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

2024-05-23

中国民俗文化(精选十篇)

中国民俗文化 篇1

1狮文化的起源

狮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 最初生长于非洲, 在印度亚洲也有栖息生存着不同种类的狮子。为何产于外国的狮子会在中国的文化中出现?并且会出现狮子的崇拜延续着狮子的文化呢?直到今天我们仍会在许许多多的地方看到狮子的踪影。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古国之一, 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让我们了解到中华文明的渊源发展及传承。而狮文化在中国的记载, 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先秦时期的《穆天子传》曰:“狻猊”野马, 日走五百里, 食虎豹。郭璞注曰:“狻猊, 师子, 亦食虎豹。”《穆天子传》是一本记录了周穆王西巡史事的著作, 全书有六卷, 此书对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作用。《尔雅·释兽》中也谈到:“狻猊如虦猫, 食虎豹。”郭璞也注曰:“即师 (狮) 子也, 出西域”。《尔雅》是中国训诂学的开山之作, 我国第一部按义类编排的综合性辞书, 传说是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总之, 《穆天子传》、《尔雅》都是以中国西部地区为背景的传记, 所谈论的也都是最早先秦时期关于狻猊的记载, 即当时中国最早的狮子。《本草集解》里面也对狮子作了解释, “狮子出西域国, 壮如虎而小, 黄色亦如金色猱狗, 而头大尾长, 亦有青色者, 铜头铁额, 锯齿, 弥耳, 昂鼻, 目光如电, 有彤髯, 牧者尾上茸毛大如斗, 怒则百兽辟意, 其乳入牛马乳中, 皆化为水, 虽死后虎豹不敢食其肉, 西域畜之, 七日内取其未开目者调习之若稍长则难驯矣。”可见狮子的性情暴戾难以驯服。

要说狮子的来历, 不得不谈到佛教。在《灯下录》中:佛祖释迦牟尼降生时, “一手指天, 一手指地”, 作狮子吼曰:“天上地下, 惟我独尊”。可见狮子在佛教中有相当的地位, 佛的坐席也称作“猊座”, “狮子座”等, 意指高僧之座。据《大智度论》卷七谓:“佛为人中狮子﹐凡所坐若床若地﹐皆名狮子座。”当佛教传播到中国后, 都把菩萨佛像的基座称作“猊座”。

汉代当张骞出使西域后, 中国与西域也开始了频繁的来往, 对于西域的环境贸易等都有了较多的认识, 由此发现了许多中国本土所没有的动物如狮子、符拔、犀牛。《汉书·西域传》云:“乌弋地暑热莽平……而有桃符、狮子、犀牛。”荀悦《汉纪·武帝纪》上也记录曰:“乌弋国去长安万五千里, 出狮子、犀牛。” 乌弋即内今阿富汗境的赫拉特, 处在中亚南亚之交, 这一地区今日还是世界上野生动物狮子的重要栖息地和保护区。由此往后, 从西域进贡而来的狮子, 便频频出现在了《后汉书》中。曰:“章和元年 (公元78年) ……月氏国遣使献扶拔师 (狮) 子。”、“章和二年……安息国遣使献师 (狮) 子扶拔。”等等这样的的记载。东汉顺帝刘保在位时, 疏勒国 (今新疆之喀什噶尔) 国王派遣使者到洛阳向我国进贡, 贡品中就有狮子。当时的顺帝看到这头威猛雄壮的猛兽时, 心里感觉新奇, 随即命让人将狮子关置在牢固的铁笼内, 放在御苑内并让当朝大臣们一同观赏。

东汉已是封建社会的尾声时期, 人们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希望能过上安定和平的生活。当时光武帝刘秀在位, 他对内释放宫女刑徒, 对外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等政策实施, 再加之“丝绸之路”的开辟, 印度、波斯等国家的商品及艺术文化都与我国交流往来, 渐渐西汉走上了一条新的道路。国富增加奋发向上、具有一丝浪漫色彩的精神面貌。其间东汉时期的墓室内墓壁的雕刻艺术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大肆发展起来。它的出现不但体现了当时东汉国民的精神面貌也提现了艺术雕刻家的艺术水平。这是中国第一代狮子的艺术形象, 也因为雕刻艺术的蓬勃发展而出现。

2石狮外观的演变

东汉时期, 因为狮子并非我国产物, 而被人们将它视为神兽。人们以为狮子会吃掉百兽之王老虎, 对于狮子的形象便更加凶猛。当时石狮的样子看上去更像虎, 和虎比起来会更大些, 造型上其给人感觉雄壮大气有气魄。时代更迭到魏晋南北朝时, 雕刻石狮的艺术风格演变成追求一种气势上的发展, 这种发展尤为明显。雕刻匠人们更注重石狮的神似, 石狮子开始出现更多的细节。头部开始有了后市的鬣毛, 胸部出现宽厚的胸肌, 形体上强健肥硕, 线条也流畅起来。此时狮子的雏形就是中国人心目中狮子的样子了。

唐代是艺术文化等各个方面达到兴盛的时期, 石狮雕刻也不例外。石狮雕刻此时也达到了它最兴盛的时期。艺术风格不再是从神上要求相似, 对于形的要求也格外严谨, 所以石狮的造型开始走写实风格。造型也不再是单一的行走式, 逐渐演变成为蹲坐式呈三角构图。石狮子的造型完全中国化了, 因为运用了传神的创作方式, 更强调石狮子内部的精神力量以及精神内涵。石狮头披卷毛, 张嘴扬颈, 四爪强劲有力, 神态盛气凌人, 体现盛世之朝的霸气和神气.由此螺鬣成为中国式狮子的明显特征, 为后世所沿袭。

宋元时期, 石狮雕刻明显的是从陵墓石狮向生活化装饰化发展, 石狮不光是在帝王皇陵中多运用, 寺庙、寺观、石窟、甚至是园林都开始用石狮做装点。石狮子的身上的饰品开始细致讲究起来, 比如石狮的颈部开始挂有銮铃和缨须项圈绶带, 须弥座也开始繁缛起来, 狮子的嘴里出现球体, 脚下有绣球或是幼狮。石狮子的造型开始显的瘦长任然保有力度, 体现出乖巧和人亲近的收敛感。和唐代的石狮子相比, 宋代的石狮子没有唐代的傲气盛气凌人、体魄雄伟, 但是在也有着健壮的骨骼和生动的造型气宇不凡。

明清时期, 陵墓和佛窟雕塑开始衰败, 民间雕刻匠人多开始雕刻石狮子。石狮子雕刻艺术出现了鼎盛时期。它出现于宫殿、园林、官署门前和民宅, 多采用的石狮子是蹲立姿势。同时石狮子也增加了守卫大门的功能, 也有建筑物、园林中装点的作用。明代后, 石狮开始走向民宅, 许多民居家中也会摆上石狮子, 石狮子成为了祥禽瑞兽给人们带来吉祥安宁。

3结语

石狮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仍然作为装饰物点缀着建筑居所等地。石狮的艺术形象也已经成为了当今中国建筑中装饰的重要语言, 研究和探索中国石狮子在建筑场所中的结构, 对设计的发展和创造都起到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摘要:即便是在时代变迁的今天, 还是有不少人会运用民俗事物来做设计装饰的亮点。可是对于石狮子的历史渊源却所知甚少。作为现代设计中, 民俗元素运用最多的石狮子而言, 其历史的探究应继续持续下去。通过实地考察及书籍的阅读, 从中找寻到研究结果加以总结。

关键词:石狮子,建筑,园林

参考文献

[1]孙亚峰.传统艺宅门石狮艺术考略[J].徐州职业建筑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刘自兵.佛教东传与中国的狮子文化[J].东南文化, 2008.

[3]郑琦.石狮艺术赏析[J].广东园林, 2000.

中国民俗文化 篇2

2、地域性

3、变异性

4、传承性

5、规范性

1、自然环境决定着民俗的地域特征

2、社会环境也决定着民俗的地域性

二、试论岁时节日民俗的由来和发展。

1、岁时节日的由来:来源于原始的宗教活动,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将岁时视为生命的历程,春夏秋冬四时的代谢有如生命机体的生长衰亡,在旧死和新生的季节循环中,人们逐渐形成了时间更新的意识。因此在人们的心目中,时间不仅具有伦理属性,同时它亦具有如生命再生的更新特征。

2、岁时节日的发展1 神话传说的嵌入2 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 3 民众历史情感在节日风俗中的积淀4 宗教节日(或其因素)的渗透5 各民族节日风俗的融合三、中国饮食民俗的基本文化内涵。

1、精辟凝练的饮食理论

2、无所不包的饮食的内容

3、多姿多彩的烹饪艺术

4、底蕴深厚的饮食文化心理

四、列举并分析鲁菜、苏菜、川菜、粤菜的基本特点,并写出代表菜名。鲁菜:由济南和胶东两部分地方风味组成。特点:讲究刀功、火候,味浓厚、嗜葱蒜,尤以烹制海鲜,汤菜和各种动物内脏为长。其特点是清香、鲜嫩、味纯而著名,十分讲究清汤和奶汤的调制,清汤色清而鲜,奶汤色白而醇。济南菜擅长爆、烧、炸、炒,调味以咸为主,酸甜为辅。山东自古就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名菜:油爆大虾、红烧海螺、糖醋鲤鱼,奶汤鲫鱼等。

川菜:有成都、重庆两个流派。特点:以味多、味广、味厚、味浓著称。重视选料,讲究规格,分色配菜主次分明,鲜艳协调。其特点是酸、甜、麻、辣香、油重、味浓,注重调味,离不开三椒(即辣椒、胡椒、花椒)和鲜姜。号称百菜百味。名菜:宫爆鸡丁、一品熊掌、鱼香肉丝、干烧鱼翅等。

苏菜:由扬州、苏州、南京地方菜发展而成。特点:烹调技艺以炖、焖、煨著称;重视调汤,保持原汁。注重配色,讲究造型,四季有别。产生背景:南北经济融合,隋炎帝开凿大运河,唐代经济繁荣。名菜:鸡汤煮干丝、清炖蟹粉狮子头、水晶肴蹄、鸭包鱼等。

