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理论分析

2024-05-08

基本理论分析(精选十篇)

基本理论分析 篇1

一、合并报表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企业合并层出不穷。控股合并在上市公司也屡见不鲜。为了规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披露, 满足海内外证券市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需要,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规定上市公司必须披露其合并会计报表。财政部制定发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 以规范我国上市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

二、合并报表会计的合并理论

合并报表会计的主要特征是把具有产权控制关系的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单一的会计主体来进行处理。通过编制合并会计报表, 从整体上综合地、全面地、完整地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取决于对合并范围的界定以及合并方法的选择, 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依据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根据不同的合并理论, 其确定的合并范围和选择的合并方法各不相同。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合并理论有母公司理论、实体理论和所有权理论三种。

(一) 母公司理论

母公司理论是把合并会计报表看成是母公司本身会计报表的扩充和延伸, 也就是从母公司的角度和利益出发来编制会计报表。它所强调的是公司集团的母公司在整个集团中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中所占有的份额, 并认为合并会计报表主要应满足母公司的股东及债权人的需要。因此合并会计报表的重点是放在占主导地位的股权上, 而把少数股权作为合并报表的次要目标在资产负债表中作为一般的负债处理;对于属于少数股东应享有的净收益则视为费用;如果合并时产生商誉, 则全部归母公司股东所有, 与少数股东无关。

在美国和英国的合并会计报表实务中, 采用的主要是母公司理论。在美国《会计研究告》第51号中, 明确提出合并会计报表的目的是为母公司的股东和债权人服务。在确定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时, 认为法定控制即持有另一公司50%以上的股份是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前提条件。英国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认为一公司成为母公司的标准是其持有另一公司半数以上的股权投资。

可见, 按母公司理论编制的合并财务报表完全是为母公司现存和潜在的股东服务的, 这正迎合了大多数负责合并企业的需要, 母公司股东最关心属于自己份额的净资产, 要据此来评价自己所有权的价值, 并作出相关的决策。因此, 在会计实务中, 这一理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内, 都建议采用该理论作为合并业务的理论基础, 采用母公司理论, 在确定合并财务报表范围时, 通常以法定控制为基础, 以持有多数股权或者表决权来决定是否将被投资企业纳入合并范围, 或者通过一家公司处于另一家公司法定支配下的控制协议来确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二) 实体理论

实体理论是把合并会计报表看作是企业集团各成员企业构成的经济实体的联合报表。它把企业集团看作是独立于所有者以外单独的一个实体, 强调的是企业集团整体的资产和负债, 着重于合并的实体本身和企业可控制的全部资源, 而不单单是所有权。因此, 在编制合并报表时, 对拥有控制权的股东和少数股东被看作是两类独立的股东团体, 两者对合并的经济实体都拥有权益。属于少数股东对净资产的权利包括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股东权益部分, 属于少数股权的利润则包括在合并利润表中, 并单独列示。如果合并时产生商誉, 则有多数股东和少数股东共享并按股权比例分配。这种方法除德国、意大利采用外, 世界上很少国家采用。

(三) 所有权理论

所有权理论指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既不强调企业集团中存在的法定控制关系, 也不强调企业集团的各成员企业所构成的经济实体, 而是强调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企业对另一企业的经济活动和财务决策具有重大影响的所有权。母公司理论与实体理论都不能解决隶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企业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的编制问题。例如, 某一企业的全部股份由两个投资企业共同投资形成, 各拥有其50%的股份。在这种情况下, 既没有单一的母公司, 也不存在少数股权;既没有法律上的支配权, 也不存在单一的经济实体。根据母公司理论和实体理论都很难确定该企业的会计报表由哪一投资企业合并。概括这种情况就出现了所有权的概念, 即按所有权进行部分合并。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 对于其拥有所有权的企业的资产、负债以及当期实现的损益, 按照其拥有的比例, 合并计入, 而对于除母公司以外的其他股东的份额, 不予考虑。此种方法又称为部分合并法或比例合并法。

可见, 所有权理论更多的是强调投资公司股东的权益, 即对被投资公司的财产的最终索取权。多年来, 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理论上会计界一直争论不休, 对母公司理论而言, 首先, 合并财务报表中对子公司的净资产采用了不同的计价基础, 属于母公司的部分按并购的公允价值处理, 属于少数股权的部分仍保持账面价值, 这种不同的计价方法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账面的混乱。其次, 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 少数股权被列为一项负债, 在利润表中, 少数股权的损益被列为一项费用, 这种列表法违背了会计上对与负债和费用的定义。

三、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指应该纳入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编报的子公司的范围, 即哪些子公司应当包括在合并会计报表编报范围之内。合并会计报表合并范围的确定, 一般取决于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理论, 同时还取决于各国会计所处的法律环境及受各国历史上惯例的影响。国际会计准则有关合并会计报表的规定主要是采用母公司理论, 即对另一企业的控制与否作为确定合并会计报表范围的主要依据, 凡能够由母公司控制的所有被投资企业 (即子公司) 都应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对控制的界定是, 能够统驭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并能以此取得收益的权利。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也主要是采用母公司理论。其合并范围是, 能够被母公司所控制的所有被投资企业。具体来说包括如下方面:

(一) 母公司拥有其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的被投资企业

权益性资本是指对企业有投票表决权, 能够据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的资本。当母公司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股权时母公司就成为该被投资企业的最大股东, 拥有对该被投资企业的控制权, 能够操纵股东大会对被投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实施控制。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是母公司对其拥有控制权的最明显标志, 因此应将其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二) 被母公司控制的其他被投资企业

母公司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没有拥有和控制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权益性资本, 但如果通过其他方式母公司对被投资企业的经营活动能够实施控制, 则被控制的企业也应作为子公司, 纳入母公司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具体情况有:

1、通过与被投资企业的其他投资者之间的协议, 持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

这主要是指母公司与其他投资者签订协议, 受托管理和控制被投资企业, 从而在被投资企业股东大会上拥有被投资企业半数以上表决权。在这种情况下, 母公司对这一被投资企业的经营管理拥有控制权, 该被投资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 为此必须将其纳入合并范围。

2、根据章程或协议, 有权控制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这是指在被投资企业章程等文件中明确规定母公司对其财务和经营政策能够实施管理和控制。能够控制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也就等于能够控制整个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样, 也就使得该被投资企业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 从而应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3、有权任免被投资公司董事会等类似权力机构的多数成员。

这是指母公司能够通过任免被投资公司董事会的董事, 从而控制被投资企业的决策权。这时, 被投资企业已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 因此应将其纳入母公司的合并范围。

4、在被投资公司董事会或类似权力机构会议上有半数以上投票权。

这是指母公司能够控制被投资公司董事会等权力机构的会议, 从而操纵该公司的财务和经营政策, 使其生产经营活动在母公司的间接控制下进行, 成为事实上的子公司, 因此应将其纳入母公司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需要说明的是, 有时一个企业虽然直接、间接、直接和间接拥有另一企业半数以上的权益性资本, 但由于某些原因, 持有权益性资本是暂时的, 或实际上已不能真正行使对子公司的控制权, 这时, 则不能将这些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企业合并层出不穷, 本文首先回顾了合并报表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然后对合并报表会计的合并理论和合并范围进行深入的探讨, 并以此为基础, 探讨了合并报表会计的基本理论。

关键词:合并报表会计,合并理论,合并范围

参考文献

[1]王丹芳.略探控制权与合并会计报表理论的关系[J].财会月刊, 2002 (9)

[2]李风.购买法与联营法的理论依据和会计处理[J].四川会计, 2000 (4)

市场营销基本理论与战略分析 篇2

市场营销从最根本上讲就是“管理消费者的需求”。使用各种方式刺激消费者使其产生消费欲望。市场营销简答题都要围绕4P理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来答题。首先考虑市场环境(市场调查和预测),其次市场定位(该在哪里卖,卖给谁),制定市场营销组合(4P组合从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四个角度去考虑),执行市场计划,市场情况反馈适时调整。

1、市场营销:是通过创造和交换产品及价值,从而使个人或群体满足欲望和需要的社会过程和管理过程。最简单的理解就是,需求的管理过程。

2、市场营销之父是美国的菲利普.科特勒

3、市场营销环境:是存在于企业营销系统外部的不可控制或难以控制的因素和力量,这些因素和力量是影响企业营销活动及其目标实现的外部条件。

4、市场营销环境分为:

