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倾向

2024-05-02

文学倾向(精选三篇)

文学倾向 篇1

语文教学的诸多方面是需要技术支撑的, 甚至有的地方特别强调技术含量, 如实用类文章的教学、复习课、试题命制等。然而, 语文教学不能因此而技术至上, 更不应在文学阅读教学上发展到技术主义的程度。反观中学阶段文学阅读教学, 技术主义的倾向却有愈演愈烈之势。其突出表现是严重侵害文学首先是人学这一特质, 把文学教学降低为纯粹的技术操作手段, 把极富个性创造意义的文学教育异化成语言的技术训练。

目前, 技术主义倾向对文学阅读教学的侵渎日益深重, 着重表现在如下几个层面。

(一) 表现在文学阅读课堂教学的机械化、程式化的操作环节和步骤中。

例如有教师在进行文学作品艺术手法运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 先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阅读关于艺术手法常见的提问方式有哪些, 罗列如下:1.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2.文段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 ?有何表达效果 (作用) ?3.“……”这句话好在哪里?4.该文 (段) 语言有何特色?……然后举出中高考的实例, 如2007年湖北卷16题、17题、18题都属于这类题型。再讲析解题方法, 一般可分三步走: (1) 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艺术手法。 (2) 明确该手法的作用。 (3) 结合文章, 具体分析其表达的内容及表达效果。最后给学生点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1) 在做这类题目前, 要把一些常用的艺术手法的基本概念、术语及不同手法的作用作为知识储备起来, 以不变应万变, 从而确保答题的规范和完整。如, 景物描写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背景, 勾勒环境, 营造某种气氛, 凸显人物性格, 表现作者情感等。 (2) 对艺术手法作用的分析, 一定要结合不同的内容进行分析, 套入一定的公式。

这样的技术化操作使文学作品的个性没有了, 阅读者个体感悟的个性也没有了, 有的只是公式化的重复、统一规格的克隆以及模式化的得分手段操作。没有了形象, 没有了意蕴, 没有了个体的感悟, 哪里还有文学阅读教学的影子?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夏中义先生说:“把这么一个最富于诗性的、情感的、想象的学科变得工具化、机械化, 这对孩子们灵魂的塑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言而喻。”

(二) 表现在对某一体裁的文学作品的教学中, 常以静态而零碎、甚至无用的知识切割文学作品。

例如, 在古诗词教学中, 通行教学法是将古诗词的主要赏析知识点梳理出来, 让学生记住。如今不少地区中考不再直接考查课内古诗词, 而学生们除了背诵记录外, 就是做题, 在历年中考古诗词汇编里摸爬滚打。有的高中老师还归纳出诗词意象赏析要领, 诸如, 菊:隐逸、高洁、脱俗;柳:送别、留恋、伤感;猿:哀伤、凄厉;乌鸦:小人、俗客、庸夫;月:圆满、缺憾、思乡、思亲……林林总总, 不下百十余。初中教师纷纷效尤, 以为得法。这些以死记知识点代替诗词教学, 不讲求美感和个性化情感体验, 只求应试的“教学原生态”, 与文学阅读的本义越来越远。它基本上无法培养中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因为真正的欣赏需要吟哦, 需要想象, 需要涵咏, 需要比较鉴别, 需要师生自己去解读、去感受、去体验、去把握“这一个”的独特性。记诵赏析知识点的做法导致极大的负面效应, 优美感人的古代诗词成为僵死的意象堆砌, 学生可能就此疏远乃至厌恶古诗词。

类似的问题在现代文教学中也颇为常见。小说的阅读只剩下三要素分析, 把各有个性的小说教成“三根枯筋”, 使小说失去它的血肉和立体的生活动感。这样的教学匠气十足, 使生动有味的小说在学生眼里变得面目可憎。如一位教师执教《孤独之旅》, 其课堂教学思路大致如下:

