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2024-05-25

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共8篇)

篇1: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如何防止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目前,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农村利用旧的校舍扩建幼儿园或新建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基本实现村村都有幼儿园。但是由于幼儿园发展较快很多幼儿教师多是小学教师转岗而来,大多数家长的幼儿教育观念淡薄,再则农村社会文化封闭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当前农村幼儿园小学化倾向较为严重,如何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农村尤其的紧迫。以下是以幼儿教师的角度提出的一点看法。

一、采取各种渠道宣传幼儿教育的宗旨,争取全社会对幼儿教育宗旨的认同,获得观念上的支持。

农村幼儿园要利用教师节、六一儿童节、赶集日、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节、日采取表演、说唱、儿歌、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得到有效制止。

同时,建立家园联系渠道,实行家园共育。农村的家园联系在当前来说更为紧迫和重要。家园联系是促进孩子成长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有责任引领家长了解教育知识,更新教育观念,比如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家园联系手册”“家园QQ群”,利用这些手段将教学内容、方式、教师态度、幼儿园发展等内容定期、及时的与家长沟通,共同探讨孩子成长的问题。还可在幼儿园开辟家园联系专栏,教师将教育心得、活动安排、幼教知识等展示在联系专栏上,让家长学习并掌握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家长也可以将想法、意见、需要反馈在专栏上,从而与幼儿园积极配合,为幼儿的发展共同努力。幼儿园通过专家讲座、活动开放日、培训家长等活动,引导家长参与到幼儿园发展方案、政策的制定与修改及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让家长了解科学的幼儿教育知识,更新育儿理念,为克服小学化倾向提供保障。

二、在农村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端正幼教思想,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当前,农村幼儿教师大多数是小学教师转岗而来的,成为直接实施者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和《指南》,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一定要遵循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统一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关注幼儿天性,遵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规律,从培养幼儿爱好兴趣出发实施保教工作。

三、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从班级管理中着手,实施幼儿保教工作,为幼儿以后的身心发展作准备。

作为幼儿园教师应该用全面的准备观来代替纯知识角度的准备观,儿童入学准备应是习惯(学习、生活习惯)、能力(学习、自理能力)、意识(规则、任务意识),或者说是心理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综合准备。实践中创造各种条件让幼儿参与班级整理,培养幼儿对物的价值意识;让幼儿参与班级整顿,培养幼儿的秩序感;让幼儿参与班级清扫,培养幼儿的责任意识;让幼儿参与班级清洁,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让幼儿自己塑造素养,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意识。我们现在谈幼小衔接,往往把目光局限于幼儿园大班阶段或小学一年级阶段,管理经验告诉我们,幼儿的常规教育是连续的不断发展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习惯的累积过程,不是某一阶段的突击教育。常言道:“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

总之,农村幼儿园在实施保教过程中有着千万种的困难,但笔者认为只要解决了人的思想上的困难一切都能迎刃而解。人们常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我想,这句话在当前农村学前教育同样受用。

篇2: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一、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在行为规范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在学习知识方面: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等。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1)扼杀幼儿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2)扼杀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由此可以看出,在幼儿园不实施小学化教育,孩子进入小学后更有利于学习,有利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健康成长。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原因

主要是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偏低,因此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就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四、端正思想,制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2、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3、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四、加大工作力度,规范幼儿教育教学行为

课程设置:严格按照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教师要备齐语言、科学(计算)、社会(常识)三科详案及其它学科的简案。严格控制课堂书写量,不得给幼儿布置家庭作业。幼儿园(班)如要开设规定科目以外的课程,必须报请当地教育局批准。

