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转创新

2024-05-09

流转创新(精选十篇)

流转创新 篇1

1、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

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奠定了现实基础。面对农村发展的新形势, 湖北省以“依法、自愿、有偿”为总体原则, 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为目标, 积极、有序、务实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

湖北省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实践中, 始终坚持依法流转、自愿协商、用途管制、产权明晰、身份优先的原则;探索出专业大户、土地股份合作、农机专业合作社、社区股份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具特色的土地流转模式, 特别是农机专业合作社模式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高度评价, 被誉为现代农业的样板;表现出受让主体多元化、流转形式多样化、流转土地规模化、流转价格市场化、整体效益最大化的特点。

湖北省以推进新农村建设为契机, 以维护农民权益为宗旨, 以推进农村产权市场化改革为目标, 采取加强组织领导, 加大政策扶持, 搭建流转平台, 盘活存量土地, 吸纳社会资本, 放开放活农村土地经营权等措施, 保证了农村土地流转取得实效。

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产生了积极效应, 主要有:带动了专业化、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 催生了大批现代农业新型经营主体, 盘活了土地资源和农村集体资产, 拓宽了农业投入的新渠道, 增加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推动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 促进了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注入了农村市场化发展的新元素。

2、国内外农村土地流转实践 的启示

虽然存在国情的差异、地域的特色, 农村土地流转都是很多国家农村产权制度的重要内容。

从国内层面看, 辽宁省的还权赋能模式, 重庆市的土地确权、“地票交易”、“三权”抵押探索, 山东省实施土地经营权资本化, 浙江省对“四村”集体资产改制, 江苏省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等成功实践, 为构建和完善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机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以确权确地为基础, 实行股份经营, 优化资源配置; (2) 注重服务平台建设, 培育农村产权交易市场; (3) 实行国有和集体所有土地“同地、同价、同权”; (4) 加强城乡统筹, 化解土地流转的后顾之忧。

从国外层面看, 虽然不同国家的土地制度存在较大差异, 但对土地流转的重视却是一致的。国外土地流转的实践经验带来的启示有: (1) 土地用益权作为土地权利制度的重心已经成为现实; (2) 农村土地的有效流转需要健全的法律保障和政策引导; (3) 农村土地市场是促进土地权利流转的重要基础; (4) 中介组织是引导农村土地流转方向的重要辅助。

3、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 制约因素

通过对湖北省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分析, 可知农村土地流转在有序推进的过程中, 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 (1) 相关主体认识有偏差; (2) 流转方式不规范; (3) 社会化服务不到位; (4) 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普遍; (5)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够; (6) 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 (7) 政策激励度、系统化不足; (8) 土地管理法律制度存在缺位和冲突; (9)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10) 农民土地权益保护不充分; (11) 融资难、用地难、保险难等问题突出。

4、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 对策建议

农村土地流转是一场农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 涉及农民利益、农业发展和农村未来。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 形成有效的流转机制, 课题组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总体思路为:以法律制度为保障, 以政策引导为补充, 注重政策的法律化进程, 构建多层次的土地流转市场。

具体对策为:

1) 构建以《土地管理法》为基础的土地流转法律制度体系。根据我国土地流转的现状, 结合现行的相关法律, 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修改, 确立土地流转权的行使主体、程序、条件、监管以及责任制度, 并通过配套的行政法规、规章, 保证土地流转在法律层面的可操作性。

2) 尽快完成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重点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权利确定是权利流转的前提, 设定全国、全省统一的确权、登记、颁证时间表, 保证土地产权清晰、主体权责明确。涉及农村土地的权利主要包括: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所有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权、农业生产设施和用房所有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养殖水面使用权、农村集体林地使用 权和林木所有权等。

3) 以国家激励政策为导向, 鼓励地方出台土地流转的激励政策。国家应根据形势发展, 适时出台激励土地流转政策, 主要涉及: 财政扶持、项目扶持和用地扶持。同时, 国家应鼓励各地根据地域特点, 在不违背法律、国家政策的前提下, 形成覆盖土地流转各方面的地方政策激励体系。

4)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市场, 为土地流转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建立市县、乡镇、村组三级流转服务平台;二是建立土地流转信息网络;三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土地流转价格评估机制;四是提供土地流转业务指导、利益协调和纠纷调处等服务。在条件具备时, 可建立区域、全国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

5) 发展新型经营主体, 鼓励多元化的土地经营活动。对现实存在的各类土地经营方式和经营主体进行全面梳理, 强化土地流转的意思自治, 赋予各类经营者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 减少或取消经营农业的主体限制, 纠正经营中的非农化、非粮化现象, 控制和化解土地经营风险。

6) 创新农村金融机制, 为土地流转提供资金支持。大力发展村镇银行、合作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允许有条件的涉农企业、合作组织设立担保机构, 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 探索开展在田农作物预期收成抵押和畜禽、水产等活物抵押贷款业务, 对粮食等主要农作物、水产、畜牧、农机等实现农业政策性保险全覆盖。

7) 实现城乡统筹, 解除土地流转后顾之忧。一是建立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有序转移机制;二是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三是全面建立健全多层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四是加强农村新型功能社区建设。

8) 实行城乡建设用地同地同价同权, 切实维护农民利益。一是逐步建立城乡建设用地统一市场, 实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所有权和国有建设用地所有权同等待遇, 即: 同地、同价、同权;二是保证农村集体土地出让收益大部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被征地农民的补偿安置;三是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范围, 逐步缩小征地范围, 完善补偿安置机制。

流转创新 篇2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剖析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解决土地细碎化问题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对土地互换、出租、入股、股份合作、转包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既有成功的经验,也存在改变耕地用途、法律冲突、风险不确定、侵害农户利益、融资困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法律规范、制度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建设、政策支持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对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时代背景下,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以分散经营为主要特点的家庭承包责任制,已经越来越难适应以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为特征的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地自发地开展了一系列为了克服家庭分散经营的土地流转创新实践。对这些地区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进行剖析,推广可行做法,总结经验教训,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采取相应的对策与措施,对稳定我国以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变革,采取多种形式流转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形式

对于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目前一些地方已经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探索,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比较典型的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

1、农村土地互换

农村土地互换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承包土地的承包方为了便于耕种或者规模种植的需要,交换自己的承包地,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也进行相应的交换。最具代表性的为重庆江津模式和新疆沙湾模式。

(1)重庆江津模式。重庆江津模式是农村建设用地互换的典型代表。为推进农村建设用地市场化,自2007年9月到2008年8月,江津区在重庆市率先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试点。该试点的鲜明特点是由市场主导实施和指标跨区流转。2007年9月颁发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置换管理工作试行意见》是指导试点的纲领性文件。将农村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范围包括农民宅基地、废弃的工矿企业用地、公路等。江津区国土局统计数据显示,一期复垦,全区新增农用地面积4160亩,其中耕地面积2781亩。以解决城市建设用地为核心的农村建设用地减少与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挂钩做法成为江津推行土地改革的重要动力。当然,实现指标跨区流转得益于农村土地交易所的建成。农村土地交易所是重庆进行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而向国务院申请的重要政策之一,其主要交易品种是农民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村落公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整理并严格验收,置换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江津模式中政府发挥着重要的角色,首先是提供经费支持,政府复垦土地的成本,包括劳动力、安置补偿、新居建设配套设施完善等,每亩花费4-5万元;其次是政府主导了指标流转、定价及收益分配。有利于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有效缓解城镇发展用地的供求矛盾,促进了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进程,改善了农户的生产发展环境。

(2)新疆沙湾模式。新疆沙湾模式是农村土地耕地互换的典型代表。为了推广实施节水滴灌,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连片规模种植,自2004年起,新疆沙湾县四道河子镇下八户村率先发起土地互换,将农户原本分散在3-4处的土地集中到2块统一种植,解决土地过于分散的问题,以便于耕种、铺设管道。到2005年,全村所有耕地10368亩全部实现了互换,滴灌、微灌等高新节水技术普及率达到100%。互换完成后,全年农户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元,土地利用率提高3%—5%,净增加耕地400亩,增加的耕地可使农民每年人均增收347元。由于土地互换的效益比较明显,四道河子镇下庄子村、中心村等6个村先后完成了土地互换,面积达4.27万亩。通过土地互换,农作物种植实现了相对集中、标准化种植、集约化生产的目的。老沙湾片乡镇棉花生产基地品种进一步统一,品质进一步优化,单产进一步提高,有利的推动了土地规模集约经营,加速了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村土地出租

农村土地出租是指农户签订租赁合同,将其所承包的全部或部分农村土地租赁给农业生产大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土地出租不改变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原来承包土地的农户继续按照原有的土地承包合同履行其义务,享受其权利。新参与的土地租赁方按照租赁合同的约定对土地承包方履行按其支付租金并不得改变农村土地用途的义务。可以采取现金或者实物的方式按支付租金。农村土地处租方式主要有农业公司租赁型、农业大户租赁型及农村反租倒包型等。安徽小岗模式较为典型。

安徽小岗土地流转始于当初的“反包倒租”,就是鼓励土地向种田大户、能手流转,进行适度规模经营,通过组织协调改变土地现转,从而发挥其应有效应,已获得更大的利润。通过新农村规划,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中心村的发展,将村民向中心村集中。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减少国家财政对公共设施的投入,促进村民素质的提高,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小岗村耕地面积大约2000亩,其中60%目前出租流转被集中起来用于发展蘑菇、花卉、葡萄规模种植及家禽养殖等。采取土地集中利用,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新型合作给当地农户带来巨大的经济实惠和利益。2009年,安徽小岗村的农村人均收入达到6600元,比同期全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5153.2元高出1446.8元。

3、农村土地股份合作

土地股份合作制属于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一种产权制度安排,即在按人口落实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形式进行农户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农户土地承包权转化为股权,农户土地使用权流转给土地股份合作企业经营。扣除相关项目的土地经营收入剩余按照农户土地股份进行分配。它代表当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方向,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农村土地流转模式。最具代表性的为广东南海模式、山东枣庄模式。