1.复习小说三要素的有关知识。2.通读课文, 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按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概括小说主要内容。分析情节中的矛盾冲突。3.先要明确谁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 再分析杜小康、杜雍和的形象, 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行为、内心活动等, 概括其思想性格的特征。4.分析环境描写, 理解小说中描写芦荡和天气对人物和情节发展所起的作用。5.总结, 归纳小说的主题。

这样的教学设计是以静态的知识去解剖各有个性特征的小说, 似乎适用于任何一篇小说, 但问题也正出在这里———把丰富多彩的小说教学变成了单调的三要素分析。在小说阅读教学中, 上述现象是较为普遍的, 许多教师在小说阅读教学的备课中, 不管具体的教学内容, 不管特定的教学时段, 一律把小说三要素分析作为教学的重中之重, 这不能不令人深思。还有教师对散文、剧本、甚至诗歌等文学作品也采取通过静态的文体知识组织教学的套路。

(三) 表现在将某种教学模式强力推行到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

例如, 我市某区的一些学校要求各科教学都要借鉴和运用讲学稿或导学案, 文学阅读教学也一律采用讲学稿、导学案之类的模式组织教学, 将一篇文学作品的教学集中到几个干巴巴的问题上, 并要求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程序着重解决这几个问题。比如, 《背影》的讲学稿罗列了这么几个问题:

本文围绕背影写了几件事, 详写哪件事?本文的线索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比较一下, 四次写流泪, 作者抒发的感情是否完全一致?重点朗读课文第六自然段, 探究作者怎样写背影。课文2、3、4自然段没有写到背影, 能否删除?你发现本文在写作上哪个方面值得你学习?你文章哪些地方不理解?请大胆提问, 质疑, 看谁提得多, 提得好。

可以看出, 这份讲学稿主要围绕“背影”提出几个问题, 着重要求学生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写法特色。看似具有教学的聚焦点, 其实这些问题基本上不具备启发思维、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效用, 破坏了课堂文学阅读的整一与连贯。试想, 这样的讲学稿, 学生人手一份, 《背影》的教学势必成为几个无趣的问题拼盘、预设和过关测试。尽管该讲学稿也留下了一点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但充其量只是“悲凉的点缀”, 文学作品阅读的多元化、无限生成性以及情感的即时体验丧失殆尽。还有某市一些学校推行知识结构图教学模式, 用知识结构图组织并串起各部分、各方面的教学内容。上课就是画知识线, 凸显内容和主题, 然后画知识树, 进行系统的归类。每一课都这样来, 而且用来教文学作品, 很快就会让学生出现审美倦怠。

比之于前两种技术主义倾向, 这种大范围的模式化教学对文学阅读教学妨害更大。它往往作为一个学校的教育特色甚至是一个地区教育政绩的标志, 通过行政力量强力推行, 大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势, 作为教学个体的师生则难逃罗网。这就取消了教师教学个性的形成与发展, 更限制了学生自身文学阅读思维能力的自由多样发展, 造成文学阅读的单一和统一, 使得学生习惯于沿用固定思路去思考问题, 表面上看去似乎驾轻就熟、得心应手, 其实妨碍了学生文学阅读思维的灵活性和审美趣味的个性化, 将其束缚在无形的框框内, 造成了阅读认知思维和审美品位的窄化、僵化, 最终影响到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和文学素养的形成。

文学阅读教学技术主义倾向愈演愈烈的根源在于我们的教育价值取向主要是功利主义的。因为功利追求日嚣尘上, 导致教育手段技术主义的盛行。这不仅表现为教书育人已经演变为炽热的应试竞技, 还有对所谓的教育政绩的追求。教育功利化的更突出表现则是忽视甚至放弃了人文关怀和人文追求, 在这种情况下, 文学阅读不仅仅成为应试教育的工具, 还要牺牲自身的特性来满足功利追求。这导致教师与学生文学阅读活动从根本上忽视甚至背离了对人的精神内涵的探寻。而且, 这样的技术主义操作也未必见得能真正提高师生的语言文学素养, 因为其关注点在功利层面与技术层面, 都不同程度地逃避有难度而必要的文学阅读的语言功夫, 不愿在文学语言上深探力取, 使文学阅读一方面背离了文学非功利超利害的审美本性, 另一方面远离语言的精神家园而流浪。就学生而言, 其人文素质、个性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遭到削弱以至于落空, 就教师而言, 没有生动的“语感”“文感”的文学阅读, 既无知识的智慧性也无审美的愉悦性。因此, 功利主义与技术主义合流的阅读教学恰恰是反文学的。

