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土地流转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迎来新一轮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完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农村金融土地流转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金融土地流转论文 篇1:

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缺陷与土地流转

摘要:中国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本文从功能金融角度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存在功能缺陷,不能适应土地流转需求。因此。需要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功能确保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功能金融;土地流转;农村金融

一、引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农村改革发展做出重要决定,土地流转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2009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都明确提出了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并进行相应的农村金融改革。随后央行、银监会也屡次下发文件对农村金融的改革提出了指导意见。然而农村金融服务尤其是信贷服务的缺乏一直是制约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特别是许多闲置农村土地的经营权在各个地方开始流转,流转后的农村土地的经营权趋向于集中,区域经营、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农业生产开始发展。这对农业技术、设备和资本投入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加剧了农村信贷资金供给的不足问题。

我国扩大内需、实现外需型经济结果的转型,其根本还是要开启我国庞大的农村市场。因此,能否解决“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了中国经济战略转型能否实现的关键。而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中国的农村金融体系能否为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改革提供充足的、多层次的金融服务支持。

二、理论依据

1993年美国斯隆管理学院教授R.Merton和z.Bodie,提出功能金融理论。在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和金融功能优于组织机构两个假定前提下。R.Merton和Z.Bodie认为,任何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都是为了在一个不确定的环境中帮助在不同地区或国家之间在不同的时间配置和使用经济资源。因此,金融体系具有六大核心功能:一是便利清算和支付的功能,二是聚集和分配资源的功能。三是风险分散的功能,四是在时间和空间上转移经济资源,五是提供价格信息,六是解决激励问题。其中。聚集、分配资源以及风险分散是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林毅夫,2008)。

中国许多学者运用功能金融理论对中国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研究,或者单纯对土地流转背景下的农村金融问题进行了探讨。尚无文献运用功能金融对土地流转的金融支持问题进行研究。本文运用功能金融理论的观点,从聚集分配资源和风险分散功能角度分析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的缺陷,然后探讨如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提高土地流转的数量和质量。

三、现有农村金融体系对土地流转的制约

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农地流转率仍然偏低,农业小规模经营模式没有改变,农地撂荒现象依旧存在,其关键原因之一是当前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存在缺陷,不适应土地流转趋势。

1、聚集和配置资源功能的缺陷制约了土地流转规模

中国农村金融体系本身发展相对滞后,虽历经多次改革,但其组织构架和功能定位方面仍不能很好地满足农村经济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如2009年以前中国的商业性金融机构在农村市场定位上强调负债业务发展,使农村金融机构退化成农村资金的“吸存器”和“抽水机”,形成中国农村资金外流的“虹吸现象”,加剧了中国农村和城市发展的差距。形成“虹吸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在聚集和分配资源功能上存在缺陷,单方面强调聚集农村资金,而忽视农村资金的需求,造成农村发展建设资金短缺。

农村土地流转会带来土地集约化使用,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促进农业产业化。然而土地流转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需要在农业机械设备的购买、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大量投资,相对传坑农业生产需要更多的资金。然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聚集和分配功能缺陷,使得土地流转后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的资金需求难以由当前的农村金融机构来提供。具体表规如下:

(1)难以满足土地流转后大额信贷资金需求。农村土地流转后农业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化趋势增加了大额信贷资金的需求。据调查显示,2008年安徽舒城县贷款额度在十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一些种养大户和龙头企业贷款难问题依旧突出。上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分配功能不完善,一方面导致农村微型金融机构从控制风险角度,设置了贷款最高限额和期限;另一方面导致担保公司出于利益考虑,对农业企业担保积极性不高。涉农担保比例不高、数额不大,使农村信贷担保体系难以实行规模经营。因此,当前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有效配置土地流转后农村社会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的规模资金需求。

(2)难以满足土地流转后金融服务多样化需求。当前农村信贷资金大部份仍局限于传统小农经济领域,对土地流转后可能涉及的工业、规模化种养、教育卫生等领域涉足很少。例如土地流转使山西运城农户经营由单纯农业延伸至工业、规模农业等多个领域,而运城市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3家,针对农户的信贷品种主要是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和担保贷款三种,远远不能满足土地流转后农业产业化的金融需求。类似山西运城市的情况在中国其他地区也同样存在,如目前广西以小农经济为主的农户贷款比重超过30%,而农业综合开发贷款比重仍低于5%。因此,当前中国农村金融机构以及信贷品种的单一性与土地流转后农户经营的多样性存在冲突,制约了土地流转的成效。

