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论文

2022-04-19

【摘要】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论文 篇1:

浅析网络新闻评论的优势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新闻评论也伴随着网络新闻的发展而显出勃勃生机。本文分析了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关键词】网络新闻评论 优势特性 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指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议论、讲道理,做出分析和解释的评论性意见。新闻评论是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历来被传媒高度重视,报纸、电视、广播都曾不遗余力地开设新闻评论栏目。而网络新闻评论是指在网络上就当前的新闻事件或事态发表的评论性意见,是意见表达较为自由的媒介评论。

根据网络新闻评论主体的不同,网络新闻评论大致可以分为网站评论、专家评论、网民新闻评论这几类。网站评论,即代表网站立场的评论,它通常由网站或网站所依附的传统媒体的编辑和记者,或网站的特约评论员来撰写;专家评论,指由网站特邀的专家对某个事件发表的评论;网民评论,则是指任何方式的网民意见的自由表达,主要包括论坛中的帖子和新闻事件后面的留言。①网络新闻评论除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具有的理论性、思想性、有益性等特性以外,还具有传统新闻评论所不具备许多优势,主要有:

首先,网络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的特点。所谓连续动态性,是相对于传统新闻传播的静态而言,传统的新闻评论由于技术、覆盖范围等限制,在时间和空间上有一定的间隔,网络新闻评论突破了技术等限制,消除了网络新闻评论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间隔。网民制作、传播、接受和反馈新闻评论的过程几乎同时同步进行,这使新闻评论在宏观上呈现连续、动态的特性。对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时效性是重要特性之一,即当新闻事件发生以后,新闻评论的写作者要在最短的时间里完成新闻评论的写作并能够在最快的时间里传播出去。较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在时效性上有着更高的要求和更便利的技术条件。在此基础上将这种时效性发展成为即时性,逐渐形成连续动态性。“全天候的滚动新闻是网络媒体独有的新闻形式,在网络上,新闻文本的时间已经细化到了几分几秒”,而新闻后面往往会有“我要发言”等为受众提供新闻评论的空间,只要受众有表达的意愿,即可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之内尽情发表意见和观点。同时,网民写作的新闻评论越来越跳出传统的新闻评论写作模式,观点愈发自由和多样化。论点、论据、论证等都不再是必须的要素,一句话、一组词、甚至是一个表情,只要可以表达此刻的观点或情绪,都可以写作、发表并形成网民的新闻评论,省去措辞的推敲和斟酌以及论点的推理论证过程,节省大量时间。评论完成后,只要点击相应按钮,便即刻上传和发布,过程简单、对专业技术要求不高。这些微观的快捷操作最终形成了网络新闻评论连续动态的效果。

其次,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多元化特性。网络新闻评论的多元性主要体现在写作主体多元化、文本形式多元化、选题多元化、发表渠道多元化、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等几个方面。写作主体多元化,传统新闻评论的写作主体以本媒体的记者、编辑为主,结合少量的特约评论员评论和专家评论,而网络新闻评论不仅包括记者、编辑、特约评论员以及专家评论,还包括数量庞大的网民评论。数以万计的网民有着不同的来源,独特的人生经历及各异的学历、年龄、社会地位等利于形成独立的新闻人格、新闻认识、新闻情感和新闻角色,形成多元的新闻评论写作主体;文本形式多元化,传统的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媒体特色和局限分别以文字、声音、图像为主要文本形式,网络新闻评论根据自身的技术优势可以综合运用这些载体进行整合传播。同时,网络新闻评论还突破了传统新闻评论的文本标准和规范,网友甚至可以利用单纯的表情、符号、声音等发表评论,文本形式高度自由;选题多元化,新闻评论就是新闻评论所要描述的事物、现象或是要评述的问题,它规定着评论的对象与范围,也是写作过程中的首要环节②。由于版面和时段的限制,传统新闻评论选题多数集中于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大多选题严肃、评论严谨。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本上突破容量的限制,为评论选题的多元化提供保证,用户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关注点和兴趣点而对不同的事件、问题发表评论,使评论选题更丰富、视野更广阔;发布渠道多元化,网络新闻评论的发表渠道主要有网络新闻评论专栏评论、网络论坛评论、网民即时评论三种。网络新闻评论专栏主要发表媒体自身以及网民的评论性文章,独立成篇、新闻评论要素较齐全,基本延续了传统新闻评论的形式和特点。网络论坛评论主要是指网民根据各自兴趣自发形成的就某个或某类话题表达意见并相互交流反馈。网民即时评论通常是指网民在阅读相关新闻之后迅速跟帖作出的评论;编辑组织形式多元化,相对于传统的新闻评论编辑组织方式,网络新闻评论的编辑组织方式出现了创新,如利用网络的超大容量功能,进行评论汇编,就某热点讨论制作专题,为网友制作评论文集,建立评论数据库。③

