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养

2024-05-13

大学生素养(精选十篇)

大学生素养 篇1

素养一词,最早是用来描述人们阅读书报的能力,现在也用来描述某种技能或知识的积累。作为公民素养之一的媒介素养,最早是为保护传统文化而提出的,英文为“media literacy”,在欧洲、澳大利亚等地一般被称为“media education”,即“媒介教育”。媒介素养是指社会公众对媒介的认知、参与、使用的能力。

媒介素养教育,是以社会大众,特别是青少年为对象,提高他们对媒介的认知、参与和使用的能力的素质教育,以便提高他们对传媒的“解读”和“解毒”能力、对传媒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和创造性表达能力。

2007年12月,欧洲共同体委员会发布的《数字环境下的媒介素养:欧洲的路径》指出,媒介素养包含互联网内容、商业传播、影音作品等三个方面。视听类传媒在人们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占据媒介素养内容的半壁江山,媒介素养也越来越表现为信息、媒介和科技能力。

二、媒介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

大众传媒一直履行着自己的功能和责任:告知和守望社会环境,学习与教育,沟通联系,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娱乐。随着大众传媒传播范围的扩大,它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

1.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

总之,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实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今后我们应当加强对现有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途径的整合,在沿用的基础上开拓创新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运作模式。同时,还需要加强网上心理健康教育与现实心理健康教育二者有机结合的研究,为大学生建立起一个全面的强大的心理支持系统,有效地对大学生的发展给予心理支持。在新的发展阶段,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在深入剖析教育对象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大力推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和途径的整合,在此基础上构建立体式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参考文献:

[1]http://www.cnnic.net.cn第三十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7-19.

[2]傅荣.网络教育、网络心理教育与青少年心理健康[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4):75-77.

[3]魏荣,魏婧.高校网络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琼州大学学报,2004,(4):25-26.

[4]李强.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及健康心理培养探论[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0):221-

[5]孙丽丽.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D].成都电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大众传媒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巨大的便利。三点一线的传统生活模式逐渐被改变,大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等媒体查阅资料、交友择业,降低了时间成本,也节约了经济成本,可以一举多得。

大众传媒给大学生提供了自由平等的交往平台。互联网和手机等交互式传播媒介,以自由性和开放性,拥有无限的信息量,也使得每个使用者可以自由地进行信息分享。

2.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

首先,过度的传媒内容消费会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现代社会的人们已经习惯于通过视觉形象获取信息,通俗化、快餐化的信息呈现,容易对理性和逻辑思维造成抑制,导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下降和退化。另外,互联网过度使用容易诱发“网络成瘾症”等心理疾病,成为“电子海洛因”。

其次,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对于缺乏辨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容易造成其辨别不清真实世界和信息环境的界限,越来越依赖于媒介现实而忽略了现实中的人际交往,成为名副其实的“容器人”。

最后,大众传媒传播的色情、暴力、迷信等污染性信息,也极易把大学生拉入污秽的泥潭,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对于大众传媒的积极效应,我们更应该关注它给大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各方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从多个层次进行把关和建设,努力提高我国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水平。

三、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

大学生可以接触到的媒介丰富多样,特别是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大学生可以进行交友、获取信息、玩游戏、网上购物等活动。大众传媒给大学生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也在某些时刻把大学生“媒介化”。大学生们由于缺少现实的实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何小兵.论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J].教学与管理,2007,(33):38-39.

[7]徐晓芳,郭德华,周群.论网络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转变[J].江西教育科研,2006,(4).

[8]廖桂芳,郑廷友.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平台的可行性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9]廖桂芳.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构建研究[J].理论界,2006,(4).

[10]吴峰丽.基于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11-03.

[11]徐露凝,孙丽艳.科学发展观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4).

[12]张忠,陈家麟.试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J].青少年研究,2007,(4):20-22.

[13]曾令辉.虚拟社会人的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13.

[14]孟维杰,张晓书.网络心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反思与构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151-153.

[15]崔景贵.网络心理教育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1,

[16]梁海彬.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8,6,(2):179-182.

大学生违纪处分适度的量度

柳卉

(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50)

摘要:本文就如何量度大学生违纪处分的适度,提出了依据合理的规则合理、保障学校管理有序化的实现、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三大依据。

关键词:违纪处分依据合理学校管理个性发展

与当前明令禁止的体罚不同,违纪处分作为学生行为管理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其存在的必要性从未曾受到质疑,并以其在教育学生和维护学校整体教学秩序中的重要作用而被广泛认同。但这种认同的前提条件就是学校对违纪学生作出的处分必须适度。处分的适度与否如何量度,本文提出了三大依据。

一、处分是否依据合理的规则

处分规则是实施违纪处分的直接依据和具体尺度,如果规则本身存在问题,那么,严格依规则办事必然带来处分“无度”的后果。因此,处分规则的适度是违纪处分适度的前提。

当前,我国的教育法律、法规直接涉及高校学生违纪处分的主要有两部规章,即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但由于相关规定多为原则性的条款,不具直接操作性,从而在违纪处分上为高校留出践活动机会和经验,不得不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各种“屏幕”与外界进行信息传播和交流。

现在的社会处于“第二媒介时代”,普通个人可以成为各种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者,可以对任何的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互动交流,加之媒体个人化对信息的把关的降低,各种不良信息在媒体上呈现,缺少认知辨析能力的大学生,难免会被误导和诱惑。

1. 大学生

大学生应主动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作为“网络原住民”,大学生是媒介素养教育的对象,也是最重要的参与方,只有大学生认识到媒介素养的重要性,积极参与到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中,我们才能快速达到媒介素养教育的目的。

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们日常所接触的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报刊、手机、校园广播等,这些媒体具有自身的特性,大学生应该充分了解和使用。不论在认知层面还是操作层面,都应该提高自身的技能。如何清楚认知自己和媒介、媒介和社会的关系,搞清楚媒介在自身生活中的角色扮演,是媒介素养教育最重要的。

2. 学校

许多大学开设有媒介素养相关课程,以期通过课堂讲授的方式深化学生对于媒介功能、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认知,让学生学会正确看待媒介,利用媒介,能自觉抵制媒体传播的不良信息,迎接信息时代特有的挑战。

