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倾向

2024-05-13

非主流倾向(精选六篇)

非主流倾向 篇1

一、小说创作的非主流倾向

现当代文学研究界有一种较为普遍的认识, 认为茅盾本人的小说创作与主流创作方法是一致的, 甚至认为茅盾是主流创作方法的奠基者, 茅盾小说是主流创作方法的主要体现者。然而, 通过分析研究, 笔者发现, 茅盾小说的创作方法与后来的主流创作方法有诸多重大差异, 它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乃至整个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要了解茅盾小说创作方法的特点, 弄清它和后来的主流创作方法的异同以及它的美学渊源, 非常必要。人们产生茅盾是主流创作方法代表的印象并非毫无根据。与解放前非解放区的其他著名作家的作品相比, 茅盾小说与主流创作方法的要求最为接近。它与主流创作方法确有诸多一致之处:它往往以重大社会政治事件为背景, 在写人时突出其阶级性。《子夜》以后的作品对社会现实与历史发展规律的认识与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表述基本一致, 特别是他创作《子夜》时, 从社会科学命题出发的做法, 使得有些学者把他视为“主题先行论”的始作俑者。然而, 笔者近年来经重新研究茅盾小说, 发现它与主流创作方法有着明显区别, 而且他本人早期和后期的创作方法既有其一贯性, 又有其差异性。茅盾小说的创作方法与主流创作方法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其创作宗旨或创作目的以求真为前提, 包括真实地表达个人的生命体验与客观地剖析社会现实, 在此基础上要求文学对社会人生发生一定作用。许多人由于茅盾曾表示创作《子夜》是为表达自己对30年代中国社会性质的看法, 由于茅盾小说的题材往往与社会政治密切相关, 便把它当作“文学为政治服务”的典型[4]。我以为这是一个误解, 至少是对茅盾小说的理解不够全面深入。重视作品的社会效果与主流创作方法倡导的把文学当作宣传政治、政策的工具, 这两者并不能画等号。作者的表白也不能作为评价作品的唯一依据, 一是因作者的表白往往受特定社会形势的影响, 受具体语境的制约, 二是因作品的客观意义与作者的主观意图常常不一致。而且, 茅盾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并不只是《子夜》、《春蚕》和《林家铺子》, 单凭它们并不能概括茅盾所有小说创作的特点。诚然, 茅盾是“社会剖析派”小说的代表人物, 《子夜》及其以后的小说更是他进行社会剖析的典范作品。但是, 茅盾小说创作的开端———《蚀》三部曲, 却不是以社会剖析见长, 而是以表现其生命体验为主的。即使是他后来的创作, 虽然走向了自觉的社会剖析, 但作为有良好文学修养与优秀艺术家素质的作家, 茅盾并未放弃对个体生命体验的表现与对人生价值、人生意义的探讨与追寻。他早年提倡的“为人生”, 既有“为社会”的涵义, 也有“为个体生命”的内蕴。在《从牯岭到东京》一文中他曾说过:“左拉因为要做小说, 才去经验人生;托尔斯泰则是经验了人生以后才来做小说。”“我爱左拉, 我亦爱托尔斯泰”, “可是到我自己来试作小说的时候, 我却更近于托尔斯泰了[1]。”在进行小说创作之前, 茅盾在理论文章中曾大力提倡过自然主义, 试图为中国现代小说输入科学研究和精细真实描写的精神。而在创作其处女作《蚀》三部曲时, 他却难以坚持冷静理性的科学研究态度, 而倾力表现其人生体验了。在《虹》以后的创作中, 茅盾小说注重社会剖析的特点日益明显而至定型, 这时, 左拉、巴尔扎克的科学研究或社会历史分析精神与列夫·托尔斯泰的探索人生意义的精神已经融为一体了。以前的研究者一般只注意到茅盾小说社会剖析的一面, 而忽视了其人生探索的一面, 有人还以政治倾向为标准, 以社会性和时代性为尺度, 把茅盾前期的《蚀》及短篇小说看作不成熟乃至失败之作。