微观营销环境:1)营销渠道企业2)顾客3)竞争者4)公众

宏观营销环境:1)人口环境2)经济环境3)自然环境4)政治法律环境5)科学技术环境 6)社会文化环境

5、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般过程:

确认问题——信息收集——备选产品评估——购买决策——购后过程

6、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低到高5个层次

生理需求——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7、※4P理论(市场营销最重要的理论所有市场营销行为都是依靠这个展开的)

产品,价格,渠道,促销

8、产品:是指能通过交换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一需求和欲望的任何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

9、产品整体概念:

核心产品,顾客核心需求的基本效用和利益

形式产品,核心产品借以实现的形式

期望产品,消费者期望得到的与产品密切相关的一套属性和条件

延伸产品,购买形式产品和期望产品时附带各种产品,如使用说明书,保修等 潜在产品,未来可能演变前景

10、产品的生命周期:产品生命周期:是指新产品研制成功后,从开始进入市场、占领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整个生存过程。

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引入期的特点:生产批量小、制造成本高、广告费用大、产品销售价格偏高、销售极限为有限、企业通常不能获利。可适用的策略:迅速夺取策略、缓慢夺取策略、迅速渗透策略、缓慢渗透策略。

11、价格:为产品和服务制定的相应货币价值

12、企业定价的目标:

1)维持生存2)当期利润最大化3)市场占有率最大化4)产品质量最优化

13、定价的一般方法:

1)成本导向定价法2)需求导向定价法3)竞争导向定价法

14、分销渠道:指促使某种商品和服务能顺利的经由市场交换过程,转移给消费者消费使用的一套相互依存的组织。

15、分销渠道的设计:

1)分析顾客需要的服务产出水平

2)明确渠道目标余限制

3)明确各种渠道备选方案

4)评估各种可能的渠道被选方案

16、促销:是企业通过人员和非人员的方式,沟通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引发,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其产生购买行为的活动。

17、促销组合:1)促销目标2)产品因素3)市场条件4)促销预算

18、市场营销管理的过程:

1)分析市场机会2)选择目标市场

3)设计市场营销组合(4P)4)管理市场营销活动

19、市场细分:是企业通过市场调查研究,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把某一产品的整体市场划分为若干个在需求上具有某种相似特征的消费者群。从而形成某种不同细分市场的过程。

20、有效地市场细分原则

(差异性)(可衡量性)(可进入性)(相对稳定性)(独特性)

21、市场细分的作用

1:有利于发展市场营销机会。

2:能有效地制定最优营销策略。

3:能有效地与竞争对手相抗衡。

4:能有效地拓展市场,扩大市场占有率。

5:有利于企业合理利用资源发挥最大优势

22、市场定位:市场定位也称产品定位或竞争性定位,是根据竞争者现有产品在细分市场上所处的地位和顾客对产品某些属性的重视程度,塑造出本企业产品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或形象并传递给目标顾客,使产品在市场上占有一定优势。

23、品牌:是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或是它们的相互组合,用以识别某个消费者或某群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并使之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

24、无差异性市场和差异性市场的优缺点有哪些?

无差异性市场的优缺点:

优点:大量生产储运,销售而使得产品平均成本低,不需要进行市场细分,可节约大量的调研开发广告费用。缺点:忽略需求的差异性,不能让所有顾客都满意,竞争能力相对较弱。

差异性市场优缺点:

优点:小批量多种品种,生产动机灵活,针对性强。缺点:品种多,多样化增加产品成本,降低盈利率。

25、包装就如同商品的“脸”,试阐述你是对这句话的理解

包装一词是并列结构,“包”即包裹,“装”即装饰。就包裹与产品的关系而言、“包裹”一词中的“包”为其中的重点好的,包裹必须满足“包裹”产品的要求。简言之,包裹是战平的盛载物和保护物。

二、市场营销战略分析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1)4P,即: 产品(Product)、价格(Price)、促销(Promotion)、通路与配销(Place&Distribution)

这四个因素应用到营销过程中,就形成了四方面的营销策略。加上政治POLITICS和公共关系PUBLIC,是为6P。

企业的4Ps营销组合模型图

联、关系,需要实力基础或某些特殊条件,并不是任何企业可以轻易做到的。但不管怎样,4R营销提供了很好的思路,是经营者和营销人员应该了

解和掌握的。

市场营销基础理论

与战略分析

班级:市场091

姓名:王悦

基本理论分析 篇3

摘 要: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级化学》十分重视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的设计。分析其内容选取和编排的设计特点,可为我国高中化学教材和教学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英国化学教材;基本概念;基础理论;设计特点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01-0054-03

由宏观深入至微观、由定性至定量、由静态至动态是现代化学发展的基本特点。越来越多的化学家呼吁化学并不再是纯实验科学,须认真审视化学理论知识在化学学科中的地位[1]。化学理论知识在基础化学教育中的作用日益引起世界各国化学教育者的重视,21世纪以来出版的英美高中化学教材,都非常重视化学理论知识对教学的有效指导作用。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英国高中化学教材《高级化学》(Advanced Chemistry)在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的设计方面具有代表性[2][3],分析其内容选取和编排的设计特点,对我国教材建设和教学设计优化有着重大意义。

一、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中学化学理论知识主要包括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两方面。

化学基本概念是化学现象本质的反映,是构成化学知识的基础,是化学知识体系中的核心成分,也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连接点及学习的核心,更是整个化学知识的“骨架”。我国中学化学教材中的概念粗略统计有200多个[4],如物质的量、化学键、溶液、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焓变、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等。学生只有建立清晰、稳定、科学的概念,才能牢固系统地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化学基础理论是整个中学化学教学的核心,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理论本身所具有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其对学生智力与能力发展所起的不可低估的作用。化学基础理论涵盖了整个中学化学的重要领域,既是认识元素及化合物、化学计算与化学实验的认知基础,也是指导学生获取知识、训练思维和解决问题的重要工具。中学化学基础理论内容可分为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平衡、电化学五部分。

二、《高级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知识简介

《高级化学》教材内容范围与我国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内容大致相同,分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三部分,但它是以模块划分的: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共15章)——即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共5章)——即元素化合物,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共12章)——即有机化学。《高级化学》中的“物理化学”(即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知识)部分又细分为五个模块: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4章),包括化学的发展变化、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及其发现过程、用结构解释元素周期律;②化学键、物质状态(5~8章),包括化学键、键的极性、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状态变化和粒子间力以及气体;③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和体积以及能量的变化(9~10章),包括对反应中涉及的质量和气体的计算、溶液浓度计算以及酸碱滴定测定浓度及相关计算;④化学平衡、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11~13章),包括化学平衡概念、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常数及应用、酸碱性质、酸碱反应、酸碱滴定和缓冲溶液及其相关计算、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滴定、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原电池和电解池)以及金属置换规律等;⑤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14~15章),包括向平衡自发变化、熵、Gibbs自由能以及化学动力学相关知识。

总体来讲,英国《高级化学》教材与我国现行的高中化学教材相比难度偏大,对学生素质能力的要求较高,如其将Gibbs自由能、晶体结构、溶度积、标准电极电势等较难理解的化学概念和理论纳入到高中化学教材中。

三、《高级化学》中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设计特点

1.内容选取。

(1)注重知识的前沿性。

《高级化学》非常重视化学前沿知识素材的选取。例如,第二章第一节“原子核的概念”介绍了可以观察到原子形貌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并在教材特设的工具栏中详细介绍了扫描隧道显微镜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供有更多学习需求的学生深入学习相关内容;又如第十三章第十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在介绍不同类别的电池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列举了燃料电池、钠-硫磺电池和锌-空气等几种新型充电电池的原理和用途。将前沿性化学知识引入教材,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而且对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思维能力以及为学生清楚认识化学学科的重要性提供了非常真实的素材,这对于培养化学后备人才以及普及化学教育是很有帮助的。

