而就。因此制定规划时必须要考虑指向性, 根据工业新型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趋势, 制定出具有前瞻性和动态性特点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其次, 要确立城市和乡村平等的财产权利保护机制。尤其对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方面, 应充分重视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 建立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和分配关系。造成城乡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在于城乡要素交换关系的不平等。以要素禀赋即拥有要素的质量和数量而论, 城市多资金和科技, 农村多劳动力和土地。改革开放后, 市场交换成为城乡要素交换的主要因素, 通过农村要素大规模转移推动了城市空前繁荣, 相比较农村要素价格偏低的状况仍未能得到彻底改善。按照科学发展观统筹兼顾的根本办法, 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必将落在城乡要素价格均等化这一根本点上来。第四, 创新城乡产业基础和组织形式。在农业上, 要推动土地流转及农村合作组织的创新。随着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催生了大量“留守农地”。如何发挥这些闲置土地的作用, 将是拉动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途径。重点在于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重新整合和配置生产要素,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 积极引导鼓励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对承包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 发挥农地流转带来的规模效益;从产业角度, 要重点支持小微企业成长, 拓宽融资渠道。

三、“四化”协调推进中山西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 不仅对山西全省转型跨越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而且对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更直接的意义。通过在更大范围内建立统一市场、进行更为细致的区域间发展合作分工、更为广泛的要素交换和流动, 达到更广阔范围内的资源能源利用和配置, 从而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此, 在基本战略选择方面, 就要在加速转型跨越发展、加速城镇化、尽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进行基础性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积极的推进措施。

1. 加速转型跨越发展, 尤其要加速

煤炭工业化为主, 带动全省的工业新型化。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来看, 山西正处于全面转型和跨域发展阶段。作为一个资源能源大省, 山西发展优势在煤, 区域协调发展仍要抓住煤矿企业整合的契机。在科学发展过程中, 要坚持对煤炭资源进行高端策划, 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上的发展经验表明, 能源储量丰富的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尤其要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 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缓解环境压力。由于独特的资源优势, 山西形成了以煤、焦、冶、电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由于技术、管理水平落后, 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 可以学习国际上的成功经验, 如美国阿巴拉契亚地区在重视发展循环经济的同时, 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矿区环境。颁布众多矿区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令, 涉及区域发展、水净化、大气净化、酸雨控制等多个方面, 改善环境质量。

2. 加速城镇化, 实现“四化”协调推进。

实现更有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必须将调整经济结构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 而城镇化是保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最大动力源。山西区域协调发展, 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 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 以统筹兼顾为根本方法, 推动农村城镇化和城镇生态化。使城镇从过去片面追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 改为以提升城市软实力, 如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内涵为核心, 使城镇真正成为具备较高品质的宜居之所。这也是从根本上解决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 造成对土地占用增加,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根本解决途径。

3. 推进农业现代化要注重区域性。

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地域性特点, 不同省份的区域性特点不同。即使同一省份的不同区域, 农业生产的条件都存在很大差异。因此, 农业现代化有着浓厚的区域性特点。因此, 在推进农业现代化过程中, 要“硬件”、“软件”建设并重。农业现代化要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相协调, 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农村社会保障和农村制度改革相一致。

4. 加快信息化, 培养、发展新的生产力。

信息化, 是指经济社会的发展, 从以物质、能源为发展的重心, 转向以信息为发展的重心的过程。完整的信息化内涵, 至少要包括信息网络体系、信息产业基础、社会运行环境和效用积累过程等四个方面。随着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信息化将对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化转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农业化的融合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巨大的作用。

5. 进行基础性的制度建设, 保证城市化、工业化健康可持续的顺利推进。

尤其要考虑公共服务的延伸供给与客观界限。城乡公共服务从城市向乡村延伸, 既要考虑延伸供给的迫切性, 也要兼顾其多样性及趋势性, 要根据具体情况, 考虑实际需要和成本问题, 避免盲目拔高导致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 统筹山西区域规划, 要把重点放在“四化”互动发展方面, 统筹区域产业发展, 重点是发展信息化带动的新型工业化。在发展壮大制造业, 新兴技术产业, 高端服务业等主导产业的同时, 重视发展新型农业现代化等战略产业。山西在未来“四化”互动的战略设计中, 必须考虑如何将“四化”相匹配, 提升发展的能级。要突出强调那些具有巨大吸引力和战略意义的新兴产业及其巨大的商业潜力, 在“四化”互动中, 推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把经济社会发展能级提高到一个新阶段。

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 要通过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良性互动, 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地处我国中部的山西省谋求区域协调发展, 应在“四化”互动格局中分析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中的机遇和挑战, 将“四化”协调互动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此基础上, 探索山西区域发展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山西区域协调发展,宏观背景,主要驱动力,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9日

[2].王君平等“.四化”同步, 中国现代化新部署.人民日报, 2012年11月11日。

[3].袁纯清.科学发展观引领山西步入发展新境界.求是, 2012 (10)

[4].袁纯清.走出资源型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光明日报, 2011年9月27日。

[5].龚勤林, 陈说.马克思主义视阈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8)

贯彻区域协调发展 篇2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山西区域协调发展 篇3

1. 在地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下图表示我国1978~2005年能源生产总量、能源消费总量与GDP重心变化轨迹。当前能缩小能源生产重心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间距的是( )

A. 西电东送 B. 西气东输

C. 陕西煤炭资源开发 D. 东海油气资源开发

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2~3题。

2. 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 )

A. 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

B. 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

C. 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

D. 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

3. 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 )

A. 研发中心 B. 一般零部件厂

C. 核心零部件厂 D. 整车厂

美国某州盛产蔬菜和水果,该州通过“北水南调”工程和“水银行”(调剂州内水资源余缺的管理机构)动作,较好地解决了州内水资源供需矛盾。下图为该州“北水南调”工程示意图,表格为该州“水银行”交易统计表。完成4~5题。

4. 该州实施“北水南调”的地理背景是( )

①自北向南地势逐渐升高 ②北部地区湿润多雨 ③农业用地多集中在中部和南部 ④中部和南部聚落较密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5. 1993年该州“水银行”没有运作,是因为当年中南部地区( )

A. 节水技术改进,用水效率提高

B. 产业结构调整,用水量减少

C. 水价过高,需水方难以承受

D. 降水量增加,水资源充足

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6~8问题。

6. 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 )

A.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B.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

D.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7. 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 )

A. 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

B. 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C. 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D. 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

8. 逢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 )

A. 第二产业向东南 B. 第二产业向东北

C. 第一产业向东南D. 第三产业向东南

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下表为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下图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0题。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

9. 在该水源地内( )

A. 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 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 石砾地、裸地多分布在山坡上

D. 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0. 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 保护高山灌丛 B. 防治水土流失

C. 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D. 扩大梯田面积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1. 根据材料和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一方面争取了国产大飞机总装等项目,另一方面向安徽等地转出部分制造业。同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制造业集中分布区不断调整。下图表示上海市2004年制造业就业比重的空间分布。

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部分在沪皖籍从业人员返乡创业的原因。

12. 根据材料和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4分)

材料1 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2 《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13.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1 下图为中国石油供需状况(及预测)柱状图。

材料2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2009年9月24日在新疆开工建设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乌鲁木齐至哈密750千伏输电线路、伊宁煤矿等七个重大能源项目。这是新疆能源建设史上一次开工数量最多、总投资规模最大的一批项目。

材料3 我国准备在陕西和宁夏建立两座煤变油装置,项目总投资约60亿美元,设计规模为年产600万吨。

(1)我国建设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的目的是什么?加快新疆地区能源建设的意义何在?

