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管理技术

2024-05-01

应急管理技术(精选十篇)

应急管理技术 篇1

纵观国内外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现状可以发现,国外在这一领域起步比我国早,主要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1],至今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在一些石化企业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我国的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起步晚[2],虽然有部分大型企业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但是由于底子薄,操作人员不重视,使得该系统在国内发展缓慢。而现今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员工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家庭幸福和国家的稳定发展,所以企业急需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来辅助实现安全生产。

1 研究内容①

安全应急管理系统以安全标准化[3]管理规范为理论框架,覆盖DCS、消防、可燃气体探测、环境污染检测、气象、视频监控及厂区地理信息等系统,实现集成化监控与预警,围绕风险和危险源,主动规划并推动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健康(H)、安全(S)、环保(E)三大主题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可以对企业的整体安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给安环部门提供及时的预警信息和合理的工作指导,及时发现隐藏的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对重大事故风险监控能力[4]的等级,辅助应急响应,降低事故损失,摆脱以人的安全意识为核心的粗放管理模式所造成的事故,实现以标准工作流程驱动的主动安全管理[5]模式,规范企业的安全管理业务。

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是为生产制造行业提供的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应用领域可支撑企业日常安全业务管理、应急响应和指挥辅助决策,应用规模可支持从单个生产企业到大型集团化企业。

2 系统覆盖业务范围

企业存在3种状态,如图1所示,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导致企业由安全态向临界态发展,如不加以控制,则可能导致事故发生,进入应急态。安全应急管理系统应用覆盖企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态、临界态和应急态对信息系统的应用需求,实现日常安全管理、智能风险识别、应急指挥调度三大业务范围的管理功能。

3 关键技术

3.1 基于GIS动态图形标绘技术

以GIS为平台,开发动态图形标绘技术,实现军标标绘、自定义图形标绘、应急资源标绘及事故态势标绘等功能,为应急协同指挥提供更直观的信息化手段。

3.2 基于流媒体技术的多品牌视频设备综合集成

针对目前各种视频系统上层软件不兼容的问题,采用流媒体技术,开发视频综合集成流媒体服务器,将不同厂商的视频信号转换成流媒体分发,解决了由于前端设备不统一造成无法实现集团化集中监控的难题,可基于数字硬盘录像机、网络摄像机及视频服务器等设备加以集成。

3.3 跨平台/终端设备的协同指挥技术

针对不同平台/设备开发了协同交互技术,将PC机、手机及平板电脑等设备进行整合。通过手持设备的应用,在协同服务器上进行处理后,实现指挥中心与事发现场的信息实时互动,从而达到协同指挥的目的。

3.4 基于TTS技术的语音短信报警

利用TTS(文本转语音)技术,实现将文本信息转换为语音信息的功能,并通过电话系统自动外呼,避免重要信息无法送达和接收不及时的问题出现,填补了应急领域实时通信的一项空白,同时也可作为日常办公业务提醒的辅助工具。系统生产设备异常报警信息产生后,系统会利用TTS服务转换成语音,通过电话同时通知到现场人员手机和办公室固定电话。

4 研究内容

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集成应用主要包括:综合安全监控、协同应急指挥、日常安全监督、智能风险识别和安全应急管理基础平台,如图2所示。

综合安全监控的功能具体如下:

a.监控信息集成,提供包括关键生产数据、火灾、可燃气体泄漏、排污、消防设施、关键应急物资、厂界污染因子、施工作业和非法闯入在内的实时信息监控与报警功能;

b.重大危险源动态跟踪,全面掌握重大危险源的生产、储存和使用状况;

c.人员动态跟踪,集成生产区人员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资质信息和作业信息,实时跟踪重要区域人员分布情况,为应急指挥决策提供准确依据,减少事故人员伤亡;

d.GIS[6]软件平台,绘制、存储并显示全厂的地图信息,以图形方式展示关键区域、装置、设备、应急资源及危险源等信息。

协同应急指挥的功能具体如下:

a.应急指挥辅助决策。为企业的事故应急指挥提供了一个高效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完成从应急预案启动、应急指挥、应急处置及救援等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对应急指挥系统内外组织或单位进行任务分派或请求,并跟踪其响应;根据态势发展,协调应急工作并跟踪执行。对事件信息和执行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传递;为决策者提供事件处理进展、态势等信息,辅助决策。为满足应急状态下对事故处置过程中各类信息的直观展示和操作便利性,系统支持一机多屏的操作模式。

b.应急资源管理。将参与应急活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和技术资源按应急资源需求的空间、时间分布进行管理,以按时按量满足应急处置与救援[7]对应急资源的需求。

c.短信通信平台。作为企业的移动信息平台,可发布应急信息、调度指挥指令等,还可以与应用系统和语音电话系统接口,为日常工作业务提供信息传递通道。

d.移动应急指挥。满足现场指挥人员的应用需求,采用便携式设计,捆绑手持电脑、手机、音频采集、视频采集、无线网络及GPS定位等核心模块,实现现场指挥人员与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的互动,让安全掌控在手。

e.综合应急通信调度平台。实现应急指挥中心与生产现场的融合通信,包括语音通话、视频会商、视频监控、集群对讲、气象监控及资料共享等核心应用。

日常安全监督的功能具体如下:

a.安全业务管理。以风险和危险源[8]为核心,指导企业对检查措施、整改措施、个人防护措施、管理措施、技术措施、教育措施及应急预案等进行标准化管理,真正防患于未然。

b.企业安全信息发布。作为企业安全管理信息的窗口,展示包括法规、管理制度、培训计划和培训信息、化学品的防护和风险评估的结果及企业的安全工作现状等,方便企业员工了解和下载相关的安全法规、制度、知识及管理信息等,为企业构建一个完整的安全信息知识库。

智能风险识别是根据危险源数字化表征和信息采集系统的数据,对工艺和设备问题引起的异常工况风险进行识别,通过复合报警关联分析、软测量分析和工艺机理分析,实现对异常工况的监测、识别和预警。主要应用对象包括:石化装置风险识别、旋转类设备风险识别、管道管线风险识别和阀门风险识别。

安全应急管理基础平台负责各个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规范信息,对应急管理的各个层次的应用系统提供信息支撑,是整个应用系统的IT支撑平台,上至ERP相关管理数据源头,下至DCS/PLC现场数据的汇聚,将企业的各个层次信息有效联系在一起。

5 系统应用

5.1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

某石化公司的应急管理信息系统项目,是该公司HSE部为了实现总部和下属公司的应急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减少下属各公司的重复投资并达到整合资源的目的,而统一规划建设的一套应急项目。该项目应用于该石化公司集团总部及其下属的16家公司。

本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设施和应急资料库子系统、重大危险源动态跟踪子系统、灾害天气预警子系统、人员动态跟踪子系统、应急通信和短信子系统、综合安全监控子系统、应急指挥子系统及应急管理基础平台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部署。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后带来以下收益:

a.完成应急指挥中心、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和应急预案数字化建设,基本形成该公司完整的应急响应体系;

b.为集团、地区公司、专业公司建立三级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充分发挥现有信息系统资源优势,通过信息化手段促进应急管理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c.通过应急项目实施,梳理现有应急资源信息、应急预案信息,进一步提升各专业公司和集团的整体应急能力。

应急管理信息系统在该石化公司实施后的应用效果明显,实现了企业多方面能力的提升,如图3所示。

可视化安全监控能力提升。集成DCS关键数据、消防报警、可燃气体监测、环保监测及气象监测等实时数据信息,基于厂区地图展现危险源、消防设施、应急装备、现场作业及人员分布等,为集团级企业整合分公司生产现场视频监控,实现企业全方位的安全监控,并提供及时报警信息。

日常安全监督能力提升。基于日常安全管理业务流程,从安全检查、隐患管理、作业管理、培训演练及职业健康等方面展开,降低企业安全风险。

敏捷应急响应能力提升。在出现应急事件的时候能够快速响应,系统能够根据当前事件类型和势态情况给出相应的信息,指导指挥人员有效地进行指挥决策,最大限度地保障人员安全,控制事故影响,降低事故损失。

风险识别预警能力提升。针对石化企业典型的生产装置、旋转类设备、管道管线及阀门等重要设备,建立风险评估模型,辅助企业进行风险预测预警并判断重大危害事故的影响。

5.2 综合防灾系统

综合防灾系统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集实时监测、风险预测、事故处理和安全管理于一体的安全中心,能有效地对企业整体安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实时监测,给安环部门提供及时的报警信息和合理的工作指导,发现隐藏的安全风险,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了企业对重大事故风险监控的能力等级,将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模式转变为以流程和事件驱动的主动安全管理模式,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真正实现标准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企业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在某化工企业进行综合防灾系统的建设,使该公司的安全管理业务有了明显提升,具体如下:

a.通过预测能在事故发生前发现事故隐患;

b.监控“补救措施”的执行过程,将事故消灭在隐患阶段,提高重大事故风险监控能力;

c.有条理地进行事故处理,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事故损失;

d.在安全管理系统支持下,依法进行安全管理,防止人为失误。

6 结束语

针对安全应急管理系统进行的研究,通过GIS技术、多品牌流媒体平台整合技术、协同指挥平台及TTS语音短信报警等技术手段,实现了对于企业的危险源,安全应急进行合理化的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生产的安全隐患,为企业的生产保驾护航。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模块,可以根据不同企业实现定制化的开发,这样就可以覆盖单个生产企业到大型集团化的企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摘要:针对石化行业日益严重的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置问题,提出了一套集成化的企业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以安全标准化管理规范为理论框架,覆盖DCS、消防、可燃气体探测、环境污染检测、气象、视频监控及厂区地理信息等系统,实现集成化监控与预警,围绕风险和危险源,主动规划并推动企业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健康(H)、安全(S)、环保(E)三大主题的全过程闭环管理。该系统已经在国内各大石化和化工企业广泛应用。

关键词: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石化企业,应急指挥,风险识别,安全监控,移动应急,数字化预案

参考文献

[1]李湖生.美国企业应急预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11):65~70.

