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红色文化设计创新论文

2022-04-27

摘要:赣南是一块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其中留下的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孕育的光荣革命传统,奠定了赣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因此红色文化对赣南苏区的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赣南苏区的发展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弘扬。红色文化与苏区精神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景观红色文化设计创新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景观红色文化设计创新论文 篇1:

湖湘文化融入高师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和策略

摘   要: 湖湘文化饱含创新意识,是培养师范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思想来源。以湖湘文化创新精神之当代传承为方向,结合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之实际,分析湖湘文化融入高师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困境,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湖湘文化   师范生   创新素质

当今知识时代,创新能力成为支配和主导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成为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目标。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新教育的全面推进,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和挑战,教师要承担起创新教育的责任。作为教师培养摇篮的高师院校,应把培养师范生创新素质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因为师范生的创新素质关系着国家未来人才的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华文明绵延几千年,在漫长的历程中,继承传统与开拓创新是中华民族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宝,中华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创新思想,形成了系统的创新方法和创新模式,成为今天创新的不竭源泉,其中湖湘文化以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成为其中的代表。以开拓进取、求新求变、创新精神推动湖湘文化不断发展,为开创崇尚创新的社会风气提供思想基础,可为提高民族创新素质提供理论指导[1],这是培养师范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思想来源。本文以湖湘文化创新精神之当代传承为方向,结合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之实际,探讨湖湘文化融入高师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价值、困境和策略。

一、湖湘文化在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价值

湖湘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师院校进行创新教育的重要思想来源。

1.为强化师范生创新意识提供思想基础。

培养创造性人才是教育的重要目标,需要教育工作者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应该培养青少年學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强化师范生的创新意识是大势所趋。湖湘文化中的“敢为人先”精神饱含开拓进取、吐故纳新的创新意识,湖湘人士在思想观念上的创新在历史上层出不穷:从周敦颐开创宋明理学,到胡安国、胡宏父子创立湖湘学派,再到王夫之提出“趋时更新”的主张;从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到曾国藩创立湘军、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创办中国近代第一个兵工厂,再到郭嵩焘作为中国第一个驻外公使,成为中国第一位真正走向世界的外交人物;从谭嗣同力主变革维新,到黄兴、宋教仁、蔡锷在辛亥革命中为共和献身,再到毛泽东同志、贺龙同志等为代表的革命人士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成立新中国,可以说湖湘文化中流淌着创新的血液,因此将湖湘文化融入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用湖湘历史创新人物的思想与事迹,为强化师范生的创新意识奠定思想基础,让创新意识培养不再只停留于理论上的论证创新之意义,不再只用创业成功论证创新之重要,不再以为创新只是现在时局之需要……湖湘文化中名人创新事迹以客观真实之历史让未来教师意识到敢为人先的重要性,认识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2.为激发师范生创新勇气提供理论指导。

当今各类学校都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教学行为,一方面带来教学的规范化,另一方面容易让教师陷入循规蹈矩,缺乏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的勇气。教师如果缺乏教学改革的勇气和胆识,那么培养创新型学生将难以深入推进。师范院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勇气也是新时期创新教育不可忽视的任务。湖湘文化在这方面可为激发师范生的创新勇气提供理论指导。湖湘文化中“敢为人先”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包括四层含义: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革故鼎新的变革意识、不惧挫折的冒险意识[1]。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和不惧挫折的冒险意识都和创新勇气有关。教师应该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有民族意识、家国情怀,并以这样的情怀振兴民族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湖湘文化蕴含强烈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意识,从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之关注民生到贾谊的忧国之心,从左宗棠的收复新疆到谭嗣同以生命维护维新变法,再到现代历史上湖南人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湖湘有识之士的家国情怀、强烈的责任意识是历久弥新。教师担当着培养未来接班人的重任,必然应该具有这种责任意识,湖湘历史文化可谓激发这种责任意识的源泉。

教师应该有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英雄气概。创新之路往往是艰辛而困难的,难以一帆风顺,这时需要有不惧挫折、不畏艰辛的精神突破旧的局限,挑战新的高度。想要有这样的创新勇气,要先培养这种不畏艰辛的品质。湖湘文化的“敢为人先”就蕴含不畏艰辛、勇于拼搏的勇气和气概。湖南人的一大特点是霸蛮,这种霸蛮特性包含不避艰险、历尽艰辛、披荆斩棘、百折不挠之精神,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历尽千辛万苦仍然矢志不渝,忧国之情澎湃于内心而不减。曾国藩一生中遭遇许多挫折,如科举失败、长沙之辱、靖港首败、九江大败……用他对逆境百折不挠、不畏艰辛和勇于拼搏的精神成就了传奇。创新之路并非坦途,充满各种挫折和挑战,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融入湖湘文化的“霸蛮”精神,为创新之途做好精神动力储备。

二、湖湘文化融入高师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困境

1.湖湘文化与创新教育理念的结合有待加强。

首先,一些高师院校创新教育理念不强。传统观念对基础教育中教师的理念认知停留在“传道、授业、解惑”的知识传授上,认为中小学生因知识储备还不丰厚,不具备创新能力,学习任务主要在学习掌握知识及锻炼相关实践能力方面。抱着这样一种理念,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和其他类大学一样,虽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只在意创新能力的培养,没有开设创新教育方面的课程,没有将创新作为一种教育理念贯穿于以后的职业教育中。