(1)广东南海模式。为了充分保障农户分享农村土地增值收益,满足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用地的需求,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原广东省南海市)上世纪90年代在其辖区内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广东南海模式的特点在于由股份合作组织直接出租土地或修建厂房再出租,村里的农民出资入股,凭股权分享土地非农化的增值收益。实行土地股份制的具体措施有如下两点:一是采取分区规划,把辖区土地按照土地功能及定位划分为商业住居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域,集约利用有限的农村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效益,合理实施城镇发展规划,对基本农田实行最严格的保护;二是明确股份份额和范围。可以将农村土地、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及村集体经济组织集体财产折价入股,制订股份公司章程,股东权利的范围、股东红利的分配及股东权利管理严格按照公司章程规定办理。模式创新遵循的共同原则有以下几条:第一,只有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成员才有权参与土地股份公司的土地分红,“人人参与,个个有份”的制度设计与安排使成员权益得到了切实的考虑;第二,年龄成为集体组织成员股份分配差异的依据;第三,在股权变动与调整时会充分体现人口变动、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变化的情况;第四,为了便于村社管理,特别是为了执行有关计划生育和治安管理等,额外设置了一些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获得股东权利或者参与股份分配的附加规定;第五,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分享的股份数额具有较强的福利性,只能自己享受,没有继承权,不得赠送、转让与抵押。

广东南海模式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用土地股份合作制取代原来的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这种制度创新不仅充分保障了农户承包土地的收益分享权利,而且从制度设计上通过股利分配的方式赋予农户分享农村土地非农化所带来的巨大土地增值收入。这是南海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核心,也是我国农村现行土地利用制度和城市化、工业化建设进程的有益尝试。从土地收益分享的方面考察,这种土地制度创新不仅在承认农户的农村土地经营收益分配权,而且保障了农户参与分享农村土地非农化的土地增值收益权。用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取代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实现农村土地权利的过渡,由土地的自然状态向土地的资本状态过渡,此种以土地资本化为典型特征的土地使用制度创新,减少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利益冲突,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参与积极性,推动了农村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农村土地资源的有效流转,推动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带动了农村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

(2)山东枣庄模式。山东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于2008年9月成立了全国首家农村土地产权交易所,为参与徐庄土地合作社的农户颁发了280份农村土地使用权证。并创出了三个全国“第一”:首次创办了获得工商注册的土地流转合作社,首次由区政府向农民颁发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证,首次建立了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所。这标志着在国内各地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案例中,增加了一种新模式,村民可使用土地使用产权证作抵押,向信用联社申请贷款,进行农业基础建设和采购。

枣庄市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由三个部分组成:首先,发放土地使用产权证。持有土地使用产权证的农户可以在其有效期限内,自愿经营或者进行农村土地流转,同时亦可将土地使用产权证入股经营或者作为抵押担保物。其次,从市自上而下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有形的农村土地使用产权交易市场,解决市场缺位问题。再次,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农户走农业合作化的道路,以土地为纽带联系农户与合作社,解除参与合作农户的后顾之忧,调动农户参与合作社的积极性,同时通过制度设计避免农户的失地风险:一是农业合作社成员的构成比例,以土地入户的农户数不得低于总成员的80%,其他成员不得超出总成员数的20%;同时对投票表决权的票数进行限制,通过资金入户的社员投票权不得超过投票权总票数的20%。二是构建农业保险体系,政府出资补贴涉农保险的企业的农业保险项目。三是对土地使用权抵押的额度和年限进行限制,抵押额度最多不得超过1/3,抵押年限不得超过3年。

枣庄农村改革的主要动力来自于农民,出发点是为了农民,是“自下而上”由农民自发开始的,做到了尊重农民意愿。改革的重点放在农业地区,而不是近郊区。向农民发放“土地使用产权证”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追求土地的规模效益。

4、农村土地入股

农村土地入股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承包户为了发展规模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折算为股权,自愿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实现农业生产合作,以土地承包权入股组成股份有限公司或者农业生产合作社,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此方式以上海奉贤模式较为典型。

上海奉贤的做法是:一是规定入股农户的最低收益保障数额,每亩土地的最低收益为400元,每亩土地的最低分红为200元;二是规定合作社的利润分配顺序及方式。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奉贤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已经达到350家,带动参与农户数额为6.5万,全区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各类农产品总额大约22亿元,比上年增7.3%,利润1.12亿元,而由合作社统一购销金额达16.8亿元,约占总额的76%,同比增长8.4%。上海奉贤农民专业合作社呈现典型的三大特征:一是合作社的产业类型齐全,除传统的粮食、蔬菜、水果、花卉外,农家乐和营销类合作社发展迅速,达到29家,占总数的8%;二是合作社组织形式多元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和“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多种形式,其中前两种占了总数的80%;三是合作社运行质量逐年稳固提高,运行情况良好和较好的合作社有200多家,合作社实行民主管理,社务公开。承包人在用工上对合作社负责,合作社优先安排就近社员工作,产业化经营能力强。

5、农村土地转包

农村土地转包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承包方将其承包经营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给同一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土地转包不改变原有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原有的土地承包按照土地承包合同继续履行原有合同的义务,并享有相应的权利。农村土地转包模式是目前农村土地流转面积最大、比例最高的一种土地流转形式,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为浙江温州模式和重庆忠县模式。

(1)浙江温州模式。浙江温州模式具体而言主要有三种实现方式:一是村集体经济组织主导模式。该模式充分发挥村委会和村级经济合作社的主导作用,维持原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实现农村土地的流转。其具体做法是村集体转包直接经营和村集体代种代耕。村委会或村级经济合作社按照一定标准收取一定费用的基础上进行代种代耕,农户只负责田间管理和粮食收割。二是种粮大户承包模式。农户把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给种粮大户是该模式的核心,采取有偿转让的形式,通过招标、中转站转包或中介机构合同转包等方法实现农村土地的有序流转,减少农村土地荒芜,充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三是社会化模式提供服务的方式。主要专业农业合作、农场或者粮食合作社对粮食生产实行 “一条龙”的有偿服务,或提供某一关键环节有偿服务。

(2)重庆忠县模式。到2006年,重庆市通过转包流转土地总面积108.88万亩,占土地流转总量的50.33%。39个区县中除大渡口外,流转面积最大的是忠县,达18.8万亩,流转比例最高,达98.3%。对于减少农村土地撂荒,扩大农户土地的规模经营和连片种植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

重庆忠县模式的典型特征是政府引导、鼓励、支持农户能人成立农业产业化企业从农户手中转包土地,根据土地地理位置、土壤肥瘠程度不同支付不同的货币或实物租金,获取土地租金,转包土地的部分农户还可在企业务工取得劳务收入。如2006年9月,博富文柑橘有限公司在忠县的石宝、拔山等7个柑橘基地乡镇租赁果园4万亩,租期30年,租金按每年田440元/亩、土360元/亩支付,较好地块的租金上浮3%,合同签订后,每5年调整一次租金基价,户均增加收入2185元,比农户原经营收入增长3.5倍,实现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6、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

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是指农民以放弃农村宅基地为代价,把农村宅基地被置换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用地,进而农户可以在城里获得一套住房。与此同时,农民自愿放弃农村土地承包权,与市民享受同等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逐步建立起统一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其中以重庆九龙模式最具代表性。

重庆于2007年获国家批准成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九龙坡区作为重庆先行的试点区域,在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创造了农村土地流转的重庆九龙模式。依靠“宅基地换住房、承包地换社保”的方式,促进了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充分发挥农村土地使用效益,消除土地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束缚。

重庆九龙模式的基本做法有两点:一是以宅基地换住房。政府拿出原农村宅基地的20%左右,集中兴建新型农村社区,腾出的80%左右复垦为耕地,其农村建设用地指标,则置换为本城镇建设用地指标。对流转的宅基地每个村民能免费置换20m2住房,优惠5m2住房,多余面积按580元/ m2计算。二是以承包地换社保。第一,九龙坡区颁布相应政策,凡是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又自愿放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就可以自愿申报为九龙坡区城镇居民户口,并在小孩上学、再就业培训、医疗保障与养老保险等方面与市民享受相同待遇。同时大力推广新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农民的看病就医问题。第二,以土地承包权出租,按稻谷每亩年平均产量折算约1000元的金额,收取租金。流转以自愿为原则,其目的是将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从农业园区或城镇企业获得务工收入,由务工企业来解决社保问题,并享有固定土地收益,实现持续增收。

二、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

1、耕地保护形势严峻,部分模式创新改变农村土地用途

我国耕地资源十分稀缺,一直存在人多地少的矛盾。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从保障粮食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提出了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目标。我 国可用作新增建设用地的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各项建设用地的供给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严格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土地用途管制是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核心。但土地流转中出现的情况令人担忧:首先,农村土地流转改变用途,非农化、非粮化现象明显。《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农村土地用途。但是对现有土地流转模式创新调查可以发现,农村土地流转的过程中,农地的用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主要表现为:一是农用地流转后转变为非农建设用地。截至2007年底,重庆忠县流转耕地累计36.78万亩,耕地流转后用途发生变化的有25.43万亩,占耕地流转总量的69.13%。随意改变耕地的农业用途违背了《农村土地承包法》中农地流转的用途限制规定。广东南海模式流转土地用于工业用地同样如此。二是农用地流转后用途非粮化,多表现为耕地变为园地等其它农地类型或者由种植粮食作物转变为种植经济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如重庆忠县土地流转后建立起的大面积柑橘、原料林等基地的土地原来大部分为基本农田,这与《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第十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占用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和挖塘养鱼”相冲突。其次,农村土地用途管制主体缺位、流转机制缺陷。现行农地保护制度有基本农田保护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土地用途管制制度、建设占用耕地补偿制度等。但实际上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用途管制主体往往缺位,用途管制的执行不力。由于各地情况不同,基本农田的保护等级和管制缺乏统一的标准,而地方政府在任期内为发展经济、追求经济增长和财税收入,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招商引资渠道引入各类项目,而大规模的土地流转往往是由政府引导的,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自然选择将耕地向收益高的用途流转。

2、土地流转模式创新与现行法律法规冲突,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

对土地权属管理、土地用途管制、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建设用地供给等涉及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问题,我国《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国发[2004]28号)、《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等法律法规做出了明确规定和要求。此外,《物权法》、《担保法》、《民法》、《公司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业制约了土地流转。具体表现在:一是受土地权属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明确规定全部土地属于国家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所有权不得买卖和非法转让。同时,土地流转,流转的只能是使用权,不能是所有权。二是土地用途限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九条“国家对土地实行用途管制制度”、第六十三条“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用于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的性质和土地的农业用途。”等限制农村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农业用途。三是严格耕地保护限制。《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第十一条“基本农田一经划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占用,或者擅自改变用途,这是不可逾越的‘红线’。”但事实上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均需要建设生产管理用房,与法规冲突。四是土地流转期限限制。很多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的流转年限超过了承包期的剩余期限,与现行法律规定相悖。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的做法难以得到现行法律保障。同时我国缺乏专门的法律对农村土地流转进行规范,没有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流转法》,对农村土地流转的产权性质、土地流入流出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流转期限、流转方式、争议解决办法和法律责任等进行明确规定。

