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营销危机分析

2024-05-03

国际营销危机分析(精选十篇)

国际营销危机分析 篇1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两个基本特征, 一是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 二是过度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后危机时代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国际性资产由于汇率波动产生的经营风险, 加剧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艰难处境, 但困境之中孕育智者的商机。经济危机后的时期, 便成为了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关键时期。

樊纲分析认为, “后金融危机时代, 世界市场比危机之前变得更加拥挤。主要发达国家在这次危机后提高储蓄, 减少消费。”在中国入世后, 经济飞速发展的几年中, 劳动力更加熟练, 意味着劳动力价格也随之上升。同时, 金砖四国的其他国家, 也可以出产在价格上有竞争力的产品。“中国制造”正在失去它原有的吸引力。因此, 继续依赖低成本资源和要素的高强度投入支撑中国经济增长, 路子将越走越窄。中国企业将以此次危机为转折点, 逐步走向国际化。中国经济调整和转型的基本方法就是将经济从结构上进行修正, 将核心竞争力从低价转移到创造更高的产品附加值上。这种情况下, 低价中国将消失, 取而代之的将是“低价巴西”、“低价俄罗斯”、“低价印度”, 最终目的便是完成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华丽变身。

在这场经济危机中, 与服装行业相关的经济与技术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 进入到后金融危机时期, 各国政府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导致国家间贸易摩擦频率不断增加, 程度不断升级;人民币汇率的变动所涉及的国际性资产运营安全等因素依然对服装行业的进出口带来很多不利的影响。消费行为愈加谨慎, 消费预期伴随收缩。另一方面, 互联网技术普及, 新媒体影响日深。传媒技术的发达给品牌营销提供了更丰富的手段。传播环境乃至消费模式的演变, 督促品牌营销采取更有效的信息传播方式, 传递更有说服力的信息符号。

2 国市场的营销环境

中国市场的发展可以简要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 97年以前是短缺经济时代, 中国市场最主要的是产品经济, 企业的营销重点主要是在产品的生产。第二阶段是从1997到2 0 0 6年, 其中9 7年是一个转折点, 整个中国市场从短缺型经济转到过剩型经济, 企业营销的重点成为了终端渠道, 也就是说企业最重要的事情是思考怎么把产品卖出去。第三阶段是20 0 6年后, 伴随着产品同质化日益严重, 渠道的逐渐成熟, “品牌”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短短十多年, 中国市场便经历了企业营销重点由产品生产到终端渠道, 再到品牌价值的两次质的飞跃。同时, 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推动了其他特点的形成。

如今, 中国市场凭借其庞大的人口数, 强大的购买力和巨大的消费潜力, 已经成为全球极具吸引力的新兴市场之一。已经有学者用“共时性”来描述中国市场目前的状况。全球化冲击的浪潮下, 中国市场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 一些旧的东西刚刚起步, 全球最先进的一些东西就已经进来了, 后发的市场将时间浓缩, 旧的和先进的事物都在其中找到位置。在这里先进的程度能够让你吃惊, 但陈旧的方面也会让人觉得很不可思议。这一切都可以用“共时性”来解释, 这是一个处于共时性状态下的市场, 共时性竞争是其最大的特征。一方面, 中国市场有一个线索在发展, 逐步往前推动, 顺着时间的发展, 纵向前进;另一方面, 在每个阶段, 都有很多复杂的因素同时作用, 将这条时间的线索模糊化。即, 有时间性的同时, 这种时间性又被压缩了, 这一特点被称为“共时性” (见图1) 。共时性”状态的形成是中国这一拥有庞大的人口和复杂的地域差异的新兴市场飞速发展的必然结果。

3 整合营销传播的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中国学者吴友富 (2006) 总结研究认为, 相较于传统的4P营销理论 (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以企业为导向, 以市场为导向, 整合营销传播所内涵的4C (Consumer, Cost, Convenience, Communication) 是一种以消费者为导向的新型营销方式 (见表1) 。

1997年, 美国生产力和质量中心发起第一次系统实例研究以测试IMC的实践效果, 并确定了IMC发展的四个阶段, 包括: (1) 营销传播战术协调; (2) 重新定义营销传播的范围, 整合企业内外所有信息; (3) 信息技术的应用; (4) 财务和战略整合。不久之后, 随着互联网、手机等许多新兴的媒体对消费者生活影响日益加深, 媒体环境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于是, 2004年美国营销领域权威教授舒尔兹新出了《整合营销传播:创造企业价值的五大关键步骤》该书介绍了整合营销传播的五步执行过程: (1) 识别客户与潜在客户; (2) 评估客户与潜在客户价值; (3) 创建并传递信息与激励; (4) 评估客户投资回报率; (5) 预算、分配与评估, 强调企业要“做品牌”, 采用“一对一”的传播模式。

若将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应用于现实的中国营销市场, 朱光好 (2003) 、丁家永 (2004) 、吴友富 (2006) 等多位中国学者认为, 企业通过整合营销传播观念, 能够更好地保持品牌策略沟通上的一致性, 加强企业与顾客以及其它关系利益人之间的积极对话, 以增进顾客对品牌的信赖与忠诚度。结合唐·舒尔茨在《全球整合营销传播》一书中所阐述的“品牌是整合市场营销的钥匙。品牌使消费者愿望、需求的中心、或者说轴心。” (见表2) 思想, 可以更好的理解中国学者认为应用整合营销传播与增进顾客忠诚度的关系。

4 整合营销传播之于中国服装品牌国际化

对于中国市场来说, “整合营销之父”舒尔茨认为中国公司面临的市场挑战, 是在同跨国公司争夺国内市场, 以及将来进入海外竞争, 培养起足够的市场推广经验。中国企业目前有三种选择:一是通过大量投资照搬跨国公司的市场推广策略, 由于投资大, 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赶上, 而且成不了领头羊;二是借鸡生蛋, 并购跨国公司, 借别人的品牌打开市场, 这种做法的问题是公司间文化差异, 可能会产生摩擦;三是通过创新发明, 采用新的市场策略来超越跨国公司。相较于利弊已经明了的第一种和第二种选择, 第三种选择无疑是中国企业在同跨国公司竞争时的突破口。而所谓“新的市场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不失为一个必要的选择。

首先, 发展中国家没有固定现成的系统和方法存在, 更易于实施和发展整合营销传播计划, 它比企图改变现成的系统更容易。其次, 东方文化的整体观较之西方文化, 在整合方面更加适合, “整合”在文化和管理方式上也更加自然。最后, 中国市场由于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 “共时性”状态下的市场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对于IMC实践有太多的空间可以施展拳脚。所以, 中国在发展整合营销传播系统方面比其他发达国家有更多的优越性, 而且整合营销传播也是中国企业当前营销的绝佳工具。

后危机时代下的中国服装品牌拥有“跨越式”的发展机遇可超越西方品牌, 但是这种成功超越的关键在于服装企业的营销能力。一方面, 当中国服装企业品牌为扩大市场版图, 决心进入稳定的国际市场前, 要意识到, 决定能否成功进入稳定的国际市场的关键在于能否掌握最复杂的营销传播技能。因为中国市场上, 媒体环境碎片化的特点以及传播垄断巨头的存在意味着如果整合难度越大, 那么在整合营销传播上有所修炼的企业就越有机会脱颖而出, 获得消费者青睐。所以, 中国市场就是一个进入国际市场前的足够复杂, 极具挑战性的学习、练习场。如果在中国市场上服装品牌传播能够吸引固定的消费群并增进顾客忠诚度, 那么中国服装品牌在国际市场上也极有可能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 中国服装品牌只有内部结构异常牢固, 才能保证具备充足后劲进军全球市场。而整合营销的贯彻实施, 便是为达到从内而外的高度统一团结的品牌形象。由此可见, 整合营销传播是中国服装品牌由内向外稳步国际化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5 结语

后危机时代的世界经济趋势是新兴市场成为世界经济主体。相对于西方, 中国正在面临“跨越式”的重大发展机遇并有机会可超越西方企业。在21世纪, 中国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那些传统模式, 更多的将是取决于企业营销传播技能。整合营销传播对于处在特殊市场环境中的中国服装企业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第一, “整合思想”促进传播效果最大化。传播是市场营销本身主要的竞争优势。运用整合营销传播我可以让服装企业学习协调和使用多种传播方式, 从而更加有效的实现企业的商业目标。第二, 实现“以消费者为目标导向”的观念。整合营销传播最核心的关注点就是消费者。因此, 服装企业在实践中必须对传播对象进行认真的分析。这意味着服装品牌要把所有的营销活动和传播活动的焦点都放在消费者身上, 以消费者为出发点。第三, 营销成本降低。对企业的营销传播活动进行优化组合, 企业的组织成员、业务活动和组织能力都会有所改善, 通过对资源合理分配以降低营销成本。

现如今“已经没有不是国际市场的市场了, 竞争完全超越了地域的限制。”无论在市场上买卖何物都必须进行传播沟通。同时, 品牌是传递内涵的最佳心理工具。对于中国服饰品牌来说, 在一个地域界限模糊的市场环境下灵活运用整合营销传播, 与实际结合、扬长避短, 这样无论市场状况何其复杂, 媒体环境如何交错, 也能够在竞争中赢得消费者的不变青睐。

参考文献

[1]Schultz, D.E.&Kitchen, P.J. (1997) .“Integratedmarketing communications in US advertising agencies”.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 39 (1) .

[2]Schultz, D.E.&Schultz, H. (2005) , IMC, The NextGeneration:Five Steps for Delivering Value andMeasuring Returns Using Marketing Communication.China Financial&Economic Publishing House underthe authorization by McGraw-Hill Education (Asia) Co.

[3]林升栋.整合营销传播:中国观点——解读唐.E.舒尔兹《2005年后的中国市场营销》[J].中国广告, 2006 (1) .

[4]陈刚, 王禹媚.新兴市场、共时性竞争与整合营销传播——整合营销传播在中国市场的发展状况研究[J].广告大观 (理论版) .2009 (1) .

[5]吴友富.面向21世纪的整合营销[J].上海管理科学.2006 (4) .

[6]丁家永.整合营销观念与锻造核心竞争力[J].商业研究, 2004 (18) .

[7]朱光好.整合营销传播在服装品牌管理中的应用[J].纺织导报, 2003 (5) .

[8]李莉.后金融危机时期服装品牌的营销之道[J].中国商贸, 2011 (31) .

[9]谢少安.关于我国服装出口亟待自主品牌国际化的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17) .

