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式小学科学论文

2022-04-20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科学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丰富,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探究式小学科学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探究式小学科学论文 篇1:

探究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模式

摘 要 探究式教学既是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又是学生科学进行学习的有效方式。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式教学活动为主的学习是学生了解自然、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科学课程的教学活动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科学的乐趣,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了解科学发展的过程。

关键词 探究式 小学科学 课堂教学 评价

一、探究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模式和目标

(一)小学科学课堂的教学特点和教学要求

小学科学通俗的讲是指导小学生有兴趣的研究课程标准(或教材)中涉及的,与他们成长密切相关的科学问题。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学习科学方法,训练和形成科学探究能力,逐步确立科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逐步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科学教学的基本思想是以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导自己的教学,讲真课,做真人。科学知识要让学生记,科学方法教师要扎扎实实的教,科学能力要反复的训练;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的日常生活学习与教学活动中进行持之以恒的渗透。先学会讲课,在尝试指导学生探究。教师的教学本身就是探究活动,教师要在探究中学习探究,在探究中教学生探究。而且小学教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要创新不能只是落实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自己的教学行为中。

(二)小学科学学科“探究教学法”基本模式

探究式教学是满足学生求知欲和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探究式教学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探究过程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活动要求学生综合运用自己已有知识和经验,融会贯通;因此探究式的教学过程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合作交流,分享,反思;在探究过程中,可以让学生获得不同的体验感受,是他们理解科学本质、理解科学精是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

(三)探究式教学活动的课堂环节和目标

探究式课堂教学的环节是:1.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2.对结果做出猜想和假设;3.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的实验计划;4.进行观察和实验探究;5.搜集、查阅、整理资料和实验结果;6.分析和解读数据、思考及得到相应的结论;7.表达、交流和评议。

探究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目标:让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的主要活动,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特征;学生能通过自己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并且发现和提出疑问;学生能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做出对问题的设想答案;学生能根据设想的答案制定简单的科学探究活动计划;并且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进行探究;学生会查阅、整理从课本及其他途径获得的一定的资料;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和现有信息的基础上,通过简单的思维加工,做出自己的解释或结论,并知道这个结果应该是可以进行验证的;学生也能学会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达探究结果,并与学生和老师进行进行交流,并参与评议,知道对别人研究的结论提出质疑也是科学探究的一部分。

二、建构主义(情境)教学理论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要据此来考虑后面的教学安排。教师要考虑、设计一些情景,使学生暴露自己的观点。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重建: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交流中明辨是非;教师可以告知科学家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广义:实验、观 察等)重建新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相互交流,把自己的想法理清,去伪存真。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一)创设情景,暴露思想

如:让学生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同学们外星人从来没有看到过水,你们能告诉他们什么是水吗?

观察一杯水:看、嗅、尝、听、摸。分组进行,组间交流;教师不断在规范孩子的表达。水没有固定的形状、水是无色的(白色),水是无味的(清凉的)——重建新的概念。

比较水、可乐等饮料与水的不同。抽象出“液体”的概念。

现在你可以再告诉外星人,对水你们有了哪些新的发现,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回顾自己在观念上的变化。

(二)有效提问

在观察蜗牛一节教学中,我们会看到教师这样去问学生:1.这是什么动物?知道的同学请举手。2.蜗牛属于什么动物?3.适宜蜗牛的生长环境是怎样的?4.蜗牛的特征有哪些?

