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2024-05-17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精选十篇)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篇1

一、整合知识, 夯实基础

高考地理试题往往不以教材知识为切入点, 而是使用新材料, 营造新情境, 设计新问题。尽管这些材料涉及了区域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 但其知识和原理仍源于课本, 且要求考生解答的专业术语也要依据课本。所考查的知识点均能反映学科主要面貌或基本的分析、研究方法, 立足于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原理和规律。试题通过引用课本内外的知识素材, 形成新的问题情境, 构成新的设问角度。因此, 在学习中熟悉教材、夯实基础是十分重要的。通过精读教材, 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梳理知识, 掌握基本概念和关键词语的含义, 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 避免出现知识盲点。要全面复习基础知识, 不留死角。对已考过的知识点, 不能麻痹大意, 在复习时可以转换角度进行思考。

二、正确解析读图题, 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图像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图像中提供了比文字描述更为丰富的地理信息。要正确解答读图题, 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扣准图名和图例, 不放过图中任何信息 (如经纬度、箭头、注记等) 。坐标图注意纵坐标、横坐标, 最高点、最低点, 转折点、交叉点, 并通过描点来理解其地理含义, 多轴坐标图要准确寻找与变化曲线相对应的横、纵轴;等值线图从形态、疏密、弯曲方向、极值等方面入手;区域图、地形剖面图要根据经纬度、海拔高度、参照物、比例尺等判断地理位置;无图考图题, 先将文字转换成图形;若是区域图, 要确定其所在的位置;若是统计图, 要弄清楚它所反映的是什么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第二, 观察图像内容, 根据题目要求或图中信息, 解决问题。第三, 图文转换, 这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体现, 思维能力的反映, 也就是学生根据图中的地理信息, 结合题目的要求进行论证和陈述的过程, 即答题过程。应做到多见多看、多画多练、多思考, 在自己的大脑内多罗列储存大量的图像信息, 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

三、对练习题精心取舍, 不搞题海战术

我们平时做的地理试题, 充斥着大量的怪题、旧题、偏题和难题, 对同学们“毒害”很深, 甚至也“毒害”了一些地理教师。我们要擦亮眼睛, 看清这些地理试题的真面目, 对学生进行“双基”培养, 做到精讲精练。教师必须改革教学方法, 做到讲解少而精, 有重点、有难点, 各个击破, 特别注意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对练习题处理要有的放矢, 不搞题海战术。要有选择地征订复习资料, 精选习题。针对地理既文又理的特点, 同学们一定要在理性思维分析上下工夫, 突破文科学生的薄弱环节, 诸如在地图的延伸和经纬网地图与区域的全面结合、等值线系列图整体训练、文字材料中的隐含条件上挖掘等, 并在试题的精选上巧安排, 提升学生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进而开拓学生的综合能力。

四、加强限时训练, 提升应试能力

地理学科的训练强调地理图形读、填、绘、记, 要学会把地理学科的基本现象、规律、原理落实到图形上。通过经常的图形复习, 巩固积累地理知识, 完成知识的“积少成多, 厚积薄发”。学生在复习时要联系实际回归课本, 对过去的错题进行温习和重作, 做到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养成规范答题的良好习惯。在做练习时切忌仅仅满足于知识答案, 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融会贯通, 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量, 以适应高考的要求。

五、规范答题训练,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

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的一种基本能力, 地理学科考试中的语言表达应符合科学性、全面性、针对性、有序性等要求。科学性要求对问题的回答要正确, 达到准确无误, 不能进行错误判断或错误定位。全面性要求回答问题要完整, 不能有要点的缺漏。针对性指在回答问题、组织答案时, 不是写得越多越好。因为, 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 考生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思考问题, 如果抓不住重点, 将不相干的答案写得过多, 就会影响整个试卷的完成速度与质量。有序性要求考生要对答案内容进行梳理, 使其规范、整洁、清晰。同时, 还要注意减少错别字。“眼到、心到、手到”, 用语言或文字表达形成过程, 概括基本原理, 提高理解能力和文字说明能力, 紧扣课本, 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否则在答题过程中就会出现“眼高手低”或“茶壶里的饺子——倒不出来”的情况。

六、聚焦地理重点问题和时事热点问题, 突出综合能力训练

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当今热点、焦点、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诸多问题, 以及国内、国际正在或已发生的重大事件, 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要把握热点就要增加阅读量, 平时注意阅读如《半月谈》、《人民日报》等报刊, 注意收看新闻, 同时随时查阅地图, 弄清问题发生的地点及背景, 注意这些热点问题与课本主干知识的密切联系, 把握其因果缘由及其影响, 使热点问题重点化。对于地理时事和热点问题, 教师在第一轮复习中应采取不回避、不喧宾夺主的态度, 使学生养成关心国家大事、收集地理时事与信息的习惯, 引导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和地理原理分析、解释地理时事。这样既可增加学生的知识面, 让学生觉得“地理有用”而兴趣大增, 又可对相应的地理知识起到强化作用。如:能源问题与能源问题安全, 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 人口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 民族团结和边疆地区经济发展, 金融危机和经济全球化, 自然灾害与可持续发展, 宇宙探测和极地考察, 等等。注意宏观把握, 微观切入, 从不同层次、方面进行全面分析, 又要注意与政史等学科进行横向联系, 突出综合能力训练。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篇2

一、教学总体要求 1.教学设计目标化 2.教学内容图像化 3.教学过程主体化 4.教学问题探究化 5.教学训练针对化

二、教学基本原则

用系统地理知识统领区域地理知识,用区域地理问题整合区域地理要素

三、教学基本模式

第一轮复习阶段采用二段式教学法:第一阶段进行位置教学,强调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联,形成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第二阶段进行基本问题教学,强调地理要素之间的成因关联,形成基本地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第二轮专题复习与第三轮综合训练阶段制定区域地理单元格复习计划,对热点区域内的热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

初中中国地理内容与高三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内容进行整体设计,以问题为载体的知能训练目标合理分解,不简单低效重复,做到在科学布局教学内容的提前下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效益。

1.位置教学操作步骤 课前环节:指导学生根据教学案所列出的查图内容将区域内重要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与分布事实落实在地图上。

课堂环节:开展指图、说图活动。从指图识别地理事物到脱图描述位置、从物化地图到思维地图、从感性表象到理性表征,提高位置教学目标的层次和水平。

位置教学中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主要地名与次要地名的关系,绝对位置与相对位置的关系。在一轮初中地理复习中要兼顾次要地名,以便更好地为解决相关的地理问题储备必需的地理事物。绝对位置进行模糊化处理,相对位置进行精确化处理:绝对位置抓主要经纬线作为控制线,相对位置抓地理事物之间的关联。相对位置的训练策略贵在一个活字,要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给学生提供认知位置的线索,按方位去组织(方位变换)、按基点去组织(基点变换)、按线状物去组织(线型变换)、按成因去组织(问题变换),做好“三定”训练即定点位(点状地理事物)、定线位(线状地理事物)、定面位(区域或国家)。(《中国铁路干线》课题中位置教学步骤:按走向识别单条铁路干线、分区域识别单条铁路干线、据铁路枢纽识别铁路干线、借铁路网络形态认定铁路干线、依选线活动建立铁路干线间的关联,最后通过独立绘制铁路干线简略分示图提升至思维地图层面)。