文学倾向 篇2

关键词:重读;《子夜》;主题倾向;文学价值

《子夜》所概括的社会生活纷繁万状,事件如波,此起彼伏;场面如链,交叉出现;人物如星,忽闪忽逝,但整个人物事态的展开又条贯井然,纷而不乱。

本文将对《子夜》的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进行探讨与分析,以帮助广大读者更好地认识这部长篇小说。

一、有关《子夜》倾向与价值的争议论述

自《子夜》问世以来,学术界对其创作意图、倾向性及价值问题的争议与评价从没有停止过,这也是对《子夜》的研究重点[1]。关于该部小说的价值,其创作主体茅盾是相当有自信心并充满自豪感,他曾经在多个场合以及不同的版本文章中,阐释和说明了自己创作《子夜》的动机和倾向性问题,他指出试图运用文学叙事和文学形象对中国的社会性质问题进行深层次的揭示与探讨,即30年代的中国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社会的殖民程度日益加深,中国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是不可能踏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尽管一些有能力的民族资本家有心试图挽回民族工业走向灭亡的现状,但是力量有限,无法真正改变民族工业的悲剧命运。在茅盾的眼里,一部具有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能否称得上是好作品,其是否对所处时代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很好的反映、阐释和回答有着直接的关系[2]。因此,《子夜》对中国30年代社会重大问题做出的客观回应,其回应中的倾向性直接决定了该部小说的艺术性,同时也决定了小说的史诗性与现实性,茅盾字里行间的解释也在很大程度上涵盖了这样的逻辑与自我评价。当时文学界对《子夜》的评价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的,如鲁迅以及左翼文学派对其进行了高度的赞赏与肯定。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当今文学界对《子夜》的认识与评价给出了和鲁迅他们完全相反的结论,但也是从作品的主题倾向、艺术特色、创作意图等方面进行研究的,从而对《子夜》给出了“主题先行”、“高级社会政治文件”的评价。

文学研究界和评论界对《子夜》今天的评价与历史评价相比,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什么样的立场来对《子夜》的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进行正确的解读呢?《子夜》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对当时的文学史以及社会都产生了十分重大的影响,且在文学界刮起了一阵文学之风,形成了引领文学发展的文学思潮,是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这部作品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我们并不够以偏概全,将它宣判为无价值后就置之不理。它开创的文学思潮和传统对当时的文学界及后来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同时鲁迅、朱自清等人也给予了《子夜》很高的评价,这都展示了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及价值[3]。当然,我们也无可否认,鲁迅作为左翼文学派的代表,对《子夜》的肯定性评价是根据当时的政治环境和文学环境进行的,评价中或多或少的含有政治、立场和阵线等因素,但是从鲁迅一生的行事作风来看,他是不可能因其是同一阵营的作品就给出高度评价的,必定是因为其有可赞之处。而朱自清作为非左翼作家,在讲求阵线同盟的时代,可能会受到一些政治因素的影响,但他也有自己的艺术评判立场,也不会昧着良心对《子夜》做出一些不符合艺术良知的评价。由此可以看出他们都是以《子夜》本身的真实文学价值为基础进行肯定性评价,笔者相信他们评价的公正性和正确性。而当今文学界对《子夜》的否定意见,笔者认为这并不是单纯的翻案或泄私愤,也不是为了挑战文学权威,而是在对《子夜》经过大量的研究后,从自己的文学理念、文学价值出发,从中发现了《子夜》的非价值或无价值性。因此,对《子夜》的肯定性还是否定性的评价,都有着自己的合理之处,都与文本的写作、形成及内容相关联。而要想彻底弄清楚这两种评价的根源,就必须要从文本本身及现代文学的预警,对《子夜》的创作动机、主题倾向、文学价值进行重新阐释。

