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2024-04-09

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共9篇)

篇1: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教师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

在英语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为主要目标,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英语课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主要输入来源,尤其在农村小学英语课几乎是小学生英语学习输入的唯一来源,那么教师的教学语言水平尤为重要。我们教师应如何提高自己正确使用教学语言的水平呢?

(一)提高认识

用英语组织教学,对于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来说主要解决的是一个认识问题。每一位英语教师要在思想上重视课堂用语的重要性。

(二)虚心学习

首先指的是向书本学习。教学语言涉及到英语教学体系和专业知识分类的框架。不读一些专业的书籍和刊物,不熟悉一些课堂用语词汇,课堂上就会出现讲“外行话”的现象。其次,要向他人学习,向那些课堂用语讲得准确、流利的老师学习。可以有目的地收看教育电视台播放的优秀课例,注意从教学效果的角度揣摩其课堂语言特点,从中吸取养分提高自己的课堂用语水平。

(三)认真备课

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仔细、规范、详细地写下课堂教学用语,并能熟记备课中出现的预设的课堂教学用语,以便在教学时能流畅、正确地表达。

(四)慎重表达

当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语言时应考虑自己表达的语序、语法、用词等是否正确,而决不应随口、随意地表达。

(五)及时反思

对照备课笔记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对于依然存在的困惑,要进行学习和与同伴交流,以逐步提高自己教学语言的水平。

篇2: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现在大多数学生喜欢上网,可是上网之后做什么?这成为老师和家长最为关心的问题。在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心目中,“上网”成了“娱乐”的同义词。甚至有家长武断地认为:上网就是聊天和玩游戏。

事实上,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信息,又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社会的个性化和国际化的空间,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身能力的大舞台。就在我们正为传统教育那种求同过多,求异过少及封闭式的弊端埋没了个性而叫苦的时候,网络的出现无疑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块“试验田”。怎样在这块“试验田”中培养出好苗子?“堵”和“禁”显然是不可取的。事实上,对于学生上网聊天、交友和玩游戏的行为,“堵”也是无效的。学生为什么喜欢网络聊天?据我分析,学生喜欢上网聊天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中学生正处于求知欲望强烈的阶段,他们好奇心很重,渴望更多地与外界交流,渴望领略“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而网络在信息传递方面的高效与便捷正好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工具,对他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2、中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阶段,他们有着自身特定时期的烦恼与快乐。而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家长和老师始终保持着一定的权威性,不易亲近。当学生遇到烦恼与快乐时,他们需要交流、分享与指导,却很难在身边找到合适的人选。网络交友的方式给他们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带来了新的交友途径,导致许多学生宁愿上网与网友交流感受也不愿在家或学校与父母及同学交流。

3、网络聊天和游戏作为许多网站吸引人气的服务,本身具有简单、有趣等特点,对初上网的人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容易参与到其中。还有休闲和交友在所有网民中都占有相当比重。那么,是不是有没有办法了呢?是不是就只能让学生们“将聊天进行到底”了呢?不是的,只要我们能正确引导,让学生健康的上网。

那如何引导学生将注意力转到有用的信息上,避免沉溺于网络娱乐,针对以上原因,家长和老师应该采取相应措施:

一、首先,家长和老师对待网络交友的问题应该不回避、不否定,而是通过正面教育让学生明白,习惯于网络交流方式,会降低在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同学,容易形成对网络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形成健全的性格。另外,网络交流方式是通过昵称之间的沟通来完成的,别人确认你存在的依据就是你的昵称。如果换一个昵称,在网络中你就是另一个全新的存在,一切从头开始。正因为如此,网络上的人往往只是其真实个性在某个方面的投影,很难完整地认识一个人。网上聊天时一定要注意进行自我保护,“防人之心不可无”。同时自身也应该注意培养网络道德意识,“害人之心不可有”。各种媒体上关于网络骗局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能够有助于引起学生的警惕、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二、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更多地意识到网络作为资源宝库的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德高才能为师。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应该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同时,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例如,有一次我批评个别同学“上网只有聊天一件事好做吗?”时,学生问笔者:“老

师,你平时上网做什么?”此时笔者并未将之作为学生的顶撞,而是态度平和地正面回答了他的提问:“每天必做的工作是收发邮件、查看校园网信息平台上有无新消息发布和了解天气情况,另外常做的是到感兴趣的站点了解一些相关信息。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更是离不开网络,它是我最好的信息库。”既让学生对自己单一的使用方式感到惭愧,又真切体会到网络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回答显然比粗暴地批评效果好得多。还有一次,学生问及一个问题时,笔者不是直接告知答案,而是指导她在Internet上搜索答案,结果她发现相关的解答很多,内容详尽而且清楚。她高兴地说,这样的办法太好了!

