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产业

2024-05-08

高原特色产业(精选十篇)

高原特色产业 篇1

他强调, 核桃已成为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支柱产业之一, 其种植规模、产量居全国第一位。2012年, 核桃种植面积已达4 000万亩, 干果产量达50万吨, 产值130亿, 占林业总产值的8.2%。随着核桃产业发展规模、产量的不断增加, 核桃种植经营水平、核桃品质、产品加工利用、增产稳产、综合效益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凸显。漾濞核桃研究院作为国内和云南成立最早的核桃研究机构, 历史悠久, 成绩突出, 当前承担的责任也非常重大。

他希望, 漾濞核桃研究院今后要在云南核桃产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引领支撑作用:一是要加大核桃良种良法的推广应用力度,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产品品质;二是要注重挖掘核桃功能, 延长产业链, 增加产品附加值, 在精深加工利用技术研发上作文章;三是要大力推广核桃生态栽培经营模式, 提高综合效益;四是要做好核桃推广的区域性衔接, 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 科学合理布局, 在中低海拔 (800~1 700m) 推广美国山核桃, 中高海拔 (1 700~2 200m) 推广漾濞大泡核桃、云新早实核桃等优良品种;五是要加强漾濞核桃研究院科研基础条件、科研平台和人才队伍建设, 营造科技人员潜心科研和科技服务的良好环境, 增强我省核桃产业的科技支撑能力。

什么是高原特色农业? 篇2

高原特色休闲农业是云南省特有的休闲农业类型,集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于一体,在此基础上,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十二大品牌”。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研究,云南省发展高原特色休闲农业,要充分利用云南地理优势独特、气候优势突出、物种优势明显、开放优势巨大等条件,打造在全国乃至世界有优势、有竞争力的绿色战略品牌,增强农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云南高原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打响“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4张名片。

推进“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6大特色农业。

高原特色农业强势崛起 篇3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目标。在这个共同的目标之下,不同地方由于环境不同、自然禀赋不同、功能定位不同,农业发展又呈现出各自的特色。这其中,云南一直是一个独特的存在。在我国农业板块中,云南农业诚然缺少北方平原农区那样的苍茫壮阔,但它更丰富、更精致,所谓“七彩云南”,用以形容其农业也是恰如其分。本组专题与您一起走进云南,去领略它的多彩农业,去解读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云南道路”。

农业不举,百业不兴。农业在云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实现中国梦、强国梦,离不开农业“发展梦”、农村“繁荣梦”、农民“致富梦”。云南省委书记李纪恒多次强调,要以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生产体系和产业体系为重点,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

“十二五”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战胜连续严重干旱等重大自然灾害,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粮食连年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云南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确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提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的目标,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和着力重点;“四化”同步深入发展,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快升级,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拓展,新产业新业态孕育兴起,农村各项改革全面展开,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不竭动力。但云南省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综合效益不高,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消除贫困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委、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始终把解决好 “三农”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推进农村全面小康建设不松劲,在拉长农业短腿、补齐农村短板上多用力、下功夫,确保全省农村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旨在创新传统农业和农业系统,跳出单纯的农产品生产局限,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对省情的认识,再度对云南农业自然特点、产业特点、功能特点、区位等特点科学认识,并充分利用云南低纬高原光热条件、立体气候、生物资源等各种优势,用产业发展的思路,打造有别于其它区域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品牌,构建具有云南高原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新型模式和开放合作的外向型农业产业体系。

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是云南省委、省政府的睿智决策,对发挥和集成云南农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现代农业发展进程,以及探索一条具有云南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破解高原农牧民增收,具有极强的指导性。

普洱茶、“禇橙”、雪桃、石榴……七彩云南的“呈现”搅起一拨拨消费热浪;“鲜花园”“蔬菜园”“保健园”“水果园”……一顶顶桂冠引人对云南无限向往。

在不知不觉间,农业,这一古老又新鲜的行业担当起引领云南新一轮加快发展的“火车头”。只是,质朴的云南人给此际的农业加了看似轻描淡写的定语“高原特色”。

改革开放之初,云南省以烟草业为富民兴滇的突破口,烤烟收购量、卷烟产量均以每年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速度递增,烤烟和卷烟的税利曾占全省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七十以上。

此后,以昆明世博会为契机,云南旅游业进入爆发期,昆明、大理、丽江、迪庆、西双版纳、石林等地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大幅增长,掀起云南又一轮发展热潮。

如今,继烟草业一枝独秀、旅游业一骑绝尘后,高原特色农业掀起了云南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作为低纬度高原地区,云南拥有山地、丘陵、盆地、河谷等多种地貌类型,拥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等7个气候类型,拥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物资源基因库”等称号,自然环境禀赋优越,为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橘生淮南则为橘”,同样的品种,由于有优越的自然环境作基础,“云南出品”往往是口感和品质的保障。

经专家测评,云南烟叶、咖啡品质均为世界一流;虽为引种,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种植的红心猕猴桃味道和品质远远好于原种植地区;由云南红塔集团原“掌门人”禇时健种植的“禇橙”因品质好受到市场追捧,“一果难求”……

当下市场,优质农产品越来越不愁销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农产品品质、种类的需求日益高涨,这给云南农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此,云南省出台了诸多文件,提出重点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等六大板块,重点打造云烟、云糖、云茶等12个高原特色农业产业。

目前,联想集团、新希望集团、中坤投资集团、天士力集团、阿里巴巴集团、汇源果汁、康美药业等大企业集团纷纷进驻云南,共同寻找绿色财富梦想。

在云南省内,认真筛选有发展基础、市场前景好、竞争实力强的本土农业和生物产业龙头企业,给予集中支持,嫁接出一批大项目和重量级企业,孵化培植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知名的高原特色农业大企业。

如今,“农业崛起”的大幕在云南已经拉开。从零星分散向规模化、标准化迈进,集中连片、规模发展的农产品基地不断涌现。

一大批农产品种植面积及产量雄居全国第一。截至目前,云南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橡胶等7种作物种植面积全国第一,烟叶、鲜切花、咖啡、核桃、橡胶、野胶、野生菌等多个农产品产量全国第一。农产品也跃升为云南第一类出口商品,出口量连续多年位居西部省区第一位。

云南蔬菜已占香港市场的三分之一强,并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咖啡出口2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最大的咖啡主产区和出口创汇基地;鲜切花在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出口近40个国家和地区……

农业对云南而言,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在云南省,75%的国民收入、70%的财政收入、60%的创汇收入和80%的轻工业原料,直接或间接来自农业。因此,“农业崛起”为云南省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提供了保障和契机。