学校应该创建一种良好的媒介素养学习环境。

3. 家庭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对人的影响也是最基础的。大学生在家里可以接触到电视媒体,电视庞大的传播范围和视听特性,传播信息速度快,信息量也大。现在电视媒体呈现“泛娱乐化”现象,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尤为必要和紧迫。

家长应该及时作为大学生信息接触的“把关人”,指导他较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因此,我国各高校在以上两部规章的基础上均制定了适用于本校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虽然高校在处分规则的制定上拥有自主权,制定的规则内容也彼此差异,但并不意味着处分规则的适度性无法量度。处分规则的适度与否,有其具体的判断标准。

第一,规则的制定必须合乎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违背相应的法律要求,不能超越法定的权限范围。高校制定的学生违纪处分条例虽是学校内部的管理规则,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游离于法治原则之外,它必须服从于作为其法律渊源的宪法、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否则,规则本身就是无效的。

第二,规则应合乎教育目的和教育规律,符合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规则应体现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保障。

第三,规则必须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不应模糊不清或过于宽泛,“其措辞应能使学生清楚地了解何种行为是许可的,何中行为是禁止的;用语应有较一致的解释,不应导致任何理解上的歧义和困难”(1)。即规则应保证学生能明确知道对自己的行为要求及行为的后果,以免导致高校违纪处分权的滥用。

第四,规则必须公之于众,获得学生的认同。公开规则一们选择和使用媒体信息。

4. 社会

社会作为一个“大容器”,承载着各种信息,也承载着游弋于信息中的各类受众,社会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各种传媒和社区都肩负着“环境再构成作业”的任务,在信息繁冗的时代,更应该为大学生们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5. 政府

政府单位由于拥有特殊的权力,可以成为媒介素养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可以通过立法等行政手段确保媒介素养教育的正常进行。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颁布和签署了一系列的法规条文,深入阐述和部署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值得我国相关单位学习借鉴。

另外政府需要对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进行资助,采取各种措施,直接推动媒介素养教育的组织和协调。媒介素养教育需要社会各个阶层和组织合力进行,参与的多方力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组织者,政府的强制力和权威性使得其成为倡导媒介素养教育活动的不二人选。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事情,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不但需要针对大学生,各个年龄层的人群都有提高媒介素养的必要。加强传媒素养教育,提高全民的媒介素养水平,应该引起我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摘要:传统四大媒体及网络、手机等传播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时刻处于传媒营造的“拟态环境”中,其对传媒的正确认知和运用,对其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现状进行分析,呼吁社会关注和提高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

关键词:媒介素养,大学生,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宫淑红,张洁.媒介素养教育理论与实践.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2]袁军.媒介素养教育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

[3]陈先元.大众传媒素养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

大学生职业素养 篇2

二、晚上不按时休息,经常熬夜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早上不能按时起床,做早操期间没有

人参与;

三、在学习生活中不顾及个人形象及影响,经常穿拖鞋、背心出入教室;

四、经常带早餐到教室去吃,使整个教室里乌烟瘴气;

五、上课期间,不认真听课,玩手机,睡觉比比皆是;

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弱,花在去图书馆或者自习室的学习时间很少;

七、缺乏自控能力,很容易冲动,校内打架斗殴事件越来越多;

八、逃课现象很严重,对自己的学习不负责;

九、做作业基本上是为了敷衍老师,大部分同学相互抄袭;

十、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参加课外活动少,同学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在宿舍或者班级之

间经常有同学发生矛盾;

十一、没有感恩的心,不会经常给父母打电话,就算给他们打电话也是为了要生活费,而

不是关心他们;

十二、同学之间嫉妒心特别强,并且相互攀比,拿父母给的生活费吃喝玩乐,没有花钱的观念,不懂得合理利用生活费;

十三、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的大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习惯了饭来张

口,衣来伸手,遇到困难就退缩,躲在父母温暖的怀抱里;

十四、没有全局观念,没有团队意识,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同学的感受,不懂得和同学

合作,不会换位思考;

十五、不懂得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总是喜欢相互推脱,做一些小事情的时候也是如此;

十六、自己做不到的事情不能轻易答应别人,不能言而无信,做人要诚实,做事要踏实;

十七、学习或者生活中,要善于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主动了解别人的习惯,从中可以汲取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篇3

当前,信息爆炸对人的综合素质带来的挑战日益严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发展的有生力量,其信息素养是国民信息素养的重要体现。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

一、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

信息素养的概念是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最先提出的,他认为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

Bruce提出有信息素养的人应该具有的七个关键特征:独立学习能力;完成信息过程能力;利用不同信息技术和系统能力;促进信息利用内在化价值;拥有关于信息世界的充分知识;批判性地处理信息;具有个人信息风格。

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与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定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三方面表述,进一步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修养、品德等方面的要求。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越来越丰富。现在基本的共识是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个方面,其中信息能力,尤其是信息处理创新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信息处理创新能力就是能够有效的、高效的获取信息,精确的、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熟练的、批判的评价信息,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和创新实践活动。

由此,可以看出,信息素养首先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它是传统个体基本素养的延续和拓展,它要求个体必须拥有各种信息技能,能够达到独立自学及终身学习的水平,能够对检索到的信息进行评估及处理并以此做出决策。

二、信息素养的内涵

从信息素养基本概念和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分析,大学生信息素养内涵应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信息素养是指把被动信息获取式教育观念转变为主动信息探究式教育观念的一种个人能力,信息素养的提升有利于整合教育方式,从而全方位地促进受教育者能力的发展。

(二)信息素养既是个体查找、检索、分析信息的信息认识能力,也是个体整合、利用、处理、创造信息的信息使用能力。

(三)信息认识能力体现为信息意识,信息使用能力体现为信息能力。所以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两个方面。

由此可知,大学生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

大学生信息素养是在信息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习惯性技能,属于底层技能;信息能力是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形成的个体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高层技能。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构成了信息素养,信息素养又会对信息使用与信息处理过程具有反馈作用。信息使用和信息处理依赖于信息源所能够提供的信息量,在社会能够提供足够信息的情况下,个体在对信息的使用与处理过程中形成了信息素养。

