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认同感

2024-05-14

文化认同感(精选十篇)

文化认同感 篇1

“洛陽紙貴”是大衆熟知的典故,但作爲本文關于文化與消費討論的引文,必然有不同的意義。想當年,晋代左思的《三都賦》一出,文采飛揚,舉城追捧,作爲文化的代表被競相傳抄,一時洛陽城内用來謄抄的紙供不應求,以致紙價大漲,從而有此典故。在現代意義上,這是一個文化與消費相互影响的故事,對文化的認同引領了消費認同,而這個過程本身作爲尊重文化的代表事件也成爲了文化的一部分,在千餘年來以不同形式被消費着。以此爲例,應可大致看出在整體上文化與消費的共生關系,消費已經成爲文化傳播的一種重要渠道,而文化也爲消費提供了認同的基礎,二者并非對立不容,而是彼此適應。同樣也可以這樣的視角來觀察建築,實際上,當試圖以文化建築作爲精神堡壘來抵抗商業社會的文化缺失的時候,戲劇性的是,衹有在其被大衆消費的同時才獲得了文化上最大限度的傳播。對于建築來説,文化通過空間和建築語言傳播,而消費使對空間的利用在自發的層面上實現最大化。事實上,這種共生使建築的價值在文化和商業兩個層面上都得到擴展,表現爲兩者協調後的積極成果。本文的討論集中在那些積極參與到消費活動中的文化建築,試圖探察這種在文化核心驅動下的商業圖解。

二、文化認同與消費認同

“文化認同”實際上是在回答“我們是誰”這樣的問題。亨廷頓曾指出,不同群體的人們常以對他們來説最有意義的事物來回答“我們是誰”,即用“祖先、宗教、語言、歷史、價值、習俗和體制來界定自己”(1),并以某種象徵物作爲標志來表示自己的文化認同。從這個意義上來説,“文化認同”是人們在一個群體中長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對本群體最有意義的事物的肯定性認知,其核心是對一個群體的基本價值的認同,是凝聚這個群體的精神紐帶,是這個群體發展延續的精神基礎,是一種肯定的文化價值判斷。

另一方面,商業是提供産品與服務的過程,而産品和服務被消費,需要其價值獲得認同。文化建築參與到消費活動中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通過對文化的認同帶來消費者對自身身份的認同,從而實現對消費場所的認同和商業模式的認同,最終達到實現消費認同的目的。這可以視爲文化建築在商業端的增值服務,是商業進化的選擇,也是文化適應性的體現。這種認同的過程實際上是通過建築空間和氛圍的營造對消費者的文化取嚮産生引導,通過對共同記憶的暗示和對歷史傳承的鼓勵來激發大衆參與的行爲。在這個過程中,受衆認可了自己作爲這個由空間界定的文化群體的成員,從而接受了空間本身及其帶來的象徵意義。

但是作爲一個不能準確預見的復雜過程,爲了實現從文化認同到消費認同的轉换,需要關注以下幾點:

首先是對文化的定位與挖掘。文化是一種與當時當地緊密聯系的産物,對于建築設計來説,城市、歷史和場地的特性是建築文化定位的來源,對文化表達的選擇扎根于時間與環境是建築取得文化認同的關鍵所在。同時也要避免通過純粹地復興傳統文化來重建文化認同,或是將文化認同與現代性和全球化相對立。

其次是對受衆文化訴求的把握。文化建築要成爲真正的精神家園,離不開人類活動的土壤。這片土壤由習俗活動、宗教信仰、社會關系以及美學觀點所“澆灌”,因此其必須能够承載特定群體共同的文化理想。這種理想一般貫穿于大衆的共同記憶之中,已經是所謂“集體無意識”的一部分,有着潜在却强烈的表達願望,這種表達應該引領潮流而又扎根傳統。衹有把握住了受衆的文化訴求,才能取得他們對自身文化身份的認同。

最後是文化語言的選擇。無論是符號隱喻還是空間暗示,除了明確文化認同的主體目的之外,還有對消費活動的推動作用。教化貫穿于服務,傳播藴藏于消費,因此建築設計中文化語言的可讀性將直接影响認同感的確立,從而對空間參與者的文化自信心産生影响,也會對場所的歸屬感産生影响。

以下以成都洛帶藝術糧倉爲例,對文化認同的過程作以解析。成都洛帶藝術糧倉項目選址于成都龍泉驛區洛帶客家古鎮的核心位置,浸潤于川西客家文化的獨特氛圍(圖1)。基地原爲有50年歷史的糧站,目前被作爲藝術家的工作室和畫廊,業主希望將其改建爲以當代藝術爲主題的全新街區。項目在保留了7棟原有建築的基礎上進行改造加建,3棟新建築以藝術商業、設計旅店和藝術綜合用房爲主體,包括博物館、美術館、藝廊、拍賣中心、藝術商業以及與之相關的餐飲住宿等多種業態。新建築以糧倉爲原型,在保持内外部空間模式特徵的基礎上填入新的生活内容(圖2,圖3)。

在文化定位的選擇上,首先是對糧倉文化的充分延展,結合成都打造“田園城市”的主題,從一個更小與更直接的角度來討論這個問題。項目的主題定爲“倉廪實,知禮節”,將“田園”物化爲最基本的“田”,其表徵則是與人關系最密切的“糧食”,事實上人類最早的儀式大多來源于與耕種和豐收有關的活動。田園産生糧食,糧食催生儀式,而儀式又是空間秩序形成的誘因,催生了最初的空間,空間以居住的禮儀形成建築,由此儀式孕生并藴存于建築之中,建築修正并完善儀式,儀式催活空間并釋放意義,意義投射到建築而爲象徵,再從建築繁衍到城市。田園、糧食、儀式,建築和城市關系的濃縮成爲了糧倉文化的切入點。

但對于當時當地來説,糧倉文化并非唯一的精神訴求,其整體的定位應該是糧倉文化與客家文化和當代藝術的結合。多重外來文化的雜糅形成了洛帶古鎮獨有的文化特質,洛帶藝術糧倉從某種意義上説也如同客家文化一樣,作爲外來文化進入洛帶古鎮。與曾經的古老會館的相同之處在于我們的項目同樣屬于植入當地的另一種客體。項目需要嚮原有古鎮植入新的文化食糧,這個食糧的承載形式就是新的建築。項目將同會館融合于此的過程一樣,經歷對話和相容,從獨立到消解,隨着時空推移與古鎮一同生長。項目參考古鎮的空間尺度,重在塑造有特色的街區形象和文化傳承的實體,并最終成爲古鎮生命的一部分,體現客家文化植入、融合的過程。洛帶糧倉與古老鎮區街道的融合將産生新的文化撞擊,引導居民的文化觀點,影响客家人的生活方式。文化的植入成爲一種傳承,因此新的生活方式在糧倉的植入也成爲一種必然,也同樣代表着田園城市基于自然和本性的生活態度。在這個意義上,糧倉文化的虚體最終成爲了文化糧倉的實體。

設計謹慎地追求文化認同感,首先希望受衆能够接受項目作爲糧倉的延續而存在,從供給果腹的物質食糧到提升文化的精神食糧,糧倉本身由物質的存在限定了其文化屬性,代表了一個時期的集體記憶,而在新的文化植入的同時,也必然對物質的存在産生新的要求。因此從建築語言上多角度地提取了糧倉文化的元素,并結合古鎮風貌與現代手法,遵循建築本身新陳代謝的規律進行設計與改建,使公衆記憶中的糧倉以另一種形式存活(圖4)。同時項目也需要作爲古鎮的一部分而存在,洛帶藝術糧倉“鑲嵌”于原有的古鎮肌理之中,因而在建築體量上,我們始終控制着保留與加建的關系與比例,保持原有建築尺度的同時,植入新的功能空間,擴建部分維持原有的建築尺度關系,打通糧倉與古街的空間脉絡,并擬合老鎮的肌理形態,獲得内外融合的空間。“古鎮上的糧倉”,是文化認同的起點,而當代藝術的介入使作爲經營和使用者的大量藝術工作者與愛好者找到了歸屬感。項目正在建造之中,還不能斷言今後大衆在參與過程中的身份認同以及對其商業操作和消費模式的認同,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消費過程中,通過對糧倉文化、客家文化和當代藝術的認同,文化的滲透與傳播將成爲必然。