二、小说的艺术特色

茅盾是讲究小说结构艺术的大师, 他的小说呈现一种蛛网状的复式结构, 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就呈现出了蛛网状的复式结构, 以多种艺术手法的综合运用, 宏大而严谨的结构, 在中国的长篇小说的艺术结构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它标志着中国现代长篇小说艺术结构的成熟。《子夜》前的长篇小说, 无论是《倪焕之》还是其他, 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形态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子夜》的另一个贡献是塑造了民族资本家的形象。通过一系列民族资产阶级形象的塑造, 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思考了中国的前途。在题材的选择上, 注重其时代性和重大性, 追求“巨大的思想深度”与“广阔的历史内容”。《子夜》大规模地描写中国社会, 反映出整个大时代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在帝国主义侵略下, 30年代经济大崩溃中的买办资产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生死搏斗;农民的爆动、中小城镇商业的凋残、市民阶层的破产;知识分子的苦闷与毫无出路;民族意识的初步觉醒与爱国抗日运动的最初发动。人物形象塑造上, 表现为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茅盾认为,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是历史的客观条件、客观环境造成了人的特点, 所以, 茅盾总是从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及其变化中来突现人物性格及其发展, 特别注重人物的经济关系及经济地位的变化, 例:吴荪甫的基本特征是似强实弱、外强中干, 他所处的社会环境: (1) 与官僚资本家赵伯韬的关系; (2) 与工人的关系; (3) 与农民的关系。在这样一个复杂的社会关系以及特殊的时代, 吴荪甫的性格有着不可克服的矛盾:一方面是自身具有浓厚的封建性, 造成他处于孤立的位置;另一方面中在与买办资产阶级的搏斗中, 感到政治、经济上的软弱无力, 这种软弱性投影在他的心灵、性格上吴荪甫的悲剧命运说明了: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 中国民族工业是永远得不到发展的, 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是永远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豹子头林冲》、《林家铺子》、《春蚕》、《残冬》、《大鼻子的故事》和《霜叶红似二月花》这些小说, 以观察深刻、画面广阔、叙事结构宏大见长, 以准确、生动和丰富的艺术手段, 展现了中国社会20~40年代曲折而复杂的历史长卷。[2]如《林家铺子》共有七个章节, 其中数第四章与第七章写得最为出色。第四章是情节发展的高潮, 作者设身处地地呼喊出林老板的痛苦:“不毁才是作怪:党老爷敲诈他, 钱庄压逼他, 同业又中伤他, 而又要吃倒账, 凭谁也受不了这样重重的磨折罢?而究竟为了什么他应该活受罪呀!他, 从父亲手里继承下这小小的铺子, 从没敢浪费;他, 做生意多么巴结;他, 没有害过人, 没有起过歹心;就是他的祖上, 也没害过人, 做过坏事呀!然而他直如此命苦!”这种呼喊让我们想到其与老舍《茶馆》中主人公也经历过的境遇如出一辙。第七章写的是铺子门口的吵闹和市党部前的混乱情景。林家铺子破产后, 铺子前围满了前来讨债的人, 喧声鼎沸, 一片嘈杂。“朱三阿太扭着瘪嘴唇和警察争论, 微颤颤地在人堆里挤”, 而且“额上的青筋就有小指头儿那么粗”;张寡妇则“抱着五岁的孩子在那里哀求另一个警察放她进去”。她们都是希望能够进入铺子, 趁早拿几样还值钱的东西来减少自己的损失。然而她们却不能在恒源庄共同来分配底货, 甚至连争执的资格都没有, 只能被警察挡在门外。桥头的陈老七还算是比较“幸运”的, 能够挤进铺子现场观看分配底货的过程。朱三阿太和张寡妇等弱者只能使出农村所擅长的“哭嚎”, 哭声震天, 如丧考妣。朱三阿太等这些可以称得上是铺子的股民, 讨债不成, 只能把最后的希望于“天天大叫保护穷人”的党部, 这就好像是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一有人号召, 就纷纷响应。然而, 他们却不知自身在警察眼中是被视为“不识好歹的贱狗”, 警察怎么可能会去理睬他们的冤情, 在枪械的威胁之下只能如作兽散。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张寡妇, 一阵混乱之中, 她失去了自己怀中尚处襁褓的孩子。衣襟上的几滴鲜血让她从希望的幻影中清醒过来, 出于母性的自然感情, 她的精神开始崩溃, 并且为孩儿的丧命而发疯。“啊哟!我的宝贝!我的心肝!强盗杀人了, 玉皇大帝救命呀!”号啕之声令人心碎并不禁为之流下同情的泪水。小市镇的混乱局面以及小百姓在这场倒闭中悲惨遭遇的情形也就清清楚楚地展示在读者面前。将其与《子夜》作个简单的对照, 后者较为突出的艺术手法是心理描写, 而在《林家铺子》中, 最精彩的则是行为描写, 如写林老板在重压围攻下委曲求全时, 他“颤着声音说, 努力忍住了滚到眼眶边的眼泪”。[3]可以说, 林老板与吴荪甫都是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中的典型形象。如果把林老板和吴荪甫放在一起, 可以发现, 两者在性格上有着明显差异:吴荪甫对事业的追求充满着信心和冒险精神, 而林老板却只想千方百计守住店, 虽精明能干但胆小怕事, 他的行动显示出他的软弱。