粤菜:广东负山面海,保持古越人饮食,吸收西洋饮食。原料广采博收,追求生猛。如蛇、鼠、蝙蝠。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嫩不生,油而不腻。广州、潮州、东江三个流派,广州菜为代表。特点:烹调方法突出煎、炸、烩、炖,口味爽、淡、脆、鲜。配以点心、粥品。名菜:烧乳猪、盐焗鸡、古老肉等。

浙菜:盛产鱼虾,又是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湖山清秀,山光水色,淡雅宜人,故其菜如景,不少名菜,来自民间,制作精细,变化较多。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等

徽菜:由皖南、沿江和沿淮地方风味构成。皖南菜是主要代表。特点: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擅长烧炖,讲究火工。名菜:火腿甲鱼、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鸭等。

湘菜:湘江流域、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的菜肴为代表发展而成的。其特点是用料广泛,油重色浓,多以辣椒、熏腊为原料,口味注重香鲜、酸辣、软嫩。注重香辣、麻辣、酸、辣、焦麻、香鲜,尤为酸辣居多。名菜:红煨鱼翅、冰糖湘莲、毛家红烧肉等。

闽菜:由福州、泉州、厦门等地发展起来,并以福州菜为其代表。特点:以海味为主要原料,注重甜酸咸香、色美味鲜。烹调方法擅长于炒、溜、煎、煨,尤以“糟”(红糟,酿酒的酒糟)最具特色。名菜:雪花鸡、红糟鸡翅、拉糟鱼块、太极明虾等。

五、中国民居的文化特征

1、物质性要求: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起居的实际需要

2、精神性要求:体现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男女之别、内外之分等宗法伦理思想等

3、民居自然质朴的性格:利用当地出产的材料,用最经济的方法,密切结合当地气候和地形、环境等自然因素建造

六、简要分析陕北窑洞、苗族竹楼、客家土楼的建筑特点

窑洞式:以洞穴栖身演变而来的住宅形式;成因:土质坚实,气候干燥少雨; 经济不发达,造屋经济 形式:靠崖式窑洞、地坑式窑洞;优点:隔热、保温、节能、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缺点:通风不好,比较潮湿

客家土楼:成因:战乱、盗匪迭起,多森林、山石;特点:封闭性好,安全性高,防御性强;聚族而居,具有亲和感与凝聚力。

苗族竹楼:成因:山区崎岖不平,气候炎热,多雨潮湿,山间虫兽侵袭,盛产木、竹材且易于加工;优点:

通风散热防湿防潮,防止虫兽侵袭,防洪,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迅速;缺点:竹木结构,使用寿命较短,火灾隐患。

七、什么是交通民俗?传统社会百姓出行的原因有哪些?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为了生产生活,人们必须出行,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就开始不停地奔走,陆行乘车、水行乘舟。在历史的演进过程中,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交通民俗。

古人出行的动因:传统农耕文化,使古人形成强烈的守家意识,而不是像西方人那样,有流浪的“癖好”,所以他们把出行看成是不得已之事。农工阶层为了服役要远行,士人为了求知博取功名而出行,商贾为了赢利要外出经商,而达官显贵乃至帝王要巡游,这一切都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行旅文化。移民、服役、游学、经商、出巡、外交构成了古人出行的几种重要原因。

1、移民:由于各地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口分布情况差别大,所以,各朝各代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进行了移民垦殖活动。分民间和官方两种。民间如:北方的“闯关东”、“走西口”;官方如清初的“湖广填四川”,现代的“三峡移民”也是一项浩大的移民工程。

2、服役:统治阶级以发动战争或充实边防为理由,迫使许多百姓或服兵役或从军服徭役(修建军队建筑工事和运送粮草),因此服役也是古代人民不得不背井离乡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如陈胜吴广起义、孟姜女;如《汉书·食货志》记载百姓服劳役的情景:“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

3、游学:古人读书讲求“学以致用”,强调“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离家到京城其它地方游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同时科举制度的实施,也使得各地的文人学士赴京赶考,博取功名,以期中第后可以衣锦还乡。另外,在外游学也可结交天下名士,可以扩大自己的知名度。

1、春秋战国:孔子团体旅游的创始人:智者乐山,仁者乐水。一坚韧,一进取,山水比德。苏秦、张仪、荆轲等纵横家和武士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旅游者。

2、魏晋:阮籍等“竹林七贤”

3、南朝:谢灵运:游山玩水

4、唐朝:李白、杜甫、玄奘

5、宋代:苏轼

6、明代:徐霞客

4、经商:古代商人虽然处于四民之末,经商被视为末也,商人的地位不高。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人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也越来与重要。“商人重利轻别离”,一方面点出商人逐利的本质,同时也说明经商活动需要商人经常出行这一特点。

5、巡游:封建时代帝王和王公贵族经常外出巡游,帝王为了国家的长治久安,巡游各地名山大川。同时也可了解各地风土人情。另外,封建统治者为了防止地方官吏结党营私,建立官员轮换和迁谪制度,这也使得许多官吏在宦海中奔波。

6、外交:

1、汉张骞西行

2、郑和下西洋

3、马可·波罗

八、民间口头文学的文体分类。

民间口头文学按文体来分,可分为三大类:

(一)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民间传说故事;

(二)韵文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诗歌、谚语、谜语;

(三)戏剧体的口头文学:如民间说唱、民间戏曲。

民间口头文学是民众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流行于民间。是人民大众的语言艺术,运用口头语言的形式,发挥其丰富的表现功能和概括功能,创造出不同艺术形象,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深刻的理性认识。

散文体的口头文学:神话:远古人类创造并传承至今的用于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具有神圣性质的散文体民间文学。“神话”一词来自日语,它的本意是“神的故事”。马克思认为: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地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神话可分为:

1、自然神话,也叫创世神话,解释天地及宇宙万物的来源问题。盘古开天辟地等;

2、人类起源神话,讲述人类起源,如女娲抟土造人等;

3、文化起源神话,解释人类社会各种文化事项起源,如仓颉造字、燧人氏发明火等。韵文体的口头文学

民间诗歌:打油诗:天地一笼统,井口黑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

六出九天雪飘飘,恰似玉女下琼瑶;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的使锹。

百万贼兵困南阳,也无援救也无粮;有朝一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戏剧体的口头文学:戏剧体口头文学包括民间说唱和民间戏曲两部分。民间说唱又叫“曲艺”,它以“叙述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民间戏曲则是以“代言体”为基本特征的表演形式

九、如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扬中国民俗文化?1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对民俗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要与时俱进3将中国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始终 4我们要做民俗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发扬者5政府要予以正确领导

交通运输通道的主要类型:陆路:平直大道、栈道、盘山道;水路:天然水道、人工水道;桥索:桥梁、索桥

交通工具的主要类型和分布:中国传统的交通工具可分为陆行和水行两大类,正所谓陆行以车马,水行以舟船。《淮南子·齐俗训》中已经有了“胡人便于马,越人便于舟”的记载。作为流传千年的民间谚语,“南船北马”简洁生动地描述了南北民族极有特色的交通运输民俗。

水上交通工具:我国江河湖海宗多,水上交用运输工具中了繁多,按它们的结构、质地以及制作的复杂程度,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

1、船类交通工具:船,古老的交通工具,人们受到水浮空木的启发而制造出船。最早的船是像空心木一样的独木舟。桨的出现和舟是同时的,后来随着帆的使用,船的形制和功能越来越多。船可分为:独木舟、游船、埠船、渔舟、渡船等四种。

2、非船类交通工具:主要是指没有船舶一般结构的水上运输工具,根据制作的材料不同可分为三种:竹排(竹筏)、木排(木筏)、皮筏。竹排:将毛竹去皮,反复涂桐油或沥青晾干后,数根经过处理的竹子用藤条扎紧成一排。流行在秦岭淮河以南盛产竹子的地区。皮筏:用充气的动物皮囊制作成的在水上运输的工具,主要有羊皮筏和牛皮筏两种。制作时,先用质地柔韧的圆木编成木排,下面拴上羊皮或牛皮皮囊,流行在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境内的黄河沿岸。

民居依形式分类

在中国的民居中,最有特点的是北京四合院、西北黄土高原的窑洞、安徽的徽州古民居、广西四川的竹楼、云南的一颗印民居和福建、广东等地的客家土楼。徽派民居的建筑特色:青瓦白墙,围墙高大;房屋一般是三开间或五开间的两层小楼。层楼迭院,高低错落;门罩以石雕或砖雕装饰而成,庭院以“四水归堂”的天井为特点,院中有水池,种植花草盆景,各处的梁柱和栏板上雕刻精美图案;徽派民居现以西递村和宏村为代表

蒙古包:特点:便于拆装;有天窗,可自由启闭,以便通气、采光;南面开门

服饰民俗:服饰的起源:最为流行的解释是:“遮羞布”理论。“出于羞耻感而遮体”。这种学说以《圣经》为例,认为人类始祖亚当夏娃偷吃了智慧之果后,发现自己赤身裸体,深感羞耻,于是用树叶缠身蔽体。从民俗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就会发现它是不全面的,远古人类对裸体并不忌讳,如《三国志·张严程阚薛传》记载:“日南郡男女裸体,不以为羞。”今天我们在文化研究中发现的原始人生殖崇拜、生育女神崇拜也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原始人并不认为赤身裸体是多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因此“遮羞布”说是站不住脚的。

纯装饰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认为服饰起源于装饰,服饰的发明就是为了更好的打扮自己。“美”,许慎《说文解字》解释道:“美,甘也。从羊从大,羊大为美”

实用主义,是偏重于物质的。在解决温饱之后,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审美标准自然不断向高层次推进,偏重于精神内涵的发掘。

服饰的起源在于保护身体、温饱问题。在上古时期,人们生活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饱受苦难。为避风寒,人们兽皮加身,树叶蔽体;为了避免磕碰刮刺,人们发明了护腿护膝。兽皮、竹皮、棕榈皮成为人们的制衣原料。后来,人们又从蜘蛛织网中得到启示,学会用葛藤、粗麻、树皮等粗纤维编织衣服。住宅的产生,给人们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生活空间,为人类抵御风寒、防止野兽袭击提供了可能;同时,它也限制了人们的活动空间,限制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服饰的产生,将人类从房屋的禁锢中重新解放出来,使之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感受到体贴与温暖。保护身体是服饰产生的最初、也是最根本的原因。

