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栽培技术

2024-05-06

地瓜栽培技术(精选十篇)

地瓜栽培技术 篇1

1 形态特征

地瓜 (Ficus tikoua Bur) 为桑科榕属多年生匍匐状木质落叶藤本植物, 别名地瓜藤、地石榴、土瓜、地瓜榕、地批杷等[1]。主要分布于贵州、湖南、湖北、云南、四川等地[2], 贵州省海拔600~1800 m山坡湿润处或疏林下均有分布[3]。地瓜全体具乳汁, 茎棕褐色, 圆形, 能匍匐生长, 茎节上生不定根, 分枝多, 分枝纵横交错;单叶互生, 倒卵状椭圆形, 叶片长1.6~6.0 cm, 宽1~4 cm, 叶厚纸质, 先端钝尖, 基部近圆形或稍不对称, 边缘有波状齿, 叶脉上有柔毛, 具侧脉3~4对, 叶面粗糙, 正面绿色, 背面淡绿色;花托扁球形, 红褐色, 直径约1 cm, 生地中。果期5—6月。

2 引种栽培试验

2.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都匀市西郊的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北区, 地处东经106°12′, 北纬25°04′~27°29′附近, 海拔800 m, 土壤为黄壤, 肥力较差 (卫生地) , pH值6.5, 耕作地以高畦东西向为主。年均温16.1℃, ≥10℃的年活动积温为4 905℃, 最冷的1月日平均气温5.6℃, 最热的7月日平均气温24.8℃。8月有伏旱, 早春有倒春寒, 无霜期300 d左右, 年均降水量为1 431.1 mm, 空气湿度在80%以上, 属亚热带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4]。

2.2 试验材料

种源就地采挖校园周边山地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瓜匍匐茎、枝, 保湿带回试验地。

2.3 大田匍匐枝埋条栽培

于2010年3月15日野外采挖未萌芽、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地瓜匍匐枝, 截成长10~15 cm的插条, 带3~4个节, 土壤耕翻后做成宽1 m的高畦, 然后按20 cm×15 cm行株距开沟, 沟深8~10 cm, 将茎段横放于沟中, 茎段之间相隔3 cm, 然后浇足底水, 覆土压实, 不加任何保护。以后土壤发白浇水, 保持见干见湿至生根成活。植株成活后于5、9月中耕除草, 田间不施肥, 若干旱严重, 适当用自来水灌溉, 栽培过程中没有病虫害发生, 无需防治。此次引种地瓜10 m2, 栽种300条茎段。栽后35 d左右部分穗条生根出芽, 每芽有根3~5条。40 d后检查, 出芽125株, 成活率约41.66%。由于生根成活率低, 管理粗放, 植株生长不整齐, 分枝力弱, 种植当年苗株不能封行。

2.4 植株生长适应性及抗逆性观察

地瓜适应性及抗逆性观察主要是观测地瓜的物候期, 越冬、越夏及耐性的情况。

2.4.1 地瓜物候期观察。

地瓜一般3月下旬开始萌芽, 4月上中旬进入展叶期, 4月下旬抽枝分芽。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 植株生长迅速, 同时分化叶芽, 4—7月为旺盛生长期, 分芽数可达4~6个, 主茎此时每月可伸长达9~10 cm, 栽培苗当年无花芽分化。8月高温伏旱生长缓慢, 入秋降水后又恢复生长, 9—10月进入第2次生长高峰, 此时有的主茎可长达1 m, 平均66.21 cm, 分芽7~10个。12月上旬生长基本停滞, 次年1月上旬 (初霜后) 叶片开始枯萎并落叶进入休眠, 全年生育期280~300 d (表1) 。

2.4.2 耐旱性观察。

当地7月为高温高热月, 地瓜栽培缓苗后不施肥, 也不灌溉, 主要依赖降雨补充水分, 让其自然生长, 管理粗放。7月测其茎蔓, 分芽4~6个, 有的主茎长达30cm左右。8月有伏旱, 地瓜叶色变淡, 但不发生萎蔫, 生长缓慢, 无死亡现象。

2.4.3 耐荫性观察。

观察校园北区紫竹苑花园的紫竹林下建植的地瓜地被, 透光度为50%左右。生长表现:叶色鲜绿, 叶面积增大, 生长旺盛, 但节间略变长。

2.4.4 耐寒性观察。

野地瓜在当地为多年生木质落叶藤本地被植物。于2010年12月中旬分别对地瓜苗进行田间苗株裸露、覆盖松针、拱棚覆膜处理。2011年2月底检查, 露地苗的地上部叶片枯死, 以匍匐茎越冬, 覆盖松针的少数叶片变褐枯萎, 大部分叶片青绿。拱棚覆膜的叶片四季长青, 各种处理都能安全越冬。

2.4.5 地瓜生物学特性观察。

地瓜性喜温暖湿润气候, 较耐寒;喜光, 也耐荫;耐干旱, 也耐水湿[1], 对土质要求不严, 对气候和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3 软枝扦插繁殖