小说在行文中多处使用了暗示和象征的手法:从林老板和客人的谈话中暗含着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两面夹攻的时代背景;从寿生的话中可见地主和高利贷者剥削、大鱼吃小鱼的吞并和竞争局面;从结尾“远在上海, 日本军的重炮正在发狂地轰毁那边繁盛的市里”中可见战局的严重。纷繁复杂的矛盾都集中在林家铺子一再挣扎终于破产的过程中, 枝蔓虽多但经纬分明。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是这篇小说的另外一个特色所在。例如林老板和寿生跟人承诺“三节清账”, 这是当地的一个不成文的习惯, 即商家在端午、中秋、旧历的年关这三个节日清理的各项账目。用风俗展示地方风情, 丰富了故事内容, 也使作品更自然真切。

茅盾在其非主流创作方面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 在小说的艺术特色方面的贡献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摘要:小说创作是茅盾先生最主要的文艺建树, 他的小说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和历史性, 他开始创作就注意大规模地反映中国社会, 敢于正面触及并展开重大社会政治矛盾, 他的作品纵横开阖、吞吐宇宙, 具有极大的社会容量, 明显地具有史说的性质, 主要表现在他的非主流倾向与艺术特色方面。

关键词:非主流倾向,艺术特色,茅盾

参考文献

[1]王嘉良.茅盾小说论[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9.

[2]丁亚平.一个批评家的心路历程[M].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0.

[3]刘焕林.茅盾短篇小说欣赏[Z].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0.

非主流暧昧的话 非主流暧昧的短信 篇2

这世界上除了我谁都没资格陪在你身边。

我的一切存在,一切所有,一切希望,和一切的爱,总在深深的秘密中向你奔流。

我会陪你一起做值日。(我被罚做值日)

饭在锅里,我在床上。

跟我走总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的户口本上。

男子拨通女子电话。然后默不作声。女:怎么不说话?男:嘘,我要听你的呼吸声。

你不会叠衣服一边呆着去!以后我来叠!

惩罚你。以后要像照顾我一样照顾自己。

你是我的、听说现在结婚很便宜,民政局9块钱搞定,我请你吧!

