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第一课时学案范文

2022-06-07

第一篇:春第一课时学案范文

9.《春》学案(第一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 设计人 李丽霞 梁红霞 关淑珍

《春》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 了解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

2. 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感受课文中所表现的自然美。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 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前检测阶段】 1.给加点字注音

酝酿( )( )宛转( )应和( )嘹亮( )烘托( ) ......软绵绵( ) 朗润( )黄晕( )发酵( )抖擞( ) .....2.解释下列词语

欣欣然: 酝酿: 呼朋引伴: 宛转: 花枝招展: 烘托: 【启动导入阶段】

1. 导入: 同学们,春天令人神往,春天充满生机,春天如诗情如画意,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春光中,让我们的心灵幻化出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美好景象。可记得孟浩然的《春晓》(生背诗文);可记得杜甫的《春夜喜雨》(背诗文)。在多少作家的笔下曾这样深情地描绘过春天,今天让我们再读一篇描画春天的优美的散文《春》。 2. 介绍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 ,号秋实,原籍 ,出生于 。 代 家、 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5年任清华大学教授,转而从事文学创作,成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主要代表作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辩》《论雅俗共赏》等。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联动探讨阶段】

3.朗读课文。

4.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用最简洁的文字概括各部分的段意) 第一部分(1): 第二部分(2 ---7): 第三部分(8---10): 5.本文总体布局是什么结构?

6.阅读文章3-7段,并分别给各段命名。

第三段:春草图 第四段: 第五段: 第六段: 第七段: 7.朗读比赛。(从课文中选出你所喜欢的段落,参加朗读比赛;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参赛;优胜者为小组加分。)

《春》学案(第二课时)

【联动探讨阶段】

1写出春草什么特点? ○2描写顺序: ○3语言特色

一.“春草图”:○

4作者流露出怎样的感情?

修辞: 用词 ○

二、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春风图、春花图、春雨图、迎春图 【竞争展示阶段】 分析结尾三段 1.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2.赞美了春天的哪些特点?

1“刚落地的娃娃”○: 2“花枝招展的小姑娘”○: 3“健壮的青年”○:

【总结升华阶段】

一.本文是一篇(

)散文,作者以诗的笔调,描绘了(

) 的景象赞美了(

),激励人们(

) 抒发了(

)。 二.

1.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写景散文的学习方法有哪些?

第二篇:《社戏》导学案第一课时

兰州市第二十五中导学案

学科:语文 班级:七年级1—4班 主备人:杨建军 辅备人:张 涌 课题:《社戏》 课 型:导学课 签 阅: 学习目标:

1、理解、积累“惮、踱、棹、归省、行辈、撺掇、踊跃”等词语;揣摩、品味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体会词语运用的准确生动。

2、学习作者根据文章中心取舍材料,安排详略的方法;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提高分析人物的能力。

3、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认识劳动人民的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叙事的详略和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分析双喜,六一公公的人物形象。

──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这句话的理解。 学法指导:

1、怎样理清文章的结构:(l)找出文章的线索。记叙文的线索形式有: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阅读文章要设法找出文章的线索,就能沿着它弄清段落层次结构。 (2)明确文章的顺序。掌握顺叙、倒叙和插叙三种顺序方法。顺叙,指记叙的时候按照事情发生、发展和结局的时

2、理解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的作用。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衬托人物性格、为文章中心服务、暗连文中的故事情节走向、突出文章的主题、抒发作者的感情、刻画出景物的特点。方式有: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等等。

3、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方式有如下几种: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描写),侧面描写(间接描写)。他是一个 ________的人,通过第_________段的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事表现出来的。

学习过程

一、 新课导入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童年》:童年是七彩的梦/伴我在床头玩耍/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现在呵,童年却是—枚小小的铃铛/不管春与夏、秋与冬/永在我记亿深处/放声歌唱„„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哪位同学愿把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小说《社戏》,写的又是怎样的一件事,一种感受呢?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教学难点:景物描写的作用;对“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 间顺序来写。如《皇帝的新装》。倒叙,指记叙的时候把后发生的事情写在前面,

