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面设计论文范文

2022-05-09

小伙伴们反映都在为论文烦恼,小编为大家精选了《版面设计论文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在版面设计中出现各类问题。在综合和分析了近十年案例的技术上,我们对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学生自查,又为后续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我们也希望这次研究工作能对其他从事该领域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第一篇:版面设计论文范文

纸媒版面设计中艺术的运用

随着媒体竞争的加剧,传统的纸媒行业处于变革时期,受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的影响,其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吸引读者的注意,现代报业版式更加注重品牌意识和彰显设计理念,逐步趋向于简洁、明快、富有现代气息,而图像、色彩的艺术手法的运用也使得纸媒版面语言表现的更加丰富,同时也能更好的帮助读者解读新闻报道内容和所要传递的信息。

图片的应用

面对网络新闻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较广的特性,传统纸媒信息图形化设计是其实现突破的关键因素。受报刊杂志版面的限制,其新闻内容要经过多层筛选,再加以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效果,最终满足读者对新闻信息的需求。纸媒版面设计的基本要求与读者的阅读需求是相一致的,即简明扼要、视觉精美。随着媒介大融合的发展,适合简易阅读的图形信息将会成为媒体新闻传播的主流,而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需要完美融合表格、图片等多种信息进行形态组合,进而实现信息的传播。信息图形化即是将文字信息转化成更为便利简洁的图形信息,这也成为纸媒行业可以确认的发展趋势。如在2011年《南方日报》第八次改版中,该报业依据全媒体转型思路,对报纸视觉设计进行了优化:首先加强信息的图形化设计来提升信息传达效率,主动挖掘文字中可图形化的信息,能用图形表达的,就使用图形元素来表达,精心绘制设计好每一个图表、插图,提高信息直观性。其次以“视觉体验优先”为设计原则,充分尊重图片的完整性和版面的视觉效果。改版后,制图、插图的用量比以前增加50%以上,封面版经常用制图、插图来主打,精简版花、栏花数量,力求精美简明。另外,要求制图、插图与文字巧妙融合设计,使版面更生动。注重向图片运用的杂志化、封面导读的海报化、图标符号的网络化、色彩表达的时尚化的演进,进而探索适合年轻读者需求的视觉传播策略。

当然在纸媒行业中,由于版面的文编、美编合作负责制和内容形式密不可分的特点,决定了对版面设计的责任划分问题,即到底是文字编辑的责任还是设计编辑的责任问题,还是提高内容可读性为主还是改进视觉设计效果为主,读者对媒体的阅读需求是纸媒版面视觉设计的根本出发点。研究不同读者对信息的接受习惯和方式,找准信息和艺术的切入点及其价值是每一个设计编辑工作的中心,而美术设计编辑不仅要重新学习计算机软件技能,还要注重对视觉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培养和应用。全媒体时代的变革中,技术创新和版面视觉设计将成为纸媒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好的视觉设计编辑不仅仅只是一个美工,更要成为设计师,要具有敏锐的市场观察和分析能力以及完善的视觉设计技能,要全面参与报刊版面的策划,以完美的设计效果实现纸媒行业的崛起。新闻信息的内容特性和市场需求决定了报刊的介质形态,视觉设计编辑要根据市场需要与文字编辑实现完美结合,以最经济有效的媒介形态、独特的设计理念、新颖的传播视角、深度挖掘的信息价值为基础共同促进传统纸媒行业的发展。

色彩的融入

以政治为代表的各地机关政治报追求色彩简约的理念,在具体表现上不同于其他地方报和经济报。如《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就表现出浓厚的中国政治色彩。而随着人类意识形态的变化,政治气息较浓的传统政治报的排版在色彩运用上也更加张扬。红色是党领导人民走向胜利的象征色,代表着热情、激烈和奔放,因此机关报刊的报名普遍采用红色手写体。红底反白是以往信息专栏小版头所用的形式,随着色彩元素的融入,现代报刊对版头的设计更加艺术化,不同的色彩也被应用于版面的导读、广告与照片中。一般情况下,新闻信息的导读通常采用标题形式,而色彩部分主要应用于其版头和线框,多以红色为主。由于报刊的版面较少,所以在纸媒行业中,头版广告的数量较少,且位置和形式也相对稳定,在机关政治报的广告栏中,其色彩运用较为单一,多与导读共色,这是与政治的严肃性分不开的。报刊中照片的采用多与图像的原色相称,以呈现出一种还原现状的视觉效果。