(2)注重学科实证方法。

《高级化学》介绍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时特别注重实证方法的运用。例如,在第四章第一节引入原子概念后,为了让学生认识原子的结构,深刻理解、认识原子中电子的真实存在,编者通过物理实验向学生详细呈现物理学家发现电子的过程,即运用光和电子辐射等物理知识,用分光计测量出波长的数据来确定原子中电子的存在。教材在引入抽象概念时,如果编者能用实证的科学方法将抽象概念的本质特征反映出来,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概念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科学方法的应用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建立抽象概念,培养学生对科学的信任感,更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又如,第十一章第六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平衡常数Kc”的概念,教材选用两组真实实验数据(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乙酸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的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得出上述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使学生感性地、深刻地理解化学平衡常数。《高级化学》中实证方法的设计,不仅可以证明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化学理论是具有科学性的,同时在实证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方法。这种设计有利于学生学习实验研究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应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从而使他们在面对各种问题时,能更容易地激活储备的知识,灵活地利用它们解释新现象,解决新问题。

(3)注重理论知识的拓展应用。

《高级化学》在引入理论知识后,注重设计真实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充分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第十一章“化学平衡”共有十节内容。第一节和第二节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平衡概念;第三节和第四节主要介绍勒沙特列原理;第五节和第六节介绍平衡常数概念;接下来的四节内容则是关于化学平衡、勒沙特列原理、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知识,包括应用化学平衡知识求生成物的产量、溶度积常数等等;又如,第十二章“酸碱平衡”共有十二节内容,介绍酸碱平衡理论以及强酸、弱酸、强碱、弱碱后,接下来的四节内容则是对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应用,涉及到酸碱滴定、缓冲溶液及其相关计算。认知主义认为,将所学知识进行多元化的应用和解释,学生对知识之间关系与联系的认识就会变得更加清晰,运用知识处理各种问题就会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当学生发现所学知识在许多方面都有应用时,就会涌现出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化学学习中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内容编排。

(1)注重化学史的运用。

《高级化学》在介绍化学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时充分运用了化学史的内容。以第一章“化学的发展变化”为例,共有四节内容。第一节从三个方面(化学的起源、早期冶金家和现代化学的建立)为学生勾画出化学动态发展的脉络;第二节引出元素,将元素不断发现及其分类的历程(三素组分类、八音律分类)向学生呈现;在第二节的基础上,第三节介绍了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第四节是现代元素周期表,现代元素周期表的建立是以原子结构为基础的。通过以上四节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化学是由宏观向微观发展的过程,科学理论是在不断深化发展的,同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前人在科学方法、创新意识方面的努力,进而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与动力。

(2)重视“前概念”的应用。

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有意义学习,即指新知识必须和学习者现有的认知结构产生相互作用,才是有意义的学习。《高级化学》在介绍化学概念时特别重视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形成的“前概念”的应用。例如:化学平衡概念的建立采用“平衡—动态平衡—物理平衡—化学平衡”四个步骤完成:通过常见静态平衡的例子——压跷跷板时的平衡帮助学生理解“平衡”概念的本质;再以人在扶手电梯上保持在某一特定水平位置为例帮助学生构建动态平衡概念;然后指出物理平衡属于动态平衡的一种,其前提是物理变化,特征是物质处于各个物理相(气、液、固)的量一定,实质是发生物理变化的两个过程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构建物理平衡概念的基础上,将物理变化迁移到化学变化来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平衡概念。

(3)注重知识的系统性。

整体而言,《高级化学》教学内容设计十分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例如,教材在第十一章介绍化学平衡后,分别在第十二章和第十三章介绍了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两种类型,化学平衡的理论知识完全适用于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即化学平衡可以作为学习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的基础;而酸碱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又是对化学平衡的拓展和深化。教材在介绍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数、氧化还原反应的滴定方法、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电池、电极电势内容之后,介绍原电池原理以及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中的应用,为学生学习原电池知识做了充分的概念及理论铺垫。建构主义认为,如果教材有良好的内在联系,前一课题的学习是后一课题学习的前提,先前学习知识的概括和包摄水平高于后面学习的知识,那么学生认知结构中的原有“固着观念”就有了最大的可用性。

(4)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突出情境对概念建构的重要作用。

《高级化学》在引入化学概念时特别重视从日常生活入手,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例如,在引入物质的量的概念时,先通过生活中常见的例子——银行职员在清点客户的存款金额(便士/硬币)时,并不是逐个清点硬币,而是事先称量10便士、50便士、500便士甚至1000便士的质量,以此作为计量标准。当客户前来存款时,银行职员只需称量客户所带存款硬币的质量,将其与计量标准比较后便可得出金额数目。同样,原子极其微小,我们难以对其进行惯常的计数,为此引入“物质的量”这一表征原子数目的物理量。通过前面日常生活例子的引导,学生便不难理解“物质的量”的意义了。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能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或顺应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将新知识理解透彻。

(5)运用图片和原始图表,加强直观形象性。

《高级化学》在扉页介绍了自身特点之一是“为了突出概念的形象介绍,使用了包括创新分子模型软件创造的模型在内的上百幅图片和原始图表”。学生可以从中了解有关概念的某些信息,为内化这些概念奠定感性基础。例如,教材在介绍分子、离子、化学键等概念时,运用了大量的模型辅助学生理解。建构主义主张在教科书中更多地让学生利用各种原始数据、素材进行分析思考,而不是直接接受基于这些数据素材而得出的结论。化学基本概念的抽象性往往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心理障碍。我国传统教材主要以文字表述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而当代教材更加注重图文并茂,加大以图代文和利用图画、资料等创设学习情境的力度,帮助学生应用多种感官增强感性认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进行。

四、小结

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化学基本概念和化学基础理论在中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改变化学学科只是一门“纯实验科学”的观念,重视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化学科学思维能力。同时,教材编写者应将化学学科知识与心理学研究成果有机结合,在保证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完整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化学理论知识在教材中呈现方式,发挥其对化学教学有效的指导作用,使教材中教学内容编排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化学知识体系,实现教材向学材转化。总之,研究新时代的教材编写和评价,深入研究国外优秀教材教学设计特点,对我国教材建设和教学设计优化均有着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钮泽富.理论化学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化学教学,2003,(3):1~3.

[2]田 红,周 青,杨辉详.英国Advanced Chemistry教材有机化学内容编排的评析[J].化学教育,2008,(3):10~12.

[3]陈 伟,周 青,刘光琼.英国高中教材《高级化学》中化学平衡概念构建的四环节[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7,(11):59~60.

基本理论分析 篇4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于2008年8月29日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以下简称循环经济法) 。循环经济法的颁布旨在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和改善环境, 实现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关政策的强制执行, 我国的循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我们知道, 会计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左右着相关会计准则的制定, 反过来, 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实行又反作用于客观经济。近年来,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深入人心, 循环经济在传统经济中所占比重的不断上升。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已经难以满足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 迫切需要产生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新的会计理论。在此大背景下, 国内会计学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循环经济会计“这一新兴会计的学科。笔者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搜索, 发现会计学术界关于循环经济的研究文献还是比较多的。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读, 笔者发现目前国内会计学界关于循环经济会计的研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本理论, 这与我国目前循环经济所处的发展有关。研究的内容主要是站在循环经济的角度试图从新定义会计的概念、目标、对象、基本前提、基本原则的等内容。通过以下与传统会计的基本理论的对比分析, 本文试图归纳出具有代表意义的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理论。

二、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基础理论对比分析

会计的基本理论主要由“本质、目标、对象、假设、基本原则”等五个方面构成。下面笔者将就以上五个方面逐一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下面笔者将就以上五个方面逐一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

1.“本质”方面。

传统会计认为会计是一种工具, 负责管理企业等经济主体间的经济活动。而从循环经济角度看, 笔者认为其会计本质任然是一种工具。只是要把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清洁生产等因素考虑在内。

2.“目标”方面。

从目标角度看, 传统会计认为:会计主要通过对经济活动的记录, 为企业的内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相关信息。而从循环经济角度, 笔者认为其会计目标是在“资源高效利用、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角度, 提高经济效益。除上述基本目标外, 还应该包括具体目标, 如:向政府部门提供企业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情况, 回收利用废弃资源的效率, 原材料中包含的可再生资源比例等。

3.“对象”方面。

从“对象”角度分析, 传统会计认为其对象主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以货币表现的资金及其资金运动。而从循环经济角度, 不能仅仅考虑资金运动, 还要考虑除资金以外的其他因素, 如废弃物回收利用数量, 减少利用的资源数量、生态环境的友好程度等。