[2]吴晓涛.中国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研究现状与展望[J].管理学刊,2014,27(1):70~74.

[3]汪元辉.安全系统工程[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4]刘铁民.应急体系建设与应急预案编制[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2~10.

[5]范维澄,袁宏永.我国应急平台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06,(9):14~17.

[6]贾萍,刘聚海,王远.基于云计算及物联网的GIS综述[J].国土资源信息化,2012,(6):11~14.

[7]叶继红,黄长生.基于蚁群算法的石化项目应急路径规划研究[J].工业安全与环保,2012,38(9):63~65.

城市卫生安全应急管理技术调研报告 篇2

系统互连互通的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框架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各业务模块的基本功能和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方法。引言

公共卫生事件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或人为灾害。近年来,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城市盲目扩张、工业高度密集,资源环境破坏,人与人的安全卫生距离不断缩小,使预防公共卫生事件的形势日趋严峻。因其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预测、预警与应急管理成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公共卫生事件及其危害的重要手段,并引起研究者的普遍关注。如熊光魁 等研究了救灾防病应急反应专家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潘海东等 提出了构建国家级公共卫生应急系统的思路;王平、杜江等 设计了基于web gis的公共卫生安全监督与控制系统方案;杜鹏等 基于模型分析规划了公共卫生事件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李琦等 在北京市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分析决策支持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突发公共卫生疫情分析与决策系统的构建方法。这些思路和方案从不同角度对系统功能模块、体系结构、业务模型等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对丰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功能,促进地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有积极作用。但有关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应用范围、系统需要的数据类型,以及系统支持部门等问题尚未明确提出,特别是如何处理公共卫生领域各部门现有的信息系统长期以来一直被忽视。这些信息系统建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软件平台和数据格式,系统之间的卫生数据无法共享和交换,形成大量的卫生信息孤岛。另外,这些信息系统存有大量有价值的历史和现实数据,如果放弃它们,则需很大的重复投资,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这与建立节约型社会的主题相违背。因此,集成先进技术,整合城市现有卫生信息资源,消除卫生信息孤岛,实现公共卫生数据的共享与交换,成为当前城市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系统建设的核心要务。

基于上述情况,在“十.五”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区域可持续发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延续项目“中小城市公共安全应急系统技术集成” 的支持下,通过调查和分析广州市公共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情况,本研究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建设基于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方案。系统总体设计

2.1 系统建设目标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的建设是在城市现有公共卫生安全体系下,围绕城市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的总体目标,综合运用计算机工程、卫生统计、人工智能、数据仓库、中间件、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建立一个能快速、及时、准确收集、存储、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并以超媒体(文字、声音、影像等)方式显示各类信息和分析结果,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构提供全过程、多层次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的应急指挥和辅助决策系统。系统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将现有公共卫生领域各业务部门相对独立的操作型系统集成在一起,以基础空间地理数据及各类专题图形数据为基础,建立集中统一的公共卫生数据仓库和相应的预警指标、应急预案等知识库和模型库;以数据上报一采集一管理一分析一决策一展示为主线,建立具有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仿真预测、虚拟现实、指挥调度、信息发布等专业应用功能的各子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服务平台,以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调度能力,为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2.2 系统所需数据类型与支撑单位

传统的公共卫生领域以传染病防治为主要内容,数据类型单一;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也主要由卫生部门唱独角戏。随着社会进步,公共卫生安全的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泛。因不合理饮食结构、不良生活方式引发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因空气、水源、噪声、化学污染等环境危害引发的健康问题,也正上升为公共卫生问题。因此设计系统建设方案时,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健康与生命财产安全的需求,除卫生监测数据、疫情监测数据、卫生资源数据等基本数据类型外,环境卫生数据、食品药品卫生数据、公共卫生危险因素数据,以及社会经济数据、地理空间数据等一并列为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见表1)。

城市公共卫生安全应急管理系统支持单位除医疗卫生行业各部门外,把与数据供给和应急管理有关的如环境监测、食品药品监督、质量技术监督及公安、消防、交通等部门也列入系统支持单位(见表2)。

2.3 系统业务结构模型

浅谈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对策 篇3

【关键词】电力应急;电力安全;应急管理;技术对策

0.引言

我国近年来频繁发生国家电网事故,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人身伤害,给国家、人民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目前,虽然我国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了,但电力系统由于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损坏,同时难免受到人们无意间,或不法分子的破坏,为了防止造成更大的损失,加强电力应急管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电力应急管理的相关概念

1.1电力突发事件

电力突发事件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电力设备损坏、电网大面积停电、环境破坏等危及电力企业、社会公共安全稳定,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其主要特征是灾害的突发性及重大危害性、难以完全准确预测、难以完全有效防御及难以彻底根除。电力系统是一个较为特别的系统,它的损坏造成的影响不同于纯自然灾害,或人为灾害,电力系统的灾害可造成某一地区“瘫痪”的巨大影响。

1.2电力应急管理

应急管理目前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大体定义为,应急管理是在突发事件发生后,由政府或相关部门,按照之前的应急预案,或者根据突发事件的范围大小、损害程度,指定的应对突发事件的过程。具体过程为,通过专业调查分析突发事件的成因、以及后果,结合社会各界的相关信息,进行的对突发事件的危害预警、并采取最优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突发事件的损害,尽全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电力应急管理则是电力行业相关部门根据电力突发事件的相关信息,做出的对电力系统的进行的有效的抢修、保护的过程。

2.电力应急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对应急管理不够重视

有关部门不能认识到电力应急管理的重要性,相关工作人员不能深刻理解应急管理的相关知识。电力应急知识以及应急措施没有普及普通群众甚至相关部门人员,没有普及人心,以致电力部门缺乏应急意识,没有保护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意识。

2.2没有系统完善的应急预案

虽然国家政府多次强调电力应急预案,但许多市县不能够严格执行上级文件,只是做出“表面”的应急预案,甚至没有做出预案。基层相关部门做出的应急预案缺少实质的可行性,没有专业的针对性,而且没有相应电力用户的参与。应急演练方面,许多的应急预案只是“纸上谈兵”仅限于理论上的预案,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操作演练。缺乏多个部门的共同合作,只是限于内部技术性演练,而且针对电力突发事件情况相对单一,没有系统的、完善的演练,应急预案缺乏实用性、可操纵性的检验。结果致使突发事件发生后没有相对的预案措施,完全重新“抢救”。

2.3应急救援系统不够完善

首先,一些相关部门对应急预案概念理解不够透彻将应急救援的重点放在了对突发事件的事后救援上,而不是预防性检查、督查等,把应急救援当做最后“一棵稻草”,这样应急救援便存在着巨大“压力”。然而目前我国电力应急救援组织体系还不够完善,救援组织机构臃肿,缺乏应有的组织性、系统性。救援人员所具备的救援技能不够娴熟,甚至许多救援人员没有经过系统的教育培训,只是一些兼职救援人员。救援“硬件”设施相对“简陋”,突发事件信息传送,以及指挥系统因缺少相应设施应有的专业性,救援工具落后,救援效率低,救援质量差。

2.4对突发事件预见性低

由于电力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技术问题,电力突发事件预见性较低,预测不准确,以致对电力突发事件的破坏性偏大。

3.电力应急管理应对技术措施

3.1加快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电力应急管理体系是以公共安全理论为基础,利用现代高科技技术,为应对电力突发事件,减少人民财产损失,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而建立的公共安全保障平台。电力应急管理体系应具有应急信息采集与管理、应急值守、预测预警、调度指挥、辅助决策、电子预案、资源管理、演练评估、信息发布等应急管理功能的技术保障系统。电力应急管理体系为电力应急管理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设施支持、人员支持,联系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为实现统一目标而共同努力。

3.2 加快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支援,电力应急信息通畅是电力应急的“交通部分”,包括:采集信息、信息分析处理、信息传送、信息回访等。信息采集:日产检查,采集各种监测信息,同时突发事件第一时间迅速采集事件信息,破坏区域、破坏程度、突发事件现场的视频、图像、数据,用户当前信息,以及突发事件所引起的其他附加事件等详细材料,并将信息迅速传回。信息处理,应急指挥中心根据所采集信息确定应对政策,应急预案、修整方案等等。并根据突发事件“一线传回信息”通过应急决策系统,确定突发事件等级,并迅速确定应急措施,确定应急所需物资、人员等,发布预警信息。信息传送,实现指挥中心与应急现场的信息畅通,实现与国家、地方政府、地方职能部门应急管理体系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为应急管理提供“硬件”支持。应急管理指挥系统根据以上方案措施,及时回防现场信息确定应急措施的作用性、实效性。所以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是十分有必要的,加强光纤通信系统、微波通信系统、语音电话系统的建设,并拓展最新信息技术,完善通信系统,因地制宜,完成多种渠道的信息传送。

3.3加快应急指挥中心建设

建立电力应急信息指挥平台、建立多个上下级应急指挥平台,从国家电网指挥中心到地方电力应急指挥中心,保证电力应急通讯保障等应急基础设施齐全,形成严格监控、实时交流、信息共享、运转快速、方案齐全、设施完善、部门紧密、资源保障符合我国现状的电力安全实时监管和电力应急信息指挥系统,在国家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建成之后,相应建设区域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及省级电力应急指挥中心,全面提升电力安全监管水平和综合应急指挥能力。

3.4加快应急预警机制体系建设

预测预警是电力应急管理系统实现应急措施的成功基础,也是减少电力突发事件损失的第一道防线。电力应急管理中的预测预警主要是指预测突发事件所涉及区域、时间、人口总数等等,根据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预报,结合灾害发生当地的各项数据采集情况对电力突发事件做出专业性预测,为设备抢修提前做好准备,也为下一步的电网安全性评估提供输入信息。

3.5加大财政支持,设立电力应急专项资金

国家财政部门应制定相关应急经费政策,健全应急资金的拨付与使用制度,并给予电力企业在应急物资上的税收政策支持,只有在财力的支持下,应急设施才能更加完善,电力应急才会做的更好。

4.结论

电力安全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电力应急管理理论还存在着明显的不完善,技术对策不够合理,法律政策不够健全,所以在电力应急方面我们还需多加努力,加快我国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徐瑞卿,周渝慧.电力系统应急管理探讨[J].中国管理科学,2006(z1):841-846.

