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粮油科学研究院

2023-05-02

第一篇:云南省粮油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课题)名称:

承担单位:

参加单位:

项目(课题)负责人:

起止年限:

通讯地址、邮编:

联系电话、传真:

电子邮箱:

报告编制单位:

云南省科技厅

编 写 说 明

一、申报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并进入第二轮专家立项评估的项目,须按此编写提纲和要求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报送。

二、本报告是组织进行立项评估向省科技厅推荐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各项内容应实事求是,逐条认真编写。

三、本报告一律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十五份报送到省科技厅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四、本报告格式可以自行复制或从云南科技信息网上下载,网址:http:// 。

云南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提纲和要求

一、项目概述,简要介绍以下

(二)至

(七)项的主要内容,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项目所研究的问题对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重大决策的影响和作用(重要性)、适应决策需求的程度(必要性)、解决当前重大决策的迫切程度(紧迫性),以及对所研究问题的基本认识与分析。

三、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和已有理论及方法的要点与评价,本项目研究的特色和创新点。

四、研究内容,包括研究的总体框架、内容和必要的专题设置,重点解决的问题,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五、预期目标,包括预期提交的成果和成果形式,项目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可能带来的直接和间接、近期和远期、有形和无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成果推广应用的范围和主要决策咨询建议的应用部门。

六、组织措施,包括项目承担单位、参加单位的简要情况,主要研究人员的简要情况(姓名、年龄、性别、职称、学历、工作单位、业务专长、承担过的重大软科学研究项目、取得的成果及获奖情况、发表过的论文和专著、在本研究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包括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工作,

具有的数据、信息、背景材料,取得的有关研究成果,拥有的技术设备条件,以及对实施的复杂程度和难易程度的分析等。

八、经费预算及筹措方案,包括自筹经费、其它部门匹配经费、拟向省科技厅申请资助经费及开支预算。经费开支预算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必需的调研差旅费;

2、资料费及翻译费;

3、研究资料文印费;

4、计算机机时费;

5、专家咨询及技术论证费;

6、必需的分析化验费和有关试验费;

7、必需的会议费;

8、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其它费用。

九、主管部门审核推荐意见。

十、附件,包括前期工作总结,查新检索报告,承担单位、参加单位之间的合作协议,成果主要应用部门的意见等。本项内容作为评估和立项的参考材料,由项目申报单位根据项目具体情况选择提供。

第二篇: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证我省软科学研究计划的顺利实施,实现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软科学研究是以解决全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决策、组织和管理问题,促进经济、科技、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为目标,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为根本目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提供的方法和手段,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进行的综合性研究活动。

第三条软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包括:战略研究、规划研究、政策研究、管理研究、体制改革研究、科技法制研究、技术经济分析、重大项目可行性论证以及软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等。

第四条省软科学研究计划是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宏观咨询服务的重大科技计划,是全省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软科学研究计划坚持突出重点﹑鼓励创新﹑ 公开竞争﹑择优支持的原则,以确保软科学研究的质量和效益。

第二章申报与计划编制

第五条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部门根据全省科技发展方针和政策,密切结合国家和全省重大决策以及科技发展和管理工作的需要,编制好《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包括招标项目、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

第六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报,原则上应符合当发布的《指南》的规定和要求,突出重点,限额申报。鼓励以课题组为单位,跨部门跨单位联合申报。

第七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者应认真如实填写《湖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并在申请者所在单位签署意见及归口管理部门组织初审后,报送省科学技术厅。未进行初审的申请项目,一概不予受理。

第八条项目立项实行专家评审制。申报的招标项目、重点项目都要组织专家进行评审,择优支持。

第九条省科学技术厅负责编制省级软科学研究计划,会同省直有关部门,有关市、州科技行政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实施;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归口管理部门为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处。

各级市州政府科技行政管理部门负责编制本地区的软科学研究计划,并会同本地区有关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省政府各行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本行业软科学研究计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第十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实行合同制管理。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部门与项目承担单位均需签定《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合同书》。

第十一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一经批准,即具有指令性效力。项目承担单位不得随意变更项目负责人。对无故不按合同规定的时限完成任务的项目负责人,省科技厅三年内不再受理其项目申请。

第十二条软科学计划项目管理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每年安排一定的时间,对资助项目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检查。