相关专家认为,较之于此前烟草业、旅游业的崛起,云南农业的全面崛起对云南产业结构优化、转型升级有着更大的辐射带动作用,掀起的发展热潮更为长久,影响将更为深远。

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前进的方向。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开拓创新,艰苦奋斗,真抓实干的努力下,云南正努力保持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的势头,为云南省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路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云南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研究 篇4

一、我国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据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 我国有记载的药用资源多达12807种。在600种常用药材中, 栽培药材200多种, 栽培面积40万公顷, 年产量30万吨, 约占常用药材的30%。栽培年产量占年收购总量的近50%;野生药材收购品种400种, 年收购量40万吨, 品种约占药材的70%, 年收购量占收购总量的50%~60%。全国经营的药材品种1200多种, 中药材年收购总值160亿元左右。而国际中药材市场高达150亿美元的份额中, 中国仅占其中的5%, 其余份额基本被日本、韩国、印度和泰国所占。

目前, 天然药物市场销售额以每年10%~20%递增的速度增长。随着我国中药产业科技化、现代化、国际化行动的全面展开, 我国一些中药生产企业也将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并将国际市场的开拓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发展目标。中药材种植产业在我国发展前景远大。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昆明中药厂有限公司、云南生物谷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等几十家药品生产企业都有大量的药材需求。另外, 云南省药材公司、鸿翔药业、菊花园中药材市场等药品经营企业对中药材的需求量也在1万吨以上。这些企业和经销商当时大部分原料来源都是收购野生中药材, 而野生药材的资源也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因此, 变采集野生药材为种植药材, 前景会很好。目前我国中药材种植主要分为四种模式, 即集约经营栽培;林药、果药、粮药间作;仿 (半) 野生栽培;生态经济复合型栽培。

二、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1. 云南省中药材资源

(1) 生态优势。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 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 独特的地理条件造就了云南丰富多样的立体气候, 涵盖了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的7个气候类型, 使国内外药用植物都能在云南找到适宜的生态环境, 也为提高中药材的质量和产量提供了广阔的区域性实验场所, 是发展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不可多得的优越条件。

(2) 资源丰富。云南共有中药资源6559种, 包括药用植物6157种、药用动物372种、药用矿物30种, 分别占全国总量的55%、24%和25%, 其中1200多种为云南特有。有574个品种收载于中国药典, 32个品种收载于部颁标准, 149个品种收载于云南省中药标准。据全省中药资源普查赍料记载, 共有药用动、植、矿物463科, 2107属, 6559种其中植物类315科, 1841属, 6157种;动物类148科, 266属, 372种;矿物类30种。主要动、植物药材的产 (藏) 量近10亿公斤, 矿物药材11亿余吨。品种、数量均居全国之首, 为新药开发及天然药物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基础。

(3) 特色品种突出。云南的中药资源品质优良, 使云南中药材在全国市场上独具一格, 在著名的“云贵川广, 道地药材”中首屈一指。如:有闻名的三七、云木香、云当归、云黄连、天麻、云茯苓等地道药材;有血竭、千年健、诃子、苏木、胡黄连、千张纸、砂仁、白豆蔻、儿茶、槟榔、肉桂等南药;有产 (藏) 量上百万公斤的大宗药材续断、滇龙胆、滇黄精、苡仁、南板蓝根、鸡血藤、防风、乌梅、南星、首乌、天冬、云山楂、狗脊、骨碎补、干姜等;有价值高的麝香、熊胆、冬虫夏草、牛黄、鹿茸等珍稀药材。许多药材是云南特有的品种。

2. 中药材产业现状

(1) 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建立了文山三七、昭通天麻、楚雄民族药道地药材、滇西北高山药材、西双版纳南药为主的五大中药材种植基地;构建了云南省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指导中心等中药材种植 (养殖) 科技支撑平台, 培育和引进了中药材种植加工龙头企业200多户, 对云南省重要、濒危、道地中药材品种进行了引种驯化和规范化种植, 三七、灯盏花等中药材建立了GAP基地, 文山三七、昭通天麻、红河灯盏花等申报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形成了三七、灯盏花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优势药材品种。2012年云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约450万亩, 比2008年月130万亩增加了3倍多, 中药材产业发展为云南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发挥了重要作用。

(2) 中药产业产值增长迅速。云南三七、灯盏花、石斛工农业总产值增长超过3倍, 从2008年的30亿元、12亿元、3亿元, 分别增长到2011年的100多亿元、30亿元、20亿元的规模, 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 以中药材为基源的非要产品保持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2012年产值达到45亿元, 中药提取物2011年产值达到28亿元, 是2005年的17倍, 研发生产了一大批新的具有云南特色的健康产品。

(3) 云南道地药材市场占有率高。云南道地药材需求旺盛。三七、灯盏花、草果等大宗药材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95%以上, 石斛、砂仁等达到70%以上;有昆明菊花园国家级中药材市场和文山三七交易市场两个药材市场, 全省常年贸易的药材1000多种, 贸易额30多亿元, 中药材产业产值达33.6亿元, 与2002年17.3亿元相比, 年均增长14.2%。中药占医药比重非常大, 以昆明市为例, 中药的产值、利润都超过医药产业的一半并且逐年递增, 增速为9.5%。

(4) “云药之乡”建设对产业发展促进效果明显。云南作为著名的药材资源富集区, 三七、灯盏花、石斛、天麻、滇龙胆等特色中药材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为使云南中药材在国内具有更高的影响力, 云南自2009年开始“云药之乡”建设, 现已在全省范围内认定30个县 (市、区) 为“云药之乡”。通过“云药之乡”的认定及建设, 能够充分发挥生态环境的优势和道地中药材种质资源的优势, 提升云南省中药材“云药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三、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产业链不完善

云南省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84%, 种植地块也是零零星星没有形成规模, 不便于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规范化种植水平低、达到标准化种植的药材品种少, 除了三七等极少数在近年通过了GAP认证之外, 其他多数品种几乎都处于粗放耕作状态, 中药材的有机化种植就更加无从谈起。

2. 中药龙头企业带动性不强

云南省是全国最好、最大的中药原料资源, 但由于在加工生产环节的工作未能到位, 所以并没有得到最好的经济回报。省内企业规模不大, 未形成规模效益。全省16个州市, 127个县大多办起了药厂。然而现有的172个医药工业企业中, 大中型企业仅7个, 95%以上是小型企业。有的仅靠某个品种就办一个厂;有的厂年产值只有几十万、几百万元, 上千万元的都很少。低小的规模经济, 造成资源严重浪费, 企业成本上升, 市场竞争能力弱。

