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学教学管理分析论文

2022-04-29

摘要:本文从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师资力量三个角度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三个方面提出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在校学生应该走出去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学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政府提供应更多相应的支持。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应用心理学教学管理分析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用心理学教学管理分析论文 篇1:

应用心理学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应用心理学在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给高校教学管理带来积极影响,也是高等院校学生理性认知自身心理状况的需要。本文列举了几个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来探讨在高校教育管理的有效性。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 教学管理 有效应用

随着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深化,只有在结合教学管理实际过程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学的内容才能不断地进行充实和完善。在实际的教学管理过程中表明,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教学管理的效率,可以有效帮助老师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更好的形成和谐关系。

一、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意义

作为现代大学生,社会压力的等等重要原因,心理学理论就是设计了学生和老师的心理特征,有效分析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使用心理学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高校教学。现在大学生的社会压力,学业压力,情绪问题,包括人际关系等等,都有可能让学生出现心理上的偏差,影响大学生活,应用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二、个别积极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应用心理学内容包含广泛,其中各项理论众多,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就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6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个班里随意拟出未来最有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几个月后,当他们回到班级里面后发现这些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大幅度提高,完全超乎预料,这就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说明了积极心理学的重要作用。鼓励的管理手段是高校在教学管理中的重要方式。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善于运用鼓励的管理手段,同时根据教育管理的基本规律和在岗教师的实际需求对教师进行高效的管理,还有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工作和学习积极性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可以提高学生和管理者之间的关系,高校对学生进行管理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行为和思想上获取进步,因此在进行日常工作管理的时候,就要努力的为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营造公平平等的氛围。

教学管理者要了解学生和老师的需求,学生究竟想要如何生活和学习,只有在学生的角度上了解学生,处在一种平等公平的关系才能更好的管理学生。教学管理中要主动和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明确学生的心理世界。在进行管理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的眼光看待问题,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需要和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

(三)赏识教育

近几年这个概念可以说非常广泛的应用,赏识教育最初是由一个父亲在培养自己孩子中体验道德,后来逐渐推广到学校老师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即孩子的教育中。“赏识教育”的核心就是信任尊重孩子、激励宽容孩子、理解孩子。让孩子对自己有信心,认为自己是一个好孩子开始,这和罗森塔尔效应其实也很类似。赏识教育完全不同于我国的传统教育,很多家长喜欢比较,喜欢说“别人家的孩子”,这样的比较会让孩子失去积极性。赏识教育它教你学会注意孩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这样你就会留意孩子的长处,会发现每一个孩子身上都蕴藏着无限的潜能。

赏识教育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要根据对象来进行。不仅仅局限在形式表面的赏识,对于那些普遍缺乏自信心,有强烈的自卑感,又缺乏自我评价能力的学生,我们需要给予他们自信心,因此我们可以赞扬肯定和夸奖,鼓励他们自信。然而对于一些只是自觉性不够的学生,靠赏识教育效果就不会特别好,应该想清楚学习情况,给予重要的惩罚等等。事实上,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历来是相伴而生的,两者相辅相成。

积极心理学当中有很多的理论和知识,同样强调积极开放的眼光来看待学生的潜能,具有积极情绪和积极态度的人,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坚强,乐观,敢于接受挑战和挫折,能够从自身找原因,保持最佳的心态,经历充沛的完成各项任务。这样状态下的人也一定会克服自身的愤怒、嫉妒、恐惧、焦虑等消极心态,以更积极的、建设性的情绪来面对生活的挑战。应用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理论,是要挖掘孩子们的闪光点而不是简单的夸奖,我们需要的在管理过程中不断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在面对挫折困难时候能够迎难而上,积极乐观的面对问题,达到和谐的状态。

三、应用心理学在高校管理中未来的发展

(一)建立积极的教育管理体系

高校教育管理者要积极地研究新型的教学理念,学习新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比如信息化,大数据等等,加强心理学理论在教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高校要主动建立积极的教育管理体系,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管理中来,提高管理的效率,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的苦难,让新的管理理念应用到教学管理中。

(二)加大心理学研究投入

高校要認识到心理学管理的重要性,加大心理学研究的投入。让教师主动的学习心理学研究的进展,掌握心理学知识,了解心理学的应用状况。高校要建立心理学研究团队,对本校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的了解,找到适合本校发展的针对性研究方法。积极鼓励教师和管理者考取心理学咨询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工作中运用起来。