什么时候想嫁人了就告诉我,我娶你。

从金融市场看语言发展的主流倾向 篇3

一、索罗斯的哲学理论

乔治索罗斯继承了他导师、著名哲学家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其著名的论述是“科学陈述不能被证实而只可能被证伪”,这得到了爱因斯坦等众多自然科学家的肯定。在语言中,陈述的真假同样不能被证实,只能被证伪。当我们阐述一句话、一个命题的时候,证实必须同时满足充分和必要条件,而一句话的充分性往往归纳并不完全,因此证实不具有科学的刚性特征。证伪主义哲学揭示了人类认知活动并不完备的本质,人们只能在不断批判的过程中接近真理,而这一过程中的一切判断都只是暂时有效的,并都属于证伪的对象。

除了证伪主义哲学,索罗斯有他自己的一套理论——反身性原理。所谓反身性(Reflexivity),表示参与者的思想和所参与的事态都不具有完全的独立性,二者相互双向多次作用,且不存在任何对称。他认为,在对社会现象的研究中,参与者的思想成为所要认识的事态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事态的发展并不具有相对于思想的独立性。反身性是一种不确定原理,即参与者的决策建立在对事物固有的不完备的认识之上。反身性也属于辩证法的非决定论,究竟语言创造了人类社会还是人类社会创造了语言,他认为两者相互决定互为因果而不是一方向另一方单向直线运动。

在索罗斯独树一帜的反身性理论背后,将他的理论追根溯源,有非决定论、非理性主义、解构主义和反本质的影子,但这是将他的理论极端化才出现的问题,不能轻视的是他对于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精辟的区分,对人类意识、认知局限的深刻认识。正是他这一阐述给了笔者启发。

二、索罗斯哲学对于语言学的启发

认知语言和语言本身并不等价,人类认知所涉及的不是事实,而是人类的认知情境,因此不能看成事实。人类用语言研究语言现象,用思维研究思维产物,这种研究方法注定会受到认知干扰。在语用学中,语言和人类的反身性关系最为密切。比如“饭我吃了。”这话最初可能只是偶然的语序交换,但是语用学家分析为强调的是饭,即“饭被我吃了”。于是再出现“钱我交了”这一句子,便约定俗成为强调的是钱,“钱被我交了”。这种分析在中文这个局部范畴是有效的,放眼其他语言就并非有效。这就是典型的研究行为干扰了研究对象的例子。基于认知的研究只是短时期、局部有效,尽可能避开意识的局限而走向理性十分重要。

语言的生成和发展并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却受集体意识的合力影响,集体意识并不是无意识。意识的合力即意识形态是一种认知,认知是不完备且不一定合理的。集体意识的趋势影响着语言发展的进程,变化的语言又反过来影响着集体意识的趋向。语言的发展趋向不是与人类的意识趋向相符合,而是未来语言的发展进程由目前的集体意识所塑造。在这种反身性中,语言的研究不可以像自然科学那样追求绝对化和理想化,否则会严重失真。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不断在张力中,在动态、真实的语言世界中无限接近真理,追寻均衡。

如果把我们认识语言的行为称为“认识函数”,把人类集体意识对语言的影响称为“参与函数”,认识函数中对语言的认知基于语言,参与函数中语言受集体认知的影响。两个函数从相反的方向发挥其功能。认识函数的自变量是语言,而参与函数的自变量是参与者的思维。两个函数同时发挥作用并相互干扰。在数学中可体现为一对递归函数:

y=f(x)认识函数

x=Φ(y)参与函数

相互代入即:

y=f[Φ(y)]

x=Φ[f(x)]

两个递归函数不会均衡,只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变化的过程不是一组事件直接、单一导向下一组事件,而是像复利的计算,利上加利不断向前发展。

由此联想到,乔姆斯基在句法中建构一个管约理论,也许就是句法“不管不行”的因果关系。目前这个想法暂时归为三点:从认识到行动(管制)是人类的自然倾向;凭借不完备的理解和认识从事句法管理活动,大量的语料终究会产生意料之外的例子;出现例外后更加需要管约理论弥补上一次的缺陷。

三、金融市场和语言发展的相似

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跟语言发展有很多相似之处。两者都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属于社会现象,都受到人类意识较大的影响。语言变化源于集体大众的意识,而集体的意识又反过来受制于语言的发展变化,即“我们说语言,同时语言也在说我们”。这种反身性体现在金融市场中则是买卖决策依据对将来价格的预期,而将来的价格又反过来受制于当前的买卖决策。