国际营销危机分析 篇2

——我国中小型企业国际营销的特点分析

摘要

中小型企业在保证我国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发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一直以来,中小型企业的状态并不稳定,死亡率高。因此本文综合探讨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分析,以及一些存在的问题,给出合适的应对策略,最后进行简要总结

[关键词]国际市场营销 我国中小型企业

一、我国对中小型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指劳动力、劳动手段或劳动对象在企业中集中程度较低,或者生产和交易数

量规模较小的企业。而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来看的话,中小型企业的所有人与管理者是合二为一的。在企业内部,中小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比较简单,一般没有复杂的层级结构。

二、我国中小型企业营销特点分析

1、以老板营销为主的关系营销模式

老板是企业的核心营销力量,关系着企业的主要营销渠道,造成企业不只

是自己的渠道建设和培育。不管市场,只看到销售大户;不注重对经销商的服务,而让经销商自然成长,自生自灭;促销组合策略运用不恰当,许多中小型企业不明白促销只是暂时性的营销活动,过于频繁的促销活动和不恰当的降价促销方式,使消费者对上次的购买行为产生后悔心里。

2、不重视研究消费者的需求心理和行为的发展趋势,一味的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产品上,没有树立产品的整体概念,产品缺乏创

新。

3、低价竞销

这样不仅导致了无序的竞争,而且扰乱了市场秩序。市场的购买力就那么大,大的降价幅度只能造成购买力的提前实现,同时造成众多企业在保本或亏本的边缘上经营,长期这样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

4、以低技术水平和外延扩张为特征达到快速发展,但是生产技术和装备水平都比较落后。

5、技术创新存在的障碍与问题比较多

我国中小型企业数量持续增加单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市场竞争能力不强,生命力较弱。

三、我国中小企业的优缺点

1、优点

(1)在企业刚开始时通过自己的关系网络可以实现快速地进入市场

(2)便于老板自己对核心客户的掌控。

2、缺点

(1)无法快速地积累客户,难以有效扩大市场占有率。由于只是传统的营销模式,就会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这中零星销售漏掉了很多潜在客户,这样就不会形成一个广阔的营销面,导致无法迅速增加客户群体,也就不能快速积累客户,实现更高的市场份额。

(2)无法发挥团队力量,难以获得人才集聚效应。一个人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的,而团队的能力可以无限提高,通过扬长避短、共同学习的方式实现更高的效率

(3)无法有效地管理营销人员,给企业发展埋下隐患。企业往往会出现着一个营销人员离职后把客户带走的现象,结果是企业老板缺乏对营销人员的信任

和培养,久而久而久老板事必躬亲,员工不愿承担责任,也不远付出努力,结果员工能力没有提高,老板的精力跟不上需要,大大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结论

在当今国际经济趋向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是企业扩大自身规模的最明智的选择。而企业要“走出去”的最大要求就是,要进行国际市场营销。一个成功走向世界的企业,必然有一个完美的国际市场营销体系,而掌握进行国际市场营销的手段,是每一个企业必须做到的。企业只有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才能扩大企业自身的规模,降低企业自身的生产成本,获得高额利润,在世界的竞争中取得优势的地位。而对国际市场营销进行学习,是我们未来致力于营销的大学生所必须要学习的。

积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可以在本国经济不景气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寻求有利的市场机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开国内市场饱和与竞争果度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同时,对于跨国公司来说,开展多国的市场营销,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有利的市场机会,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积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使企业投身到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去,可以磨练企业的生产发展能力,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加速企业成长壮大。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众多的企业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既有挑战又有机会,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参与国际竞争,可以在强手如林的激烈竞争中锻炼企业,在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同时从根本上转变我国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思路,锻造出适应国际竞争环境的新型现代企业。

世界各国经济、技术发展不平衡,特别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本国经济所需要的一切资源,更不可能拥有发展需要的所有先进技术。要加速发展本国经济,就需要积极开展国际市场营销,将国内产品打入国际市场,顺利实现产品的价值并获得更多赢利,通过出口创汇,引进先进、科学的技术和设备,加速本国的经济发展。

所以,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增强市场营销力度,要增强市场营销力度必须改变小商人观念,制定科学系统的市场营销方案,规范并完善企业的营销管理

系统,积极培养企业的营销团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市场,实现迅速发展壮大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美]菲利普•科特勒,楼尊译市场营销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学出版社

[2]袁晓丽.雷银生.国际市场营销学.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食品企业危机营销分析 篇3

关键词:食品企业 危机 营销

本研究受到上海海洋大学人文社科项目和上海市教委“产学研践习”项目(B-5405-12-0023)资助。

食品企业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食品安全等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已成为危机事件的主要发生领域,不但对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相关的食品企业也受事件拖累,打击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食品行业来说,各企业建立危机管理系统,采取有效的危机营销手段,已成当务之急。

▲▲一、危机营销的概念

从字面看来,危机营销似乎是运用营销手段对危机的处理过程,解决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损失,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危机营销包含了更为广泛的涵义。可以说:危机营销的作用在于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进行预防和解决,甚至力争将危机转化为机会。从营销的角度看,“危机营销”需要达到的目的,除了要化解危机、消除负面影响外,还要借势传播自己,利用高媒体注意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它对企业的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更好的实现“从顾客出发,从市场出发”的现代营销理念。

▲▲二、食品企业危机事件的原因与危害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同时食品企业的危机事件在各行业的危机事件中处于高发状态,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屡屡出现食品安全引发的危机事件,不但引起消费者极大不安,且已经严重影响到食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影响到公众的正常生活。民以食为天,社会各阶层中的人无论年龄、地位、收入每天都离不开吃,离不开食品,因而食品企业一旦发生问题必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食品企业发生的危机事件主要和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纵观世界各国,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是一国的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难题。食品安全问题不但危及人类的健康,也影响了顾客对食品企业的满意度,甚至影响了人们对食品企业的信心,阻碍食品工业的发展。在已经发生的食品企业危机事件中,大都由于处理不及时或在处理危机时采取了不当的措施,导致企业没有在短时间内重新获得消费者认可,而最后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而南京冠生园的破产和三鹿企业的倒闭,更加印证了食品危机事件的危害性。

在现实情况中,无论何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等,其中,食品安全危机对食品经营企业来讲只是众多危机中的一种。根据当前的种种危机可以发现,企业遭遇危机将引发以下后果: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企业形象或品牌受损;公司资产受到影响;遭到法律诉讼甚至破产等。而危机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可能呈现出非线性特点,危害性较难估计。

我国食品企业发生的很多安全问题和危机事件有企业自身的原因,也有深层次社会和经济原因。首先,我国很多中小食品企业延续了历史上的小作坊模式和手工操作习惯。食品产品通过小规模的人工生产加工供应市场,不符合现代食品工业的要求;其次,食品产业链中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生产设备现代化水平不够、食品从业人员的专门技术和知识有限,使得整个食品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第三、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和人员还存在诚信意识不足、管理不严格、管理制度和检测条件及标准缺乏、安全意识较差等问题,加上环境污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了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等危机隐患。

▲▲三、食品企业的危机营销策略

商场如战场,食品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潜伏着各种可能的危机事件,企业在面对危机时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预防为主。从危机管理的构成要素来看,要求企业首先必须有危机意识,企业管理者必须借助危机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危机,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危机产生原因及影响程度。危机意识是保证有效应对危机的前提,直接关系到危机营销的成败。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企业如果只是一味追求速度和扩张,缺乏危机意识,就有可能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和风险。事实上,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公司不管大小都应有一套比较系统而完善的危机预警和防范机制,而且以公司领导人为主导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具有危機意识和应对技巧,不但可以防患于未然、将可能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还能够在发生危机时从容面对。

第二,诚信坦诚。一些企业在危机事件发生后,想方设法加以掩盖或回避,结果事与愿违,造成不可控制的局面。特别是在信息时代,发生危机事件的企业处于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之下,企业信息被迅速传播,根本无法隐瞒真相。因此,相关企业不但在发生危机之前要保持诚信的态度进行生产经营,在发生危机之后更需要真诚坦率的面对问题,向公众发布真实信息,以获得公众的谅解。

第三,快速反应。一旦危机发生,首要的任务是正视事件,并立刻对事件做出反应,包括查出危机的产生原因,迅速向有关人员和社会各方作出解释,对危机进行控制,防止其进一步恶化,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事实上,在危机事件中,企业的营销活动需要在考虑市场和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关注和质疑基础上进行设计和调整。在产品方面,如果危机事件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上,企业需要立刻对问题产品进行回收、撤柜,同时对库存和正在生产的产品进行重新检测,对有设计缺陷的产品进行再设计、甚至重新研发。危机期间,消费者的心态发生变化,对产品的需求有所改变,对产品相关指标的关注也发生转移或放大,企业需时刻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变换,提供消费者需要的商品。与此同时,企业在产品定价方面不应做盲目的调整,特别是不可随意降价销售,防止引起顾客的质疑。由于食品企业往往需要广泛的分销渠道,企业不仅需要调查渠道成员在危机中的表现和影响,确定危机是否和渠道成员有关,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渠道管理,保证分销渠道的正常功能。此外,促销活动本身就包括了广告、宣传等传递企业信息的活动,在危机事件中,食品企业更需要各种促销活动告知企业及产品的实际情况,公开危机事件的原因和处理办法,加强顾客对企业的认知和信任。

食品企业危机营销分析 篇4

食品企业因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 而食品安全等事件在近年来层出不穷, 已成为危机事件的主要发生领域, 不但对广大消费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关的食品企业也受事件拖累, 打击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对食品行业来说, 各企业建立危机管理系统, 采取有效的危机营销手段, 已成当务之急。

一、危机营销的概念

从字面看来, 危机营销似乎是运用营销手段对危机的处理过程, 解决危机带来的不良影响和损失, 但从危机管理的角度看, 危机营销包含了更为广泛的涵义。可以说:危机营销的作用在于对可能发生或已经发生的危机进行预防和解决, 甚至力争将危机转化为机会。从营销的角度看, “危机营销”需要达到的目的, 除了要化解危机、消除负面影响外, 还要借势传播自己, 利用高媒体注意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它对企业的营销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能够更好的实现“从顾客出发, 从市场出发”的现代营销理念。

二、食品企业危机事件的原因与危害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 同时食品企业的危机事件在各行业的危机事件中处于高发状态, 特别是近年来, 国内屡屡出现食品安全引发的危机事件, 不但引起消费者极大不安, 且已经严重影响到食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 影响到公众的正常生活。民以食为天, 社会各阶层中的人无论年龄、地位、收入每天都离不开吃, 离不开食品, 因而食品企业一旦发生问题必定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 食品企业发生的危机事件主要和食品安全问题相关。纵观世界各国, 食品安全事件往往是一国的食品工业发展过程中经常遇见的难题。食品安全问题不但危及人类的健康, 也影响了顾客对食品企业的满意度, 甚至影响了人们对食品企业的信心, 阻碍食品工业的发展。在已经发生的食品企业危机事件中, 大都由于处理不及时或在处理危机时采取了不当的措施, 导致企业没有在短时间内重新获得消费者认可, 而最后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而南京冠生园的破产和三鹿企业的倒闭, 更加印证了食品危机事件的危害性。

在现实情况中, 无论何种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都有可能面临各种各样的危机, 如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恐怖事件等, 其中, 食品安全危机对食品经营企业来讲只是众多危机中的一种。根据当前的种种危机可以发现, 企业遭遇危机将引发以下后果: 无法进行正常的经营活动;企业形象或品牌受损;公司资产受到影响;遭到法律诉讼甚至破产等。而危机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 可能呈现出非线性特点, 危害性较难估计。

我国食品企业发生的很多安全问题和危机事件有企业自身的原因, 也有深层次社会和经济原因。首先, 我国很多中小食品企业延续了历史上的小作坊模式和手工操作习惯。食品产品通过小规模的人工生产加工供应市场, 不符合现代食品工业的要求;其次, 食品产业链中存在基础设施不足、生产设备现代化水平不够、食品从业人员的专门技术和知识有限, 使得整个食品工业的生产力水平总体不高;第三、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和人人员员还还存存在在诚诚信信意意识识不不足足、、管管理理不不严严格格、、管管理理制制度和检测条件及及标标准准缺缺乏乏、、安安全全意意识识较较差差等等问问题题, , 加加上上环环境境污污染染等因素的影响, 造造成成了了屡屡屡屡出出现现的的食食品品安安全全问问题题等等危危机机隐隐患患。。

三、食品企业的危机营销策略

商场如战场, 食品企业的生存发展过程中潜伏着各种可能的危机事件, 企业在面对危机时首先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 预防为主。从危机管理的构成要素来看, 要求企业首先必须有危机意识, 企业管理者必须借助危机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的危机, 并迅速而准确地判断危机产生原因及影响程度。危机意识是保证有效应对危机的前提, 直接关系到危机营销的成败。在一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中, 企业如果只是一味追求速度和扩张, 缺乏危机意识, 就有可能忽视了潜在的危机和风险。事实上,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公司不管大小都应有一套比较系统而完善的危机预警和防范机制, 而且以公司领导人为主导的所有员工都应该具有危机意识和应对技巧, 不但可以防患于未然、将可能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 还能够在发生危机时从容面对。

