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

2024-05-12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精选十篇)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 篇1

1 临床资料

图们市人民医院骨科自2007年10月至2009年5月, 住院患者中胫腓骨骨折患者共60例, 男性46例, 女性14例, 开放性骨折43例, 闭合性骨折17例, 年龄最大70岁。最小9岁, 平均年龄39岁。住院天数最长31d, 最短7d, 平均住院19d, 术后骨折愈合良好。

2 术后护理

2.1 做好心理护理

患者多因突然外伤撞击而出现肢体功能活动障碍, 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如恐惧、焦虑、忧郁等。如不能及时控制, 可影响疾病的恢复, 也不利于治疗。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 随时了解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根据每位患者的不同需求和心理状态, 给予安慰、解释、支持、疏导等方法, 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障碍, 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 增强其信心, 使其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逐渐实现功能的恢复。 (1) 经常巡视病房,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耐心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 告知骨折愈合的转归过程, 介绍同病房成功病例, 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配合治疗。 (2) 各项操作细心认真, 态度和蔼, 取得患者信任。 (3) 嘱患者家属陪护在房, 关心体贴患者, 告知其勿在患者面前流露紧张情绪, 解除患者思想顾虑。

2.2 做好皮肤护理

对创伤骨折的患者因其卧床时间较长, 皮肤护理对防止褥疮的发生极为重要。在护理过程中要经常保持床铺整洁干燥, 使患者采取舒适的卧位姿势,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并按摩受压部位。尤其是年老体弱患者骨突和骶骨部位宜用气圈或海绵垫加以保护, 并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补给充分的营养和热量以提高机体抵抗能力。

2.3 疼痛护理

(1) 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严密观察伤肢情况, 防止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移动患者时, 对损伤部位要重点托扶保护, 缓慢移至舒适体位, 以免引起或加重疼痛。 (2) 安慰患者放松情绪, 指导患者听音乐或与家人交谈分散注意力。 (3) 观察疼痛性质、程度, 观察足趾运动和感觉情况, 注意腓总神经是否受压。

2.4 术后功能锻炼

(1) 术后早期 (0~3d)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目的主要是保持肌肉的张力和减轻局部肿胀, 防止出现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此时患者体质虚弱, 功能锻炼的运动量不宜过大, 以患者能耐受和不感到疲劳为原则。术后置患肢于舒适的位置, 保持外展中立位, 抬高患肢20°~30°以利于血液回流及肢体消肿, 切口局部冰袋冷敷, 以减少出血。并密切观察患肢血运及活动情况, 伤口渗血情况以及伤肢肿胀程度和足背动脉情况。术后4~6h即可开始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锻炼, 并轻轻按摩伤口以外的患肢肌肉, 这样可促进下肢静脉回流, 减少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机会, 又能加速肿胀的消退。进行股四头肌、腘肌和臀大肌、臀中肌的等长收缩练习, 保持肌肉的张力。从简单的动作开始练习, 由被动向主动练习过度。 (2) 术后中期 (3d~2周) :指导患者在床上患肢不负重活动, 进行肢体膝关节、踝关节以及足的小关节主动伸屈锻炼, 髋关节的内收外展练习, 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 利用牵引床以进行上臂活动锻炼, 训练臂力, 以便下地时用拐。对于术前牵引或石膏固定时间较长, 关节有一定程度僵硬的患者, 应采取CPM机辅助锻炼, 再逐渐过渡到关节的主动功能锻炼。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活动范围, 增加膝与踝的主动运动。 (3) 术后晚期 (术后2周~3个月) :方法:背靠墙站立,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 慢慢下蹲。至膝屈曲45°~60°, 使胫骨与地面垂直, 以免在移植物上产生过大的压力, 然后再返回站立位;分膝蹲, 双手叉腰站,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慢慢下降臀部同时双膝均向前外侧屈曲, 半蹲后再返回站位。此训练使膝伸、曲肌的肌力增加。肢体负重训练, 对于膝关节, 承担体重是很重要的功能, 常依据患者的情况决定最初负重量, 可用双拐开始扶助行走, 从足趾着地开始负重, 逐渐增加负重最后完全负重。此过程应逐渐进行。

2.5 出院后的康复指导和健康宣教知识:

(1) 指导患者出院后应坚持饮食调养和加强功能锻炼。 (2) 嘱患者出院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X线片, 以了解骨折愈合情况。指导其正确使用拐杖, 告知其1个半月后扶拐行走, 3个月去拐负重行走。 (3) 做好信件和电话回访工作, 督促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要求患者继续进行各关节及肌肉的锻炼, 每周复查一次, 注意患肢的关节屈伸及步态。训练患者要按正常步态行走, 以后每月复查各关节的功能。

3 结论

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治疗周期长, 卧床时间久会导致情绪波动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只要根据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 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合理指导患者功能锻炼和加强各方位的精心护理, 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护理质量, 从而缩短病程, 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薛香燕, 李红现.中药热敷配合体疗促进后期膝关节功能康复[J].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6, 15 (7) :937.

[2]宁宁.骨科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 2005:76-77.

胫腓骨骨折的护理查房 篇2

护士长:胫腓骨骨折在长管状骨骨折中最常见。胫腓骨干骨折胫骨浅居皮下,缺乏肌肉附盖,故骨折后极易被骨折断端穿破皮肤。多见儿童和青壮年。多为直接暴力所致。若发生在中下段,易引起延迟愈合或不愈合。今天我们对本病区14床的患者进行一次护理查房。下面请床位护士介绍一下该患者的情况。

xxx:患者,男,54岁,2012年02月22日骑摩托车不慎与另一辆摩托车相撞,摔倒后被摩托车压伤左小腿,当时感疼痛难忍,伴小腿活动障碍,遂来我院急诊就诊,摄片示,左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拟“左胫腓骨下端粉碎性骨折”收住入院。於2012年02月28日09:00在硬膜外+腰麻下行左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1:00返回病房,术后予患肢抬高。今为手术后第七天,患者伤口愈合良好,趾端血运好。下面请戚辰君介绍一下胫腓骨骨折。

xxx: 胫腓骨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最为常见。10岁以下儿童尤为多见。其中以胫骨干单骨折最多,胫腓骨干双折次之,腓骨干单骨折最少。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承体重的主要骨骼,腓骨是附连小腿肌肉的重要骨骼,并承担1/6的承重。胫骨中下1/3处形态转变,易于骨折,胫量上1/3骨折移位,易压迫腘动脉,造成小腿下段严重缺血坏疽。胫骨中1/3骨折瘀血可关闭在小腿的骨筋膜室,增加室内压力造成缺血性肌挛缩成坏疽。胫骨中下1/3骨折使滋养动脉断裂,易引起骨折,延迟愈合。下面请孙莉莉介绍一下发病原因。

xxx:骨折的病因分外因和内因两方面,外因主要由于外来暴力作用所致,有直接和间接暴力等形式。

一 间接暴力:骨折发生在远离暴力接触的部位,即暴力通过传导、杠杆或扭转力量在着力点的远方折断

二 直接暴力多见为压砸、冲撞、打击致伤,骨折线为横断或粉碎型;有时两小腿在同一平面折断,软组织损伤常较严重,易造成开放性骨折。有时皮肤虽未破,但挫伤严重,血循不良而发生继发性坏死,致骨外露,感染而成骨髓炎。间接暴力多见为高处跌下,跑跳的扭伤或滑倒所致的骨折;骨折线常为斜型或螺旋型,胫骨与腓骨多不在同一平面骨折。

