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

2024-05-11

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精选四篇)

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 篇1

1、JA银行信贷结构的特征。

JA(Japan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银行和其他普通银行的相似之处在于其主要金融业务之一就是信贷业务。因此,研究JA银行的信贷结构有利于透彻地剖析JA银行在金融服务职能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JA银行的信贷结构主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作为JA银行综合业务的重要一环,可以通过存款账户结算的方式来实现JA银行的指导、销售、购买、互助等业务功能;二是JA银行三级结构互补机制。基层农协、信农联、农林中金在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以外,还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功能互补的效果。例如,信农联、农林央金就可以弥补基层农协在剩余资金利用方面的不足。

2、JA银行的金融业务。

JA银行的三项主要金融业务包括存款、放贷、结算服务。存款的种类分为流动性存款和定期性存款,而吸收存款的结构分为吸收基层农协的农产品销售货款、吸收会员工资及养老金的存款、吸收涉外业务的存款、吸收储蓄宣传运动的存款等。

放贷的种类分为证书放贷、活期透支、票据放贷、票据贴现四种类型。证书放贷指的是出具放贷凭证的且放贷期为1年以上的长期贷款。活期透支指的是自由的设定一定的限额,到该限额的截至日期为止可以自由的租借和偿还。票据放贷指的是出具期票且1年以内的短期放贷。票据贴现指的是在还款日期之前买进商业票据。在这四种放贷形式中,前两种在JA银行中是使用最为普遍的。在面向村镇的放贷环节,最重要的就是如何按时按量收回发放的贷款。JA银行从担保和保证两方面入手极大地保证了贷款的按时按量回收。在担保方面,在核实会员无力偿还剩余贷款时,通过变卖担保物品的方式进行抵债。担保物品包括存款、有价证劵、农业或住宅用地、农业生产用的工具或建筑物等。在保证方面,如若与贷款保证人之间签订了保证合同,在贷款人无力偿还贷款时,将由贷款保证人代替偿还。

JA银行的结算服务业务中最主要的是汇兑业务。JA银行的汇兑业务,利用金融机构网络,已经形成了非常完善的国内汇兑系统。JA银行的基层农协和信农联在农林中金电算中心的系统汇兑联机系统、农林中金联机系统和全国银行国内汇兑系统的共同作用下,与普通银行直接产生汇兑关系。除了汇兑业务外,JA银行还有账户转账工资养老金存入等结算服务业务。

二、对我国村镇银行发起人制度的启示

1、我国村镇银行及发起人制度的不足。

据银监会2011年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24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总共设立了726家村镇银行,其中已经开业635家。而我国第一部较完整的有关村镇银行的法律是2007年1月由中国银监会颁布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对村镇银行的设立条件提出了九方面的具体要求。其中,第二项对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制度进行了界定。具体内容如下,发起人应符合规定的条件,且发起人中应至少有1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人具体分为境内金融机构、境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法人、境内自然人。

到2012年7月31日,我国共有6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245家银行成立了村镇银行。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1家,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7家,城市商业银行110家,农信社系统120家,外资银行5家。

对比日本JA银行无需发起人而组成的自上而下的金融网,我国村镇银行发起人制度显然存在着诸多不足。发起人制度也成为了公认的制约村镇银行发展的瓶颈。造成此瓶颈的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村镇银行的结构基本属于自上而下,其成立受到了发起行很大的制约,发起行大多致力于工业、商业等业务,而对于农业相关的投资不足,严重缺乏积极性,最终造成村镇银行的执行力较差;二是发起行大多在城市,对村镇的情况及当地农业发展状况并没有足够的了解和认识,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村镇银行并没有把农民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没有真正推动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三是发起人制度也没有充分利用民间金融网的巨大力量,将民间投资的法人等民间力量排除在外,不能像JA银行一样把民间金融资本作为主导资本。

