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

2024-05-13

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精选十篇)

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 篇1

科学课主要通过发散思维, 创造独创性的特点, 引导学生自行探究、讨论。小学三年级学生是《科学》课初始阶段, 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件极为兴奋的事情, 学生对科学教材产生非常浓厚的兴趣, 有强烈的学习欲望, 愿意主动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来。因此, 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 认真思考, 踊跃发言及合作交流的习惯, 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主动探究新知识形成的过程。如, 《观察土壤》一课, 我指导学生观察生活周围的土壤, 让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启发学生从看、闻、摸、找等各种方面来观察土壤。 鼓励学生多想些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不同角度来看问题。在不断地讨论、思考中,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并能够根据掌握的经验得出结论:土壤是由水、空气、砂、黏土、腐殖质组成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在探究的过程中充分发挥, 对科学课的兴趣日渐浓厚。

科学课是一门科学启蒙性学科。它侧重于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 在研究学习中保持或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探究兴趣;教材侧重于提供大量的科学信息, 图文并茂, 有许多实物彩色图片、形象的模型图与优美的文字相结合, 从而将科学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出来。如, 在教学中充分地利用好幻灯、投影、录像、多媒体等各种电化教学手段,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枯燥的知识趣味化, 优化了教学环境, 拓宽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思路,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科学课的教学评价是一种多元的激励性评价。通过评价,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使学生对科学学习始终抱有愉悦的情感体验。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不同年龄阶段, 由于生理、心理的成熟程度不一样, 所表现的每个侧面程度也不一样。只有评价内容适合小学生的实际水平, 才是有效的, 要求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对于学生的回答, 无论恰当与否, 教师都应及时做出评价, 一个充满赞扬的眼神、 一句鼓励的话语都能使学生心潮澎湃, 甚至对他们一生都会有影响, 这点我在教学中已颇受至深。

在科学活动中, 常常需要分组制订活动计划, 分组实验和调查, 需要讨论合作学习。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事物的不同侧面, 吸收和学习别人的观点, 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思考和质疑。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 教师是知识的引导者, 并注意到小组各成员的分工与协同作用, 使每一小组的学生人人都有事可干, 取得了人人参与、人人有收获的喜人效果, 从而得到深层次的理解, 使合作的意识得到发展。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模式 篇2

喻屯第一中心小学 李惠贤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因此根据小学科学课的学科特点,结合区教研室倡导的“导学议练”,我们构建了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模式。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探究式学习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主动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方法,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进行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从而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与能力,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的一种学习活动和学习过程。

以探究式学习为基本特征的科学探究课,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科学问题的过程为中心,以主动参与、亲历过程、协同合作、发展个性(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科学课程。

探究式教学的基本特征:

1、以提出或发现一个问题作为探究学习的开始;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能力并获得新知;

3、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建构知识;

4、注重学生知识获得的过程;

5、尊重事实,重视证据;

6、重视合作式学习;

7、重视发展性评价;

8、开放的学习时空。

二、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操作过程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这一个个“板块”构成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基本环节:

1、提出问题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起点,是思想、方法和新知识的种子。只有通过问题的展开,从而实现学生的兴趣与欲望,实现探究学习目标,实现探究的全过程。探究式学习,就是一种典型的任务驱动型的学习过程,首要环节就是能提出或发现问题。本环节注意问题:

(1)引导学生自主提问。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很多,可以是描述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也可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或分析某种事实现象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教学《纸的秘密》,学生展示搜集到的各种纸和不同用途,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自己还想了解纸的哪些秘密?让所有学生充分提出不同方面的问题,然后师生共同疏理分类,选择其中的部分问题(如纸的光滑程度、软硬程度、吸水程度等)进行探究。而对于课堂上不能或来不及探究的问题(如造纸过程,纸的种类及发展等),鼓励学生在课后通过查资料、参观访问或进行实验继续研究、又如教学物体的《热胀冷缩》前,让学生注意观察炉子壶水烧开时的变化,学生自然会问:“壶水为什么外溢?”课堂上,让学生充分猜想,有的说:“可能是壶里的水胀大了》”学生的思维在碰撞,经过争辩达成共识。“可能是壶里的水被烧开后体积胀大了。”“怎么证明?”学生的探究又开始了。

(2)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2、猜想假设

牛顿说:“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猜想与假设作为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科学中具有其它方法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研究者根据已知事实材料和科学知识对所研究的问题做出的一种猜测性陈述,是对问题中事物的因果性、规律性做出的假定性解释。猜想假设时,教师应要求学生合理解释,做到解释与观察、问题及证据相一致,避免脱离实际的“胡思乱想”。本环节应遵循以下原则:(1)合理性原则。猜想不是胡猜乱想,要引导学生有根据地进行合理地猜想与假设。

(2)规律性原则。寻找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一般规律。(3)方向性原则。是在探究之前对研究问题所进行的一种科学预见性活动,能明确探究的方向,指导整个探究活动的进行。(4)开放性原则。对问题的认识不同,因此会提出不同的猜想与假设。

