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课程改革经验材料

2023-05-26

第一篇:中学课程改革经验材料

课程改革经验材料

把课堂的自主权交给学生

——油坊街小学课程改革经验材料

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推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新颖的民主型的学习方式,摒弃以“教师传授为主”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归根结底是把课堂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从这一点上落实课程改革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对于我校教师来说,实在是一大难题。因为我校教师年龄偏大,知识老化,教学方法已形成惯性。如果解决了这一难题,我校的课程改革就成功了一半,否则就无法实施课程改革的战略,完成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

2010年秋至今,我们组织教师们学习杜朗口学校的教学经验和先进教学模式,即让学生自主学习,把自主学习的权利大胆地交给学生。并推广到课堂教学之中。原来我校教师讲课一直采用“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满堂问”的方法,学生学得索然无味。改变这些老套路,我们费了不少的劲,最大症结就是不敢放手让学生读书、自由争辩、自我质疑、共同合作学习,防止把自主学习权利一放,课堂教学就乱了阵脚。但学校领导班子认为,任何改革都存在着风险,要求教师们放开手脚,大胆推行新方法,大胆实践新理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一是利用教研活动,共同研究一节课,让教师发表自己的看法,比较不同教学方法的优劣,用怎样的方式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做到扬长避短;二是开展公开课活动,积极推动自主学习的方式,下定决心,即使一堂课尝试教学的失败,也要寻找出路,寻找对策,突破难点;三是引导教师开放心胸,放下架势,努力做师生平等交流,和谐师生关系,从而倡导“情趣课堂”“快乐课堂”。如:语文教研组始终坚持“把书读好,读出情趣来”用发现法、质疑法学习语文等,不在拘泥于教师泛泛之谈,学生的学习情趣充分调动起来,教师感受到真正回归到语文课堂之中。

把课堂的自主学习权利交给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学生学习的最大敌人莫过于依赖,教师教学最大悲哀就在包办,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是教师一味“讲”过去,而不是学生“学”过去。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不说,更严重的是学生收获甚少,感到枯燥无聊。导致教师厌教,学生厌学的恶性循环,让学生自主学习起来,让课堂生动起来,营造一种有利于交流沟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读说思辩”,快乐课堂就得以实现,改变被动的学习局面,从根本上实施课程改革。

第二篇:中学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介绍

**县诚以苍山分灵,漾水毓秀,人文辈出,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始建“**县简易师范学校”,时为培养**乡村小学教师的初级师范。民国三十二年三月,新校址落成,改名为“云南**初级中学”,1972年定名为“漾濞一中”,开始招收高中,成为全县绝无仅有的完全中学。1985年,**彝族自治县成立,**迎

来了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大好春天,**一中也时逢蓬勃发展的美好机遇,她和年轻的自治县休戚与共,共同成长壮大。

一、教育教学思想特色鲜明

正如一个人的成长需要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念一样,一所学校的成熟也是以是否铸造自己独特风格的办学理念为核心的。**一中以“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有一个美丽整洁的校园和创一流的教育教学业绩”回首自己走过的20年朝晖夕霞。

自治县成立之时正值改革开放初始,**一中从“十年浩劫”的余悸中镇定下来,沉舟侧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争荣。健谈博学,开朗豪爽的杜国文校长(已去逝)以“高考质量”为目标,建立教学管理制度,狠抓教师备、讲、批、辅等常规,培养师生的竞争意识,形成了“比、学、赶、超”的学风校风,创造了辉煌的教育教学成果。1985年全县有140人参加高考,考取大专28人,其中重点大学6人,升学率为28,与当时县市人口相比,**的高考成绩名列全州前四位,1984年**一中学生考起清华大学,引起全州的关注,1985年的大理州语文教学研究会在**一中召开现场教学观摩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由于山区出现了“报考中专跳农门和早就业”的思潮,全县百分之八十的优秀初中毕业生纷纷报考中专。**一中录取的高中新生百分之八十是成绩中等偏下的初中生,高中生源质量太差,严重制约着高中教学质量。为了在极度恶劣的生源条件中冲出重围,寻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学校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加强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热情治学、富于改革探索精神的**校长(曾任**县副县长,现为大理州民族中学校长)带领全校师生,冲破层层阻力,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传统体制,在大理州县一中率先实施了《**一中三制改革方案》(校长负责制,教职工聘任制,结构工资制),在学校内部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校风学风的进一步改善,挖掘潜力,变生源差的压力为师生你争我赶,比贡献比进步的动力,学校的教育教学依然呈现生机活力。1997年在全州教育工作会议上,校长马琴作了题为《峥嵘岁月勤苦探,三制改革初结果》的大会交流。

