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倾向心理案例

2024-05-01

自杀倾向心理案例(共6篇)

篇1:自杀倾向心理案例

角色

服务提供者  学习生活帮助  提供学校有关政策

 心理健康公共服务资源渠道 12355提供青少年法律,心理援助  心理辅导 支持者

 鼓励服务对象的自主决定  支持服务对象的自我服务行为  为服务对象创造自我发展的条件 倡导者

 倡导身心健康的行为

 倡导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求助行为  倡导学习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 管理者

 确保各类心理健康活动设计科学  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服务资源

 管控各类活动的实施,确保安全(包括隐私安全)资源筹措者

 帮助有心理健康问题需求的同学筹措所需的服务资源  联络学校的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中心,必要的的转介安排  向校方申请可能的服务资源 政策影响者

 收集心理健康服务过程中的各类需求和问题并反馈给校方  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心理健康服务政策提供建议 研究者

 总结有效的心理健康公共服务方法和技术

 为校方改善学生心理服务相关政策提供实践研究依据啊

工作内容

预防

 适应、学习压力、恋爱等 工作方法 个案

 支持性会谈

 个体心理辅导、咨询  信息收集访谈  个体心里测评 小组工作  特定主题班会  团队心理辅导  集体晤谈  团队心理辅导  团队心理咨询  团队心理测评 讲座  主题讲座  体验互动培训  主题工作坊 班级促进

 鼓励关注心理健康 促进同学参加活动 心理健康宣传  追踪随访  定期组织访谈  定期组织测评  重点对象的追踪

精神异常的识别

注意:有可能是生理问题!我文档

自杀风险的预防

自杀线索 语言

 我现在想自杀  什么都没用了 行为

 购买死后的物品  练习自杀 情景

 遭遇生活剧变  症状,如不治之症

篇2:自杀倾向心理案例

紧急电话

叮铃铃!叮铃铃!”1997年5月中旬的一个下午,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起。电话的另一端,是一个男子焦灼的声音:“我女儿出事了,昨天下午自杀。现在状况很不好,谁也不愿见,也不愿跟我们说话。她的班主任老师建议我们来找您。孩子自杀决心下得很大,我们怕她再出事,请老师一定抽时间跟她谈一下„„”

事情紧急,心理咨询师答应马上就去。对方在电话里舒了一口气。驱车来接心理咨询师的是当事人的父亲,某市某局干部。在去当事人家的路上,咨询师抓紧时间询问了自杀事件的大体情况以及当事人的一般家庭情况。

当事人是一位名叫妩智的高中二年级女生,父母都是10年前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的中级干部。父亲出身于一个家庭气氛比较宽松的农民家庭,在兄弟姐妹5人当中居老大。母亲则出身于一个家教十分严格的军人家庭,在姐妹俩人中也居老大。妩智从出生到4岁,一直寄养在既疼孩子、护孩子,又十分严厉的外婆家;4岁以后,跟随父母在部队生活了几年,然后转到地方上。妩智一直跟父亲关系不错;跟母亲关系比较疏远,母女之间不大交流。

妩智喜欢交朋友,喜欢读书,喜欢文学,但是脾气很“牛”。她跟她的语文老师——一位温和、性情很好且很有才气的中年女教师关系很好。有一次,她邀请这位老师到她家去做客,老师因为有其它事而谢绝了她,她一气之下骑上自行车,玩命似的横冲直撞,冲出学校,冲上车水马龙的大街,老师吓坏了,跟在后面拼命叫她,她却头也不回。从此以后,这位老师再不敢“怠慢”她。

妩智待人比较热情,因此在同年级的女生当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力。她最好的朋友是同班同学倩倩,她们同住一栋楼、一个单元,倩倩住三楼,妩智住五楼。她们天天一块儿上学,一块儿回家,一块儿玩耍。妩智喜欢海阔天空地聊天,倩倩喜欢听。妩智性格比较独立豪爽,倩倩性格比较随和温顺,所以她俩性格上很能互补,很合得来,因此也就显得关系十分密切,形影不离。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闲话开始在同学中流传,认为她们之间是“同性恋”。

对于同学中的那些闲话,妩智起初还大大咧咧,满不在乎;可倩倩的父母却十分在意。倩倩的学业成绩不如妩智,进入高二下期以后,倩倩的父母下决心要让倩倩与妩智断交,以避免“名声”上的不利影响,减少分心的事,以利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父母的苦口婆心、严词训导下,倩倩屈服了。面对倩倩的断交,妩智十分痛心。

出事的那天下午,妩智到倩倩家去问一件事情,倩倩害怕父母责备,不敢理会。倩倩父母以为妩智还来死死纠缠倩倩,不禁怒火中烧,狠狠骂了妩智一顿。1 妩智一气之下,回到5楼自己的家中,在盥洗间找出父亲刮脸用的刀片,在左手手腕上划了3刀,再吞下大把安眠药片,倒在盥洗间的地板上„„

妩智的父母下班回家,见到在血泊中奄奄一息的妩智,马上送医院急救。醒来以后,妩智一直流泪,不愿见人,不愿说话。

初步了解了当事人的一般情况和事件的大体起因,心理咨询师头脑中逐渐形成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大方向和线索。于是,他向这位心力焦瘁的父亲承诺,共同解决好孩子的这次危机,让她尽快地走出阴影。第一次面谈

时间:当天下午3点左右

地点:当事人家客厅

在父亲的耐心劝说下,妩智总算从自己的小卧室中跌跌撞撞地走出来了。

心理咨询师对她的第一眼印象是:个子中等,打扮洒脱,但精神面貌极差,灰暗的目光从散乱的额发中幽幽漫放出来。

心理咨询师欠身站起来,礼貌地招呼她,让她隔开一点距离并排在长沙发上落座。

她低头坐下,姿态像是受审。

一会儿,她微微抬头,发现正前方没有“法官”,于是她的坐姿稍微有点放松。

她依然紧紧抿着嘴,准备就这样沉默下去。

“休息得还好吗?”心理咨询师开始为打破沉默作努力。

妩智点点头,稍微侧侧身子,暗暗的目光透过额发懒懒向心理咨询师一扫,算是回答,也算是对心理咨询师的又一次打量。

“我有很多中学生朋友,初中生、高中生都有。他们许多方面都与你一样„„”

从妩智微微抬头的姿势可以看出,她在听,在揣摩心理咨询师下一步究竟要说什么。

“从你的穿着给我的印象来看,你精神状态好的时候一定像我认识的许多中学生朋友那样活跃。”心理咨询师似乎看出她的心思,绕开了敏感话题,尽量让谈话轻松一些。(后来妩智告诉心理咨询师,当时,要是问及有关她自杀的事情,她会坚决抵制,很可能整个下午她都不会开口。)

她欠欠身子,开始对谈话表现出一点点兴趣,情绪也放松多了。

“我听说你十分喜欢文学,都喜欢一些什么作品呢?”