受文化融合发展的影响,地方都市报多采用浓墨重彩的形式。浓墨并非仅仅是人们传统意识里以黑为主的色调,通常也指所用色彩的纯度偏高而明度较低,受这一反差的影响,其文字部分往往需要反白才能看清。重彩指色块的面积较大,不同色彩之间形成冲击,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戏剧性的效果,吸引人们的注意。大块彩色首先出现在报头:彩色色块铺底,置于报纸顶部与版芯同宽,报名及其他文字反白,或使用与底色有明显区别的彩色。一般情况下,报头所使用的色彩不会超过两种,主要是用来确定整个报纸的色彩基调以及版面设计的需求。彩色线条方框的运用是都市类报纸区别于地方政治报的重要层面,线条的选用会采取互補色的方法,进而与报头的颜色相呼应。对于重要新闻的色彩处理,多会考虑与周围环境和信息的区别进行选取,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与部分都市报浓墨重彩型相反,清淡典雅型的色彩布局也占了相当比重。清淡典雅讲究色彩的匀称协调,其使用较为简约,色彩部分通常只用于报头和导读部分,对于色彩的边框多选择黑色,很少出现大面积的色块堆积,它沿袭了以往传统媒体不成熟的黑白相间状态。

色彩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是一种对光的视觉传达效应,在社会物质进步的过程中,人们更加向往对精神世界的享受,而色彩的运用会使读者产生异样的情趣。随着多媒体的发展,人们对信息的需求逐渐提高,而报纸作为传递信息的工具,更要融入时尚元素,注重对色彩的应用和把握,使人们在获取新闻信息的同时得到艺术层面的享受。一份优秀的报纸版面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创意方面,还表现在对色彩美的应用和形式美的创造上。因此,色彩也是提高纸媒竞争力的关键部分。

版面设计中的艺术导航意识

纸媒在新闻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制胜之道除了视觉冲击效果以外,更重要的是实现信息的传递功能。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版面设计要具有艺术导航意识,借助符号手段实现引导和信息传递的作用,这些方式的运用都是引领读者留意新闻信息所不可或缺的。注重导读的制作是纸媒行业得以发展的重要环节。据统计,随着传媒业竞争的加剧,十年来受众阅读人数和阅读时间呈整体下降趋势,现在读者平均每天读报时间约二十五分钟左右,而且这二十多分钟内很多人要浏览的还不止一份报纸,更有大多数青少年从不阅报。因此,纸媒编辑在提供丰富新闻信息的同时,如何抓住读者眼球,吸引他们的注意进而产生阅读兴趣,就成为了纸媒所不能回避的核心问题。而作为报刊导航的导读作用及其重要,如今已被普遍使用并逐步扩散,其形式呈现出了多样化特点,从单纯关注重点向受众的关注需求转变,同时还表现出了复杂化的趋势,而这些特点也使得报刊版面制作形成了以信息诉求为出发点的视觉设计。

1.以读者需求为导向

传播学视角研究表明,人们在阅读报纸的过程中,首先关注的总是图片信息,而后是标题以及正文,因此图片式的版面设计正适应了读者的需求。然而图片的运用并不是以多為好,它更多的讲究艺术的处理,以直观的视角中心、快捷的信息传递方法作为设计的出发点和视角。图片新闻信息在设计时除了要有意识的放大亮点外,还要注重图形的选择和编辑的剪裁。为了更好的实现信息传播的效果,还可以在图片中予以标注或者剪影,进而突出报道的内容。标题作为人们了解新闻信息的题眼,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为吸引读者的兴趣,因此也要注重对引题的运用。据生理学解释,人们眼球每停留一次即可看到六七个字,所以瞬间抓住人们眼球的方法除了图片的引用还有来自于标题的艺术设计。比如编辑可以通过减少标题字数来吸引读者的注意,还可以归类趋同信息的组合,为受众制定便捷的阅读路径,一方面方便他们阅读,另一方面又能实现信息的导航目的。

行文与模块是实现信息传播的突出部分,它除了要求要具备良好的语言组织能力,也强调艺术的设计效果。在行文设计方面,要根据不同的题材和不同的要求对文章进行拆分报道,实现版面的组装。要适度使用小标题,改变以往行文拥挤的风格,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信息。传统的模块设计通常以计算字数为基础进行排版,讲求行文的错落有致,而艺术元素的融入则能够使版面更加简洁明了,同时也提升了阅读时效。

图形、留白和色彩的运用在模块版面艺术设计中也起到了导航的作用。现代报纸版式在标题与标题、文章与文章、标题与正文之间都有意识的留白,给读者消化和理解的空间,有助于增强传播效果,而栏目之间的留白则为读者提供了一条阅读路径和视线通道,给人一目了然的感觉。而图形的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就使得模块以及报道的内容更加清晰。同样色彩也可以用于不同板块标记,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凸显版面的核心内容。因此版面设计中色彩的运用要更加注意为方便受众阅读服务,避免对比过于强烈、色彩过于琐碎、缺乏主色调和协调性。纸媒传播中色彩的标识,还可以成为一张报纸区别于其他报刊的标志,如《经济观察报》就采用橙色新闻纸进行印刷,彰显出自己的个性特色;再如都市类报纸《精品购物指南》把色彩和版面主题等融合在了一起,读者可以根据不同色彩的版面信息内容区分其不同类别,这就缩小了读者信息检索的范围以及阅读时间。

