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小城镇

2024-05-08

沿海小城镇(精选四篇)

沿海小城镇 篇1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进步, 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但同时城镇化也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危机。城镇化进程中, 农田被吞噬, 自然资源被滥用, 生态环境受到极大的破坏, 世界上很多沿海发达地区正面临沉重的环境压力。为此, 各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纷纷研究制定城镇化进程中的用地调控政策, 如美国的土地利用分区管制、日本的综合性土地政策和英国的土地税收政策等, 以求实现土地的可持续利用[3]。

葫芦岛市是我国辽宁沿海经济带上一个新兴的海滨城市, 素有“关外第一市”的美称, 地理位置优越, 东距省会城市沈阳315 km, 西距首都北京480 km。城市发展历史较短, 从建市至今仅有20年的时间, 但发展速度很快。随着东北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 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推进, 葫芦岛市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两大优势, 双向依托东北和京津冀两大经济区, 进一步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实施工业强市、项目支撑战略, 不断提高全市工业化水平, 并带动全市城镇化快速发展。

1 葫芦岛市城镇化进程及城镇用地情况

1.1 城镇化发展进程

城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它是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人口、产业、资本和市场在空间上的集中过程, 是社会形态向高层次发展的客观表现形式[4]。根据以上定义, 本文选取了1997—2007年葫芦岛市非农业人口、人均GDP及三产结构的变化情况, 来分析全市城镇化进程。

1.1.1 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 城镇化水平仍较低

据统计, 2007年葫芦岛市非农业人口达84.95万人, 占总人口的30.48%, 比1997年的26.94%增长了3.54%, 年均增长率达到0.8%。从全国看, 葫芦岛市城镇化水平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43.9%, 城镇化水平有待提高。从全市非农人口增长趋势看, 龙港区的非农业人口比重相对于其他几个县市区有明显的较快增长, 说明龙港区对全市非农业人口的空间分布变迁有明显的拉动作用。

1.1.2 人均GDP不断增加, 三产结构不断优化

葫芦岛市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反应在经济指标上, 主要表现在人均GDP的不断增加和三产结构的不断优化。2007年全市人均GDP为14 963美元/人, 比1997年的5 286美元/人增长了2.8倍;1997年全市三产结构为20∶46∶34, 到2007年为13∶49∶38,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 二三产业比重升高, 三产结构不断优化。

1.2 城镇化进程中的城镇用地变化情况

随着城镇化的提高, 城镇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呈明显的外延扩展形式 (图1) 。1997年, 全市城镇用地面积为7 504.74 hm2, 到2007年增至7 997.89 hm2, 10年增加了493.15 hm2。从图1中还可看出, 城镇用地面积和城镇化水平两者具有高度的相关性, 正是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了城镇用地面积的不断扩大。

1.3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历程

2007年, 葫芦岛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为5 856 hm2, 占全市城镇用地面积的73%。因此,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的发展变化是葫芦岛市城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

从历史上看, 葫芦岛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拓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连山为中心的单一组团式的中心扩散模式, 这一时期城市发展速度缓慢;第二阶段是“一主一次”的分离组团式扩展模式, “一主”指连山老城区, “一次”指龙港区, 这一时期城市建设用地面积扩展到19 km2;第三阶段是小“三位一体”拓展模式, 主要是连山、龙港和龙湾3个城市组团。通过这一拓展战略的实施, 到1989年中心城区面积达到27.16 km2;第四阶段是多元拓展模式, 该拓展模式是为了适应新的开发建设需求而提出的, 在原有小“三位一体”发展格局上不断向各个方向拓展, 这时期城市发展速度更加迅速, 目前中心城区面积已达到58.56 km2。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 葫芦岛市目前已提出了跨越连山、龙港和兴城的大“三位一体”发展模式, 城市发展建设将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1.4 影响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因素

1.4.1 重大产业发展变迁

在葫芦岛城市形成和发展之初, 以及随后的“一主一次”发展模式中, 城市用地规模扩张的主导因素是重要工业企业或重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例如, 铁路火车站、港口的建设, 以及重工企业的投资建设。