3、服饰的功能:实用功能标志功能审美功能实用功能

中国民俗文化按表现内容来分 :口头民俗

1、叙事民俗(神话、故事、传说等)

2、俗语民俗(谚语、谜语、绕口令等)

3、音韵民俗(民歌、民谣、口头史诗)风俗民俗 民间节日、民间信仰、民间礼仪 ;物质民俗 饮食民俗、民间服饰、民间建筑 这些分类只是大致而言,其实许多民俗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如春节里,既是风俗民俗,其中也有物质民俗、口头民俗等

中国电影民俗文化的价值 篇3

中国电影自产生以来就一直有意无意地吸收民俗的养分,如1913年的《难夫难妻》,20世纪20~30年代的《春蚕》、《压岁钱》,建国后的《五朵金花》、《茶馆》等,尤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更是出现了一大批展示民俗风情的影片。毫无疑问,中国电影是在民族文化的滋养中发展起来的。随着中国电影的发展与成熟,国际化交流的增加,不少中国电影人有意识地开始了国际化之旅,而中国电影也利用了“世界”这一多元需要,寻找到了走向世界的艺术策略。这一策略的重要部分,显然就是民俗。

第五代导演的新民俗电影以文化寻根的力度进入世界电影视野,1984年,《黄土地》拿下夏威夷国际电影节优秀制片技术奖;1987年,《红高粱》捧回西柏林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从1990年至1993年,中国电影横扫世界三大电影节。《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和《霸王别姬》接连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以张艺谋和陈凯歌为代表的中国导演在国际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中国电影热,美国的主流媒体纷纷大幅报道,高度赞赏中国电影。

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众多影视人将镜头从80年代前后对于乡土民俗的关注投向繁华的都市,城市民俗开始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个聚焦点。从《洗澡》、《美丽新世界》、《爱情麻辣烫》,到《北京杂种》、《苏州河》、《十七岁的单车》、《安阳婴儿》等等,急剧变化的现代都市百态尽入眼底。

近年来,中国电影中的民俗符号逐渐升华为东方元素,成为国际化攻略中的重要手段。王家卫《花样年华》和《2046》里的“东方酒店”、婀娜风情的旗袍,足以挑起某种属于中国的“情韵”;而冯小刚《天下无贼》中的“积德”、“菩萨”,全是东方民间思维。从1997年,冯小刚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上映,获得好评。此后,他的贺岁片《不见不散》、《没完没了》、《一声叹息》和《大腕》接连获得观众认可,成为大陆电影票房的“贺岁电影”。解读他的成功,不能回避的元素是民俗,他的电影中常常出现城市平民阶层所关注的事情内容,而正是对这些当代城市民俗的娴熟解读与反思,让人亲切,让人哭笑。

电影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样式,直观、具体、凝练的电影画面包含了一种看不见的“提示内容”,而这部分“提示内容”恰恰是创作者的意图所在,通过具体的民俗可以达到“寓无形于有形之中”的效果,引领观众发掘电影画面所包含的“提示内容”。那么,民俗文化在电影中的价值具体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二、民俗文化在电影中的主要作用

1、推动故事情节的展开,调动观众的情绪。

民俗与电影情节结构对应,从文化蕴含和形式表现两个方面共同建构电影表意系统,这应该是对民俗事像的一种比较初级的运用。民俗事像在电影中不只是起到一种情节上穿针引线的作用,它还使电影变得更真实可信,更具有可看性。比如说《胭脂扣》,电影开头是如花女扮男装为宾客唱一段粤曲,她头戴黑色丝绒小帽、身穿黑色镶深红色边的褂子,手执纸扇,既含情脉脉,又风流倜傥,正是这身打扮,吸引了刚刚踏入酒楼的十二少的目光,为两人感情的发展作了铺垫。如花和十二少的爱情是在戏曲中延续的,粤曲在片中的出现不只是为了渲染生活情趣,同时也为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又如《花腰新娘》中出现了两次有关“花腰带”的场景,一次是小七妹的丈夫因撞了车要赔款,便需要小七妹归家帮助打砖坯,如若不听他的,他就退了花腰带,阿玉叫道:“你敢退婚?”;另一次是阿龙将花腰带扔给凤美,说要退婚。花腰带被退回是件很严重的事情,凤美阿爹说:“丢死人了,你不要脸,我还要这张老脸呢。” 围绕退花腰带这一习俗使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发展蓄势,调动了观众的观影热情。

2、创造意境,深化主题。

电影中的意象,主要是指电影中那些零碎的、静态的、处于背景中的事物,它们虽然不是电影的主体,甚至可能从头到尾都未曾进入电影的叙事领域,没有和人物发生直接的互动,也没有被人物提及,但是它却不是可有可无的,它们在营造意境,深化主题方面发挥着非常绝妙的作用。张艺谋电影对“中国红”这一意象的运用就是最显著的实例,如《红高粱》里的红沉沉的高粱,还有红艳艳的高粱酒,高粱酒的名字“十八里红”;《大红灯笼高高挂》里的灯笼;《菊豆》里的染坊挂着的大红的布,还有红色的染料池;又如在《菊豆》中对红色的运用也很有深意,菊豆是一个悲剧人物,她在豆蔻年华嫁给了一个年届五十、性功能衰竭的染坊老板,每天就忍受着老板的虐待,菊豆和染坊老板的侄子第一次偷情,这等于是长期痛苦和压抑下的一次彻底的释放,于是镜头就给了染坊里一匹红色的布,哗啦啦地从高处落下来落到红色的池子里,以表现这种生命的激情得到释放的畅快淋漓。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中 “旗袍”这一“意象”的运用也很匠心,女主人公变化多样的旗袍有26套之多,艳丽的色彩和花样配以优雅的身姿,令人感到惊艳。导演使用“旗袍”这一意象并不单纯为了制造一种视觉赏美,更是为了深化主题。“旗袍”本是中国淑媛的传统服饰,60年代的香港,旗袍已经比较罕见,而片中的女主人公却穿着传统款式的旗袍,这其实暗示着女主人公虽然如绚丽多姿的旗袍一样处于花样的年华,但却被现实生活的孤独、寂寞、无聊所吞没,旗袍在这里起到了反衬的艺术效果。也暗示出了女主人公对传统道德的坚守虽美却在当时无人赏识,在一定程度上对女主人公的坚守做了评判,深化了主题。

3、展示独特的风情,增强韵味。

艺术成就高的作品,犹如一杯清茗,唇齿流过,余香满口,含有不尽的韵味,香港电影《胭脂扣》就是这样一部典范之作。这部电影中真正让人感受到30年代香港那种昨日黄花之美的是电影中的种种民俗因素,比如人物的造型、服装、场景等。在场景设置上,影片着重描绘了如花身处的妓院风貌以及一些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有十二少送花灯、十二少送花床等,这些都是嫖客吸引妓女注意的手段。当从阴间来的如花向在阳间遇到的袁永定和他的女友如数家珍般地描绘当时的盛景以及当时妓院中的种种吃酒的规矩时,袁永定的女友早已经没有了耐心,打断了如花的谈话。这个打断,是痴人如花与逃避责任的十二少之断,是旧时代与当今时代之断,也是昔日香港与今日香港之断。那充满世俗味、人情味的香港,那展现了丰富民俗传统味的香港,就这样永远地阻断了,如花再美,也只是昨天的记忆。此时,观众既品味到了影片中昨日香港虚浮繁华背后的惆怅、酸辛、凄凉,也为如花执迷不悟的不死痴心感到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

4、揭示人物心理,塑造人物。

在电影中,人物的喜怒哀乐不可能特别明显地浮现在脸上,运用一些民俗细节就能巧妙地表现人物的各种微妙的心境,更好地揭示人物微妙复杂的心理变化。如在新疆本土风情片《鲜花》中,新婚的鲜花不愿脱下新嫁衣,这表示出了鲜花心理上对丈夫苏里坦的抗拒。但在与丈夫相处中,鲜花主动脱下了哈萨克少女的裙装,穿上了哈萨克少妇的衣裙,取下了少女头上的花帽,戴上了已婚女性的头巾,端坐在床前等待丈夫,服饰的变化表明鲜花内心已经开始接受苏里坦,愿意完成少女到少妇的转变,接受作为苏里坦妻子的理性反映。再后来,当两人真正互相了解,从心灵深处互相爱慕,要完成婚姻的最终盛礼之时,鲜花身着一袭红裙、头戴红色纱巾和苏里坦共骑一匹骏马,驰骋在绿意盎然的草原上,红裙飘飘,艳丽而舒展,是鲜花对深爱的丈夫热烈奔放情感的外化。在演绎鲜花爱情的过程中,影片巧妙运用民族服饰的变化为人物心理微妙情感的发展作了非常细致的诠释,使人物情感的发展循序渐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也更加真实可信。

5、传播文化,增强内涵。

民俗不仅作为一种视觉效果明显的影像而存在,同时,也在电影情节结构以及深层表现空间中发挥作用。借助民俗所诱发出的情感状态,电影的意义才真正得以释放,因为民俗所蕴积的文化情感是电影真正完成所不可或缺的结构性要素。所以电影传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传播,更是一种文化传播。中国电影肩负着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的重任,怎样才能利用电影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中国第五代的新民俗电影确立了中国电影真正走进了国际市场传播中国文化的一种思路。如作为中国电影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可以说也是中国利用民俗开发电影走向国际的领军人物。他在1984年拍摄的电影《红高粱》中,颠轿、民歌、婚礼、祭酒等民俗场景的展示,强烈震撼了当时的中国电影界,也让世界影人为之侧目。而《我的父亲母亲》、《英雄》和《十面埋伏》中,淋漓尽致地把乡土中国、侠义中国和权力中国的一切可以化为视觉盛宴的东方元素:陕北民俗、皮影戏、傩戏,中国功夫、舞蹈、刺绣等共熔一炉,鲜明地展现了中国的民族色彩。正是对中国文化的巧妙使用使张艺谋跻身中国顶级导演之列,对中国元素的娴熟驾驭和唯美表现,也最终使他站在2008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导演的位置,向全世界交出了一份完美的中国文化画卷。

