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向型

2024-05-15

内外向型(精选四篇)

内外向型 篇1

一、目前国内传统和新兴的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策略是企业以顾客需要为出发点,根据经验获得顾客需求量以及购买力的信息、商业界的期望值,有计划地组织各项经营活动,通过相互协调一致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为顾客提供满意的商品和服务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过程。

长期以来,被营销理论界广为接受的是由美国学者杰罗姆·麦卡锡提出的4Ps理论。后期出现的6Ps、10Ps、11Ps策略都是4Ps营销策略的扩展,其核心仍是4Psㄢ

二、转型期外向型中小企业采用的较普遍的国内营销策略

目前国内市场人口众多、市场成熟、竞争品牌多、市场潜力大,企业面临着如何运用营销策略打开国内市场的问题,包括如何保证在产品上市销售的过程中严格按照既定的规划、销售模式、价格体系、人员管理、销售理念、销售策略、促销支持等来快速、深入拓展、建立稳固的市场营销模式,如何从大流通、大批发逐步转向精细化、扁平化网络渠道进行运作等问题。

转型期外向型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的国内营销策略一般有其普遍的模式,基本都是运用了前期宣传为主,中期改为渠道运作,发展高潮期改为大客户营销的策略。(1)前期以宣传为主,主要是目前转型期外向型中小企业大多有不被人知的特点,因此在宣传的过程中,主动出击,以面的推广为主,由面到线,再由线到点。(2)国内市场营销中期,转型企业一般采取两面操作的方式,一方面维持着外贸的业务,另一方面国内的市场已打开,为了不牵涉很多的精力大多以以适合自己产品特色的渠道和代理商运作为主,区域战线一般较短。(3)国内营销运营发展到高潮时,也就是企业能满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能满足市场需求时,该时期以稳定和维护大客户为主,以大客户推动进一步发展。

三、转型期外向型中小企业国内营销策略运用中或遇到的问题和应对方法

在企业从外贸向内贸转型过程中,企业决策者和组织者将从零开始研究国内目标市场需求,从零开始学习国内营销领域知识,从零开始研究和建立营销模式,根据转型升级要求重新整合人力资源和团队建设,重新设计业务运作流程。因此转型期的企业在进入国内市场上,营销策略运用中或遇到一些问题,以下就这些问题探讨一些应对方法:

1. 以创立渠道为核心规划业务

外向型中小企业因人、财、物资源有限,因此建立以核心代理商为主的营销渠道适合大多数转型期外向型中小企业。转型中的中小企业应该充分进行把关,选择好的核心代理商,建立好各自的分销渠道。

除此之外,在实体渠道竞争比较激烈的情况下,开辟电子商务化营销平台是一个创新渠道的新思路,借助网络营销平台已经成为企业必然选择。近几年,强势网络媒体深入行业一线宣传推广,为企业提供大量丰富、及时、全面的行业资讯,使得行业中转型企业对网络的认知度正大幅提升,越来越多企业开始运用互联网进行品牌推广、网络营销。

转型中的外贸企业可在原有以展会和现场等方式获得对外贸易订单的基础上,新开辟B2B电子商务平台,并通过此平台获得国内更多的交易机会。目前这种把新兴的电子商务引入比较传统的外贸行业,已成为一种高效便捷的行销手段,在行业转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 不同时期选择不同产品推广营销策略

外贸型企业进入国内市场不能急于求成,单纯追求速度,不讲规则,应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不同产品推广营销策略。

在产品推出市场的前期,分销渠道一般都会采用扁平化的运作,因为扁平化的运作有利于产品进入市场速度较快,而且迅速找到相对应的市场,如果分销渠道太小,会影响产品进入的速度,品牌打响不了,就很难出奇制胜。目前国内企业运用比较多的分销模式是利用新产品上市订货会 (全省) +市区分销会 (零售、批发店) 为主导,订货会议采用系统化推广为主,通过订货会将此产品快速渗透到各零售网点,并且据此来签订产品的长期代理商,并利用平面广告传播的效应和地面销售团队的协助,快速启动各大城市和地区的深度分销工作,建立一批可控、有效的末端零售网点。同时快速健全销售网络体系,重点选择认可产品、网络健全、资金雄厚、经营先进的分销客户,在扁平化销售模式的基础上开展深度分销工作;