三、消費圖解下的文化設計

消費滲透入文化建築設計已經是一個無法改變的趨勢,文化建築正日益成爲公衆消費的場所,當然,消費的對象仍與文化本身有着密切的關系。在目前大量帶有商業化特徵的文化項目設計中,文化被圖解轉譯成商業的語言被消費。而這裏要探討的就是這樣一個圖解轉譯平臺的建立,以及這種轉譯發生的方式和帶來的結果。轉譯使文化成爲了可以消費的實體,也使其帶有了某種批判性。而這種轉譯可以分成抽象轉譯和具象轉譯兩個方面,既有意識形態上的轉譯也有符號形式上的轉譯,包括了文化與空間的關聯、手法與意境的互换、生活模式的文化延續和符號象徵的視覺體驗等各個方面。具體來説,文化設計中的消費圖解會帶來以下一些變化。

首先是文化生活的世俗化。設計源于生活,但往往日常生活是最爲我們所忽視的。世界并非衹由大事件組成,小事件的叠加才是生活的本原。因此如何重新認識這些小事件也主導了建築作爲承載生活的容器的生成導嚮。那麽,通過圖解來發現這些事件的另一面就成爲重要的方法之一。文化通過圖解被世俗化而使日常生活變得浪漫,也使其具有了某種儀式感和科學性。如果建築師非主觀化處理了這種浪漫的經驗,那麽圖解所表達與轉譯的就并非建築師個人的思想,而是揭示了無意識且不可見的當代社會的結構。在這種結構中,世俗化的文化才具備了被消費的潜質。例如在寧波梁祝文化園的設計中,歷史傳説被轉譯爲婚慶文化,并以“羽化成蝶”的形式被演繹爲符號象徵,以實現對集體無形記憶的唤起(圖5,圖6)。消費圖解下的文化建築設計在空間營造上形成强烈的儀式感,并在客觀上使文化園在某種程度上成爲婚慶産業的載體。

其次是批判性消費的産生。消費活動如果不是制度的一部分,那麽它們是否應該完全建立在對社會的自身視角之上?文化的批判性是與生俱來的,文化的介入使消費不再僅僅來自于社會的自發,這種批判性恰恰是現存的商業社會框架中所缺失的,這使圖解本身能够精確地刺穿社會現實。實際上,這是并不批判的批判。然而在一個意識開始無效和空洞的社會裏,不繞圈子而直接表達真實意願,自身必須有一個批判的姿態:一是用文化的眼光對消費模式進行模擬復制,從中獲取大量未曾意想的結果、類比和模式;二是將這些似是而非的思辨進行壓縮以達到具有事實濃度的批判性程度。以證大西鎮項目爲例,地處上海朱家角古鎮,其所代表的傳統水鄉文化和耕讀文化從傳統上來説是對現代商業社會的一種抵制,本身就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由此,項目在放大文化性的同時也導致了最終文人式的消費體驗(圖7,圖8)。

最後是文化建築的消費隱喻。這是一種從現實事件到形象表達的轉换,通過將抽象的消費概念替代爲更加有描述性和圖解性的視覺存在來引發空間的産生,設計者將消費隱喻作爲一種思考的工具繞過邏1的過程而使文化具有清晰生動的功能。文化建築在現今已經不可能以獨立出世的姿態存在,文化的傳播渠道被無處不在的網絡和傳媒所稀釋,而文化建築越來越成爲城市社交活動的重要舞臺,其功能的演化使消費的參與不可避免。這種涉及轉譯的隱喻在操作機制上的類推比形式上的類推要多一些,因此和建築表現没有直接的關系,但這種文化所代表的無意識的、非理性的和情感的力量使建築空間在消費活動組織中的角色變得明晰起來。消費隱喻成爲文化建築中組織空間構成的工具,也正是這種組織的潜力使消費成爲圖解而不僅僅是填充的行爲本身。文化不再以純粹單一的身份存在于建築之中,而是在空間和細節上暗示着消費發生的可能性,也表現爲對城市商業活動的態度。

結語

作爲正在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商業活動中來的文化建築,從文化認同到消費認同是一個逐層遞進的過程,也是一個逐步明晰自身身份的過程,其目的是創造一個雙贏的結果——文化建築在被消費的同時也完成其作爲文化傳播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红色文化认同感现状问卷调查 篇2

一、导语:

(一)调查意图。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精神品质,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承接着过去、启迪着现实、昭示着未来,具有特定的历史性和鲜明的现实性,它是时代精神不断发展创新的坚实文化基质,是当代人宝贵的精神食粮,并且红色文化建设涉及到民族精神的坐标与社会发展的导向。而当代人处于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多元化时代,与红色文化产生的生活时代不同,所以对红色文化的感知程度和认同程度也不同。因而,结合时代特征和当代人民的现实实践,深入剖析其与红色文化认同的表现,不断挖掘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对培育当代人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对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调查对象:当代普通民众

(三)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四)参与调查人员:罗婧、刘真、吴佳欢、谢慧、邹姝、杨尧尧、胡益明、张安琪

二、调查问卷主题:

第 1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的性别是?()

A 男B 女

第 2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的年龄为?()

A 20岁以下B 20至40岁C 40至60岁D 60岁以上

第 3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会去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吗?()

A非常想看B已经看过了C可能会看D不想看

第 4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经常参加红色旅游吗?()

A经常(一年多次)B偶尔(一年一次)C 很少(几年一次)D 不参加

第 5 题 [ 单项选择题 ]

如果你去红色景点旅游,是因为?()

A欣赏怡人的风景B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C没什么目的,放松放松

第 6 题 [ 多项选择题 ]

你对于红色旅游(参观遗址,学习继承革命精神)的看法是?()A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一种方式B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C可以倡导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D是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E就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没有什么实质意义F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第 7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的学校或者单位会举办一些有关红色文化的活动吗,如红歌比赛、演讲比赛等?()

A经常(一年多次)B偶尔(一年一次)C很少(几年一次)D 没有

第 8 题 [ 单项选择题 ]

如果举办红色文化的活动,你愿意参加嘛?()

A 非常愿意B视情况而定C没兴趣

第 9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会特别关注以红色文化为背景的影视作品,话剧等文艺作品吗?()

A非常关注B偶尔关注C不怎么关注

第 10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是否成长于红色地区?()

A 是B 不是

第 11 题 [ 单项选择题 ]

当你发现那些红色革命遗址遭到游客破坏时,您的态度是?()

A 气愤并阻止B惋惜但无能为力C 无所谓

第 12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认为在许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的潮流下对红色文化有影响吗?()

A影响非常大B有一定影响C没什么影响

第 13 题 [ 单项选择题 ]

如果红色文化正在逐渐消亡,你会?()

A极力挽救B遗憾惋惜C顺其自然D与我无关

第 14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认为近几年社会对红色文化的宣传程度怎么样?()

A宣传力度很大B宣传力度一般C不了解或从未听说

第 15 题 [ 单项选择题 ]

你认为红色文化对中国文化来说重要吗?()

A非常重要B重要C 一般D 不重要

三、结论分析:

(一)结论:我们的调查对象是网民们,参加调查问卷的总共有55人,其中男性53%,女性47%。20岁以下85%,20至40岁15%,40至60岁以及60岁以上都是0%。有7%的人非常想看与红色文化相关的影视作品,18%的已经看过,有36%的人表示可能会看,38%的不想看。2%的人经常会去参加红色旅游,33%的偶尔会参加,44%的很少参加,22%的从不参加。如果去到了红色景点,47%的人是为了领略红色文化,感受革命精神,29%的是因为欣赏怡人的风景,24%的人是没设么目的,只想放松一下。网民们对于红色旅游的看法各不相同(多选题),有64%的认为是学习革命文化,传承革命精神的方式,56%的认为是提升当地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53%的认为可以提倡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45%的认为可以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44%认为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只有18%认为就是一种普通的旅游,没有什么实质

意义。有22%的学校或单位经常举办红色文化活动,55%的偶尔举办,20%的很少举办,只有4%的没有举办过。如果举办了,有26%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参加这样的活动,有64%的表示视情况而定,有10%的表示没兴趣。只有4%的人表示会特别关注红色文化的文艺作品,而有51%的表示偶尔会关注,有45%的不怎么关注。在调查的对象中有35%的成长于红色地区,65%的不是成长于红色地区。当发现红色革命遗址被破话时,只有22%的表示会气愤并阻止,有64%的认为惋惜但无能为力,而有15%的表示无所谓。有18%的人认为许多外来文化进入中国潮流对红色文化的影响非常大,有71%的认为有一定影响,11%的认为没什么影响。如果红色文化正在消亡,20%的人会极力挽救,有36%的感到遗憾惋惜,38%的认为顺其自然,有5%的人认为与我无关。有45%的人认为近几年社会对红色文化的宣传力度很大,44%的认为宣传力度一般,11%的表示不了解。而关于红色文化对中国文化是否重要,有36%的人表示非常重要,也有36%的人认为重要,有20%的认为一般,7%的认为不重要。

(二)分析:由调查问卷的结论看出,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正在逐渐淡化,红色文化价值标准已经开始破损,红色文化的表达挣处于失语状态。

(三)形成原因:

1、功利化教育的学科偏误

2、信息化时代的价值解构

3、全球化浪潮的文化霸权

(四)危机与对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有效地消解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的认同危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观念上层建筑,它一旦真正建立,就会形成强大的动力场,全方位地渗透和改造社会生活。

1、坚持指导思想,创新历史教育,强化当代群众红色文化的历史记忆

2、弘扬民族精神,加强信息管理,帮助当代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曾进:以文化传承提高学生认同感 篇3

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校区的建设、学校文化精神的创新上下功夫。《易经·系传》曰:“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者谓之道。”就大学而言,大楼是什么?器也!大楼重要,但绝不是大学的全部,更不是大学的目的。如果说新校区是大学发展迈出的一只左脚的话,那么你必须紧接着迈出另一只右脚,这只右脚就是文化。没有文化的滋润,大学就不会有质量,也就站不稳。欧洲的许多世界名校并没有集中的现代建筑,然而当你走进他们的院落或大楼,你就能感受到一种学府特有的那种知识殿堂的庄严和肃穆。正如美国斯坦福大学首任校长乔丹所言,校园的“长廊连同他们的华贵的圆柱,也将对学生的培养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每一块砌墙的石头必定会给学生以美和真的熏陶。”因此,在新校区规划和建设的初始阶段,就要着眼于学校原有深厚文化历史的渗透、融合和创新,为新校区优良校园文化的创建奠定基础。

一些高校原本是综合性大学,文科、理科互相影响、渗透,逐渐形成文理相互交融的发展态势,学生综合素质较强,毕业后相对于那些纯文、纯理高校的毕业生有相当大的就业优势。然而,当新校区局面形成后,文理被分开,起步几年,因相互渗透的底蕴尚在,综合素质的差异并不十分明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综合性大学毕业生文理交融的优势将不复存在,学生能力的下降也降低了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因此,如何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笔者建议“2+2模式”,打破文、理分开的局面,将大一、大二年级的学生安排在同一校区就读,大三、大四年级的学生安排在另一校区就读。这样就可解决文理分离引起的问题,使文科、理科学生相互渗透、全面发展,成为基础厚、口径宽、素质高、能力强的综合性人才。

文化认同感 篇4

在学术史的脉络中, 陈世松、孙晓芬等主要对“湖光填四川”的移民历史、分布地区, 以及四川客家人的民俗文化、人文精神等进行研究[1,2];谢明香等从传播学的视角, 强调了四川客家文化的传播及媒介策略[3]。但政治文化视野下的四川客家文化研究还未受到应有的重视, 其中所蕴含的价值还有待深度挖掘。为此, 本论文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 侧重于从政治文化的全新视角对成都客家文化进行再探讨, 思考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的关联, 进而为当今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建设提供启示。

一、成都客家人的来源及分布

(一) 客家人的识别标准

客家是中国汉民族的一个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公元4世纪初, 他们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逐渐迁徙到南方, 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方言、宗教、各种民俗和习俗等。为区别于当地的土著居民, 他们被称为“客家”。谢重光在《客家源流新论》一文中指出:“客家”是个文化概念, 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客家人, 首先应当从文化入手。这种文化, 即包括客家语言、客家意识、客家习民俗等。离开了文化, 就无法谈起客家概念。[4] (P70) 由此可见, 文化符号是客家区别于其他种族或民系的最重要的标志。我们只有认清客家文化的内涵, 才能真正把握客家民系和客家族群的本质特征。那么, 辨识客家人的标准是什么?根据笔者的实地调研及在成都洛带古镇博物馆所获得的资料, 客家人的识别标准主要有四条: (1) 是否有客家血缘; (2) 是否说客家话; (3) 是否保留客家民俗和习俗; (4) 是否具有客家自我认同意识。

(二) 成都客家人的来源及分布

巴蜀之有客家, 源于清初“湖广填四川“运动。相对于四川土著, 外来移民都属于客籍, 但客籍不等于客家, 只有清初以来, 即从闽粤赣地区迁移而来的客家移民及其后裔, 我们才把他们称为四川客家。清初以来迁入四川的客家移民, 祖籍来源广泛, 涉及到闽粤赣38个县市, 具体来源地情况详见统计表。

就分布而言, 成都客家人主要聚集在成都市区以东到龙泉山之间的浅丘区, 包括洛带、西平、万兴、长安、十陵、义和、同安、大面、龙潭、洪河、日新、合兴、文安、青龙乡、保和乡、圣灯乡、龙王乡、石板滩、天回乡、三圣乡等25个乡镇的客家人。因地理位置所处成都以东, 并且呈一片丘陵地带, 所以被称为“东山”。据统计资料显示, 成都东山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90%以上的乡镇有义和、西平、长安、万兴、黄土、文安、西河、龙谭、龙王、福洪、合兴、木兰和石板滩。[5] (P7) 因此, 成都东山地区是四川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客家方言岛。

二、成都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变迁

客家文化深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但客家在迁徙过程中, 客家先民与途经地的人民以及定居地的人民进行了交流和融合, 并吸取了当地文化的精髓。因此, 客家人在漫长的迁徙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既有中原遗风, 又有明显地域性的客家文化, 包括方言、饮食、民居、宗教信仰等。本文主要是从以上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一) 客家文化在成都的传承

1.特殊生存环境的认同

闽粤赣三省交界的客家大本营, 主要是以山地、丘陵为主。人们常用“逢山必有客, 有客必住山”来形容客家人的生存环境, 因此客家人西进四川, 迁到成都东山地区就在此地定居了下来。与原乡的地理环境相似, 他们在这里勤劳耕作, 生息繁衍, 这里的地理环境使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经过移民数百年的勤劳苦干和苦心经营, 这里同样成为了温柔的“原乡”。同时, 客家人在成都平原选择“住山不住坝”还有一个因素, 那就是他们是晚到者。湖广等地移民大都从康熙时期移民四川, 而成都客家人大多数是雍正、乾隆年间移民四川, 平原大坝已经被先行到来的湖广移民占用, 所以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客家人不仅选择在山上居住, 他们的生计方式也与原乡保持一致。[6]

