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2024-05-21

猪场如何正确使用药物(精选四篇)

猪场如何正确使用药物 篇1

任何一种药物对某一器官组织的选择作用都与药物的化学结构及组织生化过程的特性有关。一般来说, 一种药物在一定的剂量下对某一种疾病的疗效最佳, 如氯霉素对沙门氏菌引起的疾病疗效较好, 对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疗效则次之。因此, 猪群发病时, 应先确诊是什么病, 再针对致病原因确定用什么药物, 严禁不经确诊就盲目投药, 在给药前应先了解所选药物的内含成分, 同时应注意药物内含成分的有效含量, 避免治疗效果很差或发生中毒。

二、考虑猪只本身因素

1. 品种差异。

不同品种的猪, 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存在一定差异。如使用敌百虫驱除猪蛔虫时, 本地猪的耐受量一般就比外来品种猪大得多。

2. 生理差异。

由于仔猪、老龄猪及母猪的药物代谢酶活性较低, 因而其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成年猪及公猪高。如仔猪对痢特灵特别敏感, 易发生中毒;怀孕期母猪使用拟胆碱药、泻药会引起流产或早产;哺乳母猪使用药物后, 药物会通过乳汁作用于仔猪, 故临床选药时应加以注意。

3. 个体差异。

种类相同、体重大致相等的不同猪只对药物的感受也存在差异, 多表现为对药物的耐受性和高敏性的不同。对某一药物具有耐受性的个体可接受超过其中毒量的药物, 也不会发生中毒反应;而具有高敏性的个体接受小剂量药物就能产生强烈反应, 甚至引起中毒。如使用青霉素可引起个别猪只过敏甚至休克死亡。

4. 机体机能状态。

一般来说, 当机体处于异常状态时, 药物作用显著, 而在机体正常时, 药物作用不明显或无效。如猪只在发生高热时对解热药氨基比林敏感, 但健康时则对此药反应不明显或无反应;肝功能不正常时, 最好配合使用保肝解毒药, 如葡萄糖、维生素C等;肾功能不全时, 最好配合使用肾解毒药, 尤其是在使用磺胺类药物时, 必须同时加喂等量的碳酸氢钠。

5. 饲养管理水平。

饲养管理条件的好坏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许多药物的治疗作用必须在动物机体具有抵抗力的条件下才能够得以发挥, 如用磺胺类药治疗感染性疾病时, 病原体的消除必须靠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

6. 环境因素。

饲养密度、猪舍温度、光照、通风情况等因素均可影响药物的效应。

三、确定最佳用药剂量和疗程

药物使用只有达到一定的剂量, 在机体吸收后达到一定的药物浓度, 才能体现出药物的作用。要发挥药物的作用而又要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就必须掌握药物的使用剂量。要根据疾病的类型、药物的丌丌丌性质和猪群的具体情况来确定用药疗程, 一般需连续用药3~5天, 待症状消1~2失后再用药1~2天, 切忌过早停药而使疾病复发。

四、选择最佳给药方法

不同的给药途径不仅影响药物的吸收速度和吸收数量, 而且影响药理作用的快慢和强弱, 有时甚至产生性质完全不同的作用。如硫酸镁溶液若采用内服可起泻下作用, 若静脉注射则起镇静作用。猪群的常用给药方法有内服给药、注射给药、直肠给药、皮肤给药等, 不同的吸收途径和药物在体内分布浓度的差异对疾病的疗效是不同的。

1. 内服给药。

包括拌料和饮水。内服给药时, 药物易因受胃肠内容物、胃肠道内酸碱度、消化酶、胃肠疾患、高热的影响而吸收不规则、不完全, 故药效往往较慢, 且药物吸收后必须经过肝脏才能进入血液循环, 部分药物在发挥作用前即被肝脏转化而失去活性, 使进入体内循环的药量减少。因此, 猪发生肠道感染时, 应选用肠道吸收率较低或不吸收的药物拌料或饮水;发生全身感染时, 则应选用肠道吸收率较高的药物拌料或饮水。猪发病期间, 多食欲下降, 饮水给药可获得有效药量, 但不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药物以及在水中易分解降效或不耐酸、不耐酶的药物则禁止以饮水方式给药。如痢特灵微溶于水, 若饮水给药, 则沉淀下来的痢特灵颗粒极易引起中毒。

2. 注射给药。

包括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和静脉注射等。皮下组织血管较少、吸收较慢, 刺激性较强的药物不宜作皮下注射;肌肉注射吸收较快而完全, 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均可采用肌肉注射, 但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应作深层肌注;静脉注射无吸收过程, 药效最快, 适于急救或需输入大量液体的情况, 但一般的油溶液、混悬液、乳浊液不可静注以免发生栓塞, 刺激性大的药物采用静注时不可漏出血管。

3. 直肠给药。

将药物灌注至直肠深部的给药方法。通过该种方法在治疗便秘、补充营养等方面能发挥较好的作用。

4. 皮肤给药。

如何正确认识和使用磺脲类药物 篇2

1磺脲类药物对肾功能是否有损害?

