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论文

2022-04-25

【摘要】民生新闻是公众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生活的重要媒介渠道,通过民生新闻构建的公共生活空间能够满足公众各项诉求,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需要在媒介价值和媒介定位上重新考量,需要公众、新闻从业者改善角色定位,充分挖掘公共新闻在民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论文 篇1:

论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

[内容提要]民生新闻自兴起后,历经公共新闻,如今进入了后民生新闻时代。作为极具生命活力和改革原动力的民生新闻,在此起彼伏的电视新闻变革中,不但没有失去民生本色,而是在不断吸收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基础上,大胆地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偏和校正,使自身品质得以提升和完善,从而坚定地走向后民生新闻。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到来,进一步昭示:当今的大众传媒,应更加秉持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理念,坚持以民为本的传播内容,坚定地走新闻传播价值多元化之路。

[关键词]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

自2002年江苏广电总台城市频道的《南京零距离》树起电视民生新闻的大旗后,电视民生新闻在全国遍地开花,异常繁荣。民生新闻兴起不久,便出现了公共新闻现象,近来又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本文旨在把后民生新闻看作新的电视新闻现象,探讨民生新闻与公共新闻、后民生新闻之间的关系,分析民生新闻在发展过程中的两次提升,以及这种提升所包含的传播学价值等。

一、第一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

电视民生新闻作为近年来最突出的新闻现象之一,声名鹊起,成为中国电视发展史上的一道奇观,有学者把它誉为“十年来中国电视的第三次革命”。尽管有人置疑民生新闻是否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命题,甚至把它看成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一种,抑或是从经济新闻和社会新闻两大板块中各划出一块合并而成的,但民生新闻以其固有的新闻特质显示出了一种特有的生命力。

民生新闻的特质即以民众的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以民众的人生诉求为基本出发点,以民众的生存状况为关注焦点,以民众的视角表现民主价值和人文关怀的理念。民生新闻兴起之后,以其民本的理念、新闻本土化优势以及“家常化”、“口语化”的叙述风格,迅速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制造了一个又一个收视率神话。

就在民生新闻“高歌猛进”之时,其自身局限性也慢慢显露出来:过度市场化、破而不立,由贴近民众逐渐演变成大肆迎合民众,对于负面事件的批评很多,却没有一个有效的解决建议;盲目追求高收视率导致节目低俗化;盲目克隆、跟风导致节目同质化;角色错乱导致媒体公信力的缺失;报道题材过于狭窄,关注群众生活的广度不够;报道手法流于表面,触及社会问题的深度不够;主动介入社会生活的时候少,构建平民话语的力度不够。

就在民生新闻发展进入了“拐点”之际,以江苏卫视开播的《1860新闻眼》为契机,电视新闻界展开了一场公共新闻的试验探索运动,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的理念,开始了自身品质的第一次提升。

公共新闻最初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其核心价值观念就是要做公民时代的公共新闻,新闻话语由“宣传性”转变为“公共性”,主张新闻记者不应仅仅局限于报道新闻,更应致力于提高公众获取新闻信息的能力以及由此展开的实际行为能力;不仅仅注重与受众交流的形式,更要关注交流的质量,帮助民众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与途径;不仅仅告诉公众社会出现哪些问题,更要指导受众如何应对这些社会问题。公共新闻要求媒体充分收集、组织和引导公众舆论,协调和处理政府、公民、媒体自身三者的关系。并提供一个话语平台作为公众理性讨论和开放性交流的空间。以期对社会民主进程产生更有现实性的作用,其最终目的是培养、提升公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批判能力。

民生新闻和公共新闻的区别在于:前者仅仅要求及时真实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生态,后者则需要“立足公共利益,汇聚社会的多元声音,就公共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设计选题,使公民能够加入到公共讨论之中”,“通过报道新闻事件的冲突场景,展示新闻事件的复杂性和连续性,提供多种解释框架和视角供公众参与讨论”,从而能动地改变社会生活。此其一。

其二,公共新闻与民生新闻虽都关注民生,但在表现主体、价值取向、新闻解读方面各有侧重。在表现主体上,公共新闻更关注公众,民生新闻更关注民众;在价值取向上,公共新闻的视点是公众的立场,保持了在精英视点与平民视点之间的平衡,关注的领域不囿于平民阶层家长里短的日常生活圈子而转向更广阔的公众生活领域;在新闻解读方式上,公共新闻的记者不仅要向公众展示事件、描述冲突,还要向公众解释事件为什么和哪里值得关注,并尽可能地提供建议,帮助公众参与到社会公共生活中去。

