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教育

2024-05-21

品德与社会教育(精选十篇)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1

这一课程名称值得纪念,首先在于其大概是第一次由教育行政部门与学界共同协商确定的,体现出了课程改革之初的学术民主之风。我本人当时是刚进站的博士后,没有资格参与这个层次的决策,但有幸跟着导师鲁洁先生去研制其课程标准。在这一过程中,了解到这一课程名称的确定是在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尤其是品德教学和德育研究学界意见的基础上,由课程改革专家组与行政领导共同讨论确定的。而在此前,德育课的名称基本上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这一次则不同,学界参与了意见,且得到了体现和重视,非常难得。也就是说,这一课程名称从诞生的那天起,就是有广泛共识,得到了学界的充分理解。

这一课程名称值得纪念,还在于其体现了德育课程的专业性。在中国国情下,德育课毫无疑问承担着进行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的任务。其实,在世界上的任何国家,都有类似的课程承担意识形态和政治教育这一特殊任务,比如美国的“社会学习”看似与政治、意识形态无关,其实教材中这方面的教育内容同样是扎扎实实的。但是,无论如何,德育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道德教育,课程名称必须反映这一中心点。过去的“政治课”“思想政治课”等名称,缺陷就在于没有反映德育课程自身的专业性。德育课当然首先要做好道德教育,这不仅仅关系到年轻一代的道德发展,也关系到其他教育任务的完成。如果道德教育的任务没有完成好,意识形态与政治教育的任务也很难完成好。“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样的课程名称,充分体现了德育课程的核心任务,体现了向德育课专业性的回归。

这一课程名称值得纪念,更重要的在于其是有教育思想的课程名称。过去的德育课程名称,甚至是其他课程名称,往往只是一个知识内容领域的反映,没有教育思想上的提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则与此大不相同,在课程名称中已经体现出了德育课程回归儿童生活的教育思想。“品德与生活”虽然只是一个并列词组,但已经提示儿童的品德来源于生活;“品德与社会”同样由两个名词并列而成,但也已经暗示出儿童品德成长与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小学德育课的从业人员,都知道德育课的核心教育理念是使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的生活,在引导儿童生活的过程中形成国家、社会、儿童个人所需要的品德。经过15年的改革实践,这一思想与课程名称已经血脉相连、浑然一体,且深入人心。在生活中,通过生活引导进行品德培养,这既有源远流长的儒家思想根源(比如孔子就是这一思想的倡导者),又有现代西方思想的影响(比如杜威的生活与教育思想),更有近代中国传统思想的熏陶(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一名称中得到了唤醒、体现和传达。

品德与社会小学品德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和学校附近交通设施的设置情况,并知道它们的作用。

2.尊重交通警察及其交通管理人员所付出的劳动。

3.掌握报警的方法。

4.对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状况能提出建议。

教科书分析

参见第130~131页。

教学准备

教师走访交通部门,了解教学所需要的情况。

教学活动及过程

1.导入。

“上节课,大家就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行了讨论,对发生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课下同学们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调查同学们有哪些发现?”

2.发表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将汇报的重点放在交通设施的设置对于交通安全分别起哪些作用、都发现了哪些新的交通设施等方面。

3.全班讨论。

“对比教科书中出示的交通设施与我们住家和学校附近的交通设施有哪些不同?体现了什么?”请学生阅读教科书第64~65页后予以回答。(教科书中所采用的照片有一些反映的是比较先进的交通设施,目前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这里出示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交通发展的趋势,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引导。)

4.阅读讨论。

“通过观察、采访你了解到交通警察的`工作都有哪些内容?他们是怎样保障行人和车辆的安全的?”

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阅读教科书第65页的课文并观察教科书中呈现的照片,进一步了解交通警察的工作内容。教师可以从中引导学生理解交通警察工作的辛劳。例如:在有些地区,夏季气候炎热,外出的人们都难以忍耐,可交通警察在地面温度高达摄氏40多度的条件下仍然坚守岗位。

教师提问学生:“交通指挥中心是做什么的?电子警察指的是什么?遇到或发现交通事故时,应该怎么办?拨打122报警电话时,要讲清什么?”(要尽可能简要地讲清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过程、车辆损坏和人员伤亡情况等。)

5.交流与建议。

“在调查过程中,你有没有发现交通设施设置不合理的地方或缺少设必要的交通设施的地方?”就此可以让学生提出建议。书写时可参考教科书第65页“给交通管理部门的建议”一文。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写出地点。(2)写出目前的交通状况。(3)写出具体的建议。并组织学生讨论怎样交到交通管理部门。(寄信或托人带去等。)