第十三条项目因不可抗力而无法按期完成时,项目承担单位应向软科学研究管理部门申请延期,视情况经批准后可适当延期,但最长不得超过半年。

第十四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费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必须专款专用,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关于科技三项费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管理,任何单位、个人无权截留、挪用。经费开支仅限于如下范围:

1.国内外调研差旅费;

2.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图书资料费和翻译费等;

3.研究资料文印费;

4.计算机机时费

5.专家咨询费和论证费等;

6.必需的会议费等;

7.直接为研究工作服务的其它费用。

第十五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经费拨款按照与项目承担单位名称相符的户头、帐号和开户银行等办理,分期拨付,原则上规定:

(一)一般项目,一次性拨付;

(二)重点项目、招标项目,可先拨付70%;

(三)重点项目、招标项目承担单位应在项目进度中期,提交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进展报告,经审查合格后,再予办理后续拨款手续;

(四)由有关部门或项目承担单位匹配经费的重点项目或招标项目,待匹配经费落实后,再按此条第

二、三款拨付经费。

第十六条多单位联合承担的项目,其项目经费原则上拨给项目主持单位。因研究工作需要,项目主持单位需向各协作或委托单位分拨经费时,应由项目主持单位制定拨款分配方案,报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办理拨款手续。

第十七条资助项目承担人如调动工作需把研究经费带到新单位继续开展研究,应写出书面报告,由调出、调入单位同意并签署意见,经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部门审查同意后,可将节余经费拨至新单位继续使用。

第十八条中止、撤销的项目,由项目承担单位将已

下拨经费的余额返还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部门,不得挪作他用。

第四章结题与项目验收

第十九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应在项目完成后三个月内进行成果评审或验收。评审或验收工作由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部门组织。

第二十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成果在申请评审或验收前,对一般项目,必须在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论文;对重点项目、招标项目,必须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或有专著出版。否则将不予进行成果评审或验收。

第二十一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一般项目采用通讯评审形式进行;对重点项目、招标项目采取会议验收或评审的方式进行。

第二十二条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除合同另有约定者外,属软科学研究计划管理部门和项目承担单位共有。

第二十三条凡由省科学技术厅拨款资助的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在申报成果和公开发表时均应在显著位置标明“湖南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资助项目”。

第二十四条申报湖南省科学技术奖的软科学研究成果,按《湖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规定进行。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五条本办法由省科学技术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六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二〇〇一年二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项要求

一、项目实施结束后,项目承担者须在一个月内办理结项,经所在单位审核签署意见后报送河南省科技厅政基处,同时提交如下完整材料:

1、立项通知书复印件;

2、申报项目时提交的《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申请书》复印件;

3、《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项总结报告》;

4、《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执行情况报表》;

5、《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报告》;

6、《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报告》(3000-4000字左右的精华版);

7、研究成果(发表的论文、领导批示、成果运用情况或专著);

以上材料装订成册。装订规格:210mm×297mm(A4纸),与左侧装订成册。封面须注明:项目编号、项目名称、项目主持人、联系方式、所在单位、计划完成时间、实际完成时间、填报日期。

同时报送软科学研究报告合订本的电子版(包括以上所有内容,并将发表文章等扫描存档)、研究成果原件。

二、河南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项总结报告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总结报告;

2、项目经费收支明细表;

3、项目完成论文登记表;

4、项目相关论文复印材料(项目研究期间,项目主持人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与项目有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发表的论文应注明“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和“项目批准号”,未注明的不予列入验收材料。如发表论文为英语期刊,应提供发表论文要素的中文翻译;

5、项目其它证明材料。

注:软科学重大招标项目,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与项目有关的学术论文三篇以上,其中主持人一篇以上,课题组成员两篇以上。

三、被验收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结项:

1、未按要求提交结项材料或要求提供的结项材料不真实、不完整的;

2、对《项目申请书》的相关内容进行擅自变更(包括研究目标、内容、课题组成员)的;

因项目研究需要确需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变更的,应在变更后及时填写《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报省科技厅进行审批。未报批或结项时报批不予结项,项目组成员变更不允许超过三人;

结项时间应以计划项目申请书确定的完成时间为准,一般不得拖延,因项目研究需要延长的,应及时填写《河南省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报省科技厅进行审批。未报批或结项时报批不予结项,最长延长时间不超过一年;