公共新闻和民生新闻代表了不同的新闻价值理念追求——公共新闻更突出公众的权益维护,致力于提高公众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能力,而民生新闻则倾向于反映普通大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个人问题和遭遇。公共新闻突出公众权益的价值理念对于民生新闻具有极大的借鉴价值。事实上,为了提升民生新闻的公信力、美誉度、引导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民生新闻积极吸收了公共新闻的这一价值理念,认真关注公众的公共利益。避免百姓平民意识形态的过量渗入,以达到民众关心与政府满意之间的平衡。

民生新闻之所以吸取公共新闻中的合理元素,原因就在于公共新闻较之民生新闻,在架构与政府和公众关系方面要和谐得多。现在很多民生新闻栏目虽然也有类似“为百姓办事,替政府分忧”的传播理念,但实际上,很多民生新闻确实为百姓办事了,但未必替政府分忧了。民生新闻对公共新闻合理元素的吸收,使得民生新闻自身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具体说来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凸显题材的公共服务性。使媒体成为民众发表意见、建言献策的公共平台,成为公民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将“民生”与“公共”有机地集合起来,提高节目的公共含量与社会品格,并努力搭建起政府与民众之间进行有效沟通的桥梁。尊重百姓的需要,在保持原来亲民性、为民性的基础上,通过培养公众对国家、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参与,协调个人与政府、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其次,凸显正确的舆论引导。民生新闻常常运用民众的眼光和话语,表达民众的情感、情怀和命运,聚焦舆论热点、难点。关注弱势群体,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事件和现象,以至于一度被指责为“一地鸡毛”。民生新闻吸收公共新闻理念后,力避“有闻必录”,特别注意公共利益的维护,注意把握舆论导向,坚持媒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众良知。为此,一方面设法沟通社会信息、倾听社会呼声,另一方面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保证为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创造出积极、稳定的舆论环境。

再次,凸显和谐的媒体生态。民生新闻一度强调“收视率”。假丑恶、新奇特、血腥性等内容充斥荧屏,以至于出现新闻的商业化、娱乐化和低俗化,虽然收视率上去了,结果却造成了媒体生态污染,歪曲了民情,干扰了民声,误导了民意。为此,民生新闻一方面坚持“以人为本”,另一方面借鉴“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公共意识”,不仅保障为公民的

自由表达提供最大的空间,更注意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媒体生态环境。

总之,民生新闻积极吸收公共新闻理念中的合理元素,从而在整体上避免了民生新闻继续向“市井化”、商业化、低俗化方向滑行,使民生新闻的发展渐渐走出了低谷,显出再造新生的黎明曙光。

二、第二次提升:从民生新闻到后民生新闻

公共新闻的理念为民生新闻品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性,然而,公共新闻在实践环节上却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公共新闻的运作作为媒介在较高层次上的一种自觉行为,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媒体生态、政治生态、文化生态环境,同时。还需要媒介拥有相当的物质实力和人力资源,其运作也需要很高的生产成本,否则,公共新闻运作将举步维艰。而今国内媒体大多还处在产业化进程初期,无论是物质资本还是人力资本都难以承担公共新闻的常态运作。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后民生新闻概念。

后民生新闻概念目前尚未准确的界定,但可以肯定地说,后民生新闻是既继承了民生新闻的基本价值理念,又吸收了公共新闻的部分价值理念之后出现的一种新的民生新闻形态,或者说它是民生新闻的“改进版”。后民生新闻的出现,是民生新闻合乎逻辑发展的结果,标志着民生新闻品质的第二次提升。

后民生新闻与民生新闻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有着自己的一些特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强化“上下结合”、“大小结合”、“点面结合”。其具体表现为:一方面新闻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另一方面却站在民生的视角,做好党和政府的喉舌;一方面关注下层百姓的身边“小事”,关注“民生”,另一方面关注上层党政部门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时政“大事”,关注“国计”;一方面“眼睛朝上”,做到让市长满意,另一方面“眼睛朝下”,做到让市民满意;一方面专注于百姓衣食住行的一些点,另一方面积极拓展报道视野,以审视社会的芸芸众生。在打造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努力做到帮忙不添乱,既为百姓说话,也替政府分忧。力争成为架起干部、群众、政府和老百姓之间的联系纽带、沟通的桥梁,上情下达,下情上传。正因如此,后民生新闻有一个理念,那就是民生新闻能够而且应该成为新闻舆论的主流。

