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目标设计

2024-05-21

课时目标设计(精选十篇)

课时目标设计 篇1

体育教学设计的目标是针对学生而言的, 这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因此目标的制定脱离不了学生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学习目标又分为四个领域, 包括知识领域、技能领域、身体健康领域和情感领域, 在每个领域的学习目标的表述应该翔实、具体、准确, 也有教学把学习目标分为三个学习领域: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 这些内容构成了目标内容的主体, 是学习目标组成形式。制定课的目标是备好课的首要环节, 它是安排教学内容、布置教学设施、组织教学和学生运动负荷的依据。

二、学习目标的预设应该遵循的几条原则

1.一节课的学习目标设置不要高、大、全, 难度要适中, 实现目标统领内容

好的教学目标的预设可以规范师生的言行举止, 学习目标是一堂课的灵魂, 是学生本节课学习的终极, 因此, 目标设置要翔实具体, 具有可操作性。目标不能制定得太高, 太高脱离了实际情况, 学生就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目标制定得太低, 又不容易激发孩子们的争强好胜的欲望。目标的制定要稍微有点困难, 要稍微具有挑战性, 要像猴子摘桃一样, 努力跳起来刚刚能摘到树上的桃子。

2.目标的制定脱离不了学情分析

教学设计的目标的制定要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目标的制定一定不要脱离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 它需要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自我知觉, 要尊重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譬如, 如果学生连基本的篮球原地运球都没有掌握, 那么又何谈让学生完成运球接力游戏或者组织学生篮球比赛呢?再次就是目标的制定和设置要有层次, 因为每个学生个体水平不同, 运动技能的基础也不相同, 有的学生已经有了较高的水平, 而有的学生是毫无技能而言。“二八定律”告诉我们, 一堂课的成功与否的关键是20%的学生, 所以在目标的制定上要充分考虑学习目标分层分段设立, 考虑不同层次的目标实现。

3.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课程目标的关系

课时设计的目标和课程目标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课程目标是一门学科的总目标, 它是课程标准, 是从整体性把握学生系统学习一时段后应该达到的教学水平, 让体育教学效果的检验有了可检验的标准, 所以课程目标是教师开展体育教学的总目标。教学计划制定的目标就是依据课程目标来制定的, 课时设计的学习目标又是教学总目标达成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是一节课的预设内容, 放在单元教学设计中, 它是单元教学的一部分, 所以课时设计的目标依托于单元教学的目标存在。每节课有每节课的目标, 同时每节课的目标组合又构成了单元教学目标, 体育教师在课时设计目标制定的同时, 不要割裂了每篇课时设计目标制定之间的关系。每篇课时设计的学习目标在单元教学总目标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而且这些目标生成是连贯持续、系统生成的, 不能割裂单元教学目标和每个课时设计的目标的关系谈教学生成的效果。譬如, 在行进间低手上篮第一课时教学中, 设置运动技能的学习目标绝对不能设置为绝大多数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行进间低手上篮技术, 如果第一节课目标这样制定, 它就是严重脱离了实际情况, 这样的目标根本不可能实现。

三、学习目标具体内容的表述

学习目标的内容就是说明学生要做什么以及如何做最后学会了什么的详细的描述, 因此学习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体, 表达要清晰准确, 不要模糊, 这样才具有可操作性可评价。这样的目标制定更适合评价, 这样的目标制定能检验课堂教学是否顺利达成目标。教学目标的表述要有时代元素等, 这样更富有时代感, 让人有一种亲切感。当然, 在知识中不可忽略的是还要融入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应该体现在每个领域目标之中。技能目标是学习目标的核心内容, 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 它包括完成动作的前提条件、完成动作的对象、对象活动的内容与活动预期达到的标准。譬如, 在排球垫球教学最后一节课的技能学习目标的制定应该是在脱离老师帮助与指点下, 学生能连续完成20次 (中间允许持球一次) , 情感领域目标的表述是最困难的, 因为情感是心理活动, 很难用语言表述清楚, 在情感目标的制定中, 教师要善于运用情绪化的表情动作来描述情感目标的预设。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为学生学习提供了持续的动力, 也对学生是否学会与掌握了动作技能与方法检测提供了标准, 是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规范化的出发点和归宿。广大一线教师一定应该重视课堂教学学习目标的制定。

摘要:教学设计是一种预设的计划, 是体育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 正是制定了课时设计的学习目标, 才有了检测和评价教学行为及教学结果的确定性的依据, 确保体育教学不偏离方向, 顺利地让学习目标得以实现。借鉴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对课时设计的教学目标生成的见解。

关键词:教学设计,目标,思考

参考文献

对课时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思考 篇2

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活动的依据,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改变品德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品德教学具有实效,就必须准确定位品德教学目标。下面,笔者将结合浙教版三下《世界真奇妙》第一课时的两次不同执教,来谈谈对课时教学目标有效设计的认识。

案例回放一:

拿到教材,我前后翻阅了一下,发现里面的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的有建筑、动植物、别称、科学成就、地形地貌„„为了让学生尽可能地了解世界的丰富与奇妙,我确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与地区,了解世界上一些国家奇妙的别称。2.通过服饰、建筑、节日、美食、礼仪,初步感受世界的多样性。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多彩世界的感情。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目标,我查阅了大量资料,主要设计了几个活动板块:一是“猜一猜,世界知多少”,包括让学生说说世界七大洲和四大洋,了解世界的主要人种,说说国家的标志性事物。二是“说一说,奇妙的国家别称”。三是“品一品,奇妙的文化”。分别从音乐、美食、服饰、节日、礼仪等六大方面了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同之处。一节课下来,课上看起来热热闹闹,仔细一想又似乎没留下什么。

思考与发现: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这一课究竟需要掌握些什么,掌握到什么程度?本教材前后有关这一主题还安排些什么内容呢?我是茫然的。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经过和团队的分析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是目标出了问题。一节课中,我想要的东西太多,地理、历史、人种、文化、习俗„„这一切都浓缩到一堂课中,导致目标定位“高、大、全”,什么都有,又什么都不清楚。在老师们的提醒下,我把3—6年级的教材全部找来翻阅,发现在四下的教材中还有《共同生活的世界》单元,专门安排了有关人种、名人、服饰、节日等内容的教学。我认真研读了教材,发现它们的主题虽然相同,但是目标的定位上是有区别的的。于是我根据教材设计意图,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重新确定了教学目标。