3. 标准规范不健全

目前, 人工栽培成为中药材生产的主要方式。但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过程中不规范, 直接导致了中药材质量的下降;不顾本地自然环境条件, 盲目引种中药材或者选用的种子质量下降、种性退化, 导致药材品质下降甚至不堪药用;药农追求短期效益严重, 不考虑生长期对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在中药材尚未进入采收期提前采摘, 严重影响了中药的内在质量。

4. 品牌建设意识缺乏

云南省的中成药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都十分有限。如三七是五加科与人参同属一科的十分名贵的稀缺中药材, 但是, 在市场上却谈不上什么品牌, 而是论斤买卖。许多疗效极高的药材, 与一些替代品混同使用, 品牌药材得不到品牌价格的回报。云南的白药系列、田七片、血塞通、喉舒口含片, 都是大量使用当地药材生产的疗效奇佳、物美价廉的中成药, 只是因为制药企业在品牌方面的功课不足, 而未能实现应有的品牌效应。商品与价格严重错位, 价值与价格背离。被世世代代各民族兄弟实践证明了治疗效果和养生保健功能上佳的彝药、苗药、傣药等道地药材和成品药, 也因为品牌的缺失, 目前仍然只能停留在人们口耳相传的低水平传播阶段。

5. 中药材产业体系服务不健全

市场观念淡薄, 市场服务体系还没有健全和完善, 致使中药材进入市场的难度加大。许多种植企业和农户没有建立专门的营销机构, 中间费用高、成本增加, 严重影响着种植农户的积极性。在中药材种植上难以形成规模, 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指导, 中药材生产暴涨或暴跌的情况时有发生, 给广大药农和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四、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1. 加强野生中药材的保护力度, 促进中药材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要建立保护野生中药材的法律、法规、规定和制度, 防止滥采乱挖, 制止过度采挖。应当对中药材的保护工作有所作为, 采取法律、行政、强制或自觉的保护措施, 使珍稀名贵中药材品种延长为人类造福的时间。

2. 培育龙头企业, 建立种植示范地

通过培育壮大一批现代中医药龙头企业、引导和培育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市场网络建设等措施, 积极引进或培育1~2个中药材产业龙头企业, 扶持发展中药材产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延伸产业链。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 走订单生产、市场营销为一体的路子。

重点开展道地药材品种生态适宜性评价及种植区划, 促进中药材资源的合理布局;建立种植示范基地, 推进中药材GAP认证, 提高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水平。

3. 建设云药品牌, 挖掘品牌价值

通过对云南重点品种药材品质进行研究, 挖掘滇产药材独有的产品特质, 制定专属性的产品质量标准和药材生产技术, 通过技术提升, 提升产品质量内涵和核心竞争力, 通过产品的准确市场定位, 增加市场份额, 增强市场竞争力。制定云南药材品牌推广方案, 扩大云药的知名度, 把“云药之乡”打造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鼓励省内外和国际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 优势互补, 开展云南中药材的研究。

4. 加强市场监督, 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加强市场监督管理职能, 建立以市场主办方为主体, 市场监管方和经营户参与成立的中药材市场品质鉴定中心。由药材市场管理委员会对药市的培育、维护和统一管理, 加强中药材专业市场的质量监督管理, 规范市场经营行为。

完善云南省中药材产业体系建设, 建成集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代储藏、会展、学术交流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

5. 继承与创新并重, 提升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要倡导尊古炮制和一丝不苟的配方操作, 积极扶持饮片生产企业开展传统饮片规范研究, 挖掘传统炮制原理、炮制方法、配方种类, 筛选经典药方、传统秘方和成熟验方并进行大规模工业开发。也要适应现代化中药产业发展趋势, 坚持有所改良、有所创新、有所发展的原则,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饮片、中药剂型进行改造升级。推进现代中药复方筛选技术研究, 开发与国际接轨的精量化、质量高、药效好的现代精制小复方中药, 提高中药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6. 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支持力度, 要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 继续设立中药现代化专项资金, 并逐年增加资金额度, 专项重点支持中药材现代化种植项目、中药材种植基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项目、中药材技术创新项目;在技术创新扶持资金中, 适当安排一定的比例用于支持中药技术创新项目, 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 增加投入, 推动中药材产业化发展。

摘要:云药产业是云南高原特色农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独具特色的高原生态造就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基础。本文通过论述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分析云南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对加快云南省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原特色,中药材,产业化

参考文献

[1]马敏象, 彭靖里.云南中药材基地建设现状与产品开发前景分析[J].世界科学技术, 2001, (6) :66~69.

[2]杨贵红.云南生物制药支柱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以贵重中药材石斛为例[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5) :59~60.

[3]刘斯, 于克信.云南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10, (7) :13~15.

[4]姜昕, 高峰.滇贵中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23) :123~128.

[5]邹玉晓.培育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4) :70~71.

[6]陆凤.我国中药材加工存在的问题和对策[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7]丁健.黄山区中药材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安徽农学通报 (上半月刊) , 2011, (13) .

[8]潘春玲.尤溪县国有林业企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绿色科技, 2011, (07) .

[9]宋兆华, 钟鄂蓉.黑龙江垦区中药材GAP种植现状及对策[A].第十届全国药用植物及植物药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11.

高原特色农业乌龙茶明光园区 篇5

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园区建设开展情况

2014年上半年,乌龙茶明光园区建设在个成员单位的密切配合下,按照《园区规划方案》的部署,以抓实基地建设、夯实基础设施、提升加工水平、建设王家坝展示区为重点,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抓实基地建设。2014年1-6月县茶办牵头,会同明光镇、台茶公司及其它成员单位全力开展乌龙茶基地生产与管护。一是大力开展科技培训。共组织召开茶园中耕施肥、修剪管理现场会10场次,培训茶农1050人次。二是认真开展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完成茶园绿色防控技术示范3587亩,安装杀虫色板29873块。三是开展补植补造和示范茶园建设。2014年在乌龙茶种植区域大力开展补植补造,共补植茶苗120万株;完成明光竹箐关口坡50亩示范区茶园规范开挖和移栽工作。

陆良着力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 篇6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曲靖市南部,县城距昆明市122km、曲靖市60km,总面积2018km2,坝区面积772km2,是云南第一大平坝,典型的农业大县。陆良辖7镇2乡2街道1个华侨管理区,112个村委会,36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67万,其中农业人口57万。耕地总面积126.38万亩,其中水田39.41万亩、旱地81.75万亩。光、热、水、土资源较好,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干旱,秋凉湿润的特点,具备发展现代农业生产得天独厚的资源和区位优势。