心理咨询师举出许多作品,询问她读了没有,并简单地谈到一些作品中的人生哲理。

她终于慢慢加入了心理咨询师发起的文学爱好与文学作品的话题。他们一起谈到了琼瑶的作品,谈到了三毛的作品,各自发表了自己对他们作品的看法。

心理咨询师始终对妩智的评说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在接谈的第一个话题中,心理咨询师坚持了“在信任关系未建立起来时,不触及敏感问题”的原则,并初步获得了会谈第一阶段的成功。

妩智的情绪在她投入话题的过程中开始明显好转。头抬起来了,眼睛也少了些灰暗,多了些光亮。

现在,心理咨询师可以试着进行话题转移了。

“有些学者认为:喜爱文学的人比一般人更敏感,你觉得自己也比较敏感吗?”心理咨询师抓住一个谈话间的停顿开始发问。

“嗯,我觉得我这个人还是比较敏感。”妩智回答得比较从容。

“敏感的人常常会比别人多一些烦恼,你遇到过烦恼吗?”

“哎,我的烦恼太多太多了„„”

妩智终于打开了倾诉的闸门。心理咨询师引导会谈顺利地转向了第二个话题。

妩智向咨询师倾诉了她的许许多多烦恼。

咨询师一边听,一边应诺。

她谈到,在她的所有烦恼中,最大的烦恼是与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总是不理想。

她谈到,她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喜欢帮助别人,对朋友掏心掏肝、说一不二,对友谊忠心耿耿。

倩倩是她最好的朋友,但是性格比较文弱,在倩倩受到别人欺负的时候,她常常站出来保护;倩倩对人对事比较温和,她则比较毛躁,因此倩倩也常常帮她解决一些人际冲突,并且很能理解她,她喜欢倩倩的好性情。但由于她们之间的交往太密切,几乎是形影不离。有些同学莫名其妙地说她们是在搞同性恋。

“老师,你说我们是同性恋吗?”妩智不服气地问。

心理咨询师向她说明了同性恋的诊断条件。她如释重负:“那,我们还不算是同性恋嘛。”

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切忌贴标签,也要尽量引导当事人不要给自己贴标签。特别切忌给某些“倾向”贴上“某某症”的标签。诊断过程应该把重点放在咨询师明确当事人症状以后的问题原因探查上面。

她接着倾诉。

上高二以后,高考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倩倩的父母担心倩倩的成绩上不去,对她的行为控制更严了。当他们发现倩倩与妩智形影不离,害怕她们混在一起贪 3 玩误了学习,特别是听到“同性恋”的传言后,断然勒令倩倩与妩智断交,并以十分粗暴的态度对待妩智。每次放学回家路过倩倩家门,只要碰上倩倩父母,她都要受到一次奚落。倩倩性格比较温和软弱,在父母的高压下,只好就范,断绝了与妩智的来往。

这个突然的变故使妩智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同学非议,朋友反目,这个打击实在太大了。

这天,妩智终于忍不住了,放学后去倩倩家想问个究竞,结果遭到倩倩父母劈头劈脑一阵谩骂。

一气之下,妩智选择了自杀。

“我最好的朋友都背叛我了,我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呢?我当时是这样想的„„”

她说完这句话,心理咨询师立即意识到:她的倾诉基本告一段落了,应该马上把话题转向价值澄清。

第三个话题应该是“友谊”,在她关于“友谊”的认知结构中有问题,需要引发她的自我探索,最后达成价值澄清。

她抱怨这个世界上没有友谊,没有真诚,只有虚伪。

“那,你认为什么才是真诚呢?”

妩智谈来谈去,谈了一大堆真诚是什么,真诚应该怎样做,最后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心理咨询师帮她作总结:“你的意思是:真诚就是体谅朋友,真诚就是朋友有难就去帮,真诚就是自己不应该有对自己前途的追求,真诚就是当朋友有自己的社会计划你就要生气„„”

“你认为你真的是在为友谊献身吗?”我平静地问妩智。

她认真地想了想:“也不全是。”

“那,还为什么呢?”

“也为自尊心。”

“朋友的难处,朋友的自尊心,你考虑过吗?”

“„„”

这时的沉默,是真正的“黄金”,为当事人自我探索和领悟留出了一个适度的空间。

“我当初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倩倩的难处呢?”

心理咨询师与妩智一起认真地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真正友谊中的相互理解、相互谅解原则;讨论了什么才是真正地为友谊献身,怎样做到真正为朋友着想,等等。

妩智终于意识到:选择自杀是自己没有原谅自己;而在不原谅自己的背后,首先是没有原谅朋友,没有原谅别人。她领悟到:理解朋友、谅解别人方能谅解自己,方有真正的友谊,方有平静的心态。友谊中只要求朋友服从自己,是一种自私;而友谊中的自私是一剂可口的毒药。“发展自己,成全朋友”才是真正的友谊,才是真正的真诚。

一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不知什么时候,妩智的额发拢了两边,露出了明亮的眼睛和渐渐变得红润的脸蛋。

心理咨询师约定一周后再去看她,然后起身告辞。妩智把心理咨询师送到门外,愉快地告了别。

第二天,妩智的父母打来电话告诉心理咨询师,咨询后她情绪很 好,当晚睡眠不错。第二次面谈

时间:1周后的一个下午

地点:同前

通过第一次会谈及会谈前所了解的情况,知道在妩智自杀事件的背后,其学校人际关系、家庭人际关系、邻里人际关系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相互缠绕,纠结在一起,通过她的认知结构与性格中的问题,引起强烈的情绪纠葛与震荡,以至酿成了这次严重的自杀事件。

考虑到上次面谈的地点选择比较适宜,因此没有作变动。由于事先在电话上约定了去的时间,心理咨询师一敲门,妩智就主动前来开了门。

与第一次见面相比,妩智像是变了一个人:衣着整洁,面色红润,谈吐大方自然多了。

“还好吗?”咨询师以一个中性的问候开室砘谈。“还可以。”她从容地应答。

“你爸爸、妈妈在电话上告诉我,看到你心情好转,他们十分高兴。你注意到他们心情的变化了吗?”(引导当事人重视人际敏感性训练,也是心理咨询中的重要内容。)

“注意到了。”

“你对他们有什么希望吗?”