地瓜为木质藤本地被植物, 茎匍匐生长, 节上能生气根, 再生力强, 可进行营养繁殖。当地野生地瓜资源丰富, 采穗容易, 可以进行扦插繁殖。根据多年苗木生产扦插繁殖实训教学经验, 对地瓜的繁殖主要采用人工干预调整基质、温度、光照、湿度, 进行软枝扦插育苗。

3.1 扦插床制作及基质准备

野地瓜常生于低山区的疏林、山坡、沟边、旷野草丛及石缝中。对土质要求不严, 故扦插基质就地取材。选背风向阳的地块, 耕翻整地后做成高床, 床宽为90~100 cm, 床高10~15 cm, 长度依土而定。通气良好是插条生根的主要影响因素, 因而需在土壤中掺入河沙 (土壤∶河沙=2∶1) 。基质用多菌灵2 g/m2消毒, 基质与药混合均匀后整平厢面待用。

3.2 插穗采集与生根处理

采用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大田或野生地瓜一年生半木质化枝条, 截成长10~15 cm, 带3~4个节, 留叶1~2片, 下端于节下0.3~0.5 cm处, 上端离节0.5 cm处截下;剪下的枝条50枝扎把编号并对插条基部进行药剂处理:2.5 g/L国光生根粉处理1 min;0.5%高锰酸钾处理1 min;500 mg/L萘乙酸处理插条基部1 min;以空白作对照。每个处理扦插1 m2, 扦插100枝/m2, 设3次重复。

3.3 扦插及管理

扦插在5—6月和9—10月进行。穗条边处理边用竹签打孔扦插, 深度为插条长的1/3, 密度10 cm×10 cm。扦插完后浇透水, 然后用竹弓支撑覆膜, 膜四周用泥土或砖块压实, 将棚扣死, 以利于保湿, 并加盖透光度为50%的遮阳网。插后管理主要是注意插床控温、控湿。一般床内温度控制在20~30℃, 床内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 土壤湿度保持在60%~70%即可, 并注意清除苗床杂草。一般棚温不超过35℃可不揭膜通风, 超过35℃则揭两头膜通风降温防烧苗, 待温度降下后浇水扣棚。田间观察记录生根率、茎蔓年生长量、总分枝数 (表2) 。当苗长出5~10条根后, 逐渐揭膜通风炼苗, 枝条分芽后移栽定植。

扦插结果表明:软枝扦插第10天, 少数插条下部皮部出现根点, 以后每5 d检查1次, 插后25 d, 各处理均有生根, 地瓜扦插属皮部生根型, 成活率极高。但以国光生根粉处理的生根最迅速, 分枝力、年生长量、生根率最高。不采取药剂处理 (空白对照) 的生根率为70.67%, 说明地瓜生根力强。因此, 插床管理显得更为重要。

4 建坪试验

4.1 荫地建坪

于2010年3月15日在校园北区紫竹苑花园的紫竹林下, 按20 cm×20 cm行株距, 用铁扦打孔扦插地瓜匍匐茎段, 每孔插3枝。茎段长15~20 cm, 下部插入土中3~4节, 上部露出地面1节, 插后覆细土并压实, 浇透水, 以后保持土壤湿润至生根成活。苗抽枝展叶后其间很少浇水, 主要靠降雨补充水分。2011年5月6日始封行。

4.2 阳地建坪

于2011年4月25日在北区园林苗圃基地选背风向阳地段, 不施底肥, 将土壤耕翻平整后按25 cm×15 cm行株距开沟定植第1年秋季扦插苗10 m2, 共266株。定植前一天插床浇透水, 取苗带土移植, 深度以根颈与地面平齐, 栽植不窝根, 根系压紧实。边定植边浇透定根水, 1周后缓苗返青, 成活率达100%。缓苗后于5月上旬结合浇水中耕除草作业1次。以后主要靠降雨补充水分。9月结合中耕除草作业补水1次, 田间不施肥。据报道, 地瓜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有白粉病、锈病、叶斑病, 虫害有蚜虫、夜蛾等, 但此次试验没有发现病虫害, 不需要防治病虫。2011年11月25日全部封行。

5 结论

(1) 地瓜采用匍匐茎埋条及当年生半木质化软枝扦插育苗, 都能成活。但软枝扦插成苗快, 育苗时间短, 方法易操作。在软枝扦插过程中, 用生长调节剂处理插条基部, 可缩短生根时间, 提高成活率。另外, 扦插床管理质量对枝条成活影响很大。插床管理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保持空气相对湿度达90%以上, 床内温度控制在20~30℃, 基质湿度控制在60%~70%, 故一定要扣棚。由于软枝要带叶扦插, 因而必须搭遮阳网, 以降低叶面蒸腾, 减少枝条失水。一般扦插苗当年可以利用。