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包括晨检、早操、上课、休息、眼保健操、游戏、饮食、睡眠等)。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环境创设:幼儿园园内环境创设的范围应包括幼儿园内幼儿所要到的各个地方,由活动室扩展延伸到盥洗室和卧室,将创设内容同各室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园内的绿化地带、小沟、水池、土堆、围墙、栏杆、楼梯等都是应考虑的区域。环境创设的内容如墙饰内容、区角位置、摆设、投放材料数量、种类等不应长期固定不变,同时也要避免盲目模仿,追求时髦,作摆设,做装饰用等。要建立“玩具、材料、空间就在身边”的观念,挖掘和利用本地的丰富的物质资源,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分区活动的场所。在环境创设中不能以包办代替制约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遵循幼儿年龄特点组织幼儿参与设计、参与收集和准备材料、参与布置、参与操作、参与管理的过程。

篇3:幼儿教育如何避免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 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 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实质是背离素质教育, 迎合“应试教育”。采取拔苗助长的做法, 不仅违反了幼儿教育规律, 还影响了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剥夺了幼儿幸福的童年。那么, 如何摆脱“保姆式”的教育模式, 阻止“应试教育”的消极因素向幼儿教育渗透,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呢?下面, 笔者就结合工作实践, 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践行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以素质教育的幼儿教育理念作指导。“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 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因此, 幼儿教育应当是以优生学、儿童保健学、儿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教育学等科学理论为依据, 以《幼儿园工作规程 (试行) 》 (以下简称《规程》) 和《幼儿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以下简称《纲要》) 为指导, 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 为其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的教育。

二、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 实际上也是幼儿教育向教育的庸俗化、幼儿园向幼儿家长的功利取向妥协的结果。为了迎合社会不正确的衡量一所幼儿园好坏的评价观, 一些幼儿园不得不教幼儿认字、背诗, 做算术题, 背诵英语单词。为迎合幼儿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的急功近利思想, 一些幼儿园借鉴小学做法, 纷纷打出各种特色班、实验班的招牌。趋利性、媚俗化使一些幼儿园放弃了正确的办园理念, 背弃了正确的价值取向。

《规程》是我国幼儿园管理的重要行政法规, 是管理幼儿园的基本依据。《纲要》是遵循我国宪法和教育基本法的精神,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而制定的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单行法规文件。幼儿园应当认真学习贯彻《规程》和《纲要》, 坚持公益性、服务性的办园指导思想, 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使幼儿教育脱离庸俗化和功利化, 防止“小学化”。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重要的在于让幼儿教育回归本位。在教育理念方面, 要摆正智育与体育的位置, 要让体育回归首位;在教育任务和内容方面, 要由“教学”回归“保教”, 做到保教有机结合;在教育方式方面, 要回归游戏基本活动方式, 不再举办特色班、实验班;在教育常规方面要回归幼儿每天的“自主”和“自由”, 不再过分强调秩序和纪律;在教育评价方面, 要由统一定性定量的评价回归注重幼儿个性发展、身心协调发展的素质评价。

四、加强保教队伍建设

为了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需要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合格并逐步优良的幼儿保教队伍。根据《教师资格条例》的有关规定, 实行幼儿园园长、教师、保育员资格准入制度, 严格实行持证上岗。逐步按照“一教两保”的要求配备保育员, 以突出保育工作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有效防止“小学化”倾向。同时建立园本教研制度, 鼓励教师立足教育实践, 积累丰富的幼儿教育经验;开展经常性的园本教研活动, 立项课题开展纠正防止“小学化”的教改实验研究;鼓励保教人员在职进修, 提高学历和专业素质, 提高幼儿保教质量。

五、开展幼儿教育家庭指导

幼儿教育“小学化”, 也是幼儿家庭的普遍教育现象。家长“望子成龙, 盼女成凤”,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急功近利思想和教育行为, 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和倾向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 幼儿园和幼儿教育工作者在端正自身教育思想和办园方向的同时, 也要承担起开展幼儿家庭教育咨询和指导的责任和工作。要让家长主动学习和了解幼儿教育, 懂得“顺自然, 展个性”, 了解幼儿, 尊重幼儿, 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为依据, 遵循教育规律, 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成长, 从而纠正家庭错误的幼儿教育观念, 树立科学的家庭教育思想, 按照教育规律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篇4: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全省幼儿园设三类办园标准。根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幼儿园办园条件等实际出发,考虑区域之间的差异,全省规范化办园标准分设三类,即城市幼儿园标准、乡镇中心幼儿园标准和农村幼儿园标准。三个标准在保教、园务管理等内涵建设方面基本一致,主要是在办园条件方面,特别是生均占地、校舍面积及部分设施设备的要求上有所区别。