在产品推向市场的中级阶段,开始一系列的促销手段,此阶段的促销与后期的促销有一定的区别,这个时期的促销不是以让利为主,而以广告宣传的力量进行推广。中期在购物需求比较旺盛的季节采用多渠道分销模式,从侧翼来提升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影响力;

后期为促销方案的实施阶段,在确定分销商的基础上,由公司组成团队,在专柜进行宣传,后期产品推广与中期宣传不一样的是,中期是为了打开市场,后期是为了在市场中形成品牌的优势。

3. 建设和完善高效、合理的营销机制

外贸向内贸转型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转型计划的整体实施关键在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在于要有一个高效、合理的营销机制,包括企业内部机构构建,营销制度体系完善等。

企业内部组织机构的架设需遵循以下三个层次:1、按照企业部门功能进行重新分配,进而完成从决策到执行系统的部门职能整合,使销售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利益的积极性,包括从一级批发商到消费者及内部员工各个环节利益的积极性的调动,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政令畅通。其次,企业内部机构调整应以流程为导向,突破旧有的管理模式,为企业的高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证。在次,企业组织架构重组应以企业减少开支、节省费用为目标。

营销制度体系内含很多方面,建立和完善的“业务员管理制度”是转型期的企业最应重视的内容之一,因为内销业务员不仅仅是跟单员,还是渠道开拓和管理者,是代表企业与经销商在业务上方面“合作者”。业务员管理制度即将业务人员工作目标细化,进而实行科学、合理、量化的管理考核体系。如建立每天的分时管理制度、目标经销商定向管理制度、单向工作定向跟进制度以及月度工作总结制度。该制度使业务人员收入和费用与其获得成绩相互挂钩,从而运用有效激励和管理制度引导和刺激营销。

4. 加强营销信息管理

进军国内市场的外向型企业往往在销售信息管理方面表现较为落后,如有些企业的销售报表甚至还采取月报表的方式。随着市场竞争白热化,营销信息的及时掌握、分析以及采取相应的市场动作,成为企业至关重要的市场信息生命。内贸企业对信息管理应做到每周提供一次最近产品销售状况信息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每半个月向业务人员反馈其所负责的区域最近回款状况及任务完成状况,每月作出一份公司经营管理信息报告,分析销售、毛利润、部门管理费用、项目工作完成状况等方面。

营销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一些企业在尝试建立S/S (Schedule Sharing)管理体系以加强营销信息管理,即在企业与经销商网络之间建立S/S计划订单形式,逐步在经销商与公司间加强产品信息交流,建立8周需求信息计划S/S体系,每周更新后6周产品需求信息,准确预测和反馈当地需求信息变化,从而使企业的生产计划能依市场变化而变化,以市场信息去做市场,开展生产管理,而不是依企业自身的计划去生产管理和市场营销。

总之,转型期外向型中小企业在开发国内市场中要按照国内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实施适合国内消费者和市场的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借鉴国内市场开拓者的成功经验,把握好节奏,才将会成功实现转型。

参考文献

[1]泽根.沃尔夫至尊智慧:出奇制胜的营销策略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年

[2]经济观察报《决胜营销 (2007-2008)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

[3][美]拉吉夫·拉尔等《营销管理·哈佛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

蔡明介:从外向内看 篇2

总有人问我,你对“山寨之父”这个称谓有何感想?这要看我当时的心情,有时候会高兴,有时候就不会高兴。山寨机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破坏性创新的产品种类,但名字没起好,所以对于创业者来说,学好修辞学也是一门必备课程。