近年来,陆良县委政府抓住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昆曲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带、昆曲绿色经济示范带的良好发展机遇,大力实施“651”工程,坚持强基础、调结构、兴科技、增投入、建体系、创品牌的发展思路,全力抓生产、调结构、促转型,培育形成的六大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十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初具规模、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快速成长、农业产业化经营成效明显、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成效显现,赢得了农业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良好局面。先后被国务院、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生猪调出大县”“蚕桑生产基地县”“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大宗淡水鱼类示范县”“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国100个农机化重点县”等荣誉称号。2003年、2006年、2010年、2012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11年被国务院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被云南省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3年、2014年被评为“全国产粮大县”,2015年被云南省表彰为“粮食生产先进单位”。2015年农业总产值90.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40元。

加强基地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实施高标准农田治理工程;实施大坝冲水库、小撒卜龙水库、下河沿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加快小(二)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快“五小水利”重点县建设及召夸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扶持经营主体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提高蔬菜、食用菌、红提葡萄保护栽培为特点的设施化水平,加快推进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田水利化、推进农业设施化。

全县建成43.04万亩中低产田地改造、高稳产农田66.13万亩;小(二)型规模以上水库148座,总库容2.28亿立方米,全年供水量22289万立方米;13个万头猪场,62个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小区);稳步推进6个畜牧“百千万”示范场建设,3个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设施、半设施农业面积达6.71万亩,建成冷库223个。

狠抓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多样性高原特色农业优化发展。 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流转土地10.44万亩,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着力推进多样性高原特色农业优化发展,巩固提升了粮食、烟、养殖、林果等传统产业,做强蚕桑、蔬菜、秋冬特色马铃薯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杂交玉米制种、优质牛源等新兴产业,特色农产品基地已初具规模,区域化布局日趋完善,复种、套种水平快速提高,陆良建成14类优势农产品基地128万亩、10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粮食产量实现了连续13年连增,持续巩固了“全国产粮大县地位”;建成万亩、千亩、百亩连片蔬菜基地37个,蔬菜标准园4个,陆良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达42.9%。

其中畜牧产业规模化和加工开发居全省前列,粮食、马铃薯、杂交玉米等主要作物产量居云南省前列,秋冬特色马铃薯种植面积占全省12.56%,产量占全省12.35%;食用菌产量占全省56.1%,产值占全省28.8%。杂交玉米占全省制种面积25%,曲靖市的80%以上;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占云南省肉类总产量的6.2%;生猪存栏占全省生猪存栏3.3%;出栏占全省生猪出栏5.5%。全县优质水果占60%,水果商品率达80%;森林覆盖率38.3%。农业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延伸,一、二、三产业初步融合。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促进农业适度规模效益经营。 围绕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按照“扶优、扶大、扶强”的原则,引导和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不断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努力构建农业经营体系。目前,陆良已培育形成农业龙头企业69家(省级5家,市级21家);引导和帮助农民创办专业合作组织290个(国家级2家、省级7家、市级11家);发展家庭农场129户(颁发认定证书13户),种植大户182户、养殖大户1570户。

打造了华农庄园、紫溪湿地农业庄园、新千佛茧丝绸庄园、大地生态农业庄园等4个现代农业精品庄园。其中,新千佛茧丝绸庄园2014年被评为市级农业庄园,紫溪湿地农业庄园2015年被列为市级农业庄园。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带动19.4万人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年产值达到43.8亿元,占农林牧渔产值48.5%,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吸纳农村36500多人就业,占转移就业总人数的21.7%,农民从中得到的工资性收入达到人均1310元,占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37.3%。

强化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科技支撑力。科技研发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自主培育2个水稻新品种,3个玉米新品种,自繁自育的“滇陆猪”被评为“云南六大名猪”之一;主要农作物新品种覆盖率达100%,優良品种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科技应用覆盖率明显扩大。

杂交玉米、优质稻、蚕豆、大麦、小麦、马铃薯等良种推广均有大幅度提高,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7%;重大农业科技措施推广取得实效。实行县、乡、村三级样板配套,每年创建覆盖各类特色产业的样板15余万亩;水稻机插秧为主的轻简化栽培、马铃薯膜下滴灌、蔬菜微喷灌、绿色防控、耕地质量等一系列新技术和“粮经型”“粮饲型”等多种间套种模式得到广泛应用,全县重点农业科技措施推广达95%,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畜禽免疫密度达100%;陆良每年举办的农业技术培训班都在900期以上,培训人员不少于9万人次。

nlc202309012154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服务设施装备建设,搭建为农服务平台,创新服务体制机制,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全过程的服务。

加强现代科技体系建设。健全县、乡、村、组四级公益性服务机构,与云南省农科院等合作搭建“院县共建”平台,实施良种开发工程和十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工程;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建成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蔬菜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和丝绸皮革仓储物流园。引导农业生产企业借助互联网+,初步形成农业生产企业+农产品协会+专业销售公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全县85%的农户与龙头企业或中介组织形成了稳定的利益连接关系;加强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农机总动力达49.33万千瓦特,完成农机作业综合配套面积145万亩,陆良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48%;加强农资供应体系建设。建立供銷社农资公司、农资生产企业、农技服务站、种子公司、个体工商户等多种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农资供销服务体系;加强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县、乡农业信息网、乡(镇)“新农村数字乡村网”,拓展以手机为平台的“三农通”农情信息发布,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积极探索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依托阿里巴巴推进县级信息交易平台建设。

打造质量品牌,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安全优质发展。牢牢握紧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农业发展的生命线,做到产业与生态并举、监管与执法并重,优化农产品生产环境,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促进循环农业发展。建立严格的覆盖全过程的农产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快“三品一标”申报认证步伐,全力保障“舌尖上的安全”。目前,陆良县无公害农产地认证面积14.2万亩、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13.2万亩,培育注册了新千佛、陆良板鸭等农产品商标62个(省级4个、市级14个),累计认证A级绿色食品7个,“滇陆猪”获得地理标志认证。

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实施农民就业培训计划,推动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壮大劳务经济;建立创业园平台,深入实施鼓励创业政策,促进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大学毕业生、转业军人等创业促增收;发展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经济林果等农业新产业、新业态。2015年,陆良县完成农村各类人员培训4500人,实现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达到17.5万人,人均工资性收入达4000元以上 ,比2014年同期增加22%;完成2178人的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工作,发放贷款1.69亿元,带动6000人的劳动力转移就业;发展种养殖大户总数达3563个,吸纳农村36500多人就业;建成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安排贫困人口1000人打工,解决8000余人就业,同时带动蔬菜加工、包装、销售、物流、运输、信息、餐饮、宾馆住宿、农资、劳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间接解决3万余人就业。