幼儿园在“硬件”、“软件”上都有了规范的标准。标准规定幼儿园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混合班30人,班额一般不超过标准5人;幼儿园要有与规模、场地相适应的各类设施设备等。在幼儿园办园规模、园舍建设、设施设备、人员配备、园务管理、队伍建设、卫生保健、教育教学、家长与社区等方面都提出了要求,未来幼儿园办学在“硬件”、“软件”上都有了一个规范的标准。

规范保教行为,防止“小学化”倾向。标准要求幼儿园要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本园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吸收借鉴多种课程模式的优势,合理地组织教育教学内容,防止教学“小学化”倾向;要保证幼儿每天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不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1小时(寄宿制2小时)以上。

到2013年全省过半幼儿园达到规范化幼儿园标准。到2013年底,达到珠三角地区规范化幼儿园比例60%以上,其余地区50%以上的目标。珠三角地区的规范化幼儿园覆盖率纳入《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标准颁发后,要求全省各地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文件要求以及标准规定,制定规范化幼儿园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年度目标和任务,尽快提高区域内幼儿园达到规范化标准比例。(粤教宣)

责任编辑 潘孟良

篇5: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摘要: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当前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主要表现为: 在行为规范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对其严加管束;在学习知识上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随意加大学习量。这种倾向的存在扼杀了幼儿天性和学习兴趣,影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进行。因此,我们需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幼儿教育的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来对其进行防止和纠正。

关键词:防止;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

一、前言

当前,我们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它是指幼儿园将小学的办学理念,管理模式,教育方法,评价方式等运用到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状态化,教学化,并进行普及、区域化的教学现象。

幼儿教育“小学化”实质是背离了素质教育,迎合了应试教育。为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遏制超前教育,日前,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来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还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的课程内容。

为避免外界对幼儿园办园宗旨端正与否、办园条件好坏、教师业务素质高低等情况进行不实评价,这往往会催生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出现。有的幼儿园为了招揽生源,一味迎合家长望子成龙(凤)和迅速成才的心理,不顾幼儿的年龄实际、身心实际、接受能力实际而开设一些不该开设的课程,向幼儿提出过高的学习要求,以满足家长的虚荣,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以提高本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家长方面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送到幼儿园,主要是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现在这也不让教,那也不让教,还不如让孩子在家呆着呢,干吗每个月花那么多钱送到幼儿园呢?”,这些导致了“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广泛存在。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教育倾向,我们必须对其加以纠正与防止。

二、幼儿教育”小学化”的主要表现

(一)行为规范方面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遵规守纪,少动少玩。不少幼儿园将小学对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搬到幼儿园来,严加管束。比如对老师要绝对服从,要驯顺听话,不许顶嘴,不许辩解,不得没礼貌;上课要专心听讲,不许开小差,不许说话,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集中,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不许追逐打闹,不许跳跃奔跑,不许高声喊叫,要安静地休息或做游戏,做好上下一节课的准备。

(二)学习知识方面

要求幼儿像小学生一样以学为主,刻苦学习。不少幼儿园违背素质教育原则,随意增设英语、拼音、识字、珠心算等课程,不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不是组织幼儿从游戏中学习,而是要求幼儿像小学生那样听课,像小学生那样学知识,像小学生那样做作业,办园方向和办园目标严重脱离幼儿实际。讲课则一味向幼儿灌输知识,缺少教具演示,缺少图案色彩,缺少生动的游戏,干巴巴的说教索然无味;课讲完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还有100以内的加减、英语、珠脑心算等等,作业一大堆,幼儿园里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等。