1.4.2 政府规划建设

从小“三位一体”格局, 到随后的多元扩展模式, 都是在政府规划调整下实施建设的。政府通过编制城市规划, 组织进行大规模园区的开发建设, 并对建成区内部以及边缘的零散地块进行开发, 促使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张[5]。

1.4.3 民营经济的发展

目前, 以小规模民间投资为主体的民营经济在葫芦岛市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建成区边缘的小城镇, 如兴城市的红崖子花生加工, 连山区的高桥玉米深加工等, 不但推进了全市工业化的发展, 对城市用地规模扩张也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1.5 葫芦岛市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5.1 城市扩张以外延式扩张为主, 忽视内涵挖掘, 城市用地粗放

据统计, 目前葫芦岛市存量建设用地为441.73 hm2, 占建设用地的0.53%。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种开发区、园区设置过多, 开发活动紊乱, 致使土地闲置浪费。并且建成区内存在空心村现象, 用地粗放现象较严重。

1.5.2 城市用地规模扩张无序

在多元拓展模式下, 为了推动城市发展, 葫芦岛市紧抓每一个发展机会, 但因缺乏合理的规划, 导致城市空间扩张无序。市内工业用地布局不尽合理, 乡镇企业相对分散, 缺乏规划指导。

1.5.3 土地污染严重, 土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葫芦岛市局部地区土地污染严重, 生态环境恶化。随着石油化工和有色金属等重工业发展, 工业“三废”的排放, 土地污染的程度也有加重的趋势;掠夺式的开发经营使土地质量受到很大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 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任务十分艰巨。

2 未来城镇化水平与城镇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

2.1 城市发展面临的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 目前发达国家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开始加快外迁, 这为有着良好重化工业基础的葫芦岛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从区域角度看, 在辽宁沿海经济带整体建设中, 只有葫芦岛市有可以作为生活岸线的较大空间, 作为辽宁沿海经济带西端起点, 又紧临京津经济圈, 葫芦岛市必然要担负集中大量区域性管理和服务设施服务沿海经济带的重任。因此, 这必将给葫芦岛市发展带来另一重要机遇。

2.2 城镇化与城镇用地发展趋势分析

在上述背景下, 葫芦岛市的城镇化会进入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文章通过SPSS模型, 采用对数模型法和趋势外推法两种方法, 对全市的城镇化水平进行合理的预测。预测结果为, 到2020年葫芦岛市城镇化水平将达到38%。

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推动下, 城镇用地规模也会进入迅速扩张阶段。利用SPSS模型, 采用相关分析法和回归分析法, 按照集约节约用地原则, 对未来的城镇用地规模进行预测。结果是, 到2020年全市城镇用地规模将达到11 990 hm2, 其中,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为8 340 hm2。可见, 中心城区承担了全市大部分的城镇建设用地任务, 是葫芦岛城市发展建设的重点。

2.3 城市建设发展方向

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为葫芦岛市城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以北港工业园区、兴城临海工业区、绥中新城建设为中心的沿海经济带建设成为葫芦岛市域城镇化发展的强大动力, 必将带来城镇规模的大幅度增加。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 未来城市用地结构必然会形成以中心城区为核心, 外围兴城、绥中、建昌为片区中心, 沿国道、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形成沿海城镇发展带, 全市应立足沿海经济带的建设, 加速形成葫芦岛城镇化主脊区域, 进而带动西北内陆区域的城镇化发展, 最终促使全市城镇化走上健康快速发展的道路。

3 城镇化进程中城镇用地调控措施

合理的城镇化应该是城市的持续和谐发展, 城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 而更应该挖掘其内涵。根据预测, 葫芦岛市未来城镇建设用地将大规模增加, 土地资源日趋紧缺。如不合理调控建设用地, 全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制约。为保证葫芦岛市城镇化合理发展, 本文提出以下调控措施。

3.1 编制城镇规划,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葫芦岛市沿海地带是城镇密集和快速发展的地区, 为更合理地规划未来城市发展建设, 避免无序发展, 提高城镇土地利用效率, 可以规划多个层面的带型组团城市空间布局, 规划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 构建以连山、龙港、兴城三位一体大都市区为核心, 以大都市区为依托、以沿海经济带建设为政策背景, 全力推进沿海城镇群建设, 带动内陆地区城镇发展。