间接或直接暴力,均可造成两骨折断端重叠、成角或旋转畸形,直接暴力造成者多为胫腓双骨折,间接暴力可造成单一胫骨或腓骨骨折。前者多为横骨折、短斜骨折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缘多在同一平面上,且开放性较多。后者则易造成螺旋形、斜形或粉碎性骨折,骨折缘常不在同一水平缘上,多为闭合性,多见于运动伤或跌落伤。下面请卞婷婷介绍一下其临床症状。

xxx:胫腓骨骨折患者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功能障碍,患肢短缩或成角畸形,有异常活动、骨擦音、纵轴叩击痛,易触及骨折端,如伴有血管神经损伤则可出现患肢远端供血不足、感觉运动障碍、足趾不能背屈、足下垂等。如合并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则出现患肢缺血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皮肤肿胀明显,常起水池,肌腹处明显压痛,肌肉被动牵拉痫,足背动脉、腔后动脉搏动减弱或触摸不清,肢体末端感觉减退甚至丧失,肌力减弱,如治疗不及时,则出现肢体挛缩畸形及神经干损伤的体征。下面请邵青介绍一下治疗方法

xxx: 对于不同类型的骨折有不同的治疗方法,这里就介绍最常见的几种 一 对稳定无移位的胫骨单骨折或双骨折

如横骨折、锯齿状骨折、或有小蝶形骨片而易借手法复位的骨折,常较开放性骨折易愈合,对此种骨折,可不需麻醉,只注意纠正患肢的旋转,使小腿悬垂后,胫骨嵴对好髌骨及拇趾及二趾间,以石膏或长腿石膏固定膝关节予轻屈10-15°即可,固定后数日即可扶拐行走。2-3周即可开始去拐练习持重行走。二 对不稳定性骨折

或有成角畸形的胫腓骨双骨折,横形或短斜形骨折,应在麻醉下,使骨折复位后,可以小夹板局部外固定,患足置功能位。三 螺旋形不稳定性骨折

对单独胫骨螺旋形骨折,因有腓骨作支架,移位重叠多不明显,只在麻醉或无麻醉下复位,纠正旋转使对缘良好后局部小夹板外固定,或长腿石膏简固定即可。如胫腓骨双骨折呈螺旋形,重叠移位明显者,则应行跟骨骨牵引纠正重叠、短缩及旋转。四 开放性骨折的处理

1)骨折断端刺破皮肤,或外力砸破皮肤,而骨折端无明显移位的横骨折或短斜骨折,经进行充分的清创缝合后,可用石膏固定。

2)骨折端移位明显且为不稳定性的骨折经充分清创复位后,或用螺丝钉做内固定,术后用长腿石膏固定。

3)开放粉碎性骨折,清刨后骨折不易复位者,缝合后可行跟骨骨牵引。

4)开放骨折软织组有缺损者,则应充分清创后可行植皮或皮瓣转移,骨折可用一、二螺丝钉做内固定,亦可进行骨牵引而不做内固定。钢板螺丝钉固定宜慎用或不用。五 胫腓骨双骨折合并症的处理

(一)合并感染或骨髓炎的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由于清刨不彻底等原因,可造成感染引起骨髓炎。一般情况下应先控制感染,有死骨者要清除,伤口愈合6-12个月后,再次切开复位植骨内固定。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的治疗:胫骨中下l/3的骨折,迟缓愈合或不愈合者较多。近来因显徽外科的发展,采用复合组织移植或带血管的骨移植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二)单纯腓骨骨折单纯腓骨干骨折:罕见。多由直接暴力打击小腿外侧所致。骨折发生在外力作用部位,骨折为横形或粉碎。因有完整的胫骨作为支架,骨折很少移位。治疗一般不需整复,用石膏托或夹板固定4-6周。轻微骨折只用弹力绷带缠紧,扶手杖行走,骨折即可愈合。

(三)腓骨的疲劳骨折腓骨疲劳骨折:多发生于中下1/3,多见于运动员、战士或长途行走者。发病原因多次重复的较小的暴力作用于腓骨,使其骨小梁不断的断裂,局部修复作用的速度赶不上骨小梁的破坏,终于在无较大暴力的情况下产生骨折,亦称慢性骨折。

治疗腓骨疲劳骨折多无移位,确诊后应停止运动、长途行走和工作。症状明显的石膏托固定。

下面再请史瑜介绍一下此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及其护理措施。xxx:

(1)焦虑:与学习工作中断或顾虑肢体伤残等因素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与患肢疼疼、肢体固定及医嘱要求卧床有关。

(3)有感染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缺少活动及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有关。(4)疼痛:与肢体受伤有关

(5)有废用综合征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肢体制动、畸形愈合诸因素有关。(6)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时间卧床及使用外固定有关。(7)便秘:与长时间卧床有关。(8)知识缺乏:缺乏康复知识。护理要点

1.病情观察: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开放性骨折、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病人。发现病人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应立即投入抢救,输血、输液、输氧等。

2患肢的观察及护理: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观察患肢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间区综合征,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应立即通知医乍,做出紧急处理。患肢抬离,保持中立位,严禁外旋,为防止足跟压伤,可住踝部垫小软枕,以使足跟悬空。

3.疼痛的护理:确定疼痛原因,对症处理,必要时应用止痛药物。4.加强基础护理:①满足病人的生活需求,帮助病人进食及排便

②病室保持空气新鲜,环境清洁,保持床单元平整干燥,使病人舒适

③鼓励病人进食,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为主

④协助病人翻身,做好皮肤护理。

护士长:以上我们了解了胫腓骨骨折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和存在的主要护理问题和护理要点,我们也就能更好地护理病人,最后请周杨介绍一下功能锻炼。

xxx: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同时,在外固定坚强牢固的情况下,早期下床,适当给骨折端以应力刺激,促进骨折愈合。方法:①骨折后2周內主要锻炼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膑骨的被动活动,用力使踝关节背屈伸伴跖屈伸,以及足趾每日屈伸300次。术后第1~2天酌情减缓,3天后恢复锻炼。踝、膝关节暂固定,有跟骨牵引的患者在做上述锻炼时应练习三点撑抬高上身和臀部。患者两手支起臀部并将健肢蹬起,每隔2小时做1次,夜间睡眠时间隔稍长些,每隔3~4小时做1次,每次抬起至少15秒,患者因跟骨牵引翻身不便,骶尾部易发生褥疮,这项锻炼是预防褥疮的有效措施,但应注意患肢不要单独用力伸膝,以免受牵引力的影响,使骨折前后成角。