在洛带镇的山坡上, 从广东入川的客家人把从岭南带来的红豆木树种栽在这块土地上, 如今郁树葱葱, 枝叶繁茂。目睹此景, 让人不禁想起了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这些都似乎道出了客家人的思乡情结, 客家人在陌生的异乡尽力营造自己熟悉的生存环境, 这些都表达了他们对自己文化的眷念和传承。

2.独特的语言认同

在族群边界的标示中, 语言是个人对族群认同最常见的也是最重要的象征符号。洛带古镇地处成都东部的龙泉山脉, 有“中国西部客家第一镇”之称。该镇有85%以上居民为客家移民后裔。他们在生活中使用古老的传统方言——客家话。客家方言承载的是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忆。客家人“宁卖祖宗田, 不忘祖宗言”是他们最坚定的誓言, 他们对方言的坚守就是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和坚守。

在洛带古镇的实地调研中, 笔者观察到:“一位阿姨在向一位客家阿婆买菜时, 用四川话问阿婆多少钱一斤, 阿婆告诉她价格以后, 她又用客家话问能不能便宜一点, 阿婆见她会讲客家话, 顿时给她便宜了不少”。阿婆通过客家话这一方言做出了对自己族群认同的判断。在调研中, 笔者走进一家商店。该店老板张氏老奶奶就是位客家人。她告诉笔者:她们家族从广东迁来, 来到成都东山已经有150多年了。她和我交谈时, 她会选择说四川话, 但她和她的邻居仍然会说熟悉的客家话, 因为她们都是客家人。在客家人迁到成都东山后, 客家话是很多客家人对自己族群认同的一种原生性认同。不远的一位老爷爷告诉笔者, 他出生于1944年, 他们的小孩儿在学校都说普通话, 回到家和爸爸妈妈还是说客家话。

3.崇敬祖先的传统

“祖宗是对始祖及先世中有功德者的尊称。崇敬祖先是中国古代儒家伦理学说的基础。儒者认为“祖”是有“始”的意思, 是每个家族子孙的本源。客家人特殊的生存条件和地域环境使他们形成了固守传统文化的精神, 他们是现在汉民族中保留儒家意识最浓厚的一个民系。成都东山客家人至今仍有崇敬祖先的传统。龙潭《熊氏族谱》的家训有:人之祖先犹木之本, 水之源也。入祠思敬, 过墓思哀。春秋享祀, 永世勿忘。”[7]

在笔者的调研中, 有幸认识到一位成都东山的客家人廖氏老先生。他今年77岁了, 他告诉笔者, 在洛带镇的莲花大队, 我们廖家有一个小祠堂, 在新都区石板滩, 有一个更大的廖家祠堂, 由于年代已久, 这个祠堂刚进行了翻修。每年的三月, 他们廖氏家族一百多人集聚一起去祠堂祭拜祖先。此外, 还有镇上的会馆, 比如洛带的广东会馆和江西会馆都是我们商事议事的地方。他还告诉笔者, 他的身边甚至还有客家人去广东认祖归宗, 他们称自己是“土广东”。

4.纂修族谱的传统

纂修族谱、传承家规是四川客家人族群认同的又一种方式。虽然修谱不是客家人独有的行为, 但较其他族群而言, 客家人对修谱更为普遍, 也更为重视。在每年的春分祭祖时节, 各支宗亲都会带上家谱, 对家谱进行内容的补充和更新, 同时对族约家规进行诵读和宣传, 潜移默化并达到对族人进行教育的目的。在调研中, 廖氏老先生告诉我他们祖先在迁川路上随身携带原乡族谱, 来到四川后他们仍然修谱。出于修谱的需要, 他们甚至会派专人前往原乡寻访族谱世系。由此可见, 同客家方言一样, 族谱最直接有效的强化了成都客家人对自己文化的传承。

(二) 客家文化在成都的变迁

在四川客家聚居区, 客家的方言、风俗、民俗等随子孙的繁衍一代代传承了下来, 但也受到巴蜀文化等影响而发生了演变。这里须指明的是客家文化的传承是主流, 而演变只是支流, 演变是在传承的基础上产生的。

首先, 客家方言发生了一定的变迁。四川与广东远隔千山万水, 客家人入川两百年来, 很少与广东乡亲往来。同时又因四川湖广人居多, 还因湖广紧邻四川而先期迁入, 湖广文化便成为四川的优势文化, 客家文化处于劣势地位。新中国成立后, 官方倡导普通话。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 四川客家方言不得不发生演变。如“再坐一会儿”、“再吃一碗”、“他正在吃饭”, 广东梅县分别说成“坐下添”、“佢食下添”、“食唐逮”, 四川分别说成“再坐下子”、“再食一碗”、“佢正在食饭”。客家方言中记载有“行路”、“遮”、“公太”等词汇, 现在四川客家分别说成“走路”、“伞”、“太公”了。有些词汇如“中”、“值”, 梅县在声母上读作舌头音, 四川话却读作舌上音。[8] (P345) 客家人来到成都, 虽然还是说客家话, 但其中的语音特征却不知不觉发生了一定的变迁。特别是一些客家人同当地湖广人通婚后, 他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 无形中对客家方言也产生了影响。

其次, 客家民居条件发生了变化。川西客家移民所处的地理位置离成都大都市不远。便利的交通, 优越的地理条件使生存变得更加容易。在考察中, 笔者发现:在成都东山, 小家庭小规模住宅已经取代了闽粤赣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方式。“大分散、小集中”是四川移民在新环境下选择的新的居住方式。

再次, 成都客家的饮食菜肴也与当地饮食进行了融合。很多客家菜肴都可以在传统的川菜和广东菜中找到相应的影子。比如:广东的杂锦煎豆腐饼、丁香豆花, 在川菜中分别叫“家常豆腐”、“酸辣豆花”, 而在成都客家菜中分别叫“煎酿豆腐”和“麻辣豆花”。由此可见, 成都客家菜受到当地了川菜的影响。客家人为了适应当地生活, 他们的民情、风俗等都发生了一定的演变。

综上所述, 我们注意到, 成都客家文化的300多年传承与变迁, 之所以能够自成一体, 就是因为他们内心强大的文化认同。正是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才使得成都客家文化得以幸存, 从而没有被强大的巴蜀文化所同化。对成都客家文化进行研究, 我们提取了成都客家人内心强大的文化认同。而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对当今政治认同有着一定的启示意义。

三、文化认同对当今政治认同的启示

“文化认同”在一定程度上回答“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等人生哲学难题。什么是文化认同?塞缪尔·亨廷顿认为“人民和民族正试图回答人类可能面对的最基本的问题:我们是谁?他们用人类曾经用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传统方式来回答它, 即提到对于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人们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观、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9] (P5)

从政治与文化的关系来看, 政治是漂浮于社会结构表层的, 必须扎根于文化的深层次土壤中。以政治文化为视角, 文化认同是政治认同的基础。文化不认同, 政治认同难一致;政治不认同, 有可能会弱化文化认同。

(一) 尊重当地客家文化, 从而强化政治认同

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客体有所不同。族群认同的客体主要包括本族群的身份、血缘、地域和生活方式等;国家认同的客体除了这些, 更多的是关于政治生活和政治领域的内容, 如国家的领土、主权、方针、制度等。正因为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客体不同, 国家在制定少数族群的政策方针时必须要考虑当地族群的文化认同, 如果过于强调国家认同, 就有可能会引起少数族群内心的文化对抗, 这种对抗会给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带来一定的离心力。当地居民只有在自己的文化认同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的前提下, 才有可能对异于自己文化的主流文化产生认同, 从而建立起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