三、作为教师,应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整合方面花大力气,创设出适合本学科的课程模式。在教学中尽量多设置研究性问题,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这一信息工具分析与解决问题。从而用更多的精力关注网络上真正有价值的信息,通过网络接触社会,提高学生的辨识和思考的能力。

四、与学生一起上网。家长们应该意识到:作为主宰新世纪的一代,学生终归是离不开网络的。所以,我们的家长不妨放下对网络的成见,权把它当作一种生活的工具来看待,和学生一起来上网。毕竟成人的社会经验和辨识抵制能力比学生丰富,如果师长们对学生上网持的是支持但不失适当引导的态度,相信会比盲目的抵制更对学生有利。同时,对生活在信息时代的家长们来说,信息能力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在与孩子一起上网的过程中,既能利用自己的社会经验对孩子的网络行为适当加以引导,又能提高自身信息素养,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五、教师应该具备更强的信息技术能力,拥有更高的信息素养,从网络中发现更多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例如,网络游戏是学生们很感兴趣的新生事物,可是由于它大量占用学生的时间、精力甚至金钱,加之游戏中的暴力和色情成分,成为名副其实的“精神鸦片”。可是,一昧地反对学生接触网络游戏是没有用的,反而容易引发学生的逆反情绪,为教育带来更大困难。其实,从辩证的观点来看,没有什么事物是真正一无是处的。游戏也是依据现实构造的虚拟世界,游戏世界是虚拟的,但正义战胜邪恶这个道理是同现实社会一样的。在战争游戏中,参战各方的损失都惨重,我们可以以此教育学生热爱和平。只要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就会发现许多新的内容,而这些新的思想正是我们引导学生时所必需的。

篇3: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一、 网络语言的组成情况

我国自1990年大力发展网络研究和应用后,由活动在网络虚拟空间,具有自主、开放、包容、多样和创新特点的网民逐渐创造和形成了中国的网络语言。

我们在感受其带来新鲜、个性的同时,也能够深刻地感受到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文字带来的冲击。纵观网络语言的方方面面, 其组成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情形:

1.汉语谐音词语 ,由汉语谐音构成。如 ,“童鞋”(同学 )“酱紫”(这样子 )“竹叶” ( 主页 ) “偶” ( 我 ) 等等。

2.新造词语。由汉字构成的新词 。新造词语为网络语言中最有创造力的部分, 也可算是最传神的部分。如,“美眉”(美女、妹妹)”“东东”(东西)等等。

3.数字谐音词语。用数字谐音来表达意思 。如 ,“201314”(爱你一生一世 )“7456”(气死我了 )“9494”(就是就是 )“596”(我走了 )等等。

4. 缩 略词语 。 将字母缩略拼写成为新词 。 如 ,“mm”(妹妹 )“jj”(姐 姐)“gg”(哥 哥)等 等 。

这些词的新义和新用法, 折射出网络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图景, 却也是对传统语言的一种挑战。现在网络用语已经走下网络平台,走进了现实生活,学生作文里也时常出现网络用语,此类词语让老师们常常不得不“皱起眉头猜测”,他们为学生的用语规范感到担忧, 这也无疑是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二、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规范使用网络语言

1.引导学生使用规范用语 ,正确对待网络语言 。

首先, 要从思想上解决学生滥用网络语言的问题。受网络语言冲击最大的是学校,对于规范语言文字学校责无旁贷,学生的好奇心理、攀比心理、显示自我的心理会使一部分学生把网络语言当作一种个性,一种炫耀自己的资本。我们要让学生明白,不规范的语言表达会给我们的语言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 学不好自己母语的学生没什么可炫耀的。教师应引导学生认识到那些不规范的语言表达形式会造成正处于语言学习阶段的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和运用能力的下降, 不可盲目模仿。同时,要教给学生们正确的语言使用方法和规则,培养学生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

其次, 帮助学生运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语言的发展。因为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它是变化的、发展的,那些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充满活力的新生语言如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而且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的话,我们也应该去接受它,毕竟它在一定程度上是我们这个信息化网络时代的反映,我们可以充分享受那些通俗易懂、诙谐生动的网络新生语言带给我们的愉悦。但同时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持语言文字特有的规范性,但这种规范性是存有弹性的,并不是僵固不变的,不是僵死的规范。

2.依据 《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 宣传 , 营造规范的网络语言大环境。

网络语言已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同时也无可避免地走进了教育教学工作中。社会发展越快越迅猛,语言就会不断被丰富被更新,它进入人们的生活需要一个逐步被接受的过程。因此, 对网络语言,宽容比扼杀更加重要。2001年颁布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已实施多年,如果全社会都来宣传、贯彻、执行这一法规,对于规范社会用语,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网络语言已真切地走进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应该用公正、客观、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网络语言的影响,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不加甄别全部拿来。只要能积极引导,趋利避害,网络语言对于汉语言的发展肯定是有利的。我们应规范网络语言,让语言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篇4:如何正确使用体育教学语言

一、体育教学语言的类别

1.介绍性语言

教师的教育教学,周而复始,往往每接一个新的班级,都要向学生进行自我介绍,定下课堂常规以及体育课的要求和注意事项。良好的开端奠定成功的基础。因此,上课伊始,教师要精神饱满,充满激情地运用鼓动性语言,引起学生的有效注意。