②2周后除进行患肢肌肉锻炼外,可逐渐活动骨折上下关节,但动作要轻。主要做抬腿练习和膝关节屈伸活动。采用夹板或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患者可早期锻炼膝关节和踝关节的活动。可以早期扶双拐活动,但必须注意在膝关节伸直的情况下禁止旋转大腿。一般稳定性的骨折患者,大多是在复位固定3周后,持双拐下地,患足下地,但不负重,不可悬起,4周时改用单拐(去掉健侧拐杖),5周时弃拐。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 篇3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满意度;骨折愈合优良率;个体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5-0049-02

胫腓骨骨折属临床常见骨科疾病,其发生率约占骨折总发生率的13.7%[1]。然而,胫腓骨特殊的解剖结构(如肌肉等软组织覆盖少、中下段供血差等),无疑增加了其术后康复难度。如何加速患者康复、改善患者预后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中,5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个体化护理,护理效果较佳,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法将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11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n=58)和观察组(n=58)。纳入标准:具有明确外伤史,经X线诊断为胫腓骨骨折;均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小腿严重软组织损伤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者;合并严重肾肝功能异常及心功能不全者。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20-64岁,平均(39.95±5.49)岁;受伤原因:44例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5例重物压砸。观察组,男性34例,女性24例;年龄19-61岁,平均(39.41±5.63)岁;受伤原因:42例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6例重物压砸。两组患者受伤原因、年龄分布及性别构成情况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即健康教育、疼痛护理、药物护理、生活护理等。观察组加行个体化护理,具体包括下述几点内容。(1)个体化心理护理。胫腓骨骨折患者经历了暴力侵犯、工伤事故、车祸等不良事件,且术后多伴随活动受限、疼痛等症状,极易引起悲观、抑郁、焦虑情绪。护士应与患者亲切交谈,以缓解其紧张感及陌生感;讲解成功康复病例,以帮助患者树立自我康复信心;说明情绪与康复之间的关系,根据患者理解能力向其介绍1-2种自我情绪管理方法,若患者理解能力较强,可指导患者通过冥想疗法、肌肉放松疗法进行情绪管理,若患者理解能力较差,可指导患者采用注意力转移疗法、深呼吸等进行情绪管理。(2)个体化饮食护理。护士应充分尊重患者饮食习惯,与患者一同制定科学化、个体化饮食计划。术后1-2周饮食宜清淡,鼓励患者摄入蛋类、蔬菜、豆制品、鱼汤等食物;术后3-4周饮食宜营养丰富,鼓励患者摄入动物肝脏、田七煲鸡等食物[2]。(3)个体化功能锻炼。术后功能锻炼应遵循由轻到重、循序渐进、早锻炼及晚负重的原则。术后1d,护士应指导患者进行踝关节背伸、跖屈运动,股四头肌、腓肠肌等长收缩,此外,还应被动活动患者髌骨。术后2-3d,进行连续关节被动运动(CPM)。术后1-2周,鼓励患者进行床上不负重患侧踝关节、膝关节、足关节、髋关节运动。术后3-5周,在原有锻炼基础上,鼓励患者进行扶床活动(患侧下蹲、踢腿、屈膝、屈髋等)。术后6周,可进行部分负重练习。护士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身体状况合理制定功能锻炼的活动强度,以患者能够耐受,且不感疲惫为宜。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满意度情况(应用我院自制满意度评价表测评患者满意度,总分100分,90-100分代表满意,70-89分代表较为满意,小于70分代表不满意)及骨折愈合优良率(优:愈合良好,未见感染,膝关节、踝关节及日常活动不受限,无疼痛、步态正常;良:愈合良好,未见感染,膝关节、踝关节活动轻微受限,但膝关节活动度大于正常值的80%,踝关节活动度大于正常值的75%,偶见疼痛、步态正常、日常活动轻微受限;中差:未达到以上标准[1])。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两组满意度及骨折愈合优良率以(%)表示,应用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5两组满意度情况比较

观察组满意、较为满意、不满意例数分别为32例、24例、2例;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9例、31例、8例;观察组满意度为96.55%(56/58),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50/58)(χ2=3.940,P=0.047)。

2.2 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

术后3个月随访发现,观察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4.83%(优34例、良21例、中差3例),明显高于对照组82.76%(优29例、良19例、中差10例)(χ2=4.245,P=0.039)。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为骨科多发病、常见病。手术是胫腓骨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案。个体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是手术疗效及预后情况的重要保障[3]。

本研究结果提示,接受个体化护理的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及骨折愈合优良率分别为96.55%、94.8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6.21%、82.76%(P<0.05)。其原因很可能与以下几点有关,个体化心理护理有助于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低患者应激水平,既可增进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又可拉近护患关系;个体化饮食护理可增进患者食欲、促进患者正氮平衡、加速患者康复;个体化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肢体及关节功能康复。

综上,个体化护理可促进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性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科.微创稳定系统联合中医外治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研究[D].郑州:河南中医学院,2014:1-28.

[2]闫庆萍,孙欣,贾倩,等.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2):331-332.

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护理体会 篇4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8例, 男47例, 女21例;年龄11~75岁, 中位年龄43岁;开放性骨折501例, 闭合性骨折10例;住院天数12~38d, 平均住院25d, 术后骨折愈合良好。

2护理体会

2.1 入院评估

护士需及时了解外力作用的方式、性质和程度, 了解患者受伤时的体位和环境, 伤后立即发生的功能障碍及其发展情况, 急救处理的经过等, 以便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

2.2 心理护理

要消除患者术前焦虑、惧怕的心理。临床观察表明, 术前的焦虑程度对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有很大的影响, 此时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护士应主动用关切的语言与患者交谈, 及时发观患者的需求并加以解决, 鼓励其正确对待即成事实, 采取积极态度, 适应现实处境, 达到心理平衡。

2.3 术后护理

2.3.1 减轻疼痛及病情观察:

手术当晚根据医嘱对症止痛, 减轻患者术后痛苦, 同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肢体应保持功能位置, 观察肢体的感觉、运动、末梢循环情况, 防止各关节过伸过屈,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 有引流管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色等。患肢抬离, 保持中立位, 严禁外旋, 为防止足跟压伤, 可在踝部垫小软枕, 以使足跟悬空。

2.3.2 预防并发症:

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呼吸道、泌尿系统感染及压疮, 护士尽可能多巡视病房, 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指导患者预防并发症, 鼓励患者每天做深呼吸运动、多饮水, 定时协助患者翻身, 保持床铺干燥整洁, 常按摩受压部位, 对于术后石膏外固定者, 石膏边缘皮肤应给予保护, 防止石膏压疮发生。

2.3.3 饮食护理:

患者早期宜食清淡的食物, 以利调理脾胃、二便通畅;中期宜食清补食物, 可健脾胃, 因患者在早中期气血两虚, 进食浊腻食物易引起腹泻, 影响骨折愈合;后期 (伤后5~6个月) 宜食补肝肾壮筋骨的滋补食物。

2.4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开始功能锻炼的时间及方法取决于患者的体质量及耐受能力, 护士要做好耐心说服解释工作, 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早期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无论是开放性骨折还是闭合性骨折患者, 术后应根据情况适当选择下床活动时间, 一般是术后第3天起, 取平卧位, 患侧下肢用软枕稍垫高以利于静脉回流;指导患者在床上主动行下肢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运动, 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加快骨痂形成, 促进骨折早期愈合, 并避免关节僵硬、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第5天, 可继续在床上练习开始行保健体操, 上肢肌力的练习, 患肢髋、踝、趾的主动练习, 患肢股四头肌肉的等长收缩;1周后可在护理人员协助下扶双拐下床活动, 并逐渐使下肢负重, 使骨折部位产生生理性应力, 刺激骨折早期愈合。15d左右增加髋、膝、踝关节主动屈、伸和趾的等长收缩、髋部抗阻练习;45d左右有外固定的患者可持双腋拐做三点式步行, 患肢不着地;可在足底沿纵轴进行扣击, 每天2次, 每次200下。同时向患者明确加强康复期的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 既可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关节僵硬, 又可防止老年患者肢体深静脉栓形成。康复期应注重循序渐进, 加强练习顺序为:肌肉舒缩功能锻炼→上下关节功能锻炼→临近关节功能锻炼→扶拐行走→弃拐行走。

2.5 出院指导

(1) 定期复查, 发现患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异常, 请及时就医; (2) 继续按时服用接骨续筋药物, 直至骨折愈合牢固; (3) 扶拐下床活动患侧肢体全脚着地, 防止摔倒, 加强患肢膝踝关节伸屈锻炼, 如有踝关节功能障碍可做踝部旋转, 斜坡练步等功能锻炼, 踝关节强硬者, 可做踝关节的下蹲背伸和站立届膝背伸等; (4) 保持心情愉快, 劳逸适度; (5) 加强营养, 多食动物内脏如心、肝、肾、排骨汤及新鲜瓜果蔬菜, 以促进骨折愈合。

参考文献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 篇5

一、中、西医病名:

中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西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5)(ZY/T001.9-94)进行诊断。

(1)有外伤史。

(2)局部肿胀,疼痛,压痛明显,畸形,功能丧失。上1/3骨折可引起血管、神经损伤。

(3)DR摄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及骨折分类、移位情况。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1)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较显著,甚至有骨擦音,异常活动。骨折可有成角和重叠移位。

(2)应常规检查足背动脉、胫后动脉,腓总神经有无损伤。注意骨筋膜间室综合征的发生。

(3)DR检查,了解骨折类型。

(4)对于胫、腓骨远端涉及干骺端的骨折诊断上除了标准的前后位和侧位摄片,还可行CT及三维重建,了解骨折移位、压缩方向和程度。

(二)证候诊断

1、气滞血瘀证:伤后1周—2周。血离经脉,瘀积不散,气血不得宣通;临床常见局部瘀血肿胀明显,疼痛较甚。

2、瘀血凝滞证:伤后2周—4周,瘀血未尽,筋骨未连。

3、肝肾不足证:伤后>4周。表现为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面

色少华,舌淡胖,苔薄白,脉细。

(三)分型

1、横断骨折:直接暴力以重物打击、踢伤、撞击伤、碾砸伤、压砸伤等多见,暴力多来自小腿前外、内侧,胫排两骨骨折线多在同一水平,骨折多呈横断,软组织常挫伤严重,甚至发生皮肤坏死、骨外露。

2、斜形骨折:间接暴力多为高处坠下、旋转暴力、扭伤、跌倒等由传达暴力所转骨折,骨折多呈斜形或螺旋形,常有不同程度的断端向内、后成角,远端外旋、重叠移位。

3、粉碎型骨折:巨大暴力或交通事故伤多为粉碎型骨折。

三、治疗方案

(一)手法复位:适用于骨折较稳定的横断骨折,麻醉成功后(疼痛较轻者可以不麻醉),两个助手分别在膝部和踝部作对抗牵引,术者两手在骨折端根据移位的方向,推压挤捏骨断端,复位后可以感觉骨嵴平整,骨折端稳定,表明复位成功。

(二)外固定

1、石膏固定:用于裂纹骨折或无移位骨折。

2、夹板固定:复位后较稳定的骨折,以夹板固定。上1/3骨折要超膝关节,下1/3骨折要超踝关节,并根据骨折的类型而放置相应的压垫。须注意预防小腿内侧夹板下皮肤溃疡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形成。

3、闭合复位弹性钉固定:适用于小儿骨折,闭合复合成功后,在透视下从胫骨结节内外侧插入弹性钉进行固定。

4、闭合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适用于胫腓骨中段横断或斜形骨折,经闭合复位后不稳定者,夹板和石膏等外固定困难,先采用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或髓内针固定。

5、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对于粉碎性型骨折,闭合复位成功后,为维持胫骨的长度,可以使用外固定架固定骨折。

(三)辩证治疗

1、气滞血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方剂:桃红四物汤加减。

方药:桃仁、红花、生地、赤芍、川芎、当归。

中成药:云南红药胶囊、舒筋活血胶囊;注射用血栓通、丹参注射液治疗。

2、瘀血凝滞证:

治法:活血和营,接骨续筋。

方剂:接骨紫金丹加减

方药:自然铜、骨碎补、乳香、没药、血竭、牛膝、紫荆皮、川断、甘草。中成药:伤科接骨片、接骨七厘散(胶囊)。

3、肝肾不足证:

治法:补益肝肾,调养气血。

方剂:八珍汤加减

方药:当归、川芎、党参、白术、茯苓、白芍、生地、甘草。

黄芪20g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藤黄健骨片等。

(四)其他治疗

1、骨折固定稳定后可选择电脑骨折愈合仪等,以促进骨折愈合,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2、后期膝或踝关节粘连可以选用CPM等康复设备进行康复治疗,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3、后期关节粘连也可以选用中药外洗方法进行熏洗,可选用海桐皮汤等。每日1次—2次,每次30分钟。

