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体育学

2024-05-06

师范学院体育学(精选十篇)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1

1、走出思想认识误区,树立现代体育人才观

我们要做的是,结合21世纪高等教育的实际,从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更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正确处理好业务素质培养和文化素质的关系。即由单专业培养、应试教育为主的传统观念,向以综合素质教育为中心的观念转变。我们需要的体育教育人才应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世界优秀学术思想素养、自然科学素养;有具体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评价、批评地吸收我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学术思想精华的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创新能力。这种人才既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又在体育专业方面有较深人的研究既有高度的科学素养,又有深厚的人文素养。

2、抓好教学环节,完善教学模式

我们还要精心构建适应素质教育新的体育课程体系,即目标的科学化,教学内容的多样化,课内外活动的一体化。课程目标是课程体系的核心,并贯穿其始终。而课程目标的核心是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即提高身体健康素质、身体运动素质及社会人文素质。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与课内外活动的一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行动保障。

3、努力提高体育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

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会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起到促进作用。教师的个性风采对学生个性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学内容能否跟上时代的步伐,教学质量是否提高,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和责任感。“严师出高徒”,教师能够在思想和学业上严格要求学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努力完成教书育人的双重责任,这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可靠保证。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高校体育院系的教师要有深厚、扎实的人文知识底蕴,能在教书育人的同时,更好地拓展思路,迸发创造性灵感,在教学实践中把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取得教学和科研双重成果。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人文环境

体育专业学生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在于:一是可以增强他们对人文社会科学的兴趣,促进自身的思想观点、心理素质、价值取向及思维方式的改变。二是可以弥补他们人文学科课堂教育的不足。三是是丰富其内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园文化活动,既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又促进学科专业的深化,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为学校创造出一种和谐向上、健康文明的环境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

5、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参加各种社会服务和社会访谈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历史、关心社会,这是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不仅要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即培养其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和解决问题能力,还表现出更加鲜明的社会性。因此,要重视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观校内外的人文景点、历史博物馆、自然科学博物馆,参加社会调查、访谈等活动,参与社会服务工作,使其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行为修养。我院及我系应该根据我院系的实际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途径与方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完善总结,将加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文化素养教育工作逐步引向深人。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人文素养进行调查,得出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现状,经调查发现,该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同时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分析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对策,希望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提高体育人文素养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舞蹈学,体育,现代体育

参考文献

[1]韩凤月,黄晓华,张孝平.体育院系素质教育的反思[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

[2]徐新红.体育高等教育中的人文教育[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9,(6).

[3]戴美仙,陈飞飞,王雁玲.对体育大学生进行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重要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02).

首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学 篇2

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是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活 研究的主要目的 :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主要任务: 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B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C实现了训练学理论原有层次之间的有机过渡。

运动员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B对手在比赛中表现的竞技水平C比赛结果的评定行为。

: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运动智能以及心理能力所构成,并终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中。运动能力:人体从事体育活动的能力。

运动水平:运动在训练过程中所达到的竞技能力的水平称做训练水平,反映着训练中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发展程度。

a为运动训练过程确定一个客观、准备的出发点。B对训练工作效果及时的检查评价。C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重要前提。运动成绩诊断、竞技能力诊断、训练负荷诊断。

a有效地激发运动训练活动主体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B制定训练计划的重要依据。训练目标包括: 运动成绩指标、竞技能力指标、运动负荷指标。

8.训练规律:是运动训练系统内部各构成因素之间,以及它们与系统外部各相关因素之间在结构与功能上的本质联系和发展的必然趋势。训练规律中带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又称训练原理。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运动训练活动客观规律的反映,对运动训练实践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负荷原则、区别对待原则、直观教练原则、适时恢复原则。

10.竞技需要 原则 即指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及运动成绩的需要,从实战出发科学安排训练的阶段划分及训练的内容、方法、手段和负荷等因素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 a训练目标对训练活动的重要导向作用。B专项竞技需要的特异性。C现代训练的专项化发展趋向。a要围绕运动训练的基本目标,全面安排好训练和比赛。B正确分析专项竞技能力的结构特点。C按照竞技的需要确定负荷内容和手段。D注意负荷内容的合理结构。

是指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激发运动员主动从事艰苦训练的动机和行为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 a成功动机是运动参训的重要原动力b竞技训练的长期性和艰苦性要求不断地激励运动员的参训动机。训练学要点: a加强训练目的性教育和正确价值观教育B满足运动员的合理的需要C发挥运动员参与训练和比赛的兴趣D发挥运动员在训练工作中的主体作用E注意教练员的榜样作用f注意正确地运用动力。

是指要求对运动训练活动实施有效控制的训练原则 :a运动训练过程的多变性要求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b现代控制论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理论基础c训练信息是实施有效训练控制的必备条件 训练学要点:a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b高度重视训练计划进行必要的修正和调整c及时对训练计划在实践中变更的原因,期望及方法的最大流表。

是指持续地、循序渐进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a人体生物适应的长期性。B训练效应的不稳定性。C人体生物适应的阶段性。训练学要点:A保持训练的系统性(a健全多级训练体制。b建立和强化正确的训练动机。c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d提供有力的社会保证。)B按阶段性特点组织训练过程。

是指周期性地组织训练过程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A物质运动周期性的普遍规律。B人体竞技能力变化的周期性特征。C适宜比赛条件出现的周期性特征训练学要点:a掌握各种周期的序列结构。B选择适宜的周期类型。C处理好决定训练周期时间的固定因素与变异因素的关系。D注意周期之间的衔接。

。A基本训练周:通过负荷的改变引起新的生物适应现象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B赛前训练周:使运动员的机体适应比赛的要求和条件把各种竞技能力集中到专项上去。C比赛周:为运动员在各方面培养理想的竞技状态直接的准备和最后的调整,并参加比赛力求实现预期目标。D恢复周:消除运动员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疲劳,促进适量恢复的出现,准备投入新的训练。

是指根据运动员的现实可能和人体机能的训练适宜规律,以及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在训练中给予相应量度的负荷,以取得理想训练效果的原则 科学基础:a适宜训练负荷下机体的生物适应现象b过渡负荷下机体的劣变现象 训练学要a正确理解负荷的构成(负荷量的评价指标,负荷强度的评价指标B渐进式地增加负荷量度(直线式阶梯式、波浪式、跳跃式C科学地探求负荷量度的临界只D建立科学的诊断系统E正确处理负荷与恢复的关系。

是指对于不同专项不同运动员或不同的训练状态,不同训练任务及不同的训练条件,都应有区别地组织安排各自相应的训练过程,选择相应的训练内容,给予相应训练负荷的训练原则。科学基础: a运动专项竞技需要的多样性。B运动员个人特点的多样性c运动训练特点的多变性。训练学要点: a贯穿区别对待原则所需注意的因素(运动专项、训练对象、训练条件)b正确处理训练中共性与个性的关系c教练员要及时准确掌握运动员的具体情况

是指在运动训练中运用多种直观手段,通过运动员的视觉器官,激发活跃的形象思维,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培养运动员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训练原则 科学基础a认识过程的普遍规律b动作技能形成原理 训练学要点a应高度重视直观教练原则运用B注意应用科学技术新成果C注意直观教练与积极思维有机结合指及时消除运动员在训练中所产生的疲劳并通过生物适应过程产生超量恢复提高机体能力的训原则 科学基础:a人体机能能力和能量储备的超量恢复机制。B调节时机的把握对训练效果的重要影响。训练学要点:a准确判别疲劳的程度(自我感觉,外部观察,生理测试、心理测试)b积极采取加速机体恢复的适宜措施。(训练学恢复手段、医学生物学恢复手段、营养学恢复手段、心理学恢复手段)

是运动训练活动中,方法的功能和特点,有助于顺利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训练任务,有助于有效地控制能力的发展进程,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项目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基本结构a练习动作及其组合方式b运动负荷及其变化方式c过程安排及其变化方式d信息媒体及其传递方式e外部条件及其变化方式。分类: A整体控制方法(模式训练法、程序训练法)B具体操作方法(完整训练法,分解训练法,持续训练法,间歇训练法,重复训练法,变换训练法,循环训练法,比赛训练法)