案例回放二: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与地区,初步了解一些国家的标志性建筑、地形地貌、有趣别称,感受世界的奇妙与多姿多彩。

2.通过活动,产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愿望和热爱多彩世界的积极感情。根据这一教学目标,我调整了教学板块:一是“走一走,看一看,世界真奇妙”。首先播放一段介绍国家风貌的视频,根据呈现的风景、建筑来猜国家。然后请学生介绍另外国家的一些标志性的建筑,从迥异的建筑风格体会奇妙之处。二是“不猜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主要通过老师的介绍,教材的阅读,学生之间的相互介绍来了解奇妙的别称代表了一个国家某个方面的特色。三是“不比不知道,世界真奇妙”。根据出示的世界之最题目,通过数据、比较、图片、举例等活动了解世界上最大和最小、最冷和最热等典型的国家或地区的地貌特征,深入浅出,生动直观,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感受到不比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一节课下来,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涨,课堂有了厚度,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比较高。

教学反思:

为什么同样的教材,前后的效果相差那么大呢?我想主要原因是找准了教学切入点,目标发生变化,使得教学流程和教学效果与原先大相径庭。那么,如何制定有效的课时教学目标?

一、学会整体把握教材,走近目标

省品德学科教学建议第2、5条提出:“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和目标。”“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定位。”教师需了解整套教材的设计,领会它的编排意图,做到心中有数。就如上面的案例所呈现的,三年级《世界真奇妙》是意在通过活动知道世界上分布着220多个国家和地区。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激发进一步了解世界、国家的欲望,培养热爱多姿多彩的世界的感情。四年级《共同生活的世界》的目标是:知道地球上黄、白、黑三大人种的大致分布区域。了解不同人种中的杰出人物。初步了解不同种族产生的建筑工艺、语言文字、饮食文化、节日风俗等方面的差异性与丰富性,尊重、欣赏不同的风俗、文化。从本单元来说,《世界真奇妙》的前一课是《我们的地球》,介绍了世界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后一课是《我们这样生活》,关注人类数千年来生活方式的变化。基于以上的认识,我把目标大方向定在“了解各大洲的一些重要国家及其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文艺作品、动植物和矿产、科学成就、地貌特征”,把“了解人种和国家的典型服饰、节日、饮食、礼仪文化,初步感受世界的多样性这一条”目标舍去,突出了重点,尊重了本课教材的编写意图。只有在对教材整体解读的基础上,才能够最大可能地接近目标,才有可能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

二、研读教材重点词句,找准目标

这里的重点词句指的是单元导语、文本提示和关键词。浙教版《品德与社会》每个单元都安排有这些内容。这些重点词句言虽简,但却是教学内容的精髓所在,指引着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比如《世界真奇妙》一课的关键词是“世界、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板块都是要从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层面去体现“奇妙”,而四年级的《世界之窗》关键词是“人种分布、人类文化”,侧重的是从精神、文化内涵的层面进一步去了解世界的丰富与多样性,所以视角不同,教学的目标也不同,教学的内容和活动方式当然也随之改变。案例一中第四板块“品一品,奇妙的文化”所包括的“了 2

解国家艺术特色、感知国家饮食文化、领略国家服饰魅力、感受国家风俗文化、学习国家的礼仪文化„„”都是在四年级教材中安排的,在三年级的教学中就需要舍去。

三、尊重学生真实起点,锁定目标

省品德学科教学建议第7条指出:“依据课文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准确定位课时目标„„课时的目标的表述应具体明确,具有操作性。”因此,我们应该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站在学生的立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目标。

从三年级学生现状来说,他们来不及消化教材上呈现的那么多内容,教材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例子,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已有的知识经验有选择地实施教学。在课前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对建筑、别称、动植物、国家的大小、人口的多少,气候的差异等很感兴趣,很想了解,但是又不太清楚。看来这就是课堂的兴奋点和突破点。因此我把本课分为两课时,第一课时着重解决标志性建筑、别称、国家的地形地貌这几块内容,因此锁定了最终的教学目标。明确了目标,该如何表达呢?以往我比较多的是站在执教者的立场来表述,比如案例一中第3条目标:“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的欲望,培养学生热爱多彩世界的感情。”“激发”一词它的行为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我把教学目标的表述修改为“通过活动,学生愿意进一步了解世界,能够产生热爱多彩世界的积极感情。”目的是通过课堂活动,给学生打开一扇探索世界的窗户,学生能够由衷地产生热爱美好世界的情感,同时也体现了目标的发展性,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空间。从教学反馈来看,这一效果达到了。虽然只是小小几个词的修改,体现的却是生本意识的觉醒。

课时目标设计 篇3

随着职业学校学生学苗素质和知识水平的下降,职业学校的英语教学方法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探索出了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模式,即“分层次目标教学模式”,对教材和学生进行目标管理,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这对于帮助教师适应学生、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发挥教材优势和提高课堂效率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新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给每个层次制定出相应的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每一节课都要严格按照课时目标进行教学。因此,搞好课时目标的设计与达标,是搞好分层次目标教学的关键。

1 课时目标的设计

课时目标是本课时预期达到的教学结果,它的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1 目标的准确性

课时目标的确定应结合课时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现以Book3,Unit2为例加以说明。

本课主要学习“方位介词和介词短语”。教材的安排是:

①Read and speak 学生先看图(Mr Wu’s classroom),再回答教师的提问:“Where’s…?”教师利用学生“He/She is…” 的回答来呈现6个介词(front, left, behind, side, right, back),接着学习相关的介词短语:on the left/right side, at the back/front of, in the back/front, on Mary’s left/ right,in the middle of。

②Ask and answer通过“问和答”的练习方式,用以上介词短语表达教室中的人或物的位置。

在单元目标中,对本课出现的介词和介词短语A层要求“四会”,B层要求“三会”,C层要求“二会”。显然,这些词和短语是本课的教学内容,但对这些内容的掌握却不是本课时内所能够达到的。它是通过“记忆-理解-运用”,经过后三个课时的不断巩固和强化,在单元结束时方能达到的单元目标。如果简单地把单元目标当作课时目标,其结果,或是教师完不成当堂课的教学内容,留下一条“尾巴”;或是达不到当堂课的教学目标,煮了一盆“夹生饭”。 因此,根据本课内容的难易程度,以下课时目标的确定是比较适宜的:

A层:能够较流利地运用介词和介词短语表达人或物的位置并回答“Where do …?”“ Where does…? ”等问题。

B层:能够运用介词和介词短语简单正确地表达人或物的位置。

C层: 掌握介词和介词短语的听和说。

1.2 目标的具体性

在确定各个层次的课时目标时,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应把单元目标落实到与本课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如上面表述的课时目标就比“学习6个介词, 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和“运用所学的介词短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等目标具体得多。有了明确具体的课时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1.3 目标的可操作性

课时目标在表述上要尽量行为化,使师生双方都明确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因此,课时目标必须用教学内容加上行为动词来表述,如:“能听懂,读得准,能上口”,“正确地表达”和“流利地朗读”等。这样的课时目标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2 课时目标的达标

课时目标明确以后,师生的共同任务是力争在课内达标。根据分层次教学模式的要求,达到目标的关键步骤是“操练”(drill)和“练习”(practice)。 为了获得“操练”和“练习”的高质量,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2.1 不断强化训练意识

外部的教学目标只有在认知主体内部形成目标意识,变成主体的自觉需要,才能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师教学心中有数,学生学习心中有底。分层次教学的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要求学生在“用中学”,即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学逐步掌握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强化训练意识,对不同的层次要制作对应其能力的练习,主动地进行课堂训练,把握好达标的关键环节。如果训练意识淡薄,即使有了明确的课时目标,也无法实现。

2.2 充分发挥目标的导向功能

目标是目的的具体化,有了明确的训练目标,训练就能有的放矢。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训练中担任的角色和应起的作用,根据目标正确导向。课堂上的“操练”和“练习”是达到目标的关键。前者是让学生熟悉语言的形式或结构,强调语言的准确性;后者是让学生尽可能地运用语言表达实际意义,强调语言的流利程度。在课堂上教师只是一位组织者和指挥者,其任务是根据课时目标组织好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各种语言训练,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减少对学生的控制,让学生独立运用语言。

2.3 根据课时目标,运用适当的训练方法

虽然课时目标指明了教学内容和需要进行的训练, 如read, speak, listen, write, grammar等,但运用何种方法进行训练,如何组织学生参与训练,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就训练方式而言,分层次教学模式介绍了小组合作的方法。怎样进行小组合作以及何时使用应取决于课时目标。训练之前,教师要作必要的讲解,规定各个层次的任务。现仍以Unit 2为例,在呈现了介词和介词短语之后,用操练的方法,让学生听懂意思,模仿准确,熟练上口。在此基础上,按以下程序进行练习:①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运用这些短语来说班上某个学生的位置,让学生说出他是谁,检查学生是否听懂。(C层完成) ②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就教室内不同位置的学生提出Where does…sit?或Where do… sit?等问题,让学生回答。(B层完成) ③两人小组练习。教师让一个学生任意确定问题和提问的对象,如果被问的同学答对了,就交换角色。教师适时加快问答的速度。(A层完成) 这样,训练就由教师控制下的操练自然过渡到学生有一定自由度的练习,突出了训练的层次性。

3 影响目标达成的几个重要因素

影响目标达成的因素很多,下面几方面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3.1 目标导学要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相结合

分层次教学模式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改变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学模式的要求,学生则必须改进学习方法去适应教师的教法。在“教什么,怎样教”与“学什么,怎样学”的积极适应之中,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初学阶段开口大声说话的习惯,听录音并大声跟读的习惯,朗读、背诵、听写的习惯,小组学习的习惯,学了就用的习惯,等等。

3.2 目标导学要充分发挥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

新教学模式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掌握的词汇量和语法项目是不同的。由于分层次教学模式符合职业学校学生英语学习的规律,这对于突出重点,打好基础极为有利。对于B,C层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够在小组学习中锻炼口语能力;对于A层学生来说,他们则在小组学习中充当“小老师”的角色,不仅充分发挥了能力,也提高了自己。

3.3 目标导学要形成良好的课堂环境

课时目标设计 篇4

前一阶段, 我们初中化学备课组对沪教版第三章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第二课时进行了集体备课, 我们对教材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详细的分析、讨论, 从初步的设计到最后的定稿, 这中间出现了许多的困惑, 现将困惑及解决的方法整理出来。

一、如何理清该堂课的教学内容板块

通过研读教材, 我们发现该节课第二课时的教学任务有: (1) 化合价的概念; (2) 原子团概念的理解; (3) 化学式中数字如何确定? (4) 化学式如何书写?这些任务中, “化学式中数字的确定”、“化学式如何书写”将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基于学生刚接触化学, 缺乏原子结构等知识支持以及知识本身的抽象性等特点, “化学式中数字的确定”将成为本节课的难点。此外, 教材按“化合物有固定的组成——化学家研究物质的组成——化合物中不同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化合价——化学式书写”的线索来组织, 并以文本、表格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活动性栏目 (联想与启示, 活动与探究) 来呈现教学内容。在第一课时, 已经讲解了什么叫化学式、化学式数字所代表的意义。结合主题内容、教材组织及呈现的方式, 我们教研组确定了该堂课的三个板块:第一,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第二, 化合价的规律及能正确标出化学式的化合价;第三, 化学式书写的一般步骤。通过这三个板块解决这节课的教学。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建构主义认为, 学习是学生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 逐步建立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 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到发展。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背景下, 借助他人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建构意义的方式而获得的。因此,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学习的责任在学生自己。对教师来说, 教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适合其主动探究学习的情境, 起到引领作用。对学生来说, 主动探究学习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其思维和认识冲突的条件。教学过程中的情境的设置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而且还能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暗示和启迪, 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其各种适应能力。

在第一次备课过程中, 我们的设计如下:

第一板块:由于单质的化学式书写比较简单, 单质化学式的书写直接给出书写的规律。

第二板块:首先给出化合价和原子团的概念, 记住化合价, 告诉学生化学式中化合价标注的位置。

第三板块:举例, 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 告诉学生书写化学式的一般步骤。然后是巩固练习。