彝族有句谚语:“歌多多不过彝家,跳舞扭不过彝家,天上的星星能数尽,彝家的歌舞数不完,要问彝家歌舞有多少,请用海斗量一量。”这是彝族民间歌舞丰富多彩的真实写照。在电影《花腰新娘》中有一场景是阿聪和凤美跳起了烟盒舞。烟盒舞通过脚、手、身、腰、头各部巧妙运用,以变化多端的动作、技巧、舞姿,直接模拟或抽象表现动物生活习态,人在爬山、涉水、放牧、狩猎、从事农业劳动及述爱求偶时的行为和意境。影片将它们展示在花腰彝身上,更好地推广和传播了石屏彝族的传统文化。正是因为《花腰新娘》中展示了各种异彩纷呈的花腰彝民俗,从而使影片达到了一种唯美的效果,从而使我们久久不能忘怀那古老的婚俗、绚丽的服饰、别具特色的舞龙、悠扬的海菜腔,性感的烟盒舞……

综上所述,从目前中国电影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来看,没有一部成功的电影是完全脱离了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民俗文化的,所以说,民俗文化成了中国电影的一种标志。“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民族性可以说是所有成功的艺术作品都必须坚守的一种理念。民俗代表了中国的独特品质,民俗的承传,保证了民族文化的持续和长久性。“一个民族的文化对于一个国家电影的真正确立所起的作用是根本性的。中国电影中的民俗承载着民族文化血脉和文化理想,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民俗正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结晶体。人们对安宁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爱情的追求表达方式以至对亡魂的哀悼和思念,都凝聚在各种民俗仪式之中。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变故、不幸甚至灾难经常打破人们的美好愿望,因此,民俗作为表达人们精神愿望寄托的一种有效方式,在电影艺术创作中往往能获得其它形式无法替代的效果。优秀的电影艺术家也正是依据观众对待民俗的心理预期建构自己的电影,使之具有独特的民族性风格特征。”②中国电影要获得世界的认同,首先要用故事、人物、造型、风格和叙述上的民族特色来突出民族个性,这样才能以其独特的文化个性确立自己在世界电影中的位置,赢得更大的胜利,再创辉煌。

引文注释

①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12月 第25页。

②陈阳 郎维雄著《民俗在民族电影中的美学价值再探讨》《人文杂志》2007年第1期 93页

[1]廖海波《影视民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09月1版

[2]申载春《民俗的影视整合及审美价值》《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1期.

[3]许思悦 《故事片电影中的民俗》《电影研究》2007年第1期.

[4]朱凌飞《对电影〈花腰新娘〉的人类学解读》《民族研究》2007年第1期.

香烟品牌与中国民俗文化 篇4

一、旧时期的香烟品牌与民俗文化

“月份牌”画的诞生, 源于西方列强的强权政治。当时, 香烟广告在“月份牌”中占到了60%, 其中, 英美、南洋兄弟和华成3家烟草公司印发规模最大。1843年, 上海被迫辟为国际通商口岸, 然而开埠的结果, 却迅速推进了上海城市的近代化。所谓“月份牌”画, 就是此时欧美资本大量输入上海, 许多外国资本家纷纷在上海开厂设店, 倾销商品进行广告宣传的产物。其形式是借鉴和运用了在中国最有群众性的民间年画中配有月历节气的“历画”样式, 表现的大都是中国传统题材的形象, 后来则发展为画面以表现时装美女为主要形象。在这一时期, 我们可以从大量印刷精美的香烟月份牌中看到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身影, 如二十四孝图、成语故事图、《红楼梦》故事图、中国山水风光图等。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香烟品牌与民俗文化

到了新时期, 香烟品牌中的民俗文化则重点体现在其烟标中。烟标, 包括产品商标和广告语。根据索绪尔的符号学理论, 符号包含两个构成性元素, 能指与所指。“能指”和“所指”是成对出现的概念。索绪尔认为, 能指是我们通过自己的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 如一个词的发音或一张照片的外观。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对符号指涉对象所形成的心理概念。因此我们可把商标看做一种符号, 以黄山牌香烟为例, 能指即黄山的名称及品牌logo, 所指往往很含蓄, 大多数人首先能够联想到的是安徽黄山秀丽的风光, 结合烟盒上印刷的黄山风景图, 在吞吐云烟间仿佛置身松涛壑海, 看云卷云舒。不同的受众面对相同的能指, 读出的所指不尽相同。黄山自古就是文人骚客寄托情怀的场所, 一支香烟还可能引发消费者归隐山林的情怀, 再结合“一品黄山, 天高云淡”的广告语, 这种诉求能够发挥到最佳效果。

纵观国内烟草行业, 利用民俗文化的能指与所指为品牌注入精髓的香烟品牌不在少数, 比如河南卷烟厂的帝豪牌香烟, 为品牌注入黄河与中原文化, 激发帝豪的绿色产品和绿色营销的发力, 使我们看到了品牌精神与自身行为的高度统一。用于和消费者进行深层次沟通的品牌精神“不欺于暗室”, 最终内人于自己的行为理念, 这是品牌的大解放、大传播、大创意。除此之外, 常德卷烟厂的“鹤舞白沙, 我心飞翔”、三塔牌香烟的“风花雪月映三塔”等都是经典的案例。

在传播学中, 香烟和手表、服装、化妆品一样, 被视作为自我表达的传播工具, 能体现一个人的消费品位与身份价值。不同的香烟品牌拥有不同的文化内涵, 以2006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市天价香烟事件为例, 事件主角“南京九五之尊”香烟, 烟盒包装采用古代皇室专用的黄色, 加上南京六朝古都的历史地位, 价格自然不菲, 位居国内高档香烟前列。被视为人民公仆的政府工作人员抽这种烟, 难免引人非议。而中华牌香烟之所以广受欢迎, 就因为它多次在国宴场合出现, 招待外国宾客, 逐渐被消费者视为体现民族文化的品牌。

民俗文化在引入香烟品牌的过程中, 也不知不觉成为了品牌的代言人, 自然景观类的如黄山, 庐山, 甲天下, 黄果树都是以各自的风景名胜作为代言人;区域地名如广州五羊雕像, 长沙火车站, 都是以其独具特色的城市象征图来作为其“代言人”;还有一类更为明显, 就是吉祥符号, 如红双喜, 恭贺新禧, 福, 云烟等。

三、香烟成为旅游纪念品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各大卷烟厂除了在产品质量上精益求精, 还在产品文化上进行包装, 瞄准原本被忽视的旅游业市场, 打破了香烟只能是快速消费品的固有观念。

在各大旅游景区, 游客们在旅游纪念品商店里经常能看到当地生产的香烟, 它们与刺绣、年画、茶叶、泥偶等土特产商品摆放在一起, 成为旅游纪念品商店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而游客也未对此感到诧异。试想一下, 若是消费者在超市里看到香烟与版画放在同一个货架, 一定会感到不协调吧。那么香烟为何能够进入旅游特产商店呢, 这与其所代表的民俗文化是分不开的。以贵州黄果树瀑布景区为例, 游客在参观完黄果树瀑布后, 在导游的安排下进入商店购物, 或许游客原本只打算购买一些手工艺品, 但是看到了摆放在旁边的黄果树香烟, 烟盒上的形象正是黄果树瀑布, 激发了他的购买欲望, 这一部分就属于计划外购买, 也是香烟品牌与旅游业的双赢。

四、香烟与烟民的归属心理

根据北京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 全市常住人口中, 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 占常住人口的35.9%。可见外来人口占当地总人口的比例是很大的。他们平时抽什么烟, 取决于消费者的购买动机。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可将需求分为以下五种:生理上的需求, 安全上的需求, 情感和归属的需求, 尊重的需求, 自我实现的需求。对于那些购买家乡生产的香烟的烟民来说, 这种产品首先可以满足前两种需求, 而归属需求和尊重的需求才是他们真正的需求。试想一个远离家乡的游子, 在点燃一支家乡生产的香烟时, 会产生怎样的思乡情怀, 对他而言, 香烟与其说是一种消费品, 不如说是一种精神寄托。香烟获得了他们的文化认同, 也满足了他们的归属心理需求。

而大多数拥有稳定收入的年轻消费群体, 更加看中的是身份的认同, 出于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他们往往选择价格更高的外国香烟, 本土香烟如何借助民俗文化吸引他们购买, 将是企业在制定营销策略时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

五、民俗文化与香烟品牌未来的发展

任何一种商品在进入市场后都要经历产品生命周期, 在经过开发、引进、成长、成熟期后, 会进入衰退期。部分引入民俗文化内容的香烟品牌在经历了几十年的辉煌后已开始面临市场的挑战。面对国内外众多竞争对手, 目前已有企业开始借助积累的品牌效应, 推出子品牌产品, 在新一轮市场博弈战中占领先机。由宋祖英演唱的《大地飞歌》原本是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主题曲, 在2002年被授予南宁市卷烟厂使用, 南宁卷烟厂随后启用了CI战略, 推出“大地飞歌”牌香烟, 借助民歌文化提升品牌价值, 成为企业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人们对于香烟的感情是相当复杂的, 可谓爱之深也恨之深。吸烟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不管你喜欢或是讨厌, 它的魅力就像香烟一样不曾消失过。香烟本身也融入了民俗文化中, 并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罗立, 罗彬彬.《烟品广告的奥秘》, 广东经济出版社, P91-92, P121-126, 2003年11月第一版

[2] (美) 马斯洛 (Maslow, A.H.) 著;许金声, 程朝翔译.《动机与人格》华夏出版社.1987, P113-121

[3]黄顺勇, 陆勇.《一个大众文化文本的符号系统——对刘翔版白沙广告的符号学分析》, [J]《新闻知识》, 2005, (4) :30~33

[4]李彦伟, 丁恒杰.《金叶放歌》, 河南人民出版社, 2009, P86-98

中国民俗文化论文。 篇5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各自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创造出那么多灿烂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百花齐放,使中华民族文化熠熠生辉。现我就中国服饰的起源、发展演变谈谈我拙劣的看法。