问题可分为:事实性和思考性两种。事实性问题:如“是什么?”“有哪些?”之类的问题。学生只要照书本,不假思索就可答出,应尽量少提事实性问题。如“鸟类的特征是什么?”不如问“鸟类为什么适于空中飞翔?”;问“两栖纲和鱼纲有哪些不同点?”不如问“如何证明两栖纲是由鱼纲进化而来的? 题目尽可能是开放性的,要有一定的难度;基于学生的认识基础来设问。问题提出得越明确,认识任务表达得越清晰。减少那些无效提问:是什么?对不对?对于学生思维活动没有任何帮助。

三、总结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要有个性、有创新,关注已有经验,简单明了,目的是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出中心问题。猜想与假设——关注学生有的经验,重视指导学生如何想问题。制定计划——因课而异,方法灵活,体现个性与创新。搜集证据——观察、试验、看书、查阅资料、上网等都是搜集证据的途径,科学教学中,观察和实验应作为首选的搜集证据的方法。重视合作。表达交流形成结论——重视学生交流的实效,重视用多种方法交流自己的成果,重视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重视合作,重视学生的结果。教师要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恰当的评价,教师要重实事。拓展与延伸——知识的应用与巩固,问题的迁移与深化等。研究什么问题,对此问题怎么想,用可行的方法研究研究是否这样,到底怎样,把研究的结果与大家分享。要正确处理小学科学教学探究活动中的问题,教学时多样化学习方式及相互促进,科学探究要进行内容和方式的多样化,科学探究学习应面向全体学生,并关照个别差异;科学探究的重点不要放在探究的操作方法和操作技能上,应着眼“基本科学素养”的提高。要加强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的拓展,让学生主体科学对待学习,科学对待自然。

参考文献:

[1]张伟峰.小学科学课堂合作探究教学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11,(9).

[2]江美华,潘瑾.小学科学开展中长周期观察活动的策略[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1,(9).

作者:陈萍

探究式小学科学论文 篇2: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摘要】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对学生之后的学习和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科学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丰富,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对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当前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促使学生主动的探索和学习,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

【关键词】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 教学模式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探究式学习的开展能够引导学生在亲身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合作,不断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之后的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践的意义

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需要教师创设有利的条件,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内容营造探究式的氛围,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这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科学本身作为一种探究性的学科,探究式学习的实施转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式学习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自主意识的形成,帮助学生们在科学的学习中拓展思维,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为之后的学习和发展铺垫坚实的基础。

二、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教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的鼓励和引导是基础,因此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是非常关键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多样性的,教师可以实际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将学所的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并且探究式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其教学理念新颖,与现阶段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相符合。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鲜明的性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就是对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进行培养,并且这种培养是有连续性的。情境创设的教学方式在我国小学教学中已经有了很广泛的应用,并且获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使得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小學科学的教学方式应该是以情境教学为主,小学科学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本身就充满趣味性,但是由于大多数小学科学课程在实际展开的过程中都是以理论教学为主,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对科学课程中的知识内容理解不够透彻,甚至会对其科学性产生一定的怀疑,这对教育教学活动的展开会有很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不言而喻的。情境教学的方式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提升,小学生的学习往往是以兴趣为主导的,这也势必会提升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小学科学《观察春天的植物》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对学生进行引导:春天到了,我们身边的植物有什么变化?你能说出植物的变化过程吗?从植物的观察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这几个问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想要观察和探究的欲望。然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选择一个种子在春天播种,观察种子的变化过程,并将种子的变化过程清晰的记录下来,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的能力,有效拓展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将科学知识点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提升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2.在课堂中运用恰当的科学小实验

科学与实验室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课堂上利用实验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引导学生探究式学习铺垫坚实的基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验,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实验开展探究式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对于小学科学课程来说,应该重点突出此门课程的趣味性,教师在展开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该经常加入一些与课堂知识相关联的科学小实验,但是这些试验的操作步骤不能过于复杂。同时,这些实验所验证的最好应该是物理原则,这样一来,实验的操作也会变得更加简单,并且有效保证了实验的成功性,更加重要的是,物理实验几乎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亲自操作体验,其风险程度较低。如在小学科学《凸透镜成像》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展示一个小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用杯子装半杯水,然后白纸上面画一个箭头,让学生观察箭头的方向;然后杯子里面加满水,学生再观察箭头的方向,发现方向变反了。这一现象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纷纷在小组里面尝试实验,有效活跃了学生们的思维。最后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说出通过实验得到的结论,让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对科学的探究欲望更加强烈。教师根据学生们的表述进行补充,将凸透镜成像相关的知识点讲述出来,学生结合实验对这些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刻,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