三、信息素养的外在表现

信息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

(一)运用信息工具:能熟练使用各种信息工具,特别是网络传播工具。

(二)获取信息: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验、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

(三)处理信息:能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归纳、分类、存储记忆、鉴别、遴选、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和表达等。

(四)生成信息:在信息收集的基础上,能准确地概述、综合、履行和表达所需要的信息,使之简洁明了,通俗流畅并且富有个性特色。

(五)创造信息:在多种收集信息的交互作用的基础上,进发创造思维的火花,产生新信息的生长点,从而创造新信息,达到收集信息的终极目的。

(六)发挥信息的效益:善于运用接受的信息解决问题,让信息发挥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七)信息协作:使信息和信息工具作为跨越时空的、“零距离”的交往和合作中介,使之成为延伸自己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多种和谐的合作关系。

(八)信息免疫:浩瀚的信息资源往往良莠不齐,需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甄别能力以及自控、自律和自我调节能力,能自觉抵御和消除垃圾信息及有害信息的干扰和侵蚀,并且完善合乎时代的信息伦理素养。

四、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主要以开设文献检索课为主。自1984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以来,以高校图书馆为基地开设的文献检索课在全国推广20多年,大致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文献检索与利用课阶段、文献检索课阶段和信息素养教育阶段。文献检索课为推动高校的信息素养教育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大多数图书馆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读者培训,如新生人馆教育、研究生入馆教育、电子资源使用讲座、毕业论文与文献信息检索、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等,基本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善的信息用户教育体系。

但总体而言,我国的信息素养教育还比较落后,教育内容比较单一,与信息化社会对信息素养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职能部门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不够

高等教育相关职能部门普遍存在认识不够,信息观念淡薄现象,主要表现在:

1人事部门对文献检索课教师定位不准,很少考虑给图书馆引进文献学、信息学、现代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师资力量不足,没有将文献检索课教师归属教师编制。

2教务部门只重视管理各系部的教学工作,而对文献检索课程只列人选修课的范畴,使用的教材缺乏时代性,教学手段滞后,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组织保障体系不完善,没有一整套切实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体系。

3图书馆没有充分发挥自身教育职能作用,信息素养教育还处在初级阶段,表现为各自为阵,缺少交流融合,只能根据各自的能力在摸索尝试,缺少信息素养教育目标体系的理论指导,信息文化氛围的营造还有待加强。

(二)对文检课与计算机课的关系认识不够

信息教育的两门主干课程,一门是文献检索课程,在大多数高校中仅为选修课,学生普遍不够重视,加之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手段落后;另一门是计算机课,只讲计算机基本理论,与如何操作计算机检索资料仍有较大距离,课程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和需要,而是盲目的去教计算机知识,与本专业教学目标脱节。据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70%以上不了解信息素质教育内容,近60%的学生没有进行过文献检索课教育。高校学生对高校馆藏文献利用率不足40%,学生不会使用报刊索引的占89.4%,不会通过有关索引查找古典文学资料的占84%,大学生信息能力普遍偏低。

(三)大学生本身对信息素养的认识不够

1信息意识不强。新生对信息的需求缺乏渴望可以理解,高年级学生往往也只盯在教科书上,无暇旁顾。学生普遍以阅览专业期刊作为关注学科现状、动态和发展趋势的主要方式,而对于从“人大复印资料”、“专业年鉴”、“专利文献”中了解和

关注学科现状、动态及发展趋势比例较低,而这些文献资料往往是反映学科发展前沿信息的最有价值部分。

2信息语言的局限性。学生信息语言的局限性分为两种:一种是检索语言的局限,不懂得检索语言的方法,无法简捷地获取所需要的信息和知识;另一种是英语语言障碍,无法读懂网上的主流语言,英语的信息一般不看,最前沿的信息不能及时获取。

五、如何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

(一)通过学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

1将大学生信息意识的培养渗透到社会学、行为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教育中。信息意识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基础和先决条件,良好的信息意识能够促进信息需求和获取利用信息能力的高度结合,产生良好的利用信息的效应。教师要结合现实,以学科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交流传递和利用为出发点来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

2将大学生信息道德素质的培养渗透到伦理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等学科的教育中。教师应结合信息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如网络犯罪、对知识产权的侵犯等)以及信息化社会伦理规范的内涵及其构建等内容进行培养。

3将大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渗透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及相关学科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中应重点培养大学生相应的技术应用和技能的掌握,并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职能作用

图书馆应该确立自己在校园网中文献资源中心、文献信息服务中心、信息素质教育中心的地位,提供多功能、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1图书馆是信息教育的最佳阵地。图书馆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优势、信息环境优势以及信息技术优势决定了图书馆在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也只有图书馆具有将此项工作整合起来的条件和基础。高校图书馆具有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学术能力,且有一定的信息加工,信息服务经验;加之设备基础较好,有的已经完成了自动化和网络化改造,电子阅览室、网络阅览室等已具规模,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2图书馆能针对师生的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和信息素养教育活动。比如在校图书馆网站上发布文献检索网上通用指南,内容可包括互联网资源的利用指南、各类数据库检索方法、本馆正确使用指导、重要数据库介绍、著名网站的介绍及搜索引擎介绍等信息,供学生自由查询;还可以在图书馆网站上设立BBS、留言薄、电子邮件等方式接受用户的问题、意见和建议,由工作人员及时进行解答。经常或定期举行讲座,分类推进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

3图书馆最终要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信息技术的洪流中来。随着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图书馆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增加学生对计算机检索实践操作的安排,要求每位学生都要有相关专业知识课题并就该课题作出检索综合实习报告,并以E-mail方式提交。这样学生通过对课题的实践性检索便可熟悉检索技能,从而提高其信息素养能力,又可以通过实践检索为本专业积累一定的资料,减少专业人员搜索整理信息的压力。