电力应急管理理论与技术措施 篇4

1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特点

现在, 我们主要研究的是电力系统的电力设施, 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具备怎样的电力性能, 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性能受到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同时, 电力系统能不能安全运行也与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有很大的关联, 所以, 为了以防发生重大的电力灾害而使得国家、社会和人类遭受不必要的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失, 我们就需要对电力系统突发性灾害的特点进行分析:

(1) 涉及环节多

电力企业首先生产电能, 然后将生产的电能运送到各个地区, 再根据各个地区的用电情况进行电能配送, 最后让各行各业都能使用电力, 这些步骤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过程中必要要环环相扣, 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果这当中的某个环节如果遭到突发性的破坏就会打破电力系统对电力的输送平衡, 使得电力系统不能够正常的运行。

(2) 灾害源头多

电力系统除了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会发生电力灾害之外, 在遇到以下几种情况也会发生电力灾害。

(a) 电力系统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当中也会发生电力灾害。恶劣的自然环境包括地震、海啸火灾等;

(b) 电力系统的电力设备如果遭到破坏或者电力设施本身就有缺点, 这就不能使得系统不能正常运转, 就很容易发生突发性的事故。

(c) 人为因素引起的突发性灾害。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的时候, 如果没有根据相关的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或者对出现的问题没有进行合适的处理, 就会很容易发生突发性灾害。

(3) 损失巨大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 我国电力企业的电力设施也有了一定的规模, 而且在全国各个地区都有相关的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对电力的提供和消费与社会的各行各业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生产都离不开电力, 电力的发展与我国的工业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发生大面积的停电会对社会和国家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大量损失。

(3) 影响面广, 次生灾害多

电力的突发性灾害有时候也会引起一些次生灾害的发生, 这类灾害会对我国的交通设施有直接性的破坏, 比如说铁路、地铁等等;同时, 对我国的一些关乎国计民生的设施也有一定的影响, 比如工厂、学校、医院等等。

2电力系统突发灾害的分类

根据电力系统灾害发生的不同原因, 我们把电力系统的突发灾害分为以下四类: (1) 自然灾害 (如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森林草原火灾等灾害) 导致电力系统和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2) 因为电力设备本身就存在缺点或者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 就会导致电力灾害的发生。比如输变电系统在运作的过程中, 由于自身的控制和保护设备遭到破坏, 就会使电力系统发生重大事故。 (3) 人为因素造成的电力灾害。电力系统的工作人员没有根据相关规定进行规范操作, 就会导致电力灾害的发生。 (4) 次生灾害。比如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生问题就会引发铁路、学校、医院等设施遭受危害。

二、电力应急管理理论

1电力应急管理的定义

电力系统突发灾害是指在某一个地方突然发生并且不能准确预测的灾害。电力系统突发的灾害对社会和人们都有重大的危害性, 由于电力系统灾害的发生不像自然灾害那样去预测他发生的时间和区域, 所以就很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御或者彻底将电力系统灾害摒除。电力系统是一项综合系统, 所以, 电力系统的灾害特点就和纯粹的自然灾害有很大的不同, 也和纯粹的社会上发生的电力灾害不一样, 比如在发生海啸的时候, 我们不知道海啸具体会在什么时候, 什么地点发生, 但是我们可以对海啸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时间段进行估测。电力应急管理的主要环节是对电力灾害进行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 这样才能更好的实施电力的应急管理措施。

2电力应急管理的环节

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包括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这四个环节, 这四个环节的运行过程可以用图1表示。

3应急管理和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和应急管理的预防、准备环节都有相同的地方。但是, 电力系统灾害的发生很难进行准确的预测, 没有合适的案例和数据参考, 所以我们要在运用决策分析法的同时, 也要运用非统计决策分析法来研究电力系统的应急管理。

三、电力应急管理的技术措施

1充分重视灾害的检查和预报工作

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电力系统的应急工作, 所以电力系统可以以此为切入点, 和我国的自然灾害的信息部门建立联系, 一方面是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通信系统技术的得到全国和各个地区的各种灾害信息, 就可以为我们提前做好灾前准备争取到更多的宝贵时间, 尽量避免和减少灾害损失。另一方面, 我们还应该加强对外部电力系统的动态安全监测和预警工作, 与公司内部的协调指挥保持联系, 及时的为公司内部的预警指挥提供重要信息。

2加强应急通信能力建设

在发生危害性比较大的电力灾害的时候, 通信网络有可能会导致瘫痪。这时, 我们就需要采取应急通信系统, 应急通信系统主要收集应急信息以及对应急现场进行指挥, 主要包括卫星通信、无线数字通信、光纤通信系统等技术手段。卫星通信可以在移动应急的时候使用, 主要就是把灾害现场的相关信息及时的反馈给相关部门, 一遍相关工作人员及时做好抢救措施。

3加强应急管理平台建设

公共安全理论是电力应急管理平台的基础理论, 在发生重大的电力事故的时候, 比如说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 没有及时的运送电力, 在相关生产遭受严重自然灾害这些事故, 我们就可以运用相关的技术手段来处理和分析, 电力应急管理平台就应该具备这样的管理, 可以收集和分析相关的应急信息, 同时对应急信息提供相应的方案, 分配相应的人手。比如在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时候, 应急管理平台对灾害部分实施相应的处理, 然后还可以与公司的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实施应急管理, 更好的解决电力系统灾害。

4加强研究开发电力系统的应急方案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 我们一般不能准确的对电力基础设施受到破坏、攻击和次生灾害的时候进行模拟试验。这就需要我们可以拿出一套能够模拟电力系统实际故障和毁坏的相关方案, 用来应对可能发生的电力系统灾害。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监会.国家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预案[Z].2006.

[2]国家电监会.关于进一步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Z].2006.

应急管理技术 篇5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试卷

一、单选题

1、(A2007)年11月1日《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正式实施,我国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工作纳入了法制轨道。

2、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由(D政府)主导。

3、《突发事件应对法》既授予政府充分的应急权利,又对其权利行使进行(B规范)。

4、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政府负责、群众参与、社会协同)。

5、应急预案的重点是(D指挥协调)。

6、应急指挥的核心是(C协调)。

7、应急预案都可以采用基于应急任务或功能的“1+4”预案编制结构,即一个基本预案加上应急功能设置、(A特殊风险预案)、标准操作程序和支持附件构成。

8、风险分析是应急预案编制的(B基础)。

9、(B风险评估)是指模拟脆弱性分析的结果,评估突发事件发生时,造成破坏(或伤害)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导致的实际破坏(或伤害)程度。

10、根据《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内容,按照各类突发事件的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我国将突发事件分成(B4)级。

11、由于突发事件的处置往往需要协调动用大量的社会资源来共同应

对,所以我们明确提出应急管理统一由(B政府)来领导。

12、(D预防)是突发事件应对过程的第一阶段。

13、应急预案以危险源评价和(A事故灾害后果)预测为依据,作为预先制定的事故控制和抢险救灾方案,是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活动的行动指南。

14、编制预案是要强调预案的(C预警、可行和评估)。

15、应急预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区县和(B企业)预案。

16、应急预案按突发事件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A社会安全事件)预案。

17、专项预案对应急的形式、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阐述,具有较强的(C针对性)。

18、我国的应急预案框架体系,是近几年来通过自上而下的推动,高效率的建立起来的,其直接起因是(B2003 非典事件)带给我们的深刻经验教训。

19、所谓预警机制是指根据有关突发事件的(A预测信息),依据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确定相应预警级别,标示预警颜色,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的机制。

20、突发事件善后机制包括(D停止应急处置措施、及时开展安抚工作、实施恢复重建计划和应急工作总结)。

二、多选题

1、危机是和平进程的断点,它必须具备以下条件:(A国家内部或外

界环 境发生变化 B形成了对基本价值的威胁 C卷入军事敌对行动的 可能性极大 D对威胁作出反应的时间有限)。

2、危机事态划分为以下不同的层次:(B社会危机 C政治危机 D自然危机)。

3、应急管理应包含的基本任务是(A危机预警B风险认知C危险处置D危机控制)。

4、风险认知应包括(A风险理论研究 B风险知识宣传 C风险工作绩效考核 D风险应对能力培训和考评)。

5、突发事件的特点(A不确定性 B危害性 C紧迫性 D复杂性)。

6、我国根据突发事件的发生过程、性质和机理,将突发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A自然灾害 B事故灾难C公共卫生事件D社会安全事件).7、《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所规定的主要制度:(A 预防和应急准备 B 监测和预警 C 应急处置与救援 D 事后恢复与重建)。

8、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特点:(A政府负责C社会协同 D群众参与)。

9、做好突发事件损失评估工作要把握好几个关键:(A 及时 B 全面 C客观D民主)。

10、“一案三制”即应急预案和应急管理的(B机制 C体制 D法制)。

三、判断题

1、突发性事件都是不可避免且时有发生的。(错)

2、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危机事态是一个单层次的构成现象。(错)

3、法制化可能对实现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的各方协调不利,(错)

4、公众作为突发事件的直接参与者,其自身的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是政府是否有效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个关键因素。(对)

5、一个地方政府应该有能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对)

6、应急管理要做到有预测,有预警,有预案。(对)

7、应对风险只是理论课题。(错)

8、应急管理是创造性建设活动。(对)

9、危机控制就是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危险向危机的转化,特别是避免危机事态严重危及党的执政地位和社会主义制度。(对)

10、法制化有利于克服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经验化倾向。(对)

11、应急管理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

12、公众或社会的参与可以增加政府实施应急管理的成本。(错)

13、我国目前应急管理体制具有非常完善的联动机制。(错)

14、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专业性很强,应急管理是一门科学。(对)

15、编制应急预案,是把应对突发事件的成功做法规范化、制度化,明确今后如何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对)

四、简答题

1、试述突发事件和公共事件的联系与区别。

答: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公共事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二者是往往联系在一起形成突发公共事件,突发性是二者的主要区别。

2、什么是社会安全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哪几类?