3.深入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探究式学习主题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材是主要的教学参考,在开展新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立足于教材,深入教材内容,营造更加丰富的课堂教学氛围。探究式学习需要一定的环境,教师根据教材内容设计相应的探究式学习主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对小学生应用探究式教育理念的时候,关于自然界种种现象的探讨是非常有意义的,不仅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与现阶段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开会感到似曾相识,这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有效提升。自然现象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探讨,这就需要对教材中所表述的内容进行深入挖掘。每个学生对于教材知识的理解程度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教师在对教材上的知识点展开教学的时候,应该从现实生活规律来进行入手,从而拉近课堂理论教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如在小学科学《光的来源和传播》这一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深入教材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索光的来源。首先,教师可以提出问题:我们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会发光?它们都是光源吗?引导学生从过年生活实际入手探索身边的科学知识。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探究式的活动:对这些光源进行分类,如太阳、星星、萤火虫、电筒、火、蜡烛等这些都是常见的可以发光的物体,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对这些光源进行分类,进一步了解光源,为之后的学习铺垫了坚实的基础。立足于教材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让教学内容更加明确,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结语

总的来说,小学科学是一门探究性的学科,对拓展学生的思维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科学学科的教学,采取探究式学习方式积极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探究式的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科学的探究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给小学科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灵活应用探究式教学方法,不断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养川.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文理导航,2018,(11):22.

[2]徐昌仕.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分析[J].小学科学,2018,(09):93.

[3]吕吉如.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J].小学科学,2018,(01):53.

[4]陈振刚.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探析[J].好家长,2018,(08):181.

作者:代秀琴

探究式小学科学论文 篇3:

探究式教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众所周知科学课程涉及面广,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的知识也包含在其中,同时也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学开设科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和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意志的培养,这样就对老师的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探究式教法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达到了小学开设科学课的真正目的,而探究式教法在小学科学中应如何应用,对此本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探究式教法;小学科学;应用

前言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也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大部分科学老师都喜欢用探究式教法给学生授课,这种方式授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是一种值得大力推行的教学方法。

一、探究的概念

探究一词最开始出现是在科学领域中,美国《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中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家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二、探究教学法的特点

1.结构性强。小学科学课在探究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三方面的关系,不能因为它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活动,而过分强调某一部分却忽视其他部分。

2.真实性高。探究的问题最好是反映学生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中的问题,不是纯理论上的问题。探究的重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批判和质疑的科学精神。质疑不等于盲目的怀疑一切,而是要以事实为依据。

3.引导性强。在科学课的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分析思考,使其能够积极主动地从探究的一个阶段自然而然的过渡到另一个阶段。科学探究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是,老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与教学目标相关的知识,而是需要创造一个特定的环境,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领悟,最后获得结果。

4.开发性大。科学课的探究教法是一个开发性很大的教学活动,需要在与其他教学方式的相互作用中得到不断改进。老师对探究式教学的本身要不断地进行自身反省,使其更加符合教学的目的性。只有如此才会适应学生不同能力水平、不同学习内容的探究,不至于把探究式教学变得教条化和理想化。

三、探究的类型

教学中的探究具有不同的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下面两种类型。

1.开放式探究。开放式探究是指学生自主开展的探究活动。开放式探究要求学生对科学活动有一定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这种探究方式比较适合一些物理现象的观察、物理规律的定性研究和实践性的探究。

2.指导式探究。指导式探究顾名思义就是探究的过程需要在人的指导下进行,在小学科学课中,这个人当然指的就是科学老师。老师在充分分析学生的情况并预测探究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在探究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暗示和指导,使探究过程能够顺利的进行下去,指导式探究教法非常灵活、实用性强、课堂教学效率高。