6.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给教师的建议

1.对于交通设施和交通警察的工作,许多学生往往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不以为然。教师应通过学生彼此之间的交流,帮助他们提升原有的认识,体现品德与社会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指导生活的课程理念。

2.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学生如果对于提出具体的建议有困难,也可以写有关行人或车辆安全方面的建议。

3.如果可能,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到交通部门去递交自己的建议,或者请交通警察来学校接受建议,并进行安全教育。

家庭作业

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对家庭或学校附近的交通标志进行调查,并做记录,制成图片。教师一定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评价建议

1.对于学生开展的有关交通设施、交通警察等方面的调查和采访情况进行评定。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3

关键词:高效课堂;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引发学生的学习意向、兴趣。教师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教学在学生“想学、愿学、乐学”的心理基础上展开;二是明确教学目标。教师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三是采用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

一、有效教学要具有以下特征: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用最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它包括三重含义:效果、效率、效益。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既然“有效”是针对“无效”、“低效”而言。那么“有效”就是通过教师的教学过程,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二)有效教学强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课堂教学教师要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因此,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其次,要求教师有“全人”的概念。学生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不是某一方面或某一学科的发展。再次要求教师关注教学效益,要求教师要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三)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四)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语言组织准确、简练。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教学组织还要面向全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三)走进生活天地,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堂里、和书本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和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学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学生需要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中形成。例如教学《春天来了》这一活动时,我首先带领学生亲自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生活世界中去。其次,通过学生亲自体验春天、观察春天,让学生了解春天不仅美而且是个充满生机的季节,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大自然中的乐趣。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体验到的春天再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在玩中,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内心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二)开放教学内容,提高教学实效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其内容涵盖了品德教育、劳动教育、社会教育和科学教育。以儿童与自我、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然为三条轴线,指导学生健康、安全地生活:愉快、积极地生活: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只有开放教材,捕捉儿童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及时地把儿童生活的新问题、社会中的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新成果等吸收到课程内容之中,才能真正诠释课例中所蕴含着的道理。因此,《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活动内容必须是开放的,向儿童自身开放,向儿童身边的大自然开放,向儿童生活的社会开放。

(三)在课堂中呈现出活动性

品生品社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其他实践活动。活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种,如:讨论、搜集信息、课前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表演、操作性、实践性活动、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练习、讲故事等。

要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们还要做到把时间留给学生、把空间留给学生、把自由留给学生。有趣导入的品德课是最成功的,贴近生活的品德课是最亲切的,结合时政的品德课是最鲜活的,诙谐幽默的品德课是最快乐的,形式多样的品德课是最开心的,学科整合的品德课是最喜欢的,现代手段的品德课是最愉快的。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比较多。只要教师们遵从新课标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灵活多样、切合实际的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就一定会使我们的课堂达到和谐高效。

望大家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搜集整理更多的图片、资料、音像及音乐,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认真设计教案,真正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上好、上活,使其成为学生的朋友。

参考文献:

[1]秦娥. 守住德育目标 演绎高效课堂——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的一点思考[J].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11,(07):59.

[2]董泉凤. 生活化教学,构建高效品德与社会课堂[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4):36.

[3]丁小荣. 构建品德与生活(社会)高效课堂初探[J]. 教育革新,2012,(03):61.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4

一、品德教育必须以人为本,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一) 尊重培养对象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就必须学会尊重培养对象。而尊重培养对象很重要的是从学生需要出发, 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 训练学生必备的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强调学生整体素质的协调发展, 强调学生的学习要面对真实生活, 真正学会解决各种现实问题。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高度重视这一点。

(二) 改革学习方式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就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学习方式过分突出和强调接受与掌握, 冷落发现与探索, 遏制学生的思维和智力, 消磨学生的兴趣和热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 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 赞赏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 积极引导学生从事实践活动和实验活动,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以人的发展为宗旨, 就必须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经强调:“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学生能自学自励, 出了学校, 担任了工作, 一直能自学自励, 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现行品生、品社教材的编写意图也旨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用好这套教材, 就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基础。例如《学校周围探秘》这一课, 教材中设计了调查活动实践, 只要教师能够遵照教材编写的意图, 认真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 学生定能够在实际调查中学会调查方法, 提高实践能力, 将来这种能力在他们一生中都是十分有用的。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钻研教材, 吃透教材, 并努力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实现“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

二、品德教育必须回归儿童生活

(一) 品德教育要从生活中来, 淡化教育痕迹

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 才能引发出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 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必须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 力求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贴近儿童生活, 反映他们的需要, 寓教于乐, 淡化教育痕迹, 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例如, 《幸福的家庭》一课, 为了引导学生学会尊重父母的意见, 正确处理与父母的矛盾, 我创设了去商店买衣服与父母意见不一致的情景, 先组织学生模拟表演, 然后交流探讨, 学生在表演和交流中很快明确了该如何与父母沟通, 如何尊重父母的意见。