第二, 诚信坦诚。一些企业在危机事件发生后, 想方设法加以掩盖或回避, 结果事与愿违, 造成不可控制的局面。特别是在信息时代, 发生危机事件的企业处于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之下, 企业信息被迅速传播, 根本无法隐瞒真相。因此, 相关企业不但在发生危机之前要保持诚信的态度进行生产经营, 在发生危机之后更需要真诚坦率的面对问题, 向公众发布真实信息, 以获得公众的谅解。

第三, 快速反应。一旦危机发生, 首要的任务是正视事件, 并立刻对事件做出反应, 包括查出危机的产生原因, 迅速向有关人员和社会各方作出解释, 对危机进行控制, 防止其进一步恶化, 尽量减少企业的损失。

国际营销案例分析 篇5

2010年1月包括中国和东盟十国的拥有19亿人口的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燕京啤酒借机推出大西南战略:“巩固广西,扩大琼粤,开发云贵,配合友邻维护湖南,逐步进入东盟”,百万吨啤酒产量目标呼之欲出。为开拓东盟啤酒市场,中国啤酒行业巨头纷纷转战中国—东盟前沿广西,海尔集团公司、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计划未来5年内在南宁市投资近120亿元建设“青啤—海尔(东盟)运作管理中心”项目。此项目将打造成为海尔集团公司和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广西、面向东盟及中国西南地区的资本运营管理中心、生产管理中心、营销管理中心、品牌推广中心、商贸物流基地、综合性研发培训基地。另外,总投资5.25亿元的广西珠江啤酒项目也落户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可以预见,未来几年,中国啤酒行业的竞争将从国内转至东盟市场。青岛啤酒是我国著名的啤酒品牌。近年来,青岛啤酒公司通过兼并中小啤酒厂,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年啤酒生产能力已达到几百万吨。燕京啤酒(桂林漓泉)股份有限公司是边境城市桂林的一大啤酒生产厂家,其产出的啤酒以纯生、冰豹、冰啤系列为塔顶,大众类8度、10度等普通啤酒为塔身,专供农村市场产品为塔底的金字塔型产品结构,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在广西区内占有很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也成为广西出口到东盟国家的主要产品,尤其是越南。青岛啤酒公司需要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经过研究,公司拟将东盟某一地区某一著名城市作为其首选目标市场。为此,青岛啤酒公司对这一城市的啤酒消费市场进行了实地调研,得到了以下调研数据:

(1)该城市主要消费场合啤酒的消费情况

消费场所

普通瓶装

高档瓶装

听装

家庭用餐

94%

1%

5%

普通饭店

90%

2%

8%

高档酒店

0

85%

15%

歌厅茶座

0

10%

90%(2)该城市消费者对产品价格的认同

低档价格

中档价格

高档价格

普通瓶装

94%

6%

0

高档瓶装

6%

45%

49%

听装

71%

29%

0(3)该城市消费者对啤酒口味的偏好

醇厚型

85%

低酒精度

70%

清爽型

64%

保健型

15%

果味型

10%(4)该城市消费者认知啤酒品牌的方式

广

70%

亲朋好友议论

45%

新闻报导

29%

商场批发部的供销活动

25%

从报刊获得信息

20%(5)该城市各种啤酒竞争要素

要素

普通瓶装

高档瓶装

听装

口感好

24.3%

26.2%

25.4%

价格合适

20.1%

5.8%

15.6%

工艺技术先进

2.0%

8.4%

6.6%

包装精美

2.5%

12.1%

10.2%

知名度高

14.2%

13.1%

12.5%

购买方便

10.7%

10.1%

10.1%

广告印象

11.5%

10.4%

12.1% 请回答下列三个问题:

1.写出五个影响大众啤酒购买行为的主要因素。2.选用两个依据对啤酒市场进行简单细分。

国际营销危机分析 篇6

一、解释国际金融危机的主要观点评论

(一)主流观点可以分为两种类型

1孤立性解释。此类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危机由某些相对孤立现象和事件引起,比如,美国低利率政策与房地产泡沫、次级债券、评级制度、会计准则、金融监管、金融高管的贪婪等观点。

2联系性解释。此类观点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是国际经济形势演变的必然结果,比如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全球经济失衡等观点。

以上观点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对认识金融危机发挥不可或缺作用,但要找出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却力不从心。

(二)当前主流观点不能揭示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1美国宏观货币政策并非主观性失误。也就是说,美国IT泡沫破灭后采取的低利率的政策并没有根本性错误。因为,现代货币政策的核心是稳定物价,现代国家的货币政策通过盯住物价和就业来调控经济,这也是现代货币经济学研究的最重要结果。美国的物价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保持了较低水平,失业率情况稳定。基于上述宏观经济现实和最先进经济研究结果的货币政策的推出,出现问题,不是某个机构和某个美联储主席的失误,而是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运行已经发生重大改变,以前的理论框架和政策框架已经难以适应全球化条件下现实经济的发展。

2金融监管不足与过度监管都会妨碍经济发展。美国和法德等国在国际监管方面的差异源于英美国家和欧陆国家深刻的思想传统差异。欧洲的所谓加强监管的政策根源于欧洲大陆相信精英主义、相信唯理理性的思想基础。英美自由主义的思想根深蒂固,它根源于这些国家深层文化中对政府的不信任,对民众力量的认同,它的思想基础是经验理性。两种思想基础的差异从欧洲大陆成文法和英美普通法的法系区别可以看见端倪。以后者为基础的经济思想相信市场、坚持自由市场观念;以前者为基础的经济思想相信制度构建的作用,看重实施监管手段。两种思想源流都是对世界的某种程度的认知,到底孰是孰非、孰优孰劣并没有明确的答案。一次金融危机不能说明哪种思想流派的胜利与失败,金融监管不严导致金融危机的判断并不全面。

3全球经济失衡不是危机的充分条件。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看到了巨额储蓄和巨额消费的差异,没有考虑经济全球化体系中,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成功。而否定了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有效性,也就否定了近年来全球化的积极成果。全球经济失衡的观点认为存在过度消费和过度储蓄,该观点忽视国际贸易体系所处的实体经济的发展,根源于真实的供给和需求。发展中国家积累财富进行再投资以实现经济上的赶超;发达国家发展平稳用消费来兑现全球化的红利。如果发展中国家以相对较低的收入大举消费、不进行积累,则难以在全球化阶段实现经济阶段的跨越。现代世界,确实存在消费与储蓄的不平衡,但是它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国家参与全球贸易体系的结果,发展中国家储蓄与发达国家消费的失衡不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4国际会计准则、评级制度和衍生工具只是起了推波助澜作用。会计准则是更加现代化的会计准则,公允价值计量也有可取之处,不能因危机而否定其价值,评级公司如果严格按照现代经济规则行事,则不应苛责。至于金融衍生交易的问题,全世界最好的数学家、金融工程专家和最好大学的经济学、金融学的博士,在从事相关的工作。衍生品交易的问题并不是单纯的产品或者套利模式的失败。金融杠杆的高低是一个技术性的问题。

5评点:我们认为,国际金融危机是旧国际金融货币制度框架难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危机是成长的代价。全球化在近代出现阶段性加速的特征,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科技革命和冷战格局的打破,使全球化出现全力加速,国际商品贸易在WTO框架下快速发展,旧的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全球化条件。尤其是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发展已经落后于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进展。全球化快速发展与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滞后构成结构性矛盾,导致小的金融危机的频繁发生和本次重大国际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危机是人们认识全球化,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形势变化所付出的代价。

全球化带来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全面和快速流动的背景下,国际商品贸易体系拥有几百年的实践积累、深厚的研究理论的支撑和运转有效的国际贸易磋商体系,而旧的货币金融体系在实践和理论方面全面落后,已经成为一个破旧的河堤,虽经不断修补已成悬河或堰塞湖,加之监管、评级等方面的漏洞,由次贷危机引发而终于导致溃坝效应——国际金融危机的广泛全面爆发。

事实证明,一个均衡的经济全球化体系是一个国际商品贸易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同时有效运转和均衡发展的体系,一方的问题必然导致全面的冲击。

二、国际商品贸易体系运转有效

我们认为,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运转与全球化的进程相得益彰,国际商品贸易体系有效运转形成世界经济低通胀、低失业的稳健型快速增长。就像水流在完整顺畅的河道流动,并不断加深水槽的良性运转模式,不妨称之为“水渠效应”。

(一)国际商品贸易带动产生全球分工体系

历史上,经济的全球化大体可以分为这三个阶段,一是要素流通本国化,商品贸易国际化阶段,大概以20世纪中叶之前为主,因交通手段发展所限,尚没出现能源原料等的大规模国际流动:二是要素流通国际化,生产商品满足同类型国家需求阶段,体现为产业内贸易和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以及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贸易,大概以20世纪80年代之前为主;三是要素流通全球化和商品流通全球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参与到全球分工体系当中,一直持续到现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交通手段、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向前发展。

全球化以比较优势、要素优势为分工原则,以信息科技为技术手段,以资本全球流动为推动力,实现全球的资源配置与全球的生产分工体系。目前来看,这种分工体系的运转是有效的。它得以在全球配置资源,中国印度的人力资源、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原燃料供应、美欧的资本与技术、美国的消费市场,形成庞大有效的循环体系。2000-2007年,世界商品出口平均年增长率达到5.5%,而同期的世界商品生产的增长率是3%,同期的世界GDP平

均增长率是3%。2005-2007年世界商品出口的增长率分别达到,6.5%、8.5%、6.0%。

(二)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有效运转带来世界整体福利的增进

1过去八年来的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和低失业的特征。全球增长——2001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这八年间世界经济的平均增长率接近3%;2003-2007年这五年的世界平均经济增长超过3.5%。低通胀——2001-2007年的全球经济的平均通胀水平维持在4%以下。世界重要经济体的通货膨胀率都较低:德国,的平均通胀率1.72%,美国的平均通胀率2.69%,英国的平均通胀率1.69%,中国的平均通胀率1.86%,只有俄国的通胀率因为体制性因素达到14%。低失业率水平——世界主要经济体的失业率保持在较低水平,日本为4.67%,美国为5.19%,德国达到8.76%(因为保障制度问题,已属较低)。

2国家间收入差距缩小,大量人口脱贫。经济全球化对收入分配的影响体现在国家之间和异国内部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对于国家内部的收入分配产生的影响存在争议,但是参与全球化的国家之间的收入差距是缩小了的,大量的新兴市场国家通过参与全球化生产,迅速积累经济实力,国内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大量的人口通过垒球生产体系,也获得从农业人口向工业人口转化的机会,提高了农业的劳动生产率水平,提高了工业化的比率,增加了国民收入。即使在国家之内,收入差距的大小不足以说明全球化的贡献,因为人们的绝对收入水平因为经济全球化而得到提升。因此,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的总体福利。全球化参与程度低的是非洲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持续落后。

3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相对成功得益于实践与理论的深厚积累。国际商品贸易体系的相对有效运转得益于数百年的现代国际贸易的实践和国际贸易理论的深厚积累和不断发展,经济学的鼻祖们像亚当斯密和李嘉图们对国际贸易已经做出全面阐述,之后的学者像赫柯歇尔、俄林,最近的克鲁格曼等因为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的成果已经获取诺贝尔经济学奖。