答:社会安全事件是重大刑事案件、重特大火灾事件、恐怖袭击事件、涉外突发事件、金融安全事件、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民族宗教突发群体事件、学校安全事件以及其他社会影响严重的突发性社会安全事件的统称。主要包括战争、**、特大事故、重大刑事案件、重大自然灾害等

3、简述我国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

答:应急管理体制的基本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一案三制”。“一案”是指应急预案,就是根据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事先研究制订的应对计划和方案。应急预案包括各级政府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部门预案,以及基层单位的预案和大型活动的单项预案。“三制”是指应急工作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法制。

五、论述题

试述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应急管理体制。

1.政府应急办与议事协调机构在职能划分上要各有侧重,避免交叉,分工明确协调互补

2.各级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应急办)应当逐步完善和加强 3.应急办的设置应依托于该级政府的办公厅

应急管理技术 篇6

关键词:应急 机制 法律能力

一、应急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

(一)重处理,轻管理

应急处理主要着眼于事故发生之后的应对,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其过程更多地放在从事故发生到结果的处理上,其特征是消极被动的反应。一场典型事故灾难发生后的程序是:媒体曝光→领导人视察、批示和慰问受害者、不惜一切代价救人→对伤亡者进行抚恤、处理责任人→要求吸取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度发生。这种思维方式着眼于结果的处理,政府好像救火队。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方式下的法规标准体系往往不能避免重蹈覆辙。

(二)重政府,轻社会

政府被视为应急管理的唯一主体。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事故的应对和处理只是政府的事情。人们事事等待政府,事事依赖政府。政府努力到什么程度,应急处理就到什么程度。建立在这种社会心理基础之上的应急法规体系往往造成政府不堪重负,疲于奔命,反应迟钝。而普通民众则防灾减灾意识较低。一旦遇到突发事故,很容易出现心理恐慌和社会失序。

(三)重动员,轻法治

所谓的动员,就是指在事故发生后,政府成立临时指挥部或办公室,通过行政手段调动各方面资源,全社会齐动员,搞人海战术。尽管这种体制从表面看有收效快和效率高的特点,但是背后付出的代价却是巨大的。首先,这种动员体制往往是以打乱正常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为前提的。其次,这种动员体制的很多做法往往缺乏法律依据,依法行政在应急时期成为一句空话,违法行政倒似乎成了一种常态。再次,临时指挥或领导机构的临时性不但不符合依法行政原则,而且使防灾减灾工作缺乏连续性和持续性。

(四)法律重制定,轻修订

实践证明,在已建立的应急管理法律制度中,有的是由部门规章或者规范性文件确立的,其规范性不强、效力有限。有的法律法规中,对各级政府采取的应急措施规定得不具体,当前的应急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也急需用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因此应尽快颁布相关配套法规。应急预案编制、审核和备案制度、报告与信息发布制度、应急管理的分级响應制度、应急管理演习制度、应急管理的资金补偿制度等一系列急需要建立的制度都需要在《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指导下进行制定。

二、 提升政府应急法律能力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是完善突发事件应对制度的关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提出了明确工作目标之一就是“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我国确立的应急管理体制模式是: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应急管理体制。在预警机制中要科学评估预警信息、发出危机警报,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在决策处置机制中,应急管理的主体应根据所掌握的信息,综合分析突发事件的具体情况而做出决策,并实施决策。决策处置机制包括方案选择、决策执行两个过程。对此要辅之以良好的技术手段,并形成政府与民众的良性互动,激发战胜危机的信心。在善后处理机制中要在突发事件紧急情况被控制以后,致力于恢复工作,尽力将社会财产、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社会心理恢复到正常状态。

(二)应急管理必须权力有规、行为有序

突发应急处置,往往需要行政主导,这就需要赋予行政机关较大的权力,同时需要更多地限制公民的权利。但这种权力往往具有两面性,运用不当就会损坏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因此无论是行政紧急权力的取得和运作,还是对公民权利的限制或增加公民义务,都需要依法、按章办事。突发事件的应对,是一个技术上的、管理上的问题,法律的作用一是把那些经过实践经验长期积累下来、行之有效的应急管理方法,用法律的方式固定下来,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保证突发事件应对基本有效、有序、有力。二是赋予和控制政府在应急管理中的权力,首先是保证政府在突发事件应对中有足够的特别权力来解决非常状态,同时又控制政府不要借机滥用权力,以免损害公民的合法权益。

(三)依靠科学、依靠法制

应对突发事件,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手段,做好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测、预警,不断提高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分析和处理水平,以及预防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科技水平。

应对突发事件,还要靠法制。现代社会应对突发事件有着自身规律,概括起来说,就是要居安思危、有备无患,快速判断、果断处理,整合资源、协同应对。适应这种规律,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实现三个转变:一是有单一常态管理向常态管理与应急管理相结合转变,在管理理念上做到居安思危,在工作布局上做到有备无患。二是由自发应对向自觉应对的转变,在应对思维上做到有勇与有谋的结合,在应对方式上做到个别经验与规律认识相结合。三是由个别理性向集体理性转变,以实现应对行动上的广泛参与与步调一致的统一、集中指挥与广集民智的统一。这三个转变的根本点在于突发事件的应对要实现由个别调整向规范调整的转变,以减少突发事件应对工作中的任意性,增强趋利避害、化险为夷、转危为安的能力,牢牢掌握应对突发时间段主动权。

(作者单位:中共日照市委党校)

参考文献:

① 王军主编.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读本[M].

②邹建华著.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策略[M].

应急管理技术 篇7

应急管理作为跨计算机科学、运筹与管理的交叉学科, 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PERT/CPM网络计划技术作为项目管理的计划编制技术, 应用到应急管理方案的制定中, 可以有效缩短应急方案的编制时间, 提高应急处理效率。

2. 应急方案的编制

网络计划编制是反复修改完善的过程[1]。应急执行之前, 按WBS将应急预案划分为若干个应急执行任务和任务的彼此逻辑关系和执行顺序;计划编制阶段, 计算活动开始和结束时间, 找出整个计划的关键活动和路径。执行阶段, 控制进度, 对方案执行进行分析整理, 修改完善执行方案。

2.1 应急预案任务分解

以煤矿透水事故为例[2]。发生事故向指挥中心汇报, 班长带领、选择避灾路线, 尽快撤离事故区域。指挥中心接警后查找水害来源, 检查其他危险源情况, 确定事故的范围、级别。组织救援, 现场救援后就近送到医院治疗。关闭防水闸门和电源, 加强通风、排水。处理完毕后评估总结, 最后进行恢复工作。将煤矿水害事故处理流程进行任务分解, 得出其逻辑关系和执行顺序, 绘制成任务作业明细表。如表1所示:

2.2 计算网络时间参数

网络时间参数包括任务的作业时间, 最早开始、结束时间, 最迟开始、结束时间等。数学推导方法可减少估计的不确定性, 由任务乐观历时、任务最可能历时、任务悲观历时组成。研究发现活动预期历时估计具有启发性, 公式如下:

TE:活动的预期历时;a:完成活动的最乐观历时;m:完成活动的最可能历时, 即β分布中的最大值。b:完成活动的最悲观历时。

利用正推法计算各项任务的最早开始和结束时间, 逆推法得到每项任务的最迟开始和结束时间, 进而得到每项任务总时差并识别关键路径。

2.3 关键路径的选择

网络图中的关键路径是任务总时差为零的任务组成的路径。关键路径为A-B-C-G-H-L-M。人员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事故发生后应尽快组织营救被困及受伤人员, 同时迅速控制危险源, 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确定事故的危险区域范围、性质及程度, 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应急救援的过程中做好现场的清洁, 消除灾害后果, 查清事故发生的原因, 做好事故危害的评估工作。

2.4 方案执行监控

从三个方面对应急方案执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 分别是方案总进度监控、方案主要进度监控和方案详细进度监控[2]。监控里程碑事件、主要任务进度、详细进度等是进度控制的基础, 其能保证方案总进度。三方面监控循环整合, 在方案编制、执行、检查调整、分析总结的各阶段构成PDCA循环。保障循环的连续性和统一的运筹管理, 以网络图上的关键路径为重点, 监控执行情况, 保证方案如期顺利完成。

3. 信息化应用

通过现场反馈辅助应急指挥, 在应急执行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方案, 重新分配资源。采用B/S模式, 通过负载平衡, 支持大数据量访问, 开发使用C#语言和.Net平台, 实现系统的扩展性和实用性, 保证了系统稳定运行。同时系统以三层架构方式开发, 简化控制机制, 增强了系统的复用性, 提高代码标准化, 为系统的扩展升级提供坚实的基础[3]。

