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他者”凝视下杨过的成才之路——基于拉康的“凝视”理论

2022-09-11

综观中国文坛的武侠巨作, 就属金庸的作品堪称经典, 作品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人物生动形象, 从陈家洛、令狐冲、乔峰、郭靖等等, 再到《神雕侠侣》里的杨过, 这些人物的成长经历都充满了传奇色彩, 一个英雄的成长自然离不开师傅的指导作用, 杨过的一生中得到了西毒欧阳锋、郭靖黄蓉、全真教的赵志敬和马钰道长、小龙女等人的指点, 这些人作为杨过的武艺导师, 其中的教学方式各不相同, 体现出了每个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用拉康的“他者”凝视理论来解释每个老师的凝视力量, 那么这些老师对于杨过这个主体而言是不同的“他者”。本文试图从拉康的“凝视”理论的视角出发, 对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两个女性形象——小龙女和黄蓉, 她们的教育方式在主人公杨过的成长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浅谈小说中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1]。

一、“凝视”——他者的“凝视”

常识所理解的凝视包括是我的凝视, 或者是他人对我的凝视, 总之这里的凝视是与眼睛密切相关。而拉康所谓的凝视则与眼睛无关。而要理解拉康的凝视理论, 需要从拉康的三界理论开始, 即想象界 (The Imaginary) 、象征界 (The Symbolic) 和实在界 (The Real) [2]。

“想象界” (The Imaginary) 其实对应的是拉康所提的镜像阶段理论, 镜像阶段理论认为, 主体站在镜子面前, 想象着有一个客体, 拉康称之为“小他者”在凝视他, 这个凝视并不是真正的有实在的客体在看, 而是主体自己在想象自己有可能被看而看自己, 也就是说, 主体用他人的眼光在看自己, 并通过认同他者的目光来内化自己成为理想的自我。正如拉康所言:“我们只要将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认可即可。”主体自我意识的确立与他者联系在一起, 是在他者的干预下, 将他者内化的过程。但是这种“凝视”的行为主体并不自知, 或者说主体自己并不认为, 也不觉得自己在用他人的眼光来看自己[3]。

而象征界 (The Symbolic) 主要体现在主宰个体的意识形态, 也称之为“大他者”, 在象征界中, 包括社会符号秩序、父亲权利等等不可抗拒的意识形态都会使主体从想象界跨越到象征界的过程中产生恐惧的心理, 这些社会化了的符号秩序无处不在, 主体被迫去认同“父之名”、被迫去接受社会的制度和法则等, 这些符号秩序最终使主体忠诚或叛逆, 这便是拉康所说的“二次同化”[4]。

拉康所认为的实在界 (The Real) 并未有所谓的物质实体形态, 而是像幽灵一般的存在, 主体并不能有肉眼看到, 更没有象征界一样让人察觉到无处不在的社会秩序, 主体只能通过“凝视”行为去感受实在界的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 “小他者”之所以能够和自我之间相互交换, 最终达到内化, 是因为拉康的所指的“小他者”并非是某个真实的他人, 而是主体折射和投射的自我, 主体总是将某个或者某些他人折射和投射为他的自我, 并从他者的目光中完成理想的自我。“小他者”完全属于想象界, 它是主体认同的对象。而“大他者”则是位于象征界中, 是象征符号对主体发出的命令。“大他者”对于主体来说是他异性, 主体不会主动去认同, 而是“大他者”主动让主体看到, 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看到, 这个看的行为有可能引起主体的焦虑, 这就使得主体回到了实在界。简单的说, “大他者”是作为一个发布命令的主体, 而“小他者”则是作为令主体认同并内化的另一个主体[5]。