(2)简要分析我国首先在陕西和宁夏建立两座煤变油装置的原因及“煤变油”生产的重要意义。

(3)近年来由于国内能源运输工程的建设,上海的能源结构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其中 (能源种类)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例明显上升,其带来的有利影响有 。

加强区域合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篇4

一、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意义

区域合作是地区间突破行政区划进行资源配置和共同发展, 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 我国地区间经济合作发展迅猛, 全方位、多层次的区域合作全面铺开, 尤其以长三角地区发展迅速, 对其他地区的区域合作起到了巨大示范作用。泛珠江三角区域通过了《泛珠江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 提出打破地区封锁, 促进市场开放, 加强沟通交流, 促进共同发展。中部、西部、东北和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合作也正蓬勃发展。

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国区域差距呈不断扩大的趋势, 各地区在人均生产总值、经济增长速度、经济结构、生态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差距逐年拉大, 这成为制约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问题。各地资源禀赋不同, 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有利于发挥各地比较优势, 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2. 地方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基于行政区划产生的地方经济必然会出现统一市场的需要、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益的需要。各行政区资源和要素数量有限, 通过加强区域合作, 在更大范围配置资源、整合资源, 消除恶性竞争, 提升综合经济实力, 增强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区域经济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区域合作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是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以行政区划为基础的传统行政体制仍是制约区域合作的最大障碍, 部分地区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忽视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主要有:

1. 产业发展盲目和重复建设

我国各地产业发展存在两大问题:一是产业同构, 各地不能从区域全局和本地比较优势出发规划支柱产业, 盲目追求价高税大的项目, 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领域蔓延, 产业间协调程度不高, 互补共赢空间不大, 难以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紧密的区域产业链;二是产业发展体系化, 追求门类齐全, 自成体系, 主导产业不突出, 产业规模不经济, 缺乏竞争力。此外, 在基础设施方面港口、机场、高速公路等大型公共基础设施互相攀比、重复建设问题严重。

2. 地方保护主义

一些地区出于地区利益和政绩观的驱动, 在区域合作过程中重形式, 没有真正转变观念, 缺乏具体的、可操作的政策和措施。有些地方在开放市场、资源共享方面甚至出现伪合作倾向, 各自为政, 重视地方短期利益, 忽视区域长远利益的局面没有根本扭转, 行政壁垒森严问题依旧存在。

3. 区域合作机制不健全

政府主导以行政力量推动区域合作是目前区域合作的主要方式。尽管很多领域都达成合作协议, 但缺少法律效力, 没有建立多层次的、规范的区域协调机构。缺乏省际间、城市间有力的协调机制, 区域市场机制不健全。

4. 流域跨界污染问题亟待解决

河流跨界污染问题严重, 上游对下游区域的水污染和耕地污染事故日益增多。虽然法律规定以流域管理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控制水污染, 但实际实行部门和行政区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地方政府缺乏全局意识, 只顾本地经济利益, 忽视对流域下游的环境影响, 由此引发地区间污染纠纷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

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思路

1. 切实转变地方政府职能, 加强政府间的合作

地方政府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区域合作观,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成为促进区域合作的重要力量。一是在国家宏观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 共同签订区域合作框架协议和编制区域合作中长期规划;二是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培育健全市场机制, 建设区域共同市场, 实现资金、技术、人才和商品自由流动。三是加强交通、港口和通讯等基础设施统筹建设和管理, 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信息化和统一化。

2. 立足特色推进区域产业布局一体化

在产业布局上从全局出发, 立足本地特色、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互惠互利。各地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科学定位, 发展本地优势产业, 形成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产业互补效应。在区域内建立起支柱产业配套、新兴产业共建和一般产业互补的分工合作关系。尤其要大力推动企业合作, 使企业成为区域合作的主体。

3. 建立长效区域合作机制

一要建立区域协调机制, 如组建跨行政区的多层次的区域协调管理机构, ;建立政府间合作交流联席会议制度、高层领导定期沟通制度和部门协调制度等。二要建立利益调节机制, 包括利益分享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使各方既能合理分享合作产生的效益, 又能补偿因共享资源而带来的相对损失。

4. 加大环境保护合作, 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发达地区人口密集、资源和能源消费高、工业和生活废弃物排放强度大, 在环境合作中首先要发挥积极作用, 承担更大责任;其次要坚持科学发展观, 彻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推广清洁生产, 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在区域产业转移中要杜绝高耗能和高污染的跨地区转移。四是建立区域环境保护法律体系和环境合作机制。加快立法、严格执法, 建立环境信息通报机制、纠纷处理机制、污染督察和监测机制来保障区域合作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宝明:我国区域经济合作中不协调的主要问题探析.党政干部学刊, 2006, 8

高中地理区域协调发展教案 篇5

本节内容以“西气东输”为例,让学生认识到,资源跨区域调配不仅要关注对资源调出区和调入区的影响,而且还要关注对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影响。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要求学生通过实例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和调入区地理环境的不同影响。这种影响需从利弊两方面分析,从而教给学生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由于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很大,我国资源的空间分布很不平衡。在区域分布上都存在着相对富集和相对贫乏的现象,与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东部沿海地区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却面临着资源短缺的困境;西部广大地区资源量丰富,却因资金短缺、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而得不到大规模开发。为了尽快改变这种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国现有资源,我国先后实施若干资源调配工程。这对我国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教材“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主要介绍了我国东西部能源资源分布、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通过比较强调天然气作为能源具有的特点,来突出它在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意义。这是本课时的重点也是难点。

教材“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在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调配原因的基础上,对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具体分析和概述,这是本节内容的重点。教材运用大量资料,介绍了西气东输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影响。强调西气东输不仅仅是一条输气干线,而且为沿途各省区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契机,真正体现了西气东输工程不仅实现了“东、西部双赢”,还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

[课标要求] 举例说明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结构】

SHAPE MERGEFORMAT

第一课时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天然气资源的特点,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和利用开发现状,学会分析跨区域资源调配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我国天然气资源利用开发现状的分析,培养学生地理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阅读分析图表文字信息,提高学生归纳和把握事物重点的能力。通过活动设计,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待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分析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难点:掌握西气东输工程实施原因的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教法:研究性学习与高中地理课程整合。

1.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

2. 通过课前导学案复习与该课时地理课程相关内容及预习该课时地理课程内容。

3. 通过课内导学案进行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展示交流、教师引导、点评。

学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请同学们根据课前导学案自主学习,独立复习、预习重要知识点。

2.借助课内导学案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对重点问题和案例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归纳。

3.课前自主探究源于该课时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加深对地理内容的理解,拓展知识面。