4. 结语

本文以应急方案的制定为重点, 并以煤矿水害应急处理为例, 介绍了运用网络计划技术生成应急管理方案, 从而增强应急管理的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大大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同时分析基于网络计划技术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应用, 为应急管理系统的实现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利荣.网络计划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技术纵横, 2007, 5:56-58

[2]刘德民, 李亚东, 植炜.煤矿典型透水事故的应急预案研究[J].中州煤炭, 2006, 2:54-56

应急管理技术 篇8

“3S”是GIS, GPS和RS的简称, 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3个名称的英文缩写, 在国内并称为“3S”技术。

1.1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GIS)

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特定的十分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是解决空间问题的工具、方法和技术, 它具有空间数据的获取、存储、显示、编辑、处理、分析、输出和应用等功能。

1.2 全球定位技术 (GPS)

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高精度、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无线电导航、定位和授时系统。GPS主要获得单点3维或4维数据, 用于空间定位、导航, 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三维定速定时、高效率的特点。

1.3 遥感技术 (RS)

遥感, 就是遥远的感知, 是指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 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 记录目标特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散射等信息, 提示目标特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的综合探测技术。

2“3S”技术的集成方式

3S集成的方式可以在不同的技术水平上实现。低级阶段表现为互相调用一些功能来实现系统之间的联系;高级阶段表现为三者之间不只是相互调用功能, 而是直接共同作用, 形成有机的一体化系统, 对数据进行动态更新, 快速准确地获取定位信息, 实现实时的现场查询和分析判断。其具体主要表现四种结合方式:a.GIS与RS;b.GIS与GPS;c.RS与GPS;d.GIS、GPS和RS。

2.1 GIS与RS集成:

是把两种技术系统的多源信息集成到统一的坐标环境下, 实现对多源信息的动态管理与综合分析。目前这种集成主要从三方面考虑, 即平行的结合模式;无缝的结合模式;整体的结合模式。

2.2 GIS与GPS集成:

GIS与GPS两种技术的集成可为用户提供全新的空间信息组合服务, 实现对GIS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这一集成模式是通过建立两技术间统一的大地坐标系之间的数据转换而具体体现的。两技术的集成有以下几种模式:GPS单机定位与栅格电子地图的组合;GPS单机定位与矢量电子地图的组合;GPS差分定位与矢量/栅格电子地图的组合。

2.3 RS与GPS集成:

从技术角度上讲是利用GPS精确定位功能解决RS定位难题, 在遥感平台上安装GPS可以记录传感器在获取信息瞬间的空间位置数据。主要目的是解决智能化的信息获取问题。其集成模式有两种, 同步集成方式与非同步集成的方式。

2.4 GIS、GPS与RS集成:包括以GIS为中心的集成方式和以GPS/RS为中心的集成方式。

前者目的主要是非同步数据处理, 通过利用GIS作为集成系统的中心平台, 包括RS和GPS在内的多种来源的空间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动态存储和集成管理, 同样存在前文所说数据、平台和功能三个集成层次。后者以同步数据处理为目的, 通过RS和GPS提供的实时动态空间信息, 结合GIS的数据库和分析功能, 为动态管理、实时决策提供再现空间信息支持服务。

3 我国应急管理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 社会转型日益深化, 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新变化、新问题和新挑战, 危机发生概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突发公共事件层出不穷。在当今突发事件中, 存在着三个明显特征:一是损失巨大, 突发事件往往不仅造成财产损失, 还造成人身损失;二是影响面广, 突发事件不仅给经济造成影响, 还会带来社会影响和政治影响;三是社会关注程度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人民对生命的珍爱、对财产的关注、对行为的预期、对秩序的渴望程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如何借助于先进技术、计算机网络提高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和应急的反应能力, 已成为国家及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之一。目前, 我国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 采取了各种有效措施, 在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应急机制的完善以及应急管理法制建议等方面取得很大进展。但是就其现状来看, 依然存在着一些不足, 它们是:a.缺乏联动性;b.缺乏前瞻性;c.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d.缺乏相应的法律体系;e.组织信息化空泛;f.应急信息缺乏;g.平战分离;h.系统安全隐患;i.动态适应能力不强。

4“3S”技术在应急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 3S集成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空间数据相关的行业, 综合利用这一技术, 可提供强有力的观测、信息处理、分析模拟和决策咨询等功能。其功能有:

4.1 建立应急管理综合数据库。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对空间信息进行收集、归类, 并利用这些数据资源, 进行数字化、数据库化、网络化开发, 将分散在各相关领域的综合经济信息数据库进行标准链接、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和综合应用开发等, 形成统一的应急决策支持综合数据库, 进而提高应急管理信息资源的系统性、权威性、适用性、及时性与共享性。

4.2 建立应急指挥调度与决策支持的综合系统。

建立以“3S”技术为核心, 基于现代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指挥调度与决策支持系统, 已成为解决安全与紧急救援的主要措施。以遥感技术为快速信息获取手段、以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显示功能、空间拓展分析功能及辅助决策支持功能为核心。能够以快速、准确、直观地为突发性事件和灾害的应急管理提供出完整的解决方案。使“3S”技术在应急突发事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4.3 分析评价与预测模拟。

通过“3S”技术进行情报收集, 用空间查询与空间定位技术获取突发事件造成的影响并进行分析评价, 建立相应的事件调查记录数据库和评估数据库, 确定突发事件发生后所需的应急资源, 对事件进行风险跟踪及模拟预测, 制定相应的规范、条例和警力资源分配, 对潜在的危险和突发事件进行认知和定位, 确定出应急风险防控路线及重点防控区域。

4.4 应急预案的制定。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所需的应急准备和应急行动而制定的指导性文件, 其核心内容包括:a.对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及其后果的预测、辨识、评价;b.应急各方的职责分配;c.应急救援行动的指挥与协调;d.应急救援中可用的人员、设备、设施、物资、经费保障和其他资源, 包括社会和外部援助资源等;e.在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灾害时保护生命、财产和环境安全的措施;f.现场恢复;g.其他, 如应急培训和演习规定、法律法规要求、预案的管理等。利用“3S”技术, 通过分析评价及预测模拟情况制定出综合应急预案, 以快速决策、快速指挥, 来实现高效的应急管理。

4.5 应急信息发布。

利用GIS空间数据获取发布功能, 进行信息的收集, 存储、归类, 将所有与突发事件相关的信息以电子地图、遥感影像等形式通过网络、媒体等途径向管理部门和公众进行追踪报道, 实时、动态地发布最新事件信息, 事件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处置情况以及拟采取的应急措施等, 实现对突发事件的影响及损失进行评估, 为后期管理及恢复重建提供有效数据。

5 结论

近年来, 随着“3S”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相互渗透, “3S”技术把城市、国家乃至整个地球都高度浓缩到计算机屏幕上, 收集大量城市基础数据、动态和准动态跟踪监测, 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 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 对应急管理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延章, 叶鑫, 裘江南, 王宁.应急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7.[1]王延章, 叶鑫, 裘江南, 王宁.应急管理信息系统[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0, 7.

应急管理技术 篇9

关键词:智慧核应急,技术体系,管理模式,智能决策

1 问题的引出

《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将核能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首要技术手段,安全发展核电是实现“发展市场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核事故灾害成因复杂,难以完全预测,应对机理复杂,一旦发生,危害极其严重。及时调配社会应急资源,采取敏捷、高效的应急响应措施以减缓事故后果,是防治核电突发事件的关键。在我国核电安全发展的关键时期,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ICT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如双刃剑,给核应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一方面,社会性网络服务、网络媒体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社会的信息传播、扩散方式。火灾、核泄漏等事件可能造成的场外次生衍生灾害,将通过网络舆情迅速爆发、蔓延,嵌入社会网络系统,在不同的时空引发社会扩大效应,甚至引发群体性非常规突发事件,造成重大损失和社会动乱。传统核应急管理模式强调核电场区内应急准备与响应,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系统性的局限[1,2,3],缺乏跨时空、跨领域的社会系统整体性智慧,难以应对新网络环境下复杂的核事故链式演化场景。另一方面,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产生和广泛应用为社会资源信息集成与互联提供了较为完备的技术体系[4,5,6,7],使应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采集、情景预测、综合研判、响应处置和恢复重建等环节变得更加智能和敏捷,核应急平台可以更全面地集成资源,更准确地感知和理解事件情景,更智能地决策,更高效地指挥调度、组织协作,智慧型核应急管理模式具备了孵化的必要技术环境。

本文通过分析新ICT环境下核事故灾害链的复杂情景特征及其应急需求,综合运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提出一种更为敏捷、智能、可扩展的智慧型核应急技术体系,藉以探索场内外核事故应急准备与协同应对的核应急管理新模式(Smart Nuclear Emergency Managing,SNM)。

2 核事故灾害链的情景-应对特征

日本“311福岛核事故”在地震、海啸、反应堆爆炸、核泄漏的同时,通过网络信息扩散,引发群体恐慌、交通混乱等次生、衍生灾害,造成的间接影响往往不亚于直接社会经济损失,这充分显示了核事故灾害链的复杂性、破坏性,也暴露了整个核应急系统的脆弱性。通过分析和总结[8,9,10],发现核事故灾害链在演化机理和应对方式上存在一定的共性特征(如图1),对其应对模式的形成提出了新的需求。

(1)突发时效性。根据核事故灾害链演化状态,应急响应被由低向高划分为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场区应急和场外应急四级。核事故往往诱因复杂,前兆不明显,具有随机性和爆发性,若不能及时有效地实施应急干预和救援,将核泄漏等扩散性灾害控制在场区以内,容易产生灾难性的后果,需要启动最高级别的场外应急响应,实现场内外应急组织联动应对。由于事件情景扩散和转化迅速,使应急活动具有强烈的时效性特征,应急(联动)方案的制定和执行面临巨大的时间压力和有效性考验。如何在短暂的黄金响应处置时间内感知和理解事态发展并准确决策,这不仅仅取决于现场指挥者的个人经验和智慧,也需要整个应急系统高效的信息采集、分析研判与决策能力,更需要可提高全民应急智慧的核应急培训与准备机制。