正如《中国服饰史》(陈志华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8年第一版 序)所说:“社会制度形成了,它不仅是郑重的,不可违背的,同时也是多彩的,它需要许多外在形式,如皇帝在哪一场合需要如何着装,大臣在哪个礼仪活动中需要根据什么确定衣裳,包括颜色、款式、纹样,甚至细节。对于制度来说,服装也会是个体屈从于社会„„社会越发展,人们的精神生活越丰富,生活方式也就越显多样。到一定程度时,穿衣不再是御寒、防雨、遮阳,它成了一种需要,一种精神的需求„„当然,对于服装起源,今人有多种说法,不可忽视的是,服装绝不仅仅是物质产品。”服饰是个体的心理体现,同时也是某一社会集团的表征。服饰的功能是向他人传达自己的社会地位、职业、自信心和其他个体特征。

农耕文明时代,人类已经学会用动物的筋线来缝制兽皮服饰,也已经有了树叶制成的服装。新石器时代开始纺纱,出现麻布、葛布、丝绸、毛织品等。现有很多出土的古迹和史料可见人类着装经历了涂身、文身,用动物毛皮覆盖、加工缝制毛皮到纺织,再到将织物缝制成衣服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对于服饰产生的原因,说法历来不一。保护说是在人类信仰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理论,强调服饰的生理、心理保护功能和实用功能,是说人类为适应气候环境(寒冷)或为使身心不受伤害,而从长年累月的裸态生活中逐渐进化到用自然或人工的物体来遮盖身体。装饰说认为服饰的起因来自人类想增加自己魅力的心理冲动。至于不太准确的遮羞说则认为服饰起源于人类的道德和性羞耻。不管起源原因是什么,服饰的产生都是社会发展的一大进步,也是中华五千年悠久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那么现在我就具体从各个时期的服饰来说说。

先秦服饰是中国服装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历史时期,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的基础。出现了衣、裳、履、冠、冕、袍、深衣等多种服装样式以及各种首饰佩饰等。完成了中国古代服饰最基本的形制——套装式的“上衣下裳制”、“衣裳连属制”、上下通裁的“袍制”以及整合式的上下连属制。上衣下裳形制的确立奠定了我国服装的最初形制。母系社会后期,我国服饰已经发展到上有交领衣,下有裙裳,梳辫发的发式以及佩带事物并存的完整的穿着装饰面目。周代分封制的建立和阶级间等级制的形成致使服饰上的等级区分叫为系统化。周代产生了冕服,包括大裘冕、衮冕、毳冕、玄冕等等。冕服上的图案是将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绘之于衣,将宗彝、藻、火、粉米等绣之于裳,各自代表不同的意义。在周代,除冕服外,还有元端、深衣、袍、裘等。

秦汉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阶段,服装的各个方面有很大进步。产生了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演变而成的男子的袍服。袍服集中体现了时代的政治、经济状况,思想风尚以及审美倾向。秦汉男子无论文武皆穿袍,袍服领口开得较低以露出禅衣,领口、袖口、底摆都镶嵌着菱形、回形、方格等式的花边。男子还流行佩绶和簪笔。汉代的冠包括冕冠、长冠、委貌冠、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法冠、武冠、建华冠、巧士冠等等共20多种。幅巾在汉末成为流行首服,或以幅巾为雅,或以幅巾为尚。汉代女子最流行的服饰是深衣,衣襟较以前圈数变多,下摆增大,腰身以绸带束得很紧。妇女也穿襦裙,上穿短襦,下穿长裙。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服装以长衫为尚。而且长衫还分为三种境界:华服境界、浪漫境界、淡泊境界。衫为宽大敞袖,有单、夹两式,面料主要是纱、绢、布。首服有幅巾、纶巾、小冠、漆纱笼冠、白纱高顶帽等。魏晋时期襦裙的特点为:对襟、束腰、袖根窄、袖端

宽、袖口有一块不同颜色的贴边,下着条纹间色裙,腰间有束腰。这时期妇女服饰向繁丽、夸张的方向发展。

隋唐时期男子的服装主要是圆领袍衫。裹幞头、穿圆领袍衫、脚登乌皮靴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并以其为尚。圆领袍衫,即团领袍衫,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服装形式。唐代女子的日常服装是襦裙服,上着短裙或衫,下着长裙,佩披帛,加半臂,足登凤头丝履或精编草履,头上花髻,出门可戴幂篱。女子还穿长裙,也流行女着男装,女穿胡服。在唐代绘画中经常可见妇女在肩背上披一条长长的画帛,叫做披帛。用金粉或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披搭在肩上,旋绕于手臂间。首服有幂篱、胡帽和帷帽。唐代女子的妆式有花钿、眉饰、斜红、面靥、点唇等等。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实行开明、开放的政策,博采和吸收各方的文化。

宋代男子的公服是圆领袍衫,袍衫又分为宽袍大袖和紧身窄袖两种。宋代实行革带制度,袍衫外系的革带,是区分官阶的重要标志。佩鱼制度,也是区分官阶的标志。宋代官员的朝服式样除了沿袭汉唐之外,又在颈间戴上方心曲领。宋代女子最具有特色的服饰,以直领对襟为主,两腋下开叉,袖有宽窄两式。

下面我再从少数民族的角度来介绍一下。

满族的旗袍和马褂是很著名的。旗袍是满族一种很有代表性的服装,其穿着范围并不限于妇女。旗袍是旗人所穿的一种袍子,分为单、夹、皮、棉四种。满族男子穿的旗袍,其样式和结构都比较简单,妇女穿的旗袍,样式美观大方,讲究装饰,领口、袖头、衣襟都绣有不同的于是的花边。马褂分为纱、单、夹三种,有大襟、对襟、琵琶襟等多种形式。蒙古族服饰的四个主要部分是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妇女头上的装饰多由玛瑙、珍珠、金银制成。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棉袍。不同颜色的袍子代表不同的意义。牧民穿的靴子有几种。一种是蒙古靴,用涩面的香牛皮制作。还有马靴、毡靴。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用棉布、绸缎制成。男子腰带上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

维吾尔族的服饰最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花帽,维吾尔语称“朵帕”。它既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服饰,也是一种令人赏心悦目的工艺品。因地区、职业、年龄和性格的不同,花帽又分为许多不同的样式。有些地区的帽子实际上不是用来戴的,而是用针别在盖头披巾上的一种装饰。它还是一种馈赠亲友的贵重礼品。

朝鲜族素来被称为“白衣民族”。朝鲜族人民非常爱整洁,喜欢穿素色衣服。他们服装的特色在于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系之。朝鲜族的男子的裤子,裤腿和裤裆相当肥大,适合盘腿而坐。裤腿系上丝带,喜欢在上衣外穿带纽扣的有色坎肩,出门时再加穿一件长袍。朝鲜族的妇女有裙子和袄。裙子分为缠裙和筒裙。朝鲜族妇女最喜欢穿绿袄红裙。他们信奉彩虹是光明和美丽的象征。

大家都知道苗族的服饰是最丰富多彩的。而且苗族的服饰以女装式样最多。一般有两类。第一类,上身着大领或大衣襟,下身着百褶裙,比较华丽。第二类,头上包头帕,大襟衣配长裤,衣缘、衣袖、裤脚都镶花边。服饰多为青色或蓝色,也有的用深灰色或黑色。衣裙多数用挑花、刺绣、蜡染为装饰,少数无花。苗族的扶植,不管哪种衣饰,从备料到成衣,都由妇女自己纺织,自己染色,自己缝制,自己刺绣,废工很大。

黎族的服饰多姿多彩,织物上的图腾丰富多样,体现了黎族的审美情趣和自然的关系。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以藏袍为例,它属于大襟服装,左襟大,右襟小。男式以黑色和白色为最多,领子、袖口、衣襟和底边用绿色或浅蓝色绸子或平纹布镶边。藏族人民穿左袖、右袖空着,从后面拉到前面,然后搭在右肩上。

白族人民崇尚白色。男子多穿白色黑领对襟上衣,外套坎肩,腰系绣花肚兜,以白布或蓝布包头,下着黑色或者蓝色长裤,打白色绑腿,衣服上有少部分刺绣花纹,身上喜欢背

一个艳丽的彩背袋。白族妇女的服饰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大理多穿白色前短后长的上衣或蓝色宽褂,外套黑色和紫色丝绒斜襟坎肩,并喜欢在坎肩右衽上挂银串。腰束有绣花飘带的短围裙,下穿蓝色或绿色长裤,脚踏绣花布鞋。白族服饰的表现手法主要有三种:扎染、挑花、刺绣。

纳西族男子的复转大体与汉族相同。妇女身穿大褂,宽腰大袖,外加坎肩。穿长裤,披羊皮披肩,缀有七星、日月,表示勤劳之意。

还有傣族、哈尼族、佤族等的服饰情况,在此就不再意义例举了。

服饰的起源、发展、作用及其各民族各时代的服饰的特色、代表意义极其背后深厚的文化寓意都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成为中国民俗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本文参考文献:

《民族民俗风情赏析》

〈〈中国服饰史〉〉

中国民俗文化 篇6

关键词:先进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区别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05—0076—02

一定的文化形态是对一定社会形态的反映,并对其以导向作用。因此,只有以先进文化来指导实践,才能使信念更坚定,理论更成熟,方向更明确,步伐更矫健。坚持什么样的文化,建设什么样的文化,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中国共产党始终高举中国先进文化的旗帜,为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做出了不懈努力,从新民主主义文化到社会主义文化,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文化理论一脉相承,不断创新发展。

1997年,江泽民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从先进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概念上,我们丝毫看不出二者的差别。再加上,江泽民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加局限了我们的视野,限定了我们的思维。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即对立统一是普遍的,要求我们从对立中把握统一,统一才具有相反性;从统一中把握对立,对立才具有不可分性。本文就从先进文化在外延的不断扩大和内涵的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从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统一中把握二者的对立。

一、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先进文化作为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给人类文明传承以气势和神韵,更给人类的发展以方向和支撑。在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无不汇聚着促使社会进步的先进文化的一浪高过一浪的历史潮流和时代涛声。然而,先进文化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历史现象,它与具体国家的民族的具体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自身的特点。中国的先进文化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历史现象,与我们国家、民族的具体历史条件相联系,因而具有中国自己的特点。它是反映中华民族进化的发展中逐渐形成和不断发扬光大的文化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反映着中华民族发展的正确方向,又与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相一致。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种先进文化是我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这个先进文化是批判继承传统而又充满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立足本国,面向世界,具有典型的中国作风、中国气派而贯穿当代世界文明基本精神的现代新型文化。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二、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区别