磺脲类药物主要包括优哒灵、美吡哒、糖适平、优降糖、达美康、格列齐特、瑞易宁、格列美脲等。动物实验证实,磺脲类药物会损害肾功能,但能引起肾损害的该药用量是有效剂量的50~100倍。糖尿病患者不可能服用如此大剂量的磺脲类药物,故服用治疗剂量的磺脲类药物对人的肾功能不会造成损害。血糖控制不佳则会使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受到损害。糖尿病患者服用磺脲类药物每年可出现10%的继发性失效现象。因此,一部分糖尿病患者即使服用治疗剂量的磺脲类药物也无法有效地控制血糖,进而可导致肾功能受损。但这并不是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的缘故。

2肾功能受损后可否继续服用磺脲类药物?

临床研究证实,轻、中度肾功能受损的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并不会使肾损害进一步加重。但笔者认为,90%~95%的磺脲类药物(糖适平除外)的代谢产物是经肾脏排泄的,如果患者的肾功能受损便可导致磺脲类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可能会加重肾损害,同时还很容易引发低血糖。因此,糖尿病患者在肾功能受损后,应禁用或慎用磺脲类药物。

3磺脲类药物对心血管是否有损害?

英国学者通过观察不同磺脲类药物对心肌细胞膜上离子通道的影响后发现,除优降糖以外,其他的磺脲类药物不能使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关闭,优降糖也只有在心肌处于严重缺氧的状态下才会使心肌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关闭,进而导致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发生。因此,磺脲类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系统无显著的不良影响。

4磺脲类药物是否可加快胰腺β细胞功能的衰竭?

从理论上推测,糖尿病患者若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会促使胰腺β细胞不断地、超负荷地分泌胰岛素,从而可加快胰腺β细胞功能的衰竭。但美国的一项临床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磺脲类药物与注射胰岛素相比,其胰腺β细胞功能的衰竭并没有显著的差异,而患者胰腺β细胞功能衰竭的快慢取决于其血糖的控制程度。

5磺脲类药物的长效制剂是否优于短效制剂?

如何正确使用畜禽驱虫药物 篇3

1、正确选用驱虫药物

在选用驱虫药物时, 既要考虑驱虫范围, 即驱虫范围广、疗效高、毒性低的药物, 又要考虑经济价值。同时, 寄生虫多为混合感染, 所以在驱虫时, 还应适当配合应用各种合适的驱虫药物。

2、用药剂量要准确

各种驱虫药物对畜禽都有一定的毒害作用。所以, 驱虫时药物的使用量一定要准确。既要防止用药剂量过大造成畜禽药物中毒, 又要达到驱虫效果。为了达到驱虫目的, 可在第一次使用驱虫药物后, 间隔7天觸14天再进行第二次驱虫。

3、严格把握驱虫时间

实践证明, 畜禽空腹投药效果好, 可在清晨饲喂前投药或投药前停饲一顿。

4、先做小群试验

在进行大批畜禽驱虫和使用多种药物治疗混合感染时, 可先进行小群试验, 注意观察畜禽的反应和药物应用效果, 在确保畜禽安全的情况下, 再全面展开。

5、禽类产蛋期间慎用药

正确使用心血管药物(连载二) 篇4

抗血栓的阿司匹林为什么会不灵

有着百年临床应用史的阿司匹林也是国家基本药物,不仅常用于解热、镇痛、抗炎、抗风湿,还常用于抗血栓,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在心血管病防治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被誉为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基石。阿司匹林用于预防短暂性脑缺血和卒中的成人常用量一般为每日一次服用75~150mg,治疗用量为300mg。但在实际应用中,有些人服用后反应不佳或无反应,即便规律服用适当剂量的阿司匹林仍不能免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这种情况可使心血管风险增加近3倍,由此导致的心血管事件从36%升到89%,这又是为什么?研究发现有如下一些原因:

患者依从性差,不按时服药虽然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2~7天的持续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只需2~3天或一个星期才用药一次,因为循环的血小板每日约有10%的更新,这些新生成的血小板不受此前服用阿司匹林的影响。此外,有些患者担心阿司匹林常见的胃肠道损伤(大剂量使用容易发生)等药物副作用,或过于小心,把本来该用的剂量擅自减少,以致达不到应有的治疗作用,这些患者需要坚持遵医嘱每天服药。

患者性别及用药时间、方法上的差异阿司匹林对于男性患者预防脑卒中的效果往往好于女性患者,这可能与女性的血小板环氧酶对阿司匹林的耐受性较高有关。在用药时间和方法上,阿司匹林以晚上应用为佳,因为夜间血流缓慢,血小板易聚集,晚上服药能更好地抑制血小板聚集,有利于减少清晨高发的“心血管事件”,且阿司匹林还能舒张外周血管,对于轻度高血压患者也适宜在晚上服药,空腹时服用肠溶制剂,也有利于吸收和利用。需要注意的是阿司匹林肠溶片不可掰开或嚼服,但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PCI术前顿服的阿司匹林,应嚼服肠溶片,或使用非肠溶制剂。