(2)跨时空特性。东日本大地震和海啸虽然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核事故,核泄漏、网络谣言等场外次生、衍生灾害随之发生。实际上,包括东通、女川、福岛第一、福岛第二和东海在内的5个核电站几乎同时遭遇地震和海啸袭击,部分安全设备受损,也存在发生核事故灾害的风险[11]。因此,从核事故的诱因、强度、环境脆弱性、波及范围和传播与扩散机理等方面来看,承灾体和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情况错综复杂,不同类型的核事故场景均可能在不同地域同步(或异步)发生、发展、演化和消亡,应急管理与组织过程稍有不慎,都容易造成资源匮乏、救援混乱等后果。针对此特征,高效的跨时空、并行的信息沟通服务能力、资源整合与调度能力、组织协作应对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的有效应对需要对事件历史数据的分析与知识挖掘能力,对潜在事件的预测和发现能力;需要更为灵活的应急管理体系架构,构建以核事故灾害链生命周期为主线的应急管理体系功能和功能交互机制,可以根据事件情景动态实现事前、事中与事后各环节应急管理流程的顺利衔接。这对应急管理体系结构和应对模式的自组织、自学习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3)辐射的危害性与持续性。区别于其他类型的非常规突发事件,核事故以烟羽、水流等为载体,短期内带来超出人们可接受程度数倍的有效照射剂量的辐射照射,容易造成基因变异、细胞凋亡、表面烧伤等一系列不可恢复性的健康危害;同时,由于衰变周期长,核泄露产生的放射性物质将对周边环境造成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污染,严重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加上媒体渲染、网络舆论等方面的社会放大效应,灾后重建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正确地监控与引导网络媒体,事前大力宣传核应急科普、核安全文化、核辐射防护医疗知识,事中积极组织洗涤、去污、防护治疗等应急处理过程,事后加强政府-社会等多元化的恢复治理都显得尤为重要。

(4)跨领域、跨部门特性。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信息传播成为事件演化与扩散的载体,强化了事件与事件间的动态联系,事件相互嵌入、触发,事件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切尔诺贝利、福岛等事故的教训表明,若未能迅速将事故控制于场区内,就容易引发火灾、核泄漏、网络舆情、社会恐慌、交通堵塞、人员伤亡等相互影响的次生、衍生灾害,从核工业系统快速扩散蔓延到社会各领域系统,形成非常规的灾害链式演化效应。此类场外核事故灾害链的应对,往往需要综合调用核电、消防、医疗、交通、公安、网络等多个领域和部门的方法、数据、组织、资源来协作处理,既需要关键核设施部门把握整体态势,又需要社会应急力量多方参与、共享资源,从组织、领导体制和运作机制上进行敏捷化集成,实现多部门、多主体的联动处置,对跨领域、跨部门的应急组织集成、协同决策等方面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一案三制”的应急管理体系为各类非常规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过程提供了顶层框架和相应的运行模式。核事故灾害具备非常规突发事件基本属性,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应对模式与体系结构同样可以基于现行“一案三制”的基本框架来设计,进而从组织体制、资源整合、信息沟通、预案体系、准备机制、决策处置机制、法律法规等方面分别提升现行核应急管理模式的局部运作效率;同时,除了要注重个人、部门等应急智慧的培养和构建,更需要统筹兼顾系统局部之间的有机联系,借助新ICT环境下的信息集成、高性能计算、互联互通、智能分析决策等方面的能力,从系统的视角重新考虑应急管理体系的集成性、敏捷性、智能性,进而为现行核应急管理体系的顶层设计与模式重构注入系统性的智慧。

3 智慧核应急的内涵与特点

“智慧”是人们运用自身技术、经验、资源、环境、行为等方式来认识事物并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12,13,14]。系统性的核应急智慧是技术体系和管理模式的有机结合,管理是目的,技术是支持。一方面,新ICT技术在核应急领域的融合与应用将形成智慧型核应急的技术体系,促进核应急管理体系功能的实现和交互,使新的核应急管理思想和模式得以实施;另一方面,核应急管理模式在技术体系的支持下,以智能、敏捷、高效、自适应的方式实现应急资源的全面集成、灾害情景的精确感知与理解、应急响应的智能化决策、协作组织的敏捷重构、受灾区域的多元化恢复治理等,进而完成核应急管理体系系统性智慧的涌现。针对核事故灾害链的应对需求,智慧核应急应包括以下基本特点(如图2):

(1)核应急信息的全面集成。在核事故灾害链应对的全过程中,无论是预测研判、决策处置,还是恢复治理,都需要对事件的状态场景、跨领域应急资源分布等信息进行综合考虑和统筹运用。加强应急平台的信息集成能力是一切智慧核应急管理活动高效完成的前提,通过核应急平台与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结合,对核事故灾害链可能涉及子事件、应对所需的组织-资源信息进行实时的快速采集、存储、处理,进而实现对跨时空、跨领域数据的集成化管理、分析,以支持智能化决策。

(2)核灾害情景的精确感知与深刻理解。在跨领域、跨时空资源全面集成的基础上,智慧核应急应可快速分析实时和历史场内外核灾害情景信息,进而发现和预测潜在的次生、衍生事件。加强对情景的感知与理解能力关键在于提升综合运用案例、模型和海量数据来分析和挖掘核事故情景演化内在规律的能力。这可以通过构建核应急平台专家库、数据库、案例库等的知识集成与发现机制来实现。

(3)核应急响应的智能化决策。由于核灾害的突发性,在危机时刻,仅依靠人为决策的可靠性不足,往往不能满足核应急的实际需求,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容易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如何在宝贵的响应时间内根据核灾害情景(可能)的状态迅速制定高效的救援与处置方案是提高核应急体系智慧的核心环节。在情景状态充分感知和应急资源全面集成的基础上,通过智能、科学的决策方法、技术与经验主导的人为决策相结合,优势互补,进而形成人机结合的跨领域、跨部门、跨空间协同群决策体系,实现核应急响应决策过程的智能化。

(4)核应急执行的装备保障。群众和应急响应的指挥官、救援队等一线执行人员均暴露在核事故灾害辐射的危险中。根据可能出现灾害情景的位置、规模,灵活、及时地调度分散、分布的核应急资源与装备,以保障辐射测量、设备抢修、人员疏散、医疗救援等应急响应与救援任务的顺利实施,同样是核应急智慧的重要体现。在高辐射警戒区域,尽可能使用布鲁克机器人等自动化救援处理设备,加强人员便携式辐射检测设备、防护设备、通讯设备、智能终端、医疗救援设备等核应急装备的综合运用与物联互通,确保核应急响应执行过程的智能化与可靠性。

(5)核应急组织的协同治理。由于核灾害链情景的跨时空、跨领域应对的复杂性,场外应急响应将涉及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家庭、个人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促使单一化应急组织向多元化的协同应急组织转变[19],这需要我们打破信息沟通的壁垒,构建平战结合的虚拟化组织结构,将事前应急准备、核安全文化、核应急演练与培训,事中群体决策、指挥协调、物资调度,事后自学习、环境去污、恢复重建等方面综合考虑到智慧型应急组织建设与运营治理过程中。

4 智慧核应急平台及其关键技术

核应急技术体系是实施智慧核应急的重要载体和技术支持,其功能主要通过核应急平台来实现。基于上述智慧核应急内涵、特征的探讨,结合云计算、物联网等新ICT技术,本文从技术层面给出了核应急平台的体系架构模型。平台架构可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技术体系,包括运用服务组件模型(Service Component Architecture,SCA)实现核应急响应决策算法和资源的服务化封装;运用网络服务描述语言(Web Service Description Language,WSDL)实现服务接口的标准化;运用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和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imple Object Access Protocol,SOAP)实现网络服务间消息的有效通信与传输等功能[15,16]。如图3所示,核应急系统由核应急平台、物理世界、平台用户3个部分构成。核应急平台包括物联层、云端资源层、集成化决策支持层、核应急服务层,分别通过信息采集、传输、分析处理、服务化调用等过程为核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情景感知、智能决策、响应执行和组织协同等功能提供按需服务支持。

(1)物联层(IOT-layer):通过视频、移动、交通、遥控等不同形式的传感器,结合RFID等主要物联技术,对物理世界核灾害链情景、可用的跨空间-跨领域核应急资源进行实时信息采集,以实现情景感知与响应执行过程的在线控制。该层主要涉及智能物联技术体系,包括如无线射频(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嵌入式系统(Embedded System)、实体描述语言(Physical Markup Language,PML)、智能网关(Smart Gateway)等技术[4,5]。

(2)云端资源层(Cloud Resource-layer):通过资源虚拟云化技术,将物联层采集的灾害场景、交通路况、地质气象、环境污染、资源人口、核设施设备等实时状态信息,以及决策模型、案例、预案等核应急软硬件资源信息汇聚到云端进行统一的分类管理与预处理维护,为跨领域、跨时空的核应急决策提供信息与知识支持。该层主要涉及虚拟化技术体系,包括情景与应急资源时空信息的汇聚、分类、分布式存储、发布、发现、修复等技术。

(3)集成化决策支持层(Integrated Decision Supporting-layer):云端核应急资源采集自不同的部门与场景是面向领域的,具有异构性,不便于处理核应急这种跨领域、跨时空的非常规复杂决策问题,该层针对不同领域核应急组织协作、知识融合问题,提供语法(信息结构)、语义(信息内容)、语用(处理逻辑)层面的跨领域互操作调解模型[17,18],在此基础上为核灾害情景感知、响应应对等不同类型、级别的跨领域核应急决策问题提供跨领域集成化的决策支持。