3、制定方案

在猜想或假设的基础上,师生制订出详细的探究方案,明确所要收集的证据以及收集证据的方法。制定方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探究活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设计、表达等综合能力。

本环节注意问题:

(1)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鉴于学生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三年级的学生要求学会制定简单的书面或口头计划就足够了,到四、五年级就不仅要求内容全面、周密,而且计划要有可操作性。

(2)遵循由扶到放的原则。最初可以让学生经历“初步设计、交流探讨——再设计、再交流探讨——最后设计”这样一个逐步完善的设计过程。在交流探讨过程中注意学生之间的横向交流,相互之间提出修改意见,取长补短,共同设计出较为完整、科学的实验方案。(3)合理、详细的研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研究的目的、准备的材料、研究的过程、观察的现象、研究的结论。

4、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只让学生猜想,学生的认识最终只能是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只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带着疑问,选择合适的材料,开展观察、实验、制作、考察、调查、参观、采访、搜集、种养等多种探究活动,才能验证自己的想法和假设是否正确。探究的过程大致分三步:开展探究、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得出结论。本环节注意问题:

(1)探究材料要准备充足。科学探究活动的展开离不开大量的材料作支撑,充足的材料既是对教材的有益补充,又可以促成一节好课,是探究活动得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准备的材料还要有典型性、科学性、显效性。材料的准备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也可以师生共同准备,甚至让家长帮助准备。

(2)合作学习要有实效。“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真正的小组合作学习要做到:科学分组,合理分工;精心设计、有效讨论;适时引导,参与调控;及时反馈,激励评价。(3)重视数据的搜集与记录。教师要指导学生重视在探究过程中及时进行信息的搜集与记录。及时记录是对探究活动成果的积累、记录的过程,又能强化学生对探究目的的认识。

(4)教师要少说、多看,必要时给予指导。探究活动中,教师没有必要提前告诉学生答案,也没有权利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左右学生的思想,暗示探究的结果,而应该放手让学生动手做,只有当发现学生有困惑时给予点拨和指导。

5、表达交流

交流就是将自己或小组探究的结果通过简单有效的形式与别人分享。表达交流一般分两步进行:第一步是组内交流,主要针对本组内共同进行的探究活动,对所积累的各种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讨论,获得共识;第二步是班内交流,是在各小组汇报探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全体同学的成果进行整理、分析、讨论,得出科学的解释或结论,获得更为丰富的成果。

如《我们的营养》一课,各组学生在实验后汇报:我把碘酒滴在馒头上,馒头变成蓝色了!滴在米饭、土豆上以后也变蓝了!碘酒滴在油菜上面没有变化,碘酒滴在辣椒上面没有变化„„在学生汇报了丰富的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现象的相同点。学生们经过讨论、交流、发现:实验中食物凡是有淀粉的,滴上碘酒都会变成蓝色;而不含淀粉的就不会变色。从而,使学生对淀粉遇到碘酒就会变蓝色的特性有了很直观的认识。本环节注意问题:

(1)表达与交流的方式要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呈现探究的过程和结果,不求一律。如学生可用擅长的语言描述、表格、图表、图画、报告、作品等方式来表达探究结果。如《观察蜗牛》一课,让学生描述蜗牛的螺纹时,让学生说比较困难,但如果让学生画出来就简单、形象的多了。

(2)引导学生倾听别人发言,并鼓励学生作补充和评价。课堂交流时,学生既要阐明自己的观点,也要倾听别人的意见,并在此过程中丰富自己的探究学习经验。让学生学会倾听是科学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3)对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存有己见。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科学探究的答案有时不是唯一的。

6、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自主参与探究的能力。《课标》中提出:不应把上下课的铃声当作探究的起点和终点,课堂外才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广阔天地。因此,我们可以把课堂探究中没有解决的或新产生的问题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不断动手探究中解决问题。

如《盐在水里溶解了》一课结束后,教师设计这样的拓展训练:邻居家的小朋友把盐都溶解在水中了,你能帮他把盐再从盐水里取出来吗?大家可以搜集资料,请教大人,下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这样的设计,既联系了生活实际,沟通了科学课堂内外,又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做了铺垫。本环节注意问题:

(1)为达到继续探究的目的,教师可做下面三项工作:组织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按制定的实验计划坚持做下去,观察并做好记录;教师做好方法和技术的指导,做学生探究的坚强后盾;定期召开汇报会,及时反馈、交流探究情况。

(2)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如学习完《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学生根据声音产生的原理自制小笛子或小乐器,既是对课堂内容的延伸,又扩展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218-01

科学教学的基本国策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参与认识自然事物和应用所学获得知识,大胆自主探求和应用知识。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小学兴趣,给学生正确的指导,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肤浅看法,在此与大家交流。

一、激发学生小学科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动力。小学科学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学科,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的挖掘教材中趣味性的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趣味探索,让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能体验到快乐,从而变“苦学”为“乐学”。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巧设悬念的方式,引导学生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例如,在《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晓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链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是,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吧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连起来呢?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学生的好奇心就会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为学生的科学的学习及探究打下了结实的兴趣基础。