2、变发起人制度为统一的农村金融网,提高金融执行力。

为了解约我国村镇银行的发起人制度,可以借鉴JA银行的三级民间金融机构制度,废除发起人制度。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建立可以贯穿村镇、市县、全国的三级结构全覆盖。JA银行是由基层农协、信农联、农林中金的三级机构组成的金融网,而这种自下而上的结构使得基层农协成为了JA银行的发起基地和资金源泉。我国也可以效仿这种自下而上的结构,把全国的村镇串联起来,让村镇变成村镇银行的真正主人。这样才能使村镇银行把经营重点放在“三农”上,使其指导、销售、购买、互助等业务功能得以实现。而自下而上的三级结构还可以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和业务互补;另一方面村镇银行应充分利用民间力量,放低其准入门槛,特别是吸收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法人对其进行的投资。日本的农村金融分为政府主导的政策性金融和民间力量主导的合作性金融。JA银行属于民间力量主导的合作性金融,其金融功能是通过一个相对独立的基层农协等部门实现的。而JA银行还不断地吸收涉外业务等存款,以及为指定的支援法人设立援助资金,通过这种多样的投资方式来实现其经营改善。我国村镇银行也应该积极效仿JA银行,吸收多元化资金,允许有实力且财政状况良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及民营机构组建村镇银行。

参考文献

[1]瞿振元,大多和严(日).中日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任常青.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 篇2

2009-8-3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演变而来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已经击垮了不少知名的金融机构。究其原因,除过度投机、金融监管缺失等外部因素外,信用体系的错位乃至崩溃也直接导致次贷危机的发展蔓延。素以严格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何在?对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基层行在防范风险上又有何启示?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内审部门在防范操作风险中,如何运用风险导向型审计方法,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风险导向型审计,风险防范,内部控制

商业银行是经营风险的特殊企业,面临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诸多金融风险,使得各经营环节都蕴含着风险。从商业银行的现状来看,薄弱环节引发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案件是最大的金融风险,这些重大问题和经济案件对金融体系危害严重、影响广泛,受损的不仅是有形的资产,而且使商业银行在社会公众和投资人心中的形象、声誉受到贬损,近年来发生的典型金融风险案例都证实了这一点。因此,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中,首要的任务是防范风险,尤其是基层经营行的操作风险。审计部门必须充分借鉴国际商业银行的经验,探索建立新的内部审计模式,树立风险导向型审计理念,进一步发挥审计监督在防范和控制风险中的积极作用。

一、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基本概述

1.风险导向型审计的概念。风险导向型审计是在账项基础审计和制度基础审计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的审计模式。审计人员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充分了解和评价的基础上,判断、分析被审单位的风险所在及其风险程度,通过审计风险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的审计领域。针对不同风险因素状况、程度采取相应的审计策略,审计人员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将审计的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达到降低检查风险、节约审计成本、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的目的。同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协助企业管理风险,实现企业价值增值的独立、客观的鉴证与咨询活动。

2.风险导向型审计的特点。风险导向型审计的主要特点是合理地扬弃了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下“无利害关系假设”,把指导思想建立在“合理的职业怀疑判断假设”的基础上,不只依赖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检查与评价,而是实事求是地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操作层是否诚信、是否存有舞弊造假的驱动保持一种合理的职业警觉,将审计的视野扩大到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微观、中观乃至宏观),将风险评估贯穿于审计工作的整个过程。

3.风险导向型中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的区别。一是制度基础审计模式以内部控制为核心,对风险的评估主要依赖内部控制的检查与评价,而对固有风险的评估常常流于形式;而风险导向型审计不仅通过内部控制评估控制风险,还结合固有风险等其他因素综合考虑,通过对企业环境、发展战略、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的评估,发现潜在的风险点、风险源、风险域。二是制度基础审计以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根据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及符合性评估结果,确定实质性测试的范围和重点;风险导向型审计则以风险评估为基础,对影响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多种内、外风险因素进行评估,确定审计范围、重点和方法,不仅重视与内部控制系统直接相关因素,而且重视各种环境因素。

二、商业银行应用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必要性

1.巨大的业务量需要风险导向审计。目前,商业银行的财务报表具有业务量大、金额大、资金往来频繁等特点,而审计资源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在信息系统条件下,详查法虽然可行,但显然不具有经济性、科学性。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能够科学地解决业务数据海量的的问题,以全面评估风险为基础,对风险高的业务与内容加大审计力度,将审计资源按风险控制更合理地进行分配与使用,加大对风险高的业务与内容的审计力度,提高审计效率,保证审计质量。

2.操作风险的特性需要运用风险导向审计。根据《巴塞尔薪资本协议》,操作风险是指内部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相比,操作风险具有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风险的内生性;二是复杂性和隐蔽性;三是风险与收益不对称性;四是关联性。这些特性与风险导向型审计的审计特长决定了防范操作风险需要风险导向型审计。