三、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一)扼杀幼儿的天性,严重损害幼儿身心健康。

幼儿正处于身体早期发育成长期,身心极为脆弱。幼儿的天性就是好动好玩,他们对什么事物都怀有一种新奇感,他们在游戏玩耍中得到乐趣和知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做法从根本上忽视了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剥夺了幼儿的童真童趣和游戏玩耍的权利,扭曲甚至扼杀了幼儿的天性。“小学化”片面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甚至布置家庭作业,组织各种形式的考试和竞赛活动等等。这些“小学化”的做法超越了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违背了幼儿的认知规律,极易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产生厌学、畏惧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严重影响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心理的正常发展,严重影响了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扼杀幼儿的学习兴趣,对小学教育形成负面影响。

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孩子过早地承受学业负担,也给学校的教学计划带来了麻烦,扰乱了小学正常的教学秩序。幼儿教育“小学化”也误导了社会教育风气,部分家长为使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而“拔苗助长”,要求幼儿园实施“小学化”教育;幼儿园为迎合家长的这种需求,违背教育目标和内容要求,偏离了幼儿教育的正确轨道,这样必将对当前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造成恶劣的影响。

(三)影响幼小衔接工作的正常进行。

由于刚进小学的一年级新生有一部分学过拼音、写字,有的甚至还会加减乘除,导致班上学生学习进度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教学计划。而让小学教师更为苦恼的是,因为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上的种种不同,造成教学不到位,使一些孩子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如写字姿势不正确、笔顺不对、发音不规范等等,入小学后需花大力气进行矫正。在幼儿园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刚进入小学一年级,由于这阶段的课程他们已经学习过一遍,所以暂时相对会比接受正规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学习上感觉轻松一点,但孩子对重复的东西不感兴趣,学习不用功,上课不专心,有的甚至由此养成上课走神的不良习惯。接受正式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则在学习兴趣,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明显优于提前接受“小学化”教育的孩子,而且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防止与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措施

(一)端正思想、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大管理力度,多管齐下,内外兼治,切实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1、更新观念,端正办园思想。教育行政部门要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和讨论活动,深入理解《纲要》精神实质,更新幼儿园园长、教师的教育观念,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切实实施符合幼儿发展的学前教育。要加大对幼儿园园长和幼儿教师的培训力度,市教育局重点抓好幼儿园骨干园长和骨干幼儿教师的培训工作,各区市县教育局和先导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抓好辖区内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工作。教育行政部门要和教科研部门充分挖掘培训资源,积极构建多元、开放、多向选择的培训体系,切实提高幼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

2、加强对幼儿教育宗旨的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幼儿教育的认识。各幼儿园要利用家长开放日、家长会、宣传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才能有效得到制止。

3、在幼儿教师中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提高幼儿教师业务素质。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有必要在全体幼儿教师(含幼儿园办园者和幼儿园园长)中深入开展一场教育思想大讨论,认真学习《纲要》,《指南》,将全体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与时俱进,使之适应幼儿园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加强对幼儿园玩教具、幼儿图书的配备与指导,为儿童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防止和纠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我们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一定要遵循这一原则,不能盲目的迎合家长的需求,尤其是当园长的,一定要有正确的办园思想和办园理念。

4、加大对幼儿园指导、监督、管理的力度。因为部分幼儿园办园条件差,幼儿园里很少玩具、教具和图书图片,教师难以开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育。各幼儿园要配备教育教学、游戏所需要的设施设备,并定期组织人员通过明查暗访、定期座谈、教育教学效果测查等方式,强化对幼儿园的监督。

(二)正确理解并利用相关示范文件

教育部网站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此次《指南》分两个部分,一是提出学习与发展目标,二是教育建议。

客观而言,《指南》为幼儿园和家庭,引导幼儿养成健康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培育幼儿的情感提供了不少意见。但由于对其的理解存在偏差,导致不论是教育建议,还是发展目标,在现实中都可能难以落实。