我今年已经61岁了,谈创业可能有点晚,不如说说当年我们创立联发科时的一些战略选择。上世纪90年代中期,我还是台湾联华电子芯片事业部的负责人,当时联华电子是一个产业多元化的集团,从半导体设计到生产制造无所不包,所以为了更为专注地从事业务,集团作出了一个重大战略决定:分拆各事业部,独立成立公司。

1997年,联发科正式成立。独立出来的联发科一直生产CD机、DVD机的光盘芯片,直到1999年左右,我们的销路都很好,主要是搭上了这个产业的顺风车,可以说衣食无忧。但也是在那一年,我们开始准备lPO。如果说IPO之前可以借助一款产品吃定市场的话,那上市之后就难以为继了,所以我们考虑要进入一个新的产品市场,以平衡进入资本市场之后的各种风险。

为什么是手机?

关键是洞察产业先机

2000年前后,台湾1C设计产业的主流应该是基于PC的商业模式,以台积电为代表的一批企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电脑产业中的一面旗帜,他们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已基本确立。这时如果联发科再继续跟进,只能当配角,机会不大。

前几天我给联发科的几名高管上课,提到了那时我们的选择战略,其实关键词就是洞察产业先机。表面上看今天我们做成了事情,其实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当时做对了事情。

今天来看,联发科当时选择了手机芯片作为突破口,一举成为山寨之父,但是我们的选择是有原则的,这个原则就是在一个产业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找准恰当的切入点。之前做CD、DVD的芯片时,联发科进入这两个市场都遵循了相应的产品曲线:在这两类产品的市场普及率达到爆发的临界点的时候快速、全力进入。在当时的手机产业链中,台湾的明基和广达是代表性的代工厂商,欧洲的诺基亚、爱立信和美国的摩托罗拉则是主要的品牌商。当时我们就想,明基和广达虽然起来了,但比起台积电等基于PC产业的台湾代工企业,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因为手机的销售潜力在那明摆着。

换句话说,参照台湾企业在PC领域的成功模式,我觉得联发科在手机领域同样有机会,这是第一个判断。关键是接下来的判断。我们都知道,2000年的时候,在欧洲GSM标准下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3G市场,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抉择:是跟随产业潮流走3G路线,还是在传统的2G标准下生存?也就是说,联发科要判断,究竟是3G的市场普及率快要达到临界点,还是2G?

所谓洞察产业先机,绝不是一句空话,它的第一条内涵是,取得第一手的客户需求信息,掌握竞争者与市场的动态,检验客观数据以获得体悟并形成假设。3G当时很时髦,从纯商业的角度看,这也没错,但我们有两个软肋:一是台湾的3G技术刚起步,与欧洲还有很大差距:二是市场基本集中在欧洲,而这种技术要从欧洲普及到新兴市场,按照以往的产业转移速度,至少需要5到10年时间,我们等不起。这都是根据客观数据得出的判断。

这时我们就得出了一个假设:围绕2G产品做文章可能更有前途。洞察产业先机的第二个内涵是,主动与内外专家交换意见,修正或验证假设,并掌握客户潜在需求。当时的2G产品基本集中在中国、印度这些非主流市场,对于我们来说,拿自己的新产品在非主流市场做实验有一个好处:成本很低而且没有什么风险,如果不行,再推倒重来也来得及。后来的事实证明,我们的假设经得起考验。

想成全能战士?从外向内看

联发科并不是全球第一家做手机芯片的企业,在我们之前,美国的德州仪器、高通已是手机芯片市场的巨人,所以,我们要进入,就必须重新构建这个产业的生态系统,从而拿出差异化的产品。