3.操作风险防范的及时性需要运用风险导向审计。风险导向审计是以“风险”为核心的理念与方法利用电子信息技术,从其账户管理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采集大量电子审计数据,充分了解被审银行的资产质量、负债状况、结算业务操作及其内部控制等方面情况,进行有效分析、风险评估,及时找出当前业务管理、操作突出的风险点与风险域,按风险高低程度、紧急性等因素排出次序,确定审计重点,做到“有的放失”,合理配置审计资源实施审计的。

4.有效防范管理层舞弊需要风险导向审计。近年来发生的比较典型的金融风险案例证实商业银行光有内部控制是不够的,尤其是当管理层、操作层共同参与舞弊时内部控制制度就流于形式了,若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就很容易受到蒙蔽和欺骗,不能发现由其它因素而导致的舞弊行为。而风险导向型审计从内外环境及内部控制等更广泛的审计范围把握被审计银行的风险,便于发现管理层、操作层舞弊以及两者串通舞弊等行为。

三、风险导向型审计在防范操作风险中的组织实施

以合规性审计和风险排查为基础,以严重违规行为和案件的防范为重点,以风险的内部控制为核心,根据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程度排序结果,配置审计资源,制订审计项目计划。审计的主要内容围绕着控制环境、风险识别评估、控制措施、信息交流反馈、监督评价纠正等内部控制“五要素”展开。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规模大、地域分布广、分支机构众多、内部控制基础不牢固、潜在操作风险较高的情况。为此,对基层行风险导向型审计步骤应如下进行。

1.内部控制环境的调查。应以评价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环境框架作为审计的切入点,通过对内部控制环境的调查和各项业务流程的审查,测评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和风险管理的有效性,揭露问题、堵塞漏洞,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制度执行力建设,防范经营风险。

2.评价对信贷风险控制的状况。在信贷资产质量方面,从对客户的准入控制、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四环节入手,评价对信贷风险控制的状况,主要审计贷款企业资料的真实性,内部操作流程和审贷行为的合规性;审查贷款担保手续即第二还款来源的真实合法、足值、有效性;审查贷后管理措施、效率和效果,着重检查对隐患、风险的揭示和提出防范、化解资产风险的建议情况。

3.进行会计精力的..审计。在会计业务审计方面,要重点对会计业务的政策、制度、流程和金库管理、银企对帐、柜员卡管理、印押机证管理、内部帐务管理、重要岗位人员管理等方面情况进行审计,确保会计内部控制制度覆盖所有风险点和实现帐帐、账据、账款、账实、账表、内外账“六相符”。

4.审计对信息系统和金融创新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从目前目前现状来看,信息系统和金融创新业务的内部控制相对较弱,相应的法规和制度建设滞后,容易成为新的风险点,应重点审查是否建立了制度制约与机器制约的控制体系,即提高了通过技术手段防范操作风险的能力,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支持各类管理信息的适时、准确生成,做到系统的可验证性。业务操作的每一个步骤都要在计算机系统中“留痕”,为业务操作复核和稽查提供基础,可实现实时监控和集中远程监控,使得能够通过数据链接,运用预警软件及分析性复核,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清除。

5.要加强对“关注类”人员排查工作情况的审查。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要依靠人,案件的发生也是人所为的,因此要审查基层行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开展关注类人员排查工作的情况。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基层行有无建立相应的各级管理者、员工行为失范监察制度,严格记录了重要岗位和敏感环节工作人员八小时内外的行为,就这些工作人员的有无经商、买卖股票、彩票等行为建立内部报告制度,分析其工作表现、生活习性、经济往来、家庭情况以及社会往来情况。审查对排查出来的行为失范员工进行教育记录,对发现有涉黄、涉赌、涉毒以及未报告的股票买卖和经商办企业等行为的人员采取的检查、调整措施。审查对排查工作责任追究情况,对确有问题而排查工作马虎酿成案件的,要追究有关当事人的责任。