是指在运动训练过程中,以提高某一竞技运动能力,完成某一具体的训练任务所采用的身体练习。作用: 科学地认识和应用不同训练手段的功效和特点,有助于科学地完成运动训练过程不同时期的具体训练任务。有助于科学地提高不同运动项目运动员的各类竞技能力。动作结构:基本结构:A动作特征-力的支点、力的大小、力的方向。B动作构成-姿势、轨迹、时间、速度、速率、力量、节奏C动作过程-动作开始、动作进行、动作结束。分类:依练习目的(发展体能的训练手段、改进技术的训练手段、提高战术能力的训练手段、改善心理状态的训练手段);依训练手段的效果对专项能力的影响(一般训练手段专项训练手段)依在训练活动中的应用价值(基本训练手段、辅助训练手段)动作结构(单一动作结构-周期性、混合性;多元动作结构-固定性、变异性)

22.模式训练法:是一种按具有高度代表性的规范式目标模型的要求组织和把握运动训练过程的控制性方法。

a解析影响运动竞技水平的各种因素。B获取各影响因素的指标参数。C建立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因素结构模型d以因素结构模型的评价标准数值为评定标准对运动员竞技水平变化的结构状态进行阶段性检查评定。E将检查评定的结果反馈于运动训练过程的各个环节,以找出产生偏离状态的原因。F对运动训练过程相应环节的组织实施发出调节指令。G改进训练工作,使训练的阶段结果不断逼近模式目标。模式训练法组成: 由训练的目标模型、检查手段、评定标准、和训练方法四种构件组成。特点: 具有信息化特点、具体定量化特点。应用过程: 教练员指导-训练模型、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检测信息-评定结果-调控信息-教练员指导,将多种训练内容有序且逻辑性地编制成训练程序,按照预定程序组织训练活动,对训练过程实施科学控制的方法.基本结构: 训练程序,检查手段,评定标准,训练方法。基本特点:系统化特点,定性化特点,程序化特点应用过程:训练程序,训练手段-运动员训练-评定标准-教练员指导―训练程序、训练手段。

是指完整的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过程合理分成若干环节或部分然后按环节或部分分别进行训练的方法。单纯训练法: 首先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学习。掌握各个部分或环节内容,再综合各部分进行整体学习。特点:分解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相对复杂;分解后的各个部分可以独立训练。

: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合成起来训练;掌握后两部分后,再训练第三部分;掌握后将三部分合起来训练。

顺进分解训练法 :需要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第一部分,掌握后再训练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掌握后,再将三部分一起训练;如此步步前进,直至完整掌握技术或战术。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大体一致;后一步骤的练习内容包括前一部分的内容。逆进分解训练法:需将应用时把训练内容分成若干部分,先训练最后一部分;逐次增加训练内容到最前一部分,如此进行直至掌握完整的技术或战术。特点:训练内容的进程与技术动作,战术配合过程的顺序恰恰相反;多运用于最后一环节为关键环节的技术和战术

是指从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开始到结束,不分部分和环节,完整地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作用 便于运动员完整地掌握技术动作或技术配合;保持技术动作或战术配合的完整结构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可用于单一动作训练。多元动作训练,个人成套动作的训练。集体配合动作的训练。

27.重复训练法:是指多次重复同一练习。两次(组)练习之间安排相对充分休息的练习方法。作用: 有利于运动员掌握和巩固技术动作。有利于运动员发展和提高身体素质。

是指对多次练习时的间歇时间 严格规定,使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作用: 通过严格的间歇训练过程,可使运动员的心脏功能得到明显增强;通过调节运动负荷强度,可使机体各机能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配合的适应性变化,通过不同类型的间歇训练,可使糖酵解代谢供能能力或磷酸盐与糖酵解混合代谢的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混合供能能力或有氧代谢供能能力得以有效的发展和提高;通过严格控制间歇时间,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

是指负荷强度较低,负荷时间较长,无间断地连续进行练习的训练方法。

作用: 主要用于发展一般耐力素质,有助于完善负荷强度不高但过程细腻的技术动作,可使机体运动机能在较长时间的负荷刺激下产生稳定的适应,内脏器官产生适应性的变化;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以及该供能状态下有氧运动的强度;可为进一步提高无氧代谢能力及无氧工作强度奠定坚实基础。

是指变换运动负荷,练习内容、练习形式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趣味性、适应性及应变能力的训练方法。――结构因素根据实际比赛过程的复杂性,对抗程度的激烈性,运动技术的变异性,运动技术的变化性,运动能力的多样性,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提出的。

作用: 通过变换运动负荷,可使机体产生与有关运动项目相匹配的适应性变化。从而提高承受专项比赛时不同运动负荷的能力。通过变换练习内容,可使运动员不同运动素质,运动技术和运动战术得到系统的训练和协调的发展,从而使之具有更接近实际比赛需要的多种运动能力和实际应用的应变能力。

是指根据训练的具体任务,将练习手段设置为若干练习站,运动员按照既定顺序和路线,依次完成每站的训练方法。――结构因素:每站的练习内容,每站的练习负荷,练习站的安排顺序,练习站之间的间歇,每遍循环之间的间歇,练习的站数与循环练习的组数。

可有效地提高不同层次水平的运动员的训练情绪和积极性;可以合理地增大运动训练过程的练习密度;可以随时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制宜地加以调整,做到区别对待;可以防止局部负担过重,延缓疲劳产生,并有利于全面身体训练。循环重复训练(循环过程-间歇且充分;负荷强度-最大;负荷性质-速度、爆发力;供能系统-以磷酸代谢系统供能为主。)、循环间歇训练(间歇不充分;次大;速度耐力、力量大小;以糖酵解代谢系统供能为主)、循环持续训练(基本无间歇;较小;耐力;以有氧代谢系统供能为主。)三种供能系统的组织形式:流水式、轮换式、分配式。

质与代谢系统的训练融合为一体,使之共同提高;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的磷酸盐系统的储备和供能能力;提高该类运动项目运动员有关肌群的收缩速度和爆发力。循环间歇训练法的目的:有效地提高该类项目运动负荷糖酵解系统及其与有氧代谢系统混合供能;有效地提高该供能状态下的速度耐力及力量耐力。循环持续训练法的作用: 可提高运动员持久的对抗能力,运动技术的稳定能力以及技术之间的衔接能力;可提高运动员攻防技术的转换能力,疲劳状态下连续作战的能力以及有氧工作强度,可提高有氧代谢系统供能能力,有氧工作强度以及有氧代谢供能状态下的力量耐力。

是指在近似、模拟或真实。严格的比赛条件下,按比赛的规定和方式进行训练的方法。

练习、拉测功仪练习)局部周期性练习(快速挥臂练习、卧推杠铃练习、拉橡皮待练习)》

混合性多元练习手段 是指将几种单一结构的动作混合进行的身体练习。分类(全身混合型练习:跳动跨跳练习、助跑掷枪练习、助跑扣球练习;局部混合型练习;助跑掷球练习、助跑起跳练习、摆浪收腹练习)

是将各种练习依固定行式组合的身体练习。举例:有氧健身操、各种自选拳练习、各种协调性练习、:各种格斗性对抗练习、同场性对抗练习、隔网性对抗练习;局部变异组合练习:进攻战术配合练习、防守战术配合练习)

指运动员机体的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部分。(身体形态、机能、素质三要素)a良好的体能训练是技战术训练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B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承受大负荷训练和高强度比赛的基础。C良好的体能训练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保持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的基础d良好的体能训

练有助于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分类;一般体能训练、专项体能训练。

体能训练的基本要求;A合理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B体能训练应于技术、战术、心理和智能训练有机结合,选择体能训练手段应力求与专项技术动作形式和生物学特征相近似。C体能训练在整个训练中所占的比重,以及一般体能训练和专项体能训练的比例的确定,要因时因项因人而异。D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是运动素质训练。E在训练中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对身体训练重要意义的认识,培养他们具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是指人体外部的性状特征 一定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相应的生长发育水平,机能水平和竞技能力水平b不同项目对身体形态的要求是不同的c不同的身体形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运动素质的发展。

训练的方法:a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b专项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c手持轻器械训练法d舞蹈训练法。训练的基本要求a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b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c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d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外部阻力、内部阻力)最大力量是指肌肉通过最大随意收缩克服阻力时所表现出来的最高力量。相对力量是指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 是指肌肉快速发挥力量的能力,是力量与速度的有机结合。爆发力 是快速力量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指张力已经开始增加的以最快的速度克服阻力的能力。力量耐力 是指肌肉长时间克服阻力的能力。

:静态测定、动态测定:最理想的测定是测定肌肉等动练习的最大力量值。

动力性等张收缩训练b静力性等长收缩。C等动收缩训练d超等长收缩训练e循环训练法。主要手段: A负重抗阻练习B对抗性练习C克服弹性物体练习D利用力量训练器械练习E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F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G电刺激。基本要求;A注意不同肌群的对应发展B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C处理好负荷与恢复的关系D注意激发练习的兴趣E儿童少年力量训练应注意的事项。

