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

2023-05-29

第一篇:住院患者基础护理项目

康复住院患者分级护理要点与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住院患者分级护理要点与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一.特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

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1次/周)、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二.一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

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和梳头、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整理床单位、面部清洁、口腔护理、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

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床上洗头(1次/周)、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协助面部清洁、会阴护理、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

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协助洗头 、协助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三.二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晨间护理:整理床单位、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需要时。 2.晚间护理:协助面部清洁、协助会阴护理、协助足部清洁,1次/日,需要时。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需要时。

4.卧位护理: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协助床上移动、压疮预防及护理,需要时。

5.排泄护理:失禁护理、协助床上使用便器、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需要时。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需要时。

7.其他护理:协助更衣、协助洗头、协助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四.三级护理

(一)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1.整理床单位:1次/日 2.患者安全管理

康复医学科 苑亚军

第二篇: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患者对医疗护理的需求不断增加,作为医院护理的特殊群体,由于其生理、心理特征的变化及护理模式的转变,存在着越来越大的护理风险。为加强高龄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针对病区老年住院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特制定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规范。

一、 老年患者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

1. 跌倒、坠床。老年患者由于年老体弱、视力减退、运动障碍、服用影响意识或活动的药物等常步态不稳,起立和迈步艰难,易突发晕厥,引起跌倒、坠床。

2. 压疮、烫伤。老年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末梢神经敏感性降低,对各种有害刺激的保护性反应降低,加之老年患者活动受限、全身营养障碍,易发生压疮、烫伤。

3. 走失。老年患者因认知、记忆能力障碍或有老年痴呆症,易导致走错病室、外出迷途等事件的发生。

4. 误吸、窒息。老年患者由于神经系统疾病可出现吞咽困难,吞咽反射差,减弱了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反射性动作,易导致误吸、窒息。

5. 管道滑脱。老年患者由于意识障碍、有精神症状、情绪不稳定、不配合治疗及护理或由于翻身活动不当引起导尿管、鼻饲管、中心静脉等导管滑脱。

6. 用药错误。老年患者由于记忆力减弱,自行服药能力下降,有可能漏服药或延迟服药,导致用药错误。

二、 老年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

1. 利用晨会和业余时间讨论学习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突发及意外事件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每位护士知晓相关内容,做到有章可循。每月对科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讨论分析,针对不安全事件制定防范措施。

2.与患者及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待患者以“爷爷”、“奶奶”称呼,向病人及其家属介绍陪客制度和病人管理制度等,留下家属联系方式,以便随时取得联系。 3. 病房及走廊张贴防跌倒等图片进行温馨告知。 4. 强化重点环节的安全管理。

(1)对新入院的患者进行跌倒危险因素评估,≥4分即为高危患者,在床尾挂上警示牌,签署《预防病员跌倒/坠床告知书》,指导患者使用呼叫铃并放置在患者可触及位置,常规使用床栏,保持卫生间地面干燥,放置防滑标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全告知,讲解安全防护措施,正确服用药物,避免急速转换体位。

(2)用braden量表对患者进行压疮观察评估,13-18分为低危,≤12分为高危,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遇有难免压疮时,及时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请压疮专业小组会诊,提出防范措施等指导意见,防止其进一步发展。对院外带入的压疮,及时填写申报表上交护理部,并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促进愈合。

(3)改进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在实施护理操作前,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规范使用手腕带,并做好家属的健康宣教,要求加强陪护,防止走失。

(4)进食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进食情况,进食时根据病情取半卧位、坐位或侧卧位,进食速度应缓慢。鼻饲患者每次鼻饲的量不能超过200ml,鼻饲前确认胃管在胃内,并回抽胃内残留液,如≥100ml应暂缓灌注;鼻饲时速度宜慢,鼻饲后静卧30-60分钟,以免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

(5)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发生。老年患者如有义齿应及时除去;咳嗽咳痰患者加强翻身拍背、指导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无力者床边备吸引装置,及时吸痰。