四、风险导向型审计在防范操作风险运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1.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的理念。从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职能看,主要体现在监督职能上。如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为目的,则难以从全局的角度来分析和解决问题,难以从制度上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为使风险导向审计顺利开展,首先,内部审计的职能应从监督职能为主转为以评价服务职能为主,不能仅局限于查错防弊和保护资产,更重要的是要针对存在的各种风险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明确内部审计职能重点,无疑会推动风险导向审计这一先进模式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领域的运作与实施。其次,建立积极的、正确的风险导向审计理念。风险导向审计理念主要是指在全面理解被审计部门风险的前提下,识别出固有审计风险,并进一步评价被审计对象对这些固有风险的控制措施,而被审计部门控制不足或无效部分则会形成剩余风险,针对剩余风险,审计师需要制定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从而将其降至可接受水平。第三,审计实务中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内审人员不仅对控制风险进行评价,而且要对产生审计风险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还需要将风险导向审计与制度基础审计结合起来运用。风险导向审计不能取代制度导向审计,风险导向虽然代表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应用价值较大,但它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必须正确认识和运用;同时,操作风险的产生与银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时分不开的,有效防范操作风险,内部控制仍然是基础,即制度导向审计仍是根本,也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

2.编制审计方案的审计内容时要以风险导向为重点。内部审计活动总的目标是“评价并帮助改进机构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系统”,具体审计活动要围绕更为具体的风险管理目标进行。由此,在研究制定方案之前,关键是要确定审计监督的目标。风险导向审计不像其他审计模式过早地侧重于控制活动的环节,而是以审计部门的目标为起点,通过确认、衡量风险,确定其重要性,以确定如何控制管理风险。因此,在编制审计方案时,内审人员应着重以审计目标为起点,注意评估被审计对象的风险点,从分析被审计对象业务易产生的问题入手,通过风险的导向和严密的逻辑推理,一步一步的推导和落实审计的范围和重点,最终确定相关审计程序。

3.注意审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及其相互配合。风险导向型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应有系统、综合运用审计方法的能力。在审计的期初,应侧重分析法,分析可能产生风险的各种因素;在实质性测试阶段,则主要运用查账的方法;在审计终结阶段,更多运用的是比较法、归纳法等。风险导向审计并未完全抛弃传统审计的方法,仍需要大量运用分析性复核、抽样审计等传统审计手段。

4.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通信技术、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系统软件等在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应用,需要大力推行计算机信息技术审计。通过开发专门针对操作风险防范的审计软件,建立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非现场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以更有效地开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 篇3

在城市信用社建立初期,由于规模较小、机制灵活,确实对城市中小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居民金融服务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城市信用社体制的缺陷,以及治理结构及监管的缺位,造成了大量的不良债权,国家为了化解城市信用社的金融风险,决定以地方政府为主,合并城市信用社成立城市商业银行(当时称城市合作银行)。随着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变化,地方金融与地方经济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明显,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二、城市商业银行目前普遍存在的股本结构风险

1、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东结构特点

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特别是还没上市的城商行资本普遍来源于地方财政支持,其排名前十大的股东首位即地方财政,其股本占总股本近1/4以上,其次就是大型地方企业集团,以九江银行为例:

九江银行股本地方财政占据20.26%,其次就是地方企业集团,前十大股东中有一半是房地产以及其相关行业。

2、房地产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支柱性地位不曾动摇。

地方财政担负着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其所领导的银行也必然沿着其指导的路线为地方经济的发展保架护航,为地方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大大增加了城市创业者的激情,而所有城市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来源是来自对当地企业的存放款业务。地方经济的龙头企业大多都是当地房地产巨头,同时他们也是地方财政税收的来源。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结构风险

1、金融危机背景下城市商业银行贷款业务现状分析

此次金融风暴的根源之一是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风暴的直接原因是美国的利率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次级抵押贷款是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利息上升,导致还款压力增大,很多本来信用不好的用户感觉还款压力大,出现违约的可能,对银行贷款的收回造成影响的危机,而正是危机之前的美国房市的火爆给了房地产商和金融机构美丽的幻想。

中国房地产测评中心认为,从金融危机暴发到现在开发企业面临的宏观环境发生了较大转变。一方面,2008年1至9月,全国各大城市住宅成交量较2007年同期均出现较大幅度下降。市场整体观望气氛浓重;另一方面,传统开发融资模式遭遇空前挑战。开发企业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和销售回款的传统融资模式难以为继,自筹资金渠道中的结构性隐患集中爆发出来。