第三,网络新闻评论具有交互性的特点。所谓交互性,是指“后来的信息在顺序上与前面的信息的相互关联程度,尤其是后来的信息对早先信息关系叙述的程度”④。网络是双向交流的媒介,受众能在阅读评论的同时参与评论,任何人都是网络空间信息的一个结点,既接受铺天盖地而来的网络信息,又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同时发布新的信息,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传播者,而这些操作对于能够使用网络的用户来说几乎没有任何技术壁垒。当下几乎所有网站的新闻页面都附有“评论”选项,读者可以随时发表评论。在这样一个网络信息的集散地上,读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信息的传播和反馈,相互交流和互动。技术的便利为网民的互动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和坚强的后盾,而网络的匿名性则为网民的畅所欲言提供了可能。网民在网络空间均呈匿名状态,现实生活相对应的身份和责任在网络世界均隐退,网民发表意见和言论可以规避“祸从口出”的风险,不必为说过的话负责任、不受社会规范的约束、对于当下具有倾诉欲的人而言具有无法抵抗的吸引力,网民可以完全根据个人兴趣参与不同的讨论群,出入自由、交流平等,全然没有后顾之忧,吸引和激发了网民的参与热情,网民的参与又进一步推动网络信息传播的交互性。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讲网络新闻评论看成是“互动式评论”。传统新闻评论虽然也在不遗余力地开展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例如报纸有读者来信,广播和电视有听众电话甚至邀请受众进演播厅,但事实是,任何传统媒体在交互性上都无法和网络媒体媲美,网络媒体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是传统媒体的读者来信和电话参与不能望其项背的。

第四,网络新闻评论的大众化和个性化特色也是其吸引受众的重要魅力。首先是话语权向大众的回归。传统媒体格局之下,发表言论的权利属于社会稀缺资源。虽然广播、报纸、电视都致力于发展与受众之间的良好互动,但是由于版面和时间的限制,公众意见往往无法得到自由流畅地抒发。而网络技术提供的可能性,使任何可以接触网络终端设备的组织和个人可以在网络空间里占有一席之地,并可以根据个人意愿平等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不受版面、时间的限制。话语权的回归使网络新闻评论真正实现了“观点的自由市场”,真正成为有着广大受众参与的交互式评论。其次,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使得网民有可能使用网络技术为公众提供的话语权。经济的发展使网络终端对于寻常百姓而言不再遥不可及,网民几乎可以在第一时间接触新闻事实,发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言论。这种互动式的评论,改变了传统媒体以传播者为中心的传播模式,技术的突破和竞争的要求逐渐形成了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模式。广泛参与的受众从自身环境出发,选择与自己实际生活相关或是受到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发表意见,使网络新闻评论从根源上具有平民化和鲜明的个人化印记,具体表现为个人化的选题、个人化的视角、个人化的判断和个人化的语言。大众化和个人化不仅是网络新闻评论的重要特性,也反映了当下关注个体、关注民生的时代精神。

第五,网络新闻评论具有鲜明的批判性。批判是网络新闻评论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前提是在法律法规及政策的框架内,对某种思想、观点或者行文进行合逻辑的分析,其分析的结果是对该思想、观点或者行为的否定。⑤话语权由过去的被媒体精英或知识精英垄断的格局转变为人人都能参与讨论发表意见的去中心局面,同时网络的匿名性使人们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地发表个人意见,这些都决定了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性。伴随着网络新闻评论的产生和发展,这种批判精神更是被网民发挥到极致。庞大数量的参与主体,来自不同的社会阶层和利益团体,代表着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立场,他们几乎是在同一时刻对某个新闻事件或事态予以关注并进行思考和发表评论。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人生经历去关注和分析新闻事件,形成观点和看法。在网络这个“自由的意见市场”上,各种声音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相互之间平等民主,这些都使网络新闻评论具有强烈的批判性。综上所述,网络新闻评论具有连续动态性、交互性、多元性、大众化和个性化、批判性等优势特性,这使网络新闻评论相较于传统新闻评论而言对受众更有吸引力,虽然这些特性的存在不能掩盖网络新闻媒体权威性不足等缺陷,但是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扬长避短,根据自身优势,为网络新闻评论拓展更广阔的生存空间。■