三、国际金融货币体系滞后于全球化的整体进程

国际金融的流动性因为受到制度性障碍和客观现实的约束,会在某些领域堆积泡沫形成悬河又类似孤岛,威胁实体经济的安全,不妨称之为孤岛效应。

(一)成因

1虚拟经济本身的滞后性。人类的贸易,从物物交易开始,后来有了货币中介;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诞生是有先后顺序。国际金融市场和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贸易的产物,人类对二者之间的认识也是有时间先后和程度上的差异。二战之后,1972年布雷斯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前,各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国际货币体系的研究重点在于,国际收支平衡。1973年开始实施浮动汇率机制之后,人们开始关注汇率的形成机制。现代国际金融体系和现代国际货币体系尚处于发展中,认识与研究也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人们对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粗浅认识导致国际金融货币制度的粗糙与不健全,最终国际金融货币体系难以适应由技术突破和制度变革带来的全球化的迅猛发展。

2制度安排的不完备。第一,各国金融货币制度的不同一性。各国存在不同的汇率制度(管理浮动、自由浮动,订住浮动、单一浮动、联合浮动)、不同的资本项目开放、不同的货币政策工具和不同的财政健康状况。导致国际金融与货币政策协调的巨大难度;第二,浮动汇率制的问题。汇率作为一种国际比价,它的波动太大涉及全球范围和跨国界的资源调整,给实体经济带来的成本太高。政府对汇率的干预一方面是稳定汇率市场,调整过度波动,另一方面也可能通过干预外汇市场获取贸易利益。第三,国际货币政策协调机构的问题,国际贸易体系的运转良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系的成功。而国际金融货币领域缺乏这样的多边组织。IMF作为全球货币政策协调机构,其资金来源于成员的认缴份额,在金融稳定已经成为全球公共物品的情况下,IMF却采取了类似股份公司的组织结构和决策机制。第四,国际储备货币体系的问题。美元是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存在特里芬难题,储备货币为主权货币,在提供流动性和保持货币价值方面存在不同一性。欧元的问题是,作为超主权货币,在没有统一的财政政策情况下,欧元难以发挥关键作用。第五,国际金融监管的缺失。金融领域通常被看作私人部门,然而金融部门的影响却是全世界的,理念上的差异导致监管的缺失。

3世界经济的不平等。全球化对缩小国家之间收入差距有贡献,但是发达国家、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广泛的社会发展差距,经济实力极其不对等,资金实力的不对等、人才经验的不对等、科技实力的不对等、信息手段的不对等。同贸易体系可以充分利用禀赋差异来促进福利增进的逻辑不同,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的运转需要更平等的世界,包括人才、经验、制度、财富之间的更大平等,而不平等会形成国际间流动性的流转不畅,好比水流在高低不平的河床,很容易导致国际流动性的淤积、溢出或不足。从这个角度讲,现代国际经济的深层次问题是国家间收入不平等,这只能依靠全球化的发展来解决。

4其他技术层面的因素也会导致国际金融市场风险的累积。如,国际投资组合中的“家乡偏好”问题。很多研究表明,“家乡偏好”会导致资产配置组合中,本国的资产会占据更高的比例,从而导致国内金融泡沫。非贸易品的问题,非贸易品的存在会使国内的利率政策与国际汇率变动产生复杂的关系,等等。

(二)滞后性的表现

国际金融货币制度体系的不完备极易形成国际流动性的悬河、堰塞湖,国际流动性很容易在某个领域,形成淤积,堆积泡沫。因为国际资金的流动缺乏有效的渠道和监管。

1国际金融危机频频爆发。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人们还记忆犹新。之前的危机也频频,1987年美国发生黑色星期一事件,股票市场罕见暴跌,跌幅超过22%;1989年的美国储贷危机;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2资产价格虚高。国内的资本资产价格虚涨。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从2000年以后,出现全面快速上涨。到2005年初的四年累计涨幅已经高达50%以上,此前50多年,美国的平均房价涨幅却仅为6%左右。2007年以来,国际石油和其他大宗物品出现价格泡沫。泡沫的破灭带来了溃坝效应,严重冲击世界实体经济,最严重的这次引发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二战以来的发达国家最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3大宗物品的暴涨暴跌。国际原油的价格从2007年初开始,由55美金左右一直涨到2008年

7月份的150美金左右,涨幅高达254%。继而又从最高峰直线跳水,到2009年初已经跌到40美金以下。国际市场的大宗物品的价格同样经历暴涨暴跌的经历,大批的套保资金损失惨重。

(三)为什么本次危机从美国爆发

美国的GDP占世界的20%左右,国际贸易总量稳居世界之首,强大的经济、科技、军事能力都具有全球影响力。2007年,美国的进口量达到2020.4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出口量1162亿美元居世界第三位。

美国主导了全球化的进程,互联网科技,大规模的制造业、服务业外包。自由贸易、比较成本的经济理念。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美国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大股东。也就说,美国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地位,参与程度最深,受全球化影响的程度最深,全球化的制度与进程产生结构性矛盾时,受影响最大的是美国。金融海啸的策源地是主导全球化的美国,正说明了国际金融危机是全球化发展的危机,是全球化成长过程的危机。

四、对策

(一)发展全球化、加强全球化研究

1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全球化来解凑。国际危机要通过遏制全球化发展来解决,是本末倒置。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就是这样一种开历史倒车的举动。目前的交通通讯条件、信息科技水平已不可能使人们回到闭关锁国的小国寡民时代。贸易保护主义以短暂的国内利益,损害本国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国际社会的福利而得不偿失。因此,反对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当前和今后促进世界经济体系良性运转的必要条件。当然,全球化也有负面影响,危机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的加快也是全球化的作用,因此更需强调发展健康的全球化。

2加强对全球化及其影响的全面研究。全球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全球化对各国经济与政策制定产生深刻变化。随着全球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向前发展,以前的理论基础已经发生动摇。研究的进展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现代经济学研究还停留在国内经济和开放经济的研究阶段,而没有一个全球生产的研究视角。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已经对经济学研究中的技术、偏好、政府政策规则和各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产生深刻影响,而这些设定在理论研究中已经数十年没有变化。一个最方便可行也是最必要的开始是,研究全球化给消费者、企业和政府的预算约束带来的变化。

(二)加强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建设

1正确认识金融活动的公共性。金融部门是私人部门,但是各国对金融系统的大规模注资表明,金融活动具有强大的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的鲜明特征,往往会导致市场失灵。因而金融稳定是政府需要提供的公共物品,全球金融稳定,是需要世界各国通力合作,共同应对的挑战,就像气候一样的全球公共物品,需要世界各国合力提供。

2完善国际金融监管体系。对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对冲基金、衍生工具实行全面地监管,对国际大宗物品的价格波动予以重要关注。但是不要夸大监管的威力、低估市场的修正作用。

3促进国际储备体系的多元化。根据贸易规模,来确定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包括美元、欧元、日元、人民币等贸易大国和其他世界重要经济体的货币。甚至可以先期研究探讨成立超主权储备货币的可能性。

4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政策磋商机制。国际贸易和WTO的经验表明,一个稳定的协商机制在主导世界经济秩序方面会发挥突出作用。G20峰会临时扮演了国际货币金融政策的协商会议。但是国际金融货币领域依然缺乏一个稳定的政策措施机制、机构和固定场所。

5加强双边、地区多边、国际多边的货币政策协调。首先,要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根据经济实力和贸易份额提升发展中国家决策权,甚至借鉴联合国其他经济组织的经验,使之能够更多发挥提供全球公共物品的作用。其次,加强双边的货币政策协调,最大贸易伙伴之间,相互影响较大的经济体之间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货币政策协调机制。再次,发挥地区金融货币政策协调机构的作用,可以在当前的区域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增设货币政策协调机购,如东盟、拉美经济联盟等重要区域性发展中国家机构。发挥各地区发展银行的作用。

(三)促进世界平衡发展

一个平衡的国内经济是中等收入居民占大多数的经济,同样一个平衡的世界经济是中等收入国家占大多数的世界。然而长期以来,世界格局是少数富国和大多数穷国并存的世界,以亚洲四小龙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经济成功,以及中、印、俄、巴等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使拥有庞大人口的国家正朝着中等收入国家的方向迈进,这是全球化带来的一个积极变化。

援助不发达国家。欧美发达国家在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交往时,往往患得患失,进退失据。常常在贸易与投资中附加政治条件,要求落后国家先要政治进步,后而发展经济。实际上各国发展的经验表明,并不是所谓西方式政治体制就会导致经济发展,西方式的援助会导致这些国家匆忙的改革不能适应当地的社会经济现实状况,经济得不到发展,政治更加腐败,社会冲突加剧,社会动荡进一步把经济拖入泥潭,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而亚洲新兴工业国家和中国式的经验会证明,首先从经济发展取得突破口,经济发展带动民智开化,促进政治进步,密切国际联系,社会结构趋于稳定,又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圈。因此讲,经济发展会促进政治文明的进步,二者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单纯附加政治条件的援助是基于发达国家的傲慢与偏见,漠视这种关系,一意孤行的结果。

(四)加快我国参与金融全球化体系建设的步伐

平衡的全球化是商品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双重全球化,我国的国际贸易规模已经跃居世界前三位,然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却只有4%,在国际金融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与我国的国际贸易与吸引外资规模不相匹配。中国是世界的重要成员,像金融稳定这样的全球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国的责任与权利都应该有与国际地位、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承担与接受。

国际金融危机动态演进路径分析 篇7

2007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市场一直动荡不安, 这事实上已成为金融史上的重要的国际金融危机事件, 其动态演进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美国的次贷型金融危机 (2008) ;“迪拜世界”的债务型金融危机 (2009) ;欧洲的债务型金融危机 (2010) 。

美国次贷危机是从2007年4月开始的, 经历了美国的房利美、房地美和“雷曼兄弟”破产、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AIG濒临破产 (被注资850亿美元拯救) 、全美最大的储蓄及贷款银行华盛顿互惠公司倒闭;冰岛等国家濒临破产;全球股市持续下跌等阶段, 到2010年已经演化为席卷美国, 从而影响全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

“迪拜世界”的债务型金融危机 (2009) 始于迪拜财政部于2009年11月25日突然宣布, 由政府持有的迪拜世界公司及旗下的房地产分支棕榈岛集团将推迟偿付数十亿美元的债务最少六个月, 以便进行债务重组。据《纽约时报》估算, “迪拜世界”的对外债务高达590亿美元, 占迪拜总债务的74%。“迪拜世界”暂缓还债, 被视为另一次雷曼事件, 会拖累刚刚迈上复苏轨道的全球经济。由于迪拜过去太过依赖外来资金, 国际金融机构参与程度极大, 因此这些机构未来可能要面对巨额亏损及坏账。

欧洲的债务型金融危机 (2010) 始于希腊的债务危机, 2009年12月8日全球三大评级公司下调希腊主权评级。2010年起欧洲其它国家也开始陷入危机, 希腊已非危机主角, 整个欧盟都受到债务危机困扰。有评论家更推测欧元区最终会解体。为避免加剧市场对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主权债务危机的担忧, 欧洲央行有可能暂缓执行退出经济刺激措施的计划。2010年2月以来, 欧元遭到大肆抛售, 欧洲股市暴跌, 整个欧元区正面临成立11年以来最严峻考验。

2008年10月14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英国首相布朗交流了对国际金融形势的看法。温家宝表示:“要认真总结这场危机的教训, 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积累与消费的关系, 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的关系”。2008年10月25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第七届亚欧首脑会议上再次讲到:“要处理好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关系。我们需要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 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因此, 虚拟经济必须与实体经济相协调, 绝不能因为虚拟经济出现问题而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2008年11月15日,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20国集团金融峰会期间多次谈到“虚拟经济”等问题。胡锦涛说, “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涉及范围之广、造成影响之深、冲击程度之大, 几十年来罕见。世界各国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但形势依然严峻。这场金融危机正在从局部向全局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 已经对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和现代分形经济理论对当前 (2007-2010) 国际金融危机事件的一个解释框架框架而言, 超金融化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没有解构清楚金融经济 (虚拟经济) 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相对于马克思主义金融学而言是一种退步。国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的成果很多, 研究分形经济理论的成果也很多, 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较少。本文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混沌经济学、行为金融学和演化金融学的理论成果, 也在一定程度上实证了2007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复杂性和感染性。因此, 本文暗示了以下学术空间, 如何在开放经济中, 理解和解释当代国际金融危机, 尤其如何内生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多重均衡的约束变量。