3、土地流转中农民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充分保证

十七届三中全会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流转过程中不得侵害农民的正当利益。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又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愿流转土地是这一规定的精髓。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农民利益诉求难以得到充分保证,侵权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一是土地流转违背农民意愿。一些由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合同,既无农户签名,又无书面委托,不尊重农民土地流转的主体资格,用变相的行政手段干预土地流转,造成土地流转双方主体不合法,不尊重农民的意愿,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二是土地流转定价不合理。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必须保护农民土地的经济权益,让流转农户共享土地流转带来的经济效益。但现实是农村土地流转租金普遍都不高,一般一年在400-600元/亩,且租期很长,农民仅仅获得眼前实惠,难以分享未来土地增值收益,影响了农民的长远利益。甚至有些地方热衷推动“反租倒包”,以较低的价格从农民手中租赁土地,然后以较高的价格出租,换取差价。三是农民土地流转收益不稳定。一些农业企业或承包大户在其经营项目的收益没有达到预期时不兑现其租金承诺或要求降低租金,有的甚至携款潜逃,农民的收益得不到保障。四是流转土地改变用途,影响农民生计。外来企业取得土地经营权后擅自建造的建筑物破坏了耕地,到期收回后很难继续用于农业生产,影响了农民的生计,农民的权益受到损害。

4、难以控制规模经营的不确定性风险

土地规模经营后带来的风险远远大于家庭承包经营。这种风险主要来自于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市场供求变化的价格风险及规模经营的契约风险。一是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受全球气温变暖影响,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且不断加剧。水灾、旱灾、冰雹等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且呈逐年增加态势。二是市场供求变化的价格风险。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均存在竞争,农产品的供求关系难以始终处于均衡状态,导致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风险。如最近几年大蒜、香蕉、苹果等价格的大起大落都给种植经营户带来重大的损失。三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大幅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获利空间有限。近年来,受国际市场化肥、饲料、薄膜价格上涨的影响,国内农资价格普遍上涨,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四是规模经营的契约风险。租赁户怕农村土地政策不稳,政府提前收回土地承包经营租赁权而不敢大胆投入,影响规模经营产量与产出。另外农村品市场的不确定性也影响了大规模开发。

5、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

发展农业,就必须有资金的积累和投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规模经营更是如此。但事实上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力度不够,农业融资难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服务不足。各家银行大规模地缩减了农村网点,乡镇基本全部撤出;各类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中,用于农业贷款的所占比重很低。农村融资难、贷款难,且农村存款大部分流入了城市,农业大户和龙头企业都面临资金短缺和融资困难。二是农业融资保障不足。体现在财政资金投入制约过多,主要用于农业扶贫资金投入、农村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等,用途管制严格;农村信用社经营体制僵化,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多元化的需要;农业资本向城市流入,成为工商业资本,抽走了农业发展的资金;农村土地抵押受到限制等。三是农村保险发展滞后,保险公司推广涉农保险积极性不够。农业保险是保护农业生产、保障农民利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但农业保险的高风险、高费率、高赔付和低保额、低收费、低保障的“三高三低”特性使得农业保险经营陷入恶性循环,而政府又没有对涉农保险实行补贴或政策优惠等。这也是法律法规缺位,没有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法律法规;不符合保险的大数法则;风险管理措施缺乏;农业保险认同缺失造成的。四是农村社保体系还不健全,广大农户仍然不愿意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近年来,国家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构建,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救助、农村低保等,但还在逐步推广、完善阶段,保障的力度还不够,农村社保体系还不健全。还没有消除农村土地的收入保障、社会保障、就业保障功能,出于对经营安全和土地保障功能的考虑,农民仍把土地当命根子来看待,认为有了土地,生活就有了保障和退路,不愿意轻易离开土地。

三、促进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创新的措施与对策

1、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用途管制。我国人口众多,粮食安全保障责任重大,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的用途管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首先,创新耕地保护机制,落实耕地保护责任。耕地保护机制包括规划机制、行政机制和市场机制等。耕地不仅是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而且是农民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毫无疑问,保护耕地生产粮食的主体是农民。我国法律规定保护耕地、保障粮食安全是各级政府的责任。广大农民承担了种田保粮的义务,理应得到各级政府的经济补偿,这也是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必然要求。其次,适度放宽农村土地的农业用途管制。建议在不损害土地耕种条件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前提下,将农作物种植,含果树、经济作物、苗木、大棚等;畜禽、水产养殖等对视为农业用途。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经营主体参与农村废弃建设用地的复垦工作。再次,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开发整理规划,提高农村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与城镇建设用地增加挂钩,提高土地的合理利用水平,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建设,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最后,严格耕地保护的领导责任追究制度。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地方政府是耕地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现实中往往成为耕地违法占用的推手。国土资源部的数据显示,全国绝大部分的土地违法案件都涉及地方政府违法批地。严格实行问责制,就是对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土地违法违规案件造成严重后果的,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不制止、不组织查处的、隐瞒不报的,应当追究地方政府负责人的领导责任。

2、加强农村土地流转法制建设。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社会形势的变化,特别是农村土地规模经营的开展和农业结构的调整,迫切需要对已有的涉农土地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修正和增订。一是修订完善我国现行土地流转相关法律《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农村土地承包法》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等的相关规定。比如在相关法律中明确农村土地所有权的归属,界定农村土地流转的范围等;二是针对农村土地征用及征收过程中发生的各种矛盾和典型表现尽快制订关于农村土地征用和征收的专门法规。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管理、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创新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必须在充分考虑我国国情的基础上,运用实践与理论研究的方法,分步骤、分阶段的制订专门的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流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抵押法》等,为维护农民正当利益提供法制保障和政策支持。依靠法律的权威性与公正性特性,来界定与规范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各方的行为,引导其决策,维护其利益,保障参与各方的合法权益,特别是维护土地流转参与方弱势主体——农户的正当、合法利益诉求。有效避免各种伤农、害农、损农的短期行为出现,进而为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创新,为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变革创造良好的法律约束与保障。与此同时,要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注重加强农村普法力度和强度,采取宣传墙报、宣传标语、视频及培训的方式加大对现有涉农法律的宣传,在农民学法、知法、懂法的过程中提升农户的法律意识,增强农户的法制观念,使其达到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和约束其经济行为的目的。自觉抵制各种不公平、不合理、不合法的各种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其正当权益,保护其正当诉求。

3、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完善农村土地产权管理制度,是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必然要求。首先,尊重法律赋予农民的土地权利,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发挥广大农民的主体作用。其次,保障农民土地流转的经济收益,创造条件让农民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允许农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财产抵押,取消限制农村宅基地流转的规定。再次,做好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以法律形式明确农村土地产权主体,赋予农民更大的土地物权。最后,赋予农民享有农村土地的经济所有权,如占有支配权、经营使用权、自主决策权、收益占有权、合理处分权、产权继承权等,并不是单纯的土地国有化,农户享有土地的经济所有权通过实际的农业生产经营来实现。原来农村土地属于集体组织所有则应适应改革的需要发生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相分离、国家与农民双重所有的土地产权制度格局。当然法律所有权是经济所有权存在的必要前提,而经济所有权则是法律所有权实现的必要条件。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土地处分权进行分解,一是一般转让权,如出租、抵押等流转权利;二是最终处分权。通过这种分解一方面农民能以通过拥有一般转让权,实现土地的流转;另一方面土地最终处分权归国家所有,便于宏观上的有效配置,也有利于农民传统思想体系的根本转变,由此形成新型两权分立、双重所有的稳定化、明晰化的土地产权制度格局。

4、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机制创新。始终把改革创新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机制创新。首先,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引导农村土地进入市场依法、自愿、有偿的流转,在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农地资源合理配置。农村土地流转应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农村土地所有权流转。我国基本上是集体向国家的单方面流转。二是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赋予农民稳定而完整的土地使用权,从而稳定农民对土地的收益预期,促进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投资;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的预期,增加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农业的比较效益。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包括一级土地使用权流转和二级土地使用权流转。一级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村民委员会依法将土地使用权出让或出租给农户和其他农业生产单位的交易关系。二级土地使用权流转即土地使用权转让或转租市场。它是土地使用者在不违反土地使用权出让(租赁)契约的前提下将土地使用权转让或转租给第三者的交易关系,当前的重点就是加快培育农村二级土地使用权市场。其次,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多元化。在保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允许农民既可以采取土地转包、土地出租、土地互换、土地转让、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可以根据流转双方的实际需要采取现行法律没有明确禁止的方式进行农村土地流转试验。鼓励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方式参与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企业的经营。再次,农村土地承包户既可以自己直接进行农村土地流转,也可以委托所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中介组织和其它第三方进行流转。对于委托流转的,承包方必须出具书面委托书,并明确委托的事项、期限和权限等。最后,建立健全农村土地交易所的工作和监管制度。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探索 篇3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

中国农村改革是以土地承包制的推行为基点展开并逐步向纵深推进的。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确立了农户经营的主体地位。由此产生的内在激励机制不仅直接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发展,并且构成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的坚实支点。

一、人口均分土地的缺陷

改革之初土地承包制作为土地制度的重大变革事实上是在有限的选择空间内进行的。其基本内容是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变的基础上主要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这无疑是当时条件下一种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制度变革形式。正因如此,在耕地资源极为稀缺背景下,按人口均分土地并非是完美无缺的,而是存在一系列日趋暴露的明显缺陷:

一是形成超小型小块土地经营格局,土地规模细小、零散矛盾趋于尖锐。

二是人口变动条件下导致的土地定期或不定期调整不可避免,农民难以产生稳定的经济预期,土地经营短期化、兼业化和副业化现象日益严重。

三是封闭的土地调整方式使土地转让的供给和需求平衡面临困难,土地流转和集中机制难以形成,土地适度经营规模进展十分迟缓。

由此可见,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使之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生命力,是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