(一)范读课文(或听录音): 把先发生的事情写在后面。插叙:如《羚羊木雕》(3)理清结构层次 :按时间先后,按地点的转换,按描述内容的角度,按思想感情的变化,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来划分。 概括段意: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 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在一起,概括出联合段意。

l. 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

例: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2.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3.感受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引导: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你能准确的填出以下各部分的起止段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看戏前(段) (3)看戏后( - 段)

三、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填空:通过预习,我知道这篇课文选自鲁迅先生的小说集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用第几人称写的?文中的“迅哥儿”是不是鲁迅?主人公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验拓展:

(1)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体味中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2)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表现作用。

5、那夜的戏并不好看,豆也并不好吃,为什么说“一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6、这篇课文,通过“我”和少年伙伴们夏夜行船、船上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的描写,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文章景物描写优美,心理描写细腻,语言流畅自然,划出来并进行朗读,要认真体会。

五、语言积累

1、仿照“生活就是一块五彩斑斓的调色板”一句的形式,写两句话。 希望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童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我知道鲁迅的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仿句: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说是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小说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那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你也就选择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古诗中表现朋友之间深厚友情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1、望月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过程:

一、背诗激趣,导入新课。

1.月色是柔和迷人的,面对皎洁的月光,有多少诗人为之陶醉,所以留下了许许多多描写月亮的诗句,你会背哪些呢?(请2—3名学生,教师也参与。)

2.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眼中又会有别样的情致,今天我们就随著名作家赵丽宏以及他的小外甥一道来《望月》

3.板书课题《望月》。

二、初读感知,自主释疑。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检查预习和自读情况。 (1)生字词正音。

闪烁 光斑 沐浴 瞳仁 比喻 云絮 封锁 呵欠 外甥 ⑵指名分节朗读。 ⑶生质疑,教师区分处理。

词语的理解——--→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

对文中诗句的理解→课后查工具书。对难懂的句子,可存疑。

三、精读品味,欣赏美景。

1.自由朗读课文,在头脑中想像画面。画面中有月光、江水、光斑芦荡、树林、山峰的剪影。

2.欣赏课文录音,划出你认为美的词句。 3.指导朗读,品味佳句。

4.让学生来当一回“小画家”,在纸上画出心中的“江边月色图”。

5.背诵指导:老师对着投影上的图片先背,学生尝试背。

四、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呢?除了写月亮还写了什么?

2.指名回答,明确:还写了“比赛背诵诗歌”“小外甥对月亮的奇特想像”。

五、指导学生写字 。

1、指导写字:

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总编号:

2.沐——这个字让学生注意是形声字,右面不可写成“术”。 呵——这个字的左边的一口应写在左上面。 斑——这个字是左中右结构,中间是文字。 重点指导“絮”,看清字形,上下要紧凑。 3.描红。

六、小结课堂,布置作业。 搜集描写月亮的诗。

《望月》第一课时导学案

(2012-05-28 23:11:48) 转载▼

标签: 分类: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杂谈

本周养成习惯:多维展示 倾听互动 学习目标:

1、我会写课后3个生字,能认识“甥”“瞳”等字,能说出“清幽旷远”“不假思索”等词的意思。(重点)

2、我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

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难点)

时间预设:创设情境 明目标3分钟——组内交流备预展10分钟——展示交流 解疑惑23分钟——达标检测看收获4分钟 学习流程:

一、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3分钟

听了同学们的吟诵,老师也想吟两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可怜九月初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些诗中都写到了月亮。是的,古往今来,那轮明月寄托了多少人的情思,大诗人李白甚至把月亮当成了可以共饮的挚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也来望月。读课题。 齐读目标,师解读目标。

二、组内交流,准备预展10分钟

对子交流疑问,红笔批注,组内群学,标出疑问,准备展示

三、自主学习提纲:

1、一读课文,学生字。

①标出自然段,在文中圈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并扩词。②识记生字。认真描红课后生字,用红笔标出易错的笔画;③我能读准这些词语:小外甥 峨眉山 瞳仁 平羌江

2、再读课文,学词语。边读边画出四字词语和自己不理解的词,并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这些词语。重点理解:清幽旷远 不假思索 绘声绘色 沐浴(结合上下文选择正确的解释)

3、三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①找到自己认为难读的地方读一读。②读重点的句段,用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③找出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句子读一读。