又如, 学习《垃圾的危害》一课时, 我组织学生课前搜集了垃圾的危害有关资料, 课上组织学生召开了“垃圾批判大会”。当垃圾的危害在批判大会上被一一展示出来后, 学生深刻认识到了要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不能乱丢垃圾。

(二) 品德教育必须到生活中去, 重视生活实践

我们知道, 学生在课堂上能形成初步的道德认识, 但要将道德认识变成一种能力, 还必须进行长期的道德实践。

例如, 在学了《垃圾的处理》一课后, 我组织全班学生开展了“分类处理垃圾, 争做环保小卫士”的实践活动。活动开展后, 教室里的垃圾实现了分类放置, 废纸、脏土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内, 废纸每天收集好, 一周一卖, 所得款项充当班费。一段时间后, 学生家长纷纷向我反映, 说他们的孩子养成了攒废品卖废品、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品德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新课改的显著特征是改变原有的单一的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形式, 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得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的能力。

本套教材为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以体验学习、探究学习作为基本的学习方式, 鼓励学生在体验、探究中获得新知识。我在备课时, 认真把握教材意图, 创设各种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如《和风在一起》一课, 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制造风、感受风, 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引发了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坚持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不仅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 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 最为主要的是建立了新型的交往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指导者、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探究的帮手。我们平等、民主、友善地对待学生, 学生在我们的课堂上就会自信、积极、主动, 这种良好的教育氛围, 既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又能提高我们的职业境界。

以上是我个人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小学生品德教育的特点和规律, 希望能够给广大致力于小学品生品社教学的教师一点参考。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及解读.

[2]中小学德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5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活动性极强的课,这种性质,决定了它是不受时间、地点、形式、内容所约束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也应该百花齐放。教师也应该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乐于探究的科学态度,热爱生活的价值观,这才是本课程的真正目的。

1.贴近生活、注重体验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2.走进社会、学会实践

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我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

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也没有与社会脱离了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象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3.组织讨论、学会交流

讨论是最常用的儿童学习、交流活动形式,可以是小组的,也可以是全班的;可以是随机的,也可以是专门安排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讨论,教师应当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防止形式上的讨论。

品德与社会课上能找到许多让学生参与讨论的切入点。讨论,是品德与社会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我们在教学时,要合理的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交流,掌握学习方法。品德与社会与现在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社会”课相比较,有一些突出的特点:

一是以育人为本,重在儿童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社会性发展的培养,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热爱生活、乐于探究、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好学生。

二是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努力克服成人化倾向。

三是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通过学生的体验、参与和实践,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培养道德情感,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简单说教。反馈信息,及时整理活动安排。在活动教学的探究中,难免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就是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反映出意料之外的情况。及时调整,是积极的应变方式。分析活动过程中的问题,我常反省其中的原因。

如果是多数学生的共同问题,那一定是我的教学组织中有什么失误,如果是个别学生的情况,我要从其活动过程中分析是其方法的问题,还是哪个环节的问题。而且,我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及时暴露问题,能交给学生们自己去解决是最好的途径。4.突出综合性,强调活动性

在该课程的具体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三活”。即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内容贴近生活,教学途径多样灵活。

4.1 师生关系平等鲜活教育事业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学生称老师为“恩师”,把对自己帮助最大的老师誉为“良师益友”。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尊重学生的人格,是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原则,而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教育意义,同时它也是教育活动得以良好实施的前提和保证。

然而,我们常常会对这样的情况熟视无睹:在楼梯口、操场上、教室旁,几乎随时随地会见到系着红领巾的小学生向经过的老师敬礼致敬,说“老师好”。老师呢,点头致意者有之,视若无睹者有之,面无表情者有之,扬长而去者也有之。留给学生的是一脸惊讶,满腹不解。

4.2 创设活动,使活动形式与实际情况相联系。学生的实际情 况包括他们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兴趣偏好等等,在教学中,我创设活动时,是从这几方面着手进行的: ①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形式。③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多具直观性,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以有趣、有情的活动贯穿教学过程,是有效的组织方法,如游戏活动、动手操作、小竞赛等。

4.3 训练习惯,使活动具有实效性。活动教学中,大量活动的使用,对学生的要求首先就在于行为习惯的训练上。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动手、动口的广阔空间,为他们施展才能提供了机会,如果不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训练,也许学具就成为玩具,合作学习就变成自顾自的诉说,表演,甚至会损坏东西,互相责怪。