其次,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在创新教育中被忽视。目前湖南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侧重于创新思维训练与创业精神培养,在创新精神培养上引用的素材多为创业成功事例,缺乏湖湘文化的引入。一些高校地域文化课程是以选修课或讲座形式开设的,重点会放在讲授湖湘文化的各类别知识上,没有从创新的角度关注,往往与创新教育没有交叉和融汇。可以说,湖湘文化与创新教育理念的结合需要大大加强。

2.高师院校创新素质培养体系建设有待完善。

首先,创新素质培养没有系统、科学的规划。当今高师院校都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创新部分以创新思维锻炼为主要内容,以课堂讲授为主要方式,这种形式的创新教育较单一,没有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和培养计划。创新素质教育主要涵盖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如果只有一门课程进行创新教育,所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创新精神、创新人格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全面的过程,不仅是课堂教学,还应覆盖于实践教学、教育实习、生活教育等方方面面,从时间上应贯穿大一到大四,以至于从教后的继续教育中。

其次,创新精神考评体系缺乏。目前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是以创新创业课程形式展开的,这门课程以考试或者考查方式考查学生的创新教育接受情况。即师范生创新素质培养的考核是通过课程考试进行的,但创新素质所包含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是综合性的思想意识,会反映到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不适合只用书面考试的方式考察,应该有多样化的考查方式。一些师范院校把重点放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考查上,创新素质的考查并没有受到重视,也没有相关的量化考查体系。让学生对创新素质的培养不够重视,只愿意把精力投入和绩点、奖学金挂钩的考查内容上。

这些问题的存在让一些高师院校的创新教育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更多地停留于形式,没有普遍、深入地展开。

三、湖湘文化融入高师院校学生创新素质培养的策略

1.学习湖湘名人思变求新之理念,培养创新勇气。

长期以来,学校的教学围绕考试内容展开,教师的考核以学生的成绩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教师的教学自由,损害了其创新热情。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大纲上的教学内容成了一些教师习惯性的作法。培养教师的创新勇气是培养创新素质的基础,湖湘文化中的敢为人先之精神,正是培养师范生创新勇气上佳的素材。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无论是在学术创新上,还是在救亡图存的创举上,都敢为人先,走在时代前沿,这正是创新勇气的代表性事例。

将湖湘文化融入高师院校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首先应该组织学生学习湖湘名人的创新事迹,参观他们的纪念馆、故居,让学生感受其敢为人先的勇气,并将其潜移默化为自身的品质,追求独立之人格,在教学上追求教学自由精神,破除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的教育观念,不随波逐流,形成教学创新勇气。

除了感受湖湘名人敢为人先的创新勇气外,还应学习这些伟人的社会责任感、教育革新思想,让师范生以对国家教育事业负责及培养天下英才的社会责任感思考教育的使命、教育创新的重大意义,激发作为一个教师的热情。在湖湘文化中,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在宋代已声名远播,此后从明至晚清,书院都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湖湘许多文化名人受业于此,又在湖湘讲学,如郭嵩焘曾为岳麓学子,有传道济世的社会责任感,曾在长沙城南书院和思贤讲舍讲学,深具改革意识,作为清朝首任驻外大使,力主开眼看世界,然走在创新前沿的郭嵩焘却被国内守旧派所不容,对此郭嵩焘胸怀对国家的责任坦然以对:“谤毁遍天下,而吾心泰然。”成为超越所处时代力倡革故创新的先驱。他在教育改革上是新式教育的重要倡导者,最早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学习外国语言文字,晚年回乡创办思贤讲舍,增开西学课程。此外,参与教育改革的湖湘名人还有左宗棠、曾国藩,再到百日维新中湖南一系列新式学堂的建立,可以说湖湘大地在近代教育改革征途上一直走在前列,都是培养师范生教学创新的思想源泉。

2.创建湖湘文化协同育人基地,涵养创新人格。

湖湘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湖湘文化融入师范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也是如此。要引入社会湖湘文化保护和传播的组织机构,让他们参与到高校创新教育人才培养中。

高师院校与社会上的湖湘文化保护、研究组织机构形成合作关系,在校内设立湖湘文化协同育人基地,基地将湖湘文化与创新教育深度融合,让学生在感受湖湘文化中培养创新素质,训练创新思维。基地可以通过空间环境设计布置、设立湖湘文化创新社团、开展各类活动协同育人。一是空间环境设计布置,可以在基地里面建设湖湘文化展厅,介绍湖湘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和文化名人的创新事迹,设立湖湘文化名人雕像、陈列湖湘文化中革新事件的历史文物等。二是在基地设立湖湘文化创新社团,以学习、探讨、研究、宣传湖湘文化中的创新精神、创新事迹为宗旨,组织社团成员定期开展活动。三是以基地为平台,开展文化协同育人的各类活动。例如可以开展以湖湘文化的创新精神为主题的各类讲座,举办湖湘文化创新精神演讲比赛,举办宣传湖湘文化创新精神写作比赛,举办湖湘文化创新精神话剧演出,聘请湖湘文化研究机构人员为基地兼职工作人员,同时定期邀请中小学从事创新教育的教师来基地,共同探讨从中小学创新教育实践出发如何融入湖湘文化创新精神,实现高师院校与文化机构、中小学校协同育人。