因此, 我们要尊重客家文化, 保护客家文化, 即保护他们独有的方言、宗教、民俗、习俗、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等, 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认同和国家认同。

(二) 兼容丰富多样的文化, 从而强化政治认同

族群认同以初级社会群体为载体进行传递, 族群内成员将族群文化内化到自己心中并将其得到传承, 因此具有较高的“原生性”。与此对比的是, 国家认同则依靠基层组织、学校教育、特定的政治符号、政治事件以及媒体宣传等手段进行建构, 具有较高的外在性。相比起族群认同对文化的偏重, 国家更加侧重全体社会成员在政治上的一致和认同。即要以“文化多元, 政治一体”来作为整合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指导原则。

(三) 契合不同族群的文化逻辑, 从而强化政治认同

族群成员主要是以身份、方言、饮食、民居、血缘、地域、语言、生活方式等为依据进行族群认同, 因而族群认同以共同的祖先、共同的记忆、共同的遭遇等作为基础。而国家认同是以统一的政治身份作为依据, 因此国家应当在少数族群地区建构国家认同, 以保证国家的统一。但国家在建构认同的过程中, 所使用的方式应该契合少数族群的文化逻辑, 更多的考虑少数族群特有的文化, 如不同群体的身份、方言、血缘、生活方式等。只有坚持这一原则, 族群认同与政治认同之间的矛盾才能够得到有效避免, 政治认同才能够得到强化和实现。

摘要: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同时也是一个多族群的国家。客家属于一个比较典型的族群, 它分布广泛, 人口众多, 但族群内部凝聚力很强, 直到现代都保留着非常独特的客家文化。客家人迁居四川后, 原乡客家文化得到了传承, 也发生了变迁, 但无论如何, 成都客家文化依然能自成一体, 没有被强大的巴蜀文化所同化。本文对成都客家文化进行实地考察, 从政治文化的视角对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进行研究。而这种强大的文化认同对当今我国的政治认同和政治建设有很大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客家文化,文化认同,政治认同

参考文献

[1]陈世松.大迁徙:“湖广填四川”历史解读[M].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2]孙晓芬.四川的客家人与客家文化[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0年版.

[3]谢明香.四川客家文化品牌传播及媒介策略——以成都东山客家文化为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年第3期.

[4]肖平, 肖又尺.客家人[M].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2013年版.

[5]谢桃坊.成都东山的客家人[M].四川出版集团, 2004年版.

[6]郭一丹.从“湖广填田川”到西部大开发:成都客家人的文化认同与变迁[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

[7]谢桃坊.成都东山的客家人[M].四川出版集团, 2004年版.

[8]陈世松.四川与客家世界——第七届国际客家学研讨会论文集[M].四川出版集团、天地出版社, 2005年版.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篇5

文化认同、文化和谐与社会和谐

文化的多元共生是学术界业已达成的共识.文化认同并非单纯的指对本己文化的认同,也包括对他文化或异己文化的认同.文化认同有特殊的心理机制,包括文化比较、文化类属、文化区辨和文化定位四个基本过程;它是形成“自我”的过程.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宽松与严厉、个体主义与群体主义影响着人们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的.认同是文化和谐的基石,文化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标识.

作 者:陈世联 作者单位: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刊 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年,卷(期):27(3)分类号:G02关键词:文化认同 多元文化 文化和谐 社会和谐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文化认同感教育 篇6

一、新时期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文化认同感培养的必要性

1.是落实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际需要

素质教育在我国开展多年,但实际上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教育效果。义务教育的目标是为了要更好地培养新一代有理想、有文化、讲纪律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然而素质教育更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精髓。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只有了解了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吸收外来文化,才能具备甄别外来文化优劣的能力。然而当前我国中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十分的淡漠,长此以往,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有关调查显示,当前我国中学生的道德素质逐渐出现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网络环境中,低素质、低水平的违反道德的事件时有发生。特别是由于我国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智育轻德育的弊端,也使得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心理问题。由于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许多青少年缺少正确的信仰和文化认同,精神家园十分荒芜。因此,为了提高学生的民族荣誉感与道德水平,语文教学必须要承担起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继承民族优秀传统的历史重任。

2.是适应全球化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

随着地球村、全球化概念的不断深入人心,商务时代已经全面到来,全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社会文化的发展也必定是色彩纷呈。而青少年是我们民族的希望,身上肩负着着保家卫国、促进国家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历史使命,而当前青少年对于我国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低迷则十分让人担忧。我国现阶段的青少年通常都是90后学生,他们从小就对西方文化耳濡目染,比如动画片、电影、书报杂志及可口可乐、肯德基等等,他们习惯了享乐主义,而对于我国民族苦难的过去与光辉的历史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再加之受到来自社会崇洋媚外的错误思想影响,他们对于国家、社会和历史的认知十分的肤浅,民族文化认同感非常淡漠。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注意这种情况,绝对不能放弃中学语文教育这块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阵地。

3.语文教学是人文教育的基本要求

语文教学应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能力、提升审美情趣的重要工具,而如果语文缺少了人文内蕴,缺少了情感教育,那么语文教学便失去了灵魂。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能够回归语文教学的人文性,能够很好地将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进行有机地统一,能够促使语文教学更多地融入民族文化,从而体现出语文的文化功能与特性。此外,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和历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也使语文教学真正走上一条适合我国社会需求且更具民族文化特色的道路,顺利地走出中学语文教学的困境,进而大大地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具体措施

1.在教学中充分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融入我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了解历史。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传统,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能够多角度、全方位地真正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明确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整体文化发展史中的实际地位。举例来说,在课文《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说:“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表明了对西方文化的重要态度,教师要在这时及时地加强文化认同教育,抓住教育时机。同样,鲁迅先生的《祝福》一文,涉及到了对封建迷信与礼教的批判问题,教师这时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历史知识尚存浅陋的一面;再如冯梦龙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描述了古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论,老师可以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加强讨论,用自己的观点看待历史问题,加强引导,对于重要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剖析。

2.结合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性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特点,而文化更是渗透在语文活动的实践当中,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组织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从活动入手对学生进行文化认同感的培养。首先要让学生细心地去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文化现象,并能够思考和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文化内容。举例来说,我国地域广阔,拥有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各民族都形成了自身别具风格的民族文化,针对这一内容,教师可以开展一次以“考察家乡的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并加深记忆。

3.利用网络资源拓宽视野

语文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来加强学生对民族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认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发挥自身指导者和组织者的重要作用,教会学生收集知识和加工知识的方法,鼓励学生到开放性的信息平台中去搜索有价值的信息。教师要加强与学生沟通,要将网络互动快捷的特点充分地利用起来,这样一来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兴趣。通过探讨课内知识及社会上的实事热点来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

综上所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还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在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知识结构的多元化构建。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性,扎根语文教学实际,充分运用语文作为语言工具的重要优势,加强对学生文化认同感的培养。促进学生掌握多元化认识与能力,并将这种知识与能力反哺予语文教学,从而更好地完善教学活动,并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适应时代需求的复合型优秀人才。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城阳第一中学(266108)

文化认同感 篇7

一、以教学内容为依托, 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化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成果, 历史悠久, 博大精深。在思想品德教材中设有专门的内容, 以加强学生的文化教育,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应当在课堂上充分展现优秀的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通过文学作品、视频等多种媒介让学生置身于中华文化的浓厚氛围中, 感受文化的博大精深, 认识到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 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材中重点介绍了中华民族精神, 以民族精神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国家的灵魂, 是民族国家存在的标志。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表现, 在教学中, 教师选取典型素材, 自制PPT, 带领学生回顾长征精神、大庆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感受“中国的脊梁”的榜样力量。典型的文化素材会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最基本的价值认同,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