金融市场(特别是股市)是研究反身性现象的最佳切入点:一个中央市场,同质的产品,便捷的通讯平台,足够数量的参与者以保证没有人能够在日常的交易过程中左右市场价格。语言也具备同样特征:从属同一普遍语法框架,同质而形态不同的各种语言,快速而方便的社会交流平台,足够数量的说话人以保证没有人能够以个人的意识左右语言发展的趋向。任何人不享有话语的垄断权。

语言的发展进程是开放的。语言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集体意识的倾向,这个倾向不是变化的唯一方向,因为语言自身还有普遍语法在主导,但社会意识确实是外在驱动的独有力量。

语言是先验的,在语言研究中我们先生成一个假设,然后用演绎的方法推论,最后得出结论并建立一个普遍的概括。同样在投资活动中,做出投资决策就像系统做出一个科学假设并将它付诸实践,最后让它在市场中检验假设。只是两者的目标不一样,一个为了无限逼近真理,一个为了盈利。

在语言系统中,形而上的层面(大言)系统自足,形而下的层面(小言)语言不完美,系统不自足。同样,金融市场在抽象的层面上是自足的,例如,宏观经济学“从较长一段时期看,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个就是理想状态下的自足。可是,在实际层面谁也不知道“较长一段时间”是多长时间,以及每个波段周期是多久,每天的金融市场特别是股价就没有一天消停过,震荡的厉害。价格变动都有周期和主旋律,语言的发展变化也有主旋律,语言的变化体现在小言上,小言受集体意识(即流行趋势、社会风俗)影响而围绕大言(普遍句法)周期性波动,形散而神不散。

文学之门当“主流”遭遇“非主流” 篇4

在为期一个星期的时间里,除了中国作协的工作内容,就是探讨许多“文学问题”,如新世纪文学十年的走势、当前小说创作的影视化倾向、当前小说创作的问题、当前诗歌创作的现状、网络文学给文学期刊带来的影响、纯文学的价值与市场关系等。

按照流行的习惯说法,这是一次“主流文学”与“主流作家”的盛会。

多年前,韩寒就和作家白烨展开过一场著名的嘴仗,其中很多内容都是关于文学的“主流”与“非主流”的。那时的“80后”才刚刚露头,他们年轻的身姿、颠覆性的写作和迅猛的势头,让很多“主流作家”都觉得不太舒服,不时有言论出来,说他们其实并不懂文学,顶多只能算是一些“文艺青年”,而且还是“非主流”的。

时至今日,“80后”、“90后”、青春文学、网络文学、韩寒、郭敬明这些名词,已是这个中国文学最权威的会议上出现的高频词,对这些“非主流文学”和“非主流作家”的关注和探讨,已成为“主流文学”和“主流作家”必须面对的现象,因为,这些“非主流”在今天已成为了最受欢迎的“文学消费品”。

网络让文学进入没有门槛的时代

十多年前,“网络文学”刚刚出现的时候,是被许多人蔑视的,在很多眼里,甚至认为那是“不务正业”的写作。而到了今天,网络已成为文学作品最大的发表之地,在网上,海量的字数,穿越、玄幻、恐怖、科幻、武侠等等各种各样“主流”和“非主流”的文学形式,应有尽有。这样的现实,让很多“主流作家”感叹“文学已进入没有门槛的时代”,任何人都可以成为创作者。在这些“主流作家”眼里,“网络文学”又是怎样一副模样呢?