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

动作速度: 是指人体或人体的某一部分快速完成某一动作的能力。位移速度 是指人体在特定方向上位移的速度。

41.反应速度训练注意问题:A反应速度由神经反射通路的传导速度所决定,基本属性纯生理过程,不受其他因素影响,通过训练可是运动员潜力在方应速度能力表现出现并稳定下来B要求运动员的注意力集中C反应速度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对信号应答反应的动作熟练程度。

反应速度常用的方法手段: 信号刺激法、运动感觉法、移动目标的练习、选择性联练习。

A提高动作速度应与掌握和保持正确的技术动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B专门性的动作速度训练与专项比赛动作要求一至C在使用反复做某一动作为手段发展运动员的动作速度时,应合理地变换练习速度D动作速度训练中,练习的持续时间一般不宜过长E练习与练习之间的间歇是由练习的强度所决定的,练习的强度大,需要间歇时间就应长些。

提高动作速度常用方法手段:A利用外界阻力控制运动员的动作速度B减少外界自然条件的阻力C利用动作加速或利用器械重量的变化而获得的后效作用发展动作速度D借助信号刺激提高动作速度E缩小完成练习的空间和时间界限

43.提高移动速度的两个基本途径。一是力量训练,使运动员力量增长,进而提高速度;二是反复进行专项练习。常用的方法和手段: A发展最高移动速度每次练习的持续时间不能过长,应以使每次练习均以高能磷酸原代谢的主要供能途径,一般讲应保持在20秒内。B各种爆发力练习C高效率的专门性练习D利用特定的场地器材进行加速练习。

速度素质训练结合运动员所从事的专项运动进行。B速度素质训练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情绪饱满运动欲望强的情况下进行,一般应在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C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用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称速度障碍。E儿少速度训练注意事项:掌握儿少速度自然增长的趋势,以便科学地安排速度训练;进行速度训练周时,要十分重视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

由于技能动作定型的形成运动员技术动作的空间时间特征都趋于稳定;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运动员神经过程灵活性的改进和肌肉收缩,所需能力的提供会遇到最大的困难,而运动员向前移动所需克服的阻力也更大。主观原因是:过早地片面发展绝对速度;基础训练不够;技术动作不合理;训练手段单调片面,引不起新异刺激;负荷过渡,恢复不好等。可采用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克服。

是指有机体坚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分肌肉耐力、心血管耐力)A持续法:a负荷强度145-170次/分b负荷数量不少于20分。c工方式:作匀速持续150次/分1小时以上――越野赛1.5-2小时――变速跑130-145次/分到170-180次/分持续半小时――法特莱克跑。B间歇训练法――负荷强度170-180次/分――负荷量持续工作不超过两分钟――间歇时间,恢复到120次/分――休息方式,积极休息――练习的持续时间,半小时以上C循环练习。极限负荷1/3,作用于心血管耐力。D游戏,140-150次/分。20分种以上。采用持续1:--负荷强度80%-90%,时间1-2分钟,300米-800米跑。重复次数不必过多。间歇: 距离长强度大,间歇长。距离短,强度小间歇短。祖间歇长于组内间歇。

A各种形式的长时间跑。B长时间进行的其他周期性运动。C长时间重复做某一非周期性运动。D反复做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坚持较长时间的抗小阻力的练习。E循环练习。

耐力训练的基本要求: A重视运动员呼吸能力的培养。B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C儿童耐力训练的注意事项。(耐力自然发展趋势、以有氧耐力为主、内容手段是多种多样、基本训练方法为持续训练法,还可采用法特莱克获变速跑)

负荷量的确定A负荷强度:采用自身用力的拉伸法;采用负重练习,不超过拉长肉力量的50%。B练习数量:根据关节的不同特点而定;间歇应安排肌肉放松练习或进行按摩。

拉伸法(动力拉伸;主动拉伸、被动拉伸:静力拉伸:主动拉伸、被动拉伸)。:A发展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相结合。B注意柔韧训练与温度和时间关系。C柔韧性训练应保持经常。D采用多种手段发展柔韧性。E儿童柔韧训练的注意事项(发展儿童柔韧训练较多容易、儿少柔韧性练习,应多用“缓慢式”和“主动”活动、13-16岁,防止过分扭转肌肉骨骼活动,以免造成损伤。16岁后,逐渐加大柔韧性练习的负荷量和负荷强度)。

50.灵敏素质是指在各种突热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宜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衡量标准是运动员在各种复杂变换的条件下能够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应答动作。――发展主要采用变换训练法,强度一般较大,速度较快,练习次数不宜过多,训练时间不宜过长,应有足够休息,一般地讲练习时间与休息时间可为1:3。

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种动作。B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C专门设计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D各种改变方向的追逐性游戏和对信号作出复杂应答的游戏。基本要求 :A灵敏素质要从儿少开始训练。B灵敏训练的安排,一般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运动员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时进行,采用各种手段,清除运动员的恐惧心理或紧张状态,以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A运动技术与体育动作的不可分割性。B运动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性。C运动技术相对稳定与即时应变的统一性。D运动技术的个体差异。

运动技术原理;生物学原理、生理学原理、生物力学原理、心理学原理、社会学原理。

主体因素:a人体结构力学特征b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与协调能力(不同系统,不同部位会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技术动作的能力。是形成运动技术的重要是基础)c感知觉能力d动作技能的储存数量e运动素质的发展水平f运动员个性心理特征.2客体因素:a竞赛规则b技术环境c器材设备与场地

55.选择技术训练方法要求:A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B多层面的综合性。C常用方法与特殊方法相结合。(直观法与语言法、完整法与分解法、想象法与表象法、减难法与加难法)

处理好基本技术与高难技术的关系b处理好特长技术与全面技术的关系c处理好规范化与个体差异的关系d处理好循序渐进和难点先行的关系e处理好合理内部机制与正确外部形态的关系f抓好技术分格的培养g处理好“学习”因素与“训练”因素的关系h改善基本结构,提高技术组合水平。I重视运动技术创新。

是指运动员所掌握的技术“群”中那些对其获取优异成绩有决定意义的、能够展现个人特点或优势使用概率和得分概率相对较高的技术。技术风格 是指某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区别于其他运动员或运动队的技术系统的,较为成熟和定型化了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技术系统是技术风格的内核,技术风格是技术系统的集中的体现。某一技术系统区别于另一技术系统的特征:A系统构成元素不同。B技术结构不同。影响技术风格的因素;A特长技术B运动员的神经类型C种族特征。

58.运动技术评价是指对于运动技术的掌握或完成状态予以描述和评定的活动。

技术评定的任务:在帮助运动员尽快掌握动作,提高技术质量,探寻新技术和论证新技术的可行性及科学性,从而达到促进其运动水平提高的目的。――基本标准:实效性评价和合理型、经济性评价。

:A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B运动学评价与动力学评价C多维测试与综合评价。

竞技战术的构成:.战术观念:指对比赛战术概念,战术价值功效及运用条件等进行认识和思维后产生的观念。战术指导思想:指在战术观念影响下,根据比赛具体情况指出的战术运用的活动准则。战术意识:又称战术素养。指在运动员在比赛中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决定自己战术行为的思维活动过程。战术知识:指关于比赛战术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知识,有经验知识和理论知识两种形式。包括对专项战术运用原则与战术形式,战术的发展趋势,比赛规则对战术运用的制约等方面的了解与把握程度。战术形式:指战术活动中具体相对稳定的形态和结构的行动方式。战术行动:指为达到特定战术目的而采用的动作,动作系列或动作组合。战术的分类――表现特点(阵型战术、体力分配战术、参赛目的战术、心理战术。)――人数(个人战术、小组战术、集体战术)――功防性(功防战术、防守战术、相持战术)――普适性(常用战术、特殊战术)

指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战术的能力,是运动员整体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构成部分。分解与完整训练法B虚拟现实训练法C减难与加难训练法D想象训练法E程序训练法F模拟训练法G实战法。

战术方案制定的考虑的因素:A考虑充分发挥本方各方面的优势B考虑抑制对方的长处,不让对方发挥其优势。

战术任务和具体目标B预测对手的战术意图,包括进攻与防守以及心理等C确定战术原则D 己方的战术行动,包括具体的任务分工等E适应竞赛环境的措施F赛前安排战术训练的安排G对本方方案的保密要求及赛前隐蔽工作H预测比赛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应变措施。制定战术方案的注意事项。A及时收集准确的情报B处理好战略策略和战术决策的关系C考虑竞赛环境的影响D充分利用竞赛规则E计划性与可变性相结合。