2.指令性语言

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由于视野广、空间大,要求教师的口令要刚健响亮,张弛适宜,力度得当,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迅速调动队形和组织教学。动令和预令要开合有度,比例适当,声音要洪亮,吐字要清晰,节奏要明快,语言要协调。如喊“齐步—走”时,预令要拖长,动令要短促有力。

3.讲解性语言

讲解的语言要具有启发性、简明、准确。为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熟悉各身体练习的要领。编成简明的口诀,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例如讲解前滚翻时,概括为“低头含胸把腿蹬,身体团紧不放松”。这样,动作顺序和动作要领一清二楚,有助于学生掌握动作。

4.教育性语言

学生的能力、志趣、性格等方面均有个别差异,因此,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或循循善诱,或直截了当。对性格外向的学生可适当采用限制性和严格要求的语言。反之,则应多采用激励性语言,以便调动他们积极锻炼的主动性。

5.指导性语言

初学动作时,学生理解肤浅不可能全部领会其要领,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关键环节上给予指导。例如将侧向滑步推铅球归纳为“由中开始,自下而上,转蹬、蹬转”指导学生,最后形成正确的动力定型。

二、体育教学语言运用的要求

1.口齿清晰 字正腔圆

体育教师的口令要准确、清晰、果断、节奏感强。洪亮的口令能使人精神振奋,动作协调整齐。

2.条理清楚 层次分明 语言准确

对技术概念、动作要领要讲解准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纠正错误动作、评定动作质量以及科学术语的运用均要正确。例如:“踝关节”不能说成“脚脖子”、“送髋”不能说成“挺肚子”,这样,既能避免学生形成错误概念,又能收到语言美德教育效果。

3.讲究逻辑 寓于哲理 具有激励性

教师的语言富有哲理,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受到德育、美育的熏陶。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术语和共同的哲理。有的同学对体育缺乏正确认识,锻炼积极性不高,可用“生命在于运动”等语加以引导;有的成绩不理想,又想一口吃个胖子,可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等加以安慰。

4.语言精练 重点突出

体育教学语言要简明扼要,讲清重点,解决关键。例如在教授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时,可概括为“一夹、二插、三抬臂”。

5.活泼生动 形象逼真

教学中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但能使学生对教师所描述的技术动作有深刻的理解,而且在做动作时始终兴致勃勃地处于积极状态。

三、体育教学语言的运用技巧

1.灵活多变 高低强弱

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声音高低强弱,应根据课的需要而确定。教师的语调可灵活多变,或急或缓,或长或短。如在投掷的最后用力阶段,就应使用信号“嗒—嗒—嗒嗒”这样短促有力的强音。

2.语气亲切 具有诱导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亲切热情,不要讽刺打击。当教师评定一个学生动作时,运用肯定或赞扬的语气,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产生鼓舞的效果,如果用轻视或漠不关心的语气,则会使学生失去信心,从而很难完成动作。因此,对完成动作好,掌握技术快的同学应当表扬;而对身体素质比较差,技术水平低的同学,虽然完成的动作质量比较差,但只要一个细节做得好,教师也应用赞扬的语气表扬他,增强其自信心,从而出色完成任务。

篇5:大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面对的是信息透明化、共享化、全球化高速发展的社会,相比于父辈,我们拥有更多的资源,更多寻找资源的方法。但在大量有用的信息向我们涌来时,也会有许多垃圾与糟粕充斥其中,蒙蔽我们的双眼。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需要选择正确的方式来对待有网络伴随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呢?

正确认识网络这把“双刃剑”,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网络作为一个载体,衍生出了多种信息传递的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的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在它积极作用的背后,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大学生,使得部分大学生陷入到迷失自我的陷阱中。因此我们需要在大量的信息中找到精华,所谓精华就是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能对自己有帮助的资源。那么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目的地进行阅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能将有限的精力耗费在无用功上。

调整心态,提高抵制诱惑的能力网络只是一个工具,是我们用的,而不是玩的。大学生要充实自己的精神空间和现实空间,让自己有忙的地方、时间和内容,例如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我们可以通过上网看新闻来了解天下大事,还可以通过网上的比赛来扩充自己的知识,或者上一些学习网站来辅助自己的学习。上网的目的是调节心态。学习任务重、心理压力大,能在网络上找个知心的朋

友谈谈,心情可以变得轻松。我们要着重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与能力,培养与提高你们的自控力。让自己做网络的主人,让网络成为自己手中有用的学习工具。

利用好网络虚拟交流平台网络还是个交流的平台,借此平台,我们认识了自己现实生活中完全不可能遇到的人,扩大了自己的交际范围。如果你有烦心事憋在心里,可以找网络上的朋友倾诉,没有在现实生活中的顾虑;如果你希望提高外语水平,可以在国际交友网络上认识外国人,直接交流;如果你想要认识校友,可以上专门的校园网站。总之,网络大大扩展了我们的交流面,各种各样的人都在网络上以自己喜欢的面貌出现,能与他人交流心得看法,逐渐完善自我知识网络体系,通过这个平台我们还可以找到许多朋友共同进步。