本文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综述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相关理论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关系及其理论成果;第三部分简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虚拟经济的理论;第四部份以分形经济理论分析当今以美国为主的资本主义国家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复杂关系, 说明了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制度的“初始状态”和“三周期”极为敏感, 同时给出了一定的经验证据;第五部分为启示与政策含义, 说明了在全球化进程中, 在开放经济系统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过程中, 中国的虚拟经济体制的系统性风险亦较高。

二、相关文献回顾与总结

2002年12月,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首次提出“要正确处理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虚拟经济”是指“由虚拟资本的产生、交易和流通所形成的经济系统, 虚拟资本主要指货币、股票、债券和金融衍生工具等”, 而实体经济是“以商品和服务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的运动过程所形成的经济系统”。

虚拟经济的核心是商品的价值形态, 以信用为核心, 实体经济的核心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形态, 以劳动为核心。马克思说:“以货币形式为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 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 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 并未得到什么结果, 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 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 并且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 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 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 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 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信用制度固有的二重性质是:一方面, 把资本主义生产的动力——用剥削别人劳动的办法来发财致富——发展成为最纯粹最巨大的赌博欺诈制度, 并且使剥削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人数越来越减少;另一方面, 又是转到一种新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同时, 恩格斯亦言:“经济的、政治的和其他的反映同人的眼睛中的反映完全一样, 它们都通过聚光透镜, 因而表现为倒立的影像——头足倒置。只是缺少一个使它们在观念中又正过来的神经器官。金融市场的人所看到的工业和世界市场的运动, 恰好只是金融和证券市场的倒置的反映, 所以在他们看来结果就变成了原因”。可见,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非常复杂的, 分析二者必须借助“抽象力”。

国外虚拟经济一般用“Fictitious Economy”、“Virtual Economy”、“Visual Economy”等表述。Fictitious Economy是指证券等虚拟资本的交易活动;Virtual Economy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工具进行的经济活动, 也有称之为数字经济或信息经济;Visual Economy是指用计算机模拟的可视化经济活动。国内学术界对虚拟经济也有多种不同的表述, 但一般认为虚拟经济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虚拟经济是指除物质生产活动及有关的一切劳务以外的所有的经济活动, 包括体育、文艺、银行、保险、房地产、教育、广告业等。狭义虚拟经济是指与虚拟资本运动有关的金融活动。

中共十六大报告首次明确地提出要将“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 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措施。由此可见 , 虚拟经济的形成、发展及其作用已经被提高到与实体经济及其增长同等重要的地位。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与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以金融部门脆弱性和危机性为代表的经济波动, 不仅导致了实体经济的巨大损失, 也促使人们开始广泛而深入地研究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途径和反馈机制。关于“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以及“虚拟经济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等问题, 我国理论界对提出了诸多重要见解。以下是代表性的观点。虚拟经济是以资本化定价行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套特定的价值关系, 理论的出发点是财富的本质不是物质属性而是社会性质 (刘俊民, 2004) ;虚拟经济就是金融, 虚拟经济理论就是金融理论 (谢平, 2000) ;虚拟经济是指以金融系统为主要依托的循环运动, 简单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 要运用系统论来研究 (成思危, 2000) 。

李宝伟等 (2002) 对虚拟经济的基本内涵、研究范畴和基本特征给出了基本描述, 并且认为资产定价和货币流动等微观层次活动是分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之间关联的重要途径;杜厚文等认为, 虚拟经济具有多种表现形态, 虽然不能将虚拟经济等同于符号经济和金融经济, 但是这些经济形态具有相当程度的交融和共性, 发展虚拟经济仍然要以实体经济为基础;李晓西等在分析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关联的过程中, 引入了泡沫经济形态的中介作用。由于泡沫经济主要体现为产品名义价格与基础价格的严重偏离, 因此泡沫经济形态是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和与实体经济严重脱离的结果。

刘金全 (2004) 定量分析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在规模和活性上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发现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具有显著的“溢出效应”, 无论是货币供给规模还是价格水平的波动 , 都存在着对实体经济规模和增长的正向作用和影响;同时, 实体经济对虚拟经济也具有显著的反馈影响, 并且反馈过程具有一定的规则性和灵敏性。

刘晓欣 (2002) 认为, 20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虚拟经济的全球化, 它的意义不仅仅是资源配置的国际再分配, 也是收入的国际再分配, 其媒介则是虚拟资产导向的大规模资金的国际流动。它使得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并对全球化经济的未来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王定祥 (2009) 等研究了“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问题, 研究了金融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研究表明, 金融资本的形成是基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裂变出来的结果, 金融资本适度形成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而形成不足或过度均会损害经济的稳定增长。

易宪容 (2009) 研究了“美国次贷危机的信用扩张过度”问题, 信用扩张过度是指信用货币膨胀速度快于实体经济产出的增长速度, 可以是价格型的、数量型的, 也可以是制度型的及市场型的。美国金融危机是信用无限扩张的结果。这种信用无限扩张的主要工具是影子银行。影子银行的目的就通过信用的无限扩张来提高金融资产的杠杆率, 过度地使用公共性的金融体系, 从而为金融机构谋取利润最大化, 但其风险却要整个社会承担。

李扬等2009) 研究了“美国经常账户失衡:表现、理论与政策”的问题, 分析了美国经常账户失衡的发展过程及如何导致了美国的金融危机。 裴小革等 (2009) 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与经济学理论反思”的问题, 认为马克思主义的虚拟经济理论不但直面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问题, 而且创建了研究国际金融危机问题的独特视角。

刘迎秋 (2009) 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与新自由主义的理论反思”的问题, 新自由主义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思想体系, 既有左翼、右翼之分, 又有广义、狭义之别, 还呈经济理论、政策主张和社会思潮三种存在形态。以哈耶克和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狭义的新自由主义式的金融理论对于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杨春学等 (2009) 提出了“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的问题, 从理论影响政策的角度来看, 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胡乐明等 (2009) 提出了“国家资本主义与‘中国模式’”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如国家资本主义理论对“中国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季小立 (2010) 运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关于虚拟经济的基本原理, 剖析了美国次贷危机, 认为次贷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 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 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

分形经济理论假设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认为虚拟经济系统所呈现的短期不规则涨落并非外部随机冲击的结果, 而是系统内部的机制所引起的。1987年, 陈平用实际数据, 计算了分维, 从宏观货币指数中发现了维数为1.5左右的奇怪吸引子。布劳克 (Brock, 1988) 、和莱伯伦 (Le Baron, 1986) 等人提出了用关联性、“搅拌”、“残差”等方法诊断经济时间序列的混沌性。索耶斯 (Sayers) 、巴雷特 (Barnett) 和费兰克 (Frank) 等人也都在股票证券、外汇交易、期货等市场产生高频经济数据的经济活动中找到了低维混沌吸引子。这意味着只需少数几个经济变量就可以描述这类复杂的经济现象。1992年, 底考斯持 (D.P.Decoster) 和米契尔 (D.W.Mitchell) 研究了货币动力系统混沌问题。沈华嵩等根据中国国民经济的数据, 提出了确认经济混沌的理论模型。李超等构建了解释美国金融危机的分形经济理论框架 (李超, 2010) 。

综上, 金融泡沫必然导致金融危机, 但其过程是非常复杂的, 如果用非线性的分形科学来解释, 可以加强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复杂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在《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辞典》中对“泡沫”一词有这样的定义, “泡沫可以不太严格的定义为:一种资产或一系列资产价格在一个连续过程中急速上涨, 初始的价格上涨使人产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预期, 从而吸引更多的买者——这些人一般是以买卖资产牟利的投机者, 而对资产的使用及其营利能力并不感兴趣。随着价格的上涨, 是预期的递转和价格的暴跌, 为此通常导致金融危机”。由于大多数研究尚未给出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表象特征, 因此对于这两种基本经济形态之间关联的具体描述和度量等研究尚未深入展开, 关于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联渠道和泡沫机制的基本经验证据也较缺乏。

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和现代分形经济理论对当前 (2007-2010) 国际金融危机事件的一个解释框架框架而言, 虚拟经济超前发展是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 当代西方金融理论没有解构清楚金融经济 (虚拟经济) 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相对于马克思主义金融学而言是一种退步。国内外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的成果很多, 研究分形经济理论的成果也很多, 但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成果较少。尽管如此, 上述成果亦启发了本文构建简明的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互动模型, 并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提供一个解释框架。

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四点:一是“金融贸易同商品贸易一分离, 它就有了——在生产和商品贸易所决定的一定条件上和这一范围内——它自己的发展, 它自己的本性所决定的特殊规律和独特阶段” (恩格斯) ;二是“金融市场也有自己的危机, 工业中的直接的紊乱对这种危机只起从属作用, 甚至根本不起作用” (恩格斯) ;三是金融起源于实体商品的生产但过分发展, “金融贸易对于生产的反作用就变得更为厉害” (恩格斯) , 将演化为不可控制;四是国家权力制度也可诱发金融危机 (马克思, 恩格斯) 。可见, 现代金融危机可以先于实体经济危机, 也可以任何时候发生, 甚至没有任何预见性原因, 可以因为石油, 也可以因为房地产, 也可以因为一次恐怖袭击。由于四部门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开放性, 当代金融危机的最大特点就是其复杂性、多发性和偶然性。以下略述国际金融危机的内生性与独立性和国家资本主义诱发当代国际金融危机的问题。

(一) 国际金融危机:内生性与独立性

金融市场的初衷在于为实体经济聚集资本, 分散实体经济的风险, 因而金融市场的风险是内生的, 也分散和放大了实体经济的风险, 其高回报是设计出来的, 因而其本质是“庞氏”之局, 即利用了多数人的贪婪和信息不对称。价值符号的创设是为了满足实体经济的需要, 资产负债表不仅是利益的分配, 更是利益关系的设计。因而所谓的股息、利息、保证金交易、套期保值等, 更多的是设计出来的。而且金融市场的主体也极其复杂, 有散户、基金甚至国家, 有很多操作者是个人、机构和国家利益的三重代表, 这种人格分裂必然演绎博弈和脆弱。

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是独立的和内生的, 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头足倒置”, 反映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更深层更严重的危机。市场的缺陷当然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因而研究金融危机不能简单的就金融论金融而要深入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核, 资本的异化, 人性的异化。人性的从善到恶的异化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使然。

(二) 国家资本主义与当代国际金融危机

在某种情况下, 美国等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也促使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和传染。恩格斯指出, “国家权力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反方向起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 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 它经过一定时期都要崩溃;或者是它可以阻止经济发展沿着经济的方向走, 而它规定另外的方向。……但是很明显在第二、三种情况下, 政治权力会给经济发展发展带来巨大的损害, 并造成人力和物力的大量浪费”。

资本渴求货币这唯一的财富, 就像沙漠中骆驼渴求清水一样。社会生产运行过程G-W-G′简化为G-G′, 即“钱生钱”, 价值符号的符号化使实体经济更加异化。恩格斯指出, “金融家是铁路、矿山、钢铁厂等的占有者。这些生产资料获得了双重性质:它们的经营时而应当适合于直接生产的利益, 时而应当适合于股东 (就他们同时是金融家而言) 的需要。关于这一点, 最明显的例子是北美的铁路”。金融家的经营活动已经脱离了实体经济的需要, 开始追逐无穷的价值, 符号经济开始金融化, 金融开始复杂化。

