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析论文范文

2022-05-15

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心理学分析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心活动对外部刺激所作出的表面反应,而刑法又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的规定,因此对刑法分则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实则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剖析。刑法分则其实是刑法总则问题的具体化表现,也是刑法发挥其行为规制功能的具体体现。从这个角度看,刑法分则比刑法总则更具有现实意义。

第一篇:心理学分析论文范文

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分析

[摘 要] 心理素质教育的开展决定着人的健康成长,决定着社会的稳定进步。而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则是心理学依据,这是推动心理素质教育质量提升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就心理素质教育的心理学依据进行分析研究,希望可以为心理素质教育的顺利发展提供借鉴。

[关 键 词] 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学依据;基础作用

一、人性观理论

人性观是人们对不同人性所具有的不同认识和看法。树立科学正确的人性观对教师的心理素质教育的培养和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例如,尊重人性、接受人性多元化、肯定人性的可教育化等都是确保心理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基础条件。在欧美国家的心理学研究中,特别是在人格心理学研究实践方面,具有环境决定论、生物动力论、内在价值论等多种人性假设和学说,这些存在的不同内容和因素促进人们对人性的全面认识和研究。

二、心理发展理论

(一)心理学发展的原因

心理学的发展是依靠具体的心理实践活动体现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就是原因的体现,也是心理发展存在的具体表现。著名的心理学家列昂节夫在其经典著作《活动·意识·个性》中的序言部分曾写道:“意识是由人的活动的运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内部运动。”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他将活动作为人的个性形成的基础。所以,人具备的心理活动性是心理素质教育的第一要素。并且要经过“自我认识—动情晓理—策略导行—反思体验—形成品质”五个活动程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心理会不断发生改变,改变的期限也是相对的。因此,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过程是融合在一起的。心理素质教育不仅要紧紧结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且要将每个阶段所实施的不同任务内容明确地体现出来;更应当注重阶段教育的连续性和各种心理活动体现的关联性,从而确保不同儿童在心理素质教育中的有效衔接。

(二)心理学之实质

心理发展是人从出生到成熟后心理上所不断发展和稳定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的重要标准是心理结构的不断完善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教育家皮亚杰曾经典的观点,即儿童所具有的心理发展的本质为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图式完善。而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对心理发展概念的总结概括为:一个人通过教育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心理机能从低级到高级的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所以,心理素质教育的本质在于对心理结构的完善以及心理机能的增强,只有实现这个目标,学生的心理才能得到健康稳定的养成。

(三)心理学发展的阶段性

儿童的心理发展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只有质的变化,才标志着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目标的完成。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运动的过程,阶段性只是相对的存在。因此,对心理发展的研究认识必须要将阶段性和有序性作为一个整体。儿童心理素质教育一方面要与儿童具有的实际身心特点相结合,明确每个阶段所特定的方法,另一方面则重视心理发展的有序性和连接性,让心理素质教育在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具体表现都紧密衔接起来。

(四)心理学发展的差异和品质

儿童的心理发展具有共性与差异性并存的特点。其中,共性需要教师采取符合儿童特定心理问题的方法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差异性需要教师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的特殊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纠正。因此。教师所应有的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要灵活多样,将心理的培养与锻炼和针对新的方法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有序发展。

而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心理发展过程和具体的心理状态。他们是通过外在的、动态的表现而反映出来的。心理品质是心理各种活动的内在规律和属性,他们属于静态的、含蓄的。心理品质通过心理活动所具有的内容而稳定形成,并依靠心理的具体表现过程来体现;心理品质是对心理发展过程所形成的最重要的影響因素,而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和心理品质在特定时间集中作用的反应状态,如果某种心理状态形成的频率过高,就会形成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品质又是影响心理状态阶段性的重要决定因素,所以,研究心理品质不能离开心理现象的作用发挥。在开展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心理过程和心理状态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要通过相应的方法将心理过程以各种形式体现出来,使心理状态的积极一面被不断刺激和强化,从而稳定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

三、心理学研究方法

首先,教师要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清晰、深刻地认识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且要对具体存在的问题、任务以及难点有清晰的认识。从而形成自身的理论研究依据和任务价值。其次,教师要对开展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明确。再者,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措施开展之前,要具有以下因素和问题的考虑:活动开展中具有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分别是什么,如何避免来自其他无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实验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和方法进行以及需要哪些工具来辅助。最后,确定有效的统计方法。在实验开展之前,必须要对实验应用模式以及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明确,并且要了然于胸,从而确保实验和统计的顺利开展。

