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文献检索课应注重实践环节

2022-09-11

科技文献检索课是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开设的高等学校公共基础课, 是培养学生信息意识, 提高其文献信息检索能力的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可以促使学生了解文献信息的基本知识, 学会常用检索工具及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懂得如何获取并利用信息, 增强自学能力和研究能力。然而, 这门课教学效果如何, 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否真正得到加强, 获取信息的能力是否切实得到提高, 笔者认为情况并不乐观, 主要表现在学生信息意识的形成和巩固、课内检索实践的考核成绩、课外结合学习与科研利用文献信息的能力等方面, 这个问题值得每一个文献检索课教师用心去思考。

1 从考试结果分析学生成绩

我校文献检索课安排的学时为24个, 授课内容主要是文献检索基础知识、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三个方面。考试采取的是开卷的方式, 设有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题型。其中, 30分的论述题是要求学生举例说明如何使用数据库的检索实践题。从考试结果来看, 卷面总分普遍良好, 但检索实践题得分却普遍较低。以某班的考试成绩为例, 卷面总成绩分布情况如图表1所示, 平均分数为80.4分, 成绩优良;30分的检索实践题成绩分布情况如图表2所示, 平均分数为17.7分 (换算成百分制为59分) , 成绩很不理想。

通过试卷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学生在检索实践环节上还很薄弱, 检索能力偏低。这样的结果是达不到《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 (修订) 》的要求的。究其原因, 本人认为主要是两方面问题造成的, 一是教学过程中实习环节安排不力;二是课内与课外脱节, 达不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2 文献检索课应加强实习环节

2.1 提高文献检索课教师自身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能力关键在教师。目前, 大多数文献检索课的教师都是由图书馆的情报人员兼职, 没有一支专职的教师队伍, 缺乏合理的知识结构, 对本校设置的专业知识不熟悉, 很多教师对计算机检索和网络技术本身就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实践, 何谈去指导学生呢。因而,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当务之急。那么, 如何搞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呢?首先, 学校领导、馆领导以及相关教务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这门课程, 国家教委曾明确指出, 要加强知识产权和信息素养课程的教学工作。因此, 对文献检索课的教师要进行高起点选拔, 高规格培养。应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任课教师走出去参加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 充分了解这门课程的前沿动态和发展状况, 对任课教师应实施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继续教育培训, 以补充其专业知识, 为任课教师创造良好的上机实习和研究的条件及环境。其次, 任课教师自身要有刻苦钻研的精神, 不断更新知识。要注重了解学科现状和发展方向, 要有娴熟的信息检索技能, 重视网络情报源的质量评估工作, 为学生做好导航。

2.2 加大实习课比重, 保障实习环节

文献检索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课堂授课时间与实习时间比例应达到1:1, 即要求课内一半的时间要用来实习。实习可以巩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把握, 是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重要环节, 实习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

实习环节要得到有效落实, 必须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增加计算机检索实习的学时, 保证学生有足够、充裕的时间进行计算机检索实践,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得到收获;二是在检索设备的配备上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上机需求, 如保证计算机的数量、网络 (光盘) 数据库的数量和种类、特别是保证与Internet的连接并且网络畅通, 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真正掌握计算机信息检索本领。

2.3 结合专业实际, 抓好实习环节

在实习过程中, 必须密切结合学生专业实际,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升教学效果。特别是实习题的选择很重要, 实习题选择是否得当, 是否结合学生专业, 是否能引起学生兴趣, 是保证实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大部分学生在选题时, 不知从何入手, 因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基本内容来自于课本, 对科研实践接触比较少, 而对于科研过程中科技信息的检索就更缺乏了解。文检课教师首先要引导其了解科研工作的基本过程, 然后, 针对某一科研课题讲解其所需科技信息的检索过程, 以便学生对科技信息检索有一个初步认识, 从而引导学生选择好实习题。文检课教师还应指导学生阅读中外文专业科技文献, 了解本专业的科研动态, 从中选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 经加工整理即可作为实习题。另外, 文检课教师还可以和学生的专业课教师密切联系, 请他们配合检索课实习工作, 将其研究的课题作为检索课的实习题, 这样既让学生提前介入科研, 提高其对文献检索的兴趣, 又为教师的科研提供了资料, 可谓一举两得。这样的举措能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检索到大量学科专业信息, 以利于专业论文的撰写。这样, 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更好地体现文献检索技能的价值。同时, 图书馆还可以在学生实习的基础上, 通过归纳、整理, 建立专业数据库和学科导航库, 以完善图书馆的馆藏资源。

3 课内外相结合, 学以致用

须要特别指出的是学生在学完这门课程后的状况, 大多数的学生过一段时间恐怕都已经忘记了这门课程, 更不用说利用所学到知识去运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科研。所以增强学生平时的信息意识显得非常重要。

3.1 注重增强学生信息意识,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要使学生具备自觉地组织自己学习活动的能力, 注重信息意识培养, 加强学习方法的引导很重要。教师要遵循“教贵引导, 学贵领悟, 培养素质, 全面提高”的教学指导思想, 当好引路人, 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使信息意识在学生脑海里根深蒂固, 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持久的动力。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制定出适合于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使学生更好地发挥天赋和才能, 以不断适应自主学习的需要, 能够在课堂之外将所学到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和研究之中,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3.2 与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紧密结合

学生在校期间很少接触科研活动, 也未撰写过学术论文, 他们意识不到文献检索到底有何用途, 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有什么意义。另外, 很多高校“科技论文写作”方面的课程还是一个空白。因此, 将学生毕业论文写作融人文献检索的教学中显得非常必要。

论文选题、文献综述、研究成果和论文写作是毕业论文质量标准的重要依据。从最初的选题到最后的论文写作, 整个过程均与文献检索有着密切关系。无论是选择教师拟定的课题还是自选的课题, 首先都要做大量的文献检索工作, 以便了解、分析和评价课题的可行性和新颖性, 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预先对所选课题进行文献资料检索, 就不能了解课题的学术意义、学术创新和国内外最新进展, 就有可能导致所选的课题, 本身不科学、不合理或不切实际, 导致整个研究结果变得毫无意义, 无法形成有价值的论文。结合学生毕业论文开展教学, 能正确地指导学生跨出毕业论文关键的第一步, 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对文献检索的吸引力, 促进学生学术论文的写作, 也可以增强学生文献信息的检索能力。即使以后离开了课堂, 学生也能自如地将文献检索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自己科学研究之中。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文献检索课考试成绩的分析, 得出学生文献检索能力偏低的结果。提出了从加强教师自身能力、加大实习课比重、注重与专业结合等方面加强文献检索课实习环节。同时强调课内外结合, 学以致用, 密切结合学生毕业论文开展教学, 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等, 以切实增强学生信息素养, 提高文献信息检索的能力。

关键词:高校,文献检索课,实习环节,自主学习,信息意识

参考文献

[1] 牟韶彬, 付海哗.论文献检索课的实习环节.图书馆学刊.2002, 5.

[2] 程风刚.文献检索课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文教资料.2006, 1.

[3] 陈春林.将“论文写作"初步融入到本科文献检索课教学中的实践.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 1.

[4] 林晓霞.论高校毕业生论文和文献检索.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7, 1.

上一篇:高校恋爱观教育的创新机制探究下一篇:《千年女忧》中跨时空基质对浪漫主义叙事的整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