因此, 马克思说:“17世纪经济学家无形中是这样接受国民财富这个概念的, 即认为财富的创造仅仅是为了国家, 而国家的实力是与这种财富成比例的, ——这种观念在18世纪的经济学家中还部分地保留着。这是一种还不自觉的伪善形式, 通过这种形式, 财富本身和财富的生产被宣布为现代国家的目的, 而现代国家被看成只是生产财富的手段”。美国和欧元区等国家的巨大财政赤字和国家债务, 生成了国际金融危机的脆弱性和传染性。

在国家资本主义制度下, 近几十年来 在美国金融监管不断放松的情况下, 金融创新频繁, 信用快速扩张, 美国金融资产总量, 包括银行资产、债券和股票1952年为1.47万亿美元到 2008 年底达到了145.5万亿美元, 56 年增长97倍 ( 殷建锋等, 2009) ;1980年全球金融资产价值只有12万亿美元, 与当时GDP规模基本相当, 但是 2007 年全球 GDP为54.5万亿美元, 但全球金融资产则达到230万亿美元, 2007年底美国及公司持有的房地产价值约为GDP的225%, 是当年GDP的421%, 而2008年底美国和英国金融资产与GDP之比分别达到 1020%和1298% (易宪容, 2009) 。虚拟经济的快速膨胀终于导致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

四、分形经济学的虚拟经济理论与实证分析

分形经济学假设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是非线性的, 认为金融经济系统所呈现的短期不规则涨落并非外部随机冲击的结果, 而是系统内部的机制所引起的。金融经济系统中时间不可逆、多重因果反馈环及不确定性的存在使经济系统本身处于一个不均匀的时空中, 具有极为复杂的非线性特征。非对称的供给需求、非对称的经济周期波动, 经济周期波动呈“泊松分布”而非“正态分布”, 非对称的信息、货币的对称破缺 (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非一一对应) 、经济变量迭代过程中的时滞、人的行为的“有限理性”等是这种非线性特征的表现。用通俗的语言来说, 系统象一个放大装置, 可以将初始条件的差异迅速放大, 最终将真实状态掩盖, 从而实质上导致长期演变轨道的不可预测性, 如图1所示。

函数关系为: XT+1= F (XT, β) 。

因此, 国际金融危机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初始状态”和“三周期”极为敏感。分形经济理论认为时间具有不可逆性。认为系统的演化具有累积效应, 时间之矢是永远向前的。随着时间的演进, 系统总是不断地具有新的性态, 绝不重复, 原因与结果之间的联系并非唯一确定的, 是一种循环因果关系。因此, 分形经济理论的一个核心命题是“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 (亦称“蝴蝶效应”) 。美国历史上出现的多次金融危机都是超金融化的结果。超金融化是金融广化引申的一个学术危畴, 指金融的衍生发展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超金融化扩展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系统的维度, 使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系统更不稳定, 此为“三周期非稳定”规则 (李天岩, 1957) 。自1944年布雷森林体系以来, 美国式金融基本上走上一条超金融化的快速发展道路, 这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缺陷, 思格斯称之为“头足倒置”的经济发展模式。自1990年以来, 美国的金融项目盈余与经常项目赤字呈现出横V型的扩大趋势, 表明了美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分岔, 如图2所示。

近10年来全球金融资产快速增长, 基本上是通过金融衍生性工具的过度信用扩张来实现的。据国际清算银行2008年的数据, 1998年全球衍生品的名义价值存量为80.3万亿美元, 2008 年上半年, 全球衍生品名义价值增加到766万亿美元, 为当年GDP的14倍以上, 在10年时间里增长了10倍, 其中利率掉期 (interestrate swap) 产品约占整体市场的2/3 , 信用违约掉期产品 (CDS) 约8%, 证券衍生产品约占2%, 其他各类衍生产品占12% (朱民等, 2009; 王康, 2009) ;在各类金融产品中, 美国衍生产品和结构性产品发展更是远远超过传统金融产品, 截至2007年底, 传统金融产品总市值约为70万亿美元, 1999年至2007年间其年均增长为 5.9%, 而衍生产品名义合约额超过了165万亿美元, 其年均增长为21.7%, 结构性投资工具发展更是迅速, 2000年总规模约5 000亿美元, 到2007年已发展到2.6万亿美元, 年均增长为74%, 这些衍生性产品及结构性投资工具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信用扩张过度的方式 (易宪容, 2009) 。全球虚拟资本市场的日均流动量高达1.5亿美元以上, 即是说世界每天流动的资金中只有2﹪真用于真实的商品交易上, 其他都是在金融市场中进行钱生钱的投机活动。

五、启示与政策含义

虚拟经济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产物, 以服务于实体经济为最终目的。随着虚拟经济迅速发展, 其规模已超过实体经济, 成为与实体经济相对独立的经济范畴。与实体经济相比, 虚拟经济具有明显不同的特征, 概括起来, 主要表现为高流动性、不稳定性、高风险性和高投机性等。虚拟经济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是适应实体经济的需要而产生, 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展, 也可能会对实体经济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甚至是破坏性的损害。正如恩格斯说:“所有这些先生们所缺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他们总是只在这里看到原因, 在那里看到结果。他们从来看不到:这是一种空洞的抽象, 这种形而上学的两极对立在现实世界只存在于危机中, 而整个伟大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 (虽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相等:其中经济运动是最强有力的、最本原的、最有决定性的) , 这里没有什么是绝对的, 一切都是相对的”。

金融危机后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篇8

1 金融危机后我国国际贸易外部环境分析

1.1 全球经济走向复苏, 国际贸易喜忧参半

随着金融危机渐行渐远, 各国人民重新树立信心, 努力发展经济, 从2010年上半年的世纪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国际贸易正逐步复苏, 我国对外贸易情况也出现良好发展。但对于国际贸易接下来的产品和工程质量, 多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 企业在获利的同时要积极从事公益事业, 回报当地人民。

2.3掌握跨国投资的策略

防范跨国投资的政治风险, 还是有很多策略可以供借鉴。与本土企业合作投资、保留原公司的老字号等本土化策略, 使中国公司成为东道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减弱当地人的抵触情绪。还有采用先投资外国私募基金, 然后由这些外国基金公司去实施投资或者兼并当地企业的“以迂为直”的方式。如2009年以来, 中海油与中石化合资收购安哥拉油田区块20%的权益。2010年3月22日中国石油子公司中石油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荷兰皇家壳牌公司子公司澳洲壳牌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与澳大利亚Arrow能源有限公司达成收购协议, 将以35亿澳元收购Arrow公司100%的股权。它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就是因为采取了通过与国有企业之间、国有与民营企业之间、国内企业与国外企业间的联合, 增加了商业气息, 弱化了国家意识, 有效地消减了政治风险。

2.4遵守东道国的法律好社会规范, 积极融入当地社会

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一定要了解、学习、遵守东道国法律、法规, 聘请当地的法律人才, 因为他们熟悉本土法律法规、办案程序及其他注意事项, 通过寻求“本土化”法律保障, 就可大大降低政治风险;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社区活动;广泛结交广交朋友……从而融入到东道国社会主流之中, 淡化中国“印记”, 由中国公司逐步本土化, 成为地地道道的东道国企业, 进一步获得东道国政府和企业的信任, 不仅有利于国际市场的开拓, 而且遭受政治风险的可能性也可大大降低。

发展, 可谓是喜忧参半。一方面, 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 世界经济不可能一直处于低谷, 总会再次经历复苏和繁荣, 而与之相伴的国际贸易同样也不会停滞不前, 必将走向下一个繁荣。然而, 另一方面, 人们还没有完全忘记金融危机带来的“疼痛”, 美国开始反思往日的超前消费, 降低消费需求, 据统计2009年9月, 美国零售额创两年来最大跌幅, 10月美国个人消费开支1%, 创7年新低[2]。这直接导致我国加工贸易企业出口量大幅度下滑, 给对出口企业以严峻的考验。

1.2 经济增长模式改变, 产业布局进行调整

刚过去的金融危机其实是对经济增长模式的质疑, 将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的劣根暴露出来, 促使其调整改进,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增长模式。不仅发达国家要反省, 改变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行为,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减少控制不良贷款, 提倡绿色消费、低碳生活;发展中国家也要重视扩大内需, 充分利用本国市场, 带动经济增长, 从而降低对出口贸易的依赖度。经历这次的金融危机, 让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制造业的发展, 并加快了向低成本、市场潜力大的发展中国家及新兴市场进行产业转移的速度, 这也给发展中国家产业2.5树立“双赢”、“多赢”的理念

跨国投资的中国企业要形成既自身得到发展和获利, 也要促进东道国就业、尽量雇佣当地的员工、技术进步、财政增收的利益共享的理念。单边发展、“单方赢利”的思路只会引发东道国政府与民众的不满, 最终酿成政治风险。例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1997年进入非洲市场, 在非洲项目的4000多名员工中65%为本地员工, 间接创造1万个工作岗位。在非洲的6个培训中心, 每年培训12000人。

2010年7月29日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澳大利亚力拓集团在北京签署有约束力的协议, 双方将成立合资公司, 开发并经营几内亚西芒杜铁矿项目, 该项目每年产能将不低于7000万吨铁矿。这是中铝公司向国际化迈出的又一重要步伐, 符合中铝公司提出的“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既定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参与品质高、成本低、寿命长的优质矿业项目投资是中铝公司一贯秉承的商业化投资标准, 入股西芒杜项目的方式也再次体现了中铝公司市场化、商业化运作的努力和实践, 真正达到了“多赢”的理念。

参考文献

[1]于青.中国超越德国首次成为全球最大出口国[E B/OL].人民

网, 2010-2-13.

[2]刘晓雪.尼日尔政变恐干扰资源运作, 中石油签有巨额协议[EB/

OL].法制晚报2010-02-20 (2) .的转型升级带来新的契机, 进一步调整全球产业布局。针对全世界提倡环保、低碳, 发达国家加大了对新能源、新材料的技术研发, 提高科技含量。发展中国家如中国随着人力资本以及其他生产资料成本的逐步提高, 也将开始重视将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与低成本密集型相结合, 同时我国还将受到更低成本的竞争。

1.3 贸易保护主义制约, 国际贸易难度加大

国际贸易是金融危机传播的渠道, 金融危机的扩散进一步营销国际贸易, 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 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相继推出, 迫使金融危机进入恶性循环, 即使此次的金融危机已离我们远去。金融危机后, 各国的内部需求出现疲软, 国际市场萎缩, 各种贸易保护此起彼伏, 这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我国的出口环境。2009年, 不论在立案数量, 共116起贸易救济调查, 还是涉案金额127亿美元, 均达到历史最高[3]。除此之外, 许多西方国家针对中国设置了许多贸易壁垒, 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 抑制我国出口贸易, 使得我国国际贸易障碍重重。

2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

在我国国际贸易环境改变的同时, 我国国际贸易内在形势也在发生调整:

2.1 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在逐渐发生变化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 对资源开发的限制保护以及土地价格的攀升, 促使国内企业开始由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 一方面, 低价的、技术娴熟的农民工数量将减少, 许多地区出现“民工荒”现象;另一方面, 不论国家还是企业都将加大人才引进力度, 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这则意味着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也将出现变化, 原来依靠低成本生产要素投入出口的比较优势将逐渐消失, 取而代之的是技术含量高, 附加值高的终端产品, 促使粗放型出口方式向集约型出口方式转变。