四、心理素质教育衔接的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素质教育目标的衔接

心理素质属于发展变化的概念,它以人的生理个性为前提,将外在的因素稳定转化为心理素质发展所急需的内容,并与人在实现自我生存发展的基本需求紧密相关的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是在内部和外部条件的不断刺激下形成的动态反应的过程。心理素质教育开展的本质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健康性和稳定性。主要包括以相互结合和产生的基本任务:即培养学生关于目标任务的适应性以及学生接受心理素质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那么可以认为,积极性是主动性的前提,主动性是确保心理素质教育目标完成的关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需求和发展目标,因此,目标的制订应结合具体的特点和特殊性。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实践,需要合理紧密把握个性化和有序化两个方面的因素和一致要求,将各个年龄段的学生所具有的生理、心理以及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整理区分开来,制订曲折发展的培养教育目标,在不断的进步中体现出曲折性,从而确保两者的有序、融合开展。另外,还需要把握心理素质教育存在的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的连续性和一致性。

(二)心理素质教育内容的衔接

每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素质发展过程一定存在着连续性,但阶段性却是相对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必须以具体的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具体培养目标来开展,针对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可能出现的心理偏差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教育,从而科学有序地布置和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方法和任务。因此,儿童具有的不同年龄、身心条件,也应选择不同的心理素质教育方法和内容,并且要注重内在的延续性和连接性。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与目标体系包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交往、学会做人、发展潜能、发展个性、发展社会性、发展创造性等。该几项目标在实现的过程中应体现内容与目标的一致性,并且两者之间相互灵活的转化和衔接,从而形成一个完善的整体。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有序的开展。

(三)心理素质教育实施过程的衔接

在实践中,主要以三个步骤进行:(1)判断鉴别。该程序内容主要依靠动态化和情景化的手段形成刺激效果,为不断得出评估标准和分析原因提供依据。使学生通过这些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获知自身心理的发展情况,并且让学生形成一种认同感,从而促进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目标的实现。(2)策略训练。这是开展心理素质教育的核心步骤。让学生形成对自身心理素质的客观认知,促进学生用正确的思维对待;对思维和锻炼的方式进行明确;在不断的锻炼和思考中上升为情感认知的层面;通过合理有效的方法不断形成思维和方法的认知和实践。(3)反思内化。学生通过一定的目标训练方法不断获得客观的心理、情感反应,从而不断地进行深入理解和实践,从而实现心理品质的稳定形成。

(四)心理素质教育中各要素的衔接

1.学生是心理素质发展的主体

心理素质教育过程是“助人自助”的探索过程。应当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发挥出来。通过心理的锻炼、辅导,再加上学科知识的引导辅助,促进学生以自我的努力意识投入到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

2.重视家庭的因素

儿童人格心理的形成,家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可以将家庭因素吸收到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例如,注重家庭氛围、家庭教育方式以及家庭生活习惯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影响。

3.心理素质教育要注重情境教育方法的应用

通过多种活动增强学生的直接体验和感知,从而促进对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主动接受、肯定以及积极践行。所以,学校作为学生日常活动的主要场所,应当积极发挥在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另外,还要注重对外部因素的利用,例如,社区对学生也能产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要注重运用多方面的积极因素构建有效的教育模式,既要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对不同学生年龄段所形成的不同程度的教育影響力,又要确保内部内容和目标的平稳有序开展,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活动的顺利有效开展提供全面保障。

五、结语

对学生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并确保活动的有效性,首先要对人性以及在不同年龄时期所体现出的不同特点有具体正确的认识,通过这些认识的形成,找寻和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不断培养和提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认知水平。需要重点遵循和把握不同年龄段其心理特点的具体行为表现所具有的紧密连接性和有序性等,只有全面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存在和内在规定,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对学生实施心理素质教育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路敬稳.大学心理学教学改革对素质优化的应用价值[J].广东蚕业,2018,52(11):75-76.

[2]唐燕,邓海龙,赵程.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护理专业高职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8,36(14):56-58.