在学生探讨活动中,我要求学生不仅听老师的讲解,更要学会听取同学的意见,从中找到与自己想法一致与不一致的地方进行比较,发现同学的闪光点,弥补同学的不足,同时,也完善自己的想法。按这样的要求探讨活动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电化教学手段已悄然走进课堂教学,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了小学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强化了教育效果。

《品德与社会》之我见 篇6

一、 《品德与社会》教学应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培养儿童良好品德、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这就要求我们品德课教学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力求做到从儿童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世界,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生活。从而促进他们在这种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课程以儿童现实生活为基础,但儿童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只有在教育引导下才能不断发展和提高,才能使他们的价值不断得到提升。本课程所涉及的儿童与自然、儿童与社会、儿童与自我等诸多关系,都需要通过正确引导而达到对自然的认识、对社会的准确理解、对自我的合理把握;他们各方面的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也需要按一定的目标去积极引导。如教学《我们的生命》一课时:课前,我先让班上学生回家访问妈妈,妈妈怀你的时候想到了什么?访问家人,你出生的那天,他们是怎么度过的?再布置学生准备一些自己不同时期的生活照片以及与之相关的故事。上课时,我一是让学生汇报访问情况,二是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一小孩出生时的情境剧,再是出示学生收集的照片,并请当事学生讲相关的故事,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到一个人成长的不容易,体会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凝结了家人极大的关爱与付出。从而真正让学生感悟到自己的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在课堂上以学生家庭生活为基础,使学生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拨动了学生的心弦,引发了学生的体验。

二、《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教学应以活动为教和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的呈现形态主要是儿童直接参与的各种主题活动、游戏或其他实践活动;课程目标主要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实现。因此,在教学中,应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来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有自身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教学活动设计只有符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生活需要与生理心理特点,贴近他们的现实生活,才能做到有实效性、有针对性。

为增进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品德与社会课的活动设计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要根据不同的社会情景和课题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开展多种多样的学习活动,注重实践能力的养成;使学生在充分感知和体验的基础上,提升对社会的关心,发展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基本认识,进而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

品德教学活动必须是开放的,必须以儿童的主体活动为主,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界限。与此相应,评价的主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儿童参与学习活动,评价应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如在《从看电视说起》一课中,我就引导学生说出自己与父母或祖父母之间因看电视发生的一些冲突,说出自己对他们的一些不满。然后让学生分组分角色表演学生在家看电视遭父母或祖父母训斥甚至打骂的情境剧,学生表演得惟妙惟肖,活跃课堂。在这个过程中,每一组表演结束,就让学生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表演效果,一是评价剧中人物做法是否合理。通过活动,学生基本上明确了自己什么时候该看电视、该看什么样的电视剧,该看多长时间,家长在什么情况下应予以支持和理解。接着我就引导学生去思考探究“怎样平息在家看电视引起的家庭风波?”让学生分组去挖掘,一些小组从认为把自己的想法给大人们说一说就行了,一些小组认为最好是根据自己学习和生活的实际以及学校建议的合理作息时间,和家长商量一下,订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再把两种情况综合起来,先说想法,后签协议,通过活动,学生明白了与家长沟通的重要性和沟通的一些方法。

三、品德与社会教学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创新。

对生活、自然、社会现象的探究是儿童的天性,学习过程是儿童用“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善于联结课堂内的生活与课堂外的生活,教学应从课堂生活拓展到学生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最大限度地、立体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要让学生积极地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并通过活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而达到自主创新。

如我在教学《我们家乡的环境》一课时,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发现学校附近的牛房河污染特别严重:场镇的居民都把垃圾倒在河沿上;场镇楼房下水道也直接排放到河水中,河水呈暗黑色,散发着臭味……要改变这些现状,靠我们的孩子是力所不能及的。于是,我带领学生再次实地考察牛房河污染的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探寻导致牛房河污染的各种原因;探究提高水质的方法,并设计出实施方案。而后组织学生撰写了牛房河污染的调查报告。并指导学生将报告以学校大队委的名誉交到镇政府环保办去,没想到,一个月后,学生们真看见有施工队在牛房河边安排污管道,修垃圾站了,而且也是学生在报告中的一些建议,自己的建议得以实施,同学甭提有多高兴了,学生因此初步形成了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7