90年代末,学生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着极为鲜明的个性特征,要求教师尊重情感,实现师生人格平等,思维活跃,而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死板。为了使学校教育适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素质教育,坚持原则,开拓创新的茶兴龙校长(现任党支部书记)提出了树立“一中人”形象的办学理念,号召全校教职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大兴教学研究之风,用“请进来”的方式与下关一中、州民族中学等强校联手,邀请名校名师到校示范指导;用“走出去”的行动,派教师到鹤庆一中、三中,祥云一中学习取经,取得了教育教学的优异成绩。2001年,学校有136人参加高考,上线率为31.5,升学率为58.37,位列全州第八位,高于当年全国高考升学率。

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这种竞争在二十一世纪开始就初露端倪,**高中教育不能满足高校的一再扩招和人民要求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2004年2月县政府召开了“高中教育发展和改革”会议,对**一中的办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杨金华校长带领全校教职工树立了“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完善”的办学目标,提出了“创名校、出名师、育名生”的办学方针,号召全校师生“领导苦干,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奉献,科学求是,勇于争先”的一中精神,大胆改革管理机制,印制了《**一中管理制度汇编》、《**一中学生手册》,每年开学,新生员工人手一册,做到制度要求深入人心,实行教学质量目标管理和组合式分配制度,淡化管理过程,使教职工树立追求绩效的意识,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振兴。2004年高考上线考生为108人,上线率为58.08,位居全州县市第九名。作为全州教学质量提高速度最快的典型,杨金华校长在全州高完中校长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二、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自治县走过的20年是**一中校园建设速度最快、质量最好的时期,投资数量、建设规模远远超过了建校开始到八十年代初期的总和。

自治县成立之初,正值《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决定》颁布实施的时期,各级党委政府提出了“要让教师成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要让校园变成乡村城镇最美丽的地方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成了全县干部群众的共识,掀起了学校建设高潮。县委县政府根据**一中校园面积狭小,难以发展的状况,决定划拨土地资金,另辟校园,搬迁上街完小,把上街完小原校舍并入**一中,校园面积达19.6亩,并在1985年投资40万元,建设了内设20个教室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为当时大理州境内规模最大,设施最

全,外观最美的教学大楼。原则性强,办事认真的孔祥之校长(后调大理州工业学校教务处长)亲自设计,制作了彩色立体的“**一中发展规划模型”,从此学校建设步入了有规划有秩序的正轨。1991年,国家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一中遇上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省、州教育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县政府下决心解决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1987年投资35万元建盖了总面积为1125平方米的24套教师宿舍;1991年投资5万元建成使用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宽敞舒适的学生浴室;1992年建盖了投资17万元,面积为401.2平方米的办公室楼;1994年投资58万元,建盖了面积为1425平方米内设52间可供416人住宿的女生宿舍大楼;1995年投资72万元,建盖了面积为900平方米的实验室大楼;1997年投资9万元建成了24个蹲位的教学区水冲厕所;1998年投资76万元,建成了面积为1425米内设52间可供416人住宿的男生宿舍大楼;1999年投资47万元,建设面积为700平方米的学生食堂,同时投资27万元购买了老粮食局2亩房产,使校园扩大到21.6亩。集资110万元,建成16套教职工集资住宅楼;2001年投资80万元,建成1446平方米的信息综合楼;1998年投资8.7万元安装调式成功56座多媒体语言室;1997年10月投资7万元在全州县一中率先上因特网,实现了共享全国名校强校教育信息资源。1999年采用教师入股集资的办法,筹资15万元购买33台微机建成了计算机教室。2002年学校自筹投资34万元,建成200米跑道的运动场,实施了校园硬化亮化工程。2004年学校补偿25万元政府划拨检察院旧址,使校园面积扩大到24.2亩。投资35万元购买周边农户房产,投资124万元面积为1725平方米的综合楼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为了提高办学层次和质量,扩大办学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2004年县委、县政府决定**一中实行高初中部分设,将上街镇初级中学整建制并入**一中初中部,将高中部迁至上街镇初级中学,再征地15亩,规划投资1100万元建设高中部。现投资225万元的高中部教学大楼和校园建设工程正在施工,届时漾濞一中校园占地面积将达63.5亩。同时投资13万元植树种草,新增了“字、石、树、像”,让墙壁说话、让花木劝学、让石头砺志,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处处体现育人功能。

