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准备更精心让探究更有效——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2-09-12

《科学课程标准 (3-6 年级) 》指出:“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实验教学是科学课的生命。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而实验教学就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动手操作能力, 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这些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恰恰是探究式学习必不可少的。 可见, 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让科学实验课探究更有效要注重以下方面:

1精心准备材料, 是有效探究的物质基础

实验前材料准备得是否充足是完成实验的关键, 因此在进行实验之前要能够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提供足够的材料。 只有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才有可能指导学生进行好实验, 使学生在实验中自主探究, 提高能力。 进行实验的材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师准备的实验室的器材, 在教学前, 要根据实验的需要提前做好准备, 精心准备具有科学性的材料, 以便实验。 例如:在教学《水能溶解别的物体》一课时, 让学生再现“食盐在水里逐渐不见了”和“沙子在水里逐渐沉到水底”的现象。 通过对比把两种自然现象联系在一起观察研究, 建立起溶解与不溶解的概念。 而实验中“沙”的选择是很关键的, 必须是洗干净晾干后的沙。 若随意取沙。 结果杯中的水是混浊的, 影响实验效果。 另外沙子体积和食盐应差不多, 以便进行对比。 而且这个体积要适当, 如一小匙, 既观察明显, 又便于食盐较快溶解。 材料的选择很关键, 不仅有利于实验的进行, 还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另一类是可让学生准备一些感兴趣的生活中常见的东西。 例如:在教学《小水轮》一课, 文中一个制作小水轮的环节。 课前, 笔者让学生精心去准备材料。 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个个根据自己准备的材料心灵手巧做出多种多样的小水车, 有的用树叶做叶片, 用树杈做支架, 有的用胡萝卜片做转轴等。 学生自己精心准备材料, 他们探究的欲望得到激发, 探究的能力也将得到提高。 总之, 准备实验材料既要根据教学需要, 又要让学生搜集一些感兴趣的材料, 二者兼顾, 综合考虑。

2精心引导设计, 是有效探究的有力保证

传统的实验课, 往往是教师先演示, 然后由学生照着老师的方法做实验, 按部就班, 不但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还阻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中, 老师必须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老师因势利导。 这样不但培养学生独立实验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例如:在教学《怎样加快水的溶解》一课时, 笔者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 找出加快溶解的方法, 笔者在必要时对他们进行适当提示:“在对比实验中, 哪几个条件要相同? 哪几个条件要不同? 为什么这样设计? ”完善学生的构思, 让学生动手实验, 让学生从设计实验中探究出自己满意的结论:加热、搅拌、碾碎物质等可加快溶解。 这样教学改变传统的老师设计的实验。 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 他们就有更多的参与权、主动权。 再如:学习《热空气》一课, 笔者让学生用塑料袋装满空气在酒精灯加热, 使空气上升的实验来研究热空气的性质。 学生自己实验, 实验后, 他们把眼睛看到的, 手感觉到的, 脑子里想到的都汇报出来。 尽管学生动手的实验简单, 然而价值不在结论本身, 真正的价值是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乐趣, 增强学生的探究和创造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精心组织实验, 是有效探究的中心环节

科学课的实验活动大部分学生都是很感兴趣的, 实验教学的可操作性、实验现象的丰富多彩深深吸引着学生, 学生对科学的热情也均来源于此。 但在实际教学中, 笔者发现学生对实验的兴趣却只是因好玩而引发, 有时课堂上看似热闹, 人人在动手, 但是最后竟还不清楚开展实验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因此, 精心组织实验, 是上好实验课的重要条件。 首先, 实验前要讲清楚实验的步骤和方法。使学生了解实验的操作步骤。要让学生带问题去观察实验, 实验过程中学生容易被新奇的现象所吸引, 而对整体的、本质的形象不加注意, 要使实验成为一种有目的、有要求的实践活动, 必须让学生带着问题边观察边思考边归纳, 才能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

其次, 要适时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操作、研讨。 实验或演示时, 要适当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见解, 并引导学生进行研讨。 如, 《导体和绝缘体 》这一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讨论: 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导体?哪些地方用到了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各有什么作用?为什么我们要保护电器的绝缘部分?让学生学习科学的最终目的, 是要让学生在生活中运用科学。 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得到了磨练, 也培养了学生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精心引导交流, 是有效探究的巩固延伸

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 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不同, 对问题的理解也有差别。 他们的思维往往趋于表面, 深入思考的主动性不够。 教师应把握学生的特点, 充分相信孩子们的潜在能力, 多一些追问的细节, 抓住学生的一个个思维点, 创设师生、生生互动的状态, 就能使研讨层层深入, 从表面深入到本质, 从具体上升到抽象。 例如, 教学《被压缩的空气》一课, 学生回答:手推活塞, 活塞被推了进去, 空气变少了。 针对学生的回答, 教师立即反问:空气真得变少了, 逃到外面去了吗? 学生马上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出了问题。 教师又趁机追问:那空气为什么由30 毫升变成了10毫升, 这些现象说明了什么? 促使学生的思维向“节骨眼”上思考。 在学生一番探讨后都认为空气没有少而是被压缩了, 教师又问:空气到底能压缩到多少呢?能不能压缩到“0”毫升?经过教师适时的点拨, 引起学生间的互动, 迸射了思维, 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引向“正道”, 学生对压缩空气的理解层层递进, 将所观察到的现象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做实验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从而获得科学知识。

总之, 小学科学实验课教学是一种积累, 在教学中, 要精心准备材料、精心引导设计、精心组织实验, 精心引导交流, 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动口, 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让他们在实践中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提高实践能力, 让准备更精心, 让探究更有效, 让孩子们在有效的实验课堂中自由地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