地方城商行由于股本结构形式较单一,风险来源于地方,也分散于地方,比较表3与表4、表4和表5,最大股东与最大贷款机构有一半以上为同一企业集团,或者说。最大股东与最大贷款机构几乎来源于同一行业既房地产行业。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受损最严得的莫过于房地产行业,这种贷款风险,对房地产商来说,审批过程几乎形同虚设,方便快捷,但对于城商行来说,无异于饮鸩止渴。

2、与国有商业银行相比城商行存在更大的风险

国有商业银行的地方机构一般会有年度贷款限额,即便国有商行某一地方分支行出现亏损,但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该行还是可能营利的,加之大型商业银行早已实现上市融资,股本结构多样化,风险分散机制远比地方城商行要完善,因此不足以影响全局。另外国有商业银行及一些大银行由于内部机制及政策方面的问题,在向地方企业贷款方面存在缺陷,而相比这些国有商业银行及大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在地方企业贷款方面处于有利的位置。所以,大量地方企业把贷款的主攻方向盯住了地方城市商业银行。

四、风险防范

面对金融风暴下房地产市场老百姓与房地产商和政府调控政策的博弈局面,城市商业银行在执行国家放宽贷款政策的同时对于股本与信贷风险内控更应该严格控制。

首先,普通股权融资,改善股东结构,争取上市,吸引外资投入,避免股东行业过于集中,风险分散,特别是对于一时期内过分增长的。

其次,贷款方向上进行严格审查,最大贷款客户与前十大股东的资金重合比例要严格控制

再次,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实现跨区域资本整合和经营规模快速发展。城市商业银行动用各种工具筹集资本的条件基本具备,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择不同形态资本工具筹集资本,进行资本运作。

参考文献:

[1]九江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年报

[2]重庆银行2007年年报

[3]刘浩然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的案例研究当代经济管理2008(3)

银行导向型金融结构 篇4

关键词:银行业,市场结构,金融稳定,理论分析

一、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间接路径

金融结构优化与金融稳定是内在统一的, 银行业市场结构是金融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银行业市场结构依照功能和效率的轨迹实现质与量的演进, 进而实现结构优化。一个结构优化的银行业市场结构必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反之, 金融稳定对银行结构也有反作用, 金融稳定通过提高金融功能的实现和金融效率的提高来促进银行结构的优化。当金融处于稳定状态时, 银行的功能和效率会得到提升, 这不仅意味着银行结构处于优化状态, 同时将有利于银行结构沿着良好的路径演进下去, 从而促使整个金融体系处于“结构优化—功能实现, 效率提高—金融稳定性增强”的良性循环中。

(一) 银行业结构、实体经济与金融稳定

银行业结构通过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对金融稳定起到一定的影响。首先从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关系谈起, 而二者的关系又可以追溯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戈德史密斯在1969年的时候提出了“金融结构变迁即金融发展”的基本观点, 当然这仅仅是量性金融发展观相关观点, 其并没有考虑到金融发展的质性要求。但这一观点的提出至少表明, 金融结构的优化是金融发展的重要特征, 也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内容。因此金融结构与实体经济的相互作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从两者的相互关系来看, 一方面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健全而有效的金融体系能够将社会闲散资金有效地利用起来, 并引导到适当的生产性投资活动中去, 从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反过来, 经济的发展通过国民收入的增加和社会对金融服务需求的增长而推动和刺激金融的发展, 进而进入一种两者相互促进的、共同提高的良胜循环中;反之, 金融发展和经济发展之间将进入一种相互制约、相互阻碍的恶性循环中, 形成经济与金融之间相互牵制的局面。另一方面二者的关系表现为经济对金融的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 以及金融对经济的反作用上。实体经济是金融发展的基础, 只有在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的情况下, 金融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金融又对实体经济起到反作用, 金融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稳健性和持续性。

(二) 银行业结构、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

货币政策对金融结构和金融稳定都有直接的影响, 因此货币政策可以理解为是二者相互影响的中介。首先, 货币政策是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工具, 当前很多国家都直接或间接地把维持金融稳定作为其货币政策的目标之一。金融的不稳定将导致货币需求结构、银行业负债结构以及银行业信贷流量等指标的大幅波动, 这将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发挥, 使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变得异常困难。正因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影响重大, 因此维护金融体系以及银行业市场结构的稳健性成为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