二、四川省对农村土地产权市场的探索

四川作为我国西部农业大省,土地资源匮乏的矛盾尤为尖锐。通过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有效解决耕地荒芜、质量退化、规模狭小等一系列突出矛盾,无疑具有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省委提出加快“三个转变”的战略构想,把加快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化作为以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突破口,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效。立足四川现实,“三个转变”绝不应该仅仅是城市发展的“三个转变”,应当而且必须进一步向农村延伸。对四川农村发展而言,土地是最为宝贵的农业资源,土地稀缺将是一个长期难以逆转的基本矛盾,因此,必须抓住症结,大胆探索,重点通过土地制度创新在农村集体土地内部流转中以股权化和货币化等方式,完成从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的转化。简而言之,就是要加快培育三种类型的农村土地产权市场,以土地产权市场为主要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一,农用耕地产权市场。农用耕地产权市场建设包括两个主要方面,一是在确保土地用途不变、流转过程公平合理、农民利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前提下,大力支持以业主经营、大户租赁等方式实现土地使用权流转,推动土地适度经营规模发展,吸引外部资金、技术、管理等稀缺要素的有效聚集,使农村土地能够真正成为实现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资本平台。二是在不具备龙头企业进入进行农业开发的区域,重点发展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以土地入股、合作经营方式实现土地相对集中,构建小群体、大规模的土地经营方式,克服现有农户经营规模过小、投入能力不足的局限,促进农村内部生产要素重新合理配置,进而对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积极作用。

第二,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市场。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都只能在国有土地上进行,在这一过程中,农民付出了丧失土地权利的巨大代价。就目前而言,“失地”农民数量的大规模增加已经构成一个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农村内部不稳定因素。因此,应当探索培育规范的农村非农建设用地产权市场,让农民能够以土地租赁、入股等方式参与农村土地资源的非农开发,走一条农民凭借土地权利实际加入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合理分享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利益的全新的发展路径。

第三,农村土地金融市场。核心是以法律规范方式明确赋予农村土地使用权的物权性质,农民可以以土地使用权抵押方式获得贷款,在农村土地资源与金融资源之间建立起稳定的内在联系,培育全新的农村土地金融市场。如果能够在这一重要方面取得突破,将不仅能有效提高农民在土地经营中的投资能力,促进土地利用更加合理,而且对改变当前农村金融的严峻现实,降低农业融资中的较大风险,都将发挥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农村集体中土地流转与临时用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土地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但是,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乱占、乱用、废弃、抛荒、破坏耕种面的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发生既有宏观管理体制滞后的客观因素,也有执法力度疲软的主观原因。就拿临时用地管理来说,在国土资源工作中是每年土地违法案件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临时用地涉及面广线长,多在公路沿线和开发小区旁,无论是何种建设,都与之有关。但大多建设项目,需要临时用地都没有按照土地管理法律的规定向土地管理部门提交临时用地申请,只是由项目建设者与土地使用权者双方签订临时用地协议或订立口头协议,补偿临时用地损失。因土地使用权者往往只被利益所趋,对项目建设者的临时用地不具有十分明显的约束力,任意延长使用期限,导致土地资源的严重浪费。乡镇国土管理站从表面上看是土地专管员,而实际上,大多国土专管员被当地政府安排驻村搞中心,失去了对土地管理实施具体管理权力。而上级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对临时用地管理很难顾及或管理流于形式,临时用地管理也就成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一个“盲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土地管理工作从单一的资源管理向资源、资产管理转变,土地使用制度由行政划拨向有偿使用转变。通过市场机制,使土地使用权这一特殊商品进入流通领域,实现其经济价值,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土地市场由政府严格垄断,规范了城市土地依法流转管理,然而在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中顾此失彼,由于农村大量的主要劳动力外移,原承包的耕地已转包他人耕作管理,对偏僻的山旱田、脊梁地成片撂荒,或耕作简单粗放,土地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有的农村中的无儿有女户,女嫁外,地随人走,造成部门土地流转到外省、外乡、外村,因权利与义务的约束,引发了不必要的土地权属纠纷,影响了社会的安定。还有大部分农民已不再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他以根据市场的需求,跨乡、村、组去承包土地,产生了“良性流转”。在农村,特别是在乡镇政府所在地的边缘土地,农户擅自出让自己承包的土地用于非农建设使土地产生了“恶性流转”。

首先,加强执法力度是管理的基础。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要全面实行土地动态巡查责任制,努力探索出一条“预防为主,变事后被动查处为事前积极防范,事中监督制止到事后快速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新路子。建议建立以县为龙头、乡镇为主体、村组为基础的土地动态执法监察巡查网络。各乡镇要建立土地监察中队,形成乡乡连片集中监察的管理体制。充分调动村、组监察信息员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把好国土管理最前沿的关口,防止临时用地过乱过泛,让每块土地充分发挥其资源与资产的作用。

其次,要严把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关。首先要坚持保护耕地的原则,土地流转不得改变其用途;其次坚持集体土地节约合理利用原则,在发展农村经济中,要确保集体土地资产得到优化配置。

第三,坚持集体土地资产评估原则,坚决做到不评估的集体土地资产不得入市,有效地堵塞和减少集体土地资产的流失。

总之,四川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创新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但仍然面临一系列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还需要坚持不懈地不断探索和不断创新,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这一变革过程实现对促进我省农业增长的重大突破。

创新制度安排化解农地流转纠纷 篇4

一、一个现象:农地流转纠纷不断增加

(一) 农地纠纷:基于典型地区的分析

苏州不仅是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试验区之一, 而且随着非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行的加快, 苏州不仅土地流转加速度, 而且农地流转纠纷不断增加。对此, 《兴明日报》2013年曾报道说:2011年苏州太仓法院受理的农地流转纠纷案件只有12件, 而2012年激增至159件, 两年期间法院受理的农地流转纠纷增加147件, 增长12.25倍。据农业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统计资料》提供的数据来看, 2010年至2013年天津农地流转纠纷由27件增加至137件, 增加107件, 农地流转纠纷增长3.96倍;内蒙古农地流转纠纷由2010年的676件上升至2013年的1382件, 增加706件, 增长1.04倍。在江西, 农地流转纠纷也非常快的速度增长, 刘洪芳, 石青等对江西法院受理的农地流纠纷进行了分析。2010年法院新收农地流转纠纷247件, 2011年增加至328件, 增加81件, 增长32.79%;2012年新收农地流转纠纷达到346件, 比2010年增加99件, 增长40.08%;比2011年增加18件, 增长5.49%。

(二) 农地流转纠纷:基于统计数据的分析

从国家有关部门, 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 农民流转纠纷不仅发生在个别地区,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图1对我国2009年以来农地流转纠纷的发生情况进行了描述, 从全国农地流转纠纷的情况来看, 2010年农地流转纠纷为64428件, 2013年增加至74314件, 增加8152件, 增长12.32%。从农地流转纠纷发生的主体来看, 发生于农户之间的纠纷2010年为47782件, 2013年达到56175件, 增加5732件, 增长11.36%;发生于村组之间的纠纷2010年为9933件, 2013年为10153件, 增加856件, 增长9.21%;发生于农户与其它主体之间的纠纷2010年为6713件, 2013年为7986件, 增加1564件, 增长24.35%。表1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纠纷增长情况进行了描述, 从表1可以看出, 2010至2013年东部、中部和西部农地流转纠纷分别增加2294件、593件和6996件, 分别增长13.67%、2.73%和27.02%, 其中西部地区增长最快, 东部地区次之, 中部地区最慢。值得注意的是, 一些西部省区的增长非常快, 例如, 在新疆, 2010年农地流转纠纷为882件, 2013年上升至2053件, 短短3年间农地流转纠纷增加1171件, 增长1.33倍;贵州农地流转纠纷也由2010年的1631件增加为2013年的2054件, 增加423件, 增长25.94%。

二、农地流转纠纷产生的深层原因:制度安排失效

从农地流转纠纷的现象看, 产生原因是多方面。但从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 农地流转纠纷之所发生在于制度安排的失效, 制度安排失效是农地纠纷产生的深层原因:

(一) 流转产权界定不完全

在制度经济学家看来, 将农地流转双方联系在一起的是契约。一般地, 在有关主体进行农地流转时, 一般会签订农地流转契约, 而在契约中会对流转双方的产权进行规定。这种产权界定不仅划定了双方的权利, 而且也界定了双方的行为边界、责任边界和义务边界。但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产权度量的困难性等原因, 使产权常常不能得到完全界定。例如, 一个农户将自己的农地流转给另一名农民进行农业生产, 转出方的权利是每年获得500元的租金, 转入方的产权是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 并获得支付租金以及生产成本之后的农业剩余。假设租赁期限约定为10年, 并且在10之内租金不变。转入农户获得土地之后进行了结构调整, 进行特色农业种植, 并且生产的特色农产品价格不断上升。但由于流转契约没有约定转入农户是否有进行结构的产权, 那么农地流转双方可能就由于农地流转之后种植什么、土地如何利用等方面产生纠纷。

单位:件、%

(二) 流转契约不完全性

在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科斯, 以及著名制度经济学哈特、巴泽尔等人看来, 交易双方一般是不可能签订完全契约的。其原因在于:一是由于有限理性的存在, 使交易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完全从理性视角思考问题。二是知识的有限性, 在农地流转过程中, 不管是转出方, 还是农地转入方;不管是对于契约的知识, 还是对法律体系的知识, 或者对未来市场变化的知识都是有限的。有限的知识不仅决定了每个农户不可能预知未来之全部, 而且也没有办法将农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在流转契约中完全写清楚。因此, 即使是一份自己认为非常完善的契约, 在契约履约过程中, 我们经常发现契约同样是不完全的。而契约的不完全, 正是纠纷产生的根源之一。就我们多年对贵州农村土地流转契约的调查来看, 不仅流转双方之间契约的口头为主, 口头契约的内容相当简单, 主要内容为农地的流转期限、租金形式 (实物租金或者货币租金) 、租金多少、租金支付时间、转让后的土地用途等。不完全的流转契约给流转双方如何理解流转契约约定留下较大的空间, 对流转契约认识及执行契约的不一致, 特别是一方的履约超出另一方的容忍限度之后, 就可能产生纠纷。