重构生态系统的第一步是拟定商业模式。之前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与PC产业很类似,有人做硬件,有人做软件,还有人做IC设计,最后由品牌厂商整合各种资源。联发科一开始觉得在芯片上做文章的空间还蛮大的,我们首先内置7MP3功能,还与一些软件公司合作:整合他们的技术。后来一家与我们合作的德国公司突然被别人收购走了,联发科的生产线一下子就被卡住了,不得不自己来做软件。而正是这个打击,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商业模式:在芯片开发上自己进行底层软件布局,也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Total Solution”(一站式解决方案)。这个行业的游戏规则随即完全被改变了:之前一款手机的设计、研发、生产可能需要9到10个月,现在被大大缩短,通常也就3到5个月。重要的是,我们继续使用了“验证”策略,也就是在产业链上看看有没有客户敢用,结果当然是很受欢迎。

重构生态系统的第二步是建立战略联盟。在联发科的Total Solution推出之前,手机这个行业的门槛还是比较高的,至少是大企业的游戏。但我们的解决方案彻底释放了中小型制造企业的活力,特别是以深圳为代表的所谓山寨企业,他们成了我们最重要的战略伙伴。

现在的问题是,为什么不是诺基亚、摩托罗拉或者高通催生了山寨机这个行业而偏偏是联发科。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只想从联发科自身来找原因。其实在我创业过程中,有一个词始终念念不忘:Outside-in。这个词可以翻译成定位,但它的本意是“从外部向内看”。

从外向内看,就是说你只有在了解竞争对手和市场信息的前提下,才能对自己进行判断i判断之后就是取舍。取舍就是“To do,notto do”,你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一定要做到心里有数,因为这和第三个层面有关:契合。契合就是一旦决定进入某个领域,就必须决定资源配置。

内外向型 篇3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最先赋予内向和外向如今的内涵。他认为,在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时,人的心理一般有两种指向,一种定势指向个体内部世界,称之为内向;另一种定势指向个体周围的外部环境,称之为外向。

目前,许多学者将其引入语言学习的研究。目前存在以下两种相反观点:A.外向型性格与外语学习绩效成正相关。B.内向型性格与外语学习绩效成正相关。

二、研究设计

1. 研究目的与假设

本次研究目的在于探究学生的内、外向性格特点与英语自主学习方式的关系。本文假设外向学生偏好听力、口语,而内向者偏好阅读、写作,外向学生较内向学生会更加灵活、自主,而内向学生则更加勤奋。

2. 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0 8、10级学生,0 8级学生年龄在22岁左右,10级学生年龄在20岁左右,男女各不限,共120参加了性格测试,其中08、10级学生各60人。

3.研究步骤

首先,学生填写艾森克个性问卷,再剔除性格趋向不显著的40人,剩下的60名同学参加英语自主学习方式问卷,08、10级学生各30人,且保证各年级内外向人数均为15人,最后进行数据统计。

4.调查工具

本研究使用的是艾森克的人格问卷的中译改编本。该问卷共21个是非问答题,答“是”者计分。分数越高表示人格外向,其表现可能为好交际、情绪易于冲动等。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可能表现为好静、富于内省、情绪稳定等。为了使该量表更适合本次研究,我删除了与本研究无关的试题,整合成一份50个是非题的问卷,每题计2分,分数越高,代表其外向程度越高。根据测试指南,其评定标准如下:≤50分为内向,>50分为外向。

英语自主学习方式问卷参考文秋芳的自主学习策略问卷,涉及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四个方面。此外,又从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自我效能及评价策略角度进行考查出题,包括学习材料,学习时间长度及频率,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障碍处理方式,以及自我的测评,等等。

三、数据分析与讨论

问卷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明确内外向学生的自主学习偏好,第二部分是研究内外向学生具体方面的学习特点。以下表1呈现的便是第一部分结果。

通过表1可以看出,外向学生明显偏好听力与口语,偏好阅读的学生比较少。内向者在阅读方面人数较外向学生要多出10个百分点,但写作方面,其人数竟和外向的差不多,甚至还要少近一个百分点,且口语的练习人数却和阅读一致,听力方面也有很大的比重,这和先前的假设内向学生偏重读写、轻听说不一致。