血小板加速更新或改由其它途径激活血小板常规寿命是9~10天,每天血液循环中有10%的血小板更新,如加速后变成5~7天更新,变异为3天即可恢复血小板功能。或是本来由阿司匹林掌控途径的血小板改由其它途径激活,如红细胞诱导的血小板激活;吸烟、过度运动和精神紧张等增加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导致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对于此类患者,需要将阿司匹林和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如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及抗凝剂(如低分子肝素、水蛭素等)联合使用。有研究认为,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治疗的患者,阿司匹林加用氯吡格雷能减少早期和长期的严重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患者体内环氧酶有差异人体内存在环氧酶-1和环氧酶-2两种不同的环氧酶,阿司匹林主要抑制环氧酶-1,比抑制环氧酶-2的作用高170倍,虽然小剂量阿司匹林能有效阻断血小板中的环氧酶-1,但环氧酶-2这条途径生成的前列腺素H2与阿司匹林作用对抗,它可使被阿司匹林抑制的血小板恢复产生血栓素的能力,从而刺激血小板聚集,对于环氧酶-2高水平表达的患者,抗血栓常规剂量(75~300mg)的阿司匹林难以完全阻断,这就需要更大剂量阿司匹林才能达到理想的抗血小板效果,而大剂量阿司匹林又会抑制前列腺素12(即前列环素,是一种血栓素对抗剂)的生成,反而促进血小板聚焦和血栓形成,因此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反而给它抗血栓作用帮倒忙。此外,有些患者体内存在环氧化酶-1的基因多态性或基因变异,对阿司匹林反应不敏感,这些患者即便服用超大剂量的阿司匹林也效果不佳,反而容易损伤消化系统,并加重血栓形成。因此,建议患者换用其它类别的抗血小板药物。

用药剂量或联合用药影响阿司匹林对环氧酶的抑制作用可影响血管壁合成前列环素由此可促进血栓形成。而常用于解热、镇痛的阿司匹林剂量是每次0.3~0.6g,一日3次;抗风湿剂量可达一日3~4g,远远高于抗血栓治疗的0.3g上限剂量,如此大剂量的阿司匹林,可使前列环素明显减少,抗血小板聚集作用明显削弱,这也可能是其抗血栓,预防心肌梗死效果不明显的原因。此外,若同时服用布洛芬等同类的环氧酶抑制剂,会竞争性拮抗阿司匹林作用,也会抑制前列环素,抵消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所以要避免与其同类的环氧酶抑制剂同时服用。

服用氯吡格雷后为何血栓事件仍有发生

氯吡格雷是药理作用不同于阿司匹林的国家基本药物,常用于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防治,但是服用后出现血栓的事件仍有发生,其发生率为5%~10%。

氯吡格雷在人体内代谢受到多种代谢酶影响,其中,CYP2C19影响较大。受遗传多态性影响,携带CYP2C19等位基因者心血管事件与死亡率增加53%,支架再栓率增加209%。CYP2C19的这种遗传多态性表现在药物代谢方面是个缓慢者,医学上称之为慢代谢者,使氯吡格雷不能及时在体内活化为有效药物,从而影响抗血栓效果。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慢代谢者要求上升2倍剂量。我国汉族人群中有20%慢代谢者,这些患者若按常规使用氯吡格雷,可能因代谢缓慢使药效不显而增加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高。

抗凝血药华法林为何药效会变脸

国家基本药物华法林是一种间接起作用的常用抗凝血药,通过抑制维生素K在肝脏细胞内合成相应的凝血因子而发挥抗凝作用,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及发展,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治疗手术或创伤后的静脉血栓形成,并可作为心肌梗死的辅助用药。可实际应用中,华法林的用量很难掌握,同一剂量产生的药效或产生抗凝效果所需的药量都可能出现悬殊,“变脸”难以捉摸。因此,华法林用药必须个体化,临床应用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用药时应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lNR);凝血酶原时间应保持在25~30秒,凝血酶原活性至少应为正常值的25%~40%,并严密观察口腔黏膜(如是否牙龈出血)、鼻腔(如是否鼻衄)、皮下出血情况(如是否有瘀斑、紫癜、伤口出血经久不愈),是否有月经过多等,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操作,避免过度劳累和易致损伤的活动,注意检查大、小便潜血等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及时调整用药。有研究认为,华法林药效的变异主要源于维生素K氧化还原酶的基因多态性,要使华法林达到安全有效的抗凝效果,不同患者所服用的剂量可相差20倍,且同一剂量的血药浓度可相差30~50倍,基因多态性的影响可使华法林的有效率下降至25%~ 80%,更有不低于20%的患者几乎无效;若能进行基因检测,可使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下降53%。

上一篇:赔偿责任下一篇:构建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