参考文献

①彭兰:《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

②郑艳,《网络新闻评论的特色》, 《新闻爱好者》,2008年12月(下半月)

③田秋生,《网络新闻评论的突破和创新浅析》,《新闻传播》,2006年第9期

④周灿华,《网络新闻评论的特点及影响》,《现代视听》,2008年第3期

⑤杨树,《网络新闻评论的批判功能》,《云梦学刊》,第29卷第6期

(作者: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08级研究生)

责编:周蕾

作者:赵敬敬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论文 篇2:

《新闻1+1》电视新闻评论探析

【摘 要】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关键词】《新闻1+1》 电视新闻评论 议程设置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和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旗帜,获得公众一致好评,开播至今已具有相当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本文着重分析《新闻1+1》在新闻评论方面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一、《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

《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的独播节目,在新闻频道的周一至周五晚上九点半播出,节目时长二十五分钟。主持人是白岩松和董倩。《新闻1+1》栏目的宗旨是“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还原新闻全貌、解读事件真相,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呈现最质朴的新闻。”①《新闻1+1》已经成为中国电视新闻评论界的旗帜。

1、选题分析

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的选题最能体现其新闻评论的特点。因此,本文首先从《新闻1+1》的选题来分析其新闻评论的特点。笔者从《新闻1+1》栏目官网上选取2011年3月7日至2012年3月7日共210期节目。通过对样本进行统计和分析,归纳出以下特点:

(1)重点评论国内热点事件,同时兼顾重大国际新闻事件的评论。由表1看出,节目以国内选题为主,以国际选题为辅。国际选题有两个特点:第一,国际选题多与中国的国家利益有关,以中国外交政策解读为主。

(2)问责职能部门和述评热点公共话题是其新闻评论的主要方式。由表2可以看出,“问责职能部门”的选题占总选题的37.62%,“述评热点公共话题”占总选题的20.95%,两者相加是58.57%。《新闻1+1》主要有两种新闻评论方式:第一是讲述一个热点事件的来龙去脉,对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最后进行点评。这体现了《新闻1+1》维护公众利益的理念,目的是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第二是把矛头直接指向政府职能部门,指出政府决策或执行中的问题。这体现了《新闻1+1》的理念,目的是促进政府决策和执行的科学化。

(3)选题贴近民生,关注公众利益。由表3看出,涉及“教育问题”的节目有12期,数量最多;接下来的是“农村和农民工问题”,有8期。食品安全问题、校车安全问题、拆迁问题、高铁动车事故则更是频繁出现的热点话题,这些无不是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新闻1+1》反反复复、连续不断地关注和报道这些民生问题,体现了其作为主流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2、内容分析

(1)新闻评论兼顾针砭时弊和理性引导。《新闻1+1》往往能够尖锐地揭露和评论社会问题,但同时又以一種理性的态度梳理和化解矛盾,引导民众趋向理性。一方面,《新闻1+1》的不少节目从公众的立场出发,大胆地向政府职能部门问责,监督政策的落实和执行;另一方面,《新闻1+1》及时地解读国家新出台的政策、法规,通报各级政府为民服务的成果,在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冷静引导民众趋向理性,维护社会稳定。比如,《打黑必严!除恶务尽!》这期节目介绍了公安部打黑除恶专项行动的成果,通报了全国六个重大涉黑案件的处理情况,表明党中央在维护人民群众利益上绝不手软。然后针砭时弊指出了地方政府不作为,白、黑、红一体化,公职人员充当保护伞是黑恶势力屡禁不止的原因。