教师素养应与学生素养并重 篇4

新课程背景下, 语文教师在课堂中的身份被定位成主导者、示范者、参与者, 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具备调控整个课堂的能力。要具备这种能力, 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能吃透教材, 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 能把握住教学重点和难点;也意味着教师要熟悉学生的知识基础, 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唯有如此, 才能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带有梯度的开放性问题。除此, 教师还需具备新课程理念, 广博的知识, 较深的文学涵养, 声情并茂的表达功底等等, 这样才不会在课堂上有生成问题出现时被学生左右, 才不会扼杀学生萌发的创造意识。只有当语文教师具有较高的素养时,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才存在可能。一句话, 要想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要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 提升语文教师的素养是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如果缺少这个前提,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只能是空谈, 毫无实际意义。事实上, 很多课堂存在的低效问题, 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素养不高。

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已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建构的参与者、自主学习者、研究者和实践者。这就意味着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素养, 包括强烈的学习意识, 良好的行为习惯, 积极健康的心态, 优秀的道德品质等等。现实的课堂中, 同一个老师讲的一堂课, 有的学生收获颇多, 有的学生则是“颗粒无收”, 这足以证明学生自身的素养对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的提升有着重要的影响。当然, 有人会说学生在课堂中的种种行为是由教师引导的, 学生缺少强烈的学习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的责任在于教师。这种认识是无知的。曾经就出现过一种理论:“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没有学不好的学生”, 起初遭人热捧, 后来人们发现这是一种“唯心论”的变种。众所周知, 每个学生在智力、性格、生活环境、后天教育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就接受后天教育而言, 每个学生也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每个学生有着不同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再缩小范围, 每个学生接受的学校教育情况也是不完全一致的, 每个学生可能处在不同的班集体中, 接受不同老师的教育。也正因为每个学生有着这些种种的不同, 才形成不一样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 才形成不一样的学习基础, 有着不同的情感与价值观。如果无视这些差异的存在, 一方面是割裂了学生与社会、家庭的关系, 一方面是夸大了学校教育的作用。总之, 学生个体存在着的不同素养也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高低程度。

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问题, 师生素养的高低情况是一个不可绕开的话题。但在现实中很多人谈及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问题时, 常常是只重视教师的素养情况而忽视学生的素养情况, 这实在不是科学而全面地看待问题。至于如何提升师生素养问题, 则不在本人论述范围内。在探讨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问题时, 我们还应注意课堂不是孤立的, 课堂与课前课后是联系在一起的。也就是说, 要想提升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还应注意课前与课后的铺垫与善后工作。现实中常有这样一种现象:某些语文教师自身素养相当好, 上课很精彩, 学生的学习热情也很高, 但考试成绩却总是不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这些语文教师缺少系统分析思想, 他们过分地看重课堂的教学而忽视课前课后的管理。课堂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主战场, 但不是全部战场。如果缺少课前的预习、课后的消化巩固, 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要大打折扣。

大学生职业素养心得 篇5

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具备了入职的敲门砖。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职业素养的高低。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概率就越大。通过多年的学习与实战工作经验,总结出几点良好职业素养的具体表现,旨在为广大学生提供快速、有效的指导,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自身能力与素质的综合提升。

1、爱岗、敬业、全力以赴很多人认为,这点很容易做到,是一个职场人员必备的基本素质。但是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到最高境界的人并不多。比如同样的一个工作一个任务,大多人是报着完成的目的和态度,而优秀的职业人是追求完美的。也正是因为他们比常人更努力、更敬业、更认真、更执着,才收获了卓越的工作能力,才有了晋升的可能。全力以赴地去做一件事,才有夺得第一达到100%的可能;如果你在付出的时候就首先打了折扣,那么得到的结果也肯定不尽完美。不管你的资质如何?你的能力如何?真正的爱岗、敬业的心态与行动,是职业生涯中想要获得成功最为首要的品质之一。初入职场就更不能找寻捷径,更需要的是这种脚踏实地、全力以赴的精神!

2、强烈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们都说,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很多人从事的并不是自己理想的工作。虽然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但是面对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现状,先就业再择业也成为大多数毕业生的座右铭。那么既然选择了,你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爱上它——你现在的工作!其实工作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你对它是要负责的,因为你的责任感不仅让它更好地“成长”,同时通过这份责任也让自己有了更多的资本与经验,这未尝不是一种回报。带着一份感恩的心对待你的工作,因为是它让你的生活更充实,让你的人生价值得以最完满的体现。而大多数的企业在提拔员工的时候,往往选择的也是那些有所担当,勇于承担责任与压力的员工。因为这是一个成功领导者应该具备的品质。

3、团队协作意识团队协作意识也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最重要的职业素质之一。社会的生力军已经被八零、九零后所替代,这一代的孩子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受到父母的宠爱,在外又吃不得苦。所以现在有一个时髦的字眼是现在很多人的状态——“宅”,越来越多的宅男宅女们更加自我,而现实社会中的一切合作关系都需要的是沟通与配合。我曾经参加过多次团队拓展活动,发现有很多能力较强的人组建的团队往往最后没能战胜那些貌似能力平平的人组建的团队。后来发现,团队协作意识才是一个团队成败的重点。前者的团队大家都想更多地表现自我,缺少团队平衡意识,而后者恰恰相反,他们在团队出现失误的时候彼此鼓励;需要出谋划策的时候,大家集思广益,沟通融洽;明确指挥者的地位,能够按照领导人的要求脚踏实地地去执行去完成命令。“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一只蚂蚁来搬米,搬来搬去搬不起,两只蚂蚁来搬米,身体晃来又晃去,三只蚂蚁来搬米,轻轻抬着进洞里。”可见前者就是个人主义,遇到问题时互相推诿、不讲协作缺少团队意识造成的后果;而后者让我们看到团队的力量是无穷尽的!