高考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篇3

【关键词】区域地理 区域定位 区域特征

近年来高考试卷中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常反映在对地理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特别是在许多能力的测定和思维的考查上,很多是以区域地理的内容为载体进行考查。从试卷的分析和分数的统计上得知,考生在区域地理的试题上失分较多,所以有许多考生把区域地理学习,认为是学好文科综合的一个瓶颈,不无抱怨的说:“文科综合难在地理,地理难在区域。”

为什么同学们会感到区域地理难?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的地理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的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许多地理老师说:“区域地理是学习地理的终结者,区域地理是个筐,什么都可以装。”因此在整个高考地理复习过程中,区域地理的复习成为整个高考地理复习的一个重中之重。

那么高三应怎么样以区域地理为载体,完成高三地理的整体复习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个人认为,应重点从:区域定位、区域的特征描述二个方面着手复习。

一、区域定位

福建省高考的第37题,是对区域地理考查的大题,考生要完成对此题所有考题考查,考生必须对本题所考查的区域进行定位。掌握基本的区域定位方法,准确而快速地进行区域定位,是高考命题的主要能力考查点。定位就是为所给试题确定区域的地理位置(包括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等)。准确的定位,是准确把握所考区域的特征的前提,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河流、太阳辐射、所在区域人文特征等。只有把握所给题目中的地理位置,才能根据地理位置来进行定性,进而确定解题的正确方向。

高考给所考查的区域地理进行定位常用的方法有:地理坐标定位法(确定经纬度);地转偏向力方向确定位法;海陆位置定位法;相对位置定位法;面积、轮廓、形状定位法;自转的方向法(确定半球位置);典型区域特征定位法;特殊地理事物定位法;等温线温度数值大小南北递变规律定位法;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进行定位;用题目中的文字提示信息辅助判断等。

例: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分布异常。读图完成下题: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本题给了一条纬线,但没明确是北纬还是南纬,但根据所给等温线温度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可知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M位于40°~60°的大陆西岸,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日照不足,不适合建海滨浴场,排除A、B;N位于30°~4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排除C,故选D。

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是甲中P地河谷及其附近的地质剖面图,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题:

Q地的气候类型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本题根据等高线向南凸,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为向北,然后根据P地河谷剖面图可知右岸深,说明右为侵蚀岸,可以判定甲区域为北半球,说明P区域为北半球,所处地理位置为300-40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式气候。

总之,做好区域地理的复习,首先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给的区域进行准确定位。

二、做好区域特征描述的复习

准确无误的对区域特征描述,是做好区域地理复习的最终目标,是关系到考生能否得分的前提。区域特征包括区域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对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描述的复习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方面进午复习。

1.做好区域地理特征的描术,注重一个“理”字,准确的把握地理中的这个“理”字,一是要注重各个要素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二是要做好对地理术语的全面、准确的阐释。

2.抓住一个区域最突出的特征。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显著特征,复习中必须把握不同区域最主要的特征,研究一个区域中有主导或者制约作用的因素,抓住主要特征,利用环境整体性思维要以推导出其它要素特点。

例如,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最显著特征是“高”、“寒”。因“高”而“寒”。“高”影响气候,形成独特的高原气候特征(冬寒夏凉、太阳辐射强、光照长,昼夜温差大)。因地形高,影响河流,成为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影响植被(高寒草原);影响动物(耐寒的牦牛、藏绵羊、藏山羊);影响土壤(冻土广布);同时也影响社会因素:交通不便,以高寒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人中密度小,城市少,生产力水平代、经济相对落后。

3.培养学生学会用高中地理原理进行阐述地理事物特征。例如,要分析一个区域的气温有何特征,那么必须立即对知识进行迁移,回到高中地理关于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大气环流、地形、洋流等因素上)。分析一个地区为什么会发生地质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等),必须从地形、地质、气候条件,人文因素:毁林开荒、不合理的工程建设等知识加以迁移。

区域地理人文地理特征主要描述和阐述的是人口、聚落、交通、农业、工业、商业、城市化等。复习中重在区位因素的迁移。近几年对这部分内容有不断上升的均势。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把两条:

第一,人文地理事物特征的描述,其中最主要的是区位因素,例如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社会因素(政策、科技、交通、市场、劳动力等),其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变化小,而社会因素是不断变化中。其中城市的区位因素和交通的区位因素,在高考命题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且突出自然因素对城市的影响,例如气候对城市的影响,热带地区城市为什么选择高海拔地区分布?而中高纬度地区城市为什么选择河谷地带?

第二,让学生能够熟练的对人文地理的情境迁移。高考对人文地理的考查,总是以一定的地理情境呈现,学生如果不能很把所给的情境材料迁移到高中所学地理知识,答题将无从下手。例如,福建省是我南方种植柑橘的大省,种植柑橘的自然环境优越,但前几年一直不景气,近两年来柑橘种植又火暴起来,请同学们试分析原因?这是一个新情境,怎么样才能对事理进行阐释?本题是关于种植亚热带水果的农业问题,因此就应往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迁移,考查的是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社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当地柑橘种植的起伏变化是由那些因素变化引起呢?我们知道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是不会变化的,因此可以断定主要是社会因素变化(科技、市场、劳动力、政策、交通等因素)。把农业的区位因素变化迁移到新的情境中来。

总之,对于区域地理的复习,必须教会学生如何给区域定位,准确无误的对区域特征进行阐释,这样才能更加有利的提高区域地理复习的有效性。

高考区域地理试题的复习策略 篇4

一、构建“心理地图” 准确区域定位

【试题重现】

例1:(2013年海南卷1~3题)

图为某半岛地形图。读图,完成1~3题。

1.该半岛火山活动频繁,是因为受到 ( )

A.太平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B.印度洋板块张裂的影响

C.印度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D.太平洋板块挤压的影响

2.当地居民稳定的用电来源于( )

A.地热能B.风能C.水能D.太阳能

3.7月份该半岛可能出现( )

A.冰川与岩浆相映B.极昼

C.成群的企鹅D.台风

【试题分析】本题根据经纬网、陆地轮廓和海陆位置进行区域定位。确定该区域位于纬度较高的太平洋西岸的俄罗斯勘察加半岛,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的消亡边界。消亡边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地热能丰富。因为该区域所处纬度位置较高,所以气候寒冷,夏季气温较低,会出现冰川与岩浆相映的景象。从纬度位置来看,该地不在北极圈以内地区故没有极昼现象。而且此处纬度高不受台风影响。

【试题重现】

例2:(2012年四川卷第39(1)题)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 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 形区种植业 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区域定位能力及区域特征对农业地域分布的影响的理解。根据经纬网、河流湖泊形状以及山脉走向进行区域定位。甲地位于塔里木盆地,种植业主要分布于盆地周围的山麓地带;乙地位于青藏高原,种植业主要分布于藏南河谷地区。

浙江省高考《考试说明》中提出的地理考核目标与要求之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从上述几道高考试题中不难发现,区域定位是信息解读、试题解答必经的一道坎。如果我们连最基本的区域位置都无法确定,接下去一系列问题解答可能就无从下手。所以,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我们首先要指导学生跨过区域位置这道坎,在此基础上再分析、推理地理特征和成因。

那么如何根据区域地图进行准确定位呢?