比如,《指南》建议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在越来越提前到来的学业竞争压力下,家长就是看着孩子哈欠连天,还要送他们上各种培训班、兴趣班。有调查显示,我国超过70%的中小学生都存在睡眠不足的情况;《指南》提出5~6岁的孩子“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在“幼升小”的压力之下,很多幼儿早在3岁就达到这一水平了,如果到6岁还只有这一水平,是很难赢得择校竞争的。另外,《指南》提出的一些新标准,还有可能成为“幼升小”的新考题,比如,《指南》认为孩子需要有初步的归属感。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一些学校以此出题考学生,还可以拿《指南》作依据。虽然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指南》提供的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并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实际上,鉴于我国存在“幼升小”择校热的事实,以及学校(幼儿园)管理的行政化特点,这些标准很有可能演变为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的“标尺”。

所以,要让幼儿健康成长,不让学业负担赶走快乐童年,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缩小学校间的办学质量、办学条件差异,缓解“择校热”幼儿园的“小学化”都因此而生,家长就算懂得幼儿教育理论,也难以付诸实践;二是改革我国单一的评价体系,给予幼儿发展个性、兴趣的空间,目前,很多幼儿都被裹挟进“不输在起跑线”、“从幼儿园开始准备高考的”的洪流中,家长和幼儿园无不关注高考科目的学习,甚至不惜牺牲孩子的身心健康;三是给予学校办学自主权,只有学校有办学自主权,不围绕行政指标转,老师有教育自主权,才有学生的个性可言,学前教育才会真正关注幼儿健康的习惯养成和情感教育。

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并利用好相关示范文件,不被急功近利的思想占据了幼儿教育工作的重心。而是要根据当前幼儿教育工作的实际,多管齐下,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

(三)回归幼儿教育本位

1、课程设置方面。严格按照教育厅教材审查委员会审定的幼儿园课程教材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每个主题可以相对划分为语言、科学、社会、健康、艺术五个领域。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的发展。严禁教授一年级课程,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园不能任意增设英语、写字、珠心算等课程。幼儿园不能以识字为主要目的,人为规定识字的数量。要让幼儿通过听故事、读儿歌、做游戏、阅读图画书,练习组词、造句,使幼儿对汉字产生求知欲,培养他们对汉字学习的兴趣,发展口语表达能力,促进儿童早期阅读,为正规的小学识字学习做好心理准备。

2、活动组织和作息时间安排方面。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教学常规(试行)》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开展备课、上课、游戏、教研、家长工作等活动;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科学合理地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顺序和时间。幼儿园、学前班每日授课不得超过3课时。学前班要制定课程表,每课时为30~35分钟;幼儿园大班每课时为30分钟;中、小班每课时为15~20分钟。幼儿音乐游戏、体育游戏及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保证幼儿每天有适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活动的时间。我们要严格执行《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一日生活制度常规及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使班级保教人员一日工作做到常规化、程序化。

(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从教育部下发的《指南》上我们可以看到,它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指南》中明确提出,5~6岁学龄前儿童,“能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即可。

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们要在大班为孩子做好准备,让孩子认真听讲,注意坐姿等。在做游戏时,让孩子在自主探索过程中能够获得知识的拓展,而不是开始就教孩子小学知识。另外,“去小学化”并不是不让孩子看书,可以让孩子阅读富有生活情趣、具有生动形象的图书,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同时,我们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如提供一定数量、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富有童趣的图画书,保证幼儿自主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提供童谣、故事和诗歌等不同体裁的儿童文学作品,让幼儿自主选择和阅读。当幼儿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时,可以和他一起查阅图书资料,让他感受图书的作用,体会通过阅读获取信息的乐趣。幼儿园教育要结合《指南》来安排课程,严禁“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和强化训练,保证孩子有充足的时间到户外游戏,而不是整天待在室内听老师讲课。此外,孩子的好奇心比较强,幼儿园要多摆设一些能开发孩子智力的物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五、结语

篇6: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小学化”倾向是当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它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对幼儿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为此,幼儿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开展深入自查。针对保被队伍的专业性不够、集体故学的有效性急带提高等题开展深入讨论和研究。件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国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园、科学保教。