二、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改以来,传统的教学观念任然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昌盛,一些教师仍然是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及其它各方面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作为小学科学教师,我们应一切以学生为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出教师引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的作用,在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习。《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教学中,教师设计探究活动应以问题为导向并围绕问题展开,让学生在这样一种“准科研”或“似科研”的活动中经历了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或事实、推理得出结论、验证假设的全过程,从而逐步形成必要的智慧品质。探究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活动,能使学习者(也是“研究者”)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地发挥,能使主体的潜能或潜质得以极大地调动和开发。

三、做实验,探真理

科学课程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小学科学的教学恰恰验证了这句话。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科学课本给我们设置了许多的小实验、小制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的带领和指导学生做这些小实验和小制作,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自实践。在学生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应积极的做好以下几点指导:○1实验前的指导。在开展实验前,教师要检查好学生的预习情况,说明实验要点。○2实验中的指导。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引导学生注意操作的顺序,观察产生的现象,记录产生的数据。及时发现问题,以便调控实验进程。对个别遇到困难的同学,要及时指导。如果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某一问题都感到困难,要及时对问题进行补充说明。在引导学生记录的过程中,做到实事求是、把握时机、学会筛选、方法多样。教师要引导学生整理收集各种信息、实验数据和证据,对信息、数据和各种证据进行分析,应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通过分析和归纳,找出规律,从而得出结论。由于课堂时间的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方式简单记录,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以采用填空式、表格式、图画式等。○4引导学生实验总结。每一个实验都有其特点和不同,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实验后的反思和总结,让学生清楚的认识试验中遇到的问题、优点及不足,使学生都能通过总结而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积极引导学生课外探究

小学科学的教学,是一个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发现的教学,由于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好奇心重,求知欲强,仅仅依靠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满足不了学生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组织好课堂教学,搞好课堂教学的同时,我们还应及时的课外拓展,积极引导学生课外探究。如在教学《观察绿豆芽的生长》时,我给学生确定了研究问题:绿豆芽的生长是否需要阳光?让学生明确实验方法,要求学生课外实验,并在一周后观察两个花盆里的绿豆芽生长情况,做好记录,进行研究。在活动中学生的探究兴趣很浓,明白了植物生长是需要阳光的。通过这样的课外拓展方式,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满足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同时,课堂教学也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总结: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们要积极探索,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探究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做学生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让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过程,乐于科学探索。

参考文献:

[1] 毛镜林.小学科学教育之我见[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2010(2).

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 篇4

一、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对教师、对学科的学习态度。传统教学中过于重视教师的教学地位, 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地位, 将教师塑造成知识与真理的化身, 是高高在上的教者, 神圣不可侵犯。教师的任务就要将书本知识进行传授, 教师与学生处于教与学的对立面上, 教学只是教师一方的活动。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 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是神圣的, 学生对教师充满恐惧与畏惧, 学生在教师眼中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 教师对学生更多的是管理与控制, 这样使得师生关系日益紧张, 越行越远, 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一种非智力因素, 但是在学生学习活动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视。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与基础。我们要激发与培养学生对科学课浓厚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而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必须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是平等。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是他们有着独立的个性与人格, 他们不是成人的附属, 而是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人格的个体。在学习中, 我们要尊重学生, 将学生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学习体, 激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使学生对教师、对学科学习彻底改观。二是民主。教室不是教师一个人的讲堂, 而是学生与教师共同的学堂。在课堂上不能只有教师一个人的声音, 而是要真正体现教学的民主性, 让学生独立思考, 勇于发言, 让课堂上拥有更多的教师与学生的声音。三是和谐。教学是知识互动与情感沟通的过程, 单一的智力活动会给教师与学生的学习带来负担。可以说, 情感是一味调剂品, 可以缓解学生的紧张心理与精神负担, 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充满愉悦与轻松, 让教师与学生从对方情感与情绪的反映上得到正面强化。