责任编辑:王帮旭

突破“高原现象”走特色办学之路 篇7

为此, 我校创新理念和模式, 走特色办学之路, 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 避免出现“高原现象”, 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创新理念和管理模式

多年来, 在先进教育理念指导下, 学校大胆进行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积极引进人才, 实行教师聘任制和教学目标责任制, 形成了教师聘任上岗机制和教师奖励机制;建立了以年级为主体、以班级为核心、以学科为支撑的教学管理模式, 创建了适合学校发展的评价体系。

办学模式上的创新体现在从规范化、多样化到个性化、特色化办学的转变, 完成了由特色教育资源的整合优化到走向高中新课程实施, 进而从高中课程改革实验的高度审视和提升办学品位。

学校文化创新是各项创新的核心。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文化建设和创新。一是开展校园文化教育活动并进行专题研究。学校长期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艺术月活动、“书香满校园”活动等, 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和打造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省级立项课题《现代教育理念下校园文化建设》通过省级鉴定。二是以师德师风建设为突破口, 加强教师文化建设。学校有计划地开展各种学科文化活动和人文精神教育活动, 使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协同发展, 从根本上影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三是以文明校风建设为抓手, 打造和谐校园。2010年4月, 学校被评为“嘉峪关市预防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先进集体”和“甘肃省交通安全示范学校”。四是重视对师生的人文关怀, 增强师生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外部环境建设上, 学校进行了绿化、美化和人性化设施建设, 努力营造一种“家园式”环境, 2010年学校被评为嘉峪关市花园式单位。

二、走特色办学之路

目前, 学校在特色教育上进行了探索创新, 现已形成三大特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技教育和奥林匹克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于1998年就创立了全市第一个“中学生心理辅导室”。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3名专业心理辅导教师广泛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 进行心理疾病干预和治疗, 从而有效解决了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 大大提高了师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利于学校良好风气和秩序的形成。嘉峪关市广播电台等媒体还邀请我校心理辅导老师参与制作了相关广播节目, 在心理特色教育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科技教育。学校于2006年成立了嘉峪关市首家省级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现在已经增加到包括“脑思维工作室”、“天文科技工作室”、“模型工作室”在内的11个工作室, 形成了一个面向全市的青少年科学教育实践基地。2009年学校被评为嘉峪关市“科普示范学校”, 2008年被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等单位评为甘肃省青少年科技活动创新“特殊贡献奖”, 2010年被评为“嘉峪关市科技活动先进集体”, 2010年被评为第二十五届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

奥林匹克教育。学校将奥林匹克教育纳入学校的办学目标, 积极开展奥林匹克知识展览与竞赛等活动, 在课内外渗透奥林匹克精神。2009年经国家体育局批准在我校成立了“嘉峪关市雄关阳光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总之, 学校办学要有特色, 并以此培养素质全面的人来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因为学生的兴趣爱好、理想追求各不相同, 因此学校要满足他们的选择。只有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各具特长的学生, 学校才能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竞争力, 才能求生存、谋发展。因此, 特色是学校服务于社会和个体需求的必由之路。

高原特色产业 篇8

1 难题一:民族自治地方劳动力素质低与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含量高之间的矛盾突出

民族自治地方农民素质较低, 难以适应高原特色产业技术含量高的需求。依靠技术进步, 开发出具有市场需要的特色产品, 才能获得市场占有率, 才能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集群, 资源优势才能转化为发展优势。所以, 发展现代高原特色农业, 靠的是先进科技, 高原特色产业属于高技术含量产业。作为高原特色产业新技术的应用主体———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不高, 对新技术的学习、使用还存在许多困难, 成为高原特色产业新技术应用的重要障碍。民族自治地方农村主要集中着文盲、半文盲, 以及初中以下学历的人群。不仅如此, 从身体素质看, 身强力壮的年轻人基本外出打工, 留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这样的身体素质和受教育程度, 是难以承担发展技术含量高的高原特色农业重任的。

适应发展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的新型农民是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 懂技术, 会经营, 具有良好品德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新型农业劳动者。民族自治地方要在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农业法》、《农业推广法》、《职业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劳动法》的基础上, 加强农民教育行政立法, 为培养新型农民提供制度保障。鼓励农民接受职业教育培训, 规范有关部门的职责, 确保农业、劳动保障、教育、科技和财政等相关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履行好新型农民培养的职能。同时, 要创新新型农民培养投入机制, 在过去积累的“公司+农业科技部门”的培训投入机制基础上, 增加政府的新型农民培养投入;完善政策引导机制, 鼓励高原特色产业产品开发企业、社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农民教育进行投资;创新农民自我提升的激励约束机制, 形成政府、龙头企业、社会组织、农民四者共同投入的新型农民培养投入机制。

2 难题二:高原特色产业风险高与投融资困难之间的矛盾突出

高原特色产业是高风险产业。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的高风险性主要源于产业基础差, 技术要求高, 以及产业投资周期长、受自然环境的约束性强, 以及来自市场的风险。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薄弱, 大部分高原地区自然条件恶劣, 发展生产难度大,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有的还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不通电;高原地区自然灾害较多, 但是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弱, 历史沉积下来的贫困问题突出, 正是由于贫困, 长期以来, 当地群众靠山吃山的做法破坏了高原生态环境, 高原资源优势逐渐丧失, 恶化了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生态基础, 增加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风险。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高风险性还来自产业技术含量高, 技术研发、应用本身存在高风险性;高原特色产业还存在产业投资风险。但是, 民族自治地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投融资难度较大。过去, 由于受到种种条件的制约, 民族自治地方高原地区曾出现产业空白, 导致民族自治地方高原=贫困的局面。产业的崛起和快速发展需要相应的投入, 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资本的属性是流向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的地方。由于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本身分布较为分散, 规模效益还不突出, 许多技术性难题还要攻克, 这就意味着资金的投资回报率在短时期内还不高。所以, 解决高原特色产业风险高与投融资困难之间矛盾突出的问题就是要建立风险共担投融资机制, 即建立政府、金融机构、保险公司、产业投资主体共同承担投资风险的机制。通过明确政府责任, 促使各级政府对高原特色产业的研发和技术推广进行应有的投入, 同时为企业的融资困难提供协调、沟通服务;金融机构要从履行社会责任的角度, 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保险公司为产业投资主体提供产业风险保险, 分担投资风险。