把握项目制胜规律。B培养战术意识。C培养战术运用能力。D处理好个人战术行为与集体战术配合的关系。E重视战术组合。F加强战术创新研究。

即指运动员与训练竞赛有关的个性心理特征,以及依训练竞赛的需要把握和调整心理过程的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的常用方法:A意念训练法:是指运动员有意识地,积极地利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运动表象或充分利用想象进行训练的方法。B诱导训练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有效刺激物把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引导到某一事物方向上去的训练方法。可为顺利完成训练与比赛任务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C模拟训练法(实景模拟训练法、想象模拟训练法)是指模拟设置未来比赛中可能出现的条件进行训练。

:心理紧张(表现放松法、自我暗示放松法、阻断思维法、音乐调节法、排尿调节法)、心理胆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情绪消极(激励法、转移法、升华法、暗示法、体验法)、情绪激动(提高运动员的训练程度,丰富运动员的比赛经验、加强自我调节能力训练、提高运动员的动机水平)、心理淡漠(分析比赛情况,正确认识有利条件,制定可行的比赛措施,增强比赛信心,鼓舞斗志;帮助运动员形成崇高的比赛动机端正正确的态度;防止赛前过度训练,使运动员情绪高涨,以饱满的热情参加比赛)、盲目自信(教育运动员认真对待每一次比赛,胜不骄败不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使运动员学会科学,全面的分析问题;赛前,实事求是地分析己彼各方的实力,充分估计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情况,使运动员处于良性的战斗准备状态)注意分散(平时加强培养运动员不为其他念头或事物干扰所分心能力;使运动员对他从事的事业,所实践的活动有强烈的愿望和浓厚的兴趣,这种来自内不的动机会使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养成作事有头有尾,坚持到底的良好习惯;参加比赛时,要引导运动员不要多想比赛结果而把注意力集中在比赛过程上;赛前消除担心,害怕等心理状态,避免情绪波动;做一些视觉守点,听觉守音的练习,以使注意力集中;)心理焦虑:A把思想集中于比赛过程,少考虑比赛的结果B进行积极的想象,采用放松训练的一些方法,消除焦虑情绪C赛前也可以演练一下比赛情形,把思想集中到比赛中去D在完成动作之前可以将整个动作及完成动作时的思想状态按照程序背诵一遍。

和运动比赛能力。训练的基本训练:A提高运动员对学习理论知识和发展运动智能意义的认识,动员他们的积极思维,启发他们参加运动智能训练的自觉性。B运动智能训练在根据对象实际情况,选择内容,确定方法及分量。C运动智能训练应列入训练计划中,在计划中应占有一定比例。D应逐步建立运动智能测定和评价的制度。

67.制定多年训练计划的必要性:a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长期性的要求B运动员竞技能力状态转移阶段性的要求c运动员先天遗传性竞技能力与后天获得竞技能力最佳组合的要求.(先天性-遗传效应;后天性-训练效应、生活效应)在专项提高阶段的训练中达到较高水平之后,会出现竞技水平停止不前,甚至略有下降的现象.主要原因A遗传效应减慢或停滞b运动效应自然减弱c训练不当及环境的不良影响d主观努力下降。

保持处于不同竞技能力发展阶段的球员之间的适宜比例B保持适宜的平均累积配合训练年限C采用全国选拔或组建国家队D选用适宜的队伍更新方式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3

摘 要 在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对体育保健学进行课程改革,通过对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举措与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保健学 应用型人才 课程改革

近年来,为顺应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已发展至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社会对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的新要求。应用型人才是指相对于理论型人才而言的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具体实践能力的人才[1]。为加强黄淮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2014年申请了相关课题,经过课题组一年多的教学实验,对体育保健学教学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有了新的体会和看法。体育保健学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从学生培养的视角,以黄淮学院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为例,对体育保健学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和分析。

一、通过教学研究促进课程发展

(一)体育保健学课程的特点

黄淮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就业能称职、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体育保健学课程是向学生传授保健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途径,它对培养学生操作能力、创新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为学生走上体育教学、大众健身辅导等岗位做足充分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储备,从而更好的满足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教学内容

要培养熟练掌握体育教育方法、健身指导与服务的应用型人才,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无疑是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用得上的知识。现在经过几年的探索,黄淮学院体育系重新修订了2013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大纲。新教学大纲中指出掌握健身指导与服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是学校培养人才的要求之一,删去了一些内容,保留了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医务监督、运动损伤、运动按摩和运动康复五大部分,将医疗体育变为运动康复,原先的医疗体育侧重于医院的康复治疗,运动康复侧重于亚健康人群的运动锻炼。

二、研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工作在确定了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后,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就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方法是为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密切联系、相互作用的双边活动。教学方法是整个教学整体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着教学工作的成败。

(一)案例教学法

体育保健学是运用现代医学保健知识和方法,对运动者进行医学监督,以达到促进身体生长发育,增进身心健康、防治运动性伤病并促进运动能力的提高的重要作用。运动性疾病包括运动型腹痛、晕厥、痉挛等。案例教学可以使学生对某一疾病形成一个生动全面的印象,便于记忆。例如运动中扭伤踝关节后,病理、处理和康复。目前,毕业后大学生就业压力大,用人方希望招到人可以直接用,因此,在教学中使用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文字、图片与音响有机结合在一起,共同参与教学过程。运用多媒体手段实施教学和案例教学一起,多种信息输出方式结合,能够营造更加真實的教学情景。口头和挂图讲解是一种直观、静态的展示,不够生动,像体育保健学这种讲解运动的学科,动态展示效果更好。可以使用图片、动画、录像等载体来体现教学内容,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缓解了课本授课内容多而课时少的矛盾。在运动按摩使用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播放各种按摩手法视频,帮助学生更直观了解按摩技术。

(三)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网上建立课程网站,把各类体育保健学资源共享。学生可以在网上做题和提问。增加技能录像内容,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其他学校优秀教师的慕课、微课等形式的教学体验活动,进而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构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

三、转变教学评价体系

改变学生成绩评价体系,增加期末成绩中实验成绩和课堂表现所占比例。实验成绩占30%,课堂表现占20%。体育保健学这门课程的实践内容较多,比如急救,运动按摩,需要认真学习掌握。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工作进行平衡的一个重要部分。检查和评定成绩,可以督促和鼓励学生复习功课,促进知识的系统化和内化,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课程的掌握程度,使教师获取教学情况的反馈信息,现在体育保健学考核通过评价体系的改变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应用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行体育保健学的课程改革建设,在课程特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方面进行研究,同时积极申请课改课题,以研究促发展,既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也提高了本专业建设水平。

★基金项目:黄淮学院2014年度教育教学改革校级项目。项目编号:2014XJGLX0206。

参考文献:

[1] 梁宏,原松梅,武高辉.美国高校本科生培养模式及其发展趋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2):76-78.

[2] 姚鸿恩.体育保健学(第四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4

近年来, “说课”越来越流行, 已成为教育界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无论是教师资格认证、招教考试还是教师晋职、优质课评选等活动, 通过说课来检测教师的教学水平已成为一种趋势, 体育说课更在其中。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主要为社会培养体育师资, 而学校体育学是其一项主干课程, 是培养体育师资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理论课程, 其教学内容体系必须结合学校体育实践, 适应新课改和素质教育对体育教育提出的要求, 适应现代社会和学校体育发展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郑州大学体育学院将“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学体系实施, 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发展, 提高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与科研能力, 保证了体育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因此, 对此案例进行研究对于促进高校学校体育学教学改革具有很现实的意义。

2、“说课”的概念与来源

“说课”简言之指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口头表述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具体又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即指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或专家讲述自己的教学设计及理论依据, 并听取评说、接受指导, 达到互相交流、集思广益、共同提高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独立教学环节和教学研究活动。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手段, 它最早是由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教研室在1987年提出的。当年6月底, 为了选几位教师参加市“教坛新秀”评比, 在临近期末课程基本结束无法采用传统听课方式遴选的情况下, 该教研室采用了选几节课听听教学设计以代替听课的建议对该区的教师进行了评选。此后, 大家都认为这种方式省时易行, 并能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的业务素质、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 于是借鉴戏剧界导演给演员“说戏”一词, 把这种教研活动取名为“说课”。

1991年7月, 《中国教育报》首次介绍了这次教研活动的经验, 引起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后来, 说课又被纳入比赛、评比与观摩活动等等, 说课逐渐成为了进行公开课, 示范课、观摩课、汇报课等备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近年来, 说课已成为教育界强化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研究模式。