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正确对待网络娱乐资源劳逸结合、寓教于乐是我们所提倡的健康的学习方式,适度娱乐能缓解学习、生活中的压力,也为后续的学习和工作提供能量。然而过度沉溺于网络娱乐资源(如网络游戏、在线聊天等)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影响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只有正确对待网络娱乐资源才能真正地从网络上获取轻松,因网络而受益。我们必须合理安排上网时间,在上网和工作、学习之间取得平衡。只有通过合理安排上网时间,才能做到有效率地使用网络资源并使其真正地为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

篇6: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形式,而语言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教学的基本功和必要素养,也是教师传授知识、传递信息的主要载体之一。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在教学过程中通俗语言的使用能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并能引导学生以更开阔的思维方式来理解相关知识,最终达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工作中教师如何正确掌握和使用教学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教学口语 讲述 朗读 演讲 提问 交谈 辩论 体态语言 板书 演示 说明性演示 启发性演示 巩固性演示

【正文】:

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因此,我们不难看出教学语言的优劣与课堂教学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加强教学语言的修养,也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保证。课堂教学艺术首先是教学语言艺术。这就要求一名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知识和道德修养,还应努力追求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用语。因为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而且还能使学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感的陶冶。

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更多的教师只注重教育教学技巧的探讨与改进,而忽略了教学中语言的精心组织和优化设计。课堂因此也变得沉闷死板,还出现了许多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如长篇大论、繁冗拖沓、陈词滥调、照本宣科等。这就进一步说明了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师生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的效率。在教学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因此,我认为教学语言不同于一般的生活语言,也区别于朗诵、演讲等其他专业语言,有其独特的内部特征与外部形式。它主要包括:教学口语、体态语言、板书和演示。

一、教学口语

口头表达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其功力如何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只有好的口语表达,才能把思想轻松的传输给学生,才能给学生能明晰的逻辑思维。

(一)、教学口语的分类。

按其目的和方式不同,教学口语主要有讲述、提问、交谈、辩论等四种形式,这四种形式在课堂教学中是交替使用的。

1、讲述。讲述是一种最常见的教学口语,它是教师对学生所做的独白式的单项说话。在形式上,讲述和朗读、演讲比较接近,而实质上,讲述是独具一格的。

首先讲述不同于朗读,它比朗读更自然和更口语化。讲述要求教师脱稿面对学生。在这种意义上,教师在课堂上是讲课,而不是读课。相对而言,讲述的难度要大些,它不仅要求教师熟知讲授内容和熟练运用词语,还要求教师能根据学生的接受状态做自我调节,即通过反馈控制讲述的质量。

其次,教师的讲述也不同于演讲。演讲的目的一般来说是为了感召听众,其选材范围是有限的。讲述则不同,有趣、形象的或枯燥的、抽象的内容,都可运用讲述的形式。如果说演讲的语言主要突出情感,那讲述的语言更注重理性。当然朗读和演讲在教学活动中也经常被使用。

2、提问。提问是有针对性的请学生回答问题的语言提示。提问的地位在教学中公次于讲述,它是教学口语的一种重要形式。提问一般以两种目的:一种是为了了解不熟悉的情况而发问,另一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提问。

3、交谈和辩论。交谈和辩论是教师参与学生小组讨论时要运用的教学口语形式。交谈是师生双方各自亮明自己的观点,互相交换看法的一种谈话,它建立在交谈双方互留余地、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形势比较自由。辩论是交谈的高级形式。辩论双方针对同一问题,阐述对立观点,彼此揭露对方的矛盾,否定对方的论点,通过证明和反驳,最后获得正确的认识或一致的见解。在教学中,辩论是培养学生求异思维和训练谁技巧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是善辩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知识和的规范。

(二)、教学口语的特点。

根据教学活动的要求,教学口语具备科学性、艺术性与教育性的特点。

1、教学口语的科学性。教学口语表达的内容要真实、准确,表达的方式要符合语言和逻辑的规范。第一,教学口语要符合语言规范。讲课的语言必须清晰、准确,使用普通话;教师的口语表达必须符合语法要求;教学口语要恰当运用修辞手法。第二,教学口语要符合逻辑规范,必须做到概念明确、判断准确、推理严密。

2、教学口语的艺术性。教学语言要起到传递、解释、启发、组织、感染等多种作用,仅仅符合语法、逻辑规范是不够的,它还必须具有艺术性。艺术性的教学语言应该具有简练、生动、发人深思,幽默风趣、富有个性等特征。

3、教学口语的教育性。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这是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因而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语言要具有良好的教育性。教学口语的教育性,主要表现在态度的谦和与形式的情节。具有教育性的教学语言应是语气温和,内容健康,形式洁净的良言、美言。这既是教学艺术的体现,又是教师职业首先的要求。只有这样。教学的教育性才能很好的体现。