当然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职业者,还需要具备更多更完备的职业素养,那么就让我们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不断地学习与实践中完善自我。

大学生传媒素养现状调查 篇6

大学生传媒素养现状

为了确保调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根据调查对象的学科、专业、性别及学历层次,采用了分层调查法以及非随机配额抽样法进行调查研究。

网络化“依赖症”显著 80%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微博和微信账号,平均每人每天花在新媒体上的时间为3小时。同时,传统媒体已经基本上远离了当代大学生的视线。三分之一的学生表示,手机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相较于10年前,手机已经从根本上取代了电视,成为学生群体中的主流媒体。大学生日常花在读书、读报、电视上的时间,每日不足1小时。而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平均每日4小时。也就是说除了正常的上课、吃饭、睡觉之外,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玩手机。甚至有个别学生存在着过度使用手机媒体的情况,每日玩手机的时间长达6小时。在新媒体使用上,男女差异并不显著,文理科则有一定的差异,文科生偏向于使用微信、微博,理科生则偏向于玩网络游戏。

媒体道德自律能力缺乏 媒体道德素养是媒体使用者在使用媒体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道德意识及其自律能力,是衡量媒体使用者传媒素养的重要指标之一。从调查结果来看,72%的学生存在着滥用学术信息的情况。其中,32%的学生表示曾在未注明出处的情况下直接复制期刊上的文字,或是抄袭率他人的观点。52%的学生承认曾大量复制网上文字用以拼凑毕业论文。5%的学生承认曾经通过论文网站购买论文。2%的学生承认曾经参与过论文代写活动。由此可见,学术信息的滥用已经不是个别现象,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而更令人感到担忧的是,多数学生表示这种行为非常普遍,没有必要大惊小怪。

网络版权意识淡薄 在侵权信息的接触方面,大学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尽管当前大学生花钱购买盗版图书、音像制品、软件的情况越来越少,但是,大规模的网络盗版情况越来越严重。100%的同学表示,曾免费从网站上下载电子书、电子期刊、影片、软件以及数字音乐作品,而这些作品绝大多数都是版权作品。对于盗版问题的态度,多数学生表示,自己只是下载,并不是侵权作品的上传者。此外,从调查的情况来看,1%左右的学生承认自己有过黑客行为,其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试验自己的技术水平,并没有恶意破坏的目的。从事黑客行为的都是理科学生,文科学生在此次调查中并未发现。

新媒体消费偏高 从调查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媒体消费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攀比心态。在新媒体手机中,IPHONE最受青年学生追捧,但动辄五六千元的售价实非一般大学生能够承受得起。60%的学生表示,使用IPHONE手机,尤其是近来所谓的土豪金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情。只有20%的学生表示,手机的品牌无所谓,只要具备应有的功能即可。联系到近年来为了追求高端手机而引发的各种不良事件,这一不良心态应当引起学校、教师以及家长方面的警惕,加强对大对于媒体消费方面的教育,帮助其树立起正确的消费观。

提高大学生传媒素养的有效途徑

长期以来,对于传媒素养的认识一直处于空白状态。在传统教育思维中,电脑、手机等都是属于玩的范畴,是教育禁止的对象,对于怎么“玩”,媒体一直采取的是避而不谈的态度。而在西方国家,教育对于媒体的态度已经发生了转变,将其纳入了大教育范畴之中。因此,对我国高校而言,必须在认识上、行动上切实加强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

提高传媒素养教育认识水平 调查来看,大学生选择和接触新媒体的机会很多,如果大学生缺乏基本的传媒素养,所造成的后果很可能非常严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传媒素养教育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技术教育。新媒体首先是一种新技术,而且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种技术。因此,开展传媒素养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正确地掌握这门技术,从而发挥其积极作用。在开展传媒素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专业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活动,让传媒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在一起,从而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 从本质上而言,传媒素养教育并不是一种反媒体教育。如果采取禁止的态度,那么必然会适得其反。传媒素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发地认识到正确使用媒体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地约束自己的媒体行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积极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使用方式。由于新媒体已经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开展新媒体教育应当建立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基础上。采用这种方式,才能够更加容易地让学生接受传媒素养。此外,新媒体提供了多种教学形式的可能性。例如利用微博发布教育内容,利用微信组织学生学习等,不仅能够产生吸引学生、教育学生的目的,同时也能够引起社会关注,让更多人参与传媒素养的学习。

提高学生自我教育意识 高校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相信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正确的媒体使用方式。因此,在开展传媒素养时,高校应当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新媒体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具有高度进步性,对于促进人的能力发展是具有积极的意义的。因此,在对待新媒体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以肯定的态度,而不能予以排斥。同时,高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学生的心理感受出发,分析学生的媒体需求,从而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采取正确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应当注重学生的差异性,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例如,针对男同学,加强抵制网络色情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两性观。对于女同学,则应当加强媒体消费方面的教育,引导她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要盲目攀比等。

加强新媒体示范性教育 从此次调查情况来看,多数学生将新媒体主要用于娱乐,并不清楚如何使用新媒体做一些更加积极有益的事情。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以示范性教育为主。例如,开展学术信息使用示范性教育。学校在加强网络设施,数字资源建设的过程中,应当加强宣传的力度,在课堂上向学生示范如何利用手机接入到学生数字资源库,如何利用数字资源从事学习等。当然,学校也要在技术上突破瓶颈,让新媒体能够顺利地接入到学校的数字资源网络中。同时,学校可以将新媒体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以新媒体为平台,讲授如何利用新媒体实现创业,充分发掘新媒体所蕴含的正能量,从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通过新媒体实现更大的价值。

大学生素养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文,人文素养教育

近年来, 国家对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高度重视, 政策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历史较短, 人文素养教育建设反而显得落后, 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改革开放之后, 各种学科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这些挑战与机遇也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高职院校绝不能再仅仅培养某一方面的专才, 还要培养承担社会职能的全面人才, 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文化修养的人才, 培养具有丰厚的人文素养的人才, 能够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高职院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 应从提高教师和学生人文素养两方面入手。

一、提高高职院校教师人文素养

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要素, 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高校师德建设不单纯是个人的品质问题, 它关系到一代大学生思想人格的塑造, 也关系到中国文化的进步和精神文明的未来。但是, 历经时代的变迁, 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逐步地世俗化, 这种趋势使得大学教师不再是传统观念中的知识分子, 固守人文精神境界, 追求心灵之寄托, 而日益疏于自身的修为, 在人文素养方面出现了缺失。

1. 转变观念, 坚持职业教育和人文素养教育并重。

应该转变传统的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的理念, 不能单纯地以就业率作为评估高职院校的标准, 专业技能也并不是高职教育的核心, 而应把人文素养教育和职业教育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教育行政部门和高职院校教学管理部门, 应该通过多种途径鼓励和重视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 可以通过鼓励性政策, 鼓励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 也可以设立人文素养教育先进奖, 获奖教师在考评、职称评定中予以优先考虑等。除此之外, 各高职院校还可统一设置人文素养类课程, 根据情况, 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以此转变高职教师的观念, 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模式, 突出人文素养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的特点, 使高职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自己的职业角色并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有力促进者。