杨过作为《神雕侠侣》的主人公之一, 整个故事主线围绕杨过传奇的一生展开。那么杨过的成长过程自然会得到老师的指导, 从最开始拜师于西毒欧阳锋到拜师郭靖黄蓉以及全真门下, 再到小龙女等等, 这些老师当中出现了两位女性教师——小龙女和黄蓉, 这两个女性角色对杨过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个作为启蒙老师另一个作为伴侣兼老师的角色存在, 对于杨过而言, 两者作为不同的“他者”对他进行完全不同的教育模式, 最终杨过从一个偏激少年成长为一代侠义之士。

二、黄蓉——象征界“大他者”

黄蓉在杨过的一生中扮演的是一个反面教师的形象。杨过本就是一个资质优良的武学天才, 与后来出场的黄蓉的小女儿郭襄有着相通之处。作为老师对待这样一个资质品貌俱属上乘的苗子, 诚如书中所言“武林中明师固是难求, 但良才美质的弟子也同样地不易遇到, 徒须择师, 师亦择徒”, 只需要互相赏识、教学相长, 就能培养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优秀人才。而黄蓉则在少年杨过的教育过程中, 扮演起了“大他者”的角色, 对于年少且天资聪慧的杨过, 黄蓉却一味的用世俗礼教来教导杨过, 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 没有从杨过的实际出发, 只是要求杨过像其丈夫郭靖一样胸怀天下, 侠义肝胆, 而实际上杨过自幼就父母双亡, 流落市并成了无人间律的小丐, 家庭教育自是欠缺, 自然不会理解世俗的大仁大义, 更值得的注意的是他最渴望的是家庭的温暖, 父母的关怀, 所以杨过最开始面对“大他者”时, 是服从和取悦的, 他甚至把黄蓉作为母亲的角色来期待, 所以他同意跟黄蓉一家去桃花岛, 犹如学生在最开始对学校和老师充满了希望, 而学校和老师成为了学生进入学习阶段所要遵循的规矩和秩序, 这个时候黄蓉在杨过的成长过程当中扮演起了“大他者”的角色, 拉康所指的“大他者”代表了父亲的法律, 社会的符号秩序等, 黄蓉就是作为“大他者”的凝视, 按照条条框框对杨过进行教育, 害怕杨过成为其父杨康不正义的化身、邪恶的延续。主体如果一直被“大他者”规约, 那么就有可能会厌恶“大他者”对他的凝视, 会出现主体重新设定自己的欲望, 正如黄蓉在杨过的教育过程中, 不断给杨过加以束缚, 机械的对杨过进行控制教育, 一而再地伤害了杨过的心灵, 使他渴望家庭之爱, 渴求学艺进取之心成了泡影, 最后被逐桃花岛, 踏上了动荡漂泊的他乡求师之旅。黄蓉不只直接伤害了少年杨过的内心, 在杨过成年以后, 在杨过毅然决然要娶其师傅小龙女的过程中百般阻挠, 导致杨过和小龙女颠沛流离, 杨过在追求爱情的路上痛失手臂, 身中剧毒, 这些遭遇给他带来精神和肉体上双重深重的打击, 使他的成长过程饱受着辛酸和苦楚。

三、小龙女——想象界的“小他者”