3、无电子版与研究成果原件的。

第四篇:附件1 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结项要求

一、项目负责人须在项目实施期满3个月内提出结项申请,并提交结项报告。

二、结项报告按要求填写,于左侧胶装成册,提交3份。同时发送电子版至skjh@haust.edu.cn邮箱。

三、研究成果

1、项目负责人须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与项目研究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一篇以上(不含第二作者),发表的论文应注明“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和“项目编号”,如发表论文为英语期刊,应提供发表论文要素的中文翻译。

2、研究成果是专著的,可以是独著或合著。

3、研究成果是成果应用的,应用为厅级以上。

四、项目负责人原则上不得变更,因项目研究需要确需对项目组成员进行变更的,应提前填写《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经项目承担单位同意后报送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备案。项目组成员变更(含新加入和去掉的)不超过三人,新加入课题组成员在原课题组成员后依次顺延。

五、项目因研究工作需要延期结项的,应提前填写《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重要事项变更申请表》并报备,延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六、项目存在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结项:

(一)未按要求提交结项材料或提供的结项材料不真实、不完整的;

(二)对原《项目申请书》的相关内容进行擅自变更(包括研究目标、研究内容、负责人、课题组成员)的;

(三)在结项过程中弄虚作假、伪造结项材料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取消其项目结项资格,并通过“河南科技网”公告。

第五篇:云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列主义研究所“十二五”发展规划

来源: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所 时间:2011-5-6 点击:77

------------------

“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推动我院科研转型、人才兴盛,做大做强“云南智库”的关键时期。深刻把握“十二五”时期的新形势新变化,紧密结合我院“十二五”规划要求,科学制定本所“十二五”规划,对于促进学科、人才、品牌建设,实现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鉴于以上认识,特制定马列所“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回顾“十一五”发展

“十一五”时期,我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学科创新、人才为本、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大力实施“学科兴所”和“人才强所”战略;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以基础理论研究支撑和推动应用对策研究,以应用对策研究促进基础理论研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为云南省委、省政府顺利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社会政治稳定提供有决策参考价值的科研成果,为推动全省政治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十一五”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我所紧紧围绕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两大抓手,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争取项目、优化队伍、发展学科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1、纵横并举,科研项目数量迈上新台阶。“十一五”时期,我所累计获得各类纵向、横向课题30余项,创历史新高。其中,我所所长黄小军主持的“边疆民族地区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课题获立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完成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交通运输厅、临沧市、红河州、楚雄州、昆明市、开远市、宁蒗县、永善县等各级党委政府委托课题20余项。

2、打造品牌,学科建设水平获得新提高。“十一五”时期,我所以课题研究带动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打造学术品牌。我所完成学术著作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云南政治文明建设蓝皮书》、《桥头堡建设中的云南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等著作被列为社科院重点推荐书目,科研成果的数量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经过努力,我所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发展战略研究等领域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学术地位,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成为全省党建研究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的重要力量。

3、以人为本,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新跨越。“十一五”时期,我所科研人才学历、职称结构显著改善。1人获得博士学位,1人攻读博士学位,2人破格为副研究员,1人评为研究员,一支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功底扎实、学术作风严谨、基层经验丰富、朝气蓬勃、吃苦耐劳、敢于挑战的人才队伍正在形成。

4、搭建平台,对外合作工作开创新局面。“十一五”时期,我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省委八届八中全会精神,以研究云南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为重点,以研究云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为方向,紧紧围绕云南智库建设和“两强一堡”战略目标,为省委省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同时,与省交通运输厅、红河州、临沧市、昆明市、大理州、开远市、云县、红塔区、宁蒗县、永善县等部门和地区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各级部门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持。

(二)“十一五”面临的主要问题

“十一五”时期,我所认真抓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坚持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全所上下形成了团结、和谐、奋进、向上的精神面貌,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但是,我所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科研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经费到位迟缓,影响科研工作的开展。二是获得国家、地方、企事业单位纵横向项目和经费的实力不足。三是科研工作的重点和方向不够明确,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科的特色优势。四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手段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我们必须对存在的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抓住时机,积极转型,使科研工作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十二五”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时期马列所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施《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十二五”规划》为主线,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指示精神,围绕做强做大云南智库的目标,强化学科建设和科研创新,充分发挥高层次科研人才的支撑保证作用,立足基础、突出实践、着眼未来、重点突破、创新奋进,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原则。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整体与局部的关系,统筹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对策研究等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学科发展重点,加强整合集成,实现重点突破。

2、服务发展原则。树立正确的科研导向,加大对学术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相关学科的整合与合作,提高学术成果的针对性和操作性,积极探索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长效机制。