【复习策略】

首先,帮助学生构建“心理地图”,做到“手中无图,心中有图”。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构建。

(一)引导学生熟悉重要经纬线经过的区域

通过经线和纬线进行区域定位是最为准确的定位方法。所以,在复习区域地理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记住一些特殊经纬线经过的区域是关键。

(1)纬线:0°,南北回归线,30°N,40°N,南、北极圈等。

(2)经线:0°,30°E,60°E,90°E,120°E,120°W,90°W,60°W等。

(3)经纬线交汇点:(30°N,30°E)尼罗河入海口,埃及开罗附近;(60°N,60°E)大洲分界,乌拉尔山脉;(30°N,120°E)长江入海口附近;(30°N,90°W)密西西比河入海口附近;等等。

(二)熟悉重要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和走向

国家、地区、海峡、岛屿、半岛、三角洲都有自己的轮廓,河流、湖泊有自己的形状,山脉、河流、铁路也有自己的走向。例如,意大利半岛像长筒高跟靴、伊拉克国家像芭蕉扇、黄河则像个“几”字形等。因此,熟悉这些在地理位置上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事物的轮廓、形状和走向,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小尺度范围的区域图。

(三)让学生记住重要地理界线的位置

(1)世界地理:七大洲与四大洋的分界线、六大板块分界线、各大洲主要地形区的大致分界线。例如,乌拉尔山脉是亚洲和欧洲的大洲分界线,是东欧平原与西西伯利亚平原的地形区分界线。

(2)中国地理:三大自然区分界线、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主要地形区分界线、气候分界线等。例如,秦岭—淮河一线是北方与南方地区的分界线,是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是半湿润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分界线,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等。所以,熟悉这些重要地理界线的位置,也可以帮助我们大致判断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

二、运用综合比较 描述区域特征

【试题重现】

例3:(2014年上海卷第44题)

中南半岛自 然环境得 天独厚,勤劳的人民在这片 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发展。读图,阐述中南半岛自然地 理环境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对该区域水稻主产区、人口和城市分布的有利影响。

【试题分析】根据中南半岛所处纬度与海陆位置,判读该地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根据河流中下游地区,得出土壤特征。结合自然环境特征,水稻的习性特征,可以得出水稻生产区的分布———气候暖湿,地形平坦。这些地区通常适合农业生产,所以人口与城市多在此分布,特别是河口三角洲。

例4:(2013年天津卷第13(2)题)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a、b两城市均属于热带草原气候。a城市降水特点与b城市相比,有何不同(两气候统计图中,左为a城市,右为b城市)?为什么?请据图探究并说明。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气候特征中的降水特征差异,一般可以从降水总量和降水的季节变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降水差异的原因可从影响气候的因素入手:大气环流和下垫面是影响气候的两大主要因素。a地接近30°S,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明显,b位于南纬10°~20°之间,受赤道低压影响大。

解答2014年上海卷第44题,学生必须掌握中南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而要解答2013年天津卷第13(2)题,考生则须对两个不同区域的地理特征(降水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此类高考题出题的意图,旨在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区域地理要素或事物的特征进行准确的描述。因此,描述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成了区域地理复习的重点。

如何准确把握区域特征?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复习策略入手。

【复习策略】

(一)构建知识模式,描述区域特征

一般情况下,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土壤、自然资源等方面进行分析;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可以从经济特点、农业、工业、人口、城市、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定桩、扯线、结网”,综合分析区域各要素间的联系

区域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征,区域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因此,在实际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先抓住区域最突出的特征,然后采用“定桩、扯线、结网”的方法进行记忆,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对日本主要地理特征的分析,可抓住“岛国”这一主要地理特征,进行具体展开。如图所示。

(三)运用列表的方法,比较区域特征

课程标准要求“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以某区域为例,比较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区域的地理特征,我们可以运用列表比较的方法对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既可以横向比较不同区域地理特征异同点,也可以纵向比较同一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地理特征。

例如,横向比较东亚东、西部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特征等);纵向比较美国东北部工业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三、建立问题模型 分析事物成因

【试题重现】

例5:(2013年北京卷第36题)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 分析南岛降水量西多东少的原因。

(3)与南岛相比,说出北岛经济发展的地理条件优势。

(4)新西兰多火山地震,分析其成因,并概述火山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

【试题分析】本题是以新西兰区域为载体,从知识点角度来看,是考查“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从能力角度来看,是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系统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基本原理、规律和成因”的能力。(1)解:读图可知新西兰为岛国,远离世界大多数国家,调动知识可知新西兰经济发达,进出口贸易量大,根据图中国际机场和主要海港的分布可知新西兰对外运输中货运依靠水运,客运依靠航空。(2)解:根据经纬度可知新西兰南岛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西坡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降水量较大,东侧为背风坡降水量少。(3)解:从人文、自然两个角度对比南北二岛,机场、海港、陆路交通线均是北岛较多,北岛平原地形比例较大、纬度低热量充足,城市较为密集。(4)解:读图可知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带,属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火山附近地貌景观独特,地热资源丰富,温泉较多,是度假疗养的好地方。

【复习策略】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我们在复习区域地理时,除了让学生熟悉区域位置、把握区域特征,更重要的是如何让学生调动和运用系统地理知识阐释地理现象的成因,阐释地理特征、现象的成因。笔者认为,建立问题分析模型是一种高效的复习方法。

以分析沼泽形成的原因为例,可建立如下问题分析模型。

依据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我们可以建立各类问题分析模型,高效地分析解决地理问题。一般来说,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包括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两个方面。

(1)自然原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气候、水文(河流和湖泊)、植被、土壤、矿产、洋流、海陆轮廓、板块运动等方面。

(2)人为原因:历史条件、人口、工农业、城市、交通、工程建设、市场、政策、科技、军事、宗教等方面。

分析时应注意把握主要原因:1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纬度位置(太阳高度)、天气状况和气候、昼夜长短、地势(空气密度)、坡向等;2影响气温的因素:纬度位置(太阳高度、昼夜长度)、地形地势(阴坡/阳坡、海拔高度)、海陆位置、洋流、天气状况、下垫面、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3影响降水量的因素:海陆位置、气候类型、天气系统、地形、洋流、植被和水文、人类活动等;4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降水量、蒸发量、支流、下渗等;5影响盐场形成的因素:地理位置、海岸地形及特征、天气和气候特征等。