(三)掌握心理教育功能

高校要正确的使用心理学来研究学生的心理状况,研究其行为特点,更好的为学生服务。

高校的心理教育功能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心理学在实践中的对于学生起到的作用有很多,比如调节情绪、建立自信,适应环境等等,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心理成长的重要性。

高校教学管理中,管理学理论固然重要,心理学的加入也非常重要,心理学理论将人放在了教学和管理的主体地位,管理者认真的分析师生的性格和心理特质,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强化心理观念。应用心理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要积极探究管理方法,提高心理学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潘喜梅.如何运用心理学提高高校管理水平[J].新课程2013

[2]强冬梅,刘英杰.适应高职教育特点,提高教学管理水平[J].现代技能开发,2011(6)

[3]周斌.管理心理学在高校管理工作中应用[J].企业导报,2011(1)

作者:王岑

应用心理学教学管理分析论文 篇2:

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现状及路径选择

摘 要:本文从课程设置、实习安排、师资力量三个角度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从三个方面提出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路径选择,即在校学生应该走出去获得更多的实习机会;学校应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 ;政府提供应更多相应的支持。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实践能力培养;路径选择

应用心理学作为本科专业,始于1998年教育部对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该专业不同于社会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心理测量与咨询等其他科目,应用心理学的重点在于“应用”二字,其教学重心偏向于心理学在实践治疗中的应用过程。而现阶段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还远远不足,毕业生的就业率仍有待提高。王瑞乐等人对黄山学院2010-2012届206名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统计分析研究表明:该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中57%的毕业生所从事工作与本专业关系不大,多进入企业从事销售、行政、客服等工作,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心理辅导等与心理学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的比例却只占31%;另有10%左右的学生继续进修。谢静涛、黎顺成等人通过对近5年应用心理学毕业生的去向调查发现只有20%的毕业生从事心理学、心理健康咨询和学校教育教学等工作,从统计的结果来看,没有在教育领域咨询的岗位,其工作的稳定性也不容乐观。莫闲、沈海英对江苏省九所高校337名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的调查结果发现,有37.09%的人去了公司,17.51%的人去了学校。剩下的一部分选择了升学考试,继续深造。对于工作变动情况的29名被试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有37.93%的人选择了转换工作,但依然有41.38%的人想转换工作。

由此可见,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就业率低、就业方向不对口和就业质量偏低等方面。本文总结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进而提出了一些对策。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的现状

(一)专业特色不突出,就业无保障

任何一个专业,其存在如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那终将会被社会所淘汰。应用心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其培养方案不同于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其他理论性比较强的科目,很多学校在学生学习完基础公共课程后不能很好地对学生进行一个专业性指导,从而使学生认为,这些专业的培养目标完全一致,没有区别,影响了应用心理学自身实践能力的开发。

(二)教学能力培养欠缺

部分地方院校里的应用心理专业大多数为非师范专业,有关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的训练较少,甚至没有。韦洪涛在《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一文中得出当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本科生教学能力最薄弱,这反映出目前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能力建设中 “教学能力”培养仍有所欠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会发现自己当初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远远不能够满足现实的需要。例如,不能够独立开设一些心理学方面的培训课程,以及组织开展一些团体咨询活动,在有效锻炼和培养下属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对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发展提升的必备途径。

(三)专业实习安排不合理

专业实习是学生由课堂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实习过程的有效锻炼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也最为有效。然而,目前大多数地方院校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专业实习环节不够重视,不能够真正发挥实习的意义。例如,大多数地方院校在安排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习时,就是随便分配到一个中小学,我们的学生到那里不能干别的,只是帮忙批批作业,打打下手。试问这样的实习方式,怎样才能让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又该如何将我们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四)师资力量薄弱

应用心理学是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应用型学科,要求老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要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在国家政策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不断增强,许多心理学的先进设备被引入高校建设当中,但是,這些设备的利用率却很低。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教师自身科研能力欠缺,不知道如何去利用实验设备。二是教师自身课业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潜心投入钻研学习。这无疑造成了一种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培养专业实践能力的路径