尽管江泽民同志指出: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无疑看到了二者的紧密联系,但作为两个理论不可能不存在差异之处。正所谓: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本文就从先进文化在外延的不断扩大和内涵的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从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统一中挖掘二者的区别来拓宽我们的视野,加深我们的认识。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中国先进文化历史进程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和表现

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中国先进文化发展截止目前经历了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新文化发展到新民主主义文化,第二阶段是由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到社会主义文化。最后一个阶段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中国先进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是这个进程的一个具体阶段,而不是先进文化的全部,具有过渡性。中国先进文化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正如前面所述,中国先进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等同,只有在“当代”“当前”的限度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特定的阶段,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中国先进文化的错误无非就等同于五四时期的“民主的、科学的”新文化就是中国先进文化所犯的错误。

(二)先进文化与落后腐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国外民族特色的文化

文化有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雅文化与俗文化、特色文化与普遍文化等的区分。因此我们所讲的先进文化正是与落后文化相对应而存在的。纵观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历史阶段的先進文化都无不证明这一点。胡锦涛同志2004年一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先进文化之所以具有先进性就在于它能够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揭示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方向,为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持久的积极的推动作用;它是荟萃一切优秀历史文化,升华时代精神,是相对于颓废、消极、愚昧、落后、阻碍社会进步的文化而言,并总是在同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文化的冲突中体现出来。

有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文化,着眼于中国特色,相对于国外各国文化而言,它是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积极吸收借鉴外来优秀文化成果,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不完全的中国先进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不完全性。表现在:一方面,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在我国已经居于主导地位。但是,由于历史的和现实的原因,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带有迷信、愚昧、颓废、腐蚀等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还存在一些腐蚀人们精神世界、危害社会主义事业的腐朽文化”,社会主义文化还不是整个社会文化的全部。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文化虽然在整体上优越于资本主义文化,但是作为文化重要内容的科学技术等许多具体的文化方面还落后于资本主义文化。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是这种不完全性得以存在的现实依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这种不完全性决定了其建设必须努力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的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逐步缩小和剔除它们借以滋生的土壤,逐步缩小和消灭一切非社会主义性质的落后文化的存在;必须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的前沿,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增强社会主义文化与资本主义文化的比较优势和感召力,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凸显,将越来越多的人们吸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伟大旗帜下。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 篇7

中国园林从殷周时期的“囿”起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来自博大的华夏传统文化多方面的影响。中国园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以“乘物以游心”的方式,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它将建筑、山水、诗歌、绘画、雕刻等多种表现形式融为一体,以其悠远的意境,使人的心灵与自然相忘相化。它融合了时间空间因素,让人在“咫尺之内,觉万里之遥”。这种独特的创作风格,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1 儒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儒学形成于殷周时期,自汉武帝接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中华古代文化的正统。儒家“仁义”“中庸”等思想都被中国园林吸取,对它造成了深厚的影响。作为儒家创始人的孔子曾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孔孟之道认为,人作为自然的一员,有自然属性,亲和自然的本能。大自然所显现的高大雄伟的山和坦荡磊落的水,与人的品格相似,引导人们通过对山水的真切体验,把山水比作一种精神,去反思“仁”“智”这类社会品格的意蕴。他这句话虽然没有直接言及园林,但是自此“君子比德”成为了一种自然山水审美思想,为后世园林进行了文化奠基,架构了中国古代园林沿着自然山水空间美学方向前进,发展和升华的方向。

以后的造园者,常常寓情于景,赋予景物品格精神,从而创造出意境深远的园林景观,给游人以无限的联想和独特的体会。关于这点,明末著名造园家计成更是在他的著作《园冶》中指出:造园应做到富于诗情画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这在士大夫的私家园林中,体现得十分明显。苏州园林就擅长将“君子比德”与植物造景结合起来,通过将植物拟人化,着重于把握自然美所具有的人的精神的意义。松、竹、梅、玉兰、山茶、紫薇、芍药、牡丹、睡莲、荷花等,这些植物因不同的自然形态特点,具有各自的“比德”意义,代表了不同的性格和品德,松的坚贞不屈,竹的高风亮节,梅的清新雅致,兰的幽谷飘逸,荷的洁身自好,牡丹的富丽尊贵,还有水仙的冰肌玉骨等等,流连其中欣赏的不只这些树木花草的形象美,同时体验着它们所代表的精神层次的意义,将实景化为应景,形象化为象征,构筑了园林形象之外的另一个精神世界,以使园林景观景中有情,情中生景,充满丰富的内涵。

另外,儒家经典之一《周易》中提出的“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相,四相生八卦”,即宇宙客观世界本是一个整体,可以被无限分割成阴阳互补的小宇宙的思想,也被广泛地运用到了造园中。有关这点,柳宗元曾精辟的指出:“游之适,大率有二,旷如也,奥如也,如斯而已。” 也就是说,人们在游观景物时,不外乎开朗宏伟的景观与幽雅深邃的景观两大类。而这两大类景观的互相交替,则更能激发人们游览的兴致。因而在构景时人们力求阴阳两面的均衡,例如通过山与水,宏大与幽邃,人工构筑与自然天成等的均衡来造就美。还有人将造园的五大要素山水树石建筑与阴阳五行结合,描绘了五行相生相胜图,以运用到造园中去。

这种对比与均衡相互结合运用的手法,在艺术上成就颇高,以严谨布局、丰富景观见长的留园中便显得尤为突出。园子入口以虚实变幻、收放自如、明暗交替的手法,形成曲折巧妙的空间序列,引人步步深入,具有欲扬先抑的作用,有意识地使游人的视角受到极大的压缩和极度收敛,在走道两侧忽左忽右地出现几次收与放的对比,引发游人“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感叹。先是幽蔽的曲廊,进入“古木交柯”渐觉明朗,并与“华步小筑”空间相互渗透。北面透过6个图案各异的漏窗,使曲廊与园中山池隔而不断,园内景色可窥一斑。 绕出“绿荫”则豁然开朗,山池亭榭尽现眼前,通过对比达到最佳境界。

在建筑构造上综合运用了江南造园艺术,善于运用大小、曲直、明暗、高低、收放等对比,组合景观、高低布置恰到好处。营造了一组组层次丰富、错落有致、有节奏、有色彩、有对比的空间体系,建筑与园境相映成趣。

2 道家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道家学说由老子创于春秋,土生土长在中国。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本源,先于天地,是万物的起源。而道生成万物的方式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同时他又提出“大地以自然为用,圣人以自然为用,自然者道也。”“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道虽是宇宙本源,但本身无为,而听任于自然。道家这种“道法自然”的观点成为中国古代山水园林的哲学文化基础,历代文人公侯由此而建立的自然之本源的宇宙观、自然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园林上它表现为“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使园林中的“山水”这一自然因素得以更巩固地发展,为中国自然山水园的形成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在此值得一提的是,当美国著名的建筑大师赖特(F.L.Wright)在得到一本英译本的《老子》之后,如获至宝,将它作为建筑思想的哲学依据。由此,道家思想对园林乃至建筑的影响之深远可见一斑。

后来庄子继承了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庄子认为,人应该抛开人世间的枝枝蔓蔓超脱于世俗之上,从而回归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逍遥游》中他甚至表达了一种与万物同游,驰骋于自然天地的无己的精神境界。这种浑然忘俗,尽显逍遥本色的道家神仙思想渗透在园林的方方面面。从秦汉开始,帝王相信道教神学创造的超脱世俗的彼岸生活,即逍遥自在,长生不老的神仙境界。由此,以自然仙境为造园题材的园林应运而生。

自秦始皇开始在宫苑大兴土木,开凿太液池,池中筑方丈、蓬莱、瀛洲三岛,模仿所谓的东海仙山。此后帝王纷纷效仿“一池三山”之法,一方面以表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帝王之尊;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其欲求长生不老等造园思想。清代的圆明园,承德避暑山庄等,我们都还可以看到“一池三山”的传统造园模式。甚至一些私家园林,都袭用了这一法式。

3 佛教思想对中国园林的影响

魏晋时期,印度佛教在中国盛行,它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宗教相互结合渗透,成为了与儒、道并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成之一,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古典园林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部分,自然也受到它的影响。

佛学注重内心的体验,它的观点认为:“青青翠竹,皆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若般。”意思说世间万物都是佛法或本心的幻化。这种理论打破了有限的中国自然山水园林在空间上的局限性,为山水审美提供了无限遐想的可能。中国古典造园中广泛应用的“以小见大”的手法便是从这里而来的。即或以咫尺之地,营造给人“万里之遥”的非凡体验;或立意于微小平淡,但给人的启发与遐想无限。在园林占地相对有限,园林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景观营造中常运用写意的手法,借助于联想,来拓展景物的想象空间。

而同时,佛教追求平静安详的精神境界,园林为园主依托佛教,反思人生提供了场所,解决了静谧超脱的人生境界与现实的矛盾,在园林中,佛教信仰者既解放了思想,又达到了皈依佛教的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寺庙园林应运而生。它首先出现在远离城市的山野地带,后也逐渐转向城市。由于受到佛学经典的影响,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植物造景特色。在植物的配置选择时,逐渐形成了约定成俗的植物种类,对榕树,菩提树,无忧树等一些具有佛教意义的树种表现出了特别的偏好。栽植多采用孤植、从植、群植或片植的方式,营造出了体现不同意境的寺庙景观,既体现了统一的寺庙园林风格,同时又各具特色。关于寺庙园林,曾有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寺庙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广泛以及别有意韵。到现在,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杭州灵隐寺,苏州灵岩寺等众多杰出的寺庙园林作品。

4 结语

通过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园林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园林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在这片肥沃厚土上,不断的自我完善和升华,最终成为自然情趣与文化精神相融合的产物。而在人们日益注重精神文明和社会文化生活水平的当下,请允许我大胆的断言,积淀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还将为现代园林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新活力,在创建现代和谐的人居环境中必定还会大有作为,放射异彩。

作为一个园林专业的学生,在扎实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对传统文化的汲取提炼,把继承和发扬结合起来,从而丰富自己的设计思想与理念,提高自己的园林审美,丰满自己的创作。

参考文献

[1]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金鸣娟.中国传统文化[M].北京:中国农大出版社,2006.