为了进一步探究内、外向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自主学习方式的差异,我对每一部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

1.听力

从表2看,内向学生多会进行相关单词的记忆,以及对说话人语音的熟悉,但在背景知识的了解及相关听力的熟悉上动作不大,并会积极进行听力练习。我发现内向者选择在材料进行时听写的人数要明显高于外向者,其学习时间也比外向者要长近一倍,练习地点固定,多是教室。此外,内向学生在材料选择上较为单一,集中于新闻。

外向学生在准备阶段,虽多数会选择熟悉词汇,但是在背景知识了解上优势也要高于内向者,且学习材料广泛,涉及各个方面知识,形式多样,不局限于新闻。在听力练习持续时间上,外向者虽没有内向者长,但其练习时间灵活,次数多,地点多变。

2. 阅读

在阅读内容上,内向学生学习材料形式较单一,集中于书籍。但内向者在阅读练习上愿意花费大量时间,内容涉及广泛。在阅读过程中,遇及障碍,多会主动猜测,很少借助辞典,且韧性较强,会一直琢磨材料到明白为止。此外,多数内向者都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会积极选择高于自己水平的材料。

外向学生在阅读上花费时间不多,且目标性不明确。但外向者阅读形式多样,除了书籍,他们会利用杂志报纸、网络媒体、手机电子书。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利用文章标题来帮助自己理解,但面对障碍时,好借助辞典。

3. 口语

从以上数据发现,内向者喜欢在清晨练习口语虽时间不长,频率也不高,但会高效积极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发言或者与同学进行英语口语的训练。口语话题集中于日常生活。且在英语对话中,内向者很少注意语音语调,且模仿意识不高,对话流利的障碍出现在很多方面,不仅仅局限于词汇。

外向者口语练习频率高,独自练习次数和时间明显长与内向者,喜欢参加英语角或者演讲比赛等来提升自己的口语能力。练习的话题涉及广泛,对话流利障碍主要在于词汇量和语言组织能力上,但是在语调和语速上的问题要明显少于内向者。

4. 写作

内向者写作练习形式多样,除了作文,还会利用商业信函等其他形式来锻炼自己,且在写作开始之前,很少参照范文,会独立思考。但在写作过程中,句式运用不够灵活,多是短句和被动句。在遇到表达障碍时,会寻找相近词进行代替,并会摘录一些难句。

外向者写作训练多按照老师要求进行,形式较单一。喜欢参照范文,收集相关资料。在写作中,句式丰富,善用被动句、复合句等各种句型。遇到表达障碍时,倾向于借助辞典,或自己编造,这点可以与外向者的胆大自信相联系。然而外向者在对练习的总结上要比内向者积极。

通过以上讨论,不难发现:(一)外向学生偏好听、说,内向学生偏好读、写。这可和外向者较强的短时记忆能力、较低的焦虑水平,以及更好地承受高信息流和时间限制压力的能力相联系。内向偏好读写显著,这可能与内向学生倾向于内心的自我世界,不好交流相关。(二)外向学生在自主学习方式上灵活度,主动性高于内向学生,但是持久性低于内向者。不仅听说,甚至读写,外向学生的学习方式、地点都呈现灵活性高、积极性高等特点,但在练习频率及练习持续时间上,外向学生明显没有内向学生勤奋刻苦。(三)内外向学生都善用补偿策略。结合表4,内向学生的热情异常高,会积极与同学、外教交流或者积极利用课堂时间、参加英语活动来提高口语能力。说明大部分学生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会积极地作出学习内容调整,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四、建议

为自己的性格所困扰的学生没有必要过于焦虑,或过于担心自己的性格会影响学习,相反要相信自己的性格有本身的优势,要尽可能利用这种优势,以弥补或减少性格对语言学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尽可能地利用学生性格的长处,促进学生优秀的一面的发展,同时也应该引导学生学习和利用与自己相反性格的长处。不要故意或在无意中引起内外向型两类性格的学生在学习分项科目中两极分化。因此,教师有责任对自己学生的内外向性格有所了解。

摘要:作者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自主学习策略问卷, 对英语专业学生的内、外向性格特点与英语自主学习方式的关系进行了调查研究, 发现性格特点和自主学习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内外向学生在具体的学习方式上有明显的相关性, 尤其在阅读和听力上。

关键词:内、外向性格,英语自主学习方式,学习策略

参考文献

[1]H.J.艾森克著.陈仲庚编译.艾森克人格问卷.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1981.