(3)当前信贷资金供给短期化难以满足土地流转后对中长期贷款的需求。所有非政府组织专业性小额信贷机构都以提供一年期的短期生产性贷款为主,而农业生产周期一般为1至3年甚至更长。这导致农户在贷款投资于有生长周期超过1年的农产品项目时。固定的贷款周期有可能产生拖欠风险。调查显示,土地流转前农户贷款的期限多为1年,1年以内的贷款基本能满足种粮农户的生产要求;土地流转后,贷款期限大多在3年以上才能满足农户的生产需求。因此,当前农村信贷资金供给期限短期化与农业本身的自然生长周期不适应,势必会影响正常的生产,增加了银行回收贷款本患的难度。

2、风险管理功能缺陷是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的关键

农业是一个特殊行业,其生产容易受到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内部等多种外部因素的影响,使其产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转移农业生产的风险,保障农民和农业投资者利益。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每年约有0.3亿公顷农作物受灾,占全国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4,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比重在40%以上,而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在风险管理方面缺陷是明显的。

(1)滞后的农村保险体系难以分散土地流转后增大的农业风险。

我国目前农村金融体系的构建,关注

热点集中到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金融合作组织等短期能够缓解农村资金供给贫乏问题的微型金融企业上。然而从长远角度看,农村经济的繁荣需要这些微型金融企业能够长期持续存在。由于农业所面临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农业生产收益的不确定性远高于其他行业,中国涉农的微型金融企业的持续盈利能力受到广泛怀疑,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风险难以转嫁,缺乏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农业保险由于缺乏相应政府补贴等政策支持。加之高赔付率,中国商业保险机构提供的农业保险业务极度萎缩,如全国农业保险费收入占财产险保费收入总额的比重由1992年的3.6%下降到2005年的0.63%。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农业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转移和应对机制,没有在分散农业风险、补偿农业损失、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允许土地流转后,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将进一步扩大,自然风险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将进一步加大。因此,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风险管理功能——农业保险体系是紧迫的。

(2)农村担保抵押制度和体系不完善抑制了农村土地流转需求。

担保其基本功能是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压力。由于农村资源担保的法律支持缺位,农村物权流转法规不健全,使农村土地、沿海滩涂以及农作物收益权等资源的担保价值无法得到充分发挥,使农民拥有信用担保资源的相对缺乏。同时多数农民尤其是经济落后地区的农民很少能提供具有金融信用的担保人,因此,在正规信贷中通常使用的财产抵押方式、财产和个人信用担保的方式对农民来说很难适用,农民长期以来存在惜款和贷款难问题。

为弥补农村土地流转的信用短缺,满足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信用需求,必須存在一个使银行信贷供给与农户、涉农企业对接的枢纽——专业性担保机构。该枢纽不仅能通过信用担保,降低银行的信息不对称,分担银行的贷款风险,降低贷款风险和管理成本;而且能使农民由于第三方的信用强化而获得资金,从而提高了整个社会的融资效率。

四、完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1 建立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完善宏观农业信用制度

由于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农业也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农产品的需求相对稳定,农产品供给容易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出现波动较大。因此,政府经常使用财政投入、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措施支持农业发展。如美国的联邦农场贷款法案,就是针对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信贷需要而制定的特殊信用制度安排。我国农村信贷体系,不论是信用社,农业银行,还是所谓的政策性的农业发展银行,它们的信贷活动都集中在短期信贷领域,经营方式也与一般的工商企业信贷没有任何区别(王选庆和罗建朝,2008)。中国当前农村金融体系难以满足土地流转后对大额资金和中长期贷款需求,实际上是中国缺乏完善的宏观农业信用制度的反映。

完善宏观农业信用制度的方法之一是建立政策性土地金融机构支持土地流转。在国外土地金融是各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国农地金融制度主要承担对农业发展所需长期、低利资金的供给以及实现政府对农业的调控两项主要职能。国内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不能满足土地流转的金融需求,如果允许农户用土地作为抵押来获得土地改良、水利建设和购买农用机械所需的长期贷款或提供土地接揭贷款,既解决了农业生产长期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又能实现农地的适度规模经营。

2、加快农村金融创新,完善农村金融服务

通过政策引导和鼓励农村金融机构立足自身市场定位和比较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快农村金融创新,不断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内容,以满足农村土地流转资金需求和农业贷款需求。具体而言,农村金融机构要根据农业发展的特点,特别是规模农业的发展特点以及农村土地流转的实际,适度扩大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降低利率,有效满足农村经营的金融需求。如针对农村土地流转后农户经营由单纯农业延伸至工业、规模农业等多个领域,为满足农村土地流转后从土地上解脱出来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民的融资需求,可借鉴农村信用社小额农户贷款的经验,发放大额农户联保、大额农户信用贷款。