[3]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艺术[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4]王铎.中国古代苑园与文化[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蓝先琳.中国古典园林大观[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中国模式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 篇8

模式是舶来品。《中国好声音》《爸爸去哪儿》《奔跑吧兄弟》这些吸金能力较强的电视节目, 把模式神奇的功能发挥到极致, 也把模式推上“神坛”。随着一股股抄袭、克隆之风盛行, 也随着一批批所谓模式产品并未能在中国电视土壤里生根发芽, 人们对外来模式有了质疑之声。外来模式频遭限令, 水土不服凸显。

价值观是模式之魂。价值观是电视栏目的根和魂, 是电视内容发展的精神内核。个别引进模式类栏目, 只重视形式, 而忽视精神价值。比如某卫视栏目《第一次心动》, 宣称“世界就是舞台, 人生就是表演”。从宣传定位上就呈现出扭曲的价值观——人生岂能是表演!矛盾爆发点在一枚戒指:甲选手在表演结束后, 突然跑向乙评委, 跪求戒指, 得到后又跑向丙评委并下跪赠送这枚戒指。当主持人追问甲选手, 在乙评委和丙评委之间选女朋友会选谁时, 甲选手声称会选乙评委。丙评委怒斥甲选手不真诚, 并还戒指, 乙评委不堪其辱, 失声痛哭。这一“狗血剧情”被国家广电总局通报批评为“严重偏离比赛宗旨, 热衷制造噱头炒作活动, 在评委选择、比赛环节、评委表现、歌曲内容、策划管理和播出监管等方面出现了重大失误, 损害了电视媒体形象, 产生了不良社会影响”。总局通报还认为, 《第一次心动》比赛环节设计丑陋粗糙, 评委言行举止失态, 节目设计缺乏艺术水准、内容格调低下, 演唱曲目庸俗媚俗。导致这一结果的病因在于栏目缺乏核心价值观, 或者缺乏正确的价值观, 致使一个好的模式和创意在精神轨道上越偏越远。

在价值观失衡的状态下, 还会导致诸多价值偏差。

1.拜金主义倾向。益智类节目是比重较大的模式节目, 国外益智类节目多以巨额奖金为诱饵。尽管国家广电总局对益智类节目奖金额度有明文限制, 但是部分益智类栏目还是充满了现金和物质的诱惑。比如有些栏目, 直接把奖金兑换成一元纸币, 成沓成沓地摆放在演播室内, 大有一掷千金的味道, 尽管金额并未超限, 但是视觉上金钱的冲击力还是很明显。目前, 热播荧屏上的益智类栏目, 尽管加入了“公益”“居家”“幸福”等正能量的主题, 但是选手获胜和晋级之后的狂喜, 仍然掩盖不住对物质的私欲。某文物鉴定栏目, 持宝人戴香奈儿名表, 背LV名包, 直接声称自己不用工作, 主要靠“干爹”养着。该节目主持人在专家对文物估价后, 发出羡慕般的惊呼。著名亲子栏目《爸爸去哪儿》中, 对明星子女的名牌服装、名牌行李、名牌用品等进行过分展示, 这些都是拜金主义的体现。这些拜金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 受到观众诟病。

2.血腥直白露骨。《美丽新约》是一档引进自美国的电视整容美容节目, 以女性整容的全程实录为题材, 节目“画面血腥、恐怖、暴露, 格调低下, 活动组织奢华铺张, 审查把关不严, 片面追求收视率”。国家广电总局由此叫停整容、变性类栏目。首先, 栏目价值观扭曲。放大了因容貌、外形而产生的自卑心理, 夸大了整容改变形象的能力。其次, 栏目画面血腥, 甚至达到恐怖的效果, 尤其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某相亲真人秀栏目, 女嘉宾深夜潜入男嘉宾房间, 并色诱男嘉宾。节目播出时, 画面并未对此进行交代和说明等处理。直接把所谓的真实暴露给观众, 堪比情色大片。再如某跳水真人秀节目, 因女星穿着香艳性感泳衣而引发争议。

3.对隐私的窥探。一家知名地面频道曾经引进一档叫作《交换主妇》的真人秀栏目, 即把城、乡“真夫妻”拆开重组成“假夫妻”, 让“假夫妻”去体验“真夫妻”的感受。节目一播出, 引起了激烈争议。“假夫妻”同泡温泉的镜头, 观众认为有悖传统道德。一些明星真人秀, 不注重对明星个人隐私的保护。在亲子真人秀当中, 对孩子的隐私不注重保护, 甚至贩卖孩子的隐私。

西方电视过多地涉及隐私窥探、人性拷问、色情暴力、普世价值等等。比如美国电视热衷于传播民主、自由和平等的政治价值观, 宣扬个人奋斗主义、个人英雄主义的人生价值观, 宣扬美国领先世界、主导世界的国家价值观。《超级女声》海选阶段以“审丑”为看点, 属于典型的“以别人缺陷为取笑对象”的畸形审美心理。“海选”也是美国式民主思想在中国的渗透。

中国电视直接引进西方模式, 不仅付出巨额的经济代价, 更会成为西方时尚的追随者和附庸者。在西方创新体系中, 时尚话语不可避免地裹挟着西方价值观。比如在许多国人的心目中, 诺贝尔文学奖取代茅盾文学奖, 奥斯卡奖取代金鸡百花奖, 普利策新闻奖取代中国新闻奖, 艾美奖取代白玉兰奖等等。不同的价值观标准, 产生不同的模式导向。中国电视不能总是在别人的价值体系里面裸奔, 须警惕西方价值观对中国价值观的消解和稀释。

中国模式需要中国价值观。中国价值观是建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础之上的价值体系。它强调“责任高于自由”“义务高于权利”“群体高于个人”“和谐高于冲突”“关系高于利益”。央视播出的《了不起的挑战》, 把节目定位为“把平凡生活真正过好, 才是人生最了不起的事”。一期节目中有这样的情节, 重庆棒棒军冉师傅家徒四壁, 为供儿子上大学, 坚持做挑夫。他说出掷地有声而又非常朴素的话, “生活可以清贫, 但是要乐观”, 符合“中国梦”的主题。

在此期间, 中国电视人开始理性地探索具有中国气质、中国情怀的中国模式。即便再引进国外模式, 也渗透了诸多的中国元素, 以满足中国观众的审美需求。实践证明, 中国模式需要根植于中国文化, 才能创造出反映中国、适合中国、代表中国的优秀电视栏目。

1.传统文化是模式之根。传统文化是绵延数千年的中华民族精神的高度凝结, 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经过时间和空间检验了的文化积淀。电视的模式创新, 首先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壤。比如西方模式下的相亲节目, 更关注男女双方个人的喜好和情趣。而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相亲, 要观照两个家庭的背景, 两个人的工作、经历, 以及价值观等等。《缘来非诚勿扰》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 加入了生活服务功能、社会化功能, 甚至新闻功能。如此, 一个相亲多了对现实生活状态的真实展现。其次, 传统文化是模式创新的起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创意来自于汉字, 这是一个最具有传承意义的文化符号。从这个起点出发, 既展示了汉字的魅力, 又突出了汉字的运用。第三, 传统文化创造了符合中国受众的审美需求。不管哪一种模式, 引进或者原创, 最终是以电视节目的面貌呈现给受众。在中华文化熏陶下的观众, 会以自己的审美标准或者审美习惯去接受创新模式下的电视栏目。比如西方国家热播的《生存者》《老大哥》《阁楼故事》在中国遭到冷遇, 就是文化背景下审美差异。

2.生活形态是模式之源。电视节目是对现实的真实反映, 不管是生活的真实, 还是艺术的真实。模式是真实呈现的一种方式, 或者直接移植, 或者艺术化改造。模式不能是实验室里面的图纸, 不能闭门造车。比如一档姓氏寻亲栏目, 模式设计为“寻找今人与古人的关系”, 如曹姓是不是曹操的后人。历史越久远, 证明的难度就越大。能证明关系的证据除了传说, 很少有物化的证据。这种寻找的难度就非常大。节目播出不久, 就难以维持下去。而另一档以寻找亲人为模式的寻亲节目就成功了。央视播出的《等着我》栏目, 是对生活中“找人”形态的真实还原, 赢得了较好的口碑。某卫视重金打造的明星挑战极限来救助弱势群体为内容的大型全外景公益挑战类综艺节目, 模式属于功能拼凑, 不符合生活原始状态, 也不符合人之常情、事之常理, 尽管靠重金吸引明星参与, 最终也是草草收场。汉字节目中的“听写”, 就是生活中存在的形态。甚至唱歌节目中, 拍转椅, 或者按表决器, 也符合人在如获至宝状态下的本能反映。

3.本土资源是模式之基。资源是创新的基础, 资源也是独家竞争优势的核心所在。模式创新, 任何要素都可以复制或者克隆, 唯有资源是独家的、专属的。河南卫视近年来利用本土资源实现模式创新探索, 取得成功。比如《梨园春》利用豫剧资源, 《武林风》利用武术资源, 《华豫之门》利用文物资源, 《汉字英雄》利用汉字资源等等。东方卫视充分利用喜剧资源, 相继开发了《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两档喜剧类栏目, 《欢乐喜剧人》充分利用了“德云社”“开心麻花”“东北二人转”的喜剧资源优势, 打造具有现代意义的喜剧电视栏目, 取得不俗的效果。把本土资源作为模式创新的根基需要把握两点:第一, 对资源要有全新的认识。资源是指可被利用的一切优势, 包括人、物、心理和精神气质等。比如北京人才众多, 就是嘉宾优势;河南人口众多, 就是受众优势。第二, 对本土化不要狭隘理解。本土化是由频道定位决定的, 如果走全球化市场, 世界是一体的;如果走全国概念, 本土化就是民族化;如果走区域化, 本土化就是本地化。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基于传统文化进行了模式创新。