一、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因材施教”的“材”不一定专指学生, 也可以指教材。因此, 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 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 处理教材时才会有自己的独创性, 这样才有利于发挥教材的作用。鲁洁教授指出:“教材与其他读物之不同在于它要通过教学来实现学生的自我建构, 达到学生发展的目的。”“教材不是不可更改的静态文本, 它不是师生课程生活的一根指挥棒, 也不是指令性课程范式下的产物, 教师要由教材的忠实宣讲者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 确立起自己作为课程教材的创造者和实施主体的意识, 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对教科书进行修正、开发与创造。”教材处理的一个核心问题是从“科学世界”走向“生活世界”。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主动参与, 才能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 唤起学生的自我需求, 以自己的方式对教材进行诠释、理解、改造和重组;发挥同伴的合作交流作用, 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师生与教材的沟通、对话与应答, 共创共生, 求异创新。教师在处理教材时, 不能仅仅把目光局限于室内及教材, 而应转向室外, 转向生活, 既尊重教材, 又不拘泥于教材, 把教材视为素材库、信息源。

二、对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育即生活, 生活即教育。长期以来, 我们将学生的学习定义为校园、课本, 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对大自然的体验, 绝大部分来源于课本, 因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比较低。所谓“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 正是这个道理。因此, 教师应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 为孩子创设一个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环境, 让孩子走进大自然, 展开想象的翅膀, 去观察各种事物与现象, 欣赏大自然的美景, 探索大自然的奥妙。在“寻找秋天的小秘密”活动中, 一位教师选择了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 带领孩子走进大自然, 让他们置身于山坡、田野、草坪上, 通过看一看、找一找、闻一闻、踩一踩等感知活动, 并以照相、拼图、画画、表演等形式进行收集、探索。在这个活动中, 教师结合孩子们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如有些孩子在草坪上捡来了破塑料袋、纸屑等废旧物品, 于是, “找秋天”变成“保护和打扮秋姑娘”的活动。教师鼓励孩子们拾起草坪上的垃圾, 并按质地进行归类, 组织孩子们讨论“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物品”。孩子们讨论非常热烈, 想出很多方法并进行尝试, 有的学生进行剪贴, 把它们装饰成美丽的图画, 有的同学把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的分别放在不同的垃圾桶, 有的同学则尝试用火烧、用土埋、用水溶。尽管他们的尝试或失败或成功, 但孩子们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 不仅了解了秋天的季节特征, 还对环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 提高了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把课堂扩展到了无限丰富的大自然, 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很多书本上的知识以及许多新的体验和感悟, 还活跃了思路, 学会了热爱大自然, 热爱家乡, 热爱生活……

三、对师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不可忽视的重要资源。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 要求学生利用给定的材料主动地学习, 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 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知识, 要像数学家那样去思考数学, 要像历史家那样去思考历史, 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 成为一个发现者。”我们知道, 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往往是多元化的, 而对问题的陈述表达往往是个性化的。教师要给学生心灵的自由, 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的权利, 允许他们敢于质疑、追问和探索。有位教师在教学《我来做市长》一课, 当教师组织学生辩论“小学生该不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这一问题时, 一位学生就认为:“参与权虽然是儿童的四大权利之一, 但事实上很多部门他们根本就不理睬儿童所反映的问题, 更不要说采纳我们的建议了。比如我们小区常常受到附近浴室的污染, 我们就曾经向有关部门反映过这种情况, 结果根本就没有用。”面对这一学生的困惑, 这位教者首先肯定了这位学生反映的情况的确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现象, 接着又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因为我们反映的问题没有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我们就放弃我们的参与权呢?通过进一步讨论学生终于弄清了: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不仅是我们每个人的权利, 也是我们对社会应尽的义务。至于遇到向刚才那位学生所说的情况, 我们完全可以继续向上级部门反映, 相信问题会得到解决的。由此看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关注学生, 及时捕捉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到见解、点滴发现以及存在的问题, 要适时指导、引发他们进行思考, 师生、生生之间进行平等交流;要根据教学实际, 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信心, 激发兴趣, 形成探索问题的意识。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8

正本清源——时事教育是一门什么课程?

中共中央宣传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时事教育的意见》中指出:“开展以当前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时事教育,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时事教育是必修课,是中小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时事教育属于德育课程,教育的技术形态上偏向于综合实践,在课程设置上一般归为学校课程,那究竟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以下简称“品生品社”)这些课程有什么关系呢?

一方面,在课程性质上,时事教育是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为指向的教育,无论是“品德与社会”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还是“品德与生活”的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都决定了时事教育隶属于 品生品社课程范畴。“实践性”要求注重学习中的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联系,通过学生自主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扩展知识和技能,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生活经验,促进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综合性”要求从学生适应社会公共生活和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的实际出发,以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的关系、我与集体、国家和社会的关系为主线,对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和国情等多方面的学习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实践性、综合性”迫切要求我们把品生品社课程与生活、与 社会密切结合起来,这个结合点就是我们的时事教育。

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旨在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的公民目标的指向。公民意识与臣民意识等相对,指一个国家的民众对社会和国家治理的参与意识。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坚定地说,小学时事教育是品生品社的一部分,也是品生品社课程的源头另一股清泉。

思考一:时事教育目标如何明晰化?