紧接下来,咨询师把谈话引入本次会谈的第一个话题:她的家庭关系。

她的外公和外婆都是荣誉军人,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4岁前,她与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不过,当时具体的生活情景她已经记不清了。在以后的年月中,外公给她的印象比较和蔼,外婆也爱她,但是比较严厉一些。

父亲一直是一个态度十分和蔼的人,总是乐哈哈的,容忍她的自由散漫,容 5 忍她说话时的没大没小,唯有在她的学业上喜欢唠叨。母亲则态度十分严肃,要求严格,喜欢训她,用她的话来说,喜欢吹毛求疵。因此,她与母亲之间常常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往往并不为多大的事情,不是吃饭嚼响了一些,就是洗脚水洒到地上了。解决冲突,一般也就是两个办法:父亲说说笑话,把空气缓过来;要不就是她负气跑到外边去,等气消了再回来。

读小学的时候,负气出去,常常一个人像无家可归的孤儿,躲到一边去发呆。往往是父亲连说带哄地把她“找”回去,然后就是百般迁就,说啥是啥,要啥有啥。上中学以后,她开始与倩倩交上朋友。上高中以后,又交上语文老师这个大朋友。负气出去的时候,往往能够得到她们的安慰、接纳以及温和的劝导。她发现自己似乎在感情上对倩倩和语文老师有些依赖。与此同时,她对父亲的“嬉皮笑脸”、毫无原则又觉得似乎有些厌倦。

正因为如此,倩倩的断交使她非常难受。

她以死相求的“友谊”背后究竟是什么呢?

心理咨询师的理论背景和实践经验告诉他,妩智以死相求的,实际上是母爱的替代品。在妩智的成长史中,最大的缺乏就是“母爱”。她把内心深处对母爱的强烈渴求几乎全部投射到了她所最接近的、温和的女性身上。与倩倩的深厚“友谊”实际上是对母爱缺失的过度补偿。父亲的过分溺爱造就了她的偏执,同时,父亲的过分温和与缺乏原则性又使16岁花季中的她心目中的“英雄偶像”破裂。只有这种“友谊”能够使她得到最大的慰藉,成为她“最后的”一片心灵绿洲,当然再不能失去。

妩智对自己家庭人际关系的坦率看法陈述得差不多了。心理咨询师抓住机会,迅速把话题转移开去。

“我明白了,你还是很爱自己父母的。同时,你也希望他们成为更理想的父母,是不是?”

妩智点点头。

“父爱和母爱是一个人成长离不开的,缺乏其中一方面,人都会以其他方式追求补偿。”

在第二个话题中,心理咨询师帮助妩智分析了她的母爱补偿与择友偏好。她对温柔型女性朋友的情感专注主要是出于对母爱的补偿。当她终于明白原来自己深深渴望着母爱的时候,眼圈湿润了。

“母爱是人性中最伟大的。寻求母爱是人善良天性的集中表现。每一个母亲其实都疼爱自己的孩子,但是,不同的文化背景或母亲个人的不同性格又使她们的表现方式不同。”心理咨询师用斯巴达母亲以严酷的体能训练使孩子成为优秀战士的故事,把谈话转移到理解母亲、支持父亲的话题上来。

“你有这样强烈的恋母情感,你母亲其实也是十分爱你的。你们可以通过沟通把你们的心连在一起。”

妩智点点头,若有所思。

“你父亲其实是一个十分坚强的人。从部队到地方,白手起家,闯一番事业,没有坚强的意志是不可能像他现在这样在事业中成功的。”

妩智又点点头,笑笑说,这话曾经也有人对她说过,今天听起来感觉很不一样。妩智愉快地接受了心理咨询师布置的任务:了解爸爸、妈妈,用心、用新眼光去观察爸爸、妈妈,并且试着把自己观察结果告诉爸爸、妈妈。

一个小时过去了,会谈结束。心理咨询师接受了她们全家的邀请,留下来共进晚餐。餐桌上,心理咨询师向全家公布了布置给妩智的“家庭作业”。看着女儿的好精神,父亲谈起了自己的艰苦创业史。妩智给妈妈挑去一大夹菜„„母女之间终于结束“冷战”,开始了积极的互动。

心理咨询师微微笑了:第二阶段进展顺利,不仅个别咨询中的深度会谈获得成功,餐桌上的“家庭心理咨询”也取得积极进展。

临别前,心理咨询师建议父亲将妩智的转变情况及时告诉班主任老师,并约定一周后再见面。第三次面谈

时间:第二次会谈的1周以后,一个下午

地点:同前

参加人:妩智全家

心理咨询师进屋后,妩智忙着泡茶、削水果,表现得十分活跃。

“心情还好吗?”

“还不错。这几天我又读完了一部杰克·伦敦写的长篇小说。”

“有什么新想法、新打算吗?”

“这一周,班主任老师和很多同学都来看过我了,下周我就准备去学校了。”

“那很好。耽误了一段时间,回学校学习,有什么担忧的吗?”

咨询师顺利转入第二个话题:重返学校可能遇到的问题。

“现在是高2下学期了,课程进度很快,高3的课程都下到高2来上了。有人建议我去下一个年级重读,因为这件事使我前前后后有将近两个半月没有能够好好学习。学习上欠账太多,怕影响高考。”

“你认为怎样呢?”

“我心里还没有底。不过,班上的一些同学还是希望我回到班上去。”

“班上有部分同学过去说过一些对你不利的话,你担心不担心他们再说一些 7 令人难堪的话?”

“我不会在乎。不过,我相信也许不会有人再说了。就是他们再说,我也不会理会。如果我要回到班上,我肯定会全身心投入到学习当中去,可能没有心思去听别人说什么。”

“我听出来,你其实已经有一个想法了。看看我猜得对不对。心理咨询师又借机转移话题了。

“那你猜猜。”妩智若有所思地说。

“你内心很想再回到原来的班上。”

“你真的猜对了。”妩智目光一闪,高兴地说;“我真的不愿重读,我想努力夺回损失的时间,但是,我还没有想好究竟怎么办。”

“首先,想想你的有利条件。现在是五月下旬,这学期还有一个半月。还有„„”

“还有两个月的暑假可以利用。”妩智接下来说。

“一个半月加上两个月就是3个半月,100多天,计划好可以做很多事情。”

接下来,心理咨询师告诉妩智一整套作计划的科学方法:

(1)分析统计自己的学习资源,主要是时间资源,其次是信息资源,看看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有多少,分布在1天、1周的什么时候;能请教谁解决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2)把困扰自己的学习问题(或需要补课的科目)作一个数量化的统计(按问题个数、知识点个数或页码数进行计量);

(3)把自己能够支配的时间分段,每阶段留出少量机动时间(如每周留出半天作机动)后确定出有效时间,然后把需要解决的学习问题按时段分配到有效的时间中,并具体分配到每一天中相应的时段中去;