二、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也称身体语言,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表示态度的非语言特点的身体姿势,以表达某种特定意义的无声语言。体态语言是伴随人们的有声语言而发生的非言语表达行为。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和身体姿态等。心理学家艾伯特·梅瑞宾的实验表明:信息的总效果=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无声(体态)语言。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体态语言,在教学中上的作用是其他形式的语言无法替代的。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体态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有声语言和书面语言都无法阐释清楚,这就是所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另外体态语言具有强调有声语言的语义重点,能起到增强有声语言表达效果的作用。此外,体态语言还可以起到组织控制教学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体态语言,对引发学生求知兴趣,调节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艺术都将起到积极作用。充满生机和激情的教师会极大地唤起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其原因在于非语言和外加语言的提示作用。非语言的提示作用与我们身体运动所发出的信息是分不开的,它传递着情绪和感情,并增强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中的神情举止丰富多彩,教学才变得生机盎然。而教学语言的艺术性,正体现为有声语言、体态语言以及板书、演示等的巧妙配合。为了高效率的传播知识信息,创造艺术化的课堂教学情境,教师不仅应该加强有声语言的训练,还应学习掌握体态语言,使表达既有声又有色。

1、体态语言的特点。

第一、动作性。体态语言不同于口头语言:口头语言凭借语音、词汇、语法构成的语言体系传递信息,而体态语言则依靠举止神态传情达意。

第二、微妙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多凭面部表情,特别是用眼睛说话,仗眼波传情。因为这样的活动是在无声的情态中进行的,就带着含蓄性与隐蔽性。而且,眼睛还具有很大的灵活性,由眼睛可以带出其它的种种表情,形成复杂的感情世界。在一颦一笑之间,往往可以传递各种信息,其作用是微妙的。

第三、感染性。体态语言的传情达意,时而含而不露,时而极富鼓动,这就从两个极端叩动感情的心弦,引发人们积极地去思考问题。语言的感染力,也就油然而生。

第四、辅助性。体态语言与口头语言往往结合使用,体态语言在人们传情达意的过程中,主要起辅助的作用。

2、体态语言的重要性。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身教反映在许多方面,而体态语言是身教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的情感、态度、手势,甚至服装、发式等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体态语言,除了能使课堂生动活泼外,还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情绪饱满、心情舒畅地进行学习,能充分发挥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的体态语言,它能引起学生对事物本身的丰富联想。尤其是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动作和情感,通过体态语言能较好地表现出来。因此,它对学生具有启发思维、促进理解的作用。教师体态语言的强化作用主要体现在它能把学生的视听有机结合起来,用视听两方面的刺激作用于学生的感官,从而增大了接收的信息量。

3、体态语言的使用。由于教师的体态语言对学生具有教育作用及情感激发作用,教师体态语言又能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集中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的兴趣,促使他们集中全力学习,因此,教师在运用体态语言时必须明白、准确,只有让学生理解,才能发挥较大的作用;体态语言的运用要繁简适度,过繁会弄得人眼花缭乱,过简会显得呆板,都会影响效果;体态语言的运用要恰当掌握分寸,不宜夸张;教师在课堂上教学不同于戏剧表演,动作要适度,否则会造成喧宾夺主,影响教学效果。

三、板书和演示

板书和演示是教学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活动中特有的传播手段。板书是静态的,演示是动态的,它们和口语一样发挥着教学语言的所有功能。

(一)、板书

1、板书在教学过程中有其特殊的作用:第一,它具有引导、控制学生的思路和使学生定向注意和定向思考的作用;第二,它可以借助具体、形象的形式把知识的框架结构表达出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第三,它可以利用简明、概括的形式引导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第四,它具有体现知识内在联系的逻辑化特征,可以点化、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2、教师的板书要遵循实用与艺术两条原则。实用就是指板书是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表达知识的结构框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吸引学生注意,启发学生思考。艺术,意即板书要在实用的基础上符合学生的审美需要,让学生从中体验到和谐与奇妙。为此好的板书应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布局合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第二,语言精练,提纲挈领;第三,结构完整,突出重点;第四,书写流畅、字迹清晰。

(二)演示

演示是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实物或示范性实验将教材内容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其主要的是使学生获得关于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知识内容。从功用上讲,演示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加深对事物的印象;能使学生形成正确深刻的概念,确信所学的各种原理、法则的正确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并巩固所学知识。

1、课堂中的演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说明性演示,也可成为印证性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确信教材知识的正确性。例如用氢气和氧气合成水的演示,在于说明氢氧合成水的真实性。

启发性演示:要求学生先观察、再思考。其目的不在于让学生承认某种事实,而在于让学生从演示中发现事物变化的“关键点”和规律。例如,地理教学中,演示太阳、地球、月亮的运动,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三者的运动关系。

巩固性演示:教师讲授之后,让学生观察演示,加深理解,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

2、教师在教学演示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演示必须与讲授相配合。演示是一种辅助性语言,不能以演示代讲授,演示的时机要适当,力求发挥其最佳作用;