2.适应泛媒体时代要求

受媒体竞争的影响国内报刊的艺术导读一直在不断的学习中发展。导读形式最先出现是在杂志上,如《青年文摘》等刊物纷纷在封面上设置导读,吸引读者的购买,由此打开了销售的路径。受这一态势的影响,其他报刊、杂志纷纷效仿,导读在纸媒业中得到了稳固的发展,而读者对于这种方式也乐此不疲。

随着互联网以及手机媒体的兴起,新闻媒体对于海量信息的选取开始注重引导性的彰显。以网络媒体为例,网络首页对于内容的设置注重分类,具体划分为:新闻、经济、娱乐、军事等专栏,而后将各类吸引人眼球的信息和图片置于首页,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取新闻信息进行了解,这种导航型的页面设置为读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在信息含量较大的网络媒体中,其蕴含了人们所要了解的各类信息,并以渐进方式在整个网络媒体中进行导航,从而为人们提供清晰明了的信息。网络媒体的这种导航处理手法,改变了受众以往的阅读习惯,对传统纸媒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借鉴新媒体的发展经验就成为了报刊行业的自觉行为。随着新闻媒体泛媒体时代的到来,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不同介质的媒体开始呈现出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的趋势,媒体间的艺术融合就为报刊业的不断完善提供了新契机。如在版面设计方面可以借鉴网络媒体导航式的做法,积极与读者需求接轨,为他们提供便利;也可以效仿电视媒体多色彩多画面的形式增强报刊的艺术气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导他们对新闻信息的掌握。这些跨媒体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可以丰富版面报道内容,而且也使得版面设计更有新意,既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又能提高传统纸媒的竞争力。总之,增强艺术设计理念、丰富导航手法是传统报刊行业应对新媒体冲击下吸引新读者的又一措施,也是媒体激烈竞争的新要求,对于推动我国纸媒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 作者单位: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

编校:郑明扬

作者:刘东方

第二篇: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版面设计问题的研究分析

摘要:在工业设计专业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过程中,学生经常在版面设计中出现各类问题。在综合和分析了近十年案例的技术上,我们对学生最易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和分析,以便学生自查,又为后续教学工作打下了基础。我们也希望这次研究工作能对其他从事该领域教学的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视觉设计 版面 问题

引言

版式设计是以优秀的布局来实现卓越的设计,是现代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视觉传达设计表现形式中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在市场的品牌推广宣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本文的目的是通过研究版式设计中运用的图形、文字、色彩等元素的编排搭配出现的常见问题,探讨这些对于版式设计效果的影响。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一、视觉排版的“透气”问题

(一)版面满涨问题

版面中内容过多,没有留出足够的“透气孔”。也就是留白不够,给人一種非常满涨的效果,显得十分压抑;同样,版面中文字字号过大,行间距过小也会给人造成同样的视觉感受。

(二)版面留白问题

首先,设计中有意地将页面大面积留白,可以体现出典雅的版面风格;但是如果页面四周没有任何章法地留出太多的空白,没有做出疏密关系的对比,就不是以设计为出发点而留白的情况,而是没有经过任何思考过程,随意摆放设计元素的结果;其次,页边留有太多的空白会导致页面内容没有张力,反而有紧缩感,违反审美的视觉原则;版面的疏密问题是排版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有密就有疏是版面设计中永不颠覆的真理;疏密是与“透气”、“满涨”相辅相成的,也是形式美必须遵循的法则。

二、视觉排版的“配色”问题

(一)色彩的主题

排版设计应该有与排版内容相符的主题色彩,否则版面就无法风格定位;版面中出现的背景或色块颜色必须是与主题相关和相符的色系,而不是设计者信手捏来的颜色背景或标题色块;

(二)色彩的衬托

版面设计中背景颜色起到衬托主体文字的作用;背景颜色如果是亮色,那么文字颜色最好是黑色或明度较低的颜色;背景颜色反之,则使用明度高的色彩作为文字色彩;

(三)色彩的搭配

颜色除了明暗度的互相衬托问题,还需要考虑颜色之间的色相关系是否搭配、统一和和谐;比如说黑、白、灰三色可以和任何一种色相进行色彩搭配;黄色可以和红色或蓝色、绿色或紫色进行搭配,但是不适合跟粉色进行搭配,诸如此类,在此不一一例举;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配色有一些习惯性的原则,但是也没有一成不变的配色原则,作为初学者还是从习惯性配色的角度学起,再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尝试新的配色方法,否则容易走弯路;

(四)色彩的比例

一般情况下,版面中出现的色彩不宜过多,就算有也需要有一个主体色调,也就是要保持色彩统一的原则;除统一的主体色调之外,配色方面可以出现小面积的色相对比,但是不能出现大面积的色相对比,因为要遵循从统一中求变化的设计原则;此法则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适用初学者;