(2)用理性的信息梳理和有理有据的论证引导公众理性思考。《新闻1+1》把新闻事实报道和新闻评论有机结合起来:首先通过逐步剖析事件的来龙去脉,展示各方的观点言论,进行信息梳理;其次,连线前方记者,采访当事人,请教专家学者,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结尾由主持人做出客观的点评。《新闻1+1》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空洞说教的形式,让受众在层层的解读中自己思考并得出结论。《新闻1+1》努力传播理性思想,尝试引导公众言论走向理性,同时鼓励公众独立思考。例如,《如何破解“达芬奇密码”?》这期节目关注“达芬奇家居”涉嫌欺诈消费者的事件,首先进行信息梳理,综述媒体报道和网络评论,介绍“达芬奇家居”发家史和老板庄秀华的个人情况,拨开事件谜团,让公众了解全部真相。然后运用多种手段进行论证,多方分析原因,探讨了中国人“不买对的、只卖贵的”和迷信洋品牌的不良消费观,引导公众理性消费。

(3)冷静地评论重大突发事件:不求快,而求深。面对重大突发事件,《新闻1+1》放弃了第一时间,而注重第一深度;不去抢第一发言权,而是争夺第一解释权。无论如何,网络的时效性是电视媒体无法比拟的,第一时间的报道可以使事件梗概迅速地公开。但是,网络言论很快陷入分散和混乱。而此时,《新闻1+1》能跳出事件本身,在全面分析网络言论和深入调查事件真相后,用权威和专业的评论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这样既避免了突发事件震荡期的不冷静,又不会使新闻评论浮光掠影,缺乏深度。

二、《新闻1+1》新闻评论存在的问题

在肯定《新闻1+1》新闻评论的同时,在此也需要指出其存在的问题。

1、“不痛不痒”的选题降低新闻评论影响力

《新闻1+1》的部分选题与热点话题脱节。一些话题已经在网络上和现实生活中引发公众热议,但是《新闻1+1》考虑到话题的敏感性没有触及。对于一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一个好的选题是一期节目成功的一半。“不痛不痒”的选题无法满足公众的知情权,也降低了节目的影响力和观众的兴趣。作为相同类型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敢于大胆选择敏感话题进行评论和解读。

2、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不足

从整体上看,栏目人才结构单一,数量有限,能力参差不齐。白岩松的深度评论和对事件的把控能力是其他人所不具备的,分析评论是该节目的主体。反观其他人,播放短片的时间长,分析评论的时间短,话题批评意味淡,吸引力不强。凤凰卫视《时事开讲》则拥有阮次山、何亮亮、曹景行、杨锦麟等一大批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三、《新闻1+1》加强新闻评论的策略

通过分析《新闻1+1》新闻评论的特点,反思其新闻评论的问题,笔者提出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1、评论选题紧紧围绕热点,避免“不痛不痒”的话题

选题是一种议程设置。“报纸或许不能直接告诉读者怎样去想,却可以告诉读者想些什么。”②《新闻1+1》在设置选题上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首先,《新闻1+1》应该根据公众的需求来设置选题,同时不应该回避热点,特别是网络上正在形成或已经形成的热点话题。其次,应该明确自己的主流媒体的定位,发挥评论的优势,构建起具有主导性和权威性的“央视话语”。

2、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

新闻评论是新闻媒介的旗帜和灵魂。“对于电视新闻评论而言,其最核心的价值应该是新闻评论员本身,而有声誉的新闻评论员,更是评论性节目中的无价之宝,其价值就在于不仅能敏锐地感受新闻信息,而且能够接纳、吸收和解读信息,并创造出新闻附加价值。”③赢得公众信任的新闻评论员本身就有很强的传播效果,出身于资深记者的白岩松凭借自己独到的评论和平民化的视角挑起了《新闻1+1》的大梁。《新闻1+1》光有白岩松是不够的,所以必须加强主持人和评论员队伍建设,培养更多的专家型记者和学者型评论员。

3、进一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

《新闻1+1》应当利用自身的媒介影响力和新闻专业水准增强网络传播效果,疏导网民的情绪,让网民理性思考。第一,增强网络搜索力。“《新闻1+1》虽然在网络上同时更新,但是它在搜索上并不占强项,不能让大家在搜索事件时直接搜到对事件的解读。”④《新闻1+1》的视频可以在网上找到,但是必须登录CNTV官网才可以看到相关视频。《新闻1+1》的视频应在优酷、土豆等大型视频网站上共享,搜索事件时能够直接搜索到相关视频。第二,加强对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新闻1+1》的每期节目都应当发布在网易、新浪、腾讯等大型门户网站,形成二次传播。