4.把自己的疑难问题、易错题、易忘知识,及时整理在导学案中。

【教学过程设计】

【温故知新】布置[课前预习学案]:

课前各班分小组自主探究源于高中地理课程的研究性学习小(微)课题: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2. 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二、复习及预习内容

复习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预习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

【教学过程】分发课内探究学案。

【导入新课】材料导入

[学情预设:先让学生看“世界石油资源分布及流向图”

然后再展示“中国油气等资源分布图”和“中国人口、城市分布图”通过对初中区域地理相关知识的再现,引导学生对图片进行仔细地观察、比较,按从世界到中国由远及近的顺序,从整体直观感知资源区域流动的方向和初步感知资源调配的必要性]

(从资源的分布和消费来看,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存在着必然性)

合作探究一:油气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阅读材料1:

材料一 教材P82图5.1 西气东输线路示意

材料二 “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起始于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边境,经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到达中国霍尔果斯。该天然气管道将与正在建设的“西气东输”二期相连,构成一条横贯东西的中国天然气“主动脉”。

【讨论与活动】

西气东输油气管道建设的区位条件?

我国西部和中亚油气资源丰富;管道沿线地势起伏较小,工程施工较容易;沿线地质较稳定,地质灾害较少;沿线多经过城市,市场消费量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口稠密,油气资源的需求量大。

应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篇6

川南经济区地处长江上游川滇黔渝四省(市)结合部,是成都、重庆、昆明、贵州之间大城市最为密集、综合实力较强的经济区和多中心城市群,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呼应,并起到“隆中崛起”的支撑作用,在西部地区协调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发展条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

川南经济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良好,城镇分布密集,且资源配套富集,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加快发展优越条件。

首先,它地处长江上游,是国家南北交通干线与长江黄金水道的交汇点和国家“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中的重要节点。同时位于成渝经济区内部,横跨沿长江发展带和成内渝发展带,是成渝经济区沿江和南向开放,连接长江中下游与泛珠三角的重要门户。

第二,具备较好的产业基础。以优质名酒为代表的饮料食品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機械制造、化工、能源等产业特色突出,这是城市群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第三,川南经济区位于攀西-六盘水战略资源富集区,气候独特,土地资源丰富。煤炭、水能、页岩气、煤层气、天然气、硫、磷、盐卤等资源富集配套。水系发达,拥有长江、岷江等优质岸线资源,具有发展临港经济的优越条件。蜀南竹海、兴文石海、自贡灯会和恐龙、大千文化、长江文明等旅游文化资源享誉国内外。高度富集且匹配天成的自然资源奠定了地区优势产业集聚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实基础与潜力空间。

另外,川南地区紧邻市场容量巨大的成都城市群与重庆城市群,拥有川滇黔渝结合部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整合与产业协作前景良好,既具有与攀西、黔西北、滇东北等周边资源富集地区的资源整合潜力,又具有与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产业优势互补的合作空间。

重大战略意义:促进地区协调发展

加快川南地区发展,对于促进四川省和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区域协调发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川南经济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形成“四川第二增长极”,实现成渝经济区中部快速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其次,川南地区与成都城市群、重庆城市群、滇中城市群、黔中城市群相互呼应,带动川滇黔渝结合部加快发展,更好地支撑国家西部大开发和面向西南开放战略的纵深推进。

第三,推进川南地区的快速发展不仅是对多中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路径的探索,同时在集中整合老工业基地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试点、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等方面共有示范作用。将探出索西部城市群绿色转型的新模式,也将为西部地区加快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提供范例。

现状:机遇和挑战并存

面临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一方面,国家把城市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更加强调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提出加快培育南部城市群,四川省第十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推动自泸内宜一体化发展”,为南部城市群突破长期制约一体化发展的瓶颈提供了难得机遇。另一方面,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推进成渝经济区建设,支持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扶持乌蒙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为南部城市群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实现转型跨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面临转型升级、跨越提升的挑战。从发展现状来看,川南地区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关键阶段,既肩负着加快发展、成为成渝经济区重要增长极的使命,也面临着转型升级、跨越提升的挑战。

首先,城市群总体规模偏小、体系结构不够合理,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发育缓慢,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尚未呈现出成熟的城市群形态。其次,南部城市群经济增长方式粗放,产业层次较低,创新能力不足,转型升级迫在眉睫。最后,它还面临着体制机制不健全、重大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开放水平亟待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任重道远等严峻挑战。其中,川南经济区优势主导产业主要为化工产业和白酒产业,其产业带特别是白酒产业带主要是沿江分布。白酒对水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化工产业对环境形成较大威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川南经济区优势主导产业的发展。

未来发展道路:打造四川经济增长第二极

川南经济区作为西部地区独具特色的大城市密集区和多中心城市群,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发展优势,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尽快打造成为四川经济增长第二极,推动区域协调联动发展。

在国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城市群的发展应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深入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坚持“创新驱动、转型跨越、开放合作、绿色发展”的方针,着重优化城市群空间布局,完善其城镇体系及现代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谋发展,以开放合作促发展,努力建成四川和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优化空间布局

川南经济区优化空间布局,必须根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城市群的基础条件,良好地对接上位规思想,立足自身发展基础,以达到构建科学空间格局的目的,最终促进城市群紧凑发展。

对接上位规思想。面临国家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规划出台等重大机遇,川南经济区作为成渝经济区推动重点地区发展的主要载体,必须良好地对接上位规思想,才能快速有序地推动城市群自身发展。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中提出,“大力促进包括宜宾、泸州、自贡、内江、乐山的经济区南部城市群发展”,明确了城市群主要包括的城市及其范围,并且规划了“五带”空间结构。

立足自身发展基础。充分了解城市群发展现状,立足自身发展基础,是城市群优化空间结构的前提条件。拥有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已形成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其中,内江、自贡是成内渝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城市,泸州、宜宾是沿长江发展带重要的港口城市。区域内拥有长江黄金水道、乌蒙山区等特殊性地理环境,分布有成自泸赤高速、宜泸渝沿江高速、内昆铁路等重要的基础设施,这些具有差异性并客观存在的基础条件,为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提供了有力依据。

构建科学空间格局。结合上位规思想,立足自身发展基础,构建“四核四轴三片区”的空间格局。结合点状发展理论,强化“四核”,即以四大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核心,建立并完善以四个特大城市为核心、中心城市和重点镇为支撑,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分工明确的城镇发展体系。开发带状发展模式,拓展“四轴”,即沿长江发展带横轴、成内渝发展带横轴、成渝经济区至滇中地区纵轴、成渝经济区至黔中地区纵轴。协调“三片”,推进北部浅丘地区、中部沿江地区、南部山区协调联动发展。通过构建科学空间格局,促进城市群空间紧凑发展。

加强城镇化建设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川南经济区要大力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着力于建设现代化城市和发展特色小城镇,构建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推动城市群内部城乡经济社会的一体化发展。