(4)努力在每天的有效时段中完成分配的任务,若提前完成,可把后边的任务提前,也可安排一点自我奖赏性的活动,如看看电视、玩玩等等;

(5)在每天的学习中,把所学内容的要点归纳出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晚上睡觉之前,洗漱完毕后,用10多分钟把小本子上的内容过过“电影”,然后作作自我暗示:“我今天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我将睡得特别香。在香香的睡梦中,我所学的内容将记得牢牢„„”

心理咨询师把方法教给妩智,同时说明有人监督在开初的时候可以起到最好的效果,并暗示她应该请父母督促自己。

妩智愉快地请求父母督促,父母欣然答应妩智的请求。

让孩子明白有人督促的好处以后,创设融洽的人际情境让她自己请人督促,比在她不情愿的情况下把督促强加给她要好得多。

第三次会谈结束时的作业,是妩智根据咨询师交给她的方法做好未来三个半月的自我学习计划。

这种计划的方法,不是一般的计划方法,它是一种综合性很强内心理疗法——“生活行动分析法”的变体。这种方法中既有行为主义的强化法则,又有人本主义的内在目的性假设;既有“格式塔疗法”中的“此时此地”原则,又有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自我效能”原则,还有睡前复习的记忆策略。在面对巨大学习压力的时候,使用这种方法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这次会谈,是整个会谈的结束式,因此,心理咨询师安排的时间较短,一共只用了35分钟。

临别时,心理咨询师给妩智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号码,叮嘱她不要忘了在计划做好以后打电话告诉他。第三次面谈5天以后的一个晚上

妩智全家人围在电话旁给心理咨询师通了一个电话。他们轮流告诉心理咨询师,妩智已经回到学校,回到原来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说妩智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妩智的学习计划也定好了,已经开始实施。心理咨询师表达了自己喜悦的心情,并告诉妩智这种计划的好处:计划中每天的小部分,都是大目标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当她每天完成当天的任务之后,就知道明天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当一周的任务完成以后,就知道下一周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当一个月的任务完成以后,就知道下一个月的任务有完成的希望了。由于能够准确地预知未来,她就不用为未来担忧、为未来的不确定而恐惧、焦虑了。每天生活在具体的目标中,一个人的注意力就会特别集中,而且一旦任务完成,玩一下也会觉得充实、放心、尽兴。加上“睡前过电影”,你会发觉你的学习效率特别高。

心理咨询师最后说;“我相信你会把一切做得很好,因为我已经发现,你是一个悟性很高的中学生。” 尾声

1年多以后,1998年8月下旬,妩智的父亲打来电话,告知妩智已被某省重点医科大学录取。待妩智从某南方城市旅游回来以后,邀心理咨询师去她家聚会。

在这次愉快的聚会上,妩智神采奕奕,表示要争取优秀,要争取出国留学,攻读博士学位。倩倩也考上了大学,妩智准备到校后与她通信联系,互相鼓励。(一个人若能够发现自己情感的真实面,以成熟、理性的心重新体味母爱和友谊,永远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把自己的成长与广阔的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她就一定能够战胜自己的非理性情感,在人生道路上充满信心,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

点评:

自杀是一种恶性的社会事件,历来引起心理咨询工作者的重大关注。当自杀事件发生时,人们一般重视其直接诱因(如家庭问题,事业、经济问题或身体的、精神的疾患问题等),而我们心理咨询工作者则更加重视在自杀行为发生前心理的形成、准备状态(即自杀倾向的产生机制)。无论剖析哪一个自杀的案例都可以发现,在自杀行为出现之前,首先是自杀的心理倾向的形成,然后加上自杀的直接诱因,才最终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

从自杀发生的支接诱因来看,少年儿童主要是家庭和学校生活问题、父母和教师的态度等因素;青春期、青年期的学生主要是异性、同性恋爱问题,以及考试、前途问题等。有时候自杀倾向在社会环境因素、生物学的因素以及心理学的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社会环境的因素如战乱、政治大动荡、经济状况的急剧变化(如破产、失业等)导致自杀现象的发生;生物学的因素如神经症、抑郁症和精神病态者,使得自杀倾向出现的比率增高;心理学因素如来自病理构造的家庭或缺损崩坏家庭中的生活压力外人人格中的极端、偏激、歪曲、异常。此外,青少年的自杀,从季节的变化上看,以春秋两季为较高。

本案例中的少女因同学之间纯真的友情被猜忌为“同性恋”,进而被强行勒令断绝友情,在伤心、绝望、愤怒、痛苦之余,一念之差走上自杀之路。这是本案例中少女自杀的直接诱因。但从另一方面看,少女心理症结的背后潜伏着“人际关系不适应”问题。即目前的独生子女心理非常孤独,她们渴望友情,渴望交流,但自我中心主义、个人主义倾向也十分显著;一旦遇到挫折或流言蜚语,心理承受力很脆弱,性格中走极端、冲动性的倾向就会遏止不住爆发出来。这是青少年自杀倾向形成的心理变化状态的机制。本咨询案例中的少女妩智属于“情感挫折脆弱症侯群”类型,极需及时进行心理的“补强”和辅导。

心理咨询师紧紧把握住这一自杀事件的前因后果,从辅导少女的人际关系问题上着手,采用正确的心理咨询策略,避实就虚,由表及里,丝丝入扣,循循善诱,在短期内成功地化解了少女的“心结”,比较符合对自杀者案例的心理咨询原则。心理咨询师在咨询技术运用上,能灵活地将家庭疗法、认知理性疗法和生活目标分析心理疗法综合起来使用,这是本案例咨询的成功之处。

篇3:自杀倾向心理案例

关键词:自杀,危机干预,精神卫生,学生

2015年10月22日凌晨,某高校大一女生被发现坠楼致伤,后紧急送往医院救治,但因其服用剧毒药物,于当日不治身亡。坠楼事件发生后,学校积极组织救治,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经警方刑事技术中队刑警现场勘验,逝者留有遗书,因被网络诈骗,服毒后跳楼,警方调查结论为自杀身亡。事发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部署相关工作,成立应急工作小组,启用应急预案,同时,积极配合警方调查。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处理事宜,并积极做好善后工作以及相关学生的心理安抚工作。10月23日下午,该校心理中心对逝者宿舍及其相近同学进行了个别及小组心理辅导。10月30日下午,心理中心邀请心理专家对因危机事件产生心理影响较重的学生共158人进行团体心理干预。

1 心理中心干预

1.1 宿舍楼同学的心理干预

10月22日10:00左右,某系一名心理委员到心理中心反映此消息,心理中心老师电话联系逝者辅导员,确认此事后,联系学生处领导,请领导提醒系里重视逝者宿舍其他同学以及相关同学的心理疏导工作。