二、充分运用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科学课是一门以观察与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既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 同时又是学生展开探究活动的重要途径。观察是思维的门户, 在科学课教学中学生的观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探究活动的深入。学生只有学会观察, 才能获取更多直观的信息, 才能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而推动学生展开探究性活动。如果学生不会观察, 无法获取信息, 那么就无法展开探究性活动, 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因此, 在科学课教学中, 我们要重视实验教学, 重视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我们还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观察, 在观察中积累丰富的知识, 以带领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如在学习四季春夏与秋冬这一内容时, 我收集四季具有典型代表的图片与视频等, 在课上进行播放, 学生都知道是四季的图片, 但是却不知道如何去观察。此时就需要我们对学生加以引导, 可以就描写春天的图片采用问答的方法来引导学生深入观察, 然后让学生自己来进行夏秋冬的观察, 并让学生回忆自己对春夏秋冬四季的印象, 课后让学生就其中的某个季节来写观察日记。这样的活动集学生的观察、语言与思维于一体, 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更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观察方法, 从而使学生学会观察, 为探究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展开主动探究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问题是思维的开端, 是探究的动力。问题可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进而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活动。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为学生设计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的问题, 将学生带入特定的问题情境中, 使学生进入求知的愤悱状态, 提高探究的主动性、主体性与自主性。如在学习《磁铁》时, 我向学生展示一张优美的包含各种花的大图片, 用曲别针夹住剪切的蝴蝶, 问学生:“谁可以让这只蝴蝶飞舞于百花园中?”学生非常活跃, 都要求来试一试。我选取其中几个, 但是他们都以失败而告终。此时我告诉学生, 我可以做到。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惊讶。我将磁铁放于图纸的后面, 蝴蝶真的动起来了。学生纷纷表示不可思议, 产生强烈的探究其中奥秘的动机。许多学生已经注意到了我手中的磁铁, 此时便将学生的注意力与兴趣点全部集中在磁铁上,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展开探究, 更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 篇5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最普遍的设计是“规范教学”。虽然许多老师在细节处理上作了许多变通,力求用新课程理念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在多个环节中体现、研究性、生成性、合作性。但从新的教学理念看,这样的“规范教学”,忽视了教学成功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学生的兴趣。研究表明,没有学生兴趣参与的课不可能是一堂成功的课。如果我们用“情境设计”来代替“规范教学”,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那教学效果肯定是不言而喻的。“情境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扩大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让学生兴趣浓厚地体现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

一、创设激趣式的导入情境,引出探究问题。

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科学的知识。而创设丰富的、有趣味性的、有现实性的情境,让学生一开始就处于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吸引学生主动到实践活动中去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通过游戏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提出问题及探究任务,驱动学生去进行研究。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推动思维主动发展。

如在《磁铁的两极》导课时,教师先说:“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想知道是什么吗?”然后出示一条“热带鱼”把它挂在铁架台上并转动一下。“你们可不要小看它,它的本领可强了,老师在这里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等它停止转动后,鱼头一定朝南,鱼尾一定朝北,你们信不信?”学生纷纷表示不信。“不信,请看它表演”“怎么样,哪位同学还想上来试试,这时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时有学生举手问:“热带鱼的头为什么老是指南,尾老是指北呢?”我接着说:“对呀,热带鱼的头为什么会指南,尾会指北呢?谁能帮助他找到答案。”这时又有学生站起来说:“可能里面有磁铁吧!”“真的有磁铁吗?”我追问道,这时下面产生了两种意见:有的说有,有的说没有。“哪就请一位同学上来检查一下,到底有没有磁铁?”打开鱼肚子一看,果然有一块磁铁。我又追问道:“看到了这个秘密你有什么想法?”有学生举手问:“磁铁真得能指南北方向吗?”这样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教学情境,步步深入地提出探究问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创设多元化的活动情境,体验探究过程。

新课程标准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活动,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教师必须组织一个个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感受、体验并内化,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体验式活动。如学习《我们的身体》后,可以让学生单足走路、蒙眼走路,数一数、摸一摸身体的骨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我们的身体。

2.操作类活动。学科学的最好方法是“做科学”。《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指出“学习科学是小学生要亲自动手做,而不是要别人做给他们看的事情。” 例如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制作网页、电子小报等,探索电子信息世界的奥秘,从小培养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爱好,必将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发挥出较大的作用。

3.调查类活动。如学习《生物与环境》后,让学生调查我们身边的环境,通过制订计划、搜集证据、进行解释、表达与交流等活动,将对环保问题的探究推向深入。

4.种养类活动。如通过种养常见的、易于管理的动植物活动,交流栽培植物和饲养小动物的经验和体会,展示观察记录,全面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

5.竞赛类活动。这种形式的活动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参与面也广,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以及互助协调、合作交往的能力都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6.兴趣类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成立各种科技兴趣小组,鼓励学生进行科学实践调查,撰写科学小论文,尝试完成科技小制作或小发明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教学目标上应该把科学素养的各个方面融合在一起,既有知识教育的要求,又能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和科学探究的实践。活动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儿童的年龄特征和经验背景的不同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可以是一种活动单独组织,也可以是多种活动相互糅合。这样的活动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可能在课堂上完成,也可能需要课外活动的配合。

参考文献:

小学科学课的探究性教学模式 篇6

新的《科学》课教材改革力度之大,确实给教师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为教师指明了科学改革的前进方向。《科学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探究作为科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同时又成为课程的一项重要的培养目标,在教学中遵循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规律,认知规律和心理生理的特点,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发展出发,一学生的自主体验学习为手段,以科学研究为核心,“落实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的基本理念,变“教教材”为“用教材”,促使小学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的全面发展,要让学生经历猜想、设计方案实验探究、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和方法,获得探究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大胆猜测、尊重事实、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如何上好科学课?以下浅谈一下科学课上的探究方法。

一、激发探究兴趣

我们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学生一旦对学生产生了兴趣,就会在大脑深处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佳的学习心理准备和能力支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起学习的热情,调动起参与学习的兴趣。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像一个“磁场”,它吸引着学生进入一个充满思考和探究的科学世界。