方药:海桐皮、透骨草、乳香、没药、当归、川椒、川芎、红花、威灵仙、甘草、防风、白芷。

4、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练功疗法

整复固定后即作跖趾、踝关节及股四头肌伸缩活动。骨折愈合后可逐渐负重步行锻炼。

(六)护理调摄

1、抬高患肢,以促进静脉、淋巴液回流,减轻或预防肢体肿胀。

2、观察患肢血液循环和足趾感觉情况,注意有无疼痛、肿胀、肢体麻木等。

3、注意检查腓总神经的功能,观察足和足趾的背伸、跖屈活动,以及小腿的皮肤颜色、温度和足的感觉,特别是第1—2趾间背侧的皮肤感觉。

4、应用夹板或石膏外固定者观察足趾感觉活动,以及皮肤情况,注意有无压迫。

5、每日倾听患者主诉,注意观察夹板或石膏托压迫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

6、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明显肿胀及疼痛、足趾感觉活动受限、被动牵拉痛、血管搏动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的出现,预防骨筋膜间室综合征。

7、麻醉恢复即开始指导患肢踝背伸及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每日多次,每次15分钟—20分钟,做100次左右肌肉收缩。

8、术后3周—4周,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挺直、抬腿练习,患肢由伸直位,逐渐屈曲90°,以防止关节强直。

9、骨折术后4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可开始扶双拐不负重步行锻炼。教会患者正确扶拐,患肢不能悬空,脚底要放平,切忌用脚尖着地。

10、经锻炼后骨折部若无疼痛不适,自觉有力,可改用单拐逐渐负重锻炼。胫腓骨干骨折不宜过早下地行走。提早下地可能出现骨折延迟愈合或畸形愈合。

四、难点分析

通过对2012年我科胫腓骨骨折中医治疗疗效进行分析,发现胫腓骨骨折,由

于卧床时间长,易造成膝关节及踝关节粘连,关节僵硬强直。这是胫腓骨骨折治疗难点之一,针对上述难点,下一优化该治疗方案,增加以下治疗措施:

针灸疗法:

(1)取穴

主穴:足三里、阳陵泉、悬钟、太冲等

配穴:饮食不佳加中脘,体虚加涌泉

(2)针法

均取患侧,阿是穴仅以艾灸,采用中药接骨艾条(在纯艾条中加入麝香、乳香,没药、川芎、羌活等混合粉末制成),每次灸20分钟,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余穴均针刺,采用指切夹刺进针法,与夹板缝隙进针,得气后,早期用泻法,中期用补法。

五、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显效:骨折对线对位满意,骨折处已骨折性愈合,部分无压痛、叩痛,伤肢无明显短缩,骨折成角小于5°,膝关节屈伸功用受限在15°内,踝关节屈伸活动受限在5°以内。

有效:骨折对线对位尚可,骨折线模糊,伤肢短减少于2cm,成角在5°—10°,膝关节活动受限在30°—45°以内。踝关节屈伸受限在10°—15°以内。

无效:骨折对位对线差或不愈合,患肢短缩3cm以上,成角大于10°,膝关节活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 篇6

【关键词】外固定架;胫腓骨骨折;护理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350-01

胫腓骨骨折是骨科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由于直接暴力或者间接暴力造成,临床主要表现为骨折端刺穿皮肤,骨筋膜室压力增大或骨髓腔出血[1]。现在对于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一般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而护理工作是治疗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全面科学的护理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本次研究中对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进行了术前、术后等全面综合性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自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72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32例,年龄在16—58岁之间,平均年龄(35.4±6.5)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胫腓骨骨折,所有患者均排除陈旧性骨折,排除其他如心脑血管或肝、肾特殊性疾病。

1.2方法

1.2.1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胫腓骨骨折造成剧烈疼痛和行动不便使患者感到痛苦,手术治疗对患者造成比较大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患者容易产生悲观,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为了消除患者这种负面情绪,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心理护理,关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认真解答患者的疑问,对治疗的相关知识以及注意事项都给患者细心讲解清楚,提高患者的认知,消除恐惧心理,鼓励患者,讲解一些临床治疗的成功案列,增强患者面对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②术前准备:术前12h进行禁食处理,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清洁消毒,完善药敏反应以及备皮、血液检验等相关检查。对手术器械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器械的齐全以及无菌。

1.2.2术后护理:①术后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等没3h进行一次观察统计。抬高患肢略高于心脏,促进血液回流,进行患肢按摩,促进血液循环,监测患肢肿胀、疼痛、麻木等情况,作好记录并及时通知医师给予处理。②预防术后感染,外固定架针孔一般外露,从而导致针道感染几率增大,定时对针道进行消毒和清洁。③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有针道感染、关节移位、肌肉萎缩等,因此在护理过程中重点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及时发现给予处理,提高治疗效果。④术后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功能性康复训练,向患者讲述康复训练的重要性,使患者积极配合,减少康复时间。⑤术后给予患者清淡饮食,禁食辛辣寒凉等刺激性食物,给予高维生素、高蛋白、高钙等食物,促进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

2.结果

7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1例出现针道感染,占比1.3%,2例出现关节移位,占比2.8%,1例出现肌肉萎缩,占比1.3%,68例患者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94.4%。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以及施工单位的增多,导致骨折患者的发病率逐渐增高,而胫腓骨骨折便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给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严重者导致残疾[2]。外固定架是治疗胫腓骨骨折有效的方法,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但是术后存在着一定的并发症,比如针道感染、肌肉萎缩、关节移位等,因此科学有效的护理是保障患者康复的关键所在[3]。

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可以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可以保障手术顺利高效的完成。术后给予全方位护理,从基本饮食、生命体征的检测、并发症的预防、针道的护理、功能恢复训练等着手,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了患者的康复时间[4]。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中1例出现针道感染,占比1.3%,2例出现关节移位,占比2.8%,1例出现肌肉萎缩,占比1.3%,68例患者恢复良好,总有效率为94.4%。可见全方位的护理保障了患者的康复率。

综上所述,通过本次对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72例的护理体会,可以得出对采用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患者采取全面的术前、术后综合护理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恢复率,缩短康复周期,使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彦军.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0):161.

[2]宋培英.浅谈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5):1157-1158.

[3]杨冬梅.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固定术后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4,(5):308.