20年弹指一挥间,**一中校园面积增加了1倍,累计投资10601万元,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治县成立之时,到处是建校以后建盖的低矮瓦房,光线阴暗,面积狭窄,零乱破旧。20年过去了,一幢幢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校园布局合理,草坪幽径,绿树掩映,草茂花繁,翠竹婆娑,鸟语花香。

三、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研究成果显著

如果说一个学校的基础设施是它存在空间、学校的各种机构组织是它的骨架、教职员工是它的肌体,那么教师则是一所学校的网络神经。教师强壮则学校兴盛,所谓“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一支教师队伍素质的高低决定着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优劣。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八十年代初期,**一中教师队伍中大学本科只有11人,多数是专科生,还有不少的高中、中专学历的教师。九十年代中期大批老教师退休,教师队伍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省政府学校达标晋级评语说“有一支正在成长的朝气蓬勃的教师队伍”。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对教师队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漾濞一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1、加强教职工师德建设,制定了《**一中反对行业不正之风的规定》。

2、由工会组织每年进行一次青年教师板书、钢笔、演讲比赛,以夯实基本功。

3、由教研组安排30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4、用“以老带新”方式,由老教师负责对青年教师的教学业务进行具体辅导。

5、以报销学费的方式,鼓励教师参与函授、自学等形式的“专升本”学历培训。

6、严格组织教师全员参加履职晋级培训。

7、采用走出去的办法,选送优秀教师到师范大学、一流学校观摩学习,仅2004年就选派了32个教师,先后到北京、南京、武汉、上海、昆明等地进修学习。

8、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录取”的办法吸纳优秀大学生到校任教。通过这些措施教师教育观念得到更新,素质教育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到提高,整体素质得到全面改善,全体教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八十年代有闻名大理的名师**、**、**、**、**。近20年来,荣获国家奖励的教师1人;省级奖励的教师有12人,州级奖励的教师有8人,县级奖励的教师有21人。其中孔祥之在1983年评为国家级“优秀班主任”;**在1994年评为州级“巾帼建功”标兵,1997年评为“云南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老师分别于1991年、1993年、1995年1998年、2002年、2004年评为“云南省优秀教师”;金松于1997年评为“省级德育先进工作者”;赵志雄于1996年评为大理州“山区民族教育先进工作者”;张燚龄于1999年评为“大理州优秀青年教师”。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出现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其中有“国家级中学语文骨干教师”罗建学(现已调教育局工作);“省级中学数学骨干教师”陈岱(现已调大理州民族中学工作)。

教学研究是教学质量腾飞的翅膀,是激活教师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教学规律的途径。**一中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断完善教学研究机构,努力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八十年代初期学校只有文科教研组和理科教研组,随着教学科目的日趋细化,这种多学科综合的教研显得粗放肤浅,于是八十年代中期学校分设了语文、数学、外语、理化生、政史地、音体美等教研组,以学科为主的教研活动方兴未艾,经常开展作文竞赛、数学竞赛、外语竞赛,各种组织诸如美术兴趣小组,校园文学社、校园英语一角、篮排球队、田径队等百花齐放,把学生的各种健康的兴趣爱好纳入学校教师的有效指导当中,语文组还尝试了“作文教学”、“说明文教学”、“中考作文指导”等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学科教研组年级跨度大,对年级教学问题针对性差,显得空泛,因此2003年学校建立了学科教研与年级组交织的教研网络,成立了教科室,提出了“教研兴校”,不同学科教师根据年级特点,互通信息,共同关注每一个学生,根据年级目标任务进行教学研究。学校建立了教研激励机制,设立“论文奖”,鼓励教师积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近年来共发表论文79篇,其中国家级18篇,省级33篇,州级28篇;获奖论文71篇,其中国家级15篇,省级33篇,州级23篇。组织学生参加国家省州组织的各种学科竞赛,荣获了各种不同层次的表彰,数学获奖9人次,其中国家级5人,州级4人;语文获奖19人次,其中省级4人,州级15人;英语获奖5人次,其中国家级5人,物理获奖12人次,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1人,州级6人;化学获奖12人次,其中国家级4人,省级8人,。培养出全国“十佳文学少年”张金荣,云南残疾人运动会冠军李春梅。好范文版权所有