(一)学生——走出去

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陈庆华和吴秋芬提出了基于院校合作的“二三六”合作培养模式。该模式以学生实习为基础,通过学院和实习单位的结合,在校心理学专业学生通过实习、见习期间完成相应的班级管理、教学管理、校园活动等相关任务。该模式把学生放到真实的教学环境中,能够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当下的教育教学情况,通过实践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锻炼自己,对自己专业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帮助。比如说,让学生去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咨询培训机构、人才市场、管理咨询中心等其他一些与心理学有关的场所,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与技术,同时也把我们平日所学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只有理论结合实践,才能使学生高效率地把所学的知识发挥应用。另一方面是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实训。笔者了解到许多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实习都是到一些中小学去做辅导老师,这种实习对学生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与技能的提高是很少有帮助的,学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点去合理安排学生的实习场所,让学生真正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与能力,进行实地深入的调研,在实习期间发现问题,总结反思,形成自己的毕业论文,也是开展实习——论文一体化的工作。因此,学校要合理安排学生的课程,使学生有时间和机会深入到机构内部,只有这样切身去感受心理学理论知识及其技术的具体应用,才能更好地使我们意识到心理学的应用所在,同时也丰富了日常的学习课程,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企业——走进来

这里的“走进来”主要是指企业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企业作为一个机构,自身的运营都比较成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支持。学校可以和企业制定计划,和一些心理学技术做的比较好的企业签订合同,定期派人到学校的课堂为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技术培训,或者开展一些心理学方面的技术性讲座,使学生认识到哪些技术是自己应该掌握的,哪些知识是自己以后能够用得到的以及还有哪些知识是自己需要加紧学习的,使学生对自己将来就业需要必备的知识与能力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的目标和方向,学习起来也会更加用心,因为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些知识在以后他们可以用得到,学习的动力自然也就会提升了。如果能把企业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我们的学校中来,走进我们的课堂,带给同学们的将是不一样的体验。

(三)教师——多学习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徐大真教授等人提出了目标导向的多元动态“KSCQ”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以知识、技能、特色和质量四个主题的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了多元化的人才培养体系,理论特色鲜明。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下多交流,多学习先进的技术,甚至可以深入到公司内部去学习一些先进的知识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在许多高校中避免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许多先进的心理设备被闲置不用或者是不能很好的应用,原因是老师不懂得怎么去用这些设备,学校也没有人去专门的进行培训,这将造成一种巨大的损失和浪费。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着丰富经验的心理学一线工作者定期为教师培训,学习一些先进的知识与技术,这样,老师在接受新知识的同时也能给学生带来新鲜血液,避免因知识的陈旧而导致学生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而到社会中应用时已经过时的现象。此外,应充分发挥心理学教研室职能,定期进行研讨交流,分享专业实践和教学成果,注重专业团队精神的培育,鼓励教师在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协作与支持。

(四)政府多支持

马平和王恩界在2016年提出了应用心理学实践能力培养的双证书培养模式。双证书制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的制度,具体而言,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双证书培养模式就是指制定满足双证书应用性要求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据市场需要培养具有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全面型人才。双证书培养模式可以把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保驾护航,顺应时代的潮流。

三、结束语

21世纪国民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迫切需要大量的心理学应用型人才。只有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心理学实践发展的新体系,切实跟进,在我国心理健康事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产教融合,开拓校企合作新渠道,探索心理应用技术在产教融合中的应用,最终实现校企共同健康、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瑞乐,汪建利,胡志海.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对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的启示[J].池州学院学报,2013,(3).

[2]谢静涛,黎顺成,肖长根.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去向的反思[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

[3]莫闲,沈海英.江苏省应用心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去向调查分析[J].人力资源管理,2008,(12).

[4]韦洪涛.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的调查分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0).

[5]韦耀阳.高师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3,(27).

[6]马平,王恩界.双证书制培养模式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探索[J].大学教育,2016,(9).

[7]张起朦,王恩界.双证书制对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启发[J]. 贺州学院学报,2017,(2).