3、健全农村保险体系。分散农业风险

通过土地流转,农业将进一步呈现规模经营的特点,但农业是弱势产业。抗风险能力不强的特点仍然比较突出。因此,要充分发挥农业保险分散农业生产风险,提高农业再生产的功能,切实保障农民利益。首先,通过税收减免或财政贴补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和支持商业性保险公司介入农业生产等高风险领域,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农村保险体系。二是政府积极引导和推行农业贷款与农业保险的合作,发挥保险对“三农”的风险补偿作用。三是在地方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设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公司,增强政策性保险的功能。四是国家可以通过利率、税收、信贷政策等手段,实施农业保险计划并制定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设立巨灾风险基金。通过再保险有效地转移巨灾保险风险。

4、完善农村贷款抵押担保体系

首先,从法律制度上完善农户土地承包权,丰富土地承包权的权能范围,使农村土地流转走上法制化轨道;二是要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的条件和范围,适时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价值认定和抵押登记制度,制定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的风险防范措施;三是根据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实际情况,开发与之适应的多种担保形式。如可探索动产抵押、仓单质押、农具、牲畜、农作物收获权益质押等多种担保手段;四是鼓励政府出资的各类信用担保机构和现有商业性担保机构开拓农村担保业务;五是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担保领域,构建多主体、多形式的担保体系,切实解决农户和涉农企业贷款担保难的状况。

作者:李先玲

农村金融土地流转论文 篇2:

以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村迎来新一轮的改革。这次改革主要是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完善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农村土地的流转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因此,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必须首先使农民真正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心理,而农村金融的创新可以有助于农民将“死资产”变为“活现金”,从而有助于加快农村土地的流转。

关键词:农村;金融创新;土地流转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尊重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迫流转,也不能妨碍自主流转。按照完善管理、加强服务的要求,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流转服务组织,为双方提供信息沟通、法规咨询、价格评估、合同签订、纠纷调处等服务。”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必须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这表明政府正在鼓励、引导和规范农村土地的合理流转。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土地流转总体上还处于“激而不活”的状态,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仍然很缓慢。

一、我国农村土地需要流转的原因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曾经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使农村与农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随着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这一制度的缺陷也开始日益暴露。近年来,农业发展缓慢,农民收入难以提高,这影响到农村社会的稳定,因此,需要通过农村土地流转来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具体说来,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解决农地抛荒、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长期以来,农业收入一直是我国农民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农村改革深入,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新的问题。一方面,尽管国家近几年连续出台一号文件要求提高粮价,帮助农民增收,但这并不能在短时期内解决农民收入过低的问题。由于我国农产品附加值低,虽然表面上供过于求,但价格与二、三产业产品价格比仍相对低迷。同时经营农地的成本却在提高,使得农业比较利益下降。也即经营同一块农地,需投入的化肥、农药、种子等费用价格不断提高,使农民经营成本大幅提升,而农产品价格却有所下降,致使很多农民对农地进行掠夺式经营或者干脆闲置抛荒。另一方面,当农民认识到从事非农业比从事农业生产收益高时,就会把一部分或全部劳动、资金、精力投入非农产业,这样也会带来耕地被抛荒。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上种田效益低下,几乎每个村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耕地抛荒现象,因此,通过实现土地流转,将连片抛荒地集中由少数人通过投入资金、技术来开发经营,既可以防止土地抛荒,又可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

(二)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生产、产品等都是比较小规模的,因此,农户在国内外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劣势。一方面,一部分有技术特长的种粮能手迫切要求扩大农业生产规模,但缺乏土地;另一部分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户却无力耕种或不愿耕种土地。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在我国的农业生产领域也有体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发展,要求土地大片经营以使现代化农业机械充分发挥作用,而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却限制了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这就使得我国农村土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发展到一定阶段,强烈要求进行土地流转,以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生产。

(三)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的要求

自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开始以农村为起点的经济体制改革后,农村逐步进入了市场化轨道。在市场化改革之后,农民种粮积极性得到空前的提高。但是,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农村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生产力的提高已经达到一定的限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粮食生产上。近年来,粮食供求处于紧平衡状态,农业增长缓慢,而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与前面讲的两点不无关系。