第二,演示必须准确,可靠,规范。不准确,不可靠的演示,不仅不能说明问题,甚至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不规范的演示,不能为学生做出榜样,更不具有示范性; 第三,必须注意演示的效果,要把演示与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机的结合起来。教师不能为演示而演示。

总之,好的课堂教学的语言,应是鲜活的,生动的,具体的,有生命力的。一个严肃而敬业的教师,应该像诗人那样遣词造句,挖掘“语言的金子”,不断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逐步达到“片言可以明百意”,“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因此,要成功地上好每一堂课,教师应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熟练掌握 语文教学语言运用技巧和艺术。愿更多的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都能正确掌握和使用教学语言。

【主要参考文献】:

1、骆小兰:《教师语言的艺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2005年版

2、朱立元:《美学原理》 华东师大出版社 1991年版

3、司君恒:《怎样掌握教学语言艺术》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篇7:大学生应当如何正确使用网络

二十一世纪是网络的世纪,网络将以无与伦比的技术优势抢占时代制高点。网络社会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特别是对中国网民中的特殊群体—青年大学生影响颇大。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其中25周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网民总数的45.2%。然而,信息网络就像潘多拉的魔盒,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特别是对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带来了一些意料不到的负面影响。

对于学生上网问题,我们应当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引导学生们正确地理解网络、充分地利用网络 就上网本身而言,当然并没有错,关键在我们应该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在某些方面,上网也就类似鸦片,适量自然可以治病救人,但多了就容易产生依赖性,影响工作学习,但上网与鸦片又不同前者产生的是生理依赖,后者则是一种精神依赖。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既然对立又统一的一面我们要如实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就必须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法。这就告诉我们对待学生上网问题要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

首先,我们应该看到青少年上网的利,肯定网络给青少年带来巨大帮助。互联网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跨地域性。这大大方便了青少年的学习,我们可以在网上学到更多的知识,感受遨游学海的乐趣。而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的主人,更需要尽快掌握信息技术,占据有利地位。可见网络对青少年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鼓励上网是全社会都在抓的一项工程,鼓励大学生上网的意义更是不言而喻。但是,上网之后做些什么呢,那些沉迷于聊天和游戏的学生,不仅耗费了金钱、时间和精力,还影响了正常的学业和人际交往。他们往往通宵达旦上网之后,第二天有的逃课,有的到了课堂上也是睡大觉。痴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他们,平时懒得跟同学或者朋友交往、交流,跟家长、老师的交流更是少得可怜,还总是觉得家长和老师不理解他们的世界。就我自己而言,我几乎不玩游戏,但是我会经常看电视剧,电影,经常一整天窝在寝室,电脑知识只了解一点,大多数时间都浪费在看视频上了。

网络不是天堂,网络也不是地狱,利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用好网络,关键在于使用者自己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免疫力,自觉抵制不健康的思想意识学习网络知识,进一步挖掘网络的新用途。以主人姿态迎接网络时代的到来。总之,在网络这个大染缸

里,大学生要做到“出污泥而不染”,需要国家、社会、家庭、学校几个方面共同努力,更需要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鉴别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地对待和利用网络。

青年大学生是整个青年群体的佼佼者。我们担负着传承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国家和社会现代化的重任。特别是我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将直接关系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因特网上不良信息泛滥,加之缺乏有效的网络监控运行系统,使青年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扭曲和错位。有些人出现了思想观念的西化倾向、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减弱的倾向、语言的异化倾向、现实情感的冷漠化倾向、社会交往能力退化的倾向和法制观念的淡漠倾向,并因此产生了不良行为,所以加强青年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显得十分必要和非常紧迫,从国家到学校都应该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在宏观上,国家要加强对互联网络的管理和建设。法律上,要加强网络立法,迅并制定网络使用管理制度,发挥法律和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防止网上不良行为等问题出现;技术上,要探索新的对网络的控制管理方法,即把技术本身作为控制技术的手段,以技术控制技术,从源头上净化网络。其次要确定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必然反映网络社会的特殊要求和青年大学生身心特点。一是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念,使我们认识到网络道德是网络社会正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人际关系调节器。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里,大学生也应该遵守法纪,遵守共同的规则,做一名网上道德人。一方面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真善美”三位一体的标准,帮助青年大学生追求真善美境界。另一方面要启发爱美心理,培养高尚情操。在网络道德教育过程中,要通过吸引人的形式,使青年大学生产生道德认同感,有利于形成健康、积极、高尚的情操。大学生要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根据社会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和我国网络发展的实际,当代大学生应当遵守以下网络道德规范:严格遵守互联网管理的各种法律、法规,不做协黑客”,也不做“黄客”,讲究社会公德和IT职业道德,杜绝与大学生身份不相符的网络行为