4. 基本假设。

传统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四项。

(1) “主体”方面。传统会计认为, 会计主体应从会计服务的空间对象考虑, 一般指特定的企业或者会计报告主体。至于循环经济会计, 笔者认为其主体应是与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资源密集型企业。因为该类企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较大, 生产过程对周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大。

(2)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至于“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这两个基本假设, 循环经济会计也同样需要考虑。因为正常情况下, 我们考虑的都是永久经营的企业。

(3) 货币计量。传统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核算单位, 这点毋庸置疑。但是在循环经济条件下, 生态资源的破坏程度, 如企业周围水资源的污染程度, 河水里的鱼虾死亡程度, 植被的破坏程度都是很难用货币进行可靠计量的。所以, 笔者认为应该采用复合计量方法。

除了传统会计的四个基本假设外, 笔者认为还应该包括自然资源短缺假设, 生态环境短期难以恢复假设等。

5. 基本原则。

传统会计基本原则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对会计确认、计量的原则;二是对企业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原则。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及时性等基本原则。对于循环经济会计, 笔者认为还应该包括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原则, 生态环境相关原则等。

三、基本理论对比总结

通过上面的陈述, 笔者从基本理论的角度, 对传统会计与循环经济会计进行对比分析。循环经济会计的基本理论必须从保护生态环境、循环利用自然资源角度入手, 如果脱离了这两个方面, 那么循环经济会计就偏离其本质, 偏离了创建这一分支学科的初衷。目前, 在国内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 循环经济会计基本理论体系初步建立, 但是涉及企业具体业务处理的微观层面的研究还没有专家学者涉及, 这给企业实际业务处理带来了困难。笔者希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 引起更多专家学者对循环经济会计的重视,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早日建立起循环经济会计完整的核算体系。

参考文献

[1]殷勤凡.循环经济会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 2006 (11) .

[2]任英阔.循环经济会计的确认与披露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 2010 (5) .

课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理念 篇5

一、课程涵义的理解

在中国,“课程”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唐朝孔颖达在《五经正义》里为《诗经・小雅・巧言》中“奕奕寝庙,君子作之”一句注疏:“维护课程,必君子监之,乃得依法制也。”这是“课程”一词在汉语文献中的最早显露。宋朝的朱熹在《朱子全书・记学》中亦提及“课程”,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等。朱熹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

在西方,最早提出“课程”一词的是英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斯宾塞(H.Spencer)。1859年斯宾塞发表著名文章《什么知识最有价值》《What Knowledge is of most worth》,文中提出了“curriculum”(课程)一词,意指“教学内容舯系统纽织”。西方课程(curriculum)源于拉丁语“currere”。“currere”是一动词,意为“跑”,“curriculum”则是一名词,意指“跑道”(race-course),根据这个词源,西方常见的课程定义是“学习的进程”(course of study),简称“学程”。

实际上,课程理论和流派很多,即使同一理论渊源和思潮的学者,对课程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可以说,有一个课程专家就有一种课程定义。综观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课程作为学科

这是使用最普遍,也是最常识化的课程定义。谈到课程必然要谈到语文、数学、外语、音乐、美术等某门学科,课程就是学科,学科就是课程。《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对课程这样定义:课程是指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这通常被称为广义的课程;狭义的课程则是指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

这种课程定义片面强调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局限于源自文化遗产的学科知识,对学习者的经验重视不够。

(二)课程作为目标和计划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看做教学过程要达到的目标、教学的预期效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如课程论专家塔巴(H.Taba)认为,课程是“学习的计划”,奥利沃(P.Oliva)认为,课程是“一组行为目标”,约翰逊(M.Johnson)认为,课程是“一系列有组织的、有意识的学习结果”,等等。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长期流行、影响最大的课程术语就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两者几乎涉及学校教育制度中关于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对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及课程管理等进行规定,提出了要求。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教学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的东西,把课程目标与课程过程、手段截然分开,并且强调了前者,完全忽视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注,忽视了学生发展、创造空间的营建,忽视了学习者活生生的现实经验。

(三)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这种课程定义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和体验。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卡斯威尔和坎贝尔认为,“课程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另一课程论专家认为,“课程是学习者在学校指导下的一切经验。”最近的课程理论还非常强调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的重要性。

这种课程定义重视了学生的直接经验,消除了课程中“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消解了目标与手段、内容与过程的二元对立。但有些持这种定义的学者有些忽略系统知识在儿童发展中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纲要中首次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赋予课程以灵魂和核心,并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六个课程领域和范围,因此我们应积极重建我们的课程概念,这是整个基础教育的重大变革。

――我们的课程概念应是一种以培养目标为灵魂和核心的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统一起来的大课程概念。

――我们需要一种一元与多元、同一与多样、集中与分享相结合的课程认识。

――我们需要一种将课程的一般与个别、抽象与具体、共性与个性统一起来的活生生、动态变化的课程概念。

总之,我们应建立一种广义的课程概念,一种权利分享的课程概念,一种非预设的动态生成的课程概念。只有在这样的课程概念的指导下,我们才能全面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的理念与策略,更好地实施和推进新课程。

二、课程理论的概述

课程理论是关于课程认识的知识及其体系。尽管课程思想源远流长,但课程作为一个独立研究领域从教育中分离出来却在20世纪初。据美国著名教育史学家克雷明教授研究认为,课程领域崛起于20世纪“进步时期”初年,“随着进步时期教育者专业培训的迅速增长,有关课程编制的文献日益增长,发展为一个独特的研究领域实体……”一般认为19博比特出版《课程》(The Curriculum)一书,标志着课程成为了一个独特研究领域。课程理论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多种课程流派。对我国有较大影响的是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和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一)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也是一种知识中心的课程理论。它重视人类文化的传递,强调知识的意义和价值及分科进行教学与训练,在教育思想史中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1.“知识中心”的课程理念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持知识中心的课程观念,认为知识的获得过程即真理的发现过程。因为真理是永恒的,所以知识也是恒久不变的,具有全真、全善、全美的特质和永恒的价值。知识体现了文化的共同性,是文化的核心。

要素主义教育的杰出代表、美国教育家威廉・C・巴格莱认为,知识有两种价值,即工具价值与背景价值:“知识可以作为背景,同时也可以作为工具,它的价值可以是解释的,也可以是功利的。”他认为前者能满足学习者当前的需要,解决学习者当前面临的问题,而后者则能对人的意识和行为产生深刻、持久和广泛的影响。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强调以普遍的、稳固的、基本的人类知识为课程的中心,强调重视“文化上各种各样的最好的东西,即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科中心”的课程思想

理性主义的课程观坚持按照科目分类设置课程,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来组织课程。如我国先秦时期的.“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古希腊的“七种自由艺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都体现了该课程思想。

在当代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中,钟启泉教授把“学科中心”的内涵和特点概括为“学问化”、“专门化”和“结构化”三个显著的特点。

学问化是指课程内容的知识必须是学问化的知识,只有学问化的知识才是适宜教与学的,以儿童兴趣、生活经验等为依据的知识不应纳入课程内容。专门化是指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中,学科应以独立的、专门的、体系化的面貌出现,课程内容不应打破学科界线,即强调课程的分科设置。结构化是指知识的组织和教学要强调“知识的结构化”与“结构化的知识”。通过形成和掌握结构化的知识,把握事实和材料的意义和逻辑。

3.“教师中心”的接受教学论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要求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知识的传授者,道德的训练者,具有一种“中心”或“核心”的地位,是教学的主宰者和控制者。与之相对,学生成了被动接受者。在这里,提倡的是建立教师的“权威主义”,教师与学生是权威和服从的关系;教学要有严肃性、计划性,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学生的兴趣需要“必须经过教师的熟练技巧加以改造”;要通过系统的、严格的、循序渐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群体的经验”和“成人的责任感”。

(二)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是20世纪初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形成的,它标志着课程理论从近代到现代的转变,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对课程领域的贡献是空前的。

1.“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沦强调“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理念。杜威的经验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经验的事物,二是经验的过程。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经验”为基础,杜威提出了他的课程哲学的四个基本命题。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或重组”

――“教育即生长”

――“教育即生活”

――“教育是一个社会的过程”

以“经验”为基础的课程哲学,使我们对教育和课程的认识扩展到了整体的、动态的、主观的、将来的(未来新创造的)领域和世界,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群体经验和个体经验等整合统―于学校职能中。

2.“儿童为中心”的课程设计

――般认为,儿童、社会、文化(知识)是课程开发的三个基本向度。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真正重视了儿童的价值,杜威坚决主张不成熟的儿童是教育过程的基本因素,儿童的不成熟恰恰是他不断生长的条件。因此,课程设计与开发应坚持以儿童为中心,将社会、知识统一在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中。

杜威提出了课程编制所要解决的四个问题:

――怎样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生活关系密切?