实践策略:实事求是、育人为本、去伪存真。

我们的孩子成长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的时代,信息传播速度更加迅捷,传播渠道更加多样,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他们获得的信息也越来越多、传播速度也越来越快。时事教育之目标指向就是从这“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突出有利教育资源,摒弃一些思想“杂草”,此之谓“去粗取精”;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一些重大事件的本质,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此之谓“去伪存真”。

存什么“真”呢?首先应“时事求是”。时事教育求的就是一个“是”。“是”根据隶定字形解释。会意,字从日,从正(变形)。“日”指“太阳”。“正”指“标准”“基准”。“日”与“正”联合起来表示太阳位于空间基准点,引申为“正确”“合理”。通过时事这个窗口了解社会,可纠正学生的某些错误认知。比如前不久,有两个小学生相约自杀,遗书称想穿越到清朝。这恐怕就是“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从而不辨是非、不分真伪之故。这样的时事,经过班级同学们的讨论,自然会明白何是何非,何真何伪。其次,可以拓展知识面。时事包括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学习这些知识,相当于给孩子们种下一门门学科的兴趣的种子、填充一个个知识库,坚持下去,孩子的知识面慢慢就会扩大,从而变成一个博学的人。最后,教给一种方法,培养一种能力。所谓百炼成钢,思维只有在不断撞击中才有火花,只有不断强化才能成为思想,从而指导自身行为。这样的思想就是价值观,它的正确与否,对成长的过程起决定的作用,往往取决于从小能否培养一种正确看待事物的能力。时事教育就能扩展其思维空间,锻造其分析能力,这个过程多了,他们的思想觉悟就会走向成熟。

这三点就与我们课标中三个维度的总目标相契合:情感、态度、价值观;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为此,我个人对时事教育的定义是:以当前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及社会热点问题为教育资源,理论联系实际,帮助被教育者透视社会热点,正确认识形势,把握时代发展趋势,养成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提升被教育者理性分析问题、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能力的教育,是德育不可或缺的部分与资源性内容。

思考二:时事教育内容如何系统化?

实践策略:与“时”俱进、“教”罗万象、去粗取精。

时事教育的资源内容广泛但零散,教育效果好但时效性强,并且无统一教材,内容系统化、完善化极难。时事教育内容究竟如何系统化呢?主要还是从教育者与被教育者这两方而进行系统化训练与实践:一方面,对被教育者而言。内容如何系统化是以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被教育者精心挑选时事教育的资源,这种挑选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同时也更需要教育者对孩子的引导。实施方式也要做相应的适应。另一方面,对教育者而言。因为是儿童的时事教育,所以这对时事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应加强形势政策和国情教育,提高他们开展时事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平时必须多看新闻,留意社会生活和身边的事,关注社会和国家的热点,不断了解掌握党和国家的最新政策法规、路线方针以及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掌握政治前沿理论,加强学习,为在德育中更好地利用时事教育资源提供可靠的保障。

思考三:时事教育形式如何活动化?

实践策略:源头活水、万紫千红、“趣”意盎然。

首先,时事教育是德育的一部分,而品生品社课程是德育的国家课程。我们在品生品社课程中将时事教育要以各种形式融入教学实践中,主要是品生品社课程中的教学资源开发,以课时目标为指引,有意识地从时事中寻找资源。我们还发现品生品社的综合实践内容一般都与时事有关,至少是参与社会生活、感悟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些都让品生品社这门课程“活在当下”。

诚然,时事教育必须有的放矢,“的”是要明确的。目标的明晰,落到实践中就在于活动的引导。对小学生进行时事教育大有可为。我校不少的教师都曾尝试过“新闻小广播”“我身边的故事”,组织学生开展“天下百晓生”活动、制作“新闻周刊”“新闻报”等,效果也不同,当然多数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又比如,利用班会等集体活动模拟国家各部委的“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当一当“各报记者”或“新闻发言人”。也可尝试开办新闻“联”播、“深度调查”等,让孩子讲一讲自己近期所关注的某则时事新闻,或根据新闻事件发表一下感想;或根据时事,开一个专题的班队会,如中国梦;再比如,在校园或教室开辟报栏之类的“新闻眼”,张贴一些报纸的重要新闻或开放多媒体中新闻条目,让学生们能看到并了解当天或近期的国家大事;能与时事教育结合的科目与时事新闻渗透;当然别忘记了组织学生到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现场教学,提高时事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这些活动初步构成了时事教育的一个体系,在内容实现系统化的基础上必将绽放出时事教育在德育中那种独特的魅力和作用。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9