1. 创设游戏情境,激发探究兴趣。游戏是儿童的天堂,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而且还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教《光和影》教学中,“影子游戏”这个活动的目的是创设一个情境,让学生进入探究光和影之间关系的学习,同时从中发现影子产生的条件。我在课前带领学生到操场玩踩影子游戏。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的一些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其实都蕴含着科学道理。通过这个活动,学生要知道产生影子的条件:光源、遮挡物、屏即能够呈现影子的物体,如墙壁、地面等,且遮挡物要在光源和屏之间。这个游戏为整个单元的学习都打下良好的基础。像这种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的游戏中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志趣和能力。

2.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探究欲望。在科学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的学习状态,这样会引发学生兴趣盎然地去寻找“为什么”、“如何”等问题信息。教师在科学课堂上创设有价值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欲望是非常必要的。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的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的结构和建立。所以,课堂上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多点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大家要大胆质疑。如,设“障碍”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学生的科学素养也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建立学习小组,搜集问题信息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了学生学习中“合作有效”、“探究有益”的主要方式。教师在进行分组前,一定要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小组合理搭配。在课堂教学中将优秀生、中等生和后进生结合起来,组成若干个五六人学习小组,有小组长负责,讨论交流他们感兴趣的或教师提出问题。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小组长、记录员、中心发言人、操作员、协调员等。这些角色要轮流互换,保证每个成员都体验难度不同的角色,都有动手操作和记录观察的机会。

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集体研究实验方案,集体配合进行实践,集体讨论整理实践资料,集体交流实践成果,整个学习的环境就是在集体的环境氛围中,合作是必然的,科学探究提倡合作学习。在自主探究中收集问题,是探究活动主体阶段的开端。小组合作学习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克服自我中心倾向,改善同伴关系十分重要。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与充分照顾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学会表达,正确交流。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是一种人际交往,是一种信息互动。教师通过与学生主动交往,掌控小组活动的进程。学生通过与教师的主动交往,增加了合作学习的概率。探究过程需要学生们合作,这些合作与交流的时间和经验,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按照一定规则开展讨论的艺术,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学会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获得更正确的认识等。这种客观开放精神的形成并非易事,要靠长久的教育才能得到。

三、指导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感受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引导学生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后,首先在小组内展开讨论,统一认识。在此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达成共识。

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受某一难点的阻碍,进行无意识的讨论。这既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又完成不了教学內容。所以在讨论的同时,教师应该关注讨论的进程,恰当给予指导和提示。只有这样的指导才具有现实意义。教师的指导是为了保证学生真正参与探究的需要,应该是及时的、建议式的,或提供方法指导,或帮助制定可行性方案,或启发学生进一步预测等。在探究中出现的疑惑,得到的收获、感受,师生可以敞开心扉互相讨论交流。教师要充当伙伴的角色,与学生一起体验探究的乐趣,分享探究的果实。

四、总结探究活动,分享探究果实

对《科学》标准上科学实验后写好“观察记录”、“我的发现”、“我的记录”、“我采用的方法”、“我的测量”、“我的结论”等等。交流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来实现突破,教师促进学生与他人进行,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准确地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善待学生的观点,学会学生接纳、赞赏、分享,使学生对科学认识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在交流合作过程中启发学生类比思维,引导学生寻找两个特殊对象之间相似关系,从已知科学规律和性质推断出另一个对象具有对应规律和性质,还要启发学生从归纳和演绎得到结论推广到与之相类的对象或领域,从中提出具有普遍推广意义的新假设。

五、评价小组表现,巩固探究兴趣

对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评价涉及到许多方面。在科学课的标准中,对学生的评价问题做了详细的叙述。标准中强调“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探究结果,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的探究过程。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中,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以及提出问题的能力;在探究实验中的设计实验、动手操作能力;对观察、实验中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推理、归纳、总结、质疑、交流、评议等能力的提高;在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等过程中都体现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每次活动结束以后,都要引导学生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包括小组合作中的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变化。

教师应针对学生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发展水平,与学生一起制订相应的“合作交流表现”评价指标。坚持将小组评价一个人评价相结合、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重视过程评价、定性评价。还可将评价与争星活动相结合,设计参与奖、助人奖、金点子奖等个人奖项,设立探究小组特色奖等,教学评价多样结合。

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带着尊重和欣赏去倾听别人的发言,要学会合理地评价别人的观点和想发。让学生充分体验交流的成功感,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品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喜悦心情。师生共同研讨、交流,在平等的氛围中增进师生、生生的交流情感,并在交流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隐刺教师的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贯穿于教学法活动的每一个环节。教师在教学中奖即兴评价和延缓评价有机结合,让学生有时间、有空间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灵感参与课堂交流,从而促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了更多的灵活性、生成性和丰富性。