(2) 通过校园阳地及紫竹林下荫地建坪试验及生物学特性观察, 表明地瓜性强健, 喜光, 也耐荫, 喜温暖湿润, 也耐干旱, 对土壤要求不严, 成坪时间短, 覆盖度大, 绿期长, 管理粗放, 不需修剪, 且耐践塌[1], 叶型美观, 是一种良好的园林地被植物;地瓜枝条蔓性生长, 茎缠叶翘, 红果点缀, 还是一种很好的攀援植物, 可附着于假山、崖壁、树木作垂直绿化观赏。

(3) 地瓜大田生产可参照阳地建坪方法, 通过加强田间管理, 建立生产性基地。目前, 地瓜在黔南地区城市园林中的应用还处于空白, 若能在当地建立大面积生产性基地, 将地瓜引入园林栽培, 对突出地方园林特色和提高城市园林的生态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4) 地瓜采用软枝扦插繁殖育苗移栽建坪, 成活率高, 成坪速度快, 田间管理粗放, 抗逆性强, 适应性广, 绿期长, 茎红果艳, 叶簇美观, 还可药用, 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良野生木本地被观赏植物资源。

6 致谢

此课题得到园林技术专业肖兴阳、陈祥菊、袁双双、卢佳丽等同学的大力支持, 在此深表感谢。

摘要:为探讨地瓜在黔南地区园林应用的可行性, 于2010年3月至2011年12月开展地瓜引种栽培试验和园林应用试验。试验采用地瓜匍匐茎及当年生枝为材料, 进行扦插育苗移栽建坪。结果表明:地瓜采用软枝扦插繁殖育苗移栽建坪, 成活率高, 成坪速度快, 田间管理粗放, 绿期长, 叶簇美观, 是一种具有开发价值的优良野生木本地被观赏植物资源。

关键词:地瓜,引种栽培,扦插繁殖,园林应用

参考文献

[1]邹玲俐, 黄仕训.优良野生地被植物——地瓜榕的开发利用[J].广西热带农业, 2007 (5) :45-46.

[2]汪毅.草药彩色图集[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2001:87.

[3]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农业工划编写组[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1989:1, 13, 36, 56.

地瓜栽培技术 篇2

拔丝地瓜的做法-拔丝地瓜怎么做?

拔丝地瓜的做法

炸拔丝地瓜

材料:地瓜500克,白糖150克,清水100克,香油30克,花生油1000克。

做法:

1、地瓜洗净去皮,切成滚刀块。

2、勺内加花生油烧至90℃时,把地瓜块放入油内炸熟透至色泽金黄色时捞出控油。

3、勺刷净加清水、白糖,用慢火熬糖,从水大泡变成水小泡;从糖大泡变成糖小泡至浓稠变色时,倒入炸好的地瓜离勺、颠勺,使糖液完全沾在地瓜上;倒入抹过香油的盘内,上桌的时候要上碗白水,沾着吃,才不沾牙。

糖浆拔丝地瓜

材料:紫心地瓜3只、白砂糖2/3杯、清水1/2杯、生菜1棵、油1碗。

做法:

1、地瓜去皮,切成滚刀块;生菜掰开,洗净沥干水,铺于盘中待用。

2、烧热1碗油,放入地瓜块,以中火炸5分钟,炸至能被筷子捅穿,捞起沥干油待用。

3、烧热5汤匙油,先倒入2/3杯白砂糖,以小火炒至糖融化,呈微黄色。

4、浇入1/2杯清水炒匀,开中小火不断搅拌至糖浆起大泡。

5、糖浆要经过起大泡和变小泡且色变深和再起大泡变黏稠的过程,并能拉出细丝来。

6、倒入地瓜块翻炒几下,让其均匀地裹上糖浆。

7、将拔丝地瓜放在生菜叶上,便可趁热食用。

蜜糖拔丝地瓜

材料:地瓜,白糖,清水,香油,花生油,用量视乎个人喜好。

1、将地瓜去皮洗净,切成滚刀盛在小盆里;将鸡蛋打破,蛋清倒入盛地瓜的盆里,均匀撒上干淀粉并搅匀。

2、在炒锅内倒入一斤油,当油烧至7成熟时将地瓜放入锅内油炸。待地瓜炸熟时将其捞出控干油。准备一个盘底抹一层熟油的盘子,防止糖粘在盘底。

无公害地瓜生产技术 篇3

1.土壤条件地势高亢,排灌方便,土层深厚,肥沃适度,土质疏松,通气较好的土壤为宜,并符合无公害产地的环境标准。

2.品种选择选用优质丰产的北京553、冀薯4号、鲁薯8号、山川紫等品种。

3.整地早耕深翻,打碎耙平,秋冬季冻前耕地,耕深30厘米以上,耕后及时耙耢,深耕结合施肥。

4.起垄垄距70~80厘米,埂高25~30厘米,垄距要匀,垄要平直,垄面宽厚,利于刨窝栽插。垄土松,无卧垄,垄心耕透不漏耕。起垄时掌握土壤宁干勿湿。结合起垄,每亩用5%辛硫磷颗粒剂2公斤拌细土撒入,防治地下害虫。