巍巍苍山绵延时空车轮轨迹,滔滔漾水映照蓝天广袤苍穹。漾濞一中全体师生以聪明智慧铸造着民族教育永恒的丰碑。现在学校占地面积为24.5亩,设有校长室、党支部、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教科室、团委、保卫股、工会等党政群团组织。有在职职工100人,其中专任教师有76人,教辅人员9人,工勤15人,包括高级教师17人、一级教师39人,现有教学班级28个,在校学生1420人,其中高中15个班,学生700人;初中13个班,学生720人,是“云南省二级完全中学”。20年来共培养初中毕业生3650人,高中毕业生3250人,向高校输送大学生535人,这些大学生中不乏清华北大的学子精英,也出现了许多硕士、博士等研究生。学校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肯定褒奖,荣获了多项各类奖励:1994年评为“大理州体育先进单位”;1995年12月评为“大理州卫生先进学校”;1996年评为“大理州普法先进单位”和“大理州德育先进学校”;1997年评为“大理州完中实验建设先进学校”;1998年评为“大理州中考体育先进学校”,学校还是“县级文明单位”、“云南省排球传统学校”和“甲级绿化学校”。

第三篇:中学课改经验材料

一、学案课堂八字方针

新绛中学的学案课堂由师生的一系列活动组成。

1.教师——编、验、点、导

编——科学编写学案 验——验收学习报告

点——科学点评展示 导——引导学生思考

实警示:

①科学编写学案+不验收学生报告=0

②验收学习报告+不让学生充分展示=0

③让学生充分展示+不点评学生展示=0

④点评学生展示+引导学生总结=落实

2.学生——学、做、展、悟

学——学案引领学习 做——做好学习报告

展——课堂尽情展示 悟——冷静思考感悟

落实警示:

①在学案引领下学习+不做好学习报告=0

②做好学习报告+不展示学习过程=0

③展示学习过程+不思考感悟=0

④思考感悟+写好备忘录=落实

二、新绛中学的四种课型

1.自主学习课 学生在学案引领下的学习课。这种课要求学生认真读书、思考,教师观察指导。自主课是否成功,以学生写出自己满意的学习报告、教师写出展示课上的教学设计为标志。师生活动可总结为:

学生:读书——思考——写报告

教师:观察——指导——出设计

2.展示课 展示课是学案课堂的核心。教师首先要验收各学习小组及每位学生的学习报告,让各个小组成员充分展示、讨论。在学生展示的过程中,教师耐心倾听学生见解,积极引导学生展示,对学生的展示做恰当的点评。师生活动可总结为:

学生:展示——质疑——讨论

教师:验收——引导——点评

3.反思课 师生的主要任务是思考。除自主课、展示课以外的时间都是师生反思的时间。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教师写好教育备忘录,学生写好学习备忘录。师生活动可总结为:

学生:总结——思考——写备忘

教师:引导——思考——写反思

4.训练课 检验学习效果,提升学习能力。训练课不同于考试,它

包括好几个环节。首先是老师根据最近学习重点难点,为学生设计试题,学生用指定的时间完成试题;教师随后批改,学生在自主课上对错题合作探究,找出错误原因,寻找解决办法;展示课上学生充分展示,教师点评引导

补充,共同解决试题中的问题;最后一个环节是反思,达到总结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学案课堂流程图

自主课

1.学生在学案引领下读书、思考、探究并完成学习报告

2.教师观察、指导学生。完善教学设计

集体备课

1.学科技提交演编写学

2.教师体验学案内容

↑ ↓

反思课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2.学生写学习备忘录

3.教师谢教育备忘录

展示课

1.验收学习报告

2.学生充分展示合作学习的过程及成果

3.教师对学生展示过程做科学点评和恰当引导

四、学案设计的原则

一、学案设计的原则和编写流程、栏目

1.学案设计的原则

①分课时处理学习内容,防止几个小专题的内容只写成一个学案,一般一个小专题为1至2课时;

②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

③在学案设计中应考虑让学生参与,通过学案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

④强化学法指导。通过学案教学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同时注意学法指导的基础性与发展性;

⑤在编写学案适应将难易不一,杂乱无序的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序的、阶梯性的、符合不同层次学生认知规律的学习方案,从而实现提高全体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标;