3、“说课”教学的案例

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成聪聪认为把“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材体系, 充分反映了基础体育教育的实际需要, 突出了实用性、应用性, 同时也解决了与基础教育新课程衔接困难的问题。目前这种教研改革已在实践当中, 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在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环节”的课程中, 将“说课”纳入教学中, 给同学们详尽具体地讲述“说课”内容与技巧, 并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进行说课实践, 且最终考核以说课实践为主, 让学生充分体验了不同教材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学生特点等要选择不同的教法, 深刻理解了为什么选择这种教法和运用这种教法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4、“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学体系的作用

4.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体育教学技能

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掌握说课要领, 把握说课原则, 让学生知道“说课”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口述下这节课的流程, 而是在了解体育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动向的基础上, 把握教材内容, 能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展现教学技能。学生通过“说课”训练, 无论是在心智还是教学技能方面都得到了不断的强化, 综合素质和教学技能得到了极大提高。

4.2、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说课”教学, 让学生亲身体验“说课”活动, 通过交流互动, 学生充满了较强的主人翁意识, 比单纯的讲解理论要生动, 学生更乐于接受, 学习积极性大增。同时, 让学生参与“说课”活动, 也给学生制造了一种压力, 促使学生在备课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理论剖析, 认真思考钻研体育课教学中应“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教”, 并能将先进教育教学理念, 应用于“说课”当中, 达到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 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与创新意识。

4.3、促进学生角色转换, 培养学生就业和适应工作的能力

“说课”不仅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 还教会学生教学研究方法。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说课的过程中, 要从教师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计教学方案, 这有利于学生向教师角色的 (下转第94页) (上接第96页) 转换。通过对该校实施“说课”教学以来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调查发现, 掌握体育说课技能对实习、试讲、就业均有直接的关系。“说课”教学, 使学生掌握了说课技巧和方法, 提高了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技能, 为就业和适应工作都打下了良好基础。

4.4、促进了专业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说课”活动中, 由教师对他们“说课”进行点评, 指出课程设计的优点与不足, 然后大家自由发言讨论、相互交流, 这其实也是对教师本身的一种督促。首先教师要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和扎实的体育教学基本功, 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从专业理论层面提升自己, 更要深入了解当前体育教改动态, 结合实践, 认真钻研, 合理安排课程设计, 以深化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5、小结

从案例来看, “说课”教学促进了学生学习体育教育理论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和说课能力, 为未来的准体育老师更快、更好地适应体育教学与课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促进了该校的学校体育学教育教学改革。建议其他高校体育院系将“说课”纳入学校体育学教学体系中实施, 以深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叶瑞华.浅议体育课的“说”[J].福建体育科学, 1999, (8) .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5

一,填空

1从不同实践过程来看,竞技体育包含着?、运动训练、运动竞技比赛和竞技体育管理2 建立项群理论的理论意义之一是:鲜明的概括了同一项群? 的共同规律

3运动员在比赛中所表现的竞技水平是影响运动成绩的?,是最根本的和最重要的原因训练原则是依据运动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而确定的组织运动训练所必需遵循的?,是运动训练客观规律的反映变换训练法是指变换?、?、?以及条件,以提高运动员的能力柔韧性训练的方法基本上是采用?按战术的表现特点分类可将其分为?战术、体力分配战术?战术和心理战术

二 选择

1哪个不是竞技体育形成的动因?

2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体育项目进行分类,排球项目属于?项群按照一个训练周期所包含的时间跨度的不同,可把训练周期划分为?种类型高强性间歇训练负荷强度大,心率多在?次左右依比赛的性质可将比赛训练法分为?种运动素质是体能的?表现力量训练最主要的手段是?哪个不是反应速度训练常用的训练手段速度素质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还是后半部分?

10发展柔韧性素质要与?素质相结合?是指在各种突然变换的条件下,运动员能迅速、准确改变身体运动的空间位置和运动方向、以适应变化着的外环境的能力?即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以下哪个不是影响运动技术发展的主体因素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主要通过?而获得运动员的全程性对年训练通常包括基础训练阶段、专项提高阶段?以及竞技保持阶段16 相对竞技状态的相对稳定性,在训练大周期的时期为?

17?增加负荷方式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对优秀运动员才可采用运动员单位体重所具有的最大力量称为?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耐力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6

关键词:大学生;锻炼态度;分析

本文主要通过对大学生锻炼态度的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发现问题,进而提出改正措施。锻炼态度直接影响人们的锻炼行为,我们可以通过建立正确的锻炼态度,让学生对锻炼有新的认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锻炼和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提高身体素质。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名湖州师范学院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200份,回收率为100%。其中有效问卷200份,问卷有效率为100%。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收集、查阅学院图书馆的CNKI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理论背景和参考资料。

(2)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的目的和内容,采用毛荣建(2003)编制的《体育锻炼态度量表》,包括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主观标准等八个维度。该模型概括了以往社会心理学中态度-行为的定性论述和实验研究,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问卷的发放时间为2014年4月初,共发放问卷200份,总共回收200份,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100%。

(3)数理统计法。收集、整理实地调查获得的资料,采用Windows Excel、SPASS11.5对调查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P >0.05为差异不具有显著性,0.01< 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为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

二、结果与分析

1.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不同性别的锻炼态度比较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男女生的锻炼态度的平均分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P=0.002<0.01)。这说明男女生对于锻炼得态度普遍还是积极的,只是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会表现得更明显些。在八个维度中,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的性别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的性别之间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均为(P=0<0.01),行为控制感的性别之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4<0.05)。不难看出态度、认知都是思维上的,而习惯、体验等是属于行动上的。可以得出,男女生在锻炼态度的认知上基本相同,但在实际行动上男生的积极性要明显高于女生。这有可能是因为:(1)男生在性格上要比女生好动些,喜欢运动;(2)在锻炼时遇到困难,女生会因为怕苦,比较容易选择放弃;(3)女生锻炼往往是因为其他因素,而男生是因为本身喜欢等。

2.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不同专业的锻炼态度比较分析

对于不同专业的锻炼态度调查发现,文理科学生的锻炼态度的平均分差异存在显著性(P=0.045<0.05)。这就表明专业性质的不同可能会导致锻炼态度的差异。在八个维度中,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意向、主观标准的专业之间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行为习惯和情感体验的专业差异具有显著性,而行为控制感的专业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08<0.01)。同样的,文理科学生在锻炼态度的认知方面不具有差异性,而在行为的控制上存在的高度显著性差异。文理科学生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上存在差异。

3.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是否愿意一个人锻炼的态度比较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是否愿意一个人锻炼的平均分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P=0<0.01)。这就清楚地说明了愿意一个人进行锻炼的在锻炼态度上属于积极性较高的,自主性也较强。在八个维度中,除了行为认知和主观标准的差异具有显著性之外,其他的六个维度,包括了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感的差异都存在着高度的显著性。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之间的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主观标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行为习惯、情感体验和行为控制感的差异具有显著性。这与男女生,文理科的一些本质差别有很大关系。普遍存在着男生的锻炼态度要高于女生,理科学生的锻炼态度要高于文科学生的情况。

(2)对湖州师范学院公体大学生在是否愿意一人锻炼的锻炼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这就说明态度与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为,我们要更加注重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养成终身锻炼和自主锻炼的习惯。

2.建议

(1)注重男女生之间的差异,尽可能多地开设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学生可以更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项目,从而培养学习乐趣,形成自主锻炼的习惯。

(2)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其养成正确的锻炼态度,丰富课余生活,做到学习与锻炼两者合理安排。

(3)学校要加大对体育锻炼的宣传,注重学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基本身体素质进行考核。

(4)课余时间运动场地免费开放,吸引学生积极参与锻炼。

参考文献:

[1]毛荣建.青少年锻炼态度—行为九因素模型的建立及检验[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3.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7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文章以江苏师范大学学生195名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生100名, 占51.3%, 女生95名, 占48.7%。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充分利用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资料和网络资源, 为该文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向江苏师范大学学生随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98份, 回收率99%, 有效问卷195份, 有效回收率97.5%。

1.2.3数理统计法

对所回收的问卷用WPS表格进行分类统计处理, 用百分比对统计数据进行一般性描述。

2结果与分析

2.1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

2.1.1膳食结构调查结果

膳食结构主要以粮谷类、蔬菜类和动物性食物为主。从主要营养素平均标准供给量与实际摄入量对比看出, 女生热能标准供给量为2 400 kcal, 实际摄入量为1 945 kcal, 蛋白质标准供给量为80 g, 实际摄入量为61 g, 钙标准供给量为1 000 mg, 实际供给量为667 mg。可见女生摄入热能相对不足, 蛋白质、铁、钙不足。男生蛋白质标准供给量为90 g, 实际供给量为78 g, 维生素标准摄入量为60 g, 实际摄入量为50 g, 可见男生蛋白质、维生素C摄入相对不足, 钙摄入不足。