其次,强化新闻的本土化、地域化、贴近性和接近性。本土化、贴近性原本就是民生新闻的最明显的特征,后民生新闻对此进一步强化,其突出的表现就是新闻播报的方言化,节目主持的个性化和直播化。此外,后民生新闻强调新闻的深度报道和追踪报道以及新闻的幕后调查,尽可能使新闻节目往“深”和“厚”的方面发展,对新闻资源进行深度的开发和利用。同时,强化节目的纪实性和原生态,抓细节、抓情节,抓现场感和画面感,以此凸显新闻的贴近性。

再次,强化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过去,民生新闻提供的内容多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鸡毛蒜皮的事情为主,内容很讨巧,加上功能无限的放大,以至于造成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的缺失,虽有很好的收视率,但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后民生新闻则较好地掌握着民生内容的度和量,以负责任的态度和人文关怀,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生存空间和舆论氛围,赢得了观众的认同。特别在处理批评报道中,后民生新闻比较好地做到不越位、不缺位,遵循“有理、有利、有节、有度、有情、有法”的原则。

此外,后民生新闻强化了民生新闻回归新闻本质的意识。民生新闻注重对新闻真实性、时效性、接近性、重要性的价值判断以及趣味性、知识性、服务性等价值的辅助性因素的运用,实际上就是新闻本质的一种回归。

可以说,后民生新闻在相当的程度上对民生新闻的琐屑化、低俗化、庸俗化等倾向进行了彻底的纠偏和校正,使之更加符合受众的要求,符合新闻价值的规律。当然,后民生新闻也秉持了民生新闻以民众的平视角度,关注民生的基本价值理念,只不过后民生新闻的视角是有高度的平视,是有深度的透视,其中彰显了一定的广度和厚度。总之,后民生新闻的出现使民生新闻得到了更高品质的提升和自我超越。

三、民生新闻两次提升的传播学价值

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再到后民生新闻的历程,民生新闻历经了两次品质提升和自我完善,这种提升和完善,对于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具有重要的传播学价值。

1、传播理念:以受众为中心。

长期以来,媒体传播者以救世者自居,居高临下,以传者为本位,采用“我传你受”的传播模式。民生新闻的兴起,有意识地改变这种传播模式,确立了从以传者为中心向以受众为中心转变的全新传播理念,并将话语权交给广大的受众。因为,今天的观众不再是呆坐在电视机前的被动者,观众是挑剔的,节目只要稍不合他们的口味,就会转台。据统计。在南京和成都地区几档具有代表性的民生新闻节目中,市民的出镜率都超过了50%,有的甚至还高达80%以上。在这些节目当中,记者和解说词退居到次要位置,同期声被大量地运用,生动的画面、鲜活的市井语言使媒体与市民实现了零距离的贴近。

不仅如此,为了强化受众本位的传播效果,民生新闻的传播者积极拓展更为开放的传播空间,并且变单向传播为双向参与,使受众从信息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现场热线、手机短信、网站以及市民的DV记录等多种参与方式,不仅为民生新闻节目赢得了忠实的受众,同时实现了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2、传播内容:以民为本。

民生新闻虽几经变化,但不变的是“以民为本”,这不仅体现在题材选择上的民生内容,而且体现在报道立场上的平民视角、价值取向上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上的民众话语。正因如此,民生新闻的两次提升,真正实现了电视媒介本性的回归——关注民众、关注民生,实现了“从天上回到人间、从远方回到身边、从高塔到平台”的回归,完成了电视作为媒介本身的自我实现,也使电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和彰显,随着电视节目宣传教化功能的淡化和服务功能的加强,将为电视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民生新闻的提升不仅标明了中国新闻业民本价值理念的一大进步,更是中国社会民主理念的进步。民生新闻“以民为本”的新闻价值取向,给困惑中的中国传媒以诸多启示:如何以知识分子不太习惯的商业利益,最大程度地实现公共利益?如何谋求新闻技术和思想上的创新,从而让大众传媒从天上回归人间?如何让我们从自以为是的窠臼中解脱出来,放弃那些似是而非的伪问题,讨论真正关乎民生的真问题?如何将“民众是大众传媒的主人”,从呼喊多年的口号落实成行动?