金融结构的变迁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维持金融稳定目标的实现。货币政策对金融结构的影响主要通过金融体系这一中介来实现, 其通过作用于金融体系从而引起金融结构的相应变化, 而金融结构一定程度的变化又反过来对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产生影响。近年来, 随着各类金融机构的竞争的加剧和业务的不断创新, 商业银行在整个金融体系中的地位不断下降,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势力不断发展壮大, 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在货币政策传导过程中的导体作用体现的日趋明显。银行相对势力的减弱,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活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金融机构以及社会民众的行为, 使得经济中的货币供需情况以及社会资产结构状况变得更加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实效性的发挥, 增加了时滞的不确定性。所有这些因素均加大了金融的不稳定性, 影响货币政策维护金融稳定目标的实现。

二、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直接路径

从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稳定的直接路径出发, 银行业市场结构主要通过其自身的经济绩效、风险控制和信用增强三个方面来直接影响金融的稳定性。

(一) 经济绩效

银行业体系经济绩效的好坏, 是衡量一国金融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而银行业市场结构又是影响银行经济绩效好坏的重要因素。近些年来, 有关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经济绩效之间关系的研究非常多, 相关理论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中国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 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银行业经营绩效的外部环境。从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来看, 竞争能够提高经济效率, 这一点已得到现实的验证。引入竞争是有效解决国有银行效率低下的有效途径,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在一定程度上能推进国有银行改革, 并令其发生质的变化。竞争是一个行业具有活力的重要表现, 是任何一个市场自然演进的必然结果, 但有效的竞争应该是在势力相当均衡的企业之间展开的。但这里同样涉及一个金融稳定的问题, 银行自身的特性及其所处的特殊行业要求银行业内部的竞争必须是有序的竞争、适度的竞争。考虑中国银行业所处的产业现实, 我们不难发现中资银行的规模层次清晰, 同类型的银行无论从资产规模、经营方式到内部制度组织都极为相似。因此, 我们应该将银行业的竞争划分为不同的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显性的竞争, 另一方面是隐形的竞争。显性的竞争应该主要在同规模、同类型的银行之间展开, 类似于竞技场上同重量级别选手之间的比拼和较量。隐性竞争主要在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银行之间展开, 类似于不同重量级别选手之间虽然少有正式比赛的机会, 但是因各自的特点不同, 也可以在练习时相互切磋学习、取长补短, 正如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 甚至信用社之间, 虽然不处于同一个竞争平台上, 但是可以在经营过程中发现彼此的长处和短处, 从而相互学习和借鉴。相比于显性竞争而言, 这类竞争杀伤力并不高, 但是其存在的意义却非常重大。适度竞争的市场结构既能提高中国银行业的竞争机制, 同时又能改善银行的经营绩效, 在保持一定的市场集中度基础上, 保证金融的稳定与发展。随着银行业适度、有序的竞争环境的形成, 产业结构必然得到不断的优化, 有效的市场结构将会发挥其优势, 反过来, 又会促进银行经营绩效的提高, 进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中。

(二) 风险控制

风险控制向来是金融稳定工作过程中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中国目前的金融结构仍然是以间接融资为主, 金融风险主要集中于银行业中。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在金融风险控制方面起到了“里应外合”的积极作用。适当竞争且适度竞争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为银行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随着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不断优化, 适当竞争机制的引入使得不良贷款率下降, 资本更加充足、风险拨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 收入结构明显得到改观, 提升了金融的稳定水平。从不良贷款持有量的角度考虑,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相对最低, 当然与外资银行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差距, 而国有四大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信用社等, 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大量的不良贷款, 呆坏账问题严重。除不良资产率外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拨备水平都是衡量一个银行是否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由于历史上积累的大量的不良资产问题, 中国国有银行的风险拨备水平普遍较低, 拨备水平并不能真实反映资产的预期损失情况。入世以后中国银行业的改革力度非常大, 银行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得到了提升,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演进历程也明显加快。随着中国银行业开放度的不断加大, 银行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的机会越来越多, 合作竞争的形式也会越发丰富多样。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改善, 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商业银行的收入水平和收入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使得国内银行的竞争力增强, 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 从一定程度上也提升了金融的稳定性。

(三) 信用增强

银行信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信用的高低, 甚至影响着人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期, 银行信用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整个社会信用的主导和核心。银行信用的缺失必将在一定程度上破坏金融市场的公正性和有序性, 给金融发展环境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最终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目前, 中国银行业出现的“惜贷”现象以及中小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融资难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一现实。因而, 良好的信用体系的建立是实现中国金融稳定和金融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