2.2 大力推动国内消费, 扩大内需

在金融危机期间, 面对残酷的国际市场环境, 许多对外贸易企业纷纷倒下, 国家不仅给予对外贸易企业政策优惠, 积极引导, 帮助企业重塑信息, 还大力推动国内消费, 提倡扩大内需, 减少对国外市场的依存度, 协调资源对内和对外的分配, 从而更好的抵御国际市场萎缩带来的巨大压力。

2.3 我国贸易顺差现象的持续

在国际贸易中, 我国一直处于顺差位置,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由于外资的大量进入, 进出口主体格局和贸易方式发生根本变化, 除了1993年出现122.2亿美元的逆差外, 其余年份都为顺差[4]。这不仅激化了我国与贸易国的矛盾, 使得它们对我国产品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 实施贸易保护, 增大了我国企业对外贸易的难度, 如美国作为我国的第一贸易国, 因巨额的贸易顺差而一直对人民币升值给予压力;而且我国原来出口的产品靠的是低廉的原材料、劳动力为优势, 它环境污染大、能源消耗高, 在看似巨大的顺差额下其实牺牲的是我们祖孙后代头顶的蓝天, 是不可持续的生产贸易。因此, 持续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国际贸易处在对外受压迫阻碍, 对内低效率的尴尬境地。

2.4 进口将不断扩大

到2015年左右, 我国人均GDP将由3000多美元增加到5000美元甚至更高, 这是消费结构升级最快的阶段之一[5]。因此, 人们对产品的品质、档次将提出更高的要求, 高端产品的市场将被不断开拓。而国内企业目前却很少有知名品牌, 特别在高端产品上, 所以这也是国外名牌纷纷抢占中国的原因。再加上, 人民币的升值, 使得国外商品的价格相对变低, 增强了本国消费者购买力, 从而促使进口在数和量上的快速增加。

3 金融危机后我国国际贸易发展对策

在分析金融危机后我国所面临的国际贸易环境, 根据我国目前的国际贸易状况, 我国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来使得我国国际贸易环境更是合适我国国情, 帮助国际贸易企业充分利用全球化进程中的机遇, 自信应对国外政府及企业带来的挑战。

3.1 调整经济增长模式,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针对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追求和对环境的重视, 以及我国原材料上涨、水电资源的紧张和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 有必要将原来低成本、高能耗、高污染、低营利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转向高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高附加值的资本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使其不仅仅局限在基础原料上, 促使对外贸易企业进行产品升级, 向高端产品提升, 将低附加值制造环节转移到低成本地区, 帮助实现出口产品的多元化、创新化、科技化。

3.2 实现贸易市场多元化

目前, 美国为我国的第一对外贸易国, 所以在金融危机爆发时, 我国也是受影响最深的国家之一, 这与我国的对外贸易市场单一不无关系。因此, 我国企业在稳定在欧美市场的同时, 还要开拓其他市场, 实现市场多元化。一方面, 可以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度, 另一方面, 也可以减少那个市场突变带来的损失, 帮助国家及企业分散风险。

3.3 扩大内需, 带动经济增长

中国有着世界上最大的潜在消费市场, 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消费能力也随之增强。对外贸易企业应将目光转向国内市场, 深入开发国内市场的消费潜力, 而不是一味的涌入国际市场。而且, 国内市场相对于国际市场而言, 环境更有益于国内企业的成长, 不论是政策的支持, 还是对国内消费者的熟知程度, 国内企业都有着国外企业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关键是, 企业要提升自身以及产品的竞争力, 才能有更强的挖掘市场的能力。

3.4 开展贸易谈判, 增加信任, 减少贸易摩擦

应对层出不穷的贸易保护主义, 国家之间应增加沟通交流, 贸易谈判就是让彼此之间信任, 减少摩擦的有效手段而不是彼此排斥, 拒绝国外的产品, 导致金融危机的愈演愈烈。同时, 发展中国家应该建立一个国际贸易联盟, 共同抵抗发达国家建立的贸易壁垒, 缓解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劣势地位。

3.5 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尽管面对着美国要求人民币升级的压力, 但我们仍需要根据国内具体国情, 国外经济发展形势来确定, 通过本国贸易、汇率、政策、外交等一系列手段稳定人民币汇率, 从而减少我国外贸企业面临的风险, 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国际贸易内外环境。这也是对国际贸易负责的体现。

摘要:2007年末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的阴影已慢慢离我们远去, 2010年以来全球经济正呈现复苏状态, 而因受金融危机的影响, 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也发生了变化, 准确分析新环境下我国国际贸易现状, 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应对金融危机的处理机制对我国国际贸易持续发展来说十分迫切且重要。

关键词: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环境分析,处理机制

参考文献

[1]曹荣光.国际贸易政策取向及后危机时代的治理[J].思想战线, 2010, (5) :50~53.

国际营销危机分析 篇9

1 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现状

1.1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较小。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与占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近半数份额的印度相比, 相去甚远。以2008年中印两国承接美国国际服务外包为例, 2008年中国承接美国国际服务外包为15亿美元, 而印度同期承接额为284亿美元。

1.2 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以ITO为主。

从市场结构来看, 目前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仍以ITO为主, 以BPO、KPO为辅, 停留在价值链中低端。除东软、药明康德等少数中国本土国际服务外包供应商外, 多数本土中小企业还很难直接承接大单国际BPO、KPO业务。

1.3 交付中心由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梯次转移。

目前中国国际服务供应商总部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和大连等一线城市, 北京、上海具有人才优势, 大连、深圳具有国际地缘优势。随着一线城市成本的上升, 金融危机下国际业务的交付中心加速向西安、成都、武汉、长沙等二线城市推进。

2 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S WOT分析

2.1 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内部优势分析 (S) 。

(1) 政府的大力扶持。中国政府审时度势, 明确果断地将发展服务外包作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大力承接发达国家的软件外包和生产性业务流程服务外包。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 积极倡导、大力扶持服务外包供应商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 提高服务外包供应商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及相关部委和地方各级政府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 (2) 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 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 具有发展国际服务外包的人才基础, 即使同样为人口大国的印度也无法比拟。丰富的劳动力供给, 造就了劳动力成本的低廉。目前, 我国仍是世界上劳动力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除了越南等少数国家外, 国内企业的工资水平, 不仅与发包国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而且与印度、爱尔兰、新加坡等承接国相比也具有显著优势。 (3) 与日韩的地缘、文化优势。中日韩三国地理位置相邻、生活习俗相近、语言文化相似, 确立了中国在东北亚国际服务接包市场上的绝对优势地位, 当之无愧地成为了日本、韩国企业最适合、最深具潜力的国际发包目的地。印度虽然作为全球国际服务外包承接大国, 但是差异的语言文化使其在日韩服务外包市场上举步维艰。

2.2 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内部劣势分析 (W) 。

(1) 知识产权保护相对不力。我国政府虽然意识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 但是与印度、爱尔兰等承接国相比, 还存在很多不足, 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尚需改善。政府执法力度不够, 软件盗版现象猖獗;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淡薄, 无法保护客户数据隐私。多数跨国公司发包方对我国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表示忧虑, 由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引发了信任危机。 (2) 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中国在拥有承接日韩国际服务外包语言文化优势的同时, 却承受着与欧美语言文化差异的劣势。我国服务外包供应商在承接欧美企业国际发包时, 语言的沟通成为障碍, 无法充分展示其在技术上的优势。 (3) 尚未形成明显品牌效应。印度具有国家品牌、爱尔兰具有企业品牌, 品牌效应决定接包方在国际服务外包市场上的地位。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缺乏国家品牌, 企业还处于低成本竞争阶段;缺乏企业品牌, 以致于本土接包方在竞争欧美国际发包业务时, 知名度不够, 遭遇品牌信任危机, 常常丧失大好机会。

2.3 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外部机会分析 (O) 。

(1) 全球国际服务外包长期前景依然向好。受金融危机影响, 虽然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短期承受一定压力, 但是市场增长的动力并没有遭到破坏,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宏观环境下, 新一轮的产业转移依然继续进行, 长期潜力依然巨大。 (2) 降低成本为主要驱动力的国际服务外包倍受青睐。由于经济衰退影响, 更多的发包方关注于成本的降低, 对削减成本的关注引发了国际服务外包倍受青睐。经济衰退迫使发包方更多地关注成本的降低, 英国国家外包协会调查数据显示, 在经济衰退之前发包方希望从外包业务上寻求10%的成本节约, 而经济衰退之后则希望寻求15%的成本节约。 (3) 海外人才回归热潮。中国经济乐观的前景、政府优惠的政策, 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选择回国发展。大量的“海归”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离岸服务外包供应商高端人才紧缺的压力, 带回了先进的技术、资金和管理经验, 吸引发包方将更多的服务外包业务转移至中国, 促进了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产业规模的壮大和服务层次的提升。

2.4 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外部威胁分析 (T) 。

(1) 全球国际服务外包需求暂时缩减。金融危机改写了全球国际服务外包市场高速发展之态势, 全球国际服务外包需求暂遇寒流。Forrester Research报告显示:鉴于经济短缺走势的不确定性, 美国43%的公司计划削减IT方面的支出, 不愿意开展新的外包业务, 尽量推迟履行或修改已签的外包合同。 (2) 接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各国在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方面均具备独特的价值定位和优势:爱尔兰与发包方具有地域接近性;印度、菲律宾拥有大量低成本人力资源;新加坡是遇到破坏性事件时 (如灾难恢复) 首选的支持中心等。随着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国际服务外包确定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 这一领域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 (2) 发包国限制国际服务发包。国际服务外包产业一直在发包国国内无休止的争议和不断的抱怨中风雨前行。多数发包国国内工会抱怨通过国际服务外包把大量的工作转移至海外影响了本国国民就业, 特别是造成白领职位的流失。

3 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对策

基于SWOT分析, 将各种环境因素匹配组合, 确立金融危机下中国应发挥优势、克服劣势、利用机会、化解威胁, 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的发展策略。

3.1 稳步发展日本市场, 积极开拓欧美市场。

在巩固日本发包市场的基础上, 我国国际服务外包供应商应仅仅抓住金融危机造成的日本发包方倾向来中国寻求直接合作伙伴的机遇, 提升其在中日国际服务外包合作中的地位层次。同时抓住金融危机下印度在欧美市场份额缩小, 欧美发包方越来越关注降低成本, 国际发包加速向中国转移的大好机遇, 利用中印服务外包企业加强合作的契机, 借船出海, 争取更多地直接承接欧美服务外包项目。

3.2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借鉴印度、爱尔兰等承接国成功的知识产权保护经验, 我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需要政府加强立法、执法, 行业协会辅助, 企业提高意识, 员工自律自觉;多方联动, 共同构建诚信的商业环境, 促进中国国际服务供应商逐步赢取欧美发包方信任, 树立公信力, 推动金融危机下中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快速发展。

3.3 打造国际品牌, 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经济困难时期信誉显得尤为重要, 金融危机下我国政府应积极树立“中国服务”的国家品牌, 国际服务供应商应努力打造高知名度的企业品牌。本着“内强素质, 外树形象”的原则, 政府、企业合力联动, 加强品牌化建设, 走品牌化发展之路, 拓展国际服务外包市场。

参考文献

[1]王佳存.金融危机中的美国服务外包[J].全球科技经济望, 2010 (1) .