铁凝:我读过一些网络文学作品,感受非常多。我发现,他们的写作方式很新奇,语言鲜活,文字里流露出率真,这恰恰是我们(传统作家)应该注意的。所以我想网络文学的兴盛,它最好的一点首先是颠覆了传统写作的话语霸权,给了每一个想通过写作来表达或证明自己的人一个非常便捷、也更平等的平台。同时,如今的文学生态十分多元化,我并不觉得它立刻就对传统的写作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反之,我觉得可以一道前行,因为不管是网络文学,还是传统文学,应该都是文学,只要都是文学,那么文学还是有其自身标准的。

何建明:国外的网络比国内发达得多,但是国外却没有网络文学一说。人们要看书还是会选择购买纸质图书或者去图书馆。真正优秀的作品还是在书上,或者说网络作品质量好的还并不多。

陈世旭:有些网络作品,虽然不比传统作品完善精良,但作者思想尖锐,言语犀利,一定程度上启发了我的创作。这都说明了文学事业的未来属于这一代年轻人,他们在不断地成长。其实我觉得特别奇怪,为什么大家会分网络作家和传统作家?为什么要分这么清楚?能分得了这么清楚吗?在我看来,我们只是写作的平台不一样,网络文学一定会是文学的发展方向。

赵玫: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之间互不矛盾。网络的低门槛给很多人提供了很好的平台,现在来看是良莠不齐,但大家的眼睛是雪亮的,最终留下来的都是好的。

和“青春文学”有关的的那些人和事

在这次作协会议上,“80后”、“90后”、青春文学、韩寒、郭敬明被频频提及。如今,以韩寒、郭敬明为代表的“青春文学作家”,前有“80后”,后有“90后”,而更多的青春写手正前赴后继地走在文学的路上,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已成为市场的一道风景。许多“主流作家”都搞不明白一件事情:为什么韩寒、郭敬明就那么受欢迎,有那么多“粉丝”?他们的一本书为啥就能卖出几十万本?

贾平凹:对于年轻作家,近一两年来我们也在推,但是文学作品如果质量不高,也不会受到关注,一个作家还是靠质量来说话。目前我们采用了比如开研讨会、给媒体推荐等方式,给中国作协、一些学院、一些学术会来推荐他们,给年轻的作家们一些推荐一些帮助。我估计在不久会有一批出来。

陆天明:郭敬明他们的作品以我的标准来看,还是比较浅薄了一些。文学不能以销售量来决定一切,不能以“粉丝”多少来决定一切,不能以“粉丝”欢呼声来决定一切。文学毕竟是精神的东西,不是一个物质的商品。我们不能天天在那里作秀,计较“粉丝”多少,以“粉丝”的好恶决定我们怎么写,这样下去中国文学没希望。

蒋子龙:韩寒相当了不起,我很欣赏他的尖锐,他创作出自己独特的话语权,难能可贵。不过,他的小说很一般,《三重门》这些都是故作少年老成状,但随笔还不错,因为他写的时事来得十分及时锋锐,当今社会上就缺这个!我读过郭敬明的一些文章,但小说没看完,印象中,他很聪明,语言功底也不错。但他好像是另外一股劲,韩寒更阳刚,他更阴柔。

叶辛:我平时也会看韩寒和郭敬明的作品,虽然看得不多,但也很欣赏。当今的“80后”、“90后”作家,风格都非常独立。但是郭敬明的新书《小时代2.0》炒到999块一本的高价,这个现象不正常,这跟市场和商业炒作有关系!

游刃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篇5

陈业是那种不断会给你制造惊奇的人。在潘家园古玩城最大的一家古玩中心“观复”里等待他的时候,面前是一张纹理朴拙的木桌,雅致的茶杯堪可把玩。收藏佛像近20年,在两所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史,已有两本著作出版,这些关于他的信息在我头脑中会聚成的形象是一个多少有些“恂恂儒雅”,念叨着“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夫子,一个秉承文化守成主义的传统保存者。然而,穿着花格衬衫和短裤的陈业风风火火地走来,并以他特有的超快语速滔滔不绝地颠覆着我贫乏的想象和社会规定给他的身份认同。