3.开展研究湖湘文化的各类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首先,可组织学生分类湖湘文化,细化为若干类别,如湖湘文化等文化产品,分为诗歌、戏曲、绘画、湘绣……让学生对比发展历史再分为传统模块、当今模块、创新模块,这种区分的过程,就是让学生在传统与现在、传统与创新的对比中,感受创新是对传统文化最好的继承,激发对这些传统模块的创新意识,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创新模块。

其次,组织学生对每一类文化产品及其模块进行学习、研究,设置相应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与创新设计等创新素质和能力。如对于湖湘戏曲文化可以设计学生文艺演出活动,对湖湘绘画艺术可以开展湖湘名人书画展览、学生书画竞赛,对湖湘文化中的民俗文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调研活动,调查传统民俗现状、保护情况和创新情况。学生通过参与这些实践活动,锻炼和培养了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能力等创新素质。

再次,在前面两类活动的基础上,组织已经对湖湘文化有一定了解的学生进行学术沙龙、学术讲座等活动,交流分享对湖湘文化的认识、感受,探讨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组织学生进行湖湘文化的整理和传播活动。如整理湖湘名人故居资料库、整理湖湘名人创新事迹资料库,在网络上开设公众号、微博等宣传湖湘文学艺术、饮食文化、民俗风情、今天的创新发展等。通过这些交流探讨和整理、宣传活动,培养学生以创新发展的视角看传统湖湘文化,在发现文化和解决问题中锻炼创新思维和培养创新意识。

4.加强湖湘特色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

校园文化环境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师范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首先,校园环境景观的湖湘文化植入,设计和布局校园环境时应充分利用湖湘历史文化。从校园建筑到景观的设计,从校园景观的命名和装饰到校园公共空间的装饰与布置,都可以引入这些地方历史文化。大致可以引入的地方历史文化有地方历史名人、地方历史建筑、地方红色文化、地方历史特色文物、艺术品等类别。这些融入湖湘文化元素的实体,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发挥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其次,校园文化景观的湖湘文化植入,师范高校可以选择湖湘文化有代表性的创新元素,融入校园文化景观中:一是将创新元素以剪纸、照片、工艺作品等艺术作品等形式装饰于校园公共区域、楼栋大厅、楼梯走廊、教室墙壁等;二是在校园绘画、各类标识、平面墙壁的图案绘制中植入湖湘文化创新元素;三是直接将湖湘文化创新元素应用到校园建筑和道路的命名中。讓校园文化景观体现出追求创新的价值导向,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参考文献:

[1]孙敬睿.湖湘文化中的敢为人先精神及其时代价值[D].衡阳:南华大学,2013.

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湖湘文化融入高师院校师德教育研究”(XJK18BDY004)。

作者:严春华

景观红色文化设计创新论文 篇2:

简谈如何弘扬红色文化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摘 要:赣南是一块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史和优良的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和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其中留下的厚重的红色文化和孕育的光荣革命传统,奠定了赣南在中国红色文化中重要独特的历史地位。因此红色文化对赣南苏区的振兴起着重要的作用,赣南苏区的发展离不开红色文化的弘扬。红色文化与苏区精神在精神实质上是一致的,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中国革命老区的赣南,理应结合自身的实际和优势,加快建设文化体系,推动红色文化弘扬,不断开创赣南振兴发展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红色文化;苏区精神;红色旅游;文化弘扬

红色文化是赣南最丰富、最具比较优势的文化资源。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就决定了弘扬红色文化对赣南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苏区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和灵魂,体现的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内涵精神。因此将红色文化摆到核心位置重点弘扬,是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红色文化的基本概念与内涵

文化是一个很广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文化,就是人化。它不是一层不变的东西,它是一个动态的概念。”[1]它有大文化,也有具体的文化。它不断地被创造出来又不断在生成,因此历史留下的就是精神和文化。红色文化,是革命领导人在红土地上开展苏区革命留下的精神和文化,同时又可以称为“红土地文化”,指发生在这片土地上的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2]。它是党和革命领导人在革命斗争和建设中一脉相承的艰苦奋斗的精神,它在每一个具体的时期得到继承和发展,是与时俱进的、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以往学者的研究中,红色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几个方面去理解。在意识形态上,红色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红色文化是赣南特有的精神文化,这样一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无产阶级革命意识形态反过来又影响并服务于政治经济。因此它又被视为无产阶级的文化,反映了赣南苏区革命的特点和赣南人民坚定信念、求真务实、廉洁自律、艰苦奋斗的精神面貌。从内容结构上讲,红色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和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主要指红色文物、革命遗址等物质方面的红色资源,包括历史遗物、革命遗址、革命纪念场所、五星红旗、红旗渠、“神舟”航天飞船等物质形式;非物质文化主要表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红色革命精神。

归结起来,笔者认为红色文化的内涵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红色文化是最具先进性的民族文化。它是中国优秀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是民族精神在革命时期的延续、丰富和发展。它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改革创新和民族凝聚力为特征,凝聚和积淀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优秀传统,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第二,红色文化是最具有吸引力的社会政治文化。它集中体现了我党在文化指导思想上的先进性,折射出了我们党和广大革命群众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爱国情怀及其高尚品质。 第三,红色文化所承载的核心元素是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创新思维、顽强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二、红色文化与赣南苏区精神的关系