⑥根据新课程“大课堂理念”学案内容的设计不仅要突出解决课标中的知识和能力问题,而且要延伸到工厂、农村、社区以及社会的广泛领域。同时,把研究性学习贯彻在常态“学案课堂”中。

⑦每个学案的设计要有自己的突出亮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学案编写的流程和栏目

①流程 每科每周有一个集体教研日,集体教研得主要内容之一就是集体备课、编写学案,同科老师共同研讨编写下周学案,最后经组长审核后再交付文印室打印。提前发放到学生手中。

②栏目 首先是创设学习情景,确立学习目标。要求了解本科重点、难点和学生的学情以及他们的知识积累、能力养成等基本情况。其次是确定学习时数,也就是这个内容准备用几个课时完成。要根据内容多少和难易程度来确定,让学生心中有数,提高学习效率。第三是读书指导,要具体指导读什么,怎样读。第四是学习任务,指明要阅读的内容,要思考的问题,要完成的练习等。

第四篇: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顺平县逸夫小学 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在上级有关部门、县考研室的指导下,认真组织教师学 习相关理论,更新观念,大胆课改,不断探索,坚持把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教学工 作的重中之重, 精心组织, 扎实工作, 以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发展良好的个性品质为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现 将我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落实计划,力促课改工作有序进行 领导的重视和管理的落实是顺利开展课改工作的前提。为此,我校在改革初 就成立了以校长担任组长、教学副校长、教务主任为副组长、各教研组长、骨干 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课程改革工作的规划、组织和实施, 确保课程改革的扎实、 有效的开展。在认真组织课改组成员学习各级各类关于课 改问题的文件和已有课改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以转变教师教学观念为核心,以促 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重点, 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及良好 的个性品质为目标, 以教学评价改革为突破口的课改思路,并贯彻到课改过程中 并及时进行阶段小结并调整充实后期课改的内容。

二、加强教师培训,确保课改工作的有效开展 新课程改革最突出、最根本的问题是教育理念的更新,课标、教材是新理念 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否领会新课标、新教材的本质,把握其中最精要的内容 是课改有效与否的关键,而这些都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水平问题。因此,必须加 强师资培训,才能使课改卓有成效。鉴于学校的现状,我们采用了请进来、走出 去和在实践中培训,在培训中提高等多种形式交替并进的方式。

1、认真做好课改年级教师的学习培训工作。在每学期参加县教育局教研室 组织的新教材统一培训的基础上,按照“边实践,边培训,边提高”的工作思路, 抓好对科任教师的校本全程培训。学习培训内容包括:关于新课程的认识,新课 程标准及解读,各年级科学新教材,综合实践活动新学习材料,品德与生活新教材等。每学期第 1-3 周完成系统学习任务并在之后的教研活动中常抓不懈,在 实践中边培训,边提高,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浓化学习研究气氛,促进教 师教学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加强备课组的集体备课活动,切实提高备课的实效。设立学科备课组, 每月分别在星期二第 3 节集中教研、备课活动一次,要求备课活动要落到实处, 不走过场,切实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浓化教研氛围,要着重解决教学过程中 碰到的疑难问题。

2、组织教师开展大学习、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我们要求教 师们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看报,查阅杂志,围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 的学习方式”专题,推荐好文章、好材料,在教研活动中交流,讨论。各人能联 系工作实际,进行检查对照,并谈学习体会或写学习心得,把专题的学习研究引 向深入,提高学习效果。所有学习资料及时交教研组、教务处存档。

三、扎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工作 教务处在进一步统一认识、 调动上下各方积极性的前提下,开展新课程理念 下的课堂教学研究, 围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 1

式,构建与新课程相适 应的课堂教学方式这个中心课题,加大课堂改革力度,努力提高教学效益。在教 研活动中,我们组织教师讨论如何备课、教师的角色定位,推行一些好的做法, 研究课堂教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倡导教师在备课中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教 学内容的开放,除了教科书外,还应有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来自 社会生产、 生活的知识和信息; 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 形式灵活多样, 讲究实效; 三是师生关系的开放,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以利学生锻炼思维、 开发智力、 发展个性。 为此, 在集体备课时, 由执教老师做中心发言——说教材, 说教法,说学法,说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学科指导组要认真倾听,并在各自事先 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出谋划策,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要互相探讨。 我们充分发挥教研组集体备课的优势,加强研讨,力争在课堂上出精品。为了引 导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提升自己, 学校要求教师课后撰写教学小结、 课后记, 反思课堂教学得失; 开展了随堂听课活动, 教师在本年级、 本学科和跨学科听课,以专业的眼光挖掘课堂背后的教育理念,然后撰写听课记录,每学期学校组织检 查评比。