10月22日下午,心理中心教师接学生处领导指示,经与逝者辅导员商量,心理中心组织部分系心理委员负责人于18:00—21:00在足球场对逝者所在宿舍楼女生组织活动,一方面安抚学生情绪,另一方面便于逝者家人查看出事现场和到宿舍收拾遗物。

10月23日上午心理中心老师拟定团体活动方案,指导逝者所在系助理班主任和心理协会4名学生于8:00—10:00对逝者宿舍楼不上课的同学在足球场开展团体活动,安抚学生情绪。

1.2 宿舍同学的小组辅导

1.2.1 辅导背景

10月23日上午,心理中心接到辅导员信息,得知逝者宿舍5名学生因22日事发当天接受警察和逝者家属询问后,于22日晚上出现了情绪和行为的应激反应,如哭泣、害怕、睡不着觉、每个人都穿了很多的衣服、把宿舍的窗户用纸糊上等,主动联系辅导员要求心理中心的教师介入干预。

1.2.2 辅导目的

为受到事件冲击的学生提供社会支持;帮助她们处理情绪情感困扰及调整心理行为;协助同学向逝者告别,鼓励学习适宜的应对方式,重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

1.2.3 辅导过程

哀伤就是一个人在面对丧失时的心身反应[1]。哀伤的反应如同身体创伤一样,一旦发生就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即面对哀伤、表达哀伤、从哀伤中恢复投入到新生活中[2]。10月23日14:00—16:00,心理中心老师对逝者宿舍其他5位女生和事发宿舍正下方三楼的一个宿舍的2名女生进行了小组辅导。

第1阶段:导入和介绍期。心理老师先做自我介绍,再讲述辅导的目的和意义,强调不是正式的心理咨询,而是一种减轻创伤事件所致的应激反应的服务。

第2阶段:事实叙述、感受整理。心理老师先自我表露,讲述自己的所听所闻所想,谈自己的感受。然后请每名学生从自己的观察角度出发,描述事件发生时所见所闻和所为的具体事实。

第3阶段:探讨危机事件对个人的影响及应对方式;心理老师指导学生现场进行放松训练,配合舒缓的音乐。放松训练是自身通过有意识的放松,来控制自己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从而达到消除肌肉的紧张[3]。经过放松训练,学生表示:“感觉很舒服的睡了一觉。”

第4阶段:告别和面对,引导学生珍惜生命,重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经过小组辅导后,7名学生的情绪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

2 心理专家团体干预

2.1 干预背景

2015年10月28日,逝者所在系书面向学生处提出申请,要求请心理专家对相关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原因是自坠楼事件发生后,特别是10月26日逝者家长在学校门口拉横幅、烧纸钱等行为扰乱学校正常教学之后,逝者宿舍楼有学生情绪极不稳定,晚上出现有学生因害怕而大喊大叫、莫名半夜惊醒、失眠等情况。逝者同班级有部分学生请假回家,在校上课的学生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整个班级学生都沉浸在低落、萎靡的情绪氛围中。

2.2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及其实施

辅导目的:帮助受惊吓的学生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维护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辅导性质:同质性、封闭性团体。辅导对象:158位自愿要求被辅导的学生。辅导老师:14位。辅导时间:2.5 h。准备工作:(1)前期准备工作为2015年10月28—29日,心理中心老师一方面积极与心理专家沟通团体辅导相关事宜,包括按照专家要求准备当事人相关资料、场地和设置要求、确定分组协调的老师、准备所需道具等;另一方面与辅导员沟通,包括如何发通知给学生、统计自愿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人数、落实辅导场地、准备音响道具等。一切筹备工作于30日上午确定完毕。由于要求辅导的学生较多,心理中心积极联系各系具有心理学和教育学背景的辅导员老师作为助手来协助心理专家做好这次大型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2)团体辅导协调准备工作时间为10月30日10:00,心理专家与学生处领导在学校办公室就危机事件进行会谈;上午11:00,由学生处领导主持,对参与下午团体辅导的13名协助老师召开了简短的协调会议。由心理专家介绍整个团体辅导的流程,并对小组老师的工作任务进行说明,强调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小组老师保护和支持的重要性。

3 团体辅导过程

2015年10月30日14:00—17:00,由心理专家主持实施,带领12名小组协调老师和1名陪伴老师,对经历10月22日突发事件的所在系相关学生158人进行团体辅导。

3.1 破冰阶段

心理专家带领全体同学分组、互相认识。每名学生互相握手问候,12位小组老师围成一个圆,全体学生按照12个月份形成12个小组,各自找对应月份的老师,面对老师站成纵列队,像太阳的光芒般发射出去。小组老师分别与小组的成员拥抱。强调小组成员遵守倾听、尊重、理解、保护和支持的团队规则。

3.2 辅导阶段

(1)描述事件。每个小组成员描述自己知道的创伤性事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进行总结性描述。然后请逝者辅导员老师客观地描述整个事件的发生情况,还原事实真相,消除了疑虑及各种猜测。(2)表达感受。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谈得知事件发生后自己的心理情绪感受,要求小组成员不评价、不纠正、理解接纳他人的感受。学生普遍反应出的情绪感受有害怕、恐惧、紧张、同情、无奈、愤怒、怨恨等。心理专家就应激反应中各种心理情绪进行分析,如愤怒是对力量感的丧失,是一种无力掌控的感受,但是愤怒也是一种指向未来该如何去行动的力量,愤怒的情绪带有英雄主义情节,需要恰当的处理。心理专家对负性情绪的剖析让同学们看到每个心理情绪背后的正面意义。(3)谈及影响。请每个小组的成员谈该事件对个体自身身心、学习和生活方面的影响,同学们反应最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到晚上就难以入睡,总是会想这件事情,会害怕。心理专家解读应激反应的表现及影响程度,引导同学正确面对情绪,接纳情绪。(4)应对方式。每个小组的成员谈事件发生后自己采用何种方式应对,每个小组都要派代表进行分享。通过12个小组代表的分享,总结了一些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旅行放松、晚上结伴同行、多做义工和善事;在认知上做出改变,去理解和尊重逝者的选择等。心理专家引导同学们了解和掌握面对突发事件时在认知、情绪及行为上的有效应对方式。(5)道别逝者。请每位同学在白纸上写下对逝者想说的话,并对逝者道歉、道爱、道谢以及道别,每位同学自己在教室里寻找一个独立的空间或角落,读出来。读完后折叠,投入一个温馨的纸箱里。该纸箱放在逝者生前日记本前,纸箱将与逝者一同火化。

3.3 结束阶段

播放《生命列车》,心理专家解读生命的唯一与意义,升华对生命的感悟。团体成员互相鼓励、支持、祝福、拥别,团体辅导结束。

4 团体干预效果

4.1 突发事件对学生心理影响程度评估

团体辅导前后分别对学生进行施测,量表由1~10分组成,学生自评,分数越高表明对个体的影响程度越大。经回收统计,团体辅导后,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影响程度在5分以上的从72.25%下降至22.59%。

4.2 学生满意度评估

在对本次团体辅导的满意度评分中,没有学生选择不满意,总体满意度达到100%。

4.3 辅导后现场反馈信息

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现场有学生反映,终于释然了!