二、组织领导

幼儿园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工作步骤,分解工作责任,切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组长:张莉莉 副组长:周莉娜 成员:全体教师

三、实施的目标

坚持科学保教的办园方向,全面规范办园行为和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小学化”教育倾向,标本业治,自查自纸,实现优质优教,保障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四、实施的内容

(一)加强学习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二)加强管理,规范保教工作

(三)坚持正面引导,整改落到实处

今日,就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我园张园长组织召开工作会议,明确我园的办园方向,并对以后的工作做出规划和要求。幼儿园要让孩子在各种游戏中完成其学习任务,并在保育教育并重的基础上保证幼儿的语言表达力,空间想像力,社会交往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和创造力均得到充分的发展和锻炼。幼儿教育绝不是让幼儿写几个字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应培养幼儿人生发展所需要的礼貌、爱心、乐观、坚强、自信、宽容等良好习惯,为幼儿今后的成功发展奠定基础。避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是要以游戏为主,保教并重。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并不是要走向排斥所有知识学习的另一个极端,同时担负着转变家长观念、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责任。

五、工作措施

(一)抓好行政引领,明确前进方向。及时学习《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依次召开班主任会议、园务会议,组织大家学习了关于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相关文件,以统一认识深入反思、认真自查,查找出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整改、落实方案。

(二)是抓好形式引领,强化规范办园。

细化规范办园的具体要求,明确规定幼儿园读物的投放数量、活动区角的设立数量、活动桌椅的摆放方式、活动安排的数量等;严格控制幼儿园班额,不得违反规定超额编班:严禁幼儿园要求家长额外征订各种幼儿教材、读物和教辅材料:严格规定幼儿园作息时间幼儿化、幼小衔接适度化,确保办园规范化。

(三)加强教师专业教育与指导,走专业化道路。

1、宣传教育到位,抓好思想引领,树立正确理念。组织散师认真学习了《指南》《幼儿园规程》、《幼儿教师专业标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有关文件精神,增强广大幼教工作者实施科学保教、规范保教的责任感、紧追感和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育儿观、幼教观。

2、将幼儿教育管理纳入工作管理日程,安排专人负责,对课堂教学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

3、加强师资专业化培训,规范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保证幼儿的活动时间。

(四)做好家长工作

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对家长进行教育。通过家长会等不同形式对广大幼儿家长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和方法。

(五)建立有效的监督检查评价机制

1、自查自纠

建立“总体整治,联合整治,重点对口帮扶整治”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按照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开保对照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梳理归类,深入分析产生原团(根源),迅速落实整改具体措施。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提出要求,明确时限,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推动解决。

2、监督检查到位。建立学校内部自评、自查,互查和共纠制度。加强内部监督检查;设立举报电话,主动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建立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定期检查通报制度,每月组织一次专项检查,通报发现的重点问题,召开现场会落实整改。对违反规定者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者予以严肃查处。我们希望通过以上各种形式的措施,确保我园幼儿教育的规范化,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产生积极影响。

六、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正确衔接小学教育纠正和防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要割裂幼儿教育与小学的联系,关键是如何将两类教育科学衔接。幼儿教育是入学前的准备教育。实践证明,幼儿教育应该注意正确的与小学教育相衔接,因为搞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能使幼儿较快、较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会议结束,教研部周老师带领全体教师教学研讨,认真学习《幼儿园一日活动规范》的要求,遵循《指南》提出的幼儿教育目标和教育原则,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一日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活动等全园教职工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

篇7:如何防止小学化倾向

2013.10

在南开区教育局部署天津市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督导工作时,将防止和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作为了重点工作之一,我园根据要求进行了自查,找出不足,进行了整改。在此基础上,我们又根据津教委〔2012〕88号文件、教基二〔2011〕8号、学前教育处〔2013〕23号、津教委学前〔2013〕5号文件,园内又进一步进行了检查,现将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创设充满童趣的图文并茂的生活、活动环境。教师和幼儿一起利用废旧物品自制教玩具、布置环境,创设温馨舒适的生活环境、与课程相适应的学习环境及内容丰富、材料充足的活动区域,使幼儿在玩中求发展。充分利用每一个角落和每一面墙壁,让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活起来,展示了幼儿丰富多彩的生活。如:大班的环保主题墙饰“水的世界”等,让幼儿在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中获取知识。