4、默读课文,理条理。

思考:这篇课文是 (体裁),作者 ,是我国当代著名作家。文章围绕“ ”,先写 ( 至 自然段),然后写 ( 至 自然段),最后写 ( 自然段)。 其中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和小外甥 和 的两件事。

5、在理清课文层次的基础上试概括主要内容。

四、展示交流22分钟

展示要注重互动性,展示同学要像老师一样带领大家学会本组展示的内容,要让多数同学动起来。组长做好分工、主持的工作。 展一:生字学习。

师重点指导根据部首区分字的意思。

展二:理解词语。师重点指导如何结合课文理解。 展三:朗读课文。

师重点指导读第二自然段,对诗及19自然段。 展四:课文分段及主要内容。

教师适当指导如何用简洁的语言连接段意。及如何用四要素法概括,如: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事情?

五、达标检测4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ù jīn bǐ yù chuán cāng qīng yōu ( )( )( )( )

mù yù fēng suǒ hē qiàn yún xù jīng yíng

( ) ( )( )( )( )

2、给下列生字注音

眨眼 好学 挑战 气氛 瞳仁 不假思索 外甥 平羌

3、按要求写词语。 写出含有“月”的成语:

以“不”字开头的成语:

4、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凝视 凝望

1.我( )着这件毛衣,眼角不禁湿润了。 2.小外甥( )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清辉 光辉

1.夜深人静,我们沐浴在月亮的( )里,吟诵着写月亮的诗句。 2.太阳出来了,江两岸的芦荡、树林和山峰都涂上了一层金 色的( )。

5、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六、反思、质疑:你有什么问题?

25《望月》第二课时导学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分角色朗读课文。

3. 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亮产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和写作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生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4课《望月》(齐读)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

3、交流:(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板书:我、小外甥

二、 学习第一部分:眼中月

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用心细细品味,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内容)

2、交流:(作者描写的月光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那你能把美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出来吗?

3、指名读,齐读,师生评议。(舒展恬美的语气)(课件出示插图)

4、下面,请同学们随着音乐听老师读课文,想象月夜美景的画面,相信你的感受会更深。(春江花月夜)

5、小结:这个自然段中的月是什么月?它不是作者想象的,也不是听别人讲述的,而是?(作者眼中看到的)所以我们把它叫作“眼中月”。(课件出示:眼中月)板书 :眼中月

6、过渡:月亮是美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美景使我陶醉了。当“我”偶尔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和小外甥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他们之间交谈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3—12节。

三、 学习第二部分:诗中月

1、自由朗读课文(课件出示课文第7——11自然段)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同桌读,学习小组读。然后讨论讨论,再作交流。

2、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师:假如我就是赵丽宏,谁愿意做我的小外甥?(指名)我们一起来背诗好吗?写月亮的,你一句,我一句。 师生对诗(课件配乐——《春江花月夜》)

(提示: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李 白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苏 轼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李 白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宿建德江》——孟浩然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枫桥夜泊》——张 继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峨眉山月歌》——李 白) 3.到此,我们的比赛结束了吗?(没有)你怎么知道没有结束?(因为后面有个省略号)那么此处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表示引文的省略)你会背这些诗了吗?

4.拓展延伸:小外甥会背的我们也会背了,说明我们五(7)班学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师真的很高兴,那么,老师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积累不少诗句,那么你还知道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小组比赛背一背,看谁背的多。

5.小结:同学们真的很厉害,会背这么多的诗,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比试。回过头我们再来看这部分写的又是什么月?还是作者眼中看到的月吗?(不是,是诗歌中的月)我们可以概括为“诗中月”。(课件出示:诗中月)

师过渡:“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课件出示)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个问题来—— 月亮像什么

四、学习第三部分:心中月 1.师生分角色读课文 生:你说,月亮像什么? 师:你说呢?你觉得月亮像什么? 生:像眼睛,天的眼睛。 师:你说说,这是什么样的眼睛?