(五)色彩与文字

如果要在照片素材这样的渐变色背景上文字排版的话,文字必须是带有阴影的文字;这样的字体填充方法能使字体有更强的环境适应性,文字无论是在亮色背景还是暗色背景基本上都可以被识别出来;具体做就是亮色填充字带深色阴影,暗色填充字带亮色阴影。

(六)色彩与背景

如果不是非要使用照片色彩来作背景,还是最好用纯色填充背景;或者是在照片素材上放置文字的地方增加一层半透明蒙版,或是在图片处理软件中虚化中间版面;除以上两种方法之外,还有很多应对方法,在此不一一例举了。

三、视觉排版的“干扰”问题

视觉排版中会出现文字、图片、颜色等很多视觉元素,编排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元素之间配合不当,相互干扰的情况,具体问题如下:

(一)纯色背景和图片背景

背景颜色最好采用纯色背景,否则文字放在带有图案感觉的背景上就会出现互相干扰的现象和问题,不如纯色的背景对文字的衬托力好;如果必须放在图案的背景上,务必采用增加文字底色的方法进行化解。原则上是浅色文字用深色底色,深色文字用浅色底色的方法。

(二)文字和插图

文字和插图一定不能出现重叠现象,因为在版面中文字和插图应该是互不干扰得,各在各的位置上。虽然文字和插图有互相说明和依托的作用,但是绝对不能互相重叠,这样会互相干扰对方,削弱彼此的视觉冲击力。

四、视觉排版的“插图”问题

(一)插图像素过低

版面设计中过低像素的插图会大大影响版面的质量,所以说排版设计中的图片必须是清晰和高像素的,只要不脱离主题,图片素材选择的空间是很大的;

(二)插图形式单一

插图的处理手法过于单一,原图是什么尺寸比例和外形,就只会用什么比例关系和尺寸的图片,不会改变图片外轮廓形状或改其为透明无规则边框的Gif图片格式;因此,版面也无法脱离同一种排版方式;

(三)插图不能变形

插图不能被直接横向或纵向拉扯成不合比例的变形效果,这样既违背原图的尺寸比例关系,也不符合视觉设计的原则;

(四)插图的取舍

版面中对图片的取舍问题,自选图片如果内容近似或是重复就没有必要放置多张,注意“精而不杂”才是正确的排版原则;

(五)插图的外框

插图的外形框必须统一化,不能一张版面上出现超过两种形状的图形外形框,比如矩形导圆角的图形外框的圆导角的角度也必须是统一的,否则版面插图的格式就无规律可循了,会显得过于杂乱;

(六)插图的裁剪

使用“图框精确裁剪”→“放置在容器中”进行图形外形编辑时,一定要图片撑满图框,不能有图框内填充不饱满的情况出现;如图

1.1-图1.2所示效果。

五、视觉排版的“正文”问题

(一)正文分栏

排版设计一般情况下不会全篇通栏设计,所以一定会分栏处理正文内容,因此就要考虑段落分栏的问题了;段落分栏中分栏尺寸应该尽量统一,分栏的间距也必须统一;除非有设计的原因,需要做适当的变化和调整才可以进行区别化的处理;这都是排版应有的设计规范。

(二)正文行距

段落文字排版设计时不应使用软件默认行距,必须调整行距不小于1.5倍,至少绝对大于字间距;这样阅读时识别性才更强,能有效减少视觉疲劳度,符合排版设计的易识别视觉原则;

(三)首行缩进

段落文字不能随便设置或不设置段落的首行缩进,首行缩进必须统一规范为2个字符;首行缩进不能想空几个字符就空几个字符或首行不空字符;

(四)文本属性

段落文字必须放在统一的文字编辑框内编辑,保证其文本属性是一致的,除非有段落设计的考虑才可以进行属性不同的文本编辑;标题、正文标题和正文也需要放置在统一的文字框内编辑,保证所有文字内容的行间距都是统一的。

六、视觉排版的“主次”问题

(一)标题与正文

标题与正文的主次关系应该是标题为主,正文为次;“标题”必须从字号、字形、字色上都强于“正文”;

(二)主标题与副标题

主标题与副标题的关系应该是主标题(为主)字形厚重,字体颜色抢眼或浓重,字号大;副标题(为次)必须在字形和字色、字号上弱于主标题才行;

(三)插图与插图

首先,插图之间应分主次,前面提过的图形外框形式最好统一;如果主、副插图是有别的形式,也最好不要超过两种式样种类;还有就是主插图一定要比副插图尺寸大1.5~2倍,因为很难用肉眼辨别细微差别,是无法区分插图的主次关系的;当然这是最基本的插图主次比例关系,不能涵盖一切版式插图比例关系。其次,并置的插图间也最好遵循(横向并置的插图)高度一致,或(竖向并置的插图)宽度一致的准则;