四、扎实抓好教学评价改革工作 教学评价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改伊始,我们就对教学评价改革予 以充分重视。 通过几年来的探索和实践, 我们在全面开展教学评价改革的基础上, 初步形成“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新型教学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要坚持一 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为原则,解放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要体现以人为本, 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为评价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 且要更加注重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 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要转变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 能掌握的情况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 态度、 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 为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我校着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的尝试。评价课堂教学——看“三个有利于”, 即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 生关系的建立。 评价教师——看教师是否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引导者和参与者。 评价课堂教学和教师主要采用以下三种方法全面进行评价:

1、教师自评。让教 师认识到自己教学的优点和不足。

2、学生评。学生是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 他们对老师的教学最有发言权。

3、指导组评。由学校领导及学科指导组定期或 不定期深入课堂, 听课了解情况作出评价。评价学生——看学生是否在原有的基 础上得到全面的发展,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从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几方面进行, 并采用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

五、初步收获和体会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广大教师投入满腔热情,付出了艰辛劳动,新 课程给学校带来了新气象,教师、学生、学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一)教师教学观念与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观念的更新来看,“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教师是教 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帮助者”等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活动 实施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得以体现;从课程教学来看,教师更加注重调动学 生的兴趣、情感,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发现探究。从学生的 生活经验入手,寻找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这些都表 明了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认同并努力实践,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艺术、 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正在向新课程要求更新,学校出现了教师合作的文化 氛围。

(二)学生学习表现出合作、探究与交流的学习行为 新的课程改革,虽然学生学习还是以听老师讲课为主,但与同学讨论 交流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社会调查已经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并冲击着原有 的学习方式。学生学会了交流合作,学会了学习方法,学会了搜集、分析、 处理、运用信息。

(三)构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的课程改革,不仅带来了教师和学生的方式的转变,更加促进教师 反思与构建新的教师观、学生观以及新的师生关系。课堂较多地出现了师 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师生关系正由传统的“师道尊严”向新课 程倡导的“教学相长”转变。教师更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能注意给学生提供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机会。对有学习困难的学生表现 了宽容和帮助,给他们创造学习机会,教师注意与同学交流合作,解决疑 难问题,老师们说的是鼓励性的话,比以前和蔼可亲了,学生也不再惧怕 老师。

(四)学校评价追求多元性、过程性和发展性评价方式 评价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重要的配套措施,学校在课程评价方面的改 革,有了很大的改观,不仅表现在评价的观念、认识和评价的价值取向上 对新课程评价方式的认可,而且也在探索真正形成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 高的评价的方式方法, 追求体现评价的主体多元性、 过程性和发展性特征。对教师实施发展性评价,建立多元化、新型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评价坐 标已由甄别式向发展性评价转变,教师既评价学生学习结果,又评价他们 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更重视评价他们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 感。

(五)学校管理发生了变化 首先,通过制度化建设,在学校形成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创设教师间互相关爱、互相帮助、互相切磋、交流的学校文化,使学校不 仅成为学生成长的场所,同时也成为教师成就事业、不断学习和提高的学 习化组织。其次,使管理的重心更多地转向方向引导、发现经验、具体帮 助和创造条件上,学校管理更加强调人文关怀,尊重教师,强调合作与交 流,为教师提供一些基本的、方向性的、示范性的帮助,广大实验教师接 受国家最前沿、最新的课程教改信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更新 了教育理念,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同时,为适应课程改革,按照 新课程实施要求,学校不断优化物质教育资源,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办学 条件,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力度,并为课改配备了实验设备,这些都带 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其社会效益和教育成果将会越来越被广大家长和社 会群众所接受和认可。

六、课改中存在的问题 在课改工作中, 我们体会到新课程对指导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更突显出教 师的素质与新课程要求的落差,他们的理念、经验、素质都与学校、与课改的要 求有一定的距离。另外,当前教师没有什么辅助资料,活动准备比较费时费力。 还有,目前我校每班人数比较多,在组织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的时候,小组数量太 多,有时侯指导力度就会不够。这些问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解决。2011 年 4 月 22 日