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城市是体现社会文明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窗口,在城市建设中,应不断提高建设标准,融入现代元素和先进理念,提升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城市发展要统筹新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尤其是新区的建设应广泛吸收国内外新区建设经验,按照产城一体、“两化”互动的要求,以经济开发区和重点产业园区为依托,推动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不断优化新区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老城区的改造要紧紧抓住国家推进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优化老城区的空间结构,实施老工矿区、棚户区改造和老工业企业搬迁,加快老城区“退二进三”步伐,同时结合产业园区和城市新区的建设,促进老城区功能调整和人口疏解,重点向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转型发展,增强老城区商贸、旅游、文化等服务功能,促进老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转型跨越。

除此之外,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努力打造“智慧城市”,并充分发挥自贡、泸州、宜宾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整合南部城市群文化资源,注重保护城市历史建筑景观和历史文化街区,塑造文化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现代城市风貌。

促进小城镇发展。作为城市与乡村发展的联系纽带,小城镇在承接城市产业转移和集聚农村生产要素,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方面至关重要。在城市群建设中,应依据当地的产业优势和资源条件,注重追求时代特色与地方风格,因地制宜发展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镇、工业镇和商贸镇,使其成为具有一定集聚、辐射、带动乡村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心。

统筹城乡。除了现代化城市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统筹城乡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路径,发展更要实现城乡的一体化发展,积极总结成都、重庆统筹城乡的工作经验,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探索适宜自身发展的统筹城乡新模式,在产业、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等多个方面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促进产业发展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川南经济区产业发展历史悠久,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体系,在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背景下,产业的发展应遵循“创新发展、集聚发展、绿色发展”的原则,积极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构建形成以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特色优势产业突出,饮料食品(白酒)、机械装备、化工、能源等产业基础良好,今后应大力推进产业深度集聚整合,优化提升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和层次。同时,要适应国家产业发展的要求,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促进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创新发展。

除此之外,还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现代金融、商贸会展、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和生态环保、绿色有机的现代农业,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作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和增加就业吸纳能力的重要抓手,将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产业创新和集聚发展。推动川南经济区创新发展和转型跨越,必须以产业创新为支撑,加强科技资源整合,提升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打造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促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發展。同时,在产业布局上要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打造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特色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

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

川南经济区在未来发展中,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将越来越高。川南经济区重化工业对环境的影响将直接关系到白酒产业的发展。四川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完全限制工业如重化工业、资源开采加工业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此,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是川南经济区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中之重。

政府应采取积极财税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加强自身工艺与技术创新,引导工业企业逐步向产业链下游即产品深加工、生产性服务业等方向转型与升级。

合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篇7

关键词:十七大,区域协调

改革开放以来,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指引下, 我国各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的发展差距日益扩大, 引起了广泛关注。区域协调发展是党的十七大讨论的一大热点, 十七大报告全文至少有六处谈到区域问题。总体上看, 十七大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指示和精神可概括为三方面:我党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作出新定位;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作出新判断;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作出新部署。

一、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作出新定位

1、从宏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角度, 区域发展是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关系之一

从历史经验看, 举凡大国在一定时期内各区域在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及发展质量上存在一定的差距, 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要的。但问题在于近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过大, 存在两极分化的危险。地区差距问题已成为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政治变革和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使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程面临着极为严峻的挑战。

正因如此, 十七大报告把区域发展定位为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大关系之一。在谈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时,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 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 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 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十七大从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高度, 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性进行了论述, 显示出我党对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的高度重视。

2、从微观即单纯的经济发展角度, 区域协调发展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八个主要方面之一

十七大报告指出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仍然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主题, 并提出要推动经济领域内八大重点的改革和发展, 其中一大重点就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可见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不容忽视, 因为它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就我国而言, 东中西包括东北地区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加快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有利于中西部经济发展, 也有利于东部经济发展, 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

3、从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角度,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

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五大新要求, 其中之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而言, 有四个方面的协调需要在实际中重点落实, 而这经济发展的四个协调之一就是推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以及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形成。由此可见, 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之一。所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不是某一个地方实现小康, 而是全国都要实现小康;不仅东部要实现小康, 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都要实现小康。要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 重点和难点不是在东部地区, 而是在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 这就要求大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对区域协调发展的现状作出新判断

十七大报告的第一部分“总结过去五年的工作”中, 一方面肯定了过去取得的成绩, 明确指出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另一方面也告诫全党要清醒地看到党的工作与人民的期待还有不小差距, 明确指出了前进中面临的七大突出难题, 其中一大难题就是“城乡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同时, 在报告的第三部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谈到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依据是新世纪、新阶段上八大新的阶段性特征时, 特别强调的其中一大特征就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 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由此可见, 我党对当前区域发展的现状有着极为清醒的认识, 既看到了五年来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取得的明显进展, 又看到当前的区域发展还远不能适应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我党对区域发展现状的准确把握与定位, 给进一步制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战略基点。

三、对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作出新部署

十七大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高度特别强调了新世纪新阶段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五大战略举措。

1、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十七大报告指出, 应当在科学把握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区域发展规律和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 坚持在市场经济框架内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并尤其注重以下两方面。一是“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立足于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 把政府对区域发展差距的干预集中于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 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即要使不同地区的群众都能享受到同等的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及公共安全, 最终使不同地区的人民能够逐渐具有同等的生活水平。二是“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就是要通过发挥市场在区域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来促进各地要素价格和收入的均等化。

2、要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制定的“十一五”规划从全局的高度, 第一次提出了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即“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十七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这一基本国策。

四大区域各自的政策着力点是不同的。东部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应放在全面提升区域产业结构和总体竞争力上, 通过更为严格的土地政策和产业政策促使产业结构加快升级, 实现经济转型, 增强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中部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优化总体发展环境上, 抓紧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有关政策, 进一步提升接受东部产业转移和外来投资的能力。西部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稳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上, 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积极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东北区域政策的着力点应该放在区域创新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恢复上, 积极促进资源性城市可持续发展, 抓好振兴装备制造业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当前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虽然“没有倾斜”, 但并不等于没有区域政策, 而是意味着我国总体区域政策从以资源分配为目标的传统范式向以增强各区域竞争力为目标的新范式的重大转变。

3、建立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

十七大在总结我国国土规划经验、借鉴国外国土规划和空间成长管制做法的基础上, 从协调人与自然空间矛盾的高度, 第一次在我党重要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国土规划, 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 完善区域政策, 调整经济布局。”主体功能区将是区域发展的一个新思路和新亮点。

主体功能区的表述最早见于“十一五”规划纲要中的“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的核心思想是:根据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现有国土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确定哪些区域适宜优化开发和重点开发, 哪些区域应当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确定各自的主体功能定位, 并按照功能定位调整和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 规范空间开发秩序, 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十一五”规划划分的四大主体功能区采取的区域政策也各有不同。

4、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

形成区域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发展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即实现一种互动的机制, 使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够带动其他地区的发展, 而不能以牺牲其他地区为代价。“十一五”规划已明确指出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主要有四个机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十七大在把握我国现阶段区域协调互动机制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 提出了一系列进一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发展机制的新思路。

(1) 在健全全国统一市场机制方面, 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突破行政区划界限, 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一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显示, 以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为核心的三大都市经济圈正带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 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今后应进一步在全国范围内构建经济联系紧密、带动力强的经济圈。