就葫芦岛中心城区而言, 未来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可分布于若干重要城市用地组团, 形成功能明确、联系密切、生态耦合的多个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利用现有土地,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2 集约利用土地, 建立可持续利用的土地管理模式

针对葫芦岛市目前存在的粗放、低效利用土地的问题, 应该积极寻求集约型发展道路, 从粗放、分散用地转向集中、高效用地, 实现城市土地的可持续利用[6]。

例如, 对于存量建设用地, 可以通过土地置换和企业改制等方式, 采取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等经济手段, 对其进行调整和改造, 优化市区土地利用结构,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对于以出让等有偿使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的闲置土地, 应规定, 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开发日期满1年未动工开发的, 征收相当于土地使用权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 以此来督促提高土地利用率。

3.3 加强空间管制制度, 保护耕地, 保护生态环境

城市建设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存量用地, 不用或少占耕地, 尤其是要绝对禁止占用基本农垦田[7]。

因此, 应切实加强城镇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制度, 划定城镇用地扩展边界, 综合运用经济、行政、法律和科技手段来进行监管, 这是实行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重要生态环境保护政策的强有力的武器。

3.4 强化政府的调控机制和法制管理

葫芦岛市应该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 从宏观上控制供地源头, 严格执行年度用地指标;同时微观上也要加强控制, 对具体项目用地通过规定各项控制指标来加强调控, 对一些不合理的用地需求要进行适当的抑制。在编制规划方案时, 要按各项用地的需求对国家建设、环境保护的作用及其紧迫程度进行安排。此外, 还应积极编制城镇总体规划,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共同发挥作用[8]。

参考文献

[1]史育龙.沿海地区城市化发展趋势分析[J].开放导报, 2001 (4) :11.

[2]姚士谋, 陈振光, 王波, 等.我国沿海大城市的发育机制和成长因素[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8, 27 (3) :2.

[3]林增杰, 张锋.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调控研究[M].北京:地质出版社, 2005:60-63.

[4]储志峰.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5 (3) :68.

[5]修春亮, 祝翔凌.地方性中心城市空间扩张的多元动力:基于葫芦岛市的调查和分析[J].人文地理, 2005 (2) :9.

[6]李琳.“紧凑”与“集约”的并置比较[J].规划研究, 2006, 3 (10) :19.

[7]张启静, 余文学.论耕地保护与城市化对土地的需求[J].安徽农学通报, 2006, 12 (13) :36.

沿海小城镇 篇2

全域城镇化进程的建议

辽宁沿海经济带由6个市、17个县和县级市、255个镇组成,所辖的陆域面积5.65万平方公里,有人口1800多万。城市人口在1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及大中小城市16座,其余是不足1万-10万的小城镇。城市和小城镇密度分别为2.73座/万km和43.59座/万km,城镇密度合计为46.32座/万km,不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多年来,城镇在辽宁沿海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一直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沿海经济带所辖城镇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机遇。在全省城市化率已达6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前提下,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进程恰逢其时。为此,我们建议:

一、坚持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高起点上推进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进程中,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科学编制沿海经济带园区、产业、城镇、土地等相关规划,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时序和布局,以有效的资源供应来保障城镇产业发展的资源需求;应用和推广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技术,加大对存量土地资源的挖潜力度,提高对淡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此同时,222

积极开拓资源利用的新领域,如城镇各项建设尽量利用这一区域数量较大的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重化工业的生产用水更多使用海水,积极开展尾矿再利用,以及适度提高国外矿产、能源资源的利用比重等。在生态环境建设方面,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要遵循循环经济理念,企业层面要积极开展变废为宝的实践,治理废水并重复利用,回收利用高炉煤气等;开发园区要合理编制产业规划,形成产业链的闭合链,如将矿渣和粉煤灰用于水泥生产,以及不向海洋设排污口等;城镇层面要加强各类规划的战略环评工作,如规划环评确定的生态效益目标要实现零排放,以及生态城乡一体化等。另外,还要努力克服资源环境对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发展的约束,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和自觉行为。强化土地、生态等专项规划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控制作用;科学设计和不断完善土地、环保、投资、产业、财税、金融等政策,促进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