3 难题三:产业链短, 投资回报率不高

大多数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产品为初级产品, 产品的附加价值不高, 投资回报率不理想。由于缺少科技创新能力强、有自主品牌的深精加工企业, 民族自治地方的大多数药材产业、畜牧业、林产品等, 主要销售的是原料, 具有高附加值的深精加工过程并没有在本地完成。实际上, 正是因为原材料型的高原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导致高原特色产业的投资风险增大, 特色应有的高回报并没有体现出来。

所以, 发展壮大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 就是要把重点放到培育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深精加工企业上来。同时, 要增强高原特色农业本身的技术创新能力, 为培育深精加工企业扫除技术障碍。地方政府还要选择区域高原特色农业发展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难题, 深入开展定向应用基础和适用技术研究;围绕发展优势资源特色产业的技术要求, 攻克技术难关;建立和强化区域技术合作和技术共享机制, 在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创造名牌, 走品牌创效益之路。

4 难题四:高原生态高功能性与生态脆弱性对发展高原特色产业的制约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产业必须基于高原自然生态, 但是, 由于高原自然生态自身固有的脆弱性和难恢复性, 以及20世纪80年代以来, 国家区域不平衡发展政策激励下对高原森林资源的过度开采, 加上各种自然灾害的破坏, 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生态不断恶化, 突出表现为耕地资源数量减少且质量较差, 土地生产率低;高原植被稀少, 水土流失、土壤侵蚀严重;城市污染的转移等, 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再生产、经济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处于极不协调的状态, 使民族自治地方高原地区面临着严重的生态恶化和经济贫困的双重危机。

发展民族自治地方高原特色农业, 就是要遵循生态经济系统协同进化原则, 以水土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和水土保持与资源高效合理利用为前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这样才能避免产业发展中的生态破坏问题, 才能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与脱贫致富奔小康共赢目标。在农业产业选择上, 要发展环境友好型的产业, 如药材产业的发展不能以破坏森林为代价;在技术选择上, 要强化针对性, 提高技术的环境适应性, 发挥技术进步的环境保护功能;在制度选择上, 政府要鼓励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高原特色农业, 而避免发展破坏生态、资源过度消耗型的高原特色农业。S

参考文献

[1]丁忠兵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探析[J].青海社会科学, 2009 (1) .

[2]许喜文, 贾兵强, 向安强.国外农民培养经验对我国新型农民培养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 (8) .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浅析 篇9

生态农业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土壤学家W.Albreche提出, 后在1981年由英国生态农业专家M.K.Worthington进一步完善, 定义为:一种生态上能够保持平衡, 能量上是能够自我维持、低输入, 经济上有生命力, 在环境、伦理、审美方面可接受的小型农业系统。

国内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 在特定区域内所形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农业。是把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资源培育与高效利用融为一体的新型综合农业体系。

2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建设的背景

2.1 自然背景

云南94%的土地为山地、丘陵, 农作物单位产量低, 持续高产量的农田少, 干旱、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 不仅制约了云南省经济的全面持续发展, 也给长江、珠江下游地区和东南亚领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生态建设被提高到空前的高度。云南位于西南边疆, 少数民族众多, 农业主要是小规模的自给自足的山区农业, 再加上一些地方恶劣的地质条件, 农业发展潜力极低, 现代农业的建设难度大。

但同时云南也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1) 地形地貌众多, 地域组合复杂, 垂直差异明显, 可分为坝区、半山区、山区和高寒山区, 土地利用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2) 气候类型多样, 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7个气候类型, 适宜多种作物的生长, 发展生态农业有明显的气候优势。 (3) 物种优势: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宝库”、“香料之乡”、“天然花园”的美誉。拥有全国60%的高等植物和59%的脊椎动物种类, 淡水鱼类资源占全国的42.2%。 (4) 民族传统文化多元化:云南人口在5000人以上的民族有26个。拥有各式各样的农耕文化, 其中也有包含生态环境的内容, 为当今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2.2 政策背景

在云南发展生态农业既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 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又能改善农业资源配置, 实现农业由粗放型增长转向集约型增长, 推动经济的发展, 增加农民的收入, 为可持续农业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云南自然禀赋、资源优势和地理条件决定着云南高原特色农业拥有吸引眼球的“四张名片”:“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同时在2012年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报告提出“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明确了云南农业的战略定位。报告指出, 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 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 调优调快一产;发挥地域和气候优势, 建设烟糖茶胶、花菜果药、畜禽水产、木本油料等特色原料基地, 做大做强龙头企业, 打造优势特色农产品品牌, 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云南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也明确要求必须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结合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应该体现“生态、多样、四季、开放”的内涵实际。

3 云南高原生态农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3.1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特点

云南省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 就积极实施生态农业建设示范工程, 结合各地的实际, 按照“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要求, 和“农、林、田、水、路”综合治理的原则, 各地均建立了一些生态农业示范点, 为大面积发展生态农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据2012年云南省环保厅统计, 截至2011年年底, 全省15个州 (市) 、70个县 (市、区) 开展了生态州、县创建工作;各地积极推进生态乡镇、村创建, 累计建成10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16个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国家级生态村、218个省级生态乡镇。昆明市命名197个行政村为“昆明市生态村 (社区) ”, 走在全省前列。2011年在全省所有县 (市) 、区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762万亩;全省“三品”认证累计达916家企业2079个产品, 全省“三品”产值255.25亿元。农村能源建设投资进一步加大, 全省农村能源建设资金超过2.2亿元, 全省新建农村户用沼气15.65万户, 完成农村节柴改灶14.91万户, 推广农村太阳能热水器6.3万台, 20.28万平方米。

3.2 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现有模式

3.2.1 基于产业空间布局的循环农业模式

宏观层面的循环农业模式多以区域为整体单元, 将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服务也等相关产业链条间的耦合关系, 通过合理的生态设计及农业产业化优化升级构建区域循环农业闭合圈。微观层面的循环农业模式多以专业大户为对象,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双江县把核桃产业列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产业来抓, 按照“规模上求大、品种上求优、管理上求精”的发展思路, 加大宣传、培训和投入的力度, 健全管护激励机制, 强化督促检查, 将全县60万亩核桃产业基地不断做大做强。目前, 双江县60万亩核桃进入初果期11万亩, 2012年产量4016吨, 产值1.12亿元。在“十二五”期间, 以管护为本巩固现有面积, 逐年增加挂果面积, 不断提高产量产值, 到2015年力争进入初果期24万亩, 年产量2.4万吨, 实现产值4.8亿元。