二、对《子夜》主题倾向及文学价值的重新审视

茅盾受西方文学的影响,在文学创作的过程中,无论是理念还是方法,都比较注重社会现实的反映,力求所创作的作品具有反映性、有用性和功利性。因而,他对现代主义文学的评价大部分都是否定的,在他看来,现实主义的作品就应该能够充分的展现人类的欲望和心理,同时又能够反映社会背景与状况。茅盾的这种文学创作观念深受左拉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即在创作中做到理念与主题先行,进而去观察生活并寻找其价值和本质,以提炼成主题,明确叙事的价值倾向。同时茅盾还深受梁启超等的政治小说传统的影响,把文本的政治功能着重的强调出来,而五四时期茅盾所发起的一系列文学活动,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对国家、社会、民族现实的强烈关怀。此后,随着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茅盾文学观中的政治因素越来越浓,因而被定性为现代政治小说,《子夜》就是如此。

《子夜》作为现代的政治小说,在创作方法上以外在的思想或“主义”对生活进行构造和描述,进而确定文本主题;在文本的叙事上对社会现实进行全面的反射,以表现出宏大性和史诗性;在创作意图上将政治的配合性与文献性合理应用统领全篇;在对人物的描写上以阶级、社会等层次的关系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特殊镜头的描写,以上这些方面都是在特定的语境环境中进行的文学行为,应该以理解的态度去看待《子夜》的全部。《子夜》是以3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对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生活和命运进行深刻的描绘,是最有具影响力的左翼文学作品,它在文学史上的价值必须予以承认和客观对待。但是,由于在创作方法上也存在着违背艺术规律的错误,由此而形成的主题倾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文学价值产生了伤害。在这里我们要弄清楚批评与阐释的标准问题,中国的文艺批评存在两种明显的错误:一是泛政治化批评;二是异元批评,前者以意识形态为核心,后者则是以批判现实主义为标准,这两种方法都给当时的文学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然而,在当代,以后现代批评和大众消费文学的标准去解读和评判《子夜》,必定也会产生一些隔膜、误解和错读。如果说历史上对《子夜》的评价是意识形态占主流,那么现在的否定性批评则是带有后现代和市场意识形态的影子。用现代的文学、批判眼光和观念对具有特定时代背景和特定语境的文学作品《子夜》给予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妥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斟酌和确认。

三、结语

关于《子夜》的主题倾向与文学价值一直是文学界的研究重点,茅盾本人也多次对这部长篇小说的这两个问题进行了多次的解释与说明。无论是历史上的肯定性评价还是现在的否定性评价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我们应该站在历史的角度上审视它,解读它,既要承认它在文学史上的价值也要看到它所存在的局限性,并不能够对其一棍子打死,这样才能够公正客观的评价和认识这部小说。

参考文献:

[1]李城希.论《子夜》的多重文化主题[J].名作欣赏,2012 (23):128-131.

[2]梅启波.从《子夜》看茅盾小说现代主义与现实主义的融合[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08):35-38.

关于现代大学生文学阅读倾向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快餐式文学,功利性,兴趣性,价值观,阅读方式

陈寿在《三国志》中说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1]读书的重要性显而易见,然而现代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书籍的阅读并不理想,而对于那些言情小说、盗墓小说、穿越小说等被称为“快餐式”文学却十分感兴趣,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认为选择怎样的书来读,为什么大学生的阅读呈现一种趋势变化问题值得深思。