[3]董泽松,黎琼锋,韦祖庆,等.高素质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模式构建[J].教育现代化,2018,5(21):14-15.

[4]胡明道.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塑与整合[J].时代金融,2018(11):283-288.

[5]韦伟.积极心理学视域下高校创业心理素质培养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8(4):135.

编辑 冯永霞

作者:娄邵明

第二篇:刑法分则的心理学分析

人的行为是人的内心活动对外部刺激所作出的表面反应,而刑法又是对人的行为进行的规定,因此对刑法分则进行心理学的分析,实则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剖析。刑法分则其实是刑法总则问题的具体化表现,也是刑法发挥其行为规制功能的具体体现。从这个角度看,刑法分则比刑法总则更具有现实意义。因此本文采取了从刑法分则入手,利用心理学分析刑法分则的基础——罪状,同时还对个罪和类罪进行了深入而详细的分析。

一、罪状的心理学分析

罪状是对人发生的犯罪行为进行的一种具体的描述,其实际上是对人产生的某些行为(特指犯罪行为)的一种评价,人或者是国家可以依据罪状来对人本身所做的事情进行认知评价,这就是罪状的认知评价作用。一般来说,罪状的认知评价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为人依据罪状对其行为进行的认知评价;二是国家依据罪状对行为人的行为进行认知评价。

(一)罪状对人的认知的影响

罪状是对相关犯罪构成进行的详细描述,因此人可以通过对这些描述来判断自己是否构成犯罪。换句话说,在我国现行的刑法体系下,罪状是评价行为人的行为是否犯罪的标准。从认知心理学来分析,在人依赖于罪状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时,罪状就会对人的认知构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行为人实施犯罪。

1.罪状提供了行为人对刑法认知的理论基础。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知活动具有决定作用。一个简单的表现就是,人的知觉活动是作为外部世界内化了的有关知识单元或心理结构的图式被激活,使人产生内部知觉期望,以指导感觉器官有目的地搜寻和接受外部环境输入的特殊信息。[1]知觉是确定人们所接受到的刺激物的意义的过程,或者说,知觉是一种解释刺激信息,从而产生模式和意义的过程。[2]知觉的产生就是因为自己的所处的环境给自己的一种刺激,再加上人本身所具备的相应的知识储备,是两者结合的产物。也就是说人会对自己的某种知觉进行一定的认知定位,发挥最大作用的是自己本身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这些知识对自己产生的知觉进行解释,从而就有了认知。在刑法中,罪状对犯罪进行了具体而详细的描述,因此人们对罪状有一定的认知,则就是对刑法有了一定的认知,这样就会发挥刑法的规范作用,从而对人的行为产生一定的抑制和约束。

2.罪状为司法人员的认知提供了法定标准。罪状是对行为法则的详细描述,人需要对其进行认知来判断自己是否该或不该实施某种行为,而司法机关也需要利用其对人的行为进行评价判断,确认行为人是否脱离了刑法的相关规定,是否构成了犯罪。如果没有刑法分则罪状的规定,司法人员的工作就于法无据、无从下手。罪状为司法人员的认知提供了一个法定标准,为司法机关的司法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

因此,可以说,司法人员关于刑法对行为评价的知识是司法人员开展工作的前提。如果司法人员不能获得对行为人行为的刑法评价知识,其中主要是罪状的知识,司法人员所有的其他知识都无用武之地,司法工作也不能展开。可见,司法人员对刑法罪状知识的掌握对司法人员的认知影响是相当巨大的。

(二)罪状的明确性分析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会利用自己长久以来学到的知识与自己的行为进行对比,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规则。当一个人对刑法有一定的认知后,就会在产生行为前用刑法相关的规定来进行对比、比较,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为刑法所禁止。罪状作为刑法的具体描述,其对每个人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要提高人们对罪状的认知水平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人的行为不会或最大限度的避免其触及刑律。

另外,从具体的心理过程来看,人们的这种匹配过程隐含着多个识别过程:一是运用一般知识识别罪状的过程;二是运用罪状知识识别行为的过程。前面一个过程是后面一个过程的前提,因为只有当人们具备了认知罪状的能力以后,他才能运用罪状去认知自己或者他人的行为。在这里,它实际上是一个从一般知识到罪状知识再到行为的过程。因此,人们对行为的认知水平要受行为人对罪状规定的具体犯罪构成的认识水平限制。对罪状的不同认知水平,会直接影响人们对行为的认知水平。因此,提高人们对罪状的认知水平是提高人们对行为刑法意义的认知水平的前提和基础。[3]