3.2.2 多功能生态耕种模式

元阳梯田位于云南省元阳县的哀牢山南部, 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留下的杰作。元阳哈尼族的梯田开垦因地制宜, 随地势而定, 坡度小地多就开较大的田, 坡度大地少就开较小的田, 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 因而元阳梯田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 绵延整个红河南岸的红河、元阳、绿春及金平等县, 仅元阳县境内就有17万亩梯田, 是红河哈尼梯田的核心区。千百年来, 哈尼族在哀牢山区三江流域将野生稻驯化为陆稻又改良为水稻, 使三江流域成为人类早期驯化栽培稻谷的地区之一。元阳梯田哈尼族梯田生态系统呈现江河—森林—村寨—梯田四度同构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这就是千百年来哈尼人民生息繁衍的美丽家园。

3.2.3 山区可持续发展模式

云南山区是旱作农业较为典型和突出的地区, 陆稻是低纬度山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针对山区水资源缺乏, 作物单一, 抗病能力差等问题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多种资源共同发展, 多方面切实增加农民实际收入, 结合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环境治理措施, 提出了以陆稻为基础, 确保粮食安全的山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式。通过对陆稻、杂交玉米优良选种, 推广规范化陆稻间作玉米以提高饲草和粮食的多样性, 逐步克服病害危害, 提高复产规模;同时加大主要经济作物的轮作, 解决山区农作物单一, 粮畜争地, 粮烟争地等矛盾。并根据山区实际情况, 提供及时更新的种植养殖农业技术, 使山区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 在使得山区农业告诉发展的同时注意生态环境治理。

3.2.4 生态观光旅游模式

云南自然风光秀丽、地域差异大、多元民族文化传统保留较完整, 特别是乡村风景、村寨文化以及民族传统特色独树一帜。生态农业旅游的介入, 将有利于促进城乡结合, 形成自然风光、风土人情、人造景观、古典园林、农业风光为一体的新型旅游格局。各地依托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自然环境、民族民俗等独特的资源,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呈贡的花卉基地、红河州弥勒县的葡萄园、麒麟区农业示范园、以楚雄黑井古镇为代表的“古镇休闲度假型”, 以元阳梯田为代表的“原生态风光旅游型”, 边疆部分民族的刀耕火种、锄耕体验, 怒族、傈僳族、侗族、拉祜族等民族的狩猎体验等。这些不同风格的观光模式既推动了当地特色比较优势农产品、民间手工艺品的销售, 也促进了当地社会事业、农民文化素质、农村经济全方位的进步和提高。

4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路径

立足于已有的生态农业模式以及相关产业背景, 要想取得长效且符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发展, 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4.1 加强产业生态引领, 提升产品内在质量

继续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 同时充分发挥云南绿水青山生态优势, 在产业发展中把生态建设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 力求做到发展产业与保护生态相协调, 在生态保护中提升农产品质量。如曲靖市麒麟区茨营乡通过生态化运作形成了万亩高原生态供港蔬菜基地;省农科院正在创造条件, 培育“少施化肥、少用农药、保护生态、优质高产”的绿色超级稻新品种, 为云南稻作产业做了长期可靠技术储备, 为其实现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2 持续深化市场, 提升高原特色农业市场品牌力

农业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提供衣食原料, 而且在不断地拓展。通过创新和宣传, 可以提升农业的影响力, 对于提升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市场品牌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云南要将建设高原粮仓、特色经济作物、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作为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的“六大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 打造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菜、云花等“十二大品牌”, 加快形成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影响深远的云南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和品牌。

4.3 注重高原地理标志工作,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高原给人以蓝天白云、物种特色鲜明、未破坏的生态环境等良好印象, 具有高原特质的农产品一定给人以生态优质的感觉。云南应大力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产业, 如高原蔬菜、马铃薯、茶叶、蚕桑、水果、荞麦等高原粮食产品, 还有独龙牛、乌骨鸡、小耳朵猪和高原特色水产品等, 对这些高原特色产品生产进行产业合理布局和规划, 以及加强高原地理标志工作的建设, 使其一旦上市就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如云南软米是云南省传统特有的、具有区域特色的稻米类型, 其米饭具有松软适口、冷热均可食、冷不回生、不易变质的特性, 不仅受到云南省群众的喜爱, 也越来越受到省外群众的喜爱, 一些省外企业也开始在当地生产软米, 甚至从云南引进软米资源进行新品种选育。针对这样的情况, 如果云南省不对软米开展地理标志工作, 不仅会混淆消费者对软米的看法, 而且将影响云南省软米产业的发展。

4.4 弘扬多民族传统文化, 扩大产品市场影响范围

云南蕴藏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 结合建设民族文化强省的目标, 发掘相关的传统文化并将之用于提升产品的文化含量, 可以提升产品的市场影响力。云南过桥米线是人们熟知的地方美食, 这与其美丽的传说不无关系。如果再将过桥米线的文化与特色稻米品种选育及民间加工结合起来, 不仅可以丰富米线的种类, 而且能够提升过桥米线的市场影响力, 有助于提升相关专用型稻米品种的附加值。同时, 将高原特色生态农业与旅游产品结合, 例如, 元阳梯田文化观光旅游。又或者在各种商贸洽谈会如南博会中将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产品安排在表演节目中以及宾客的食谱中, 把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4.5 坚持科技创新, 提升产业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科技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 是打破资源环境限制的必要手段, 也是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决定力量。把科技创新与民族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挖掘并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如采用现代技术发掘烤烟和蔗糖以及普洱茶功能成分并使之产业化;利用科技创新提高耕地生产力, 如瞄准占全省55%以上的中低产田, 将“绿色超级稻”、有机芸豆、精量栽培等新技术加以应用;把科技创新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 研究开发具有云南特色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技术, 大幅提升产品的内在价值和市场竞争力。

摘要:在云南省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背景下, 本文分析了云南发展高原特色生态农业的条件、呈现的特点、现有的生态农业模式。随后立足于现状对云南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生态农业,高原特色,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桂慎.生态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

[2]罗燕, 陈良正, 张思竹.云南山区生态农业发展思路与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 2010, 23 (6) :2137-2142.

[3]云南省环保厅.云南省2012年环境公报[EB/OL].http://www.7c.gov.cn/color/DisplayPages/ContentDisplay_390.aspx?contentid=45682.

[4]云南农业信息网.双江县以管护为本做大做强核桃产业[EB/OL].http://www.ynagri.gov.cn/news14/20130604/4014976.shtml.

[5]郭净, 段玉明, 杨福泉.云南少数民族概览[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1999.

[6]陈云芬, 刘武洪.让山区农业沐浴科技阳光[N].云南日报, 2009-06-24.

[7]罗明义.发展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10) .