――怎样使历史、文学、科学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的价值?

――如何使读、写、算等学科的教学在儿童平时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并与其他学科内容有机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需要和能力?

由此可见,课程改造的思路以儿童的兴趣、活动、生活和生长为中心,把课程设计和开发的“社会”、“知识”的向度和基点整合起来。

3.“实践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论

杜威指出,“学校科目互相联系的中心点,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学生本身的社会活动。”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就试图通过“活动性作业”实现儿童与社会、儿童与知识之间的沟通。

这种活动性作业可分为不同水平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4―8岁),“做中学”。儿童主要从事直接的、外向的、社会的活动,学习怎么样做、且立即应用。

第二阶段(8.9―11.12岁)主要形成读、写、算、操作等能力。在学习中有意识地注意做事的正确方式、获得结果的方法。

第三阶段(12岁以后),学习以分科形式展开的课程,掌握有组织的、系统性理论性的科学知识、规律和理论,学习科学的思维方法。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理论,坚持教育与课程的出发点是儿童及其活动,尊重儿童、解放儿童,让儿童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充分发展其天性与个性。希望通过实践性活动来整合儿童、社会和知识,是一种“实践理性”的课程理论。

(三)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

这是目前成为热点和时尚的课程理论。建构主义有许多流派,其中认知建构主义与社会建构主义对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1.“知识建构”的教育和课程理念

――“知识建构”是指知识是不能简单地进行传授的,必须通过学生已有的经验、方式和信念,在与知识之间的互动中,以积极主动的建构方式获得。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意义发现的过程、意义赋予的过程,也是意义创造的过程。

――“知识建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的认知结构与认知策略、经验方式与情感态度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是一种发展和提高的过程。

――“知识建构”的主体是学生,是主动的、能动的、积极的知识建构者,决非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合作者,学生应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和自我管理者。

――教育教学是一种以“知识建构”为核心,为之创设良好环境与支撑的过程。课程实施与设计主要是为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创造“情境性”和“协作性”的互动环境,推动学生在“知识建构”中获得发展。

2.创设“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认为,课程与教学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知识建构创设一种真实而复杂的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所指的“学习环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四要素“教师”、“学生”、“教材”和“媒体”,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三种新要素:

[1][2]下一页

(1)情境。建构主义所说的学习环境特指一种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情境,并要求把学习任务全部置于情境中。

(2)协作。建构主义特别强调特定情境中学习活动的交往性、合作性、互助性,合作中的交流、沟通、讨论等群体互动对知识建构的意义与价值,希望通过社会交往在更高层次上促进个体的经验、方式与信念的内化和提升。

(3)资源。建构主义对资源的理解是多维的:一是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作为一种学习资源提供学生共享;二是将教师与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视作一种学习资源;三是将学习环境中的特定问题情境和合作性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资源;四是将与学生个体相对的学生群体作为一种学习资源;五是重视学习资源知识表现方式的多样化,认为进入学习环境,支撑学习活动的所有因素、事物、人物等都是学习资源。

3.倡导“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

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活动为中心、以学生主动的知识建构为中心是建构主义教学策略的核心思想。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强调四个基本环节,每个环节都充分体现主动学习的要求:

(1)情境创设。通过特定的情境,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学习任务,展开学习活动;通过特定的情境,使问题与学生的经验产生联系,“同化与顺应”新知识,改组或重建认知结构,这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

(2)自主探索。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途径和方法,是主动学习的实质性的环节。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形成解决问题的“知识清单”→确定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搜集、分析和处理所需的信息→解决问题,完成学习任务。

(3)协作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交流、讨论自主探索的学习成果,共享群体的智慧,拓展个体的知识视野,是形成学生表现、交往、评价和批判能力的重要环节。这是主动学习的拓展性环节。

(4)效果环节。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每个成员的评价。强调非量化的整体评价,强调学习过程的评价,提倡开放的、多解的、多元的评价,以充分反映学生的水平差异。

总而言之,“主动学习”就是要为学生营造发挥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建构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

中医养生学基本理论 篇6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内篇。其后2千多年中,道家、儒家、释家、医家提出过许多养生理论和方法,但以道家阐述最多。因此,中医养生学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深,即主张“清静无为”、“返朴归真”、“顺应自然”、“贵柔”。道教所行养生之术很多,如外丹、内丹、服气、胎息、吐纳、服饵、辟谷、存思、导引、行、动功等等。秦始皇、汉武帝等迷恋长生不老,导致当时社会上方士盛行,炼丹术、服石法、神仙术以至房中术等养生方术,风行于世,也对后世的“养生”产生了不良影响。汉、唐时期,出现了很多养生专论、专著,对养生理论的阐述往往是融医、儒、道、佛诸家养生思想于一体。成书于东汉时代的《神农本草经》,提倡以药物养生,共载中药365种,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上品药物被认为是补养之品,如丹沙、朴硝、曾青、滑石、人参、黄芪、茯苓、地黄、杜仲、枸杞等计120种,既反映了当时养生学家对丹石的推崇,也开后世药饵养生之先河。饮食养生强调食养、食节、食忌、食禁等;传统的运动养生中,动功有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静功有放松功、内养功等;动静结合功有空劲功、形神桩等。针灸、按摩、推拿、拔火罐等,也常被用作养生保健。

古代养生家、医家认为,人的正常寿命,应在百岁到百二十岁之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又如《尚书洪范篇》:“寿、百二十岁也”,《养身论》亦说:“上寿百二十,古今所同”。此外,老子、王冰也都认为天年为120岁。养生的主要目的,即为“尽享天年”。近几年来,中医“治未病”理论得到广泛重视,其主要内容,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未病先防”既是养生的手段,也是养生的重要目的。

中医养生学以传统中医学的理论和古代哲学思想为指导,以“天人相应”和“形神合一”的整体观为出发点,主张从综合分析的角度去看待生命和生命活动。养生方法以保持生命活动的动静互涵、平衡协调为基本准则。主张“正气为本”,提倡“预防为主”,要求人们用持之以恒的精神,自觉地、正确地运用养生保健的知识和方法,通过自养自疗,提高身体素质和抗衰防病的能力,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一)天人相应

人生天地之间,宇宙之中,一切生命活动与大自然息息相关,四时气候,昼夜晨昏,还是日月运行,地理环境,各种变化都会对人体产生影响。这就是“天人相应”的思想。

(二)形神合一

所谓形,指形体,即肌肉、血脉、筋骨、脏腑等;所谓神,是指情志、意识、思维。神以形为物质基础,“形具”才能“神生”。中医养生学把精气神视为人生“三宝”,强调精、气、营、卫、血、津液等精微,是“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强调养生耍形神共养,即不仅要注意形体的保养,而且还要注意精神的摄养,使得形体健壮,精神充沛,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从而身体和精神都得到均衡统一的发展。中医养生学的养生方法很多,但从本质上看,归纳起来,不外“养神”与“养形”两大部分,即所谓“守神全形”和“保形全神”。

(三)动静互涵

我国古代养生学派,可以动静来划分,老庄学派强调静以养生,重在养神;以《吕氏春秋》为代表的一派,主张动以养生,重在养形。老子认为“静为躁君”,主张“致虚极,宁静笃”。即要尽量排除杂念,以达到心境宁静状态。《内经》从医学角度提出了“恬淡虚无”的摄生防病的思想。《吕氏春秋·达郁》说:“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寿世保元》说:“养生之道,不欲食后便卧及终日稳坐,皆能凝结气血,久则损寿”。从《内经》的“不妄作劳”,到孙思邈的“养性之道,常欲小劳”,都强调动静适度