4、做好热点公共事件的深度报道

《新闻1+1》应该加强热点公共事件的新闻评论,提高收视率。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的“意见领袖”。《新闻1+1》的专业水准是其能够充当突发事件爆发后公众“意见领袖”的基础。例如,《中国高铁:重建信任!》这期节目追问温州动车追尾事故的原因。《校车:不仅在于车.……》这期节目关注甘肃正宁校车事故。《危“盐”耸听为哪般?》评论“抢盐风潮”等。□

参考文献

①CNTV官网,http://cctv.cntv.cn

/lm/xinwenyijiayi/index.shtml

②陈力丹:《舆论学——舆论导向研究》[M].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9:10

③李潔玉,《电视评论节目对第一解释权的争夺——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1(5):10-11

④迟月利,《新的媒介环境下提高电视新闻评论舆论引导力的思考——以〈新闻1+1〉为例》[J].《新闻界》,2009(5):130-131

(作者:山西大学文学院2012级新闻学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作者:丰收

电视民生新闻评论论文 篇3:

论浅阅读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

【摘要】在浅阅读时代,人们的信息接收方式和习惯发生了变化。阅读浅显化、思维简单化以及知识碎片化,加上网络时代到来所导致的传播环境和生态的剧变,使得以思想性和指导性为特点的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严重困难。通过对央视知名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的个案分析,深刻总结了其特征及在浅阅读时代的努力坚守和发展创新,在此基础上,对当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未来发展及突围路径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浅阅读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

我们正身处一个浅阅读时代。所谓“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也被称为“快餐式阅读”。在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盛行的当下,各种趣读、图片及视频内容以其通俗易懂的表达形式大行其道,广受追捧;同时,大众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大块的空闲时间已成稀缺资源。“高效率”的讯息内容与“碎片化”的阅读时间不谋而合,使得浅阅读成为不可避免的时代趋势。

一、浅阅读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

(一)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特征与现状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传播手段制作的新闻评论,是电视媒介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社会问题发表意见、做出分析判断或述评的一种电视报道形式[1]。从1980年我国首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央视《观察与思考》开播后,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各类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断涌现,发展壮大,目前已是电视媒体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及对社会生活的指导性,成为各大主流电视台的旗帜和灵魂。

(二)浅阅读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困境

1.观众流失,收视率低迷

网民数量规模急剧扩大,他们更愿意通过手机收看网络播放平台的节目,“在固定时间段观看节目”的传统电视收看模式早已不是主流。在他们看来,电视固定收视的模式过于僵化,且多不在黄金档时段,加之新闻类节目重播时间多在大众日常休息时间,这样势必导致部分受众流失,而转向互联网。此外,现代社会大众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没有额外的精力和意愿去接收深层次内容。不仅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越来越少,很多严肃的新闻资讯播报节目也是收视率惨淡。

目前来看,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受众大部分固定在中老年人群,他们更习惯于坐在电视机前准时收看节目。而大部分高知人群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已经转向IPTV(交互式电视)或新媒体视频网站,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大多收视率不佳。

2.迎合受众,过度娱乐化

在浅阅读时代的大环境下,媒体内容的娱乐性是吸引受众的重要法宝。于是部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选题上打起擦边球,过分注重话题的“吸睛”效应,抛弃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本该具有的严谨与专业精神。不少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看上去更像是披着“新闻评论”外衣的脱口秀,观众在津津有味中错把玩笑当观点,把调侃当评论,节目导向退变为迎合受众,而丧失了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所应有的基本立场和主张。娱乐化的浮躁之风,终将吹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内核及灵魂。

3.制作粗糙,节目质量下降

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是一项复杂、严密的工程。一期优质、完整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编前会探讨选题(不排除突发类新闻),到收集材料、调查核实,再到确定方向、邀请嘉宾,各项工作环环相扣,其间耗费的人力、精力、财力是巨大的。而且,即使竭尽全力做出了一期优秀节目,在浅阅读时代通常也会应者寥寥,叫好不叫座。于是部分制作单位摒弃了原有工作流程,偏向追求商业效应,在节目制作过程中以“多、快、省”为首要标准,只管形式凑数,无视内容质量。