胫腓骨骨折术后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科住院胫腓骨骨折手术70例, 分为A组专职的康复护士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B组没有专职的康复护士进行功能锻炼指导。其中:A组男21例, 女15例, B组男20例, 女14例。A组年龄19~50岁, 平均29岁, B组年龄18~51岁, 平均31岁。致伤原因:车祸39例, A组20例, B组19例;砸伤16例, A组8例, B组8例;摔伤15例, A组8例, B组7例。

1.2 功能锻炼的实施与方法

1.2.1 功能锻炼的目标

首先要让患者明确功能锻炼的重要性, 治疗骨折的最终目的是恢复正常功能, 如果只有良好的复位与固定。而没有适时、正确的功能锻炼, 往往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 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1.2.2 功能锻炼的方法

术后1~3d, 以被动锻炼为主, 主动锻炼为辅, 此时局部疼痛、肿胀, 骨折断端不稳定。损伤的软组织需修复。病人因肌肉无力尚不能自主运动。因而需要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进行辅助活动;术后4~7d, 肿胀逐渐消退, 疼痛逐渐消失。组织开始修复, 此期以主动锻炼为主。方法:下肢先用力, 踝关节尽力背伸, 尽量伸膝, 紧张股四头肌, 然后放松, 每小时可做30~40次左右, 分3次进行, 踝关节的活动要求每天4~5次, 每次15~30min, 完成伸及环绕30~50次左右;术后2~3周, 伤口已愈合, 可做适度的屈膝和直腿抬高锻炼, 屈膝幅度在25°以上, 一般不超过60°, 直腿抬高在不加重关节疼痛的情况下进行, 以增加股四头肌的肌力。此期可借助下关节活动器锻炼, 每天2次, 每次20~30min;术后4~6周, 组织修复已完成, 骨折开始愈合。此期继续增加膝关节的屈度, 一般要求在屈膝90°。左右并继续做直腿抬高训练, 在踝关节背伸或直腿抬高足不发颤的情况下, 双拐下地不负重, 至部分负重站立, 锻炼时要由家人陪同, 避免摔倒, 造成二次骨折;术后7~10周, 骨折已达临床愈合标准, 可做充分负重的站立, 下蹲及步行练习, 功能活动恢复后, 即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使各部位功能得到全面锻炼。

1.2.3 功能锻炼效果的评价

评价方法为调查问卷和临床观察的形式。评价内容有: (1) 并发症比较; (2) 踝关节Tornetta功能评分。

1.3 统计学方法

2 组均采用卡方检验, 数据分析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 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A组、B组疗效比较

2组年龄和性别分别经过卡方检验, P>0.05, 均无统计学差异, A组36例患者通过专职的康复护士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34例患者达到成功标准, 优良标准达到94.4%, B组没有专职的康复护士进行功能锻炼指导, 23例患者达到成功标准, 优良标准67.6%。2组经过卡方检验P<0.01有显著性差异。

2.2 功能锻炼评分结果比较

2组经卡方检验 (P<0.01) 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2。

踝关节功能评定中, A组优良率94.4%, B组优良率67.6%。通过卡方检验显示:A组在专职的康复护士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踝关节的功能恢复明显好于B组的病例, 卡方=8.30, P<0.01, 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并发症结果比较

2组经卡方检验 (P<0.01) 有显著性差异, 见表3。

A组无并发症率86.1%, B组无并发症率44.1%, 通过卡方检验显示:A组在专职的康复护士指导下进行功能锻炼, 效果明显好于B组, 卡方=13.69, P<0.01,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功能锻炼的能使肌肉收缩能促进局部血液淋巴循环, 肌肉收缩所产生的生物电有助于钙离子沉积于骨骼, 促进骨愈合。关节运动能牵伸关节囊几韧带, 防止萎缩, 促进关节内滑液的分泌与循环, 从而预防关节内粘连。能促进局部血肿及渗出液的吸收, 减轻水肿与粘连。能改善患者情绪, 增强新陈代谢以及各器官功能, 防止合并症的发生[3]。

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患肢功能要达到完全恢复较为困难, 骨折所致的功能障碍, 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如何把这种痛苦降低到最低限度, 是作为临床医务人员应该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医务人员应在重视骨折病人的复位、固定、愈合的同时, 加强对功能锻炼的研究和探讨[4]。由表2、表3, 在专职的康复护士指导下进行的功能锻炼无论在踝关节的功能恢复, 还是并发症的发生上都明显好于没有专职的康复护士指导 (P<0.01) 。

锻炼内容、计划, 要因人而异, 合理安排, 正确指导动作要领, 向患者解释锻炼的目的和意义鼓励患者坚持锻炼, 提高患者的锻炼情绪, 定期观察, 评定疗效, 随时调整锻炼计划, 循序渐进[5]。通过合理的功能锻炼, 不仅可以促进骨折愈合, 更重要的是可以加速患肢功能的恢复, 使患者早日康复重返社会, 恢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Roos EM.Effectiveness and practice variation of rehabilitation after joint replacement[J].Current Opinion in Rheumatology, 2003, (15) :160~162.

[2]玉萍.对创伤骨科病人的康复护理[J].临床外科杂志, 2003, 11 (8) :128~129.

[3]李娟, 徐燕.海市部分医院骨科护士康复护理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 25 (2A) :3~6.

[4]白跃宏.骨科临床与康复医学[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5, 13 (11) :871~873.

胫腓骨骨折46例护理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诊治的9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男51例, 女41例, 年龄15岁~56岁;其中车祸46例, 砸伤21例, 扭伤15例, 其他10例;治疗方法:石膏外固定治疗19例, 外固定架治疗44例, 髓内针治疗29例。

1.2 方法

将9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6例, 观察组采取术前术后早期针对性综合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外科护理。以上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

1.3 护理效果判定标准[2]

患肢X线摄片骨折线愈合, 步态正常 (优) ;患肢的旋转畸形范围在10°~15° (良) ;患肢的旋转畸形范围在15°~25° (一般) ;患肢的旋转畸形范围在25°以上 (差) 。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46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效果比较:观察组优良率为84.7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胫腓骨骨折为四肢骨折中较常见的一种, 如果对不同骨折类型不及时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和相应的护理措施, 会导致其并发症的发生增加, 给患者的肢体恢复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 我院骨科在胫腓骨骨折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采取术前术后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 收到显著的护理效果。

3.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尤其是对于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合并小腿皮肤撕脱伤和其他合并伤的患者, 如果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时, 应首先立即进行输血、输液、输氧等急救措施[3], 然后等病情稳定后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病情, 消除其紧张、惶恐等不良情绪, 使之配合及时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治疗患者术前详细讲清外固定术的适应证, 及术后护理事项等。术后指导患者抬高患肢, 于高于心脏水平, 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液循环、感觉、运动、皮肤颜色、温度、肿胀, 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 警惕骨折合并腘动脉损伤、腓总神经损伤及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发生[4]。如果发现肢体远端动脉搏动触及不清、肢端发凉、感觉迟钝、肿胀严重、皮肤颜色改变等情况, 应立即告知医生紧急处理。

3.2 人性化的心理护理

骨折多为突然发生, 导致患者及其家属出现焦虑、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5], 入院后要及时给予患者及其家属心理安慰和疏导, 主动及时配合诊治, 讲清具体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 说明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和综合针对性护理措施, 会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指导患者术后尽早循序渐进地活动患肢, 教会家属帮助患者进行患肢功能锻炼, 配合护士对患者的生活进行悉心的照料。骨折愈合时间长, 患肢功能锻炼不能急于求成, 需要有耐心, 坚持锻炼, 鼓励患者坚定信心, 战胜疾病, 早日恢复健康。