(6)严防管道滑脱。将各种导管按风险程度分为高、中、低危三类,并做好标识;高危导管用红色标识,中、低危导管用黄色、绿色标识。低危导管至少每天评估一次,中危导管至少每班评估一次,高危导管每4小时评估一次。评估的内容包括留置的时间、部位、深度、固定、是否通畅、局部情况、护理措施等。

(7)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做到服药到口。口服药双人核对,按时发放,发药前剥除药物铝壳,协助患者将药服下后离开;如遇患者外出,则在床旁桌上放好提示牌,让患者回到病室按铃呼叫护士发给药物,确保服药到口。

(8)转运过程的安全:转运老年患者时,尽量使用轮椅和平车,并有专人陪护。推轮椅病人不能前倾,以防摔倒;平车转运时必须有床栏保护。

(9)使用冰袋、冰毯、烤灯的应注意安全,以防烫伤、冻伤。慎用热水袋。

(10)使用约束带者,必须严格掌握指征,做好解释工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使用时须每小时检查约束部位的血液循环,如果不需使用应及时解除。应记录使用约束带的部位、时间、终止时间及约束部位血液循环情况。

第三篇: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彭 姬静娟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

摘要:目的 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住院患儿的护理效果,总结心得体会。方法 随机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200名,将实行常规护理的100名患儿划入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的100名住院患儿划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及住院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心理护理;激励式;儿科住院患者

激励式心理护理,即不断激发人的动机,使机体保持在高度兴奋的状态[1]。通常在小儿的意识中,医院很可怕,要吃药,要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侵入性治疗如皮试、输液等。因此,对儿科住院患者实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缓解其各种紧张、害怕的抗拒心理,降低因此产生的应激行为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意义重大。

1 一般资料

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200名,将实行常规护理的100名患儿划入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的100名住院患儿划入观察组。观察组男女比例56:44,平均年龄(7±4.3)岁,其中腹泻23名,流行感冒28名,扁桃体发炎16名,肺炎14名,手足口病19名;对照组男女比例52:48,平均年龄(8±4.6)岁,其中腹泻26名,流行感冒25名,扁桃体发炎15名,肺炎18名,手足口病16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型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小(P>0.05),可比。

2 方法

2.1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在患儿办理入院后的1小时内,有经验的护士亲至病房,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情况,予以常规护理。

激励式心理护理:(1)建议患儿家属在患儿吃药或进行侵人性治疗时,守护在旁,细心安慰,给予情感支持;(2)向患儿介绍周围接受同种治疗且配合度较高的儿童,给其树立榜样;(3)在患儿接受治疗时,播放儿童电视或儿童音乐,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痛感;

(4)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风趣的语言或搞怪的表情,吸引患儿,取得其信赖,减轻患儿紧张、害怕等抗拒心理;(5)开设奖励,对积极参与配合治疗的儿童奖励红花,并在每个病房进行红花评比调动患儿的积极性。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此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

2.2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如配合检查治疗、按时服药、遵守纪律等)及住院时长。3 结果

3.1儿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对照组):

配合检查及侵入式治疗:81/46;按时服药:86/72;遵守纪律:73/51;

3.2 住院时长比较(观察组/对照组):

住院天数(天):(3—12)/(4—13);平均(4.4±3.0)/(7.1±3.6)。

对比得,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

4 讨论

有研究表明,引起儿科患者产生害怕、恐惧等负面抵抗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

(1)患儿对医院的环境和工作人员感到陌生,容易害怕;(2)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痛楚,让患儿容易急躁;(3)以往的治疗中积累的负面印象,引发患儿的条件反射,产生抵抗、不安情绪,且其极易造成恶性循环;(4)家属尤其是父母的忧虑、恐惧情绪对患儿产生消极影响;

(5)医护人员不够亲和的态度或过高的要求,均能导致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护理人员更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关注患者的心理,即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依赖于护士的语言、行为与表情等对患儿与患儿亲属产生的影响。激励式心理护理则是利用激励使人保持在高度兴奋状态中。大脑皮层兴奋能刺激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以提高应激能力[3]。该护理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1)为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对患儿采取健康教育,树立学习榜样;(2)设立奖励制度,通过比较来激发患儿的竞争意识,提高患儿的参与度与配合度;(3)分散患儿的注意力,降低其对治疗时的疼痛感觉,缓解其恐惧心理;(4)取得患儿的信任与依赖,提高其依从性;(5)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寻求患儿亲属的积极配合。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儿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躁、恐惧情绪,提高患儿的配合率,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疗效,增加患儿及其亲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5 参考文献

[1] 李肽芝.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效果[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17):79—80.