坦然的艺术品商人

陈业最喜欢用的几个词是“游戏规则”、“话语权”和“悖论”。这使他听上去像一个知识分子。但是他对自己身份的界定却是“艺术品商人”。他没有知识分子的犬儒,躲在理论的象牙塔中窥视着现状生活的不满,指手画脚。陈业没有那套唧唧歪歪,他似乎对现实看得很透彻,而且从不遮遮掩掩,欲说还休,当问及他对中国艺术品市场全盘西化的看法时,他用一句话就让自己脱身而出:“保持差距是贵族的事情,保存传统是社会的责任。”在陈业的眼中,中国的艺术品交易行业已经、只能、也应该遵循西方的规则,“因为这是一个游戏,当你进入的时候,你就必须遵守既成的游戏规则。西方在艺术品行业掌握了话语权,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在中国传统的一套艺术品流通方式已经消失,你能看到过去的那种字画店吗?看不到。所以按照西方的一套既定的规则进行全世界的艺术品流通,这是种必然。”而在他看来,这种艺术品市场中的全球化趋势不仅是无奈的,也是正当的,因为“越是世界的,就越是民族的”,而在艺术品的世界里,他相信最好的态度就是“美人之美,而不是各美其美”。

就像这样,陈业总是有意识地把自己从主流当中择出来。在拍照的时候,摄影师必须不断地提醒他把头摆正一点,他笑着说:“我总是歪的,同我的态度一样。”一边拍照一边不断地讲话,他上课的时候也是这样,“我的学生们很喜欢,他们觉得和别人的课不一样。”

我问陈业,他如何界定自己的处世姿态,在否定了“挑衅性”和“非主流”这两个答案之后,我们在“坦然”这个词上达成了一致。他当然并非主流,但称之为“非主流”又有矫情之嫌,他的姿态毋宁说是一种坦然,在面对并不完美的自己和现实世界时从不文过饰非,轻松地游刃于主流与非主流之间。

目光投向未知

在谈到收藏家和艺术品商人这双重身份时,陈业更喜欢用的词是“暧昧”和“尴尬”——“你不能把一流的东西留给自己,把二流的卖给顾客,这样你就不是一个好商人,反之,你就不是一个好的收藏家。人是会变的,当你收藏的东西身价倍增之后,你可能会把它卖出去,这样收藏就变成了投机。”但是陈业似乎已经找到了摆脱这种尴尬身份的办法:“你可以收藏一种东西,卖另一种东西。比如收藏抽象的,卖具象的;收藏大家都不感兴趣的,卖热门的。另一方面,一个人收藏的兴趣会随着时间转移,我们必须诚实面对。”他的选择是收藏非主流的,经营主流的,把尴尬变成了游刃有余。

陈业收藏佛像,已经20多年了。第一件藏品是宋元时期的藏传佛像,到现在,藏品已有100多件,有汉传的,藏传的,甚至有玛祖像和人类祖先崇拜的艺术品。收藏对他来说的意义,可能与别人不同,在他的收藏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情结:“在现代社会里,人类的财富只有转化为文化形式,才能获得永存。”不仅是癖好,玩赏,收藏已经上升为一种思考。

如他所说,收藏的兴趣会转移,他从最初收藏古钱币,到后来收藏佛像,现在陈业还收藏珠子。他把一串串珠子从袋子里拣出来,嘴里念叨着:“这条是猛犸象的象牙的,这条是天珠,这条是……”

上市非主流 篇6

2010年11月23日,涪陵榨菜登陆深圳中小板,以25.50元/股高开后一路高歌猛进,甚至一度触摸到48元/股,最终报收于40.80元/股。

八卦

涪陵榨菜首日疯涨催生了“深度研究报告”流传于江湖:榨菜1元2包,每人一月吃2包,每包净赚一毛,每人每年贡献2.4元。中国有14亿人,涪陵榨菜年净利可达33.6亿元,它的总股本为1.55亿元,所以每股净利22元。涪陵榨菜现在每包的价格已经涨到1元1包,所以成长性良好(100%增速),给50倍PE,合理定位应该是每股22×50=1100元。别拿榨菜不当“菜”啦。

链接:

好想你枣业

好想你枣业股份有限公司已公开发行A股,于2011年5月12日进行网上申购,成为中国枣业第一股。大家猜想:卖红枣的上市了,卖茶叶的定是大受鼓舞。

金华火腿

2011年12月3日上午,金华火腿之龙头企业金字火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开盘价66元,盘中最高78元,报收62.38元,第一日涨幅83.47%。