二、《新聞1+1》节目概况与特征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的王牌新闻栏目,2008年3月开播,也是目前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节目每周一至周五晚9:30~10:00在新闻频道首播,时长30分钟。每期节目主要从国内的时事政策、社会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中选取当天最新、最热、最快的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

《新闻1+1》节目名称中的“1+1”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节目主体加入了“新闻观察员”的角色,采用“1+1”模式,即通过一位主持人和一位新闻观察员的双人谈话,理清新闻幕后,解读新闻事件;二是在节目内容的组成上,采用“事实+评论”的“1+1”新闻述评模式,通过报道和评论当下最新的新闻话题,为观众展现事件全貌,剖析事件本质。纵观《新闻1+1》节目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其在选题、内容、形式等方面呈现出以下特征:

(一)选题丰富,关注社会热点

《新闻1+1》的题材选择立足社会,放眼国际,内容涉猎广泛,选题来源十分丰富。除了时事政策、突发事件等大型选题外,还包括各类专题类系列选题,例如2019年全国“两会”的《两会1+1》专题系列,从3月4日至3月15日连续制作播出了11期,真实还原两会全貌、解读“两会”。

此外,对于大众热议的社会公共话题,《新闻1+1》也能直面现实,选取其中涉及政治、社会、民生类的重要内容进行评论。例如2019年4月18日播出的《安全帽都不安全,又如何安全生产?》一期节目,选题最初来源于一名建筑工人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并被网友大量转发的“脆皮安全帽”短视频。《新闻1+1》以此热点事件作为选题,迅速跟进,紧扣“安全生产”的主题,暗访安全帽经销商,节目现场连线拍摄者窦师傅了解情况,又电话联系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铁民先生对事件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和评论,对公众的疑点一一进行回应并给予了专业解答。

(二)注重时效,突出思想深度

《新闻1+1》节目的选题贴近时事热点,对于突发新闻的报道迅速及时,能够让受众全方位了解最新、最热的新闻事件。节目所邀请的评论员都是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各领域的专业人士,再加之国民度很高的主持人参与讨论,充分保证了观点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例如,2019年4月25日至27日我国举办了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新闻1+1》紧跟这一重大事件的实时进程,《瞬间“一带一路”的活力》、《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连续两期节目对当天的热点话题进行分析解读,时效性极强。此外,节目对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和点评,往往能够引发社会关注并跟进热议,在保证选题时效性的同时又能触发深刻思考。

(三)观点鲜明,标题意识强烈

一档好的新闻评论节目,应该实现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即兼具思想性和表现力。《新闻1+1》的观点表达不但深刻,而且鲜明。这种鲜明的立场和态度,不但体现在节目思想主旨上,还体现在节目标题之中。

《新闻1+1》的主创团队具有强烈的标题意识。不同于网络公众号上盛行的以吸引眼球和流量为目的、哗众取宠的“标题党”,这里的标题意识注重的是真正能表达质疑和态度的标题。在对《新闻1+1》多年来的标题进行分析后可以发现,节目标题大量使用感叹句式和疑问句式,在感性与理性中凸显对于新闻事件的态度,同时也通过惊呼与疑问为受众和社会发声。据统计,在2018年全年共240期节目中,有161期节目标题通过疑问句式对新闻事件发出质疑与责问,占比达67%;有36期节目通过感叹句式对新闻事件表达鲜明的立场和态度,占比达15%。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完善,目前《新闻1+1》的标题已经成为节目个性风格的展示和体现,突出了节目品质,强化了内容特色。

三、浅阅读时代《新闻1+1》的坚守与创新

浅阅读时代对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冲击巨大,《新闻1+1》也难免受到波及。可贵的是,面对严峻形势,《新闻1+1》仍能开拓进取,在坚守底线的同时不断发展创新。

(一)选题直面现实,观点深刻而独到

高质量的选题,以及对事件深刻、专业的解读,是《新闻1+1》的两大优势,也是其赖以成名和立足的根本。在浅阅读时代的不利氛围和环境下,节目团队依然牢记“内容第一”的宗旨,坚守住了一档名牌新闻评论节目的品质和底线。