4.4 辅导后随访

2015年11月4日,心理中心老师与逝者所在系辅导员联系,回访学生近期的情绪状态。据反映,目前学生基本在正常上课,请假者不多。至于情绪,虽然没有以前活跃,但是比前2周要好。

5 思考和建议

5.1 高校在学生自杀危机的应对是积极有效的

在校园学生自杀事件突发后,学校、学生处高度重视,心理中心积极行为,为整个危机事件的化解做出了积极努力,有效地应对校园学生的恐慌与困扰,较快恢复了校园正常的教学秩序。

5.2 学校危机事件的信息畅通还有提升的空间

此次事件发生在10月22日2:30左右,而心理中心在10月22日10:00左右才听到其他系心理委员反映这件事情,心理中心立即进行了核实,并提醒领导注意关注相关同学的心理状态,可对于事实的真相依旧不清楚。心理中心获知确切的事情经过是在10月27日下午的学生工作会议上,已经是事件发生的第5天了。突发事件发生后,学校往往忙于处理事故和善后事宜,容易忽略事件涉及到的相关学生的状态,很少关心如何帮助这些学生去释放悲伤,正确面对和处理事情[4]。一方面心理中心难以及时了解突发事件的发生情况,难以及时为事件涉及学生提供帮助;另一方面有需要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的情绪,如何得到帮助[5]。

校园突发事件心理危机干预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危机的发生、应对到危机信息的对外通报等工作,是需要统一指挥部署和多部门联合协作的。信息的准确与一致是应对学生恐慌及舆论压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有必要健全和完善现行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系统,将心理干预工作纳入突发事件处理应对工作系统中。危机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该与心理中心保持信息沟通,双方共同评估事件可能带来的心理危机,共同协商并及时发布官方事件真相通报,有效应对舆论压力,各司其职,畅通信息,为校园危机及时有效地化解提供必要的援助与保障。

5.3 心理危机干预专业化更有利于学生心理回归

在事情发生之后,逝者所在的整栋楼宿舍的同学就已经出现了一些情绪和行为的反应。突发丧失事件会给逝者身边的人产生很大的冲击,会出现情绪上的害怕、恐惧、悲伤、愤怒、愧疚等和行为上的失眠、哭泣、大喊大叫等。但许多人认为这些悲伤的反应只要压抑不说就会过去的,“过去了想开点”“隔一段时间就好了”……这些传统的安慰性质的想法和说法恰恰可能影响了哀伤的正确表达和处理。突发事件对于不同个体的影响是大不同的,心理危机干预面对不同个体应采取不同的处理。心理中心在48 h之内对于逝者宿舍其他学生进行了及时的心理安抚,情绪状态有了很明显的改善。然而其中有2名学生是其他宿舍的,与逝者不认识,曾经经历过一些未处理好的丧失体验,此事无疑成为了引发她们自身创体验的“扳机点”。对于这种类型的学生,很难通过短短时间让她们的哀伤处理完结。另外,逝者宿舍同学在心理干预后情绪有出现反复,也是很正常的现象,要允许她们悲伤。一般而言,面对危机事件,个体要经历震惊与逃避期、面对与瓦解期、接纳与重建期3个阶段,在事件发生后1个月左右,情绪才会逐渐恢复。因此,及时专业的心理干预对学生更好地释放情绪、调整应对方式犹为重要。

5.4 强化学生工作队伍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相关知识的学习与培训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更有别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面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学生工作队伍责无旁贷要在第一时间承担起干预的职责,因此,对学生工作队伍进行心理危机识别与干预的学习培训尤为必要,学校应在这方面给予大力的支持。

5.5 建立心理健康信息网络,完善危机干预体系

当今校园心理危机的发生日趋多样化,大学生越来越依赖互联网,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心理危机评估与预防的关键在于个案信息的传递、交流与跟踪服务,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仅靠传统的方式,以心理工作者和辅导员老师单兵作战、用传统的方式方法来解决是很难完全做到妥善合理应对的。因此,创新心理危机评估与预防系统,引入心理危机干预网络与信息化管理平台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贾晓明.从民间祭奠到精神分析:关于丧失后哀伤过程的动力学思考//2004年中国精神分析年会论文汇编[C].上海,2004:76.

[2]刘洋,李珊.浅析丧失与哀伤辅导[J].社会心理科学,2009,24(6):115-117.

[3]张弛,田宝伟,郑日昌.团体心理训练[M].北京:开明出版社,2012:126.

[4]杨渝川,陆小娅,张丽丽.悲伤辅导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班主任去世之后[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5):30-36.

篇4:自杀倾向心理案例

摘要:在高校中,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一直处于较高的水平。高校辅导员作为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者、生活的指导者和心理健康的辅导者,有必要对存在抑郁情绪或抑郁症的学生进行及时的引导或转介治疗,以帮助学生消除症状、防止自杀、帮助学生回归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本文对因抑郁症问题出现自杀倾向的行为进行及时干预为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此类案例的处理办法,总结经验。以期为今后类似突发危机事件的处理提供建议和事实依据。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抑郁症;自杀

中图分类号:B8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016-02

抑郁症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世纪病”,成为21世纪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青年时期正是性格塑造、知识、技能学习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其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不相符,当学生因为人际交流、家庭、社会环境、学业等因素出现问题时,很容易因为没能及时做出调整而患有抑郁症,进而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是出现自杀情况。

本案例中的罗某,高中时期人际关系出现障碍,在进入大学后因为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加上在大学期间的人际关系出现多次问题,在接二连三遭受多重打击后,抑郁症状逐渐加重,并且学生表现出有轻生的行为和言语,如不是及时被发现和解除,后果不堪设想。本文通过对其因抑郁症引起自杀倾向进行案例分析,为辅导员在对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一、案例背景