小学科学探究教学策略研究 篇7

关键词:探究教学,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一、引言

自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在我国的小学科学课程中, 明确了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探究为核心等新理念。并且在课改实践中, 这些新理念都得到了教师的认可与接受, 并在各级教研部门的强力推动下得到了有力的贯彻落实。随着科学课程改革推进有深化, 科学教育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和困难逐步暴露出来, 由于教师素质的原因以及对新课程理念的误读或片面解读, 小学科学课教学也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课堂上探究活动热热闹闹, 但在学生大脑中留下的“痕迹”不多, 没有促进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科学探究已经沦为“机械运动”;探究教学活动日趋模式化和僵化, 科学课教学千课一面, 其基本教学套路学生完全熟悉, 不能激发起学生内在的探究冲动和学习需求;探究活动是一个个“孤立”的活动,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没有形成“完整”的科学认识和理解, 既没有掌握基本的知识, 也没有能够发展出一定的科学素养;科学课教学效率太低, 学生的活动常常有“量”无“质”, 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以至于出现教材内容无法完成或为了赶进度, 有价值的内容草草完成的情况;培养科学素养的课程宗旨虚化, 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

二、探究教学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探究教学, 可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探究法教学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探究, 这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有着巨大的作用。学生在由教师引导的探究中得到知识, 这样可以他们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兴奋感和自信心。教师和学校应该采用探究教学, 引导学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那些现象和问题的解释或答案, 学生可以在知识的探究中感受到人生乐趣, 敏锐的发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美好。

2.通过探究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探究教学可以引导学生自主获取知识或信息, 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此外, 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建构的知识体系, 它是儿童真正理解和相信的, 也是真正属于儿童的知识。而且, 通过相关教学实践表明, 对于某些知识, 除非是亲历探究过程来自主动建构, 否则儿童无法真正地理解和习得。

3.通过探究教学, 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应用探究教学, 可以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究中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可以使学生具有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教室应该引导学生。在对知识的探究中, 学会科学的分析和推理, 也可以大大的提高孩子的智慧。这对于他们谋求进一步的生存与发展, 获得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4.通过探究教学, 可以使学生加深对以学习知识的理解

探究性的过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 这对于其增进和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将其融会贯通, 十分关键。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体会:使学生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 学生自己会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 产生出新的意义。因此通过探究教学, 可以使生加深对以学习知识的理解。

5.通过探究教学, 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的本质

在探究教学的应用过程中, 学生在探究知识时, 一定会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 这其中的许多感受和体验是他们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在有些探究中, 学生走了弯路, 甚至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 但此时学生对答案的渴求正好可以成为教师讲授的一个很好的前奏和准备。而且, 学生仍可以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不少东西。

三、探究教学的教学策略

1.科学在身边——联系生活

教师在教学中, 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 通过探究生活中各种现象来完成知识的学习。生活是最好的老师, 生活中的各种现象都有着各自的科学道理。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现象, 探究其原理, 进行形成知识, 是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当然在这期间, 教师应该做好引导工作。

例如,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沉浮与什么因素有关》时, 教师可以设计了几个实验:分析物体体同质异, 质同体异的沉浮情况。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在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物品, 这样可以给学生以启示, 锻炼他们观察生活的能力。例如可以提供胡萝卜、蜡烛、泡沫块、石块、橡皮、小瓶、回形针、5个体积相同质量不同的球、5个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正方体, 让学生明白实验过程和要求后, 按实验顺序。先后发放实验材料, 开始实验, 使整个实验有条不紊。

2.科学在手指上——动手活动

动手活动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 学生可以在动手活动中, 手脑并用即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多设置需要学生动手的活动, 让学生在亲自动手中, 开动脑筋探究活动中所蕴含的知识。如教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运动与摩擦力》一课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推荐出班级中公认的一个力气大的和一个力气小的两位同学来拔河, 工具是一根不锈钢的管子, 在其中一端加了点东西, 结果力气小的几次都轻而易举地取得了胜利。这样的结果, 另参加活动的和观看的同学都会产生“这到底是什么原因”的思考。这是教师在进行适当的引导, 就可以使学生很顺利、很深刻的掌握知识。

3.科学是能力——知识活化

知识的活化是指教师在教授知识概念的时候, 应该注意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这是探究教学中常常受到忽略的部分, 只有在科学概念应用的过程中才能达到科学的理解, 学生应该将知识是为要进行应用的程序, 而不是要记住和回忆的信息。例如, 教师在传授新知识后, 可以在课堂和课后设计几个启发性的和应用性的题目, 让学生进行思考。启发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使学生在应用中学习, 在启发中学习。教师在布置好相关问题之后, 要做好反馈和总结的工作。例如, 可以要求学生在第二次课上, 对相关问题在全班面前进行解答, 教师在学生解答后给与鼓励性的总结和评价。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课后探究的能力, 又可以使学生在知识的应用中, 做到知识的活化。

参考文献

[1]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小学科学教育案例精选.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8.

[2]霍益萍.实验与探索.广州西教育出版杜.2005.