苏区精神是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内涵的精神。胡锦涛同志在视察赣南工作时指出:“苏区精神是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4]赣南苏区精神就是在赣南苏区这片红土地中开展革命斗争培育起来的赣南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这片红土地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又是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发源地。其特有的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的理论内涵具有内在一致性。

1.红色文化和苏区精神的内涵具有一致性

红色文化是民族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而苏区精神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精神之一,是民族文化的积淀,是民族精神在苏区时期的延续、丰富和发展,因此红色文化是苏区精神的集中反映和体现。无论是弘扬红色文化还是传承苏区精神,都是为坚定我们建设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用科学的创新思维求真务实、用顽强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人民服务。苏维埃运动孕育的伟大苏区精神和干部好作风是赣南红色文化资源的精髓。

2.苏区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精髓

红色文化的弘扬有主次,重点是对苏区精神的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既然体现为一种精神文化,与苏区精神本质上是一致的。苏区时期, 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怀着坚定的理想信念, 坚信革命必将取得最后胜利,以共产主义最高理想为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以罕见的奋斗勇气,自强不息、艰苦奋斗, 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从而迎来了中国革命的新曙光。

3.苏区精神是红色文化的灵魂

赣南这片红土地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了赣南苏区人民纯朴、热情、勇敢、坚强的品格,培育了赣南人民向往革命、勇于牺牲的精神气质。 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赣南的历史文化与共产党人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改造旧中国建设新中国的远大理想,以及为革命敢于斗争、甘于牺牲的精神相结合,孕育、创造出了一种新型的苏区文化和精神。这种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内涵的苏区精神就是红色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三、弘扬红色文化、振兴赣南苏区的策略途径

1.大力发展红色旅游,通过红色旅游提高红色文化的知名度

赣南保留有大量的红色文物和革命旧址,是客家的摇篮,典型的“客乡”,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颇具特色。据统计,仅散布在赣南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址(群)、纪念建筑物等物质类红色文化资源就有 267 处[2]。因此大力开展红色旅游是振兴赣南苏区的特色形式。首先,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对革命旧居旧址做好修缮和保护,同时完善红色景点的旅游配套设施;增强旅游区的服务功能,实现红色旅游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其次,拓宽旅游渠道,深化与周边省市的旅游合作。赣南地跨赣闽粤三省,是珠三角、厦漳泉地区的直接腹地和内地通向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因而深化与闽西、粤东、粤北的旅游合作,对赣南苏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三,打造精品旅游景区和红色经典线路。通天岩、宋代砖城墙、八景台等人文景观,重视旅游资源整合,以瑞金为核心起点,向于都、石城扩展,重点创建一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立融红色文化、绿色生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旅游于一体的红色文化旅游区”[2]让赣南成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第四,发展体验式旅游。设计一些与当地文化习俗相关的旅游产品,比如兴国红歌会、赣县谜灯会、瑞金、于都长征一渡团体竞争赛,让游客参与其中,体验红色旅游的趣味性和观赏性,让红色文化的精神和内涵更直观地展现出来。

2.加快文化体系的构建,推动红色文化的创新发展

红色文化资源是赣南特色之一。应把红色文化基地充分利用起来,比如中央苏区红色博物馆、兴国将军馆、毛泽东故居等,把它们作为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发挥红色文化在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提升赣南人民和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知。第二,应抓好文化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城乡公共文化设施。比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以及乡镇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室、农家书屋等,为赣南人民了解红色文化创造资源条件。第三,扩大电视广播的覆盖区域,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让赣南人民都更直观的学习并了解红色文化。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文化创新,吸纳人才,鼓励社会、民间进行创新。比如发展红色新闻出版社或者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油画艺术,使之形成专业化的、有特色有内涵的文化产业。促进赣南专业化、科学化文化产业链的形成,积极开展红色文化创意园,赣南红色文化影视基地等红色文化产业园基地建设,实现赣南由红色文化资源大市向红色文化强市的历史性转变。

3.充分发挥红色文艺在红色文化弘扬中的宣传作用

红色文艺是红色土地上特有的艺术风范。红色文艺主要包括红色戏剧、红色山歌等。比如兴国山歌、赣南采茶戏、赣州东河戏这三项就已被纳入国家非物质红色文化遗产。红色文艺与红色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红色文艺以一种生动形象的姿态展现了赣南地区人们的风采和精神面貌,同时又丰富充实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这种文艺的方式通常易被人们喜爱和接纳,丰富和宣传红色文艺活动可以助推红色文化的弘扬,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文广系统、艺术团可以增加基层文艺巡演,努力创造反映苏区精神的文艺精品,逐步让红色文艺进校园、进课堂、进小区,培育乡村文艺能人,指导文艺宣传工作,激发大家对红色文化的热情,使赣南成为展示红色历史、文化、风情的大舞台。

4.培养一批具有丰富历史知识和红色文化知识的人才,编制红色旅游的教科书

红色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资源。大学生作为弘扬红色文化的主体,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对红色文化有深刻的了解,才能向外界准确传达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因此高校应重视红色文化资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红色精神教育要进入学校教材之中,一方面,可以编制教科书,将红色文化纳入教育体系轨道。另一方面,通过制作红色旅游手册、红色文物宣传单等手段广泛传播红色文化知识。

5.打造赣南红色品牌产业

赣南有非常多特色资源,比如赣南脐橙、赣南硒鼓,这些都赣州本土的资源。要帮助这些产业越走越远,必须帮助树立文化品牌意识,并且在品牌中体现文化价值,提升赣南的知名度和形象。每一个优秀的品牌一定要有文化底蕴做灵魂,才不至于像空中楼阁,容易倒塌。因此赣南的品牌要做优秀应根植于红色文化,利用本土化、特色化、通俗化的红色产业披上文化的盛装,增加品牌附加价值。

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离不开一个充满浓郁红色文化的人文环境和氛围,不能缺少一条体现红色文化的旅游精品路线,不可忽视一个充满朝气的红色文化产业群,更要打开了解赣南苏区文化特色的最佳通道。

参考文献:

[1]荒坪.红土地与客家文丛-红色无际[M].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3.