学生罗某,女,是某校大一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是家中的独生子女。父亲主要以在工地贴瓷砖为工作,母亲患有乳腺癌,下岗在家负责照顾父亲。该生学习认真,生活简朴,性格较偏执,偏爱看精神类、哲学类书籍。高中时期因一个相处甚好的朋友在自己与寝室其他同学发生矛盾的时没站在自己一边而是站在了对方一边开始而变得沉默寡言,也由此患有轻微的抑郁症。考入大学后,在一次新生心理普查中,其心理危险指数一颗星。由于新到一个环境,对周围的环境比较陌生,罗某告诉父母自己在学校看谁都觉得不顺眼,父母为此带其去看精神科,诊断结果为患有抑郁症,父母没有及时与学校反馈这一情况。在治疗期间,罗某结识了班上一名女同学,并与该女同学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由于第一次受伤的经历,罗某非常看重这次的友谊而表现的过度紧张和小心翼翼,但最终因罗某的“粘人”和“疑心病”致使双方的关系僵化。不久后罗某又与班上另一位女生走的很近,罗某这次把生活的所有希望寄托于该女生,除了有之前的“粘人”和“疑心病”以外,罗某甚至多次对该女同学说“你是我活下去的唯一动力,如果这个世界上连你都要离我而去,那我活着也没有意思了”之类的话,该女同学与罗某相处一段时间之后也由于无法承受这类的“道德绑架”而提出与罗某断绝往来。

二、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典型的因个体因素、家庭因素、社会支持系统等因素导致抑郁症而诱发的极端事件。现今高校中,大学生出现抑郁情况的现象十分普遍,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中抑郁情绪发生率为32.1%,抑郁症成为当下大学生心理的隐形杀手。大学生的抑郁情绪受其人格特征、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因素影响[1]。

(一)个人因素。

罗某性格具有双重性,偏执,不善交流,接触不深的人很难走进其世界,高三时期因为与相处要好的同学发生矛盾受挫后,对当时的负性生活事件没有的一种有效的适应机制。这类负生活事件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面对压力或负性事件时,自我感到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同时又缺乏必要的社会支持,便产生了抑郁情绪。进入大学阶段,这类人际交往失败的负性事件又接二连三的重复发生,使罗某抑郁情绪进一步的加重、恶化。罗某在患有抑郁症期间私自停药及将药物更换为便宜药物的行为,使其症状并没有好转,反而有加重的倾向,致使没有得到持续性的治疗。

(二)家庭因素。

研究结果显示,来自家庭内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对大学生抑郁状况的影响不一致,大学生感受到的来自家庭内的支持最高,其次是朋友支持,其他的支持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较小[2]。因罗某父母均为地道农民,文化水平低,一方面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罗某考虑到经济因素,曾自己擅自更换便宜的药物或是停药;另一方面在交流和沟通上与父母有一定的障碍,自己很少对父母表露思想上的动态而缺乏有效沟通。有调查发现,在所有家庭因素中,父母情感表达、家庭冲突、家庭月入对大学生抑郁情绪有显著的回归效应,家庭凝聚力和母亲情感表达对大学生的疏离感有显著的回归效应。父母的情感表达对大学生抑郁的影响最大,父母表达越低、家庭冲突越多、家庭收入越低,学生患抑郁的可能性越大[3]。

(三)社会环境因素。

由于罗某初次到大城市读书,面对新的陌生环境,对大学生活、大城市的适应比较慢,加上沟通交流上面的障碍,久而久之容易产生孤独感。对于向罗某这样有严重孤独感的人群,最需要的就是与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他们却往往不肯主动与人交流,尤其是情感交流,也致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缺少足够的社会支持,而不能及时有效的把他们的负面情绪处理好。在这种缺乏社会支持的孤独感中产生或加重抑郁情绪。

三、案例处理

案例的处理关系到学生日常工作的管理,更涉及学生的生命安全。辅导员除了认真做好日常的管理工作以外,还要能够从一些细微之处及时发现问题,从而能够建立起一个针对这类心理问题引发的连锁反应的预警机制,为后面开展危机处理争取更多的时间。在本案例中,辅导员充分利用日常工作中建立的良好沟通机制,当学生因抑郁症发作而表现出言行的异常情况时辅导员能够第一时间了解情况。

(一)了解情况,多方协调。

通过与罗某寝室室友、班委及之前相处好的同学了解详细情况后,一是安排寝室同学、班委负责陪同罗某,防止其独自相处,随时关注其动态;二是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反映这一情况并及时告知学生家长,向学生家长反映这一情况,同时向学生家长了解一些关于罗某的其它信息,在与罗某家长进行面对面深入的谈话了解后,针对罗某的情况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做好家校联系;四是找罗某本人进行谈话与引导。

(二)各方关爱,加强社会支持系统。

医学生对社会支持领悟能力的高低,以及社会支持的广泛性能有效减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3]。由于罗某出现抑郁症状的主要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人际关系障碍、缺乏社会支持及个人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允许罗某继续专业的前提下,增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一方面告诉家长劝罗某不用过分担心经济状况而擅自换药、停药,同时要每天督促罗某及时用药。另一方面指导学生罗某父母对罗某进行更多的关爱,并建议父母一方能够到校进行陪读。因罗某为人孝顺,建议借助亲情这一纽带让罗某增强作为子女的责任感,增进家庭之间的亲密度。

协同家长、室友、班委在日常生活学习多去关心、陪伴罗某,尤其尽量防止罗某一个人独自一人的情况。同时建议之前与罗某相处要好的同学不要立刻与罗某断绝往来。在与罗某室友了解情况的时候得知罗某生日是6月24日,并且室友要陪其一起庆祝,因此辅导员在其生日的当天送蛋糕给罗某一起庆祝。

(三)找准原因,逐个击破。

由于罗某已经被确认为患有重度抑郁症,因此,一是积极让其就医,同时为其推荐学校专业的心理咨询导师;二是考虑到罗某家庭经济因素,为其申请学校临时困难补助,同时将学生罗某聘自辅导员处担任学生助理,以更好的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和跟踪,同时通过帮助辅导员分担事物转移其注意力;三是对罗某近期正在阅读的有关精神病类书籍进行暂时保管,断绝其思想、心理暗示来源。同时邀其观看、参加各类心理活动的表演,为其营造正性事件影响。利用网络媒体增进于罗某的交流,如利用QQ空间“特别关心的人”功能将学生罗某设为特别关心进行密切关注和跟进。

四、案例启示

(一)加强辅导员、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辅导员除了在从事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尽可能做到更细致以外,同时还要求危机的预警机制一定要及时有效,在沟通交流过程中要把握重点人群,使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学校除了对学生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学生正视存在的心理问题,而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或寻求治疗与帮助,也要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教育,有利于辅导员及时察觉和处理。

(二)抓住当事人的关键弱点,进行重点解决或利用。

要充分发挥关键人物的作用,案例中罗某的父母在大一刚入学发现罗某情绪有问题及时带其就医是值得肯定的,但是罗某的父母却没有及时的与学校告知这一情况是不可取的,因此需要在以后的过程中,注重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沟通。同时,通过与家长的谈话了解到,罗某在家属于懂事、节约、孝顺父母的性格,而建议家长以母亲身体不好,希望罗某能够多陪伴父母,学好专业知识,将来为父母治病,对罗某进行打感情牌,增强其作为子女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是找到罗某之前在大学相处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谈话,做她们的思想工作,争取到她们的理解与帮助,建议不与罗某断绝往来。

(三)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并举。

考虑到案例中罗某之前因为家庭经济因素而擅自换药、停药的情况。因此,在给罗某推荐心理导师解决思想、心理问题的同时,为罗某申请学校临时困难补助,并聘请其担任辅导员助理为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减轻其心理和经济上面的压力。

参考文献:

[1]童毅,曹丽琰.我国大学生抑郁影响因素研究文献综述[J].热带医学杂志,2012,08:1045-1047.