经过讨论、分析后发现, 该教学的设计完全是以教师为主导, 课堂行为完全功利化,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习惯养成、行为磨砺中培养出来的个性品质完全没有, 直接转化成“记忆——朗读——记忆”。整节课偏重于技能目标。

于是我们备课组调整教学方案, 设计如下:

第一板块: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许多物质的化学式, 因此首先让学生写出一些单质的化学式, 然后让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单质的化学式书写的一般规律。

第二板块:首先让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讨论书写化合物时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 元素符号书写是否规范; (2) 化学式中数字如何确定; (3) 化学式中元素符号的先后顺序。第一个问题在前一节内容中已经学过, 从第二个注意事项引出化合价, 阅读表格3~7 (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 找出化合价的规律, 认识原子团。根据所学化学式, 讨论化合物中化学式中化合价有哪些规律, 从而得出化合物中, 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

第三板块:在第二板块中已经解决书写化学式的三个问题, 所以接着让学生试着写出氧化铝的化学式。讨论化学式书写时一般的步骤有哪些。

课时目标设计 篇5

《英语(新目标)》九年级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

Section A — 1

白城市第十三中学 刘吉华

一、教学分析:

1、知识背景:本册书的第三单元已出现了被动语态,学生已掌握被动语态的基本构成。

2、教材分析:本课为本单元的起始课,主要围绕the history of inventions 这一话题进行课堂教学和语言实践。主要涉及的语法项目是被动语态的过去时和一般现在时。要求学生紧密联系史实和生活实际,谈论发明的时间、发明者和发明的用途。提高学生对被动语态的运用能力。

3、学情分析: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不太擅长口语表达。部分学生基础差,接受能力弱。

4、重点及突出方法:被动语态的用法:动态呈现被动语态的变化过程,设立情景与任务,模仿操练,掌握要点。

5、难点及突破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挥多媒体课件形象性的优势,发挥教师良好的示范作用,注重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无意识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掌握被动语态的用法,通过使用When was the …

invented? Who was the … invented by? What was the …used for? 来谈论发明的历史和发明的用途。

2、语言技能目标:能在听的过程中记录要求获得的信息;能有效地询问信息,能与他人沟通信息,合作完成任务;能自如运用所学谈论发明,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鼓励学生探究实践,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学习的爱国热忱。

三、设计理念:通过学生收集资料、调查报告等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注重跨学科知识渗透,合作学习,共同发展、全面发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角度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四、课前准备:

1、发《发明表》,让学生查资料,尽可能多地填写发明家和发明时间。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由蔡伦发明造纸术引出被动句:… was invented …

2、实践训练: 1)、让学生猜测发明的先后顺序,熟悉练习… was invented before/after… 2)、播放1b,听听力,使学生感知句型及其应用。3)、竞赛:提出问题When was the … invented?让学生比赛谁的记忆力好,在比赛中强化训练学生对发明时间的问答。4)、呈现句式:划线提问,从而解决Who was the … invented by?中要有

by这一学生理解的难点。5)、提出问题:Who invented the inventions? 练习熟悉Who was the …

invented by? It was invented by …

3、联系实际,展开讨论: 1)、介绍日常生活中的几种物品的用途,呈现句式… be used for… 2)、引导学生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发明的实际用途。

4、能力提高:

设计任务:了解更多的发明。

设计任务:小组活动,介绍一种发明。

5、总结:

学生总结,老师总结。

6、评价与拓展:

学生做幻灯片中的习题。拓展思路,提高实践能力。

7、作业:

完成短文“The most...invention”

六、板书设计:

Unit 9

-When was it invented?-It was invented in …-Who was it invented by?-It was invented by …-What is it used for …?-It is used for …

浅议课时目标的制订 篇6

一、课时目标有侧重,不求全

新课程语文教材收录的课文质量都很高,短短的一篇文章,往往既包含准确、生动的词汇,又有优美整齐的句式;既有严谨完整的段落结构,又不乏闪光的思想内涵。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因此要抓住重点制订课时目标。

《美丽的丹顶鹤》是苏教版第三册的一篇课文。课文捕绘了丹顶鹤美丽的外形,介绍了它们每年到黄海之滨越冬的迁徙生活习性,渗透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课文紧扣“美丽”这个题眼,抓住丹顶鹤的特点进行生动形象的描写,文字优美,语句流畅,很适合朗读。

课文生字词较多,在第一课时,应该把重点放在生字词语的教学上,通过情境的导人让学生能够更为透彻地理解词义。例如,在理解词语“黄海之滨”的时候教师可以出示地图,引导学生指认黄海之滨的地理位置,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请班上原籍苏北沿海地区的学生“现身说法”,向大家介绍苏北海滨的自然景象,从而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无形中拉近了我们和丹顶鹤生活圈的距离。此外,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长句、难句反复朗读,让学生读通课文,从而对课文的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为第二课时的教学作了铺垫。

第二课时更要扣紧主题,在复习过生字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小画家”这一角色情境导入,让学生通过“画”丹顶鹤这一过程,对丹顶鹤的外形有具体的感知,同时让学生通过对丹顶鹤颜色的填充体会到丹顶鹤那种色彩和谐的美,从而体会到丹顶鹤的美丽。整个教学抓住了“美在色彩”这一关键词,教学目标明确,问题不琐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到了丹顶鹤的美,引起学生的共鸣,让他们明白了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二、课时目标要重学情,不唯本

准确制订课时目标既有赖于教师对教材的深入剖析、分割、取舍和突破,义需要教师对教学对象一一学生的学习起点有准确把握。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和学习资源的多样性,其学习起点也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发,根据学生不同的现实起点,准确处理教材,制订课时目标,才能有效地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上出一节精彩的课。

以《金子》为例,第一课时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是陌生的,对于文巾的生字词更是陌生,因此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订一整套详细的生字词教学方案。在理解词义的时候教师不宜单纯地让学生生硬地接受字典上的释义,而应通过对各个释义的理解和比较,让学生自己选择最确切的那个释义。如“不甘心”的“甘”字,可出示几种意思,给学生做选择题,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选择,理解了“不甘心”的意思,同时也理解了“甘”字的另几个意思,可谓一箭双雕。概括课文内容这一环节,也要根据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教师可首先出示词语和填空题,让学生选词填空。在学生对文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之后,把填空部分拿走,只出示六个词语,让学生通过这六个关键的词语去概括课文内容。循序渐进,让学生对课文内容从初步的感知到全面的感知,甚至最后仅通过关键词语的提示就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种学习过程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学情。