国际营销危机分析 篇10

随着外商直接投资的快速发展, 全球优势生产要素广泛深入地流入中国, 受资本积累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限制, 中国制造处于国际垂直型分工体系中的中低端环节, 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跨国公司把中国当作工业品的生产加工基地, 牢牢控制住原材料和零部件的供应、核心技术及产成品的销售。制造是一个完整的价值链, 除加工制造外, 还有产品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和终端零售等环节, 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是外国资本、技术、标准、品牌和市场销售网络等优势要素和中国廉价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制造的核心竞争力虽然与三十多年来形成的规模优势、完善的产业集群以及完备的基础设施系统分不开, 但主要是体现在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低廉扭曲的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及央行稳定人民币汇率而被迫购入外汇导致的通货膨胀成本等综合成本形成的产品低价格优势上。2010年8月22日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产业蓝皮书: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 (2010) 》指出, 中国产业竞争力自金融危机以来呈下降趋势, 其中部分初级产品国际竞争力面临优势断档的风险, 中国正处于产业竞争优势的转型期。

二、影响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因素

1、研发滞后

中国制造被发达国家竭力固化在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制造, 正处于一种“初级阶段的工业生产”, 97%的制造企业为纯粹制造业。长期以来囿于技术引进模仿化, 只有引进没有创新, 从根本上扼杀了中国制造的原创力, 导致中国制造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 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国内企业技术创新动能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研发普遍仿冒。创新企业普遍的做法是利用别人仿冒的时间间隔期不断推新, 但这导致严重的创新激励不足, 因为创新企业要承担研发成本和创新的市场风险, 使得创新企业只愿开展较浅层次、较小规模投入和较短期的创新。二是自主创新资金不足, 见效慢。出口价格战使企业无暇顾及创新研发, 而价格战又成为低端生存的唯一手段。此外, 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技术打压和高端人才缺乏也制约着创新。据统计, 中国2008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6.5%, 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61%;大中型工业企业有研发活动的占24.9%, 研发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0.84%。全国99%的企业没有申请专利, 只有万分之三的企业拥有核心技术。

2、工业设计简单低端

中国现在的工业设计仍停留在比较粗浅和表面的阶段, “山寨产品”就是典型, 虽然多少有一部分创新的意识, 但这是一种低层次的生存竞争, 并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多数企业不重视工业设计, 把设计当作附属来对待, 没有真正看到创新设计产生的效益。即使部分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对创新设计有一定的投入, 创新设计对产品有一定的价值提升作用, 但提升的价值在产品价值中的比重很小, 很难体现出设计的高价值。目前中国工业设计呈现出“超市模式”的现象, 设计公司都追求“短、平、快”的设计理念, 为了更多的业务互相压价, 结果只能针对一些常见问题给出解决方案, 无益于产品创新, 甚至会引发潜在危机, 即设计水平始终无法得到提高, 难免会出现由借鉴下滑到抄袭。

3、品牌弱化

中国制造业年复一年地承接外贸订单, 按照各种国际标准输出贴牌产品, 为掌握核心技术和销售渠道的国际巨头提供廉价的生产能力。调查显示, 中国出口企业中拥有自主品牌的只有20%, 自主品牌出口约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目前国内普遍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一是故意隐瞒某些不利于自己企业或产品的信息, 扭曲或制造虚假信息, 以至隐瞒重要的内在质量隐患;二是冒用别人的品牌、营销网络来销售自己的产品。在现有的法律环境下, 企业无法建立品牌商誉。另外, 制造设备大部分靠进口, 制造技术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及崇洋媚外的“排内现象”, 严重阻碍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创建和成长。西方品牌通过文化渗透逐渐占领品牌话语权, 中国品牌成为国际品牌中的一个小环节, 甚至失去了品牌解释权。西方标准已成为“标准化”的主流标准, 而民族的、中国的标准处于弱化地位。

4、国际营销渠道不畅

中国有两个出口贸易体系, 一是以跨国公司为主的加工贸易;二是以本土企业为主的一般贸易。中国现有的贸易主体规模较小, 集聚贸易资源、开拓国际市场、整合产供销产业链的能力不足, 无法形成完整的国际贸易网络, 而本土企业只得通过国际采购商的渠道出口。在2009年中国外贸出口200强中, 外资企业有153家, 占据出口的绝对主导地位, 且相当部分是加工贸易出口企业, 这表明中国自主出口营销渠道不通畅。

5、专业性人力资本薄弱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 农民工就开始成为我国制造业的“主力军”, 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中国制造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国家统计局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 在14533万名外出农民工中, 有39.1%即5682万的农民工就职于制造业, 占到中国全部制造业就业总人数的2/3还多。农民工的职业流动性非常大, 这不利于其工作经验的积累、技术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人力资本的提升, 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制造业始终陷于低水平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而人力资本理论表明, 由长期积累所形成的专业性人力资本是提高工人收入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6、出口价格低廉频繁遭遇贸易摩擦

在金融危机下, 中国制造在欧美经济下滑的态势下, 凭借物美价廉的优势扩大了国际市场份额, 但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贸易壁垒的围剿。2009年中国出口仅占全球约9.6%, 但遭受的反倾销案例却占全球的40%左右, 反补贴案例占全球75%, 遭遇的贸易救济调查数约占同期全球案例总数的43%。2010年1月至8月共遭遇来自17个国家 (地区) 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48起, 总涉案金额64.8亿美元, 且受到的调查正呈现出由欧美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 调查对象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蔓延的趋势。而且, 还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性壁垒和绿色壁垒, 中国已成为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国。在后危机时代里, 各种贸易摩擦将使贸易壁垒成为常态化。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提升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对策

目前, 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的影响仍未消除, 全球经济结构性和系统性风险仍很突出, 发达国家经济将缓慢恢复, 债务危机将是欧盟国家面临的最大危机, 美国实施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措施对经济复苏产生的推动作用将难以为继;而新兴市场国家, 如中国、印度和巴西等国又面临通胀问题。发达国家明确提出世界经济“再平衡”要求, 希望向“再工业化”模式转型。美国提出“出口倍增计划”, 提出未来五年要实现出口翻番的目标, 大力实施出口导向战略;欧盟振兴计划则提出“未来工厂项目”, 提升制造业竞争力;新兴市场国家则更加重视国际市场份额, 都将进一步加剧全球制造业的竞争, 使国际贸易环境错综复杂。与此同时, 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上涨、节能减排等多重因素叠加使中国制造综合性成本上涨。因此, 中国制造要加快培育新的国际竞争力。

1、创新自主技术创新机制, 锻造中国竞争动态优势

技术创新天然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和中国制造企业对不确定性的高度规避是企业创新动力不足的重要原因。第一, 加强自主创新机制的创新。要整合优势企业资源联合技术开发, 针对核心关键技术, 由行业中优秀企业联合开发, 共享技术创新的成果, 以便高效率低成本地进行技术攻关创新;政府应牵头搭建产学研公共技术平台, 以项目研究的模式搞自主创新,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搭建产学研联盟, 建立起政—产—学相结合的社会研发平台, 构建以企业为主导的自主创新体系。第二, 保护知识产权。通过打击研发仿冒, 保护知识产权, 尽快形成符合竞争精神和竞争规则的市场竞争秩序, 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 使企业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有条件的大企业要注意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趋势, 着力开展前沿技术、基础性技术、核心技术的研发, 抢占科技制高点;中小企业则要走“专、精、特、新”的差异化创新道路。第三, 对关键技术和关键性产业重点投入。要加大传统优势行业关键技术的开发, 防止传统优势行业竞争力下滑, 避免竞争优势转型病。对未来关键性引导产业的关键技术也要重点投入, 要选择一批在未来国际竞争中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进行扶持、引导, 尤其要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做到高起点研发、高起点应用、高起点生产, 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2、创新工业设计

创新的工业设计可以提升价值, 许多企业视其为“第二核心竞争力”。根据美国工业设计协会的调查, 美国企业平均每投入工业设计1美元, 会为其带来2500-4000美元的销售收入, 而且设计在产品差异化战略、提高附加值、提升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超过了70%。根据三星前CEO李健熙的“0.6秒”理论:消费者对于展柜中特定产品的留意时间平均为0.6秒, 如果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顾客停下脚步的话, 在市场竞争中根本不会取胜。三星集团只用了10年左右时间, 就由一家二线的OEM厂商迅速成长为全球著名品牌, 很大程度上依赖的是一系列革命性的工业设计。中国产品要以中国创造的形象立足国际市场, 要把工业设计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设立政府管理机构, 引导和扶持工业设计发展。通过引导更多企业以发展工业设计实现产品升级, 引导工业设计集聚发展, 建立和完善工业设计统计调查体系, 建立工业设计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制度, 开展工业设计企业资质评价制度以及完善工业设计人才激励机制, 使工业设计与制造业加速融合, 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3、积极发展营销体系, 打造世界知名品牌

营销渠道不畅是中国自主品牌面临的瓶颈之一, 大型企业除重视研发设计外, 还应向品牌营销领域延伸, 要在国际主要市场谋篇布局, 在国外投资建厂、生产销售, 建立自己的零部件出口体系、营销渠道和配送基地, 建立自己的全球生产体系和分工体系, 进而形成自己的营销体系;中小企业可应用电子商务直接将个性化产品销售给小型终端零售商;政府应帮助贸易服务型企业打造“M2C”模式的全球直销平台, 通过创新性的网络销售模式和一站式的“全程供应链管理服务”, 使中国制造企业跳过中间商直接向国外消费者提供自己生产的产品, 也可通过谈判在国外设立中国经贸合作区, 帮助企业集群式地到国外生产销售, 铸造中国品牌。

4、开展国家营销行为, 全力提升中国制造的全球形象

提高中国制造在世界市场上的知晓率和美誉度, 也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条件。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摩擦不断, 关于中国商品的负面报道屡见国外报端, 西方消费者对“中国制造”存在误解。在此背景下, 2009年底商务部斥资在CNN等国际主流媒体做了为期6周主题为“中国制造, 世界合作” (Made in China with the World) 的全球广告, 以宣传“中国制造”的品牌, 提高中国产品的全球认知度, 消除国外对中国产品的偏见。为此, 企业应当更为主动和积极地在各方面树立自身的企业和产品形象, 加快整体升位,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 并凝聚成为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5、提升人力资本

要提高中国制造的附加值和技术含量, 必须要有一支人力资本丰富的产业队伍。目前, 中国制造业利润微薄, 无力雇用稳定而又素质较高的劳动者及对工人进行职业培训, 而不合理的户籍制度又使农民工难以融入城市而频繁流动。所以, 政府应对制造业减免税费, 增强企业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的承受能力;尽快进行户籍制度改革, 为农民工扎根城市创造良好的生存生态;重视职业教育和培训, 培养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 打破中国制造业农民工频繁流动、产业队伍不稳、技术水平不高、企业竞争力弱、利润水平低、工人工资低的低水平发展“陷阱”。

6、强化“中国规模”的市场优势

根据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观点, 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本身也可产生国际贸易。中国特有的快速高效大规模出货的生产模式, 在全球无法复制, 而产销达到一定规模, 上下游就会形成相互依赖态势。中国专业化与大规模生产会强化价格优势和形成更高程度的商品多样化, 进而影响国际分工与贸易。中国制造一旦有了规模基础, 就有了产业整合力量, 欧美的技术优势也就并不可怕。

在后危机时代, “中国制造”应上升到更精细的工业生产, 至少应包括质量、特色和形象三个方面的内涵, 通过锻造竞争新优势, 形成一个占据国际分工有利位置的具有“中国因素”的全球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

摘要:在金融危机下, “中国制造”正处于竞争优势的转型期, 研发滞后、工业设计低端、品牌弱化、国际营销渠道不畅及专业性人力资本薄弱等因素严重影响着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为此, 可采取锻造中国竞争动态优势、创新工业设计、发展营销体系、提升人力资本和强化“中国规模”市场优势等措施, 以创造一个“中国因素”的国际生产体系和市场体系。

关键词:中国制造,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宁:如何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外贸产业国际竞争力[J].中国经贸, 2008 (7) .

[2]章玉贵:力争在重要领域实现自主创新跨越[N].上海证券报, 2010-08-24.

[3]王茜:产业蓝皮书:我国处于产业竞争优势转型期[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0-08/22/c_12471721.htm.

上一篇:音乐课教学下一篇:法律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