(四)正气为本

基本理论分析 篇7

由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涉及许多领域,中小企业法的内容十分广泛。在一般意义上,凡是涉及中小企业的立法,都可以称之为中小企业法。我国有学者认为,关于中小企业的立法有两类性质的法律。一是关于中小企业组织与活动法,主要涉及中小企业的组织体系,中小企业的设立、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中小企业的管理与运营等方面。二是主要规定国家对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法律。后一类立法是专门为中小企业而制定,主要体现在国家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也有学者认为,中小企业法不调整企业组织形态,具有明显的政策倾向,带有促进法的性质。中小企业法在狭义上是指国家扶持与引导中小企业的法律, 但在广义上还包括反垄断法的一些内容。我国中小企业法也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不但包括规范中小企业准入、 运行、退出法律,而且包括专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两方面的中小企业制度尽管表现方式各异,但却是任何一个国家中小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

中小企业准入法律作为中小企业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完善中小企业准入立法是由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我国中小企业立法的缺陷等原因决定的。所以中小企业准入立法作为规定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态、资本制度、登记规制程序等问题的法律规范,和企业法的关系十分密切。中小企业准入立法是在我国企业立法落后、各种法律形态的中小企业发展不均衡的情况下针对中小企业更好的进入市场的一种制度安排。

虽然中小企业促进法是各国扶持、保护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律,其内容不涉及中小企业的设立、组织形式等具体问题。但从扶持或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看,也不能不从中小企业的设立开始,也必须涉及中小企业的运行、退出等问题。而中小企业促进法涉及的中小企业设立等内容,与企业组织法的内容不同,中小企业的设立仍然要按企业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这就是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建立合理、完善的中小企业市场准入制度,才能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提供更多的机会。因此,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为中小企业立法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也是中小企业法律制度中的前提和基础。

2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的性质及内容

关于中小企业法的性质,并没有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一致意见,不同的国家基于其经济政策和法律传统的考虑,对中小企业法性质的认识也不相同。在美国,由于自由经济的观念根深蒂固,美国的法律侧重于通过中小企业法防止垄断和消除经济的不平等。美国的政府、立法机关和司法机构认为必须从维护自由竞争的经济制度高度去认识和解决中小企业的问题。美国 《小企业法》第二章规定了 “扶持和保护小企业”的目的在于 “保护自由竞争”。由此可见,美国的中小企业法的目的在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有 “市场管理法” 的含义,在大的视角下属于经济法的范畴。日本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小企业法就是产业政策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反垄断法、产业法、产业振兴法等并列的日本经济法的重要内容。

在中国目前有两种代表性观点,一是史际春教授认为 “中小企业法是国家旨在保护、扶持和引导、限制中小企业的法。从表面上看,中小企业法似乎属于经济组织法、市场主体法意义上的企业法范畴,但实质上中小企业法徒有企业法之名而无企业法之实。中小企业法不调整企业组织形态, 一般不涉及企业的设立、组织机构、运作机制、解散和清算等,具有明显的政策倾向性,带有促进法的性质。”二是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小企业法具有综合性,即从法律层面上看首先是宪法,它是中小企业立法的基石,是第一层次; 其次,是我国的 《公司法》、 《合伙企业法》、 《独资企业法》 等规定中小企业法律形态,这是民商法层次上的中小企业法,是第二层次; 最后是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立法,如 《中小企业促进法》这是经济法层次上的中小企业法,是第三层次。我认为根据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现状和中小企业立法的情况,国家为了保护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政策手段,提供法律制度的支持, 使中小企业法的保护范围日益扩大,所以应从广义上理解中小企业法,中小企业法不仅属于民商法,还属于经济法的范畴。而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更侧重于民商法的范畴,是我国民商法的重要内容。

3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的内容

中小企业市场准入法律制度,是有关国家和政府准许中小企业进入市场,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条件和程序规则的各种制度和规范的总称。它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市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日益拓展和深化,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而逐步建立和完善的。目前各国中小企业准入制度一般规定在民商法的有关规范中, 虽然各国规定有所差别,但总体而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 1) 中小企业的法律形态。作为市场主体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小企业,进入市场必然要选择法律设定的形态。所谓中小企业法律形态是指法律规定的按企业责任形式或按企业所有制形式划分的基本形态。中小企业准入的基本形态,主要是按照企业的责任形式来确立的,具体表现为有限责任形态、有限和无限混合的责任形态、无限责任形态,相应的由 《公司法》、《合伙企业法》、《个人独资企业法》等法律进行规制。中小企业法定设立成本和运行成本,决定了现实法律形态中,个人独资企业数量最多,有限责任公司存续最长, 合伙企业数量少且存在时间最短。我国除了存在以上法律形态外,还存在以所有制为标准划分的企业形态,即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三资企业、联营企业等形态。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有利于以国家法律的形式将市场主体的行为方式予以确定,规范了中小企业的基本法律形态问题, 使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有明确的法律依据,从而先确定适合自己发展的法律形态。

( 2) 注册资本的规章制度。中小企业的资本制度是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最基本条件之一,中小企业资本不仅涉及股东债权人的利益,而且关系到交易秩序和交易安全,决定企业设立成本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和投资决策,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环境良好的指标之一。注册资本制度中, 核心内容就是法定最低注册资本额的规定,尤其是公司法对注册资本有明确的规定。

( 3) 中小企业登记规制程序。一个中小企业如果只具有法律规定的形态及条件,还不能进入市场,需要经过法律规定的登记程序才能成为市场主体,所以企业登记制度也是中小企业准入法律规范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 4) 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它是指中小企业各种法律形态中所包含的具体形式,在公司制法律形态中有无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两合公司等形式,在合伙制法律形态有无限合伙、有限合伙等形式。这些众多的企业组织形式为中小企业进入市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有利于中小企业采用最有效的形式进行发展。

摘要: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扶持的立法及政策比较全面,国家也非常重视。但对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研究较少,使中小企业准入方面的法律制度存在较多问题。在市场体制中,中小企业的市场准入是对中小企业进入市场的初始干预,也是市场运行的前提,为了更加有效的促进和保护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有必要分析研究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中的基本理论问题,从而在我国中小企业法律体系中建立更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企业准入制度。

关键词:中小企业,准入法律制度,基本理论

参考文献

[1]漆多俊.个体、私营经济与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立法问题[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

基本理论分析 篇8

蒂伯特 (Charles Tiebout) 在1956年提出了地方政府提供地方性公共服务的理论模型, 即“用脚投票”理论。他认为, 人们会像选购商品一样挑选所愿意居住的辖区, 并选择那种公共服务最能满足他们意愿而税收又最合理的辖区去居住。地方公共服务均衡模型突破了公共服务供给中政府垄断和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思维禁锢, 设计了地方公共服务的偏好显示机制, 引入了“消费者选择”, 从而在地方公共服务的供给中引入了竞争机制, 对于探索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均等、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具有很大帮助。

服务型政府建设不仅需要转变政府职能, 而且需要创新公共服务体制。政府必须发挥在制度创新上的优势地位, 提供“制度性的公共产品”, 通过创新公共服务体制, 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公共服务是服务型政府的核心职能。公共服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公共服务与私人服务相对应, 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 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总称”, 它以“满足公众需要”和“公民平等享受”为主要特征。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均能纳入到广义公共服务的范畴。狭义的公共服务是指政府四大职能中, 平行于“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的部分, 包括教育、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就业服务、环境保护、科技服务等内容。本文所论述的公共服务是指狭义的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体制是指公共服务的主体关系、组织建构、责权配置和运行机制, 即解决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供给方式和各级政府之间责权分工等问题。

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不健全是我国公共服务总量供给不足和结构失衡的重要原因, 公共服务的供求矛盾本质上是一个体制机制问题, 因此需要建立相应的公共服务分工和规范体制、财政支撑体制、多元参与机制和有效监管机制。在公共服务体制中, 公共服务分工和规范体制取决于科学划分政府间职责分工, 当前我国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分工取决于上一级政府, 改革的难度较大;公共服务财政支撑体制依赖于分税制改革的深化, 现行财政体制导致基层政府财力与事权严重不匹配, 并难以在短期内加以改变;而公共服务监管机制与多元供给机制有着密切的逻辑联系, 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不同将导致监管方式也有所不同。相对而言,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是不同层级政府和政府不同部门都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 政府的不同层级和不同部门都可以相对独立地进行操作和创新。在公共财力有限的情况下, 如何高效地提供公共服务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必须面对的紧迫问题。该理论将着重探讨公共服务的供给机制对湖北省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作用, 即如何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来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