影响人对罪状的认知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两种,一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知识储备量,知识储备量也就是经验,经验越多,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则相反。罪状中对刑法分则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描述了某些犯罪行为的相关标准,如果说一个人本身所具备的知识储备很少,则对于罪状中的有些规定或者话语很难理解,这样就会影响人对罪状的认知水平。第二就是罪状本身的内容,如果说人本身所具备的知识储备量会影响到人对罪状的认知,那么如果说罪状本身的内容就很抽象,放在实际生活中不是特别好对号入座,那么对人的认知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罪状的内容是否详细、明确是影响人对罪状的认知水平的重要因素。

同时对罪状的掌握反过来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知识经验水平,综合地促进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罪状中包含了很多对行为准则分析的知识,这些知识是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才能由人们自行获得的。而罪状其实是对这种行为的一个高度的概括总结,也就是说可以不需要人们通过大量的实践摸索就能获得的一些宝贵经验,这样人们在做出行为时就可以有一个借鉴,从一定的角度来说也是提高了人的知识储备。

二、个罪的心理学分析

个罪强调的是罪责的独立状态,也就是说判断一个人的行为所涉及的某个罪行。本次笔者就以非法经营罪为例进行心理学分析。

(一)刑法中非法经营罪的定义以及其所受到的质疑

我国《刑法》第225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有下列非法经营行为之一,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1.未经许可经营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物品的;2.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的;3.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非法经营证券、期货、保险业务的,或者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的;4.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

对刑法设置非法经营罪的质疑。如有学者认为,非法经营罪的合理性值得质疑,“新《刑法》为非法经营罪设置了一种高度抽象的空白罪状”;“高度抽象的空白罪状导致了非法经营罪在刑事司法中的无限扩张”;“高度抽象的空白罪状设置方式有违罪刑法定原则”;“非法经营罪的设立及解释与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相悖”。[4]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刑法设置的非法经营罪的价值取向值得质疑,“非法经营罪所具有的扩张性与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选择背道而驰”;“非法经营罪的设立使刑罚权存在滥用的危险”;“非法经营罪的价值取向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悖”。[5]还有学者认为,“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已经处于失控的边缘,日益成为类似于旧刑法投机倒把罪这样的‘口袋罪’。修订刑法时废除投机倒把罪,其原因就在于投机倒把罪不符合刑法确定罪名的原则,违背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从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包含内容日益扩大的情况看,该罪有落入投机倒把罪窠臼的危险。总的来说,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失控趋势会产生如下危害”:“不符合刑法罪刑法定原则中立法明确性的要求”;“违背了刑法谦抑的精神”;“模糊了行政违法行为与犯罪的界限”。[6]

应该说,上述对非法经营罪的质疑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过,他们更多的是从刑法的精神、价值取向和刑法的发展趋势的角度,这只是刑法的一种选择问题。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刑事立法并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面对成文法的缺陷,有时候我们只能这样不得已而为之,这往往成为了立法者的借口、理由。

(二)非法经营罪的心理学分析

1.从正面分析。非法经营罪所针对的是人,因此必须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进行分析。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需要层次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其中作为基本的需要有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爱与归属的需要。而对安全的需要,我们作更广义上的理解,即这里的安全并不仅仅是指人身安全,从更广泛的角度,它还包括财产、交易等方面的安全。对这些安全的保护体现在我国刑法分则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我国刑法对社会的保护主要就体现在对社会安全的保护。

社会之大,无奇不有,一部具有一定页数的法律条文根本不可能涵盖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因此刑法分则中的相关规定都是针对一些情节较为严重的行为,这就是刑法局限性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立法的遗漏,立法者就会设置一些抽象、概括的条款进行堵漏。对于这些条款,我国一些刑法学者称之为“兜底条款”,也有一些学者称之为“堵漏条款”。这在非法经营罪中的表现就是“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规定,也就是说情节非常严重的、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才能称为“非法经营”。另外,非法经营罪中规定没有经过国家允许的经营都是不合法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投机倒把”事件层出不穷。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这种行为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不合法的,因此在保护社会安全的同时实际上是损害了个人的利益。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产生,刑法分则中有了“其他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的规定,也就是说虽然违反了国家的规定,但只要情节不严重或者没有扰乱市场秩序就不构成非法经营罪。这种看似抽象的规定很好的补充了刑法中对于非法经营罪的缺陷,在保护社会利益安全的同时也保护了个人财产的安全。