二、幼儿园的课程规范、教育内容符合要求,无使用小学教材组织教学活动的现象。我园以五大领域活动为主要教学内容,使用《快乐家园》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手册》作为教材,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注意领域的均衡,并考虑各领域的有机联系,相互渗透。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及时间安排按园内要求进行,灵活运用集体、小组和个别等教学形式开展活动。

三、班内为幼儿充实了玩、教具及图书,丰富活动区材料的投放,提高活动区利用率。结合今年的健康基地辐射活动,我园对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进行了专题研讨,幼儿的户外游戏活动安排上保证每天有充足的时间,教师为幼儿投放丰富的室内外自制游戏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游戏,真正投入到游戏活动中去,促进幼儿身心愉悦地发展。园内坚持以游戏为主的教育教学方式,寓教育于游戏之中;在此基础上为了开阔幼儿眼界,我们带领幼儿迈开双腿走进大自然去感知。如:今年六一我们改变了以往在园内开展联欢会的形式,举办了海洋馆亲子游活动,使幼儿渡过了一个轻松愉快的节日。

四、开展家长教育活动,通过E校通和QQ群及时宣传幼儿园发展目标、《指南》精神,我们不定期的针对一些家长感兴趣的热门话题,教育难点问题,展开家长论坛、教师论坛等活动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规律。通过家长会和开放日及班内家园共育园地,向家长宣传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转变了家长的观念促进家园共育。如园里发起为小书包“减负”的倡议后,家长积极配合,孩子的书包里儿童故事书和玩具宝贝取代了家长带来的各种书写练习手册、拼音及识字卡片,孩子们轻松了,同时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理念。

五、能够严格遵循幼儿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以《指南》为准绳,科学制定保教工作计划;参照市级和区级一日环节标准,结合幼儿园现状,制定园本一日环节标准合理安排和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科学制定作息时间表。班内将作息时间表固定在显著位置,各环节活动的开展严格按此表执行。

六、认真抓好教师的政治思想、纪律和师德教育,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水平。教师节开展了师德演讲活动,根据局安排每位教师签订了拒收礼金承诺书。青年教师都参加了由南开区教育局举办的《指南》解读培训,全体教师都参加了《指南》解读的二级培训,从而为转变教学意识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奠定了牢固基础。通过上述举措,我园教育教学工作有了进一步提高,得到了社会的认可,生源有了保障。

篇8:如何有效治理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1.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

1.1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许多家长都清楚地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 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积极地给孩子们报早教班、辅导班、学前班升小学预习班等, 造成幼儿教育不断偏离方向。 家长们的这些做法从理性的角度思考是错误的, 也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提前促使幼儿在还未上学的情况下就开始产生厌恶学习的心理。 家长们的这些做法俨然是在拔苗助长, 他们的观念从根本上是错误的, 造成幼儿内心恐惧学习, 厌恶学习, 形成恶性循环, 这样对幼儿的发展极其不利。

1.2过于严格的日常管理。

根据调查研究发现, 大多数幼儿园存在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 在日常管理中, 采取小学生式的教学管理, 完全用对小学生的要求规范幼儿的行为, 使幼儿的天性得不到发展, 身心发展不完善, 限制他们在幼儿时期的发展。 其实幼儿园的建立, 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 释放孩子们的天性。 然而, 过于严格的日常管理, 扼杀了幼儿爱玩、爱思考、活泼好动的天性, 这样限制了幼儿的发展, 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1.3难度过高的教学内容。