篇8: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一、幼师使用激励语言的特点

(一) 教师使用激励语言的优点

教师要根据幼儿个性的不同来使用激励语言。赞许、鼓励等的激励方式多用在内向、缺乏自信、抗挫折能力较差的幼儿身上, 因为他们往往胆子都非常小, 害怕老师和家长的批评。如果对他们多采用批评式激励就会使他们更加胆怯, 对自己失去信心, 不敢表现自己, 从而不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批评式的激励一般适用于调皮、任性、自制力比较差的孩子身上, 因为直接地指出他存在的问题能让幼儿更加清楚自己在哪里做错了, 什么是不应该的。这种批评式的激励只要掌握好方式, 就会更加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 教师使用激励语言存在的问题

1. 通常幼师为了保护幼儿的自尊心, 在幼儿稍微有进步

时就极力地表扬夸奖, 让幼儿感觉得到表扬是非常容易的事, 从而不再认真地对待每一次的表扬, 在多次受到表扬之后, 就会感觉老师总是表扬我, 我做的什么事都很好, 谁也比不上我, 大家都应该向我学习。这样会使幼儿自负, 达不到语言激励的目的。

2. 幼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会带有情绪, 如:

“我看谁还不听话?”“××非常棒, ××我不喜欢他了”“怎么这么笨”, 等等。老师简单的一句话, 就会让幼儿感觉老师不喜欢我, 我没有小朋友好。当幼儿出现问题时, 幼师应该有耐心, 多引导, 精心锤炼语言, 注意信息的高效传递, 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3. 教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只是笼统地说:

“你真棒!”“你好聪明!”“你真能干!”等。这类话小朋友听多了, 激励的作用就不大了, 而应使用有针对性的、恰到好处的夸奖表扬的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语言要适时、适度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使用激励语言要注意选准时机, 及时地肯定, 巧妙地启发, 活跃课堂气氛, 提高教学效率。许多知名作家慨叹自己如何走上创作道路时, 都忘不了学生时代老师当堂宣读他们的佳作给他们带来的终生影响。一个活动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 及时把握住感情的切入点。

(一) 孩子回答问题精彩时教师要及时地鼓励

要抓住时机予以表扬和鼓励。如“你真棒, 真爱动脑筋”、“你说得真好”、“你的想法真特别”等使孩子充满自信, 因为我们面临的都是学前儿童, 他们的年龄还比较小, 所以他们对于一些简单的表扬都会非常高兴或许老师的一句表扬, 他能兴奋一整天, 对今后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 对自己的信心也会相应增强, 发散孩子的创新思维, 让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让他们飞得更远。

(二) 在孩子回答出现状况时也要使用激励语言

教师提出了富于思考性的问题, 孩子进行积极的发言, 但是如果遇到了回答不上或者回答错误的孩子, 老师就要抓住时机用亲切温和的语言进行激励。如“我们班小朋友都是最棒的”、“再动动小脑, 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想出更好的方法”、“你讲的也可以, 但是还可以有别的答案, 你愿意再试试吗”等。再者教师在活动中提出问题, 孩子如能回答一部分的, 但是不全面的话, 老师就要投以信任的眼光, 鼓励孩子说下去, 因为幼儿遇到困难的时候是很希望得到帮助和肯定的, 这时, 如果老师上前摸摸他的头, 用鼓励的话语如“讲的真好, 继续说下去”、“老师相信你一定可以回答完整的”激励孩子, 就能帮助孩子树立信心和勇气, 让他们下定解决这个难题的决心, 还可以通过这些激励语言和表演, 把孩子的情感推向亢奋状态,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的内在潜力, 使其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使用激励语言不应太笼统, 大多数幼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 大多数使用:“××小朋友表现得真棒”、“你的画画得真好”, 但是这样的表扬孩子不理解, 他们不知道自己哪里表现得好, 画哪里画得好。比如表扬他的画时, 应该说出具体的优点, 如“颜色涂得很均匀”等, 这样孩子就知道自己成功的地方在哪里, 又会感到很亲切。

一般来说, 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使用激励语言, 进行适当的鼓励, 有助于孩子欣赏自己的成功, 发展积极进取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动机并形成初步的成就感。但过分了就不利于孩子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培养, 最终不利于孩子提高判读能力和独立发展的能力, 这就要做到适度。

总之, 适时、适度、积极地运用激励语言, 会激发孩子的情绪变化和求知欲望, 使孩子保持旺盛的乐学情绪, 在轻松愉快的思维活动中, 实现师生心灵与情感沟通, 起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积极作用。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语言要有技巧和方法

(一) 课堂教学中注意使用激励语言的频率

孩子是需要鼓励的, 正面的鼓励可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极大的保护和满足, 激发其上进, 这样的鼓励和激励语言如果重复使用或者使用得太滥, 就无法达到激励的效果。

许多幼儿教师总是以为小孩子不懂事只是喜欢玩, 所以有很多的话也是随着心情来说的, 因而会将自己的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如老师今天上班时心情好, 看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 即便做错了一些事情, 也会一笑置之, 最多温和地提醒;相反, 如果老师今天心情不好, 那么即使那位小朋友表现得很好, 用期盼的眼光看着老师希望得到表扬, 也会视而不见。这样, 小孩子会认为自己哪里做错了, 会想为什么老师不喜欢我, 等等。幼师的每一句话都能给幼儿带来不同的发展方向, 也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发展。