2.1.2三餐热量分配

调查发现男生早餐、中餐、晚餐摄入能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0%、32%、28%, 女生早餐、中餐、晚餐的摄入能量百分比分别为22%、34%、28%, 早餐、中餐、晚餐合理分配率为30%、40%、30%, 可见学生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明显不合理, 早餐、中餐摄入热量皆明显不足, 夜餐零食吃的比例占有部分能量。紧张的脑力劳动需要消耗大量糖类来提供能量, 不吃早餐或者三餐热量分配不合理, 只能使血糖维持在较低水平。

2.2膳食营养与运动知识了解情况

从膳食营养与运动这门课了解程度来看, 7%男生和4%女生上过膳食营养与运动课程, 65%男生和72%女生没有上过膳食营养与运动课程, 28%男生和24%女生不知道膳食营养与运动课程。运动膳食营养知识了解程度来看, 18%男生和23%女生了解, 56%男生和64%女生大概了解, 26%男生和13%女生不了解。

2.3膳食营养对体育锻炼影响

良好的运动能力受运动水平、遗传、营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影响, 其中膳食营养对体育锻炼影响非常之大, 吃什么、什么时间吃, 对其锻炼效果起着举足轻重的效果。

2.3.1运动后摄入的食物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运动后摄入食物有45%学生喜欢吃大鱼大肉, 30%学生选择不吃, 25%学生喜欢吃蔬菜水果。研究发现有44%学生在运动后喜欢吃大鱼大肉, 造成在运动后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这一现象发生。

2.3.2每周吃早餐的次数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从一周吃早餐的次数中看出, 9%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 20%的学生四天以上吃早饭, 31%的同学一周只吃早餐一到两天, 40%的同学一周从不吃早饭。可以看出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对早餐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至于有很多学生出现身体机能下降, 导致身心疲惫, 对身体的健康危害极大。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吃早餐的次数越少, 体育锻炼的效果也就越差。

2.3.3补水对体育锻炼的影响

在运动中随意补水占58%, 及时补水占25%, 不补水占17%, 运动中没有合理补水人数占到75%。学生对运动中补水情况了解程度很差, 只凭有无口渴来判断, 或者不补水。体育锻炼过程中补水状况与运动过程中疲劳恢复程度关系看出, 补水越合理, 运动中疲劳恢复程度越快。

3结语与建议

3.1结语

3.1.1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膳食结构不合理

膳食结构存在部分营养素摄入不足。女生摄入热能相对不足, 蛋白质、铁、钙不足。男生蛋白质、维生素C摄入相对不足, 钙摄入不足。学生一日三餐热能分配明显不合理, 早餐、中餐摄入热量皆明显不足。

3.1.2江苏师范大学学生缺乏膳食营养与运动知识的了解

普遍缺乏相关的营养与运动知识, 营养知识普及还不够, 无法达到合理膳食营养要求。

3.1.3江苏师范大学学生饮食习惯不合理

运动后喜欢吃大鱼大肉, 造成运动后肌肉、关节酸胀和精神疲乏这一现象的发生。很多学生饮食习惯非常不科学。都导致学生三餐分配不合理, 各餐所提供热量不均匀, 达不到体育锻炼效果。大多数学生补水随意性很大, 运动中疲劳恢复程度较慢。

3.2建议

3.2.1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应注意膳食结构调整

增加自身缺乏营养素摄入, 男生增加蔬菜水果摄入, 女生增加动物肝脏、瘦肉、海带、黑木耳等含铁食物摄入。提高碳水化合物在供能方面比例, 满足机体热能需要。学生需要增加奶制品、豆制品、蔬菜水果比例。补充学生流失较多维生素、钙以及其他矿物质。最好能够保证每天一杯牛奶。

3.2.2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应增加膳食营养与运动知识了解

应多开设相关营养与运动知识课程以及讲座, 让学生知道关于膳食营养与运动相关知识, 以注重膳食营养, 增加锻炼效果。

3.2.3江苏师范大学学生应养成合理饮食习惯

三餐分配要合理, 零食要适当。增加早餐和中餐热量, 夜餐和零食尽量少吃。运动后多吃碱性食物, 多补充蔬菜水果类食物、豆制品之类食物, 以保证人体酸碱平衡, 从而达到消除运动疲劳目的。重视吃早餐, 提高身体机能, 达到体育锻炼效果。合理及时补充水分, 做到食不过量, 天天运动, 保持健康身体。每天足够饮水, 合理选择饮品。应该根据自己运动项目, 运动前、中、后正确补充水分。

摘要:随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高校体育锻炼已经成为大学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大学生作为优秀的青年群体, 其素质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发展, 膳食营养是高素质人才的基础。然而现在大学生缺乏科学系统的营养知识, 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分化比较明显, 饮食随意性较大。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师范大学学生饮食习惯、体育锻炼投入情况等问题进行调查与研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大学生自身营养意识。督促大学生自身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从而促进体育锻炼效果提高。

关键词:江苏师范大学,学生,膳食营养,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靖文, 孙立君.校园体育文化对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影响[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32-33.

[2]张海.大学生的体育锻炼与营养卫生[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2007 (6) :26-27.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8

一、联合社会力量进行保健按摩师职业技能培训

2006年, 在学校的支持下, 我院正式与云南省康健保健按摩师培训站签定协议, 成立云南农业大学分站, 可面向社会举办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至今, 云南农业大学分站已为社会培养该类人才约180人。职业技能培训是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堂教学的延伸, 是学生学习的再继续。从此, 我校学生在校期间便可取得按摩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 具有合法的按摩师职业资格。为学生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 在竞争中占得先机。争取社会力量, 联合举办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的动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原因: (1)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式严峻。学生在校期间便已感受到巨大的就业压力, 迫切希望学习有用的职业技能, 以增加就业机会。 (2) 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身体健康的关注度日益提高。推拿由于其独特的功效和应用时的舒适感, 使社会掀起了一股推拿按摩热潮。 (3) 扩大学院影响力的需要。通过社会招生, 可以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 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我院的办学, 扩大社会影响力。 (4) 通过培训活动, 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按摩技能。

二、挖掘课程的道德教育功能

学习推拿可以为家人、亲朋和同学服务, 也可以为父母尽点孝心。这也是很多同学选修这门课程的原因。在授课的过程中,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希望学生多想想父母抚养子女成人的艰辛, 为子女能够成才所付出的努力, 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可是对此我们能做什么?通过问题, 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 放假后能回家为父母尽点孝心。品德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程结束后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 该门课程考试合格的许多学生回家后主动要求给父母做推拿, 父母深感宽慰, 觉得子女终于懂事了, 长大成人了。从父母喜悦的眼神中, 学生体会到了责任, 在迷失中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同时“孝心”的宣传, 也使学生在推拿学习过程中更加投入, 更加愿意参加社会实践。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

1.调整教学内容。

以往的《推拿学》教学内容, 主要依托于《体育保健学》中的按摩章节, 内容较少, 主要介绍按摩对人体的生理作用、常用的20种按摩手法、按摩的应用和一些常用的穴位, 整个教学过程大约占12学时。我院在开设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 并取得初、中级保健师职业技能培训资格后, 相继对原有的教学内容作了调整。现课程内容主要是:基本手法的动作构成和操作要领、运动按摩、保健按摩、治疗按摩。手法主要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校级公选课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不变, 教学以教授实用技术为主, 主要是为普及推拿知识和扩大影响。鼓励学生学完继续参加提高班学习, 争取获得中级按摩师职业资格。提高班学习要求结合云南省教学实际, 按照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保健按摩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规定的教学内容进行。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校级公选课《推拿学》课程的重点在推拿手法的实践性教学, 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实践教学是学习推拿的主要方法, 实践教学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的始终。利用在校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 以巩固、提高《推拿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1) 加强多媒体教学。将学生分组后, 要求学生边看多媒体边练习, 操作过程要求认真体会手感, 注意被按摩者的舒适感。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好总结、讲解及示范工作, 指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的不足或错误之处。学生在不断地感受、纠正中得到提高。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 不乏味, 教师有了更多时间来逐个指点学生, 纠正错误,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体育保健室实习。我院体育保健室在实验室的基础上建立, 主要是进行常见运动损伤的治疗。根据实际情况,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可以对选修《推拿课》的学生开放, 安排学生在体育保健室实习, 其目的主要是实践伤科推拿手法, 能有针对性地选择推拿手法, 进行常见运动损伤部位的推拿, 达到治愈伤病的目的, 为将来能够有机会成为合格的保健按摩师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开展社会服务。由于推拿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操作简便, 适应症广, 疗效显著且无副作用, 故深受人们喜爱。人们都愿意接受推拿作为保健祛病的手段。因此推拿是开展社会服务的良好载体。我院在开设校级公选课推拿教学以来, 一直重视发挥推拿的社会服务功能, 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校园内为辛勤工作的老师们服务, 放松头部、肩颈部及腰部等部位的疲劳;为周围的老人做保健按摩。活动影响巨大, 得到学院领导的鼓励, 受到学校老师及周围社区老人的一致好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也得到了锻炼。 (4) 加强运动按摩实践。运用按摩是可以在比赛前、中、后进行, 起到有效地调节运动员生理机能, 消除疲劳、改善运动能力和预防运动损伤等作用, 在体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在每年的校运会期间, 任课教师均鼓励学生参加为运动员推拿的志愿者活动。通过实践, 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了按摩的基本技巧, 熟悉了运动前、运动中、运动后实施按摩的手法和步骤、动作要领及操作时间, 能为以后的体育实践服务。