为了促进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 让幼儿在升入小学时, 对知识的接受不至于落后于其他学生, 家长就认为要抓紧时间让幼儿学习小学知识, 自己的孩子就不会输在起跑线上, 对升入小学后学习的知识容易理解和掌握。 幼儿园为了响应家长的这种思想, 配合家长的行动, 就在园内设置小学课程, 要求教师在每日的课程中指导幼儿这些小学课程。 其实, 这些教学内容对于幼儿来说难度过高, 不符合他们这个年龄段学习的内容, 也不符合幼儿这个阶段的身心发展, 而家长和幼儿园强制迫使他们学习这些课程, 导致幼儿的正常发展需求得不到满足, 为以后的发展埋下隐患。

2.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解决对策

2.1准确定位幼儿教育。

幼儿教育, 简单地说, 是对3-6岁这个年龄阶段的幼儿进行教育。 但是幼儿教育不仅仅是指对幼儿的教育, 更是指保教结合, 把保育和教育相结合。

首先, 要提升保育的地位。 保育是幼儿园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岗位, 对幼儿的教育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因此, 幼儿园要提高对保育的认识。 保育工作通常是对三到六岁的幼儿进行的, 这个年龄阶段是他们一生中身体机能生长的特殊时期, 也是培养他们情感和个性的时期。 保育员对幼儿的关心和爱护能够促进幼儿各方面良好形成, 同时教师和保育员的一举一动都能影响幼儿的发展, 因此教师和保育员不仅要注重保护幼儿的身体免受伤害, 促进幼儿的身体良好发展, 还要保护幼儿幼小的心灵, 因为幼儿的心灵是特别脆弱的。

其次, 幼儿园要做到保教并重, 不能单方面地偏向哪一方, 教师和保育员是同等重要的, 保育员与教师对幼儿都具有指导作用, 不能将保育与教育单独分割开来。

2.2普及幼儿教育知识, 加强教育理念的宣传。

大部分家长都缺乏幼儿教育知识, 对幼儿教育观念不甚清楚, 因此, 可以通过一些手段及方式, 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 可以通过开设讲座、发放传单等各种各样的形式, 向家长及群众开展科学育儿活动, 宣传先进的幼儿教育知识和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 防止幼儿小学化的现象不断发生, 从而帮助幼儿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及身心健康良好发展。

2.3家长要摆正幼儿教育观。

家长在为了孩子的前提下, 要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树立符合当代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首先, 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孩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个体, 不是家长们的附属品, 不要搞独裁, 不要一味地抹杀, 而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愿望。 其次,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 都有他们的个性,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 家长要了解孩子的个性, 让孩子自己发挥他们的长处, 给予他们相应的自由空间, 而不是控制他们, 让孩子们听从家长的指挥。 父母应该学会:孩子在哪个年龄阶段就让他们做他们所处的那个年龄阶段的事情, 而处于幼儿时期的幼儿就是要让他们玩耍, 从玩耍中获得生活技能。 不要提一些不切实际的要求或是要求过高完不成, 导致孩子造成极大的落差, 也不要盲目地将孩子与其他孩子做比较, 这样极容易导致孩子一蹶不振。 因此, 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 尊重孩子, 不要生出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幼儿的教育发展要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 不要做出拔苗助长的不利事情。

幼儿虽然在思维、动作、智力等方面发展的还不完善, 但是他们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他们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 而不是处处受到限制。 因此, 要以幼儿为中心, 在清楚了解到幼儿心理特点的前提下, 尊重幼儿自由的发展, 尊重幼儿的选择, 成为一个能够引导幼儿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指引者。

2.4国家完善政策, 加强监管。

国家要不断完善关于幼儿教育的一系列政策, 相关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 保证幼儿教师具有教师资格, 禁止幼儿园开设小学课程, 严格以《纲要》为指导思想, 确保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稳步上升。

总之, 幼儿园教育不断向小学化发展, 对整个幼儿的教育和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 因此, 我们要重视起这个现象, 事在人为, 要积极抵制这种现象的发生, 用科学的手段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 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完成学习任务, 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同时, 家长要改变观念, 从根本上改变观念才能让幼儿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唯婕.刍议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J].学理论, 2015 (5) :158-159.

上一篇:在全县基层人大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下一篇:2010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