第二课时导人延续了第一课时的内容,可让学生用三个词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设计比上节课更进一步,因为此刻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之后对课文的内容大致上有了了解,此时三个关键词语就足以让他们回忆起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的设计也是考虑了学生的学情。在此后的教学巾设计一个让学生练习说话的环节,让学生想象彼得在烈日下、在暴雨中、在太阳刚升起和夜幕降临时是怎么花上全部精力的。三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刚刚开始学写作文的阶段,对于语言文字的敏感度还不是很高,让学生练习说话,既能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为写作奠定语言基础,又能让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散,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这样的设计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篇7

一、教学目标多而全

由于一些体育教师想尽快地掌握新课标的知识, 领会新课标的意图, 所以在编写教案时常常会去浏览一些教案集, 浏览教案集本身是件好事情, 不可取的是有些教师会将教案集中几位教师的教案的教学目标杂糅在一起, 或在教案教学目标表述一栏将新课程的五个领域目标误当做了课时目标作表述, 并且每个教学目标写得很详实、全面, 好像只有这样才算是体现新课标的精神。殊不知, 这么多的教学目标, 学生在一节课中是很难全部完成的。如一节篮球课的教学目标, 见表1。

改进措施:课时教学目标宜少而实

教师明白在一节短短的40~45分钟的课中, 设置那么多的教学目标, 学生是很难达成的。如表1的教学目标, 这节课设置的教学目标有十多个, 要学生在一节课中将这些教学目标都达到显然是不可能的。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会体会到, 设计教学目标没有必要面面俱到, 而只需有重点地选择其中的两或三项教学目标就可以了。只要学生能在课中将这些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达成了, 就可以说是一节好课, 制定的教学目标就可以说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笼统、抽象

翻翻笔者课改之初编写的一些旧教案, 可以看到教案中制定的一些课堂教学目标与新课程的课程内容标准在很多地方相混淆, 仔细分析后发现, 教学目标就是仿效了新课程内容标准中的水平目标, 就是把课程内容标准当做了课时教学目标, 最终的结果就是导致教学目标太过笼统、抽象。见表2。

改进措施:课时教学目标应具体、可预测、可评价

从表2中可以看到该教案的课时教学目标由于比较抽象、笼统, 导致课结束以后, 教师很难对这些教学目标进行检查、评价, 也就是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无法量化。基于这些要求, 教师应将目标制定得明确、具体, 达到可预测、可评价的效果。如表2中“初步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这一教学目标, 就可以将其具体表述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85%的学生能够基本掌握50米跑的起跑 (或途中跑或其他××) 技术”;再如“会做出滚翻的技巧组合动作”的课时目标, 可以将其改为“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使80%的学生能做出一种 (或两种) 前滚翻+肢体动作的技巧组合动作”。这样改后的课时教学目标变得相对具体, 课后教师也可以检测出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教学目标的达成率也就一目了然。

三、教学目标“整齐划一”

《体育 (与健康) 课程标准》课程基本理念第四条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

保每一个学生受益。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有效性也应该体现出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课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是面向全班学生的, 教学目标只制定一个标准, 显然就忽视了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的教案多是对全班学生的统一要求, 在教学目标表述一栏还很少看到对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

改进措施:教学目标应该体现出“因材施教”

教学前教师需对全班学生进行一个大致的摸底, 将学生按照身体素质、兴趣爱好、体育基础等不同情况进行分组, 然后针对不同组别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予以不同的要求。如“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50%的学生能够, 30%的学生能够, 20%的学生能够。”虽然教师对学生实施不同的目标会花去很多的时间、精力, 但教学目标分层以后会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也会更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更符合教学目标有效性的要求。

课时教学目标有效性的改进措施

张旺 (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院前小学, 222042)

表1多而全的篮球课课时教学目标

1. 运动参与目标:运用主题式情景教学, 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积极地学, 投入地练

2. 运动技能目标:学会篮球运动简单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 懂得篮球运动的比赛规则, 学会运用篮球运动的基础知识。

3. 身体健康目标:发展速度、灵敏、协调、耐力等身体素质。

4. 心理健康目标:在活动中体验成功或失败的心理感受并进行合理调控。

5. 社会适应目标:在学练过程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和良好的创新精神及体育道德。

表2笼统、抽象的课时教学目标

教案的课堂教学目标初步掌握短跑的基本技术会做出滚翻的技巧组合动作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展示自我学会在游戏中与他人合作

新课程内容标准

水平三运动参与:初步掌握两三项田径运动技能

水平二运动技能: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水平二心理健康: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课时目标的文化内涵:转化与生长 篇8

一、贯彻“三维目标”的是与非

新课改对课堂教学目标给出了一种模式, 即“三维目标”, 人们的教学实践对它的应用可谓是见仁见智。先来看一个例子:

以下是《礼貌显魅力》同课异构的两节思品课的课时目标表述:

一所中学的教师这样表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 树立不讲礼貌为耻、有礼貌为荣的交往态度, 乐于以礼待人。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辨别具体行为是否礼貌的能力, 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和气、举止得体, 逐步学会以礼待人。知识目标:了解礼貌与尊重的关系, 理解讲礼貌的重要性, 掌握文明礼貌的重要意义。

另一所中学的教师表述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文明礼貌带给自己的乐趣以及对人生发展的价值, 树立以讲礼貌为荣不讲礼貌为耻的交往态度并乐于以礼待人。过程与方法:在生活中, 逐步学会以礼待人, 与人交往时做到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并能够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自己的礼貌。知识与技能:懂得讲文明、有礼貌是做人的基本品德, 是社会交往的需要, 是尊重他人的表现。

从上面的表述, 可以发现他们的共性:一是套用了新课标的目标表述格式, 二是采用的是陈述句, 语言平淡、语气冷淡。三是按图索骥式地运用, 是教师主观想象的结果。

相信教者对上述目标以及表述形式做了精心的研究, 同课异构自然不能有瑕疵, 课上得比较精彩, 有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但这不是本文要探讨的, 本文的举例意在说明三维目标是什么非什么。从上述三个共性中, 似乎有如下的不妥:

第一, 套用了格式, 却戴错了帽子。新课标的课时目标表述三个方面是要求我们给每一课时定位的时候, 一定要考虑周全, 思考的维度有三个方向, 即知识与技能的达成、过程与方法的生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等。但每一课时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 却不是要用这三个格式表述的, 它仅仅是个思考的维度, 不是表述的格式。

第二, 陈述的语气使得目标对学生的成就欲望与成功的喜悦期待化为乌有, 感觉学与不学、学多学少、成与不成似乎都无所谓。目标本身所应有的激励性、导向性、满足性缺失了, 使得学生学习的紧张度没了, 压力没了, 效率也就成疑了。

第三, 目标的内容是教师头脑里想当然的结果, 而非以学生的视角去设计, 所以, 无法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整体的认知, 学习本身的美感不能被感受到, 课时目标的使命就被弱化淡化了。

可见, “三维目标”是一种以学为本的理念以及在此理念指导下的探究建构。绝非贴标签和喊口号, 亦非教学两张皮。

二、课时目标的实质是什么

课时目标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这还要从对“教育”二字的考究上分析得出。什么是教育?教育学著作中、《辞海》里给了教育的定义, 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个定义过于宏观。我们细抠字眼, “教”是尺码或者规格, “育”是呵护与滋养。通俗地看, 教育其实就是按照一定的规格帮助学生成长。课时目标是分解教育概念的基本单位, 由此可以感觉到课时目标的文化内涵才是其实质所在。一言以蔽之, 课时目标的实质就是转化与生长。具有导行、成形的功能, 实现学习素养的渐进生成, 进而促进学生的正确成长。

课时目标的确定, 只有时刻围绕着教学内容这个载体对学生认知结构、身心特点的转化与促进功能来挖掘, 从字里行间引申到意义建构, 从直接的动作熟练到动力定型, 从学科知识内化到个人素养, 做到了这种延伸与固化, 才算确定了课时目标。其表述使用的字眼应该是“懂得了、得到了、收获了、拥有了”等等。

三、达到课时目标的保证性因素

课时目标, 是切实体现教学内容的“转化”之功。它的达成, 需要有三个保证因素:

一是个人的情怀。对生命的热爱来不得半点虚伪。都说转变理念很难, 这只是从学科的角度而言的。把我们的工作置于生命成长的层面上, 所有的教师就会有了一种神圣感与使命感。如今, 教师只是从职业的角度理解专业化, 没有从事业的高度来审视专业化之于生命的价值, 所以固守传统师本理念也就是自然的事情, 毕竟以师为本作为谋生的手段是实惠和实在的。

二是集体的攻关。确定出课时目标系统结构, 理念固然重要, 但没有牢固可靠的载体, 也只是一种智力形态的存在, 是无用的。集体教研, 可以把智力形态的课时目标表述变为具体可控可以检测的行为指标, 是无可替代的强有力的载体, 不仅可以扬长, 更能避短。

三是本体的建构。任何一个教者, 都要站在集体的肩膀上, 给自己插上一双翅膀。教学的终端是由个人送达的, 质量的高低还要由自己的努力决定。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时教学目标的重建 篇9

一、轻视教学目标在理论、实践中的突出地位和功能是贯穿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以来的主要矛盾

依据现代教学论的逻辑体系, 地理教学论包括地理教学原理、教学模式和教学活动三大部分[1] , 其逻辑结构体系是基本理论——应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原理是基本理论, 地理课时教学目标以系统论、学习理论、地理教学论和地理学科理论、应用传播理论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2,3] 。

地理教学模式论是应用理论。地理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模式的系统核心, 是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重要中介。它是教学理论的简化表达形式之一, 既能够使教学理论具体化, 又使得教学实践概括化和集约化, 从而保证教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以及在此基础上丰富和发展地理教学论。

地理课时教学目标是地理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也是地理教学活动得以开展的动因和根据, 具有整合、评价、动机和调控等功能。它从空间上阐明了教学活动系统要素之间的动态关系, 从时间上控制着地理教学活动的阶段, 最终形成整体效应, 具有整合功能。对学习心理活动和行为结果评价方法、手段, 都必须以教学目标作为评价的标准, 系统性、全面性、层次性、可测性、主体性等特征突出的教学目标实际上已蕴涵了学习结果的检测方式和评价标准, 具有评价功能。地理课时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了解预期的学习成果, 进行目标清晰的成功活动, 并最终获得认知、自我提高的喜悦, 激发学习动机, 具有动机功能。地理课时教学目标帮助师生评鉴和修正学习过程, 及时获取地理教学活动中的反馈信息, 使评价和指导有机统一起来, 具有调控功能。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学改革以来, 地理教师没有或较少地将地理课时教学目标理论研究放在突出地位, 对其实践功能认识不足, “轻理论重实践”“轻设计重活动”, 对地理教学原理、地理教学模式、地理教学活动的整体关系研究不充分, 削弱了地理教学理论对地理课时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例如下面的教学目标[4] :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2.了解地域联系, 包括生产协作、商贸联系、科技和信息联系以及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二)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 能够分析某一地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区位条件,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产业活动地域联系的四个方面, 能够对具体的一个地区或一个案例进行评价和探究,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产业活动的地域联系, 培养学生探索经济发展规律, 研究经济现象的兴趣, 培养探究能力, 为将来从事社会活动打下基础。