3、传播价值:多元化。

在当今的传媒生态中,大众传媒理应和谐相处、自由竞争、价值多元,共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好的舆论环境。民生新闻的发展提升,再一次告诉我们:和谐多元的社会里,不应仅强调某一种或几种新闻价值理念,也不应为某些价值理念争论不休,我们应该鼓励传播价值多元化取向,以适应日益变化的受众需求。因为社会的多元,必然带来有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多元化的信息需求,需要多元化的传播价值理念。也就是说,在我们消费新闻产品时。我们既需要严肃的、理性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需要谐趣的、轻松的社会新闻,也需要公共新闻,同时也需要反映民生内容的、实用的民生新闻和后民生新闻。倘若从这个角度来看,民生新闻的兴起和后民生新闻的出现,都是传播价值多元化时代的产物。

作者:谭云明

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论文 篇2:

论“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及定位

【摘要】民生新闻是公众参与社会事务和公共生活的重要媒介渠道,通过民生新闻构建的公共生活空间能够满足公众各项诉求,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需要在媒介价值和媒介定位上重新考量,需要公众、新闻从业者改善角色定位,充分挖掘公共新闻在民主社会建设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公共新闻;公众

“后民生时代”的民生新闻现状及问题

“后民生时代”是民生新闻话语体系中针对受众在社会中定位而诞生的具有社会意义的概念,通过对具有社会意识的受众群体进行媒介概念范畴下的界定,有助于民生新闻的定位和价值研究的准确开展。同时,“后民生时代”也是一个时间范畴,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公众已成为社会的重要舆论载体,他们参与社会公共议题讨论,甚至影响到社会决策的倾向性,公众影响力的扩大、诉求的增多是“后民生时代”的典型特征。

“后民生时代”与“前民生时代”存在着差异:一是“后民生时代”中公民社会逐渐成熟,公民参与社会议题和公共讨论的热情增加,“后民生时代”的民生新闻报道也不再是简单的旁观者和评论者,民生新闻被要求更广泛参与社会议题,更具坚定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立场;二是“后民生时代”与社会发展同步,“后民生时代”的提出本身就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和保障,国家对新闻媒体监督职能的肯定,使得新闻媒体成为公民社会形成的参与者和组织者。正是这种驱动力,诞生了“后民生时代”的概念。“后民生时代”对民生新闻提出了新的价值标准和社会角色定位,务必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引领社会舆论走向,努力构建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和定位需要公共新闻理论的介入,需要参照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和公民诉求情况。“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标准和定位与公共新闻理论不谋而合。公共新闻理论诞生于美国,是美国新闻媒体在社会公益与经济效益失衡的状态下提出的拯救新闻媒体的重要理论成果,该理论的诞生是新闻媒体报道不能满足公众对新闻事实和新闻舆论环境诉求而提出的针对新闻报道主体、报道方式、参与方式的改革理论。“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报道需要参照公共新闻理论,借鉴以下四点内容:一是新闻媒介必须重新评估受众的角色,视受众为市民、公共事务的潜在参与者,而非受害者或旁观者;二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新闻媒介要帮助市民实现政治诉求,完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善市民社会环境,而非仅仅知晓问题;三是媒介有义务帮助改善公共生活,公共生活是媒介范畴下的受众生活环境,这个环境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和价值观念,同时,也容易受到漠视,公共生活应该成为整个社会信息渠道的重要通道,保障社会信息的自由流动,上可达民意,下可体恤民情,使得它值得人们关注;四是改善公共讨论的环境,尊重、理解公众对社会议题的各种看法,承认公众在新闻媒体传播领域的重要价值。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存在问题较多,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民生新闻潮流,已经走过近30年,这30年也是公共生活领域由缺失到繁荣的30年,民生新闻通过民生视角,帮助公共生活获得巨大空间。同时,30年后的今天,民生新闻也处于危急关头,收视率持续下降,功能定位缺失,逐渐远离公众,甚至成为娱乐化时代的牺牲品,新闻本是社会公共生活的最后阵地,是建立民主、公平社会的重要力量,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响亮的声音,却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成为街边娱乐的小贩,这种状况让民生新闻的公信力大跌。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价值和定位的新思考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客观主体不再是简单的受众,也不再是概念混淆的人民,而是具有独立的价值判断标准和社会诉求的公众。“受众”一词是麦克卢汉针对媒介传播对象提出的概念,这个概念带有被动性,强化了媒介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受众”在信息传播中处于弱势地位。而21世纪,新媒介理论的诞生,对受众概念提出了质疑,随着分众时代的到来,媒介竞争趋于白热化,媒介在信息传播中的主导地位受到动摇,媒介对于受众变得更加“献媚”,公众概念就此诞生。公共新闻理论家詹姆士·凯里在《新闻与公众对话》中提出:公众就是一群聚合在一起讨论新闻的陌生人。陌生人因为讨论相同的话题,或者同一个社会关注的议题而走到一起,形成了公众。