二、城乡统筹发展理论

1、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看, 已具备统筹城乡发展的现实

条件。城乡关系一般是与工业化进程密切相关的。工业化通常要经过三个阶段, 即依靠农业积累建立工业化基础的初期阶段、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中期阶段以及工业支持农业发展的实现阶段。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 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产业, 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非农产业, 不再需要从农业吸纳资本等要素。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平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 并逐步成为接受“补助”、“补偿”的部门, 这个阶段就是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转换过渡, 工农、城乡关系开始改善, 由城乡分割走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阶段。据有关统计显示, 目前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 未来二十年, 如果发展战略和政策选择得当,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将为解决中国“三农”问题提供难得的机遇;如果继续将农民排斥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之外, 中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将更加突出化和尖锐化, 也会使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陡然增大。所以, 在这一关键时期,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 既与这一阶段我国城乡关系的基本特征相适应, 又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从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看, 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

会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政府一直重视“三农”问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就提出了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要在经济上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 要在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改革以来, 各级政府致力于农村改革和社会发展, 但目前中国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和不断扩大, “三农”问题依然是制约中国全面建设小康、实现现代化的难题。其主要原因是, 过去解决“三农”问题的思路更多地注重于在农村内部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这种思路的根本缺陷是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 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 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只有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思路, 创新城乡发展战略, 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 加速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步伐。因此,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用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和战略解决中国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就是要在发展战略、经济体制、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上有一个大的转变:跳出“就三农论三农, 就三农抓三农”、“以农言农”的传统思路, 统筹考虑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 通过城乡资源共享、人力互助、市场互动、产业互补, 通过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带动农业, 建立城乡互动、良性循环、共同发展的一体化体制。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

托宾 (James R.Tobin) 在1970年提出了“特定的平均主义”理论。他认为, 一些稀缺性的公共服务如健康医疗、教育法律运用能力等应当与支付它们的能力一道实现平均分配。对于许多公共服务来说, 完全通过私人或竞争的方式提供, 可能会使市场分层分类, 虽然会提高生产效率, 但却变成只是迎合部分接受者的需要而无法真正体现公平, 这导致许多公共服务的生产往往因考虑公平的因素而不得不采取低效率的生产组织方式。根据公共产品理论, 在市场经济中, 人们的经济活动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而这种最大化必须是有限度的, 是利己不损人的, 即必须依据等价交换准则进行。这一准则决定了政府为市场提供的服务必须是“一视同仁”的, 也就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供给。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指政府要为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能够体现公平正义原则的大致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 是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条件的均等。从我国的现实情况出发,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基本民生性服务, 如就业服务、社会救助、养老保障等;二是公共事业性服务, 如公共教育, 公共卫生、公共文化、科学技术、人口控制等;三是公益基础性服务, 如公共设施、生态维护、环境保护等;四是公共安全性服务, 如社会治安、生产安全、消费安全、国防安全等。这些基本公共服务做好了, 才能使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经过前一阶段的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急剧转型, 我国经济社会的基本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 这不仅要求尽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以应对生态环境恶化和能源资源短缺引发的严峻挑战, 而且要求加快建立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以应对基本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所带来的新的挑战。据有关资料统计, 进入21世纪以来, 我国多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相继超越生存型社会的临界值。就恩格尔系数来看, 2000年城市达到39.4%, 农村达到49.1%, 均低于50%的临界值。同年, 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首次降至50%的临界值。2001年, 第一产业比重降至14.1%, 首次低于15%的临界值;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7%, 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2003年, 城镇化率达到40.5%, 首次超过40%的临界值。从这些量化标准来判断, 我国在21世纪初开始由生存新生活向发展型社会过渡。在这一进程中, 广大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全面、快速增长同公共产品短缺、基本公共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成为日益突出的阶段性矛盾。由此可见,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紧迫任务。

社会发展的基本宗旨是人人共享、普遍受益。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现人人社会发展成果的必然选择。当前, 通过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是解决民生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体现社会公平的迫切需要。现实生活中存在的诸多不和谐因素, 有的是发展不够的问题, 有的则是共享不够的问题, 即没有很好地让全体人民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由此, 处在强势群体中的人, 与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 对社会的关系是不一样的。强势群体由于得到很多利益, 认为这个时候好, 希望维持现状, 对社会认同感较高;而处在弱势群体中的人, 由于地位下降或利益受损, 对社会有一种不满情绪, 甚至希望改变现状, 因而对社会的认同感较差。这种复杂的情况必然导致社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所以, 必须针对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 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 真正把改革发展成果体现在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上, 体现在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上, 体现在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权益得到充分保障上, 以此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还应当看到,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一方面,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本质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人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程度的高低;另一方面, 相对于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难测度性,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各项指标可以量化, 所以它是衡量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可行标准。当前, “4E”标准即效果性、效率性、经济性、公平性是评价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的客观标准, 其中的公平性标准即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如“基准评价指标”、“地区差异指标”等, 均是很实用的公平性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浙江省财政学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 2008.

[2]顾丽梅:新公共服务理论及其对我国公共服务改革之启示[J].南京社会科学, 2005 (5) .

基本理论分析 篇9

风险管理是指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驾驭、风险监控等一系列活动来防范风险的管理工作。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在招聘、工作分析、职业计划、绩效考评、工作评估、薪金管理、福利, 激励、员工培训、员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进行风险管理, 防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发生。

1 人力资源管理在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

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中最常见的几类问题包括:黑单、泄露公司机密及商业秘密、虚报或假报账目等。出现以上问题,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存在缺陷, 制度不全面, 特别是有些企业根本没有建立人力资源道德风险的防范和监督制度;员工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缺少必要的职业规范和素质或者道德水准。因此, 企业加强内部风险控制, 必须建立并完善内部人力资源风险防范体系和危机处理机制, 控制内部人力资源风险, 从而保障企业商业安全。

1.1 是建立人力资源风险管理体系, 其重点在于建立事前的风险防范和事中风险监控机制。

企业必须培养事前风险防范意识, 并建立相应的监督体制, 以确保这种意识落实到现实的管理过程中;企业须建立完善的数据记载机制, 对记载数据进行分析并合理利用。

1.2 是建立事中预防监控机制。

事中预防监控是事前防范的延伸。公司内部要对在职人员, 特别是重要岗位员工进行公开的定期、不定期考核或心理测试, 加强对员工个人职业素养的培训与提高, 完善新员工的培训机制和对在职员工的考核机制;公司外部可聘请专业的调查公司对重点岗位员工的尽职状况进行定期保密调查。

1.3 是建立事后危机处理机制。

公司内部要设立专门的危机管理部门, 并不断健全和完善部门制度。

2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分类

一般我们可以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各环节内容对风险进行分类, 如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工作评估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培训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等。对高新技术企业来讲, 招聘风险、绩效考评风险、薪金管理风险、员工管理风险等显得更为重要。

另外我们也可从已知风险、可预知风险、不可预知风险的角度对风险进行分类。对于已知风险和可预知风险我们要采取积极地措施进行防范。

3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识别

要想防范风险, 首先要进行风险识别。识别风险就是主动的去寻找风险。比如员工管理中, 技术骨干离职风险可能会由以下几个方面产生: (1) 待遇:他是否对他的待遇满意? (2) 工作成就感:他是否有工作成就感? (3) 自我发展:他是否在工作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 (4) 人际关系:他在公司是否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5) 公平感:他是否感到公司对他与别人是公平的? (6) 地位:他是否认为他在公司的地位与他对公司的贡献成正比? (7) 信心:他是否对公司的发展和个人在公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8) 沟通:他是否有机会与大家沟通、交流? (9) 关心:他是否能得到公司和员工的关心? (10) 认同:他是否认同企业的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发展战略?11其他:他是否有可能因为结婚、出国留学、继续深造等原因离职?