二、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体系结构为了促进全域城镇化形成和最大限度发挥城镇对沿海经济带发展的带动作用,应努力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的、不同规模等级城镇有序发展的多层次城镇体系。结合相关资料和实地调研我们认为,沿海经济带要强化大城市辐射作用,增加中等城市和小城市数量,提高小城镇质量,而且在具体城镇发展上要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择适宜的发展模式。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大城市仍然是沿海经济带全域城

镇化发展的重点,但应该鼓励探索存量挖潜的发展模式,不能继续片面追求增量扩张,而且大城市作为区域核心的角色要明确,要通过自身的发展带动其他城镇或整个区域的发展。中等城市数量上的不足已成为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体系结构的主要缺点之一,今后应大力发展。在目前沿海经济带的县级市当中,除瓦房店市以外,其它均为人口不足20万小城市,应将其中的庄河市、凤城市、盖州市、大石桥市等目前人口已近20万的小城市尽快发展成为中等城市。小城市数量不足也使得沿海经济带的全域城镇化体系结构的塔基不稳,随着上述几个小城市升格为中等城市,增加小城市数量也成为当前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应将具有一定基础的县城发展为小城市。目前,沿海经济带上的小城镇数量不少,但集聚人口、产业的能力尚且不足,因此要抓住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的有利时机,在推进乡镇合并的同时,择优发展重点中心镇,并注重突出各自特色,避免发生千镇一面的现象。

三、重视民生类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城乡形态和功能

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不仅是城市空间拓展的过程,也是

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过程。高起点推进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进程,重点是要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发展要素向农村流动。着眼强化城乡设施衔接、互补,加强农村道路、水、电、通信、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设施等方面的建设投入,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沿海经济带要从提高和完善城镇综合功能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尤其是民

生类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优先发展供水、供气和公共交通,搞好城镇道路交通、绿化、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处理,改善城镇生产和生活环境,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功能,增强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与承载能力。此外,还应密切关注城镇公共安全工程建设,防止或减少自然灾害和社会公害。为促进各类民生设施建设,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同时注重整合财政资金,提高投入效益;整合各级各部门人力、物力、资金,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成效;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和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到一体化建设,提高社会共识和参与度;引导资金、土地、科技、人才、管理、市场等发展要素流入农村。

四、深化与沿海经济带全域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各项改革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放宽迁入城市农民准入

条件,实施有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落户制度。鼓励先富起来的农村居民进城购买住房。凡是自愿放弃集体土地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到城镇购买商品房定居的农村居民,给予相应的经济补偿和经济奖励。改革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农村资产资本化,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建立土地收益分配新机制,切实解决好被征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鼓励村级集体资产进行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实行折股量化、股随人转。在各级政府做好规划主导、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前提下,使沿海经济带实现产业向生态工业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集约化经营集中、农民向中小城市集中。在产业向工业园区

构筑江苏沿海城镇布局的新空间 篇3

关键词:城镇 空间 江苏沿海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7)12-183-02

随着产业布局调整步伐的加快,江苏沿海地带的经济发展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江苏沿海开发先后经历了“海上苏东”的热点时代、“沿江开发”的冷落时代,再到近来开始的“沿海开发”的焦点时代。江苏沿海开发是否成功,沿海经济带是否能够腾飞,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沿海城镇的发展。因此,沿海城镇布局的调整关系重大。

一、江苏沿海城镇布局的缺陷

1.陆地通达水平不高,布局分散化。江苏沿海城镇布局分散化特征明显,表现在地域结构上,城镇陆地通达性低,高速公路、铁路在沿海的覆盖密度,远远低于内陆。沿海各城镇的交通方式,以二级公路为主要方式,其次是水运。交通方式的落后影响了城镇的通达性。以沿海13个县(市)县城为对象,列出江苏沿海城镇“陆地通达性矩阵”,然后计算沿海地区县城平均陆地通达性指数,见下式:

上式中Ai即陆地通达性,表示区域内各城镇之间连通功能,可体现区域内城镇布局的层次和水平,该值越小,说明陆地通达性越强。j代表i点以外的其他点的数目,Dij表示i点到j点最短径道所经过的交通线路的数目。通过计算,各县城的陆地通达性指数为:赣榆19、灌云19、灌南29、响水19、滨海19、射阳30、大丰21、东台16、海安16、如东28、通州20、海门20、启东20。对于江苏沿海13个县(市)来说,江苏沿海各县城间的平均通达性指数为21.2,远高于13,整体通达性率(反映了区域整体通达性,以低于1.5为良好)高达1.63,这样的水平是较差的。

2.极点式发展,相互联系少。城镇之间缺乏密切的联系,城镇的发展总体上还处于极点式发展的初始阶段,离城镇群或城镇带的形成阶段还有很长的距离。在交通线路地域形态上,表现为“孤立径道”发展形态向“树状径道”形态的过渡。孤立径道、树状径道、回路径道、格状径道,代表了城镇发展过程中相互之间联系不断加强而依次出现的城镇发展地域形态。江苏沿海城镇发展的地域形态,处于第一种形态向第二种形态的过渡阶段,各城镇在发展中由于相互之间缺乏连接轴线,要素流动少,产业联系少,从而呈现典型的“极点式”发展特点。

3.等级规模体系不合理。突出的问题是城镇等级规模体系不合理,中心城市不突出,小城镇发展慢。按区域经济学原理,城镇等级规模体系与经济发展的阶段是对应的。在第一产业占绝对优势的阶段,城镇空间分布呈现较为均衡的格局,道路网特征不明显,不能形成发展轴,城镇等级规模体系不明显,等级规模曲线呈最低平缓倾斜特点。在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过渡的阶段,城镇空间分布开始出现不均衡的特征,点轴形态出现,相邻城镇间的规模差距明显拉大,等级规模曲线逐渐变陡。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城镇空间分布不均衡的程度越来越大,点轴结构形成,城镇等级差异明显,等级规模曲线与横轴的夹角达到最大。在工业化后期阶段,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又趋于平缓。

江苏沿海地带的经济发展处于农业经济阶段或农业经济向工业化过渡的阶段,城镇的等级规模体系不明显,等级规模曲线基本上还比较平缓。在地域空间上,除了表现为均衡分布格局、点轴特点没有出现以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中心城镇不突出,包括中心城市和县城,其规模偏小,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对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从而不能形成良好的城镇等级规模体系。以连云港、盐城、南通三个市区的发展为例,与省内其他市区相比(除新设立的宿迁、泰州以外),不论是GDP水平、财政收入、居民消费,还是城市建设以及人才总量,城市发展基本上处于最低水平。

二、构筑城镇布局的理论依据:空间结构——过程的投影对应

空间过程是一种动态演变的过程,这种过程对于人类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故在地理空间中人类不能凭自己的感官去把握其变化的过程。但是,空间过程如同一个运动中的事物,而地理空间如同一部“照相机”,空间过程中发生的每一阶段变化,都会在地理空间这部“照相机”中留下“投影”,即空间结构。我们研究不同阶段空间过程所留下的“投影”(空间结构),就可以把握空间过程变化规律。按这一理论,我们通过对空间结构的研究,就可以间接地认识空间过程的变化规律,把握空间过程的变化规律,进而调控空间演变的过程。

三、空间结构构想:双轴结构

江苏沿海城镇正处于连(云港)通(南通)城镇聚合轴一线,地位极为重要。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大框架的基础上,沿海城镇的发展速度正在加快,江苏沿海地区将充分依托新长铁路、同三高速公路、通榆运河及沿海港口群等构成的交通走廊发展沿海城镇,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沿海连通城镇聚合轴在江苏“三圈五轴”城镇发展布局中地位极为重要,它不仅是江苏城镇发展布局的基本骨架之一,而且起到沟通徐连城镇聚合轴、宁通城镇聚合轴的重要作用。