第五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材料

文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材料

——立足实际 稳步推进 谱写素质教育新篇章

我们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农村初级中学。现有13个教学班,733名学生,教职工37人,专任教师37人。自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遵循“建设一流学校,培养一流学生”的办学宗旨,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立足本校实际,靠学习促进解放思想,靠理念指导教学实践,着力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现减负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学校连年保持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教学示范学校、校本培训示范学校。

回顾几年来的工作,可以用16个字来概括:学习先行,不畏困难,稳步推进,任重道远。

一、让学习成为每一个人的习惯,使学习成为学校发展的内驱力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的人才算是有智慧。我经常提醒全校师生,妹冢初中地处乡镇农村,和城市无法比拟,即便是和县城相比也有很大差距,提升自己的根本就在于学习;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丰富自己的素养,提高自己的品位。因此,我们按照“让每一位学生快乐成长,让每一位教师愉悦工作”的办学理念,始终抓住全体师生的学习不放松,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学习,强化学习,致力于打造“妹冢初中学习共同体”,使学校不仅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场所,也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场所。 在教师层面上,一是参加活动随时学。学校在经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舍得在教师培训上投入,每学期都要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为教师提供很好的学习机会,欣赏到高水平的观摩课、研究课,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能力的提高。二是组织教师开展读书活动。学校定期给每位教师发一本教育专著,如霍林姆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李镇西的《做最好的教师》、郑杰的《给教师的的一百条新建议》、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陶行知的《陶行知教育名篇》等,一本本教育专著使老师们深受震撼,使他们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蓄积了前进的动力。老师们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了大量充满真情实感的心得体会,努力向研究型转变。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在网上与同仁交流,与大师对话。

二、创新管理体制,走出规范办学之路

创新是时代的特征,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创新是与改革密不可分的,创新未必成功,但失败也有价值,不创新绝没有出路。因此根据我校实际,对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1、实行日常管理三级督导制。由值班校长、办公室、年级分别进行检查,一天一总结,第二天上午汇报并公布各处室情况。

2、实行教学管理四级督导制。一级督导是校长;二级督导是教导处 ;三级督导是年级主任和教研组长 ;四级督导是备课组长 ,督导情况在每天的年级反馈会上公布。

3、实行“生生学科长,师师科主任”的管理育人模式。将教师所承包学生的综合成绩纳入考核。

4、实行311育人新机制:即每天上下午课间操、课前进行1次集体宣誓,每天午饭后的激情演讲,每天晚饭后的书写训练。

5、宿舍管理领导人带班制。学校每天晚上有一名领导人带领专职寝室管理人员和各年级值班班主任,从学生就寝开始到起床,不间断地进行检查,宿舍管理班主任与各班班主任建立一日一交流制度,把就寝的情况及时进行沟通。

三、落实好“三维”目标,着力打造高效课堂

我们始终认为,教学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学校的教学改革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主、继承传统为辅,以扬为主、以弃为辅;必须稳步推进,循序而改,改中有变,变必有果。

为了落实好“三维”目标,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我校创立了“一三三”教育教学管理模式。即一个目标、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和三个保障机制。其中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是指“自主、互动、拓展”三个环节。围绕这一教学模式,我们首先从结构化备课入手,推行四级备课。一是教研组集体备课,二是备课组集体备课,三是科主任个人复备,四是科主任与学科长的集体备课。课前,学科长组织检测学生结构化预习完成问题导读评价单情况,课中,学科长负责给组员分配学习任务,组织小组成员依据问题生成评价单进行自主学习,引领、带动组员们在组内组间互动交流、回答问题、在教室四面黑板上展示成果。科主任在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高效点拨、高效总结、高效拓展。通过四级备课制度,达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领导班子带头上公开课、全体教师上达标课。通过“领”、“推”、“扶”三种方法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实施目标激励,抓好课堂教学监控,坚持好教师候课制度,坚持“说、讲、评”、“推门听课”和“达标”制度。 课堂评价首先是看老师们教学时是否做到了“三个还给”:一是将时间权还给学生。相信学生、发动学生、依靠学生、发展学生;二是将学习权还给学生。课堂上,会出现学生潜心自主学习和学科长组织热火朝天的互动交流的场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让学生自己去概括,让学生自己去感悟,老师的角色是课堂的调控者、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学习者,教师只在关键的地方讲解点拨;三是将话语权还给学生。课堂上,先是组内学生讲,遇到困惑问题,而后组间学生讲,最后才是老师启发。整堂课以学生自主、互动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学生不但是学的主体,也是教的主体。课堂上,老师做到真心让学生表达、耐心听学生回答、细心观察学生交流、精心指导学生互助。