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前提是要具备扎实的区域地理知识和系统地理知识。系统地理与区域地理是高中地理知识的两大板块,任何系统地理知识只有落实到一定的地理区域才变得具体而生动。同样,只有具备扎实的区域地理知识,才能更好地运用系统地理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来描述地理事物的特征、阐释各种地理现象发生的过程和成因。

四、分析区域问题 关注区域发展

【试题重现】

例6:(2014年海南卷第26题)

图中示意的我国农业区是新疆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1990年至2010年,该农业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分析该农业区耕地面积扩大带来的环境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

【试题分析】本题以我国新疆某一局部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根据新疆干旱的区域特征,思考耕地面积扩大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面积扩大,会加大用水量)、湖泊萎缩,调蓄能力减弱(入湖水量减少)、土壤次生盐碱化加重(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等。应对措施,从合理用水、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灌溉方式、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叙述即可。

【复习策略】

区域发展中常见的问题有: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人口和城市化问题等,而不同区域情况千差万别,问题的解决措施又截然不同。那么如何才能在区域复习过程中更好地把握这一类知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运用思维导图,综合评价区域问题

以区域生态环境问题为例,可以构建如下的思维导图。

(二)与时俱进,注重时事,关注热点区域

时事和热点问题,是地理高考命题的主旋律。因此,在对区域地理进行复习的同时,必须加强对相关热点区域的关注,并分析焦点区域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向。例如:1神舟系列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及降落———关注区域:甘肃酒泉及周围区域、内蒙古地区;2香格里拉古城被烧毁———关注区域:川、滇、藏地区;3西气东输二线贯通———关注区域:西气东输一线、二线、三线工程沿线地区;4蓝色国土,维护主权———关注区域:钓鱼岛及周围海域;5“雪龙”号被困后成功脱困———关注区域:南极地区;6“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最新纪录———关注区域:西北太平洋;等等。

学习区域地理知识,分析区域特征,目的是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服务。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两个角度,全面地分析该区域所具有的资源优势和劣势,得出区域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区域问题提出治理措施和开发对策,从中寻找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高三地理复习备考总策略 篇5

我们总是思考每一次的考试变化,是不是“换汤不换药”。这一次,可以说是“药”没有变,就是内容没有变,变的是用药量,用药的强度。

对于我们地理而言,就是回到“真正的地理”。广东卷的地理味太淡,太在意于学生求浅求易的惰性心态。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知识问题化,问题情境化,情境综合化,综合结构化。(施美彬老师语录)这始终是我们追求的方向,而且每一节课,每一个内容都要沉浸在这个目的中,既要备课组的集体思考,也需要教师个人的基本功,还不可缺少专家的引领。

全国卷非选择题必考题设问与广东卷有着较大差异,试题设问一般是由区域定位,区域某地理事物特点和规律,以及区域某地理事物的成因分析所构成。试题由浅入深,逐层分析地理事物的特点和成因,以考查地理思维纵深分析能力为特点。

加强地理纵深思维能力的培养,调整备考复习模式

从20开始,我市高中地理教学和高三备考复习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训练方式将要作相应调整,从广东卷“区域横向综合”复习模式向全国卷“区域X科纵深综合”复习模式转变。

1.教学目标的调整建议

教学复习目标要从广东卷主要考核双基,向全国卷主要考核地理思维能力的调整。在高考备考复习中,加强以地理学科思维能力为核心,建构地理基本概念、原理、规律知识网络。

2.教学内容的调整建议

教学内容从广东卷主要以知识覆盖率,向全国卷主要考核核心主干知识和原理的调整,加强地理自然、人文核心知识和原理内容的教学。

①加强自然地理主干、核心内容的教学

②加强区位人文原理教学

③增加区域地理教学的时数和内容

④必修3调整为运用自然、人文原理分析区域案例的教学

⑤根据考试要求,在高二年级开设“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课程,并开发相应高中地理选修模块学习评价丛书。

3.教学复习方法的调整与建议

从广东卷“区域横向综合”模式向全国卷“区域X科纵深综合”模式转变。

①加强在系统地理教学中,运用区域案例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

②加强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高中原理进行分析的教学策略

③加强必修3教学,综合运用地理原理,深化地理思维能力的教学策略

④加强地理图表教学,尤其是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等地理信息能力的教学策略

⑤开展专题复习,建构地理思维纵深分析问题和能力的教学策略

4.复习训练的调整与建议

从广东卷分立式选择题、区域横向式综合题,向全国卷串式选择题、区域纵深地理思维能力综合题训练模式调整和转变。

①基于图表素材地理串式选择题的训练策略

②地理事物特点、成因分析问答题的训练策略

③区域地理综合分析思维能力的训练策略

全国卷新课标卷的显著特点是区域“小切块”,对于小切块的区域分析,它能体现如下特点,达到如下目的:

1、充分提升学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我们在课堂上的区域分析,宏观性突出,规律的普遍性突出,规律的特殊性不明显。而规律的特殊性从根本来说是空间的微观性造成的。进行微观研究,既能提升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用性很强。我们国家正在推崇“工匠精神”,推崇“精益求精”。当今高考的命题方法、精神指引与此一脉相承。

2、从宏观层面看,地理特征、地理规律、地理原因往往粗略一些,掌握起来也相对容易一些。但是其中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在进行微观分析时,是兼容的,是相通的。所以,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分析时,让他们切实掌握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3、地理术语是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科学实践和科学思考得出来的精华,高中学生必须熟记方能进入地理思维状态。

4、进行地理理论学习时,尽量把理论放进区域中,特别是小区域中,让理论能够接地气。

5、在复习区域地理部分时,尽量把区域特殊地理现象中藴含的一般性特点、规律寻找出来,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见微知著”。

6、在宏观层面进行学习时,也有如何进行“精细化”思考,获得多角度、多因素地理因果关系的问题。

7、不管是大尺度的区域分析,还是小尺度的区域分析,最重要的要素始终是位置、大气、地势。

8、我们进行地理高考复习已经这么多年了,不妨跳出地理看地理,作为一门学科,学生应该如何学,跟其他学科比,跟我们自己的学习比,不论是什么年代的学生,其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内在转化机制是一样的。

9、简单问题要横向对比。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篇6

一、科学落实专题复习,避免进入“死记硬背”的误区

经过第一轮的系统复习,高三文科学生已经掌握了初、高中地理的知识网络,形成了一定的学科技能,进入第二轮复习后,其重点是学科综合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适应高考“能力立意,综合为主”的要求,为此必须展开有序的地理专题复习,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深入培养对地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的分析能力。