[2] 陈凤群.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学龄前患儿输液时的影响[J]. 哈尔滨医药,2005,25(6):110—111.

[3] 田美霞.运用激励式心理护理提高患儿服药成功率[J]. 齐鲁护理杂志,2003,9(3):212.

第四篇: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填写说明

1、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是指患者入院后由责任护士或值班护士书写的第一次护理过程记录,应当在患者入院后4小时内完成。

2、凡栏目前面有“□”,应当根据评估结果,在相应“□”内打“√”;有横线的地方,根据评估结果填写具体的内容。

3、年龄为实足年龄。

4、门(急)诊诊断:指患者在住院前,由门(急)诊接诊医师在住院证上填写的门(急)诊诊断。

5、基本情况评估

(1)意识状态:“嗜睡”指持续睡眠状态,能被语言或轻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回答问题,但很快又入睡;“模糊”程度较嗜睡深,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能力完全或部分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妄或精神错乱;“昏睡”指熟睡状态,不易唤醒,对强刺激可被唤醒,醒后答非所问,很快进入熟睡状态;“昏迷”严重意识障碍,意识大部分或完全丧失。

(2)体位:凡是评估为被迫体位的,需描述具体的被迫体位,如:端坐位、侧卧位等;列举项目以外的被迫体位填写在其他栏内。

(3)皮肤黏膜:评估皮肤黏膜异常,除选择正确的类别外,还应在后面的横线上描述具体部位、范围、程度等;“其他”栏目可填写手术切口、疤痕等

(4)饮食:凡选择治疗饮食者,需具体描述,如:高热能饮食、高蛋白饮食、低蛋白饮食、低脂肪饮食、低胆固醇饮食、低盐饮食、无盐低钠饮食、高纤维素饮食、少渣饮食等。

(5)过敏史:有过敏史者,应在其后的括号内填写具体的药物或食物名称,如:青霉素、普鲁卡因、鱼、虾等;“其他”栏目可填写花粉、油漆等过敏。

6、跌倒风险评估

(1)慢性病:选项以外的需在“其他”栏内描写具体的疾病名称。

(2)其他:对以上评估未涉及内容的补充,如:眩晕、末梢感觉障碍、下肢无力、中风病史等。

7、疼痛评估

(1)疼痛者,应具体描述部位及进行疼痛程度评分。

(2)疼痛程度:(0分:无痛;1~3分:轻微痛,可忍受,能正常生活、睡眠;4~6分:比较痛,轻度影响睡眠,需用止痛药;7~9分:非常痛,影响睡眠,需用麻醉止痛剂;10分:剧痛,影响睡眠较重,伴有其他症状或被动体位。)

8、其他:指在“住院患者首次护理评估单”中未被列入,但与患者身体情况及疾病相关的内容,如:无名氏、急救“120”护送入院不能自己叙述病情者应在此栏目内注明具体情况。

第五篇: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研究

摘要:目的 分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因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服务,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住院期间跌倒情况以及跌倒的原因,统计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4例)及次数(4次)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例与16次;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4.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有很多方面因素,给予充分的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预防跌倒发生。

关键词:内科住院患者;跌倒;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959(2017)20-0129-02