现在,我们每一门课程的课堂教学都发生了“质”的飞跃: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学生影响学生、学生引领学生,学生自主学习,互动交流,启动思维,学生会自学了,会主动思维了,质疑创新能力强了,动手实践能力棒了,会主动亮出自己表达了,练就了自信,真正阳光了,同学们“飞”起来了,“动”起来了,每个学生是演员,每个学生全力以赴、全身心投入,尽情地说、写,尽情地展示着自己的个性特长。课堂少了老师的霸气,多了学生的灵气。老师们这样说:“过去上课是乏味的、无奈的,现在上课是充满激情和活力的,是主动的,是欲罢不舍的。”学生如是说:“我的课堂我做主,我展示我成功,我成功我快乐。”

四、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

一是营造和谐校园环境,陶冶师生情操。学校积极营造安全校园、人文校园、自然校园、艺术校园,把学校的教育思想、办学思路、教育理念渗透其中,不断丰富教育内涵,努力做到让“每块墙壁会说话,每处环境都育人”。在知行路、格致路两边树立着12只灯箱,每只灯箱的两面都是优秀学科长、优秀科主任的头像和“心语”,随时激励着学生们努力拼搏、进取;在知行路南面墙上设有“美中书香苑”,是教师书写的传统文化经典名篇,让学生学习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体会他们的博大情怀;教学楼西墙上的巨幅励志寄语,教学楼前的陶行知每天四问,楼道横梁上的师生“名言”和经典古诗词等,楼前的文化广场设计精美的宣传栏,于无声处净化着学生的心灵,激励全校师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

二是开展多彩文化活动。多年来,我们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百名教师访千家活动、多种形式的座谈会、主题教育活动、校园文化标语征集、教师课堂用语作业批语综合评语创作评比、铁胆铁嘴铁手三铁训练行动、读书演讲比赛、趣味体育活动、师生篮球比赛和学生读书活动等。如学校每学期定期分别组织“科主任学科长座谈会”、“学生干部座谈会”、“家长座谈会”等,就拿科主任学科长座谈会来说,“生生学科长,师师科主任” 的实施,拉近了师生心与心的距离,让每位学生都有了给自己指导的贴心科主任,每个学生都有了小灶,在学习、生活上的指导就更有了针对性,也更容易达到师生心灵的沟通。

五、课程改革迈出新步伐

为全面推进新课程的实施,我校建立健全了“校长——分管校长——教科室——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科研机构,各机构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教科室积极开展工作,学期之初制定周密的教科研计划,学期末及时进行总结。各教研组每学期都有具体的教研计划,教研计划针对性强,符合学校实际。为把课程方案的实施落到实处,使教学教研更加扎实有效,学校组织了很多不拘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坚持集体备课,加强理论学习,观看名师教学录像并进行研讨、组织专题讲座、举行外出学习汇报课、骨干教师示范课、举行优秀教案、课件评选及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等多样化的教研活动,有效地帮助老师们提高了理论素养,把新课改理念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提高了教学效率。

为搭建教师校内教研交流平台,学校编辑刊印了《教科研》内部交流刊物,让老师们发表自己的论文,谈班级管理经验,调动了老师们开展教学研究,进行教改探索的积极性,在老师们之间建起了一座切磋技艺和互学共进的桥梁。 但是,我们也深刻地认识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任务还很重,道路还很长,必须进一步拓展视野,深度思考,扎实实践,才能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是要有明确的理论指引,高起点推进改革。正是由于我们坚持以《纲要》为引领,创造性地落实《纲要》精神,才保证了我们的新课改进展顺利,稳步推进。二是要善于博采众长,高水平引领创新。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我们注重学习借鉴,善于学习创新,敢于探索尝试,不断丰富了我们的课改实践。三是要紧密结合实际,高质量打造特色。结合学校实际,我们注重在改革中形成自身的教学模式和办学特色,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参与课改的热情,坚定了学校推进课改的信心。

新课程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改进办学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立足实际,稳步推进,不懈探索,改革创新,以更加扎实的课改成效,努力谱写素质教育新篇章!

上一篇:中学家长学校活动记录下一篇:中学教育工会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