中国银行业的市场结构的现状中存在的不足, 决定了中国银行业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在市场经济下, 信用的作用将越发突出,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 在以国有产权为主的银行业市场结构下, 银行所依靠的是政府的信用, 银行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由于产权不明晰而变得异常模糊, 进而阻碍了银行业的发展。银行自身必须具有信用发现、甄别、管理以及风险防范的能力。适当地引入竞争机制, 推进银行的股份制改革, 明晰其产权主体及其权利和责任, 实现分批上市, 无疑是银行改革的明智之举。股改及竞争的引入使得银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降低, 促进了银行业市场结构的优化。成为上市公司之后, 商业银行将不得不定期披露其详细信息, 公布其经营业绩, 透明度明显增强, 进而促进了银行信用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良好信用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的稳定。

三、银行业市场结构、银行监管与金融稳定

相比国民经济中的其他产业, 金融业由于其特有的负外部性、公共品特性和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特性等特点, 更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 因此, 为纠正市场失灵, 需要政府对金融业进行适当的干预和管制。监管一般被认为是一种降低或消除市场失灵的有效手段。金融业的特殊性质也决定了其具有天然的内在脆弱性, 并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存在。对银行业进行监管的主要目的是针对银行业市场主体和其所面临的宏观发展环境来设计一套行之有效的银行监管制度和监管政策工具, 以实现银行体系在效率与稳定方面达到平衡。因此, 政府对银行监管的有效性对金融稳定的意义重大。

(一) 银行业监管的动因

1. 银行监管的稳定动因

银行业是金融体系中相对较脆弱的部门, 银行业自身存在的脆弱性将引发金融的不稳定, 导致金融资源的浪费和配置不合理。金融体系的开放性、金融交易的动态性以及复杂性和金融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是产生银行内在脆弱性的主要因素。由于银行体系自身由许多复杂的子系统构成, 各个子系统之间层次水平的不协调往往导致系统内部失去均衡, 尤其在面对金融创新的情况下, 旧的银行业市场体系往往因不能适应金融创新的环境而导致其内在脆弱性的发生。作为居于经济体系核心地位的银行体系, 其自身的发展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内在的脆弱性加上外部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性, 促使银行体系的脆弱性日益增强, 甚至引发金融危机。外部经济环境的日趋复杂,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产生, 从而影响银行的稳健性, 因此银行的稳健性是银行监管的一项主要动因。

2. 监管的效率动因

在以往的研究中, 银行监管的动因主要集中在保持银行体系的稳定上。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金融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样的情况下, 经济对银行体系的效率就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 目前银行监管的效率动因研究日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 同时越来越多的银行监管当局在设定监管目标时也把效率作为监管的重要目标之一。

首先, 银行体系存在负外部性而容易使资源配置产生低效率。在存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 市场机制就表现出不足的一面, 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将很难社会效用最大化。即便单一银行通过一系列措施转移或者降低了自身的成本, 但单纯依靠市场自身的力量, 而没有外部监管制度安排的情况下, 这种单一经济行为的社会受益往往小于社会成本的支出, 从而引发市场失灵, 带来资源配置效率的损失。

其次, 建立高效且富有竞争活力的银行业体系结构。高效和稳定的银行体系能够使整个经济中的资源流向效用最大化的领域, 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使公众能够得到优质的银行服务, 促进金融稳定和金融创新的共同发展, 鼓励公平竞争, 避免无序竞争, 提高银行业竞争能力, 使银行业能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而做出适当调整。为达到这些目标, 同样需要实施银行监管。

再次,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一国的银行业将面临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银行的竞争压力, 客观上也要求银行业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提高其运营效率来应对国际竞争。作为规范银行经营行为和银行之间竞争关系的制度, 银行监管的约束力的发挥有利于规范金融市场行为, 避免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和无序竞争所导致的银行经营成本的上升、利润的下滑、经营风险的增加以及整个社会福利的损失。银行监管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则有利于构建适合银行体系效率提高的制度环境, 引导银行业市场结构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促进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 进而实现金融稳定。