双轴结构:以沿海高速-204国道、沿海岸线为城镇发展的两条聚合主轴线,以沿海入海河道为城镇发展的聚合次轴线,构建江苏沿海城镇发展的布局框架。

沿海高速修通以后,把沿海三个中心城市连接在一起,对江苏沿海城镇的发展意义非常;204国道北起山东烟台,在江苏境内经赣榆、连云港、灌云、响水、滨海、阜宁、盐城、东台、海安、如皋、南通、常熟、太仓,是目前江苏沿海地区城镇聚合最为密集的轴线;江苏沿海岸线北起赣榆县绣针河口,经赣榆、连云港市、灌云、灌南、响水、滨海、射阳、大丰、东台、海安、如东、通州、澳门、启东等县市,是江苏未来的一条重要经济发展轴线。以沿海高速-204国道、沿海岸线这两条轴线作为主轴线,可以充分发挥其强大的吸引和带动功能,使经济要素在沿海城镇中形成聚合。

与此同时,沿海入海河道北起新沭河,南至通启运河,其中七级以上航道为新沭河、淮沭新河、善后河、新沂河、灌河、中山河、废黄河、苏北灌溉总渠、射阳河、黄沙河、新洋港、斗龙港、梁垛河、茶运河、如泰运河、通吕运河、通启运河。这些入海河道可为沿海口镇发展临海工业提供天然的航道。

四、空间过程构想:“组团式”过程

1.“组团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在城镇发展的等级层次架构方面,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按该理论,城镇等级层次的架构有市场最优、交通最优、行政最优三类选择。

市场最优选择,就是从商品和服务的供应范围最大的角度出发,一个上级城镇(中心地)的发展,不仅幅射本地,而且带动相邻6个下级城镇的发展,即克氏提出的“K=3”模式(意即一级中心地的吸引、幅射范围是二级中心地吸引、辐射范围的面积的3倍)。

交通最优选择,就是在新开发地区或交通线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地区,一级城镇(中心地)的幅射范围除本地以外,还包括每个下级城镇吸引地区的1/2,即“K=4”模式。

行政最优选择,是指为行政方便而形成的城镇等级层次模式,即一个上级城镇(中心地)能幅射6个下级城镇的大部分地区。这是“K=7”模式。当交通条件改善后,此模式也将向另外两种模式转化。

克氏的中心地理论是根据杜能、韦伯的区位理论和方法建立起来的,是一种宏观与静态分析的、以城镇市场为中心的城镇区位理论。二战后,中心地理论在美国、荷兰、瑞典首先得到承认,继而在各国的城镇建设中得到大量应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荷兰在几千平方公里的围海陆地上,按中心地理论规划了居民点和交通网。

2.“组团式”发展的现实依据。江苏沿海城镇开发不充分,交通不发达,城镇的通达性低,对于江苏其他地区来说相当于新开发地区,因而交通最优选择原则比较适合江苏沿海城镇建设。

但江苏沿海城镇很明显没有达到市场、交通或行政最优等级层次状态。中心城市的带动幅射效应不明显,一级中心地(连、盐、通三个主城区)根本不能幅射二级中心地(县城)吸引范围的1/2或1/3,有时甚至更少;同时二级中心地的六边形结构都不成型,幅射范围小。不论是从市场最优、交通最优还是行政最优原则来看,等级层次体系都不明显或不合理。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除了中心城市不突出以外,有人提出是因为县城的力量太弱,没有起到一级中心城市和三级城镇之间的“传接”作用。我们认为这是事实,但不是关键所在。克氏理论告诉我们,形成二级中心地六边形结构的“基本元素”不是中心地本身,而是众多的三级中心地(小城镇),加上六边形的空白地带(广大乡村)。我们认为,小城镇才是真正发挥“传接”作用的主要力量所在,是城镇与广大乡村联系的最主要桥梁。江苏沿海城镇体系中的二级中心地六边形之所以不明显,县城力量不足只是一个方面,一个表象,其实质上的原因,是江苏沿海城镇三级中心地——小城镇的发育不良。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得到了这样的启示:(1)江苏沿海城镇很明显没有达到市场、交通或行政最优等级层次状态。中心城市的带动幅射效应不明显,一级中心地(连、盐、通三个主城区)根本不能幅射二级中心地(县城)吸引范围的1/2或1/3,有时甚至更少;同时二级中心地的六边形结构都不成型,幅射范围小。(2)江苏沿海地区大中城市发展相对不足,在这种特定的背景下,应在现有城市的基础上,以内涵发展为基本思路,不断壮大中心城市,积极建设小城镇,采取组团式发展模式,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多极化城镇体系。