很多学生在二轮复习时成天拿着课本背诵,背得多记得多,但却不会答题,很大程度上,是复习方法出了问题。

纵观近几年的地理高考,地理考查不是面面俱到,而是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如自然地理知识考查最多,而这些均是建立在区域地理的基础之上。因此,有必要强调地图、地球、大气运动、区域定位、区位理论等知识的学习。根据笔者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我认为学生应该在如下专题上下功夫:①光照图的判读;②区位因素分析;③物质运动的规律;④气候的形成因素分析;⑤地理空间定位;⑥等值线图的判读;⑦地理计算;⑧中国的区域差异和区域发展;⑨世界热点问题和热点区域。

学生应针对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侧重地进行复习。这一轮的复习就是要建立知识网络,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如人文地理主要是高中地理下册和选修教材的内容,如果第二轮复习还是像第一轮复习那样,恐怕事倍功半,而如果按照区位因素分析专题复习,效果就大不一样。在复习时按农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人口城市区位因素、交通区位因素、商业活动区位因素、旅游资源开发区位因素的展开,突出重点,不宜过多过深,不必面面俱到。如农业区位选择问题,应考虑: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社会经济条件?在发展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这些都是可以迁移的共性知识,在农业区位复习时,还要与时俱进,与当前热点时事结合起来。总之,这一轮的复习就是“削枝强干”,学生要过好知识关、综合关。

二、科学训练高考真题,悟懂能力要求,提高分析解答问题的能力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方法是高考地理全面复习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是基础的基础,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而且反复强调的东西。比如说等值线问题的分析,主要是分析其数值变化、延伸、凹凸、疏密、闭合等,这是高中地理的一个重点问题,掌握了这一原理和方法,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港口建设问题、农业区位问题、交通线的选择问题、风向判断、工业区位选择等现实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对一些主干知识和重点考点,可以从高考题中去分析和体验,因此,训练高考题很有必要。高考题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能力,如读图能力、提取信息的能力、分析能力、利用专业术语表述问题及结论的能力等等。在这轮复习时,建议考生认真做一做最近两年的高考题,尤其是综合题。先做再对照参考答案,检查自己错误在哪里、不足在哪里,思考命题者为什么这样命题?考查的目的是什么?是用怎样的方式表达问题的?提供了哪些材料或信息?有没有没用的信息?这样做了以后,你一定会大有收获。这一关的关键就是悟懂高考的能力要求,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高效复习,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二轮复习时,对零散的知识要重组,对重点专题要突破,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

1.看要点、想内容。每个专题已把相关联的知识点归纳在了一起,看知识要点时,可采用“过电影”的方式,在脑海中再现相关内容,一是温故知新,二是对其中薄弱环节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加强,既省时又省力,针对性强。

2.看图、想空间(想原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近年的地理高考几乎是无图不成题,所以,学生应坚持抽时间看图,变手中的图为“心中的图”,以强化空间概念和图文转化能力。

3.看典例、想思路。“典例”可以是以前的错题,可以是薄弱知识环节的典型例题,也可以是经典的高考题。把它们归在一起,经常翻看,总结、分析解题的思路,有利于相关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看思路、找方法。每节课或每个专题,教师都是围绕核心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学生应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掌握核心知识的灵活运用,掌握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形成规律性的解题模式并加以训练和巩固,牢牢掌握。

四、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应试技巧的训练

除注意复习方法外,第二轮复习时还应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经过前期数月的紧张复习,大多数学生身心俱已疲惫,学习热情有所下降。这时,许多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企盼高考尽快到来,及早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另一方面,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由于惧怕高考失利,又希望高考不要到来,每天都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心神不定。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现象”,其实“高原现象”并不代表学生的生理极限和学习效率的绝对顶点,这好比是长跑运动中出现的“极点”现象一样,只要咬牙坚持住,度过短暂的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转,会越跑越轻松。针对“高原现象”,学生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战胜别人的是英雄,只有战胜自己的才是圣人。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一颗坚强的“心”。

2.在复习过程中,要经常分析、反省自己的复习状态,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与老师或同学们交流,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3.恰当安排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这样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4.不要一味地去追新题、难题、怪题。按照老师布置的去做,做题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不必追求题量,尤其是一些难度过大的题,在近几年高考更重基础且难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必要。

5.在二轮复习中,还应适当注意应试技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地理解题过程通常为“三步曲”: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整理答案,但高考试题往往是“非一般的、非常规的”,需要考生具备发散思维与多端思维能力,所以训练时,不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用实际去联系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模式。整理答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对于开放性试题,很多学生虽然理解了,思路也正确,但就是没有回答正确或回答不完整。针对这一情况,在平时训练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以下两点:一是条理性。答案要分段、分要点,条理要清楚,脉络要分明,决不能长篇大论。二是层次性。把有把握的、精彩的答案放在前面,如果没把握,怕漏答,可以适当多答几条,但要将把握性不大的放在后面,对一些不很清楚的地理名词,可采用模糊答法。除此之外,平时训练时一定要重视时间观念,不要拖拉,科学安排答题时间。由于文综试卷自始至终给人的感觉是在考地理,因为从头到尾都有图,且首尾都是地理试题,所以答题时,建议按试题排列顺序做题,不会做的先暂时放一下,不要慌张,你不会做,人家也可能不会做,这在平时要多训练。选择题用时一般45分钟左右,千万不要先做后面的大题,再做选择题,因为选择题的分值140分,接近一半,而且有些题是送分的,一般同学要全对几乎不可能,因此心态要平稳,不要急于求成,贪大求全。

总之,高考是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高考备考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学生认准目标,持之以恒,科学备考,各个击破,以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一定会取得胜利!

问题驱动的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策略 篇7

一、区域地理是什么

区域地理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概念讲, 区域地理指世界区域地理和中国区域地理, 它包含基础和常识性知识;从广义概念讲, 区域地理应该具有综合性的突出特征, 是落实和运用高中地理原理的最重要载体之一, 主要由自然区域、农业区域、工业区域、城市区域等多项内容构成, 是地球运动、人地关系、地理图表的综合承载体, 是考查学生学习效果的良好载体。 从近几年来高考试题的区域载体看, 更多的是基于广义概念的区域地理。

二、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

基于广义的区域地理, 通过问题驱动能比较有效地把高中地理主干知识与原理落实到区域地理上, 引导学生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审题、地理思维和表达能力。 下面以《西北地区复习》为例, 谈谈如何在区域地理复习中采用问题驱动的方法进行复习。