(三) 口头契约的弱约束力

从形式上看, 农地流转契约可以分为书面契约和口头契约。在农地流转过程中, 就农户对流转契约的选择来看, 由于签订书面契约的成本高于口头契约, 多数农户选择了口头契约。从贵州农地流转契约的选择结果看, 农地流转口头契约占90%以上。从全国农地流转、契约的签订情况看, 2010年签订书面契约流转面积56.74%, 没有签订书面契约流转的农地面积占43.26%。我们知道, 农地流转口头契约的履约主要靠信任、声誉、道德等机制发挥作用。与法律机制相比, 这些机制是一种弱约束机制。这就意味着, 口头契约与书面契约相比, 其约束力要低, 用制度经济学的话来讲, 道德约束是有风险的, 当道德、信任、声誉不能约束有关主体行为时, 就会产生败德行为。正因为农地流转口头契约的弱约束力, 才使得一部分农地流转主体不按照契约约定去行事, 从而产生农地流转纠纷。

(四) 不守信用

在农地流转市场上, 约束双方行为的是契约。流转双方不管是选择了口头契约, 还是书面契约, 都应该按契约行事。由于国家支持政策的变化, 例如对种粮食进行补贴、农机具补贴等政策的出台与实施, 使从事农业生产的效益不断上升。这样, 过去进行了长期流转的出租农户感觉到不划算, 就开始私自将土地重新出租, 从而产生流转纠纷。这一点, 在发达地区尤为明显。因为在这些地区, 不少承租的农户都是西部落后地区来的, 在2000年之前, 由于从事农业生产的低效益, 不少当地农户将自己的土地低价出租给外地农户租种, 而且不少农户出租土地的期限定为10年以上。但近年来, 随着从事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一些出租农户不守信用, 私自撕毁契约, 将土地再一次转租给他人, 从而产生农地流转纠纷。

三、化解农地流转纠纷的对策:创新制度安排

流转纠纷影响了农地顺利流转, 化解农地流转纠纷是促进农地有序流转的重要前提。笔者认为, 化解农地流转纠纷, 关键在创新制度安排, 具体而言, 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 清晰明确地界定农地产权

马克思认为, 清晰界定的产权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 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并不是商品这种实物, 更重要的是商品背后的产权。现代产权经济学的重要定理, 科斯定理也揭示:产权的清晰界定是市场交易的前提。因此, 在促进农地的顺利流转, 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就是要对农地产权进行清晰界定, 只有这项基础工作做好的, 才能推进农地市场的顺利发育, 为实现农村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奠定基础。

(二) 培育人们的产权观念

在市场交易中, 从表现现象看, 市场交易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易, 或者是物与货币的交易。但这不是市场交易的根本, 市场交易不是物的交易, 市场交易的实质是产权交易。在农地流转过程中, 之所以存在产权界定不完全, 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农地流转双方尤其是农户缺乏产权观念。正是由于产权观念的缺乏, 才使人们没有注意自己的产权, 没有在流转契约中进行充分的界定, 从而使这些没有界定清楚的产权进入“公共领域”, 而为后来的流转纠纷埋下隐患。因此, 培育人们的产权意识和产权观念是发育农地流转市场的重要一环, 而且也是需要我们花比较长的时期去做的一件工作。因为, 观念的改变与培育是非常困难的。

(三) 完善农地流转契约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发现, 契约不完善是产生农地流转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 农地流转双方不管是选择口头契约还是书面契约, 都应尽可能完善契约内容。尽可能将双主的权利、义务在契约中界定清楚, 使农地流转双方的行为尽量按照契约要求去做。

(四) 培育人们的守信精神

市场经济不仅需要法律机制来维持其正常运行, 更需要非法律机制为基础保障其运行。诚实、守信是市场经济顺利运行的非法律机制, 因为守信不仅使一个社会低成本运行, 而且守信还是在市场交易中维持合作的基础。如果一个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们都不讲信用, 都不守信, 这个社会运行成本非常高。因此, 促进农地顺利流转, 必须弘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培育人们的守信精神, 从而促进农地流转市场的低成本运行。

参考文献

[1]汪青松.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的制度效果分析——基于流转纠纷司法裁判文书数据挖掘的实证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 2013 (07) .

[2]温世扬, 兰晓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中的利益冲突与立法选择[J].法学评论, 2010 (01) .

[3]王逸吟, 王勇.苏南农地流转纠纷调查[N].光明日报, 2013-09-12.

[4]刘洪芳, 石青, 周辉等.江西省高院关于农地流转纠纷审理情况的报告[N].人民法院报, 2014-02-01.

[5]巴泽尔.产权的经济分析[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4.

[6]洪名勇.欠发达地区的农地流转分析——来自贵州省4个县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 2009 (08) .

[7]洪名勇.信任博弈与农地流转口头契约履约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 2013 (01) .

[8]洪名勇.马克思土地产权制度理论研究——兼论中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与创新[M].人民出版社, 2011.

流转创新 篇5

湖南澧县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创新合作机制,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模式。一是信托合作模式。农民将承包地交给信托公司,再流转给合作社经营。通过开展土地信托流转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三统一”流转模式:即统一平台,由乡镇政府出资成立农村土地流转信托有限公司,区域内土地流转全部纳入公司统一管理;统一流程,土地流出农户与村委会签订流转合同后,村委会与信托公司签订土地托管协议,再由信托公司开展土地招商;统一价格,土地流转价格由信托公司统一确定。在“三统一”的流转模式下,农业企业或大户只需与信托公司打交道,农户也不用承担风险,做到了农民、企业、政府“三满意”。据统计,该模式在试点乡镇流转土地3.5万亩,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12.5%,涉及8000多农户。

二是股份合作模式。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龙头企业、合作社或组成股份合作社经营。全县通过这种模式流转土地2.5万亩,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8.9%,涉及6000多农户。湖南农康葡萄合作社对不愿出租土地的农户采取以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流转,入股面积1500亩。合作社对流入土地采取集中种植、分户培管、产品归社的方式种植葡萄,入股土地每亩每年可得700元租金,培管考核达标后再按每亩2500元的标准支付培管费,产品纯利润按三七分成,农户可得三成利润,入社农户亩平收益达5300元。

三是租赁合作模式。引导农户把土地直接租赁或通过村级组织委托给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大户经营。全县以这种模式流转土地约22万亩,占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的78.6%。在大力推行三种模式的同时,还积极鼓励各类主体通过互换、转包等形式,因地制宜加快土地流转进程,加速推进农业转型升级。

推进农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的创新 篇6

关键词:农地经营权;流转规模;市场机制

一、农地经营权的流转态势

农用土地经营权流转规模,是指农用土地经营权由于采取不同流转形式和流转机制而使土地经营主体与农用土地的组合所达到的最佳的吸纳土地的数量。农地经营主体与土地的组合达到最佳状态,就意味着农用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规模也达到了最大化。如果流转形式为一定,一个比较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总是能够通过土地流转来实现农地经营主体与农用土地最佳配置的,但是同时可能出现非均衡的农地配置。一个非完善的土地流转市场,在行政力推动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资源配置规模,但是同时也可能使得土地流向那些不能有效使用农地的农户,这就意味着农地流转低效率的存在或者是非最优配置。

非完善的流转市场表现为流转价格的不合理与流转操作的不规范。一是流转价格的偏低。一般认为粮农之间的流转价格应以上年亩收益为参照系,这样偏低的价格在缺乏市场机制配置条件下,只能小规模地在邻里乡亲中流转。农地流入农业加工企业中的流转价格同样偏低。一些乡、镇政府存在对加工企业的扶持偏好而不可能真正执行有关补偿规定。这种不合理或偏低的农地流转价格形成机制最大的特点就是非竞争性,所以不能导向土地经营权真正流入到有经营能力的大户手中,使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流向、规模、效率都受到限制。调查发现,“在辽北地区,农地经营权流转的一般规模为5-50亩之间,单户超过200亩流入规模并不多见。”二是土地经营权流转操作的不规范。农户与农户之间流转土地时,大部分是口头协议流转,签订流转合同的很少。三是流转形式单一。目前,农地经营权在流动中所采取的如转包、租赁、互换等已经成为基本形式,但是,它只是运用了货币作为媒介,实现的是农地经营权的一般性移位,缺乏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农地经营权的机制。

二、市场机制是决定流转规模与效率的关键因素

影响农地流转规模和效率的直接因素是一定农地质量条件下的流转形式和流转机制。如果流转形式不变,农地的流转机制就成为决定农地流转效率提高的关键因素。因此,县(市)、乡镇政府在探讨不同流转形式时,应注意引入流转的市场竞争机制。这是因为:一是当前农地流转的目的已经不再是解决土地闲置,而主要的是通过流转规模的扩大来实现农地产出率的提高。二是市场机制的竞争性特点,可以使农地经营权流向最有能力的经营大户,为实现农地经营主体和土地的最佳结合创造了机会,同时也为提高流转效率提供了机制性基础。三是实践上已经出现了引入竞争机制的农地流转。如我国一些地区实行的“土地流转经营专业合作社”,在运作中引入了经营大户的竞争。但是,我们注意到,这种形式的竞争效应是通过行政力的设计推动实现的,竞争还很不充分。要使竞争普遍化,规范化,体现专业大户之间农地经营权流入竞争,最根本的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建立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机制需要创新

(一)形成土地经营权流转的市场价格

从理论上考察,农地流转价格,一是要反映土地的使用价值,即土地的经营价值(已经达到的产出价值)和潜在价值(可能达到的产出价值)。特别是在粮食用地转入农业企业用地的层次上,应该对这类土地的潜在价值估足。二是要反映农地供求关系。无论是粮农之间还是粮农和农企之间的农地流转,都要通过多主体竞争形成其交换价值或价格,这是问题的关键。

(二)探索建立区域性农地经营权流转的综合市场

合理的农地流转市场价格的形成需要以竞争平台为前提,有了这样的平台也就形成了农地流转充分竞争的机制。在实践上可以探讨建立以县级农业主管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合作管理的区域性农地流转市场。可以根据县域内具有较强经济联系的不同区域,比如成立5-10个区域性农地经营权流转市场。这个市场在性质上应该是建立在政府规划基础上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经营单位。市场的基本业务应该是原各乡、镇农地经营权流转业务的集中与整合,并与各村建立密切的工作机制。市场可以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信息发布、流转洽谈、档案管理、土地评估、政策咨询、合同公证、纠纷仲裁于一身,为该区域的土地流转服务。在这里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方面要在信息的搜集与发布基础上,通过一定的程序评估农地的基础价格,然后实施农地的流转价格竞拍,最后实现农地流转的市场价格;另一方面要在业务与管理人员、农地规划与农地流转市场的业务接续的基础上,实现农地经营权流转的规范化,制度化。

土地流转市场还可以作为土地信托服务机构接受土地承包者委托,将其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在一定期限内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土地信托可以使土地从小范围流转扩大到大范围流转、克服配对量过小的弊端;可以使土地流转从临时性、个案性转变为经常性、整体性流转,适应农民在不同季节对土地流转的要求。可以实现由行政推动流转到由市场引导流转的变化。我们相信,只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农地流转中的作用,农地流转的规模与效率一定会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杨万春.土地流转调研笔记[Z].铁岭市委党校,2008(10).