二、挖掘乡土文化资源, 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

乡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多样绽放, 挖掘各种地域文化的深层内涵和丰富内容, 实际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丰富内涵和中华民族精神内在积淀的全面继承和深刻弘扬。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当地体现民族精神的各种资源, 用典型说话, 以理服人。

每座城市都有其自身的文化底蕴和魅力特点。实践证明, 利用风土人情、当地文化精神等活的资源, 让学生从身边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和体验民族精神的精髓和力量, 会让学生产生无比的亲切感, 同时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强化了文化认同感。

三、设置开放性问题, 增强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我们面对的文化有本土的和外来的, 有传统的和现代的, 有腐朽的和先进的……面对纷繁复杂的文化现象, 教师要帮助学生形成对文化的正确认知, 从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呈现一些当前文化生活中的典型现象, 特别是有争议的文化现象, 鼓励学生大胆分析、畅所欲言, 在思辨中形成正确的认识。

如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教学中, 教师精心设置情境, 以“当前网络语言在挑战传统的汉语体系该不该禁止”为背景材料, 引发学生思考讨论。通过讨论学生认识到网络文化有利有弊, 一方面汉语有其广博的包容性, 网络语言会为其注入新的活力, 更加丰富汉语的语言词汇, 另一方面网络语言中某些低俗、晦涩的词语也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绪。作为学生要学会进行甄别, 以吸收、接受有思想有创意的健康网络语言。这种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世界, 让学生在真实的文化生活中接受教育, 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从而做出正确的行为选择。

四、利用时政热点, 提高学生时代责任感

经济的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融合, 在这样的背景下, 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最具价值的文化资源,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思考。在课堂上, 教师还要将教学内容与时政结合起来,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及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实际, 明确自身所肩负的职责, 为先进文化的传播和创新做贡献。

在“对待传统文化”及“直面外来文化”问题的教学中, 教师向学生展示了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的“中俄文化年”、法国“中华文化年”等重大对外文化传播活动。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学习对方的平等思想, 共享全球化的文化资源, 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 展示中国开放、进步、包容、富有活力的新形象。同时让学生认识到“90后”的个人主义、因崇尚西方的生活方式导致的“出国热”等现象, 不同程度削弱了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不利于中国文化的继承。文化问题的讨论会让学生深切体会到在共享世界文化的同时, 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也尤为重要, 从而增强责任感。

文化是民族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 是民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宝贵精神财富。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中最重要的“软实力”。因此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认同感, 不仅仅是文化教育的迫切要求, 更是我国发展先进文化的要求。作为思想品德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师生同做先进文化的传承者。

参考文献

[1]詹小美, 王仕民.论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与条件[J].哲学研究, 2011 (11) .

在美术教学中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篇8

国家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生要“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美术课程终极目标更是要“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我们任重而道远。

对于文化的传承,要参与必先认同!这里我仅站在一个普通一线中学美术老师的角度来谈谈我的看法和做法。

中学美术教材中关于传统文化艺术的教学内容大体分为对传统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的欣赏,对传统绘画、民间美术的体验等。下面我通过我自己的几节课来说明在美术教学中怎样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一、《捣练图》

欣赏课最能抓住学生,所以在欣赏课中要做足功夫。

1、画面构图形式独特,长卷绘出中国文化。

一讲画面必须先讲构图,《捣练图》的构图形式是中国画独有的长卷式,既然是中国独有,这便是一个重点。学生认为西方透视方法更接近他们自己所看到的更真实,所以便认为中国画不好,原因很简单就是觉得中国画”不像”。这里便形成了一个矛盾点,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接受并能欣赏更要赞美传统长卷式的独特美感呢?

2、绘画手法别具一格,勾线填色引导现代绘画。

丰子恺先生在《艺术修养基础》”中国画与西洋画的比较区别”一文中提到的第一点便是线条上的区别。

中国传统人物绘画的重点就是线条。画中人物动作凝神自然、细节刻画生动,使人看出扯绢时用力的微微后退后仰,表现出作者的观察入微。其线条工细遒劲,设色富丽。

3、写实与传神的对话

品评人物画的六项标准是南朝齐谢赫的《古画品录》,其中列举了“六法”,即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二、《青铜器》(自编教材)

1、编钟音乐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打击乐器产生兴趣。

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可以奏出几乎所有的现代音乐作品。在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精美的乐器,如此恢宏的乐队,在世界文化史上是极为罕见的。曾侯乙墓编钟的铸成,表明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巨大成就,更表明了我国古代音律科学的发达程度,它是我国古代人民高度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这里引发学生强烈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为后面的欣赏打下基础。

2、青铜器欣赏

首先,需要了解中国青铜器数量大,种类繁多。

其二,中国青铜器分布地区广,而且质量上乘。商周时代的青铜器,制作精湛、形状瑰异、花纹随意、富丽典雅,其精品不胜枚举,如司母戊方鼎、虎食人卣、莲鹤方壶、、长信宫灯、等等,铸造精致,具有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深受国内外藏家钟爱。

其三,器物铭文是中国青铜器最大的特点。世界各地古青铜器绝大多数没有铭文,只有印度出土的少量青铜器或铸有很短的铭文。中国古铜器有铭文者仅出土的就达一万余件。

其四,以容器为主的中国青铜器也在世界青铜文化中独树一帜。就世界范围而言,其青铜器的代表作大多为武器,如戈、矛、刀、箭、剑、等,而中国却以铸造难度较大、纹饰复杂的容器为主。

讨论:欧洲青铜文化以武器为代表,中国青铜文化以容器为代表,这是不是前者富于侵略,而后者安于保守呢?设问引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成因作探究性思考。转外因为内因,让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主动探究学习。

3、我们身边的青铜器。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多关注文物。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都是我们身边的教科书,从欣赏三星堆、金沙遗址出土青铜器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强烈情感,并认同身边的传统文化遗产,从而自觉地做到保护和传承。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很兴奋,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这说明孩子们对传统文化艺术有渴望了解的需要,那么我们老师要做的就只是趁热打铁了。

三、《中国画的笔墨情趣》

中国画重要的造型手段就是笔墨。用笔讲求粗细、疾徐、顿挫、方圆等变化,以表现物体的质感。中国画的用墨之妙,在于浓淡相生。

然而在这个与传统文化渐行渐远的时代要让学生在短短的课堂内要领会笔墨之妙是相当有难度的。这就必须先让他们对中国传统绘画有认同感,而要让他们有认同感必须有亲身体验,于是在中国画教学中创设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

1、情景教学加强体验

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感情的艺术,可以说,音乐欣赏的过程就是感情体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中先让学生闭眼静听古琴曲,默想周遭景致。几分钟后要求学生跟随琴音的紧慢在宣纸上画出线条,把从音乐中体验到的情绪通过线条表达出来,可以随心所欲的画。练习几遍后提高要求,根据乐音的轻重区分墨色的浓淡,并反复试验几遍。

2、依据体验分析作品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描述绘画过程中的体验。学生回答有说感觉在山间小溪旁和自然在一起很舒服,有说感觉很清静情绪很平稳,有说感觉在月光下。总之一切回答都围绕在了自然之上,少了眼前的浮躁、紧张和杂乱。

3、根据分析获得认同

体验得到的作品并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甲国画,但是通过体验学生体会到了笔墨之美,也从中自己体会了笔墨之法。并从整个过程中得到了愉悦的情绪。最重要的是通过他们亲身的体验提高了对传统中国画的理解和认同。让学生理解中国画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社会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中国人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就不是什么难事了。那么距离传承和延续也就不会太远。

文化认同感 篇9

企业文化:清华大学张德教授认为企业文化, 就是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体系、历史传统和工作作风。

职业认同感:职业认同感是一个心理学概念, 是指个体对于所从事职业的目标、社会价值及其他因素的看法, 与社会对该职业的评价及期望的一致, 即个人对他人或群体的有关职业方面的看法、认识完全赞同或认可。