最后,插图与插图在布局过程中也要考虑在整个版面中的位置上下左右、面积大小轻重的视觉平衡关系。

七、视觉排版的“习惯”问题

(一)段落内容有序

由于排版问题导致的段落前后次序不明的问题是排版中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现代人的阅读习惯是从左至右,从上至下;所以不能随便任意地摆放段落内容,否则会出现使阅读者产生阅读顺序障碍的问题;

(二)视觉元素有序

好的版面设计应该是有目的地调动版面中所有元素的出场次序;把文字、图形等视觉元素跳入“人的视线”的顺序设置成有先后、有主次的序列;设计者就相当于一个出色的导演,用面积大小、颜色等视觉元素来带动元素出场的顺序,也就是先让阅读者看见什么,再看见什么……都是由版面设计者精心安排的结果,而不是盲无目的摆放安排。

八、视觉排版的“态度”问题

(一)粗略编排

简单粗陋地将图片、文字要素进行简单的排放和堆砌,没有考虑各个元素间的潜在联系,比如看似相隔甚远的元素时间的“上、下、左、右”的对齐关系……

(二)方案雷同

设计方案个案中没有明显风格差异,只是简单的局部小调整,不符合方案各异的设计筛选要求;

(三)校对不够

段落文字内容不完整的问题,排版设计中出现了文字内容“錯字”、“别字”的现象,都是没有认真校对的结果;

(四)编排不规范

同级别的段落文字,出现字体大小或行间距不统一的现象,都是编排过程中没有规范编排的结果。

结论

对于视觉的版式设计,设计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设计理解和处理手法,都遵循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所以我在这里提出的观点都围绕版式设计基本视觉原则进行探讨和分析。在不违反以上八点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其他设计创意也是不违背视觉的基本设计原则的。不能说本文总结的内容已经涵盖了所有的设计原则,但是涵盖了具有普遍共性的一些设计问题,所以对于版面设计的初学者,尤其是工业设计专业的本科大学生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作者:沈楠

第三篇:中西方报纸版面设计的比较

【摘要】 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载体,为人类文化知识的传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了解报纸的发展史,才能对版面设计进行科学分析。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性质,使中西方形成了不一致的设计理念,设计理念的不同,造成了设计版面的差异。同时,印刷技术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版面设计。西方(尤其是美国)报纸版面的设计理念,对我国报纸业发展过程产生了很大影响。在中西文化高度融合的今天,在保持我国版面设计优势和特点的同时,如何学习、借鉴西方设计理念,是每一个设计领域成员必须关注的课题。文章认为要摆正中西方设计理念的位置;中西结合,以中为主;源流结合,以源为主;突出本土文化特点,繁荣自我文化。

【关键词】版面设计 设计理念 借鉴 发展趋势

【作者信息】 张谦,兰州大学讲师,硕士。

【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86035236000)项目;“兰州大学艺术学院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专项资金”(236000-860316)项目。

一、中西方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历史

1. 中国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历史

关于中国最早的报纸,一些中国新闻事业史专著认为,比较可靠的说法是:中国的报纸始现于唐朝,也就是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1)出现的那种手抄报纸《开元杂报》,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用作政治宣传工具而出现的。[1]从中国近代 出现第一张中文报刊到1919年五四运动以《新青年》的诞生为先驱,中国近代报纸的版面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从一张只是报纸雏形的古代报纸逐步演化、发展,成为初具现代化报纸规模的近代报纸。由于重视了对报纸的改革和创新,这段时间报纸常常以新的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2]内容上,有文章体裁的改革,文言文向白话文的演化;从版面形式看,从古老的中国书本式逐渐变得初具现代报纸特征:版面实行分版分栏,纸张从单面印刷到双面印刷等。从《申报》《循环日报》《大公报》等在当时有较大影响的报纸发展中,可了解近代报纸业改革的轨迹。[3]

从市场化的进程来看,我国的报纸比西方国家晚了100多年。算起来我国的报纸市场化的发展历程仅20多年的历史。20世纪90年代末,是我国报纸改版的高峰时期,“改版”是生存的必经之路,“改版”是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这似乎已成了当时市场化的共识。有不惜花重金,请专业的设计公司大动手术,有甚至一年都改好几次。然而由于缺乏对报纸版式设计的经验,无论是从事艺术教育的学院派,还是从事实际工作的实战派,面对报纸形象的整体改造都不知从何下手。照搬、照抄西方报纸的版式,成了改造形象的捷径。然而,只学到了一些表象,并没有领略到其精髓,从而为后人造成了一定的困惑。