[2]谢庐明,陈建平.赣南红色文化资源分析评价与开发研究[J].党史文苑,2007(20).

[3]刘绍卫.加快红色旅游的发展[J].广西党史,2005(2).

[4]付小清.红色文化的传承价值探析[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9.

[5]彭光华.提升赣南红色文化知名度 对赣州红色文化发展的几点思考[J].当代江西,2008(9).

[6]邓显超.关于弘扬苏区精神与提升赣州红色文化软实力的思考[J].党史文苑,2010(2).

作者:肖燕

景观红色文化设计创新论文 篇3:

红色文化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价值与路径

[提 要]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贵州各少数民族群众在革命战争年代共同团结奋斗和攻坚克难的历史见证与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区域红色文化萌生了巨大的新时代价值。近年来,贵州通过积极保护留存好区域红色文化、鲜活传播区域红色文化、创新发展区域红色经济等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省内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也涌现了石阡县甘溪乡和习水县土城镇等一批脱贫摘帽和发展致富的典型。因此,红色文化是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和现实选择。

[关键词]红色文化;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价值;路径

[作者简介]王 敏(1982—),男,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红色文化传承与革命价值观教育;汪 勇(1971—),男,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红色文化传承发展。(贵州贵阳 550001)

[基金项目]贵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贵州长征文化资源整理与传承研究”(YC[2018]032);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文化单列重大课题“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传承保护研究”(18GZZB21);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金硕士点项目“贵州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研究”(2019ssd014);贵州师范大学学生工作科研基金项目“‘四个自信’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研究”(2019fdy10)

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与根本任务是消除贫困和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由于“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1]。因此,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是亟需解决和高度重视的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2015年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民委一份简报上批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又重点强调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②现实情况是,我国广大民族地区历经多年的扶贫脱贫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但目前仍然是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也是我国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強国的最大短板。之于贵州而言,一方面“贵州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程度最深、攻坚难度最大的省份之一,所面临的诸多难题都是‘世界级’的,‘相约2020’的压力相当大”[2]。另一方面,贵州民族地区也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曾历史地见证和书写了党领导各少数民族群众取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艰难历程及其成功经验。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坚持在既定的大扶贫战略行动中,围绕“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总要求,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的“富矿”优势,聚焦少数民族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脱贫信心与能力建设,从而创造新的更大的治贫伟业和人间奇迹。

一、红色文化是贵州民族地区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与资源优势

(一)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概述

就红色文化的概念理解而言,目前学界是人言人殊、聚讼纷纭。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就是源于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文化或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也有学者认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及建设、改革的实践中共同创造的各种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3],不仅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文化,而且包括改革开放文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说,目前学界在“红色文化概念、形式、时限、区域、内容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质量参差不齐,虽覆盖涉及面广,但观点冲突不一、论证歧见纷呈”[4]。尽管如此,学界也都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红色革命运动的政治文化上达成广泛共识,认为红色文化主要表征为一种以革命理想主义价值观为内核的先进文化形态。换言之,红色文化还原了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历史和光耀千秋的中国革命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的伟大实践密不可分,因此也留下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的红色资源。

贵州省属于我国欠发达的内陆民族地区,全省共有3个少数民族自治州、1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93个少数民族自治乡。一方面,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区域面积十分广大,贫困人口数量规模十分庞大,脱贫攻坚任务十分繁重;另一方面,作为革命老区的贵州又是典型的红色文化大省,伟大的红军长征文化、抗战文化、中共地下党斗争文化以及革命先驱文化遍及全省各个民族地区。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共有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黎平会议纪念馆、榕江红七军历史陈列馆、凯里党小组活动遗址、剑河大广坳战斗遗址为代表的革命遗址、遗存343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38处、重要历史事件及人物活动纪念139处、革命领导人和地方党史人物行居所29处、烈士墓80处、各类纪念设施59处,被列入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103处,县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有31处。[5]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共有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猴场会议会址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和革命教育基地(场所)多处,如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水族)烈士故居、瓮安猴场会议会址、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坤地红七军宿营地旧址、“强渡乌江”战斗遗址、毛泽东行居、冷少农和舒葆初烈士故居、长顺红军标语纪念馆、板寨会师纪念馆、惠水红军烈士墓等。[6]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也有着较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晴隆二十四道拐抗战文化遗址、威舍猪场村红军洞(贺子珍因救护钟赤兵团长而光荣负伤)、中共黔西南第一个党支部的遗址——卡法、滇黔贵边区革委会主要活动地点——板陈,等等。[7]