2.通过学习本节内容,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能够用全面普遍联系的观点分析事务、研究事务,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该教学目标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 从系统论和中学生心理发展理论分析, 教学目标机械地、教条地对三维目标的有机整体进行分割, 首先是各个知识目标, 第二是与知识目标相应的过程和方法目标, 最后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结构不合理, 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 (2) 从学习和教学论分析, 行为主义学习和教学论、认知主义学习和教学论、人本主义学习和教学论、建构主义学习和教学论[5,6] 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学习过程的一般机制,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而该教学目标沿袭了旧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理念, 使用了“通过……”“培养学生……”等陈述方式, 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的转变以及对地理问题探究学习的过程。 (3) 从地理教学模式论分析, 教学目标是教学模式的核心组成, 它决定了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师生角色和活动比例、教学策略以及评价标准。该教学目标没有体现教学目标与其他系统组成的整体关系, 例如出现“培养学生……”忽视学生主体的陈述, 主要原因在于缺失现代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指导教学目标设计。 (4) 从应用传播理论分析, 该教学目标缺乏相关的信息通道、信息结构和信息数量, 例如知识和技能目标的第一条目标缺乏视觉、听觉等信息通道的选择, 使用何种手段了解产业活动的哪些、多少区位条件等信息结构和信息数量。 (5) 从地理学科理论分析, 该教学目标缺乏为学生理当研究的各种产业活动地理现象包括在区域基础上综合分析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其时空变化导致产业活动时空发展演变过程、规律并以此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制订相应的发展战略措施, 产业活动的区域差异造成的区际联系等内容提供区域、综合、时空、联系、战略等地理思维方式。 (6) 从教学实践活动分析, 该教学目标将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割裂, 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践功能。例如, 将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其他系统要素割裂, 缺乏教学目标在空间上与系统要素之间动态关系、在时间上控制地理教学活动阶段、在何种情况下选择使用何种教学策略、使用何种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等整体融合的简要阐明。

二、仍然存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目标两大难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难题突出体现在有关地理思维的“方法”和思维能力上。目前地理思维理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地理教育工作者套用教育学、心理学的原理, 从思维对象或思维过程或思维方法着手, 针对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创新思维等思维形式进行研究和描述, 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二是教学工作者对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从应考角度对考试能力考查的特点、趋势、对策的分析, 大多停留在经验总结这一层次上, 缺乏理论支撑;三是地理学专家、学者从思维科学角度研究地理思维, 如马蔼乃的地理思维论[7] 。已有地理思维方式的研究, 主要从哲学角度研究其历史形态、特点以及发展变化, 研究地理学概念和理论中的哲学问题及逻辑思维, 以阐明地理学结论的哲学意义和方法论中的逻辑思考。地理思维方式的教育教学研究和培养处在起步和发展阶段, 其基本内涵和实质未获得根本性的表达, 缺乏系统的原理。这与现代地理学、系统论、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等横断科学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思维科学、思维发展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发展的地位极不相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点在于它是学生个人内隐的心理特征, 既有显著的隐蔽性又有较大的差异性, 难以用外显的行为动词描述, 层次性和可测性难以把握[1,8] 。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目标陈述理论, 只能将马杰的“行为目标陈述策略”、格伦兰的“内部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策略”以及艾思纳的“表现性目标陈述策略”视情况结合使用。马杰的行为目标陈述策略有利于操作, 对于“知识与技能”结果性目标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但在解决如何“使内隐的心理过程外显化”和如何“使外显行为体现内隐的心理过程”方面存在无法克服的弊端。格伦兰的内外结合目标陈述策略是先明确陈述内在心理的变化, 为了使内在变化可观测, 再列举反映内在变化的“行为样品”, 一般适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若是侧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或高级情感体验目标, 宜用艾思纳的表现性目标陈述策略或将其与内外结合目标陈述策略结合使用, 陈述时尽量详细描述行为条件, 行为条件尽可能“情景化、过程化”, 使外显的行为、内隐的心理过程便于观察和测量。三种策略的综合集成运用, 增加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研究和实践难度。例如:“关注生态破坏事件”, “阐述生态破坏的危害”是对“增强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爱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这一目标不同层次的描述, 并且使用了可测性的行为动词, 但是对于更高层次的“具有正确环境伦理和环境行为”, 难以用确切的外显行为动词表达。

两大教学目标难题成为中学教师研究和实践地理课时教学目标的窠臼和羁绊, 致使“过程与方法”仍然较少或十分有限地作为新课改的“亮点”来凸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仍处于附属陪衬的地位。

三、片面使用行为目标陈述策略, 强调行为结果, 策略僵化, 方式单一

不能针对三维目标灵活运用各种陈述策略, 使得地理课时教学目标回归“重认知轻情感, 重结论轻过程”的老路。教学目标只重视内容标准中的“标准”内容, 轻视“活动建议”, 甚至用“内容标准”中的“标准”内容替代地理课时教学目标, 难以达到以“活动”促体验, 弥补行为目标方式不足的目的。例如下面的教学目标[9] :

1.了解城市外部形态特点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2.理解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地域结构之间的关系。

3.掌握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运用实例, 能够说出该城市的空间结构, 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4.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待城市的发展, 及其地域结构的变化。

该教学目标主要存在下列问题: (1) 总体上看, 陈述策略以行为目标陈述策略为主, 三维目标过于强调行为结果, 缺乏目标实现的行为过程。 (2) 行为动词选用不当, “了解”、“理解”、“掌握”是对学习水平的描述, 这些动词不能外显行为, 既不利操作又不利测量, 难以把握。 (3) 第二条和第三条目标缺乏可测量的“行为样品”, 不利于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和评价。 (4) 第四条目标未采用内外结合的陈述策略与表现性目标陈述策略相结合的方法, 用“行为样品”去外显“变化、发展的观点”, 用行为条件“情景化、过程化”, 即通过什么媒体或利用什么信息能做什么行为, 使外显的行为体现“变化、发展的观点”的内隐心理。 (5) 教学目标内容过于简略, 层次不清, 不利于操作、测量和评价。

此外, 地理课时教学目标还存在过于注重教学目标的预期性, 缺乏关注动态性、创新性的问题。学生对地理问题的理解差异使统一的、预期的教学目标不能适应因人而异的学生特征, 教学活动必须对教学目标动态调整和重新定位, 调整的过程也是师生尝试创造的过程, 因此教学目标的动态性和创新性是必然。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和研究者, 教师要以教学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为契机, 在融洽、和谐的民主教学氛围中师生共同发现、探究和创新, 促使学生个性充分发展。例如, 上述教学目标示例谋求兼顾学科、社会和学生的同时, 对侧重生活化、文化素养、科学探究的目标内容应当放大教学目标的冗余度, 使其在动态、创新中生成和实现。

四、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科书地理课时教学目标 (预案) 示例

解决地理课时教学目标在理论、实践中的突出问题, 要求教师必须研读学习教育教学理论, 提高专业素养, 更好地解读高中地理课程标准, 保证现代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对教学目标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 学习和教学理论都有各自产生的时代文化背景和实践基础, 地理课程改革的实践决定了不能照搬照抄西方教育理论, 中学地理教师必须寻找教学研究的合理切入点, 密切联系地理教学实践进行有效反思、概括并提炼和升华, 发展并创新和超越, 构建具有时代精神、指导力强、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理论体系。