(二)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激励语言要有真情实感

幼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要有真实情感, 语言对幼儿有感染力和亲和力, 能够根据幼儿的个人特点和内心需要给予积极适当的激励。幼师的赞许不应有丝毫的虚伪与欺哄, 每一个赞许都应该是出自幼师内心的真正赏识。小孩子心地都非常单纯, 都想得到老师的夸奖, 如果发现老师的赞许只是为了应付自己, 就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从此不再重视和期盼得到老师的赞许, 这样我们课堂上使用的激励语言就失去了真正价值, 起了相反的作用。

四、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班上能力较弱的孩子多鼓励

幼儿教师在使用激励语言时应面向所有的小朋友, 不能只表扬几个比较喜欢的小朋友, 那样会让其他的小朋友嫉妒、自卑, 感觉自己什么事都做不好, 老师不喜欢我, 从而影响幼儿以后的发展。而那些老师比较喜欢的也会因此而有一种优越感, 感觉自己比其他的小朋友更加让老师喜欢, 甚至会因此而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玩。每个小朋友的发展水平都确实存在着差异, 幼师不应在心里将小朋友划分等级, 这样只会伤害幼儿的自尊心。例如我班的孩子豆豆, 她比较孤僻, 于是我经常用激励语言在她发言之前鼓励她, 如:“今天豆豆要发言咯, 我们大家仔细听好哦。”时间长了, 豆豆现在已经开朗了很多, 家长也反应她越来越开朗了。只要我们给那些能力较弱的孩子多一点关爱, 多一点鼓励, 这些迟开的花朵就一定会开得更加绚丽, 更加灿烂。

所以, 老师表扬时必须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 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总之, 幼儿教师在教学中巧用激励性的语言, 不仅可以提高幼师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地发展, 进而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

摘要: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重视激励性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激励性语言的策略很多, 就实际操作而言, 主要是指在教育教学中, 通过教师的语言、情感和恰当的教育教学方式, 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予以肯定性的评价, 坚持正面导向和成功激励, 多发现学生的优点、长处和闪光点, 并予以鼓励, 扬其长、励其志, 通过教育学生获得成功。

关键词:激励语言,幼儿教育,激励作用

参考文献

[1]邓丽群, 王玉珏.善用教师语言,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10) .

篇9:如何正确使用网络语言

一、教会学生阅读,积累数学语言,为“说”做好准备

阅读是了解和学习数学的一种常见方法,也是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基本策略。值得注意的是,阅读材料不仅仅限于数学书,也可以是数学报,数学故事,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有介绍数学家的故事,有数学童话,还有很多的经典解题思路方法等。数学报和数学故事书都应成为他们阅读的材料,从中通过這种有序和广泛的阅读,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不同的角度和关系中了解和学习数学,学习他人思考问题的方法,分享他人的解题策略。这既给学生的学习拓展了一个自然、亲切而有价值的空间,又能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也能积累学生的数学术语词汇,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语感。

二、给学生创造时机,让学生多“说”

在课堂教学中,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就必须把握好时机,多让学生“说”。如,教学第二册认识人民币时,通过摆图片和出示实例来让学生掌握及认识人民币, 学生已经有了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了把具体操作过渡到抽象思维,如让学生理解元与角的进率时,问学生一元和10角要哪个,为什么?学生在说时就很不统一,从而激起学生在认识中的矛盾冲突。因此,教师要把握这一时机,再引导学生看条件,引导学生十角就是一元,可以变换一下叙述形式吗?”让学生思考后,表述自己的意见,关键让学生理清元和角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这单元的难点。 加深对元、角、分的认识,既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语言,又提高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真是“两全齐美,恰到好处”。

三、 在实践活动操作中,训练学生“说”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多种感官并用,操作是学生动手和动脑的协调活动,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帮助他们对操作过程和数学观点表达,就容易多了。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叙述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化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四、教师要示范,让学生知道怎么“说”

一个好的数学老师,首先自己应有良好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给学生以示范,有意识地说好自己的示范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这样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有所进步和发展。

五、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强化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表达更多的是以口头语言表达为主,但我们也可以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写数学语言,就是引导学生把他们学习数学的观察发现、计算过程、计算算理,应用题的解题思路、课堂小结、一堂课所学内容用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来,并进行交流,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并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探索研究能力。通过小结能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清晰地回忆出本课的要点。小学生虽然表达能力有限,但只需正确引导,学生便能正确地概括。比如,问学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在回忆整理之后,纷纷举手发言,而且连平时不爱说话的和一些后进生也很积极。有些学生话虽简洁,却抓住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发展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通过简单的日记形式,不仅积累了数学,也发展了数学语言。其实也是综合素质的一个提高。

上一篇:“刺客列传”阅读答案下一篇:初中数学教师线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