首先,服务公众,营造和谐、健康的公共空间是民生新闻在“后民生时代”最重要的价值,缺少了参与社会议题和公众讨论,民生新闻将失去一直以来依靠的土壤。成为公众的前提是公民具有共同的议题,这个议题因被公民所关注而具有新闻价值、社会价值,这个议题甚至是关系到公民生活的事情,正因为被公民所关注,公民才能自发地聚合,聚合的公民就演变成公众,公众具有因为议题而聚合在一起的标签,不同的议题,会产生不同的公众,同一个公民可能参与到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公众当中。民生新闻的客观主体不再是麦克卢汉口中的受众,简单的信息灌输时代已经不能够满足公众对新闻功能和价值判断的要求,公众关注的社会议题也发生了变化,对议题的处理和预期要远远高于“前民生时代”。因此,“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首要明确的是传统的受众对象发生变化,变成具有影响社会决策和公共领域发展的公众。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要明确新闻媒介的灵魂是公众。民生新闻为谁而报道,答案有三:1.民生新闻报道是为收视率,这正是民生新闻在“后民生时代”逐渐衰落的重要因素,民生新闻的发展在市场经济与社会公益博弈中,已经败下阵来,民生新闻发展的困境正是过度追求市场效益造成的,很多民生新闻因此退出了新闻媒介,成为历史。2.民生新闻报道是为受众,这个答案造成的后果与第一种相差不大,为受众服务、吸引受众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提高收视率。3.民生新闻报道是为公众,民生新闻成为公众的委托人,以公众的名义进行新闻报道,充当公众的眼睛和耳朵,并为公众营造良好的舆论空间,保护公众的知情权,保障公众在法律保护范围内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利益,公众代表的是市民阶层利益,代表的是构成社会主体的力量。民生新闻必须支持和维护公众的公共空间和公众的生活,通过民生新闻营造的空间实现公众相互交流,提供公众相互之间的对话质量,保障公共空间健康、良性的发展。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要以公众利益作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民生新闻发展的前提是服务公众,公众关注的就是民生新闻的焦点。传统新闻的精英主义哲学观念在当代民生新闻报道中依然普遍存在,精英主义哲学观念的价值标准一方面把新闻媒体作为价值判断的唯一当事者,认为新闻媒体有能力、有义务引领和驾驭社会舆论;另一方面新闻媒体把公众当做新闻的接受者和潜在的新闻消费者,民生新闻报道的目的是简单地满足新闻报道另一端消费者个人需求的信息。在精英主义哲学观念下运营的民生新闻,虽然一直提倡新闻要贴近生活、贴近公众,而事实上,这种贴近变得疏远,公众不再相信新闻媒体创造的公共空间,更不认同媒体的价值标准和判断,有些判断甚至是缺少合理的根据,这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下降,公众的公共生活空间质量下降,公众开始转移自己的公共空间,造成新闻媒体市场萎缩,产生了社会不安定的因素,流言蜚语等充斥社会。因此,“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必须摈弃精英主义哲学观的价值标准,并把这种价值体系在新闻媒体中的影响降到最低,认同公众作为民生新闻报道的重要对象,认同公众有能力进行价值判断,有空间选择其他媒介和渠道,明确民生新闻报道过程中与公众的平等地位,明确民生新闻报道的价值是社会价值的重要体现。

其次,“后民生时代”要求民生记者不能成为新闻事件的旁观者,更不能成为保持超然态度的专业记者,专业记者往往把新闻事件的客观性原则看做从业的基本准则,正因为如此,专业记者将自己定位于新闻事件的客观报道者,专业记者的专业素质让记者成为简单的重复机器,有时候甚至不带有任何的情感,这种情况导致民生新闻报道缺少必要的责任。21世纪民生新闻报道要求专业记者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重复者,更应该是有能力驾驭社会舆论的领导者。作为意见领袖的典型代表,专业记者要重新思考在新闻传播中的角色。专业记者除了记者身份外,更为重要的是专业记者也是公民,也是社会议题的参与者,甚至直接关系到切身利益。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记者兼有记者和公民的双重身份,因此要以公民的标准重新确定自己的工作领域和责任,履行记者作为公民的义务和职责,成为社会议题的参与者与监督者,成为民主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民生新闻记者及从业者要扩大自己的工作领域。目前,民生新闻报道局限于家长里短,很少关注具有社会重要意义的事件,有些新闻事件报道受制于记者和从业者的素质也很难发现社会议题的真正价值。社会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家长里短所能够涵盖,随着公民意识的觉醒,社会议题已经由简单的小事变成能够影响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大事。民生新闻记者及从业者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简单报道新闻事件,到培养公众理性看待新闻事件背后的社会议题,让公众能够具有获得新闻信息的行动力,同时,努力提高公众之间对话与交流的质量,维护公共空间质量。由此,民生新闻记者及从业者必须重新审视以客观性为准则的记者伦理规范,确立一种新的新闻报道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要以公众价值和公共空间良性发展为前提。