(4)核应急服务层(Nuclear Emergency Managing Service-layer):该层根据智慧核应急的功能特征,结合核灾害情景应对一般业务流程需求,设立4类核应急云端服务组件模块,利用SOA技术的服务化封装过程,建立基于WSDL描述的服务接口与各种算法程序间的调用机制,为核应急平台情景感知、智能决策、响应执行、组织协同四大功能提供核心应用服务支持。主要涉及技术体系包括:情景异常预测预警、核应急资源实时定位、在线情报抽取与智能分析、态势综合研判、核应急响应分类分级、基于情景感知的数据挖掘,案例与数字化预案匹配、情景-应对平行演化仿真、应急过程-任务-组织重构等相关技术。

5 智慧核应急管理模式

从智慧核应急特征出发,面向核灾害情景应对的功能需求,基于核应急技术支撑体系(核应急平台)分别设计基于情景-应对的核应急管理机制和平战结合的核应急管理体制,以形成智慧型核应急管理模式,其逻辑框架如图4所示。

(1)情景-应对驱动的核应急管理机制。由于核灾害的突发时效性,应急管理人员须快速、准确地根据灾害情景状态作出决策响应。基于智慧核应急技术体系,结合情景-应对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范式,给出情景-应对驱动的智慧型核应急管理机制(图4(1))。从核应急管理生命周期的时间维度将核应急管理机制划分为事前准备、事中响应与事后恢复机制。

事前应急准备机制主要针对核事故或核灾害未发生时常态情景下的管理机制,包括核应急宣传、培训、核安全文化建设、核事故应急预案演练等方面的活动,并利用物联技术保证对关键核设施、设备及其区域内设施的管理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即转入应急响应阶段。

事中响应机制通过实时监测收集(可能发生的)核灾害现场情景以及可用应急资源状态,运用分析模型对情景进行综合研判,进而决定灾害情景所属类型、状态和应启动的应急响应级别;根据情景感知的结果启动相应级别、类型(如核设施抢修、火灾救援、人员疏散、医疗救援、资源运输等)的核应急响应预案链,并结合现有应急资源、组织执行能力以及情景演化状态,通过不同领域、粒度层面子预案的细化重组,对初始预案和行动例程进行可执行化动态调整,形成由响应流程构成的整体响应执行方案;通过调配相应部门的人员、资源,实现跨部门组织资源应急联动,协作执行响应救援任务。响应全过程将基于物联感知技术实时监测灾害情景变化,实现应急执行方案的动态调整,形成情景感知—决策指挥—执行调度的负反馈闭环响应机制。

事后恢复机制指应急响应过程基本完成的后处理过程,包括媒体发布、舆情监控、设施维修、环境持续去污、恢复重建以及应急响应效果评估与经验报告总结等。

(2)平战结合的核应急协同管理体制。由于核灾害链的突发时效性和跨时空-领域特性,其有效应对需要不同部门的应急人员根据事态迅速整合响应,这往往是目前面向职能的烟囱式组织结构难以实现的。这决定了核应急组织结构必须是建立在现有静态结构上的、灵活的临时动态虚拟组织形态。图4(2)给出了平战结合的核应急协同管理体制:一方面,在“平时”,即事前应急准备阶段,现有烟囱式的职能部门间存在固有的协作壁垒,可通过构建部门间不同维度的组织信息视图,建立各组织单元在功能、层级、职责、部门、资源支配能力等方面的逻辑映射。另一方面,在“战时”,即事中响应与事后恢复阶段,构建基于情景-任务-组织-服务的时空逻辑依赖关系(如图5),通过情景感知分析,针对特定时间节点建立可能发生灾害情景的时空切片分解结构、细化情景,对不同粒度情景匹配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具体化方案,方案应是包括了人员资源需求的可执行应急流程的集合,并针对现有应急人员、资源分布情况动态调整方案,使之具有更强的可靠性;根据最终应急响应方案,快速组建或重构跨领域集成下的核应急虚拟组织;最后,基于物联网、云服务等技术,发现、匹配、组合相应的应用服务,为核应急联动响应提供技术支持。

6 结语

新ICT技术带来核事故灾害链式演化新特点,同时也提供了孵化核应急智慧的技术环境。智慧核应急的提出结合了物联网、云服务等新一代ICT技术,给核灾害应急准备与响应带来了新思路、管理模式与技术支撑体系。从技术层面,通过构建智慧核应急云平台实现跨领域、跨时空的物联互通与信息集成,对核应急管理在情景感知、智能决策、组织协同、执行保障等方面的云服务支持;在管理层面,依托以情景-任务-组织-服务为主线的灵活管理模式,驱动核应急机制与组织结构的随需应变、协同响应,进而涌现系统性的核应急智慧。

应急管理技术 篇10

1 治理框架的基础:关系、互动与集成的治理逻辑

应急网络组织像许多其他类型网络组织一样, 如产业集群网络需要协调企业之间、企业与集群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分工, 类似地, 应急网络组织也必须协调各应急成员组织之间的分工。而学者们已经研究指出, 这种协调分工是建立众多行为主体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的[1]。他们认为, 网络组织中这种关系是互为导向的, 其互动过程的主要特征是正向诱导 (positive inducements) 和亲密关系 (mutuality) 。他们提出了网络组织研究的关系与互动模型, 简称为JM模型[2]。在此基础上, 结合前面所强调的集成效应, 本文提出了基于应急网络内各异类行为主体之间复杂的联结关系、频繁的互动过程与显著的集成效应的三维治理逻辑。

关系、互动与集成是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基础[3]。其中, 关系是指应急网络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内在联结关系, 它是彼此进行互动的基础, 而频繁互动又促进了彼此之间良性关系的强化与发展;尽管应急网络内各行为主体有各自的动机, 但实现集成效应最大化才是各行为主体之间进行互动的根本目标, 反过来, 也提高了各行为主体之间互动的积极性;各行为主体之间的良性关系会促使集成效应最大化实现, 反过来, 也增强了彼此之间的良性关系。

在此借用海峰, 李必强 (2001) 提出的集成效应表达式, 可以清楚地看到集成带来的新功能及附加效益。即在关系、互动与集成效应实现前、后应急网络组织所获得的集成效应分别是0、

2 基于二分法的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框架:集成治理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是各行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种集成治理, 这些参与治理的行为主体包括以政府、军队及其相关组织等为核心构成的应急主导组织 (又可称为应急基本组织) , 和以企事业单位、NGO等其他组织相辅助构成的应急支持组织 (又可称为应急辅助组织) 。本文为了更为清晰地分析出治理框架, 特将应急网络中所有成员组织进一步分为应急主导组织和应急支持组织两大类别。下文简称为二分法。

对于应急网络组织治理而言, 应急主导组织与应急支持组织两者均需要, 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这两类组织以各自独特的运作方式都会影响着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绩效。

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以应急主导组织为核心由两部分构成:应急主导组织治理和应急支持组织治理。如果用一函数关系来描述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效率与应急主导组织治理和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两者之间的关系[6], 则可表示为:

其中, ENOGE表示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效率, B表示应急网络内应急主导组织的治理, S表示同一应急网络内应急支持组织的治理。

由此可知, 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效率与同一应急网络内应急主导组织的治理和应急支持组织的治理呈正相关关系, 而同一应急网络内应急主导组织的治理和应急支持组织的治理又相互影响, 进而影响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效率。

由以上基于二分法的治理逻辑及治理关系的分析, 本文给出了应急网络组织集成治理框架如下图1。

这一治理框架体现了应急网络组织内所有成员组织在分工基础上的协作治理, 强调了以同一应急网络内应急主导组织为核心、应急支持组织相辅助的关系、互动与集成。另外, 从图中可看出, 应急网络组织自身特有的自然属性 (如灾区特有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 和社会属性 (如灾区特有的历史文化、政治性质、人文关系等) 等非正式制度也会对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产生深刻影响[7]。

2.1 应急网络中的应急主导组织治理

在应急网络组织所划分的两大类组织中, 应急主导组织是治理的核心, 这一类组织治理的关键是应急主导组织中政府、军队及其相关组织等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主要是通过制度治理或合约治理等正式治理手段来实现以政府组织为龙头的各应急主导成员组织之间的关系、互动与集成。体现为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政府、军队等各应急主导成员组织凭借各自独特资源参与治理, 在规制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互动, 并相互关联实现集成效应, 最终实现应急网络整体目标。

以上对应急主导组织治理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制度治理或合约治理来实现的。除此之外, 应急网络组织自身特有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等非正式制度也会对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产生作用, 通过这种社会资本治理手段可以弥补制度治理和合约治理的不足[8], 并能有效避免在“有限理性”和“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因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行为、资产专用性等而导致的“治理失灵 (Governance Failure) ”[9]。

2.2 应急网络中的应急支持组织治理

在应急网络组织中, 应急支持组织治理是应急主导组织治理的支持和辅助者, 这一类组织治理的关键是应急支持组织中企事业单位、NGO等其他组织之间协作关系的安排和信任机制的建立。应急支持组织是由企事业单位、NGO等若干成员组织基于共同的目标, 在分工与协作过程中通过空间和时间集聚结网而形成, 实质上是一系列关系型契约的联结, 属于一种非正式契约治理[10]。仍旧体现的是各成员组织之间的关系、互动与集成。网络治理研究权威琼斯等人 (1997) 指出, 网络治理是建立在隐性契约和开放式契约的基础上, 由社会契约而非法律契约去约束企业行为[11]。在应急网络中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中, 大部分的应急预案类型的正式契约 (如法律法规契约形式) 只是粗略地规定了各应急主导成员组织的一些基本职、责、权, 往往不是非常严格和详细。于是以非正式契约治理为特色的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非正式契约治理属于一种自治型治理, 由于成员组织的资产专用性, 突发事件情景演变的不确定性、特定的应急任务响应需求以及成员组织间能力互补性, 自治型治理使得组织全部参与, 并对相互需求、应急任务等作出快速反应, 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机会主义行为, 防止了集成效应的耗散, 提高应急网络组织整体应急能力[12]。