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而言,其播出的时效性和网络相比已然处于劣势,倘若选题再不触及当下社会热议的热点、痒点、痛点,必会丧失大量观众。和当前大多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普通选题保平安”的心态相比,《新闻1+1》的选题表现出了直面现实的勇气和魄力,紧扣舆情焦点,不回避“敏感”话题,凭借高度专业的调查和解读能力,有力澄清网络流言,为大众释疑解惑,兼顾了专业性与话题性。在解读和评论新闻事件时,《新闻1+1》力求观点独到、深刻,不做表面文章,不隔靴搔痒,评论直击本质,对公众起到了真正的指导和启发作用,在深度与力度方面和一般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明显拉开距离。这种内容上的精益求精,也是新闻评论节目在浅阅读时代的必要使命和必然追求。

(二)开创了新闻评论“述评交叉”“双人交互”新模式

《新闻1+1》的節目形态,不是《新闻联播》先叙后议的“本台短评”,也不同于《时事开讲》《锵锵三人行》等谈话类节目除了语言外,还通过主持人或嘉宾的动作、神态、语气等多种符号来传达对新闻事件的观点和看法。《新闻1+1》采用的是“新闻述评”形式,夹叙夹议,叙述与评论二者相辅相成。述评交叉带来的直接效果就是活跃评论员和受众的思维,有助于唤回事件记忆,从而深入整合分析新闻事件。

《新闻1+1》一期节目的时长一般在24-25分钟,其中叙事时间大约占4-6分钟,占总时长的1/5左右,评论时间大约是18-20分钟,占总时长的4/5左右。对于一般观众来说,“摆事实”所带来的感觉总是要比“讲道理”轻松一些,而《新闻1+1》“播一段新闻、谈一段看法”的穿插式“述评交叉”形态,形成了舒缓相间、张弛有度的行文节奏,很好地避免了单纯的意见表达所带来的概念密集感和沉重感,符合受众的认知和接受规律。此外,以评论为主干的述评交叉,也有利于对新闻事件的深刻解读:当对新闻事件的讨论达到深层次时,及时穿插补充必要的新闻叙述,从细节微观之处获得对事件整体的全面宏观认识。

而使《新闻1+1》从一般的新闻述评节目中脱颖而出、别具一格的关键之处,是其开创了一种“双人交互”式的新型评论模式。在现场连线的专家学者侃侃而谈发表观点之时,主持人会在某些关键点适时提问、追问,引导观众多方位思考,从而打破单向说教的老套路,平衡整个评论空间的话语场,并就某些细节不时提出反方向的思考及解读,激发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当然,在什么时机“插话”、插什么话,形成主持人和嘉宾之间活跃而自然的交流、探讨氛围,值得细细研究,这也是对主持人直播现场把控能力的考验。

(三)突出主持人的个性魅力和专业素养

对于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来说,主持人的作用至关重要。优秀的主持人可以吸引大批观众,使观众获得视觉和精神上的双重满足。由白岩松、董倩、王宁、徐卓阳等担纲主持的《新闻1+1》,在节目初期就由主持人担当了新闻观察员的角色,2011年改版后,主持人进一步承担起评论员的职责,加大了主持人的评论比重和分量,强化了个人符号特色,对社会热点及国内外重大事件做出深刻的、个性化的评述。主持人自身独特的魅力,是《新闻1+1》收获大众喜爱与支持的重要因素。

除个人形象魅力外,主持人的专业素养也是决定节目质量的关键要素。《新闻1+1》主持人群体有着类似“意见领袖”般的权威性,主持人在节目中以和评论员的双重身份发表对事件的态度和看法,为大众提供专业的观点和视角。例如,主持人白岩松具备深邃的思想、专业的素养、广博的知识、富有魅力的人格,成为一个时代的符号。而作为高知女性代表的董倩,理性与感性兼具,思维缜密,条理清晰,采访能力及现场控制能力出色,与专家学者的讨论深入浅出,让观众获益匪浅。