(2) 在完善区域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方面, 要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

(3) 在加强中央扶持机制方面, 要统筹推进落后地区发展、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的战略需要。一方面, 进一步明确重大项目布局时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 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发展的扶持力度, 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另一方面, 要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5、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区域发展竞争表现为城市群和城市带之间的竞争, 不能靠单个城市比拼。面对新世纪新阶段大都市化、城市群化趋势, 十七大报告在科学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阐明了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原则是“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 目标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且“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主体形态是“城市群”。

参考文献

山西区域协调发展 篇8

1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的构架

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是由协调目标、协调主体、协调客体、协调工具以及协调程序等要素组成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其中包括市场机制、合作机制、援助机制、参与机制及共享机制 (如图1所示) 。

1.1 市场机制

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中, 市场机制发挥着主导性和基础性的效用。它是指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 带动区域市场开放, 促使统一市场体系的产生, 指引区域间的要素流动、企业发展以及产业转移, 进而使得跨区域的联系更加紧密、分工更为明确。市场机制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选择形成直接影响, 并作用于其决定和行动。当然, 仅仅依靠市场作用会导致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在此前提基础上还应建立其他几种机制。

1.2 合作机制

合作机制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手段之一, 指的是区域在遵循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自愿参与、平等协商、互惠互利的根本原则的基础上, 面对资源开发、要素流动、产业成长、成立统一市场、对外经济联系和贸易、改善发展条件以及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等众多领域, 实施共同行动, 加强彼此间的互动联系以形成关联发展的局面, 将区域间的无效率竞争降至最低化, 一方面带动本区域经济的成长, 另一方面促进总体区域大局面的发展。

1.3 援助机制

援助机制作为解决市场机制不完备性的主要方式, 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必不可少的构成之一。通过国家扶持、区域互助、生态补偿相结合的形式, 对欠落后地区实行长期性的帮助, 以优化其经济环境, 提升其发展水平, 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此外, 促使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经济间形成较为平稳的关联, 并借此机会参与到国家范围内的经济体系之中, 谋求发展机遇。由此来打破落后地区“贫困恶性循环”的局面, 同时使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整体布局得到优化。

1.4 参与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牵涉范围广, 与社会各界的利益息息相关。因此, 需要建立一个以政府为保障、企业为主导、各界广泛参与的互动型协调机制, 以使各区域间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利益冲突得到解决。必须以当前的区域合作组织为根本, 完善区域间冲突的协商解决体制及利益诉求体制, 淡化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并推动以区域合作组织、企业、各类中介组织等多主体参与的区域治理模式的设立。其次, 要创新性地设立区域合作发展基金, 通过区域合作组织成员的集体出资来扶持地区主要基础设施、区域信息机构平台以及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建设。

1.5 共享机制

共享机制是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的根本。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目的便是让各区域居民均能享受发展成果, 走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从长期发展看, 重点在于通过资源共享机制、机会共享机制以及利益共享机制三个机制的设置, 来推动区域间共享发展成果的协调发展格局的形成。

2 区域政策基本框架体系的构建

就全国空间范围内看, 区域政策由国家和地方两个层次构成, 以区域发展协调机构作为中间平台, 形成如图2所示的空间体系。

2.1 国家层次

国家区域政策立足于地区类别, 针对不同类别的区域实施差别的发展政策, 从而在宏观上调控区域整体发展局面。其中包括生产力组织政策、缩小区域差距政策 (财政转移支付政策、少数民族政策、贫困地区政策等) 、促进地区发展的政策 (沿海开放地区政策、延边地区政策、高新技术开发区政策等) 。改革开放前, 区域政策在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下主要采取计划管理方式, 其作用侧重于对产业经营空间的规划与实施。开放后的政策则逐步倾向于针对部分地区的建设。由计划经济过渡至市场经济期间, 东倾政策逐渐变为区域政策的重点, 旨在实现对外开放、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且重视对贫困地区的扶持政策。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 区域政策具有愈发显著的优化发达地区发展、缩小区域差距等功能, 愈发侧重于均衡、协调目标的实现。国家层次的区域政策整体上由区域政策空间组织体系, 区域政策组织管理体系, 区域发展规划以及立法规范区域开发几个部分组成。

2.2 地方层次

地方区域政策以国家区域政策为基础制定并实施, 着重于各地区的实际情况, 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且更为具体, 二者相互制约, 相互影响, 如图3所示。

地方政策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影响以及政策制定权限约束下, 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方面体现出区域的功能。其中, 经济政策作为地方政策的关键侧重于对生产性领域的影响, 涉及投资、产业、财税等众多领域。各地区在经济政策的指导下实现了飞速发展, 为其他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经验。东部沿海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 紧抓国家对外开放政策的机遇实施了大量促进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 在自身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为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中西部地区也制定并实施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相配套的各类政策, 为后发优势的施展以及跨越式进步的实现给予了必不可少的政策支持。

2.3 区域发展协调平台

区域发展协调机构为区域政策的组织平台, 其实质上是国家管理职能在区域层面上的体现, 主要为支配监督接受决策以及扶助分配。首先, 可以加快转移区域政策实施权利, 实现中央到地方的过渡, 并将公众与地方政府利益观点机制引入到决策中。其次, 与地方政府紧密协作, 辅佐国家区域政策的推行。协调区域内各地方间的利益关系, 指导并约束地方政府的行动。协调平台的正常运作依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运行等方面的协同和承接。总的来看, 政策控制与监督系统、政策反馈分析系统和区域发展基金系统三者构成了区域发展协调平台。作为平台的核心, 区域发展基金系统是主要的政策工具, 不仅对落后地区给予扶持, 同时在吸收国家财政拨款、民间投资的基础上设立各类专项基金和发展基金。

3 我国区域政策体系的不足之处

从我国目前来看, 与欧盟相比尚未形成完全意义上的区域政策, 这也是阻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

3.1 区域政策的制度基础尚未完善

首先, 中央政府部门在设立对地方的扶持机构之外未建有区域政策的专项职能部门。其次, 区域政策执行机构并非立法的产物。由于法律支撑和政策保障的匮乏, 落后地区在实践工作中经常出现宏观领域与微观领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出台的时滞现象。由此带来的政策矛盾以及政出多门的局面, 同时各级地方政府“各自为政”的现象也催生了“诸侯经济”的滋生和蔓延。

3.2 区域框架的统一划分标准不明确

欧盟领土内实行的是254个目标区域的划分, 英国25.86万km2的面积却实现了37个二级区域以及12个标准问题区域的划分。但在我国, 在计划体制的行政约束下, 将近千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仅仅划分为六大或七大区域。由于面积太广, 标准笼统, 这一划分仅具有经济地理意义而缺乏区域政策的目标性和可执行性。

3.3 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不健全

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体系中, 市场机制是前提和基础。长久以来, 我国行政区划问题以及地方保护主义势力的普遍存在, 导致区域间统一的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长期无法形成, 市场经济在供求、价格以及竞争方面无法充分发挥作用, 优化资源配置。区域发展中的非制度性的组织形式的存在也阻碍了区域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增加了区域协调成本的同时也不利于整体利益的增长。