一、把握课程的生命教育内容

(1) 把握《品德与生活 (社会) 课程标准》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本课程是“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 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热爱生命是学生社会性发展的必然要求, 只有让学生了解和感悟生命的价值, 树立珍惜和尊重生命的态度, 培养欣赏和热爱生命的情感, 才能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公民。《课程标准》还指出:“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课程的核心”“课程要为儿童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 品德课程改革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到了一个新高度, 生命意识得到了彰显, 关注每一个儿童的成长, 体现人文精神和生命关怀成为品德课程教育的价值取向。教师必须把握《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才能在课程中有效实施生命教育。

(2) 明确教材内容要求。《品德与生活 (社会) 》以儿童为主体, 按照儿童逐步扩大的生活领域为课程框架设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 教材涵盖了大量的生命教育的内容, 并按不同年级分层次进行不同的要求。一是唤醒生命意识。低年级主要让学生了解自己生命的由来, 知道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体会自己生命的可贵;学会自己做小家务, 懂得户外运动有益身心健康,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自我保护方法, 具有自我防范意识, 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能力。二是欣赏生命美好。唤醒学生生命意识之后, 中年级要引导他们发现生命存在之趣, 感受生命的美好, 获得对生活的积极体验, 进而珍爱生命, 崇尚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三是创造生命价值。高年级要引导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涵义, 明白每种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要从日常小事做起, 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创造生命价值, 增添生命的色彩和情趣, 实现人生的意义。

可见, 教学内容由生命意识到欣赏生命、领悟生命, 再到探求和建构生命质量, 做到了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正确地处理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 创造生命价值。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 明确各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 有目的、有计划地寓生命教育于品德课程之中。

二、追求教学的生命教育活力

儿童品德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的内化过程,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更应是一个“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生命的浇灌和养护, 努力让教学焕发生命的活力。首先, 要有强烈的生命意识。教师要意识到自己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他们是生来平等的, 都有受到尊重、呵护和教育的权利;他们的存在无论对自己、对家庭、对国家乃至对整个人类社会都是非常珍贵的, 任何教育行为都只能有益于这些鲜活生命的发育、成长与完善, 而决不能妨碍、伤害他们。其次, 要有神圣的职业感。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帮助生命成长、发展从而使生命灿烂起来, 而教师正是从事这一工作的。认识到这一点, 教师就不会感到教书仅是一种职业, 仅是为“稻粮谋”, 而是强烈地感受到职业的神圣性, 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对自己的最大奖赏, 把成功的教育作为自己生命价值的最好实现形式, 从而把生命教育贯穿到自己教学的全过程。再次, 要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心爱护学生, 创设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环境, 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自信心确立起来, 创造潜能开发出来, 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获得健康发展, 使生命不断灿烂起来。

三、提升课堂的生命教育实效

生命教育是触及心灵、感染灵魂的教育, 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当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 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 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生活, 才能领悟生命的珍贵。教师要重视体验、活动以及评价等教学方式的综合运用, 提升课堂的生命教育实效。

(1) 把体验引入课堂。生命教育的目标不仅是认识生命的可贵, 更要以行动去实现生命价值。然而, 许多教师往往只凭借书本所列举的事例让学生去想象和思考, 虽能让学生获得理性认识, 但不能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以致造成知行脱节。如在学习《献出我们的爱》 (教科版二年级下册) 时, 让学生讨论残疾人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学生一般能分析出诸如“过马路”“课外活动”等困难和不便, 但他们并没有真正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若是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开展“体验残疾生活”活动, 让学生尝试模仿盲人、哑子、聋子等不同的残疾人, 或设计一个弱势群体遭受歧视的模拟情境, 使学生在有实际体验的背景下去换位思考, 体会残疾人生活中的种种不便, 或感悟不公正待遇给弱者带来的心灵痛苦, 从而懂得特殊人群需要更多的关爱, 在今后的生活中就会更加尊重残疾人, 积极帮助困难群体。

(2) 把活动融入教学。生命教育需要在活动中实践, 以不断满足学生自我成长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 把品德课堂的生命教育与学校主题活动、社团活动相整合, 合理通过参观访问、调查讨论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更直观的生命知识和更深入的生命感悟。如学习《爱美丽的生命》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 , 课外可让学生到医院参观产房、手术室, 组织学生进行野营训练, 或参观抵制吸毒、预防艾滋病的展览, 使学生了解生命的起源, 体验生命的喜悦和理解生命的宝贵。又如, 在开展“遇到危险怎么办” (教科版二年级上册) 教育时, 可在课外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到超市、影院等公共场所, 共同寻找安全出口和安全标志, 画出安全逃生路线图,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命安全知识, 也使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在实际的感悟中不断深化。