人事经理要根据认真了解客观情况, 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 这是防范风险的第一步。

4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风险可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分析。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步骤进行评估:

4.1 根据风险识别的条目有针对性的进行调研;

4.2 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 预测发生的可能性, 并用百分比表示发生可能性的程度;

4.3 根据程度排定优先队列。比如说, 人事经理可以通过与当事人交谈、发调查表等形式进行调研, 并根据调研结果和经验, 确定该员工在各风险识别条目中离职的可能性。结果如下:

(1) 10% (2) 20% (3) l0% (4) 0% (5) 50% (6) 20% (7) 0% (8) 30% (9) 0% (10) 0%0%。11

优先队列是: (5) 、 (8) 、 (2) 、 (6) 、 (1) 、 (3) 、 (4) 、 (7) 、 (9) 、 (10) 、。11

人事经理可以发现, 该员工对公平、沟通较为不满, 由于公平问题而离职的可能性最大, 其次是沟通问题。

5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驾驭

风险驾驭是解决风险评估中发现的问题, 从而消除预知风险。它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构成: (1) 针对预知风险进行进一步调研; (2) 根据调研结果, 草拟消除风险方案; (3) 将该方案与相关人员讨论, 并报上级批准; (4) 实施该方案

人事经理可针对公平问题和沟通问题, 进行专项交谈或调查, 找出问题的根源, 并草拟相应的方案。如解决公平问题的方案如下: (1) 在制定公司规章制度时, 广泛征求员工的意见; (通过调查发现, 由于没有参与制度的制定, 误认为制度本身不公平) 。 (2) 向各部门发放公司制度合订本, 方便员工了解公司制度; (通过调查发现, 由于对某些制度的细节不很清楚, 误以为制度执行不公平) 。 (3) 将工资晋升标准公开, 使工资晋升透明化; (通过调查发现, 由于公司工资晋升标准不明确, 容易产生待遇不公平感) 。 (4) 增加部门问交流。 (通过调查发现, 误认为其他部门工作轻松, 而自己是最辛苦的, 也容易产生不公平感) 。

6 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监控

风险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 风险管理机制更是企业管理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然而, 这些却是目前中国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的薄弱环节。如何切实地进行风险管理, 建立风险管理机制, 是企业项目管理走向成熟过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6.1 风险识别主要是确定何种风险可能会对项目产生影响, 并以明确的文档描述这些风险及其特性。

一般来讲, 风险识别是一个反复进行的过程, 由项目主要成员、企业风险管理小组分头进行, 尽可能地识别出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对风险进行分类和归纳是风险识别中常用的方法。风险分类应该是经过综合考虑而定义的, 应当反映出项目所属行业或应用领域内的常见风险来源。

6.2 风险分析是评估已识别出风险的影响和可能性的过程。

风险分析可以选择定性分析或定量分析方法, 进一步确定已识别的风险对项目目标的影响, 并根据其影响对风险进行排序, 确定项目的关键风险项, 并指导接下来的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项目的风险指数是一个有效的指标, 代表整个项目的风险程度, 同时该指标也可以用于横向比较不同项目之间的风险程度。

6.3 风险应对主要是针对项目的风险开发来制定一个风险应对的方案, 提高实现项目目标的机会。

风险应对计划包括项目主要风险, 针对该风险的主要应对措施, 每个措施必须有明确的人员来负责, 要求完成的时间以及进行的状态。

6.4 凤险监控主要是在项目执行的过程中, 跟踪已识别的风险,

监视残余风险和识别新的风险, 确保项目风险应对计划的执行, 评估风险应对措施对减少风险的有效性。风险监控是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的一种持续过程, 随着项目逐渐的推进, 风险会不断变化, 可能会有新的风险出现, 也可能有预期的风险消失。

7 结语

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业管理中显得越来越重要并已转变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其作用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是指在招聘、工作分析、职业计划、绩效考评、工作评估、薪金管理、福利、员工培训、员工管理等各个环节中进行风险管理, 防范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发生。然而, 我们知道人力资源有着其自身的特点, 如人力资本的能动性、投资的连续性、不可转让性, 以及人力资本的异质性使得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较大, 投资的回收期较长, 这就意味着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较大。一旦人力资本投资失败, 这些事件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转, 甚至会对公司造成致命的打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及防范问题, 是我们应该而且十分迫切研究的一个问题。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将产生重大的变化, 主要以人力资本投资为核心, 为企业做人员管理的决策并提供战略性的讯息。人力资源管理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本文阐述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力资源风险与及风险防范基本理论的简要分析。供同行参考!

基本理论分析 篇10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过程性,应用性,体验性,全员参与性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是人类教育史上宝贵的精神遗产,不仅对过去的中国和世界,而且对现在的世界和我国的教育改革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当前在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推行的研究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正体现了陶行知教育理论的本质特性和核心观念。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一般而言,研究性学习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重过程;(2)重应用;(3)重体验;(4)重全员参与。为了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实质,我尝试从陶行知教育理论的视角分析归纳研究性学习中的四个基本特征,以此加深对于研究性学习理论的理解,指导自己在数学研究性教学活动中的实践。

一、过程性

陶先生在《智育大纲》一文中指出:“深望诸生能以探知识之本源,能应用以求知识之归宿。盖明知识之本源,然后乃能取之无尽;明知识之归宿,然后乃能用之无穷。”

研究性学习较为注重掌握观察、实验、调查和现代的信息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它与现行的其他必修的学科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又有别于以往一些偏重于创造技法训练和思维训练,因此,它不属于传统的知识教育。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发现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产生积极情感,激发探索创新的欲望。至于学生是否掌握了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或技能并不重要,关键是看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有所选择、有所判断、有所解释、有所应用,进而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也可以说,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研究性学习所追求的主要目标和主要结果。

二、应用性

陶先生针对旧的传统教育“先生教学生学。教而不做,学而不做”这种严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科学教学法。陶行知先生认为只有坚持“教学做合一”,才能教得好也才能学得好,才能“收手脑相长之效”,培养出适应新生活、创造新生活的新公民。

我认为,陶行知提出的“做”是应用,是创造。学以致用,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研究性学习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不在于掌握知识的量。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概念的学习;二是规则的学习;三是问题解决的学习。研究性学习主要是第三层次的学习,其目的是发展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其与一般的知识、技能学习的根本区别。在这一点上,与发现学习、探究性学习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学与教的方式方法上有所不同。在学习形式上,研究性学习具有发现学习和探究学习的特点,但在学习内容上,其侧重点不在于掌握某些概念和规则,而是解决问题,从而实现数学的本来目的。

三、体验性

陶行知重视在生活中、社会中学习,他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建立“工学团”,推行乡村教育、战时教育、民主教育等,达到“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的教育目的。

研究性学习非常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即研究过程的体验。传统的学科教学主要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其教学过程基本上是间接经验的学习。这种学习可以使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学习、掌握数千年来人类积累的丰富的知识体系。但是,现代社会要求教育不仅传承文化,还发展人的个性、提高人的各种素质,尤其是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人的创造性思维离不开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的结合作为基础。间接经验是前人直接经验的总结和概括,直接经验是人们通过亲身实践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间接经验要通过直接经验才能被人们更好地掌握,并内化成人们个人经验体系的一部分。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中的体验的重要性,一方面是因为学习体验可以促进知识转化为能力,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一方面是因为创造性本身不仅是一种行为、一种能力、一种方法,而且是一种意识、一种态度和一种观念。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在亲身参与创造实践活动(研究活动)的基础上,在学生充分体验并内化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觉指导其创造行为的个人观念体系。

四、全员参与的组织性和环境要求

陶行知先生在《小先生与民众教育》中指出:“要知识公有,不再私占。要把教育化为‘春风风人,夏雨雨人’一样,人人有得到沾施的机会。‘天下为公’的基础,第一步便要知识公有。”

重全员参与是研究性学习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每一位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与个性特点,制订适当的研究计划,进而实现自己的研究目标。全员参与还意味着学生们要共同参与,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分享意识、分享能力等。研究性学习的自主性的特点体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学生主动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通过合作学习和研究,还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这种合作不但包括能力上的合作,还包括精神层面的合作。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习者需要了解不同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与协调。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为中国教育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一根草去”。他创立“生活教育”学说,提倡“创造的教育”,主张“教学做合一”,其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所表现出来的超前意识和改革勇气,对我们当前进行的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改革有着积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巨大的精神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易凌峰.研究性学习的心理学基础.

[2]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1 (第1版) .

[3]陶行知.小先生与民众教育.谈生活教育.生活工具主义之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 3.

[4]许国春.教育史研究.1997 (4) .

上一篇:钢管贝雷梁下一篇:英雄和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