为了培养学生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建构区域学习的模式, 可利用《西北地区地理位置图》, 设置如下问题:“描述我国西北地区的纬度和海陆位置特征。 ”此设问一来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 又能引导学生对地理位置进行确定与描述, 为进一步的区域地理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明确地理位置后, 结合《西北地区地形和河流分布图》设置如下问题:“概述我国西北地区的主要地形特征。 ”学生明确区域的地理位置后, 引导学生结合等值线的基本知识阅读《西北地区地形和河流分布图》, 以培养学生判读并表述区域地形特征的能力, 这一设问一方面有利于巩固等值线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通过读图获取区域的地形特征, 养成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获取区域地形特征的习惯, 避免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区域地形特征的误区, 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形成科学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设置并引导学生初步完成地理位置和地形特征的学习后, 使学生初步具备区域地理分析的基础知识和能力, 接下来利用《西北气候、植被分布图》, 设置如下几个问题。

1.简要分析西北气候的成因。 2.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分析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特点的主要成因。 3.在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影响下, 该地区主要的植被类型是什么? 4.从地形的角度分析内蒙古东部形成广阔的温带草原的原因。 5.说出该地区的外力作用的主要类型。 并说明判断理由。 6.说出西北地区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 7.简述西北地区河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

通过系列带有一定递进性和逻辑性问题的驱动, 在教师引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使学生对西北地区的地形、气候、植被、河流等地理知识能比较有效地进行复习, 逐步建构知识体系。 为提高学生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可结合更低一级的区域《新疆等高线地形图及气候资料图》作为案例, 设置相关地理问题, 驱动并引导学生进行区域地理原理、规律的学习和迁移运用。 该区域的相关问题设置如下:“1.比较吐鲁番和乌鲁木齐两地气候特征异同点并分析原因。 2.从外力作用的角度说明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形成过程。 3.结合气候资料图, 评价西北地区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 ”

通过对新疆这一区域相关问题的驱动、引导, 使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运用、推导, 为利用《必修3》的“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方向、特点”的原理学习西北地区经济的发展打下基础,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地理问题的能力。

最后结合《西北地区的主要城市、工业和交通分布图》, 设置以下问题进一步学习地理环境对西北地区城市、工业、交通的影响:“1.西北地区城市分布有何特点? 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 2.西北地区交通线的布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 3.说出西北地区主要的产业结构, 简析西北地区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并指出西北地区工业可待续发展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由此, 利用问题驱动法比较有效地复习完西北地区有关知识。

三、问题驱动法复习的重要意义、作用

第一, 可以避免区域地理学习陷入“区域知识罗列或死记硬背”的误区, 建立活学活用地理的学习方法,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方法, 提高地理学习能力。

第二, 可以有效结合高中地理原理和规律, 分析某一区域的地理环境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能运用地理分析方法推导区域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为区域经济的可待续发展提出合理措施或建议。

第三, 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提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逐渐形成地理综合能力, 提高复习有效性。

浅议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策略 篇8

一、整合复习方法,针对性复习区域地理

学生在高中区域地理这部分失分较多,主要是没办法在区域地图中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因此老师需要整合各种复习方法,让学生针对性掌握高中区域地理,从而强化学生对高中区域地理的掌握和理解。

1. 读图判图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不少老师讲授基本行政、地形、水文、气候等内容后,便立即教学地理知识,这种方式使学生形成知识堆砌,跟之后的知识产生混淆。实际上虽然地理知识很繁杂,记忆内容很多,但很多都是通过图展示的,借助图形表达地理空间规律。因此老师务必教会学生读图判图,训练学生地理空间思维能力。如复习“中国地理”这部分知识时,要求学生从中国地形地貌图总结出中国地形地貌特点,从经纬网图中找到中国各个中心城市,从中国河流分布图中记忆和判断合流流向与位置,等等,在不断的读图判图过程中,学生对地理图形成一定的反射反应,能更自如地运用高中区域地理知识,从而增强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效果。

2. 对比分析

学生对不同地理区域进行对比和分析,能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地理事物特点及区域之间的差异;对不同阶段的地理事物进行对比分析,明确揭示地理事物与现象随着时间发展产生的变化。要求老师教授高中区域地理知识时,务必打破地理要素之间的分割,强化地理要素的综合性、直观性与系统性,从而提高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的教学水平。如教“五大洋七大洲”这部分知识时,先让学生认知某一大洋或大洲的特点,然后将其他大洋和大洲进行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快速、准确地掌握各个大洋、大洲的地形区域特点。举个例子,可以让学生先认识和记忆亚洲的地形特征,借助相关地形知识与美洲地形进行比较,学生便可以更直观地掌握美洲地形,同样,亚洲与欧洲、非洲相比,能快速地掌握各个大洲的地形特点知识。

二、强化技能训练,构建区域地理模型

1. 强化学生技能训练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中需要强化的技能知识包括距离计算、方位判断、时间空间定位、识图作图能力等,为了帮助学生强化这些区域地理技能,老师首先要求学生多看、多记、多背,让学生在脑海中形成区域图形,心中有明确的区域主题,从而更好地进行综合分析。其次是在平时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画,如要求学生画主要国家的轮廓、地球的经纬网、世界气候分布图及城市分布图等,让学生右脑得到充分锻炼,实现知识的融会贯通。另外课堂结束前十分钟,让学生进行练习,找一些典型区域地理高考题、原创题等,强化学生对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的掌握。

2. 构建高中区域地理模型

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是为了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建立起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基本模型,也就是“时间空间定位—地理要素发现—相关原理联想—实际综合运用”。具体来说,分析高中区域地理知识时,可以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怎么办”的思路解决,提出切实的解决方法。如学生可以根据经纬度和区域轮廓判断所属地区,并且根据该区域的地形、气候、人文等判断是否适合花卉生长,从该地区社会经济条件判断区域产业情况等。只有帮助学生构建高中区域地理模型,学生才能应对变化多样的区域地理题型时做到得心应手,真正促进学生地理思维的发展,不再只死记硬背以掌握地理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区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水平。

三、联系生活实践,关注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问题是地理高考经常考到的切入点,而这些社会热点往往来自一定区域,要求老师在高中区域地理复习过程中,充分联系生活实践,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焦点。例如,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国际区域合作问题等,甚至地理科学及相关科研新成果、新事件等,都需要学生切实关注。而一些地理热点地区,如对世界局势产生重大影响的区域,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亚马孙流域、极地等,不过要注意的是这些热点问题和地区最终还需要回归地理课本,学生需从中找出相关地理要素,主要考查学生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

区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进行区域地理研究的最终落脚点,这就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对一个地区的地理优势和制约因素进行分析,从而大胆猜测经济发展趋势,这也是历年高考考察的重点,也是命题的重要方向。依据新课标要求,学生需要根据所给材料分析该区域的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如常见的水土流失问题、荒漠化问题等,如何对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等。另外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区域综合开发、治理有密切关系,都是老师需要重点关注的,并且在实际教学中不断深化。

四、结语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知识内容较多,要求的空间概念较强,需要老师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不断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区域地理的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掌握高中区域地理知识的同时,提升地理分析技能,从而真正提高高中区域地理教学水平。