四、科学探究的过程

1.提出问题。学生要知道自己探究的主题是什么,针对什么现象设问。如在探究一种物质的密度的实验中,首先对象就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质。有些物质体积相同,质量却不同。还有些物质质量相同,体积却不同。我们都听说过一斤棉花和一斤铁哪个更重的脑筋急转弯。很多人都会想也不想的回答铁重,而事实上一斤铁和一斤棉花是一样重的。这就被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所迷惑了,棉花给人的感觉就是轻的,铁就是重的。所以在探究中要明确自己的探究对象,然后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对探究的问题可能出现的答案进行假设和猜想。如针对蜡烛在燃烧时火焰的温度,我们可以做出以下猜测:蜡烛在燃烧时火焰各层的温度都是不一样的,其中外层火焰的温度是最高的,里层的温度是最低的,并以此为依据,制定实验计划。

3.制定計划。这一阶段需要根据上一阶段的猜想和假设来进行。如验证蜡烛燃烧时外焰的温度是否最高时,可以用一根棉签平放在火焰上,3秒后取出,根据棉签哪个部分被灼烧的最严重,来判断哪层火焰的温度最高。

4.进行验证。对上述的步骤进行具体的实行,不要只实验一次就结束,需要多次反复的实验,才能得出最准确的结论。

5.解释和结论。对得出的结论进行归纳、比较、分类和整理。判断结论是否肯定了之前所做的猜想和假设,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6.反思与评价。对探究结果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和评价,对探究活动进行反思,发现自己在实验中的长处和不足,并改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如除了通过棉签的灼烧成度来判断蜡烛燃烧时火焰的温度之外,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办法可以进行实验。

7.表达与交流。把自己在探究实验中得到的结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探讨,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善于吸取别人的优点,听取别人的意见和看法,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五、探究式教法要注意的问题

1.科学探究适应的条件。探究是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手段,科学探究的选材问题也是探究的重点。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适合用探究式教法。怎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探究?首先,选择的课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就是学生不知道的问题或者不太清楚的问题,可以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探讨能够得出结论的问题,一定不能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所以科学探究式教法的选材很重要。不合适的探究材料只会浪费学生的时间。

2.探究需要老师的引导。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应用探究式教法的科学课上,老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容置疑的。探究的过程如果没有老师的指导,就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力气。如果学生没有探究的方向,胡乱的进行探究,那么探究就失去了意义。事实上学生探究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突然就形成的,学生不可能一开始就可以独立的进行探究学习,都是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渐变得独立的。

3.探究设计的合理性。老师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符合学生所思所想。题目的设计尽量结合实际、开放性强一些,尽量增加题目的探究趣味。在情境中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敢于大胆的猜测和提出假设,根据假设和猜想通过设计实验方案来得出结果验证我们的猜想,探究实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在探究时学生需要鼓励。活跃的课堂气氛需要评价的手段支持。课堂上老师尽可能的对学生说一些鼓励的话,尤其是小学生。老师一句鼓励的话能满足学生好胜、爱表现的心理。能帮助学生从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上用美的语言,是对学生的信任和鼓励,更能促使课堂的气氛变得轻松融洽。

结论

探究式教法无论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还是一种教学形态,都给每一位学生的思维提供了充分发展的空间。随着新课程改进的不断推进,探究式教法作为科学学习的一种基本学习方式,得到了越来越多科学老师、学生家长以及学生的喜欢。它的成效不在于学生获得重大的创新成果,而是在于学生获得独立思考、自主创新的精神,这在学生以后的人生发展中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这种探究式教法如果应用在各个学科的课堂上,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艳霞,周霞.探究式教法在大学英语精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大家,2012,(06):375.

[2]吴保定.认识自己 感悟生命——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科学课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上),2012,(01):104-105.

[3]曹刚.科学探究教学法及其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2):213.

作者:陈紫佳

上一篇:班主任工作研讨论文下一篇:网络多媒体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