针对上述地理课时教学目标在理论实践中的问题进行研究, 概括和归纳主要研究成果融入地理课时教学目标, 设计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科书人教版 (必修1) 部分章节内容的课时教学目标预案, 供交流和参考。

必修1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

1.假定地球表面均匀且不自转, 以北半球为例, 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和联系思维方式, 绘制赤道与北极之间热力环流图, 阐述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 标出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分布位置。

2.结合地球自转和地转偏向力对风的影响, 分析说明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标出分布位置和名称;辨别气压带的热力成因和动力成因。

3.结合北半球赤道低气压带等气压带的形成, 阐释低纬环流圈的形成过程;推断和阐释中高纬环流圈的形成;归纳上述, 绘图示意近地面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 概括大气环流的概念;运用综合思维方式, 结合实例, 分析其地理意义。

4.用地球仪和颜色不同的纸带, 制作三圈环流的模型;运用联系思维方式、时空思维方式, 说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的成因、时空移动过程及规律。

5.阅读图表, “看图说话”, 说出北半球冬季、夏季气压分布状况;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和联系思维方式、时空思维方式, 分析北半球冬季、夏季气压中心形成的原因, 归纳北半球气压带时空变化规律;比较南北半球气压分布的特点并阐明原因。

6.以东亚地区为例, 运用1月和7月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尝试在图中不同的气压中心之间标出冬季、夏季的风向, 运用时空思维方式, 说明东亚冬季、夏季风向的时空变化过程和规律, 概括季风的概念;分析并列表比较冬夏季风;结合实例, 分析说明东亚季风对我国天气和气候 (成因、分布、特点) 的影响。

7.阅读图表, “看图说话”, 说出南亚季风的风向, 分析南亚季风的成因;运用时空思维方式, 说明南亚季风风向的时空变化过程和规律, 结合实例, 说明南亚季风对当地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8.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 对照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结合实例, 如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说明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的影响;观察从赤道到两级, 从沿海到内陆的不同气候和同一气候的不同分布情况, 结合发现的问题, 提出探究方案, 合作探究, 运用综合思维方式、联系思维方式、区域思维方式, 从气候形成因子及内在联系和区域差异分析气候, 阐明观点, 交流探究的结果、体会, 反思思维方式运用的要领和步骤。

参考文献

[1]吴立岗.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16-406.

[2]李家清.地理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 2004 (1) .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381-394.

[4]朱翔, 李光辉.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Ⅱ (必修) 教师教学手册[M].2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2006:71.

[5]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191-403.

[6]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47-282.

[7]马蔼乃.思维科学与地理思维研究[J].地理学报, 2001, 56 (2) .

[8]梅桃源.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55-59.

课时目标设计 篇10

一、对化学课程目标的研究

课程目标是指一门课程的教学活动从总体上所要促成的学生的身心变化, 是教学目标的概括和升华。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过程, 实际上是课程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化。因此, 课时教学目标制定的依据必然是课程目标, 它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2001年推出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课程总目标进行了规定。“知识与技能”目标充分考虑了学生的认知特点, 使学生做到学用结合。“过程与方法”目标除了重视问题解决活动外, 还强调学生交往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 全面加强对社会、自然、科学的认识, 并内化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现化学课程与教学在学生可持续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按课程目标, 新课程内容标准可分为五个一级主题, 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每个一级主题又由若干个二级主题构 成, 呈现方式为:“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学习情景素材。”新标准试图改变以往大纲侧重通过列举化学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等静态地描述教学要求 的做法, 结合学生特点、社会实际、学科发展及人与自然的关系选取教学内容, 结合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制定课程教学目标。

二、对学生的研究

首先, 要注重对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研究。学生在进入化学学习之前, 学习了生物、物理等自然科学, 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生活经验。教师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前, 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目标的制定不能过低, 也不能过高。如在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前, 学生已有纸张撕碎、木头做成课桌、冰雪消融、柴草燃烧、食物变质等感知, 知道生活中铜、铁等金属的用途及酒精和食醋的性质等。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 就应将重点放在对概念的理解上, 结合生活经验、日常现象对变化和性质加以区分及判断。

其次, 要注意对学生差异性的研究。虽然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但人与人之间总是有差异的。教师应尊重这种差别, 并针对这种差别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比如某些学校实行分班制, 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实验班的学生智力水平较高, 学习习惯较好, 对化学学习有极高的兴趣。而普通班的学生习惯较差, 基础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相对薄弱, 导致对这门学科无兴趣可言。针对这种情况, 可以把每一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都分成两类:A类适合全体学生, 注重双基;B类在A类的基础上, 对能力发展有较高要求。

三、对教材的研究

教材是教师用来“教”学生的媒介。因此, 我们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 必须先研究教材, 包括:

1.内容所处的地理位置及这样安排的意义。不仅要描述出该教材安排在哪里, 更要分析教材是基于怎样的考虑将这一内容安排在这里的。

2.该内容的学习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方面的知识、技能或者研究方法?将发展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这些知识为学生的学习和终生发展有何重要作用? 对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有哪些重要意义? 这一知识对人类生产、科技发展、资源环境等有何重要意义?

四、确定叙写课时教学目标

在前三个环节的基础上, 最后就是确定叙写每节课的课时教学目标。根据课程目标的要求, 化学教学目标可分为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前两者多侧重于学习结果, 属于行为性的教学目标, 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水平, 常选择恰当的可观察性的行为动词进行叙写, 如知道、记住、说出、解释、判断等。体验性目标可以说是最灵活、最具有动态性、最具有主观体验性、涵义最丰富的一类目标, 常需要采用有关的心理活动词语或较宽泛的行为词语进行描述, 如体验、感受、关注、体会等。

叙写教学目标时主要采用“动宾结构短语”的行为描述基本方式。如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认识新材料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等。

将课时教学目标规范、清晰地表述出来后, 便可按由低到高的次序排列, 使其成为逻辑严密、便于教学把握的课时教学目标集合。既能发挥教学目标系统的重要功能, 又能预示阶段性和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参考文献

[1]王祖浩.化学课程标准解读[M].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增强自信心下一篇:印度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