3.3 详细指导功能锻炼

术后护士应勤巡视病房, 及时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给予指导,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鼓励患者每天多做扩胸、深呼吸运动, 每日2次协助患者翻身叩背, 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对于手术后石膏外固定者, 动作要轻柔按摩, 防止石膏致压疮发生, 指导患者踝关节主动屈伸及足趾活动, 促进患肢末梢血液循环, 减轻肿胀;如肿胀严重者可给予理疗或针灸治疗, 并指导患者做膝关节屈伸活动以防股四头肌萎缩。向患者说明患肢不能外旋、内收, 保持外展中立位抬高的重要性。进行床上活动之后, 指导患者逐渐做下床活动, 对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讲解指导出院后下床户外活动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3.4 出院后随访指导

一是嘱患者要定期复查, 发现患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异常, 应及时来院就诊。二是按时服用中西药联合治疗促进骨折愈合的药物, 直至骨折愈合坚固。三是出院后坚持按计划进行肢体功能锻炼, 扶拐下床活动时指导患者患侧肢体全脚着地, 加强患肢膝踝关节伸屈锻炼, 如有踝关节功能障碍可做踝部旋转, 斜坡练步等功能锻炼, 踝关节强直者, 可做踝关节的下蹲背伸和站立屈膝背伸等;患肢不超负荷负重, 避免重体力活动, 不能在双膝并拢双足分开时, 身体偏向患肢侧倾斜取东西;患肢抬高, 保持中立位, 严禁外旋;患肢功能锻炼应尽早开始, 防止膝、踝关节强直和肌肉萎缩。四是保持心情愉快, 劳逸结合, 适当活动。五是嘱饮食应丰富多样, 多食动物内脏如心、肝、肾, 排骨汤以及新鲜瓜果蔬菜, 以促进骨折愈合。

摘要:目的 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2011年3月—2012年3月诊治的92例胫腓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2组各46例。观察组采取术前术后早期针对性综合护理, 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外科护理。以上患者出院后均随访1年。结果 观察组术前术后早期采取针对性综合护理措施, 护理效果优良率为84.79%,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53%, 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前术后早期采取综合护理措施, 减少了住院时间及并发症, 提高了手术质量, 患者恢复快, 取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综合护理,疗效,并发症

参考文献

[1]马云玲, 白云凤, 乌云, 等.胫腓骨骨折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29) :666-667.

[2]王艳艳.胫腓骨骨折护理[J].当代医学, 2010, 16 (1) :105-106.

[3]裴东颜.12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护理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23) :132、136.

[4]李翠萍.胫腓骨骨折的术后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12) :1542-1543.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护理体会 篇9

1临床资料

1.1 本组6例, 其中男4例, 女2例, 年龄20~55岁, 平均32岁。

病因:交通事故5例, 重物砸伤1例, 损伤范围:胫腓骨上1/3骨折1例, 中1/3骨折1例, 下1/3骨折4例, 均伴有软组织严重损伤。固定时间最短3个月, 最长12个月。平均7个月。

1.2 疗效

Ⅰ期愈合2例, Ⅱ期愈合4例, 均治愈出院。

2护理措施

2.1 术前准备

2.1.1 本组患者由于创伤重, 出血多, 其中5例于术前出现休克。

所以, 术前首先是积极配合医生抗休克, 其次是加压包扎伤口以减少出血, 并用小夹板临时外固定伤肢。

2.1.2 心理护理

本组患者为意外伤, 均缺乏心理准备。加之伤情严重, 多数患者担心治不好, 甚至造成肢体残废。因此, 患者都有恐惧、焦虑和悲观等心理表现, 同时对外固定支架治疗方法缺乏了解, 而对医务人员不信任及持怀疑的态度。笔者根据患者这些心理特点, 因势利导向患者介绍已治愈的同类例子, 说明医患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消除恐惧, 悲观心理, 经过心理施护, 本组患者基本能配合治疗。

2.2 术后护理

2.2.1 注意观察针眼是否有出血及出血量。外固定支架是用4根螺丝钉通过伤肢外侧或内侧 (根据皮肤缺损而定) 软组织至骨折两端外侧皮肤来复位固定。手术切口小而深, 有时难从术中止血, 术后36 h内多易发生针眼出血。如本组有1例曾出现针眼出血, 出血最多者达1000 ml。经用绷带加压包扎止血和静脉注射止血药, 均于36 h内止血。另外, 要严密观察伤肢血运情况。

2.2.2 预防伤口及针眼感染 开放性粉碎骨折容易并发感染, 这与伤口受到污染的程度、伤口暴露时间和能否及时得到清创有关。所以预防和控制感染是护理的重点内容之一。应注意观察伤口及针眼情况, 用75%乙醇涂于伤口或滴入针眼, 4~5次/d, 对预防伤口、针眼感染有一定效果。

2.2.3 经常检查外固定支架的牢固性, 复位固定后经保持外固定支架稳定牢固, 避免骨折再次移位直至骨折愈合, 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经常检查外固定支架的连接处是否松脱、变形, 发现松脱变形要及时调整。本组病例发现1例外固定支架变成S型 (正常情况下, 外固定支架应保持直线与患肢平行) , 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经在X光下重新把松动的螺丝针拧紧加固, 有效地防止了骨折再移位。

2.3 康复期的功能锻炼

2.3.1 早期功能锻炼, 一般于手术后第3天起, 指导患者作股四头肌运动, 适当用力作踝关节背侧屈跖及足趾屈伸运动, 2次/d (即上下午各1次) , 每次锻炼时间为10~20 min。早期功能锻炼时, 患者常因伤口疼痛而不愿主动合作, 有部分患者锻炼方法不正确。如用患肢踩床板或用患肢着地活动, 因此要耐心做好说服解释工作和纠正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另外, 在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的过程中, 注意观察患者的适应性和患肢反应的情况。

2.3.2 出院指导 嘱患者在手术后第6周起进行直腿抬高, 屈伸膝关节和踝关节等运动直至完全康复。

综上所述, 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复位和固定与传统的内固定相比较, 优点为:固定牢固换药方便, 利于伤口Ⅱ期植皮愈合, 复杂多发性粉碎性骨折不能使用内固定时, 用外固定支架能较好地解决, 避免了截肢。患者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预防关节僵硬。术后护理重点:第一是观察患肢的血运;第二是经常检查固定效果防止外固定支架松动变型;第三是预防伤口、针眼感染和并发症;第四是适时进行功能锻炼指导[2]。

摘要:目的总结胫腓骨骨折护理经验;方法胫腓骨开放性粉碎骨折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复位和固定;结果本组患者基本能配合治疗;结论该方法能更好的配合医务人员, 使该类患者早日愈合。

关键词:骨折,护理

参考文献

[1]曹桂芳.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折的术后护理与康复.中国民康医学, 2006, 5:456-457.