综上所述,刑法中对于非法经营罪的相关规定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其为规范市场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非法经营罪的规定中虽然没有穷尽生活和生产中的各个细节,但是利用“补漏条款”进行了很好的补充说明,虽然没有做到明确性,但是具有一定的正面效果。

2.从反面分析。个人安全和社会安全在很多时候上是很难达成一致,需要取舍的,因此刑法在做出相关规定时也进行了补充,力求两者达到平衡。人对自己的安全有一定的需求,因此在心理上会通过对行为后果的判断来做出行动,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人往往会使得自己的判断发生偏差,有的是理解的错误,有的是由于自己不具备能力而对结果无法判断,这两种偏差都会使得刑法发挥不了其应有的效果。

就非法经营罪而言,民众的这两种预测偏差都有可能发生。这是因为我国《刑法》第225条关于非法经营罪兜底条款的规定会给人们认知自己的行为带来两个方面的困难:一是“违法国家规定”涉及的方面太多,人们不可能认知国家关于市场交易方面的所有规定,这增加了人们认知的难度。根据我国《刑法》第96条的规定:“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决定,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措施、发布的决定和命令。有些规定别说民众可能无法知道,甚至即便知道了,民众也无法了解相关的市场规则,因为这些规定之间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冲突。在这种情况下,刑法这条规定就有可能形同虚设,完全可能被其他的规定所架空,甚至会出现与刑法立法初衷完全相反的结果。二是“严重扰乱市场秩序”之“严重”的判断困难。当然这种判断在刑法的许多条款中都可能存在,但是由于在非法经营罪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而更受人们的关注。这种表现,具体有:有些情形下的判断仅仅是一种行为的判断,行为方式就能体现出来;有些情况下的判断则是违法所得的判断,以非法所得多少作为严重与否的标准;有些情况下的判断则是动机的判断等等。

人们对非法经营罪的这种认知困难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人们无法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违法、是否构成犯罪。按照一般的行为原理,人们要么就不实施这种行为,要么就“冒险”实施这种行为。而产生这两种后果主要还是立法层面的原因,就目前这种状况,我们的刑法则将这种责任或者说这方面的风险完全转嫁给了普通民众。从政治的角度说,我们甚至可以说是一种“国家责任的社会化”,即国家将本应由自己承担的责任转移给了社会一般公众。这违反了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和原理。

三、类罪的心理学分析

类罪是指刑法上根据不同的标准而确立的不同类型的犯罪,或从犯罪侵害的客体分析,或从行为方式分析,还有从立法方式分析。如刑法理论上的转化犯就是根据刑法分则的立法方式进行的分类,对合犯则是根据行为方式的特点进行的分类等等。根据不同的角度和分类有不同的类罪名称。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行为更能体现人们的心理规律,所以,本文将从行为方式进行分析,以对合犯为例。

对合犯,是指两个以上的犯罪人必须有相互对应的行为,犯罪才能成立的情形。根据刑罚处罚规定的不同,对合犯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刑法同时处罚处于对合地位的两个行为人,且法定刑相同,如重婚罪。(2)刑法对两个对合主体都处罚,但罪名和法定刑均不同,如刑法关于受贿、行贿的规定。(3)刑法分则规定,只处罚对合犯的某一方,对另一方不处罚。例如,贩卖淫秽物品牟利罪只处罚贩卖者,而不处罚购买者;嫖宿幼女罪只处罚嫖宿者,不处罚幼女等等。[7]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对合犯的一方或者双方是否应当予以处罚,关键要看在现有的条件下,这种处罚能否产生相应的心理效果,实现刑罚的目的。心理学反应到人的身上就是行为的产生,刑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主要是能否规范人的行为,相关的处罚是否能对人的心理有影响,从而发挥出刑法应有的作用。