2016年12月,国家发改委根据中办、国办印发的《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刚要》而公布印发了《关于印发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通知》(发改社会[2016]2662号)。该文件中涉及多个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红色旅游景点,如贵州红军长征红色旅游系列景区(黔南州瓮安县、黔东南州黎平县黎平会议旧址)、黔南州独山县深河桥抗战遗址、黔南州荔波县邓恩铭烈士故居、黔西南州史迪威公路晴隆二十四道拐遗址。概言之,贵州民族地区蕴含了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给当地人民留下了“攻坚克难”的红色记忆,这必将为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经济发展工作带来巨大的精神动力与借鉴价值。

(二)红色文化在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1.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蕴含了脱贫攻坚的政治原则价值。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少数民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产物。这启示我们,党的坚强领导是前提,党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是根本,各族群众的主动作为是基础,三者共同构成了红色文化得以生成的政治原则。新时代我国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同样需要这个政治原则。首先,红色文化昭示了党的领导是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成功保障。加强党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与干部队伍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过硬的农村党支部……从而就谈不上带领群众壮大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力,向贫困和落后作战。”[8]因此,党的坚强领导是使贵州民族地区走向脱贫致富的最根本的政治前提和成功保证。其次,红色文化映照了党引领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初心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9]。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是党在各个时期富于战斗力的原因所在,这就要求贵州民族地区的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告诫,要始终牢记消除贫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要切实高效地发挥党和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其三,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对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这个主体作用体现在基层党政领导干部必须要发挥好脱贫致富的中流砥柱作用、普通党员同志必须要发挥好脱贫致富的模范带头作用、各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则必须要积极参与其中并主动追求“脱贫致富”,从而实现“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也正是由于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能为作为主体的人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和意识形态保障,它所蕴含的先进意识和革命斗争精神能有效地促使当地人们群众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勇攀高峰,从而开拓脱贫攻坚新局面。

2.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注入了脱贫攻坚的资源内容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立足资源、市场、人文旅游等优势,因地制宜找準发展路子。”[10]这启示我们,我国广大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要首先立足“内容为王”的区域资源优势,以区域资源优势促进区域经济发展。这里的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而且包括文化资源。对于广大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而言,贵州民族地区富集的红色文化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上的作用与价值尤其突出,是富含巨大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文化富矿”,从而为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注入了丰富的资源内容基础。首先,红色文化是现代国民经济结构中重要的文化产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也是发展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其次,由于包括贵州民族地区在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大多处于偏远山区,那里山清水秀、环境优美、风景宜人,绿色生态资源十分丰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深刻阐明了贵州民族地区是一座具有丰富绿色生态资源的“经济宝库”。其三,贵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也十分丰富,如节庆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歌舞文化等,这种“人无我有”的民族特色文化优势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优势。因此,对于贵州民族地区而言,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及其追求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可以充分利用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天然政治优势,探索“红色文化+”的发展思路,走以红色为主、绿配红与特配红相结合的复合型文化发展路子,把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文化和民族特色文化等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把“红色文化+”的复合型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社会生产力,从而推动贵州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帮助贵州各少数民族脱贫致富,共赴小康。事实上,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就是美好精神文化需要,就是绿色生态需要和旅游休闲需要。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恰好构成了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基础,也为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进而提升全体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了重要抓手。

3.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提供了脱贫攻坚的工作方法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本来就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11]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大都属于我国深度贫困地区,贵州民族地区要打赢新时代的脱贫攻坚这场硬仗,需要采用正确的战略战术和科学的工作方法。观照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的生成过程,一方面它印证和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在艰窘困厄的革命历程中所展现的“革命理想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12]精神。立足当下,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之所以异常艰巨,主要是因为少数民族贫困群众普遍存在内生动力不足,缺乏发展信心与斗志。因此,脱贫攻坚首先要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红色文化,紧紧围绕“扶志”来做文章,不断激发和强化民族地区贫困人口的信心与斗志,唤醒和点燃其脱贫致富共奔小康的热情与动力,从而帮助其实现“脱贫致富”的历史跨越。另一方面,摆脱贫困需要智慧,而培养智慧的根本之策在教育、学习和培训。透视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即可发现,无论是贵州民族地区的红色革命遗址、红色革命遗迹、红色革命场馆,还是贵州民族地区的红色文化歌谣、红色文化标语、红色文化艺术等,无不映射着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元素的影响,而这种先进性当然是需要通过教育培养、素质提升、智慧熏陶才可以体现出来的。因此,针对当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之现状,要坚持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待机传递的根本途径,重点从办学条件、师资配备、经费投入、学科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促进贵州民族地区人口的整体素质与能力,同时,积极加强加强科技下乡与技能培训,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开展实用技术与就业技能培训,全面提升贵州各少数民族群众的就业创业能力。坚定红色文化自信,走一条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脱贫新路。所以,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提供了扶志与扶智相结合的脱贫攻坚工作方法价值。