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 篇10

我院于2007年1月-2008年5月共收治胫腓骨骨折118例, 其中41例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男35例, 女6例, 年龄16岁~65岁, 平均年龄31岁。骨折原因:车祸伤30例, 重物砸伤3例, 高空坠落2例, 其他伤6例;其中29例为开放性, 12例为闭合性。

2 护理

2.1 术前心理护理[1]

2.1.1 巡回护士术前1 d访视患者, 查看术前患者的病历, 了解病程病症特点, 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麻醉方法、手术步骤, 减轻患者术前恐惧心理, 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给予同情和理解, 安慰患者增强信心配合手术。

2.1.2 术前准备做好术野皮肤准备及个人清洁卫生, 做好药物过敏试验和血型鉴定, 必要时抽血做交叉配血, 术前12 h开始禁食。

2.2 手术护理

2.2.1 术前准备

器械准备:骨科包、敷料包、电动驱血带、电骨钻, 电池充电备用。术前根据X线片了解骨折类型及移位、粉碎程度, 选择适当外固定架及特殊器械, 高压消毒后备用。手术间净化消毒。

2.2.2 麻醉的配合

麻醉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巡回护士协助麻醉师摆好体位, 使患者侧卧弓腰位, 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穿刺成功后, 可用敷贴固定硬膜外导管, 从侧卧位改为仰卧位, 双手扶住患者背部, 以免导管脱出。

2.2.3 手术配合[2]

(1) 巡回护士配合: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热情接待, 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摆好体位, 注意肢体搬动要轻柔, 用16#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 并保持静脉通畅, 配合麻醉, 协助医生上好驱血带, 做好止血准备, 暴露手术视野。 (2) 洗手护士配合:常规消毒皮肤, 严格铺无菌单, 包好电钻备用。根据X线片和创伤情况, 大体选择穿骨钉位置、方向。递尖刀在穿骨钉位置切开皮肤, 用止血钳分离组织直达骨膜。洗手护士递肌肉护套插入切口至骨膜, 拔除内芯, 递骨锤轻叩外套管使其头尖部扎入骨皮质固定, 选用与骨钉相适应的钻头, 钻透对侧骨皮质, 拔出钻头。递改锥旋入骨钉, 取出外套管, 其余骨钉按此方法, 递固定架联接套上的活顶丝松开, 外旋调整帽留出0.5 cm~1 cm加压距离, 即旋紧上述螺丝。大体整复骨折, 安装外固定架, 夹块离皮肤1 cm~2 cm最好, 调整骨折对位对线后, 旋紧夹块, 夹紧螺钉和骨钉, 紧螺丝钉。松开接连套上的活顶丝, 旋转调整帽, 使骨折端加压后旋紧丝帽。消毒皮肤, 缝合皮下脂肪及皮肤, 纱布覆盖螺钉切口。

2.3 术后护理[3]

2.3.1 术后的一般护理

术后加强解释, 精心护理, 鼓励患者早期配合医护人员翻身, 多饮水, 多吃清淡食物, 鼓励老年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咳痰, 必要时行雾化吸入, 术后定期巡视病房,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患肢血液循环、感觉、运动、足背动脉及胫后动脉搏动情况, 观察皮肤颜色、温度、肿胀情况,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作出紧急处理。

2.3.2 术后患者的钉道护理

(1) 早期钉道护理:钉道周围用干敷料轻轻遮挡, 以防污物注入。若填塞过紧, 分泌物排泄不畅, 反复可致感染。 (2) 后期钉道护理:要教会患者如何护理自己的钉道, 讲解有关知识, 指出护理中的错误, 一般可用敷料轻轻遮挡钉道, 亦可单纯用75%酒精滴注, 2~3次/d。同时密切观察针孔有无出血、分泌物及发热等现象, 如发生上述情况, 应及时报告医生, 查明原因, 遇到钉道严重感染的患者要立即报告主治医生, 加强局部护理, 保持引流通畅, 加强全身支持疗法及抗菌治疗。

2.3.3 功能锻炼

骨折外固定支架的优点是固定一般较为牢固, 患者可早期负重, 加强功能锻炼, 但由于患者惧怕心理和对疼痛的敏感, 往往不愿早期负重及功能锻炼, 结果致骨折延迟愈合, 肢体关节僵硬或强直。因此, 应耐心说服患者, 讲解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关节粘连、肌肉挛缩等骨折并发症的发生。术后第2天指导患者活动伤肢, 早期做肌肉及关节的被动运动, 动作轻柔, 3 d~5 d行主动运动, 以肢体关节的伸屈为主, 活动强度以伤口疼痛耐受为宜。1个月后X线片与术后第1次X线片相比较, 若骨痂生长, 固定可靠稳定, 可带支架扶拐不负重行走, X线片示骨折达到临床愈合标准即可拆除固定支架。

3 体会

巡回护士应常规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了解病情, 并介绍手术室环境及手术程序, 减轻患者术前恐惧的心理, 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对周围环境极为陌生, 由于手术室严格的无菌操作, 特殊服装及手术过程使用的器械、麻醉仪器等, 使患者感到心理压力很大, 增加了患者恐惧心理, 影响手术。通过术前访视, 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加强医患之间的合作, 使双方在手术过程中默契配合。

器械护士应熟悉手术步骤, 并能熟练掌握外支架的部件、功能及安装程序, 做到对手术配合心中有数, 使手术配合默契, 缩短手术时间, 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巡回护士要随时观察手术进展情况, 及时提供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及物品, 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 使手术顺利进行, 严密观察手术中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保持静脉液路通畅, 保证术中及时输入液体及药物。

病房护士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做好基础护理、专科护理。保持病室整洁、安静, 温湿度应适宜, 空气流通, 光线充足。注意观察患肢皮温、肤色、肿胀、感觉、足趾活动情况, 如有异常, 及时报告医生协助处理。观察伤口有无渗血, 有引流者要保持伤口引流通畅, 观察记录引流的量、色, 保持伤口敷料干燥, 严格无菌操作。关心体贴患者, 做好解释和鼓励工作, 使患者增强信心, 配合治疗, 早日康复出院。

摘要:目的通过对41例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 探讨其护理效果。方法对41例胫腓骨骨折的患者在临床中使用外固定支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及处理。结果外固定支架的护理非常重要, 不论是术前准备还是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护士都要各尽其职, 精心护理。结论通过一系列针对性的护理, 患肢功能均恢复良好,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外固定架,护理

参考文献

[1]廖惠芳, 周远兰, 吴丰果.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护理62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5, 26 (3) :336~337

[2]马桂玲.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83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6) :31~32

上一篇:常用参数下一篇:植物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