对合犯在我国刑法中有很多,国家会根据参与主体所实施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对其罪责进行判定,也就是说不一定所有的参与者都有同样的处罚。比如对违禁品的买卖,国家只会对卖违禁品的人进行处罚,而对于买方则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是因为对合双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相差较大,人们对对合双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认识和行为评价也就存在着差别,自然也就影响了对对合犯中另一方处罚与否的认识。

由于我国刑法上并没有将违法性认识作为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因此行为人是否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刑事违法性并不会影响其行为构成犯罪。但是我国《刑法》第14条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的,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刑法》第15条也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虽然己经预见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可见,在我国刑法中,对行为社会危害性的认识是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所必需的。对社会危害性的认识与否以及认识程度,会影响对行为人的行为性质的认定。

所以,当法律只处罚对合犯其中一方时,法律之所以不处罚另一方,其中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因为立法者认为另一方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立法者在制定刑法分则时已经考虑到对合行为会存在参与方,但对显然可以预见的对合性参与行为不予处罚。理由就是立法者认为某些危害行为主观恶性小,不具有可罚性,所以刑法对其行为可以不问,以保持刑法谦抑性的立场。同理,对行为人而言,他必然也认为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很小。换个角度看,行为人认为自己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小,也就是认为自己行为的否定意义要小,而且刑法没有对行为人的这种行为作明确的否定评价就更加强化了行为人的这种认识,因此行为人从否定的角度评价自己行为的可能性也就缩小了,与严重的犯罪行为相比,行为人实施这种危害行为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对对合犯中的另一方进行处罚是对行为人认知的一种颠覆,难以收到预防犯罪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影响刑法认识的社会心理基础。

因此,从权衡利弊的角度看,对对合犯作妥当的处理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对合犯中的一些问题没有必要非得通过司法解释的方式去实现。适当的时候,运用立法的手段也是必要的,而且立法形式的运用会对危害行为的规定更具稳定性、合法性。同时,也不会丧失其应有的社会心理基础。

注释:

[1]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93页。

[2]乐国安:《当代美国认识心理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41页。

[3]袁彬:《刑法的心理学分析》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版,第145页。

[4]徐松林:《非法经营罪合理性质疑》,载《现代法学》2003年第6期。

[5]唐稷尧、王燕莉:《非法经营罪的价值取向与质疑》,载《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期。

[6]胡敏、曹坚:《论非法经营罪堵漏条款的合理认定》,载《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7]周光权:《刑法总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05页。

作者:杨金科

第三篇:关于积极心理学的应用分析

摘 要:介绍积极心理学的背景和发展现状,分析积极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研究,阐述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和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应用意义。

关键词:心理;教育;行为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 sychology) 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一股新的研究思潮。这股思潮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心理学家塞里格曼·谢尔顿( KnnonM. Sheldon) 和劳拉·金(Lawra King) 。他们的定义道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质特点“, 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其矛头直指过去传统的“消极心理学”。它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

2.积极心理学的背景与现状。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渊源,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30 年代Terman 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的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中就曾倡导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人本主义思潮所激发的人类潜能运动对积极心理学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全球科技、经济的迅速发展,在物质财富极大提高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精神追求却相对落后,负面心理层出不穷,而传统心理学许多理论似乎只把人当作动物或机器,而忽略了人内在的潜力和主动性。因此,积极心理学就在人本主义思潮的影响、客观社会环境的呼唤以及传统心理学研究的片面化等情况下应运而生。《美国心理学家》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杂志分别在2000 年和2001 年发表了积极心理学专辑。1998 年11 月,在美国召开的第一次积极心理学高峰会议明确了积极心理学今后的发展方向———成为世界性的心理运动。积极心理学在短短几年内,已从美国扩展到加拿大、日本、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心理学家关注。