3.4 区域政策工具残缺不全

欧盟制定实施的区域政策工具主要体现在社会基金、区域发展基金、结构基金、聚合基金、渔业指导基金、农业指导和保证基金等专项基金上。地中海综合规划项目, 欧洲交通与通信网络项目以及农村特别发展项目等多种资助项目的实施也综合推动了欧盟的协调发展。此外, 欧盟各国政府对本国落后地区采取的配套财政投入保障了政策工具的实施效果。而我国政策工具较为简单粗放, 对其运用仍处在探索过程中, 缺少对于问题区域精密的政策工具。

4 我国区域政策创新

为促进我国区域协调机制的完善与健康运行, 在此针对我国区域政策的创新提出一些想法与建议。

4.1 从行政区内部政策向区域公共政策的政策模式创新

区域政策创新的首要任务在于将政策模式从内部转向公共。政策一体化, 需要地方政府在财税、安全监管以及环境准则等方面进行合作互动, 从而实现生产要素在更大领域内的流动和整合, 促进行政区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 推动区域市场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当前, 地方政府应当在“区域公共治理”理念的基础上, 重点落实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 破除“行政区行政”的操纵控制, 建立合理有效的政府间合作管制机制, 共同拟定并实施科学的区域公共政策, 打破行政区界限以实现经济区域的扩展。同时, 扩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 使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实现均等化。明晰财政转移支付的去向, 避免出现“滴漏”现象, 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益。设立区域发展专项基金, 在财政预算中明确列出单独用于区域政策的资金项目, 对资金来源及使用实行严格的检查评估。

4.2 从碎片化向整合化的政策管理机构创新

政策管理机构的设立与运行对中国区域政策的实践有着重要意义。中国区域政策管理机构在“谁管”的事项上“碎片化”现象一直存在, 例如区域政策执行机构并非通过立法产生。应当设立区域协调的专门机构, 如区域政策协调总署、区域管理委员会, 并对当前有关的区域发展机构进行重组, 如“国务院西部大开发办”“国务院扶贫办”和国务院部委机关中与地方建设相关的机构。设置相关立法、行政机构, 如区域发展委员会、国家地区开发署等区域建设的权威部门。从区域政策较为成熟健全国家的经验来看, 我国可设置两种模式的区域管理委员会, 包括专门职能部门模式和联合职能部门模式。专门职能部门模式, 是于国务院中成立一个单独的部委级区域公共管理委员会, 把国务院扶贫办、国务院西部开发办、国家发改委下属的地区经济司等职能部门合并其中, 聚集区域内各类政策资源和区域管理权限, 设立一个能够成为区域公共管理委员会主要控制载体的“中国区域发展基金”。联合职能部门模式具有过渡性质, 设立一个由各相关部委代表组成的跨部委的区域管理委员会, 中央各部门应当在寻求区域管理委员会意见的前提下利用区域资源, 区域发展重大决策也必须经由委员会审议执行。

4.3 从简单化向精密化的政策工具创新

简单化的政策工具无法有效解决多元化的区域公共问题。应当在借鉴欧盟区域协调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吸取经验, 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多措并举的区域协调方式, 将不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等要素进行综合考量, 构建多样化、综合化、精密化的政策工具体系。针对优化开发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区域筹划方式, 对优化开发区域建设用地增量设定更为严苛的限制标准;加强重点开发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完善重点开发区域的产业配套设置;着力推动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基础设施建设, 扩大对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用于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补贴的政府财政转移支付, 为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条件。鼓励限制开发区域特色产业建设, 更严格地控制管理限制开发区域、禁止开发区域的土地用途, 坚决禁止变更生态用地用途;积极引导优化开发区域及重点开发区域内就业稳定的外地人口入住落户, 同时指引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有序自觉平稳的人口转移。

4.4 加强推进国内外区域合作的进程

地方性或国际组织对一国区域政策的实施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当今的区域政策早已超出国家的界限, 逐渐演变一项区域性的团体联合政策运用于特定的区域共同体中。欧盟和其它区域性机构对成员国内部特定地区的协作支援便是国际性区域政策实施的典范。作为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区域合作机制能够在积极主动的互动交流中解决区域矛盾, 合理弥补政策匮乏导致的经济效率低下。提高地方加入跨境合作开发中的积极性可以巩固特定区域面对并处理全球经济发展风险的实力。地方政府在重点落实国家政策的前提下要更大程度地对本地区公众的利益诉求给予关注。此外, 基于地方之间愈发显现出的经济利益交换关系, 区域政策应当从整体出发统筹各方的利益关系。伴随着广西、云南等地区对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加入, 新疆等地区对中哈边境合作的参与, 地方政府参与跨境区域合作趋势愈发显著。大陆先后与港澳签订《关于大陆港澳更紧密经贸安排》, 该安排作为“一国两制”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延伸, 对国家和区域范围内的政策调解、产业转移、资源重组等方面起到了示范作用, 同时积累了地方性的经验, 推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的稳步有效运行。

摘要: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也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政策。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的确立, 区域协调发展被赋予了经济与社会聚合、区域竞争力、区域利益协调及可持续发展等新的时代意义与内涵, 由此也推动了区域政策不断创新的过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之一是建立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在分别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体系与区域政策基本框架体系的基础上, 针对我国区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区域政策创新的相关想法建议。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区域政策理论,区域政策创新

参考文献

[1]朱成亮, 岳宏志.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区域分解[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4 (1) :40-51.

[2]杨小军.建国60年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及基本经验[J].现代经济探讨, 2010 (2) :8-11.

[3]周绍杰, 王有强, 殷存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功能界定与机制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25 (2) :141-148.

[4]安树伟, 肖金成, 吉新峰.“十二五”时期我国区域政策调整研究[J].发展研究, 2010 (7) :12-15.

山西区域协调发展 篇9

( 一) 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突出。当前我国的各项改革正处于爬坡过坎儿的关键时期, 民主法治有了很大的进步, 但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依然存在。党内依旧存在着党不管党、以及“四风”和腐败等问题, 这些都对我们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产生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 二) 经济与资源环境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矛盾严峻。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 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板。2014 年的APEC会议期间,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 河北省关掉了40%的钢厂、60% 的水泥厂和煤窑, 当时网上、微信圈里到处都是难得一见的蓝天图片。所以要使这种APEC蓝成为新常态, 就必须彻底解决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问题。在“群众最关注问题”的问卷调查中, 环境治理问题已经超过了腐败问题, 排在大家最关注问题的第一位。

( 三) 经济结构内部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亟待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短板突出, 全国还有2. 5 亿城镇外来常住人口, 他们在城市建设中贡献很大却没有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我国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很多等等。所有这些, 都要求我们不断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 四) 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凸显。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区域之间经济社会发展差距不断扩大, 全面消除贫困的任务极其艰巨, 截至2014 年底, 全国还有农村贫困人口7, 017 万, 可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解决农村贫困这一难点问题。