品德与社会教育 篇10

一、教育学生在独处时严于律己, 诚信立身

这是儿童成长的基本前提, 也是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石。在教学第一单元内容时, 我们要让学生了解诚信的内涵, 懂得人无信不立, 只有诚信待人, 才能取信于人;要学会从正反体验中, 感受到诚信与否给人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的不同影响;能够理性地辨别、评判各种行为, 从而自觉树立为建设诚信社会尽力的信念。

故事一:曾子为什么杀猪

什么是诚信?学生如果没有亲身体验很难感受得到,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勾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回忆。曾子杀猪的故事:曾子的妻子出门赶集, 儿子哭闹着也要去, 妻子便哄他说回来后杀猪给他吃, 儿子信以为真, 不再哭闹了。妻子赶集回来后, 看到曾子要杀猪便制止他, 曾子说:“做父母的说话不算数, 孩子今后也不会讲信用的, 那将来他怎么在社会上立足呢?”最终, 曾子坚持把猪杀了。这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它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应该怎样树立诚信做人的基本观念。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引用故事, 让学生感受故事, 围绕故事展开讨论, 并要求学生联系实际思考什么是诚信, 怎样让自己经受每一件小事的考验, 从而初步认识到言行一致应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故事二:诚信记录伴终身

如何做到诚信立身?如果不诚信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狼来了”这个故事应是最好的诠释, 一次两次的欺骗可能会给人暂时的虚荣心, 但是最终得到的肯定是挫败, 是人格上的污点。中国一名留学生在日本勤工俭学期间, 投机取巧, 自作聪明, 减少刷碗的程序, 被发现后不但丢失了这份工作, 而且写进了他在日本的诚信记录, 从此没有了打工的机会。这是他个人经济的损失, 更是人格上的难以弥补的缺失, 同时还使国家的荣誉受到一定影响。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引用这些事例, 让学生学会正反分析, 再结合自身生活实际, 了解不诚信的危害以及对今后生活的不利因素, 从而让他们增强诚信做人的价值观念。

二、教育学生在集体活动中主动参与, 学会民主合作

民主合作意识是建立在诚信人格基础之上的, 是儿童成功的重要基础。具备了这种意识, 儿童生命的意义才会开始显现。合作不仅是一种能力, 更是一种品质, 它表明了一个人对待他人和周边世界的基本态度。

三、教育学生在人生规划中胸怀祖国, 爱心永存

爱与责任是理想人格的崇高境界, 也是儿童成长的必然要求。从自我修身到集体合作再到放眼全国, 这是一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 也是教育规律的必然探索。在教学第三、四单元时, 我们要让学生知道祖国的自然概况, 初步体验爱国的情感;知道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 增进民族团结和统一的意识;了解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激发情系中华和报效祖国的情结。在具体教学中要坚持做到知识教学、情感体验和行为指导相结合, 运用以下几种方法达到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目标。

方法一:发挥多媒体优势, 让学生充分领悟祖国自然与文化之美。

爱国教育要从小事抓起。教师要用丰富的素材和多样的手段, 让学生充分领悟祖国的可爱之处。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美, 物产丰饶,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 如何让学生建立丰富的感知呢?多媒体技术可以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教师在课前让学生围绕主题搜集相关材料 (包括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 , 在课堂上以大屏幕、电脑、展示台等多种手段呈现, 让全体同学充分领略;也可以自己事先准备相关的专题材料 (风光片、纪录片、PPT等) 让学生深入感知, 产生情感共鸣。在此基础上, 引导大家发表感想为什么要爱国, 祖国美在哪里, 从而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爱的种子。

方法二:结合社会热点问题, 激发学生对民族和国家的高度责任感。

中华儿女无论身处何处, 都要胸怀祖国, 团结一致, 互相关心, 共同为民族振兴和国家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这是健全人格的至善至高境界。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社会问题, 引发学生对社会、家乡的关注, 让他们自觉将自己的情感和国家的利益统一起来。

四、统筹考虑, 形成有效的育人机制

(1) 注重坚持不懈, 做到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领域长效育人。人格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在小学品德教育的各个年段, 都要有人格教育、价值观培养的内容, 教师应将相关的教育内容加以梳理, 形成体系, 并在不同时期突出不同的教育重点, 确保教育有针对性与连续性。与此同时, 学校教育的各个学科、各个领域, 尤其是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的各种教育活动都要做到统筹兼顾, 因时因地, 注重渗透, 让教材发挥传播知识、培养能力与育人的多重功能。

上一篇:跑马圈地下一篇:常用地基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