二、积极心理学的理论研究

1.积极的情绪和体验。积极的情绪和体验是積极心理学研究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对于积极情绪,B. L. Fredrick(1998) 提出了拓延———构建( broaden2and2build)理论 ,认为某些离散的积极情绪,包括高兴、兴趣、满足、自豪和爱,都有拓延人们瞬间的知———行(thought2action) 的能力,并能构建和增强人的个人资源,如增强人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同时,其他实验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拓延了知———行的个人资源,而消极情绪则减少了这一资源,而且,积极情绪有助于消除消极情绪 。当前,关于积极情绪的研究很多, 主观幸福感( subjectivewell2being) 、快乐( happiness) 、爱,等等,都成了心理学研究新的热点。主观幸福感是指个体自己对于本身的快乐和生活质量等“幸福感”指标的感觉。生活事件与主观幸福感间关系的追踪研究表明,只有3 个月内的生活事件会影响主观幸福感 。对于生活事件男女两性有相似的反应,但也存在着一些性别角色的效应:女性持续地体验到琐细的小事件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而男性则更倾向于受近期的整体条件的影响。关于人格因素对于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发现,与主观幸福感联系最为紧密的人格特性为信任、情感稳定性、控制欲、耐性等等。跨文化研究表明,人格对于主观幸福感的情绪成分的影响是泛文化的,而对于主观幸福感的认知成分的影响则是受文化影响的。

2.积极的人格特征中華勵志網。在积极心理学中,积极的人格特性(positivepersonality) 也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兴趣。Hill son 和Marie (1999 )在问卷研究的基础上将积极的人格特征与消极的人格特征进行了区分,认为积极的人格特征中存在两个独立的维度:(1) 正性的利己特征( PI :positive individualism) ;(2) 与他人的积极关系( PR : positive relationswith ot hers) 。前者是指接受自我、具有个人生活目标或能感觉到生活的意义、感觉独立、感觉到成功或者是能够把握环境和环境的挑战;后者则指的是当自己需要的时候能获得他人的支持,在别人需要的时候愿意并且有能力提供帮助,看重与他人的关系并对于已达到的与他人的关系表示满意。积极个性特征中,引起较多关注的是乐观。

三、积极心理学的主要应用领域

1.积极教育。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 ,并在实践中进行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 积极教育就是要创建一种教学环境,让学生的主动性、思考能力、热情、勇气、坚强等得以充分发挥,而不是给予过多的约束、控制。另外,积极教育的目标是把所有人尽可能地建设到一个他可能达到的理想状态,这一理想状态是依每个人具体情况制定的各自可能达到的动态的理想状态,不求一致,但求尽力。

2.积极心理治疗。塞里格曼( Seligman) (2002) 在《积极心理治疗手册》中提到“积极心理治疗”主要是指积极心理学思想在心理治疗实践中的运用,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疗法,而是一种反对过去以问题为核心的病理性心理治疗,提倡把注意力集中在增进和培养人自身的各种积极力量。积极心理治疗吸收了东方佛教、道家和禅宗等思想,着眼于冲突、烦恼和苦恼的积极面,致力于加深自我认识,接纳自己,从而建立自我信任和安全的新生活模式。诺斯拉特·佩塞施基安在《积极心理治疗》中提到了积极心理治疗的五个阶段:a. 观察/ 保持距离阶段;b. 调查阶段;c. 处境鼓励阶段; d. 语言表达阶段;e. 扩大目标阶段。

四、积极心理学的意义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积极意义积极心理学倡导探讨人类的美德、爱、宽恕、感激、智慧等,以及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引导人们不断地发展自己,使普通人生活得更健康、更美好,促进个人,团体和社会的繁荣,这具有极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从理论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弥补了心理学知识体系上的空档。心理学长期以来注重研究人类的消极一面,例如病态心理的治疗,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诞生拓宽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打破了固有的思维模式,为心理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从现实意义上来说,积极心理学是一门引导人们实现自我、幸福生活和健康、和谐发展的心理学。它强调人性的优点和价值,探索人类的美德,把研究的重点放在普通人如何在良好的条件下更好地生活,发展和发挥潜能和实现价值。积极心理学批判传统心理学把人比作机器和动物,认为人要么有本能驱动要么有环境决定的被动的、消极的人性观,它注重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类固有的潜在的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它的诞生为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导向。

参考文献:

[1]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 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 . 心理科学进展,2003 ,11 (3) :321 —327.

[2]严标宾, 郑雪. 自我决定论对积极心理学研究的贡献[J ] .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 ,25 (3) :94 - 99。

[3]任俊, 叶浩生. 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 ]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33 (4) :106 —110.

作者:陈泳任?刁伍星

上一篇:钢结构工程论文范文下一篇:故事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