(四)依托央视,强化品牌优势

制作一档成功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需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定位,并将其发挥到极致,从而树立起自身的品牌价值。而克服同质化、打造自身核心竞争力,需要付出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于节目形式相对比较单调、受众群有较多局限性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而言,依靠实力强大的电视台会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相反,如果电视台综合实力不突出,其节目想要出彩则难度很大,需要极其突出的创新精神和制作能力,一般节目组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中央电视台是中国电视界的航空母舰,影响巨大,拥有一大批制作精良、质量优秀的电视栏目和节目。品牌的力量不可忽视,《新闻1+1》正是依靠中央电视台这个权威的平台吸引了忠实受众,充分利用其资源及人脉优势,再加上节目自身魅力,在当前严酷的电视评论节目环境中保证了收视率和口碑。

四、浅阅读时代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之道

浅阅读时代不可逆,但是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不能停,新闻人应该肩负使命,向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学习,不断丰富和创新节目样式,提升节目的内容品质,为人民发声,为时代发声。

《新闻1+1》的成功,为浅阅读时代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也为今后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发展创新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一)创新节目模式,塑造自身特色

节目模式指节目的构成与样式,存在于生产、制作加工、播出、互动等过程[2]。对于《新闻1+1》而言,它在节目构思、题材元素、编排方式、表达形式等方面都形成了与其他节目的差异化特色。其他新闻评论节目想要脱颖而出,需要从节目模式这个源头下手,提炼出闪光点,加之策划创意,塑造自身特色。

(二)加强观众参与,营造互动空间

受众的主体意识在网络媒体时代逐渐加深,受众能在很多媒介平台对新闻事件进行讨论和评论,但目前还没有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为受众提供专门的、独立的网络讨论空间或平台。只有受众意见也参与进新闻评论当中,才能营造公共话语空间,形成多元化的舆论场,进一步拓宽对事件的思考。在新闻选题方面,要兼顾专业性和大众性,这样,多元的受众才会来关注与之有关联的新闻事件。

《新闻1+1》作为一档优秀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互动性上还有进步的空间。虽然在许多节目的录制中有现场直播画面等互动性较高的环节,但在节目制作初期及节目播出的“售后”环节中,新闻评论员或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黏性不强。今后可以在选题过程以及播出后阶段,充分利用網络平台对节目舆情增加互动。

(三)重视人才培养,打造优质团队

优秀的主持人和评论员作为新闻评论节目的关键和核心要素,二者缺一不可。

新闻评论节目的主持人不同于一般主持人,独具人格魅力的主持人更是可遇而不可求,但是受众认可度高的主持人,必须是全能型人才。《新闻1+1》的主持人白岩松、董倩等都曾经历过专业化的训练,才逐步从记者成长为好记者,从主持人成长为好主持人,最终成为兼具主持身份的评论员。

除了主持人团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要拥有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评论员队伍,在面对不同领域的专业问题时,都能提供专业的解读和点评,显示出节目的专业素养和品质。《新闻1+1》拥有一批专业领域内数一数二的人才,他们兼具专业素质和个性魅力,是大部分新闻评论节目难以拥有的宝贵资源。

(四)充分利用网络,加强媒介互融

当前,电视媒体的传播环境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对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来说,这既是挑战又是机遇,电视媒体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的优势来为自己服务,通过两种媒体的互动与交融,提升自我。

《新闻1+1》的主要播放平台还是电视,对于网络的运用并不算全面。通过网络大数据和电视互融,来征集节目选题,吸引新的受众,也许这就是《新闻1+1》和其他电视新闻节目该努力的方向。

(五)整合优化资源,节目合作共赢

对于电视台来说,传统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及播出基本上是各自为战。但面对浅阅读时代的共同挑战,央视与省台及有实力的地方台新闻评论节目的制作团队应该转换思维,加强合作。这种合作下的新闻评论节目既有广泛的收视保障,又能在选题上切实贴合人民和社会。目前,各卫视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相对独立,官方合作关系尚未达成,一切都有待改善与发展,期待“新的遇见”。

参考文献:

[1]丁法章.当代新闻评论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349.

[1]黄楚新.新媒体:微传播与融媒发展[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7:193.

(周必勇为三江学院新闻系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吴陈纯为三江学院新闻系2015级本科生)

编校:郑 艳

作者:周必勇 吴陈纯

上一篇:高中政治电影欣赏论文下一篇:课堂教学外国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