5.平衡施肥以基肥、有机肥为主,少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基肥每亩施土杂肥3~5方、二铵20公斤、硫酸钾20~25公斤,开沟施于垄下,苗肥每亩用2公斤磷酸二氢钾,在栽植时浇窝水后,施于株旁,在生长中后期可

叶面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2~3次。

二、培育壮苗

1.春薯育苗选择无病无伤的种薯,最好是经过脱毒的良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 10 分钟,在火炕或双膜覆盖的冷床育苗,育苗时间以春分前后为宜。种薯上炕排种用斜排法,以头压尾,阳面向上,种薯排好后撒一层细土。然后浇水至床土完全湿润,上面再盖3厘米厚的细碎沙土,最好加盖薄膜、草苫等覆盖物。

2.夏薯育苗建立无病采苗圃,培育蔓头苗。带有茎线虫的病苗,不能用来生产鲜食地瓜。

3.苗床管理薯苗出土前,床土温度掌握在32~35℃,一般不浇水,如床面盖的沙土,保水困难,可浇小水,以利发芽。齐苗后采取夜催日炼措施,床土温度掌握在25~30℃,此时浇一次透水。采苗前2~3天进行炼苗,床土温度掌握在20~25℃,揭去覆盖物,日晒夜晾,使薯苗适应大田环境条件。

4.采苗采苗时实行高剪苗,基部留6~8厘米,剪取上部17~20厘米左右的壮苗,剔除病苗、弱苗。栽植前,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浸苗基部(约10厘米)10分钟,再用50%辛硫磷300倍液浸苗基部30分钟,以防黑斑病和茎线虫病。

三、栽植技术

1.栽植时期春薯可适当晚栽,以5月上旬为宜,夏薯6月中下旬抢时早栽。

2.栽植密度春薯适当增加密度,每亩4000株以上,夏薯适当减少密度,每亩3500株左右。

3.栽植方法春薯栽植一般采用斜栽法,入土深度13厘米左右,外露2~3节、3~4片叶,其余叶埋入窝内泥土中。插苗后,随后掩土,压住基部,栽植时要浇足窝水,待窝水渗下后,窝施神农丹每亩1~2公斤,再盖土封窝。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于茎叶封垄前中耕两次,防除垄面杂草,茎叶覆盖田面后,可人工拔除。也可在茎叶封垄前,杂草2~3期,每亩用盖草能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喷雾防除。

2.防旱排涝地瓜生长中期处在雨季,雨水较多,注意及时排水防涝,如果天气久旱不雨,土壤干旱,要及时浇水。地瓜生长后期,气温降低,蒸发量,耗水量减少,一般不需浇水,但遇秋旱应浇小水,避免大水漫灌。

3.防治食叶害虫地瓜生长期间常受斜纹夜蛾、卷叶蛾和天蛾等食叶害虫的为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

五、收获贮藏

1.适时收获地瓜块根是无性器官,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薯块持续膨大,没有明显的成熟期,收获时间以地瓜对温度的要求确定收获的适宜时期,一般当地温18℃左右开始收获,到12℃时收获结束。为使鲜食地瓜早上市,也可提前分批收获,增加效益。

地瓜机收真省事 篇4

“真没想到, 埋在地下的地瓜也能机械化收获, 听说还能收获马铃薯、生姜、花生、胡萝卜、大蒜, 那可真是省事多了。”现场观看的农民个个喜上眉梢, 赞不绝口。

“用机械化收获地瓜, 比人工刨能快多少倍?”几位农民问一位做示范的农机手。

“能快近40倍, 1小时收获2到3亩不成问题, 比雇人收地瓜每亩还能节省30多元钱……”“更重要的是, 用机械化收获, 地下基本不落地瓜。我们在农户刨完地瓜的地里做过一次试验, 每亩地里又找回来50多公斤。”参加会议的一位代表说。

现场的几位农民弯腰拾起几颗机械化收获出来的地瓜, 仔细看了看说:“好是好, 快是快, 可惜个别地瓜在收获中被机械碰破了皮。现在是秋天, 破皮处不变色;要是春天收获的马铃薯也破皮, 就不好了……”

与会的专家、厂家负责人和领导们认真地听着农民提出的问题。“这确实要尽快解决!”有人加重语气说。

“薯类收获机现在全国都在试制阶段, 咱们这些机械虽然都还不太完善, 科技含量也不能与小麦联合收割机相比, 但在全国、全省, 也是最高水平的。”生产厂家负责人平邑县华圣农业机械研究所所长李庆平告诉笔者。