[2]戴炜栋, 束定芳.试论影响外语习得的若干重要因素.外国语, 1994, (4) :1-10.

[3]文秋芳.英语学习策略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5.

内外向型 篇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观察、画图、操作的过程中认识圆, 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了解圆的特征, 理解直径和半径的关系;学会用圆规画圆。

2.让学生在研究圆的过程中感受圆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增强问题意识, 提高学习能力, 并有机渗透极限、对应等数学思想, 促进思维发展。

3.通过学习有效沟通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发现圆, 感受外在美

师:同学们, 黄老师想邀请大家到我的家乡——江苏省扬州市去玩, 想去吗?

师:有两句诗是这么形容扬州的,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就让我们的扬州之旅从圆圆的月亮开始吧。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 分别出示扬州的五亭桥、何园、徐圆、别致的古今玉器、精巧的剪纸作品、玲珑剔透的漆器等。)

师:从这些画面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熟悉的平面图形——

生:圆!

师 (电脑抽象出圆) :圆美吗?不过大家看到的只是它外在的美, 它内在的魅力还需要我们动脑去探寻, 用心去感受!

二、数学角度研究圆, 探寻内在美

1. 研究画圆

师 (出示一个椭圆形的钟面, 见右图) :请大家看, 这是一面钟, 上面有圆吗?

生1:有, 钟面就是一个圆。

生2:不是, 这是椭圆。

师:是的, 椭圆和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圆很像, 但不一样。那这个钟面上还有圆吗? (生摇头)

师:这个钟面上真的没有圆吗? (边说边用电脑演示分针旋转一圈的动画)

生 (恍然大悟) :分针旋转的那一圈就是一个圆。

师:这个看不见摸不着, 可确实存在的圆到底有多大?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有些迟疑, 窃窃私语)

师:看来有点困难!没关系, 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一定能找到方法!

师:这个圆, 同学们暂时还不会画, 如果要大家任意画一个圆, 会吗?用什么画?

生:圆规。

师:一分钟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画圆)

师 (展示学生作品并评析) :应该说, 绝大多数同学画得都很棒。不过, 也有失败的作品。瞧, 这个圆画着画着就成了两圈, 大胆地猜一猜, 可能在哪儿出问题了?

生:可能是画圆时,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变化了。

师:要使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抓圆规也是挺有讲究的, 你们知道吗?

生:要抓住圆规的顶端旋转。

师:看来你挺有经验的, 那请你给大家介绍一下, 怎样才能成功地画出一个圆?你来说, 我来画!

生:抓住圆规的顶端, 固定针尖, 微微倾斜, 旋转一圈。

师 (根据学生的描述画圆, 故意将针尖滑掉, 并佯作寻找针尖的位置) :黑板太滑了!针尖在哪儿呢?针尖找不到就不能接着画圆了, 怎么办呢?

生:重新画!

师:针尖再跑了怎么办?

生:可以先在针尖处点个点, 然后再画, 圆就不会跑了。

师 (按学生说的方法画出一个成功的圆) :这个方法确实管用, 刚才没画成功的同学也按他说的方法再来画一画! (学生再次画圆, 教师指导帮助, 确保人人都能成功地画出一个

圆)

2. 研究圆心

师:我们刚才画圆的时候第一步干什么?

生:点个点, 固定针尖。

师:看来这个点对圆非常重要, 它在圆的什么位置啊?