最后,民生新闻要积极行动起来,积极构建公众与社会议题之间的桥梁。民生新闻在参与社会议题报道过程中,不能一家之言,也不能偏听偏信,要充分相信公众的眼睛,把议题最完整的信息传递给公众,把不同公众的声音传播出去,只有公众普遍参与的社会议题,公共空间才能得到各方的维护,民生新闻才能与公众建立良好的互信关系,公众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才能凸显出来。因此,民生新闻要以公众和公众生活为核心,营造良好的公共生活空间氛围,以传播有效的新闻信息作为重要活动内容。

结 语

“后民生时代”民生新闻的价值与定位新思考关系到民生新闻能否在发展过程中适应社会、跟随主流,起到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使命。民生新闻经过20年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新闻报道方式和社会角色需要应作出新的调整,公共新闻理论对民生新闻的价值标准和公众、记者定位为民生新闻未来发展指明了道路,但是中国民生新闻发展还要中国新闻媒体人作出新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孟建,刘华宾.对“电视民生新闻”现象的理论阐释——以安徽电视台《第一时间》栏目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7).

[2]朱晓芳.“公共新闻”:继“民生新闻”之后的又一次革命——江苏卫视《1860新闻眼》新探索[DB/OL].中华传媒网.

[3]蔡雯.“公共新闻”:发展中的理论与探索中的实践——探析美国“公共新闻”及其研究[J].国际新闻界,2004(1).

[4]李洋,唐远清.公共新闻崛起的背景与前景[J].当代传播,2004(6).

[5]谢静.协商规范——美国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规范之建构与解构[J].新闻大学,2003(秋季号).

(作者单位:白山,吉林电视台;代安楠,吉林大学文学院)

编校:董方晓

作者:白山 代安楠

电视传媒民生新闻发展论文 篇3:

后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观照向度构建

摘要:民生新闻经十来年的发展,当前已出现后民生新闻转向,后民生新闻必须在传播内容、对象、方法上进行深度开掘和广度扩展,以提升后民生新闻品质。从受众心理来说,必须从求实、接近、及时、宣泄、主动传播等心理方面构建受众心理观照向度,提升后民生新闻传播效果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后民生新闻;受众心理;观照向度

【作者简介】宋兴明(1972—)男,土家族,湖南女子学院讲师,新闻学硕士研究生,湖南省礼仪素质教育基地研究员,研究方向:新闻传播理论、实务、媒介文化、礼仪等领域。

新世纪以来,民生新闻经历了生发、绚烂至寂寞的发展历程,曾经的业界竞争利器、学界研究热点,到众声喧哗后的平静和乏力。一直以来,民生新闻都是一场传媒狂欢盛宴,各种娱乐化、拜物教、触及伦理底线的题材和方法粉墨登场,呈现了平面化、碎片化、低俗化的同质化传播景观,几乎耗尽了民生新闻的吸引力和传播力,民生新闻已进入后民生新闻时代。后民生新闻,必须在传播内容、传播对象、传播方法上实现深度开掘、广度扩展、受众本位转向,提升新闻品质和人文魅力,提高新闻传播力和新闻传播社会效益。从采访层面看,后民生新闻时代,必须在采访过程中,重视民生新闻受众心理在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中的作用,着力构建后民生新闻的受众心理关照向度。在新闻采访中,如果脱离了新闻受众的针对性,记者采访行为就会失去采访目标的指向性,诸如采访线索、题材、对象、时间、地点、重心选择和题材挖掘的角度等一系列的采访环节都无法进行。因此研究新闻受众心理在新闻采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当代新闻学认为,受众是新闻工作的源泉,受众问题应该放在第一位研究。”[1] 民生新闻在内容上是关于普通民众民生问题的报道,因此研究民生新闻受众的心理对民生新闻采访更加具有现实必要性。