3、实事求是原则。立足本院、本所实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制定各项工作计划,使各项工作安排服从于总体目标,有助于推动事业发展。

4、人才优先原则。健全激励机制,积极实施“招才引智”战略,坚持把培养现有人才与引进高学识、高技能的科研人才相结合,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切实发挥人才在科学研究中的核心作用。

5、以用为本原则。把充分发挥科研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建设的根本任务,围绕用好用活人才来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积极为人才干事创业和实现价值提供机会和条件,使全所创新智慧竞相迸发。

6、创新机制原则。在坚持和完善各项学习制度、调查研究制度、联系群众制度、民主集中制等各项行之有效的制度基础上,注重制度建设的科学性、系统性、实效性和群众性,努力将全所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

(三)主要目标

1、思想建设目标:“十二五”时期,围绕建设学习型组织目标和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加强全所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座谈会、交流会、谈心会等,增强全所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争创省级先进单位。

2、学科建设目标:“十二五”时期,课题数量总体比“十一”翻一番,争取省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10项,成为全省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基层党建研究、基层治理研究、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基地。

3、人才建设目标:“十二五”时期,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到60%,博士人才比例达到50%,培养和造就结构优化、素质精良、学风端正的人才队伍,确立人才竞争比较优势,为科研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4、制度建设目标:“十二五”时期,全所各项工作基本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重点建立和完善科研绩效管理制度、高层次人才培养制度、科研成果评估制度等,基本形成

符合本所实际的制度体系。

5、环境建设目标:“十二五”时期,所内积极营造科学研究的良好环境,确保科研事业健康发展。所外巩固现有横向合作平台,开拓覆盖全省、涉及各领域的新平台,为科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营造有利的社会氛围。

三、“十二五”发展重点

“十二五”时期,我所将按照云南省“两强一堡”战略和云南智库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科研发展思路,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推动全所事业迈上新台阶。

(一)强化科研项目立项

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等重大科研立项工作给予重点支持。根据我所发展的实际和学科建设、科研水平,“十二五”期间,重点引导和支持党的基层建设、基层治理、基层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方向的科学研究,同时也推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

(二) 促进应用对策型研究

加大应用对策型研究的开发、引进和推广,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科研方向,在基层党建、基层治理、基层文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等方面与各级党委政府合作,帮助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出谋划策,并在与各级党委政府合作中培养急需人才,促进理论与实践一体化。通过研究、推广一些好的科研项目获得科研经费支持,使合作双方共同受益。

(三)加强科研基地建设

科研基地是提供科研服务,培养科研人才的重要条件。建设好开远科研基地对我所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十二五”时期,要进一步加强开远科研基地建设,进一步密切与开远各级党委政府的沟通和合作,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牢固的物质基础。

(四)重视培养优秀人才

增强“科技创新以人为本”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意识,结合学科建设,以科研创新队伍建设为核心,努力构筑应用研究、复合型创新人才高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稳定现有宝贵的人才队伍,加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力度,加强学术梯队和创新群体的建设。

(五)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广泛开展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学家到本所讲学,以此推动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水平不断提高。积极与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合作,多方面筹措科研经费,使科研工作进行良性循环的轨道。

四、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切实加强对所内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强化领导责任和领导意识,重大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为落实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科研为本、考核激励。科研是全所工作的核心。给科研骨干宽松的条件潜心做科研,建立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氛围。特别要引导中青年科研人员把时间和精力用在科研上,科研人员的考核、评优与科研成果挂钩,为每名科研人员建立科研档案。

(三)创造条件、保障经费。努力扩大筹措科研经费的渠道,鼓励科研人员积极提高获得国家、省、州市、县区科研经费资助的能力,争取多元化科研经费投入,改善科研条件,提高科研人员的待遇和工作积极性,争取本院对本专业科研给予更多经费支持。

(四)完善机制,加强管理。强化动态运行管理,切实加强对立项课题研究运行的监督、管理,提高完成项目的质量水平。强化学术自律意识,杜绝造假和学术腐败行为。加强

所内其他工作的制度化建设。

(五)培养人才、优化结构。逐步建立一支人数相对稳定、年龄结构合理、工作敬业、科研素质高的科研队伍。

“十二五”时期,我所发展将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要审时度势、有所作为,全方位调动全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科研氛围,力争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努力开创马列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上一篇:云南省学业水平测试网下一篇:应聘回答问题技巧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