双塔粉丝

作为一家主营粉丝的公司,双塔公司于2010年9月21日上市,当年实现净利润5374万元。

天福茗茶

2011年9月14日,天福茗茶在香港挂牌招股。全球发售2.08亿股股份,定价每股为港币6元。

安琪酵母

安琪酵母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6年,公司主导产品包括面包酵母、酿酒酵母、酵母抽提物、营养健康产品、生物饲料添加剂等,产品应用于烘焙食品、发酵面食、酿酒及酒精工业、食品调味、医药及营养保健、动物营养等领域。2000年8月3日公司社会公众股通过上海证券交易所系统上网定价发行,并于8月18日挂牌上市交易,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13,570万股。

另类股代表

寺庙等上市

2011年5月11日消息,据港媒报道,法门寺文化景区董事长、总经理刘兵向媒体记者透露,已开园两年的法门寺文化景区拟两年后在香港上市。法门寺文化景区开园两年来,每年吸引了大约350万海内外游客和信众,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0亿元人民币。

殡仪馆已先行

2009年9月9日,“中国生命”股票在香港联交所创业板上市。凭着独特的殡仪概念,每股仅售0.72港元的中国生命在5个交易日内,股价一度冲高至4.24港元,暴涨高达5倍多,成交量持续占据香港创业板半壁江山。同时,中国生命还带动了H股市场上与殡葬服务相关的其他股票疯涨。

娱乐派代表——姚记扑克

扑克牌生产作为传统的制造业,技术含量低,但在2011年5月4日举行的中国证监会发行审核委员会第85次会议上,以扑克牌产销为主营业务的姚记扑克IPO审核获得通过。姚记扑克的上市也惹来市场质疑,质疑声主要集中在三方面:产能过剩、受网游冲击大、过于依赖单一原料供应商。

八卦

扑克上市了,麻将表示欢迎。

麻将在我国是一种普及程度极高的娱乐活动,作为麻将机中的翘楚,“雀友”的制造商——雀友休闲娱乐公司早在2009年于澳洲上市。证券代码为:TYO;公司总股本为3.6亿股,其中公开发行1亿股,首日开盘价是0.25澳元/股,收盘价为0.255澳元/股。据了解,雀友休闲是浙江乃至国内首家海外上市的休闲娱乐业公司。

服务股代表

永琪美容美发:

有消息称,美容美发连锁企业永琪也在谋划上市。永琪目前在上海拥有直营店280多家,浙江和杭州地区近60家,江苏12家,嘉兴2家,永琪所有门店都是由总公司直接经营管理。永琪美容美发因上市的打算名噪一时。

家富富侨洗脚城

在创业板150家候选企业名单中,家富富侨赫然在列,成为国内首家启动上市筹备工作的足浴企业,有望发出中国第一只“洗脚”股票。但近日,网上传出重庆家富富侨龙阳店因亏损停业、老板跑路的消息。洗脚城上市充满悬念。

东方时尚驾校

驾校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与家庭消费逐渐接轨而催生的一块市场。东方时尚驾校计划明年上市了。如果上市成功,这将成为驾校与资本市场的第一次亲密接触,不仅在国内是首例,国际上也鲜有所闻。据悉,2010年东方时尚的学员累计已经达到10万左右,实现营收4亿元。

八卦

有段子曰:先吃个大红枣,再泡个温泉澡,坐下来打打扑克牌,再捏个富贵脚,最后永琪为你美容美发,就去上班啦!感谢证监会,感谢发审委,想得真周到,安排得真好。

编 辑 唐 婷

E-mail:romarin94@163l.com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非主流倾向】相关文章:

个性非主流04-17

非主流分析范文05-19

非主流文艺范文05-19

非主流句子范文05-19

非主流评论范文05-19

非主流校名范文05-19

非主流表白句子04-11

非主流幸福签名04-20

非主流品牌介绍04-22

非主流的话05-18

上一篇:高职单招生下一篇:政府权力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