生: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2.指导朗读:

小外甥在说这几句话的时候是什么表情?(课件出示)那么请你也像小外甥这样读,让老师看到你眼中那闪闪发光的小月亮。 3.学生自由读(课件出示: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4.指名读,齐读

5.这里的月又是怎样的月?既不是作者眼中的月,也不是诗中的月而是小外甥?(心中对于月的想象)我们概括为“心中月”。 (课件出示:心中月)

6.你觉得小外甥这个比喻怎么样?(很奇特)

4.由这么奇特的想象,我们可以看出小外甥是怎样的一个孩子?(爱幻想)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看来,同学们的想象也很丰富奇特。)

5.除此之外,小外甥还有哪些特点?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①聪明好学:从比赛背诗中看出。②调皮可爱:从他说的话中看出,如“是月亮把我叫醒了”与“月亮困了,睁不开眼睛了”。) 过渡:写作时要想把人的特点写出来,把人写活,关键是要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进行细致的描绘。作者就是抓住了这些让一个聪明好学又调皮可爱的小外甥形象就跃然纸上了。他困了,睁不开眼睛

了,摇摇晃晃地走回舱里去了。“甲板上又只留下我一个人。我久久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轻轻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课件出示)

五、学习第四部分:幻想月——(课件配乐:《但愿人长久》) 1.此时,我们一起随作者坐在江轮的甲板上,抬头凝望天上那一轮皎洁的明月,展开幻想的翅膀,把你的幻想写在该段省略号的旁边。 2.学生随音乐想象,记录。(老师想起来嫦娥奔月的故事) 3.交流评议——指名说。

六、总结:

今天,我们也望了一次月,我们不光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而且通过望月有了许多新的收获,认识了一位爱幻想,爱学习的小男孩,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像书中的小男孩一样认真对待每件事。

七、布置作业:观察月——(课件出示)

师:同学们也都是爱幻想的孩子,请同学们课下继续保持这美好的想象,并完成这样几道作业:

1、在有月亮的晚上,观察一下月亮,再观察一下周围的景物:树、人、房屋、庄稼都是什么样。请你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大胆幻想,然后写成一小篇文章。”(师:你既可以像本课作者赵丽宏这样写成一篇优美的散文,也可以像老师那样写一首小诗,即使写成顺口溜都可以。)

2、查找一下本课出现的古诗的出处,并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3、搜集描写月亮(或月光)的名段。 板书设计:

25望月

我 眼中月 望月 诗中月

小外甥 心中月

幻想月 附:

1、词语。 晶莹:光亮透明。

隐隐约约:看起来不很清楚。

不假思索:用不着想,形容说话做事迅速。 绘声绘色:形容叙述、描写生动逼真。

2、课后练习五。 (1)写山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山际见来烟,竹中窥落日。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2)写水的诗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3)写月亮的诗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十五夜望月(王 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入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3、描写月亮的名段:

(1)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轻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朱自清《荷塘月色》

(2)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亮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月光曲》

(3)静美的月亮,自然是母亲了。我半夜醒来,睁眼看见她,高高的在天上,如同俯着看我。我就欣慰,我又安稳地在她的爱光中睡去。——冰心《寄小读者》

第四篇:21、《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学案

21、《乡下人家》学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会认5个生子,会写14个生子。

自学指导:

1、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声音响亮,注意坐姿。朗读时用“”

拖出生字及生词,如有读不准的字,小组讨论解决,然后小组长重点检查难读的生字。时间:5分钟

2、请大家默读课文,有不懂得词语做上标记,可联系上下文自己先试着理解,理解不了的小组内讨论解决。如仍有理解不了的词语,小组长记下来,待会举手请其他组的同学或老师帮助解决。时间:5分钟

3、轮流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声音响亮,停顿恰当。

4、用自己的话概括出本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注意语言要简练、准确,先自己思考,而后同桌间交流意见。时间:3分钟

5、认真观察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生字的写法。要求:生字的笔画笔顺写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识记生字时,可重点练习难写难认的生字。4分钟后比一比看谁写得好。

训练达标:

完成学习与巩固第

一、

二、三题

第五篇:《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四年级下册

21

课《乡下人家》(前置性学习内容导航)

1.会认读5个生字:檐、饰、冠、捣、谐;会读会写下面14

个生字:棚、饰、冠、菊、瞧、率、觅、耸、捣、搬、巢、谐、眠、辛。

2.能把上面会读会写的14个生字组成新的词语:

3.在本课生字中找出两个多音字,并组成词语。

4.能正确、流利地熟读课文,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

并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上一篇:测绘类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吃饭有讲究一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