小学科学教学法探究之我见 篇8

学生对科学知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使下, 学生会不断地去寻找答案。而寻找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过程, 寻找到的答案就是学生学到的科学知识。从这个层面上讲,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原动力。没有好奇心, 就等于失去了探索的动力, 对于所见、所闻毫无感觉, 只会呆板地接受, 没有自己的想法, 缺乏创造力。那么如何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科学课教学, 笔者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以下三个方面内容的探索:

1. 在一个学期中如何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科学课教学。

认真组织第一堂课的起始教学;精心设计好第一堂课的教学, 给学生留下一个新鲜好奇的印象, 让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认真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探究活动;每上完一节课后, 都要根据实际精心设计探究活动, 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探究科学知识, 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已有的知识, 自主解决生活中形象直观或者是只有简单联系的具体问题。

2. 在一堂课中如何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科学课教学。

设计好每一堂课的导入, 好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备课时, 要大量收集与教材有关的素材, 结合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媒体、实验器材以及教学环境等实际情况, 认真构思、巧妙设计,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3. 在教学手段方面如何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科学课教学。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可以借助许多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或者自己设计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 这种集图像、声音、动画、文字融为一体的教学手段, 能充分协调地剌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使他们对所学的知识能更好地领悟、记忆。这是笔者使用的最普遍的教学手段。

二、结合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实验探索法是指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若干条件, 学生围绕着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和实验证明;或者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 进行开放性实验, 从中发现新问题, 找到新规律。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实验探索法的特点是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 在实验探索的活动过程中, 教师只是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 通过什么样的实验, 怎样进行实验, 通过实验探索发现什么, 都由学生自己来确定。实验探索法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实验的方法和过程, 更重要的是通过实验, 培养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能力。也就是说, 把实验作为探索和发现的方法, 学生按照提出的命题提出假设, 并通过实验寻找答案。在这里, 实验过程就成了培养学生探索能力的重要途径。

实验探索法的活动目标一般包括: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某些事物、现象的起因提出假设, 在假设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实验, 开展实验论证, 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经验, 增进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实验探索法一般先由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命题, 或者创设实验条件, 包括若干实验提示, 然后由学生分组开始实验探索。

实验探索法的活动结果一般是由学生填写实验报告。教师应在事前向学生讲清怎样填写实验报告, 并在具体填写时进行必要的指导。在小学阶段, 实验报告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实验报告名称、实验假设、实验材料、实验过程的观察记录和实验结论。衡量实验报告的标准主要是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在教师提出命题以后的活动过程中, 要以学生的自由发挥为主, 由他们自己提出假设, 自己进行实验设计, 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实验探索和实验汇报。在活动过程中, 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各种假设。学生的假设有时可能是不准确的, 甚至是幼稚可笑的, 但这却是他们在探索的道路上跨出的第一步。教师要积极鼓励他们的设想, 激发他们的创新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 学生的实验可能会失败, 这是科学研究中的正常现象, 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分析失败的原因, 找出问题, 重新实验, 取得最终的结果, 从中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德。

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 篇9

(一) 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同

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 教师辛辛苦苦传授知识, 学生却听得不是很投入,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小学和初中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没有很好的衔接。初中科学课堂上讲的有些知识, 学生在小学的科学学习中已经有了了解, 有些简单的知识点学生认为在小学已经学过了, 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接触过。小学和初中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所以,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把握好, 只有承认和接受这种不同, 才能更好地为我们初中科学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

(二) 对于知识的定性要求和定量要求的不同

由于小学生抽象思维相对较弱, 对知识的学习停留在形象认识上, 因此, 小学科学教学中往往重视的是对科学知识的定性研究, 而对科学知识的定量要求基本没有。到了初中, 只追求对问题的定性认识已经不能满足这一时期的需要。初中阶段, 要求从定性的思维逐步形成定量的思想。可见, 初中科学教学和小学科学教学之间有着很大区别, 因此在初中科学教学过程中既要紧密地联系小学教学, 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新鲜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二、基于小学科学基础, 展开初中科学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 注重小学科学的传承, 避免机械重复

小学科学教学中很多方法在初中阶段仍然是很值得借鉴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对问题的探究思想的培养和具体的探究方法的训练, 到了初中仍然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两者之间的共同点决定了要让学生真正可以运用这样的探究思想和思维方式, 初中的科学教学必须继承小学时的探究精神, 避免机械重复。

在小学探究的过程当中, 和初中科学知识上有着循序渐进的承接。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要注重对小学科学的继承, 避免将小学的科学知识在初中又机械地重复一遍。

(二) 注重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上培养定量的分析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对问题的研究和实验主要还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到一个定性的结论。在初中更注重的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定量分析能力。

如种子萌发的实验

得知:温度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种子萌发的最佳温度是25摄氏度。

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定量分析, 从中应该让学生感受到, 在初中的科学探究中定性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同样要求学生开始对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在初中科学教学中, 应该逐步引导学生在定性研究的基础之上学会定量的分析, 这样探究得到的结果会更加可靠, 更加令人信服。

(三) 注重科学探究的延续性,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 对于已经熟悉科学探究一般程序的小学生来说, 继续这种学习方式是他们所乐意的, 也是有成效的。教师在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的探究起点, 把握好程度。

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 我就继续沿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做出推测并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一块竖立的半透明玻璃前, 使它在玻璃中成像, 然后将一支同样大小、长短的未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后, 移动其位置, 使它恰好与像重合。通过比较两支蜡烛的大小来找出像和物体的大小关系, 通过观察两支蜡烛位置的连线与镜面的夹角, 测量、比较它们到镜面的距离, 找出像和物体的位置关系。