挖地瓜 篇5

盼望已久的秋游终于到了,这是一次特殊的秋游,我们要去即墨挖地瓜。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踏上了“征途”。一路上,风景秀丽,映入眼帘的是连绵起伏的青山,一排排高大的树木和秋风中摆动着,散发着淡淡清香的小野花,像在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小朋友。

“到了!到了!”随着同学们的欢呼声,刚才还静静地等候的地瓜地一下子热闹起来。同学们都争先恐后的挖起来。有的用铲子,有的竟然拿着饭勺,还有的拿着大锄头……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来之前,妈妈告诉我土鼓鼓的,有裂纹的地下面肯定有大地瓜,所以我很快发现了目标,我赶紧用手挡住,生怕被别人看见,然后我用铲子使劲挖着,咦?怎么没有呢?我有点泄气了,但还是耐着性子继续往下挖。哇!好大的一个地瓜呀!胖胖的,长长的,紫红色的皮儿,可爱极了,还挺像数字“2”的造型。我刚想到别处去,突然发现下面还有它的两个小弟弟呢!哈哈,我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把它们从地里“请”了出来。再看看自己已经满身是土了,不过相比这收获的喜悦也就无所谓了。抬头一瞧,袁老师扛着大锄头来了,它用力刨下去,哇塞!专业工具就是厉害,地瓜一个接一个地从土里露出头来。同学们也都干得非常起劲,一边挖着,一边不时地抬头寻找下一个目标,忙得不可开交。快乐的时光总感觉过得很快,转眼间我们要回去了,真有点恋恋不舍呢!

温情地瓜香 篇6

在这里见到她着实吓了我一跳,这么晚了,她在这里做什么,难道谁还会买她的地瓜?我这样想着时已从她身边走过。

身后传来一个沙哑颤抖的声音:“小妹妹,买块地瓜吧?”是在叫我吗,我迟疑地回头。除了我,没有其他人从这条街上走过。

“你是叫我吗?”我问她。她说:“是啊,您买个地瓜吧……”她说着就走到我跟前,递给我一个皮烤得焦黄的地瓜,一看就知道那是烤得非常好,甚至可以用嘴直接吸的地瓜。我悻悻地摊摊手,告诉她,我并不需要这个地瓜。

“就这最后一个了,您拿着吧,便宜点,我也好回家……”

其实我并不是很喜欢吃地瓜,因为我的父亲也像她一样,在这个并不属于他的城市里卖烤地瓜。每次有卖不完的地瓜,母亲晚饭也不做,全家就吃父亲卖不完的地瓜。当同学拿着热气腾腾的地瓜满口叫甜时,我总是在内心暗笑,那地瓜有什么好吃的?假如他们知道我从小就是吃地瓜长大的,一定羡慕得要死。就像那次同学到我家,领他们到家乡的山上玩,她们满是羡慕地感慨道,要是她们家在这里,得天天爬山。

就为了把最后一块地瓜卖出去,她竟然一直等到这么晚,或许,她家里还有孩子在等他们的母亲回家吧。

我掏出钱。那么大的一块地瓜,她竟然只要了五角。我潸然。我的父亲,是不是也曾像她那样,为了最后一块地瓜,在寒冷的街道上站到夜深,然后近乎白送地廉价出售?

吃着那块温软的地瓜,一股暖流沁入心间。她的地瓜似乎比父亲烤的要香甜些许。

以后便经常在拐角处见到那个卖地瓜的她。就像专门等我一样,我到了,她从那宽大的皱巴巴的衣袖里抽出手,说,小妹妹,还有最后一个地瓜,吃了吧……我照例掏钱,每次,她只要五角。直到我穿过长长的小巷,转弯了她才慢腾腾地收拾好,推车反方向走。我多次对她说,就最后一个地瓜了,您不会自己吃了吗?她只是一味地讪笑,并没有吃那个地瓜。最后一个地瓜,似乎单纯而固执地留给了我。

我渐渐地知道,她从农村来,有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女儿,女儿学习很好,可惜两年前出车祸死了。

一连有几个夜晚没有见到她了。或许她早早地就把地瓜卖完了吧,我想。夜晚不吃一块她烤的香甜地瓜,我心中竟然就像有事没完成一样的焦虑。

那天晚自修后,我竟然又在电线杆下见到了她。一见我,她就说,你总算放学了。

听那话,她等我了许久。我笑着问她,有什么事嗎。她亦笑答,没什么事,就是来和你道别。

“怎么,不在这里卖地瓜了?那我可再没口福吃你烤的香甜的地瓜了,”我打趣道。她说,过了今晚就不卖了,家里离不开。

她把一块大大的地瓜递到我手里,我给她钱,她说什么也不要,还说,再给钱她就生气了。

我吃着香甜的地瓜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她说,你吃地瓜的样子真像我的女儿;她说,我知道其实你并不怎么爱吃地瓜;她说,以后不能再看着你穿过这条长长的小巷了,以后要多加小心,晚上一个女孩子不安全……