2、论集体使用权流转[EB/OL].中国论文下载中心,2005-10-27.

3、土地流转出活力[EB/OL].天水广电网,2009-02-10.

以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篇7

一、我国农村土地需要流转的原因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使农村与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 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这一制度的缺陷也开始日益暴露。近年来, 农业发展缓慢, 农民收入难以提高, 这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 因此, 需要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体说来,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解决农地抛荒、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长期以来, 农业收入一直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目前,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村改革深入, 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 尽管国家近几年连续出台一号文件要求提高粮价, 帮助农民增收, 但这并不能在短时期内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问题。由于我国农产品附加值低, 虽然表面上供过于求, 但价格与二、三产业产品价格比仍相对低迷。同时经营农地的成本却在提高, 使得农业比较利益下降。也即经营同一块农地, 需投入的化肥、农药、种子等费用价格不断提高, 使农民经营成本大幅提升, 而农产品价格却有所下降, 致使很多农民对农地进行掠夺式经营或者干脆闲置抛荒。另一方面, 当农民认识到从事非农业比从事农业生产收益高时, 就会把一部分或全部劳动、资金、精力投入非农产业, 这样也会带来耕地被抛荒。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加上种田效益低下, 几乎每个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耕地抛荒现象, 因此, 通过实现土地流转, 将连片抛荒地集中由少数人通过投入资金、技术来开发经营, 既可以防止土地抛荒, 又可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 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 生产、产品等都是比较小规模的, 因此, 农户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一方面, 一部分有技术特长的种粮能手迫切要求扩大农业生产规模, 但缺乏土地;另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却无力耕种或不愿耕种土地。另一方面,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 在我国的农业生产领域也有体现, 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要求土地大片经营以使现代化农业机械充分发挥作用, 而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却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到一定阶段, 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流转, 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 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三) 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以农村为起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后, 农村逐步进入了市场化轨道。在市场化改革之后, 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空前的提高。但是, 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 农村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已经达到一定的限度, 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明显的不足, 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上。近年来, 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 农业增长缓慢, 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与前面讲的两点不无关系。

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同时, 对粮食的需求却呈现增长态势。一方面, 近年来我国人口仍然不断增长, 对粮食的需求自然会增加;另一方面, 粮食作为一些工业生产的原料, 随着工业的发展, 对其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而且,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 今后几十年, 我国将继续加大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那么, 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随的必然是我国农村土地不断地以征地的方式进入城市和工业用地中, 耕地面积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因此, 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总之, 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 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改革土地制度, 加快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 对于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加快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进程, 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已经引起普遍关注。近年来, 各地也按照党中央的政策规定, 积极探索适合各地经济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方式, 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 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 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 农民流转意愿不强, 参加流转的土地面积小, 流转比例小

一是少数农民思想保守。小农经济意识阻碍着土地经营权流转。受小富即安思想或对政策理解不透的影响, 担心土地长期流转于自身利益不利, 不敢与经营户签订长期流转合同。特别是一些近城农民考虑建设征地利益问题, 宁可抛荒也不愿流转给别人耕种。二是部分农民对土地依赖性强。绝大多数农民还是把承包地作为自己主要的生产资料和最终的生活保障。尽管目前农业效益比较低下, 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有所下降, 部分劳力已开始转向非农产业并获得一定的收入, 但由于劳动力转移的流转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 农户宁愿粗耕粗放、赔本经营, 也寸土必争, 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乏力。一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 担心岗位和社会保障不稳, 把土地看成了“保命田”、“退路田”。就连一些长期在城市工作、甚至城内有住房的农民也不敢放弃土地。农民浓厚的恋土情结、保守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进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 到现今已经发展了20年, 但其发展始终不顺畅, 进展十分缓慢。近几年, 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 土地经营收益不高, 加上政策的影响, 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有所加快。但相对于中国1.5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而言, 流转的比例还很小。农村土地流转不充分、流转不顺畅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 把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单纯地看作要进行土地流转, 土地流转的方式不能保证农户的利益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指通过一定的合理的生产要素规模, 通过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 实现农业产量、产值规模的最大化,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最终在经济利益上实现规模经济。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 有人简单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同于土地的规模经营。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土地的规模经营不等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的要素之一, 土地的一家一户分散化经营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应用造成了障碍, 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最优组合, 因此, 土地的规模化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条件。但是, 如果单纯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看做土地的规模化, 则会给土地流转带来很多后患。如有些地方政府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 由于简单地把土地规模化看做农业规模化, 因此以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名义对土地进行集中。其采取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重新由集体来进行统一经营;二是把土地集中起来交给一些龙头企业进行统一经营;三是强制农民以土地入股参加土地合作社。在这样做的过程中, 难以避免会出现违背农民意愿, 侵犯农民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的问题。在土地集中经营过程中, 不乏土地集中管理效率低下, 反而造成土地生产率下降的案例。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 有的龙头企业由于仅仅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却没有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 结果经营不善, 老板放弃经营而一拍屁股走人, 留下一堆和土地有关的问题给农民和地方政府。

(三) 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 各方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地流转不够规范。当前土地流转中的不规范行为突出表现在:一是部分农户土地流转是私下进行的, 有些流转发生在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农户与农户之间, 只有口头约定, 无书面合同, 有的即使有书面合同, 但书面合同内容不完整, 不具有法律效力。二是部分合同条款、标的不明确, 甚至与现行法规冲突, 有的租用土地的时间超过二轮承包期规定的时间。三是有的合同未经县乡合同管理机构审查、签证或公证, 农村土地流转资料档案缺乏。

正是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关系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在特殊时期表现得更加强烈。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许多企业在危机中生产难以为继, 导致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在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 农民的土地流转纠纷增加, 这已经成为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返乡的农民工要求收回土地自己从事农业生产来维持生活, 但是, 我们都知道, 农业生产的投资是在长期中才能产生效益的, 突然要求收回土地必然会给现有的土地经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 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在是否收回流转土地问题上产生矛盾。所以, 如何规范土地流转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 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滞后

土地流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 缺乏一个连接流转双方的中介服务机构。虽然各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但大部分有名无实, 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作要求, 充当流转服务媒介、履行服务职能、发挥中介效能的还不多。没有完善的资产评估机构、委托代理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土地投资机构、土地保险机构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必然严重制约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

三、以农村金融创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理论界和各有关部门对以上所说的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 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 其中的重点是放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等, 这些都是正确的并且是非常必要的, 但这些对策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笔者认为, 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措施是, 以农村金融创新来促进土地流转。这里的农村金融创新就是要把金融创新与农村土地流转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 使金融机构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中介组织作用, 发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作用。

目前, 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深化, 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面更加广泛, 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发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迅速扩张, 农村经济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 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 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 由于少数农民思想保守, 对土地依赖性强, 因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而把土地当做其生存和养老资料, 因此, 即使他们长期外出打工, 也宁可让土地荒芜也不愿意将其使用权流转出去。针对这部分农民, 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 就需要考虑其特点。金融机构可以为他们提供财产抵押贷款, 以农民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财产即土地和住房及宅基地作为抵押, 从而把这部分农民的“死财产”变为生产生活的“活资金”。但是要注意, 这类农民工的土地抵押贷款和一般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有一定的区别。在抵押期内, 土地的使用权归金融机构来支配, 金融机构应该按照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原则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 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需要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的问题, 金融机构也要进行创新, 提供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模式。金融机构可以凭借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作为资金牵头人, 广泛吸引有实力、有能力并且愿意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展拳脚的龙头企业来农村进行投资生产。但在这里, 农户直接面对的不再是龙头企业, 而是金融机构, 也就是说, 由金融机构充当农户和企业之间的中间人。这样, 那些为企业为土地使用权流转而给予的报酬所吸引但又心存疑虑的农户才会打消心中的顾虑, 才会放心地把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交给金融机构去实现流转。因此, 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农村金融创新, 提供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产品。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中介服务滞后的问题, 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创新性的金融产品, 将金融产品的特点与土地流转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结合起来, 使得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没有后顾之忧, 以稳定农村土地流转关系, 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金融机构还可以充当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 为土地的资产评估、委托代理、法律咨询、土地投资、土地保险等等提供积极的服务。

当然, 以农村金融创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先行解决的问题, 如由于受地域限制, 农村住房、土地使用权大范围流转还需要市场机制的完善, 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外, 农村土地流转还需要法律的支持, 这就需要我国有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还有, 把农村土地流转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 除了强调金融机构的创新以外, 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 加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一是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强有力的土地流转监管体系, 加强对国家土地政策的宣传, 培训、指导,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二是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各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规范流转手续, 确保土地流转依法、依规、有序进行, 并做好流转合同的签订和登记备案工作。三是加强土地流转的协调。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协调和服务指导, 在农民权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 让农民愿意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来, 同时为承租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叶剑平, 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0.

[2]赵德臣.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选择[J].农经研究通讯, 2006, (12) .

[3]段文枝, 孙航飞.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 2006, () .