( 五) 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日益加深。说到发展不平衡问题, 例如北京是全球最现代化的城市之一, 可在北京周边200 公里范围内就有一些国家级贫困县。我国高收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 ( GDP) 与低收入地区GDP的比值为5 至6 倍, 而发达国家普遍标准为2 至3 倍, 可以说我国区域发展极不平衡。

( 六)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平衡不协调形势严峻。我国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不够同步, 对民众的文化培育、共同价值观的塑造、国民素质教育等软实力的建设不够重视, 出现“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不平衡发展状态。

二、坚持协调发展, 形成平衡发展结构的对策建议

( 一) 区域协调发展。

1. 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由于传统观念和老体制因素的束缚, 我国生产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还存在不少限制, 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 解决生产要素流动的局限性问题。一方面, 解决人口跨区域转移的瓶颈问题。中西部农村人口转移到东部城市就业, 由于长期不能享受到完全的同等市民待遇, 应当获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很难获得, 因此必须解决好这部分人面临的问题。另一方面, 要为东部的资本、技术和人才进入中西部创造好的条件。打破地区垄断, 进一步加强全国市场的统一, 促进生产力布局的优化。

2. 培育若干带动区域协同发展的增长极。一是必须尊重产业集聚自身规律。利用产业集聚的带动扩散作用, 形成各种特色产业区域。二是重点推进实施一带一路, 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 构建连接东中西, 贯通南北方的开放式的区域开发格局。三是切实解决地区间发展水平差异大, 区域之间市场割裂, 产业趋同以及无序竞争, 重复建设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要建立统一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四是进一步扩大沿海, 沿江, 沿边地区的对外开放。

3. 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一是进一步强化财政调节地区差别的功能,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重点要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和人口状况恶化地区的转移支付。二是强化政策性金融支撑, 加大三大政策性银行对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支持力度。三是加快建立全国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要加紧实现社会保障体系在全国实行统一的制度规定。

( 二)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

1.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实施居住证制度, 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要落实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居住的农业人口的落户难题,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对城镇常住人口实施全面覆盖。

2. 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同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挂钩机制。一要抓紧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 加大对大量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地区的财政补助和扶持力度, 切实缓解这些城镇因吸纳众多农业转移人口而面临的财政支出压力。二要加强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财政支出成本的科学测算。

3. 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第一, 加强城镇棚户区改造。要做好土地征收、补偿安置等前期工作, 缩短安置周期。第二, 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确保改造后的住房符合建设及安全标准, 同时要强化对农房风貌的引导以及管理。第三, 积极完善棚改区的配套基础设施。

4. 维护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确保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 在保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这三条底线的基础上, 审慎稳妥地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 三)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1. 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凝聚共识、汇聚各方力量。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要加快对文化发展改革,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社会诚信建设, 增强公民的国家意识、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倡导科学精神,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2.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 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实施重大文化工程,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产业体系以及文化市场体系, 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更加成熟和稳固。

3. 扶持优秀文化作品创作产生, 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要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 创新中华文化对外传播方式, 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 能和国际交流的对外话语体系。通过对外文化交流方式的创新, 努力提高在国际文化中的市场占有率。

( 四) 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1. 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率的军民融合发展格局。一要坚持全要素融合, 促进信息、技术、人才、资本、设施、服务等要素军地双向流动以及渗透兼容。二要坚持高效益融合, 坚持国家主导、市场运作手段, 鼓励多元力量和更多优质资源参与到国防建设中来, 实现经济效益、国防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一是加强军队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 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同时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二是加强各方向、各领域的军事斗争准备。努力构建与使命任务和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力量体系, 增强以网络信息体系为基础的联合作战能力。

山西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协调分析 篇10

物流业是一个新兴的、发展潜力巨大的产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物流业的超前或滞后发展是有一个度的,超过一定的度,就会影响区域经济的顺利发展。山西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近年来,山西省煤炭产业和钢铁产业发展迅速,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山西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有的物流产业是否能完全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否需要对物流产业重点投资,让其加速发展以更好地满足山西经济发展的要求,诸如此类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有研究认为,山西省的物流产业近5年来发展迅速,强大的物流产业对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乃至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如张越[1](2005)提出,山西省物流业发展快速,对经济产生了促进的作用。两者处于和谐的发展关系。但也有研究认为,山西省的物流产业还远不能适应山西煤炭产业与制造业等经济发展的要求,存在明显的滞后现象,敬春菊[2](2012)指出山西省物流业物流形态还比较落后,服务项目单一,仅停留在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上,与工业、制造业的关联度低。由于在山西省的“十二五规划”中,山西省的经济发展对物流产业提出了作为第三方物流业建立综合物流枢纽等方面更高的要求,很明显,当前的物流产业并不能满足山西经济发展的要求,处于明显的滞后阶段,由此判断两者近期的发展关系处于十分不和谐的状态。

学者对山西省物流业与经济发展关系是否协调的判断存在不同的论点,山西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究竟属于哪一类需要给予明确的回答,否则误判两者的协调性会对山西省经济发展、物流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想对此问题展开探讨,本文欲以统计年鉴1980年到2011年山西物流业与经济发展数据,用协整、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方法,从物流市场的供给与需求角度,探讨物流与经济之间的协同关系,找出研判两者协调程度的依据,为山西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提出提供参考。

许多学者致力于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毛小清[3](2000)认为,物流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王俊(2000)揭示了中国物流业对经济增长有促进关系。杨志梁、张雷、程晓凌(2009)利用中国各省1991~2007年物流发展水平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度数据,对在中国东中西部物流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3个区域的物流与经济增长均存在协整关系,东部地区两个变量存在双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中、西部地区两个变量仅存在物流对经济增长单向的Granger原因。谭清美等[4](2000)研究认为江苏省物流能力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36.77%。

历史研究中多基于国家层面的物流与经济的关系分析,关于具体省份的物流经济关系分析较少,有也只是停留在发达地区的研究;或研究只为GDP与物流的一元回归、单一方向的因果关系分析,缺少双向的、相互促进的因果关系分析。以往研究缺少山西省经济发展与物流产业关系的研究,也缺少对山西物流业发展的定量的研究。许多论文也只是从定性的角度研究了山西省物流业的发展。例如李峰[5](2008年)研究了山西省物流业发展的几大现状与模式,然后根据现状与发展战略,提出了适合山西省物流的发展模式。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定量的研究山西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并从物流市场及供给需求角度来分析协调与否。

本文利用定量的方法对山西省的物流与经济关系做格兰杰因果分析。定量体现在通过历年来山西省货运周转量、运输线路长度以及经济指标的数值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而对区域物流与经济协调关系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法可以找出物流与经济双向的因果关系,即经济的前期的发展对近期的物流变化是否有影响,物流的前期的发展是否对经济的变化有影响。看二者是否处于一个相互促进的发展状态,如相互促进则二者协调发展,如二者有一项滞后,则二者处于不协调的发展状态。所以格兰杰因果法可以找出一个时间上的递进因果关系。

本文通过实证检验得出:山西省物流需求和经济发展是双向的因果关系,山西省物流供给不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发展不是物流供给的格兰杰原因。即表明山西省的物流需求的增加给山西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派生需求物流需求的发展。山西省的物流供给滞后,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山西省的物流市场与经济发展不协调。