摘要: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是考生最易感到困惑,也是失分较多的部分,如何提高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效率,更好地衔接初中地理与高中地理,调动学生复习高中区域地理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成了老师们共同思考的重要话题。文章对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教学策略进行刍议,希望给其他地理教学提供一定的启发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黄学文.高中地理学习策略指导及训练方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

区域地理试题分析与复习策略探究 篇9

(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 下列是某中学为“重走古丝绸之路”夏令营活动所搜集的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地理环境。

材料二M、N城均为历史文化名城。《资治通鉴》称M城及其附近在唐代“闾阎相望, 桑麻翳野”。201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 N城设立经济特区 (范围包括N城及其西部口岸) 。

(1) 描述M城气候特征。

(2) 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3) 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

(4) 分析N城设立经济特区有利的社会经济原因。

答案: (1) 冬冷夏热, 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 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 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 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 土壤肥沃。 (3) 经济发展, 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 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 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 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 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 丰富的能源资源, 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 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二、试题评价

1. 命题角度与难度分析

本题以“重走古丝绸之路”主题活动为线索, 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适度展开, 要求考生联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 对“古丝绸之路”的地理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 体现了地理学科重视对知识的融合。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征、城镇形成与发展条件、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等主干知识, 难度适中。

2. 信息呈现方式

图文结合是目前区域地理试题信息的主要呈现方式。本题材料一以区域地图的方式呈现相关信息, 其中包括了诸如图名、图例、注记、经纬网、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状况等;材料二以文字的方式呈现, 介绍了M、N城发展的历史背景。另外, 本题还给出了M城地形、水系及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应该说, 本题所给的信息量较大, 考生需要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以确定当地的地理位置、区域特征等。

3. 知识层面的考查

本题在知识层面主要考查了当地的气候特征、城镇的形成与发展、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原因等内容。气候特征完全可以通过分析该地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得出, 该地城镇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可以从地形、水文、土壤等方面分析 (该地气候优势不明显) , 这些信息大多可以通过读图获得。第3、4小题则需要考生充分调用有关区域地理知识, 在掌握有关交通发展的条件、铁路运输的优势、目前促进N城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优势等的基础上才能全面科学地回答。

4. 能力层面的考查

(1) 有效提取和运用信息的能力。

有效提取和运用信息是解决区域地理问题的根本保障, 其中区域定位是前提, 根据问题提取区域背景信息是关键, 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是目的。例如, 本题首先需要考生通过分析示意图中的经纬度和国界线、沙漠等重要地理事物的分布, 确定该地区为我国西北地区, M、N城分别为敦煌与喀什, 然后根据第2小题中所提出的“指出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的要求, 充分提取图文信息和自己已经掌握的有关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信息, 并根据这些信息来解决第2小题中的问题;根据第1小题中所提出的“描述M城气候特征”的要求, 考生应充分提取M城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中的信息, 从而判断该地的气候类型与气候特征。

(2) 对空间概念、空间联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区域地理试题的空间性较强, 考生需要通过对经纬度、空间距离、区域面积、事物分布规律等信息的分析, 把握该区域的地理位置与基本地理特征, 并以此为基础回答试题中的一些设问。此类试题也常以此过程来考查考生对空间概念、空间联系、空间分布规律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本题图中已经充分展示了诸如经纬度、国界线轮廓、河流等图像信息和M、N城历史发展简介的文字信息, 需要考生对诸多空间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以便充分掌握影响M城形成的自然条件与影响N城经济特区设立的社会经济条件。

(3) 对知识的迁移、整合、分析与运用能力。

各区域的分析方法往往具有相互的借鉴性,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考生不可能穷尽所有区域的分析, 这就需要考生掌握区域分析的一般方法, 即先分析区域气候、地形、水文、植被、人口、农业、工业、交通等的分布特征, 再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具体某个区域的问题, 做到以不变应万变。第3小题中提出“简析从‘丝绸之路’到‘亚欧陆桥’交通运输方式转变的原因”的要求, 这就需要考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掌握分析区域交通运输方式变化原因、影响等的一般方法。

5. 命题思路与解题方法

(1) 区域地理试题的一般命题思路有以下几种。

(1) 展示区域经纬网图, 考查地球、地图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2) 进行区域空间定位, 判断地理事物名称。本题需要考生准确判断图示区域的位置与M、N城的名称。

(3) 提供区域地图或统计资料, 要求分析地理特征, 阐述分布规律, 剖析地理成因。第1小题, 需通过分析M城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来判断M城的气候特征;第2小题, 需根据图中M城的地形、水文、土壤等特征来判断M城成为古代著名集镇的有利自然条件。

(4) 根据区域环境特征, 分析、评价区域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或反思人类的行为。第2小题, 需要评价该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对M城形成的有利影响;第4小题, 需要评价人文地理环境对N城设立经济特区的有利影响。

(2) 区域地理综合题的解题思路。

(1) 审题。全面、准确阅读所给材料, 把握问题指向和设问角度, 揣摩命题者的意图与试题要求 (遇到陌生的试题要找联系, 遇到熟悉的试题要找差异) 。

(2) 信息获取及解读。

提取信息要“全”:穷尽一切图文信息, 确保信息无遗漏, 特别是图表材料, 考生要通过思维加工将图表中的各类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

解读信息要“准”:辨析有效信息与无效信息, 识别信息的重要程度, 找出关键信息并对其进行合理判断与推理, 挖掘出其背后隐藏的间接信息。

运用信息要“活”:运用直接信息及间接信息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 思路要顺畅、敏捷。

(3) 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型。

将试题内容与已储备知识、课本知识建立联系, 并运用地理的方法和思维将其重新组合、迁移转化, 从而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新模型, 认识和说明问题。

第1小题, 需要考生掌握描述某地气候特征的“模型”———两季节 (冬季与夏季) 、两要素 (气温与降水) ;第2小题, 需要考生掌握分析城镇形成的自然条件的“模型”———从气候、地形、水文、生物、土壤等方面分析;第4小题, 需要考生掌握分析影响某地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的“模型”———从位置、人口、资源、农业、工业、交通、政策、历史文化等方面分析。在分析某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或社会经济条件时一定要注意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不可完全套用“模型”。

(4) 解决问题。

遵循已形成的思维模型和探究思路, 根据试题的设问指向描述阐释事物, 论证探讨问题, 从而做出正确解答。另外, 考生在表述答案时要正确使用地理术语 (特别是关键词) , 要讲究层次性、逻辑性、序号化, 不要遗漏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在备考过程中, 考生应掌握必要的答案结构, 如事物成因 (自然原因、人为原因) ;气候成因 (太阳辐射、大气环境、下垫面) ;资源问题对策 (开源、节流) ;评价、影响 (利与弊) ;地质作用 (内力与外力) ;条件 (有利与不利) ;区位因素 (自然与社会经济因素) ;地理规律 (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 等。