二、充分利用红色文化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创新路径

(一)保护留存好贵州民族地区红色资源

保护是传承与开发的前提。作为红色文化富集区域,革命老区与民族地区的脱贫致富与持续发展是党和国家非常关心和高度重视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最为牵挂的一件大事就是扶贫脱贫工作。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需要积极守护红色家园,留存和传承区域红色文化,不断激活红色文化背后的攻坚克难精神,用“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的精神动力助推脱贫攻坚和区域经济发展。随着党和国家有关红色旅游规划和革命文物保护等相关政策文件的出台,贵州省也先后出台了《贵州省文物保护条例》《贵州省红色旅游发展规划》《关于加强贵州省革命遗址保护利用的意见》等文件,这让全省的大部分革命文物、遗址和遗迹等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保护、改建和扩建。如遵义会议会址及附属陈列馆,经过多次修缮、改建或扩建,受重视和保护程度大大提高。近年来,贵州省政府又先后对黔东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贵州抗日救国军司令部旧址文物陈列室等等多处革命遗址进行了发掘、维修,不断丰富展示内容,从而更好地丰富贵州红色文化的资源内容体系并充分发挥这些红色文化遗址的新时代价值与作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贵州省利用长征胜利80周年的时机,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对长征遗产保护的支持,实施了“长征——红色记忆保护工程”,计划建造贵州的国家长征主题文化公园,并积极争取将区域内多处红军长征遗址申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3]贵州民族地区应积极争取和完善相关政策规划,守护好自己的红色家园,从而把区域红色文化保护留存下来,夯实红色革命精神的物质支撑。

(二)鲜活传播开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

文化的力量主要在于文化背后的精神力量。红色文化从根本上说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攻坚克难的革命理想主义、革命集体主义的精神写照和精神动力。在攻克新时代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战时,需要充分传承和弘扬好红色精神。而为了有效地弘扬和传承贵州民地区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就必须适应数字网络生态,采用现代新传播科技,不断创新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传播方式、方法与路径,从而让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和红色革命精神得以鲜活传播开来。事实上,无论是基于“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信息生产者与提供者”[14]的原则要求,还是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生存”与“联通一切”的客观事实,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这个“内容王者”都需要与时俱进地创新传播手段和方式,注重与现代传媒技术的融合及其数字化转化。以人民日报2017年推送的建军90周年H5产品《快看呐!这是我的军装照》为例,短短7天就“圈粉”无数,用户浏览量达10亿以上,这也因此成就了一个红色文化与传播科技完美结合的经典案例。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2018年联合下发的《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也明确提出要“融通多媒体资源”“建立革命文物大数据库”“让革命文物活起来”。所以说,要加强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开发与传播,必须通过VR、AR、裸眼3D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采用,开发和建造一些具有高度开放性、远程观赏性、实时互动性的“红色文化网上纪念馆”或“红色文化融媒体聚合平台”,推出一批具有反映红色文化内涵与红色革命精神的新型文旅产品或纪念品,其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不同传播对象和受众群体的差异化和多层次性需要,从而实现让贵州民族地区红色文化“鲜活起来”“转动起来”和“红火起来”的目标,让红色文化披上新时代外衣、直抵新时代人心[15]。

(三)发展繁荣好贵州民族地区红色经济

要啃下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这块“硬骨头”,最根本的还是要靠发展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实现产业脱贫。只有通过产业脱贫,才能真正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和贫困户脱贫不返贫。为此,贵州民族地区可以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优势,大力发展红色经济及其附属经济产业,探索“红色文化+”的产业发展新模式。所谓“红色文化+”,就是发展“红色文化+旅游”“红色文化+生态”“红色文化+农业”“红色文化+民族”“红色文化+大数据”等复合型经济产业。贵州经过十多年的历史发展,主打“红色文化+”的红色经济产业化发展效果十分显著,省内外影响也越来越大,年接待人数和年综合收入持续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速度。据贵州省文化与旅游厅的数据统计:2018年全省接待游客9.6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9400多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2%、33.1%,带动30.3万贫困人口受益增收。就当前贵州全省的红色经济发展现状而言,现已初步形成了以中央红军为主,红二、红六军团为辅的“一线两翼”的“红军长征在貴州”红色旅游发展主格局,同时辅之以贵州革命先驱文化、贵州抗战文化和中共贵州地下党斗争文化等红色文化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红色文化+”产业,不仅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极大地加快了贵州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进程。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近年来贵州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交通领域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大大改善了贵州“红色文化+”的经济发展条件与环境,贵州红色文化繁荣发展的势头良好、前景光明。

三、红色文化助推贵州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的典型样本与案例经验

(一)甘溪红色样本

位于我国贵州省石阡县西南部的甘溪乡,全名甘溪仡佬族侗族乡。在民族成分上,甘溪乡是一个以仡佬族、侗族和羌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在经济发展上,包括甘溪在内的黔东北地区都属于我国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高山峡谷遍布,土壤贫瘠不堪,交通十分不便。在文化构成上,甘溪既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文化和绿色生态文化,又具有丰富的红色文化。

1934年10月红二、六军团长征先遣队在这里遭遇湘、桂、黔敌主力,发生了著名的甘溪战役,曾有四五千名红军将士的鲜血洒在这片热土,为红军长征的开端书写了壮烈的一幕。由萧克将军题写的“甘溪死难烈士纪念塔”现在是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经甘溪陈氏祠堂改建而来的民族博物馆,将本地区优秀的民族特色文化和民俗文化传承展现出来,将错落别致的古村古寨保护开发起来。此外,境内风景迷人、生态保存完好,“中国十大‘非著名’山峰”之一,也被誉为“梵净山姊妹山”的佛顶山坐落其中,2016年佛顶山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该乡几乎全靠农业支撑,第二、三产业的比重非常少,而境内山高谷深、群峰叠嶂、土地贫瘠,可供利用的农业用地又十分稀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45亩,且主要是陡坡耕地,属于全省100个极贫乡镇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国家和贵州省的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大战略下,在省市县三级政府和扶贫单位的支持帮助下,甘溪乡充分利用本土红色文化优势,传承攻坚克难的红色革命精神,不断激发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大力发展“红色文化+”的复合型产业经济发展模式,持续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不断提升贫困户收入和生活水平。2018年,甘溪乡全体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攻坚克难,努力前行,奋发有为,群众生产生活发生巨变,经济社会向好发展,顺利地实现脱贫摘帽的阶段性发展目标。