2 实证模型、变量与数据

(1)指标选定。物流需求用货物运输量和货运周转量作为统计指标。经本文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得出货物运输量对货运周转量产生影响,二者具有重叠性,所以在分析物流需求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我们只选定一个货运周转量(每公里公吨)作为指标,记做x1。

物流供给:考虑山西省的铁路、公路运输发达,周边水域缺少,航运货物量小的现状,山西供给网络运输线选定铁路、公路两个指标来作为网络运输线(公里)。网络运输线记做铁路、公路运输线的加总,网络运输线记做x2。

山西省经济发展指标选取山西省地区生产总值GDP,GDP已剔除价格影响,选取GDP指数记为y。

本文的数据均根据1980~2010年的山西省统计年鉴整理得出。

相关数据处理用excel,Eviews3.1软件。

(2)协整检验。运用传统计量经济学建立模型时,如果序列不平稳而很有可能产生“伪回归”,得到不正确的结论,本文利用协整来检验物流供给与经济发展关系、物流需求与经济发展关系。协整关系是反映非平稳的单整序列之间存在的一种长期稳定关系。即若2个(或2个以上)的时间序列变量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某种线性组合却表现出平稳性,则这些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即协整关系。如检验的数据是非平稳(即存在单位根),但各个序列是同阶单整的,则可以运用协整检验。

(3)格兰杰因果关系[6]。格兰杰因果关系的计量学定义是“预判断x是否引起y,则判定y的当前值在多大程度上可以由y的过去值来解释,然后考察加入x的滞后值是否改善y的解释程度。如果x的滞后值可以改善y的解释程度,则认为x是y的格兰杰原因”。从统计学角度来看,即是x的滞后项在统计意义上显著。如果一个变量是另一个变量的原因,则它必须是在时间上领先于结果变量,所以格兰杰因果关系是一种时间序列意义上因果关系。

3 实证结果及分析

(1)单位根检验。在协整检验之前进行单位根检验,确定所研究序列的平稳性。用ADF检验法,分析x1、x2、y各序列均是非平稳的,对这3个序列各作一阶差分以后,Dx1、Dx2、Dy达到平稳。由Eviews软件输出ADF检验值,经Excel表整理如下:

(2)协整检验。由单位根检验得出物流需求、物流供给、经济发展都是一阶差分平稳,所以可进行协整分析。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y与x1、x2作简单回归,回归后出现模型的残差序列resids后,对残差resids作折线图,观察残差序列是否平稳,后用单位根检验法作平稳性检验,得残差序列的ADF检验值,检验的t统计量的值为-4.964565,小于0.01、0.05、0.1显著水平下的临界值-3.6661、-2.9627、-2.6200,所以拒绝原假设,则残差序列平稳,y与x1、x2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多元回归不会造成伪回归。可以对3者进行多元回归。

(3)格兰杰因果分析。本文运用格兰杰因果关系分析山西省的物流供给、物流需求、经济发展三者谁是谁的格兰杰原因,即物流供给、物流需求是否可以有效地解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否推动了物流供给、需求的增加。探讨物流供给、物流需求与经济发展三者发展是否协调一致。

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X1、X2、Y的格兰杰原因。因X1、X2、Y原序列都是非平稳的,格兰杰因果分析的前提是序列平稳,则不能直接运用原序列进行检验。因上述单位根检验得:X1、X2、Y的一阶差分均是平稳的。所以用平稳的一阶差分序列来代替原序列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不影响序列的因果关系。在该格兰杰因果分析中,分析滞后两期的格兰杰原因。即滞后两期的X对Y的影响或滞后两期的Y对X的影响。

检验结果分析:表2中,在Dx1不能格兰杰引起Dy的假设下,P值为0.00167<显著水平0.05,在小概率原理下,拒绝了原假设,所以Dx1是Dy的格兰杰原因。在DY不能格兰杰引起Dx1的假设中P值为0.00037<显著水平0.05,在小概率原理下,拒绝了原假设,所以Dy是Dx1的格兰杰原因。

表3的两个假设中,P值均大于显著水平0.05、0.1,接受原假设。

4 结论与建议

(1)山西省经济发展不是物流供给的格兰杰原因。滞后两期的经济发展指标不是物流供给指标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近几年的经济发展没有引起物流供给的有效变化。说明在山西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条件下,物流供给并没有提高,没有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山西省对物流产业的投资不足。

(2)山西省物流供给不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山西省现有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发展不平衡,说明在现有的物流需求下,物流供给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虽然物流供给有提高,但是现代化程度还比较低,物流网络线路只从量上有了很大提高,但质的提高还是有限,故对经济影响不大。另一方面也说明,用物流网络线即运输线路的长度作为物流供给的衡量指标有一定的缺陷,不能很好地表示出物流供给的变化,应该探索更好的物流供给指标。

(3)山西省经济发展是物流需求的格兰杰原因。经济发展带动了现在物流业需求的变化,即物流需求增加。山西省经济发达了,省内的消费能力提高,购买、投资能力提高,加大了对物品的需求,派生出的物流需求也增加。

(4)山西省物流需求是经济发展的格兰杰原因。物流需求增加促进了经济发展。对山西省的物流需求增加了货物运转量,即增加了对山西省货物的需求,比如对煤的需求,山西省的煤大部分是向外省、国外销售。促进了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由上得出:近年来,山西省的物流需求增加了,物流供给不足;物流市场未达到均衡状态;山西省物流产业与经济发展处于不协调状态;物流供给未能达到经济的发展要求;物流业滞后于经济的快速发展。

根据上述提出的山西省经济与物流发展的不协调状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加快山西省物流产业的发展,达到山西省经济与物流相互促进发展。

第一,山西省在发展物流产业时,要注重物流需求与物流供给的协同发展,只有二者契合的很好,才能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需求与供给如果出现差距,就会抑制物流业的发展,阻碍经济的发展。第二,在山西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在物流供给方面加大投入,提高物流运输体系、能力。建立合理的公路、铁路、水路运输线路。不仅要从量上更要从质上提高供给能力,在物流基础设施完善的同时,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开发物流商务电子业务。在物流产业中引入物联网,技术创新推动物流市场快速发展。第三,加大人员培训的投资力度,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提高物流业服务水平能力,提高物流企业软实力。物流业属于第三产业,人员素质在物流产业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四,开发第三方物流,将企业里的物流部门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物流企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等一系列业务,单独的物流部门会更好地分配物流配送与线路,并跨区域合作,形成区域物流的一体化,减少物流成本,节约资源。

参考文献

[1]张越.依托物流业发展带动山西经济的探讨[J].经济问题,2005(9):77-80.

[2]敬春菊.现代物流业与其相关产业灰色关联度研究——基于山西省的实证分析[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2,40(4):47-51.

[3]毛小清.物流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山东省的实证分析[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4]谭清美,冯凌云,葛云.物流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贡献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3(8):22-24.

[5]李峰.物流业发展模式研究——以山西为例[J].生产力研究,2008(16):65-67.

[6]杨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多元推广及应用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上一篇:上肢功能下一篇:小麦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