四、严格考核

考核分三部分:实验考核、笔试和平时成绩。实验考核占课程成绩的70%。实验考核分为基本手法和手法应用两部分, 学生随机抽题, 并当场操作抽到的手法, 依操作手法的准确性评分, 以百分制计算。手法应用考核要求学生随机抽取身体的某个部位进行按摩, 手法自行选择, 以一定的顺序进行, 同时对正在操作的各种按摩手法的特点边讲解边操作。

面对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出真正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的问题, 我院在教学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新。校级公选课《推拿学》的课程改革是一种尝试, 但这种尝试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课程的教学将不再只是在课堂内完成, 选修课的结束并不代表学生推拿学习的结束。真正做到转变教学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 努力探索教学的新途径, 才能担负起培养学生的责任。

摘要:加强实践教学, 继续学习取得推拿按摩师从业资格,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服务, 是技能的学习也是品德的教育。校级公共选俢课《推拿学》课程的改革是转变教学观念, 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 对高校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推拿学,改革,社会力量,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独立学院班级学委定位新论 篇9

关键词:独立学院,学委,定位

大学学习是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机统一。然而大学里部分学生存在着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监管能力弱的缺点。通过对独立学院学委工作的探究, 分析目前独立学院学委存在的意义与现状, 进一步分析学委工作的不足及成因, 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独立学院学委工作成效的途径, 以此来完成独立学院班级学委定位新论。

一、学委存在的意义

有别于小学、中学小班的管理模式, 大学里每位辅导员所主管的学生少则两百人, 多则四五百人。在这么多人的情况下, 如何顺利、有效地开展与掌握每个班级的学习工作, 这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难题。任课老师与学生接触的时间往往都比较局限在课上, 下课后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交集并不会太多。这时, 学委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处理辅导员与班里学生之间的工作及班主任、各任课老师与班里学生之间的工作成了学委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情。第一, 学委应该把辅导员通知的消息第一时间告知班里学生, 并且尽可能地保证班里同学都知晓了通知; 第二, 学委应该建议班主任定期开班会, 并能把班里同学的各自困惑以及对班主任的期待和班主任说说; 第三, 大学里学委是和各任课老师最近距离接触的人, 学委要协助老师工作, 做好各任课老师的助理工作; 第四, 面对部分大学生存在的学习能力差、自我监管能力差的问题, 学委应好好学习, 做好学生的榜样并监督帮助班里落后生的学习。

二、学委现状、不足及成因分析

1. 学委现状、不足

首先, 独立学院与公立学院相比, 本身就存在着许多不足。独立学院学生的约束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参差不齐, 这给班级学委带来的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次, 学委本身的能力问题。优秀的学委能在学习、为人处世、管理能力等方面给班里学生树立榜样; 但是能力不强的学委在为同学服务时, 认同并支持其工作的学生就比较少。许多学生竞争班级学委只是为了挂职, 缺乏工作热情, 并不是真正地为班级同学服务, 起不到学生与老师之间桥梁的作用。最后, 班级里各学委并没有受到专业培训, 集体凝聚感和班级荣誉感不强, 对班级工作相互推脱, 造成学委工作进行得不顺利。

2. 成因分析

大学学委的班务工作较为繁忙, 虽然有了更多展现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 但是如何与同学之间达成良好的沟通, 如何开展适合大家的活动, 如何支持班级会议等问题都等待着学委去解决。理论知识储备不够, 工作能力欠缺, 经验不足, 对于想要做好这份工作的初任班级学委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还有就是缺乏服务意识, 参选的学委有的是带有功利性的, 其言行又带有诱惑性, 他的工作能力只能从他日后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监督的缺乏也是成因之一, 如果独立学院能够从学生自身能力水平、责任心等多个层面来强化学委在班级里的工作成效, 那么如此的脱节现象就不会发生在学校和学生的沟通中了。

三、如何更好地发挥学委的作用

学委不但管理着班级里很多方面的事情, 而且学委的一言一行也影响着班里同学。如果对于学委的选择过于草率, 那样不但无法发挥学委的作用, 反而会给班级带来麻烦。所以老师在选择学委时, 一定要考虑多方面因素。第一, 在理论知识储备充足的条件下, 对学委还要进行相关方面的能力培训, 以保证学委自身的良好素质和能力。第二, 新一届学委可以向往届有经验的学委好好学习他们是怎样顺利完成工作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新学委好好借鉴老学委优秀的经验。第三, 辅导员、同学对各班学委工作进行评价, 以此加强他们的班级责任感和自我认识意识。第四, 建立监督机制。班里形成班委团, 班委之间相互监督, 环环相扣, 层层影响。这样, 使得班委达到最大化利用, 从而也使学委作用发挥到最大, 建立和谐班级就不远了。

参考文献

[1]金蕊.关于独立学院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建设的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0, 25 (6) .

师范学院体育学 篇10

乔恩·R·卡曾巴赫对团队定义为:由少数技能互补、愿意为了共同的目的、目标和方法而相互承担责任的人们组成的群体。[1]斯蒂芬·P·罗宾斯也对团队下了一个定义:为了实现某一共同目标, 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 [2]早在20世纪50年, 美国的中小学就有了合作教学的模式。 70年代, 美国的高校也有了各种形式的教学团队, 如学术沙龙、课程小组、伙伴教学、论坛等。据估计, 在目前的美国高校中, 80% 左右都在不同程度地实施各种形式的团队教学。[3]我国教学团队的建设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 2007年初, 教育部、财政部启动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 将教学团队建设作为了教学质量改革的重心, 明确了教学团队就是以课程为载体、师资队伍为条件、带头人为纽带、在教育教学领域形成的有共同宗旨与奋斗目标的群体。

二、广播电视学专业师资队伍现状分析

(一) 年龄结构比例相对适中

目前, 该专业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 35岁以下的青年老师占72%, 研究生学历占90% 以上, 他们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 专业基础知识较为扎实;他们精力充沛, 勇于进取, 敢于创新, 对新学科新知识的接受领悟能力也是较强的, 参与学科与课程的教学改革积极性高, 他们是广播电视学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二) 教师职称结构相对合理

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教师职称呈现出明显的阶梯式, 初级职称教师大约占到33%, 具有中级职称的占教师总数的34%, 副高职称以上教师占教师总数的33%。总体来看, 中级以上职称占据的比例是比较高的, 但高职称的科研成果突出的老教师不多。

(三) 兼职教师对师资的建设效果是有限的

在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的责任教师中, 兼职教师占30% 左右。他们是经学院审定核查后会聘请相关领域的人士担任。 学院聘请的兼职教师多为在行业领域里工作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 他们有着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和实践教学能力。但是他们只是行业专家, 在学科的综合运用方面是缺乏理论基础的, 而且对于教学的整体规范性把握度也是不够的, 且兼职教师流动性强, 所以兼职教师对师资水平的稳定与提升所产生的推动作用是有限的。

(四) 专业课程配置存在失衡现象

由于专业成立时间较短, 专业课程设置方面还在不断地完善。由于班级数目较少, 专业教师经常会遇到课程数目过多, 但是工作量却不饱和的尴尬境地。而这种情况会影响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教学质量, 尤其是青年教师因为自身教学经验的有限, 太多课程的授课任务, 只会让老师疲惫不堪, 而教学质量却得不到有效的提升。