三、常见失分原因分析

1. 区域地理知识基础不扎实

对区域空间定位方法、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环境特征、区域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区域地图的读图方法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应用能力不高;对区域地理中的规律、原理等内容整合不到位;不善于联系所学的地理原理与规律进行科学的逻辑推理、归纳、综合。如在回答第3小题时由于有些考生对目前影响交通发展的主要因素、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扎实, 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2. 审题不清, 答非所问

空间位置不明, 对区位要素的认识不清晰;地理概念不清, 问题解答错位;对基本原理掌握得不牢固, 应用得不灵活;审题时丢三落四, 信息提取不全。如第1小题要求回答“M城气候特征”, 而有些考生由于定位不准, 对气候类型判断错误, 从而导致对气候特征判断错误;第2小题要求说明M城形成的有利自然条件, 而有些考生在区位因素上有遗漏, 或回答社会经济条件, 造成答非所问。

3. 答案表述不规范, 答案有效性差

思路混乱、盲目堆砌、缺乏逻辑;死记硬背、生搬硬套;表述随意, 缺少术语或有错字。由于有些考生运用地理语言组织答案的能力较差, 在答题时常条理不清, 口语化现象严重, 甚至有语句不通的现象。因此考生在解答地理综合题时, 应尽可能做到逻辑严密, 思路清晰, 抓住有效得分点。如解答第4小题时有些考生笼统地回答“地理位置优越”, 而没有把具体的优越性写清楚;有些考生只罗列一些事实, 只写N城的地理位置、能源、农业、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却并没有把这些特点带来的有利影响写出来, 从而使答案不全面、不充分。

四、复习与备考策略

1. 构建知识网络, 有效整合初中、高中地理知识

考生应主动构建知识网络, 从而达到宏观上控制, 微观上深入的目的, 进而熟悉重要的地理事物, 掌握《考试说明》中规定区域的基本特征。在复习区域地理时, 考生也可以设计区域地理复习模板, 从而整合区域地理知识, 形成知识网络。

2. 归纳区域地理特征, 突出区域差异

区域地理特征及区域差异是区域地理复习必须突出的重点, 阅读相关文本有助于考生提取某区域的区域特征 (如东北地区“冷湿”、西北地区“干旱”、青藏地区“高寒”等) 。

得出某区域的区域特征要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 而区域特征的差异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类似的地理事物比较差异性, 不同的地理事物归纳相似性。比较法是区域地理复习中常用的学习方法, 考生可以把中国与世界的某一个区域进行比较, 也可以把某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进行比较, 也可以将中国的某个区域与另一个区域进行比较。如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鲁尔区改造的比较, 东北商品粮基地与南方商品粮基地的比较。通过比较, 既可以帮助考生掌握区域地理的基础知识, 突出区域差异, 也可以培养考生分析、综合的能力;既可以升华考生对区域特征的认识, 也可以使考生进一步理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3. 关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关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关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成就及事件

在复习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应密切联系现实, 特别是热点与焦点问题, 以培养考生观察、思考、分析、评价以及解决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中重大问题的能力。

论高三地理复习策略之概念地图 篇10

关键词:概念地图,可视化,模糊评价

美国康奈尔大学的诺瓦克( J.D.Novak) 博士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提出了概念地图, 即将某一主体的相关的不同级别概念或命题连接起来,形成关于该主题的概念或命题网络。在知识的组织与表征过程中,它将模仿人脑对知识进行链接、组织、编织。它不仅是一种可视化的思维工具,同时也是强有力的学习、助记的策略,通过学习、思考、记忆、绘图,边学习边创造,从而充分调动左右脑半球共同参与,刺激着联想与创意的产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对于高三地理复习课而言, 概念地图有些什么好处呢? 本文对此进行研究。

一、分层结构,拓展空间

对于高三地理复习而言,知识点可谓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如何将书看薄,又能从薄中见厚,有条理地对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学习、记忆呢? 概念地图无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或教学的方法。我们可以将高中五本地理书浓缩在一张图中,它是整个高中地理的宏观知识体系,它处于顶层结构。接着,我们能像电脑链接一样,将每一单元进行知识的延伸,绘出子地图,子子地图,子子子地图,直至每个知识点。通过这种方式,几本书的知识点如伸缩的弹簧,可拉伸,也可缩小,知识体系一目了然,实现了范围的无限拓展与延伸,使每个环节都通过线与节点彼此相连, 形成了知识网络。在这张可大可小的知识网络中,如果我们通过探究找出更多规律、原理时,我们还可在适当的地方添加节点,或者建立新的链接,使其自动搭建在一起,使复习变得更自然、更快捷,知识保存得也更长久。

二、有效设计,高效备课

上高三的复习课, 备课环节的设计非常重要。如果将所要复习的知识点一一罗列, 效率较低。以往的备课需要老师将所教的知识点一一罗列,甚至将题目也抄在本子上,光抄写一遍就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这样, 教师的重心就会不自觉地放在教什么上, 却往往忽略了学生如何学。如果采用概念地图这种图文共同表达的方式,通过节点的选取进行合理设计,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活动,则何时提问、如何提问、学生做什么、老师做什么、如何探究、何时探究、达到怎样的目标,通过概念地图将一览无余。比如“大气运动”的复习课,主要环节可以通过概念地图设计,如果要细化,我们还可以继续增加节点,往下一层发展,或添加链接。这么做的好处是:( 1) 便于教师宏观把握各个教学环节,做到重点突出、运筹帷幄。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把一般性的、普遍性的放在上层,或突出的部位,而把特殊性的放在外层,并用不同的颜色或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层次,以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 2) 这样的教案不再僵硬,而变得易于修改,更有弹性。在备课的同时也享受设计的快乐,享受创造的乐趣。( 3)以前的教学设计侧重的是教什么, 而概念地图往往会将教师引向如何教,如何学上。这无疑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变知识灌输为能力提升,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 ( 4) 可以激发老师的创造力。学生拥有潜在的创造力, 老师在课堂上的创新设计能激发起学生的独特的灵感。

三、自主绘制,鼓励创新

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同样,老师的概念地图画得再好,也是你老师的,如果学生不感兴趣的话,他可能看都不会看一眼。因此,想要成功利用概念地图,就需要让学生由被动为主动,解放他们的双手,让他们画;解放他们的大脑,让他们想;解放他们的嘴巴,让他们说。画得你看不懂,没关系,他们自己看得懂就成;画得他们自己也看不太明白,没关系,说得出来就成。现在提倡“高度尊重孩子”,这不仅是表现在尊重人的基本权利上,还表现在高度尊重人的生命发展规律,无条件地捍卫孩子们的主动性。概念地图提供给我们一次机会,让学生们拿着自己的画笔,用自己的方式作画、学习。虽然这种方式不是万能的,或许也不一定立竿见影,但我相信它在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上必然起着不小的作用。

四、合作探究,“ 模糊”评价

上一篇:桃花与美容下一篇:物流系统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