作者:仲飞成

应用心理学教学管理分析论文 篇3:

应用心理学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摘要:随着教育部门对应用心理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应用心理学在高等院校教学管理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它不仅可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理性认知,还可以满足高校学生自身的心理需要。与此同时,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带来积极影响。应用心理学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本文就几个积极心理学进行相应的探讨,从中发现应用心理学在高校教育管理中所存在积极影响。

关键词:应用心理;高校教育;有效应用

随着高校对心理学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心理学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更加广泛的應用。应用心理学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只有将应用心理学与实践教学的基本情况相结合,才能够促进应用心理学不断得到充实与完善。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心理学在提高教学管理效率的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解决学生的心理困惑。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也为师生和谐相处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教学管理中所存在的意义

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压力也在不断增加。现代大学生在承担学业压力的同时,同样要承担相应的社会压力。心理学理论就是通过观察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特征,来探索压力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心理学知识来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同学对高校教学产生正确的认识。现在大学生在面临学业压力的同时,也要面临社会压力。如何处理情绪问题,如何进行正确的人际交往,这些问题都可能让学生出现心理上的偏差,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业。通过使用应用心理学,便可以寻求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2 积极心理学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2.1 罗森塔尔效应给学生以积极的心理暗示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1966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在一个班级,随机的在纸上写上了几个孩子的名字,并将写有名字的纸交给了老师,告诉老师这几个孩子都是未来最有前途的孩子。过了一段时间他再一次来到这个班级,惊奇的发现名单上的那几个孩子的成绩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这一现象后被命名为罗森泰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的成功,证实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在高校管理中,同样应该善于运用这一鼓励方式。在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对教师的心理暗示。将暗示方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提高老师教学的积极性。这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对学校的健康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1]。

2.2应用公平理论营造良好心理环境

“公平理论”在促进学生与管理者关系的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这一理论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高校加强对学生管理制度的建立,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思想进步的同时,行为也得到相应的进步。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日常管理中就要尽量营造公平平等的氛围。管理者在制定管理方案前,应该充分了解学生和老师的需求,并站在学生角度去思考如何更好的满足学生需求。教育管理者应该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在明确学生心理世界的同时,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3 赏识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近几年来,赏识教育这一理念在得到充分认可的同时,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赏识教育”这一教育理念,起初是一位父亲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发现的。后来逐渐在得到了大家的认可。“赏识教育”的核心十分明确,即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理解孩子。赏识教育的教育模式和罗森塔尔效应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即都是对孩子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从心底对自己产生认可。从而发现孩子的长处,开发孩子的潜能。赏识教育与传统教育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因传统教育都是拿自己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对比,这不仅会让孩子产生攀比心理,同时会降低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传统教育相比,赏识教育更加信任自己的孩子。这不仅会提高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不断鼓励孩子开发自身的潜能。事物即存在共性,又存在特异性。因每一个孩子的实际情况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实行教育的过程中,同样,要重视方式方法。应用心理学中的积极心理理论,并不是单一的夸奖,而是应该不断的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做到“胜不骄败不馁”[2]。

3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在未来高校教育中的应用

3.1 建立积极的教育管理体系

思想进步的同时,教育理念同样应该与时俱进。因此,高校管理者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育理念,学习新的管理方法。充分了解教师及学生需求的同时,加强应用心理学在教育体系中的应用。将应用心理学与教育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提高应用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提高教职工的工作效率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积极的面对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失败与挫折。

3.2 加大心理学的研究投入

高校在认识到应用心理学的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增加对应用心理学研究的投入。提高教师对应用心理学的学习积极性,鼓励教师掌握更多有关应用心理学的知识。从而使教师更加了解应用心理学的应用状况。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研究团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相应的应用心理学知识,从而找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实现促进学校健康发展的目标。

3.3 充分掌握心理教育的功能

为了更好的服务同学,高校应该认真研究应用心理学的特点,正确的使用应用心理学,从而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高校使用应用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发展观。心理学在实践中对学生起到了很对积极作用,如调节学生的不良情绪、建立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适应环境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应用心理学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为学生的心理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高校在重视管理学在高校管理中应用的同时,也应该重视应用心理学在高校发展中的应用。随着教育部门对心理学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心理学理论逐渐占据了教学与管理的主导地位。教育管理者不仅要分析师生的性格,也应该分析师生的心理特质。采用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措施,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同样可以强化学生的心理观念。应用心理学的使用,提高学校影响力的同时,提高了学校的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李晓兵.心理学知识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8,5(29):252-254.

[2]季思远.新时期教育管理心理学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9(6).

作者:袁冰冰

上一篇:现代装饰壁画的艺术语言论文下一篇:基于质量管理的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