2. 以专业课为依托, 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

目前, 高职院校的专业课多侧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 而忽视人文素养的培养和教育, 其实, 完全可以在讲授专业知识时同时将人文素养知识渗透进去, 专业教师应有意识地在专业课的讲授中利用教材内容,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 融合课程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重视教学目标中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强化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和实践。这就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对自身的专业有着深厚的学术修养, 还要对人文社会学科有着深切的感知和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 将人文知识渗透到专业领域, 使人文知识与专业知道相互渗透、融合, 让学生在获得实用知识的同时, 无形中也使得教师的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3. 加大人文素养教育学习与培训, 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学科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教师是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要素, 是教育活动的关键和主导,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至关重要。只有提高教师的人文精神, 才能将这一精神传递给学生, 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因此, 一方面应将高职院校教师的人文素养相关内容纳入他们继续教育的范畴, 从制度上给予规范和保障, 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学习和考核, 并与教师考评与职称评定挂钩, 从而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另一方面, 应积极开展人文社科类讲座、培训、研讨会等, 定期对教师进行人文素养教育。

4. 教师人文素养的自我提升。

教师教书育人的每一个环节, 一言一行, 都会体现出他的人文素养, 教师对学生有示范榜样的作用, 学生往往对老师怀有敬畏和崇拜之心, 生活中有意无意会模仿老师, 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但是, 人文素养的养成并不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教师本人自发、主动地去培养, 需要将人文知识内化为潜在意识, 外化为外在行为。第一, 重视终身学习, 与时俱进。广大高职院校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 与时俱进, 学会学习, 善于读书, 研修人文经典, 掌握必要的文学、艺术、历史、哲学、美学和伦理学等人文知识, 提高文化底蕴, 并在不断开展的素质教育实践中, 潜心钻研, 充实自己, 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第二, 教学上, 以培养学生德智体和知情意的共生共长为目标,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创新能力及健全的人格, 教学内容上要基于教材, 又要超越教材, 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养

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只有在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合理的管理下才能得到更深入的发展, 才能培养适合时代发展、合乎社会要求的学生。

1. 重建教育理念, 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 确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

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的核心问题。长期以来, 我国的教育一直过分追求升学率、就业率, 在职业院校中体现为通过职业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一项技能, 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而一直忽视教育的隐性功能。从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要求来看, 教育的本质更多的应是其隐性功能, 通过对受教育者潜移默化的教育来实现其全面发展。因此, 职业院校应该纠正长期以来的只培养某一方面专长的培养目标,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把培养既懂专业知识又知人文素养, 既具人文素养又有科学精神的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根本任务, 使受教育者成为名副其实的全面发展的人。明确了职业院校教育的目标, 从而要确立人文素养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人文素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的有效开展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实质性步骤。同时, 加强人文素养教育也是改革教育思想、人才培养模式的一种重要探索和重要思索。重建教育理念, 明确职业院校培养目标, 树立人文素养教育的地位, 这是改变教育现状的第一步, 只有先从思想上重视, 才能最终落实到行动上。

2. 构建和完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职业院校长期以来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使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受到限制, 应该从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人文素养教育的价值出发, 构建和完善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体系。职业院校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设置应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 结合本院校的实际情况, 既要保障人文素养教育课程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又要考虑开课教师和学生的现状, 同时还要兼顾特色院校和不同专业的特殊性及现实可操作性。职业院校的人文素养教育课程, 宜从显性和隐性课程这两个方面入手, 其中显性课程主要包括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社会科学与人文知识讲座这四大块课程, 而隐性课程是那些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主要涉及校园文化建设和一些课余活动课程。显性课程不是只设置就可以, 还要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人文学科的比重、实施经典阅读、开展网络课程等方式来深化人文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指校园物质文化 (生产设备、校园环境、标志性建筑、雕塑等) 、行为文化 (校风、教风、班风) 、制度文化 (教学、科研等管理制度) 、精神文化 (学校的历史传统、人文精神、共同价值观、办学风格等) 。课余活动主要是有特色的校园社团活动、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等。职业院校应该同时构建和完善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体系, 以此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针对人文课程建立健全考核与评价体制。

只有从制度上给予促进和保障, 才能从根本上推动人文素养教育的进步和发展。因此, 应该对人文类课程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在研究中我们发现, 目前各所高校对于人文素养教育的考评体制基本是以期末考试成绩来确定, 而且多以开卷或老师划定范围形式, 人文素养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所不同, 它既不是选择题, 也不是问答题, 这种考评体制显然难以真正地评估学生接受人文素养教育的效果。建立科学的人文素养教育考评机制既要激励学生主动学习, 又可以自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体现, 也就是说, 对学生人文课程的评价, 不仅只停留在考核其掌握或接受人文课程的程度, 还应把学生的实际行为等纳入进考评体制中。这一考核与评价机制的建立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以激发学生对人文精神的追求为出发点和归宿; (2) 考评应将平时表现占到一个重要位置, 改变单纯的期末考试的考试形式和内容, 如果一个学生只是单纯地听课, 单纯地看书, 到课程结束的时候, 知识还只是书本上的那点知识, 所以应该将平时表现纳入考评机制, 比如课堂上的回答问题, 欣赏某部作品后的感受, 对某一现象或历史事件的评论等; (3) 考核评价应该是多方位的, 不应将其量化、细化、固定化、程序化和模式化, 比如可以以学生参与学校和班级的公益活动、文体活动、艺术表演、知识竞赛等的表现作为标准, 考评也可以改变老师对学生的考核, 也可以是同学之间的相互评价; (4) 考核和评价更应体现人文关怀, 不应对学生造成过重的压力和负担, 比如上课方式既可以必修, 也可以是选修或辅修, 考试方式既可以是论文也可以是实践活动, 最终的考核成绩纳入学生的综合测评分数。

总而言之, 教师作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教师的人文素养也应该是厚重丰满的, 人类文明的智慧和传统道德观念都应从教师身上得到彰显和传播, 人文精神的博大和美好也应从教师身上得以展示与演绎。社会和高职院校应该为人文素养的传递提供制度保障, 提供良好的环境氛围, 弘扬人文精神, 以此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新时期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平.高职生应努力提高人文素养[A]//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1.