在农民种粮积极性下降的同时,对粮食的需求却呈现增长态势。一方面,近年来我国人口仍然不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自然会增加;另一方面,粮食作为一些工业生产的原料,随着工业的发展,对其需求也会相应增加。而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安排,今后几十年,我国将继续加大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那么,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伴随的必然是我国农村土地不断地以征地的方式进入城市和工业用地中,耕地面积不可避免地会减少。因此,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不容乐观。

总之,完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在稳定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改革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机制,对于巩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加快农业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的必要性已经引起普遍关注。近年来,各地也按照党中央的政策规定,积极探索适合各地经济发展的农村土地流转的新方式,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农村土地流转的总体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还存在很多问题。

(一)农民流转意愿不强,参加流转的土地面积小,流转比例小

一是少数农民思想保守。小农经济意识阻碍着土地经营权流转。受小富即安思想或对政策理解不透的影响,担心土地长期流转于自身利益不利,不敢与经营户签订长期流转合同。特别是一些近城农民考虑建设征地利益问题,宁可抛荒也不愿流转给别人耕种。二是部分农民对土地依赖性强。绝大多数农民还是把承包地作为自己主要的生产资料和最终的生活保障。尽管目前农业效益比较低下,农民的种田积极性有所下降,部分劳力已开始转向非农产业并获得一定的收入,但由于劳动力转移的流转性和收益的不确定性,农户宁愿粗耕粗放、赔本经营,也寸土必争,不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三是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乏力。一些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担心岗位和社会保障不稳,把土地看成了“保命田”、“退路田”。就连一些长期在城市工作、甚至城内有住房的农民也不敢放弃土地。农民浓厚的恋土情结、保守思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经营权流转的进程。农村土地流转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兴起,到现今已经发展了20年,但其发展始终不顺畅,进展十分缓慢。近几年,由于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增加,土地经营收益不高,加上政策的影响,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有所加快。但相对于中国1.5亿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而言,流转的比例还很小。农村土地流转不充分、流转不顺畅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把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单纯地看作要进行土地流转,土地流转的方式不能保证农户的利益

农业规模化经营是指通过一定的合理的生产要素规模,通过资源的最佳配置和优化组合,实现农业产量、产值规模的最大化,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最终在经济利益上实现规模经济。但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人简单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等同于土地的规模经营。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土地的规模经营不等于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土地是农业生产的要素之一,土地的一家一户分散化经营对于农业机械化的应用造成了障碍,不能实现农业生产的资源最优组合,因此,土地的规模化是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条件。但是,如果单纯地把农业规模化经营看做土地的规模化,则会给土地流转带来很多后患。如有些地方政府在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的过程中,由于简单地把土地规模化看做农业规模化,因此以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名义对土地进行集中。其采取的方式大体有以下几种:一是重新由集体来进行统一经营;二是把土地集中起来交给一些龙头企业进行统一经营;三是强制农民以土地入股参加土地合作社。在这样做的过程中,难以避免会出现违背农民意愿,侵犯农民对土地的自主经营权的问题。在土地集中经营过程中,不乏土地集中管理效率低下,反而造成土地生产率下降的案例。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有的龙头企业由于仅仅实现了土地规模化却没有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经营,结果经营不善,老板放弃经营而一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和土地有关的问题给农民和地方政府。

(三)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各方利益得不到有效维护

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土地流转不够规范。当前土地流转中的不规范行为突出表现在:一是部分农户土地流转是私下进行的,有些流转发生在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农户与农户之间,只有口头约定,无书面合同,有的即使有书面合同,但书面合同内容不完整,不具有法律效力。二是部分合同条款、标的不明确,甚至与现行法规冲突,有的租用土地的时间超过二轮承包期规定的时间。三是有的合同未经县乡合同管理机构审查、签证或公证,农村土地流转资料档案缺乏。

正是由于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导致农村土地流转关系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在特殊时期表现得更加强烈。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许多企业在危机中生产难以为继,导致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在返乡农民工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农民的土地流转纠纷增加,这已经成为有关部门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返乡的农民工要求收回土地自己从事农业生产来维持生活,但是,我们都知道,农业生产的投资是在长期中才能产生效益的,突然要求收回土地必然会给现有的土地经营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在是否收回流转土地问题上产生矛盾。所以,如何规范土地流转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四)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滞后