江苏沿海城镇开发不充分,交通不发达,城镇的通达性低,对于江苏其他地区来说相当于新开发地区,因而交通最优选择原则比较适合江苏沿海城镇建设。

3.“组团式”发展的内涵和意义。组团式发展模式是指在江苏沿海城镇布局上形成不同规模、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之间相互联系的城镇网络,在层次上形成不同等级、不同分工、不同功能之间的相互补充的城镇集群,二者之间的交互作用,使得规模效应、集聚效应、辐射效应和联动效应达到最大化的城镇发展模式。组团式发展有利于江苏沿海城镇高效率的发展,使沿海城镇功能互补、合理布局,避免出现能源紧张、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城市病,从而实现沿海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4.“组团式”发展的具体方式。(1)按交通最优原则组团。这一组团方式适用于新开发区、交通过境地带或聚落呈线状分布区域。我们认为,江苏沿海城镇中,连、盐、通三个中心城市、大型港口城镇以及陆运交通枢纽,具有高级中心地的特点,因而以其为一级中心的城镇组团体系,应符合交通最优原则为宜,形成克里斯塔勒的“K=4”中心地系统(K值即一级中心地所辐射地域为二级中心的4倍)。(2)按行政最优原则组团。这一组团方式适用于自给性强、与城市分离的、具有较强商品自给性的区域,其行政能力的作用相对较强。江苏沿海大多数县城属于这种情况,具有中级中心地的特点,因而以县城为一级中心的城镇组团体系,应符合行政最优原则为宜,形成克氏的“K=7”中心地系统。(3)按市场最优原则组团。这一组团方式适用于由市场及其市场区域构成的初级的中心地的商品供给情形。江苏沿海城镇中,除县城以外的中心镇一般属于此类,因而以县城以外的中心镇为中心的城镇组团体系,应符合市场最优原则为宜,形成克氏的“K=3”中心地系统。

在江苏沿海地区,三种组团方式之间会出现既有相互独立,又有相互包含、相互交叉的情形,这正是城镇组团方式多极化、各具特色的原因所在。在江苏沿海城镇发展中,既要尊重城镇形成发展的自然规律,又要根据城镇发展内部条件、外部环境的变化,因地制宜加以引导、培育独具特色的城镇体系。

参考文献:

1.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开发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8

2.曾菊新.空间经济学.武汉出版社,1996

3.王铮.理论经济地理.科学出版社,2002

4.厉以宁.区域发展新思路.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

5.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6.凌申.江苏沿海小城镇发展生态化的思考.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 江苏南京 210004)

沿海小城镇 篇4

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的《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2008-2020年)》中指出,把城镇体系建设作为沿海经济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和载体,完善沿海城镇体系。辽宁沿海经济带包括大连、丹东、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六市,面积5.6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38%;总人口1,780万人,占全省的42%。人口密度为315人/平方公里,是全省平均人口密度的1.1倍;有城市15个,镇246个,城镇密度为48.3人/万平方公里,与全省的平均密度相当,城镇平均规模略高于全省。2010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六城市城市化率为58.52%,低于全省62.15%的平均水平。在沿海六个城市中,大连市的城镇化率最高,达74.42%;葫芦岛城镇化率最低,仅为41.54%,根据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一般发展规律,辽宁沿海经济带大致处于中上等收入水平,与之相适应的城镇化率应该高于70%。显然,当前的状况离这一标准还有很大距离,即便是城镇化率最高的大连也是刚刚达到这个标准。另外,辽宁对人口的吸引力尚不及发达省份,而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决定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2006~2010年,广东年均吸引外来人口为176.6万,浙江为65.7万,江苏为34.2万,山东为16.2万,而辽宁只有13.2万。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现有的城镇建设步伐影响着辽宁省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镇化的推进速度,因此亟待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新城镇建设促进农业人口迁移提到重要议事日程。