[2]李志友.谈如何加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5, (30) .

[3]王珍.职业教育要关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J].机械职业教育, 2009, (02) .

[4]单铭磊, 袁宇杰.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评述[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27) .

[5]沈汉达.台湾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与启示[J].职教论坛, 2008, (17) .

[6]王一丁.新时期高职教育中的人文素质教育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 2007, (1) .

[7]范格劫.论现代大学教师人文素养的提升与人文精神的构建[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 (4) .

[8]黄丽.大学教师人文素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 2009.

[9]曲宏明.学术研究应当具备的精神——献给教师节的思考[J], 辽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8, (03) .

大学生素养 篇8

一、教师的学科素养概述

学科素养是指在学科学习和教学实践活动中养成的具有该学科特征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综合。系统的学科知识、学科技能、学科信仰、学科思维方式以及人格特征,是教师学科素养的灵魂。当前,语文学科教师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例如,课堂主问题得不到准确的切入,教师不能有效把握某篇课文的真问题、重难点,以致课前导学单不能规范地设计出来。这些问题,归根到底是学科素养问题。要提高教师的学科素养,关键在于勤学乐学,勇于实践。教师要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专著,了解教育前沿理论,理解具体学科的思想方法、学科的知识体系、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以及学科的教学目标和学习策略。对于学科知识,要做到脉络清晰、框架分明,深谙学科内涵。要通过具体学科的教学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合格人才。

二、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践

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和谐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要通过语文学科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而这需要语文教师有深厚的学科素养,有驾驭课堂的能力,考验的是教师的睿智,教师的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语文知识、必备品格和语言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文本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创新。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提高学科素养,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实施探究式教学等策略,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引导学生把握课文的着重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考验一位语文教师的学科素养。例如,在《曹冲称象》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何从别人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称象的第一个方案,是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但“谁有那么大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因而方案不可行。方案二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再称,这个方案也不可行。曹冲借用方案二“化整为零”的思想,形成合理的第三个方案:先把大象赶上大船,看船身下沉多少,沿水面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至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石头重量即知大象重量。曹冲的思路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正是学生所要学习的,即从不合理的方案中吸收合理的成分,加上新的思考,形成新的合理的方案。又如,在《第一次抱母亲》教学中,教师可从三个“没想到”展开文本的叙述:“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没想到我妈这么轻”“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经过“愧疚”的情感变化过程,最后才“突发奇想”抱母亲,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思考,在朗读中感悟,体验浓浓的亲情,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来说,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突出表现。当前语文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组讨论流于形式、文本解读缺乏深度、语言表达有时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忽视表达中的人文情怀。这些反映出学生语文功底不足、实践经验欠缺,也反映出学科素养的低水平状态,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思维方式和优秀的品格。“照着做”“我以为”“找问题”,是一个能力与素养提升的过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据此精心设计导学案,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无形中培养学生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让学生着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素养。

三、结束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即终身发展所需的最基本的知识、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语文教师的紧迫任务。于永正老师说,我是在用自己的素养教学生。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低,取决于语文教师学科素养的高低。教师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只有具备过硬的学科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教师要加强学习,勤于反思,勇于实践,注重锤炼教学基本功,牢固掌握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能力,培养专业情感,有效促进学科素养迅速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向明.对教师实践性知识构成要素的探讨[J].教育研究,2009(10).

[2]韦芳.在文本细读中实现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10).

[3]黄淑琴.语文学科特殊性与语文教师专业发展[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5(04).

大学生信息素养分析 篇9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等电子和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类也随之从以现代化的物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社会快速转型进入了以信息化为最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社会。当今,信息已经是人类社会进入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成为人类公认的在社会各个专业领域中极其活跃和最具有重大意义的因素。信息被视为与物质、能源并列的客观世界三大要素之一,维系着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其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最重要的经济资源、战略资源和社会资源。因此,教育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发展,使人才培养更加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趋势。

1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概念的提出

当今社会,信息化社会或知识经济为特征的时代的共同特征也已渐渐显露出来。而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各国的教育尤其是高校教育也随之做出相应的变化,尤其是高校教育已步入了教育信息化时代。有关信息素养的探讨也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教育界共同关注的重要的课题,其也成为了社会各界所重视的社会问题。

为了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的时代,许多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重视研究寻找教育中新的培养点,以培养学生新的能力,而信息教育就成了首要研究对象。所处的信息社会的需求决定了掌握获取有效信息过程中的所有技能和方法的能力是学生必须学习并熟练掌握的,因此,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 便被提及,它是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中,学生需要达到的综合素质指标,其将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与读、写、算同等重要并终身受用的最基本能力。而当代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已经受到高校教育部门的密切关注,已成为大学生是否能成功,最终实现终身学习的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在我国,在教育信息化的趋势下,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通过更加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思路,可以有效地使信息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供最可靠、最有力的保障。

2信息素养研究概述

2.1国外信息素养相关研究

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制定的学生信息素养的9大标准,其涵盖了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3方面。2001年,美国高校及研究型图书馆协会提出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乔治·华盛顿大学的2位学者Mike Eisenberg和Bob Berkowitz共同制定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方案,该方案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2004年,在借鉴美国学者研究的成果基础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出版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信息素养框架一原则、标准和实践(第2版)》,其已成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两国各类学校在教育中的重要标准。同时,学校也可以依据此标准并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制定自己的具体方案。比如,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学根据此标准,制定了符合其自身特点的具体信息素养方案。 这种方式对我国制定符合我国高校实际情况的信息素养标准和方案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在日本,将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看作是学生具备的信息素养的核心部分。1990年日本文部科学省颁布了《信息教育的实践与学校信息化》,明确规定了初等教育的学生“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是其教育的最根本目标,提出了学生应该具有有效利用信息的实践能力,对信息具有正确的理解和判断,具有能够积极参与信息社会的态度。2002年6月,又出版了第2版信息教育手册。