土地流转还没有形成完善的市场体系,缺乏一个连接流转双方的中介服务机构。虽然各乡镇建立了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但大部分有名无实,真正按照市场经济运作要求,充当流转服务媒介、履行服务职能、发挥中介效能的还不多。没有完善的资产评估机构、委托代理机构、法律咨询机构、土地投资机构、土地保险机构等,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就不能健康有序地进行, 必然严重制约土地交易市场的发育。

三、以农村金融创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

理论界和各有关部门对以上所说的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都给予了充分的关注,也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其中的重点是放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等,这些都是正确的并且是非常必要的,但这些对策到目前为止收效甚微。笔者认为,解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有效措施是,以农村金融创新来促进土地流转。这里的农村金融创新就是要把金融创新与农村土地流转结合起来,充分发挥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中的作用,使金融机构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发挥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作用。

目前,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深化,农村经济发展对资金需求面更加广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发农村金融服务需求迅速扩张,农村经济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大力推进农村金融创新。

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方面,由于少数农民思想保守,对土地依赖性强,因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而把土地当做其生存和养老资料,因此,即使他们长期外出打工,也宁可让土地荒芜也不愿意将其使用权流转出去。针对这部分农民,在为其提供金融服务时,就需要考虑其特点。金融机构可以为他们提供财产抵押贷款,以农民所拥有的最重要的财产即土地和住房及宅基地作为抵押,从而把这部分农民的“死财产”变为生产生活的“活资金”。但是要注意,这类农民工的土地抵押贷款和一般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有一定的区别。在抵押期内,土地的使用权归金融机构来支配,金融机构应该按照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原则进行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以实现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

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首先需要实现土地的规模化经营的问题,金融机构也要进行创新,提供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模式。金融机构可以凭借其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作为资金牵头人,广泛吸引有实力、有能力并且愿意在农业生产领域大展拳脚的龙头企业来农村进行投资生产。但在这里,农户直接面对的不再是龙头企业,而是金融机构,也就是说,由金融机构充当农户和企业之间的中间人。这样,那些为企业为土地使用权流转而给予的报酬所吸引但又心存疑虑的农户才会打消心中的顾虑,才会放心地把自己的土地使用权交给金融机构去实现流转。因此,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农村金融创新,提供能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金融产品。

针对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土地流转关系不稳定、中介服务滞后的问题,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创新性的金融产品,将金融产品的特点与土地流转及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结合起来,使得转让土地使用权的农户没有后顾之忧,以稳定农村土地流转关系,保障土地流转双方的利益。金融机构还可以充当农村土地流转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土地的资产评估、委托代理、法律咨询、土地投资、土地保险等等提供积极的服务。

当然,以农村金融创新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目前还存在一些需要先行解决的问题,如由于受地域限制,农村住房、土地使用权大范围流转还需要市场机制的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另外,农村土地流转还需要法律的支持,这就需要我国有关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还有,把农村土地流转与金融服务结合起来,除了强调金融机构的创新以外,还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农村土地流转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加强土地流转规范化管理。一是建立土地流转监管指导体系。各级政府要建立强有力的土地流转监管体系,加强对国家土地政策的宣传,培训、指导,规范土地流转程序。二是规范土地流转手续。各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规范流转手续,确保土地流转依法、依规、有序进行,并做好流转合同的签订和登记备案工作。三是加强土地流转的协调。切实加强土地流转协调和服务指导,在农民权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让农民愿意将承包的土地流转出来,同时为承租者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 叶剑平,等.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赵德臣.农村土地流转中的问题及对策选择[J].农经研究通讯,2006,(12).

[3] 段文枝,孙航飞.构建和谐社会下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J].农业经济问题,2006,().

[4] 张爱云.关于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思考[J].学习论坛,2003,(7).

作者:梁会丽

农村金融土地流转论文 篇3:

关于土地流转过程的农村金融效应探究

【摘要】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必然会发生符合经济规律的金融效应,如何让金融效应更好地为土地流转规范化服务,成为当前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文章简要分析土地流转同金融效应的关系、金融制度在当前土地流转中的薄弱环节、如何让土地流转同金融效应完善结合等几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土地流转 经济分析 农村 金融效应

我国土地制度同金融制度看起来是两条主线前进,实际上两者是具有耦合效应的。改革开放初期,国家便恢复了农业银行为主体、信息社等基层机构为辅助的农村金融体系,这对于促进农村经营稳定起到了支持作用。到了20世纪末期,农村则基本上达到了政策金融、合作金融与商业金融的协调体系,小额贷款项目在此基础上蓬勃发展。2007年物权法的出台是土地承包经营金融定位规范化的分水岭,让土地转让从可能性转变成现实性,正式开启了农村金融行业内金融机构的多元型变迁,达到了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金融效应作用扩大化的效果。