4.中国表达是模式之策。模式创新需要对应的表达方式。中国电视曾经走过鹦鹉学舌的弯路, 港台腔影响了一代电视人。现代电视的模式创新需要现代表达方式, 需要中国化的表达方式。第一, 符合中国观众审美的语言表达。比如一些选秀节目中, 毒舌评委难以让中国观众接受, 《中国好声音》的评委或者导师, 就是以欣赏、赞赏的语气评价歌手, 深受观众喜欢。第二, 符合中国观众的情绪表达。中国观众喜欢温暖、快乐、励志和感动的情绪, 传统的煽情已经被观众所唾弃。第三, 符合中国观众的形象表达。中国观众喜欢具有贴近性和亲民色彩的形象。不管是百姓, 还是明星, 来自生活, 能回归生活的形象总是最受追捧的。岳云鹏在《了不起的挑战》中所表现出来的“倒霉蛋”形象, 让观众感觉像邻家大哥。鹿晗在《我去上学啦》中表现出“鹿不羁”形象, 让观众感觉真实可信。不管是明星, 还是百姓, 在电视节目中, 需要一个真实的自我, 而不是艺术化的形象, 这样的表达才是观众需要的。

中国模式尚处于成长之中, 在全球节目形态中的话语权正在形成。随着电视体制的变革和电视节目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中国模式将会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辉。

摘要:价值观是电视节目的灵魂。在中国电视的发展过程中, 存在价值观失衡的情况, 导致拜金主义、血腥露骨、窥探隐私等价值偏差。中国电视人在探索具有中国情怀的中国模式时, 需要把握传统文化, 反映真实社会生活,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

用茶文化来弘扬中国文化 篇9

茶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其历史非常悠久。武王伐纣,茶叶已作为贡品。原始公社后期,茶叶成为货物交换的物品。战国,茶叶已有一定规模。先秦《诗经》总集有茶的记载。汉朝,茶叶成为佛教“坐禅”的专用滋补品。魏晋南北朝,已有饮茶之风。隋朝,全民普遍饮茶。唐代,茶业昌盛,茶叶成为“人家不可一日无”,出现茶馆、茶宴、茶会,提倡客来敬茶。宋朝、流行斗茶,贡茶和赐茶。清朝,曲艺进入茶馆,茶叶对外贸易发展。茶文化是伴随商品经济的出现和城市文化的形成而孕育诞生的。历史上的茶文化注重文化意识形态,以雅为主,着重于表现诗词书画、品茗歌舞。茶文化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化了儒家思想,道家和释家的哲学色泽,并演变为各民族的礼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和独具特色的一种文化模式。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概括地说,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为茶的历史文物、遗迹、茶诗词、茶书画、茶歌舞、各种名优茶、茶馆、茶具、饮茶技艺和茶艺表演等;精神形态表现为茶德、茶道精神、以茶待客、以茶养廉、以茶养性、茶禅一味等;还有介于中间状态的表现形式,如茶政、茶法、茶礼规、茶习俗等属制度文化范畴的内容。

中国文化走向西方应该注重文化融通 篇10

1 中国文化应加快走向西方的步伐

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21世纪文化发展的大趋势。21世纪是文化全球化的大发展时期。中华文化也必将融入这一世界化的文化发展浪潮中, 并向世界全面展示自己的风采。

1.1 中国文化走向西方的必然性分析

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让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的必然要求。目前, “中国威胁论”时常见诸欧美的报刊。“中国威胁论”的谬论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原因。除了一些别有用心的敌对势力对中国的污蔑外, 有些人是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有关。在世界各种文化中, 中国文化是最强调“和谐”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国与国之间交往要“协和万邦”。就连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也主张以“和”为贵。在如何消灭的敌人的问题上, 孙子提出了一个令人惊奇而神往的目标, 即“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全胜思想。这里的全胜不是以消灭敌人为目标, 而是迫使敌人屈从于我方意志而求得胜利, 有时甚至使敌人心悦诚服地归顺和服从, 达到双方皆大欢喜的局面。

1.2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可能性分析

中国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是其自身的独特价值所决定的。中国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 是世界上仅有没有中断的古代文明。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了中国文化的独特价值和强大生命力。历史上, 中国文化以她的博大精深赢得了世人的认可和称赞;今天, 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国力不断强盛, 中国文化的魅力也更加绽放。当西方工业文明给人类带来诸如环境污染、技术的异化等问题时, 人们开始思考中国文化对世界未来发展的价值。1998年1月, 世界诺贝尔奖得主们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宣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首2500年前的孔子的智慧”。这是世界文化界对中国文化价值的高度肯定。因此, 我们应该自信的推动中国文化走向西方, 走向世界, 让“孔子的智慧”泽被全球。[3]

2 要把握好中西方文化的共性与个性

根据文化传播规律, 文化传播的强度和影响与距离有关。一般说来, 两个民族相距越近, 互相间的文化传播和借用也就越频繁, 两种文化之问的相似处也就越多。相反, 则相似点就少, 相互间的传播面临的障碍就较多。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必须让传播者了解彼此文化的共性和个性。中西文化虽属于不同的文化圈, 但彼此仍然有许多共性。

一是关爱他人的伦理思想。中国的儒家讲仁爱, 佛家讲慈悲;而西方的基督教讲博爱。可见, 中西文化均要求每个人在追求自己幸福的同时, 必须尊重他人, 爱护他人。孔子曰:“仁者爱人”。西方的基督教则倡导“爱人如己”, 在施爱于他人中体验幸福的境界, 才能有灵魂的安宁。《圣经》的旧约全书中的《约伯记》列出约伯的善举:“穷人求援, 我总乐意帮助;孤儿求助, 我就伸出援手。”

二是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中西文化中的谚语可以为证。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中也强调经世致用, 反对空谈, “实干兴邦, 空谈误国”。美国人也说“行动胜于言语”。在价值观方面, 美国的实用主义、英国的经验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经世致用在“务实”这一点是比较接近的。

三是追求幸福的人生目标。西方人注重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是趋利避害的, 即人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快乐, 避免痛苦。[4]

我国先秦儒家的孔、孟所提出的幸福观可归纳为道德、精神的快乐和普天下的共同快乐。“希腊三哲”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注重德行, 强调需有德行才可得幸福的观点与我国儒家思想所主张的幸福观极为相近。

3 坚持中西文化融通的文化对外传播原则

对外传播中国文化需要我们坚持恰当的文化传播原则。

首先, 在与他文化交流时, 我们要遵循“突出文化特色”的原则。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主要障碍是文化差异的问题。文化差异是文化对外传播的精彩内容, 世界上不同的文化因为各自的特点而丰富多彩。跨文化传播者交际者都希望了解这种差异, 这是人类好奇心所决定的。但另一方面, 文化差异又是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不同文化的交际主体可能因为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差异、禁忌、思维方式、价值观等文化元素而造成文化冲突。因此, 传播双方应该尊重异域文化, 秉持文化平等的心态, 而不是以文化中心主义的思维来看待对方文化的特点。

那么, 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个性文化究竟包括哪些方面呢?我们可以考虑以下方面的内容。

一是个性文化的传播, 即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其特点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其各自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本民族独特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社会风尚, 饮食文化, 衣着装饰、音乐舞蹈, 等等。在不引起文化冲突的前提下, 这些文化是我们对外传播可以充分挖掘的内容。

二是科学知识的传播, 它包括所有的自然科学和绝大部分人文社会科学, 是人类千百年来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积累的智能的结晶。它是没有民族、没有阶级、没有国界的。这方面的内容, 我们也有很大值得向世界推广的, 比如:中医文化。近年来, 中医走出去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比如:据2012年7月19日国际在线消息, 近日, 澳大利亚卫生执业者管理局发布消息, 从7月1号开始, 澳大利亚对中医、中药师进行全国注册管理, 这使得澳大利亚成为第一个以立法方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的西方国家。

三是价值观的对外传播。价值观包括世界观、道德规范、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社会理想等。我们完全可以利用中西文化的互补性对外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

再次, 要坚持突出文化共性的原则。文化共性是对外传播的基础。由于地理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作用, 世界上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但由于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历和感受, 如:人们都有衣、食、住、行和工作、学习、文化娱乐等的需求, 都有家庭和社会关系, 都有喜、怒、哀、乐, 等情绪表达, 等等。这样, 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方面也必然存在着许多文化共性。所谓文化共性是指人类文化的共性。按照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我们寻找某类现象的共同的、统一的本质, 应该从某类事物现象中去抽象。恩格斯在阐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时, 认为“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 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5]这就告诉我们。文化这一概念的本质也应该是人类全部文化的共性, 是从全部人类文化中抽象出来的。人类文化的共性在于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根基: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6]

文化共性是对外传播的重要基础。关于这一点, 国内许多跨文化传播研究专家都有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观点有:汪信砚认为研究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有助于理解全球化中的价值冲突。[7胡建提出了全球化视角下中西文化价值认同的内容。[8]马戎认为“我们首先需要承认中国与其他各国在文化方面客观上确实存在一定程度的‘同’。”[9]为了达到跨文化传播的目的, 有学者甚至建议构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共享价值问题。比如:张颐武认为我们的对外传播“如果不去考虑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价值观的接受度, 中国的‘和氏璧’可能只会被看做一块‘顽石’”。可见, 我们在对外传播自己的文化时, 首先思考的问题应该是彼此文化的共性或者相近性。

总之, 中国文化走向西方是两种完全不同文化的相遇。这就需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文化态度。这包括正确对待自己的文化, 也包括正确对待西方的文化。我们要摒弃的是文化中心主义态度, 要树立的是文化多元主义态度。因此, 在推动中国文化走向西方需要我们坚持文化包容的对外传播原则。只有这样, 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才能实现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季羡林.季羡林文集 (第6卷) [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6.

[2]关世杰.试论二十一世纪的中西文化交流[J].北京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5) :50-58.

[3]张丽霞.传统文化修养与跨文化交际[J].成都大学学报 (社科版) , 1999 (2) :71-72.

[4]苗力田.古希腊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a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6]向延仲.简论文化的共性与个性[J].社科与经济信息, 2002 (12) :133-134.

[7]汪信砚.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J].哲学研究, 2002 (11) :22-26.

[8]胡建.全球化视角下的中西文化之价值认同[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 23 (1) :13-19.

上一篇:基于模型控制下一篇:儿童发展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