2.2我国信息素养相关研究

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我国教育部于20世纪80年代规定在全国有条件的高校设置相关的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情报意识,提高其文献检索技能。截至目前,我国学者的相关研究如下。

2.2.1信息素养的内涵的探讨

王吉庆(1995)指出,人的信息素养的形成可以通过教育培养,并在社会中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和利用这些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这其中就包含了信息意识与情感、信息伦理道德、信息常识以及信息能力等许多方面,因而,一个人的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的、社会共同的评价。

董焱(2003)指出,信息素养可以从3方面影响着人的信息行为:(1)作为信息行为激励因素的信息意识;(2)由于生存、工作、学习等目的而产生的信息需要;(3)以及实现信息需求所必备的信息能力。

钟志贤(2003)提出,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 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这8方面是今后我国在信息素养教育所要努力提高的方向。

张义兵(2003)指出,从整体上来看,信息素养就是基于信息时代对人类的基本要求。而且信息素养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具有发展性。同时,信息素养又表现于人的不同方面, 具有一定的层次性。这对人们对信息素养的认识和信息素养教育的开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信息素养教育是指信息文化。信息素养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从信息概念的掌握、信息的处理、有用信息的取得, 直到信息这个文化本身中的信息能力和相关技能不断提升的完整过程。这也充分说明,信息素养是人类获取、组织、评价、处理及利用各种有用信息的能力,是信息活动全过程中综合能力的体现,是人的各种品质的综合,是这个时代人类应具备的精神。基于此,信息素养对于人类社会文明与发展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其也成为当代社会教育所要达到的目标。

2.2.2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的调查和研究

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全面深入展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重点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也提出了要提升信息素养,培养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其中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但在高中教育方面实施的此类教育的结果并不理想。因而,高校便成为提升信息素养的又一重要场所。

虽然,随着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信息素养培养受到重视,但由于信息技术正使人们的行为方式发生质的变化,传统的思维和观念受到挑战。同时,随着虚拟网络文化的出现,信息技术也给高等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目前,信息技术的利与弊,已经很明显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正面效应很明显,但其负面影响不断出现,并影响到社会各方面,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而,怎么样才能做到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和利用信息技术的正面的、积极的优势,避免其副作用,真正使其起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的作用,使我国的教育教学不断进行改革而不脱离正轨,从而真正地主动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我国教育界和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

3我国开展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关我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调查和现状分析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信息素质”“信息素养” 被越来越多地提及。然而,目前国内还未见有正式的专门制定标准的机构,对信息评价标准的研究还处在一些学者和专业人士的探索和研究阶段;同时,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方面的研究很少,在仅有的相关报道在内容上缺少必要的实证分析,如赵燕(2010)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仅为泛泛之论。

大学生职业素养浅析 篇10

关键词:职业素养,提升途径

1. 职业素养

职业素养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养是个体社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个体行为的总和构成了自身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内涵,个体行为是外在表现,职业素养受到个人教育背景、家庭教育模式、社会导向、实习实践经历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对于大学生而言,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就具备了入职的敲门砖。毕业生在求职之际,是否能够顺利就业并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人的职业素养。

2. 职业素养的分类

大学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锻炼独立生活能力,储备自我约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交往能力等各种生存能力的阶段,更是为走入社会,成为一个职业人奠定基础的时期。因此在大学学习期间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大学期间得到充分的锻炼,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不同职业的需求,职业素养可以归纳为4类:

2.1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指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基本道德,即一般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它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如做为教师,必须在日常工作中做到: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尊重家长、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等,这是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2012年5月8日,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教师张丽莉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为救学生而身受重伤,致使双腿截肢,她的行为充分体现了教师热爱学生的职业道德。

2.2 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个体的职业理想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地点、事件和环境的不断变迁,个体的职业理想会随之改变,随着年龄、社会经历、支持储备的增长,职业理想会由模糊变得明晰、由感性变得理性、由动摇变得坚固;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个人职业理想的决定因素。

2.3 职业行为习惯。

职业能力就是职业行为习惯,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职业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职业能力是在学习活动和职业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直接影响职业效率、确保职业活动得以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职业能力包括三层含义:第一层为任职资格,是指能够完成某一种具体工作而必须要具备的能力;第二层为职业素质,它是初入职场体现出来的道德、态度、意志等层面的内在素质;第三层为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它是进入职场后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与决策、自我反省能力等。

2.4 职业技能。

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的定义:职业技能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标准,通过政府授权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地评价与认证的活动。对于大学生而言,职业技能是指在大学期间所习得的未来职业所需要的技术。学生能否顺利就业,关键点就是在大学期间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

3. 大学生职业素养的提升途径

3.1 坚定职业理想,激发内在潜能。

《我是职业人》不仅提出了对大学生的职业期待:“一个优秀的职业人,必须通过工作成就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是要创造业绩的。”而且描述了职业素养包括的内容“职业人应该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自我经营能力,包括责任心、团队合作意识、平和的心态、良好的人际关系等等。”大学生个体的理想、信念、认知、情感、态度和行为在提高自身职业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的点滴中培养自己的职业理想,明确自身职业素养的条件和发展趋势,在社会活动中完善自身的技能特长。其次要在专业学习和实习实践中培养职业兴趣,充分挖掘职业的闪光点,对自己的能力、人格、性格、社会关系等进行充分分析,发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找到完善自我的途径与有效方法。最后要在社会实践中体验和改进职业价值观,加强自身的品格修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3.2 营造舆论环境,加强社会支持。

除了学生个体和学校的教育资源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和提高职业素养外,各方面的社会资源也显得十分重要。企业想选拔不需要培训就可以工作的学生,但学生在校期间学得的技能和企业的要求有差距。社会也逐渐意识到:要想招聘到职业素养好的大学毕业生,企业也要在招聘前参与到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中来。通过社会、企业和学校的不断交流沟通,确定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培养途径:第一,企业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基地,与学校共同培养大学生;第二,企业家走进学校,宣传企业文化,让高校学生更多了解企业;第三,社会完善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高校学生进行专业的入职培训等。

3.3 夯实保障体系,完善培育机制。

上一篇:文字交流下一篇:技能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