2. 西方报纸版面设计的发展历史

尽管文化背景和新闻运作体制有许多不同,特别是意识形态方面存在根本差别,我国的报纸有自己的特点和属性,但在技术层面上,和西方报纸还有许多共通之处。西方现代报纸的历史并不长,但其一出生就在市场这个大熔炉中锻打,经过一两百年的自然进化,优胜劣汰,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一份报纸是一个时代社会的缩影,其版式风格自然会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审美诉求和生产技术。自16世纪威尼斯小报(Venice Gazzetta)诞生后至今,西方的近现代报纸已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从最早的图书形式发展到今天的样式,经过了漫长的变革。文艺复兴时期的报纸版面繁复、矫饰、唯美,大工业革命时期的报纸,随着工业生产的迅速膨胀,版面设计粗制滥造。直到近代,当包豪斯的理念被应用到艺术设计各领域时,报纸版面也发生了全新的变革,尤其是西方报纸。最初,报纸的样式与当时的图书非常接近。到18世纪随着信息量的不断扩增,逐渐采用大型号纸张印刷的方式,形成了大开本报纸,但印刷和排版上基本没有什么变化。19世纪中期,印刷机得到改良,垂直式版式取得了主导地位。那时候的报纸遵循分栏竖排,标题、文章、图片都严格遵循一栏的原则,每栏从版面顶部贯穿至底,标题几乎都不跨栏,其重要程度只好通过其厚度来显示。版式不再像以前那么凌乱,显得很工整,但却过于呆板,缺乏变化。19世纪末,报纸竞争已到了相当激烈的程度,《世界报》《纽约新闻报》为赢得读者,率先在版面上突破常规,完全打破栏的限制,采用横排走文。行文不再是由上一通到下,而是通过转栏向水平方向拓展,字体的选择范围也大多了。[4]标题和图片也可根据需要跨栏了。版面一下子就松开了捆绑的绳索,舒展开来,自由多了。于是“水平式版面的革命到来了”。进入20世纪,特别是到了60年代,版面设计受到空前的重视。帕拉佐为《纽约先驱论坛报》(如图1.1)施行的改版,将杂志的模式引入了报纸版面,于是大量留白,大幅照片、时尚色彩被广泛地应用到报纸版式当中。而到了70年代,《明尼阿波利斯论坛报》(如图1.2)进行全新改版,全面采用模块式版面,从此成为美国报纸的主流版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并迅速影响到各国的报纸版式风格。[5]不难看出,无论是哪个时期的变革,设计始终不能脱离技术。一方面受印刷技术的约束,一方面又推动技术的发展。换句话说,报纸版式不可能由印刷工人来完成,因为排版印刷工人能够熟练掌握印刷技术,但无法赋予版面艺术品位;另一方面,美术设计师也不能不顾印刷技术和条件,想当然地闭门造车,否则再好的艺术设计也没有意义。

二、中西方报纸的设计理念

1. 中国报纸的设计理念

当现代的设计概念逐渐进入中国,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我国报界渐渐地对外界有了认识。但始终有一种困惑,就是设计整体上始终无法形成与我们文化底蕴相对称的面貌。在对待传统技艺、传统产品、传统图式的态度上,与日本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日本设计师整体上主动自觉地把传统的意象融入自身的设计行为中,进而营造出“日本化”的设计,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儒、道、佛等哲学思想从根本上左右了中国人的设计理念和审美情趣,千百年来的文化沉积,使这些哲学思想根深蒂固。通过不断借鉴、吸收与采纳,我国报纸也在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首先品牌意识的增强,改变了千报一面的模式,各报都想通过版面设计来彰显自己的品牌,突出个性,还会根据目标读者的不同作出定位;此外,重视读者的感受已成为我国报纸的普遍做法,不但要满足功能的需要,还在艺术上有更高的追求,保证读者能够顺利完成阅读,还具有一定的形式美,阅读过程中充满了引人入胜、活泼轻松自如等美好的感受。