新闻受众心理指新闻信息和由之而引发的刺激直接或间接地在新闻受众头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2] 在此重点分析后民生新闻时代,民生新闻受众几种重要的心理需要。

一、后民生新闻受众的求实用心理

受众为什么要收受民生新闻?原因可能存在很多种,但最重要的一种必然是他们追求新闻信息实用的目的支配着他们收受民生新闻的行为,因为民生新闻能够提供满足他们因应他们生存、生活、生存空间的变化等民生问题的及时信息,这就是民生新闻受众的求实用心理。在后民生新闻时代,由于两级分化日益扩大,社会分层基本完成,社会生存、就业、发展上的压力日趋增大,民生新闻的求实心理更加迫切。比如2011年央行几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这个新闻牵动着全国每一个人的紧张神经,仅仅报道一个简要信息是不能满足受众的生存发展的求实新闻心理的,应该根据经济形势和政策新情况,央行这样做事基于什么考虑?这个举措的对象是什么?对商家这意味着什么?对理财这意味着什么?对房贷这意味着什么?下一步的央行的预期举措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民生新闻传播中做全方位的报道和回答,满足民生新闻受众的求实用的心理。

出于考虑民生新闻受众求实用的心理,记者在采访民生新闻时,要进行深入的采访,竭力提高民生新闻单位时间的新闻信息量。受众收受民生新闻需要付出时间、精力、金钱的成本,其收益就是民生新闻在单位时间内提供的信息量,所以,记者采访时就要考虑到对一般动态新闻特别是意义比较明显的动态新闻报道时要以基本的新闻事实为主,挤掉一切不必要的水分,特别是空洞无物的言论,如果是电视民生新闻一定要在采访时竭力拍摄有信息含量的画面,与文字信息形成互补和佐证的关系,而不是重复文字信息,或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镜头。

二、后民生新闻受众的接近心理

新闻受众的接近心理,指新闻受众倾向于对有关同他们熟悉的事物的新闻感兴趣、并给予更多的关注的心理。新闻受众为什么会有求近心理?这可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得到解释,新闻受众之所以有求近心理,“是因为被受众所熟悉的新闻很容易纳入受众已有的认知结构(或曰认知图式),使人感到亲切、可信,同时易于同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理解得快且深。”另外,从情绪和情感上看,被受众熟悉的新闻报道,容易引起受众在情绪和情感上的共鸣。[3] 接近心理是新闻受众的接受新闻的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对于民生新闻的采访具有重要的意义。民生新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被我国当前的新闻媒体引入的一定市场化机制催生的产物和新闻媒体在这种市场中竞争的一种凭借。而民生新闻要真正成为各媒体在市场竞争中的利器,最起码的一点是目标受众对民生新闻的接受,这是民生新闻意义和效果发生的逻辑起点。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利用民生新闻受众的求近心理采集民生新闻事实信息,是提高民生新闻的收受率的有效途径之一,更是民生新闻获得核心竞争力的途径之一。

新闻受众的接近心理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新闻发生地与新闻受众所在地越近,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二是新闻事实与新闻受众的利害关系越大,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4] 在民生新闻的采访中,记者应依据受众的求近心理的这两种形式搜集容易引起受众关注的新闻事实或从新闻受众熟悉的角度和关注的角度对民生问题的事件和国家的政策、法规、文件进行解读和报道。《南京零距离》中占主体地位的内容是发生在南京的民生新闻事件,在不得不播出重要的国际和国内新闻时往往只是运用飞字幕的形式在屏幕的最下方播出,这种做法就是运用了民生新闻发生地点与受众所在的地越近越能引起受众的关注的受众求近心理的规律。对受众每天的出行安全构成威胁的交通事故来说,事发于主干道上与事发于次干道上,事发于城市的中心地带比事发于城市的小区里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因为主干道和城市的中心地带与大多数市民的距离要近些,从而新闻事件与他们的利益的关联度要大些,这也是受众接近心理的表现。