(二)土城红色案例

位于我国贵州遵义市习水县的土城镇,是一个有着七千年发展历史的黔北古镇,也是红军长征时期四渡赤水战役的发源地。尽管土城镇并非民族乡镇,但汉族与黔、川各少数民族长期交流杂居,虽无民族地区之名,却有民族地区之实。近年来,土城镇在国家的精准扶贫、脱贫战略的强力推进下,在国家和省市县各级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充分利用区域红色文化丰富的资源优势,打造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创新示范区,主打红色经济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迅速,成为远近闻名的“红色土城”现象。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居住活动和繁衍生息的土城,是赤水河上“黄木出山、川盐入黔”的交通隘口,素有“川黔锁钥”之称谓。元末明初,因镇民在改造房屋时发现大量土城墙,故有“土城”之名流传至今。土城镇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积淀赋予了土城古朴、神秘的古镇人文景观,秦币、汉砖、古陶、汉墓、宋酒窖、古船帮、老盐号、明代军事屯堡文物古迹众多;古渡、老墙、茶馆、石板街、吊脚楼、牯牛船、老榕树古风犹存;龙灯、花灯、狮灯、秧歌、龙船调、川戏玩意、船夫号子等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红军长征时期,土城是举世闻名的“四渡赤水”发轫地和主战场,誉为“长征路上的红宝石”、“地球红飘带上的明珠”。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进驻习水,在土城镇青杠坡浴血奋战后从土城渡口挥师西渡,谱写了“四渡赤水”战役的伟大篇章,现保留着12处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土城镇又着力打造了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示范区,围绕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这个核心,所倾力打造的一个“红色文化+”博物馆建筑群,具体包括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陈列馆、中国工农红军战地医院纪念馆、中国女红军纪念馆、红军总参谋部旧址、青杠坡战斗遗址以及反映地方特色的赤水河盐文化陈列馆,土城古镇博物馆等1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土城镇利用2009年四渡赤水纪念馆免费开放的契机,通过土城红色文化旅游创新区的设计打造与传播开放,年均接待游客数量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2014年,土城镇被评为“影响世界的中国文化旅游名镇”,2016年又被评为“全国十佳生态文明景区”,“红色土城·灵性古镇”已成为土城的推介名片。[16]土城镇通过以土城红色景区为抓手,探索发展“红色旅游+”的复合型产业。经过十多年的探索,土城古镇已经走出了一条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群众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过程中,在我国广大少数民族地区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这种红色文化所凝练的崇高理想信念、不畏惧艰难险阻和勇求革命胜利的豪情壮志与红色精神,为今天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十分丰厚的原料与养分。蕴含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贵州民族地区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历史伟业中,高度重视和挖掘红色文化在攻克民族地区深度贫困这个坚中之坚的重大价值,通过积极守护红色家园以让区域红色文化保护留存下来、传承红色精神以让红色文化鲜活传播开来、发展红色经济以让红色文化繁荣发展起来。石仟县甘溪乡、习水县土城镇等一批脱贫摘帽和发展致富的典型案例启示我们,高度重视和积极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是助推贵州民族地区乃至全国广大民族地区夺取脱贫攻坚战和实现同步小康梦的重要路径。

注释:

①习近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人民网,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7/0612/c40531-29333825.html,2017年6月12日。

②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网,http://cpc.people.com.cn/n1/2017/1028/c64094-29613660-10.html,2017年10月28日。

[参考文献]

[1]黄颂文.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J].学术论坛,2004,(4).

[2]伍少安.坚定脱贫攻坚的必胜决心[N].贵州日报,2019-05-07(004).

[3]渠长根.红色文化概论[M].北京:红旗出版社,2017.

[4]邓显超,邓海霞.十年來国内红色文化概念研究述评[J].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

[5]王洪叶.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6]文勇.黔南州红色文化之旅受追捧[EB/OL].黔南州第一综合门户网站,http://www.qnz.com.cn/news/newsshow-28712.shtml,2016-7-1.

[7]王洪叶.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与地域发展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8]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习近平.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11]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2]罗永宽,李燕.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与当代价值[J].文化软实力研究,2017,(1).

[13]林子.红军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新路[J].贵州民族研究,2018,(1).

[14]王敏,邓庄.公共利益:政府与媒体的互动逻辑[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1).

[15]汪勇,王敏.用数字化让贵州红色文化鲜活起来[N].贵州日报,2019-2-25(009).

[16]CCTV1关注习水:依靠红色文化、古镇文化走上转型脱贫致富旅游路[EB/OL].搜狐,http://m.sohu.com/a/196535175_696945.

[责任编辑:黄贝如]

作者:王敏 汪勇

上一篇:行业专用网络规划建设论文下一篇:市场营销课改特点探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