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于企业有多么重要的作用。如中国海尔集团提出“海尔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于一个企业, 这种文化是企业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的一种默契, 是保持稳定合作发展的载体;对于一个员工来讲, 是一种隐性的行为守则, 它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 这种作用深入到公司运作的各个细节, 具体到个人身上, 就是一种对公司利益共同的信仰, 一个员工, 只有认可并力行了这种文化, 才能吻合公司的各种需求。笔者比较赞同这样的观点, 也希望在我们商贸专业的教学中用相应的企业文化的观点培养学生对自己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可以这样说, 想做好一个职员, 应该读懂规章制度;想做好一份工作, 则必须读懂企业文化。

在我们的教学中如何把企业文化连接到课堂上, 通过课堂、学校的氛围让学生提前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 这是我们要探讨和摸索的问题。作为商贸类专业的学生, 可以利用众多商贸企业的实例和商贸类专业的主要科目如《市场营销知识》等课程的学习, 把企业实例中企业文化的培养融入到课程学习之中, 从而培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用企业文化培养思维, 让他们对自己的专业产生信心。

一、在入学之初, 应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自己所选的专业需求, 建立信心

众所周知, 进入中职校学习的学生绝大部分认为选择职业学校是一次失败的经历, 他们对学习没有明确的目的性, 对自己缺乏应该有的信心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样的学生就缺乏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 上课比较散漫。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授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树立起他们对未来的信心。首先要让他们认可自己所选择的专业, 培养对自己本专业的热爱。

(一) 告知学生目前市场对于商贸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

比如:把媒体上报道的关于本专业人才需求的相关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如:中国海峡人才市场发布了2012年福建省人才市场行情报告:从行业分布看, 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业。各职业人才需求中, 市场营销占比19.48%, 为我省最缺的人才。贸易/商务/进出口业还有物流也居于人才需求行业的前十名 (信息来源:海峡都市报, 2013年3月) 。把这个需求信息告知学生, 是让他们感觉到选择这个专业是有用的。

(二) 告知学生“我们要做人财, 不做人裁”

有学生会说, 市场上是需要很多这个专业的人才, 但现在大学毕业生那么多, 我们只是中职校毕业, 我们的竞争力不如他们, 只能干最低岗位的工作。所以培养信心的第二步告知他们“我们要做人财, 不做人裁”。一个有真正的价值, 能够为企业、社会带来财富的人员才是真正的“人财”。“人财”指的是他或她不具有高的学历, 可是无论企业把他放置在什么地方, 他就是能够发光, 就是在任何的工作岗位上干出成绩的人。这样的人不仅是企业的资源, 更是企业的资本, 是企业、社会真正活的资源, 也是最有价值的资源。我们应该成为这样的“人财”。

在初步建立信心或者说对本专业开始有了兴趣之后, 那就要开始培养职业的认同感了。

二、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 把握企业文化内涵, 让学生了解我们本地的商贸企业文化, 培养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

为深入研究和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机制和体制, 我们学校和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校企合作, 如新华都、沃尔玛、永辉超市、天虹百货、福建财茂、福州好莱坞服装公司等。除了校企合作的单位以外, 还有福州职教中心联系的为老师进行培训的一些企业, 如盛辉物流企业等, 这给我们提供了探讨的机会。

比如这次与我们学校合作的福州好莱坞服装公司, 作为商贸类的企业, 刚好符合我们商贸类专业的学生学习的目标。于是可以利用这家企业, 来培养学生对行业的认同感。因为这家企业就在学校附近, 平时学生也会去逛逛, 相对比较熟悉。此次合作的是其旗下的品牌之一TH时尚服饰连锁机构, 这是一家专业从事时尚服饰终端服务的企业。在《市场营销知识》中有一章节关于市场营销调研, 刚好利用这个机会, 在课堂上布置学生先期对本企业进行调研, 主要的任务是了解这个企业具有什么样文化氛围。之前学生对这个企业不了解, 认为不就是卖衣服吗?有什么企业文化可言。经过一番调查及公司人员的介绍, 学生对该公司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公司秉承“以人为本、同创共赢”的企业精神, 坚持“以人为本, 唯才是用”的用人宗旨, 吸纳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商业运作管理人才, 网罗国际顶尖设计师, 引领国际时尚风潮, 让TH的广大会员可以获得与全球同步的时尚服饰产品。同时公司还说如果有潜力的员工, 公司会安排他们进入高一级的院校学习, 给员工提供个人成长的机会。了解了这些之后, 学生对该家公司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三、利用课堂培养企业文化思维

企业文化并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所谓“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 企业文化的内涵、主旨、精神, 都是从公司每天的具体工作中凝结而来的, 再用精心提炼而成的形式广泛传播, 凝聚人心, 成为推动公司持续稳定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通过自己的调查和企业的介绍后, 对企业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无论具体哪家企业, 现代企业文化的建设目标基本是一致的, 主要围绕五个基本方面:一是体现公司理念和价值观;二是营造乐观向上的公司氛围;三是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四是增强员工归属感和使命感;五是最终目的是依靠企业文化, 激发员工的热情和创造力, 给员工“家园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学校、课堂上也应该围绕这几个方面培养学生。

(一) 通过多方渠道让学生多了解各种商贸公司的公司理念和价值观

1. 每节课之前, 由学生轮流收集各种公司管理理念和

体现公司价值观的新闻信息, 在课堂的前五分钟进行交流学习。

2. 利用学校所处的中亭街商圈, 方便学生课后进行走

访调查, 比较在中亭街的不同商店平时的行为反映出来的管理和价值观。

3. 抓住像TH时尚服饰连锁机构来学校进行合作的机会, 与企业管理人员直接面对面沟通交流。

通过这些调查和学习交流, 要告诉学生: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就是要落实到员工的思想和行动上。一个员工, 如果他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精神的话, 那么他必定目标坚定、思维活跃、方法得当、工作踏实;对社会、对企业、对自己的团队充满感情, 从而也是一个能够为自己和企业创造价值的人。

(二) 把企业文化思维渗入到相关科目课堂的教学之中

比如在《市场营销知识》的教学中, 可以把企业文化思维渗入到课堂之中。

1.把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转为本门课学习过程中所需建立的团队的理念和价值观。由学生自行组成团队以后, 在自己前期调研的基础上, 寻找适合自己团队的理念和价值观。这个过程需要教师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和引导。

2.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个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可以把《市场营销知识》的课程分为市场分析、市场细分、市场目标、4P策略几个模块, 通过现场培训和案例培训等方式进行团队学习活动。在团队活动中, 可以通过“动态记分激励考核表”进行考核, 作为平时表现的成绩。如可设置如下的考核表对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长期进行评价考核 (可每月评价总结一次) :

3.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团队活动不是某个人的活动, 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需要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和使命感。如让每个学生在团队活动时可轮流担任负责人, 对于负责人也可设置如下的考核表进行考核。

通过这些团队活动, 要告诉学生学会分析自己在每一轮的活动中的得失:

(1) 首先, 判断本人的目标是不是很合理。因为如果目标不合理, 即使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也很难得到成功的结果。其次, 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 这最能体现出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 同时也能锻炼出一个人的思考力水平。

(2) 分析论证自己在活动中实施的方法是否可行。如果找不到可行性的实施方法, 再合理的目标也是空谈, 投入的工作量再多, 也只是浪费。这就要从企业文化方面去学习。依靠企业文化培养起来的工作思路, 才能得到管理层的认可。因为作为一种影响深刻的习惯, 这种文化已经成为工作思路中的某些准则。