一、“快餐式”文学

所谓“快餐式”文学,既是那些随着时代的发展成为时尚的“文学”。为什么这么说呢,就是因为这些文学就像“快餐“一样,让人可以轻松、浪费较少的时间去咀嚼,然而看似表面光华的东西,它为我们大学生所提供的知识与营养很有限,与古典名著相比,它的内涵还是比较稚嫩的。快餐式文学包含很多范畴的文学,比如各种时装杂志,网络小说等,它们受欢迎的程度要远远高于古典名著类书籍,甚至今年多部网咯小说被改编成电视剧、电影,例如郭敬明的《小时代》、顾漫的《微微一笑很倾城》等,然而传统的古典文化被拍成电视剧、电影的少之又少,像之前被改编的余华的《活着》、严歌苓的《陆犯焉识》这些经典几乎很少出现在视野中了。我想“快餐式”文学日益盛行,其原因就在于它们给予了读者无限畅想的空间,让读者在故事中能够寻求一种刺激,例如现代十分流行的《盗墓笔记》,它不确定的笔法以及各种离奇事件带给了读者冒险的快乐,而大学生真正需要的内涵需要的知识养料,快餐式文学能给予的少之又少。因此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如果想要收获更多知识,汲取有内涵的文化,就要推崇古典名著,是因为它才是我们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文化瑰宝,是前人用失败的教训为我们后人总结出了智慧的结晶,我们大学生不能抛弃这份瑰宝。

二、大学生阅读倾向

从快餐式文学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来看,在引起大学生对于阅读状况的思考的同时,首先我们要了解现代大学生的阅读倾向,他们喜欢什么书,随着时代发展大学生的阅读倾向有什么变化。

1.有明显的功利性倾向。功利化的阅读是指仅仅阅读与自己考试、考研以及找工作相关的书籍,而不是博览群书。因为如今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所以大学生花费大多数的时间去学习英语四级,计算机二级证以及需要的教师证、律师证等相关证件、因此,出现了大学生阅读功利性的倾向,导致了“考证热、读书冷”的现象。

2.倾向“兴趣性”和“消遣性”,阅读经典的时间太少:当代的大学生如今更加关注的是漫画、网络小说、武侠小说、时尚杂志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充斥着大学生的生活,他们凭借着自己的兴趣选择诙谐幽默、通俗易懂的文学阅读,因为阅读书籍在他们看来只是大学生活的一种消遣,而非把它看成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大学生感觉到现在在写论文或者谈吐时知道的历史、地理知识太少了,这跟大学生阅读经典书籍太少有极大的联系。一部网络小说“花千骨”改编成电视剧引起了一片浪潮,而莫言经典的作品《红高粱》在大学生口中流传的却很少,大学生对于所谓的“快餐式”文学感兴趣,因此,导致当代大学生渐渐忘记了经典的魅力,一心为着兴趣和消遣来阅读那些通俗、内涵比较稚嫩的文学,而忽视了经典的重要性。

三、大学生阅读倾向原因分析

大学生的阅读倾向逐渐的明显,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了这种倾向呢?根据百度上的几组调查问卷数据,我了解到这种导致倾向性基本有两个原因。

1.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与之前相比有了改变,他们不再把“学无止境”[2]这种寻求精神的满足当做人生的价值,而是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学习到工作、事业上的技能作为人生的目标和价值,他们更希望收获的是与人交往的礼仪规范,因此,《杰克•韦尔奇自传》等书籍深受大学生喜爱,经典的《红楼梦》等却受到冷落,这种现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会使他们的视线远离经典。

2.阅读方式的改变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网络媒体的便捷开阔了大学生的眼界,不仅给了他们平台去表达自己的见解,还给予他们空间去畅游。大学生无需再辛辛苦苦的翻书查找资料,只要打几个字母搜索所需要的答案就会出现,正是这种便捷让大学生的视线集中在网络上,让大学生的选择新的阅读方式。传统经典文学的阅读模式逐渐被淡忘,网上阅读影响了大学生的阅读。

综上所述,大学生目前的阅读倾向于娱乐性的网络小说、时尚杂志,实用性的考试、考证相关书籍,但在我看来,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应该将眼光放长远,不仅仅要关注外在能力的体现和日常生活的娱乐,更要注重自身内涵的修养,有良好的内涵,是长远发展的宗旨。多阅读经典,会终身受益,因为那是古人经过近百年积累总结的经验,是中华传统五千年的瑰宝,真正的读懂经典也就懂得了人生的真理。

参考文献

[1]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王肃传》

上一篇:财务报表重述动因下一篇:CKD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