生:中心。

师:在数学上, 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圆的圆心, 用字母O表示。

(师用粉笔分别在黑板上画好圆的圆心, 在圆外、圆内、圆上找寻一些点, 帮助学生认识圆心的点、圆外的点、圆内的点、圆上的点。)

3. 研究半径

师:看一看黑板上的两个圆, 大小一样吗?都是用圆规画的圆, 大小怎么会不一样呢?

生: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不同。

师:你能在圆上画出一条线段来表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吗? (学生独立尝试)

师分别展示3个学生的作品 (见下图) :这三幅图中的线段位置并不相同, 都能表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吗?为什么?

生:它们都是从圆心出发, 一直画到圆上。

师:数学上把一端在圆心一端在圆上的线段叫做圆的半径, 用字母r表示。

师:关于半径, 大家还有哪些思考?

生1:我觉得半径有无数条。

生2:我觉得半径的长度是相等的。

师:你们的思考是有确凿的证据, 还是只是一种直觉?数学是讲理的。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看看同学们能不能有理有据地思考问题。

师:先看半径的长度, 同意半径相等的举手。你怎么想的?

生1:可以量。

生2:其实根本不用量。因为画圆时,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没有变, 所以半径的长度当然相等。 (学生自发地鼓起了掌)

师:多好的思路!画一画、量一量是一种办法, 而借助圆规画圆的方法进行推理, 同样能得出结论。其实, 我们还可以这样想, 如果这些线段不相等, 我们画出来的圆会怎样?

生1:会是椭圆。

生2:不一定, 也有可能是凹凸不平的图形。

师:到底是什么图形我们不能确定, 但是我们能肯定它不是圆!面对问题, 有时顺着想不通, 反过来想想或许能找到答案!

师 (指着黑板上的两个圆) :大家都说半径的长度相等, 这两个圆的半径不相等嘛, 怎么回事?

生1:它们不是同一个圆。

生2:在同一个圆或者相同的圆中, 半径才是相等的。

师:那圆的半径有无数条, 你们又是怎样想的?

生:因为怎么画也画不完。

师 (出示“画满”半径的圆, 见下左图) :不对呀!我们班一位同学前段时间画过了, 只画了128条就画满了, 怎么回事?

生:老师, 他画得太粗了。

师 (出示“未画满”半径的圆, 见上右图) :你想得真好, 在数学上线是没有粗细的, 但画的时候可能有粗有细!黄老师后来也画了, 同样画了128条, 大家看看还可以再画吗?

生:可以!

师:大胆地想象一下, 如果无限地细下去, 半径有多少条?

生 (激动) :无数条!

师:对了, 无数条半径是画不出来的, 但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去想象它的存在。

师:既然半径有无数条, 每一条半径都对应着圆上一个点, 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生:无数个。

师:正是这无数个点紧紧地手拉着手, 靠在一起, 连接成了一条完美的曲线——圆。

4. 研究直径

师:其实关于圆,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墨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得出过一个结论。 (出示:“圆, 一中同长也。”) 谁能解释一下?

生:一中, 应该是指圆心, 同长是指半径同样长!

师:那么, 在圆中除了半径这样的线段同样长以外, 还有哪些线段是同样长的呢? (学生疑惑)

师:数学学习光用眼看不行, 有时候还需要动手, 请大家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圆片, 折一折, 量一量, 想一想, 或许就能发现! (播放音乐, 学生操作, 教师巡视)

师:到底还有哪些线段是同样长的, 谁能跟大家说说?你是怎么找到的?

生 (边演示边说) :我把圆片对折, 折出一条线段, 然后展开;换个方向对折, 又折出一条线段, 像这样多折几次, 每次折出的线段都是同样长的。

师:嗯, 好的!像他这样做的同学请举手! (学生纷纷举手)

师:这样的线段也很特殊,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 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直径, 用字母d表示。同学们通过对折找到了直径, 黑板上这个圆它的直径在哪儿, 能折吗?