2.3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与应急支持组织治理 (以下简称二者) 间的关系机理

2.3.1 二者关系的定性机理分析。

在应急网络中, 应急支持组织治理对应急主导组织治理的支持和辅助作用主要表现在:在应急主导组织治理无法通过制度治理或合约治理等正式契约治理手段来实现整个应急网络集成效应最大化, 从而到达快速响应突发事件情景演变、高效率且低成本地完成应急任务的目标的情况下, 通过应急支持组织的社会关系治理等非正式治理手段的及时嵌入来实现整个应急网络治理目标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就此来看, 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作用在于弥补了应急主导组织治理的缺陷与不足。

实际上, 在应急网络集成治理框架中,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与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关系、互动与集成是应急网络中所有成员组织治理的基础, 尽管制度治理或合约治理等正式契约治理是应急主导组织治理的主要手段, 社会关系治理等非正式契约治理是应急支持组织治理的主要手段, 但并不是各自组织治理手段的全部, 所以, 正式契约治理、非正式契约治理以及应急网络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带来的社会资本治理等是应急网络中所有成员组织及其关系治理的主要手段。在应急网络集成治理框架中,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与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两者相互协调与默契配合, 这样才能提高应急网络组织整体的治理效率。

2.3.2 二者关系的定量机理分析。

本文借用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来考察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与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两者协调互动关系对整个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效率的影响。

同样, 基于以上对二者关系的定性分析和前文公式1中的定量描述ENOGE=f (B, S) , 可借鉴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将此函数关系具体化为:

参数α, β分别表示应急网络中应急主导组织和应急支持组织在应急网络组织治理中的相对重要性[13]。根据B和S的取值, 二者关系可分为四种情况:

(i) 公式2中, B>0, S→0, 此时, 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主要是以应急主导组织为主导, 以应急支持组织为辅助的治理模式, 也即α/β>1;

(ii) 公式2中, B→0, S>0, 此时, 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主要是以应急支持组织为主导, 以应急主导组织为辅助的治理模式, 也即0<α/β<1;

(iii) 公式2中, B=S≠0, 此时, 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需要一种由应急主导组织和应急支持组织共同治理且在应急网络治理中处于同等重要地位的治理模式, 也即α/β=1;

(iv) 公式2中, B=0, S=0, 此时, 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既不依赖应急主导组织来治理, 也不依赖应急支持组织来治理, 实际上这种情况不可能出现。

以上情况构成了应急网络组织治理的全过程。这一全过程可表示为如下图2所刻画的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关系的全过程双箭击靶边图。

实际应急中, 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为了实现最大程度地获得集成效应、产生协同优势、实现资源优化且合理配置, 达到高效率、低成本的有效应急, 并尽可能规避风险, 最终完成所有应急任务这一根本目的, 主要是遵循突发事件触发的任务为导向的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规律, 因而不同阶段应急主导组织治理和应急支持组织治理各有所侧重, 以实现应急网络组织整体治理效率的提高, 最终达到其根本目标[14]。

2.3.3 二者协调的必要性分析。

本文接下来在基于任务导向的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的基础上, 从静态的视角来分析二者协调的必要性。

基于任务导向的视角, 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可以划分为预备期EP0、构建期EP1、运作期EP2和解体期EP3四个阶段。接下来, 本文从 (公式2) 所代表的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效率ENOGE的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图为例, 如下图3, 来分析应急网络内应急主导组织与应急支持组织相互协调的必要性。

假设应急网络组织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其最优治理效率相同 (记为e) , 且应急主导组织治理和应急支持组织治理具有可替代性。由于应急网络组织在应急全过程工作中极其复杂性和特殊性, 为了方便分析, 以政府代表应急主导组织、NGO代表应急支持组织为例加以简化分析二者协调的必要性[15]。图中, 最优治理效率曲线e上的P、C、D、O、M、G、E七个点分别表示应急网络组织在预备期EP0、构建期EP1、运作期EP2和解体期EP3时四个阶段上某一时刻点的治理效率, 在图中, 这七个点是按应急时间序列先后出现的治理效率点。为了便于分析, 在这里, 只是以有代表性特征的七个时刻点来举例说明。

在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的预备期EP0阶段时,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PI>应急支持组织治理PA, 此时能达到最优治理效率, 如图中P点。这说明, 在预备期EP0阶段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以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为主, 治理模式为政府主导治理模式。这一阶段, 突发事件处于潜伏生成期, 治理主要表现为政府等部门为主体进行常态时应急文化宣传、应急预案准备、应急演练、应急计划与战略性工作, 同时, 也处于应急任务识别期, 要进行预测、监测等常规性工作, 并进行应急能力识别与评估等工作。此时, NGO等应急支持组织还未开始真正进入应急网络内。

在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的构建期EP1阶段时,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CN>应急支持组织治理CQ, 此时能达到最优治理效率, 如图中C点。这说明, 在构建期EP1阶段应急网络组织的治理仍是以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为主, 治理模式仍为政府主导治理模式。这一阶段, 突发事件处于显现爆发期, 治理主要表现为以政府等部门为主体的应急网络组织从常态向战态转变, 应立刻启动应急预案, 执行应急战略计划与安排, 构建应急组织机构, 分配应急任务, 配置应急资源、调度应急物资等, 同时, 也处于应急任务规划期, 要随时根据突发事件情景演变情况进行应急任务分解与分配工作, 并选择参与应急合作的成员组织。此时, NGO等应急支持组织开始被逐渐接受并真正加入应急网络组织内。

在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的运作期EP2阶段时, 由于此阶段要经历突发事件从持续演进期到消解减缓期两个时期, 故其治理情况比较复杂。

首先, 在运作期开始一段时期内主要是政府为代表的应急主导组织为主来治理, NGO为代表的其他组织相支持,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DY>应急支持组织治理DZ, 此时能达到最优治理效率, 如图中D点, 这一阶段的治理主要表现为以政府等部门为主体展开救援、抢救生命、安置灾民、发放应急物资等具体应急工作, 同时, 也处于应急任务执行期, 各部门、组织相互配合、共同协作、完成各子应急任务。此时, NGO等应急支持组织配合、支持政府等主导组织广泛开展应急救援等具体工作。

但是, 随着突发事件爆发后不断演变出新的次生、衍生等事件, 政府主导地位的治理逐渐被政府和NGO等组织共同主导的治理所代替, 此时, 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应急主导组织和应急支持组织两者处于同等重要地位来治理, 应急支持组织治理OK=应急主导组织治理OJ, 此时能达到最优治理效率, 如图中O点。此时, 治理主要表现为由以政府等为代表应急主导组织和以NGO等为代表的应急支持组织共同治理, 同等重要, 最大程度地相互协作, 达到最优治理效率。此时也处于应急任务执行期。第二种情况是甚至于有些时候, 在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只有通过NGO等组织取代政府占主导地位的治理模式, 才能使治理更为有效, 如图中M点, 应急支持组织治理MT>应急主导组织治理MU, 此时也能达到最优治理效率。同样, 此时也处于应急任务执行期。

再往后, 随着突发事件逐渐消解减缓, NGO等应急支持组织逐渐退出应急网络, 表现为一些NGO组织把应急工作的重心从现场救援、帮助政府安抚灾民、疏导心理, 逐渐转变为返回撤出后进行社会宣传、动员、号召全社会关注、关心和帮助灾区人民群众。此时治理又表现为以政府、军队及其相关组织主导的治理模式。如图中G点,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GF>应急支持组织治理GH, 此时也能达到最优治理效率。同样, 此时也处于应急任务执行期的最后阶段。

在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的解体期EP3阶段时, 应急主导组织治理EW>应急支持组织治理EX, 如图中E点, 此时能达到最优治理效率。这说明, 随着突发事件进入解除消失期, 应急网络组织也进入解体期, NGO等应急支持组织继续退出应急网络, 而政府、军队等一部分主导组织成员也陆续退出, 或从战态回归到常态。此时治理表现为主要仅以政府及其相关组织主导的治理模式, 军队、公安等可能返回原所在地。政府及其相关组织主要做一些灾后安顿、灾后重建与规划、灾后管理、应急绩效评估等工作[16]。同时, 也进入应急任务完成期, 一直到应急网络组织整个任务完成。

摘要:在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内涵的基础上, 就如何实现对应急网络组织进行治理的问题给出解决思路与方案。提出基于应急网络内各异类行为主体之间复杂的联结关系、频繁的互动过程与显著的集成效应的三维治理逻辑。将应急网络中所有成员组织进一步分为应急主导组织和应急支持组织两大类别 (简称为二分法) , 分析基于二分法的治理逻辑及治理关系, 给出应急网络组织集成治理框架, 并分析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与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二者间的关系机理。认为正式契约治理、非正式契约治理以及应急网络自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带来的社会资本治理等是应急网络中所有成员组织及其关系治理的主要手段。在应急网络集成治理框架中, 二者相互协调与默契配合, 这样才能提高应急网络组织整体的治理效率。借用数理模型分析的方法来考察应急主导组织治理与应急支持组织治理两者协调互动关系对整个应急网络组织治理效率的影响, 勾勒出应急网络组织治理关系的全过程双箭击靶边图, 认为不同阶段应急主导组织治理和应急支持组织治理应各有所侧重, 以实现应急网络组织整体治理效率的提高。在基于任务导向的应急网络组织生命周期的基础上, 从静态的视角分析二者协调的必要性。

上一篇:风能汽车下一篇:思考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