舞钢市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探讨 篇8

关键词:土地流转,机制创新,河南舞钢

舞钢市地处河南省中部, 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全市32万人, 其中农民22万人, 耕地总面积2.13万hm2。近几年来, 舞钢市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加大城乡统筹力度, 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增加农民收入的要求, 认真研究“三农”问题的发展方向, 从发展现代农业着眼, 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着手, 从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机制着力, 逐步探索出一条通过土地使用权流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全市涌现出以龙头企业带动型、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带动型、种田能手带动型、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型为主的4种土地流转模式, 促进农村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实现土地、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 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截至目前, 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到0.64万hm2, 占耕地总面积的30.2%, 建成33.33 hm2以上规模的土地流转示范方74个, 其中规模在66.67 hm2的土地流转示范方14个。现就舞钢市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的具体做法探讨如下。

1 发展现代农业, 引领农村土地科学流转

在充分吃透市情、民意的基础上, 舞钢市按照中央精神和河南省委、平顶山市委对舞钢土地流转工作的要求, 及时研究出台了《舞钢市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实施意见》, 以发展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重点, 统筹考虑, 高标准制订全市土地流转规划, 确立以土地流转为载体, 以规模化、标准化为核心, 着力打造林果、棉花、烟叶、中药材、水稻五大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引领全市农村土地按照规划科学流转。同时, 依托“龙凤湖”旅游度假区开发建设, 重点发展集林果采摘、旅游观光、生态休闲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基地, 提升土地投资效益、观赏效益和社会效益。

2 建立政策激励机制, 促进农村土地加快流转

2.1 财政扶持

对于土地流转面积33.33 hm2以上集中连片、土地流转期5年以上的项目, 市财政以业主与农户商定的亩租金为基数, 对业主进行奖补, 第1年与第5年奖补租金的30%, 第2年到第4年每年各奖补15%。

2.2 项目扶持

市乡相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农业项目资金, 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资金进行整合, 打捆用于土地流转项目区, 并结合自身职能切实为项目业主搞好服务[1]。同时, 制订高效种植业发展项目扶持政策, 设立专业合作社发展基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基金, 搭建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融资平台, 促进流转项目做大做强, 快速成长。目前, 已通过土地流转发展省市级龙头企业15家, 创建省级龙头企业2家。

2.3 技术扶持

建立由市烟草、林果、农业等专业技术人员联系土地流转项目的技术服务机制, 无偿帮助项目业主和农业企业培训技术人员, 解决生产技术难题, 研究推广适用技术, 增大项目科技含量。

2.4 金融信贷扶持

协调金融部门依据龙头企业、项目业主、专业合作社等编制的土地流转项目可行性报告, 加大贷款扶持力度, 市财政给予贷款贴息并提供担保[2]。

3 建立有形市场, 规范农村土地健康流转

舞钢市下大功夫着力建立土地流转有形市场, 建设集信息发布、合同鉴证、纠纷仲裁“三位一体”的市土地流转 (交易) 服务中心, 8个乡镇全部建成独立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以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为平台, 完善6项工作机制, 规范土地流转工作健康、有序地发展。

3.1 完善土地流转服务机制

建立健全市、乡 (镇) 、村3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 以农业局为依托, 市级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负责指导各乡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开展, 并重点为跨乡镇区域之间土地流转提供信息服务;各乡镇以农经站为依托, 成立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主要开展乡域土地流转信息收集登记发布、土地收益评估、合同签订鉴证、法律政策咨询等工作;村级设立土地流转服务站, 村会计兼任信息联络员, 负责收集登记, 并向乡镇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报送土地流转供求信息。

3.2 完善土地流转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政策咨询服务、登记备案、信息收集发布、流转用途审查、流转收益评估、流转合同管理、流转合同鉴证、流转纠纷调处和档案管理等10项制度, 坚持用制度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3.3 完善土地流转纠纷调处机制

市级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委员会, 设立仲裁庭;乡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委员会, 设立调解庭;村级设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小组, 及时调解、仲裁土地流转中发生的纠纷, 全市基本做到了小纠纷不出村、一般纠纷不出乡镇、重大纠纷不出市。

3.4 完善土地流转保障机制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 农业、财政、监察、国土、信访等有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领导小组, 定期研究和具体指导全市的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和服务工作的意见》, 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5 建立土地流转项目经营环境服务机制

各乡镇对每个规模以上土地流转项目成立土地流转项目经营环境服务组织, 负责解决项目经营环境中的困难和问题。杜绝对项目业主“吃拿卡要”、哄抢业主劳动成果、强迫用工、强装强卸、无故阻挠项目正常生产经营的违法违纪行为, 切实为项目业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3]。同时, 规范项目业主经营行为, 确保流转农户利益不受侵害, 实现项目业主与农户双赢。

3.6 推进土地流转项目农业保险机制

为有效规避因自然灾害带来的经营风险, 舞钢市采取“政府引导、业主筹资、市场化运作”的办法, 积极协调财险公司, 实现土地流转项目业主与财险公司的有效对接。如今, 一些土地流转项目业主正按相关条款规定的投保标准积极进行投保。

4 发展劳务经济, 拓宽增收渠道, 助推农村土地有序流转

4.1 加强培训, 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积极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 在劳务输出重点区域设立服务站, 为农民工提供用工信息和法律援助, 使进城务工的农民能够出得去、安得住。

4.2 制订优惠政策, 鼓励农民进城务工经商

研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中心镇、中心社区建设促进农民向城镇集中的优惠扶持办法》, 对农民出让土地使用权后到城市自主创业和兴办实体的, 给予一定的扶助、优惠政策, 在子女入学、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待遇[5]。

4.3 协调农民就近到土地流转项目打工

对一些出让土地后又没有外出打工的农民, 乡村组织应积极与承租方协调, 让流出户农民优先在流转项目打工。通过发展劳务经济, 有效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破除了农民长期依赖土地生存的传统观念, 积极助推了土地流转的有序发展[6]。

5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促进农村土地顺利流转

为切实解决流转出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除推行全覆盖、无缝隙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外, 舞钢市还积极在规模以上土地流转村组和中心镇、中心社区规划范围内的村率先推行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工作。为土地流转试点区域内, 流转规模在33.33 hm2以上的中心镇、中心社区所在行政村涉及到的18周岁以上的村委会居民, 办理养老保险[7], 解决流转出土地农民的后顾之忧。目前, 全市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已覆盖规模以上土地流转的所有村、组, 2010年计划覆盖全市30%的农村人口。这些举措有效地弱化了土地的保障功能, 推动土地流转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周建东, 薯荣山.创新流转模式推动土地流转[J].江苏农村经济, 2010 (9) :50.

[2]王旭玲, 张丹.浅析宝丰县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 2010, 16 (16) :19, 127.

[3]王世杰, 原东方.新时期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0 (8) :117-119.

[4]杜奕含, 王贝贝.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辽宁省绥中县为例[J].现代农业科技, 2010 (16) :379-381, 383.

[5]姜野.创新农村土地流转制度的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3) :53.

[6]何爱华.农村土地流转若干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 2010 (22) :36-38.

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动适度规模经营 篇9

关键词:土地流转,股份合作,适度规模,效应

发展现代农业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综合效益。这就需要集中有效耕地, 打破管理界限, 提高组织化程度,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河北省滦南县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折价入股和现金入股的形式吸收农民入社。目前全县已拥有投资股东22个, 注册资本3 000万元人民币, 吸纳社员180户, 实现土地流转3 000亩。合作社以“与民同利、造福乡梓”为宗旨, 通过设立生产发展基金、风险基金、股东生活困难扶助基金和村庄生活环境改造基金, 壮大自身实力, 增加农民收入, 改变村庄面貌, 促进农村稳定。

1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的做法

1.1 建立土地折价入股机制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根据本村实际制定土地折价入股的实施办法。土地入股总数不限, 每亩一股, 一股每年折价700元, 入股期限13年 (至第二轮土地延包结束) , 每亩土地折价总款9 100元, 计入个人股本金账户, 和现金入股一样用于经营分红。目前, 已吸纳入股土地1 500亩, 折价1 365万元, 占注册资本的45.5%。

1.2 建立土地股份利益分配机制

合作社实行三次分配办法。第一, 股金延续返还制。合作社每年向入股农民返还当年的土地折价股本金, 13年内股本金全部返清, 社员如继续入社需重新制定土地入股办法。第二, 每年经营利润按1∶3∶6比例进行分配 (10%作为公基金, 30%作为管理费, 60%作为股金红利分配) 。第三, 优先接收土地入股农民到合作社做农业工人, 2014年80元/ (人·天) 工资。

1.3 建立土地股份合作管理服务机制

合作社按照生产需要设立了生产经营部、财务管理部、产品烘干仓储营运部、生产资料产品购销部、农机服务部。同时合作者通过拆借资金购置全套农业生产机械设备, 目前已购置烘干设备、小麦收割机、玉米青贮收割机、装载机、大马力拖拉机、播种机械、植保喷防机械共60余台 (套) 。

1.4 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制

为了扩大生产规模, 合作社从周边邻村通过租赁的方法流转土地1 500亩, 每亩租金保底价700元, 以2013年的玉米单价2.10元/kg作为土地租赁费标准, 在合作社承租期间玉米零售价超过2.10元/kg时, 土地租赁费随之按比例上涨, 以充分保护流转土地农民的利益, 吸引农民向合作社继续流转土地。

2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带来的效应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推行土地股份合作经营以来, 由于管理机制比较完善, 农民入股办社的积极性较高, 合作社发展势头强劲, 充分显现出土地股份合作经营带来的良好效应。

2.1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以规模经营的理念, 发动农民把自己经营多年的承包地, 以折价入股的形式委托给合作社, 统一规划、统一开发, 实行产业化经营, 改变了本村多年一种一收的传统模式。龙德通过引进娃娃菜、中草药、全株玉米、小麦良种来进行规模开发, 并与北京蔬菜批发企业、奶牛养殖企业、县种业公司签订收购合同, 实行定单种植。所有引进的新品种产值比单户种植效益提高了20%~40%, 并且产生了规模效应。仅青贮全株玉米, 就收获520万kg, 实现产值166万元, 合作社盈利50万元。

2.2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机械化

通过土地流转使土地成方连片, 便于实现机械化种植。合作社投资300多万元用于购置全套种收和粮食加工机械设备, 提高了工作效率, 节省劳动力80%以上。合作社利用空闲时间还对周边各村土地实行全托和半托服务, 2014年农业机械全托服务达到400多亩。

2.3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标准化、品牌化

由于土地集中规模经营, 按照市场技术要求, 规范生产, 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由合作社的技术人员规范操作, 使产品达到标准化, 合作社已提交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 并申请了注册商标, 使合作社生产的农产品以品牌形象进入市场。

2.4 土地股份合作经营, 有效地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提高了农民收入

龙德谷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实行土地股份制经营, 社员每年收回当年土地折价入股股金, 并从专业合作社盈利中得到60%的分红, 2014年每股就分红200元。入股的农民失去土地以后, 被专业合作社优先聘为农业工人, 又从中获取劳务收入, 因而农民的收入大大增加。