生:不能折, 但可以画出来!

师:那怎么画呢, 你来说我来画! (教师故意将直尺摆放在偏离圆心的位置, 提笔欲画)

生:老师, 您的直尺放错位置啦, 应该放在圆心上。 (教师调整好直尺的位置, 并从圆上某点开始画,

画到圆心时停下。)

生:这是一条半径, 还得继续往下画。 (教师继续往下画, 眼看就要画到圆上时, 不露痕迹地停下了笔。)

生:还没到头, 还得再往前画一点点。 (教师继续往下画, 就在学生喊“对”时, 教师又悄悄地往圆外画了一小段。)

生:不对!出头啦。

师:一会儿对, 一会儿错, 都被你们弄糊涂了。画直径到底得注意些什么呢?

生:直径得通过圆心, 两端都要在圆上。

师:原来如此!那我想再画几条可以吗?有多少条?

生:无数条。

师:直径也有无数条, 道理与半径是一样的, 我们就不再研究了。大家都认为直径的长度是相等的, 又是怎么知道的呢?

生:我是量一量知道的。

师:非得要量吗?

生:每一条直径里面都有两条半径,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那么, 直径的长度当然也都相等。

师:说得真好!在我们眼里, 这只是一条直径, 但在他的眼里, 还看出了是两条半径, 真厉害!他的发现还帮助我们获得了一个新的结论, 那就是, 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和半径是有关系的。谁能说说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生1: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生2:直径=半径×2。

生3:d=2r。

师:如果告诉你一个圆直径或半径的长度, 你能告诉我半径或直径是多少吗? (师分别出示半径3厘米、直径5厘米的圆, 让学生分别口答出直径和半径。)

师 (出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见下图) :直径3厘米, 半径?

生:1.5厘米。

(话音刚落, 少数同学喊起来:不对!不对!)

师 (故作疑惑) :直径除以2不就是半径嘛!有什么错?

生1:两个圆大小不同, 不能确定!

生2:只有“在同一圆内”或者是“大小相同的圆中”, 直径才是半径的两倍。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 同学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生1:我发现一条直径把圆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生2:我发现圆是轴对称图形!

师:是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因为把圆片对折以后两边是完全重合的。

师:那它的对称轴在哪儿呢?

生1 (边演示边说) :折痕所在的直线就是对称轴。

生2:我发现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师:无数条?你折过?

生:不用折, 因为直径有无数条, 所以圆的对称轴就有无数条!

师:真好!推理又一次帮我们解决了问题。

三、应用知识解释圆, 领略整体美

师:同学们, 学得开心吗?还记得开始的那个问题吗? (课件回到上课伊始的那个钟面, 分针再次演示旋转一圈形成的轨迹) 现在你能把这个圆画出来吗?

生:能!只要告诉我们分针的长度就可以了!

师:分针的长度也就是这个圆——

生:半径的长度。

师:黄老师偏要为难你们一下, 告诉直径的长度是5厘米, 你们还会画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画圆)

师 (分别展示半径是2.5厘米和5厘米的圆) :哪个圆是对的?

生1:小圆是对的, 直径是5厘米, 半径应该是2.5厘米。

生2: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应该定为2.5厘米。

师:是啊, 圆规两脚间的距离表示的是圆的半径的长度, 可不能搞错啊。

师 (闪烁钟面上的椭圆) :我们再来看看这个椭圆, 为什么它感觉扁扁的、长长的, 现在你能解释一下吗?

生:圆上的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 而椭圆不具备这一点。

师 (出示汽车) :我们生活中大多数汽车的车轮都做成圆形的, 谁能说说原因何在?

生:车轮的轴心相当于圆心, 它到地面的距离相当于半径, 因为半径是相等的, 所以不管车轮怎么转, 我们都会感觉很平稳。

师:对了!这就是圆内在的魅力。

上一篇:托管制医院下一篇:公允价值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