(3) 本人要检查自己的组织方式是否有效, 也就是本人与团队之间的关系。作为领导者, 本人要对自己的团队负责, 作为普通的员工, 本人要对自己负责。

企业文化的重要在于每个人的执行。对于那些始终游离于团队活动中的人来说, 如果是在真正的企业中将会被淘汰的。

(三) 把企业文化转化成班级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给学生创造“家园的感觉”

对于上班族来说在公司花的时间远远大于在家呆的时间, 要是每天都处于工作压力的胁迫之下, 容易造成过度疲劳, 而导致员工的工作生活严重失衡, 所以应通过各种方式关怀员工, 使其体验到公司的温暖, 从而感动员工, 进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 让员工在工作真正感受到愉快。同样对于处于求学时期的学生来说, 在学校的时间也很多。对于中职生来说, 初中之前学习的失败, 让他们对学习产生了疲惫和压力。所以我们中职教学不能再像义务教育一样, 一味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要让他们以职业为导向, 明确未来企业所需的人才, 学会用企业文化来培养思维。在此我们应该模仿企业文化的建设建设班级文化, 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给学生创造出校园如家园的感觉。

这些方式主要有:

(1) 在学生参与每堂课程的团队活动时, 应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2)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市技能赛及其他各种活动等, 增强自己的能力, 并在参赛后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适当给予奖品奖励。

(3) 建立团结和睦的班级, 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 在班级上课有良好的情绪。

总而言之, 在中职生进入中职校学习之后, 我们应该做的是先调查学生是否对本专业的相关企业有足够的认识, 其次利用校企合作或自行调查的机会了解相关企业的文化氛围, 模拟企业的文化氛围进行教学设计活动, 增强本专业学生学习的主人翁精神。

摘要:从工业文化建设的背景出发, 研究和探讨如何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的教学活动之中。在未进入企业之前, 先培养学生对企业文化有所了解, 从而培养他们对自己本专业的职业认同感。有了认同感就会有一定的向上力, 如果能用上企业的文化培养思维就能早日树立自己的职业目标。

关键词:企业文化,职业认同感,商贸专业

参考文献

[1]应世根, 竺辉.试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及其培养[J].中等职业教育:理论版, 2008, (4) .

[2]莎奈尔商贸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方案[Z/OL].云中雨2009的博客, 2011.

[3]郑俊杰.海尔新员工培训教材[EB/OL].道客巴巴, 2012.

[4]淡然.职场生存法则:米落职场日记[EB/OL].书包网, 2010-02-03.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S].2010.

文化认同感 篇10

一、和合精神是融合历史与当代文化的调和剂。

“和合”这一概念最初来自于《周易》。“和”有调和、混合、汇聚之意, 而“合”的本义为嘴唇上下的合拢, 身体四肢的相互配合。《周易》这样把握中国的文化精髓, 认为和合来源于天地人三者之融和, 继而又产生了八卦之说, 这是对宇宙万物和合特质的最初解释。站在历史与时代这样一个全新的角度, 用和合精神重新去审视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势, 能解读出一条新的未来发展之路。民族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文化、当代文化相对的一个概念, 这里包括中国人民在近代以前创造的所有思想、政治、经济文教、生活习俗、医药占卜、音乐舞蹈等各种形态的总体表征, 是一个民族得以生生不息发展的内在动力, 用和合思想能把握其在当今时代的更新传承, 即弘扬、传承, 努力寻求民族传统文化在当今发展的立脚点、融合点, 力图走出传统文化生存的困境。

为何当代大学生总在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物质文明发达的抉择中难以取舍?这更多的来源于“文化之间的冲突论”, 民族传统文化建立在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经济上, 而现代物质文明则建立在工业基础模式下的现代意识。如何忽略“冲突论”之说, 在现代文明的新局面中开拓一条适宜民族传统文化生存的空间。这自然应保持“和合”思想的观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找到它们的契合点。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曾说“礼之用, 和为贵”, 而道家思想中也有“天人合一”的和谐之说。因而应理智的保留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的反映人类智慧的精华部分, 同时摒弃旧时代落后东西的余毒, 这样才能建设新时代的民族文化。

二、红色文化热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新走势。

红色文化是中国独特革命传统的产物。对于“文化”, 历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解答, 综合各类文化概念, 通常认为文化包括物质形态的上层建筑, 包括精神层面的深层涵义。而这里的红色文化就属于精神文化领域。站在时代前列的大学生, 他们既没有经历中国革命带来的腥风血雨, 也没有耳熟能详的革命氛围予以熏陶, 对于他们加强红色文化教育, 各高校都试图丰富这条路径:红歌会举办、英雄事迹宣传、革命题材演讲, 但仅仅这种零散形式的活动, 并不能完全让学生领会革命传统文化精神。

当今中国内地电视剧的主流市场仍是革命题材, 如救亡图存片、抗日片、谍站片, 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们的主导精神仍有指引作用。红色文化热的形成是对传统革命文化的系统梳理, 同时也势必以新的姿态融合于现今21世纪的今天。

三、民族文化遗产建设是保留民族特色文化的奠基石。

在21世纪的中国, 各地在重拾红色文化带来的经济利益、政治考量、思想教化的同时, 有一种民族文化正在慢慢消退。中国是56个民族的大家庭, 各地、各少数民族曾有着灿烂的民族特色文化, 而今天的时代随着工业文明带来的冲击, 很多依赖于传统农业基础上兴起的文化正在人们的视线中慢慢下台。

就文学来说, 影视作品的影响力远远超过了戏剧, 而话剧的生存空间更是稀缺。就技巧而言, 很多传统技巧正在流失, 如剪纸、油纸伞、捏面人、糖画、皮影制作等中华精粹、为之骄傲的技巧如今也难找接班人。就思想而言, 中国传统思想五常“礼仪仁智信”的人生信条, 现如今似乎越来越缺乏动力支持。曾几何时, 我们漠然的从一个受重伤的小女孩身边抽身离去;曾几许时, 我们淡定的抽取着熊胆汁为着某些人带来的可观利益;那些年, 我们认识了很多新名词“皮革奶”“地沟油”“三聚氰胺”“瘦肉精”。

这样一个悠悠古国, 在物质利益极度催生出罪恶的今天, 我们的大学生在保护好中国物质利益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上, 应树立正确的态度, 力所能及的采取些挽救的措施, 主动了解当地的文化遗产, 尽可能在大学生活中通过多种渠道展现家乡的文化遗产。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 江西本地就有很多优秀的文化遗产, 如:江西修水的金丰花灯、赣州采茶戏、武宁打鼓歌。更值得庆幸的是江西省首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于今年4月份在九江学院落户, 而在6月份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活动开幕式也在江西师大顺利举办。

目睹着一系列弘扬民族文化精神, 落实民族文化传承的活动在紧锣密鼓的举行着, 笔者内心十分欣慰, 相信21世纪的大学生在民族文化认同感这个问题上, 一定能找出相同的答案, 这才能促进民族凝聚力, 这才能使传统民族文化依旧绽放经久不衰的魅力。

摘要:自盘古开天辟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 已拥有5000年文化与文明积淀的中国正与浩瀚宇宙的繁星一样, 生生不息, 悠久长远。遥远年代的民族祖先已创造出文字来记录这日月变迁;而三皇五帝的传说足以证明人类传承世世代代的传统技术;民间神话则记录着劳苦大众的繁衍历程。追前朝往事, 视今日之进程, 如今我们的今天似乎难以发现那些传统的引以为自豪的文化潮流, 我们终究是拥有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 因此笔者在此希望以当代大学生为考察对象, 就民族文化的现状及趋势, 朝民族文化之重建的方向作一次深入思考。

关键词:民族文化,和合,大学生,红色文化

参考文献

[1]、《全球化语境下的中西文化及语言对比》闫文培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国文化概论》张家鹏、王祥辽海出版社2006年版

上一篇:学生心理伤害及其预防下一篇:外伤性眼内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