[2]饶燕婷,张红霞,李晓铭.家庭环境与大学生抑郁和疏离感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1:70-76.

[3]赵秋振,王俊明.医学生领悟社会支持对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97-98.

篇5:自杀倾向心理案例

实在不知道能说自己什么,可能唯一的增长就是学会做个自欺欺人的逃避的鸵鸟。想想号称被去了外交学院的男孩毁掉的冲北大的武大学姐,我连武大也冲不了,老师也不会对我寄予厚望嘞。不知是喜是悲。

当然,失败的根本在内因,我自不会去怪那离人。

只是我讨厌现在这样明明知道思路却总卡在临门一脚不算下去的咸鱼,讨厌这种加减符号都会抄错的笨蛋,于是我狠狠掐着自己另一侧的手腕,瞪着黑板研究错得千疮百孔的考题。脉搏透过指尖传递到中枢,那是生命奔涌的地方。若用刀片轻轻阻断,就不是如同之前抽动脉血一般了。那是即使压迫也无法抑制的生命的流逝,在腕间开出绚烂致命的花朵,象征着一个人的落幕。多美,又多么残酷啊。一念之差,阴阳两隔。

恍然发觉,那个因为被猫咪衔了一口便担惊受怕不能享受精彩未完的人生的乐天的小女孩,已经沦为为了家人才勉强度日的神经质的敏感的家伙。

世事无常。当年和家人讨论自杀者的自己,也站在了岔路口。

我本以为在艰苦环境下不抛弃不放弃的革命先烈对比今天颓废的我会让自己放弃这个念头,仔细想想,他们在黑暗中相信尽头有光,我却是暴露在强光下不辨来路,不知去处。

想来最合理的自杀法是饥饿,因为这使一个人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考量离开的决心。

不过,我不能决绝离去使家人沉浸在痛苦自责中,所以自己不能先于他们离去,因此无论如何也要挣扎着苟延残喘,而这正是苦痛的来源。我甚至没有放弃的权利,那就一定要尽力创造更好的人生。

其次,对我而言,就这样毫无价值的离开,对不起自己存在的十几年所享受到的国家给我提供的一切。至少也会选择战死疆场,为国捐躯的方法吧,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直以来,支撑自己的,都是属于家族成员的责任感。所以总会不甘,总会无奈。

所以给自己放个小假,去探索梦想中有品质的未来。

而这,才是解决间歇性自杀倾向的根本解决办法吧。

篇6:中老年人自杀倾向的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2例中男10例, 女22例。男女之比为1∶2.2;年龄50~84岁。服毒药20例 (62.5%) , 跳楼6例 (18.7%) , 自缢3例 (9.4%) , 割腕3例 (9.4%) 。26例 (81.3%) 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 6例 (18.7%) 死亡。

1.2 自杀原因

1.2.1 抑郁症

本组10例 (31.3%) 患有抑郁症。人在老化过程中常伴有人格特征改变, 如孤僻、依赖、固执等, 在遭受各种社会应激事件时容易想不通, 使情绪低落。人进入中老年后, 子女大多建立了独立的家庭, 传统的大家庭模式被打破后, 有些老年人会产生孤独感, 感到无助, 精神抑郁, 最终选择自杀, 逃避现实。

1.2.2 躯体疾病及经济压力

本组有12例 (37.5%) 因生活不能自理或疾病造成经济压力过大, 失去生活信心而选择自杀。随着年龄增长, 人的机体功能日益衰退, 由于健康状况下降, 特别是有些长期受慢性病折磨的患者经济压力过大, 生活质量变差, 更有一些老年人由于疾病而生活不能自理, 怕给家人添麻烦而选择自杀。

1.2.3 家庭虐待或歧视

本组6例 (18.7%) 因家庭成员虐待或身体残疾受到歧视, 精神长期处于压抑状态。一些家庭成员对年老多病的老人不承担赡养义务, 埋怨、嫌弃、虐待、甚至抛弃;有的老人肢体残疾, 认为自己是社会和家庭的包袱, 在一些场合受到歧视, 这种备受煎熬的感受使他们走向绝路。

1.2.4 人际关系不和

本组有4例 (12.5%) 与家庭成员或邻里发生口角一时想不开选择了自杀。一些中老年人性情急躁, 不能正确面对突发事件, 容易使心态变得极不平衡而走向极端。

2 护理对策

2.1 做好疏导、安抚、鼓励工作在救治过程中, 我们

认真观察病人的心理活动, 适时抓住其心理反应特点做耐心劝导, 疏通、鼓励工作。如因家庭矛盾而自杀未遂者多表现羞涩、期待, 有悔意。我们找来法律知识书籍给他们阅读, 增加他们的法制知识和意识, 并请来居委会或单位民事调解人员协调解决。因病痛折磨而自杀未遂者多表现为沮丧、消极, 我们抓住其心理特点, 动员其亲友、领导、同事来做安抚工作, 并选择病人最信赖、最有影响的人作陪伴。我们在与病人交谈时注意谈话技巧, 重视病人的心理需求, 制造愉快的谈话氛围, 解除其沮丧心理、唤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2 尊重病人, 引导宣泄

自杀未遂者的心理活动还处在消极状态, 只是做了某些掩饰, 我们对他们的心情表示理解, 并对他们的行为给予谅解、同情。同时用和蔼的态度对待他们。在取得病人信任后适时引导他们宣泄。当病人将心中苦恼向他信任的人倾诉后, 就会觉得心中舒畅。我们再把话题引向预定的心理治疗方向, 通过语言暗示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2.3 为病人保密

当病人毫无保留地坦露自己自杀的原因后, 要尊重病人, 保护隐私。使病人的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增加了护患之间感情。我们适时抓住病人情绪稳定的机会, 做一些心理健康教育, 使他们出院后能心态平衡地正常生活。

3 小结

上一篇:节约粮食,从我做起作文700字下一篇:大米代加工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