2. 西方报纸的设计理念

“包豪斯”风格影响了整个西方工业和艺术设计领域。“包豪斯”是德文DASSTAATLECHES BAUHAUS 的译称。“bau”在德语中是“建造”的意思,“haus”在德语中是“房子”的意思。因此“bauhaus”就是“造房子”。顾名思义,不难看出格罗佩斯是试图将建筑艺术与建造技术统一,使这两个长期以来彼此分离的概念完美地结合起来。[6]更广泛地说,格罗佩斯关注的并不只局限于建筑,而是关注工业美术的各领域。他立志于将艺术与工业合而为一,也因此“包豪斯”确定了西方报纸的版式设计原则。在西方报纸版式变革的历史过程中,每一次革新都有着人为推动,最终目标都是为满足人的需要。尤其到了近现代,包豪斯被应用到版式设计当中时,艺术家的设计意识融入工业生产当中,人性化的参与更强烈地打破了工业产品的“冷漠”。包豪斯明确提出“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主张“向死的机械产品注入灵魂”。西方报纸一直都遵循包豪斯的设计原则,越来越人性化,从读者的角度出发,开始研究其阅读习惯、审美取向,且一切设计思维都围绕这一点来进行。于是新潮的版式开始剔除那些繁复的、累赘的装饰,而把设计融入使用的功能当中。形成一种共同的风格潮流——简约、大方、合理。19世纪初,西方媒体也处于政党报纸时期,各报纸都有党政支持,没有市场经济的压力。没有市场竞争压力的报纸,并未认识到好的内容还需要好的形式传播,才能获得好的效果,所以不会精心考虑版面的安排和设计。大工业革命之后,西方社会的报纸开始大众化,进入市场化运作时期。市场化的报纸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为吸引读者,各大报纸开始重视版面设计。20世纪20年代以前,报纸虽面临市场竞争的压力,但一直处于传播领域的垄断地位。然而20年代以后,以《时代》周刊为代表的新闻周刊在社会盛行,报纸的垄断地位开始受到威胁;30年代初,广播、收音机和电子广播媒介的发展又给报纸带来了新的压力;60年代末,电视的大众化普及电视的媒体运作几乎给报纸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90年代以后,互联网得到迅猛发展,大有取代传统媒体之势头,报纸几乎面临生存的危机。从媒体的垄断地位到争取生存空间,报纸已遭遇过无数寒流。面临一次次致命的打击,今天的报纸依然巍然屹立,且感觉越活越年轻,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报纸一直遵循市场竞争规律,不断调整形态变化。现代的西方报纸饱经沧桑之后,对市场的竞争规律已了解得非常清楚,且能够在各种市场竞争环境中很好地把握自己的形象定位,使自己富有强烈的个性,从众多的竞争媒体中脱颖而出,这些正是我们需要从西方报纸版式设计理念中汲取的精髓,可作为我国报业今后发展的参考。

三、中国报纸从西方获得的借鉴

1. 开本的借鉴

我国最早采用西方报纸的版式,是1858年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日报《中外新闻》,它改变了早期中文报纸沿用线装书的形式。报纸外形借鉴西方报纸的模式,幅面为4开;版面编排特点是,行文由上而下,由右到左。直行横栏,单面印刷。内容以报道货价船期、商业消息为主,商情和广告占2/3的篇幅。新闻大多摘自《京报》或译自外报,也登载一些自己采写的“本港新闻”和“羊城新闻”。上海第一家中文报纸是《上海新报》(图3.3),幅面为8开。这是一张用白报纸双面印刷的新型报纸。1868年2月,该报效仿英国报纸固定版面安排的方法,实行分版分栏编排,每版分4栏。接着,又首创新闻报道加醒目标题,如用头号字排标题,用4号字排正文。它开创了近代中文报纸使用新闻标题的时代。开创我国重视政论先声的是《循环日报》(如图3.4),由近代著名报人王韬1874年在香港创办。初创时,每天发表论说文一篇,提倡向西方学习,变法自强,亦十分重视新闻报道,开辟的栏目有“京报选录”“羊城新闻”“中外新闻”三部分。创刊时,每天出两张,正反两面各一张,共4版。头版为报头、船期、市场行情。二版新闻与评论。三四版除少量“启事”和私人告白外,全部为广告。其次是新闻,然后是政论。采用白报纸双面印刷,铅字排印。[7]

2. 结构设计

欧美国家一些声誉较好的报纸版面设计崇尚简洁、大方。版面编排比较多地强调高雅、亲切。其传统的版式设计以3种方式为基础:一为水平式,二为垂直式,三为垂直和水平混合式。现在那些一味追求花哨来取悦读者的小报已少用这些模式。水平式版面,较多使用通栏标题和多栏标题,稿件正文排列以基本栏为主,或采用变栏串排在题下。版面整体比较平稳、大方,但生气不够;垂直式版面,它比四四方方的版面更能吸引读者,此版面从整体看一般都显得比较高雅、活泼,给人以一种奋发向上的感觉。我国的《中华工商时报》《北京青年报》(图3.5-3.6)现在的版面借鉴了这种模式。版面效果对比强烈,富有动感。

3. 重视图片的应用

中国报纸在西方报纸的影响下,设计意识也在增强,开始重视图片的应用。在以前中国传统的版面设计上,图片数量很少且视觉效果不强,但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日报》开创性地在头版上半版版心的位置刊登大幅照片,在报界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中国计算机报》(图3.7)在这方面又有了大胆创新,给被采访的每一个人画素描人像,这在当时的反响非常好。当然,插图不是对所有的新闻体裁来说都是最好的选择,插图的魅力只有运用得恰到好处才能充分散发出来。《亚利桑那每日星报》(图3.8)是美国西南部与墨西哥交界的亚利桑那州的地区性报纸,该报的版面风格素面朝天,讲究透气性。它所用的这幅画像是所有报纸中最大的(通栏),也是唯一一幅有漫画风格的——但“度”把握得非常好。在现代化的今天,图片成了报纸版面上不可或缺的元素。[8]