小龙女应该可以算是杨过所有老师当中的良师益友的典范之一。小龙女和杨过都是属于离经叛道, 不落俗套的人, 本质上两人是同一种人, 杨过做事情不像郭靖那样凡事讲究个大是大非, 而是凭个人好恶, 也许和杨过的童年经历有关, 杨过是无人管教的孩子, 不明白人世中的人事是非, 只是本能地按照“谁对我好, 我就对谁好”的原则去做, 这是符合人性的, 尽管它不是那么不符合“道义”。而小龙女也是个不谙世事道的人, 在遇见杨过之前, 生活枯燥简单, 同样的不明白大是大非, 所以当两个本质相同的人碰到一起, 那么就会相互把目光投射在对方身上, 这个时候杨过就会把小龙女当做另一个自我, 小龙女成为“小他者”的存在, 是杨过认同的对象。杨过刚进入古墓拜师于小龙女时, 小龙女就表现出了超脱世俗的师徒观念, 文中写到:杨过道:“我心里当你师父, 敬你重你, 你说甚么我做甚么, 可是我口里不叫你师父, 只叫你姑姑。”小龙女又是一呆。问道:“那为甚么?”杨过道:“我拜过全真教那个臭道士做师父, 他待我不好, 我在梦里也咒骂师父。因此还是叫你姑姑的好, 免得我骂师父时连累到你。”小龙女哑然失笑, 觉得这孩子的想法倒也有趣, 便道:“好罢, 我答允你便是。”可见, 小龙女对于师徒称谓并不在乎, 自然也没有所谓的尊师重道观念, 老师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教育活动自然而然就取得极高效果。小龙女在整个过程当中完全作为杨过的想象界中的“小他者”, 小龙女在杨过心目中是个完美的形象, 因此杨过不断内化自己, 完善理想的自我。而且小龙女的教育模式是教学相长, 在杨过武功大有长进以后, 征求杨过的同意师徒二人共同修习了玉女心经, 与杨过建立了护卫师友的平等关系, 这与当时风行地把师者为尊的狭隘观念形成鲜明对比。

四、结语

黄蓉在杨过的成长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启蒙老师的角色, 但是却并不是一个成功的老师形象, 虽然在《神雕侠侣》中的黄蓉是个聪明机灵的女性形象, 但是因为对杨过教育时戴着有色眼镜, 并且在杨过的意识里扮演了“大他者”进行凝视, 教学过程中冷漠的机械的想要控制杨过, 而没有真正的了解和关心杨过, 导致杨过本就不幸的人生雪上加霜;而小龙女则刚好与黄蓉相反, 同样都作为女性教师的形象, 小龙女的教育显然更加具有情感和关怀, 这也是杨过恰恰需要的, 小龙女同样的游离在世俗生活之外的, 杨过能够从小龙女的身上产生共鸣, 因此杨过相当于把小龙女作为“小他者”对他的凝视一般, 不断完善自己, 不断加强自己的武艺, 加上小龙女的处事公允.不枉加指责也不无端强制命令的指导, 杨过更是身心两安, 武功大进。

纵观杨过的成长历程, 他在渴求家庭的温暖与求知上进交织中不断进步, 人格品行修为得到了完善。一个人的成长不是简单的单纯机械的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而更重要的则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身心健康, 为人师者既要关注学生的知识能力, 还要关心他们的个性心理, 同时还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 切忌顽固保守、主观臆断、漠不关心地对待学生。教育给每个人的人生都带来重大影响, 教育者应该致力于为学生创造一个知识与精神双重饱满的教育环境, 以期对每个学生的成长都能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真正达到求知育人的目的。

摘要:杨过是金庸小说中的重要人物, 一方面其有一个文学形象所具有的独特个性, 同时又因为他的成长经历极具传奇色彩而被人们所称道。本文试图从拉康的“凝视”理论的视角出发, 对小说《神雕侠侣》中两个女性教师形象——小龙女和黄蓉, 作为两个“他者”的凝视对主人公杨过的成长过程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 浅谈《神雕侠侣》中体现的现代教育理念。

关键词:杨过,小龙女,黄蓉,“他者”的凝视

参考文献

[1] 金庸.神雕侠侣[M].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2004.[1]金庸.神雕侠侣[M].广州: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 2004.

[2] 陈默.金庸小说赏析[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1.[2]陈默.金庸小说赏析[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1991.

[3] 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3]严泽胜.穿越“我思”的幻象拉康主体性理论及其当代效应[M].北京:东方出版社, 2007.

[4] 马元龙.拉康论凝视[J].文艺研究, 2012, (09) :23-32.[4]马元龙.拉康论凝视[J].文艺研究, 2012, (09) :23-32.

[5] 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 2010, (04) :33-42.[5]吴琼.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J].文艺研究, 2010, (04) :33-42.

上一篇:语法教学中的“语文公式”举隅教育下一篇:浅谈沼肥在山地生态蔬菜种植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