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跌倒,是指在平地行走时或从稍高处摔倒在地的现象,可能造成骨折、创伤、出血、脑震荡等症状,加重患者病情,延长康复时间,增加治疗成本,引起医疗纠纷[1]。因此,分析掌握可能引起患者跌倒的因素,有效预防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在护理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本次研究着重分析可能造成内科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研究护理对策,采取预防措施,防止患者跌倒并造成严重后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54~93岁,平均年龄(74.52±7.56)岁;住院时间7~26 d,平均住院时间(15.9±2.7)d;其中10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8例高血压,7例脑梗塞,4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2例服用降压药,10例抗精神病药物,9例镇静类药物,4例降血糖药物。观察组中男17例,女18例;年龄53~92岁,平均年龄(74.62±7.76)岁;住院时间7~27 d,平均住院时间(16.1±2.8)d;其中11例患有阿尔茨海默症,7例高血压,6例脑梗塞,5例糖尿病,6例脑卒中康复期;服药情况:11例服用降压药,11例抗精神病药物,8例镇静类药物,5例降血糖药物。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可以进行比较。

1.2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包括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

1.2.2观察组 在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内容包括: ①跌倒风险评估:详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跌倒史等情况,根据患者所患疾病种类、肢体活动能力、精神状态、心理状况、用药情况等,对可能发生跌倒的风险进行评估,将存在跌倒高风险患者列为重点监护对象[3]。②心理护理干预:积极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并掌握其真实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疏导其心理压力,缓解因害怕跌倒而产生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③健康教育护理干预: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可能发生跌倒的原因及其严重后果,提高患者的自我防范意识及家属的监护能力,指导其采取措施防止跌倒,叮嘱老年患者下地行走时一定要有人陪护,要随身携带拐杖,行动不要过快、过急,尽可能消除诱发跌倒的因素[4]。④病房环境护理:保持病房地面平整、清洁、干燥,通道走廊畅通无阻,各类指示标识清晰齐全,照明光线充足。室内物品摆放整齐,不能随意乱丢,卫生间内及门口应放置防滑垫。⑤预防跌倒护理: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患者设立管理档案,详细记载其综合信息,指定专门护理人员进行特护。与家属沟通交流,提醒其24 h近身陪护。叮嘱患者在服用降压药、镇静药后保持卧床休息,指导其注意防止体位变化时引起跌倒,要求老年高血压患者掌握3个30 s,即从床上醒来30 s后再坐起,坐起30 s后再站立,站立30 s后再行走[5]。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定期组织内科护理人员进行防跌倒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增强对可能引起跌倒相关因素的预警能力,掌握应对相关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强化职业道德及责任心教育[6]。

1.3观察指标[7]

观察记录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统计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一般)/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x±s)表示和百分率表示,分别采用t检验和?字2检验,以P<0.05为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跌倒的例数、次数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跌倒例数为10例,占比28.57%;跌倒次数16次,占比45.71%。观察组患者跌倒例数为4例,占比11.43%;跌倒次数4次,占比11.43%。观察组患者跌倒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两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的满意度

经过问卷调查,对照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26例,满意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例数为33例,满意率为94.29%。观察组患者对防跌倒护理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住院患者跌倒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突发性的、非故意的、不由自主的体位改变行为,防止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科室患者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防止患者跌倒是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其中护理人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次研究中,护理人员首先对住院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充分掌握住院患者的综合信息,为存在跌倒高危因素的患者设立专门的护理档案,指定专职人员进行近身陪护。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及健康教育护理干预,了解跌倒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讲解可能诱发跌倒的原因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而缓解患者对跌倒所产生的紧张、恐惧的心理压力,和患者及家属共同制定有针对性的防范对策。对病房环境进行整改,消除跌倒诱发因素;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防范意识及技能。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观察组在患者跌倒例数及次数方面明显低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对跌倒护理的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于消除跌倒诱发因素,提高住院患者安全管理质量,预防住院患者跌倒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长英,林代琼,荣桂芳.33例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5,25(12):32-34.

[2]刘颖.内科住院老年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4):172-173.

[3]王雪仙.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7):59-60,76.

[4]张金兰.住院老年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上海医药,2014,35(4):34-38.

[5]薛彩云.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4):188-189.

[6]倪娜.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1):347-348.

[7]赵敏丽,华青芬,黄惠君.住院患者跌倒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11):19-21. ?辑/王海静

上一篇: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下一篇:转业干部现实表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