(二) 银行业市场结构与银行监管

银行业市场结构的演进使得银行业市场上竞争格局和竞争强度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同时也会对银行监管提出新的要求。由于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和双方目标函数和效用函数的差异, 监管目标能否最终实现往往成为二者最终博弈的结果。拥有不同市场势力的被监管者与监管者之间的博弈结果各不相同, 使得监管目标、监管方式和监管效率发生一定的变化。

1. 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银行监管目标

20世纪以来, 银行监管目标主要经历了稳定—效率—稳定与效率并重三个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金融监管目标主要放在实施货币管理和防止银行“挤兑”层面上, 反而对金融机构经营行为的管制和干预相对较少。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 人们开始意识到市场不是万能的, 市场也会存在失灵, 同时强化了政府监管的重要地位。各国在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之后普遍以“维护稳定”作为监管的核心目标。这个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是对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信贷扩张、和价格竞争进行严格管制。20世纪70年代, 受金融自由化浪潮的影响, 各国金融监管部门都先后采取了放松管制的策略。监管目标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 从维护稳定逐渐转变为效率优先。取消了对原来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利率水平和经营地域等诸多方面的限制, 鼓励在金融体系中引入竞争, 以提高金融业的运作效率。但随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墨西哥金融危机以及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区域性金融危机的爆发, 管制部门开始重新认识到金融体系自身的稳定性的重要性, 此时的金融监管目标又演变成为稳定与效率并重。

银行业的监管目标总是在维护稳定和追求效率之间徘徊, 力求找到二者之间的均衡点。但无论最终是选取哪种监管目标, 其最终目的都应该是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监管者的个人偏好却使监管目标有可能偏离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 拥有不同市场势力的银行通过对监管者个人偏好的影响而影响监管目标的实现。监管者的个人偏好包括监管者对管制目标设定的自由裁决权和监管者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追求。中国银行业监管部门的偏好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1) 信息不对称下的监管租金的偏好; (2) 基于金融体系负外部性效应下过度监管的偏好; (3) 基于救助的社会性监管的偏好。面对银行监管者的监管偏好, 不同的市场势力所做出的反应是不同的, 而且不同的银行市场势力下监管者的监管偏好表现形式也不完全一样, 或者说三种偏好所表现出来的强度是不一致的。

银行业管制对银行收人的影响要大于对消费者的影响, 所以银行更有动力形成利益集团去俘获管制者来改变管制目标。如果银行业市场只存在少数几家集中的大银行, 那么这几家大银行必然拥有垄断的市场力量, 而市场上少数几家拥有垄断力量的大银行更容易达成一致形成利益集团去开展寻租活动以俘获规制者。银行监管者一旦被银行机构俘获, 就可能和银行机构进行合谋, 实行垄断定价。在合谋情况下, 银行为寻求监管庇护, 进行自愿转移支付, 与监管者共享违规收益, 导致贪赃枉法、政治腐败。同时, 管制者还可以通过实施垄断定价使拥有垄断市场势力的银行业获利。由于“大而不倒”思想的存在, 出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监管者通常偏好于对大银行进行救助, 避免因其破产而导致的银行系统性危机产生。而在对问题银行进行救助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监管者偏离既定的监管目标, 影响监管效率。

如果银行业市场集中度比较低, 有众多分散的中小银行同时在金融市场上竞争, 也同样会改变监管者的监管偏好, 产生过度监管问题。由于市场上存在众多中小银行, 各银行市场势力比较分散, 各中小银行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益要求不同, 很难达成一致, 或者达成一致的成本过高而无法形成既得利益集团, 分散的银行市场势力对监管者形成的影响较小。同时, 由于中小银行企业信息相对不透明, 监管者也无法对银行运作的实际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 为了实现其监管目标和减少管制成本, 监管者倾向于采取更加严厉的管制措施来对其进行监管, 从而必然会产生过度监管的问题。监管者过度监管的偏好必然带来整个金融体系运作效率的损失, 并脱离了监管所最追求的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初目标, 甚至有可能使监管成为金融发展的阻碍。

2. 银行业市场结构影响金融监管的方式

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推进, 金融业领域的市场竞争将日益激烈。为增强自己在市场上的竞争力量, 为企业谋取更大的利润, 各金融机构开始纷纷想方设法绕过金融管制, 开设新的业务领域, 设立新的分支机构, 从而导致在全球范围内混业经营的趋势不断扩大。

上一篇:剪辑处理下一篇: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