3 发展目标

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创新研究 篇10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22日

加快土地流转机制和体制改革创新步伐, 充分发挥农村土地流转在促进农业转型升级中的作用, 是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本课题在对河北省部分市县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归纳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诸多问题, 深入分析主客观深层次原因, 总结提炼出符合农村土地流转的新观念、新机制、新方法、新举措。

一、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中的新特点

河北省行政辖区面积1, 888.48万公顷 (28, 327.2万亩) 。其中, 耕地646.85万公顷 (9, 702.8万亩) ;林地435.37万公顷 (6, 530.5万亩) ;园地57.49万公顷 (862.3万亩) ;牧草地81万公顷 (1, 215.0万亩) 。从中可以看出河北省是农业大省。这有限的农村土地流转是否合理, 直接关系到农业转型升级, 跨越赶超。近年来, 河北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不断创新土地流转机制,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合理有序流转, 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经营, 呈现出以下新特点:

1、土地流转面积由零散向集中连片转变。

全省到2010年流转土地约占承包经营的27%。通过土地流转, 形成规模、集中连片经营, 实现了土地由零散向适度规模集聚, 催生出许多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园、绿色农业合作社等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业企业。例如, 藁城市在确保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前提下, 大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008年土地流转面积达1.6万亩, 2009年土地流转面积达3.2万亩, 2010年土地流转面积达8.2万亩, 2011年9月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92, 058亩, 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12.3%, 增长速度惊人。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将农民的土地连片集中, 由合作社提供种子、肥料、供水、技术和产品收获, 走出了“公司+农户+基地”的新路子。

2、土地流转方式由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全省采取转包方式流转约占53.7%, 出租约占32.9%, 入股约占3.1%, 转让、互换、代耕等方式流转约占10.3%, 实现了由初期农户之间单一的季节性转包流转向多种流转方式转变, 使土地流转关系更加清晰, 更加符合依法自愿流转的要求。随着土地流转的发展, 委托流转和合作经营成为农民和业主乐意选择的两种新的模式:一是将承包地委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 统一组织对外流转, 所得流转收入由村集体统一结算到农户;二是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社的形式组建土地流转合作社, 由合作社对土地进行整合连片、自行经营或统一招租, 农户按入社土地面积获取流转收益, 这种新型的土地流转形式发展速度惊人。

3、土地流转渠道由自发向组织化转变。

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出台, 农民惜地情结增强, 土地流转逐渐由农户自发流转向有组织地协调推动转变。组织流转一般是由农户委托村土地流转合作社或由村民委员会在征得农户同意的基础上进行。在依法推进土地流转中, 有些市县、乡镇成立了粗放的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村级设置土地流转信息员, 收集农户流转信息, 由县统一发布、统一交易、统一签订合同, 农户按交易面积获得土地租金。组织化流转由政府引导, 规范程度较高, 土地大多成片, 有一定规模, 价格也较统一, 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生产要素优化配置和农业资源开发。

4、土地流转主体由单一向多元化转变。

过去的土地流转主要是在同村的农户之间进行, 经营主体大多是单一的农户。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效益农业的发展, 一些原来的种养大户扩大了经营规模, 新的专业大户不断涌现。同时, 还产生了一批新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其中工商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科技人员等成了流转土地的受让主体。目前, 全市工商企业、专业合作社和科技人员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同租赁土地, 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 开发建设了水果、花卉、蔬菜、食用菌、林果、中药材等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种植基地, 建成标准化养猪场, 肉牛养殖基地。农业产业结构正朝着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5、土地流转收益由低收益向高效益转变。

当初农民流转土地是为了规避税费, 很多土地撂荒无人耕种, 随着农业税取消, 农户的土地流转收益逐年攀升, 流转价格从当初无偿代耕, 到目前每亩300~1, 000元不等, 越是种植条件优越、效益高的地方, 流转价格越高。从调查情况看, 流转土地, 特别是集中连片流转用于发展优质经济作物、反季节作物、畜禽养殖和旅游观光等高附加值农业的较多, 用于粮食种植的较少。

二、河北省农村土地合理有效流转, 要抓住重点, 攻坚克难

土地流转问题是多年来农村经济发展中必须面对、认真解决的新问题, 根据现实情况, 要抓住重点, 攻坚克难, 对症下药。

1、紧紧抓住政府管理不可缺位的重点, 攻坚克难。

土地流转是一项涉及面广、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离不开政府的正确引导和有效管理。不久前, 一位农业大户给记者诉说了自己的一些烦恼:他承租的100亩耕地, 涉及几十户人家, 他要一家一户坐下来商谈, 而且每年都要谈一次, 否则哪家突然提出要收回土地自己耕种, 他全年的生产安排就乱套了。目前, 地方各级政府意识到了土地流转的敏感性和复杂性, 纷纷建立机构, 完善规章, 加强管理, 搞好服务。土地流转涉及土地所有者、土地经营者、中介组织等多方面的利益, 政府应加强规范和管理, 使其步入正常化、规范化轨道。各地尽快建立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实行土地流转委托管理;切实维护非农建设征地中农民的合法利益;建立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土地流转全过程的监督, 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到损害, 让农民实实在在享受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好处。

2、紧紧抓住保障农民土地“命根”不可缺失, 攻坚克难。

从调查来看, 土地流转缓慢。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因素有:一是中央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年来, 中央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 如免除农业税, 实行种粮补贴、购买农机具补贴、优质粮种补贴等。这些惠农政策直接或间接增加了农民收入, 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 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农民更看重土地的价值, 更觉得土地的宝贵。因此, 许多农民不仅不愿意让出自己的承包地, 而且还想多承包土地;二是现代农业的日益发展。随着科技含量日益增加,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尤其是农业生产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正日益变得简单、便捷和高效。所以, 农民在比较轻松完成农业生产的情况下, 不愿把土地转移出去。尽管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数量有所增长, 但是这部分农民在从事二三产业的同时仍兼顾家里的农业生产, 真正愿意把土地流转出去的很少;三是农业效益的不断提高。近年来, 一些头脑灵活、科技意识强的农民,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土地收益每亩有的可达万元, 比外出务工收入还要多。因此, 一些农民不愿意外出务工, 充分说明党的“三农”政策成效显著, 令人兴奋。不能将农民正当、正常的想法当作“小农意识”强行扭转, 更不能强迫农民“流转”, 剥夺农民“土地”这个命根子。

3、紧紧抓住土地“暗渡陈仓”不可轻心, 攻坚克难。

从现实情况来看, 流转的土地用途主要为四项:一是仍然用于粮食生产, “流转”只不过是变更一下耕作者;二是用于比较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生产;三是用于间接农业项目, 如建设各种养殖基地、农业观光园等模式;四是非农项目。如用于土地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实施退耕还林、修路、建房、建厂等。其中, 用于非农建设项虽然所占比重不算太大, 但不得不引起高度注意。用于比较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生产是目前土地流转的主要流向之一, 虽然它仍为农业项目, 但随着国家对粮食生产的日益重视, 不可能让经济作物一直大量扩种下去, 应该未雨绸缪。

4、紧紧抓住农用土地流转“市场化”, 土地要素“资本化”, 攻坚克难。

根据当前情况, 我们要紧紧抓住农用土地流转“市场化”, 实现要素“资本化”, 攻坚克难。一定要让土地按照生产要素参与市场化经营、分配和流转, 寻找出适合农村土地经营的新模式。系统掌握土地流转的面积、形式、流向、价格等变化, 为完善政策、指导工作、核算农产品成本等提供可靠依据。重点在于监测土地承包经营权 (主要是耕地) 流转规模、形式、对象、期限、价格以及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情况。同时, 系统掌握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情况, 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 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提高家庭经营集约化水平、统一经营组织化程度, 以及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政策、措施、做法等。

三、创新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机制具体构想

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 着重从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完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入手, 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 赋予农村耕地资产属性, 明确农民的土地收益权利, 激活农村土地活力。

1、创新适合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新模式, 走出河北农村土地流转新路径。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必须紧密结合实际, 本着有利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生产效率、经营效益等要求, 在完善代耕、转让、互换、反租倒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 积极探索总结其他符合法律法规的多种有效流转形式。对农业基础较好, 具备规模经营条件的地方, 推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土地租赁模式;对没有龙头进入的地方, 推行“协会+农户”合作经营模式;对资金来源有限, 龙头企业又想进来的地方, 推行股份制模式等。

2、创新政府引导服务机制, 充分发挥政府

和集体组织在促进土地流转中的引导、服务功能。在严格遵循保护耕地的原则下, 不能以土地流转的名义擅自更改土地用途, 要确保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得非法转让土地用于非农建设, 流转后的土地也必须用于农业生产。谁来确保, 只有政府。政府用引导和服务的方式方法来实现合理有效的流转, 相关部门应做好监督核查工作, 以确保农地农用。在土地流转中必须遵循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 严禁采用粗暴的行政手段来做土地流转工作。专门的土地流转管理机构和提供各种服务的中介组织必不可少, 相关政府部门要建立起科学的土地利用规划, 审核、认证、调节制度, 为土地流转做好服务工作, 促进土地流转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3、完善土地流转仲裁机制, 解决土地流转中的现实纠纷, 实现依法流转。

目前, 推动土地流转已成为促进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 国家应逐步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加快土地仲裁立法进程, 制定出台有关土地承包纠纷仲裁的法律, 建立更为完善的、适合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法律体系。县乡两级作为解决土地承包纠纷的最基层的前沿阵地, 要大力加强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建设, 从体制上给予保证, 以便及时处理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纠纷。

4、创新土地流转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各类土地流转管理服务机构。

要按照“流转形式多样化、运作方式市场化、实施程序合法化、流转合同规范化”的要求, 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和机构。一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土地流转必须签订规范的流转合同, 实行登记制度, 由村委会备案, 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登记;二是强化管理服务, 乡镇土地承包管理部门要及时向农民提供规范的土地流转合同文本, 建立完善土地档案, 妥善处理土地流转纠纷;三是培育和发展土地流转中介服务组织, 健全完善土地流转市场, 积极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政策咨询等服务工作;四是土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土地流转的监督, 防止以流转土地为名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 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型的土地管理服务网。

5、创新土地流转政策机制, 完善、规范土地流转政策。

上一篇:需求调查下一篇:二级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