方案二:将一块半透明的玻璃竖立在一张水平放置的白纸上, 在玻璃前的白纸上画一任意三角形, 使它在玻璃中成像, 然后在玻璃后的白纸上描出像的形状, 并记录下镜面的位置。将该白纸沿镜面的位置对折, 通过观察两个图形是否重合来找出像和物体的关系。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实验方案并动手实验, 得出像和物体的关系。

通过探究让学生解决心中的疑惑, 并交流看法、尝试回答、分享成功, 同时又提升自己的科学素养。

(四) 注重科学方法指导, 提升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

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整体法、隔离法、物理模型法、等效替代法、数理结合法、比值定义法、假设法、类比法等等。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在教学中, 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将学生小学阶段的活动体验上升为初中阶段的科学方法。

例如, 在讲解“分子”时, 教材中用了“50毫升的水和50毫升的酒精混合后, 其总体积小于100毫升”这个实验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尽管在实验后教师向学生解释:酒精分子与水分子分别进入了对方的缝隙, 但由于分子过于抽象, 有的学生仍不能理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课堂中我做了两个演示实验: (1) 将一定体积的米倒入一定体积的黄豆中, 经过搅拌后观察其体积的变化; (2) 将相同体积的水和酒精混合, 经过搅拌后观察其体积有无变化。这样的类比设计, 既解决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 又使学生从规律的接受者转变为规律的发现者, 激发了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提高了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 同时又让学生理解了科学上的类比法。

可见, 通过教学渗透科学方法, 可以让学生在学得到知识的同时掌握科学的方法, 并能运用所学的科学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众所周知, 初中科学是高中物理、化学、生物等多门科目的基础, 在初中阶段, 我们教师要做的是:保持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创造性, 使学生平稳过渡。初中科学教师要认真分析每一名学生的实际情况, 因材施教, 帮助学生完成小学、初中之间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等的衔接, 使学生能顺利步入初中科学的学习, 从而使科学教学少走弯路, 避免分化, 节约时间, 有效地提高科学的教学质量, 并为引领学生步入更为广阔的科学天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3~6年级)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7~9年级) .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3]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小学科学课探究教学法 篇10

科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形式也各不相同,导入要注重充分挖掘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潜力,找准与本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与相关前概念的对接点来精心设计趣味性的导入环节。如在《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件“雷电”、“雷雨”或打击乐伴奏中的舞蹈等能动、能静、有声、有色的影视场景让学生感受有趣的声音,在生动有趣的情景导入中,使学生在身临其境的感受中,自觉进入学习角色。

步骤二提出问题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不断发现和提出问题,才能通过质疑对象去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再通过新的质疑去进一步解决新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使其在知识形成过程中寻求结论的关键所在。如学生对新的教学内容正在有强烈探究欲的时候,教师应随机把握这一学生兴趣的高潮点,引导学生把要探究的问题提出来,以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步骤三猜想与预测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对问题的结论进行大胆猜想。如“声音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可通过常听到的雷雨的声音、人说话的声音、打鼓声、敲打桌子等的声音进行多角度猜想,并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给同学,通过个人猜想与小组讨论,得出倾向性的预测意见,使结论预测教学环节能为下一步实施探究起到有效的铺垫作用。

步骤四引导探究

皮亚杰指出:“知识起源于动作,看、听和写只是口头的学习,教师应设置情境,提供工具、设备和材料,让学生在自由摆弄、操作、实验和观察思考中发现问题,找出答案”。如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在本教学环节中,教师一是要引导学生构思并口述探究行动计划;二是要根据预设的问题为学生提供小棒、鼓、音叉、水杯、有机玻璃直尺、橡皮筋等材料,按照学生自己预设的探究行动计划,让他们进行分组和个人开展探究活动。在实施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敲、用耳听、用手摸,并把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感受及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通过反复实验与操作,在小组内形成基本一致的观点。

步骤五反馈与点拨

“从智力活动方式看,学生发现与科学家的发现没有本质的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发现的结论给予极大的关注,在充分尊重学生探究结论的前提下进行恰当点拨,使其结论更加科学与规范。本环节应切实把握好以下两层关系:

1.学生反馈谈收获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一堂科学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将取决于学生在探究知识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程度,而学生对探究结果的反馈则是教师获取学生学习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师必须精心组织好此环节的教学,如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这一问题反馈时,教师应要求学生以图表或实物加解说的形式来汇报各自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让他们的发现得以充分展示,为下一步教师的点拨环节积累形象、生动的知识材料。

2.教师点拨点中心

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学生汇报的探究结果按规范性、科学性、扼要性的要求进行归

结与点拨,让知识体系得到最佳构建。如学生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探究结果汇报可能会有各自的意见,对振动的表述也都会有各自的方式。教学中,教师应在点拨时强调“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步骤六巩固与迁移

上一篇:测量仪表及自动化下一篇:学生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