4. 巧妙运用色彩和留白

比较而言,我国目前报纸版面的留白还停留在“透气不透气”的层面上,和西方报纸的大面积空白还不能相提并论(如图3.9)。

要弄清版面留白的美学原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把钥匙。荀子在《乐论》中就说过“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历代名家也对此有论述。当代美学家宗白华以《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一文作了综合,他写道:“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很早就掌握了这虚实相结合的手法。……我们见到一片空虚的背景上突出地集中地表现人物行动姿态,删略了背景的刻画……清初画家笪重光在他的一篇《画筌》里说得很好:‘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由舞蹈动作延伸展示出来的虚灵的空间,构成中国绘画、书法、戏剧、建筑里的空间感和空间表现的共同特征,而造成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的特殊风格。”[9]

四、中国报纸今后的发展趋势

1. 在传统中探寻本土设计

传统就像一个庞大的根系,有它的存在设计艺术才能大量汲取营养,变得日益强大,否则就是昙花一现,经不起时代的淘洗。西方的现代设计就是基于传统之“根”,才能达到今天的水平。不能抛掉自己的东西转而把精力集中于西方的设计领域,报纸的设计想要有所突破,想要拥有自己个性鲜明的形象,除确定完整的视觉识别系统外,在设计中渗透其民族性、地区性、文化性特色是很重要的。报纸要突出本地区的特色新闻,地域文化才能有自己的市场。

总体而言,报纸的定位和版式的风格在制订后一段时间内不会改变,然而每日的内容不同,每日的版面应有所变化。版式始终要为内容、精神服务,运用最简洁的方式,创造最多的可能性。报纸在未来的发展是不可估量的,它潜藏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是商业价值、设计可探性,还是社会价值,都值得所有人期待。

2. 趋向杂志封面化

杂志总是以它“华丽”的外表吸引着人们,如果报纸头版能采用杂志化封面,就会彻底改变形象。杂志的封面重点在于美观,导读性很强,当人们看到第一眼就知道是否要购买了。在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下,人的视觉中心通常位于版心自下而上5/8处,基于报摊上报纸的折叠摆放,报纸的视觉中心被迫集中在左上角的位置上。所以,在这一区域要合理安排,营造视觉中心。当报纸头版换上杂志封面的“新装”,配以适当的照片、图片和较强的导读,必将是一个新的看点。

3. 窄报时代

针对大多数读者都集中在地铁站、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购买报纸,为方便其读者阅读,有些报纸大胆地将其改版为窄报,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一些报纸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内地最早采用窄报的是杭州的《都市快报》(如图4.10)。到2002年8月,《南方日报》(如图4.11)成为第一份采用窄报的党报,这些较有影响力的报纸促进了这种形式的快速发展。

4. 版面中留白

留白本是出于中国的水墨画,这种形式在水墨画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在报纸版面的应用中还处于空白。版面留白这种形式,其在西方报纸版面设计中得到了很好发挥,国内越来越多的报纸也逐渐开始采用留白。另外,留白不单单体现在空间的编排上,更体现在一种相对的设计手法上。如在色彩的应用上,其纯度、亮度的强弱对比;文字板块之间的疏密变化等,都会产生虚实,相对于留白。

结语

西方的报纸版式设计经过100多年的沉淀和积累,的确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成熟体系,有很多地方值得借鉴。但它毕竟是西方人的东西,符合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意识形态、生活习惯等,却未必完全符合国人。如传统审美讲究一种意境、飘逸、阴阳平衡,喜欢柔和、协调、含蓄的美,而西方文化里却追求理性、真实、科学的美感,喜欢刚硬、刺激、率真的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背景,如何在形式上达到统一?在坚持自己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吸取西方的理念和方法,才能做好中国式的版式设计。西方报纸的英文字母的排列显得简约大气,中国的方块字也有其韵味,方方正正,四平八稳,横排竖排都可。既然西方的报纸能够强烈地透露出西方的“洋气”,为什么我们的报纸不能追求反映中华民族和东方神韵的“中气”之美呢?今天的中国凭借经济的发展和借鉴西方现有的科学成绩,在技术层面上需要走的路,其实并不漫长,真正艰难而漫长的是寻找具有自身美学意义和文明内容的中华设计语言。因此,构建具有泱泱中华气派的设计话语和具有强大思想力的设计队伍,是中国设计界必须完成的重任。

参考文献:

[1] [7] 桑金兰. 报纸版面创意艺术与电脑编辑[M]. 北京: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234.

[2] 黄卓明. 中国古代报纸探源[M]. 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83:11.

[3] [新加坡] 卓南生. 中国近代报业发展史[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124.

[4] 王受之. 世界平面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89.

[5] [美] 罗伯特·G·皮卡德,杰弗里·H·布罗迪. 美国报纸产业[M]. 周黎明,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54.

[6] [8] 苏文明.设计师谈现代报纸版式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34,78.

[9] 刘海涛,刘晓燕. 世界名报头版设计创意解读[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15.

作者:张谦

上一篇:投资监管论文范文下一篇:现代牧业论文范文