我忽然有些哽咽,她每天“剩”一块地瓜专门给我,竟然是刻意那么做的……我忽然明白,她磨磨蹭蹭地收拾东西,直到我穿过小巷才走,是怕我在小巷里遇到坏人。

地瓜泡芙转运翻身记 篇7

千层泡芙地瓜入馅

为了圆梦,3 人透过标会、卖车、向亲友借钱,终于在2007 年集资300万元(新台币,下同),并以约150元将废弃的狗屋改建为简单的厨房、店面及添购烘焙设备。

他们除了主打原本擅长的蛋糕、泡芙,还以台农66 号地瓜作为原料,开发出不同一般以奶油为馅、菠萝为皮的千层地瓜泡芙。

连赔2年邻居嘲笑

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努力,生意就会上门。但开业最初2年,这间位于山脚边的小店终究没能引起太多注意。周义程苦笑:“因为没有生意,抽烟的时间居然比工作多。”

然而,抽烟也许解闷,却解决不了烧钱的事实。蔡威德不得不走出山城,挨家挨户走访双北地区的咖啡厅,争取代工合作机会,“但咖啡厅需要的都是切片蛋糕,地瓜泡芙受限保鲜条件,仍只限于店内贩卖”。虽然一度取得一些饭店、咖啡店的片状蛋糕订单,但每月营收不到20万元,仍持续月赔约五六万元。

2 年后,3 人预留约100 万元的预备金,也全数赔光。

周义程说:“那时,钱全拿来发给员工薪水和进货,我们3人几乎整整2年没有领半毛钱。”最难熬之际,他们甚至有过“两个人去上班,留一人继续撑”的念头。

网购蹿红咸鱼翻身

2010 年,因亲友团分送出的地瓜泡芙受到博客青睐,渐渐有人在网络讨论“口感不同的酥脆千层黄金泡芙”,这一间原本濒临绝境的甜点屋,竟摇身一变成为网络人气名店。蔡威德说:“客人一下子全都窜出来了,不只网络订购排到6 个月之后,门前也经常有人来排队。”

由于当时黄金泡芙是透过网络在学校热销,瑞柑陆桥边常有大学生来“抢货”。简势说:“地瓜易腐烂,每天都要现做,做一批至少约需40 分钟,我和周义程加上五六个师傅不断赶工,还是赶不上。”

一天究竟要做多少个泡芙?周义程笑说:“拼命做都来不及,哪有时间计算?”他又说:“当时有些学生干脆坐在马路边打起牌来,看到这情景,我们哪敢休息,每天忙到凌晨三四点,几乎没吃也没睡。”也因这段时间的客人反映出不同口味需求,3 人又陆续推出巧克力、抹茶红豆等口味,并将泡芙种类区分为地瓜千层、芋头千层、巧克力菠萝、抹茶红豆菠萝等。

热潮维持约一年后,月业绩从巅峰时期的200万元,逐渐退烧至约100万元;虽不再似全盛时期热销,但假日仍有排队人潮,平日也常有北海岸居民前来购买。蔡威德说:“没有高峰期的忙碌,反而让我们更能将重心放在研发。”

九份老街开设分店

去年间,店面以每半年十多万元经费,陆续完成整修和咖啡座设置,空间较最初增大不少;同年10月,3人又选在距离3 公里远的九份老街,投资约150 万元开设分店,主打产品仍是地瓜泡芙。过去因未考虑人潮,让3人吃尽苦头,现在对于拓店格外谨慎。蔡威德说:“目前两店营收各占一半,本店以宅配和OEM为主,九份店则完全是现场客。”

马铃薯收获机收获地瓜 篇8

1. 挖掘深度能满足地瓜的收获要求, 能挖出绝大部分的地瓜。

2. 破皮现象较少见, 有少部分破损的也不影响地瓜的销售和食用。

3. 泥土分离效果较好。通过振动筛的振动能达到果茎与泥土分离。

4. 由于地瓜果茎较脆, 通过振动筛时有少部分果茎较长的容易被振断。

地瓜栽培技术 篇9

贵州保田-地瓜坡勘探区位于贵州省西南部。区内主要含煤地层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1],主要可采煤层有3、12、17、19、23、26、29号共7层,可采煤层总厚为6.57~32.74m,平均厚度17.32m。12#煤层位于P3l2顶部,煤层厚度较大、结构相对简单[2],为本勘探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因此,对于煤层和煤质变化规律的研究,为进一步资源勘查与矿井生产打下基础。

2 勘探区构造特征

地瓜坡勘探区位于青山向斜西北,构造相对简单,发育NE-SW向的次级构造,由西向东有半坡背斜、落泥向斜、大地背斜、F15和F17断层,东南为青山向斜轴部。区内地层走向NW-SW向为主,倾角7°~25°,受褶皱影响由西北向东南方向逐步变陡。