三、后民生新闻受众的及时心理

新闻受众的及时心理,即受众对未知、应知、欲知的新闻先睹为快、及时知晓的需求心理。及时心理是新闻受众的普遍心理。对于民生新闻的受众来说,这种心理存在的原因主要基于:比别人早知道与自己相关联的民生新闻信息,可以较快地调节自己的心理和行为,更快地、更及时地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信息的功能是可以消除认识的不确定性。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人们对此不能作出明确的判断,就表现出认识的不确定性,事物的可能性越多,不确定越大。”[5] 在当今我国社会急剧变化和转型的后民生新闻时代,大众产生了被甩出主流社会结构之外的日益焦灼的心理,人们关于应对生存、生活、生存空间变化的民生新闻的及时的求快心理更加强烈,即对民生新闻的时效性要求更高。采访民生新闻的记者在采访中一定要高度遵循受众的及时心理规律,竭力提高民生新闻的时效性,以加强传播效果。“愈不平常、愈难预测的事件,愈有可能被选作新闻。”[6] 民生新闻的记者在第一时间到达和采访突发性的民生新闻事件,第一时间从普通民众的民生角度解读国家和地方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文件,以满足民生新闻受众的迫切的信息需求,是民生新闻记者遵循受众的求快心理规律重要路径。比如,《南京零距离》相当重视突发民生新闻的报道,该节目每天播出的画面新闻约30条(除滚动的文字新闻以外),其中有三分之二是突发新闻。从2010年以来,更迭频繁的国务院房产新政,时刻牵动着受众的神经,受众想在第一时间掌握政策的变动信息,以及政策变动的原因、对象和走向,对自身的影响,是民生新闻应该关注的重点报道对象,传播者在采集传播时,要从政策变动信息的传播、政策的官方解读和专家预测等全方位角度,向受众第一时间深度传播,满足受众的及时心理,取得应有的传播效果。

四、后民生新闻受众的宣泄心理

本世纪十多年来,一方面,因为市场机制、贪污受贿、国有资产非正常流动等诸多原因,社会财富日益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因为税收、储蓄和其它因素打破城乡间的森严壁垒,大量农村中的资源不断地流向城市,政府通过税收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之后,将这些收入集中投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另外,证券市场的超常规发展、企业间的兼并或重组,都导致资金、设备和技术愈来愈集中到愈来愈少的企业手中,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的资源配置格局,从而导致我国城市中显著的贫富分化、城乡之间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农村社会的空心化。极少数人先富裕起来了,掌握了大部分社会财富,但大部分人在满足了温饱愿望后,更高层次的致富心理无法满足,昔日社会主流阶层因为市场经济的强大推力,现在变成了社会底层,甚至被社会边缘化了,共同富裕还在路上。大部分民众被住房、养老、医疗、教育、就业等社会痼疾炙烤着,形成了强烈的焦灼心理,亟需疏导和宣泄。因此,后民生新闻传播,必须在有关住房、就业等社会焦点新闻传播时,注意深度挖掘,聚合信息,准确引导舆论;在惩治非正义时,注意激浊扬清,宣泄受众压抑的心理,以使后民生新闻传播起到社会心理解压阀的作用。

五、后民生新闻受众的主动传播心理

由于市场经济推动和教育发展,近年来,民众的文化水平显著提高;因为社会环境的宽松,启蒙运动的深入人心,民众的民主意识日益增强;加上媒介技术的变革,数字技术的发展,DV、手机、博客、播客、微博、论坛等个人发布传媒的出现和形成时尚,使民众发布个人化新闻在技术条件上成为可能,在心理上成为日常生活和参与社会的必需行为。这些因素形成合力,导致后民生新闻时代的受众,尤其钟爱发布与他们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息息相关的民生新闻信息,不但在博客、微博等个人化的大众传媒上,更有参与广播、电视、报纸等强大传播力的传统大众传媒传播的冲动,在后民生新闻时代,受众不仅要成为“看者”,更想作为“看”的内容的制造者而存在,进行主动传播。近年来,暴力拆迁、食品安全等引起社会激烈反响的民生新闻和社会新闻,其原初的传播者很多是受众所为。充分借助受众的主动传播心理,发挥受众的传播特长,建立受众信息员网络,以此提高民生新闻的传播时效,培育和拓展民生新闻源;运用受众的主动传播心理,揭示新闻真相,深入民生新闻传播内容,调查民意和舆论动向,因此,在后民生新闻传播中,要发挥受众能动性和主动性,借助民众智慧,掌握社会心理,创新民生新闻的传播新闻源、传播对象和传播方法,有效提升后民生新闻传播力。

参考文献:

[1]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27页。

[2]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3月第3版,第195页。

[3]刘京林:《新闻心理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年3月第3版,第231页。

[4]张骏德、刘海贵:《新闻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第142页。

[5]郑兴东:《受众心理与传媒引导》,新华出版社2004年7月第1版,第47页。

[6]陈卫星:《传播的观念》,人民出版社2004年4月第1版,第215页。

作者:宋兴明

上一篇:消防服务中的管理创新论文下一篇:高等师范院校古代文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