一、土地流转同金融效应的关系

(一)农村土地流转同农村金融之间具有正相关性

在农村环境中,土地流转同金融制度安排之间互相促进、互相提升,具有极为密切的正相关性。当政策支持还没有倾向到土地流转之时,自发的小型流转难以产生规模化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小额贷款也不足以成为改善金融服务的前进动力。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让土地制度改革必须辅之以国家政策支持,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农业生产融资需求,帮助农业投资、农业保险、涉农票据等服务尽早催生。另外一方面,土地流转规模的扩大化提高了农村总体经济效益,这给农村金融服务提供了更多机会,农村金融机构会据此主动调整自身的产品与业务,积极实现制度创新。土地流转与金融服务在互相需要互相协作的前提下得到了共赢。

(二)农村土地流转同农村金融之间具有补充进步的可能性

不同时代,经济对于金融服务的需求存在很大区别。农村土地流转以提高农村人口经济收入为目标,若农业从业人口得到的土地收入持续增加,而想要扩大产业规模又遇到集资困难时,就需要金融服务的帮助。当前时期,金融服务资金借贷利率暂时不会出现大幅波动,所以农业从业人员经营收入便直接同金融市场活跃程度相关,这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了土地流转同金融效应之间的协调发展性。

二、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缺少金融制度的保证

(一)未能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中的抵押法律制度

我国的担保法里面有规定:土地经营权不能充作抵押物,而在土地承包法、物权法等法律文献里也有类似规定。正是由于法律规定上的限制,农业金融机构

便不想提供给农民更多抵押贷款,它们一致的意见是,如果出现问题,土地的承包权与经营权难以变现,会造成金融机构自身无限放大的损失。

(二)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土地经营权抵押评估机制

首先对于评估机构存在很大争议,现在很多地方所做出的评估都是由乡镇一级的经营站、司法所、土地管理所等进行的,评估资质本身就容易遭受置疑。再者各地的评估标准存在很大差异,这就更难以让人对评估产生信服。土地对于农户的重要意义不言自明,我国对其进行收益定价的经验还不是特别丰富,更由于受到不清晰产权制度及不完善评估制度的影响,使得评估的不透明性大受社会所诟病。

(三)抵押贷款在农业中有较大风险

农业经营要受到自然条件的特定影响,目前农业生产水平已经有了多项技术上的更新,但是农业同自然条件的联系并没有彻底分离,再加上农业本身便属于弱项产业,目前为止发展前景尚不十分明晰。同其他产业比起来,农业没有稳定收益,存在很多历史遗留下来的欠款问题。

(四)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张没有制度保障

金融机构的业务扩张目标一般在城市与国有企业,农村居民拥有的金融机构总量不及城市居民的一半,农村金融市场欠发达的主要原因是合理制度保障的缺失。土地流转的融资方式太少,只能从信用社与农户联保中得到贷款,贷款数额小、利率高、期限小,不利于土地流转的经济效益扩大化。

三、实现土地流转同金融创新的结合

(一)制度内容充实

农村土地金融制度将土地经营权抵押当作重点,将为三农服务当作核心。土地流转需要这种制度,若用户有资金需求,可以以土地承包经营权为抵押申请贷款,若农户可以及时将贷款还清,那么会积累一定信用度,得到下次贷款优惠。如果贷款无法及时还清,则金融机构依法处置该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

(二)制度前景规划

农户难以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抵押物不足,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是农户资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纳入到金融流转范围之内,无疑可以很好地缓释当前贷款困境,让土地效益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土地制度与金融制度会对政府的管理机制提出更高更难的要求,土地流转形式的日益多样化也会让政策与法律法规相对完善。现在虽然土地流转政策已经取得了一些可喜成果,但是市场依然不够活跃,仍然需要以制度带动市场,让市场促进经济。

四、总结

近些年来,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问题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土地流转制度研究业已成为一项全新课题。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建设,离不开金融体系的资金支持,可现在的情况是金融制度相对缺失,土地流转前进动力不足,在这样一种现实的条件下,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环境下的金融效应力量,对于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突出意义。

作者简介:琚兆成(1969-),男,湖北枣阳人,汉族,副教授,本科,学士,研究方向:“三农”问题、会计。

(责任编辑:陈岑)

作者:琚兆成

上一篇:双语教学市场营销论文下一篇:融资创新高等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