3 12#煤层厚度变化规律

3.1 12#煤层厚度分布频率

12#煤层位于P3l2顶部,本勘探区内层位稳定。根据26个钻孔煤层厚度资料点分析,12#煤层厚度0~4.40m,平均3.36m,其中,1.33m以上的煤厚点占56%,煤厚以中厚煤和厚煤为主,12#煤厚分布频率直方图如图2所示。

3.2 12#煤层厚度变化特征

勘探区内12#煤层层位稳定,对比可靠,且煤层厚度呈有规律变化,表现为东北部较厚,西南部偏薄,由西南部到东北部逐步增厚的趋势。12#煤层等厚线如图3所示。

3.2.1 勘探区大部为1.33~3.5m的中厚煤和厚煤区,全区可采,呈规则的两个块段孤立分布于南北,中部薄煤呈不规则的较小块段位于两个中厚和厚煤层区中间。

3.2.2 煤层厚度变化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和分带性。沿青山向斜NE-SW的走向,煤层厚度在平面呈连环条带状分布。

3.2.3 中厚煤和厚煤区在平面上呈不规则的岛弧状分布,煤层厚度值变化幅度大,且不同厚度煤区之间距离很近,煤厚变化梯度大。

4 煤质变化规律

4.1 12#煤层工业分析指标

根据12#煤层工业分析结果,灰份含量15.72~43.12%,平均23.78%,属于中灰煤。挥发份除901孔外,都大于10%,平均12.12,属于低挥发份煤。全硫在1.55~4.52%之间,平均3.1%,差别较大,最低和最高相差3倍,属于高硫煤,见表1。

4.2 煤质变化规律

从灰份、挥发份和全硫含量在平面的分布来看,挥发份和全硫变化不大,与煤层厚度变化相关性不强。但灰份的变化与煤层厚度变化呈现负相关性,从西南向东北,随煤层厚度由厚到薄再到厚,灰份正好相反,则是由小变大在变到小,在901孔达到灰份最大43.12%,而挥发份则最小,煤层也相对薄,见图4。

5 结论

地瓜坡勘探区受区域构造控制,地层产状受青山背斜控制,走向整体平行该背斜,由于次级褶曲的影响,局部产生变化。煤质属于高硫中灰低挥发烟煤,全硫含量区内变化较大,最低和最高相差3倍;灰份与煤层厚度变化密切相关,呈现负相关性。

参考文献

[1]黄文,李军,黄华州.贵州保田-青山区块煤储层特征及煤层气开发条件研究[J].中国煤炭地质,2008,20(2):20-23.

地瓜参总皂苷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篇10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原料:地瓜参,采自舟山市沿海海域,洗净绞碎;人参皂苷Re标准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D101型号大孔吸附树脂(河北沧州宝恩化工厂);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主要仪器设备

721PC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DHG-9076A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DKB-501A型超级电热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冷冻干燥机(宁波新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地瓜参总皂苷供试液的制备。

新鲜地瓜参去除内脏,体壁经洗净沥水后用绞肉机绞碎3~4次,碎肉用70%乙醇在70℃条件下按料液比1∶2.0热浸提3次,每次3 h,收集浸提液旋转蒸发除去乙醇,然后分散于水中,过滤,滤液上样于已处理过的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进行分离,再用石油醚、三氯甲烷、饱和正丁醇各萃取3次,收集正丁醇萃取液经旋转蒸发浓缩,冻干得到地瓜参总皂苷,取约20.0 mg用甲醇超声溶解定容至100 mL。

1.3.2 地瓜参总皂苷性质鉴定[10]。

(1)泡沫试验:取地瓜参总皂苷样液2 mL,激烈振荡1 min后,观察泡沫产生情况。(2)沉淀反应:取地瓜参总皂苷样液2 mL,加入少许BaCl2,充分摇匀溶解后,观察有无白色沉淀。(3)Molish反应:取地瓜参总皂苷样液2 mL,加入2~3滴10%α-萘酚乙醇试剂,充分摇匀后,沿试管壁加入1 mL浓硫酸,观察两液层交界面处紫色环的出现情况。(4)Libermann-Burchard反应:取地瓜参总皂苷冻干品10 mg,加冰醋酸0.5 mL使溶解,续加醋酐0.5 mL搅匀,再于试管的边沿滴加2滴浓硫酸,观察并记录现象。1.3.3皂苷测定波长的确定。采用《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附录VA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1]进行光谱扫描。人参皂苷Re标准品溶液和供试样品溶液按2.3.3.4处理后在400~800 nm范围内作波长扫描。以不加标准品溶液的平行样作为空白,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1.3.4 皂苷测定方法。

精确称取人参皂苷Re标准品20.0 mg,用甲醇溶解并定容至100 mL。吸取人参皂苷Re标准溶液(0.2 mg/mL)0、0.2、0.4、0.6、0.8、1.0 mL(相当于人参皂苷Re0、40、80、120、160、200μg)于10 mL比色管中,水浴蒸干溶剂,依次加入5%香草醛-冰醋酸溶液0.2 mL和高氯酸0.8 mL,60℃水浴加热15 min,立即以冰水冷却5 min,加入5 mL冰醋酸,摇匀,静置10 min后,537 nm测定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取地瓜参皂苷样液,进行同上处理,计算皂苷含量:

式中:X—样品中总皂苷含量(g/100 g);m—试样质量(g);V1—样品提取液总体积(mL);V2—样品提取液测定用体积(mL);m1—从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液中皂苷含量(g)。

1.3.5 精密度试验。

精密吸取人参皂苷Re对照品溶液适量于具塞试管中,分别测定6组平行,进行皂苷含量测定。

1.3.6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样品于具塞试管中,分别放置5、10、15、30、45、60、90、120、150 min后测定皂苷含量。

1.3.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冷冻干燥制成的干品)6份,每份5.00 g,照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精确吸取各样品溶液适量,进行皂苷含量测定。

1.3.8 加标回收率试验。

取同一批样品(冷冻干燥制成的干品)6份,每份5.00 g,精密称定,按照样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然后吸取各样品溶液适量于试管中,精确加入一定量的人参皂苷Re对照品,进行皂苷含量测定。

2 结果与分析

2.1 地瓜参总皂苷性质鉴定

地瓜参总皂苷的性质鉴定结果如表1所示,水溶液经激烈振荡产生许多泡沫,说明可能含有皂苷或者蛋白等物质,泡沫保持10 min以上不消失,经加热亦不消失,说明样品为皂苷类物质;水溶液经加入BaCl2能够产生白色浑浊,说明可能有皂苷的存在;Molish反应显色阳性特征,说明含有糖类或物质包含糖链;Libermann-Burchard反应的颜色反应显示,地瓜参总皂苷主要物质为甾体皂苷。

2.2 地瓜参皂苷测定方法

2.2.1 测定波长的确定。

香草醛—高氯酸能与人参皂苷Re对照品及地瓜参皂苷发生紫红色的颜色反应,进行紫外可见光谱扫描,标准品在537 nm处有最大吸收峰,而供试样品在(537±2)nm有最大吸收峰,故确定537 nm为检测波长。

2.2.2 标准曲线。

结果如图1所示,得到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 8x+0.007 1,相关系数R2=0.999 6,表明浓度在40~200μg/mL时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

2.2.3 精密度试验。

结果如表2所示,平均吸光度值为0.115,RSD为1.77%。表明精密度较好。

2.2.4 稳定性试验。

结果如表3所示,平均吸光度值为0.102,RSD为3.16%。结果表明显色反应在5~150 min内稳定。

2.2.5 重复性试验。

测定结果如表4所示,平均吸光度值为0.135,RSD为3.15%。结果表明该方法重复性较好。

2.2.6 加标回收率试验。

测定结果如表5所示,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9%,RSD为4.63%。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地测定地瓜参总皂苷的含量。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显示,以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为显色体系,人参皂苷Re为标准对照,在波长为537 nm下,检测体系呈现良好地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0.003 8x+0.007 1,相关系数R2=0.999 6,表明浓度在40~200μg/mL时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加标回收率为101.9%,RSD=4.63%,精密度试验RSD=1.77%,稳定性试验RSD=3.16%,重复性试验RSD=3.15%,说明方法学各指标均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邹峥嵘,易杨华,张淑瑜,等.海参皂苷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药物,2004(1):46-53.

[2]王静凤,傅佳,王玉明,等.革皮氏海参皂苷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40(2):28-32.

[3]樊廷俊,袁文鹏,丛日山,等.仿刺参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纯化及其抑瘤活性研究[J].药学学报,2009,44(1):25-31.

[4]丛日山,袁文鹏,樊廷俊,等.仿刺参水溶性海参皂苷的分离制备及抗真菌活性的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6,36(6):959-964.

[5]MATS M N,KORKHOV V V,STEPANOV V R,et al.The contraceptiveactivity of triterpene glycosides-the total sum of holotoxins A1 and B1and holothurin A in an experiment[J].Farmakologiia I Toksikologiia,1990,53(2):45-47.

[6]KALININ V I,PROKOFIEVA N G,LIKHATSKAYA G N,et al.Hemolyticactivities of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the holothurian order dendro-chirotida:some trends in the evolution of this group of toxins[J].Toxicon,1996,34(4):475-483.

[7]CHLUDIL H D,MUNIAIN C C,SELDES A M,et al.Cytotoxic andAntifungal Triterpene Glycosides from the Patagonian Sea CucumberHemoiedema spectabilis[J].Nat Prod,2002,65(6):860-865.

[8]胡晓倩.海参皂苷对脂质代谢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1-98.

[9]于林芳.八种海参中主要海参皂苷的结构特性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1:1-16.

[10]沈向红,任一平,陈翊.HPLC法与香草醛比色法测定保健品中的人参皂甙[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4,14(6):681-683.

上一篇:阅读教学模式之反思下一篇:感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