三、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必要性

新建高校的发展, 要重视对新兴文化的探索研究, 并着眼于实际运用, 将具体学科的理论与实践进行更好的有机结合。 如何结合自身寻求年轻而特色化的发展道路也是贵州师范学院广电专业老师应该思索的问题。广播电视学是一门较为新的学科, 它的发展十分迅猛。目前, 国内高校中广播电视学专业的开设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不少高校还将广播电视学专业以重点学科进行建设。所以, 建立一个广播电视学教学团队对于该专业的与时俱进是具有推动作用的, 而且教学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总而言之, 教学团队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单打独斗相比优势明显:

首先是教学团队能够积极促进教师专业化, 促进青年教师成长。教师专业化的提高除了不断地个人的学习与实践之外, 更离不开师生间的互动学习和团队学习。目前, 贵州师范学院该专业的各个教师都是单兵作战, 从教学大纲、教学进度、教案编写、课堂讲授都是一个人完成, 教师个人能力的水平高低就成了这一门课程教学质量唯一的判断标准。然而青年教师由于教学年限、个人学习的能力不同, 常常会有许多教学问题存在。在师院广电专业的教学过程, 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据了绝大多数, 由于教龄的年限, 教学过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 专业知识理论厚度不够、知识面宽泛度缺乏、 教学方式方法稚嫩等一系列的问题。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师资队伍的建设, 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就是关键。只有组建好教学团队, 统一标准与要求, 结合每个老师的特点, 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才能较好地保证教学质量, 能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其次, 有利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各取所长, 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广电专业的老师基本上以年轻教师为主, 大部分的年轻教师是硕士、博士一毕业就直接进入了课堂教学, 对于专业理论知识的掌握是较好的, 但是教学经验和科研能力却是有限的。所以更要在团队的作用下, 共享教学资源, 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团队教学可以根据每位教师所擅长的领域。例如, 在本专业影视教学方面, 有的老师擅长电影史的分析研究, 有的老师专注类型电影探讨, 有的老师在电影视听语言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 可以组建成一个小型教学团队来进行教学, 从每个教师不同的专业特长和能力水平出发来进行课程的良好设置, 取长补短, 更好地促进教学资源的流通与组合, 极大地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最后, 教学团队建设是学科综合化的需要。高等院校的学科综合化, 指的是在传统的基础与专业学科上, 调整学科结构, 增加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 构建学科交流共享平台, 实现不同学科的交互应用与发展。学科综合化在高等院校中改革转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为它能带动高校在培养人才、科研创新、社会应用等方面的发展、改革与提高。学科综合化要求必须针对各学科专业调整课程设置、师资结构、培养模式等。而广播电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就能较好地推动该学科的综合化建设, 通过系统教学, 知识的全面性和专业性也会有较大的突破, 这样对于学生学科知识的融合性方面也会有较好的推动作用。

四、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内容建构

(一) 教学团队带头人

一个有效的教学团队的建立, 学术带头人是关键。教学团队的学术带头人在理论与科研方面一定要有较深的造诣, 并且积极掌握该专业的实际情况, 如学科动态和科研方向。结合广播电视学的学科特征, 我们将带头人理解为“深”、“宽”、 “精”的三字代表:“深”指的是, 对于广播电视学专业课程知识掌握的深度, 这种深度一个重要的体现就是科研的成果, 不只是课程内容的熟悉度而已, 更多的应该是对于专业理论的挖掘和深入。“宽”指的是除了在充分熟悉掌握专业知识外, 对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掌握度。广播电视学是一个综合性极强的学科, 与许多其他学科的交互性越来越密切, 与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性也越来越强。所以, 对于该门学科知识的掌握, 全面性的知识掌握覆盖率是学科带头人的标准。而“精”指的是, 相对于其他教师讲授与钻研的领域, 有自己的特色与亮点, 在教学团队中, 对于某一领域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二) 课程任务

在广播电视学教学团队的建设中, 课程任务主要是课程资源建设、课程内容讲授、学生课后互动与反馈三大板块。课程资源建设指的是在新课改要求下, 秉承提升教学质量的理念, 重新组合和构建新的课程资源。教学团队根据每个授课老师的研究领域特长, 可以是一门课程多师授课, 也可以是一门课程一个老师授课, 还可以是一个老师参与多门课程的部分内容授课。不同的课程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 对不同课堂内容进行相关资源的补充与完善, 如科研资料、视频资料等。每个老师针对各自的课程任务结合自己研究方向, 完成相关课程资源的建立, 最后汇总到整个教学团队的教学资源库体系中,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学资源的质量以及教学资源的流动性。课程内容的讲授则主要体现在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运用上, 教学团队的授课成员结合自己的具体课程内容,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开展多种课堂, 真正提升课堂的有效性。学生课后互动与反馈主要依靠两条途径来实现: 第一, 成立课程小组, 给予课程小组不同的课程任务, 通过课后观摩探讨、作业 (以PPT或视频) 讲解与展示等环节来加深、巩固学生所学知识, 也有利于老师对学情的整体把握。第二, 依托信息环境, 建立多种课后有效沟通平台, 如QQ群、微信群、电子邮件等, 学生可以随时地与老师、同学互动交流, 对于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境能获得及时的解答。

(三) 科研任务

广播电视学教学团队中的科研任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课题申报, 申报课题能促使教师对专业现象科研的思考, 能在不断地研究中提升科研的能力。同时也要抓好现有课题的研究和科研成果的完成, 教学团队要积极组织课题承担者按实施方案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 边实践, 边研究, 边总结, 不断探索, 并上升为理论, 使课题研究早出成果, 多出成果。另一方面则是要重视个人科研文章的创作, 要及时地将个人在专业上的感想与见解进行归纳与总结, 以论文的形式在专业的期刊上发表。 教学团队中不同的职称要有不同的科研目标要求。

(四) 实践指导

广电的许多专业课程中, 有不少的实训环节。而这些实训环节不是单有技术的掌握就行, 需要老师立足于理论, 指导学生完成实训训练, 达到进一步巩固专业知识的目的, 做到真正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就是学生的毕业实习指导, 广电专业的学生在进入实习工作单位后, 常常会出现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实践能力不足或者是难以提升的问题。这时候, 需要老师及时地做出针对性的指导, 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来对学生进行点拨, 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实习工作, 取得实习效果。

五、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一) 要明确教学团队的教学与科研并重性

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汪永进说过, 大学教师一定要树立教学第一的观念, 因为教学工作有助于教师拓展知识面, 备课、讲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会启发思考, 而这些思考对科研工作是有很大帮助的。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大学教师曾经在博客中写过这样一段话:以前, 评职称的压力不断地迫使自己去做科研、做课题、写论文。几年后发现, 在做科研时, 写论文时所收集的一些资料与素材, 或者是一些新的方法, 会在不自觉中讲授给学生。学生乐意接受新的知识, 而自己也感觉课堂的内容更加充实了, 这对教学就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促进。这两位教师就是科研教学相互促进的身体力行者。教师个人要科研与教学并重, 教学团队呢?是不是因为冠以了教学二字, 就完全注重教学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一个有好的科研能力的教学团队, 教学成员对所教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实际问题都比较清楚, 而且在学科的思维、研究与创新上会有较好的探究能力, 而这种探究能力在获取新知识方面会更见成效, 可以使教学团队中教学资源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 对于学生新知识的汲取和眼界的开阔是非常必要的。所以, 好的教学团队要立足教学搞科研, 搞好科研促教学, 这也是科学发展观对于高校教师的内在要求。

(二) 建立有效的保障机制保证教学团队的可续运行

教学团队教学工作的建立与有效运行, 必须要在学院各部门各组织的支持下, 获得相应的物质资源和人才支持才可能实现。因此, 学院各部门与组织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教学团队人力与物质支持, 并且对教学团队的运作给予相应的政策性保障。例如, 教学评价机制的完善, 在对教学团队中一门课程多师授课的情况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可以将个人评价机制与团队评价机制相结合;在计算工作量方面, 应该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以保证团队各项教学研讨活动的开展和教学资源的顺利完善;在教学团队的前期培养与后期壮大方面, 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培训交流等形式, 打造不同的平台来发展教学团队的建设。

摘要:在当前高校教学质量改革的形势下, 教学团队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许多高校已经开始了教学团队模式的应用。本文从贵州师范学院广播电视学专业现实状况出发, 探析其建设教学团队的意义、内容以及策略, 并提出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广播电视学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参考文献

[1]乔恩·R·卡曾巴赫.改革领导人 (企业再造的灵魂人物) [M].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2]斯蒂芬·P·罗宾斯.组织行为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高校学生情商下一篇:政府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