高原特色农业企业企业文化战略探析 篇10

关键词:高原特色农业,农业企业文化,文化战略

云南立体气候显著,地形多样,素有“动植物王国”的美誉,盛产生态、健康、优质的高原特色农产品,它已逐步建设成为我国无公害、绿色生态特色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当中国经济从“短缺经济”步入“过剩经济”的时代,消费市场从“卖方”转向“买方”的时候,云南省委省政府适时提出发展云南高原特色农业的战略性决策。伴随着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和复杂化,市场竞争已经由直接的产品、技术等“硬性”的竞争转向间接的文化、理念等“软性”的竞争, 文化在战略选择中的影响越来越大。笔者认为,在党的十八大着力强调五大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的宏观环境下,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会异常激烈,因此,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选择对企业竞争优势和高原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一、农业企业企业文化与农业企业企业文化战略

1、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

(1)农业企业是指从事农、林、牧、副、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具有较高的商品率,实行自主经营、独立经济核算, 具有法人资格的盈利性的经济组织。

(2)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是一种从事经济活动组织的内部文化,它所包含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为该组织成员所认可。

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的结构主要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它包括农业企业内部的机器设备、厂房等经营生产用品;企业的制度文化,包括农业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和人际关系等;企业的精神文化,包括农业企业内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等。

2、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

(1)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主要包括经营理念、

价值标准、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等内容。经营理念是农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基本观点。价值标准是农业企业外在形象的价值体现,是员工行为的方向标。价值标准可以是几个字,也可以是一句话或一段话,如“人应该有点精神”、“加入龙润,重塑自我”的龙润精神。道德规范是和价值标准相辅相成的,价值标准是道德规范的升华,而道德规范是价值标准的基础。行为准则是农业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标准的具体体现,经营理念和价值标准落实到企业的各种行为规范中就形成了行为准则。

(2)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遵循的原则:一是针对性,企业整体战略指导思想和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需要; 二是灵活性,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进行适当地调整和改变;三是适当性,要结合企业实际,要讲求实效恰到好处;四是多元性,制定战略时需要各种策略技巧相互配套,谋求最佳配合和整体优势。

二、高原特色农业企业推行企业文化战略的意义

1、对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全局的导向作用

高原特色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选择能形成企业整体的共同追求、共同价值观和共同利益,它能引导企业成员的行为心理,自觉自愿地把企业目标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来实现。有了共同的愿景,农业企业的各项制度和理念目标才能在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逐一实现,高原特色农业企业的特色品牌才有集中核心的目标,特色才能在众多竞争品牌中大放异彩。

2、对高原特色农业资源的凝聚作用

良好的农业企业文化战略选择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它可以把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本企业文化的周围,并吸引外来资本及优秀管理人才加入高原特色农业的发展,而其所带来的“鲶鱼效应”,将会对改变传统农业规避风险、市场意识淡薄、靠天吃饭等弱质性产生质的改变, 将高原特色农业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良好的企业文化战略能使成员与企业之间产生某种群体意识,使内部组织一体化,提高农业企业的生命力。

3、对高原特色农业规范的约束作用

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产业涉及粮食、烟草、茶叶、蔗糖、橡胶、花卉园艺、咖啡、畜牧、生物制药、木本油料、淡水渔业、蔬菜、果类、林下经济等十几个特色产业板块,产业涉及发展区域横跨全省各市、区、县。没有一个系统的文化战略规划,会出现各个产业、各个主管部门、各个地区各自为政,各搞一套,形成内耗,无法形成品牌效应,造成消费者市场认知的混乱。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选择会通过制度文化和道德规范发生作用,约束企业成员在生产、服务、销售等各个环节都重视顾客满意程度,注重人才,注重企业形象和经营成果的提高,形成一种无形的、理性的韧性约束,规范高原特色农业的市场, 提高市场占有率。

4、对高原特色农业品牌效应的竞争作用

良好的农业企业文化与社会文化紧密相连,它不仅在本企业发挥作用,而且会对社会辐射和扩散。为人接纳和家喻户晓的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是高原特色农业的又一张重要名片,它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最终都会转化为特色农产品的品牌效应。农业企业大多与涉农产业相关, 农产品是高附加值的产品,而农业企业文化战略的选择无疑是释放其潜在价值的无形推手,并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三、高原特色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战略选择

虽然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但大多数中小型企业还存在着较多问题: 企业历史较短,企业文化根基不牢;企业文化体系不健全, 没有专门的企业文化组织部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专业性不强;小型家族农业企业用亲情代替企业文化;缺乏企业文化激励机制,员工参与性不强,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不能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发展正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采取卓有成效的企业文化战略。结合高原特色农业企业的发展实际,笔者给出下述企业文化战略作为参考和建议。

1、多元型文化战略模式

农业企业文化具有继承性,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必须学习自企业开拓者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精神,把企业的优良传统继承下去。另一方面,农业企业发展环境不断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战略模式,要坚持实用态度。根据不同地域的农业作业条件及农村市场特点,增强企业文化的柔性和灵活性。比如可以结合企业成员的“半工半农”特点, 依照农时季节,制定柔性的工作制度,结合农业企业的公益性特点,企业可以组织一些符合农民口味的平民化的文化演出活动,一方面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另一方面也宣传了企业,展示了企业的良好形象。

2、品牌战略

农产品品牌的建立与农业企业的企业文化的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企业文化能够支撑产品品牌,反过来,产品品牌能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就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名牌企业形象具有极大的号召力,虽然高原特色农业企业中已经打造了“龙润”、“红塔”、“云菜”等中国名牌,但这还远远不够,高原特色农业企业的名牌之路还很漫长。

3、差异化战略

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高原特色农业企业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根据行业特点、企业特点、产品特点等构建出有别于其他企业的文化特征,克服文化雷同现象。同时,云南作为一个边境民族省份,民族性很强,且各民族文化迥异,这是其他省份和地区不具备的差异化禀赋,开发利用好民族特性,将产品赋予民族气息,搭载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创造属于云南民族的特有企业文化。

4、农业企业家战略

农业企业文化是旗手文化,农业企业家素质和自觉程度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败起着关键作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是经营者文化,是企业领导人文化。企业家的知识、智力、文化素质决定了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程度。要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企业优秀的企业文化, 培养一支优秀的农业企业家队伍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5、绿色农业企业文化战略

高原特色农业“生态环保”出效益、“安全优质”作保障的名片,异常需要绿色农业企业文化的支撑。制定绿色企业文化战略,让绿色文化深入每个成员的日常工作,让企业重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由此农业企业能够取得社会、社区和公众的好感,也能使高原特色农产品的生态绿色口碑更甚从前,从而创造良好的市场发展机会。

6、学习型文化战略

上一篇:视觉阅读下一篇:丽江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