一、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1、城镇化进程区域差异较大。

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大连在沿海地区一枝独秀,营口近几年经济增长迅速,港口吞吐量迅速增加,随着鞍钢等企业的转移,已成为辽宁产业集聚,物流发展的重要地区,但是其他四个市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城镇化速度较慢;从城镇人口规模的角度来看,各市的差异较大,但其中作为单级的大连对附近地域有一定的带动作用,但是中心带动作用的效果和范围是有限的,目前沿海经济带城市的扩散倾向不十分明显。

2、城镇数量多,但规模偏小、职能单一、基础设施配套较差。

截至2007年,辽宁沿海经济带255个小城镇中镇区人口超过3万人的只有10个。这些小城镇普遍规模偏小,具有行政功能中心性质。小规模的城镇建设使得城镇功能不健全、不完善,基础设施投资成本偏高、使用效率低下,在设施配套上很难发挥规模效益。

3、政策门槛高,城镇建设扩张与接纳新居民不同步。

现在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发展中的政策门槛过高,导致外来人口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难度太大。比如,旅顺滨海新城规定的购房落户门槛是30万元。结果,只有少数购房投资者和政府认可的人才才能进来,这是对移民人口的歧视。同时,由于新城开发建设与市民增加不同步,导致需求不足,人气不旺,新城往往失去了发展的活力。

二、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城镇建设的建议

1、优化和整合沿海城镇空间布局及国土规划。

面对日益突出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在推进沿海经济带城镇化发展进程中,应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科学编制沿海经济带园区、产业、城镇、土地等相关规划,合理安排建设项目的时序和布局,以有效的资源供应来保障城镇产业发展的资源需求;应用和推广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技术,加大对存量土地资源的挖潜力度,提高对淡水、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层面要加强各类规划的战略环评工作。强化土地、生态等专项规划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整体控制作用;科学设计和不断完善土地、环保、财税、投资、金融、产业等政策,促进沿海经济带城镇生活和产业的合理布局和结构优化。中外实践表明,没有科学的战略布局和规划,泛泛地搞小城镇建设来解决农村人口转移,可能会造成更大规模的圈地扩张、资源浪费与环境破坏。

2、积极培育支柱产业,形成特色经济,为农业人口转移提供产业支撑。

针对全省沿海地区小城镇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乡镇工业不发达的现实,当前努力选准、培育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效应是促进新城、新市镇建设的关键。产业是新城、新市镇建设的主要依托和支撑点,特色产业是新城、新市镇的灵魂,也是农业人口转移的基础和条件。这就要求打破镇域均衡增长的僵局,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要素向产业功能区集中,吸引农业人口向新城、新市镇集中,发挥工业集中区和新型城镇的集聚功能,提升新城、新市镇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

3、进一步改善城镇用地制度。

借鉴成都等地的经验,在保护耕地和保障农民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引导农民宅基地的有序流转,通过城乡土地增减挂钩的土地指标交易机制、统一规划联合建设等方式,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盘活存量土地,建立有效的土地利用和流转机制,在加快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要保证土地征用有利于富裕农民,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为加速推进小城镇建设提供保障,妥善解决城镇的建设用地。

4、逐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人口转移机制。

沿海经济带城镇化不仅是城市空间不断拓展的过程,也是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过程。由于农村人口转移成本过高,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因素受到极大影响。针对辽宁省沿海地区小城镇对农民和乡镇企业进镇吸引力不强的问题,要在社会保障、进镇优惠条件、农民宅基地和承包地等方面出台相应政策,特别是户籍制度改革,要全面取消对外来公民歧视。确保进镇农民和企业的现有利益总体上不受损失或者有所增加,充分调动他们向新城市镇集中的积极性。

摘要:辽宁对人口的吸引力尚不及发达省份,而城镇对人口的吸引力是决定城市化发展速度的重要因素,辽宁省沿海经济带现有的城镇建设步伐影响着全省城乡二元结构和推进城镇化的速度,因此亟待将辽宁沿海经济带新城镇建设促进农业人口迁移提到重要日程。

关键词:沿海经济带,人口迁移,辽宁

参考文献

[1]刘军.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区别[J].北京统计,2004(z1).

[2]张平.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我国户籍制度的改革.人口与经济,2000.6.

上一篇:家族企业的三大模式下一篇:火灾漏电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